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下关于比较好道教的经典文献是什么诗歌指的是什么

论诗五绝(其二)诗中哪一句写出来作者的主张?最好赏析也写上.加上一个问题:诗中“风骚”各指什么?_百度作业帮
论诗五绝(其二)诗中哪一句写出来作者的主张?最好赏析也写上.加上一个问题:诗中“风骚”各指什么?
论诗五绝(其二)诗中哪一句写出来作者的主张?最好赏析也写上.加上一个问题:诗中“风骚”各指什么?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工夫半未全.
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诗解穷人我未空,想因诗尚不曾工.
熊鱼自笑贪心甚,既要工诗又怕穷.
写出了后人继承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便是出自此诗.语言直白,但寓意深刻.
风骚:做爱啊"风骚"是指作品在文学界的地位及其影响.
在中国文学史上,“风骚”是代表《诗经》的《国风》和代表《楚辞》的《离骚》的并称.而“风骚”传统则是在《诗经》和《楚辞》的影响下发展形成的我国古代诗歌的两种优良传统,即代表《诗经》的《国风》所形成的“风”诗传统和代表《楚辞》的《离骚》所形成的“骚”诗传统.
所谓的“风”诗传统,就是世代相传的现实主义的精神.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按照生活的实际样式再现生活,并通过对生活真实的、具体的、形象的描写,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或本质的某些方面.《国风》中的民歌和二雅中的卿士大夫政治讽喻诗就集中体现了这种现实主义的精神.在内容上,它们正视现实、描写现实、揭露现实、批判现实;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它们善于用朴素的文风、简洁的语言、巧妙的比兴,塑造出真实、自然而生动的形象,描绘出亲切感人的生活画面,来抒发情怀,反映现实.而这也就是“风”诗传统,即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主要特征.后世文学中继承发展了“风”诗传统的现实主义精神的主要有:两汉乐府民歌、建安曹魏时代的文人诗歌、北朝民歌、唐代杜甫的“诗史”作品、中唐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运动”、宋代以王禹偁作品为代表的“白居易体”诗歌、金元之际元好问的诗歌等.元代关汉卿的杂剧、清代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虽然不是诗歌,但是也继承了现实主义文学的优良传统.
只眼:独到的见解,眼力出众.
艺苑:艺坛,艺术领域.
雌黄:即鸡冠石,黄赤色,可作颜料.古人写字用黄纸,写错了用雌黄涂掉再写.后用信口雌黄喻随口乱说.
这是一首作者表白自己的艺术主张的诗.指出文艺批评应提倡有独到的见解,不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
前二句点出在纷纷的艺苑里各种说法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对错互见,深浅不一,对同一问题的看法有时也五花八门.这时需要的是独具慧眼,有自己的视角和观点.当然这是相当不容易的,需要自己有深厚的学养和阅历,成为“高人”.
后二句作一形象的比喻,用矮人看戏作比,矮人看戏时被前边的人挡住目光,哪里能看到戏台上的场景?戏散大家一起谈起来时,只能是附和人家的说法.这就好比我们自己对“艺苑”的看法,如果自己学力浅薄,不能“独具只眼”,那就只能“随人说短长”了,这种鹦鹉学舌,拾人牙慧的行为作者是坚决反对的.
人,充满了多欲与好奇的心理.欲之最大者,莫过於求得长生不死之果实;好奇之最甚者,莫过於探寻天地人我生命之根源,超越世间而掌握宇宙之功能.由此两种心理之总和,构成宗教学术思想之根本.西方的佛国、天当,东方的世外桃源与大罗仙境之建立,就导致人类脱离现实物欲而促使精神升华.
舍此之外,有特立独行,而非宗教似宗教,纯就现实身心以取证者,则为中国传统的神仙修养之术,与乎印度传统的修心瑜伽及佛家神肉体而力求超越物理世界之束缚,以达成外我的永恒存在,进而开启宇宙生命原始之奥秘.既不叛於宗教者各自之信仰,又不纯依信仰而自求实证.
但千古以来,有关长生不老的书籍与口传秘法,流传亦甚普及而真仙何在?寿者难期,看来纯似一派谎言,无足采信.不佰我们现在有此怀疑,古人也早有同感.故晋代人嵇康,撰写「养生论」而力言神仙之可学,欲从理论上证明其事之真实.
嵇康提出神仙之学的主旨在於养生,堪称平实而公允.此道是否具有超神入化之功,暂且不问,其对现有养生之助益,则绝难否认.且与中国之医理,以及现代之精神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学,可以互相辅翼,大有发扬的必要.
一种学术思想,自数千年前流传至今,必有它存在的道理.古人我们今天对此不容易了解.况且自古以来毕生埋头此道,进而钻研深入者,到底属於少收的特立独行之士,不如普通应用学术,可以立刻见效於谋生.以区区个人的阅历与体验,此道对於平常注意身心修养,极有自我治疗之效.如欲「病急投医,临时抱佛.」可以休矣.
至欲以此探究宇宙与人生生命之奥秘,而冀求超凡者,则又涉及根体之说.清人赵翼论诗,有「少时学语苦难图,只道工夫半未全.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之说.诗乃文艺上的小道,其高深造询之难,有如此说.何况变化气质,岂能一蹴而就,而得其圜中之妙哉![编辑本段]论诗
汉谣魏什久纷纭,正体无人与细论.
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
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
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
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
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尔何?
(钟嵘评张华诗,恨其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柳子厚,晋之谢灵运;陶渊明,唐之白乐天.)
纵横诗笔见高情,何物能浇块垒平.
老阮不狂谁会得,出门一笑大江横.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仍复见为人.
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
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
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
斗靡夸多费览观,陆文犹恨冗于潘.
心声只要传心了,布谷澜翻可是难.
(陆芜而潘净,语见《世说》)
排比铺张特一途,藩篱如此亦区区.
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石武〗〖石夫〗.麻烦大家看下优美的诗句 诗句会的人说下嘛,不好意思,麻烦了订_百度知道
麻烦大家看下优美的诗句 诗句会的人说下嘛,不好意思,麻烦了订
有分古代还是现代么……先推荐一些我喜欢的~=w=古代:推荐著名的越人歌,最后一句亮点;还有我喜欢的西厢记的凤求凰,牡丹亭的游园惊梦,陆游唐婉诀别的钗头凤以及深孚其名的苍凉的古艳歌(还有好多不一一列举了):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知),心悦君兮君不知。凤求凰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何日见许兮,慰我旁徨。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游园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以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 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古艳歌】(汉无名氏)昔载杨柳,依依汉南。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卑贱鄙陋,不如贵人。妾日已远,彼日已亲。何所告诉,仰呼苍天。悲哉窦生。衣不厌新,人不厌故。悲不可忍,怨不自去。彼独何人,而居是处。现代篇……现代优美的挺多的,代表有仓央嘉措,席慕蓉,戴望舒,顾城,海子等等。喔,古诗里,君生我未生那个也还可以……有需要再说,先举些例子: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绝似花蜂困网罗,奈他工布少年何。圆成好梦才三日,又拟将身学佛陀。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 仓央嘉措(我跪了这首网上居然没有?!自己码字中……)也许有过去也许只有在回忆里才能再见你红尘如泥而我在最深的红尘里与你相遇又在风轻云淡的光阴下匆匆别离也许我还是我也许你还是你也许有一天在乱世的红尘里还可以闻到彼此的呼吸那时候我答应你在最烟火的人间沉迷并且再不轻易说分离蝴蝶兰 席慕蓉与那多雨多雾的昔日已经隔得很远如今她低眉垂首驯养在我洁净的窗前曾经是那样狂野的白色原生种的蝴蝶兰啊是不是还有些欲望在梦里继续滋长是不是还有些记忆    不肯还给荒莽 互不相涉了     那过往如此宣告而她知不知道那如蝶翅般微微颤动着的花瓣只能等待坠落        在一些无人察觉的时刻像透明的月光终于会离开寒夜的杉林像你       终于离开了我寂静的心码字码得心累,手机党表示就此告一段落……挥手绢~有需要再说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它躺在你离开它的地方,是否消散在而死亡舔着创伤,正步步向我逼拢。不像他走过很多路的脚底。棕榈树上我现在记不得我学习写的如是,他真的长是的哈哈
诗句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关于生活的诗句麻烦讲一下关于写生活美好的诗句.一定是诗句.成语也行.谢谢_百度作业帮
关于生活的诗句麻烦讲一下关于写生活美好的诗句.一定是诗句.成语也行.谢谢
关于生活的诗句麻烦讲一下关于写生活美好的诗句.一定是诗句.成语也行.谢谢
● 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卢梭 ●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前程似锦,阳光大道,幸福安康,幸福美满,福寿安康,太平盛世,繁荣昌盛...
虞美人作者: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首词只是用朴素的语言吟咏,感叹自己的身世和遭遇,诉说人生的愁恨。李煜处在人生的绝路上,已经看到了生命的尽头,他回顾着滔滔江水一般流逝的时光,春花秋月,年复一年,四十年的往事涌现在心头。小楼东风,春光又新,但...
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生活就像一棵树。当前位置:
>>>根据注释,结合自己的理解,译出下面的古诗。悯①农李绅春种一粒粟..
根据注释,结合自己的理解,译出下面的古诗。&&&&&&&&
悯①农&&&&&李绅&&&&&& 春种一粒粟②,秋收万颗子③。&&&&&四海④无闲田,农夫犹⑤饿死。&&
注释:①悯:同情,怜悯。&&②粟:谷子。&&③万颗子:形容收成好。&&④四海:指全国各地。&&⑤犹:还,仍然。&&&&&&&&&&&&&&&&&&&&&&&&&&&&&&&&&&&&&&&&&&&&&&&&&&&&&&&&&&&&&&&&&&&&&&&&&&&&&&&&&&&&&&&&&&&&&&&&&&&&&&&&&&&&&&&&&&&&&&&&&&&&&&&&&&&&&&&&&&&&&&&&&&&&&& &&&&&&&&&&&&&&&&&&&&&&&&&&&&&&&&&&&&&&&&&&&&&&&&&&&&&&&&&&&&&&&&&&&&&&&&&&&&&&&&&&&&&&&&&&&&&&&&&&&&&&&&&&&&&&&&&&&&&&&&&&&&&&&&&&&&&&&&&&&&&&&&&&&&&&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专项题
春天种上一粒种子,到了秋天,收成很好,能收到很多粮食,全国各地没有一块空闲的田地,而农民们却依然会惨遭饿死。(意思对即可)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根据注释,结合自己的理解,译出下面的古诗。悯①农李绅春种一粒粟..”主要考查你对&&翻译句子&&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翻译句子:就是把诗句或文言文用现代白话文的语言写出来。翻译句子要通顺、合理,符合语言规范。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1.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2.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1.“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2.“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3.“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4.“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5.“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6.“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泽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泽成“(湖面)风平浪静”。
发现相似题
与“根据注释,结合自己的理解,译出下面的古诗。悯①农李绅春种一粒粟..”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80671071016725439998103923614请问下有谁知道诗歌按什么来分类? 说出来吧,不好意思,麻烦各位了_百度知道
请问下有谁知道诗歌按什么来分类? 说出来吧,不好意思,麻烦各位了
提问者采纳
一个十几岁的生命,一个花样的年龄从此定格曾经的追梦?就算碧落黄泉我也忘不了你给我的幸福与美好过去如歌过去如泣,啊·男孩就边哭边站在院子怄气。男孩的妈妈领着她的侄女去农田继续干活了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古诗类别&& 按音律分类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题材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①楚辞体:是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所创的一种诗歌形式,其特点是运用楚地方言、声韵,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东汉刘向编辑的《楚辞》,全书十七篇,以屈原作品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离骚》为代表作,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体”为“骚体”。②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机构,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后人统称为汉乐府。后来乐府成为了一种诗歌体裁。(1976年在秦始皇陵区出土了一件钮钟,上书错金铭文:“乐府”,2000年在西安秦遗址出土“乐府承印”封泥一枚,进一步肯定了这一史实,而非始于汉武帝时期。)(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例如,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的律诗,每首四联八句,每句字数必须相同,可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如果在律诗定格基础上加以铺排延续到十句以上,则称排律,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再如,绝句仅为四句两联,又称绝诗、截句、断句,平仄、押韵、对偶都有一定要求。 从上到下,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按内容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1)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2)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3)山水田园诗曹操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4)边塞诗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仍频,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5)行旅诗和闺怨诗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或托物传情,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6)送别诗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描写风景的诗歌。概括一下,主要分为9种:1.讽刺2.爱情3.哲理 4.送别5.风景6.抱负7.想像8.故事9.思想新诗类别1.叙事诗和抒情诗这是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的。(1)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史诗如古希腊荷马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故事诗如我国诗人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诗体小说如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2)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和讽刺诗。这类作品很多,不一一列举。当然,叙事和抒情也不是绝然分割的。叙事诗也有一定的抒情性,不过它的抒情要求要与叙事紧密结合。抒情诗也常有对某些生活片断的叙述,但不能铺展,应服从抒情的需要。2.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和韵脚诗。这是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类的。(1)格律诗: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如,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和“词”“曲”,欧洲的“十四行诗”。(2)自由诗:是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美国诗人惠特曼(年)是欧美自由诗的创始人,《草叶集》是他的主要诗集。我国“五四”以来也流行这种诗体。(3)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如,鲁迅的《野草》。(4)韵脚诗:属于文学体裁的一种,顾名思义,泛指每一行诗的结尾均须押韵,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如同歌谣。这里的韵脚诗指现代韵脚诗,属于一种新型诗体,类似流行于网络的方道文山流素颜韵脚诗。出道于2000年之后。诗体分类汉魏六朝诗,一般称为古诗,其中包括汉魏乐府古辞、南北朝乐府民歌,以及这个时期的文人诗。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乐府歌辞是由乐府机关采集,并为它配上乐谱,以便歌唱的。《文心雕龙·乐府》篇说:“凡乐辞曰诗,诗声曰歌。”由此可以看出诗、歌、乐府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诗指的是诗人所作的歌辞,歌指的是和诗相配合的乐曲,乐府则兼指二者而言。后来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写的作品,虽然没有配乐,也可称为乐府。中唐时白居易等掀起一个新乐府运动,创新题,写时事,因而叫作新乐府。唐以后的诗体,从格律上看,大致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两类。近体诗又叫今体诗,它有一定的格律。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限定八句四十字;七言律诗简称七律,限定八句五十六字。超过八句的叫长律,又叫排律。长律一般都是五言诗。只有四句的叫绝句;五绝共二十个字,七绝共二十八个字。绝句可分为律绝和古绝两种。律绝要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不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一般只限于五绝。“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现代诗含义:1.形式是自由的;2.内涵是开放的;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古典诗”与“现代诗”的比较:“诗”者皆为感于物而作,是心灵的映现。“古典诗”以“思无邪”的诗观,表达温柔敦厚、哀而不怨,强调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现代诗”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陈述,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面对日趋衰落的新诗创作状况,著名诗人贺敬之不久前率先提出创建有中国特色新诗体的重要命题。这一命题事关中国诗坛的走向。报告提出的建设文化强国、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的精神,我认为通过“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让我国诗文化真正走向新生和复兴繁荣,重新成为人民的精神家园,实在是新世纪一项重大的文化建设工程。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堪称国粹。在泱泱中华五千年璀璨而辉煌的文化殿堂中,中国诗歌创造了众多的体裁:诗经体、骚体、汉魏古诗、乐府、格律诗、杂体诗、白话自由诗和民歌。传承至今,象征着中国诗词创作高潮的《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成为家喻户晓的传统文学典籍。千百年来,古今诗人吟咏出了数不胜数、历久不衰的诗篇,涌现出无数彪炳史册的杰出诗人,古有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刘禹锡、枊宗元、李商隐、苏东坡、辛弃疾、陆游等等,近现代有郭沫若、闻一多、艾青、徐志摩、臧克家、贺敬之、李季、田间,闻捷,郭小川,苏局仙,凌禹门,汪德祖、.姚丹萍、易苏民以及雷抒雁、李瑛等。可以说,一部诗歌史几乎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发展史。诗为史,好诗必然得到世间的崇敬和传承。古往今来的好诗,往往是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的高度统一。在卷帙浩繁的中国诗典里,诗人们真切反映人民的喜怒哀乐,真实记载世间的百态万象,既有歌颂、也有批判,既有抒情、也有叙事,既简练精粹、又深邃隽永,既明白易懂、又朗朗上口,既是润物无声的甘霖、又是激人奋进的鼙鼓。古往今来,国人以学诗、作诗、咏诗为雅事,以成为诗人、诗入典籍为荣光。诗歌还被列为华夏文化“诗、书、礼、乐、易、春秋”六艺之首,成为中华先进文化的瑰宝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坛呈现新气象,许多诗人积极探索诗歌创新,好的诗歌也时而涌现,新诗创作成就毋庸置疑,但是,曾几何时,诗歌却逐渐淡出公众的阅读视野,诗歌的繁盛已经是“故事”。认真观察当今的中国诗坛,可以大致得出如下结论:诗歌已没有昔日的风光,诗歌也没有热闹的阅读市场;写诗的竟比读诗的多,一边是诗人们的自我陶醉,一边是人们对诗歌的不屑一顾、敬而远之![3]理论源流现代诗歌流派及其理论:(1)20世纪初以胡适、刘半农、沈尹默为代表的“尝试派”;20年代初期以徐志摩、闻一多等为代表的“新月派”,以及20年代中期出现的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派”;(2)20世纪30年代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派”,以及以艾青、彭燕郊、牛汉、曾卓等为代表的“七月诗派”;(3)20世纪40年代以穆旦、杜运燮、郑敏等为代表的“中国新诗”派;(4)20世纪50年代以纪弦为代表的“现代派诗群”;(5)20世纪50年代以覃子豪、钟鼎文和后起的余光中、罗门、蓉子为代表的“蓝星诗群”;(6)20世纪50年代以洛夫、张默和痖弦为代表的“创世纪诗群”;(7)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北岛、杨炼、多多、顾城、江河、舒婷等为代表的“朦胧诗群”;(8)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海子为代表的“神性写作”,以韩东、于坚等为代表的“他们诗群”,以及以周伦佑、等为代表的“非非诗群”;现代(当代)诗歌的主要流派“五四”诗歌、新月派、现代派、九叶派、朦胧诗、中间代、新生代、湖畔派等。
诗歌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是什么 诗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