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觉得是,蔡琰有关枫的诗句,或爱情现代诗句急求

关于长江黄河的古诗和现代诗_百度知道
关于长江黄河的古诗和现代诗
提问者采纳
江上渔者——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早发白帝城——李白 早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京师得家书——袁凯 江水三千里, 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 只道早还乡。 惠崇春江晓景——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江上——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晓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 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 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 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 平海夕漫漫。 1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4、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5、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潼关怀古》) 6、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现代诗的相关知识
其他9条回答
长江黄河,
中华血脉。
涛声依旧,
雄风犹在。
席卷神州血与火,
倾注人间情和爱。
诗词三百首,
忘却了英雄,
多少无奈?
天生神勇冠三军,
宇宙大气横九派。
引领全世界,
毛泽东词《水调歌头.游泳》。全文如下:
才饮长沙水, 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 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 龟蛇静, 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璧, 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 当惊世界殊 。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
-----------------长江---------------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登高》唐. 杜甫
2.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李白
3.阁中帝子今安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滕王阁诗》唐. 王勃
4.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
--《春江花月夜》唐. 张若虚
5.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送别》唐. 李白
6.中有万里之长江,回风滔日孤光动。
--《王兵马使二角鹰》唐. 杜甫
7.小沟东接长江,柳堤苇岸连云际。
--《水龙吟》宋. 苏轼
8.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春别曲》唐. 张籍
9.频频子落长江水,夜夜巢边旧处栖。
--《哭子十...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关于长江的: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出处】:
中华诗词-唐五代-李白
2、【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思量意。
【出处】:
中华诗词-北宋-李之仪
3、【临江仙】
《二十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出处】:
中华诗词-明-杨慎
4、【水调歌头】
游泳(1956.06)
才饮长沙水,
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 ...
作者:堆雪
我眼中咆哮而去的白天和黑夜
我胸中汹涌而来的绿草和黄金
我炎帝的龙袍黄帝的内经
我泥沙俱下的泪水和表情
我奔流不止的青春光阴
我万马齐喑的血脉呼吸
当我手执铜壶烫暖一河热泪
谁是你醉而不归的舟子
压抑怦然心动的胸口
我展望斟满雷声的北斗
黄河 一千张日记被你揭走
一千张日记就是一千帆背影
一千帆背影 你是卷土重来的怒吼
我的情感铺张浪费的草纸
我的命运柳暗花明的大道
我的一声不吭被旱烟呛出泪水的父亲
我的唠唠叨叨被灶火熏黑额头的母亲
我的辣椒放多了的兰州牛肉面
我的盐巴放重了的陕西羊肉泡
当我牵着牲口赶着鸟群 消失在你黄昏喧哗的入口
当我拖儿带女抚老携幼在你的沿途生息漫游
当我头顶火盆跪拜你博大精深的源...
参考资料:
者——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写枫叶的诗词自己创作的,现代诗的风格,古诗的格式._百度作业帮
写枫叶的诗词自己创作的,现代诗的风格,古诗的格式.
写枫叶的诗词自己创作的,现代诗的风格,古诗的格式.
绮罗香 红叶 年代:【宋】 作者:【张炎】 体裁:【词】 万里飞霜,千林落木,寒艳不招春妒.枫冷吴江,独客又吟愁句.正船舣、流水孤村,似花绕、斜阳归路.甚荒沟、一片凄凉,载情不去载愁去.长安谁问倦旅.羞见衰颜借酒,飘零如许.谩倚新妆,不入洛阳花谱.为回风、起舞尊前,尽化作、断霞千缕.记阴阴、绿遍江南,夜窗听暗雨. 绮罗香 红叶 年代:【宋】 作者:【王沂孙】 体裁:【词】 玉杵馀丹,金刀剩彩,重染吴江孤树.几点朱铅,几度怨啼秋暮.惊旧梦、绿鬓轻凋,诉新恨、绛唇微注.最堪怜,同拂新霜,绣蓉一镜晚妆妒.千林摇落渐少,何事西风老色,争妍如许.二月残花,空误小车山路.重认取,流水荒沟,怕犹有、寄情芳语.但凄凉、秋苑斜阳,冷枝留醉舞. 【注释】: 情感备至,而万物皆可为文.王沂孙的故国之恋在落叶、红叶、新月、春水等身上,皆可寄寓.此词是为赏红叶而作,意在为红叶传神,却被写得如此凄美,实则寄寓词人一片怜爱哀婉的情绪. “玉杵余丹,金刀剩彩,重染吴江孤树”.玉杵,是仙人捣药用的 ,丹即方士炼丹的朱砂.六朝、隋、唐至宋,有立春制作剪彩树的民间习俗 .“剪彩花前燕始飞 ”,“剪彩作新梅”,都是用红绡剪花,唐崔信明有“枫落吴江冷”句,得句一时,第三句就是用此诗意.枫树新出红叶,象是仙人杵下余留的丹砂,是宫廷剪花剩下的红绡.作者把枫树写得清美而孤单. “ 几点朱铅 ,几度怨啼秋暮”.枫叶上的红色,已经经过几番暮秋凉雨.词人在这句赋予枫叶可以怨啼的感情,用拟人化的效果,准确而生动地表达了枫叶的变化. “惊旧梦、绿鬓轻凋,诉新恨、绛唇微注”青色的枫叶,在秋天变红,恰似旧梦消逝堪惊,绿鬓已容易地凋谢了.红色枫叶又像微点绛唇 ,在诉说新恨.“最堪怜,同拂新霜,绣蓉一镜晚妆妒.”紧承上文.用“怜”“爱”表达枫叶之变化 .“绣蓉”,如锦绣似的芙蓉,即荷花,“镜”指水面 .红荷对经霜枫叶之红艳生妒,则枫叶颜色之惹人怜爱可知.王沂孙意在表达出,芙蓉仍是荷花 ,池水却成妆镜 .一“妒”字,把荷花人格化.为什么不是“芙蓉如面”的美人临镜晚妆,嫉妒枫叶之艳色?因为前有“同拂新霜”一句,则知非与枫叶同时之植物秋荷莫属也.下片由“爱”生“ 怜 ”,写出怜惜红叶之意味.“千林摇落渐少”秋天到了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宋玉《九辩》),“何事西风老色,争妍如许”.只有枫叶独自鲜红如初.西风中的深老的颜色,因何还能这样争研斗美 ?“二月残花,空误小车山路”.平铺开来,对红叶之貌美,极度赞扬. “重认取、流水荒沟,怕犹有、寄情芳语 ”.用唐人御沟红叶题诗的典故用来 .借指红叶虽已落下,但自然有情有义.唐宣宗宫女有《题红叶》诗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这里说更应再仔细辨认一下荒沟流水中的红叶,希望有唐宫女一样的寄托情思的芳美诗句在上面. “但凄凉、秋苑斜阳 ,冷枝留醉舞.”照应“重染吴江孤树.”白居易《醉中对红叶》:“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比红为醉酒之貌.姜夔《法曲献仙音》词:“ 谁念我重见冷枫红舞 ”,枫叶红了,是天冷之故 .“但”字承上转折 ,御沟题诗的红叶已不见了,只有斜阳临照和冷枫上的红叶依旧 .从“ 秋苑”到“醉舞”烘托出一种凄凉境界.以“ 凄凉 ”二字包领,表现了万分无可奈何的情绪. 红叶即是枫叶.在这首咏红叶词中,词人抒发对秋天枫叶的自我感受.随心想象,因而写得是一片怜爱哀惋情绪 .词为赏红叶而写 ,所以意在为红叶传神,红叶却被赋予幽美而孤寂凄清的作者自己的感情色彩. 作者因寄所托,反映了自己一种心境. 题红叶 年代:【唐】 作者:【宣宗宫人】 体裁:【五绝】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注释 这首诗相传为唐宣宗时宫人韩氏所写.关于这首诗,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据《云溪友议》记述,宣宗时,诗人卢渥到长安应举,偶然来到御沟旁,看见一片红叶,上面题有这首诗,就从水中取去,收藏在巾箱内.后来,他娶了一位被遣出宫的姓韩的宫女.一天,韩氏见到箱中的这片红叶,叹息道:「当时偶然题诗叶上,随水流去,想不到收葳在这里.」这就是有名的「红叶题诗」的故事. 从诗的内容看,很象宫人口吻.它写的是一个失去自由、失去幸福的人对自由、对幸福的向往.诗的前两句「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妙在只责问流水太急,诉说深宫太闲,并不明写怨情,而怨情自见.一个少女长期被幽闭在深宫之中,有时会有流年侯水、光阴易逝、青春虚度、红颜暗老之恨,有时也会有深宫无事、岁月难遣、闲愁似海、度日如年之苦.这两句诗,以流水之急与深宫之闲形成对比,就不着痕迹、若即若离地托出了这种看似矛盾而又交织为一的双重苦恨.诗的后两句「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运笔更委婉含蓄.它妙在曲折传意,托物寄情,不从正面写自己的处境和心情,不直说自己久与人间隔离和渴望回到人间,而用折射手法,从侧面下笔,只对一片随波而去的红叶致以殷勤的祝告.这里,题诗人对身受幽囚的愤懑、对自由生活的憧憬以及她的冲破樊笼的强烈意愿,尽在不言之中,可以不言而喻了. 感枫五首 年代:【唐】 作者:【李贺】 石根秋水明,石畔秋草瘦. 侵衣野竹香,蛰蛰垂野厚. 岑中月归来,蟾光挂空秀. 桂露对仙娥,星星下云逗. 凄凉栀子落,山璺泣清漏. 下有张仲蔚,披书案将朽. 【注释】: “栀”念zhi “璺”念wen 这是诗人秋天居住在昌谷家中,有感于读书无成,僻处一隅的咏怀之作. 诗共十二句,前十句全是写景.这些景物,有的明丽芳香,有的凄凉幽冷,彼此色调很不一致.作者把它们放在一起,构成特殊的情境,以与自己当时的处境和心境相适应.这是李贺诗歌“奇诡”的一种表现. 首二句写石.“石根秋水明”,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派澄明雅洁的秋光水色;“石畔秋草瘦”,又使人联想起霜风凄紧,草木枯凋的肃杀气象.秋水澄明,秋草枯瘦,这景象明丽而又晦涩,柔媚而又瘦硬,说不上是妍是媸,是荣是枯,叫人爱又不是,恨又不是,喜又不是,悲又不是.这类奇异的景物,正是作者当时欲进不得、欲退不能的矛盾心情的曲折反映. 三、四句写竹.“侵衣野竹香”,野竹丛生,香侵衣袖,使人爱不忍离.“蛰蛰垂叶厚”,形容竹叶攒簇.傍晚时分,暮色沉沉,浓密的竹叶加深了夜的灰暗色调,则不免使人感到阴森可怖.四句起落频繁,转折急骤,迷离恍惚,变化莫测. 中间四句写空中景色.皎洁的月亮从东山升起,高高地挂在湛蓝的夜空,显得娟秀可爱.月中的桂树映衬着嫦娥苗条的身影,星星躲在云彩的下边,眨巴着眼睛在互相逗乐.这一切多么美丽,多么迷人!可惜都在天上,远离人间,可望而不可即.于是笔锋一转,又回到人间,继续写眼前昌谷的景物. “凄凉栀子落,山璺泣清漏”.在严霜的摧残下,栀子花凋落了.泉水从岩石的缝隙里一点一滴艰难地挤出来,发出幽咽的声响,仿佛伤心人的啜泣.写到这里,繁星闪烁,皓月千里的澄明境界突然化为乌有,取而代之的是眼前幽冷凄清的场景.这两句对上是转折,对下是铺垫. 结束二句写人事.张仲蔚原是古之隐士,他博学有文才,“好作诗赋”,然而穷困不堪,“所居蓬蒿没人”(晋挚虞《三辅决录注》).显然,作者是以张仲蔚自况,说自己成年累月在昌谷攻读诗书,书案都快朽烂了,还是一事无成.“案将朽”三字极为沉痛,把自己满肚子的委屈一古脑儿倾吐出来. 枫桥夜泊 年代:【唐】 作者:【张继】 体裁:【七绝】 类别:【羁旅】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咏怀 年代:【魏晋】 作者:【阮籍】 湛湛长江水, 上有枫树林. 皋兰被径路, 青骊逝骎骎. 远望令人悲, 春气感我心. 三楚多秀士, 朝云进荒淫. 朱华振芬芳, 高蔡相追寻. 一为黄雀哀, 泪下谁能禁. 三闾庙 年代:【唐】 作者:【戴叔伦】 体裁:【五绝】 沅湘流不尽,屈宋怨何深. 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 查看格律 写读后感 返回 蝶恋花 年代:【清】 作者:【纳兰性德】 体裁:【词】 今古河山无定距.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 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 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 深山夕照深秋雨. 蜀国弦 年代:【唐】 作者:【李贺】 体裁:【乐府】 枫香晚花静,锦水南山影. 惊石坠猿哀,竹云愁半岭. 凉月生秋浦,玉沙粼粼光. 谁家红泪客,不忍过瞿塘. 南湖晚秋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体裁:【五古】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但惜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手攀青枫树,足踏黄芦草. 惨淡老荣颜,冷落秋怀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 秋兴八首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七律】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采桑子 年代:【宋】 作者:【朱敦儒】 体裁:【词】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三闾庙 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宋怨何深. 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 无题 李商隐 寒夜孤单谁相伴, 雨意绵绵情难断. 枫醉未到清醒时, 情落人间恨无缘. 早秋宿田舍 曹邺 涧草疏疏萤火光,山月朗朗枫树长. 南村犊子夜声急,应是栏边新有霜. 长相思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 相思枫叶丹. 鞠花开,鞠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 一帘风月闲. 江陵愁望寄子安 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 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 日夜东流无歇时. 渔父 张志和 松江蟹舍主人欢, 菰饭莼羹亦共餐. 枫叶落,荻花干, 醉宿渔舟不觉寒. 舟下建溪 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 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 系舟犹有去年痕.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李攀龙 青枫飒飒雨凄凄, 秋色遥看入楚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 白云相送大江西. 我爱秋香 唐寅 我画蓝江水悠悠, 爱晚亭上枫叶愁. 秋月溶溶照佛寺, 香烟袅袅绕经楼. 蜀国弦 李贺 枫香晚花静,锦水南山影. 惊石坠猿哀,竹云愁半岭. 凉月生秋浦,玉沙粼粼光. 谁家红泪客,不忍过瞿塘.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唐 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湘妃 李贺 筠竹千年老不死,长伴秦娥盖湘水. 蛮娘吟弄满寒空,九山静绿泪花红. 离鸾别凤烟梧中,巫云蜀雨遥相通. 幽愁秋气上青枫,凉夜波间吟古龙. 送张四 王昌龄 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 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 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重别李评事 王昌龄 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 九月九日 崔国辅 江边枫落菊花黄,少长登高一望乡. 九日陶家虽载酒,三年楚客已沾裳. 述怀寄衡州令狐相公 李益 调元方翼圣,轩盖忽言东.道以中枢密,心将外理同. 白头生远浪,丹叶下高枫.江上萧疏雨,何人对谢公. 柳杨送客 李益 青枫江畔白苹洲,楚客伤离不待秋. 君见隋朝更何事,柳杨南渡水悠悠. 送人归岳阳 李益 烟草连天枫树齐,岳阳归路子规啼. 春江万里巴陵戍,落日看沈碧水西. 巴江夜猿 马戴 日饮巴江水,还啼巴岸边. 秋声巫峡断,夜影楚云连. 露滴青枫树,山空明月天. 谁知泊船者,听此不能眠. 赠别江客 马戴 湘中有岑穴,君去挂帆过. 露细蒹葭广,潮回岛屿多. 汀洲延夕照,枫叶坠寒波. 应使同渔者,生涯许钓歌. 怀黄颇 马戴 有客南浮去,平生与我同. 炎州结遥思,芳杜采应空. 秦雁归侵月,湘猿戏袅枫. 期君翼明代,未可恋山中.关于桥的诗句
关于桥的诗句
现代诗:徐志摩《再别康桥》
卞之琳《断章》:我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窗口看我;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张旭《桃花溪》: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张谓《早梅》: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陆游《沈园》: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陆游《五云桥》:若耶北与镜湖通,缥缈飞桥跨半空。陵谷双迁谁复识?我来徙倚暮烟中。
陆游《秋思》:山步溪桥又早秋,飘然无处不堪游,僧廊偶为题诗入,鱼市常因施药留。
姜夔《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冯延已《鹊踏枝》: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唐 李益 )
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
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毛泽东)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关于桥的歇后语
白素贞哭断桥 想起旧情
半夜过独木桥 步步小心
扁担插进桥眼里 担不起
踩着高跷过独木桥 艺高胆大
踩着银桥上金桥 越走越亮堂
灯草搓绳,烂板搭桥 枉费心机
灯草搭浮桥 走不得
独木桥上睡觉 翻不了身
独木桥上遇仇人 冤家路窄;分外眼红
短板子搭桥 不顶用;不顶事
短木搭桥 难到岸
扶着桥栏杆过河 生怕掉进水里(比喻胆小怕事。)
扶着醉汉过破桥 上晃下摇
近视眼过独木桥 小心在意;只顾眼前;迈不开步子
九曲桥上扛竹竿 难转弯;转不过弯来
九曲桥上散步 走弯路;拐弯抹角
卢沟桥的石狮子 数不清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互不相干;
桥上搭碉楼 底子空
三人过独木桥 有先有后
石板桥上跑马 不留痕迹
铁拐李走独木桥 够戗(够受的);走险
瞎子过独木桥 盲目冒险;死路一条
张飞撤退长坂坡 过河拆桥
醉汉过铁索桥 上晃下摇
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关于桥的成语
【搭桥牵线】搭桥:架设桥梁;牵线:指从中介绍。比喻为促成某事而做中介工作。
【过河拆桥】自己过了河,便把桥拆掉。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过桥抽板】
【过桥拆桥】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同“过河拆桥”。
【火树星桥】形容节日的夜晚灯火辉煌的景色。
【据水断桥】依靠河道阻断桥梁。形容胆识过人,勇敢善战。
【立马盖桥】形容火急。亦作“立马造桥”。
【立马造桥】
【鹊桥相会】鹊桥:古代民间传说阴历七月初七晚上喜鹊在银河上搭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相会。比喻情人或夫妻久别之后的团聚。
【舌桥不下】形容惊讶的神态。
【修桥补路】修建桥梁,补好道路。旧喻热心公益,解囊行善。
【遇水叠桥】遇水阻拦,就架桥通过。形容不怕阻力,奋勇前进。
【遇水迭桥】
【遇水架桥】。
四字以外成语:
【船到桥头自会直】意谓事先不用着急,到时候问题总可以解决。这是在无可奈何中强作宽慰的说法。同“船到桥门自然直”。
【逢山开道,遇水造桥】逢:遭逢,遇见。遇到山则打通道路,遇见水则架起桥梁。比喻不畏艰险,打通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
【桥是桥,路是路】比喻互不相干的事应该严格区分开来。同“桥归桥,路归路”。
缩千里为咫尺
联两地成一家
水光遥接汉
虹气上凌虚
上下影摇波底月
往来人渡镜中梯
1、水惠桥上的对联:修数百年崎岖之路,造千万人往来之桥。
2、苏州桥:青山绿水百花苑;聚龙醒狮万年城。
3、淮清桥:淮水东边旧时月;金陵渡口去来潮。
4、杭州半山桥:欲泛仙槎向何处;偶传红叶到人间。
5、西湖断桥:断桥桥不断;残雪雪未残。
鬼斧神工赵州桥:水从碧玉环中出;人在苍龙背上行。
大渡桥:万里长征犹忆泸关险;三军远戌严防帝国侵。
泸淀桥:上下影摇波底月;往来人渡镜中梯。
现在来介绍一些桥名,借以窥知我国桥梁文学的丰富,它也许是世界无双的。先谈单名。较著名的有:“蓝桥”,在陕西蓝田县蓝溪上,“传其地有仙窟,即唐裴航遇云英处”;“枫桥”在苏州,唐张继有《枫桥夜泊》诗;“断桥”在杭州西湖,唐张祜诗:“断桥荒藓合”,明朝莫仲有《断桥残雪》词等。但单名之桥往往系泛指,而又可能是专名,其中有的以材料为名,如“石桥”,梁简文帝即有《石桥》诗:“写虹便欲饮,图星逼似真”;“铁桥”,明朝吴兆元有《渡铁桥》诗:“宝筏群生渡,金绳八道开”;“竹桥”,杜甫有《观造竹桥》诗等。有的指明桥的所在,如“山桥”,梁简文帝诗:“卧石藤为缆,山桥树作梁”;“江桥”,唐杜甫诗:“山县早休市,江桥春聚船”;“野桥”,唐刘长卿诗:“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等。有的指明桥的形状,如“方桥”,唐韩愈诗:“君欲问方桥,方桥如此作”;“斜桥”,宋朝欧阳修诗:“波光柳色碧溟蒙,曲渚斜桥画舸通”;“画桥”,宋朝范与求诗:“画桥依约垂杨外,映带残阳一抹红”;“朱桥”,唐朝郑谷诗:“朱桥直抵金门路,粉堞高连玉垒云”;“天桥”,山西太原保德州及云南大理都有,大理的“下断上连,石梁跨之,两岩激水溅珠,宛如梅绽,人呼为不谢梅”等。有的与桥畔景物有关,如“花桥”,福建宁德县、湖北长阳县及广西桂林都有,桂林的有“花桥烟雨”之称;“柳桥”,在杭州西湖,宋周邦彦词:“水涨鱼天拍柳桥”等。有的比较特殊,如“草桥”,在北京右安门外;“席桥”,在山东东平县,“相传宋真宗东封泰山,车驾经行,以席铺藉”;“瓜桥”,浙江富阳县,“世传孙钟设瓜于此桥”;“鸭桥”在陕西陕城。“金桥”在山西上党,唐潘炎有《金桥赋》。更有事涉怪诞的,如“暗桥”,在安徽建平县,“旧传伍员奔吴,避于山中,追者至此,云气护之,员及桥而天暗”;“鬼桥”,《初学记》“上方有鬼桥”;“赤桥”,在山西太原晋水北渠上,“宋太宗凿卧龙山,血出成河,因更今名”等。
桥名用两个字是最普遍而又标准化的,单名的桥已经不少,双名的更是多得多。试思每桥皆有名,在我们古老的大国,该有多少桥名啊!然而在这成千上万的单名和双名中,重复的究竟不多,如果把这所有的桥名都搜集起来,编成一部《中国桥名录》,该是够洋洋大观的了。
现在再来举一些双名的例,说明桥名的丰富多彩。根据反映内容,一部“桥名录”可分为五章。
第一章是“表扬”。首先是表扬桥的功用的,如“安济桥”,即“赵州桥”,在河北赵县南河上,一名“大石桥”,制造奇特,“隋匠李春之迹也”;“万安桥”,即“洛阳桥”,在福建泉州,为渡海用,“去舟而徒,易危以安,民莫不利。”“灭渡桥”,在江苏吴县,桥成“南北往来者踊跃称庆,名灭渡,志平横暴也。”“安平桥”,在福建晋江,建成于宋绍兴二十二年,全长2070米,俗名“五里桥”,旧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传说。其次是表扬造桥人物的,如“绩麻桥”,在湖北孝感县,“世传居民女绩麻所建”;“夫妇桥”,即四川灌县竹索桥,清何先德造,未完,其妻续成之;“葛镜桥”,在贵州平越,明万历间葛镜建,“屡为水决,三建乃成,靡金巨万,悉罄家资”。
第二章是“纪事”,记载有关桥的流传下来的故事。如“万里桥”,在四川成都南门外,“昔孔明于此饯费聘吴,曰万里之行,始于此矣”。唐陆肱有《万里桥赋》,宋吕大防有《万里桥》诗,杜甫诗:“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唐张籍诗:“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宋苏轼诗:“我欲归寻万里桥,水花风叶暮萧萧”,宋陆游诗:“雕鞍送客双流驿,银烛看花万里桥”。“马桥”,即“升仙桥”,在四川成都北,西汉司马相如不甘贫贱,立志做官,“尝题柱云,大丈夫不乘马车,不复过此桥”,唐岑参有《升仙桥》诗:“及乘马车,却从桥上归”,宋京镗有《马桥记》云:“兹建桥以马名,自是长卿之遗踪亦不泯矣。”“兰亭桥”,在浙江绍兴,“晋王右军修禊处,桥下细石浅濑(l&i赖),水声昼夜不绝”。“洗耳桥”,在河南汝州,相传尧要将天下让给许由,许由自命清高,认为听了这话污了自己的耳朵,此桥所在“即许由洗耳处”。“虎渡桥”,在福建漳州,亦名江东桥,“江南桥梁,虎渡第一,昔欲修桥,有虎负子渡江,息于中流……乃因垒址为桥”。“宵市桥”,在江苏扬州,即“小市桥”,“相传隋炀帝时于此开夜市”。
第三章是“抒情”,通过桥名,来表达思想感情。如“销魂桥”,即“灞桥”,在陕西西安,“东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因“取江淹别赋句,又呼为销魂桥”。唐王之涣诗:“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明葛一龙词:“桥上飞花桥下水,断肠人是过桥人。”“思乡桥”,在河北丰润,“宋徽宗北辕过桥,驻马四顾,泫然曰,吾过此向大漠,安得似此水还乡矣……人乃谓思乡桥也”。“至喜桥”,在四川广安,“昔欧阳修自吴入蜀,喜路险至此始平”。“情尽桥”,在四川简阳,唐雍陶《题情尽桥》诗有序云:“阳安送客至情尽桥,问其故,左右曰送迎之地止此。”“忘恩桥”,在陕西西安,“中官初入选,进东华门,门内有桥曰皇恩桥……俗呼曰忘恩桥,以中官既富贵,必仇所生,盖耻之也”。
第四章是“写景”,美化桥身及四周景物。如“垂虹桥”,在江苏吴江,桥身环如半月,长若垂虹,宋王安石《垂虹桥》诗云:“颇夸九州物,壮丽无此敌。”“春波桥”,在浙江绍兴,贺知章诗云:“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鉴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故取此名桥。“海棠桥”,在湖北黄州,“宋时桥侧海棠丛开,秦观尝醉卧于此,明日题其柱”。“胭脂桥”,在江西饶州,鄱阳王萧俨生活奢华,宅中宫人,洗胭脂水流出,把桥下水都染红了,故名。“月样桥”,在山东青州,“采石凝结如天成”。“绿杨桥”,在湖北蕲水,“因东坡醉卧桥上,有‘解鞍欹枕绿杨桥’之句,遂名”。按苏轼《西江月》词自序云:“春夜行蕲水中……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书此语桥柱上”,即是桥也。
第五章是“神异”,把神仙和桥梁联系起来,大多与道教有关。如“圣女桥”,在陕西白水,传说为三神女一夜成之。“白鹤桥”,在江苏句容,“汉永元间茅氏兄弟三人,乘鹤至此,有白鹤桥,大茅君驾白鹤会群仙处”。“集仙桥”,在江西安福,“相传居人夜闻桥上仙乐缭绕,旦往视之,惟见书吕洞宾字于桥柱”。“乘鱼桥”,在江苏苏州,“昔琴高乘鲤升仙之地”。“照影桥”,在湖北石首,“相传有仙人于此照影”。
以上是单字和双字的桥名录。三字、四字或更多字的桥名,当然也有,但为数极少。三字桥名中著名的有二十四桥,在江苏扬州。唐杜牧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中的“二十四桥”,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云是二十四座桥,并列举其名,但据南宋姜白石的《扬州慢》词:“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则又似一座桥。后来清朝梁章巨在《浪迹丛谈》中更提到在孟毓森所居宅旁之桥上,有“二十四桥”的题名榜,可见“二十四”已成为一座桥的专名。不过这种用数目字当专名的桥,并无他例,有的只是以数为序而已,如杜甫诗“不识南塘路,今知第五桥”。四字或以上的如“旧浣花桥”、“杨柳河桥”、“德阳王桥”(以上均在成都)、“新学前桥”、“建富木桥”(以上均在南昌)、“新饭店石桥”(四川温江县)等等,有的是地名或人名关系,其余都是把单名或双名的桥加以解释,并非完整的专名。因此,中国桥名,基本上只有单名和双名两种,在《桥名录》中把这两种搜集齐全,所余就无几了。
但是,我国古桥并非个个都有专名。有的本来并无名称,后来有人随便叫它一下,逐渐也就成了名字,如“大桥”“小桥”“新桥”“旧桥”“长桥”“短桥”“南桥”“北桥”等等。这些“俗名”,时间一久,就成为“正名”了,如福州的“小桥”,因在“万寿桥”的大桥附近而得名,就此成为专名。有的“桥”,名气非常之大,但实际上并无此桥,如“陈桥”,在河南开封,宋赵匡胤“黄袍加身”处,实系“陈桥驿”,“唐为上元驿,朱全忠纵火,欲害李克用之所”,但更多的桥,却是不声不响地在那里服务,而它们的名字是早就湮没不彰了。可见,桥和桥名,都有幸与不幸,有的是有名无桥,有的是有桥无名。然而,虽是无名,难道就不是“英雄”!
桥的名称的由来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由所在地命名,如赵州桥;有的由形状命名,如周庄的钥匙桥,是相邻的两座桥恰好构成钥匙的形状,又如苏州的宝带桥,是因为桥的外观像一条腰带;上海朱家角的放生桥,则得名于这里有人们在桥头将鱼虾放生的习俗。西湖的断桥如何得名则众说纷纭,一说孤山之路到此而断;一说段家桥简称段桥,谐音为断桥;一说大雪初停,登宝石山往南俯瞰,白堤皑皑如链。日出映照,断桥向阳面积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桥面一痕,仿佛长长的白链到此中断了,因此叫断桥。
著名的叹息桥
这条连接总督宫内法院和一河之隔的监狱石门的封闭式桥梁,是当初被判有罪者在进入监狱前唯一可以看到蓝天、碧海的所在,所以当罪犯被押解由法庭走到此处时,透过小小的窗户看到外面世界的那一刹那,都会情不自禁的叹息,这就是此桥名称的由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情现代诗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