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单机游戏里面有孙悟空vs二郎神也有二郎神格斗版的

乱斗西游孙悟空和二郎神哪个厉害_9号下载苹果/安卓/wp
苹果/安卓/wp
积分 78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隐身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本帖最后由 wanghaidong918 于
15:36 编辑
& &&&孙悟空与杨戬的关系之分析
& &&&即便是粗粗读完《封神演义》的读者也不难察觉杨戬和孙悟空的诸多相似,笔者以为,之所以会如此,多半在于杨戬的二郎神身份,因为在有关二郎神和孙悟空形象的早期材料里,双方就存在密切关系。以下,本文首先要指出杨戬与小说《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的诸多相似之处,然后追溯造成双方这一系列相似的原因,从而说明《封神演义》杨戬形象的塑造与孙悟空形象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杨戬在《封神演义》里的活跃表现很容易让人想起《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或许可以这么说,杨戬就是《封神演义》里的孙悟空。
  从宏观的小说叙事框架来说,双方的相似是不言而喻的:孙悟空是取经集团的开路者,一路降妖除魔,是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得力助手,杨戬则是伐纣义军的先行官,一路过关斩将,是帮助武王攻入朝歌的先锋大将;孙悟空最终肉身成佛,被封为“斗战胜佛”,杨戬最后也肉身成圣,被封为清源妙道真君。
  就微观的小说细节而言,杨戬与孙悟空的相似就更加多而明显了,我们大致可以列出如下六项:
  (一)杨戬和孙悟空一样,也会七十二变化。《西游记》第2回叙孙悟空愿意“学一个地煞变化”,于是“一窍通时百窍通,当时习了口诀,自修自炼,将七十二般变化,都学成了”。《封神演义》第40回介绍杨戬时说他“曾炼过九转玄功,七十二变化,无穷妙道”,戏弄张奎(第86回)是其“无穷妙道”的最佳说明,小说也具体提到他变过花狐貂(第40回)、石头(第54回)、五色雄鸡和蜈蚣(第91回)以及白额斑斓猛虎(第92回)等。杨戬具有多少变化,各种二郎神传说其实并没有明确规定一个数字,一般只笼统地说他神通广大,曾经化牛斗蛟、收服牛魔王。推究起来,《封神演义》极有把握地说杨戬会“七十二变化”,恐怕多半出于“二郎神锁齐天大圣”、“小圣施威降大圣”等故事的暗示,以为二郎神既然可以降伏孙悟空,至少他的变化指数不能少于孙悟空吧。
  (二)与上述细节相关,杨戬往往可以钻进敌手的肚子中,逼迫敌手就范,这与孙悟空经常在妖怪肚里“翻跟头,竖蜻蜓”有着惊人的一致。在这一点上,孙悟空至少先后令黑熊精、铁扇公主、黄眉大王和青狮精大吃苦头(分别见第17,59,66,75回)。《封神演义》共有三次这样的描写:第一次是杨戬一出场就钻进花狐貂的肚里,“把花狐貂的心一捏,那东西叫一声跌将下来,杨戬现身,把花狐貂一撑两段”,大挫敌方锐气(第40回);第二次是被马元吃进肚里之后,“杨戬用八九元功,变化腾挪之妙,将一粒奇丹,使马元泻了三日,泻的马元瘦了一半”(第60回);最后一次是杨戬在朱子真腹内“把手在他心肝上一揸”,迫使朱子真现出原形,跪伏周营(第92回)。通过在敌人肚子里捣蛋战胜敌人,这虽然不是孙悟空的专利性质的本领(《南游记》里的华光亦有这一本领),却是众多的除杨戬之外的二郎神所不具备的,所以认为杨戬的这个特长是袭自孙悟空并不是毫无理由。
  (三)在《西游记》里,孙悟空不敌妖怪之际总会想方设法探明妖怪的底细,而后再去搬救兵,这几乎是《西游记》的一个叙事套路。与此相似,《封神演义》里的杨戬也曾担任这样的角色,在遇到极为棘手的敌人时,杨戬负有探明敌人身份后再去请仙尊或借宝物来战胜敌人的责任。譬如杨戬曾往夹龙山探访土行孙出处和捆仙绳下落,请动土行孙的师父惧留孙下山(第55回);借来照妖鉴照出马善原形乃一点灯头儿,然后搬请燃灯收服之(第63-64回);从玉鼎真人那里得知解化血刀之毒的法子,而后轻易地杀死了余化(第75回);又从玉鼎真人那里探知高明、高觉的底细,于是才能捣其老巢,破其妖术(第90回)。第58和81回叙杨戬向伏羲、神农求能医治瘟疫、毒痘的草药,这也可列入此类。
  (四)杨戬曾数次变化本相盗宝,如杨戬弄死魔礼寿的花狐貂之后,变成花狐貂意欲盗取魔家四将的四件宝贝,因惊动对方只盗得一件(第40回),再如杨戬为了破化血刀,变做余化去蓬莱山骗取了一气仙余元的丹药(第75回)。这容易让人联想到孙悟空“腾那骗宝贝”和“二调芭蕉扇”的著名情节(第34和60回)。
  (五)孙悟空运用三昧火将吃进肚里的蟠桃、御酒和仙丹煅成一块,练成了金刚之躯,“刀砍斧剁,枪刺剑刳,莫想伤及其身”(第7回),这是孙悟空本人颇以为自豪的,明确描写孙悟空头硬的情节是六个毛贼“轮枪舞剑”照孙悟空头上“砍有七八十下”,孙悟空“只当不知”(第14回)。殊不知杨戬也有这样的神通,《封神演义》第42回叙闻仲在头一场西歧大战中以阴阳双鞭连打姜子牙、哪吒、金吒、木吒和韩毒龙,但等到杨戬迎战之时,闻仲“祭起双鞭,正打中杨戬顶门上,只打得火星迸出,全然不理,一若平常”,使得闻仲也不得不叹服杨戬为“道德之士”。
  (六)《封神演义》叙述土行孙潜入周营行刺武王,见一妃子睡在床上,不觉动了欲心,乃解衣上床,孰料这位妃子却是杨戬所变,于是杨戬“双手反把土行孙搂住一束”,“土行孙赤条条的,不能展挣”(第54回)。这个杨戬智擒土行孙的情节与孙悟空在高家庄戏弄猪八戒有些类似。
  以上是杨戬与孙悟空之间的相似之处,因《西游记》和《封神演义》成书孰先孰后尚有争议,笔者不想简单地认定是杨戬形象袭取了孙悟空形象的某些因素,虽然这种情形的可能性要大于它的反面。但是有必要强调,双方的这些相似在除杨戬之外的二郎神身上并无体现,这至少说明杨戬形象的塑造不仅来源于二郎神,而且与孙悟空也有一定的联系。当然,孙悟空之所以会是杨戬形象的渊源之一,又多半在于杨戬的二郎神身份,因为二郎神和孙悟空各自的形象演变史从来就是交叠、纠缠在一起的。
  详细地描述双方各自的形象演变史不是本文所能完成的任务,我们在此只需指出两个基本事实:二郎神和孙悟空都受到了水神传说(无支祈和泗州大圣)的影响,前身都是水神,此其一;二郎神和孙悟空都与龙的传说有着密切联系,他们既是龙的化身,又是降龙专家,此其二。这就可以解释二郎神和孙悟空在长期演变过程中的那种时而敌对时而合作的类似于冤家的复杂关系:一方面,因为前身都是水神,又都是降龙专家,所以双方可以合作甚至互相替换,譬如二郎神曾帮助孙悟空收服猪八戒(见《西游记》杂剧,《西游记》小说由孙悟空替换了二郎神的角色),两人也一道扫荡万圣龙宫、打伤九头虫怪(见《西游记》小说);二郎神曾与哪吒合力降伏牛魔王(《二郎神射锁魔镜》),孙悟空也是与哪吒一起打败牛魔王的(《西游记》小说),总之双方的合作与替换关系是相当明显的。另一方面,因为双方都既是龙的化身又是降龙专家,而这两种身份恰好是敌对关系,所以当双方一为龙的化身一为降龙专家时,他们就是处于敌对关系了,杂剧里有《二郎神锁齐天大圣》的名目,《西游记》小说有“小圣施威降大圣”的情节,《清源妙道显圣真君二郎宝卷》甚至说是二郎神因忿于行者将自己的母亲压在太山底下才“撒下天罗合地网,拿住行者压山中”的。
  我们现在回头讨论《封神演义》杨戬形象的塑造是如何利用了二郎神与孙悟空的渊源关系。上面胪列的相似之处让我们能够证实,《封神演义》作者在描写杨戬形象时应是通过二郎神这个媒介联想到了西游故事里的那只猴子,从而将孙悟空的某些形象因素转移给了杨戬,因为二郎神和孙悟空本来就有一种可以相互替换的关系。当然,《封神演义》的作者并不满足于此种简单的类比,事实上正如柳存仁大力表彰的那样,即便是塑造杨戬形象,作者也是充分调动了想象力,能够将不同的材料巧妙地捏合、裁剪、组织到一个新故事之中去。“杨戬哪吒收七怪”这段情节很能证明这一点。“梅山七怪”的故事占三回半左右(第90-93回),篇幅不算多,七怪给周军制造的麻烦却不算小,因而杨戬和哪吒合力收服七怪的情节很是热闹,连女娲娘娘都要驾临赐给杨戬“山河社稷图”。细究起来,这个热闹故事其实有其来源,小说作者要做的是对这些不同来源的素材“融会增饰之,装点抟合之”。
  首先关于梅山七怪的来历,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三“清源妙道真君”条所言,他们是辅佐赵昱入水斩蛟的七个人,《二郎神射锁魔镜》则称七人只是拜服斩蛟而回的赵昱,并没入水,两种说法都确定这七人本是二郎神的属下。《封神演义》将梅山七怪改作杨戬即二郎神的对手,然后由杨戬歼灭之,可算大胆新颖之创辟。
  其次这个故事糅合了多种有关二郎神和孙悟空关系的素材,足以证明杨戬形象与孙悟空之间的渊源甚深。梅山七怪之首袁洪是一只白猿精,袁洪的本相和神通都表明他就是孙悟空的化身,而杨戬即是众多二郎神的集合形象,所以杨戬收服袁洪可以看作“小圣施威降大圣” 和“二郎神锁齐天大圣”的另一版本。尤应注意的是,如上所言,杨戬形象有孙悟空的特征,所以这一情节似乎又可视为真假心猿故事的映射。另外,梅山七怪之中有牛精和猪精,那么杨戬降伏二怪既可以看作是二郎神打败牛魔王(《二郎神射锁魔镜》)和猪八戒(《西游记》杂剧)的镜像故事,也可以视为孙悟空收服牛魔王和猪八戒(《西游记》小说)的镜像故事。如果再考虑“牛王本是心猿变”(小说《西游记》第61回)以及李冰化牛斗蛟传说,这其间的映射关系势必更加复杂有趣。一言以蔽之,《封神演义》作者在同一个故事里面让各种不同素材互相指涉、相映成趣,体现了他高超的编著艺术手腕。
  综上所论,《封神演义》杨戬这个形象的塑造与二郎神传说和孙悟空形象(不限于《西游记》小说)都有极深的渊源关系,简言之,杨戬其实是多种二郎神传说和多种孙悟空形象的一个综合形象。杨戬形象的塑造体现了《封神演义》作者借鉴先行材料、处理各种素材的高妙的艺术手腕,是该小说的一个惹人眼目的创辟之举。自《封神演义》流行之后,杨戬取代李冰、赵昱等旧二郎神成为民间普遍相信的新的二郎神,这一事实本身反过来也证明了小说对杨戬这个形象的塑造是极其成功的。
孙悟空与杨戬的综合实力对比
评价原则:
1、以《西游记》、《封神演义》二书原著为准。
2、假设杨戬在《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中的实力基本不变。
评价方法(主要参照萧雨客兄的研究体系,总分100分):
1、武力:即不施展法术、法宝情况下的格斗能力。占10分。
2、法力:指神仙的修为。占20分。
3、法术:不需解释。占20分。
4、法宝:不需解释。占15分。(原本法宝应占20分,但由于孙、杨都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宝贝,因此将分值调低)
5、根性:指修仙的素质,包括智力、应变力、先下手为强意识等。占20分。
6、气运:指气数和运势。占15分。
一、武力对比(10分)
1、直接战例
原书:真君与大圣斗经三百余合,不知胜负。那真君抖擞神威,摇身一变,变得身高万丈,两只手,举着三尖两刃神锋,好便似华山顶上之峰,青脸獠牙,朱红头发,恶狠狠,望大圣着头就砍,这大圣也使神通,变得与二郎身躯一样,嘴脸一般,举一条如意金箍棒,却就如昆仑顶上的擎天之柱,抵住二郎神……却说真君与大圣变做法天象地的规模,正斗时,大圣忽见本营中妖猴惊散,自觉心慌,收了法象,掣棒抽身就走。
三百余合不分胜负,基本上可以看作武力相当。猴子败走的主要原因在于部下溃逃,非本身实力不如。尽管原文中有“真君抖擞神威”和“抵住二郎神”这样略带有色彩的词语,可以认作为杨戬此刻武力略微高于孙悟空的佐证,但是同时也要注意到孙悟空与杨戬大战之前刚与木吒打过一场。因此,在三百回合战平的前提下,可视为二者武力相当。
2、间接战例
轻松完胜巨灵神,战平王灵官并雷部三十六将,五六十合完胜木吒,三十回合战平三头六臂哪吒并利用间隙以分身术获胜。西天取经八十一难路上单以武力作战未尝败绩,但是完胜记录也并不多,其中对手包括了上古神兽凤凰之子万里云鹏、妖族七圣之首牛魔王、太上老君座下板角青牛等顶尖高手。
在封神之战中战功卓著,单以武力作战亦是未尝败绩,但是同样以武力获胜的记录也不多,主要依靠法术和智慧取胜。另外,单从封神之战来看,哪吒作为玉虚门下杀性第一的三代弟子,武力不在杨戬之下,估计是成仙之后习惯了养尊处优,武力有所下降所以输给了孙悟空。
最终评价:综合《封神》《西游》二书,我作出一个基本推论:武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能难再进一步,神仙之间的对决主要依靠的还是法术和法宝。这也是我只对武力赋值10分的原因。杨戬和孙悟空直接作战三百余回合战平,各自的其他对战纪录均未尝败绩,可以说两者的武力均已登峰造极。孙悟空和杨戬各得10分。
另:有研究者从孙、杨的变化物种判断二者武力略有差距,我认为这并不重要。原因(1)孙杨武力即使有差距,也是极其微小的,最多如吕布与张飞的差距(一百回合平)。(2)在神仙对战中,一点点的武力差距更是微不足道的。
二、法力对比(20分)
孙悟空:先天石猴,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出生时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惊动玉帝。投菩提祖师门下,贯通三教道旨,三年修行根本,再过数年习得七十二变、筋斗云,拜别师门。大闹天宫,偷吃蟠桃、金丹、玉液、琼浆无数,练就金刚不坏之体,雷火不侵,在老君炉中锻炼四十九日,修得火眼金睛。最终皈依佛门,修成大道,为斗战胜佛。
杨戬:作为玉帝的外甥,在先天修为上应该比悟空更为出色,继而在玉鼎真人门下修行玉虚正道,不知时间长短,但是玉鼎真人本身法力应该不如菩提。此外,杨戬长期和老舅分居,自成一派,甚至七仙女在报蟠桃会名单时候都没提到二郎,估计杨戬平时也不会有太多机会吃蟠桃、金丹,就算吃了也万万没有猴子那么多。此外,杨戬也没有被老君当柴烧、被观音姐姐送定情礼物的运气。
最终评价:孙悟空尽管先天不足,但是资质极高,根据《男主角练成手册》步步为营,风云际会,在深山老林奇遇前辈高人,又服下无数神奇丹药,最终成为西游当仁不让的男一号。而杨戬虽然出生良好但不善加利用,反而和皇帝舅舅怄气离家出走,只能靠玉鼎真人地方学来的老本吃饭。在两者法力方面,孙悟空20分,杨戬15分!
三、法术对比(20分)
孙悟空:七十二变、金刚不坏身、筋斗云、影分身术、法天象地、火眼金睛、三头六臂、定身法。
杨戬:七十二变、九转玄功、纵地金光、撒豆成兵、法天象地、先天神目。
首先从数量上看,孙悟空掌握的法术要多于杨戬,纵观《西游》《封神》二书,杨戬并没有任何掌握三头六臂、分身术和定身法的证据。
然后来看质量,依次对比。
1、七十二变VS七十二变:
西游原书第六回:那大圣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了一座土地庙儿,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做门扇,舌头变做菩萨,眼睛变做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做一根旗竿。
西游原书第三十四回:沙僧道:“什么旧话?”八戒笑道:“弼马温来了。”沙僧道:“你怎么认得是他?”八戒道:“弯倒腰叫我儿起来,那后面就掬起猴尾巴子。我比你吊得高,所以看得明也。”
猴子尾巴变不过来,是孙悟空的一个硬伤。同时,孙悟空的大多数变化是用来欺骗对手,杨戬则用来直接杀敌。除了孙悟空的贪玩本性之外,杨戬在实战方面的运用更加出色。这一阵杨戬小胜。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封神时代独此一家的七十二变,到了西游时代竟然成了神仙和妖魔的基本武功,别说猴子、观音、文殊这些仙界高手,连白骨夫人、红孩儿这些妖怪都会使用变化之术了。
2、金刚不坏身VS九转玄功:
孙悟空的金刚不坏身主要靠仙丹炼成,不需发动,天界火部、雷部众神不能伤其分毫(这些法术的威力也非同小可),老君的八卦炉也没炼出个所以然来,遇到观音坐骑的金铃只是打了几个喷嚏,但是在红孩儿的三味真火、黄眉的金钹和大鹏的阴阳二气瓶上折过三阵。
具体分析三场战役:
(1)我推测红孩儿的火并不是普通的三味真火而类似于道德真君的五火七禽扇,因为普通的三味真火用避火诀即可免疫(参见云中子用九龙神火柱烧闻太师一战)。
(2)黄眉的金钹是弥勒佛(也就是俱留孙)所有,推测其属性类似于捆仙绳,能够收发自如,猴子被活捉也可以理解。
(3)大鹏的阴阳二气瓶虽然并不坚固,发动速度也慢,但是威力极大,甚至强于老君的紫金葫芦(这一点和葫芦的发动者只是银角有关),猴子未能表现出抗衡的本事。
此外,猴子在五庄观中以七十二变之术将身体化为熟铁,说明对金刚不坏身的威力仍然不放心。(原书:行者恐仙家法大,睁圆眼瞅定,看他打那里。原来打腿,行者就把腰扭一扭,叫声“变!”变作两条熟铁腿,看他怎么打。)
从发动方式来看,杨戬的九转玄功是否也是类似上文中猴子对七十二变之术的一种灵活利用,这一点暂时还没有证据。从具体战例分析,九转玄功属于后天练成,但是发动速度极快,番天印、化血刀都无法伤之。从杨戬轻松变化逃脱捆仙绳的战例来看,可以证明其反应很快,但不能证明被捆后还能够逃命。另外,杨戬能否规避红孩儿的真火和大鹏的瓶子也很难说。
评价:金刚不坏身相当于先天所有但威力有限,九转玄功为后天练成但发动极快,虽然不确定杨戬是否可以逃过猴子吃败仗的三战,但是毕竟猴子败绩放在那儿,这一阵杨戬再次小胜。
3、筋斗云VS纵地金光
杨戬唯一完败的一战是没逃过混元金斗,但是凭借纵地金光逃过了孔宣的五色神光。猴子的筋斗云曾多次助其逃命,唯一一次失利是在孔宣的弟弟,大鹏手上。
原书:当时如行者闹天宫,十万天兵也拿他不住者,以他会驾筋斗云,一去有十万八千里路,所以诸神不能赶上。这妖精扇一翅就有九万里,两扇就赶过了,所以被他一把挝住,拿在手中,左右挣挫不得。欲思要走,莫能逃脱,即使变化法遁法,又往来难行:变大些儿,他就放松了挝住;变小些儿,他又擅紧了挝住。
——不是猴子无能,实在是大鹏太厉害。“诸神不能赶上”,说明筋斗云的速度在天庭无人能及,而纵地金光属于玉虚宫基本法术。这一阵猴子胜。
4、火眼金睛VS先天神目
孙悟空火眼金睛识破过无数妖怪,尤其在四圣试禅心一回中,连三大士的变化都成功识破。(原书:行者闻言,急抬头举目而看,果见那半空中庆云笼罩,瑞霭遮盈,情知定是佛仙点化)。但是猴子在遇到沿途妖怪时,经常无法识破对方的本尊,比如不知道兕大王是青牛精。
杨戬在封神中识破了袁洪变化的石头,在西游中识破了猴子变的庙,但是还是要借助照妖镜才能看到梅山七怪的本尊。
这一阵双方平手。
5、影分身术VS撒豆成兵
猴子的分身术且看原文:那老魔举刀又砍,大圣把头迎一迎,乒乓的劈做两半个。大圣就地打个滚,变做两个身子……大圣笑道:“妖怪,你切莫害怕。砍上一万刀,还你二万个人!”
——而且,猴子的分身术并非是虚体,而是具备战斗能力的实体,还看原文:
三太子与悟空各骋神威,斗了个三十回合。那太子六般兵,变做千千万万;孙悟空金箍棒,变作万万千千。半空中似雨点流星,不分胜负。原来悟空手疾眼快,正在那混乱之时,他拔下一根毫毛,叫声:“变!”就变做他的本相,手挺着棒,演着哪吒。他的真身却一纵,赶至哪吒脑后,着左膊上一棒打来。哪吒正使法间,听得棒头风响,急躲闪时,不能措手,被他着了一下,负痛逃走,收了法,把六件兵器,依旧归身,败阵而回。
大圣见天色将晚,即拔毫毛一把,丢在口中,嚼碎了喷将出去,叫声:“变!”就变了千百个大圣,都使的是金箍棒,打退了哪吒太子,战败了五个天王。
——无论单挑、群殴,分身术均游刃有余。
杨戬的撒豆成兵:杨戩连忙把土与草抓了两把,望空中一洒,喝声:“疾!”西岐城上尽是彪躯大汉,往来耀武……且说杨戩虽用此术,只过一时三刻,只救眼下之急,不能常久。
——撒豆成兵之术属于幻术,不能真打。这一阵孙悟空再胜。
6、法天象地VS法天象地。平手,不需多论证。
7、三头六臂、定身法。猴子在与哪吒一战中施展了三头六臂的本事,但是既然已有分身术,而且猴子没有什么法宝,不存在施展速度和密度的问题,这个就如同鸡肋了。定身法貌似只对低等对手有效,如七仙女和小妖,不然猴子应该早对其他妖怪施展了。
最终评价:
孙悟空:七十二变S-、金刚不坏身A、筋斗云S-、影分身术A+、法天象地B、火眼金睛B、三头六臂B、定身法B-。
杨戬:七十二变S、九转玄功A+、纵地金光A-、撒豆成兵B-、法天象地B、先天神目B。
在重要法术方面,杨戬的七十二变和九转玄功胜,猴子的筋斗云和影分身术胜。杨戬有的猴子全有,猴子有的杨戬不一定有,但是杨戬掌握的略好一些。两者可视为平手,但因二人均无庆云、法身等顶级法术,只可视为准教主级人物。孙悟空15分,杨戬15分。
四、法宝对比(15分)
孙悟空:如意金箍棒、救命毫毛
杨戬:三尖两刃刀、哮天犬、金弓银弹
孙悟空的铁棒最大的好处在于收发自如,一是携带方便,二是清理杂兵速度快。相比之下三尖两刃刀较为逊色。金弓银弹属于远程物理攻击武器,威力一般。
哮天犬与杨戬的配合极其默契,曾咬伤赵公明、碧霄等准教主级别高手。而且随着时间推移,杨戬对哮天犬的运用更加自如,在封神时期还需要发指令“祭起”后才能攻击,到了西游时期哮天犬已经具备了主动攻击的属性。(原书:那怪急铩翅,掠到边前,要咬二郎;半腰里才伸出一个头来,被那头细犬,撺上去,汪的一口,把头血淋淋的咬将下来。)
但是哮天犬的攻击主要是物理伤害,因此遇到高手只能造成暂时性伤害,威力不是很强大。
猴子的普通毫毛主要是作为分身术用,因此不归入法宝类。而三根救命毫毛为观音姐姐的杨柳叶所化,后来被用做开瓶器,属于一次性使用的法宝
最终评价:猴子的全部家当就是一根铁棒,杨戬除了兵器也只有一条宠物狗,相比于武装到牙齿的哪吒、殷郊、殷洪实在显得寒酸,也不知道为什么菩提祖师那么大本事却不给猴子几件宝贝,可能是怕暴露身份吧。孙悟空5分,杨戬10分。
五、根性对比(20分)
1、杨戬的根性点评。引用萧雨客兄原文:
(1)哪吒至大门首问道:「杨道兄你已死了,为何又至?」杨戬曰:「你我道门徒弟,各有玄妙不同,快开门。我有要事,报与师叔。」——初战凭变化奇功灭杀花狐貂,但却又居功不傲、并不做半点吹嘘,为同僚留足颜面。
(2)杨戬在侧曰:「丞相且歇息一二日,再与他会战,定胜闻仲;若得胜之时,乘矶劫营,先挫其锋,後面势如破竹,闲仲可擒矣。」子牙曰:「善。」——献计献策,表现才智。
(3)赵公明被叁人裹住了,雷震子是上叁路,黄天化是中叁路,杨戬暗将哮天犬放起,形如白象。 话说杨戬暗放哮天犬,赵公明不防备,早被哮天犬一口,把颈项咬伤,将袍服扯碎:只得拨虎逃归,进辕门。——虽然是和黄、雷二人合战赵公明,但能在天下第一快手神仙赵公明面前抢得先机,这跟性不是一般的了得了。
(4)“孔宣把神光一撒。杨戬见势头不好,知他身后的神光利害,驾金光走了。”——吃一堑,长百智,杨戬无疑属于“善败将领”,一次失利后便能吸取教训,懂得局势不利应及时撤退。&&
(5)杨戬上殿奏曰:&师叔!如今又是一场古怪事出来。&子牙曰:&有甚古怪?&杨戬曰:&弟子看殷郊打哪吒的是番天印,此宝乃广成子师伯,如何反把与殷郊?&子牙曰:&难道广成子使他来伐我。&杨戬曰:&殷洪之故事,师叔忘之乎”?——杨戬眼光好、推理更好,这姜子牙与其比较智慧,仿佛是一白痴。(呵呵,猴子和唐僧的情况也是如出一辙)
(6)哪吒、雷震子等人都被化血神刀所伤,杨戬为救好友不惜以自身试毒刀,此行非大义大勇之辈岂能为之?其后再变化成余化的模样去他老师余元处骗得解药药, 更难得的是骗药在手,也未丧失警惕,“已知余元来赶,忙把丹药放在囊中,暗祭哮天犬存在空中。余元只顾赶杨戬,不知暗算难防,被哮天犬夹颈子一口,又吃了大亏,不能前进。”连串计划实施下来,环环相扣,滴水不漏,表现出其非凡的大智。
………………
总之,“杨戬天资过人、武艺出色、跟性深厚,道行虽一般但法力却十分惊人,超群的智谋、诡异的第六感预感危机能力、优秀的先下手意识和随机应变的战场生存能力”
2、孙悟空的根性点评。
& & 猴子修道之初就颇具慧根,受菩提祖师赏识,只是天性纯良,又喜好卖弄,受到菩提的教育之后才开始初步的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原书:“悟空过来!我问你弄什么精神,变什么松树?这个工夫,可好在人前卖弄?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
& & 大闹天宫之时,悟空好大喜功的本性暴露无遗,又不识官场深浅,终于受如来降伏。五行山下孤苦伶仃的五百年,对于猴子的成长影响极大,人心险恶,事态炎凉,终于世事洞明,如若观火。
& & 在西游途中,修道之心虽有反复,但野心日渐消退,学了不少文化和佛理,各种打油诗做了一首又一首,还曾和唐僧交流探讨读经心得。
& & 更重要的是,猴子懂得了不少为人处世的道理,多次展现了卓越的外交手段。如对牛魔王、红孩儿能够先礼后兵,多次变成妖怪或其亲戚并且不被识破(和铁扇公主耳鬓厮磨的本事相比杨戬戏弄土行孙有过之而无不及),有求于人时懂得低三下四并且送迎往来——成佛时的孙悟空,在做人的学问方面已经不在杨戬之下。
& & 而在实战方面,孙悟空也表现了出色的慧根,先下手为强以分身术战胜哪吒,遭遇强敌不充好汉迅速以筋斗云逃命找救兵,对没有后台的妖怪务求斩草除根不留后患等等,都是杰出的表现。
& &孙悟空的另一个独门本事,在于忽悠。全书中,无数次以坑、蒙、拐、骗、偷、抢等等手段欺负各路神仙妖怪,其手段之丰富,连赵本山也自愧不如:
& & 变成赤脚大仙并以瞌睡虫迷倒众人大吃大喝、变个号称能装天的破葫芦忽悠精细鬼和伶俐虫换A级大杀器紫金葫芦和玉净瓶、变成公主装病吞吃了黄袍的内丹、蛊惑唐僧和老鼠精亲热趁机变成水果钻进其肚子、变成牛魔王吃铁扇公主豆腐、撒泡猴子尿忽悠是圣水让三个老实人喝……满天神将一见猴子上门立刻关门闭户唯恐上当受骗,连观音姐姐都吃醋怕猴子拐走了小龙女。
& & 但是忽悠归忽悠,猴子更多是出于贪玩好耍而忽悠,并非出于恶念,比如在狮子精、老鼠精的肚子里,都是玩够了就出来,此外也从来没有变成苍蝇趁着敌人睡觉一棒打杀,更不像观音擅自贪污,每次得到的法宝都尽数交公,堪称盗贼中的职业楷模。
最终评价:杨戬和孙悟空的根性均极其出色,但是孙悟空天性贪玩有时候难免误事(比如八戒就是因此和悟空闹内讧,有的神仙对悟空不满也是如此)。杨戬20分,孙悟空15分。
六、气运对比(15分)
杨戬凭借其法力、智慧和气运挺过了万分险恶的封神大战,并且在其中亲身参与了破十绝阵、诛仙阵、万仙阵、九曲黄河阵、降梅山七怪、牧野之战等A级、S级重大任务,与赵公明、袁洪、孔宣、三霄等准教主高手交锋多次,除黄河阵之外未尝一败,最终肉身成圣,封清源妙道真君,可见气运极其旺盛。
但是与男主角一号孙悟空相比,杨戬的气运就不值一提了。且来看猴子做下的大事:
1、屡次聚众造反,打死打伤天兵天将无数,公然在玉帝面前叫嚷“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2、目无尊长,推倒太上老君,把金丹偷吃个精光,又不念老君手下留情的旧恩,把三清像扔进茅厕。
3、在如来手上撒尿、偷看观音姐姐换衣服(原书四十九回:拽步入深林,睁眼偷觑着。远观救苦尊,盘坐衬残箬。懒散怕梳妆,容颜多绰约。散挽一窝丝,未曾戴缨络。不挂素蓝袍,贴身小袄缚。漫腰束锦裙,赤了一双脚。披肩绣带无,精光两臂膊。玉手执钢刀,正把竹皮削)。
儒、道、释三家的大BOSS都得罪完了,竟然成为西天取经候选人,八十一难逢凶化吉,并曾借助八戒的推拿死而复生,最终立地成佛,位居暧昧对象观音姐姐之上。对比封神演义中元始天尊对截教弟子的心狠手辣,不得不感叹猴子的狗屎运之好,即使姜子牙出马亦不及也。
最终评价:珍惜生命,远离主角。孙悟空15分,杨戬10分。
总得分:孙悟空80,杨戬80。
最终结论:悟空与杨戬在武艺方面基本平手;在法术方面,七十二变+九转玄功对 七十二变+不坏金身+影分身术+筋斗云,一个精,一个博;杨戬有哮天犬为法悟空则有各种仙丹灵果提升修为;杨戬城府深厚,悟空气运旺盛。两者实力实在是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单选投票, 共有 83 人参与投票
1. &孙悟空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载入中......
总体来说,感觉孙悟空要强些,抛开个人感情因素
签名被屏蔽
呵呵 整体老说 杨戬厉害些 出身背景也厉害 基本技能都是72变化
呵呵& &&&技术贴啊~~~~~~~~~~~~·
嗬嗬,感觉两个都是私生子阿.
老兵不会死
有意思。。。。。。。。。
其实杨戬也是很悟空的
本帖最后由 haier2009 于
12:35 编辑 lansum 发表于
呵呵 整体老说 杨戬厉害些 出身背景也厉害 基本技能都是72变化虽然都是72变,但功夫不是一样的,杨戬的那个叫八九玄功,而孙悟空的那个叫地煞七十二变。
签名被屏蔽
ythylhx 发表于
其实杨戬也是很悟空的 是的,两个人又很多相似之处
签名被屏蔽
lansum 发表于
呵呵 整体老说 杨戬厉害些 出身背景也厉害 基本技能都是72变化出身不能代表什么的,再说,杨戬基本上是肉体凡胎
签名被屏蔽
论坛好贴推荐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为做大做强论坛,本站接受风险投资商咨询,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合作咨询电话:(010)
广告合作电话:(刘老师)
投诉电话:(010)
不良信息处理电话:(010)
京ICP证090565号
京公网安备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郎神和孙悟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