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朗白色革命参加革命的领导人

党组织在白色恐怖中组建
作者:&&&发布时间:
10:51:09&&&信息来源:区党史办&&&点击次数:
第一节& 党组织在白色恐怖中组建  一、白色恐怖笼罩益阳  马日事变后,湖南革命形势逆转。随着“中国国民党湖南省救党委员会”的成立和湖南省政府的改组,湖南国民党右派政权建立起来。6月,唐生智改组湖南省政府后,即全面反共。他们有计划地在全省进行“清党”、“清乡”;明令取缔共产党组织,解散工会、农会、商会、妇女会、学生联合会等群团组织;停办中等以上公私立学校,对中小学教师进行清查鉴定;释放全部在押的土豪劣绅,一律恢复反动武装和保甲制度。省政府先委派罗良铎为益阳县长,然后派刘德纯、廖湘、苑方舟、向群为特派员,成立国民党益阳县改组委员会。1928年9月,成立了由反动分子组成的国民党益阳县党部,常务委员张曾华。益阳县的国民党右派秉承上司旨意,制造白色恐怖,疯狂地镇压革命。  就在唐生智宣布“清党”、“清乡”的当月,益阳县保卫团改称挨户团总局,由曹明阵任主任,刘梦龙任副主任。1928年5月,蒋介石将程潜免职查办,任命鲁涤平为湖南省主席。鲁为削弱何键权势,于11月将“全省清乡督办署”撤销。益阳驻军在县境改委官吏,截留赋税,并欲提缴挨户团枪支,但遭曹明阵拒绝。驻军召集公法团会议,要求改编地方武装,提交公法团议决。但仅有清党委员会委员孙传策附和之。曹明阵当即怒发冲冠,将其逮捕并欲杀之,被公法团保免释放。孙赴省告曹,省党部以曹擅捕国民党清党委员为由,令停止曹在益阳的党务工作。1929年3月,何键接任湖南省代主席,立即恢复了曹明阵的职务。曹明阵从此更加趾高气扬。  县挨户团总局下辖两个常备大队,由700余人组成,个个配备长枪或短枪,备有子弹8万多发,刺刀485把,称王称霸,横行城乡,到处搜捕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在县城及各镇设守望队,委主任一人驻镇办公,专事地方管理。日,又成立“县清乡委员会”,以县长为首,统一指挥全县“清乡”。常备队专事流动“清乡”。全县划分为两大块,由两个大队分别包干负责。第一大队负责县城、护城镇、兰溪镇、泉交河镇各区;第二大队负责桃江镇、?W埠镇、大桥镇各区。除了常备队的力量外,省境驻军还派一个旅,由旅长罗寿颐率领协同县常备队“清乡”。为了组织守望队,“县清乡委员会”强令“三丁抽一,五丁抽二”,并进行思想和军事上的强化训练。常备队在“除恶务尽”、“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走一人”的口号下逐乡逐村清查。守望队则在各乡、保、甲实行“三户一联”、“十户一结”的联防政策。在血腥屠杀镇压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同时,还举办“自首”、“自新”会,分化瓦解共产党和革命阵营。挨户团还制订了严定严审“共匪”办法:“一.已获之共党限期提讯处决;二.印‘共匪’首要像片,重悬赏格,严厉惩办;三.共产党员举发该党秘密,因而被破获案件者方准自新;四.捕获之共党嫌疑经审查(不是共党分子)可予保释者外,无论何人不准具保。”1931年4月,挨户团改称保安团。各镇守望队改为“铲共义勇队”。1933年4月,从省到县又将清乡委员会司令改为保安司令。全省分为五个保安区,益阳县属第三保安区。何键兼任指挥,曹明阵任司令,主要对付共产党领导的分散在雪峰山地区的游击队及周边革命群众。接着又将“铲共义勇队”扩充为“全民义勇队”,规定凡18岁至40岁的壮丁,均编入义勇队,概为义勇兵,以梭标刀棍为武器,间有鸟枪快枪等,专门清查“莠民”、“肃清潜匪”,实行“自卫”。一有“匪情”,便鸣锣吹号,集合勇兵,扼守要道,进行围捕。  对于逃亡在外的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一面派便衣特务到处寻查,一面张贴布告悬赏捉拿。1928年,湖南省政府发布的通缉令中就有益阳县藉的革命志士17人;同年12月25日,省民政厅发布的通缉令中又有益阳县藉的薛世纶、何圣、何寅修、杨次麟4人;1930年4月,由益阳县长毛庆年署名的布告列出通缉包括高文华、曾三、张子清、安邦、李一农、陈学仙、徐少保、余璜等在内的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达301人。这些通缉者被诬为“共匪”、“暴徒”,均入另册,是屠杀之列,有相当一部分牺牲在国民党右派的屠刀下。  1928年7月,任中共泉交河区区委书记陈三元(字订荪)逃到华容,后转到钱粮湖、岳阳等地协助当地农会开展工作。9月,在返回华容时,被泉交河守望队头子陈甫钦侦知抓捕。陈三元知道自己落入敌人之手准是一死,便在悲愤交加的当晚,奋笔疾书,写下三封遗书,其中一封写道:“列列同志:余自禀党训以来,深知努力奋斗,牺牲个人之大义。但事与人违,今不幸惨遭毒手。其死有何惧!所恨者,未遂初志而亡。万望诸位同志继续努力,达到吾党圆满目的,以感我辈死难者幽灵。是为至盼。此上。弟订荪遗草。”10月,在达人工厂从事地下工作的中共早期党员姜梦周,因叛徒出卖被捕,受尽酷刑,坚贞不屈,于次年3月在长沙被杀害。  1930年,曹明阵带队到原高文华等人创建农协会的南湖?ァ⑼跫彝濉⑹?八丘清查时,龇牙裂齿地叫道:“要把南湖?ヒ淮?的人杀绝!”结果,他在这里杀害的农会干部就有廖寅生、廖述生、廖春生、廖爱仁、廖稼云、廖森林、郭福田、廖保仁、李元满、李冬来、舒贱生、方星田、张华亭、刘寅生、刘桂香、廖文焕等18人。桃江区锡溪乡13个农会委员,被杀害的就有8人。副会长文世钦,被杀害后又残暴地取下首级游乡,并在苍霞?F河边的一颗柳树上挂了多日。当地群众忍不可睹,愤怒至极,挥刀在树上深深地刻下“血泪仇树”四个大字,启示后人永远不忘阶级仇,血泪恨。  原担任共青团兰溪区委书记兼少共先锋队队长的孙见仁,马日事变后藏身沅江也遭杀害。  孙见仁,又名梦舞,1910年生于县境羊角乡槐花堤。孙见仁在兰溪完小读书时,是袁铸仁的学生。有天,孙见仁听袁铸仁讲述中国地大人多的课后,问道:“你说中国是个大国,有四万万同胞,为什么不把帝国主义列强赶出去呢?我们穷人多,为什么不把压迫我们的军阀、土豪劣绅打倒呢?”袁铸仁因势利导启发说:“人民要有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团结起来,赶走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土豪劣绅。”见仁听了,思想豁然开朗。他积极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声援“二七惨案”、“青沪惨案”的游行示威,并常在街头宣传鼓动抵制仇货。袁铸仁见他是个革命的好苗子,便于1925年当孙见仁还只15岁时就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指派担任共青团兰溪区委书记兼少共先锋队队长。他和余也明创办了贫民夜校、民众夜校和工人学校。他们两人在炽热的工作中产生了爱情,并私订终身。孙见仁无论参加哪项革命活动,总是朝气蓬勃,冲锋在前,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马日事变后,土豪劣绅传言要抓住孙见仁点“天灯”,活活烧死。孙见仁和弟弟梦吾只好跑到在沅江以砍柴捕鱼为业的舅舅家暂避风险。天天在芦苇中飘泊流离,餐风露宿,他并不觉苦。但一想到自己是共产党员,不能苟且偷生,必须与敌人搏斗。他望望湖边萌芽吐叶的杨柳,又望望绿荫荫的草坪,不觉动情地哼起“三月清明,枯草又发菘。日出东方红,穷人要翻身”的小调。几经周折,他在沅江县建立了中共草尾支部,以教书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后来又在草尾镇开设了“华兴纸烟店”,作为地下党的联络点。由于孙见仁的革命活动频繁,引起了敌人的注意。日,孙见仁被捕。敌人问他领导是谁,他说“贺龙是我的领导”,又问他同党有哪些,他坚定地回答说:“普天下的革命群众是我的同党”。敌人对他使尽了各种酷刑。他已遍体伤痕,可仍坚不吐实。敌人叫道:“你不说,马上就枪毙你!”他昂首大笑说:“叫什么,随你便吧!”敌人见硬的不行,又来软的,放低声音说:“年纪轻轻,何苦走这条路呢?”孙见仁斩钉截铁地回答:“这条路光明磊落,是正义之路,通往自由和幸福之路,不仅我走定了,全世界人民都会走这条路的。我警告你,你走的路倒是一条通向深渊和死亡的路。”敌人从孙见仁身上捞不到半点油水,遂于日杀害,时年仅20岁。  曹明阵为了追杀革命者,还把魔掌伸向其家属。一方面逼家属交人,一方面逼家属交钱,进行勒索。为了逼廖长生出来,就把长生的父亲捉去关了40多天,逼得家里人全都四处逃难,直到将廖长生抓捕到手才放出其父亲。曹明阵一时抓不到郭福田,便将其母亲抓去打得死去活来。郭福田逃到汉口,被益阳去的特务抓住,用铁丝穿着锁骨押回益阳杀害后,才放松对其母亲的迫害。  整个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县境反革命气焰最猖狂的时期,通缉、围剿、清乡、逮捕、屠杀接连不断。据有关人员回忆,此期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就有200多人。剩下的一部分,有的逃亡在外,继续参加革命;有的被迫外出,做工谋生;隐蔽在家的也不敢出来活动;只有极少数动摇分子自首变节,甚至成为国民党右派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的帮凶。马迹塘工人纠察队分队长徐友堂和副队长李炳炎通敌叛变,与驻安化县敷溪镇叛军冯相尚部勾结,突然袭击马迹塘各革命团体,捣毁县总工会驻?W埠镇办事处,夺走工人纠察队步枪30余支,杀害中共党员、国民党区党部书记长肖校文。整个益阳县城乡被白色恐怖笼罩着,革命陷入低潮。  二、县委的重建与主要领导人的变更  1928年2月,中共湖南省委指示重建益阳县委,明确卢鹤皋负责组织工作。  卢鹤皋是龙麟镇(即县城)玉马庄人。1925年肄业于北京大学。在校期间,他深受李大钊的影响,接受共产主义思想,并在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6年10月,因母亲逝世回到家里。时值益阳农民运动轰轰烈烈,卢鹤皋便在家乡从事农运工作,曾创办农民夜校,教贫民子弟读书等。马日事变后,卢即转赴汉口,组织办刊物,刻油印,传播马列主义,还亲自散发传单,刷贴标语,组织学生罢课,因而被国民党反动派侦悉逮捕,经营救担保释放。回益后,父亲给他500银元,要他跑武汉做生意。他却转道南县与地下党组织取得联系,把钱全部交给党组织,并在此积极参加革命活动,不料又被敌人发现抓捕。父亲出钱请知名人士营救出狱。回到益阳后,在罗明灿巷子开设“仁义昌鱼花粮食店”,以经商为掩护继续从事党的活动。恰好这时省委派人找到了他,并明确了重建县委的任务。  1927年下半年,时任武昌警卫团某连政治指导员的中共党员刘熙安,准备前往南昌参加八一起义,因病回益阳家乡疗养。1928年初春,刘熙安与卢鹤皋取得联系,恢复了党藉。卢又与同在北京大学入党的同乡同学赵声著联络,并报省委批准,恢复组建中共益阳县委员会。刘熙安任书记,卢鹤皋负责组织,赵声著负责宣传兼秘书,莫国清负责交通。县委成立后,就以卢鹤皋的“仁义昌鱼花粮食店”为掩护开展活动。赵声著夫妇负责店铺生意和县委机关联络工作。赵声著对外是店老板,其妻是老板娘,对内是县委机关负责人。刘熙安、卢鹤皋负责城乡指导工作。他们先后在兰溪尹家坝建立了支部,在县城西建立了白鹿区委,并与桃江区委及所属支部建立了直接联络的关系。为了惩罚一小撮以苛捐杂税剥削人民的反革命劣绅,由卢鹤皋带领莫国清等几个地下党员,在一天深夜焚烧了县城东关税务局的大趸船。这次行动虽然打击了敌人的气焰,为群众出了气,却因缺乏经验,显示的目标太大,暴露了自己。交通员莫国清被捕牺牲;隐蔽的县委机关遭破坏;几个委员只得各自分散。刘熙安去武汉大学复学,赵声著在北门乡下游姓宗祠小学教了半年书,便到石门开布店去了,只剩下卢鹤皋继续潜伏益阳,等待时机。  1929年2月,中共湖南省委派张友生到益阳任县委书记,卢鹤皋仍为组织委员,恢复了3个区委,联络党员100余人。4月,张友生调走。县委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停止了活动。  5月,省委特派员杜修经来益阳,通过一些旧关系找到了卢鹤皋等一些老党员,接通了与省委的联系。省委即派从上海回湘的陈学仙来益阳恢复整顿组织。陈学仙首先找到了卢鹤皋。卢即四处奔波,联络原有党员40来人,恢复了益阳县委。陈学仙任书记,卢鹤皋仍负责组织。县委恢复后,县委成员常出席各乡支部联系会议指导工作,并加强了支部骨干的训练。同时,吸收了少量积极分子入党,组织得到了扩大。还在部分工厂、作坊成立了工人委员会、作坊委员会等群众组织。  10月,省委派巡视员刘革非巡视益阳后,为了加强县委的领导力量,即调来肖品珍、王才英参加县委领导班子。肖品珍担任组织工作,王才英担任宣传和秘书工作。卢鹤皋因烧东关趸船遭通缉,被调往湘阴县继续从事革命活动。1932年,卢鹤皋在湘阴不幸被捕,壮烈牺牲,时年仅27岁。新的县委领导班子通过短时努力,至1929年11月,全县有联系的党员100人左右,散布在县城周围四乡。  1930年3月,省委调走陈学仙后,又从浏阳调来易竹青接任县委书记。下半年,易竹青调走后,又调张子意来益任县委书记。至1931年2月,省委机关在常德遭彻底破坏后,在益阳的省委领导人员被捕,益阳县委也中止了活动,直到1938年5月,才又恢复建立临时县委。白希参加指导武宣县二塘镇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
白希参加指导武宣县二塘镇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
www.   日 18:06:08 星期三  来源: 来宾日报
7月18日,市长白希到武宣县二塘镇参加和指导该镇领导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
开会前夕,白希与该镇党委书记臧志宏、镇长石灵及乡镇基层指导点负责人谈心谈话,详细了解前一阶段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和专题民主生活会准备情况。
白希强调,此次民主生活会,重点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每一位班子领导都要打消“怕”的顾虑,注重抓小抓实抓具体,以相关事例来佐证,做到有血有肉、具体实在、见人见事见思想,为进一步加强乡镇基层组织自身建设及队伍建设铆足干劲。
为期一天的民主生活会上,二塘镇党委书记臧志宏首先代表领导班子作对照检查。随后,其他领导班子开展了严肃认真、深刻的自我批评与相互批评:
“走访调研时,自己到联系点、公路沿线的村(社区)较多,到偏僻、矛盾突出的村(社区)相对较少,看起来很忙碌,其实是被动应付,收效不显著。”
“自己不注重工作的方式方法,有时也不讲情面、不分场合当面批评其他同志,尽管对事不对人,但也伤了同志的感情。”
“和以前相比,你积极上进的激情有所弱化,争先进位的思想意识有所松懈,这是典型的享乐主义。”……
严格剖析自身,勇于承担责任,二塘镇领导班子坚持以查摆“四风”问题为导向,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进行深刻剖析,形成了相互帮助、相互提高、相互促进的良好氛围。
认真听取发言后,白希肯定二塘镇民主生活会准备工作扎实有效,认为会议全程思想认识深,查摆问题实,大家也坚持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深挖“四风”思想根源,真正触及了灵魂,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既贯彻了“红红脸、出出汗”的总要求,又达到了“加加油、鼓鼓劲”的目的,是一次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
白希强调,整改落实要在“干”下功夫,希望二塘镇以此次专题民主生活会为契机,坚决克服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把纠正“四风”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持续学习、持续查摆,做到思想不放松、标准不降低、力度不减弱,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和纪律约束;围绕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狠抓整改,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责任担当意识,切实把转作风体现在为民办事的实际行动中,努力将教育实践活动推向深入;要坚持与时俱进,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始终保持开拓创新、勇于担当的干事劲头,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以“钉钉子”的精神,促进乡镇经济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市委督导组常务副组长罗志邦对专题民主生活会进行了点评。(何彩威)
责任编辑:胡蓉当前位置:
>>>材料1:红色政权地区,系指在中共领导下,实行武装割据,与国民党..
材料1:红色政权地区,系指在中共领导下,实行武装割据,与国民党统治的白色政权相对立的革命根据地。这些地区革命政权的形式,始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的工农武装暴动,中经过渡性质的“革命委员会”,而后逐渐形成各级地方的工农民主政权。材料2:苏维埃是红色政权体系中最基层的组织,毛泽东曾把整个红色政权比喻为牢固的塔,而乡政权犹如塔脚。为了把乡政权变为“石头筑的塔脚”,从而坚固红色政权的整个“宝塔”,革命根据地的各级领导机关非常重视乡政权的建设,并从中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为了广泛吸收群众参加政权管理,乡工农兵代表会议设立了经常的或临时的各种专门工作委员会。……这种委员会的参加者都是不脱产的群众中的积极分子。材料3:红色政权的机构和制度,其作用,不但在于对豪伸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实行专政,而且还在于它是工农大众日常生活的管理者。……它通过普遍平等的选举制度,把工农群众的优秀代表选拔到各级政权机关,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既有高度的民主,又有高度的集中。材料4:红色政权在政权机构和制度建设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在二十年代,当中共在政权建设上尚无直接经验的情况下,红色政权在一定时期内排除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参加,这与中国国情和当时中国革命的性质和阶段是不相适应的。在选举上……对剥削者和为剥削者服务的人没有区分,而一概剥夺了这些人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不利于争取可以争取的力量。另外,红色政权实行“议行合一”制……集立法权与行政权于一身,而不注意解决如何发挥社会和人民的监督作用,也容易导致专檀。——以上材料均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近代后编》回答:(1)红色政权是如何加强政权建设的?(2)根据材料评析红色政权进行政权建设的措施。
题型:综合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⑴.吸收群众中的积极分子参加各种专门工作委员会;让工农大众成为政权的管理者;选拔群众中的优秀代表充实到各级政权机关;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⑵.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共领导下,通过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出现了工农武装割据,逐渐建立起各级地方红色政权。红色政权通过吸收积极分子参与政权管理,实行“议行合一”制等政权建设的措施,提高了行政效率,使红色政权日益巩固和扩大,为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在政权建设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在结构模式上曾一度教条主义地照搬苏联模式;在阶级结构上,在一定时期内排除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参加;在选举上不注意区分剥削者和为剥削者服务的人。这些“左”的行为违背了中国的国情,不利于革命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议行合一”制容易导致专断的产生。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分析、理解、提炼、归纳和评价的能力。回答第一问“红色政权是如何加强政权建设的?”时,主要从材料中提炼有效信息,并进行归纳和概括。材料1主要阐述了什么是红色政权以及它的性质。材料2中“为了广泛吸收群众参加政权管理,乡工农兵代表会议设立了经常的或临时的各种专门工作委员会。”、材料3中“它通过普遍平等的选举制度,把工农群众的优秀代表选拔到各级政权机关,让工农大众成为政权的管理者、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这些都是回答第一个问题所需的有效信息,需要我们从材料中提炼出来并进行归纳与概括。第二问“根据材料评析红色政权进行政权建设的措施。”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评价能力。要求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从党的领导、政权建设方式、政权性质、具体措施及其积极作用和政权建设中也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红色政权进行政权建设的措施进行分析与评价。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材料1:红色政权地区,系指在中共领导下,实行武装割据,与国民党..”主要考查你对&&定都瑞金,南昌起义,国共的十年对峙,前四次的“围剿”与“反围剿”&&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定都瑞金南昌起义国共的十年对峙前四次的“围剿”与“反围剿”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①时间:1931年11月②首都:瑞金③建设:制定了宪法大纲④主席:毛泽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的成立:
(一)成立条件:1、统一领导全国各革命根据地和红军斗争的迫切需要。从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开始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到1931年秋短短的4年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建了10多块“工农武装割据”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掀起了土地革命的高潮。然而,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严密封锁、残酷“围剿”,加上交通阻隔,各根据地和红军的斗争活动基本上是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合力,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政权来加强领导、统一步调。  2、争取政治主动,实现人民利益的迫切需要。在当时的中国政坛上,实际上已经存在着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政权,一种是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革命政权,一种是国民党执政的反革命政权。然而,这两种政权是不对等的,前者是区域性的、零散的、没有外交话语权的,后者是国家形态的、系统的、具有外交话语权的。随着各地苏维埃区域的建立和迅速发展,中国共产党迫切需要建立苏维埃国家政权,以便赢得政治斗争的主动权,更好地表达和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同时也只有尽快建立苏维埃国家政权,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实现苏区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3、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的形成为开基建国创造了有利条件。1930年12月到1931年9月,毛泽东、朱德领导红一方面军连续取得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赣南、闽西两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了以瑞金为中心的拥有21座县城、5万平方公里面积、250万人口的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这就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瑞金因其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稳定的周边环境,成为红色国都的不二选地。
(二)性质: 日,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布第一号《布告》,庄严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中华苏维埃政权体制是由全国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华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人民委员会、最高法院、审计委员会等部分组成。全国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最高政权机关。全国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执行委员会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最高政权机关。中央执行委员会闭会期间,选举主席团为最高权力机关。人民委员会则为中央执行委员会的行政机关,最高法院为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司法机关。这个政权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人民民主专政;它宣布中华民族的完全自主与独立,不承认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政治经济特权;“在苏维埃领域帝国主义的海陆空军不容许驻扎”。大会通过宪法大纲、土地法、劳动法、妇女法等,规定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分配给贫农中农。  临时中央政府于日发出对日宣战通电,宣告它将“领导工农红军和全国广大被压迫民众,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反对一切帝国主义实行瓜分中国,以求得中华民族彻底的解放和独立”。
(三)光荣终结: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1935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成立,以博古为主席。12月,中共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决定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改为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以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日,随着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形成,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更名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至此,历时5年零10个月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完成了光荣的历史使命。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走向消亡,而是因为国内革命形势的变化而转换成地方政权的形态得以继续延续,直至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瑞金的“红场”通向了北京的天安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承接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逻辑。
(四)历史地位: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继苏联之后,世界上出现的第二个红色国家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劳苦大众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建立人民政权的探索和尝试,可以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次伟大预演。……当年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雏形,这里是共和国的摇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各根据地、各部分红军的中枢指挥作用,扩大了党的影响,也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根据地建设,以及后来新中国政权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工农民主政权的根本法,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由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1934年1月由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修改,共17条。其基本内容为:1、确定政权的性质是工农民主专政,“这个专政的目的,是在消灭一切封建残余,赶走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的势力,统一中国,有系统地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苏维埃的经济建设,提高无产阶级的团结力与觉悟程度,团结广大贫农群众在他的周围,同中农巩固的联合,以转变到无产阶级的专政”;2、规定国家的组织形式是民主集中制的工农兵代表会议制,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最高政权机关,在大会闭会期间,全国苏维埃中央委员会为最高政权机关,中央委员会下设组织人民委员会,处理日常政务,发布一切法令和议决案;3、规定工农劳动群众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政治民主权利,并用政权的力量“保障他们取得这些自由的物质基础”。4、宪法大纲还规定了体现工农民主政权彻底反对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坚决保护工农劳动群众的政治经济利益,坚决保护少数民族和国际革命友人利益的劳动政策、土地政策、财经政策、对外政策、军事政策、婚姻政策、文教政策、宗教政策、民族政策等。宪法大纲是中国第一部反映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参加国家管理的宪法性文件,为后来建立革命政权和法制建设提供了经验。 南昌起义概况:1、背景:(1)大革命失败以后,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人民进行了极端残酷的镇压,中国革命进入低潮。(2)为挽救革命和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我党决定在南昌发动起义。(3)选择南昌作为起义的地点是由当时南昌敌我力量对比决定的。
2、经过:(1)时间:日 (2)领导人:周恩来、贺龙等 (3)军队:国民革命军(4)过程:南昌起义→南下广东→分兵作战(湘南和海陆丰)。(5)结果:直接:占领南昌城最终:南下途中遭到敌人封堵,损失严重;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转战湘南,坚持斗争;另一部分进入海陆丰,与当地农民军会合。
3、意义:(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4、教训:(1)夺取城市和巩固中心城市的革命道路不符合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情况,所以不能成功;(2)革命武装力量没有同中国人数最多受压迫最深的农民、同农民对于土地的需求结合起来。国共十年对峙阶段背景:
1、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是国共两党、两个政权的对立斗争;2、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3、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合作;4、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
国内矛盾变化:
①大革命失败后,南京国民政府坚持一党专政和独裁统治;中共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开展土地革命的总方针,进行了一系列斗争。国共两党所代表的阶级矛盾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②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但这一时期日本的侵略还没有触及到美英和四大家族的根本利益,国民政府仍积极“围剿”红军。所以,阶级矛盾仍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③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中华民族已到了亡国灭种的关头。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压倒一切的矛盾,阶级矛盾退为次要和服从地位。
1927年~1937年中国国内革命形势的变化:①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处于低潮,随着“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革命形势重新高涨;②但第五次反“围剿”失利,革命遭到惨重损失,被迫实行战略转移;③红军长征胜利后,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并逐渐形成抗日救亡新局面,革命势力又重新上升。 中国共产党政策、方针的调整:(1)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开展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取得四次反“围剿”胜利和长征的胜利。(2)纠正错误路线,确立正确路线:从城市转入农村,开辟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之路;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的领导。(3)对日本侵华: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领导和推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4)逼蒋抗日,促成时局转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国民党政策的变化、调整:①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继续对共产党屠杀和围剿;②蒋介石对日本侵华实行不抵抗政策,接着又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③国民党内部出现分化,爱国将领冯玉祥、蔡廷锴等抗日反蒋;④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西安事变最终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易混知识提示:
①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是指中共开始了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②文家市决策在中国革命史上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③中国革命选择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是中国特殊国情决定的,即中国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④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核心内容和战胜敌人的基本条件。⑤九·一八事变使华盛顿体系瓦解,民族矛盾开始上升,抗日救亡运动兴起。⑥“左”的错误,特别是军事方针的错误,使红军放弃根据地被迫战略转移的根本原因。⑦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⑧遵义会议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是指中共摆脱共产国际的错误领导。⑨“一二·九”运动的伟大意义是促使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⑩西安事变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国共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中国共产党从极端困难走向成熟:胡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1、极端困难的表现:①国民党独裁政府对共产党人的镇压和根据地的围剿。②日本侵华。中国共产党承担起反侵略的领导责任。③党内“左”倾错误,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2、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表现:①从大革命失败中认识到革命领导权和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右倾错误,决定进行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总方针。三大起义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新局面。为中国革命创建人民军队,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②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③1935年,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普遍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④瓦窑堡会议,中国共产党根据社会矛盾的变化及时地调整了党的方针,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和理论。⑤193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表明中国共产党能够高瞻远瞩,正确处理国内复杂的政治问题,是政治上成熟的一个重要表现。3、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原因:①中国共产党能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②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实践,总结出正反两方面经验。③中国共产党排除了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的干扰,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④能够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方针政策。
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1、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开始。①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了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新时期。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②“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③三大武装起义为中国革命创建人民军队,由城市转入农村揭开了序幕。 2、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①毛泽东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②及时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国共十年对峙():
第一次反围剿:1930年11月,国民党经过先前数月的准备后调集11个师又2个旅,共约10万余兵力由江西省政府主席兼第9路军总指挥鲁涤平组织对红一方面军和中央苏区进行第一次大规模围剿。中国共产党第一方面军总前敌委员会在查明敌情后,同江西省行动委员会就反"围剿"的方针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确定了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方针。最终红军诱敌深入,歼灭国民党一万两千多人,活捉敌第18师师长张辉瓒,红军第一次反围剿也宣告胜利。
第二次反围剿:蒋介石在第一次“围剿”失败后,于一九三一年二月,派他的军政部长何应钦代行总司令职权兼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调集十八个师另三个旅,二十万人的兵力,“以厚集兵力,严密包围及取缓进为要旨”,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作战方针,积极部署对红一方面军的第二次“围剿”。中央红军则继续按照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诱敌深入”战略方针,连打五个胜仗,歼敌三万余人,缴枪二万余支,痛快淋漓地打破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
第三次反围剿: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蒋介石在前二次“围剿”失败后,于日,亲自带着德、日、英等国军事顾问到南昌,就任“围剿”军总司令,何应钦为前敌总司令,调集二十三个师另三个旅,约三十万人的兵力,准备发动第三次“围剿”。这次“围剿”,敌人采取长驱直入的作战方针,企图先击破红军主力,捣毁我根据地,然后再深入进行清剿。方面军总前委决定仍采取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毙伤俘敌三万余人,彻底地粉碎了敌人的第三次围剿。
第四次反围剿:1932年5月,国民党反动派就开始准备对各根据地红军发动第四次“围剿”。这次“围剿”,敌人采取的战略是逐次转移重点,实行各个击破,转入“围剿”的第二阶段,对中央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达到围歼中央红军的狂妄目的。面对国民党来势汹汹的进攻,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周恩来沉着应战,黄陂、草台冈两仗,共歼敌近三个师,俘敌万余名,缴枪万余支,基本上打破了敌人的第四次“围剿”。红军粉碎国民党反动派三次反革命“围剿”:1、“围剿”和反“围剿”战争,是当时中国革命与反革命之间战争的主要形式。 2、三次反“围剿”战争是在毛泽东的直接指挥下进行的。3、在战争中,发展了井冈山时期红军游击战的原则,形成一套科学的战略战术原则。这些战略战术原则,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科学,不仅保障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而且是世界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的宝贵财富。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军事科学上的具体运用。
红军能够打败反革命“围剿”原因:从1930年10月到1932年底,国民党军队相继向红军发动四次大规模“围剿”。妄图消灭红军,但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工农红军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能够一次又一次地粉碎数倍于己的敌人的数次“围剿”。1、根本原因:党在根据地实行了正确的方针、政策,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赢得了人民群众人力、物力的广泛支持。2、基本原因:这些胜利也同毛泽东等人的正确的战略战术指导分不开,它主要表现在:着眼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集中兵力,各个歼敌;“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在运动中发现敌军弱点,速战速决。这些正确的战略战术思想,解决了红军如何以劣势兵力和落后装备去战胜强大的敌人这个异常复杂而困难的问题。它是根据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特点,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形成的。
发现相似题
与“材料1:红色政权地区,系指在中共领导下,实行武装割据,与国民党..”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6145121309823574221351920400425189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俾斯麦 白色革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