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越南参战老兵补贴什么时间能得到勋章

帖子主题:[原创]沉默的勋章——致为国征战的老兵
共&3217&个阅读者&
军号:6884076 头衔:作战参谋 工分:7301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原创]沉默的勋章——致为国征战的老兵
文章提交者:林加菲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32-0-1.html
离离原上,无声,一面旗帜飘在天之角。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一队老兵消失在。
——节选高晓松、崔永元《我的抗战》 老兵不死,只会慢慢凋零 当第一次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的内心既激动又沉重。激动是因为这首专门为远去的老兵写的歌直击我的心底,沉重的是歌词中的 “一群老兵消失在战场”让我万分的哀伤。 很多人被写进了史册;很多人被铭记在心底;很多人我们却无法记住,永远的失去了他们。他们的故事或许无人知道,他们的事迹也许没人述说,他们的名字可能无人知晓。也许他们死了永远无法还乡,也许他们死的时候已不再完整,也许他们死后永远没有墓碑,但是,他们树立的丰碑永远屹立在民族和的长河中。 虎贲中的无名 2010年上映的影片让这群铁血卫国的英雄走进了我们的视线。也许你曾经了解过,也许在我述说之前你从未听说,这是最惨烈的城市保卫战之一。1943年11月,日本集中了5个师团向常德地区进发,突破外围防守后以5万左右的兵力强攻常德,而我常德守军仅国军七十四军余程万的57师共计8000余人。一场力量悬殊的城市保卫战就这么拉开了序幕。在日军强大的火力和毒气的围攻下,他们在常德苦撑待援,足足坚守了16天,日军两名联队长被击毙,数千日军被歼灭,而8000余人的“虎贲之师”最后仅剩下83人。这艰苦的16天中,我们的战士不知道打退了多少次敌军进攻,我们的百姓不知受了多少炮火的苦难,我们需要近两人的牺牲才能消灭一个敌人,坚守是战士们用生命换来的。师长余程万多次催促重庆派军救援,直到最后,死到最后,也没有看见那20万援军,等到的却是“与常德共存亡”。余程万带着200人拼死突围,而留下来坚守的参谋长柴意新以下几十名官兵全部阵亡,那一年他才36岁,而我们的战士更是处于青春年华,在这场卫国战中他们用生命书写了对国家的忠诚,用鲜血书写了历史的悲壮。 在信息发达的当今社会,很多历史已经解禁,很多迷雾也已经消散,单纯的伤亡数据和歼敌数量,还有一些战斗的描述都无法还原真实的历史。我看不见他们的脸,那一张张饱经战火洗礼的脸,那一张张慢慢消失的脸。看过《喋血孤城》的你一定记得57师师长余程万,一定记得“虎贲之师”,但是也仅仅是记住这个,其他的无法记住。在影片中有个镜头:师长余程万在野战救护所看望伤兵,当他伸出右手想跟一位伤兵握手时,那名伤兵的右手已经没有了手腕,当余程万换成左手时,伤兵伸出了另一支断手,瞬间周围陷入了一片沉静。原来这名伤兵的双手都被炮弹炸废了,感慨万分的余程万满含热泪的向他敬礼,那名伤兵也举起了残废的右手!在场的所有人都默默的敬礼,没有人说一句话。当看到这个场面时,我的眼睛红了,不是感动,是难过。没有手掌的敬礼,是对生命的珍惜,也是对民族最大的忠诚,更诠释了我们不屈的军魂。这是我看到过的最标准的敬礼。他只是一名普通的战士,战火中幸存的老兵,我无从知道他们的姓名,我只知道如果没有这些断腕的壮士,中华民族的钢铁长城将无法铸就,也无法抵挡外族入侵的铁蹄。 “连长死了排长上,排长死了班长上”,这是《喋血孤城》中的一句台词,守到最后连长死了,排长死了,班长死了,全连就剩下一个士兵,士兵对着倒下的全连战士说:还有活着的吗?那么大家听我指挥!这个士兵在嘶吼和悲伤中拿起了武器向着炮火前进……对于军人来说,这不是台词,而是誓言。8000多虎贲将士浴血沙场,死到最后也没能守住常德,但是8000多人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的疯狂进攻,最后只剩下83人,他们已经尽了军人的本分,同时用生命履行了军人的铮铮誓言,他们不应该被遗忘,应该永远被铭记。 这是一场喋血之战,在孤城中浴血奋战的将士,慢慢消失在常德的战火中,散落成世间的尘埃。与战死的8000虎贲将士相比,死战德山的63师188团的200名官兵是真正的无名烈士。团长临战逃跑,全团顿时溃散。一个不知名的副营长组织了没有逃跑的200余人,面对6000日军的进攻,扛起枪炮走向了血色残阳,没多久全部牺牲在德山。这注定是一场死战,他们注定了要战死,可他们没有像贪生怕死的团长一样逃跑,而是挺起胸膛正面迎接敌人的子弹,让敌人每前进一步都得付出血的代价。 我们能记住的是有名的英雄,记不住的是无名的战士。在这场喋血卫国的抗战中,他们有勇气有毅力与敌拼杀,不畏艰难,不惧牺牲,可是有谁愿意无名无姓的死去,甚至死后再也无人知道。在当时有多少战士在炮火中消失,来不及留下任何话语,甚至连名字都未曾留下。无论是有名的英雄还是无名的战士,在炮火中战死的和幸存的,他们共有的名字就是老兵。老兵不死,只是不断的消失在硝烟滚滚的战场。
野人山的壮士悲歌 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让很多国人知道了在六十多年前有一支远征缅甸的英雄部队——中国远征军。去时披星戴月,归时干戈寥落,远征时浩浩荡荡,回国时惨惨戚戚。这是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的真实写照。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并没有完成预定的战略目标,只是完成了一定的战略目的,本来是主动出击保卫滇缅抗战生命线的,结果变成了掩护英军大撤退,中国军队成了缅甸最前沿的炮灰。原本就告急的抗战生命线变得更加的岌岌可危。 遵循传统观念的中国人谁都不愿意死在外面,都希望能死在自己家里。作为军人同样也不愿意战死他国,就算死也要死在用命保卫的祖国,虽然每一次出征谁都不知道自己能否活着回来。于是十万远征军在漫漫归国途中,历经了千辛万苦和惨绝人寰的磨难。从缅甸撤退无奈走进了“野人山”,野人山是一个吃人的魔鬼,是一座活生生的坟墓。在“野人山”里倒下了一半的远征军将士,中国远征军200师少将师长戴安澜也因伤牺牲在这座魔鬼居住的深山中。戴将军死的时候遥望东方,望着祖国的方向,他想回家,可是已经等不到回国的那一天了,他真正做到了“马革裹尸还”。国军200师9000多将士很多战士抱恨葬送在 “野人山”中,殉国3200余人。 我们记住了远征军的戴安澜,知道了200师孤军奋战毙敌数千的同古保卫战,知道了以一团之力在仁安羌解救7000英军,知道了惨烈的缅北大撤退。我们终于知道了他们的存在,他们浴血奋战、立功异域。可是,还有一群我们不知道姓名的战士,他们同样是民族英雄,他们死的同样悲壮。 1942年5月,翻越“野人山”,这是一条败走之路。归国大军即将撤进“野人山”时,1500多名伤兵成了一个难以解决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大部分伤兵都是断胳膊断腿无法行走的。而穿越“野人山”不能行走,又如何能出的去呢,如果用担架抬,每一名伤兵将影响两个士兵的战斗力,消耗两名士兵的体力,这样有可能一个都走不出去,全部困死在胡康河谷。但是也不能把它们扔在那里,因为无论如何留在那都是死路一条。 作为指挥官,作为顾大局的指挥官,谁都不愿意因为伤兵而把整个部队葬送在异境他乡,同时也不忍心将1500余名伤兵扔在敌人的枪口下。无论哪一种选择都会留下骂名,同时那将会是他一生的噩梦。在杜聿明被这个问题困扰之际,接到即刻进发的命令,就在这时伤兵们向杜聿明提出:“如果你们要走就走吧,我们反正是走不动了,你们给我们留点汽油就行,就当帮帮我们”。我不知道伤兵提出这个要求时,是无奈还是心酸?是为了不拖累战友?还是觉得会被下令枪杀?我的心情十分沉重,他们也曾浴血沙场,都是一起过命的战友,曾经一起出征并肩战斗的战友,如今受伤了又如何能扔下他们呢?怎忍心让他们自己点燃生命燃烧在异国他乡?虽然这个办法在当时的情况下也许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但是这样做实在是残忍,对于指挥官来说他是否会痛恨自己的无能,不能将他们带回祖国。杜聿明至今还背负着这个责任,事实上他也从来没有想着推脱。很多研究历史的人说,有可能是杜聿明为了不拖累大部队而下令烧死这些伤兵。我无法还原真实的历史,只是知道这些伤兵,这些老兵,最后没有倒在冲锋的路上,而是在大撤退的途中消逝在自己点燃的烈火中。 曾经看过一篇穿越“野人山”幸存老兵写的回忆,他说:“我们不敢揣摩这群英勇的伤兵是怀着怎样的心情亲手点燃棚子的,我们更不敢想象他们被火苗吞噬的残酷场面。当后撤部队从那里经过,还有那个烟味,还有烧人肉的烟味,每个人走到那里都要磕个头,杜聿明也在磕头,一边哭一边磕头。” 这些自焚的无名战士,为国牺牲的老兵,你们的肉身消失在缅甸,你们的忠魂永远燃烧在国民心中,我们虽然无从知道你们的名字,但是你们名字永远篆刻在抗战的丰碑上——老兵。 如果没有康洪雷拍的《我的团长我的团》,至今也许大部分人还不知道中国远征军的存在,不知道有这段浴血异域、立功远征的战史。因为《士兵突击》很多人关注《我的团长我的团》,又因为这部电视让很多人知道、了解了中国远征军,如果没有这些电视剧,我们又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知道呢?很多知道和了解这段战史的人觉得这是件很悲哀的事,但我觉得这是值得欣慰的事,因为尘封六十多年的远征卫国的壮士终于走进了历史,终于开始走进你我的视线,战死缅甸的英魂可慰,滞留缅甸从未归国的老兵,艰难的生活在西南边陲的老兵,得到了一枚迟到的、饱含历史沧桑的勋章。 南国青山上的丰碑 当一群年轻的生命被送上硝烟弥漫的战场,只因为了国家和民族。在国家机器需要时他们是为国家民族而战的,当国家不需要战争时他们又被遗忘在历史的尘埃中。这场长达十数年的中越战争,中国投入了近60万兵力,包括1979年的对越自卫还击作战,1981年中国收复扣林山、法卡山之战,1984年中国收复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之战,中国对越拔点作战、两山轮战、对越坚守防御作战等。三十多年了,除了前期轰轰烈烈的宣传,之后的几十年都未曾在主流媒体中提及,这也是国家的需要。 曾经看过一篇饱含人性的战火回忆,是一名老山前线的狙击手退伍后写的。我不知道他的姓名,只知道他是1984年“四?二八”收复老山战役的老兵。在他的回忆中提及他不愿意射杀越南的女兵和越南的百姓,当大家都在谈论这些的时候,他不想把这个当做炫耀的事。令他最难忘的是,第一次射杀一名背着AK冲锋枪的越军女卫生员。那名女卫生员或许只是为了给伤兵汲水,给濒临死亡的士兵清洗伤口。当他犹豫不决时,想起了一位团首长的话“女人也是敌人”,于是他扣动了扳机,看着子弹击中那名越南女兵的眉心,子弹从后脑穿出时她仰面而倒。 如果不是团首长说过这样的话,如果身后的战友不是血肉模糊残缺不全,他不会扣动扳机。当双方的宣传机器都把对方描述成十恶不赦时,当刚刚还在说笑的战友被炮火炸的支离破碎时,当双方都为了战友复仇而杀红了眼时,人性早已淡然无存。可是在这名老兵的身上,还是看到了人性闪光点。 在他回忆的这篇文章中提到了“围尸打援”,这是我第一次了解这个词,在以往的战争片和小说中听过“围点打援”,“围尸打援”是头次。就是当敌人来拖回他们士兵尸体的时候狙杀他们。以至于为了一具尸体,他们都得再搭上几个士兵的性命,即使这样他们还是不放弃战友的遗体。 这让我们很感慨,他们与我们一样有着坚强的信仰,对国家和民族有着无比的忠诚。抛开国仇家恨,从人性的角度看,他们也是优秀的战士。可是当战士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挂沟时,一切就变了,当自己战友倒在自己的怀里抽搐,当自己并肩战斗的战友不在起来,当一起出征的战友永远不能回去时,杀戮和复仇是一个战士该做的。 看着被拖回去的那名女卫生员,他闭上了眼睛:女人或许不该属于战场。从军十几年也做了十几年的狙击手,直到退伍转业他也没能回到正常状态,直到现在他睡觉都是睁着眼睛。可是从文中我觉得他从来没有后悔自己的从军生涯,没有后悔当年在老山上用生命捍卫祖国,没有后悔多少次执行任务差点壮烈牺牲,更多的是通过每次战斗的回忆对战争的反思,对人性的思考。他是老兵,一个为国征战值得我们尊重的老兵。 “青春是美好的,生命是可贵的,我一个17岁的青年,向往未来,热爱生活,因为我还很年轻,我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还有许多美好的憧憬,但是祖国和人民如果需要我把生命献出,我将毫不犹豫的把鲜血洒尽。” 这是烈士、一等功臣顾克路的遗言。这位年轻的小战士在参军两个月后便南下参加老山轮战,参军不到一年就火线入党同时也牺牲在了进发968高地的途中,牺牲时才17岁。他的故事很多人都听说过,因为这是树立起来的典型,只要稍微了解老山轮战的都知道。他身上多处受伤依然向预定高地进发,用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洞口,用尽最后力气扣动扳机,直到打光所有的子弹,最后医护人员费了很大劲才掰开他握紧钢枪的手。原本已经完成任务的他其实可以不用继续前进,这样仅腿部受伤完全可以活着回来,可是他依然选择了向前选择了用生命践行自己的诺言“祖国和人民如果需要我把生命献出,我将毫不犹豫的把鲜血洒尽”。 顾克路是少数几个别人熟知的普通战士,在这十数年的中越战争中,我方军人具体牺牲多少至今还没有完全解密,之所以说未完全解密是因为目前官方公开的数据很多人都存在质疑。我的父亲也是一名参战老兵,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他被编入了预备队,由于战争的规模和时间有限,作为空军陆地部队的他没有冲到第一线,他说只知道伤亡了好几万,东线兵团仅303医院分三批转出的伤兵就有近三万人,牺牲多少无从知道。我的母亲是广西南宁人,她说满山的烈士坟墓,密密麻麻数都数不清。 每个生命都对未来充满了憧憬,每个青春都是花一样的年华,我们在和平的幸福中沐浴阳光,是否记得这些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士,这些我们无法记住姓名的战士,他们就像南国青山上盛开的木棉花,没有其他花朵的娇艳,也没有它们的清香,但是就算是凋落也是那么的从容与豪气,一声落地,花不退色,连道别都如此掷地有声。老兵不死,军魂永在。 太多太多的故事了,我无法全部知道,就算知道也没法全部述说,因为有些战士注定是无名的,他们也注定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在他们走向战场时我们欢送,当他们没能回来时我们哀伤,当他们走下战场不再年轻时,我们是否还记得青山上的花环,记得那满山遍野的丰碑,记得那些对国家和民族伫立的忠诚。 当如今社会某些舆论一直在指责某些90后脑残的时候,一群90后已经成为我们军中的骨干,他们继承了军人的忠诚使命,正在履行军人的神圣职责。在很多人为国家的国防担忧时,我相信我们的军队永远都是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因为我们的军队是有魂的,不论什么时期,只要他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在祖国受到威胁,在民族受到侵略时,他们都将挺深而出,不论武器是否如人,不论素质是否如人,不论保障是否如人,只要国家和民族需要,军人就随时献身使命。让我们向军人致敬! 为国征战远去的老兵们,很遗憾我无法见到你们年轻的笑脸,也没能与你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唯一能做的就是永远铭记你们为民族和国家付出的青春热血。我们会珍惜你们用生命换来的平淡,虽然无法知道你们的名字,但是我永远怀念你们这些远去的老兵。我写不出你们的墓志铭,但我写了一首无声的文字祭奠你们,如果可以就当作勋章吧,一枚沉默的勋章。 忠魂何时归故乡 黎明还未到来之前 星辰照亮行军的轨迹 白发苍苍的爹娘在家里 渐行渐远的你是否惦记 在茫茫的出征大军中 看不见你匆匆的身影 子弹上膛的不眠夜晚 你可曾把美好的往事回忆 当炮弹划过了天际 生命扎进了泥土里 眼前的战友不再完整 悲伤的你可曾哭泣 当漫山的鲜花碎落一地 混着士兵的青春和血迹 繁华都市的霓虹灯下 是否有人还会不禁想起你 雄浑的战歌已经远去 弥漫的硝烟不再升起 为何不见你归来的忠魂 谁能告诉我你已在天堂安息
加菲日转载请注明出自铁血tiexue.net, 本贴地址: http://bbs.tiexue.net/post_.html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原创]沉默的勋章——致为国征战的老兵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864696 工分:267551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卫国军人是永远不会被遗忘的,因为不论何时何代,总会有一群历史追寻者在挖掘着他们的足迹,让后人不断吃惊感叹。爱国主义说到底是什么?那就是发自良心的正义感。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933259 工分:30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我觉得像我们这一辈人关于曾经那片历史的认知非常的淡薄,首先,我个人都知之甚少。觉得写的十分厚重,老兵们都沉淀在了历史中,对于他们来说最悲伤的不是死亡,而是不被国民所知吧。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21031 头衔:陆军版面清洁工 工分:127881
/ 排名:8243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军人就是为了国家的稳定和安全而存在的!战争需要军人,但是军人的存在更多的是为了和平!关于在80-90年代中越边境冲突中牺牲多少战士?这不是一个值得我们讨论的问题。我们只要知道,在这场冲突中距离国境50公里范围的居民还是在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冲突并没有给他们带来什么影响!80-90年代中越边境冲突的遗留问题,给越南边民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直到现在中越边境上越南一侧的雷区还存在!而中国边境一侧已经在94年间基本清除干净,电影(和平硝烟)说的就是这个故事!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61008 工分:254703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真正的军人,永远都睁着警惕的眼睛,真正的军人,永远都保留着一身正气,真正的军人,永远都在准备着牺牲,真正的军人,即便一天天老去,生命中也永远燃烧着不灭的军魂!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884076 头衔:作战参谋 工分:73011
左箭头-小图标
19楼&写的真好呀?不顶一下对不起人家呀?来看过的顶起谢谢本文内容于
15:21:41 被林加菲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167487 工分:770
左箭头-小图标
老兵永远不死 只会慢慢凋零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937130 工分:32
左箭头-小图标
请相信我们的军队,我也曾是其中的一员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57536 工分:54787
左箭头-小图标
8楼& 我觉得像我们这一辈人关于曾经那片历史的认知非常的淡薄,首先,我个人都知之甚少。觉得写的十分厚重,老兵们都沉淀在了历史中,对于他们来说最悲伤的不是死亡,而是不被国民所知吧。这是因为没有一个靠谱的导演靠谱的作家出来把历史原原本本地告诉世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405976 工分:429
左箭头-小图标
写的真好呀?不顶一下对不起人家呀?来看过的顶起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884076 头衔:作战参谋 工分:73011
左箭头-小图标
17楼&老兵不死这句话不知是谁说的了,我赞同。战死在沙场的烈士,英魂永在,英灵永存。活着的老兵,平淡的生活平淡的外表下,始终在心底燃烧着不灭的复仇之火。最早美国民谣中有老兵不死这句,后来是麦克阿瑟将军说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962041 工分:69102
左箭头-小图标
老兵不死这句话不知是谁说的了,我赞同。战死在沙场的烈士,英魂永在,英灵永存。活着的老兵,平淡的生活平淡的外表下,始终在心底燃烧着不灭的复仇之火。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840 头衔:红楼梦里人 工分:76147
左箭头-小图标
6楼& 我个人觉得前半部分写的比较好,后半部分没什么故事参考:善战者无赫赫之功。14楼&上面3个例子的最大区别是2个败仗和一个胜仗,打胜仗的战士说的最多的是死去的战友,打败仗的幸存者说说的最多的是他们多么神勇。这脸打得太凶残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884076 头衔:作战参谋 工分:73011
左箭头-小图标
14楼&上面3个例子的最大区别是2个败仗和一个胜仗,打胜仗的战士说的最多的是死去的战友,打败仗的幸存者说说的最多的是他们多么神勇。你想表达什么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34129 工分:9194
左箭头-小图标
上面3个例子的最大区别是2个败仗和一个胜仗,打胜仗的战士说的最多的是死去的战友,打败仗的幸存者说说的最多的是他们多么神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656811 工分:11059
左箭头-小图标
战争固然残酷,但我们是人,同样的是人。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610266 工分:2785
左箭头-小图标
战场上不分男女,只分敌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61008 工分:254703
左箭头-小图标
真正的军人,永远都睁着警惕的眼睛,真正的军人,永远都保留着一身正气,真正的军人,永远都在准备着牺牲,真正的军人,即便一天天老去,生命中也永远燃烧着不灭的军魂!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21031 头衔:陆军版面清洁工 工分:127881
/ 排名:8243
左箭头-小图标
军人就是为了国家的稳定和安全而存在的!战争需要军人,但是军人的存在更多的是为了和平!关于在80-90年代中越边境冲突中牺牲多少战士?这不是一个值得我们讨论的问题。我们只要知道,在这场冲突中距离国境50公里范围的居民还是在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冲突并没有给他们带来什么影响!80-90年代中越边境冲突的遗留问题,给越南边民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直到现在中越边境上越南一侧的雷区还存在!而中国边境一侧已经在94年间基本清除干净,电影(和平硝烟)说的就是这个故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884076 头衔:作战参谋 工分:73011
左箭头-小图标
7楼&卫国军人是永远不会被遗忘的,因为不论何时何代,总会有一群历史追寻者在挖掘着他们的足迹,让后人不断吃惊感叹。爱国主义说到底是什么?那就是发自良心的正义感。您说的是对的,他们永远屹立在民族和历史的长河中。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933259 工分:30
左箭头-小图标
我觉得像我们这一辈人关于曾经那片历史的认知非常的淡薄,首先,我个人都知之甚少。觉得写的十分厚重,老兵们都沉淀在了历史中,对于他们来说最悲伤的不是死亡,而是不被国民所知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864696 工分:267551
左箭头-小图标
卫国军人是永远不会被遗忘的,因为不论何时何代,总会有一群历史追寻者在挖掘着他们的足迹,让后人不断吃惊感叹。爱国主义说到底是什么?那就是发自良心的正义感。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889442 工分:39
左箭头-小图标
我个人觉得前半部分写的比较好,后半部分没什么故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889442 工分:39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126093 工分:51
左箭头-小图标
应该置顶啊这篇文章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889442 工分:39
左箭头-小图标
确实写的很好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933179 工分:21
左箭头-小图标
好文章 值得一读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20条记录]&分页:
&对[原创]沉默的勋章——致为国征战的老兵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国家信访局:  民
部:  湖南省民政厅:  我们是湖南省对越参战老兵,现在大部分年岁已大,体弱多病.城镇的失业下岗,家境生活贫因,农村的因各种因素难以维持生计.  当年,我们明确知道中越边境关系紧张,当兵即要上火线的情况下,我们继承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光荣传统,义无反顾的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应征入伍奔赴战场.在战场上,我们发扬老一辈革命先驱者们不怕流血,不怕牺牲,英勇战斗的精神,为捍卫国家尊严,保卫领土完整,边疆的安宁,奋不顾身,英勇杀敌.为国家,为人民,为民族利益,我们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成千上万的城乡参战青年,血歃战场,忠骨永埋边陲.当年,我们被全国人民亲切的称为"新一代最可爱的人".  复员退伍后,我们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当中.认真学习,积极工作,任劳任怨.随着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政策的逐步深入发展.我们全省城乡参战人员积极响应和投入到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在这个大潮中,我们积极参入社会,走向市场.在党的不断深化改革旗帜下,社会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果,国家经济实力与日俱增,祖国形势一派繁荣景象,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时过境迂,正当全国人民都在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丰硕成果时.我们这些为保卫国家安全流过血,为改革开放奠定过基础的对越参战老兵,不但很难感受到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还因岁数逐年增大,文化不高,身体又差,而被各个社会阶层所抛弃,成为改革开放的牺牲品.我们并不因此而不满,而怀疑.相反,我们还是尽全身心支持改革开放.因为只有党的改革开放好政策,祖国才会富强,人民才会幸福,中华民族才会实现伟大复兴.我们对越参战老兵支持党的继续改革开放好政策,但我们不能也不应该被社会边缘化,被社会遗忘.我们也应该和全国人民一道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果实.政府各级部门应多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多出台惠及我们参战老兵的好政策.我们在战场上流过血,工作上流过汗,现在在生活上不想再流泪.  综上所述,我们全省对越参战老兵强烈请求各级政府切实贯彻落实中央给予我们"普惠加优待"的保障模式好政策,在精神和物质的各个层面都要给予关怀.及时向中央反映我们艰苦的生存环境和正当诉求.民政部门作为优抚对象的贴心人,保护人,代言人,应全力为优抚对象谋福利,积极落实各项优抚政策.让我们这些参加过为国战争的老兵,也同样生活在幸福的社会主义大家庭中.  为此,特提出以下对越参战老兵诉求:  1,颁发参战军人荣誉证,以体现我们为国而战的荣誉感,自豪感.  2,国家民政部门或地方政府统一发放全国通用的参战老兵重点优抚对象优抚证.  3,提高城乡参战抚恤优待对象的生活补助标准.现在的每月补助太低,无法保障基本生活.  4,为城乡失业或无业参战老兵优先安排再就业.主要应安排适合参战老兵的公益性岗位为主.  5,对城乡下岗失业和无业参战老兵,依照当地平均工资发放零就业补助,并帮助缴纳养老保险金和医疗保险金.  6,所有参战人员一律永久享受国家财政参战优抚补助,并及时上调参战人员优抚补助标准.  7,为参战烈士的亲属每年报销一次为烈士扫墓的差旋费,发放烈士直系困难亲属补助金.  8,及时提高参战伤残军人补助标准,并优先安排适合工作.  9,参照有毒,有害工种提前退休标准,城乡参战失业老兵可提前办理退休.战争最可怕,参战比任何工种危险都最大.  国家分别于2004年和2011年二次修改"军人优抚条例",各级政府机构应相应完善及时修订地方标准.以人为本,以"普惠加优待"的原则,尽快制定出新的"优抚"条例,满足参战老兵合理诉求.让参战老兵的生活更有尊严.我们只会通过合法渠道和途径来表达我们的合理诉求.通过合法手段来维护自已的权益.我们的今天就是现役军人的明天,祖国需要强大的国防力量,需要和平稳定的生活环境,需要和谐文明的社会制度.善待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军人,以激励军人献身祖国.  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做出贡献,这也是我们参战老兵的中国梦.  湖南省对越参战老兵  2014年  联系: 长沙参战老兵
楼主发言:2次 发图:0张
  过来支持一下。向你们致敬!
  你们真伟大 向你们致敬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看,月色下,树影中,是谁在幽幽徘徊?  听,呜咽的夜风,隐隐的风雷,又是谁在不甘地怒吼?  回想当年,无情的枪口,异域的冤魂,又有谁在为他们伸张正义?
  同情要顶
  我们已经为战争付出了全部,国家和民族又为我们考虑过什么?
  合理的应满足,当兵艰苦,参加过战争的更应受尊重和优待。
  合理的应满足,当兵艰苦,参加战争的更应受尊重和优待。
  敬礼!
  做梦去吧~~~!!  
  我前天在青岛。栈桥。看见4个老兵。我知道是假的。也给了10元
  你们拿命为了祖国。祖国不会忘了你们的。敬礼!
  上访,祈求,当官的怎么会在乎咱参战老兵呢?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越参战退役老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