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请进,求教道长这种情况!仙道贵生,无量度人.福生无量天尊 mp3.

本版版主: |
社区广播站:
雪肌触唇: &手机业余摄影者: &
&&子论坛:
&&推荐:&&
经验:1113
主帖:395回帖:712
注册时间:
发表于& 19:25&第楼 &
访广西首位道教高功法师女道长
仲秋的一天,我慕名来到了汇邦茶庄,采访了一位梧州道教女道长。
765) {this.width=765;} this.alt='本图片已被缩小,点击查看原大小图片。';" onmouseover="if(this.alt) 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alt) window.open('http://pic..cn/picbbs/big/83981_cc4c1e37c34eb4bfd5b56e.jpg');" border="1">
进到茶庄落座后,只见李道长热情、大方、彬彬有礼,头带一副眼镜,颇有知识分子风度。她性格豪爽随和,我们寒暄后,请她谈谈梧州道教的情况,她就如数家珍一样,与我一一道来:
765) {this.width=765;} this.alt='本图片已被缩小,点击查看原大小图片。';" onmouseover="if(this.alt) 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alt) window.open('http://pic..cn/picbbs/big/8f33ce84d14381cfff4ca92556.jpg');" border="1">
老鹰小鸟:李山林道长,很高兴认识您。首先恭贺你荣获道教的高功法师和道长称号。欢迎您接受访问,您今年成为中国道教广西首位获得职称的坤道高功法师,是梧州首位女道长,网友们都非常关心您这个“女性”道长,这一点。我想问问,您个人第一次对道教感兴趣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765) {this.width=765;} this.alt='本图片已被缩小,点击查看原大小图片。';" onmouseover="if(this.alt) 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alt) window.open('http://pic..cn/picbbs/big/c517a97d4f421de1a.jpg');" border="1">
李山林道长:对道教感兴趣要从我的生长环境说起,我长在农村,父亲是一个地道忠厚老实的农民,他信奉道家的“仙道贵生,无量度人”的宗旨。上世纪70、80年代农村还是缺医少药,我目睹了父亲运用掌握的中医知识及道教的符咒给乡亲们治病,见证医好了多例急性肝炎、头痛、吐血等病人,深受乡亲们欢迎和爱戴。从小到大,常听到父亲讲道教的故事,父亲说他曾经是民间道士,父亲的言行和治病救人的品德,潜移默化地给了我,我要象父亲一样,为民服务,无量度人。参加工作以来,经历了种种事情后我选择了道教成了必然,感谢香港的陈克伦先生和西江道人等。我必须往前走,去追求一种境界,我爱我家的兄弟姐妹、爱我的父老乡亲、爱我们的民族文化,而且我要为弘扬道教文化献出自己的微薄力量。我入道后查了家谱,17世太公李耳(老子,字伯阳,中华道教始祖,道教太上老君);98世岳量公生的七三公名本深教子有方,受戒正一;八三公长子美方公受父道教正大光明,我是凤稀公入梧的第19世即中华李氏106世,原来修道是老前辈留下的基因...
765) {this.width=765;} this.alt='本图片已被缩小,点击查看原大小图片。';" onmouseover="if(this.alt) 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alt) window.open('http://pic..cn/picbbs/big/6a4d3b9c5f94e259.jpg');" border="1">
老鹰小鸟:您是今年什么时候被授为高功法师和道长称号的。
765) {this.width=765;} this.alt='本图片已被缩小,点击查看原大小图片。';" onmouseover="if(this.alt) 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alt) window.open('http://pic..cn/picbbs/big/8e4fbcc49d10681.jpg');" border="1">
李山林道长:我叫李韦苇,法名:李山林,于今年三月二十一日在中国道教正一派龙虎山天师府被授为高功法师和道长称号的。是中国道教正一派龙虎山天师道第六十五代山字派弟子。
765) {this.width=765;} this.alt='本图片已被缩小,点击查看原大小图片。';" onmouseover="if(this.alt) 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alt) window.open('http://pic..cn/picbbs/big/9da5bba8e0ddaf9a.jpg');" border="1">
老鹰小鸟:请问坤道是指什么,女道长为什么叫坤道。
李山林道长:我们都知道在《易经》中,乾代表天、代表男性,坤代表地、代表女性。天地是不可分的,有天才有地,有地才有天。同样,人类也是如此,有男就有女,有女也就有男。乾刚健主动,坤柔顺主静。只有将二德兼顾并重、刚柔相济,才能够动静咸宜。也就是说男性就应该有男性的阳刚,女性就应该有女性的阴柔。一刚一柔,刚柔配合才是常道。
765) {this.width=765;} this.alt='本图片已被缩小,点击查看原大小图片。';" onmouseover="if(this.alt) 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alt) window.open('http://pic..cn/picbbs/big/3a7ece385e08c6.jpg');" border="1">
老鹰小鸟:道教是什么样的宗教。
765) {this.width=765;} this.alt='本图片已被缩小,点击查看原大小图片。';" onmouseover="if(this.alt) 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alt) window.open('http://pic..cn/picbbs/big/b92b1ffec.jpg');" border="1">
李山林道长:道教是产生于中国的宗教,形成于公元2世纪,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土生土长并深刻影响了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宗教。道教奉老子为教祖,把《道德经》作为主要经典,以“道”为最根本的信仰,一切教理教义都是由此而衍化产生。道教认为“道”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是一切的开始。与道并提的是“德”,即道之在我者就是德,“德”是道之功、道之用、道之现。所以道教规定信徒要“修道养德”,追求与道合一,与自然、社会和谐。因此,道和德就是道教的核心和基本的教义。鲁迅先生说过,“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此语大有深意。时至今日,道教早已没有了古时的盛况,出家道士寥若晨星,以至于闹出有人不识道士服装,问他们是哪个少数民族的笑话。然而,道教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玄妙无穷。当今有些学者一直在呼吁中华文化的重建,那么道家学说与道教文化应该是必不可少的建筑构件。如果让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对话,道家学说与道教文化便是发自东方的一个重要声源。
765) {this.width=765;} this.alt='本图片已被缩小,点击查看原大小图片。';" onmouseover="if(this.alt) 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alt) window.open('http://pic..cn/picbbs/big/a36d5fb12a42ce67.jpg');" border="1">
765) {this.width=765;} this.alt='本图片已被缩小,点击查看原大小图片。';" onmouseover="if(this.alt) 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alt) window.open('http://pic..cn/picbbs/big/a1e38b763edfafaad6d0b7a0c3da.jpg');" border="1">
老鹰小鸟:在汇邦茶庄,我发现有你的书法、诗词、摄影作品,你爱好广泛,真是一个才女啊。
765) {this.width=765;} this.alt='本图片已被缩小,点击查看原大小图片。';" onmouseover="if(this.alt) 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alt) window.open('http://pic..cn/picbbs/big/b33f7b21bf64fcaa.jpg');" border="1">
李山林道长:过奖了,我出生在新地镇,本科毕业,爱好诗、书画,茶源自于工作及身边有一帮有共同爱好的朋友。我从教一年后就一直从事新闻工作;是易安诗社发起人之一;是政协苍梧县第六、七、八、九届委员;曾是龙圩镇人大代表,社会活动较多,广结良友,。
765) {this.width=765;} this.alt='本图片已被缩小,点击查看原大小图片。';" onmouseover="if(this.alt) 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alt) window.open('http://pic..cn/picbbs/big/c037cb0c92e099b97c450da6dfad.jpg');" border="1">
老鹰小鸟:作为广西第一位高功法师和坤道道长,您有何感想,是否是体现了道教的男女平等思想。
765) {this.width=765;} this.alt='本图片已被缩小,点击查看原大小图片。';" onmouseover="if(this.alt) 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alt) window.open('http://pic..cn/picbbs/big/83981_ca24df6c2eb24a0efd651cf.jpg');" border="1">
李山林道长:道教是世界上最珍视生命的宗教,尊重女性,崇尚男女平等,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就是和谐和平衡,天地万物只有氤氲和谐才可长久;道教女性在自身修行修养行持上,为后人做出卓越的贡献为道教女性树立了榜样。女性作为人类社会中阴柔的象征,也即是“道”的体现,“弱者道之用”,道祖把这种美德用在政治,修身,生活上,这个“弱者”,不是一般人理解的那种软弱;而是似水一样的柔弱之性,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上善若水,水是德的体现,正是这种“柔弱之道却是天下事物生生不息之源。“厚德载物”,正是她含容万物的特性,无为而自治,化万物为自然,柔弱胜刚强,舌存齿亡,能够保存下来的一定是柔软的。“因此在《道德经》中“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牝常以静胜牡”“知其雄,守其雌”等贵柔崇阴的话语,《元阴隐秘要》亦云:“阴者,阴为无也,无则能变化,能无能有,出生入死,包容隐显也,如临军之用兵法也,六阴无形,用之则应。凡有道之士用阴,无道之士用阳,阳则可测,阴则不可穷也”。所以说道祖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将女性的阴柔之美及勤劳质朴、吃苦耐劳、慈祥和气、温柔善良,聪明智慧,含容不争等美德哲理化,将女性所特有的性格归于伦理道德如“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765) {this.width=765;} this.alt='本图片已被缩小,点击查看原大小图片。';" onmouseover="if(this.alt) 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alt) window.open('http://pic..cn/picbbs/big/3bdf0a052a4056f5e.jpg');" border="1">
老鹰小鸟:作为一个女性道长,您今后的目标是什么?
李山林道长:我们道教修行首重道和德,讲布施,散财,广生仁爱,积功累德,忘我,无私。在今天我将秉承厚德载物的理念,与社会发展同步,为社会的和谐和昌盛而积功培德广度有缘。
765) {this.width=765;} this.alt='本图片已被缩小,点击查看原大小图片。';" onmouseover="if(this.alt) 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alt) window.open('http://pic..cn/picbbs/big/c08d9aaf8fb2b61fc04a378cf86.jpg');" border="1">
老鹰小鸟:谢谢道长的接受采访。
李山林道长:谢谢你的采访,福生无量天尊。
发帖人获得奖励:+10 绿豆. 理由:道教是产生于中国的宗教.
[操作人:斜阳
经验:2350
主帖:6回帖:2344
注册时间:
来自:新兴一路花样印象对面
发表于& 19:44&第楼 &
-----------------------------------------------------
本帖发自掌上红豆手机客户端!欢迎手机访问,客户端下载地址:.cn/hdappdown/
主帖:79回帖:399
注册时间:
发表于& 20:22&第楼 &
恭喜恭喜!愿梧州市是本土国教更加壮大!福生无量天尊!
-----------------------------------------------------
主帖:1回帖:79
注册时间:
来自:广西梧州
发表于& 20:25&第楼 &
作为中国现存的唯一本土宗教,支持
经验:12243
主帖:33回帖:11979
注册时间:
来自:广西梧州
发表于& 20:31&第楼 &
-----------------------------------------------------
经验:202028
主帖:5206回帖:195815
注册时间:
来自:广西梧州
发表于& 21:32&第楼 &
主帖:11回帖:431
注册时间:
发表于& 21:43&第楼 &
见左有一个黄三泓道长
主帖:11回帖:431
注册时间:
发表于& 21:45&第楼 &
见左一个黄三泓道长
主帖:79回帖:399
注册时间:
发表于& 22:13&第楼 &
沉睡60多年的梧州道教已经在黄三泓,刘三檀道长的率领下已经初具规模,希望得到政府的扶持给梧州道众一个合法的宗教活动场所。恢复国教仙道贵生,无量度人,正本清源,秉承厚德载物的理念,与社会发展同步,为社会的和谐和昌盛而积功培德广度有缘。
福生无量天尊!福生无量寿福!
-----------------------------------------------------
经验:39023
主帖:33回帖:38957
注册时间:
发表于& 22:52&第楼 &
主帖:4回帖:197
注册时间:
来自:广西梧州
发表于& 23:01&第楼 &
一个个的道袍穿得如彩雀一般,似拍艺术照,作秀!
经验:1134
主帖:5回帖:1123
注册时间:
发表于& 23:44&第楼 &
应该派道长到小地方弘扬道法,振我道教。现在连基督都在好多小镇驻有点了!
-----------------------------------------------------
本帖发自掌上红豆!欢迎手机访问 .
经验:6344
主帖:5回帖:6335
注册时间:
发表于& 23:52&第楼 &
道,无量天尊
佛,阿弥陀佛
-----------------------------------------------------
本帖发自掌上红豆!欢迎手机访问 .
经验:4382
主帖:46回帖:4269
注册时间:
发表于& 00:13&第楼 &
世人都说神仙好,唯有金钱忘不了!!世人都说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世人都说神仙好,唯有利益忘不了!!!穿上龙袍就应该做好太子,穿上道服,就应该专一传道!!别坐在茶庄里做不应该做的事!!!
-----------------------------------------------------
本帖发自掌上红豆!欢迎手机访问 .
经验:2239
主帖:13回帖:2207
注册时间:
来自:虚拟世界
发表于& 01:05&第楼 &
-----------------------------------------------------
本帖发自掌上红豆!欢迎手机访问 .
经验:1984
主帖:98回帖:1886
注册时间:
来自:广西梧州
发表于& 12:52&第楼 &
-----------------------------------------------------
经验:10736
主帖:333回帖:9965
注册时间:
来自:哥不是传说
发表于& 13:22&第楼 &
道袍掩黄金,官位盖绿茗,都说教森境,却是妄空虚。
不离俗套。
经验:5157
主帖:128回帖:4629
注册时间:
发表于& 13:27&第楼 &
经验:5508
主帖:85回帖:4743
注册时间:
来自:广西梧州
发表于& 13:31&第楼 &
有痈愦恚≌庵*神骗鬼,忽悠老百姓的事都可射精!
-----------------------------------------------------
伤心、可怜、无肋的我555555。。。。。。。谁来赐我!!!
经验:16069
主帖:110回帖:15245
注册时间:
来自:广西梧州
发表于& 14:00&第楼 &
李韦苇,是不是曾经在龙圩开过电台那个.
-----------------------------------------------------
本版内容仅代表网民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道教中的无量天尊是何人?
道教中的无量天尊是何人?
无量天尊”,道教指所有的道法无边的道教诸神和真仙。信仰神仙者用作口头诵念的圣号,表示祈祷或感谢神仙等意思。其圣号的全称是“福生无量天尊”。据道经载,诸神、仙真大悲大愿大圣大慈,诚心诵念圣号,便可得到感应,消灾解厄,平安吉祥。 无量天尊 有懂得道教礼仪者,遇见道士(一般尊称道长)一面行礼(拱手礼或作揖礼),一面恭敬地平声念道“无量天尊”,这便是道教常念的圣号。“无量天尊”,道教指所有的道法无边的道教诸神和真仙。信仰神仙者用作口头诵念的圣号,表示祈祷或感谢神仙等意思。其圣号的全称是“福生无量天尊”(见《玄门日诵早晚课》)。据道经载,诸神、仙真大悲大愿大圣大慈,诚心诵念圣号,便可得到感应,消灾解厄,平安吉祥。 教内道侣相逢则多是一面行礼(拱手或作揖),一面亲切地道声:“慈悲”。有事求问,也必先道一声“慈悲”。“慈悲”是道教常用的礼貌语。盖道徒崇尚道祖老子三宝(慈、俭、不为天下先),并落实到平日言行中。
其他回答 (8)
  道教的这一词,最早是“无量寿福”,乃祝福善信的一个专用名词同佛教的“阿弥陀佛”并非一意;但道教的“无量寿福”的“福”字在西南地区的方言发音中与“佛”音相同,为避免曲解人们将佛教密宗的“无量寿佛”与“无量寿福”混淆,故后来全国道教统一以“福生无量天尊”的后四字“无量天尊”作为常尊圣号。
  然而,道教正一派有“三无量”一词,也可容为“三无量天尊”;“天尊”在本词中并不代表任何神,只是将“无量”一词升格至最高。
  综合来说,“无量天尊”是对别人的最高尊敬用语。
  道教有“度人无量天尊”、“福生无量天尊”、“功德无量天尊”等,这些都是完整的天尊称号。
谢谢仁兄捧场可我问的是道家而非佛家。
太上老君。。
本人入玄门二十余载。记得早年间,时有世人问及“佛家有‘阿弥陀佛'为口头用语,你们道家怎么说?”答曰:“口头禅非宗教之统一模式,不必各教尽有。”那时确实不曾听到类似“阿弥陀佛”的玄门用语。但老修行们在打交道时,常以“慈悲”或“您老慈悲”应之。 九十年代初,本人云游至东北地区,常往来于关东各庙之间。当时偶尔有顽皮的小道友以“无量天尊”调侃,但若被老道长听到,总以愠色或训诫止之。由于感到新奇,我曾向道友们请教“无量天尊”是怎么回事?原来却是一个趣闻。 八十年代初,广播电台常播出某著名评书艺人所说的传统评书。书中道家人物出场时,每以“无量——佛”为口头称号。后来在一次政协会上,评书艺人恰与千山无量观许信有大师同在一组,于是大师向艺人提出建议:道家不称佛,所以“无量佛”不宜用于道家人。而艺人为了评书的需要,恳请大师解决一个类似于 “阿弥陀佛”的四字用语。大师无奈,但又念其评书为世间之艺术,与玄门并无相干,遂告之以“道教尊神称天尊”。评书家触类旁通,于是“无量天尊”就这样产生了。 九十年代中期以后,许大师及东北地区有威望的老道长们相继羽化归去。与此同时,社会上很多观念也在急速更新。在此“大气候”影响之下,教门内道友们的思想及思维方式也开始由原来的墨守陈规而渐渐转向了追求外相上来,对新事物的接受也就快得多了。于是“无量天尊”这个带着幽默味道的艺人用语,也从最初的“顽皮话”而渐成为“合法化”了。记得在八年前东北某道观的一次大型宗教活动中,我第一次听到了“无量天尊”出现在玄门羽士的发言中,着实令我目瞪口呆!当然潮流难以逆转,后来,“无量天尊”便迅速出现在东北大部分道友尤其是道俗之间的交往中。甚至殿堂上道友们在为香客助磬的同时,语气悠长地口称“无 —量—天—尊”已成为定规,俨然世人笔下影视小说中之情状。更在此同时,关东的道友不断入关南下,因此又将“无量天尊”带到了大江南北…… 去年冬天,先后有两位南方小道友以手机短信方式与我联系,总以“无量天尊”开头以示恭虔。我感慨之余,曾以专页为之训导。现将大概内容重述如下: 佛家有“阿弥陀佛”、“无量寿佛”等诸佛称号。“阿弥陀”是佛之名讳,而“佛”是称号。“无量寿”即无穷之寿,以此为佛之名而称“无量寿佛”,可谓此佛是寿的化身。这都是讲得通的。而“无量天尊”却不然。道教有“度人无量天尊”、“福生无量天尊”、“功德无量天尊”等,这些都是完整的天尊称号。但如果省略掉“度人”、“福生”、“功德”,而仅保留“无量”,也就是说将原称号简化为“无量天尊”,那么还是原意吗?很显然,如依文寻意,“无量天尊”当解为“无穷多天尊”或“很多天尊”,像话吗?有这样简称的吗?其实,用此语者稍加审辨,便不难明白:“无量”是量的概念,怎能称之为天尊? 现将话题说回来,笔者乃山野之夫,孤陋寡闻,未曾查典考据,更不知整部《道藏》里面是否能找到单以“无量”称天尊的地方。但本人确实亲身经历了“无量天尊”在玄门中从无到有的整个过程。 前人云:“谬论所常,执为道理;谬误所常,执为规矩。”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变革,外面的世界可谓精彩纷呈。于是,古墙中有些人再也不甘心“严守内相、恬淡外相”,其实也算合乎常情。然而,凡事皆须循理,外相亦须适度。土豆贴金箔固然被视为荒唐,而珠宝上涂脂粉又何尝不是妄为!
我是个道士
道教中,是没有“无量天尊”的,“无量天尊”是媒体仿佛教的“无量寿佛”改变而来的
道教中只有,“福生无量天尊”“度人无量天尊”等等
当当“无量天尊”根本就解释不通。无量,是多的意思。很多天尊?
“福生无量天尊”,是道教徒的“口头禅”,祝福的话
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福生无量天尊
太上老君,即是老子
道教中,是没有“无量天尊”的,“无量天尊”是媒体仿佛教的“无量寿佛”改变而来的
道教中只有,“福生无量天尊”“度人无量天尊”等等
当当“无量天尊”根本就解释不通。无量,是多的意思。很多天尊?
“福生无量天尊”,是道教徒的“口头禅”,祝福的话
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福生无量天尊
九十年代初,本人云游至东北地区,常往来于关东各庙之间。当时偶尔有顽皮的小道友以“无量天尊”调侃,但若被老道长听到,总以愠色或训诫止之。由于感到新奇,我曾向道友们请教“无量天尊”是怎么回事?原来却是一个趣闻。 八十年代初,广播电台常播出某著名评书艺人所说的传统评书。书中道家人物出场时,每以“无量——佛”为口头称号。后来在一次政协会上,评书艺人恰与千山无量观许信有大师同在一组,于是大师向艺人提出建议:道家不称佛,所以“无量佛”不宜用于道家人。而艺人为了评书的需要,恳请大师解决一个类似于 “阿弥陀佛”的四字用语。大师无奈,但又念其评书为世间之艺术,与玄门并无相干,遂告之以“道教尊神称天尊”。评书家触类旁通,于是“无量天尊”就这样产生了。 九十年代中期以后,许大师及东北地区有威望的老道长们相继羽化归去。与此同时,社会上很多观念也在急速更新。在此“大气候”影响之下,教门内道友们的思想及思维方式也开始由原来的墨守陈规而渐渐转向了追求外相上来,对新事物的接受也就快得多了。于是“无量天尊”这个带着幽默味道的艺人用语,也从最初的“顽皮话”而渐成为“合法化”了。记得在八年前东北某道观的一次大型宗教活动中,我第一次听到了“无量天尊”出现在玄门羽士的发言中,着实令我目瞪口呆!当然潮流难以逆转,后来,“无量天尊”便迅速出现在东北大部分道友尤其是道俗之间的交往中。甚至殿堂上道友们在为香客助磬的同时,语气悠长地口称“无 —量—天—尊”已成为定规,俨然世人笔下影视小说中之情状。更在此同时,关东的道友不断入关南下,因此又将“无量天尊”带到了大江南北…… 去年冬天,先后有两位南方小道友以手机短信方式与我联系,总以“无量天尊”开头以示恭虔。我感慨之余,曾以专页为之训导。现将大概内容重述如下: 佛家有“阿弥陀佛”、“无量寿佛”等诸佛称号。“阿弥陀”是佛之名讳,而“佛”是称号。“无量寿”即无穷之寿,以此为佛之名而称“无量寿佛”,可谓此佛是寿的化身。这都是讲得通的。而“无量天尊”却不然。道教有“度人无量天尊”、“福生无量天尊”、“功德无量天尊”等,这些都是完整的天尊称号。但如果省略掉“度人”、“福生”、“功德”,而仅保留“无量”,也就是说将原称号简化为“无量天尊”,那么还是原意吗?很显然,如依文寻意,“无量天尊”当解为“无穷多天尊”或“很多天尊”,像话吗?有这样简称的吗?其实,用此语者稍加审辨,便不难明白:“无量”是量的概念,怎能称之为天尊? 现将话题说回来,笔者乃山野之夫,孤陋寡闻,未曾查典考据,更不知整部《道藏》里面是否能找到单以“无量”称天尊的地方。但本人确实亲身经历了“无量天尊”在玄门中从无到有的整个过程。 前人云:“谬论所常,执为道理;谬误所常,执为规矩。”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变革,外面的世界可谓精彩纷呈。于是,古墙中有些人再也不甘心“严守内相、恬淡外相”,其实也算合乎常情。然而,凡事皆须循理,外相亦须适度。土豆贴金箔固然被视为荒唐,而珠宝上涂脂粉又何尝不是妄为!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宗教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正一派道长可以结婚吗-55BBS 我爱购物网
&&正一派道长可以结婚吗
正一派道长可以结婚吗
道士有出家和不出家的区别,不出家的又称居士。金元以前,都是不出家的道士,没有必须出家的道士。金代全真教等创立后,制定了出家制度。道士分全真和正一两大派。全真派道士为出家道士,不结婚,素食,住在道观里。男为道士,女为道姑,皆蓄长发,拢发于头顶挽成髻,可戴冠,男道士蓄胡须。正一派道士可以结婚,吃荤。大部分为不出家的道士,也称火居道士,少部分为出家道士。不出家的正一道士,一部分在宫观里活动,也有一部分没有宫观,为散居道士。没有宫观的散居道士,一般情况是平时穿俗装,住在家中。正一道士多为男性,不蓄长发和胡须,发式同俗人相同。他们不穿道装时,看不出是道士。全真派和正一派在教法和科仪上有许多不同。比如全真派修炼内丹,正一派道士经忏中用符咒。在科仪、所做法事的侧重点和所敬祖师上更差异。比如一个明显差异是,正一派弟子须经过授才成为有资格的道士,而全真派弟子则需授戒。授、授戒均有严格规定,仪式非常隆重
8条其他回答
道门各派传承不同,所以各派对于门人的婚姻问题都有不同的要求。
元代以天师道统掌各符派法坛,上清、灵宝、天师等派合在正一名下,号称“三山符”,自此,上至上清灵宝等名门大教乃至走草根路线的闾山派、六壬门等法教,统归天师府掌管。这些道派门下又分火居出家两种道士,出家道士居住宫观之中,不婚娶,奉斋戒;火居道士可以娶亲蓄子,但是也要持戒奉斋,其中,天师道就不禁止门人婚娶,自张道陵天师以来,历代天师都以嫡亲身份继承法统。
全真派以及与之接近的隐仙派等,由于修炼孤身修行的清净丹法,所以禁止门人婚娶,并将断淫作为修道的重要标准。
所以,全真派门下道士不得婚娶,而正一派则存在着相当一部分火居道士
慈悲江西南昌万寿宫,西山万寿宫。都是正一派道长,主要以符为主。如果想修内丹,全真派的道长多些。你可以拜万寿宫的道长为师,然后向师傅说明,由你的门师向你推荐位全真派的道长,然后向全真派的道长讨学。道教讲,七个师傅不为多。拜师可以直接去万寿宫,先找道长咨询。然后宫内与你有缘的道长会考验你,经过考验后道长会挑吉日开坛,为你做皈依拜师。皈依拜师后你就是俗家弟子了,但是俗家弟子学不到东西,你必须还要去受传度,传度后就属于正一派正式道童了,道童期三年,三年后还必须授,不授的道士,没有司神,未列天班,不能开坛。全真派要出家,所以全真派你只能做皈依的俗家弟子。仙道贵生 无量度人福生无量天尊 慈悲在南昌市里的万寿宫属于旅游景点了,要门票。在南昌西山的万寿宫就是远点。两个你都去咨询下,江西省南昌市道教协会,就在西山万寿宫。你也可以直接找道协的办公人员进行咨询。仙道贵生 无量度人福生无量天尊
道教皈依问题皈依是指什么? 答:皈依就是皈从依靠,道教讲究:第一:皈依无上“道宝”,即皈依“太上无极大道”,能永脱轮回;第二:皈依无上“经宝”,即皈依“三十六部尊经”,能得闻正法;第三:皈依“无上师宝”,即皈依“玄中大法师”,能不落邪见。2、问:我想皈依道教,请问怎么皈依?答:选定师父,申请要求皈依,经同意后,填写皈依表文,按道教仪范举行皈依仪式。本观皈依分皈依正一派和皈依全真派。3、问:我是山东人,请问我不到四川能否成为你们那里的皈依弟子? 答:可以的。4、问:我不来贵地道观怎么办理皈依仪式?答:认真完整的填写皈依申请表,同时准备身份证复印件,一寸证件照3张,交纳相应拜师皈依功德费、证件工本费。本观皈依分皈依正一派和皈依全真派,请考虑选择。5、问:皈依道教有什么要求?皈依一定要出家吗?答:皈依入道人不受地域,工作,性别,民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限制。皈依未必要出家,在家同样可以皈依入道,简称居士。信奉道教,敬重道教,爱好道教,或从事道教养生修炼,道学研究和道教工作等方面的人都可以。皈依道教的人应该以严格的要求来给众人作出榜样,自炎黄立国,太上赐教,均崇道尚德。继五千年一贯之优秀文化,承宗祖先哲智慧和心血,传中华民族之本土信仰,处上为君本,安下为民俗,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谨从师训,遵守道规,仁慈,俭朴,不偷盗,不抢劫,不霸道,修善积德,勤持奉献,心胸开阔,团结协作,努力维护和光大道教。振兴中华民族。6、问:皈依道教有什么作用?答:一:安心立命。二:加深理解,搞好修持。三: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四:超亡度灵远离苦难和地狱,净化无形空间,清静社会,安定人心,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亲情和交流。7、问:如何选择皈依师父?任意找一位道长拜师可以吗? 答:不行的。收徒道长必须有收皈依弟子资格。 8、请问什么样的道长有收皈依弟子的资格?是不是他们都在道观里有职务? 答:该道长必须是国家认可的道教教职人员,一般是当家道长,且所在道观必须是经县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开放并依法登记的道教活动场所,有常住的乾道、坤道三人以上。 9、问:正一派跟全真派有什么区别?答:一、全真派建立有传戒和丛林制度,全真派道士要求出家住观修行,不娶妻,不茹荤,不饮酒,其教以“三教圆通”、“识心见性”、“独全其真”为宗旨,故名“全真”;其修炼主旨是清静无为,去情去欲,修心炼性,养气炼丹,含耻忍辱为内修“真功”,以传道济世度人为外修“真行”,功行两全,证圣成真,谓之“全真”。二、正一派道士一般居家修行,可娶妻成家立业、茹荤、饮酒;正一派道士主要以符U斋醮、祈福禳灾、降邪驱鬼、超度亡灵为主要宗教活动。注:皈依道教一般指皈依全真派或正一派,皈依后称道教居士,可住观也可居家修行,可娶妻成家立业、茹荤、饮酒
您好,中国农村丧葬风俗是中国佛教、道教、儒教三教合一的产物,是一种民间信仰,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宗教,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教了。道教教义不能与迷信思想混杂不清,新中国道教协会的第一人会长是全真教岳崇岱道长。天师道(即五斗米教,正一派,创立于东汉)青城山主持易心莹(已经仙逝)道长也是中国道教协会的创始人之一。全真教修炼要求异常严格枯燥,没有任何假期,创立于金朝(这个你看金庸的《神雕侠侣》就能知道),全真教创立比较晚,但是至今保留,并对当代道教影响巨大,天师道则已经衰弱了,因为民国时期最后一代天师在抗日战火中不知所踪。另外现在火居道士仍然有巨大影响,火居道士可以结婚,可以喝酒吃肉,除了道教庆典以外都与常人无异,这也极大体现了中国宗教的包容性,不像天主教、东正教迫害新教徒及其他宗教,严格控制人民思想生活
道士是信奉道教的教徒,以从事道教活动为职业。其中女性的“坤道”,又称女冠,俗称道姑;男性的道士称为“乾道”,也称道人、羽士、羽客、黄冠等,又尊称为道长。1997年,中国大陆有道士25000多人。目前中国大陆的道士约有5万余人。道士的服装称为道袍,是一种中国古代的汉服,还要戴古代的冠巾,脚上穿的鞋叫做云履。道士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称为宫、观、道院或者庙,他们大多住在这些宫观里面。现代道士有两种:全真教的道士是出家的,头发和胡须都要蓄起来,头顶还要挽髻,大部分吃素,强调清修;正一道的道士一般不蓄发,修炼特别强调符,可以结婚,吃荤,大部分为不出家的道士,也称火居道士,少部分为出家道士,主要从事道教仪式活动。现代正一派弟子须经过授才成为有资格的道士,而全真派弟子则需授戒。“道士”一词也可指一般学道、务道之士。 三清:是玉清、上清、太清的全合称,是道教信奉的三位住在三清天三清境的最高尊神。玉清指元始天尊(又称天宝君),上清指灵宝天尊(又称太上道君),太清指道德天尊(又称太上老君)。也有人信为“一气化三清”,“三清”都是元始天尊的化身。三清像多并排供奉在道观正殿
道教出家男为乾道,女为坤道,一般按要求需要高中以上文凭,但各地收容不一,需要你准备身份证原件,当地派出所出具的无案底证明,自己写的出家自愿申请书及父母同意出家的同意书,到任何一个当地道教协会或者你有心目中的师父也可,一般出家考察期3年,如果合格出家,三年后师父会束发,冠巾等等才算是正规道士,正一本身就是散居道人,没有出家一说,只要你到天师府经过受度受h就是正一道士,可以结婚生子,因此不能算列为出家范畴,但从道教仪轨来看,正一派也是道士,但不出家,不住庙,不蓄发,不忌口等等!因此道教分为全真正一两派,也可以理解为正一是老教主修符,全真是新教主修内丹!以上是本人咨询过道教大师李冲晖道长后给予的解答
道士: [ dào shì ]
道士的称谓 道士之名源于战国、秦汉时的方士,即有方术之士。道教创立之后,道士则专指从道修行的道教神职教徒。隋唐前后道士,习惯上男称道士、黄冠;女称女冠、女真。较晚至今,则分别称男、女道士为乾道和坤道。南北朝时代奉道之士增多,对在家修持的人,称为“火居道士”,以区别出家道士。 在历史上,随着各朝代文化的影响,道士修行程度和教理造诣,以及担任的教职,配以相关的称谓,择要简述如下:
天师:指张陵或其嗣号之后裔。但后世也有个别道士称“天师”,如寇谦之(北魏),隋焦子顺,唐胡惠超等。 法师:精通经戒、主持斋仪,度人入道,堪为众范的道士,叫法师。精通道法,能养生教化,为人师表者叫法师。 炼师:起初多指修习上清法者,后泛称修炼丹法达到很高深境界的道士。 祖师宗师:各道派的创始人曰祖师;各派传道的首领称之为宗师。 真人: 通常尊称那些体道大法,道行高深,羽化登仙的道士。 黄冠:早期道教徒崇尚黄色,故世人根据道士衣冠颜色,称道士为黄冠。 羽客:亦称“羽士”、“羽人”。以鸟羽比喻仙人可飞升上天,引申为神仙方士,进而专指道士。后世道士多取以自号。 先生:道士的尊称或谥号、赐号。 居士:信奉道教的俗家信众。 方丈:对道教十方丛林最高领导者称谓,亦可称“住持”。方丈是受过三坛大戒,接过律师传“法”,戒行精严,德高望重,受全体道众拥戴而选的道士。 监院:亦称“当家”、“住持”。由常住道众公选,为道教丛林中总管内外一切事务者。当监院大任者,必须才全智足,通道明德,仁义谦恭,宽宏大量,弱己卫众,柔和善良,明罪福因果,功行俱备。 知客:负责接待参访及迎送宾客,《三乘集要》记载:“知客应答高明言语,接待十方宾朋,须以深知事务,通达人情,乃可任也。 高功:指那些德高望重,精于斋醮科仪,善于踏罡步斗,沟通神人,代神宣教,祈福消灾,拔度幽魂,主持斋醮法会的道士,是经师的首领。 道人:最初与方士同义,最早出现于《汉书?京房传》。道教创立后,道人一词曾专指道士。南北朝时代,则以道人专指沙门,而区别于道士。唐朝以后,又以道人泛指有道术之人,或指道士。 道长:是当今教外人士对出家道士的尊称,而不是职称。 道士也称道人、羽士、羽客、羽衣、羽人、黄冠等。道士是男女的通称,女道士也可称道姑、女道;男道士也称乾道,相对女道士称坤道;黄冠专指男性道士时,女道士称女冠。道士的敬称道爷是男女通用的,而没有“道奶奶”。道士相互之间,则称道长、道友、道兄等也是男女通用的,道教以外的人也可以这样称呼他们。尊称学问精深、修炼有成或德高望重的道士可以尊称为先生、真人,一般是朝廷颁赐。道士们自己按修行也有尊号。 道士的派别
道士有出家和不出家的区别,不出家的又称居士。金元以前,都是不出家的道士,没有必须出家的道士。金代全真教等创立后,制定了出家制度。道士分全真和正一两大派。全真派道士为出家道士,不结婚,素食,住在道观里。男为道士,女为道姑,皆蓄长发,拢发于头顶挽成髻,可戴冠,男道士蓄胡须。正一派道士可以结婚,吃荤。大部分为不出家的道士,也称火居道士,少部分为出家道士。不出家的正一道士,一部分在宫观里活动,也有一部分没有宫观,为散居道士。没有宫观的散居道士,一般情况是平时穿俗装,住在家中。正一道士多为男性,不蓄长发和胡须,发式同俗人相同。他们不穿道装时,看不出是道士。
全真派和正一派在教法和科仪上有许多不同。比如全真派修炼内丹,正一派道士经忏中用符咒。在科仪、所做法事的侧重点和所敬祖师上更差异。比如一个明显差异是,正一派弟子须经过授才成为有资格的道士,而全真派弟子则需授戒。授、授戒均有严格规定,仪式非常隆重。 道士的位阶
早期道教道士的位阶是同军事、行政组织结合在一起的,如张角的太平道设三十六方,方相当于将军。张鲁的五斗米道,道士最高位阶为师君,其次为治头大祭酒或祭酒,最低为鬼卒。随着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消失,这些位阶制度也随之变化。
《给坛靖元科》规定,受戒道士分九阶,称九“品”。必须掌握规定的经、达到规定的修行才能授予品位。规定是:
第一品:必须熟悉《大洞真经》和《黄庭经》。
第二至三品:必须精通《三洞五雷经》。
第四至五品:必须精通《盟威经》。
第六至七品:必须精通《三五都功》。
第八至九品:必须胜任举行科仪的直香和引班。 道士的服饰
道教服饰有样式规定。道装有大褂、道袍(或称得罗)、戒衣、法衣、花衣(或称作班衣)。大褂、道袍为日常服,戒服在受戒时穿,法衣是做法或宗教大典时高工和方丈穿的法服,花衣是经师上殿时穿的绣花衣。
道士帽称巾。全真之巾有唐巾、冲和巾、浩然巾、逍遥巾、紫阳巾、一字巾、纶巾、三教巾、九阳巾等九种。正一之巾有纯阳巾、南华巾、庄子巾、荷叶巾、混元巾、九梁巾、诸葛巾、太阳巾、包巾(幅巾)等九种。
道人戴的冠子有黄冠、五岳冠、莲花冠、星冠、五老冠等。 道士的职务
道教宫观从传法受戒可分为子孙庙和十方丛林两种。子孙庙可收徒弟,观主实行师徒世袭制,不接受游方道士。十方丛林也称十方常住,接受游方道士挂单居住,有传戒特权而不得私收徒弟。在十方丛林中,常住道士都有细致的分工。最高负责人是方丈,或称住持,即观主。监院是居第二位的全面负责人。方丈、监院以下有客、寮、库、帐、经、典、堂、号等八大执事,分头负责八个方面的事务。
客即客堂,负责人称知客,负责接待宾客,并协助监院总理事务。寮即寮房,负责人称巡照,负责劳动事务。库即库房,负责人称库头,负责库房。帐即帐房,负责人称帐房,负责财务。经即经堂,负责人称高功,负责诵经。典既是典造(或称点座),负责人称典造,负责伙食。堂即十方堂(或称云水堂),负责人称堂主,负责安置游方道士。号即号房,负责人称迎宾,负责先行迎接和初步了解游方道士。
此外还有“三都五主十八头”。三都为名誉职务。五主和十八头各司一职,地位低于八大执事。
各大丛林在分工列职方面也不尽相同。 道士用的法器
1、令牌是道教最重要的法器之一,在各种道教科仪或法事活动中,令牌是较常用的法器,它是道教历代祖师们因为宗教法事活动的需要。
2、法印在道教中是不可缺少的法器,就法印用途而言,十分广泛,凡通神达灵、驱鬼辟邪、呼风运雷、炼丹修真、上章奏表、书符制录皆需用法印
3、宝葫芦:纯黄铜制品,高23厘米,是高级法器之一,炼60天成功。
道士: [ dào shì ]
道士的称谓 道士之名源于战国、秦汉时的方士,即有方术之士。道教创立之后,道士则专指从道修行的道教神职教徒。隋唐前后道士,习惯上男称道士、黄冠;女称女冠、女真。较晚至今,则分别称男、女道士为乾道和坤道。南北朝时代奉道之士增多,对在家修持的人,称为“火居道士”,以区别出家道士。 在历史上,随着各朝代文化的影响,道士修行程度和教理造诣,以及担任的教职,配以相关的称谓,择要简述如下:
天师:指张陵或其嗣号之后裔。但后世也有个别道士称“天师”,如寇谦之(北魏),隋焦子顺,唐胡惠超等。 法师:精通经戒、主持斋仪,度人入道,堪为众范的道士,叫法师。精通道法,能养生教化,为人师表者叫法师。 炼师:起初多指修习上清法者,后泛称修炼丹法达到很高深境界的道士。 祖师宗师:各道派的创始人曰祖师;各派传道的首领称之为宗师。 真人: 通常尊称那些体道大法,道行高深,羽化登仙的道士。 黄冠:早期道教徒崇尚黄色,故世人根据道士衣冠颜色,称道士为黄冠。 羽客:亦称“羽士”、“羽人”。以鸟羽比喻仙人可飞升上天,引申为神仙方士,进而专指道士。后世道士多取以自号。 先生:道士的尊称或谥号、赐号。 居士:信奉道教的俗家信众。 方丈:对道教十方丛林最高领导者称谓,亦可称“住持”。方丈是受过三坛大戒,接过律师传“法”,戒行精严,德高望重,受全体道众拥戴而选的道士。 监院:亦称“当家”、“住持”。由常住道众公选,为道教丛林中总管内外一切事务者。当监院大任者,必须才全智足,通道明德,仁义谦恭,宽宏大量,弱己卫众,柔和善良,明罪福因果,功行俱备。 知客:负责接待参访及迎送宾客,《三乘集要》记载:“知客应答高明言语,接待十方宾朋,须以深知事务,通达人情,乃可任也。 高功:指那些德高望重,精于斋醮科仪,善于踏罡步斗,沟通神人,代神宣教,祈福消灾,拔度幽魂,主持斋醮法会的道士,是经师的首领。 道人:最初与方士同义,最早出现于《汉书?京房传》。道教创立后,道人一词曾专指道士。南北朝时代,则以道人专指沙门,而区别于道士。唐朝以后,又以道人泛指有道术之人,或指道士。 道长:是当今教外人士对出家道士的尊称,而不是职称。 道士也称道人、羽士、羽客、羽衣、羽人、黄冠等。道士是男女的通称,女道士也可称道姑、女道;男道士也称乾道,相对女道士称坤道;黄冠专指男性道士时,女道士称女冠。道士的敬称道爷是男女通用的,而没有“道奶奶”。道士相互之间,则称道长、道友、道兄等也是男女通用的,道教以外的人也可以这样称呼他们。尊称学问精深、修炼有成或德高望重的道士可以尊称为先生、真人,一般是朝廷颁赐。道士们自己按修行也有尊号。 道士的派别
道士有出家和不出家的区别,不出家的又称居士。金元以前,都是不出家的道士,没有必须出家的道士。金代全真教等创立后,制定了出家制度。道士分全真和正一两大派。全真派道士为出家道士,不结婚,素食,住在道观里。男为道士,女为道姑,皆蓄长发,拢发于头顶挽成髻,可戴冠,男道士蓄胡须。正一派道士可以结婚,吃荤。大部分为不出家的道士,也称火居道士,少部分为出家道士。不出家的正一道士,一部分在宫观里活动,也有一部分没有宫观,为散居道士。没有宫观的散居道士,一般情况是平时穿俗装,住在家中。正一道士多为男性,不蓄长发和胡须,发式同俗人相同。他们不穿道装时,看不出是道士。
全真派和正一派在教法和科仪上有许多不同。比如全真派修炼内丹,正一派道士经忏中用符咒。在科仪、所做法事的侧重点和所敬祖师上更差异。比如一个明显差异是,正一派弟子须经过授才成为有资格的道士,而全真派弟子则需授戒。授、授戒均有严格规定,仪式非常隆重。 道士的位阶
早期道教道士的位阶是同军事、行政组织结合在一起的,如张角的太平道设三十六方,方相当于将军。张鲁的五斗米道,道士最高位阶为师君,其次为治头大祭酒或祭酒,最低为鬼卒。随着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消失,这些位阶制度也随之变化。
《给坛靖元科》规定,受戒道士分九阶,称九“品”。必须掌握规定的经、达到规定的修行才能授予品位。规定是:
第一品:必须熟悉《大洞真经》和《黄庭经》。
第二至三品:必须精通《三洞五雷经》。
第四至五品:必须精通《盟威经》。
第六至七品:必须精通《三五都功》。
第八至九品:必须胜任举行科仪的直香和引班。 道士的服饰
道教服饰有样式规定。道装有大褂、道袍(或称得罗)、戒衣、法衣、花衣(或称作班衣)。大褂、道袍为日常服,戒服在受戒时穿,法衣是做法或宗教大典时高工和方丈穿的法服,花衣是经师上殿时穿的绣花衣。
道士帽称巾。全真之巾有唐巾、冲和巾、浩然巾、逍遥巾、紫阳巾、一字巾、纶巾、三教巾、九阳巾等九种。正一之巾有纯阳巾、南华巾、庄子巾、荷叶巾、混元巾、九梁巾、诸葛巾、太阳巾、包巾(幅巾)等九种。
道人戴的冠子有黄冠、五岳冠、莲花冠、星冠、五老冠等。 道士的职务
道教宫观从传法受戒可分为子孙庙和十方丛林两种。子孙庙可收徒弟,观主实行师徒世袭制,不接受游方道士。十方丛林也称十方常住,接受游方道士挂单居住,有传戒特权而不得私收徒弟。在十方丛林中,常住道士都有细致的分工。最高负责人是方丈,或称住持,即观主。监院是居第二位的全面负责人。方丈、监院以下有客、寮、库、帐、经、典、堂、号等八大执事,分头负责八个方面的事务。
客即客堂,负责人称知客,负责接待宾客,并协助监院总理事务。寮即寮房,负责人称巡照,负责劳动事务。库即库房,负责人称库头,负责库房。帐即帐房,负责人称帐房,负责财务。经即经堂,负责人称高功,负责诵经。典既是典造(或称点座),负责人称典造,负责伙食。堂即十方堂(或称云水堂),负责人称堂主,负责安置游方道士。号即号房,负责人称迎宾,负责先行迎接和初步了解游方道士。
此外还有“三都五主十八头”。三都为名誉职务。五主和十八头各司一职,地位低于八大执事。
各大丛林在分工列职方面也不尽相同。 道士用的法器
1、令牌是道教最重要的法器之一,在各种道教科仪或法事活动中,令牌是较常用的法器,它是道教历代祖师们因为宗教法事活动的需要。
2、法印在道教中是不可缺少的法器,就法印用途而言,十分广泛,凡通神达灵、驱鬼辟邪、呼风运雷、炼丹修真、上章奏表、书符制录皆需用法印
3、宝葫芦:纯黄铜制品,高23厘米,是高级法器之一,炼60天成功。
扫描下载客户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念福生无量天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