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卅黄埔军校特别训练班军士训练班同学会党政机关职员学号112

中国黄埔军校_附录 黄埔军校大事记(4)_米花在线书库
中国黄埔军校_附录 黄埔军校大事记(4)
!!! 书籍打开一个我们不知道的世界 五彩缤纷 让我们去坦然面对平凡的生活,米花在线书库是您最好的朋友 !!!~米~花~在~线~书~库~&book.mihua.net
2月5日军校致函广东海关,要求迁出在黄埔长洲岛军校范围内的房舍,交军校使用。税务司答允迁让。
2月6日军校扩展校舍,在旧营盘、水雷局、曾家祠等多处增辟房舍约200间。
2月9日蒋介石呈辞军事委员会委员和广州卫戍司令职务,表示专任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和黄埔军校校长。
2月10日军校查勘平岗东征阵亡将士墓墓基、基向,全面检查墓地工程。
2月15日军校驻汉口招生委员朱棠、陈重俊、周楫被湖北军阀拘捕。
2月23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政治训练部派出朱代杰、蒋先云、袁同畴等组织筹备委员会,办理改组校特别党部事宜。
2月26日蒋介石免除王懋功师长职务,原因是怀疑他与苏联顾问季山嘉“勾结”,“图谋不轨”。
3月1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易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归属军事委员会领导。军校举行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成立典礼。随后铸制新校徽,校徽上铸有“青天白日”和“镰刀斧头”两党标志和步枪、地球图,示以“世界革命”为军校师生奋斗的方向。自此,军校贯彻军事与政治并重的教育方针,政治课多达26门。第4期新生开始入校,学生编制除步兵2个团外,还有政治、经理、炮、工等科。
3月2日军校举行改组后的第1次校务会议,决定:新生于3月3日考试,6日公布考试成绩,7日军官班与预备班学生一律入校,8日开学。准备黑袜、草鞋各3000双及政治书籍,分发每人1份。
3月3日《国民革命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日刊》正式出版,5月25日改称《黄埔日刊》。军校举行第4期入伍生第2团入校考试,设军医补习所。
3月4日军校举行第2次校务会议,决定:(1)经理部筹3万、至少2万元作为学生发饷之用;(2)凡开除学生回原籍,旅途费用由各团清造名册领取。每人准带单衣1套,棉衣1件,卫生衣1件。其余物件一律缴回。
3月5日第4期入伍生第1团由惠州返校,举行升学考试。
3月7日军校举行第3次校务会议,规定学生非经准假,不准出校门;有特殊情况者,必须由营长以上官长允许,并发给特别假条交给学生附带,以便随时检查。
3月8日军校举行第4期学生开学典礼,2650名新生和蒋介石、各军军长官长、党政军高级官员、军校教职员及来宾数百人出席,盛况空前。
惠州公园内的邓演达像3月9日军校军官团学生正式开课。
3月14日全校官长、士兵捐款援助省港罢工工友。
3月16日委任政治部副主任熊雄兼潮州分校主任。
3月18日李之龙所属海军局接到军校驻省办事处公函,传达蒋介石命令,要海军局速派得力军舰两艘开赴黄埔长洲岛,听候调遣。
3月19日中山舰、宝璧舰奉命开赴黄埔码头。蒋介石以李之龙矫令中山舰驶泊黄埔,作出各项反共命令和措施。军校举行第7次校务会议,严格会议和官佐学生请假制度,规定:各官佐学生请假在24小时内由主任官核准,24小时以上须校长办公厅批准方得离校,各部处主任如因公外出,亦须报告校长办公厅。
3月20日中山舰事件爆发。蒋介石宣布广州戒严,公开逮捕原中山舰舰长李之龙及各军党代表多人,并围缴省港罢工委员会枪械,监视共产党人和苏联顾问住宅。周恩来被软禁了一天。军校晚戒严,次晨始解除。
3月23日蒋介石就中山舰事件向军事委员会呈文,表示:“这次事件仓促,处置非常,事前未及报告,专擅之罪诚不敢辞,应自请从严处分。”军校考试第5期入伍生500人,至7月15日前分批考试入伍,第5期共计3000余人。
3月24日蒋介石为中山舰事件对第4期学生讲话,会上政治科学生有多人提问,蒋对中山舰事件含糊其辞,回避逮捕李之龙真相。
3月31日中共黄埔支部扩大为特别支部,仍以杨其纲为支部书记,另设黄埔党团,以熊雄为书记,恽代英、杨其纲、安体诚为干事,中共广东区委加派特派员协助工作。
3月蒋介石命令在广西南宁筹设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1分校。
4月2日军校政治科500余人参加广州讨伐段祺瑞大会,声援以军校第2期学生王一飞(共产党员)为总指挥的北京“三·一八”大示威。
4月3日蒋介石提出《请整军肃党、准期北伐建议》,要求国民党内和军内的共产党人“不能任党代表”和暂时退出军队。周恩来和苏联顾问来会蒋介石,商讨中山舰事件后的广东政局,但蒋介石仍坚持排斥和压制共产党的主张。
4月4日李济深、黄绍雄、各军长偕教育长邓演达来校视察。
4月5日军校汕头、汕尾、惠州等处无线电各队及通信训练班,拨归广州电报局管理。
4月7日军校安葬东征烈士于长洲岛万松岭。军校发布《取消校内派别小组织令》:“自本公布日起,除本校特别党部各级组织应由党部加意工作外,其余各种组织着即一律自行取消。”
4月8日蒋介石对军校官长讲演,说“国民革命军的党代表要完全的国民党员才可担任”,反对共产党员担任党代表,提出“第1军的党代表统统调回再训练”。由此,第1军中任职的共产党员开始退出第1军。
4月9日军校训练部工兵科成立。
4月10日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发布《解散通电》,表示“本会拥护革命而始,亦以拥护革命而终”。21日,孙文主义学会发表自动解散宣言,表示“誓必实现孙文主义而后已”。
4月11日委任张定璠为校长办公厅主任。军校设副校长,以第4军军长李济深兼任;校教育长邓演达调往潮州分校任教育长兼第1军政治部主任,第1军军长、潮州分校主任何应钦兼任军校教育长。
4月13日军校举行第5期入伍生考试。
4月14日蒋介石发表《忠告本校同学书》,就共产党被迫退出军队事作辩解,许愿以孙中山总理之志为志,之心为心。
4月15日军校召开校务会议,蒋介石亲自参加。这是自军校改组以来蒋介石首次参加校务会议。
4月16日何应钦回黄埔军校。
4月17日蒋介石与孙文主义学会干部谈取消学会事。军校附属医院由本岛移设东山。
4月19日入伍生部部长方鼎英兼代本校教育长。
4月20日蒋介石为退出第1军的党代表及共产党人官长200余人举行晚宴,讲述“中山舰事件”时说:如果要知道此回事变的真相,等我死后,看我的日记好了。还说:“如果杀共产党无异于自杀。”
4月21日鱼珠炮兵队移驻曾家祠。第5期入伍生800余人复试合格,合计本期招生人数共2260余人。
4月24日广西军事考察团留下8人在本校学习,其余人员返回广西。
4月26日校特别党部筹备改组委员会正式成立。上届党部宣布解职。
4月27日军校国民党特别党部筹备委员会聘方鼎英、张定璠、张治中、张兴仁、熊雄5人为筹备委员,并委任李文、共产党员欧阳继修(阳翰笙)、李卓3人为筹备总干事。
4月军校政治部始设政治主任教官,委任共产党员恽代英为政治主任教官,至11月底调前方服务。
5月3日军官政治研究班毕业学生34人分发各军工作。
5月5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下令设南宁分校,称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1分校。主要招收广西青年,考选现役军官,设学生班,分步、炮、工、政4科。委派俞作柏主持筹备工作,考选学生300余人为学生班;考选现役军官400余人为军官班,分步、炮、工和政治等科。
5月9日军校军械库改为军械处。
5月10日第3次全国劳动大会暨广东全省农民协会、教育大会代表1000余人到军校参观。
5月15日国民党举行第2届第2次全体中央委员会议,蒋介石提出“整理党务案”,对共产党人作出种种限制,目的在于取消和削弱共产党的地位和清除革命势力。第1分校(南宁)举行开学典礼,正式授课。
5月18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任命第4军军长李济深兼任本校副校长,委任严重为教授部主任,吴思豫为训练部主任。
5月22日军校特别党部实行扩大改组,选举出第4届特别党部执行委员会及监察委员会,选举结果:张治中、蒋先云等9人为执行委员,严重、方鼎英、熊雄等3人为监察委员。
5月23日选举本校第4届国民党特别党部,张治中、袁同畴、蒋先云、贾伯涛等9人当选执行委员,严重、方鼎英、熊雄等3人当选监察委员。
5月24日为酝酿成立黄埔同学会,继之《广州民国日报》刊出蒋介石命蒋先云、贾伯涛、李正韬、曾扩情、伍翔、余程万、杨麟、梁广烈、钟焕群等9人为筹备委员的通告。
5月25日《国民革命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日刊》决定改名《黄埔日刊》,扩大发行。
5月29日军校平岗火药库爆炸,死3人,伤50人。事故起因不明。
5月30日军校派出师生参加在广州东校场举行的纪念“五卅”运动一周年大会和游行。蒋先云在会上发表演说。
6月1日潮州分校第1期学生毕业,共348人,因与本校第3期学生毕业相近,故与本校第3期学生同等待遇,毕业后即分发于第1军及第2、第20师各师见习。
6月6日国民政府任命校长蒋介石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潮州分校第2期入伍生升学开课,并补考第1军未受军事政治教育之军官50余人,入分校训练,期满毕业,为分校第2期,亦称为本校第4期毕业生。此后,潮州分校即停办。
6月16日军校举行成立两周年纪念大会及东江阵亡烈士墓落成典礼。全体师生在墓前举行公祭,献花。蒋介石在纪念会上发表演说,指出:自军校创立后,经过历次战斗,不少学生死亡,计官长和士兵共516人葬在平岗。蒋先云在会上作《本校烈士事略》报告,何应钦作军校历史报告。
6月21日军校第3期补习班毕业。
6月23日军校于沙基惨案一周年纪念日,建议筹建沙基惨案纪念碑,镌刻“毋忘此日”4字,以示不忘为死难者报仇雪耻之志。
6月27日军校师生举行恳亲会,宣布黄埔同学会正式成立。选出曾扩情、贾伯涛、杨其纲等23人为代表。蒋介石自任会长。会后举行宴会、演戏。
6月28日蒋介石在军校纪念周上讲话,再次提出:“军校跨党党员退CHU共产党,或者退出国民党”。还强令“跨党党员限于星期三止,向各连连长声明,由各连连长汇呈校长办公厅来报告校长”。
6月29日蒋介石在军校驻广州办事处3楼召集黄埔同学会各筹备委员及代表开联席会议及宴会。会上,蒋介石指定曾扩情为秘书,胡秉铎为潮州分校秘书,李正韬为总务科长,杨引之为组织科长,余洒度为宣传科长,蒋先云、贾伯涛为监察委员。
6月30日军校规定自6月份起,官佐薪饷自少尉以上搭有奖公债1成,金库券2成。为了培训随军北伐的政工人员,总政治部开办特别训练班,为期1个月,在黄埔学生中挑选300余人受训,这个班的总负责人是邓演达,周恩来等都应邀前来讲课。
7月1日中央军事委员会颁发北伐部队动员令,军校师生精神奋发,纷纷整装待命北上。
7月9日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典礼在广州东校场举行。誓师大会总指挥、警备司令和司礼官等主要职责和活动都由黄埔长官和学生担任,确保大会顺利进行。蒋介石在会上宣布就任北伐军总司令。
7月14日副校长李济深出任北伐军总参谋长,总司令部各处官长相继由黄埔军校的教官担任。
7月19日军校首设兵器研究处,委方鼎英兼任处长。军校师生在本校大花厅为校长率师北伐举行欢送会,蒋介石作临别讲话。
7月22日军校师生以军校国民党党部名义发表宣言,拥护北伐。
7月27日蒋介石自东山寓所赴黄沙乘火车北上,临行发表《留别全体长官学生书》,勉励师生“本党使命为谋合全民革命,而必植基于农夫、工人,且与共产党合作”。军校教育长方鼎英,受委代行校长职务,并兼黄埔要塞司令。
7月29日军校秘书长、政治部主任邵力子与政治部话别,之后校政治部工作实际由熊雄全面负责。
7月31日自3月至是月底,军校陆续招收入伍生1000余人,编为第2团,前后合计3300余人。校部正式规定:凡本年7月31日以前入伍者,为第5期,以后入伍者,为第6期。
8月2日军校政治部改组。
8月3日军校发布校令,禁止不利于北伐的书报发行。
8月4日军校第5期政治大队奉命北上湖南服务,进抵衡州。第6期新入伍生举行考试,校迫击炮队出发北上。
8月8日军校训练部指派官生500人,参加广州各界为反对关税会议重开举行大游行。
8月9日军校成立宪兵团及补充团。
8月14日军校取消毕业学生证章,改为同学会新证章;公布遗失通行证罚则。
8月15日潮州分校校刊《满地红》出版。
8月16日副校长李济深偕谭延闿、张静江(人杰)、陈果夫、钮永建来校参加纪念周。
8月19日军校举行廖仲恺、陈秋霖殉国周年纪念大会,廖夫人何香凝赴会并讲话。
8月23日李济深奉令军校毕业生无必要职务者,一律开赴湖南总司令部行营候命。
8月25日军校举行拥护省港罢工大会。全校官生2000余人齐集大操场,方鼎英教育长任大会主席并致词,陈其瑗和全国总工会代表刘少奇等出席大会,并相继报告省港罢工的经过。军校还组织宣传队分赴市内各处演说,并派队赴东校场参加大会巡行。
8月29日军校召开第4期学生野外演习筹备会议,定于9月6日开始演习,在演习地由政治部派人向该地民众散发传单,以示军民合作。演习期间,学生每人每天奖赏2角,以资鼓励。
8月30日军校召开黄埔地区军民联欢大会及欢迎北伐军代表大会。
8月31日军校继续招考第6期入伍生,并招到新兵500余人。
9月2日军校教育长方鼎英率第4期学生去前方学习。
9月3日毛泽东应邀到军校演讲。在此前后,以社会名人身份来校演讲的,还有何香凝、张静江、吴稚晖、刘少奇、鲁迅、邓中夏、吴玉章、苏兆征等。
9月4日军校考试第6期新入伍生。经理、炮、工、政治4个大队驻北校场,举行野营演习。
9月6日入伍生炮兵团第2营奉电开赴南湖候命,准备强攻武昌城。
9月7日第5期政治科副取生入校。
9月8日第4期学生野营演习开始,并先期派出本届四川籍学生叶德生、余靖方等18人回原籍做军事政治工作。
9月11日方鼎英奉令将军校第4期毕业生首先分发到第1军各师,奔赴北伐前线。
9月13日方鼎英请准军校成立军士教导团。
9月14日军校公布第4期学生毕业试验委员会组织条例。
9月15日方鼎英奉命派第4期学生100人到补充师;另派100人到前线总司令部,其余在校补习。
9月16日军校第5期入伍生奉准开学。
9月17日潮州分校在潮安协同第1军准备进攻闽南。方鼎英奉命分发第4期毕业学生,要求除后方应用外,其余校内团长以上及学生皆整队开赴前线候用。教官中确有经验可任用营长者,挑选10人前赴总司令部行营报到。
9月20日军校决定截止招收外地入伍生。
9月24日军校继续举行第5期入伍生升学考试。
9月25日“血花剧社”北迁,开展北伐革命宣传演出活动。留校机构移交第5期学生接管。
9月26日军校举行第4期学生各科队毕业考试。
9月28日军校举行军官补习班毕业典礼。
9月30日军校举行第5期入伍生升学考试。以广东大学为试场,入伍生第1、第2两团,政治第1、第2两队均陆续由防地开回广州受试,试毕编队。军校考试第6期新招入伍生,并致电慰劳前敌将士-黄埔军校(第一至七期)教职员及同学名录,黄埔军校第七期同学录,黄埔军校第..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黄埔军校(第一至七期)教职员及同学名录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当前位置:&&>&&&&>&正文
我珍藏的中央警校甲级警官训练班同学录
  笔者收藏一册《中央警官学校甲级警官训练班第一期同学录》(以下简称本录),民国卅六年(1947)出版,纵27厘米,横19厘米,纸质精装,紫色漆布封衣,品相甚佳。封面居中印于右任题“中央警官学校甲级警官训练班第一期同学录”烫金字。内页有:1.序言、题词;2.总理遗嘱、校长肖像;3.校训、校徽、校旗、校歌;4.长官、教授、教官、职员肖像;5.生活剪影;6.本总队同学近照(1500帧);7.本总队同学通讯录;计328页。
  有友人知笔者以收藏黄埔为专题,见笔者收购本录感到奇怪,误以为又转型收藏警察专题,随试问:“中央警校与黄埔军校有关吗?”要探讨这个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向其解答:
  一、黄埔军校曾开办过宪警班。黄埔校史记载,北伐完成全国统一,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出于“亟须建设,惟欲从事建设,必须有良好宪警,以维持治安”的思考,于1930年夏设立宪警教导队,培植干部人才,以为改良宪警之准备,委温应星为总队长,编成学员、军士、学兵3个大队,毕业期限为6个月。是年冬,该队第一届学员生毕业即分发京内外实习时,蒋介石为提高宪警教育起见,特令该队停招第二期学生,改由本校(黄埔军校)接办。并于是年12月2日命令本校附设宪警班,本校奉令后即令派温应星负责筹备宪警班,先后经二月之久,始组成立。1931年3月令委温应星为宪警班主任,同时,并发出通告招生,其投考资格:(一)特准与考者;(二)黄埔毕业后志愿学习宪警者。先后经三次考试之结果,合格者计高级班857名,特准与考及黄埔毕业录取者448名,共1305名。该班警察组学科之主要课目为警察学、警察勤务、警察法令、违警罚法、行政警察、司法警察、国际警察、侦探学。补助课目为指纹学、户籍法、地方自治、统计学。1932年2月学员经毕业考试后,均分发于各省政府各师及其他机关服务。
  二、抗战胜利后,蒋介石训示:“如果今后全国行政如经济、交通、教育、水利、农林、警察各阶层都能用军官总队队员(即复员军官)来负责主持,必能发挥更大效果。”爰复员军官(少校、上尉)1500人,转业去中央警官学校(南京)甲级警官班第一期受训,为期一年。毕业后,分发各省府机关、警察局、保安警察总队服务(北平市二百余名)。北平保安警察总队下辖6个大队,每大队辖3个中队,每中队辖3个分队,总队人数约2500人;总队部设在鼓楼帽儿胡同。笔者父亲单培新(黄埔十六期)被委任第六大队第十七中队少校中队长,负责前门、崇文门(含东单临时机场)、东便门三地警务,中队部设东单苏州胡同;后来父亲随傅作义将军起义。经统计,本录学员中出身为黄埔毕业生的最多,占总人数百分之八十五强,约1200余名。另外,自总队长至各队长多数出身黄埔,如总队长陈孝强(黄埔二期);队长中有余兰陔(洛阳分校一期)、丁文(黄埔十期)、李沛(黄埔高教班七期)、黄绍琦(黄埔十一期)、何维新(黄埔八期)、胡英(黄埔五期)、王仲平(黄埔高教班十一期)等。显而易见,此时中央警校甲级警官训练班与黄埔军校已结下不解之缘,黄埔系在警界不断延深壮大,所以本录也是研究黄埔校史的珍贵资料。
  中央警官学校简史
  一、本校之前身及改组成立经过
  民国六年,内务部警政司长王扬滨,根据民国元年《专设警校统一教育》之计划,建议设立警官高等学校。2月奉准成立,是为我国警官教育之始,亦即为本校之前身,校址在北平东城北新桥。自成立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止,历廿年计办正科29个班、专科6个班,共23期毕业者三千余人,分布全国。但自北伐以后,各省民政厅下多设警官学校或警官训练所,如苏、浙、赣、闽、豫、鄂、陕、鲁、晋、粤、桂、滇、辽、吉等十余省,虽然培养甚多警察干部,而教育纷歧、程度各殊,对警政警教之配合建立,仍无整个计划。自1934年1月,陈又新接掌警高后,请求南迁,于3月由北平迁南京清凉山,并由内政部组设建校委员会,择定中山门外马群镇五棵松为校址与建校舍,于日奠基,同月16日陈又新调任师长,由李士珍接任校长。李氏鉴于发展中国警政,不能没有统一健全规模宏大之警官学校,以造就警察干部,遂向委座及内政部建议,仿照中央军官学校与中央政治学校之例,将警官高等学校改为中央警官学校,拟就组织规程草案,于8月4日呈经行政院二七八次会议通过,并公推委座府兼校长,李士珍为教育长。同年9月1日在马群新校改组成立,并将警高之第廿二、三两期改为第一、二期。中央警校就此诞生。肇始同时内政部为谋警察教育之统一,通令各省警官学校及训练所一律停办,并将浙江警官学校归并本校,其归并之学生编为第三期。本校规模乃日形扩大,而全国警察教育渐趋于统一,此即由前身警高改组成立本校之历程,在此历程中足资注意与纪念者,计有四点:
  1.由普通警察教育进阶为警官教育。
  2.由学制纷歧趋向一致。
  3.王扬滨辞司长职,转任警高教务长及代理校长,其学问渊博、道德崇高、勤恳诲人,廿年如一日至本校成立。次年西迁途中积劳病殁于汉皋,其终身从事警察教育,值得敬佩与纪念。
  4.警校由北平迁南京,乃陈又新之力,使本校得以逐渐发展,此亦一重要之关键。
  二、本校西迁及扩充训练
  本校自1936年改组成立后,校长蒋介石决心裁团改警,乃由校根据扩充计划增设校舍,预定每年训练四、五千人,三年内训练保安警察干部二万人,一切筹备已具规模,嗣以抗战发生,情殊势异。1937年11月首都告急,本校随国府西迁重庆市,择定南岸弹子石日租界童家花园为校舍,添建了大礼堂、操场、教室等,各期学生五百人亦继续到渝加紧训练,弦诵不辍,并招收第五期新生五百人,较之在南京时增加了一倍。至1939年7月第四期毕业时,校长蒋介石亲临主持典礼,视察训勉,并亲书“警政奠基”四字。
  为适应实际需要乃扩充班次,先在本校成立警官班,调训各省现任警官。1940年复成立西北警官训练班于西安,俾就近调训西北各省现任警官。1941年又成立东南警官训练班于湖南耒阳,俾就近调训东南各省现任警官。复以英美宣布放弃不平等条约,呈准成立外事警官班,斯时本校各期班暨西北、东南两警官班,共有学员生2500人,较在南京时增加五倍以上。
  1943年,教育长李士珍又草拟五年建警计划,于4月24日蒋校长莅校时面呈,蒋核批“此计划可用,速拟预算呈核”。及至国府改组成立,蒋介石对建警问题至为重视,复将前项计划详加批示,特别提示“须培养各省独当万面之高级干部”,乃于1944年1月成立警政高等研究班,并奉准派遣品学优良之各期毕业生赴欧美留学精研警政。首批7人返国后均服务于京沪各警察机关中。
  1944年9月,为顺应时机扩大训练,奉准将西北警官班改为第一分校,东南警官班改为第二分校,新疆成立第三分校,各分校均于1945年1月分别改组成立,招训正科学生及继续调训现任警官;嗣因抗战行将结束,更举办东北、台湾两警察干部讲习班,以储备收复东北、台湾警察干部。为革新警察勤务,提高警察素质起见,呈准将警士改为警员。3月,又奉准设立初级警察干部训练班,以储备收复区之大量警察。初级干部计招训学生3000人,分别在重庆本校及第一、二分校各训练一个总队,以配备于各都市及重要城镇,是时本校及各分校之学生总数在6000人以上,较在南京时为十余倍矣。
  三、抗战胜利后之扩训情形
  日寇投降后,为配合协助各省市接收事宜,乃将已毕业及在校学员分派各地服务、协助接收,教职员亦多数派往各省市担任警政工作。旋本校奉命迁回南京,并增设第四分校于重庆、第五分校于北平、第六分校于沈阳。国家外患即平,民国政府感到建国必先建警,于是有整军建警之计划。
  本校乃奉命办理复员军官转警(达四万人)训练事宜甄选:1.将级军官转入警政高等研究班;2.上中校级军官转入警政讲习班;3.少校以下级军官转入甲、乙级警官班;分别在本、分各校实施专门之警察教育,以应国家需要。
  合计本校自改组成立以来,各期班毕业之研究员、学员共计一万数千余人。正在校受训与即将毕业者,除复员军官转警各班次外,尚有本校及各分校正科十八、十九、二十期及教育班、外事班、监狱班等,总共人数在一万五千人以上。
  中央警官学校本、分校主官均由黄埔师生担任:南京本校校长蒋中正(黄埔军校校长),教育长李士珍(黄埔二期),政治部主任骆德荣(黄埔三期),总队长陈孝强(黄埔二期),政训室主任万象春(黄埔七期);西安的一分校主任杨俊奇(黄埔三期),广州的二分校主任陈玉辉(黄埔二期),新疆的三分校主任胡国振(黄埔四期);重庆的四分校主任余锦源(黄埔三期);北平的五分校主任刘诚之(黄埔六期);长春的六分校主任刘璠(黄埔一期)。
  1946年12月,第一、三分校归并改为第一分校,并迁设兰州以适应西北之需要。原迪化第三分校番号取消,而将重庆第四分校改为第三分校,北平第五分校改为第四分校,沈阳第六分校改为第五分校。各分校迁改完成后,继续进行训练。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黄埔军校同学会旧址变身夜总会 不出将帅出舞士(组图)
10:03 
黄埔军校同学会旧址变身夜总会  中广网北京2月26日消息位于广州天字码头斜对面、建于1924年的广州黄埔军校同学会旧址竟然出现地基被深挖,结构被改变作为夜总会在近日开业。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原馆长、著名文物专家黎显衡指出,这是目前为止广州发现的最严重的破坏文物建筑事件,由于地面被挖出一个深逾1米的大水池,地基裸露,严重影响建筑结构和基础。而且内部地面和结构被改变,严重破坏文物的历史面貌。而作为革命历史建筑,内部格局已经被严重改变,不再是原来的模样。记者调查中发现,先前挂在该文物保护建筑大楼一楼正门右侧墙面,由广州市政府颁发的“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早已不知所终。  惊奇:文物保护牌变招工广告  昨天下午,记者在现场发现,在整幢3层建筑临街的南北两面墙上,挂出多幅酒吧的招牌。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先前挂在该文物保护建筑大楼一楼正门右侧墙面的“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牌子早已不知所终,竟被一幅醒目的彩色“急招服务员”广告所替代。守候在门口的酒吧管理人员告诉记者,该酒吧每天晚上9时30分开业,生意还很不错。  从珠江南岸向北岸远远望去,这幢新装修的酒吧格外醒目,建筑屋顶竖起的“HEIHEICLUB”和“喜喜”招牌上,霓虹灯的装饰闪闪发光。而在建筑的北面墙体上,整幅墙体布满酒吧的招牌。很难相信
站内直通车
Copyright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线艺员训练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