古代的飞钱是现在还有人用支票吗金融中的支票嘛

飞钱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飞​钱
大小:196.8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唐朝飞钱的功能_百度知道
唐朝飞钱的功能
我有更好的答案
以前人们日常贸易交换都是携带现金(金属货币或者棉布、丝绢、珠玉充当货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大额贸易以及跨地域贸易开始出现,而携带大量实物货币,不仅麻烦而且也不安全,为了满足当时社会商业经济发展对资金调拨的需要,就产生了票据飞钱(基本拥有现在的支票,存折等功能),给经济活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古代信用票据飞钱先后发展形成交子、会票、票号等(产生纸币)。
《宋史.食货志下三.会子》中记载:“(唐)真宗时,张咏镇蜀,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质剂(古时贸易用的契券)之法,一交一缗(贯),以三年为一界而换之……”,可见唐朝飞钱的功能在于“记账凭据”,而后来的交子、会子则不仅有“记账凭据”之功能,还兼有“流通兑换”之功能。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好,分享的企鹅
75年前军需支票见证汉口曾经的金融中心(图)
长江网叶军
两张75年前的军需支票见证汉口曾经的金融中心一家寻不到旧址的银行武汉收藏家协会钱币专业委员会主任陈进建收藏有两张珍贵的“抗战”老支票,它们均来自总部设于汉口的中国农民银行。这家银行是当年国民政府的四大银行之一,1949年后迁往台湾。昨天,武汉晚报记者看到,这两张支票仅巴掌大小,纸质纤薄,沾染油渍,穿越半个世纪保存下来实属不易。两张抗战支票这两张抗战支票,一张签发于中华民国29年(即1940年)10月11日,票面居中位置写着凭票祈付国币二千元整。上面盖有许多印章。陈进建说,分属出纳、财务、审核、出票等各个财务环节。支票上写有75军第四预备师字样,左下角醒目位置有一印章,上写“傅正模印”,傅正模何许人也?傅正模,字磨镜。1904年出生,湖南醴陵人。1924年6月,入黄埔军官学校第一期学习。1936年,授少将军衔。抗战期间,傅正模为国民革命军第75军预备第四师师长。率部与日正面作战,参加了武汉保卫战、随枣会战和襄樊、沙宜等战役。还曾在宜昌与日鏖战近4年。那里是进入陪都重庆的重要关口,双方拉锯战频繁,战斗非常惨烈。因将士伤亡很多,傅正模心情沉重。前预四师战士易行锡曾口述:有一次,他帮通讯兵抬电线杆时,与师长同行,看到师长一路心情沉重,不时用手帕擦眼泪。日,傅正模随程潜、陈明仁起义。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兵团副司令。后奉调汉口任武汉市人民政府参事、全国政协委员等职。1968年,病逝于汉口,葬于武昌九峰山。陈进建介绍,这张支票,正是傅正模抗战时作为师长从中国农民银行中提取的“军饷”。另一张支票签发于中华民国1929年(即1940年)9月4日,凭票祈付国币七百元整。陈进建说,这张支票的提取者来自于武汉警备司令部第185师。上有“185师司令部”字样,这被称为“备书”,是支票都有的查备流程。抗战爆发后,武汉警备司令部下辖武汉警备旅,在1937年10月扩编为第185师,师长方天,参谋长石祖英,下辖两个旅:第544旅和546旅。该师主要担负武汉的卫戍任务,士兵多为武汉本地人。是真正意义上的武汉子弟兵。10月25日是武汉沦陷纪念日,每年武汉都要在这一天拉响警报以示纪念。其实,武汉最后的抵抗持续到日上午。整个武汉城区只留下卫戍部队185师的五百壮士,他们在江岸停车场(汉口车辆厂)与敌顽强抵抗,直至全部牺牲。生存16年的中国农民银行这两张支票都出自于中国农民银行,折射出当年武汉作为内地最大金融中心对抗战的贡献。中国农民银行为国民政府四大银行之一。前身是1933年在汉口成立的豫鄂皖赣四省农民银行,蒋介石自任理事长,银行享有军事护照和军用交通特权。建立之初,主要是为了应付对共产党苏区的围剿所产生的军需金融业务。后来发展很快,日,改组成为中国农民银行。资本总额1000万元,总行仍设在汉口。当时在红军长征经过的四川、贵州、云南、西康、陕西、甘肃、青海等设立机构,最盛时发展到475处之多。1935年12月,国民政府宣布中国农民银行为国家银行之一,继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之后发行“法币”。1936年1月,财政部规定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钞票以一万元为度与法币同等行使。次年,因抗日战争,总部随政府迁至重庆。1940年,中国农民银行成立了信托部。解放接收时,农民银行上海总管理处人员1700人,只有100多两黄金,几百包大米、房屋和家具,全部家当就是这些。建国后,民国时期的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都予以保留,而中国农民银行却因历史较短,被清理关闭。另成立中国农业银行。我们现在的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都将建国前历史算上,交行自1908年起有107年历史,中行自户部银行(1905年)及大清银行(1912年)起有110年历史,但是中国农业银行的历史却无法将农民银行的历史算在内,所以,中国农民银行短短存在了16年。虽然仅16年,但却见证了战争、金融变革以及政权更迭等世相。原址查访一无所获有史料称,中国农民银行原址在江汉路25号。但是,记者原地查访一无所获。江汉路目前仍存留多处银行旧址,比如位于江汉路10号的永利银行。1940年“裕大华”在原有钱庄基础上成立永利银行,1943年1月银行在重庆开业,抗战胜利后,总部迁回汉口,1946年在江汉路始建永利银行大厦;位于江汉路21号的台湾银行,系日商1915年所建,台湾银行是甲午战争中国失利割让台湾后,于1899年由日本创办,总行在台北,故曰台湾银行。此外,还有建于1920年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1936年建成的中国实业银行,建于1934年的四明银行……从1863年麦加利在汉口开办第一家外资银行,英国汇丰、德国德华、日本横滨正金、法国东方汇理、俄国华俄道胜等银行先后入驻汉口。20世纪初,中国通商银行、中国银行(大清银行)等中国现代银行也陆续成立。汉口沿江一带,最鼎盛时曾聚集20家外国银行和众多本地银行,成为内地最大金融中心而辉煌一时。现汉口沿江租界地区仍存26家老银行。目前,江汉路银行旧址还是成为各银行办公楼,比如永利银行现为中国民生银行办公楼,台湾银行现为现中国人民银行汉口分行,会让人恍惚间好像重睹武汉当年的金融盛况。中国农民银行也曾身处其间,占有一席之地。(记者 叶军 ) 如果你身边有突发事件,请扫描以下二维码,下载今日报料APP,向我们报料,腾讯大楚网会将曝光情况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更懂湖北更懂你,欢迎关注大楚网微信
1、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左侧的微信二维码。
2、打开微信――通讯录――右上角“添加”,搜索关注dachuwang或大楚网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shirleyychen ]
热门排行焦点今日热评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现在网络发达,转账汇款这么方便,为什么还要用支票?
中国的支票只能同城使用
按投票排序
感谢@张乐邀请,不过我的回答可能有点跑题。因为我觉得提问者的这个问题不太合适,转账和支票的差异和对企业的影响并不是特别大。我觉得提问者是不是想问:在转账付款如此方便的今天,为什么还要使用票据付款。对于企业来说,支票和转账的区别不大,都是在很短的时间把款项全额支付给你。但使用票据(银行承兑汇票)就不一样了,银行承兑汇票就有这点好处,企业只需支付一部分保证金,就可以把全额的货款写在票据上给企业,在一定期限(3个月或6个月)后再付出。对企业而言,财务总监整天琢磨的都是资金管理方面的东西,比如当月的资金敞口,有哪些贷款要偿还了,有哪些供应商的材料款压的不能再压一定得给了。老板也是一样,他们未必能看懂财务报表,但一定知道资金的缺口和流入情况。所以就算企业手里有足够的现金,他能拖着你的钱就一定不会痛快的给你。票据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很方便的合理安排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手段。所以这个问题和方便与否没关系,只是和企业筹资和融资有关系。
我再从银行前台的角度补充下。对公账户和个人账户不一样。个人账户都有对应的存折或者卡等实物媒介,你可以方便的在柜台和ATM机上转账,签约了电子银行,网上和手机上都可以转,很方便。而对公账户没有实体媒介,存钱要填写现金缴款单,取钱要填写现金支票,转账要填写转账支票,比较麻烦,在以前这是惟一的方式。现在,随着网络和科技的发展,银行在对公账户的使用上也做了很多创新。比如,现在有结算卡,关联一个对公账户,就可以像普通银行卡一样存取款和转账,不用支票了;企业网银也可以让企业自己方便地在网上转账。但这些都是新业务,方兴未艾,而且一般都会有相应的维护费用。一些企业处于成本考虑,还是原来的方式,还有些企业是已经习惯了原来的方式,你让他用新的他还不习惯不愿意用。就像现在还老多人用存折一样,虽然卡更好用,但他们还是用存折,你也没办法。像上面王维所说的是汇票的功能,一般支票提示付款期10天,起不了多大的融资功能,而且大部分都是拿到支票就到银行提示付款了,跨行的走同城票交系统第二天就能到账。一个支票,要防伪印刷,有支付密码器防假,每天要填写多少进账单(浪费客户多少时间填写),有专门的同城票据交换系统,人行有部门管理,这耗费了多大的人力物力,我觉得是浪费了。电子化是个趋势。
收腰。1.支票可以“背书”。简单说就是票据的持有人转让该票据给别人。比如A给B一张支票,B没去换成钱,把支票背书给C,C拿着这个支票去银行换钱去。详见: (不是背课文那个意思)2.支票可以用于支付金额不确定的时候进行“预授权”,比如需要购买一款时令货物,但领导知道这东西价格不会过万,于是可以给采购员一张支票并在万位上写个“¥”的符号,让采购员现场填写不超过¥9999.99元的金额。暂时想到这两点,已邀请其他专家补充
谢腰个人感觉区别不大,不过对一些私人企业来说,要支票比要转账强,因为一些老板老赖了,你来要账,他就说现在没用款计划,实现顶不住,就说转过了,让你先回去,实际没转,转账总要个一两天才有消息,这样就有得等了,你再找他,他可以说转账账号写错了,再来一次.支票就不同,到处都有银行,立即对现,放心呀最重要的是支票主要用于同城,方便,快,不要手续费,电汇要手续费,主要用于异地.
支票现在一般分三种 现金支票
转账支票 和普通支票(基本不用)比如,企业要自己要拿小额现金 买点东西
他就要用现金支票 到银行提现
比如,企业还贷款,必须要填写转账支票(支票户)比如,企业要几天后给客户一笔钱,那他就可以填一张支票,日期给几天后的比如,张乐前辈所说的,用于支付金额不确定的时候进行“预授权比如,企业的交易对手,如果个体等,可能会发现没有帐户,或者说他只要现金比如,就浙江而言,小微企业占多数,企业主年龄超过40的基本不会电脑,或者网络不是很方便,对他们而言还是用支票简单最后,这的提问的假设条件就是错的,网络发达嘛?对于中西部或者沿海的小城镇而言,网络不算发达且电脑盲较多,你的问题是站在金字塔的顶上发问的
想用自己的经历来说说。一點也不吓唬你,在美国,支票有时比现金和信用卡还好用。
刚到美时,非常不习惯,在国内早已习惯了去银行存取款或者用网银支付、转账。但是在美国,80%以上的收支都是使用支票的(除了超市购物)。
在美国支票用来做经常性往来,日常支付的。几乎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必须学会使用支票。银行会给每个人一个银行帐号,免费的,你的收入不论是奖学金还是工资都直接进入你的这个账户。同时你需要印刷你自己的支票本,以后基本所有的开支,包括在清偿贷款、缴付税款、房租、水电、电视、网络、医疗等费用、进行捐赠和支付其它费用时都是用支票支付。人与人,人与公司之间的金钱关系在美国几乎都是由支票来完成的。在美国真的可说是只要一本支票簿在手,行遍天下,一点也不夸张。具体的过程是"填一张支票,写上收款姓名(或单位),签上名,用普通邮件寄给收款人。收款人在支票背面签字,将支票交给他的银行(这一步一般通过ATM机完成,很方便),通过银行间票据交换,你付的款转移到收款人账下。到月底,银行将你一个月内开出的支票全部寄回给你,此时寄回的支票和收款人的签名使你知道这笔款确已被对方收到,这样支票又起到了收据的作用"。
我曾经也很奇怪,为什么美国人不选择网上银行进行转账,而是用支票。后来慢慢知道了使用支票的好处。
A,只要客账户上确有存款,就可以立即用支票付款。很方便,不耽误事儿。举个例子,你的账户上只剩50美金,但你今天就必须要把100美金的支票寄给你的房东,那么你今天就可以开出这张100美金的支票寄出,然后在房东收到支票之前,你都可以把另外50美金存入账户。
B,支票也是一种信用凭证,证明有一定的支付能力。支票是要本人签字才有效的,所以偷窃支票的事件就很少发生,因为即使偷了支票而不知道签名的话,支票还是不能使用。因此使用支票很安全。
C,还有就是,不少单位和个人,仍然坚持只收支票。无论是大小商店,就算不收信用卡的地方,支票也通常会收。
在美国信用关系已成为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甚至变成不假思索的行为习惯。刚开始,会担心有邮寄支票丢失被人冒领,但当逐渐习惯通过支票来收支时,这种疑虑慢慢就消失了。
总之吧,可以用一句歌词来概括“有些人(支票)不知道他哪里好,就是谁也代替不了”~~~
一是习惯。要知道,支票可是仅次于现金的最早的支付工具,都使用好几百年了,众多的客户都已经习惯了使用支票,你要想一下子就替代掉是不可能的。二是方便。在某些时候,使用支票非常方便,比如可以背书,可以设限额,不需要在线等等。票据还可以短期质押,融资成本比贷款可低多了。三是便宜。支票的费用是很低的,比转帐和刷卡都便宜多了,所有还有很多传统的商家,只收支票的。四是其它特性。比如有个很特别的地方,使用支票时,收款人不需要告诉对方帐号,这在很多情况下是很有用。
网络不可能替代传统最多就是使传统更便利
就个人用途来说,支票支付不需要收款方有银行账号。或者不需要付款方知道收款方的银行账号。我觉得目前还没有任何其他付款方式能实现同样效果的。
哎呦~支票一填一撕多帅气哟~当然啦,支票在国际贸易的情况下作为银行的付款凭证之一,也是为了防止远距离大宗货物交易带来的一些纠纷,某些情况下银行收到提单收款人拿出支票,银行才会付款,当然这个主要是看交易之初约定的交付方式,比如CIA、CFA等等都有差异。总之呢,有可能国内的一些贸易采用转账汇款较为方便,但是对于国际大宗贸易,可能有银行参与的通过支票支付款项的方式更为保险。
1.作废的支票可以作为支付的合法依据。2. 习惯的作用。
因为有---空头支票
我能想到的一个是网银转账的手续费要比使用支票的费用贵。再一个是购货需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时候,用网银付款不如支票来的便捷(网银需要提供对方账户信息、需要时间操作付款、需要授权交易、还需要时间等款项到账等等)。还有一种情况是今天看到的,一家建筑单位到了一笔大款,需要在今天就付出一百多笔款项,包括民工工资之类的,如果用网银支付需要一笔笔操作,一笔笔核对付款信息,一笔笔授权交易(付款时往往不那么顺利,不是账号提供错误,就是开户行错误,有时还会出现网银转账系统里没有的银行),如果换成转账支票就简单多了,哪个单位要款,自己来拿支票,确认票面信息填好,剩下的就交给银行来完成了。师健英爱收藏钱币支票存折重在研究天津金融历史文化
今年52岁的师健英先生是天津资深钱币收藏家,他收藏钱币数十年,家中的钱币已达上万种。
师健英的祖父是一位收藏爱好者,喜欢收藏古玩字画等。师健英在年少时就向祖父学习书法篆刻,耳濡目染中也对收藏产生爱好。一个偶然的机会,师健英在祖父的抽屉中发现了几枚小巧的古钱,它们尽管外表有些生锈,但上面的字迹清晰可见,他立刻就喜欢上了这几枚钱币。上学后,师健英更加关注钱币方面的信息,也经常翻阅相关书籍。参加工作后,有了微薄的工资,师健英便更多地购买钱币,遇到喜欢的钱币总要想方设法买回家。
师健英慢慢地走进了天津钱币收藏圈,结识了很多热爱钱币收藏的朋友。后来天津钱币学会成立,师健英成为第一批会员,也是当时最年轻的会员。师健英结识了唐石父、邱思达等老一辈钱币收藏家,使他深感钱币收藏是无穷无尽的,是永远收集不齐的,但是知识却更为重要。他追随唐石父先生研究钱币,苦心挖掘钱币背后的文化和历史,并在唐石父先生的指导下完成了几篇关于钱币的论文,一经发表就得到圈内人士好评。后来,师健英又成为钱币学会会员。
天津是近代中国北方金融中心。师健英非常关注天津银行百余年来的历史,因为银行的发展印证着天津不同时代的经济变化。上海一位著名的纸币收藏家曾经拥有两枚纸币,却不知道出处,四处询问也无结果。师健英知道这件事后,便查阅了很多书籍,得知这两枚纸币出自民国时期天津道生银行。但是由于道生银行存在的时间很短,书中的资料只有寥寥几句。为此,师健英决定自己编写一部完整的《天津近代银行》,将他收集到的所有资料整合在一起,成为一部系统、全面的天津金融历史文化图书。
师健英也非常喜欢收集与货币密切相关的支票和存折。银行发行的支票每年都不一样,他见到一张就会买一张,收藏了大量的版别。
存折是存取款银行交易记录本,显示着居民家庭收入的变迁。师健英收藏了数百种老存折,都是新中国成立后各个银行、储蓄所发行的,最早的存折上的文字是繁体字,书写方式是从右向左。
从师健英收藏的存折看,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普通家庭存折上记录存取款数额以几十元、几百元居多;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居民逐渐富裕,存折上的存款数额开始进入千元时代;2000年后,很多家庭的存款额达到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天津家庭存折上存款的增长,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从师健英的藏品还可看出,存折在发展过程中存有很多时代烙印。新中国成立初期使用的存折,比较简陋单调,记录全凭人工手填,难免出现差错。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电子化的存折逐渐进入金融领域,用户资料不再靠原始方式呈现,而是以网络形式统一处理。师健英说,技术性的革新,使存折防伪性好,错误率小,更加科学。
师健英说:“我看见老钱币、老支票、老存折,比看见什么都亲。”他通过各种方式淘来的大量金融藏品,是反映历史的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师健英的家十分朴素,最引人注目的只有一个简单的工作台,几个普通的藏品柜。令师健英最为骄傲的,是那一盒盒用心收集来的钱币,他特意手工制作了精致的盒子来收纳它们。在师健英心中,每一枚钱币的背后,都有一个不平凡的故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在还有人用支票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