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帮我解答,冯异(东汉·征西大大树将军冯异)有名的古代诗歌行吗

历史就象一面镜子,我们看历史的时候,实际上看到的是我们自己。
字号:大 中 小
大树将军冯异堪称历史上最杰出的将领
&&&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我们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分析历史人物更是洞若观火,但一分为二的原则在冯异身上似乎不适用,笔者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冯异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结果很令人震惊,他基本上就没有缺点。冯异既懂政治又懂军事,既知战略又知战术,既能征惯战又无比忠诚,既能够上阵厮杀又能够运筹帷幄,他还颇知做人之道,和同僚众将处得相当不错,冯异唯一的缺点是死得早了点,大概四十岁左右。
&&& 冯异,字公孙,两汉之际颍川父城人,光武帝云台二十八将中最杰出的一个。冯异原本是王莽政权中的一名地方官员,刘秀进攻颍川的时候,他故意被刘秀活捉,然后劝说颍川五县投降刘秀,此后一直为刘秀坚守父城。冯异虽为武将,身上一点土匪气都没有,他谨慎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看中了刘秀的为人,要知道光武帝刘秀也是允冠百王的人物,刘秀的高风亮节让冯异折服,从此就一心一意踏踏实实地跟随刘秀了。
&&& 更始皇帝刘玄即位后,忌妒刘秀哥哥刘t的名望,找个罪名杀掉了刘t。此时尽管已经经过了昆阳之战,刘秀立下了盖世奇功,但在刘玄和更始众将面前不敢显露悲戚之情,更不敢居功自傲,唯有冯异在背后宽慰刘秀,吓得刘秀说:“卿勿妄言。”当时刘玄想派刘秀去巡抚河北,遭到众将的反对。刘秀为人光明磊落,为人处事是弱项,求人办事更是不行。冯异相当会看人,他劝刘秀结好左丞相曹竟父子,这次还就用上了,在曹竟的努力下,刘秀终于脱离了刘玄的控制,渡河北上,进入河北,从此蛟龙入海。
&&& 一般认为给刘秀制定整体战略的是他的同窗好友邓禹,现在看来也不尽然。在刘秀刚刚达到河北的时候,冯异就对刘秀说:“天下同苦王氏,思汉久矣。今更始诸将从横暴虐,所至虏掠,百姓失望,无所依载。今公专命方面,施行恩德。夫有桀、纣之乱,乃见汤、武之功;人久饥渴,易为充饱。宜急分遣官属,徇行郡县,理冤结,布惠泽。”邓禹的战略强调的是利益,冯异的战略强调的是道义,冯异的建议既早于邓禹又高于邓禹,后来两个人都对赤眉军作战,邓禹战败,冯异取胜,不足为怪啊!
&&& 后来王郎等人在邯郸反叛,以十万户求购刘秀的人头,刘秀被迫东奔西跑,这是他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冯异一直就在身边。他们从蓟县开始向东南驱驰,风餐露宿,到了饶阳无蒌亭,天寒地冻,大家筋疲力尽,冯异给刘秀做了一碗豆粥,吃完了睡了一觉,第二天早晨,刘秀说:“昨得公孙豆粥,饥寒俱解。”等到了南宫,大风寒雨,刘秀进入路旁空房子里,冯异抱来柴草,邓禹开始燃火,刘秀在灶旁烤干衣服,冯异又弄了一碗麦饭菟肩,刘秀吃完感觉不错。后来到达信都后,生活才稳定下来,冯异奉命到河间一带招兵买马。
&&& 冯异这不是在拍马屁,他是认定了刘秀能够引领正义,自己人生理想的实现有赖于刘秀的支持,所以他时时刻刻注意照顾好刘秀,既是为刘秀,也是为自己。冯异为人非常谦虚,与诸将相逢往往引车让路,自己的军中标识号令非常整齐。刘秀是个有大理想的人,他为正义而战,认为别人也应该这样,所以赏罚不是特别及时,诸将往往出现争功求赏的现象。冯异从来不参与这种事,大家吵吵嚷嚷的时候,冯异会坐在大树下休息,时间长了,人送外号“大树将军”,人们都愿意跟随大树将军。
&&& 对于河北,刘秀采取先北后南的政策,自己亲率大军征服北方地区,命令冯异和河内太守寇恂镇守河内。此时更始皇帝刘玄派出三十万军队守卫洛阳,冯异看到对方人多势众,他开动智慧,利用更始政权内部混乱的特点,策反了舞阴王李轶,使他腾出兵力征服了周边地区。更始大司马朱鲔派苏茂进攻河内,冯异和寇恂击败了苏茂,渡河追击朱鲔,围着洛阳城转了一圈,回到了河北。要知道刘秀给冯异和寇恂的任务是防御,没想到他们居然打成了进攻战,弄得住有三十万重兵的洛阳城白天都不敢开城门。
&&& 刘秀也非常看重冯异,当时大家都劝说刘秀即位当皇帝,实际上刘秀是有所顾虑的。刘秀心中想的是为正义而战,出生入死在所不惜,但如果当了皇帝,那不就成了为自己而战了吗?为正义而战,人们当然愿意跟随,如果为当皇帝而战,人们会怎样看呢?刘秀专门找来的冯异,冯异说:“三王反畔,更始败亡,天下无主,宗庙之忧,在于大王。宜从众议,上为社稷,下为百姓。”这下刘秀放心了,他说:“我昨夜梦乘赤龙上天,觉悟,心中动悸。”刘秀到底做没做这个梦,就是用心理学也无法考证,不过话也说回来,就算是一句谎言也同样反应一个人的思维状况,刘秀内心深处把冯异比作赤龙了。信不信由你。
&&& 第二年,冯异定封阳夏侯。刘秀见人见多了,手下众将个个能征惯战,有的为功名,有的为利益,有的为名垂青史,有的为一展才华,但冯异到底是为什么而战呢?刘秀经过反复的思考,终于找到了一点蛛丝马迹,冯异是在为高贵而战,他不会去与人争功,那样会被人看不起,他不会在意利益,那会被人瞧不上,他追求的是内心的高贵,他要引领的是一种担当、正义、勇敢、谦和的风气。刘秀立即派冯异回老家给先人上坟,同时命令二百里以内的地方官和冯异宗族会聚父城,不为别的,就是为让大家看看冯异的荣光。
&&& 此时长安地区情况恶劣,赤眉军掳掠三辅,延岑割据一方,郡县各个拥兵自保,刘秀派大司徒邓禹进攻关中,先胜后败,持久无功,在这种情况下冯异临危受命。刘秀放心不下,自己一直送到了河南,把马车和宝剑赏给冯异,说:“三辅遭王莽、更始之乱,重以赤眉、延岑之酷,元元涂炭,无所依诉。今之征伐,非必略地屠城,要在平定安集之耳。诸将非不健斗,然好虏掠。卿本能御吏士,念自修敕,无为郡县所苦。”应该承认刘秀的安排非常妥当,赤眉和延岑都非常悍战,但他们的共同缺点都是掳掠一方,冯异此去一方面会遇到强敌,一方面还要安抚百姓,胜负的重点在与是不是能够得三辅人心。
&&& 冯异引兵而西,一路上军纪严明,恩信广布,一些地方势力率众而降。冯异和赤眉军在华阴遭遇,双方相持六十多天,接战数十次,赤眉五千余人归顺冯异,刘秀加封冯异为征西大将军。但冯异相当冷静,知道赤眉战斗力强悍,恰在此时大司徒邓禹引兵向东,遇到了冯异。邓禹在关中征战多年,屡次败于赤眉,他邀功心切,要求与冯异共同进攻赤眉。冯异说:“异与贼相拒且数十日,虽屡获雄将,余众尚多,可稍以恩信倾诱,难卒用兵破也。上今使诸将屯黾池要其东,而异击其西,一举取之,此万成计也。”
&&& 这就是冯异作战的特点,不急不躁,攻心为上,稳健沉着,减少风险,事实上后来战胜赤眉用的就是冯异说的这个办法。但邓禹听不进去,坚持要与赤眉一决雌雄。邓禹是刘秀的同学,关系好的不得了,冯异心知肚明,他为了避免内部矛盾,没有坚决抵制邓禹的意见,结果被赤眉打得大败,邓禹回到宜阳的时候手下只剩了二十四个人,冯异弃马步行,与手下几个人回到营中。但冯异没有气馁,也没有生邓禹的气,他招集散兵败卒以及其他各营人马,获得了数万人,与赤眉约期决战。
&&& 邓禹先派突击队化装成赤眉军,秘密埋伏在道路两侧,然后先出少量人马向赤眉示弱,最后派出大军与赤眉激战,从早晨一直打到了太阳偏西,双方将士都已精疲力竭,此时冯异的伏兵出击,与赤眉衣服相乱,无法识别,赤眉军大败,八万多人投降,这是刘秀在和赤眉的作战中第一次重大胜利。刘秀不像刘邦那样爱装神,他非常高兴,给冯异的嘉奖令文采不错:“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方论功赏,以答大勋。”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个成语就来自这里。
&&& 赤眉投降后,长安情况依然不容乐观,十多支割据力量分据关中,冯异且战且行,屯兵上林苑。延岑是关中最大的一支割据力量,此时三辅饥荒,长安丧乱,人民流离,骨肉相食,延岑开仓放粮,人民相对安好,士兵愿意用命。延岑是一个很危险的敌人,他的意图是像汉高祖刘邦那样把关中作为自己的根据地,然后进攻东方,一统天下。延岑看到的是利益,这对普通人来说既货真价实,又直截了当,所以延岑的战斗力很强,曾经击败过更始,也曾经打败过赤眉。但是冯异代表的是正义的力量,他最重要的工作是重建社会秩序,结果冯异很快就击败了延岑,关中割据势力或败或降。
&&& 冯异长年在外征战,心里不踏实啊!他上书刘秀,要求回洛阳述职,也有人说他想在关中自立为王,毕竟关中是西周、秦朝、西汉三朝的发源地,形势险要,可攻可守。但刘秀对冯异非常信任,他给冯异的诏书中说:“将军之于国家,义为君臣,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
&&& 建武六年,冯异还是回到了洛阳,朝中很多新人都不认识冯异,刘秀给大家介绍,说:“是我起兵时主簿也。为吾披荆棘,定关中。”披荆斩棘这个成语就来自这里。刘秀赏赐冯异大量珍宝、衣服、钱财、布匹,还说:“仓卒无蒌亭豆粥,勇蠓梗褚饩貌槐ā!狈胍煸诼逖舳毫羰嗵欤土跣愣ㄏ铝私ヂび摇⑹竦氐牟呗裕跣闾乇鹪市矸胍齑牌薅氐焦刂小T谥泄糯斓钠薅褪腔实凼种械娜酥剩跣愦司偎得髁怂苑胍斓母叨刃湃危苑胍煺庋桓霾晃晃娜说男湃危浅死硐胱非蟮睦嗤猓鹞奁渌
&&& 此时正逢诸将进攻陇右隈嚣,隈嚣手下高人很多,结果刘秀诸将全都打了败仗,隈嚣趁机派兵进攻三辅找亍7胍炻砩辖艏敝г找兀蠹叶既衔裣崭沾蛄耸ふ蹋荒苡胫妫胍旌苡写缶忠馐叮院旯坌问频呐卸戏浅U罚担骸奥脖倬常小利,遂欲深入。若得找兀ǘ。俏嵊且病7颉フ卟蛔悖卣哂杏唷=裣染莩牵砸荽停撬哉病!彼绕煜⒐慕牵銎洳灰獬龌鳎裣木哟蟀芏樱胍熳坊骷甘铩
&&& 此后,冯异一直在陇右征战,往往是一边作战,一边抚民,既是军队将领,又代行太守职务。光武帝建武十年,在进攻落门的时候,冯异病逝,一代将星陨落在落门。此时隈嚣已死,全国主要战事已经结束,只有蜀中公孙述还在顽抗,刘秀已经在裁军了。冯异的一生都在追寻着战争,战争结束了,他也去世了。
function open_phone(e) {
var context = document.title.replace(/%/g, '%');
var url = document.location.
open("/ishare.do?m=t&u=" + encodeURIComponent(url) + "&t=" + encodeURIComponent(context) + "&sid=70cd6ed4a0");
!觉得精彩就顶一下,顶的多了,文章将出现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大 名:&&[]&&[注册成为和讯用户]
(不填写则显示为匿名者)
(您的网址,可以不填)
请根据下图中的字符输入验证码:
(您的评论将有可能审核后才能发表)
已成功添加“”到
请不要超过6个字东汉功臣:云台二十八将之(三)冯异
(三)冯异
冯异(?—34年),字公孙,颍川父城(今河南宝丰东)人。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冯异素好读书,精通《左氏春秋》、《孙子兵法》。冯异早年为王莽效力。地皇三年(22年),刘演、刘秀起兵,冯异以郡掾的身份监五县,跟父城长苗萌共守城池,抵抗刘秀。刘秀进军颍川(治今许昌),攻父城不下,屯兵巾车乡(今宝丰县东南)。冯异出巡属县,被汉兵捉获。时冯异的堂兄冯孝和同乡丁綝、吕晏都在刘秀手下。他们共同推荐冯异,刘秀召见冯异,希望他留下。冯异对刘秀说:“异一夫之用,不足为强弱。有老母在城中,愿归据五城,以暛功报德”(《后汉书·冯异列传》)。刘秀同意了。
冯异回到父城,对苗萌说:“今诸将皆壮士屈起,多暴横,独有刘将军所到不虏掠。观其言语举止,非庸人也,可以归身。”苗萌说:“死生同命,敬从子计”(《后汉书·冯异列传》)。不久,刘秀率军南还宛地,更始帝前后派十几名将领来攻打父城,冯异坚守城邑,决不投降。等到刘秀升任司隶校尉,再过父城,冯异则大开城门,献上牛酒,欢迎他的到来。刘秀任命冯异为主簿,苗萌为从事。冯异又推荐了一群小同乡,如铫期、叔寿、段建、左隆等人。刘秀一律任命为掾吏,把他们带回洛阳。
更始帝几次想派刘秀巡行河北,诸将都不同意。当时曹竟为左丞相,他的儿子曹诩任尚书,父子贵幸,当朝用事。冯异劝刘秀跟他们深相结纳。后来,由于曹氏父子力劝,更始帝命刘秀持节渡河,镇抚河北诸郡。
新莽地皇四年(23年)六月,刘秀的兄长刘演被更始帝杀死。刘秀表面上虽不敢显露悲戚之情,饮食言笑一如平常,心里却非常难过。独居时,一点酒肉也不肯用,枕席间也往往有哭泣之痕。冯异单独拜见刘秀,宽慰他,劝他节哀,并乘机进言:“天下同苦王氏,思汉久矣。今更始诸将从横暴虐,所至虏掠,百姓失望,无所依戴。今公专命方面,施行恩德。夫有桀纣之乱,乃见汤武之功;人久饥渴,易为充饱。宜急分遣官属,徇行郡县,理冤结,布惠泽”(《后汉书·冯异列传》)。刘秀采纳了他的建议,一到河北,便派冯异和铫期抚循属县。冯异等所到之处,平释囚徒,抚恤鳏寡,亡命投案者,不咎既往。并了解二千石的长吏,暗中考察他们是同心还是不愿归附,然后把名单上报给刘秀。
更始元年(23年)十二月,王郎聚众起事,在邯郸称帝。蓟中各地,纷纷响应。刘秀率部从向南疾进。当时形势危急,刘秀晨夜不敢入城邑,吃住都在道旁。到达河北饶阳无蒌亭时,天气寒冷,北风凛冽,大家饥渴劳顿,不可名状。冯异给刘秀送米了热腾腾的豆粥。第二天一早,刘秀对将领们说:“昨得公孙豆粥,饥寒俱解”(《后汉书·冯异列传》)。
部队进至南宫,天降大雨,刘秀在道旁的空房子中避雨。冯异抱来柴草,邓禹在灶中点火,刘秀则对着灶门解衣烤火,冯异又向刘秀献上了麦饭和菟肩(植物名,属葵类,可食)。不久,刘秀的部队过了滹沱河,到达信都(今河北衡水东),刘秀派冯异去河间招募兵众,回来后,任命他为偏将军。接着,冯异又随军大破王郎,封应侯。
冯异为人谦退不伐,道遇诸将,往往驱车让路。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到一个处,安营完毕,将领们总是坐在一起,论功希赏。冯异则常常独自避坐大树之下,不与其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攻破王郎后,刘秀整编部队,对将领也重新做了调整,使之各有统属。军士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刘秀因此对他更为欣赏重视。
此后,冯异在北平击破铁胫军,并击降匈奴于林闟顿王,战功卓著。
攻破王郎后,刘秀声威壮盛,更始帝封他为萧王,命他收兵,和有功将领一起回京,实际上是想削夺其兵权。刘秀接受封爵,但提出河北未平,不受征召,从此与更始分裂。
时更始帝派舞阴王李轶、廪丘王田立、大司马朱鲔、白虎公陈侨率领大军,号称三十万,跟河南太守武勃一起驻守洛阳。刘秀想北徇燕赵之地,任命冯异为孟津将军,和河内太守寇恂一起,统率魏郡、河内郡的部队,抵拒朱鲔等人。
冯异写信给李轶,说:“愚闻明镜所以照形,往事所以知今。昔微子去殷而入周,项伯畔楚而归汉,周勃迎代王而黜少帝,霍光尊孝宣而废昌邑。彼皆畏天知命,鷪存亡之符,见废兴之事,故能成功于一时,垂业于万世也。笱令长安尚可扶助,延期岁月,疏不闲亲,远不逾近,季文岂能居一隅哉?今长安坏乱,赤眉临郊,王侯构难,大臣乖离,纲纪已绝,四方分崩,异姓并起,是故萧王跋涉霜雪,经营河北。方今英俊云集,百姓风靡,虽邠岐慕周,不足以喻。季文诚能觉悟成败,亟定大计,论功古人,转祸为福,在此时矣。如猛将长驱,严兵围城,虽有悔恨,亦无及已”(《后汉书·冯异列传》)。
李轶自有苦衷。当年,他跟刘演、刘秀首结谋约,关系密切。等到更始称尊,他却参与陷害刘演。如今,他明知更始帝众叛亲离,长安危迫,也想投降刘秀,只是心里有点不能自安。于是,回信给冯异:“轶本与萧王首谋造汉,结死生之约,同荣枯之计。今轶守洛阳,将军镇孟津,俱据机轴,千载一会,思成断金。唯深达萧王,愿进愚策,以佐国安人”(《后汉书·冯异列传》)。
双方通信之后,李轶便不再与冯异争锋。冯异借此机会,北攻天井关,攻克上党两座城池,又南进,攻克河南成皋以东十三个县和各处兵营,收降十多万敌军。
武勃率一万多人进攻归降冯异的部队,冯异渡河,跟武勃在乡下接战,斩杀武勃及士兵五千余人。李轶信守约言,闭门不救。冯异见李轶可信,便把情况详细地写信告知刘秀。刘秀出于斗争需要,故意把李轶写给冯异的信件泄露出去。朱鲔得知,大怒,派人刺杀李轶,一时洛阳城人心浮动,好多人出来投降。
朱鲔派讨难将军苏茂带几万人攻打温地,自己则领兵数万进攻平阴,牵制冯异。冯异先派校尉护军率部和寇恂一起打败苏茂,然后自己率兵渡河,进击朱鲔。朱鲔败逃,冯异追赶到洛阳,耀其威武,绕城一周而归。
冯异写信给刘秀,报告战况,将领们纷纷向刘秀祝贺,并劝他速登帝位。刘秀不能决断,下令召回冯异,询问四方情况。冯异说:“三王反叛,更始败亡,天下无主。宗庙之忧,在于大王。宜从众议,上为社稷,下为百姓。”刘秀说:“我昨夜梦乘赤龙上天,觉悟,心中动悸。”冯异下席再拜,祝贺刘秀:“此天命发于精神。心中动悸,大王重慎之性也”(《后汉书·冯异列传》)。于是,冯异便与众将一起,推戴刘秀在鄗(今河北柏乡)即皇帝位,改元建武,是为汉世祖光武皇帝。
建武二年(26年),光武帝封冯异为阳夏侯。冯异率军击败严终、赵根,光武帝下诏,命其回乡上冢,命太中大夫送去牛酒,命二百里内太守、都尉以下的官员和他的宗族前往会祭,以示荣宠。
时赤眉军和延岑的部队活动于三辅地区,郡县的势家大族也拥兵滋乱。大司徒邓禹无法平定,光武帝决定让冯异替代他,前往征讨。冯异临行,光武帝亲自送他到河南,赐他乘舆七尺具剑,对他说:“三辅遭王莽﹑更始之乱,重以赤眉﹑延岑之酷,元元涂炭,无所依诉。今之征伐,非必略地屠城,要在平定安集之耳。诸将非不健□,然好虏掠。卿本能御吏士,念自修□,无为郡县所苦”(《后汉书·冯异列传》)。冯异顿首受命,引军向西行进,所到之处,施恩于民,取信于民。弘农地区原有十几个自立为将军的,但由于冯异威行信成,都率众归降。
冯异在华阴和赤眉军相遇。两军持了六十余日,发生了几十次战斗,冯异击降赤眉将领刘始、王宣及所部五千多人。建武三年(27年),朝廷任命冯异为征西大将军。邓禹率车骑将军邓弘回军,和冯异相遇,邀约冯异共同进攻赤眉。冯异说:“异与贼相拒且数十日,虽屡获雄将,余觽尚多,可稍以恩信倾诱,难卒用兵破也。上今使诸将屯黾池要其东,而异击其西,一举取之,此万成计也”(《后汉书·冯异列传》)。邓禹、邓弘不听冯异的意见。于是,邓弘与赤眉大战。赤眉佯败,丢弃辎重车辆奔逃,车上尽装泥土,仅用豆子覆盖在表面,邓弘军士卒争相取食。赤眉军乘机还军猛攻,邓弘军大败。邓禹、冯异合兵救之,赤眉军退。冯异认为士卒饥倦,应休息,邓禹不听,复战,大败,死伤3000余人,只带24骑逃归宜阳。冯异亦被击败,弃战马徒步逃出,退至回豁阪(位于湖县西),跟麾下的几个人重回大营,坚壁自守。冯异收集散兵和诸营守军,共得几万人。于是,和赤眉军约期会战。
冯异预先派精壮将士,打扮成赤眉军模样,埋伏在路旁。作战时,冯异故意示敌以弱,当赤眉军一万多人已经打到前部,才出兵救援。赤眉军见汉军兵势不振,就调来大部队,想一举全歼。冯异遂纵兵与之大战,鼓角齐鸣,呼声震天。战至下午,赤眉兵势渐衰,汉军伏兵突然冲出,由于他们跟赤眉衣服相同,无法识别,赤眉军败退。冯异驱兵追击,直到崤底,大破其军,收降八万多人。剩下的十几万人,跑到宜阳后,也全部投降。至此,前后延续10年之久的赤眉农民起义战争遂告失败。光武帝下诏慰劳冯异,说:“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方论功赏,以荅大勋”(《后汉书·冯异列传》)。
赤眉虽已投降,但各地割据势力仍很强盛,局势不容乐观。当时,延岑占据蓝田,王歆占据下圭口,芳丹占据新丰,蒋震占据霸陵,张邯占据长安,公孙守占据长陵,杨周占据谷口,吕鲔战据陈仓,角闳占据沂,骆延占据周至,任良占据鄂,汝章占据槐里,各称将军,拥兵多者万余,少者数千人,转相攻击。冯异且战且行,驻军于上林苑中。
延岑攻破赤眉之后,自称武安王,占据地盘,设置官吏,想独霸关中。他联结张邯、任良一起进攻冯异。冯异破之,斩首千余级,于是,原来依附延岑的,都投降了冯异。延岑败走析地冯异遣复汉将军邓晔﹑辅汉将军于匡要攻延岑,大破之,降其将苏臣等八千余人。从武关逃往南阳。
当地连年征战,粮食匮乏,百姓饥饿,黄金一斤才换五斗豆子,甚至有人吃人的情况发生。冯异部下士兵,也因为道路断绝,粮运艰难,只能吃野草野菜。光武帝知冯异处境,任命南阳赵匡为右扶风,率兵援助冯异,并给他送来粮食布匹,冯异部下群情振奋,军中皆呼万岁。冯异军中粮食渐渐充足,于是便开始征讨豪强,惩罚不听命令的,褒奖主动归附或立有功劳的。把为首的分子都送往京师,将部众都解散,令重归本业。时日不长,除吕鲔、张邯、蒋震投降了割据蜀地的公孙述外,其余的割据势力均被平息。冯异威行关中。
第二年,公孙述派将程焉带兵数万,勾结吕鲔,想出屯陈仓,进攻三辅。冯异和赵匡迎击,程焉兵败,逃往汉川。冯异穷追不舍,在箕谷又大破程焉。接着回军进击吕鲔,吕鲔部众,降者甚多。此后,公孙述多次派兵进犯,每次都被冯异挫败。冯异在关中三年,关心民瘼,平反冤狱,发令施仁,威重化行。因而百姓安乐,远近怀德。
冯异担当要职,长久居外,内心颇不自安。于是上书表明心迹,说自己思念朝廷,希望能被召回,以亲帷幄。光武帝因其职责重大,不同意他回来。后来,有人上奏皇帝,说冯异专利关中,斩长安令,威权至重,百姓归心,号为“咸阳王”。光武帝把这奏章给冯异看。冯异十分惶恐,上表章自明。:“臣本诸生,遭遇受命之会,充备行伍,过蒙恩私,位大将,爵通侯,受任方面,以立微功,皆自国家谋虑,愚臣无所能及。臣伏自思惟:以诏□战攻,每辄如意;时以私心断决,未尝不有悔。国家独见之明,久而益远,乃知‘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当兵革始起,扰攘之时,豪杰竞逐,迷惑千数。臣以遭遇,托身圣明,在倾危溷肴之中,尚不敢过差,而况天下平定,上尊下卑,而臣爵位所蒙,巍巍不测乎?诚冀以谨□,遂自终始。见所示臣章,战栗怖惧。伏念明主知臣愚性,固敢因缘自陈。”光武帝见冯异惶急不安,下诏抚慰。诏书中说:“将军之于国家,义为君臣,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后汉书·冯异列传》)。
建武六年(30年)正月,冯异入京朝见,光武帝热情接见,并对在场的公卿们说:“是我起兵时主簿也。为吾披荆棘,定关中”(《后汉书·冯异列传》)。接见之后,光武帝又派中黄门赐给冯异珍宝衣服钱帛等物,并且说:“仓卒无蒌亭豆粥,虖沱河麦饭,厚意久不报。”冯异受赐,顿首拜谢说:“臣闻管仲谓桓公曰:‘愿君无忘射钩,臣无忘槛车。’齐国赖之。臣今亦愿国家无忘河北之难,小臣不敢忘巾车之恩”(《后汉书·冯异列传》)。此后,光武帝又数次召见冯异,设宴,君臣共饮,商讨攻蜀之事。冯异在京城住了余日,才回驻地。皇帝命冯异妻子儿女随行,以示不疑。
同年夏,朝廷派诸将伐公孙述,隗嚣叛汉,诸将与战,皆为所败。光武帝诏命冯异进军栒县(今陕西旬邑县)。冯异尚未到达,隗嚣乘胜派其将王元、行巡率二万人马出陇西,并分派行巡夺取栒县。冯异得此捎息,命令部队晨夜急驰,想先占据枸县。诸将皆说:“虏兵盛而新乘胜,不可与争。宜止军便地,徐思方略。”冯异却不这样认为。他说:“虏兵临境,忸小利,遂欲深入。若得栒邑,三辅动摇,是吾忧也。夫‘攻者不足,守者有余’。今先据城,以逸待劳,非所以争也”(《后汉书·冯异列传》)。于是催军奋进,进入栒邑,关闭城门,偃旗息鼓。行巡不知冯异己占据城池,匆匆带兵赶到。冯异出其不意,击鼓建旗而出。行巡所部,惊慌失措,纷纷溃逃。冯异统军追杀数十里,大破其军。这时,祭遵也在汧打败王元。于是,北地(治今甘肃宁县)豪长耿定等人背离隗嚣,相从降汉。
冯异上书皇帝,奏明军中情况,谦恭礼让,一点也不显扬自己的功劳,但有的将领却想贪占冯异之功,光武帝深以为患,就下诏书说:“制诏大司马(吴汉),虎牙(盖延)、建威(耿弇)、汉中(王常)、捕虏(马武)、武威(刘尚)将军:虏兵猥下,三辅惊恐。栒邑危亡,在于旦夕。北地营保,按兵观望。今偏城获全,虏兵挫折,使耿定之属,复念君臣之义。征西功若丘山,犹自以为不足。孟之反奔而殿,亦何异哉?今遣太中大夫赐征西吏士死伤者医药、棺敛,大司马已下亲吊死问疾,以崇谦让”(《后汉书·冯异列传》)。并命冯异进军义渠,兼任北地太守。
不久,青山胡率万余人投降冯异,冯异又带兵击破卢芳的将领高览和匈奴薁鞬日逐王。上郡、安定地方,都归附了汉朝,冯异又兼领安定太守。
建武九年(33年)春,祭遵去世。皇帝命冯异守征虏将军,并统领其营中将士。隗嚣死后,其部将王元、周宗等人又扶立其子隗纯,率兵占据冀(在今甘谷县南),公孙述也派赵匡带人救助他们。光武帝又命冯异行天水太守事。冯异进击赵匡,相持一年,将其皆斩杀。汉军进攻冀,耗日持久,始终不下。有人提出要回军休兵,冯异不为所动,常常身先战阵,为诸军先锋。
第二年(34年)夏,冯异与诸将齐攻落门,尚未攻克,病发,在军营中去世,谥节侯。长子冯彰嗣。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征西将军_百度百科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征西将军:官名,东汉置,因西进征而得名。曹操《》中有”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三国时沿用。统领雍、凉二州,屯驻长安。大将军中有征西大将军,三国时魏及蜀之征西将军中以资深者为征西大将军。吴亦置。
征西将军,东汉置,因西进征赤眉军而得名。三国时沿用。统领雍、凉二州,屯驻长安。时置,中有征西大将军。时及之中以资深者为征西大将军。亦置。
,按级别各朝常设的将军有、、、、征(东南西北)将军、镇(东南西北)将军、安(东南西北)将军、平(东南西北)将军、、、及等。 骠、车、卫及诸征、镇将军资深者可进号为。如、卫大将军、,。
且征西将军的大于镇西将军。
(四征大将军):
名称,即、、征西将军、。汉魏间始置,位次,
(四镇大将军):
名称,即、、、。汉魏间始置,位次,
在四征将军之下。
所以征西将军大于镇西将军
除此之外,还有“”,即:,,,,资深者可为“平南”等。“”,即“”,“”,“”,“”,资深者可为“安东”等。
东汉三年,拜为征西大将军。
蜀将、、、等人曾任此职。
魏国、、等人曾任此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树将军冯异文言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