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蚊香和礼拜点香的区别、明星像和如何供养佛像像的区别。

关于佛像佛经佛珠咒轮佩戴开光、供养礼拜、读诵抄写等问题的相关交流
问:可以佩戴佛像护身符吗?可以穿印有佛咒的衣服吗?
交流:先发段印光法师的开示:“前三日接到《歧路指归》二本,见后附之徽章,颇不谓然。民国二年北京法源寺道阶法师做佛诞纪念会,以释迦佛像为徽章,光绝不知其事。事后道阶来普陀,送光一徽章,光痛斥其亵渎。至十二年仍复如是。上海亦仿而行之,今居士亦仿而行之。作俑之罪,始于道阶。道阶尚能讲经,而于恭敬尊重完全不讲,亦可叹也。彼会所来之一切人员,各须身佩一徽章。若佩之拜佛,亦不合宜。佩之拜人,则彼此折福。然现在由道阶提倡,已成通规。光亦知此事不易收拾,然以居士过爱,不能不为一说耳。”
再发一段李炳南老居士的开示:“身佩佛像一事,古曾有之,彼时交通不便,水陆多险,有护身佛之设备,安放佩带皆有时处,俟达到目的之地,则高置供养,并非如今,以充装饰,今人学佩,应体原意,出外不妨暂携,居家实可不必,不但入厕污秽,自招罪过,即见人作礼,入庙拜神,种种动作,皆涉侮慢。以律仪论,身披袈裟,尚不入厕,亦不拜神,而况佩带佛像,而作诸不洁耶?此事印光祖师在日,早有禁语,大概文钞中,有记载。佛教护身之法物甚多,当依经典开示为据。如楞严咒。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七云:“……若诸世界,随所国土所有众生,随国所生桦皮贝叶纸素白(叠毛)书写此咒,贮于香囊。是人心昏,未能诵忆。或带身上。或书宅中。当知是人尽其生年,一切诸毒所不能害。”
关于一般大众喜欢佩戴佛像挂件的事,个人觉得,如果已经在佩戴,对佛法也未生正信,若强行劝止,也不太可能。因民间信仰的影响,世间很多人都把佛当成神灵,希望能够依靠佛来讫求护身,求得一些世间的福报。一开始,就让他们去了解正信的佛法、告诉因果微细、劝他们内心和外相都要恭敬,可能不太容易接受甚至反生讥嫌。莫如劝他们请个小福袋,套在佛像外再佩戴在身上,或者,改请佛教的护身佛咒随身佩戴,这样就皆大欢喜,也算和佛和三宝结下法缘的方便法,终会是得度的因缘。世尊在《妙法莲华经》中给众生授记:“或有人礼拜,或复但合掌,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以此供养像,渐见无量佛。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诸如我等,不管是真信佛、是迷信佛、是求解脱还是求人天福报,那些过去、现在、未来和佛菩萨、和三宝结下因缘的众生们,最后都会因为这个因缘,和佛菩萨、和三宝续上法缘,直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刹那见到无量诸佛,成就无上菩提之道。
至于印有佛经佛像佛咒的衣服物品,附索达吉堪布的相关问答:
在一些寺院的旅游景点,常有卖印《心经》的T恤,这些衣服可以穿吗?
答:不可以,有非常大的过失!衣服是用来遮体取暖的,而佛菩萨及经咒是要恭敬顶戴的,世尊说过:“末世五百年,我现文字相,作意彼为我,尔时当恭敬。”将文字印成的《心经》穿在身上当装饰,可能只有不懂因果的人才敢这样做。现在这种现象比较普遍,许多厂家为了赚钱,就琢磨现代人求保佑的心理,投其所好,将佛菩萨像、《心经》、咒轮等做成工艺品,或者印在衣服上。以前也有人供养我印《心经》的杯子、笔筒,这些我都不敢用,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如果这种趋势不改,以后会不会将《心经》印在裤子上也不好说!
问:但穿上这种衣服,走在大街上,可以给看到的人种下善根。
答:种善根可以用其他方法,这样做的话弊大于利。而且,你穿这种衣服,发心是否完全为利他也不一定。
问:能否使用印有佛像佛咒的衣服或杯子等?如果有这些衣服或工艺品,应该怎么处理?
答:尽量供在佛堂上,不要自己用!
问:佩戴楞严咒或其他佛咒,会有好运吗?可以消除往昔罪业吗?
交流:是的。因礼敬诸佛、供养佛法而得无量福德故。
楞严咒有很大的加持力,但能不能带给你好运,最重要的要看你有没有按佛祖教导的去做。佛法是心内求法。由外相引动内在罢了。佛经佛咒即是佛之法身,随身佩戴顶礼有敬佛的功德。而有佛经所在处,即是佛塔,诸天龙善神也会加以护持。不同的佛经佛咒,缘起不同,诸佛菩萨本愿不同,所以有不同的加持作用。
但同时,个人行恶行善,有个人的恶果善果。这个因果自造,佛也不能干预。所以,佩戴者不能光是佩戴就完了,还要依佛教诲,止恶迁善,与佛之本愿相应,才更为如法。佩戴的话,要有恭敬心,应佩于腰部以上处,衣着不整、露体不恭,洗澡抽解,去洗手间等污秽不洁之处时亦不可戴。夫妻房最好不要放佛经佛像佛咒,以免亵渎,夫妻事时更绝不可在佛经佛像佛咒佛法加持品旁或佩戴身上行事,罪业极重!
附妙祥法师关于佩戴楞严咒的开示:&
(一)问:用布袋罩着楞严咒可以带进厕所吗?睡觉可以带吗?
&答:这个是不允许的,因为厕所它有臭气,熏到这个咒都不允许,因为咒就是塔庙。咒我不带进厕所,放在厕所边行不行?那也不行,要远离厕所。所以我们对楞严咒要像塔庙那样供养,这才可以。有的人他就不太懂得,不太知道这个。比如咱们辽阳有一个塔,后来又盖了一个寺院,是吧?盖了寺院,盖完以后,在塔旁底下又开了个厕所。那天我特意上那地方去看一眼,我去看他们建那个山门,那石头挺好,瞅一眼。本来想进去看一看,后来一看见厕所我就不进去了。他们把厕所盖到佛塔那块,又放在前侧,所以这是不如法的。光考虑了游人的需要,而忽视了对佛塔的不敬。所以我们不可以把楞严咒带进厕所里。
&&&睡觉可以带吗?我觉得睡觉可以带。睡觉时应该搁枕头边上,这个非常好。因为你要枕着咒睡,睡得可香了。原先虚云老和尚有病了,后来迦叶尊者就告诉他:你把你的钵和三衣枕到枕头下,脑袋底下,病就好了。他把它枕了,果然病就好了。所以从这个例子看,放在枕头边是可以的,睡觉带着是可以的。因为我们睡觉时为了提起正念,所以放在枕边总比放本小说强多了,是不是?(kong提醒:佛经佛咒不可以枕着睡觉。可放枕边。放枕边时最好用黄色经袋装好再放,以示恭敬。夫妻房最好不要放佛经佛像佛咒,以免亵渎,夫妻事时更绝不可放在床边或戴在身上。)
(二)问:请问佩戴楞严咒的注意事项,尤其是以下几个问题:(1)
书写楞严咒的纸张是否可以折叠,有无特殊的折叠要求?(2)对装楞严咒的袋子有什么要求?(3)对佩戴的方式有什么要求?(4)男人在什么情况下不能佩戴?女人在什么情况下不能佩戴,尤其女人在经期是否可以佩戴?(5)是否需要在楞严咒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如果需要,应如何写?(6)除上述问题外,如有其它应该注意的地方,恳请妙祥师父开示。
答:(1)可以折叠的。(2)要保护好,放到清净、干净高处。(3)可以佩带身上,上厕所的时候不要佩带。(4)男女都一样,没有区别的。(5)不需要写名字。(6)佩带书写的楞严咒要避免男女事情。
问:为啥我占卜,告诉我佩大悲咒和楞严咒不吉,但是佩戴金刚经吉?
交流:你的卦象是“佩大悲咒和楞严咒不吉”,可能是指佩戴佛咒在身上时容易因不恭敬而生亵渎的过失。而占“佩金刚经吉”,可能是金刚经可以用布袋装好,随身携带在包里,可以避免无意亵渎。
如果不能做到恭敬如法地佩戴,可以不必在身上佩戴咒语的挂件。若想求吉祥平安,可以将金刚经或心经用黄色经袋装好,随身带在包里,或恭敬供在家中高处镇宅。
问:长期不读的经书可以存放在家里吗?
交流:经书是佛之法身,而佛法只有广传才可利益更多众生。如果是自己不打算再读的经,可以结缘给他人或送到寺院法物流通处。如果是自己还打算有空时再读,或先暂放着、以后给自己的家人读之类的,可以继续放在家中。如果是供奉,找一处清净地方用红布或黄布包好,供在高处。如果有佛堂,选一本大乘经典长期供在佛堂也很好。
佛弟子学佛后,善缘增上,很容易结缘到很多经书法宝,但不要贪多,不要搞成收藏,这是另一种贪欲和执着,要警惕。不要造来世去做一只书中蠹虫的因。
问:平常出去包里放一本金刚经或心经可以么?
交流:金刚经和心经这类般若经典含摄空性的智慧,功德极大,且一切佛经都有龙天护法围绕护佑,所以,随身恭敬地携带一本口袋本佛经,确有护佑加持的作用,令携带者吉祥平安。平时多念南无阿弥陀佛或南无观世音菩萨,诸事吉祥、更加方便。
问:别人送了佛牌,不知道是否有邪法,怎么办?
交流:要是不放心,对着这个佛牌诚心持念数千声或万声佛号,或持楞严咒3-7遍或大悲咒21遍、49遍,就可破除邪法。这个数量不是一次性完成,可以分次完成。
问:佩戴佛珠有什么讲究?
交流:佛珠主要是为了计数,也就是督促我们精进修行。佩戴在身上,可以随时提醒我们自己是佛弟子,就起到了止恶防非的作用,长养功德法财。
佛珠材质不必过于讲究。佛珠上不要有佛名或佛咒。佛珠不要带着洗澡和上厕所。可以请108珠,方便计数,念一声拨一珠,或以印祖十念计数法,念十声,拨一珠。女性依手腕大小和拨珠的手感,选6-8mm的珠子较好。经常持之念佛,佛珠颜色会慢慢变深,珠也会上浆,更光滑有光泽,原来的清香味也会变浓。
问:拨佛珠时遇到佛头时要计数吗?可以带着佛珠上厕所吗?
交流:若持珠念诵者,纯以佛珠作为计数的工具,则不必把母珠和隔珠计算在内,念诵时拨过即可。至于修密法持咒者,对佛珠有一些讲究,有观想能力的话,可在拨到隔珠的时候,观想“佛、法、僧”三宝或“戒、定、慧”三学,当拨到母珠的时候,可以观想佛的相好光明,同时再逆时针朝相反方向拨珠。对于念佛人,持名最为稳妥,所以,持珠就当计数工具为好。
佛珠可先取下、放在随身包中或上衣口袋里,再去厕所。而上面有佛名或佛咒的佛珠,以及佛像都不可带着冲凉和上厕所。
问:我的佛珠被别人扯断了,怎么办?会有事吗?
交流:附智渡法师答:“珠散烦恼断,未尽再窜珠”,佛珠被别人扯断了,窜上就是了。不可迷信,迷惑即有事,理智则无事。
问:如何用变食咒供佛?
交流:对洁净素食恭敬诵21遍变食咒,即可供养十方诸佛。
变食咒:南&无&萨&缚&怛&他ā哦ē哆ō
缚ā噜ū枳ī帝&
唵&三ā跋&啰&
三ā跋&啰&
吽&问:供佛的食物和水可以自己食用吗?
交流:佛子供佛之食物和水撤供时可作一个普施法界有情共成佛道的功德回向,并在心中或直接出声祈请佛力、三宝威神力加持此食物及水成为甘露食或甘露水,以利益一切有缘,令他们结下佛法善缘,使他们皆得佛法殊胜利益,直至究竟的解脱。然后就可将此食或水给他人结缘食用或布施给他道众生(包括施给饿鬼道),而不要自己食用。
如果是自己食用,可以依索达吉堪布的开示,“可以首先将物品陈设于三宝前作供养,请三宝享用之后,再观想三宝将供品转变成悉地并赐予自己,然后自己再享用这些物品。”
另外,因为观世音菩萨和地藏王菩萨因地发下的慈悲大愿,我们供的大悲水或是祈请地藏王菩萨加持的水是可以自己饮用,也可以结缘他人或布施他道众生的。
问:供养寺院佛台上的食物水果,可以带回家或自己吃吗?寺院里提供的中餐可以免费吃吗?会不会担因果?要不要给钱?
交流:当发心要拿到佛堂或寺院去供养三宝的,从你供到佛堂或寺院供桌上,甚至从发心那一刻起,就已属于常住三宝物了,就千万不要再随便、甚至故意拿给自己或给他人食用了,以免犯下一个盗窃常住三宝物的罪过。得不偿失。经由寺院师父开许结缘的除外。
寺院里提供的饭食来自十方善信护持三宝的善心善行及寺院与众生结法缘的慈悲方便,可以感恩之心去放心食用。若个人发愿供养寺院或为护持寺院、发心做义工干活,是为自己和家人子孙种福田,功德极大。
附学诚法师的一段开示:【因果不是由人制定的,而是一种客观规律,决定因果的善恶、大小,要看自己的心态、行为,也与造业的对象和结果有关。譬如寺院发心布施免费食宿,自己以感恩、欢喜心接受,就是善业;反之若物主有“守护意”,不希望他人随便食用,而自己仍然去偷吃,那就有盗心,故造恶业。若寺院开许免费食宿,则不必担忧,只要以感恩心、欢喜心受用,即有功德;自己若发心供养,是另一份善业。但不能怀着“我没钱,到寺院来免费吃住”的想法,这是占便宜的心态,会极大亏损自己的福报。】
问:佛说弟子买的蔬菜、水果、等回来后,应当先供养三宝。这样的话,佛弟子买回来的米、面、蔬菜、水果,供养三宝以后,要使用的话,就会产生偷盗罪吗?
交流:供佛的本意是藉由供养的行为表达至诚恭敬和依怙之心,并降伏自身的我慢贪嗔,修布施六度,长养出世的善根功德,供佛、忆佛、学佛、念佛、成佛,打开自私狭小的心量,培植无私无我、众生法界一体的觉性。佛弟子可将一切善境供养三宝。比如看见美丽的花(不管是不是自己种植的),心生欢喜,马上将花在意念中拿来供养三宝,看到甘甜的水,也默诵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看到丰盛的水果蔬食,都可如此。自己吃任何清净精美的食物,都可在意念中先供养三宝。甚至漂亮的衣服、精美的珠宝......自己认为的一切美好的事物、对境,都可以至诚感恩之心先供养三宝。象我们佛弟子每餐吃饭前要诵一个供养偈,再开始吃饭,就是如此。这一方面是强化我们佛子对三宝的皈命依怙之心,一方面还可淡化自己对世间欲望的贪着,培养出世的善根。这是三宝给我们的福田。心念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供在佛堂或寺院这样的供佛之食物和水是“专事供养的物品”,和上面的随时意幻供养三宝的善境是不同的。专事供养的物品请参考上一回复。
问:有人说如果没有佛堂,就点心香供佛。心香如何点?
交流:至诚恭敬,依佛教诲,断恶修善,自净其意,这就是心香啦。
香,就是戒定慧的表法,就是六度万行修行的德相。多多念佛,就是持戒,就是修定,就是开慧,就是布施......所以,念佛人,会自然而然有妙香。一声佛号,就是一瓣心香啊。
问:网上在线供佛有用吗?因为我家是租的房子,面积小,没有供养佛菩萨的地方。
交流:阿弥陀佛。网上供佛算是个权巧方便,至少让一些人结下佛缘,种个解脱的道种。
至于“有用”吗?那就是佛法和外道的区别了。佛法是心内求法,是借假修真,借由供养佛像供养三宝的外境,去布施,去摄心,去恭敬,去发愿,降伏自己的我慢悭吝,增长谦卑喜舍,消除自己的业障,增长自己的福报,都是由这一念心去作用的。就是返迷成觉,恢复本来面目的过程。所以,这一念心,是否真诚,非常重要。如果,就是为了图个方便省事,上网点个鼠标,就以为这就是供佛了,这就有功德了,以这种轻慢懈怠的心去做,这就真的没有什么“用”。不过,也算亲近了佛门,有了迈进一步的愿望和行动,这就是个善因,善因总会结出善果,所以,这一点还是值得鼓励和赞叹的。总比上网玩游戏、看无聊的新闻要好。如果是因为客观条件,确实不便供佛拜佛,以真诚的心,视网上的佛像如同真佛,去网上供佛,赞叹、顶礼,普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究竟成佛,那么这确实是有极大功德的。只不过,众生需要一种外境的系缘,需要一种仪式,来开显自己的恭敬心,在线下,真实地供奉一尊佛像,真实地瞻礼、上供、礼拜、赞叹,身口二业增上心力,心力启动佛力,这样更加如法。
其实,你家房子小,没有供佛的地方,你面对西方,每天早上供一杯水,或一枝花,或点一盏莲花电灯,称“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拜佛三拜,如果能再念佛十声百声千声,就更好啦。晚上下班回来撤下来。就可以了。
如果这也不方便,你还有一个地方供佛——你的心就是佛堂。供养分三种:财敬供养、身语承事、如法修行。所以,你忆念阿弥陀佛,口称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依佛教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你这心中的佛堂就光明万丈,你就是在真正的用身口意在供佛,这才是诸佛欢喜,功德无量无边!
问:我有一个问题不甚明白。既然佛家讲求四大皆空,为何在地藏经中以及其他经书中,会出现琉璃璎珞等供奉地藏菩萨一说?
交流:、佛菩萨示现表法,以显佛法之尊贵,佛门利益,恭敬中求,一分恭敬一分利益。、佛菩萨以布施等六度降伏烦恼障。、彰显佛菩萨为大福田,劝一切众生恭敬礼拜,增福增慧。4、琉璃璎珞本为佛菩萨自性功德所化。
问:为什么要建高大的佛像,还要给佛像贴金?这种做法违背佛教的本意吧?岂不惹人讥谤?
交流:这种钱,不是给佛菩萨的。是给众生自己种的福田。另外,金装佛像,还可以显佛法之尊贵,让人不由生恭敬心。佛门利益,恭敬中求,一分恭敬一分利益。
高大庄严的佛像,让人见之心生欢喜,一念欢喜,功德无量,长养诸善根嘛。就算是让见闻者心生诽谤,一念诽谤,虽造恶业,却也结下法缘,终会解脱。
问:为何说诽谤亦解脱?若让他人拜佛念佛,引得他人诽谤不是堕落地狱的大罪么?
问:请问家里没有佛像如何拜?是大忏拜吗?什么叫顶礼?学净土的如何拜佛?
交流:若家中无佛像,可面对西方虚空,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一称名,一礼拜,就行了。
顶礼,两膝、两肘及头着地,以头顶敬礼,双手承接所礼者双足。这是一种至极恭敬的礼敬法。以表达感恩、恭敬、敬佩、崇仰之情。
净宗行人拜佛,可先拜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拜,次拜南无阿弥陀佛三拜,再拜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各三拜,再拜南无常住十方一切诸佛,南无常住十方一切尊法,南无常住十方一切贤圣僧三拜。
诵赞佛偈一遍: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然后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跪拜一次(次数以自己个人实际情况来安排)。最后,回向。
(若时间不足,可以直接念完赞佛偈后专拜南无阿弥陀佛。)
问:为什么拜佛可以降伏我慢?交流:要众生向别人低头,多难啊。。。还叭地一下跪下去,更难嘛
恭录(部分):为什么拜佛须俯首(柔软垂首)?
(道证法师)一、佛法方面的涵义:
俯首,在佛法方面的涵义是代表对佛的礼敬、尊重。也是心悦诚服的自然流露。亦即完全接受教诲的‘点头称是’。也代表返观、检视自身,由五欲六尘中一念回心,反躬自省,回首如意莫外求。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无须翘首东张西望)拜佛不是向外追求,是向自心开发,故俯首返观。开发出自性一分恭敬,即现一分光明,得一分利益。开发出自性十分恭敬,即现十分光明,得十分利益。(不但对佛恭敬,是对一切人、事、物都恭敬。)
我们的佛性,本具一切光明、智慧和福报。但被贪、嗔、痴、慢、疑种种乌云垃圾蒙蔽障碍。其根源来自‘自私’的自我意识。为了我,不惜侵占他(贪);为了我,就气他、怪他(贪、嗔);为了我,怠慢他(我慢)—总以为自己比别人好、比别人高、强,比别人重要—这就是违反佛性平等的错误见解和错觉,就是‘我慢’的乌云。(为了我,怠慢他)(尊重自我,轻慢他)。
人常自以为是,自以为傲、为荣,而轻慢他人和佛法,不知正沦为‘憍慢的奴隶’,被傲慢所缚,不知这‘我慢’,正是一片大乌云,障住了佛光之福慧。拜佛,柔软俯首是自省,降伏一向的‘我慢’乌云,降伏自高自大的错觉(垃圾),开发谦恭美德。
易经六十四卦,唯‘谦’一卦,六爻皆吉。唯谦敬,处处吉利,所向无敌。此乃真正‘神通’。
俯首亦表蕅益大师所言—‘苟一念回心,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
俯首,在身体动作上是观照‘重心’之安定稳固。在心法上,也是‘观心’。”
很多佛像为什么造得很高大庄严,就是有震摄力,折服力,冲击力,众生一拜下去,就体认到自己的渺小,在心理和视觉空间的感受上,会有极大的震动。
问:既然我们内心本来具足佛性,为何还要拜外面的佛?
交流:恭录大安法师相关答问一则——
问:自性是佛,为什么还要拜佛?
大安法师答:这里面,修行要理上要明白,事相上要不能废弃。你说自性是佛,但那也要通过拜外面的佛,把我们的自性佛给彰显出来,不能废弃拜佛。拜佛是净业行人必修的一个科目,天天要拜佛。这叫“外慕诸圣,内重己灵”。不能光是内重己灵,就外面的诸圣都不尊重,那你就是叫作执理废事,这是偏颇。一定要理事双修,才是正确的方法。所以相信自性是佛,还要努力拜佛,就可以。&
问:请了佛像回来。怎么给佛像佛珠开光?
交流:我们凡夫哪有资格给佛像开光?佛之法身遍满虚空,佛之功德具足圆满。“开光”是开显我们自性的佛光。将佛堂布置好后,在佛前恭敬诵一部佛经数千声佛号,这就是开光了。至于佛珠,拿着佛珠念一万声佛号就是开光了。
转两段大德法师相关开示
问:有人说佛珠、念佛机等结缘品要开光才能够结缘。请老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答:这个没有必要。什么叫开光?是佛像开了光才灵,我替他开光就灵,你们从今之后不要再相信佛像,要相信我。为什么?我叫他灵他就灵,我叫他不灵他就不灵,这不是很明显的吗?统统搞错了。这个开光,我以前讲过几次,也讲得很清楚,大家要记住。开光是什么?是新的佛像建好,是启用典礼。启用典礼一定要介绍给大家,这尊佛像代表什么意思。譬如说建观世音菩萨像,启用典礼的时候开光了,向大众说明,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看到这个佛像开启我们自己慈悲的光。是佛像开我们的光,不是我们开他的光,这不是颠倒了吗?见到释迦牟尼佛,你就想到释迦是仁慈,牟尼是清净,开自己的光,我对自己要清净,对别人要仁慈,这就是释迦。见到地藏就想到什么?孝亲尊师。他常常提醒我们,我们自性的光明就发出来,是他开我们,不是我们开他。我们开佛菩萨的光,还要佛菩萨干什么?这个错误的观念,我们同学们都应当为大家解释,你不解释,全迷信了。佛菩萨开了光就灵了,灵在哪里?这一定要懂得,不要迷信。
问:听说不去寺院如法开光,就可能有仙附体到佛像上,什么捣乱不顺之类的么?
交流:佛像的开光仪式,是为了通过这个庄严的仪式降伏众生的我慢,生发恭敬心和信心、增上凝聚力,并传布佛法、和众生结解脱缘。佛菩萨法身无处不在,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做度人舟。心中即有灵山塔,心中自有一尊佛。佛陀教导我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我们依教而行,即是开显自性佛光了。
至于感应附体的,那是什么心感召什么境。诸法因缘而生,发心不正,果上纡曲,贪嗔痴慢之心,这种正报自然感召同样贪嗔痴慢深重众生的依报。自己正大光明,清净至诚,无所贪求,不把佛菩萨当贪
吏来作交易,礼敬的是至尊人天导师,那些附体哪有什么福德能代佛菩萨受这样的供养礼拜?无此福德,受此礼敬,他们哪里呆得住呢?
问:我心中有佛,心里拜就行了,没必要去寺院,现在寺院里的佛像听说会被邪灵附着,还是敛财工具了。
交流:心中有佛,就不愿拜佛吗?心中有父母,就不问候、尊敬父母了么?
佛像是表法的,若你当作是工具或邪灵控制,那么佛像真的就只是一个工具。而实际上,拜佛,是因为佛是我们的至尊导师,指引了我们解脱的究竟之道,我们为了感恩佛陀,向佛陀的形像礼敬顶戴,这不是非常应该的吗。
而且,拜佛,可以降伏我们自己的贡高我慢心,激发出我们至诚恳切的心,虔诚的心,恭敬的心,谦虚的心。这样至诚的心去礼拜佛像,那么这个佛像就是真佛,就具足了礼拜佛陀真身的一切功德。因为我们自己本来就具足无二无别的佛性,由礼拜外相的佛像,而开显了我们自己本具的智慧德能。这样的大福田,怎么能轻易的因为“邪灵”说或“敛财”说而否认呢?
问:现在寺院已经商业化了,还值得我们去参拜吗?出家人还用了电脑手机,这不是违背佛法教义的吗?
交流:佛法的传布,必然会结合并顺应当时的弘法大环境,包括当地的人文政治因素、众生根机因缘、信息传播手段等等,从而在弘化方法上会与时俱进,但,佛法的根本教义却是不会改变的。
同时,佛法的传布中若有某些不如法的现象,这是末法众生共业,烦恼炽盛所感,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更有政治经济利益的影响。因此,1、不能因此就片面地否定佛教。就如一块稻田里长了一棵稗子,不必要将稻子全部铲除。2、众生的恶共业和福报浅薄的果报需以众生的善共业和福报来推动、改变。作为佛弟子个人,树立正见,护持三宝,好好学佛,弘扬正法,就是在参与改变。3、至于僧团的事情,僧团会自己解决。这不是在家人的事情。在家弟子自己都不恭敬三宝,不学佛人的更加会轻慢误解,佛教的形象不是我们自己在毁坏吗?建议阅读:
补录学诚法师答问一则:法师,人们都说佛门早已经不是清净之地了。寺院为了发展、扩大,住持天天出去见老板、拉赞助、组织活动,寺院法会也都是给老百姓破血湖、往生超度,如果能收门票就更好。而真正修禅打坐反倒很是难得。您怎么看呢?
学诚法师:寺庙收门票乃至上市等,其实并不是某家寺庙、某个公司的事,而是共业所感。佛教衰弱,无力抵挡经济浪潮侵袭,既有历史原因,更是整体社会忽视心灵,追求物欲的心业力的显现。四众弟子更应如法修行,做出佛法事业利益众生,才能慢慢以清净共业扭转杂染共业,振兴佛教,利乐有情。
问:请问怀孕的人可以去寺庙吗?
交流:当然可以去,寺院光明正大,龙天护佑,充满了正能量,非常吉祥,正好带着没出生的宝宝去种善根嘛。多瞻仰佛像、给佛供花供灯,小孩长得端正漂亮、聪明伶俐、安乐易养。三宝是人天的大福田,要有极大的善根福德才能去亲近供养的,不去的人,就太可惜了。
问:那来例假的人,可以去寺庙吗?交流:当然可以的。佛门不忌此事,关于例假来时不可入寺,是民间鬼神信仰的说法,让世间人对佛教也产生了这样的误解。佛菩萨大慈大悲、视一切众生如独子,愿一切众生解脱,怎么会计较这点小事呢。只要不是故意亵渎,自己身体条件也允许,孕期月事时都一样可以念佛拜佛去寺院的。女性生产时亦可念佛。推荐参阅:
问:害怕去寺庙看到佛像怎么办?
交流:害怕佛像是业障重(比如前世曾毁谤过三宝、障人解脱道)的表现。或者内心的负面能量信息太多,就不能接受正面的能量信息。多念佛拜佛,多放生,多行善止恶,业障消减,福报智慧增长了,正能量足了,此长彼消,自然而然就不会害怕了。
问:东林寺观音灵签里供奉的神灵就是观音吗?
交流:观音灵签是随顺众生好乐而行的方便法。观世音菩萨慈悲灵感,以这种方式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引导众生走上解脱之道。
问:我们可以去寺院参学嘛?
交流:寺院是三宝所在之处,佛弟子当然可以参学,并行护持供养的本份。不过,不能将跑寺院道场当成“做功德”去做,这样就背离了参学的本意。佛法是心法,不要被外在境相所迷惑。另外,对于工作繁忙,家务劳累的人,不能经常去寺院也没关系。依止佛经圣言量,依止祖师古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也就是在实践三宝的教诲了。千里烧香,寻师访友,不如安坐家中念佛。
问:去大悲寺有什么注意的?交流:带上身份证。爱护寺院物品。不可不经寺院常住允许,动用寺院一草一木。爱惜寺院环境,不可吸烟、乱丢垃圾。不可妄议事非。
不要穿动物制品的衣服。不要带荤腥食物。如果已经皈依受戒,要专门用一个袋子带上海青、缦衣,做早晚课或参加法会时要穿上,以示佛子威仪和对三宝的恭敬。
听从常住护法居士安排。老实听话,老实干活,老实做早晚课。
大悲寺过午不食,要吃饱,但,绝不要浪费水和食物。那里水比较宝贵。
不要供养钱,想供养大悲寺,可找到护法居士,交给他们采办。
女众见到出家僧人,要保持三米远的距离,并行礼。若是在殿内面见法师,要面对佛像方向,向法师顶礼三拜。
问:什么是佛七?交流:阿弥陀经中,有“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所以,后人以七天为限,或以七天为一周期,专门在某地某个时间段内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以此修行方法,增上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之信愿。
问:有没有这种说法--佛陀在世的时候也不提倡崇拜偶像?交流:偶像一说,可能和某些基督教徒反对佛教的偏激说辞有关吧。父母师长不需要感恩礼敬么?伟大的人不需要恭敬尊重么?世间的俗夫都可以礼敬对待,为何对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陀圣者就不可以?世间人思念父母,尊敬师长,都要行礼。何况是对佛弟子有拯救慧命之大恩大德的导师——佛陀呢?基本的尊敬和感恩,不是理所应当的么?!佛上忉利天说法,世间弟子想念佛陀而造第一尊佛像。佛悉知其意,在忉利天讲法时宣说了造佛像之功德。因为法也有法难,也有生灭,在佛的应化身示现灭度后,佛像之庄严相好可令众生生发尊敬、欣慕、向往之心,从而趣向解脱之法,佛像还可以彰显佛之功德,供世间人礼敬供养,作世间人的福田。通过礼敬佛像、佛经、佛塔,可以增上善根、由外在的恭敬显发内在本具的佛性的德用。佛像之庄严,是随顺世间众生色法的执着,行度化众生的方便。并不是在推高个人意志,宣传一神论。佛的法身,本是无相,无有生灭,佛的感应,也是周遍法界。只不过,众生有好乐,佛即应机随顺。大乘佛教中,就有观修一法,在密法中,更是强调身口意三业相应,许多修行次第,也需要“相”的方便。这只不过是拐杖和工具,到了一定阶段,这个拐杖和工具也要丢弃罢了。即使是小乘佛教,也要顶礼善知识,称为是梵行的全部。
恭录印光祖师的开示及学诚法师的相关答问:
印光祖师:良以众生在迷,不了六尘当体即是真如实相,因兹起惑造业,长劫沉沦。诸佛设教,不过就彼所迷之六尘境界,一一示其当体即空即假即中,令其转迷为悟,识心达本。故楞严云,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皆如来藏妙真如性。三祖云,六尘不恶,还同正觉。东坡云,溪声即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如是则见色闻声,皆堪识心达本,况如来金口所说之经,及真身舍利,并其形像乎哉。虽此方教体,在于音闻,然其闻法获益者,固不如见相获益者之普遍常恒也。以故三世诸佛,无不令人建立塔庙,造佛形像。以其一经触目,八识田中,已种成佛种子,从兹渐渐增长,毕竟得成觉道。由是历代圣君贤相,通方哲人,多皆建立塔庙于名山胜地,令见者闻者,同种善根,此震旦塔庙之来源也。
问:我看过金刚经,感觉世尊是反对供奉形象的,但为什么后来的佛教徒都供奉佛祖菩萨的像,还有那么多仪式,这不是和世尊的原意背道而驰吗?
学诚法师:佛法面对的对象是一切众生,有的人适宜修无相法,有的人需要从有相法入手。佛陀的心意是治疗众生无明大病,故因疾用药,不拘一格。
问:想请问下,我家有四尊神像,是不是有点多了呀?
交流:首先要确定一下,师兄家中供的到底是佛菩萨像还是神像?如果是神像,你又皈依了,是佛弟子了,就不要再供了,将神像用净布清洗干净,念一千声(当然,若能念一万声佛号更好)佛号,回向他们和法界众生业障消除、离苦得乐、同生西方、共成佛道,再将这几尊神像全部送到寺院去,请寺院出家师父处理。
如果这四尊像是佛菩萨像,对于在家居士来说,也供得太多了,修行贵在专一,你可以只留一尊和自己最有缘的佛菩萨像。因为不知道师兄家中是哪四尊像,如果是修净土法门的,就留阿弥陀佛法像,如果没有阿弥陀佛法像,有观世音菩萨像,就留观世音菩萨像。其他的佛像也清洗干净,念佛千声万声,然后用黄布包好,恭敬地送给有缘人,或者送到寺院法物流通处。这样,你送给有缘人,佛菩萨就相当于分身了,就和其他众生结了法缘,就起到了度化众生的作用,其他人供养、礼拜,也就有你的一份功德。
问:可以把佛菩萨像和护法神一起供养么?可以同用一个香炉,同一供水杯么?
交流:供奉佛像,依止一个原则,即:佛为至尊至贵,要供在中间最突出最显要最高贵的地方,菩萨像可供于佛像下首侧面,护法神可以供于菩萨下首侧面。供佛和供护法神建议不要用同一个香炉或供水杯。
附两位法师相关开示:
问:把菩萨像和财神像放同一个桌子上,菩萨在东,财神在西,坐北朝南,中间一香炉,这样供可以吗?如不可以,放什么位置供最好?
智渡法师答:1、看你所说的财神是什么样的财神,若是护法类或民间对善人们追认的财神像等,可以供在佛或菩萨之侧,且最好是低一些的位置。
2、若所指的财神是佛教中的菩萨,如大随求菩萨、财宝度母、财源菩萨、大福德自在圆满菩萨等等,则可与观音菩萨等同供养。
3、至于朝向,一依你的房子而定,二依你自己或家主的财禄方位而定,无论菩萨或财神。这样可以免去多处设供、易犯不敬。
问:送子观音和文财神可不可以同时供奉,应该怎样摆放,可不可以用一个香炉?
静如法师答:不能用一个香炉!菩萨放到上面或是左面(佛像的左手那一面),财神放到下面或是右边(佛像的右边,我们的左边)!要是平着供奉,中间可以用花束或是别的东西隔开一下,都要供素食,阿弥陀佛。
问:末学佛堂现供有阿弥陀佛。为了持诵大悲咒及制作大悲水,末学想供一尊坐莲观音像。可以吗?交流:《华严》十玄门中讲到过,主伴圆融具德门。大安法师有过讲解,可以参学一下。当我们至诚礼拜皈依某一尊佛的时候,这尊佛就为主,其他的无量佛菩萨就为伴,为主的佛,也就是我们所皈依的本尊,我们所修持的法门的本尊佛,就同时具足为伴的无量诸佛菩萨的功德。所以,我们持诵一佛名——南无阿弥陀佛,即是持诵十方三世无量佛名;拜一佛——南无阿弥陀佛,即是拜十方三世无量诸佛,当然,包括无量诸菩萨;专修一个法门,即可成就无量法门。这就是不可思议的圆顿的义理。无法、也不能以凡夫的知见去分别。《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云:“阿弥陀佛名号,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甚深秘密、殊胜微妙、无上功德,所以者何?『阿弥陀』三字中,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切诸菩萨、声闻、阿罗汉、一切诸经陀罗尼、神咒无量行法,是故彼佛名号,即是为无上真实至极大乘之法,即是为无上殊胜清净了义妙行,即是为无上最胜微妙陀罗尼。而说偈曰:阿字十方三世佛,弥字一切诸菩萨,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
另,观世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弟子,是阿弥陀佛慈悲的一面。菩萨能做到的,阿弥陀佛当然能做到,而且更加圆满。菩萨也是西方三圣之一,是护持阿弥陀佛的大菩萨,他的目的和心愿就是劝导一切有缘众生归依阿弥陀佛,归向极乐世界。在宣教大悲咒的经典大悲心陀罗尼经中,菩萨就教导发愿修大悲咒的众生——你们要发菩提心,你们要称念我的导师阿弥陀佛的名号。
清净法师有一段很精妙的开示:
【释迦牟尼佛及十方诸佛,都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指引我们修行的三藏十二部经典,八万四千法门,全都完美地包含在阿弥陀佛六字圣号的功德中;在菩提道上帮助我们的圣贤僧和菩萨,也是阿弥陀佛的化身。阿弥陀佛是佛法僧三宝的合一。
正如一座蓄水池,收集了无数雨滴般,阿弥陀佛也涵盖了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大势至菩萨的喜舍、文殊菩萨的智慧、普贤菩萨的精进、地藏菩萨的大愿、弥勒菩萨的喜乐和韦陀菩萨的力量。所有这些功德全都涵摄于阿弥陀佛一身。同样的,其他无量咒语的一切利益也都涵摄于“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中,我们可以全心全意的只持诵此圣号。
我们的身、语、意与阿弥陀佛证悟的身、语、意,本质相同,就是依此一本尊、一圣号、一修法,我们就能成就一切。这是我们应该了知的修行精髓。《赞佛偈》云:“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
当然,如果师兄决定再供一尊观世音菩萨像,也是可以的。供奉时,以佛为主位,菩萨为次侧位,突出佛的尊贵,就可以了。&
问:还没有皈依的人念地藏经是不是比皈依的人力量来的小?交流:念经的力量?是指的功德么?我们业障凡夫,念经产生的功德也是依仗佛力的加持。所以,若要比较,也是一分恭敬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十分利益。越是至诚恭敬,越是放下凡情知见,越是容易接纳到佛力的加持,得到佛法甘露的利益,功德越大。所以,不管是皈依还是未皈依,恭敬地去读经,就好!
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若是受了三皈依的佛弟子,在信力方面,自然比未皈依的信佛人要增上许多,并且,皈依后有皈依戒体的无作妙用和善根的相续增上力、并得龙天护法的加佑。从这方面来说,如果能够皈依,当然更好啊。
师兄可以在读完地藏经后,加诵三皈依的偈子,再加诵南无阿弥陀佛佛号108声,回向法界众生同生西方极乐世界,利益功德无量无边啊!
问:读经即非读经,是名读经!
交流:这是理体上的,你如果是圣人,无相无为,可以。如果你自认你还是凡夫,就从有下手,老实念佛读经,断恶修善,依教奉行。
问:念经的时候,什么样的心境才是正确的呢?是想着菩萨呢,还是什么都不想把脑子放空呢,还是想着自己所求之事呢,或者其他什么?
交流:念经时,口念心念耳听,看清经文,听清自己念经的声音。
佛经是佛法身智,我们凡夫众生虽佛性本具,但无明缠覆,知见都是颠倒,所以读经时本就不需要去读懂佛经的意思,强去理解,是用凡夫颠倒见去错解佛经。读时,念清听清自己读诵的声音就行了。佛经文字般若,具足佛法身功德,自然会加持师兄开显本具的智慧福德。读完经后,若有时间,可以再参阅相关的祖师大德的讲经开示,来帮助理解教理。
问:念地藏经,太长中间有打断怎么办?
交流:如果间隔时间不长,可以用个书签夹在中断的页面。合掌诵南无阿弥陀佛或南无地藏王菩萨名号,弯腰行礼,再离开。回来后再合掌诵佛号,弯腰行礼,从中断的地方接着诵。全部诵完,念补阙圆满真言七遍,三皈依,佛号十声以上,最后回向。
如果间隔时间会很长,就及时将诵经功德回向。把经书放回原处。办完事后再重新取出经本,念香赞、净业真言、开经偈,从上次中断的地方接着读诵,全部读完,再念补阙圆满真言七遍,三皈依,佛号,最后回向。如果师兄在不便诵经的时间和地点,改为念佛,就非常方便了。随时随地,走路坐车做饭烧菜......出声默声,皆可,不净处或躺卧时为了恭敬,默诵,就行。念佛功德非常大。能以信愿心去持念,更是当生即可往生西方,成就佛果!
问:读地藏经要斋戒吗?交流:能够持净斋戒,当然更恭敬,效果就更好。如果没有这个条件,洗个手刷个牙,坐端正,也是表达恭敬的方式。
问:我一般都是上班的时候读地藏经,假如中间有工作,打断了,再读,这样可以吗?
交流:上班时读经,心神容易散乱。当然,能读,都是值得赞叹的。如果中间被打断,诵南无地藏王菩萨名号三声,再接着读吧。记得全部诵完后,加诵七遍补阙圆满真言。再作回向。如果改作念佛,就方便圆融多了,出声默声,大声小声皆可,也随时可以念,随时可以打断的。
问:可以躺着念经吗?
交流:躺着读经,确实不恭敬。佛法利益从恭敬中求,一分恭敬一分利益。若是生病只能卧床,非主观故意轻慢,自然另当别论。念佛号倒没什么忌讳,简单方便。躺睡时默念佛号就可以了。
附印光祖师相关开示:
吾常谓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灭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灭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若全无恭敬,虽种远因,而亵慢之罪,有不堪设想者。凡见一切信心人,皆须以此意告之。此系从初心至究竟之决定实义。若当作腐僧迂谈,便为自暴自弃,岂特辜负印光,实为辜负自己也已。(《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一第85页
复高邵麟居士书四)
一切佛经,及阐扬佛法诸书,无不令人趋吉避凶,改过迁善,明三世之因果,识本具之佛性,出生死之苦海,生极乐之莲邦,读者必须生感恩心,作难遭想。净手洁案,主敬存诚,如面佛天,如临师保,则无边利益,自可亲得。若肆无忌惮,任意亵渎,及固执管见,妄生毁谤,则罪过弥天,苦报无尽。倘鉴愚诚,则幸甚。(《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四第417页
印光法师文钞三版封二题辞)
又近世儒者率皆不知敬书,或置之坐榻,或用作枕头。或以圣训供戏谑,或以法言证鄙事。或大怒而掷书于地,或抽解而犹自看书。种种亵渎,不堪枚举。不但大小便后,概不洗手,即夜与妇宿,亦不洗手。以故真儒日稀,而世道日见陷溺也。倘以此习惯看佛经,则未得其益,先获其祸。深可痛伤。恳祈信心士女,各各注意于恭敬经典。即儒书所说,亦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嘉谟,何可任意亵渎?亵渎,即是自弃其身于明明德、止至善之外。佛经所说乃生佛之三世因果,凡夫之六道轮回,与夫背尘合觉之方,超凡入圣之道,较比儒书只说现世、不说过未,只重形躯、不重心性者,当切要百千万倍矣。以素所习惯读儒书,尚获大罪,倘以此习惯读佛经,则其罪不更大乎?若能竭诚尽敬,则罪业日消,福慧日增,近则现生往生西方,远则将来圆成佛道。我愿同仁,纳此刍荛,则现未之益,悉皆亲受矣。(《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四第384页
普劝敬惜字纸及尊敬经书文)
问:我读地藏经喜欢默念可以吗?影响功德吗?妄念也很多。
交流:可以默念。不影响。地藏经中赞叹高声转读,是因为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耳根最利,出声读,自念自听,容易摄心。另外出声诵读可以利益他道旁听的众生。
各人根器好乐不同,诵经时入耳入心,就行了。
凡夫嘛,不起妄念就是圣人啦,正常。有妄念,跑丢了,马上拉回来,就行了。
问:为何要抄经啊?什么也不懂,抄着有用吗?交流:抄写佛经会有非常殊胜的功德和福报,1、因为抄写经文是在供养佛法僧三宝,因为赞叹、亲近护持三宝,而得到无量的福德及天龙护法善神的加持护佑。2、会因抄写过程中,收摄自己的身口意三业,而产生持戒生定的效果,从而开显我们的智慧。
虽然不懂佛经,也可以用恭敬至诚地心去抄写。佛经是佛之法身,经文就是文字般若,有不可思议的加持力量。这个在佛教中有很多公案。有的连小学文化都没有的人,因为以真诚恭敬心去抄写佛经,礼拜读诵佛经,开了大智慧,一般的大学老师都自愧不如的。还有公案说有的愚钝的人,别的都不会,只念佛号,扫地也念,做饭也念,结果成就比那些极聪明的参禅修密的人还要高。
我们就象装满了混水的杯子,要想得到佛法智慧甘露的注入,就要倒掉杯子里的混水。倒得越彻底,佛法智慧的甘露就装得越多。所以,有时,什么都不懂,但有一份至诚恭敬的心,却反而是一件非常难得的好事。
问:怎么抄经?抄经功德比读经功德大吗?有错误怎么办?抄完的经怎么处理?交流:抄经前洗手漱口,合掌,诵一遍香赞。然后就可以抄经了。抄完经后,诵七遍补阙圆满真言,然后回向,就可以了。每天抄完一部分,做个回向。全部抄完后,做个总回向。
抄错了字,就用和抄经纸同色同质的纸剪一小块贴在错字处,重新订正正确的字就行了。
抄经和读经都有很大的功德。如果至诚恳切,理体上是无二无别的。若加以分别“功德的大小”,其实已无“功德”可言。当然,从事相上分别,确有所不同。比如,你读一部经只需10分钟,抄一部经却需10个小时,这十个小时和10分钟收摄身口意业所产生的戒定效果就有可能不同。
抄好的经和印刷的佛经是一样的。可以供在佛堂,或者做为自己诵持的经本,或者装藏于佛像或佛塔中。
问:读经抄经时如何少打妄想?交流:学佛不久,诵经抄经妄念多,很正常。诵经时,口念耳听,听清自己诵经的声音。抄经时,端正身心,看一字,诵一字,抄一字,慢中求稳,不要急躁。
我们是凡夫,妄念本来就有,只是你平时不诵经不抄经时,没有体觉到罢了。诵经抄经时收摄身心,如光透暗室,隐尘毕现,体觉到妄念的存在罢了。
问:抄好的或者破损的经书不想要了怎么办?
交流:抄好的佛经应该供养在佛堂,或者结缘他人,或拿来作日诵课本持诵。
若是残破不能流通,可以暂时单独用个袋子装好。以后有“佛”的字样,但又破损不能流通、不便处理的物品,都可先收集在一起。念七遍大悲咒,一遍心经,边念边恭敬焚化,然后将灰埋在无人踩踏的地方,或者用袋子将灰装好,放生时沉入水中。
问:丈夫和我吵架后把佛像给撕毁了,我很后悔。现在他生病了,病灶就是生在撕毁佛像的同样部位,我很担心,可也不敢劝他忏悔,他不信佛,怕他再毁谤。我该怎么办?
交流:入行论中讲过,即使是诽谤三宝、毁坏三宝,但也种下了得度的因缘。他现在生病,如果是因为毁坏佛像的原因,还算有一定福报,能当生显现花报,也就是有让他生起畏惧心、生发忏悔意的机会。所以,你不要怕他再生毁谤,你先试着从作为妻子关心他身体的角度来关怀他,让他感受关爱而心情平和,然后找机会来忧虑地表示是不是有毁坏佛像的原因。这样,他虽不喜,但有妻子的关爱在前,他会认为这是妻子爱的表达,而有些许接受的可能。
毁坏佛像,可以用助建佛像去补救,表达忏悔之意。师兄以他的名义去助建东林大佛吧,不仅表达忏悔意,也和西方极乐、和阿弥陀佛结上法缘。
你和丈夫是一家人,有很深的因缘,息息相关,这件事和你也有关系。作为佛子,要多观照自己的不足,多感恩他人的付出。作为妻子,要行妻子的本份,多顺承家人、学习水的德性。他现在愚痴,你要多生怜悯心,平时念佛行善,也为丈夫多作回向,多作忏悔,愿他障消慧增,生发正信,亲近正法、趣向菩提道。
问:念佛诵经为什么不顺?交流:初诵经念佛时,有些不顺利,也是业障现前,就象扫帚扫地,会扬起灰尘一样。扫干净了,自然就好了。亦如清水洗污布,第一道水肯定很脏,多漂洗几次,水清布净。
问:为什么我学佛后无缘无故被人骂?
交流:好事,消业障了。金刚经云:“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
问:为什么诵地藏经的过程中,会出现打呵欠,或者流泪、甚至有怀疑谤佛的念头?有些念完后还会生病或者出些状况?
交流:打呵欠先考虑一下是不是疲倦了。那种不断打呵欠流泪的,可以理解为佛力加持,排出体内毒素和负面能量。也就是常说的消业障了。
其他的一些冒出恶念的现象,也是业障现前,不必理会。它本身是无常的,不理会,就没有落脚处,越理会,它反而留下来。
念经后的生病不顺,有些是因缘巧合,有些确是业障现前,重罪轻报的表现。这是好事情。本来要抵命的,只补偿了点钱就了债了,这不值得高兴么?
问:念佛念六字还是四字?
交流:初学佛念佛者,信愿还不坚固者,宜念六字,因为南无有皈依、随顺、仰承之意,可以在不断地持念中增上信愿。若信愿坚固,可以念四字,因为此时虽念四字也含皈依随顺阿弥陀佛、求生西方之意了。躺着时、不净处、长时间默念时,因恭敬或怕伤气,可以四字。若不习惯六字者,也可以依印祖教诲,先念六字,至半,再念四字。
问:可以默念佛号吗?平时默念佛号的时候,我在心里会努力浮现阿弥陀佛的像,而且显现南无阿弥陀佛几个金光灿灿的字,这样如法吗?因为工作时有时需要默念,怕默念时,会不专注佛号。
交流:念佛随时随地可念,出声默声皆可。不净及躺卧时为了恭敬,默念为好。平时可用金刚念,即唇微张,齿不动,舌头在齿后弹动,微有声音,自己可以听见,旁人听不见。若是默念,也一样有音声之相,如同心中哼歌,一样有歌声在心中流淌。
至于观想佛像及佛号一法,个人建议不要使用。净土法门是音声来摄心,以音声来做佛事,所以在观经中,最后也还是归于称名一法。名号是用来称念的。这六个字的色相,并不重要。我们心力有限,心有六门,尽量关闭其他几门,专注于耳根一门为好。所以,默念佛号时,也是要有音声之相,念清听清。
至于工作时默念,这是帮助我们薰染佛号的种子,与阿弥陀佛增上亲缘性。不必将关注点落于“是否专注”上。佛号具足佛果地的功德,光明无量,本就有清水珠的德能,入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所以,虽默念时无法象专念时一样摄心,但佛号光明已在调摄我们的妄心和消减我们的罪障、增上我们福慧。我们能念佛的心,已与阿弥陀佛的大愿感应道交。净土法门是救度的法门,信愿念佛,就已经被救。就往生因来说,在佛的这一方面,并不需要我们专注、摄心、清净;在我们这一方面,我们随顺佛的救度,能念多少佛就念多少佛,保持愿生心就好。就如一个母亲爱自己的孩子,没有理由。而孩子爱自己的母亲,需要常打个电话问候一下,以向他人,当然也是向自己表明:他是我的母亲,他是爱我的,我是爱他的。我们经常念佛,就是经常和佛打电话,打电话也不是求佛多关注自己,而只是自己给自己证明“我是佛的孩子”的一种方式。而实际上,佛的爱和救度并不需要众生来证明,已然弥布于虚空法界。众生通过行持来证明的,仅仅是:我对佛有信心,我相信佛说的话,我愿意接受佛的爱和救度罢了。佛对众生没有要求,是众生对佛的无要求有疑惑,而给自己加了各种要求。净土法门,念佛容易,信佛难。
问:念佛时烦恼多妄想多,甚至会出谤佛的恶念,强压也不行。交流:对于妄念,建议三个字:不管它。这些妄念,是宿世的恶业种,本来就在八识田里藏有,佛号如犁刀,将这些恶业种翻腾出来罢了。翻出来了当然比烂在地里发酵发臭要好!浮在地上的尘土,再拿佛号这个扫把去扫掉就可以了。不要去关注这个尘土长得什么样,从何处来。而佛号就是扫把,可以扫荡一切妄念尘埃。
你强迫自己压止这个念头,其实是管它再管它。。。是在强化这个念头罢了。
我们此世间众生耳根最利,所以,若念佛时出现妄念,就出声念,或朗声念,耳朵听清自己念佛的声音,集中,不要跑丢。如果是默念,也要有音声之相。
推荐用印祖的十念计数法念佛。十念计数法。就是,念三声,意识中稍顿一下,再念三声,再稍顿一下,最后念四声。以十声为一计。三三四。三三四。三三四。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这样持续下去。在意识中反复巩固。心念口念耳听。将六根作用力慢慢收摄,集中在耳根上。如果耳根的作用集中于一点,其他五根的奔驰,就会慢慢止息。
另外,你的信心不够坚固,就会被外面境界转。所以,平时多读净土经典,多念佛,多看净土宗大德的开示。信愿增上,念佛的力量就慢慢增强了。长久薰修,这种现象会慢慢消失。
问:为什么我不念佛很精神,一念佛就容易打瞌睡呢?交流:附大德开示两则:
1、净宗法师开示:这是因为常人的心总是被妄念占据,被妄念主宰,也就跟着以妄为真、认他为自。不念佛的时候,妄念很活跃、很兴奋,他也就觉得自己很精神;一旦念佛,由于佛号的威力,妄念被抑服,不再处于兴奋状态,他也就跟着昏昏欲睡起来。比如人声鼎沸的场所,德高威严的王者一出现,马上噤若寒蝉。念佛而欲睡,也是得着念佛的好处,比上面念佛而心烦难受尚要好一层,不过毕竟还没有完全随着佛走,这时如能识破妄念,不随妄念走,以佛为亲,就会越念越清明。
2、居士:我每当精力专注能念佛时就会昏沉,反而是妄想多时却很精神。请问法师,这是怎么回事?
大安法师:众生都有这种情况。有一个偈子叫:惺惺寂寂,寂寂惺惺。就是你在寂——宁静的时候,还能有观照的这样一个观力,也就是惺惺,心很清醒。同样,你在观的时候,也还能有止。这就是修行,就叫定慧等持、定慧双运。
但是凡夫众生有一个修行上的障碍,他一止的时候,就昏沉;一清醒的时候,就掉举,也就是妄想纷飞。所以寂寂昏沉飞,惺惺就乱想飞,这也不对了。一定是惺惺里面有寂寂,寂寂里面有惺惺,这个是需要经过心性的训练的。
所以当我们专注佛号的时候,能够孤名历历,把这句佛号念清楚、听清楚,这里面就有止观在里面。念佛号不会念五欲六尘,这就是止。这句佛号念出来,我知道自己念出来了,也知道自己听进去了,形成一种心、口、耳之间的内循环,这就是观。止与观,寂寂与惺惺这之间的这种关系,要慢慢体会,慢慢训练。
问:我很贪睡,每天睡七八个小时也还是不够。有时念经持咒念佛时就睡着了,怎么办?交流:个人想法,这个贪睡吧,是我们妄念太重,梦境业翻妄现,也乱七八糟,身体就难以从睡眠中得到恢复,得不到休整。这个妄念的解决,简单的就是多念佛。这没办法,必须做钝功夫。慢慢佛号入心,杂念由粗转细,身心就会慢慢清净、祥和,所需的睡眠时间就会慢慢减少。还有,晚上一餐一定要少吃,少吃才少欲。
另外,就是,在身体客观情况许可的情况下,要时时观照无常,观照苦空,生起出离心,自然而然就会精进勇猛,而不是自己强迫自己去精进去勇猛。
毕竟,我们还要靠这个肉身子在此世间修行,强行地背离身体的承受力,是不太现实的。也许,某一段时间能够承受,时间长了,就如紧弦之弓,极易折断。修行,是欢喜自然地,是自主自觉的。不要成为负担。
问:诵经念佛后总听到楼上传来木鱼这样奇怪的声音,怎么办?交流:我们的耳根追逐声尘,得到的耳识本就不真实,何必纠结?
师兄楼上空着,楼上的楼上可还住着人?楼壁旁可有人走动?楼墙外可有下水管?声音来源实在太多了。。。偶一次耳根抓住了某一个声尘,产生闻的作用,得到“木鱼声”的意识,然后再听到,再强化这个意识,这个就会越来越真实。俗语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不管它”,你的耳根不去追它,就行了。如果非要说这个声音真实,那你干脆想:那算了,我就念佛吧,不念佛也在提醒我念了。呵呵。自己听自己念佛的声音,以圆满佛果地上境界的佛号取代这个“木鱼声”,自然吉祥如意,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问:我有一天上午,耳朵边有诵楞严咒的声音,字句清晰。前天做梦在背楞严咒,也是字字清晰,一句跟一句。问题是楞严咒我根本不会的呀?
交流:很好的现象。宿习种子相续了。这是你前世修学过楞严咒,因为念佛的强大功德,使宿世善根种子相续。佛号具足一切经咒功德,显发自性德用。
这种体会,也是证明轮回真实不虚。百转千回,无始以来堕落恶趣,好不容易再得人身,再闻佛法,甚至再遇净土法门,当好好珍惜,不要再错过啦!
问:为什么念经念佛会流泪?
交流:这是宿世善根发露和慈悲心的显现。
无量寿经白话:“倘若有众生得闻到阿弥陀佛的名号,慈悲之心清净,因之踊跃欢喜,甚而汗毛竖立,以至悲感交集,流出眼泪的,如此之人皆由前世曾从无上菩提道中来,所以都是非凡之人。”可参考此文。
问:我经常好像耳边有佛号一直在念,这是......?交流:是好事。但不要管它。听清自己念佛的声音。若生执着和贪求,反成障碍。
附问:耳朵里老是听到佛号,这是怎么回事?
慧净法师:从教理来讲,叫做“种子起现行”,我们以前容纳在大脑中的东西,逢缘遇境会流露出来,这叫“种子起现行”,有时候走路去买菜,就会流露出来了。你只要不在考虑其他事情的时候,那个强有力的种子就会浮现。比如说在这里,大家都在谈净土法门,这个环境也让你浮现出来了。如果没有这个环境,而且你也在思考其他事情,就不会浮现。这叫独头意识,“独头”就是单独所流露出来的,如果是我们眼睛在看、耳朵在听、脑中在想,这个就不是独头,就是六根在作用。你那个是因为种子在某种因缘当中浮现,你所浮现的念佛当然就是好的。
问:我做坏事后,抄经手就抖,眼花,看不清字,就几行就赶紧不抄了,是不是菩萨罚我?
交流:不是菩萨罚你。做坏事折福嘛,抄经是需要福报的啊。
学佛人做了坏事,果报来得比一般人更快更明显,这其实是三宝、佛菩萨、天龙护法善神的加持和护佑。及时止恶,不让恶业扩大,这是好事情!
如果受了五戒,这种感应可能更加明显。因为有戒体的防恶止非的作用。
问:怎么叫持咒啊?
交流:持,就是持诵、受持。持咒的目的,在于“制心一处”。我们凡夫,妄念纷杂,通过反复地口诵佛教密咒,耳根摄听自己发出的咒音,收摄六根,心念集中,相当于“持戒”,就会产生“禅定”的效果。所以,持咒者持诵越久,戒定力越增上,持咒的效果或说力量就越强。佛门咒语,含摄了佛菩萨因地的愿力和果地的功德,所以,通过持咒,由恭敬至诚,持
戒修定,开显出自己本有的慈悲心和智慧力,就能感通诸佛菩萨的本誓愿力,达到去执著、消业障、增福德、开智慧、趣向解脱的殊胜效果。
而“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含摄一切经典一切陀罗尼门,就是无上咒,无等等咒,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念佛名号,就是持最密最殊胜的法界咒语啦。
附学诚法师相关开示
问:1、为什么持咒或持佛号总是要多少多少遍才行,人都念傻了,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样做的目的何在?2、持咒时当如何用心才能避免对咒语的功德与作用又怀疑又迷信的心理状态?3、持咒是如何对修养身心发起作用的呢?
学诚法师开示:1.数量要求是对初学者而言,依此来约束身心;2.要配合闻思;3.专心持咒,本身就兼具修定的功能。咒语多半是佛菩萨的名号,持咒也含有皈依的内涵,念念相应,便能感通佛菩萨的愿力,开启自心悲智。
问:为啥念楞严咒前祈请佛菩萨时,要祈请观世音菩萨啊。观世音菩萨和楞严咒有什么关系啊?交流:1、观世音菩萨修耳根圆通,娑婆众生耳根最利。2、观世音菩萨是极乐世界的三圣之一,和娑婆世间众生缘分深厚,契合引导众生普归弥陀愿海的本怀。
观世音菩萨是显法的大菩萨,金刚藏菩萨是密法的大菩萨,楞严咒即是显密圆融的殊胜之法了。
问:大悲咒晚上可以诵吗?
交流:可以。大悲咒是观世音菩萨悲心的化现。菩萨的悲心还分早晚么?
观世音菩萨在《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罗尼经》中言:世尊,我有《大悲心陀罗尼咒》,今当欲说。为诸众生得安乐故,除一切病故,得寿命故,得富饶故,灭除一切恶业重罪故,离障难故,增长一切白法诸功德故,成就一切诸善根故,远离一切诸怖畏故,速能满足一切诸希求故。
又云:从是已来,常所诵持,未曾废忘。由持此咒故,所生之处,恒在佛前,莲华化生,不受胎藏之身。
发是愿已,至心称念我之名字,亦应专念我本师阿弥陀如来。然后即当诵此陀罗尼神咒。一宿诵满五遍,除灭身中百千万亿劫生死重罪。
问:如何制作大悲水?交流:准备净水放在面前(牛奶、稀饭甚至水份充足的水果都可以),然后,合掌,称诵【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或【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名号十声,讫请南无阿弥陀佛或南无观世音菩萨慈悲加持,将此水化为甘露大悲水,愿一切沾触者、见闻者、饮用者乃至尽虚空遍法界众生障消福增、得到暂时安乐满足,同生西方极乐世界、得到究竟自在解脱。如果是特别为某人某病念的,讫愿时加上他的名字和事由。然后,至诚念佛(南na无mo阿a弥mi陀tuo佛fo)至少2000以上或持大悲咒21遍(49遍更好)。最后,作大回向。大悲水可以消灾、洒净、障障、治病、安神、施食......对于小孩子莫明原因发烧、夜惊、啼哭,也很有效。参见一文。
另:一次可以多准备几瓶矿泉水,可以反复对之念佛或持咒,并给家人分饮。喝前合掌诵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或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十声。若饮用者是小孩或有特殊情况,不能自己诵念,可代诵圣号十声。
另外,大悲水不可以直接火上加热,如果觉得冷了,想喝热的,可以拿一个大杯子装上开水,将装了大悲水的杯子再放里面,慢慢烫热。&
问:如何制作有降魔除障的大悲索?
交流:在《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中,介绍了制作大悲索的方法。将此索,戴在项上,具备了护身、消业、降魔、避邪的作用,还能开显智慧。
拿五彩线,白、红、蓝、黄、绿这五种颜色的线。先念五遍大悲咒加持,再把这个线舒展开,不要很长,够系21个结的长度就行了。接着,念一遍大悲咒系一个结,念一遍大悲咒系一个结,一共念了21遍大悲咒。那个上面一共有21个结就得了,然后就可以挂在小孩脖子上。也就是说,你一共持了26遍大悲咒。
问:为什么以瞋恨心念大悲咒水,然后用大悲水洒净,大悲咒水会烫伤众生呢?这样的话如果有时心里不高兴生气时念大悲咒是否会伤害到身边的众生呢?我感觉不合理,佛的咒语是利益一切众生的,持咒是善行,咒语的作用怎么会因为我们的一念不善心就变不善了呢?恶人持咒咒会变恶吗?
交流:咒语能够产生力量,是因为:1、咒语含有无量妙理,可以开显我们本具的佛性,增长善根。2、咒语含摄有诸佛菩萨名号,含摄有其因地的本愿力和果地功德,持念咒语,以自己内心之佛性善根,感通到诸佛菩萨的加持,由之相应相感,产生灭恶生善的效果。3、咒语是真实语,是秘密语,是加持语,是回向语,我们持咒,就得到佛菩萨真实语的力量的加持,得到诸佛菩萨修证因地的本愿和果地功德的回向和祝福。
因为持咒可以有这三种力量,当然,就可以开显善根,灭恶离苦了。
回到第一个问题,持大悲咒的发心若是嗔恨心,那么,就感应不到此咒本尊观世音菩萨的威神力和实语力------慈悲,而是由其自身的嗔恨咒愿,而感召嗔毒之火的化境。这也就是理上说的,邪人修正法,正法亦邪。万法唯心造了。
但是,说恶心所持大悲水会烫伤众生,我个人理解也是妄心化现的境界。凡夫的那一点点戒定功夫所产生的咒愿力和佛菩萨的旷劫以来的宏深愿力和修证功德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在佛菩萨的光明摄受下,我们的妄念也犹如雪遇杲日,会立时融化了。诸佛菩萨对我们凡夫的根器悉知悉见,对我们的能力悉知悉见,所以,根本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只管安下心来,持咒时念清听清就行了。就算有妄念,有贪嗔痴,也在佛菩萨慈悲的光明照射下隐没了。只不过,如果我们以慈悲心去持咒,以至诚恭敬心去持咒,更易感通并接纳到佛菩萨的力量罢了。
问:有人说听经招东西,不让我们听了,应该听还是不应该听啊?交流:经典所在之处,即如有佛,有无量龙天护持。能信佛经招鬼,就更要相信佛经上佛陀的金口宣教,能招天龙护法菩萨嘛。佛力不可思议,光明赫赫。信佛的人,信佛说,不要信鬼说。依法不依人。
问:别人读经做梦什么的,为什么我读经却没有什么感应啊?交流:老实、恭敬、至诚,就行了。感应有无数种表现,或冥或显,其实,最好的感应,就是自己越来越相信业果法理,自己的心慢慢变得柔和平静了,变得宽容大度了,慈悲心生起来了,原来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心灵感受不到的美好的事物,现在慢慢开始看到了、听到了、体会到了,周围的生活环境也在悄悄改变,比如周围的人际关系慢慢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生活环境发生微妙的变化,做事情慢慢顺利起来......等等。感应之事,可遇不可求,不必执着于此。万物生命的成长都有规律的,有个过程的,不可能今天种树苗,明天就结果,又如春天花儿盛开,你不能否认去年的秋冬它在贮存能量,在悄悄成长。佛弟子要有感恩心,要深信因果,要懂得坚持。
有一些感应的梦,就如佛菩萨给小小班的小朋友一根棒棒糖,既然上了中班了,就可以不给棒棒糖,改为贴小星星了。难道你想一直做小小班的小朋友,不再成长么?学佛是越学越平淡,越学越实在,如果越学越花哨,那就可能有问题了。
问:又说地藏经是经中之王,又说法华经是经中之王,又说楞严咒是咒中之王,又说大悲咒是咒中之王,那为什么只念佛呢?
交流:一般来说,大乘公认法华经、华严经是经中之王,但是念佛一法:《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藕益大师语
对根性好乐不同的众生,佛陀开显了不同的法门。一句佛号,含摄一切经典一切陀罗尼门,如果对佛号有信心,足够了。如果信心不足,可以采用其他的适合自己根性的法门。
问:佛陀讲了那么多密咒,又是为了什么呢?
交流:佛陀因不同的缘起,开演宣说了很多密咒。
大家读一下密咒出处的佛经原文,就会发现,佛陀都是以持咒的功德利益吸引众生进入佛门,比如“常恒欲令一切众生,圆满善利,大富丰饶。”“有大神验,殊胜威德,能满一切世间吉庆。”
但是,佛陀的真正本怀,却是让众生从满足世间福乐中,对佛法升起信心,从而“碎破惑障,觉悟无明,显现本有三种佛性,毕竟安处大涅槃中。”也就是说,是“为了众生究竟成佛”!
而为了让众生成佛,佛陀不问自说了念佛法门,普劝一切众生念佛求生西方!这才是佛陀出此世间,八相成道,讲法数十载,本怀中的本怀啊!
相关阅读:
其他佛友交流:
kong2011推荐阅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供养佛像的功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