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中的12 cpicpi指数是什么意思思

请问每个月发布的同比CPI与每年发布的CPI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年CPI不是12月的CPI呢?例如到2010年12月份的CPI同比涨大家估计能到5.1%,但据此估算的2010年的CPI怎么才3.2%呢?请懂统计和经济的大_百度作业帮
请问每个月发布的同比CPI与每年发布的CPI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年CPI不是12月的CPI呢?例如到2010年12月份的CPI同比涨大家估计能到5.1%,但据此估算的2010年的CPI怎么才3.2%呢?请懂统计和经济的大
请问每个月发布的同比CPI与每年发布的CPI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年CPI不是12月的CPI呢?例如到2010年12月份的CPI同比涨大家估计能到5.1%,但据此估算的2010年的CPI怎么才3.2%呢?请懂统计和经济的大侠解释一下,也就是:年CPI = 12个月的年CPI同比涨幅之和/12,
统计局每月公布一次cpi数据,每年年末再进行一次总结,将12个月份的cpi值进行平均,得出一年的消费品价格指数.去年上半年cpi走势较为和缓,直到下半年通胀压力才进一步扩大.所以10年一年的cpi会远远低于12月份的,但这并不表示通胀压力不强.  正确理解CPI准确把握CPI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简称CPI)是反映居民购买并用于消费的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的变动趋势和变动幅度的相对数。该指标既包括城乡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各类消费品价格,也包括多种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项目价格,如水、电、交通、教育、医疗等费用,可以全面反映多种市场价格变动因素及其对居民实际生活的影响程度。
  该价格指数为分析和制定货币政策、价格政策、居民消费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工资政策以及进行国民经济核算提供科学依据,也是四大宏观调控指标之一。国际上通常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反映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程度的重要指标。因此,CPI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人们对CPI的统计方法和制度认识不一样,有时也引起过一些争论和分歧。
  一、CPI衡量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情况的总体趋势,往往与人们实际感受不一致。
  有人说,我国政府公布CPI数据,往往与人们对物价的实际感受很不一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事实上,首先,CPI是一个总量指标,它反映的是全国居民消费品和居民服务项目的价格总水平,与各个地区甚至每个居民的感受可能不一样;其次,CPI是度量一组有代表性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变化情况,我国居民消费价格的调查内容分为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八大类。根据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消费习惯,并参照抽样调查原理选中的近12万户城乡居民家庭的消费支出数据,并结合其它相关资料,选取了251个基本分类、约700个规格品种,作为经常性调查项目。但是这些住户和调查项目无论怎么有代表性,也不可能是每个人消费的全部真实反映,也就是说,每个人的消费商品和服务的品种和权重不可能与国家统计局统计调查的商品和服务的品种和权重一致,如农村居民食品消费占比大一些,城市居民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和居住类项目消费占比大一些,因此,个人对价格的感受与CPI指数肯定有一定差异;第三,每个人的收入水平不一样,对物价的承受能力也不一样,这也造成了居民对价格的变化感受不一样。一样的东西,有人觉得贵,也有人觉得很便宜。因此,CPI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情况,是一种总体趋势。
  二、为便于指标的可比性,当前我国统计制度没有将商品房价格列于CPI范围,这是合理的。
  当前,对CPI争议最大的恐怕就是商品房价格是否应统计在CPI之内。从统计制度上来说,由于商品房购买在统计分组上归于投资范畴,不包含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调查范围内,但反映居住价格变动的房租、建筑材料、房屋贷款利率和物业费等则包括在内。不少专家对这种分组持有疑义,由于近年来商品房价格上涨较快,从工资房价比看,超出了普通工薪阶层的承受能力,对居民生活和消费形成了较大压力,但这种商品房价格又没有统计在CPI之中,因此,不少人认为低估了CPI的上涨幅度。众所周知,商品房是一种一次投资,多年消费的商品,从国际上看,商品房一般也不包含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调查范围内,为便于指标的可比性,当前我国统计制度也没有商品房价格列于CPI范围,这是合理的。投资房产与投资股票一样,我们不能把股价波动也统计在CPI之内吧?当然,我们也要承认,我国的情况与国外还是有很大差异的,我国过去长期把住房归于职工福利范畴,扭曲了住房价格,后来主张&居者有其屋&,千方百计让每个人都拥有住房,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拥有一套住房都是居民终生奋斗的目标,不少人少吃省用一辈子,就是为了获得一套住房,这导致了商品房买卖市场很发达,而商品房租赁市场不景气。另外,由于户籍等多种原因,我国人口流动性还是不大,也影响了房屋租赁市场的发展。所以,在我国,房屋租赁和房屋买卖对居民居住类商品消费的影响应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还有人认为,购买商品房究竟是消费还是投资,主要看购买商品房的用途,是消费就是消费,是投资就是投资,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确实需要认真研究。
  如何理解PPI(生产价格指数)与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关系,当前也有不同的看法。近年来,PPI上涨一直居高不下,而CPI是启而不动,始终在低位徘徊,出现了令人费解的现象,从理论上说,生产和消费是经济运行链条上的两个端点,产生价格指数主要反映生产领域的价格变动情况,即源头和中间商品的价格变动情况,处于价格传导体系的中上游;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主要反映消费领域的价格变动情况,即最终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情况,处于价格传导体系的下游和终端。上游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将会逐渐传导到下游商品的价格变动。根据过去20年的经验数据分析,这种传导的时滞大约在一年半左右。但从现实情况看,这种价格传导远没有我们想像中那么直接和直观。某些上游商品价格上涨能否传导到下游,主要取决于该类商品的供求状况、供求弹性和产业链条的长短。近年来上、下游商品间的价格传导关系出现了一些新变化,表现为传导时滞延长,传导效应减弱,有的甚至出现了传导&梗阻&等。另外,随着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经济一体化和市场一体化趋势在加强,在价格传导过程中,也可能出现&溢出效应&,即企业通过薄利多销,扩大出口等方式消化掉了。如近两年,钢铁价格猛涨,但以钢铁为主要原料的汽车、家电价格不涨反跌,这说明,在目前的买方市场中,决定价格不是成本而是供需。
  三、GDP缩减指数代替CPI存在局限性,其范围过于广泛,时效性和敏感性差。
  由于CPI的变化似乎与人们的期望值还有一定差距,有人建议用GDP缩减指数来取代CPI作为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数。GDP缩减指数是衡量一国在不同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水平变化程度的经济指数,是用按报告期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对比计算出来的。由于该指数所包括的商品和服务的范围最为广泛,不仅包括全部物质产品和涵盖计入GDP的全部服务产品,也包括进出口商品,理论上是最全面反映价格总水平变化的指标。目前GDP缩减指数明显高于CPI,似乎更接近人们的真实感受,因此,有人提议应把GDP缩减指数取代CPI作为衡量通货膨胀的主要指标,但事实上,GDP缩减指数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它范围过于广泛,它包含有投资和出口商品的价格,而这些商品与消费者是不直接相关的,还包括了那些不在市场上发生交易的商品和劳务的估算,主要是对政府的劳务。另外,编制这一指数需要收集大量资料,实际GDP是用各行业的价格指数推算的,只能近似反映各行业价格水平变动的价格总指数,一年公布一次,时效性和敏感性差。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调查内容涵盖了居民日常消费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可以全面反映多种市场因素变动影响到居民消费价格波动及其对居民实际生活费用支出的影响程度。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动程度来反映通货膨胀程度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一般规则,具有较好的国际可比性。
  四、CPI分析预测中&翘尾因素&不可忽视。
  在CPI的分析预测中,&翘尾因素&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通常情况下,人们用以上年同期价格为对比基期的同比价格指数反映价格总水平的变动程度。这个同比指数并不是全部反映实际涨价幅度,它包含着&翘尾因素&和&新涨价因素&两部分。所谓&翘尾因素&是指上年价格上涨对本年的滞后影响程度。如果上年价格呈前低后高走势,那么&翘尾因素&就为正影响,反之则为负影响。如2003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呈前低后高走势,其对2004年的&翘尾&影响高达2.2个百分点,占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涨幅的56.4%。而2004年的价格呈两头低中间高的走势,其对2005年的&翘尾&影响仅为0.8个百分点。因此,在2005年价格总水平中,&新涨价因素&将起决定性作用,这也是我们分析预测价格走势时应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CPI已成为我们宏观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之一,但是CPI又是一个经常变化的指标,CPI的变化性与政策的稳定性有一定矛盾,CPI变化多少政策才需要调整?这需要深入研究,以下附表是国外的一些经验数据。   从附表可以看出,对于长期的通货膨胀目标,发达国家一般在1%-3%,但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一般稍高于此。这取决于本国经济结构及其发展程度,以及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我国目标区间是多少,国家没有公布。有专家认为是1-5%。前不久,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普雷斯科特在北京大学作了一场关于经济周期的演讲,他特别申明他的理论对中国暂时还不适应,说明中国的情况可能要复杂得多。我国的通货膨胀目标区间还需要专家学者进一步研究。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
  注:1、由于长期处于通货紧缩状态,日本一直没有实行通货膨胀目标管理。随着近年经济形势的好转,日本国内有关方面也建议采用0.5%-2.5%的通货膨胀目标区间。
  2、美国未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区间制,但通常将CPI上涨2.0%作为类似的管理目标。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通货膨胀课题组
原标题:无线鼠标,电脑上的cpi是什么意思? cpi是什么意思?上述内容由为您精彩呈现,敬请收藏。
资讯推荐:
* 声明:本文章为网友上传文章,如果存在出处、来源错误,或内容侵权、失实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代表原媒体及作者观点,不代表91商务网立场。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本周热门资讯排行什么是CPI指数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精彩图片推荐
商务进行时
&&&&&&&&&&&&&&&&&&&&您的位置:&&&&&&&>&正文
菜价肉价拉高辽宁省12月CPI数据
10:51 来源:人民网&     |
  1月14日,国家统计局辽宁调查总队公布了辽宁省2012年12月份的CPI数据。受鲜菜价格飙升和猪肉价格上涨的影响,食品价格涨势加大,带动辽宁2012年12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9%,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环比上涨1.2%。   12月份,辽宁食品价格环比上涨3.7%,同比上涨5.1%;非食品价格环比与上月持平,同比上涨1.8%;消费品价格环比上涨1.8%,同比上涨3.1%;服务项目价格环比与上月持平,同比上涨2.5%;工业品价格环比上涨0.1%,同比上涨1.3%。   其中,鲜菜价格持续季节性上涨。12月份,我省气温连创近年新低且持续时间较长,受此影响,地产菜生产大幅下降,市场供应多依靠外埠菜来满足,导致存贮、运输等成本明显增加,使得本月鲜菜价格环比上涨25.9%。   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受季节影响,及元旦的临近,市场需求增加,猪肉价格继续涨势,与上月比上涨了7.1%。   鲜蛋价格延续上涨。受气候因素影响,加之部分地区鸡蛋外销,市场供应相对减少,导致鸡蛋价格与上月比上涨4.2%。   和2011年同期相比,食品价格同比上涨5.1%,其中:粮食上涨5.7%(大米上涨7.0%,面粉上涨3.5%),油脂上涨3.6%,猪肉下降4.5%,鲜蛋上涨13.3%,水产品上涨5.5%,鲜菜上涨18.9%,鲜果下降12.9%。 【】 责任编辑:思思
编辑推荐: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资讯:
&&&&&&&&&&
热点专题:
网站导航:
  20岁的你,也许正在憧憬着属于自己的温馨甜蜜的小窝;30岁的你,也许正经营自己蒸蒸日上的事业;40岁的你……
距离今年专业阶段考试还有1个多月的时间……
  1、凡本网注明
“来源:中华会计网校”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华会计网校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中华会计网校”。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电话:010-0本月期刊热点
8月CPI同比上涨2.0% 创12个月新高
腾讯财经讯 国家统计局周四公布数据显示,8月CPI同比上涨2.0%,涨幅比7月的1.6%略有扩大,但高于预期值1.9%,并创12个月新高。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认为,从环比看,8月份猪肉、鲜菜和蛋等食品价格大幅上涨,是CPI环比涨幅较高的主要原因。8月份猪肉价格连续第四个月恢复性上涨,环比涨幅为7.7%,影响CPI上涨0.25个百分点。部分地区高温、暴雨天气交替,影响了鲜菜的生产和运输,鲜菜价格环比上涨6.8%,影响CPI上涨0.21个百分点。蛋价环比上涨10.2%,影响CPI上涨0.08个百分点,但8月价格仍低于去年同期。猪肉、鲜菜和蛋三项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0.54个百分点,超过8月CPI环比总涨幅。
他表示,从同比看,8月份CPI同比上涨2.0%,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同比涨幅有所扩大。8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7%,涨幅比上月扩大1.0个百分点,其中猪肉、鲜菜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9.6%和15.9%,合计影响CPI上涨1.05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涨幅与上月相同,但家庭服务、烟草、学前教育、公共汽车票和理发等价格涨幅仍然较高,涨幅分别为7.4%、6.8%、5.6%、5.3%和5.2%。
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0.5%。
银河证券的分析报告认为,预计到年末生猪价格将超过上一轮“猪周期”价格高点,如果猪肉价格集中在四季度上涨,并且重合蔬菜上涨周期,那么四季度单月,尤其是12月份CPI同比涨幅超过2%的可能性较大。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预计,未来CPI仍有缓慢上行的可能,部分月份同比涨幅可能高于2%,但全年CPI涨幅将低于3%的政策目标值,物价状况暂不会明显制约货币政策操作空间。
民族证券宏观分析师朱启兵表示,“7月实体经济新增信贷的大幅回落难以持续,预计8月新增信贷再度扩张至11000亿元,货币政策继续维持宽松。”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表示:“预计后面至少还会有25个基点的降息空间。一方面,实际负利率已不是制约,如果需要可以继续降息。另一方面,降息此前受制于汇率,汇改主动释放了贬值压力。”
8月26日起,央行下调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至1.75%,目前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利率普遍为2%。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简称CPI)是度量居民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随着时间变动的相对数,综合反映居民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本文来源:Dreamwriter,腾讯财经开发的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根据算法在第一时间自动生成稿件,瞬时输出分析和研判,一分钟内将重要资讯和解读送达用户。】
扫描二维码收听腾讯财经官方微信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中国学术期刊在线投稿联盟版权所有,翻版必究&京ICP0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鼠标的cpi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