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一般起多高的楼房距离高压线路多远

您好: | 
> 评楼:阳光上东是中国新街区主义规划的典范。它150米最相宜邻里间
阅读 1169|回复 1
评楼:阳光上东是中国新街区主义规划的典范。它150米最相宜邻里间距,烘托出适宜的。。。
阳光上东是中国新街区主义规划的典范。它150米最相宜邻里间距,烘托出适宜的居住区的氛围;高低错落,让居民感不觉不到压力。西方发达国家百年前开始城市化,他们对其中的各种规划有更多的亲身感受。阳光上东08年被评为北京市最被外国人接受的社区。同时中国人也很喜欢。无疑证明了阳光上东规划的先进性。另外丽都、燕莎社区是阳光上东的舒适生活的腹地。这在北京就是绝对稀缺性。
请看负责阳光上东项目策划的著名地产咨询公司-华哥莱斯对阳光上东项目策划报告:
阳光上东——“新街区主义”专题研究
一、 前言 2
二、 阳光上东——“新街区主义”塑造“诗意生活”的“理想社区” 4
1. “小就是美”——用小尺度代替大尺度 4
2. 社区功能空间混合与居住混合——“社区平衡”与“多元选择” 5
3. 居住社区的“邻里同质,社区复合”概念 7
4. 空间渗透与柔化边界——消极空间积极化 9
5. 人车共存与人车分流——“生活街道”观念 11
6. 自然生态要素的渗入和社区微环境营造 13
7. 多功能混合街区的公共安全——“街道眼”及公共监视 14
三、 “新街区主义”理论溯源——暨“新都市主义”发展历程 16
四、 新都市主义的规划主张 20
(一) 对目前传统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反思 20
(二) 新都市主义的内涵 22
(三) 新都市主义的涵盖内容 22
(四) 新都市主义的规划主张 22
(五) 新都市主义的实践模型 26
(六) 新都市主义设计关键点 27
五、 新都市主义在美国 28
(一) 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滨海市 29
(二) 美国加洲的西拉古纳市 31
六、 新都市主义在欧洲 32
1. 霍华德的“花园城市”理论 33
2. 英国的新镇建设和新社区开发 35
3. 英国的“新社区开发” 38
4. 千年纪村镇与可持续社区 40
5. 新都市主义在欧洲其他国家 40
七、 新都市主义在中国 41
1. 中国内地的探索 41
2. 华润与万科的“新市镇计划” 44
在漫漫的人类历史上,人类一直在为拥有理想的居所而苦苦追寻,就像德国著名哲理诗人荷尔德林所描绘得那样,“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已经成为了所有人共同追求的目标。后来,德国另一个著名的诗人哲学家海德格尔对荷尔德林推崇倍至,将“人,诗意的栖居”作为他的著作的名字,从此这句诗所描绘出来的境界开始深入人心,使人无限向往。
城市居住社区发展至今,也历经了反反复复的聚集、分离、疏散,乃至回归,终于人们慢慢认识到,营造美好的居住社区,不单单在于建筑单体、街区规划本身,而更重要的是关注居住在其中人的需求和感受,研究他们的交往和生活方式。虽然,“诗意的栖居”也许是一种理想的最高境界,然而关键在于人们一直不断地在努力。其实,居住社区的营造本身即是一种居住、生活方式或生活状态的营造。
因此,居住社区的打造,应当从对建筑形式和空间实体的片面关注,回归到对建筑和各类居住空间中所发生的人的多样化生活交往活动的全面关注;应当从对物质、利润、效率的诉求回归到对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的追求中实现对人类自身“存在”方式与意义的关注;应当从乌托邦式的幻想回归到对生活世界的营造;应当从对终极目标状态的狂热追求回归到对过程的关注!
新都市主义正是在全面反思现代主义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城市规划与设计思想。它很好的继承了历史上各个阶段城市和社区发展的精华部分,在人本思想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指导下,提出了一整套注重文化传统、关注城市生活、关注人类交往、关注自然生态环境的居住社区的规划主张,并迅速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和认同,逐渐成为了现今城市设计、社区规划的重要流派。
然而,“新都市主义”进入中国后,尤其在房地产开发领域众说纷纭,认识各异,实践仍然处于探索阶段。许多项目往往只注重于在营销推广阶段的概念炒作,将新都市主义仅仅作为项目的买点,即使产品真正具有新都市主义特点,也只是其部分元素的体现,只有较少的项目能够较为全面的体现出新都市主义的特征。
更重要的是,这些项目不论是否体现出新都市主义元素,也不论新都市主义元素体现多少,都没有将新都市主义元素的精髓体现出来。这一精髓就是“开放的街区,封闭的组团”,无论是新都市主义的功能复合、公交导向,还是传统邻里开发,归根结底在规划布局形态表现为街区的开放和组团的封闭。这即是一种新型的街区模式,即“新街区主义”模式,它一方面体现出新都市主义的精髓――“开放的街区、封闭的组团”,另一方面也又不拘泥于新都市主义各种元素的限制。可以说,“新街区主义”源于新都市主义,是新都市主义的理念在街区空间规划模式和街区空间精神下一种新形式的复归。
而阳光上东作为一个繁华大都市区域内的新型高档社区,对人、对社会、对自然更有超出一般的关怀和领悟。而且其社区规划本身即采用了很多先进社区的规划方式和手段,以“开放的街区、封闭的组团”这一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新街区主义”空间组织形式,将“新都市主义”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的同时,在更高程度上对之进行提升,融入更多富人区元素,实现新都市主义与富人区的完美结合。
为此,本专题报告以研究代表最新规划理念的“新街区主义”为主线,同时结合阳光上东这一具有时代意义的开发案,深入挖掘“新街区主义”及其规划手法在项目中的应用价值。并且,在提炼“新街区主义”的同时,也对“新街区主义”的发展基础“新都市主义”,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从其发展沿革出发,将“新都市主义”的主张和原则,以及在世界范围内的实践和探索,做一系统的整理和归纳,以期起到对“新街区主义”正本清源和精髓提炼的目的。
本报告共分为七部分,首先深入挖掘“阳光上东”项目中能够反映最新规划理念的要素和亮点,进而提出既顺应国际先进思想,又符合中国地方特点的“新街区主义”理念;接下来,在三、四部分,转而研究“新街区主义”的发展母体“新都市主义”,从源起、发展开始回溯,并将它的主要规划主张和理念呈现出来,作为阳光上东“新街区主义”的规划理念理论基础;第五、六、七部分则分别研究“新都市主义”在美国、欧洲以及中国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回顾,最终理清 “开放的街区,封闭的组团”的“新街区主义”这一新都市主义的更高模式。
二、 阳光上东——“新街区主义”塑造“诗意生活”的“理想社区”
阳光上东的打造理念是打造真正“富有城市生活气息,与自然交融”的高品质的富人居住社区,这样一个对人们居住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无限关注的居住社区,它不遗余力的为打造可“诗意栖居”的居住环境而进行不断的努力。
从阳光上东的规划及开发理念中,在其所一贯秉承的“开放的街区,封闭的组团”整体性原则主张背后,我们不难看出其蕴含了很多“可持续居住社区”和“新街区主义”理念中的元素和打造手法,而这些元素和手法,在国际范围内也都是最为先进,也是最具人性化的手法。
1. “小就是美”——小尺度代替大尺度
城市居住社区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社会——空间复合系统,其形态空间结构应遵循与地域社会结构及人的生活行为相契合的原则,这也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居住社区整体营造,区别基于现代功能主义城市规划理论的“邻里单位”,以及以其为原则的居住社区模式的重要表现。
从居民心理认同角度来看,邻里交往存在互助型邻里、相识型邻里、和认可型邻里三个层次,基于混合居住的最小同质居住的邻里规模宜在相识型邻里范围(150米的空间范围)。而北京近年来的社区建设规模,普遍都高于这一规模,即以放大的尺度来进行社区的规划设计,到处都在“造城”,不惜将市政道路改为社区内道路。
这种大尺度的规划确实可以给开发上在物业管理上带来较大的方便,降低其管理成本,但是这种大尺度的规划不仅不利于居民主体间的交往,邻里之间的认同,社区归属感的产生,而且还将产生以下负面影响:
第一,不利于居住社区混合居住的实现。由于居民对自身阶层的认同感和对不同阶层的排斥感,过大尺度的居住社区带来的混合居住将会降低产品对社区每一阶层的吸引力,社区居民之间难以形成良性邻里关系。而利用小尺度代替大尺度,形成相对独立的小组团,就能够在大社区内部实现“邻里同质,社区复合”,形成不同阶层的相对隔离和同一阶层的融洽相处。
第二,不利于居住社区职能空间混合及社区空间结构的完善。首先过大尺度的社区无法像小尺度社区那样将不同职能空间有机分散在基本社区(邻里社区)的中间地带,不能形成交往、购物、休息、等多样化的活动,改善居住空间的生活气氛;其次,不能利用各邻里社区预留的弹性空间。
然而,如果采用更为人性化的“小尺度”来代替这种“大尺度”,这些负面影响就会迎刃而解,这就是“新街区主义”中非常强调的“小即是美”。
正是大尺度规划的这些不足和小尺度的优势,导致了在最近新开发的社区规划设计中,有越来越多的人应用“院落式”或小尺度“街区式”空间单元布局,他们的规模就与这种相识型邻里相近。和传统小区建设相比,这就是一种以小尺度代替大尺度的手法,阳光上东项目就采用了这一手法。
在阳光上东,其规划设计不像前两年“造城”时代和“大盘”时代,采用变市政路为社区道路的大尺度手法,而是采用了打开街区,建设相对小的封闭组团的手法,形成了“开放的街区,封闭的组团”这种新街区形态。
所以,在阳光上东人们完全可以享受到居民主体间的交往、邻里认同和社区归属,同时还有利于我们后文所说的社区功能混合和“邻里同质、社区复合”的居住混合。
同时,由于街区的打开,社区居民也将享受到更为便捷的交通,而且完备舒适的配套咫尺可得。在传统社区,小区大门是居民的唯一出入通道,交通特别是公共交通极为不便,而在阳光上东,开放的街区使人们可以快速的到达城市道路。
另外,阳光上东,与宅前路是住宅入口的主要开启方向的传统社区不同,在封闭的组团中的内庭院,大大增加了居民之间“偶遇”的机会,同时也更有利于住宅居民对道路上的观察与监视。
2. 社区功能空间混合与居住混合——“社区平衡”与“多元选择”
北京的城市规划设计一直以来深受现代功能主义城市规划思想的影响,将城市空间机械的划分为居住、工作、游憩、交通等功能类型,强调明确的功能分区。尤其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住宅的快速集中加剧了郊区化的蔓延和居住与工作隔离的趋势,这已被证明是引起交通混乱、空间缺乏活力、资源浪费乃至社会安全下降等社会问题的重要原因,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功能适度混合”的重要性。
其实,早在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思想中就提出了“社区平衡”的原则。其要点就是“不是建设居住城郊,而是建设工作和生活方面自给自足和平衡的社区”。第二次世纪大战以后,基于现代功能主义思想指导的大规模“城市更新”运动,给城市带来诸如“钟摆式交通”、“空间失落”、“社区瓦解”等一系列城市问题,引发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对现代功能主义城市规划理论的深刻反思。
其中J•雅各布和C•亚历山大等人对城市社区的多样化和功能混合等的讨论引人注目,并对以后的居住空间建设产生直接影响。例如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英国兴起的“新社区”(new settlement)规划概念及其实践,就充分采用了各类职能空间的均衡布局的社区发展模式。
在阳光上东,其社区规划就充分体现出了“功能适度混合”的原则。不仅社区中心规划有完善的社区商业配套设施,在开放的街区形态中更是布置了众多的社区商业,而且在社区A区将会有较大面积的酒店或写字楼的公建,使阳光上东同时具有居住、商业、休闲、文化娱乐和教育等功能空间。
这种相对综合、多样化的功能空间的混合,为阳光上东带来了与传统社区不一般的系统化生活和人性化感受。
首先“功能适度混合”使阳光上东形成了一个功能网络,促发了阳光上东人们的多样化活动和多层次需求,不仅使当地就业、当地购物消费成为可能,也为城市缓解了交通压力,减少环境污染。在增加自身独立能力同时,减低了对其他地域的依赖,而且使得社区主体之间的交往及物质、信息、能量交流趋于频繁。
同时,与单一的功能(居住)只能产生单一的活动、使得居住社区白天是“空城”,晚上是“卧城”相反,在阳光上东,人们的出行时间、出行目的各不相同,使社区内大多数时间中均有人活动,“将人们的出行活动时间分散在一天内各个时间段里”,从而保证了阳光上东街道等公共空间整日的繁华与活力。
而且,阳光上东多样化的基本功用(Primary uses),空间的混合,同时会触发更多的从属功用(Secondary uses),如精品店、咖啡厅等服务设施的健全和发展,而这正是保持阳光上东社区空间活力、提升“人气”的基本条件。
其次,阳光上东繁荣的开放式街区促进了社区的安全。在这样一个多功能的居住社区内,白天和晚上不同时间将会有不同的人群在活动,这会吸引开放街区两旁建筑内的人们关注活动的人群,观看街上的活动自娱,这就会在他们相互之间以及活动人群之间产生监督作用,这也就是后文我们提到的“街道眼”和“公共监视”。
总之,阳光上东这种“功能适度混合”的规划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整个阳光上东的社区平衡,是整个社区形成一个相对完整,同时又是相对独立的和相对稳定的多样化生态系统,为工作、生活和居住在阳光上东的人们提供生活方式的多元选择。
除此之外,从阳光上东社区的居住建筑的规划设计中,也充分体现出了这一“社区平衡”和“多元选择”的思想,为不同的人群度身定做高层或多层,点式或板式的居住产品,这就是阳光上东的“居住混合”。这种混合不是简单、杂乱无章的拼凑,在其规划设计过程中充分体现出了新街区主义的另一手法,即“邻里同质、社区复合”的概念。
3. 居住社区的“邻里同质,社区复合”概念
在当今中国社会(阶层)分异趋于明显的今天,也逐渐导致了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也正是这样的背景,阳光上东的“富人区”才有其产生的必然根源。因为,由于不同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不同居民的居住需求是不同的,因而真正以人为本的居住区中,应适应、并满足不同居住群体的不同需求。只有这种人性化、多样化的居住空间才能适应这种社会生态的多样性特征。一定程度的居住分异,也就是另一种尺度的居住同质化,不但可以合理体现出土地的利用价值,满足不同社会阶层居住需求,提高同阶层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有利于形成居民相互之间的认同感,体现出这个阶层的地位和层次,并使他们更具有社会属性的归属感。
然而,过度的居住空间分异也是不可取的。城市社会阶层的分化也不会是无止境的,因为无限制的分化必然会导致社会资源分配过渡不均,阶层隔离和矛盾的加剧,环境的恶化,犯罪率的提升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也必然会受到市场分流和引导的作用,而需要合理和科学的措施避免负面影响的形成。
因此,相对合理的居住空间格局应该是这种“小同质,大复合”的概念,即“邻里同质,社区复合”的形式。这种基于在小空间范围内同质的社区混合居住模式,主张在较大规模的城市居住社区中,应以一定范围内不同社会阶层的混合居住为前提。当然,这绝非是那种全盘打散、混为一体的绝对混居概念,而是相对小规模同质聚居的前提下,力求一种大社区的混合,即所谓的“邻里同质,社区复合”。
考察阳光上东,整个居住区可以分为3个部分,分别为A、B、C三个区域,A区为非配套公建区;滨河花园(B区)分为5个小的组团,16栋住宅建筑,其中9号、16号楼为高层建筑,其余为多层和低层建筑,在多层建筑与里,有独立的,一梯一户的点式住宅,还有常见的一梯两户的单元拼接的板式住宅。而C区的住宅在布置上基本为街坊式布局,由三条城市景观走廊和两条自然景观走廊将C区划分为9个居住组团,每个组团由形态各异的住宅围合而成,从7层到32层,这种差异性的住宅组合很自然地形成了每个组团不同的性格。
从阳光上东的这种规划布局方式可以很明显的体现出,它很好的契合了这种“邻里同质,社区复合”的理念。在整个社区中,由于复合了居住、商业、休闲和文化等不同的社会功能,使社区整体向外部以开发的姿态将不同的社会阶层组成和功能混合进来,从而保证了整个社区的城市兼容性和多样性。同时,同一组团内,居住单元以相对封闭的围合形式布置,则保证了住区的内向性,和安全私密性,从而以邻里组团同质的形式体现出其较高的核心社区档次。
这种“邻里同质”的居住原则也是国外很多建筑师和学者,经过很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所得出的结论。这个原则实际上就是认为:一定范围内居民的同质性是促进个体之间交往、强化社会认同并促进地区稳定的重要保证。英国建筑师Halpern结合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在一个地方的群体聚集程度降低到一定限度时,这一地方的精神病患者的数量会增多,这表面上似乎支持邻里内的社会平衡,然而,实际上关键原因在于一定程度的社会同质性的规模范围是重要的。”因此,大社区内多样化社会构成的前提下,应有一定的同质社会成分(包括相近收入、社会层次、爱好等)相对的聚居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但同时,这一规模不宜过大,因为同样的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所属群体内人口数量较大时,它不但不会认识很多的人,反而会消极逃避。这是因为人的信息承载力是有限的。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人们不再把社会圈局限于共同居住生活邻里内,因此,若同质居住的较亲密的邻里空间内人口规模过大,反而会间接遏制居住共同体的凝结。
在阳光上东中,正是通过这种“邻里同质,社区复合”的划分,很好地解决了社会分异所带来的负面社会影响和居住档次之间的对立关系。在阳光上东中的较小邻里之内,即各个组团之内的同质聚居,左右邻居、上下住户均是收入及社会背景接近的人,它们之间有着相近的文化层次,社会背景,因而可以存在较为亲密的交往,进而保证居住生活的稳定性。而对于大社区范围内,推行相对异质的各个组团的混居,使不同社会层次和背景的人也有共同交往的平台,从而体现出多姿多彩的城市多元化魅力,也体现出城市生活本身的强大兼容特性。这种规划思想也正是在对社会分异导致的居住分异现象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所推出的居住观念,正是这种科学的观念——既不过度扩大居住分异的效能,避免产生较大的负面社会影响,也不不加限制的绝对混合居住,保证了居住区一定档次的体现——才奠定了“上东富人区”的打造基础。
4. 空间渗透与柔化边界——消极空间积极化
北京的城市空间之所以显得相互隔离而破碎,社区失去了往日的活力,除了由于以小汽车及其他机动车交通为主导的、日益拓宽的道路隔离外,另一重要原因就是新建的居住社区自身的封闭与隔离。这直接导致了社区与外界进行物质、信息、能量交换的弱化,居民也被“画地为牢”。进而使得城市地域空间的生活氛围丧失,以及邻里、社区的“死亡”及社会隔离的强化。
阳光上东为改变目前居住社区这种日趋隔离的趋势,在社区形态空间建构方面,采取了多个层面的相应措施,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公共空间的可见性
目前的社区建设提倡将公共服务设施、公共空间置于用地的几何中心,并以住宅将其围合起来。市场已经证明了这种布局的失败。首先它不能顺应公共设施的多样化服务特征,而且与商务经营需“吸引聚集人流”的规律相悖;其次,社区公共空间也不应局限于本社区居民使用。非日常交往的发展及各种社会团体组织的兴起已经加大了不同社区之间居民的交流与来往。
而在阳光上东其开放街区组成的中心商业、社区商业以及坝河的沿河商业,则倡导增加公共空间的“可见性”,“邀请”人们从其他地方来使用这里的公共设施。在阳光上东每一个封闭的组团,各类服务设施,公共空间置身于组团的街道两侧,而相对较为大型的设施场所(购物中心、公共广场以及酒店等)则设置在社区最开放与城市距离最近的芳园南路上,完全以一种开放的姿态面向城市,能够被人容易看到也容易到达。
这一手法就是源于新都市主义的TOD,即强调将商业设施置于高速干道旁边,并靠近公交站点附近等高度可见性的地方。这就实现了社区内外的能量、信息与物质的交流,同时也增强了公共设施的生存能力,甚至也有助于培育、发展更发达的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
 柔化边界
目前开发的新居住社区大都有一道栏杆、围墙甚至保安与电子警戒装置构成的边缘界限,并由此划分出社区的“内”与“外”,人为地隔绝了不同系统空间之间的交流与渗透。而实际上,边界是最易诱发丰富多样的城市生活的地方,即所谓的“边界域效应”和“边缘效应”。因此,培养、强化“边界域”,是营造城市空间“场所感”即丰富社会生活的重要手段。著名建筑大师黑川纪章的“共生”理论和安藤忠雄的“灰空间”概念,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一观念。
阳光上东就充分利用了“边界域”这一观念,通过创造“边界域”来丰富社区生活。具体创造“边界域”的办法就是“柔化”整齐划一、冰冷森严、内外严明的组团边界和社区边界,将传统社区单一围墙改为围墙与绿化、小品、交往场所等组成的复合边界。这样社区外的人可以接近社区,内部的居民也可以自由的走出来,在内外之间形成一个缓冲地带。多种活动、多样性文化得以在阳光上东碰撞、交流、联系。原本隔绝交往的消极空间通过边界的柔化成为活动主要发生的积极空间,从这个角度而言,创造“边界域”,营造柔性空间的过程也就是消极空间积极化的过程。
而更为叫绝的是在阳光上东不同组团之间,有足够宽度的自然生态空间,即城市景观走廊和自然景观走廊,居住社区成为条带式线性发展,并与绿色等开敞空间间隔分布,以利于环境景观和城市空间的延续。
 空间渗透
在阳光上东,空间营造巧妙的实现了公共空间和私有空间,及自然空间和城市空间的相互渗透。
“公共”与“私有”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是对一系列空间特质的两个极端的描述。而在较完美的空间体验中,一系列具有中间性的、“灰色”的空间,或公共与私有相互渗透的空间是必不可少的。正因为这样,阳光上东给予人的心理需求的空间层次概念(私密空间→半私密空间→半公共空间→公共空间)被反复强调。并且反对公共空间与私有空间限定的极端对立或直接转换,强调公共空间和私有空间的过渡、渗透,顺应人的心理认知规律与需求,进行对层次的、渐进的公共空间序列的设置与构建。
这不仅有利于居民归属与安全感的产生,还有利于居民主体间交往及对公共空间的充分利用或参与。
作为公共空间重要组成部分的自然生态环境要素,同样也是实现居住社区与城市系统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同系统之间、生态因子之间的交叉与渗透,是促进生态系统稳定与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在阳光上东,就充分考虑到了这些不同系统之间、生态因子之间的交叉与渗透,社区内的绿化等自然生态要素,与城市大系统的自然生态要素相互联系、融合到一起,确保了其生态功能的发挥。这不仅仅是指社区自然系统向城市生态系统的渗透,同样也包括城市系统向社区自然生态系统的渗透,亦即后文所述的自然生态要素的渗入。
5. 人车共存与人车分流——“生活街道”观念
居住区内的交通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并不仅仅承担着交通和运输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交通及道路的组织形式是社区邻里交往的重要平台和基础。
美国著名城市评论家威廉•怀特认为,“社区街道存在的根本理由,就是他向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面对面接触的中心场所”。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社区认同感和邻里社会网络的形成,与居民之间在日常生活中偶遇,进而发生的非正式交往(日常交往)的机会多少有非常重要的关系”。
在居住社区中,人们习惯将汽车出现以后的交通组织形式分为“人车分流”与“人车共存”两种形式。
人车分流体系是小汽车大量出现以后所提出的一种交通组织方式,但由于这种方式是以小汽车为导向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增加了出行的自由,但是这种组织形式也对城市结构和居民生活带来了较大的破坏和影响。比如表现在使环境日益恶化,道路占用过多的土地资源,由于车辆造成的安全事故也越来越多,大大减少居民之间的交往和沟通,社区氛围和生活情趣遭到破坏等等。于是,随着新都市主义在美国的兴起,“公共交通导向”、“步行街区”的种种理念开始深入人心。“人车共存”这种更具人性化的交通体系也就应运而生。“人车共存体系”的基本思想是控制居住区内不得汽车交通,实行以步行为主导的方针,恢复街道空间的生活机能和交往功能,为居民休憩、儿童活动提供宜人的环境,丰富街道层次、美化街景等等。因此,伴随新都市主义等“新社区”理念的发展和实践,人们开始越来越多的将人车共存体系作为居住区或街区的交通组织方式。
同时,一种被称为“生活街道”的概念也悄然兴起。具体而言,就是吸取传统城市中“街道”中丰富的生活、交往功能及形态特征,将较大规模的公共空间、生活服务设施从封闭的空间中抽取出来,与街道布置相结合,线性的设置于不同邻里社区之间的街道空间及公共交通四周,并通过方便、舒适的步行系统与各个邻里空间取得联系,将这种街道建成步行街或者限制过境车辆通行、符合人性尺度的人车共存街道。
可见,居住社区内的道路交通组织,对于社区整体环境质量而言意义重大,采取人车分流或者人车共存的,或者二者有机结合,需要与地区居民和住区本身条件相结合来看。但就总体而言,使社区内所有居民能公平、共享社区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空间,恢复道路空间的生活气息与活力是改善住区生活环境,巩固城市结构的关键因素。
因此,本着上述理念和目标,以先进居住区规划理念中的步行及公共交通模式为设计导向,阳光上东的交通组织体系并没有采用极端的人车分流模式,而是采用人车共存和人车分流相结合的处理方式,即类似于“生活街道”的组织形式,来解决社区内部的人车关系。居住区中的各个组团内部是纯粹的步行空间,而在组团之外采用人车共存体系,这种交通组织的方式,在保证交通出行便利性的同时,也充分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导向。
具体表现在:
第一,各个组团内部,设置以行人为主体的步行系统。阳光上东通过在相对封闭的组团内部严格限制机动车对组团内部步行系统的冲突,来充分保证了居民及行人的安全,并营造出极具生活气息的休闲、交往空间;
第二,组团外部,在开放的街区中,充分考虑到与原有城市肌理交融,与城市原有街道脉络融为一体。阳光上东通过在街道中引入各种商业、休闲、娱乐等生活服务设施,线性布置,采用人车共存的交通组织形式,最大限度而又自然而然的增加人们相互交往和联系的机会,缓解了居住区城市之间的隔离和封闭现象,从而形成富有活力的城市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促进了本居住区与城市社会生活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多种出行交通方式的共存,包括小汽车交通、步行交通、公共交通等,既为社区内的各个阶层人士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出行选择,也确保了与城市其它区域的有机衔接。
6. 自然生态要素的渗入和社区微环境营造
作为一种公共空间重要组成部分的自然生态环境要素,也是实现居住社区与城市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自然和居住的和谐历来是人们追求的理想,这也是新街区主义所崇尚的重要主题之一。从系统的观点考虑,自然生态要素与社区居住要素的相互渗透和相容,是促进生态系统及居住系统稳定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居住社区的绿化、水体等自然生态要素,必须与城市大系统的自然生态要素相互联系,融合到一起,才能确保其真正发挥效用,才能做到生态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在这一方面,阳光上东做的尤其突出,不仅充分保护社区内部既有的生态和自然环境资源,而且还积极主动的与外部生态景观资源形成互动,为住区内外环境的提升,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城市大环境的改善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
首先,从现状用地条件的分析看,阳光上东的位置兼具城市景观和自然景观的特点。因此它在景观设计中着力反映社区内城市空间和自然空间的关系,并对已有景观资源,加以最充分的利用。建筑设计规划为景观规划建立了骨架,主要骨架为三条城市景观走廊和两条自然景观走廊,一条滨河绿带及四环绿化隔离互相穿插,互为衬映。
其中,城景观市走廊以规矩的树阵网格为基调,在交点上种植树木,树下空间布置草坪、活动广场、儿童活动场所等休闲空间,是居民生活的前院。自然景观走廊以开阔的草坪为基本元素,灵活布置漫步小路和游戏场,是居民生活的后院。
其次,坝河作为整个区域最重要的一条城市河道,是区域内生态系统的重要元素。阳光上东合理的利用了水系对于居住生态和景观塑造的积极意义。与岸边绿地结合,形成了微环境,也影响着项目所在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极具情调的休闲、商业沿河布置,与水景、绿地、植被交相呼应,在坝和岸边形成充满自然生态情怀的艺术生活岸线。
再次,阳光上东中的各个组团通过建筑层数的不同,方位角度的错落,营造出不同的院落空间,通过组团围合、街区开放等手法,来对微气候和微环境加以有效的影响和协调。比如阳光上东中的滨河花园(B区),在住宅布置上非常的灵活,板式住宅与点式住宅,多层建筑与高层建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丰富的有趣味的可识别的社区空间环境,并且使每一个居住单位都能得到更宽广的视野。住宅的朝向也是设计中重视的主要因素,几乎所有住宅建筑都是正南朝向或与正南成15度夹角。从而可以保证每个住户都能有很好的景观视线,得到最好的阳光和自然风。
最后,阳光上东社区内部多样化、多层次的绿地和植被,也是营造宜人的内部微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比如,阳光上东大面积的绿地、草坪以及不同的植物,不仅能为居民提供舒适的休闲空间,还可以有效的保持水土,保持地域生物系统的平衡,而且可以获得太阳能,并起到遮阳、阻挡冷风等作用。
7. 多功能混合街区的公共安全——“街道眼”及公共监视
公共居住社区,尤其是开放性的中高档居住社区的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在阳光上东中,对于开放的街区和封闭的组团内安全监控问题,有其独到的处理方式。
 街道眼
一条繁荣的街道,往往就是一条安全的街道。因为,这里是城市的“街道之眼”。
“街道眼”(Street Eye)这个名词,是一个名叫简•雅各布的美国女士的发明。她虽然是城市规划和建筑界的外行,但她在1961年所写的《大城市的生与死》中,非常明确地提出了“街道眼”的概念,并对当时的整个城市规划界发动猛烈攻击。37年之后,《纽约时报》的评价该书为“或许是城镇规划史中最有影响力的一部作品”,尤其是其中所提出的“街道眼”概念已经成为了城市设计和街区规划中的重要元素。
“街道眼”概念的主要观点是:街道,特别是人行便道,是城市中最主要的公共活动的场所,也是城市及社区中最富有生命力的“器官”。而作为“街道眼”的公共街道除了交通功能以外还有三大功能:安全、接触和同化孩子。
雅各布观察到,传统街坊有一种自我防卫的机制,邻居(包括孩子)之间可以通过相互的经常照面来区分熟人和陌生人从而获得安全感,而潜在的“要做坏事的人”则会感到来自邻居的目光监督。她据此发展了“街道眼”的概念,主张保持小尺度的街区和街道上的各种小店铺,用以增加街道生活中人们相互见面的机会,从而增强街道的安全感。街上的“眼”,不是专职的监视人,而是街道的自发主人,他们和众多的行人一起保障了街道的安全,抑制了犯罪活动。而一个安全的具有公共生活活力和趣味的街道,也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所以“街道眼”是安全之眼,公共生活之眼,城市乐趣之眼。
在阳光上东中,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街道眼”的存在,街坊式的组团分布,树阵网格式城市景观走廊的贯穿,包括芳园南街、坝河沿河商业带,以至中心广场地带,未来都将成为住区人们交往和休闲的主要公共空间,这些保持相对小尺度的街区和街道上的各种小店铺,可以增加街道生活中人们相互见面的机会,从而增强街道的安全感和平静祥和的生活氛围。因而,它们就是阳光上东的“街道眼”。
 公共监视
正如雅各布所描述的那样,在一个多功能的居住社区内,白天和晚上不同时间均有人活动,这也会吸引街道两旁建筑物(住宅楼)内的人们注意外面的行人,他们许多人会时断时续或主动或偶然的观看到街道上的发生的事情,因而这种观看行为对相互之间,以及对过路的陌生人均产生了监督和控制的作用,这就是所谓的“公共监视”原理。
一般人认为,公共空间的安全监控问题比较难以解决,但是在“街道眼”概念的基础上,美国建筑师奥•纽曼对居住社区的安全监控问题提出了“可防卫空间”的概念。
在纽曼所提出的“可防范空间”这一概念中,这样的空间应该具有两个主要特点。
第一,可防范空间是可感知和可防范的领域。纽曼认为,加强领域性是住宅区设计的基础。住宅区应该有清晰的私密性、公共性领域层次,领域之间应该有可感知的标志物,并设置有半公共的区域,这样无形中扩大了居民占有的空间,增加了居民对周围环境的关心,加强了居民对环境的控制和维护。他还认为,每个走廊含有的户数、每幢建筑物的单元数以及每个住宅区的建筑物数量不宜过多——较少的数量将会增强居民共同维护的责任心和对陌生人的监视。
第二,可防范空间具有监视作用。形象地说,就是让环境长上一双眼睛,从而对危害社区安全的分子起到心理上的威慑作用。例如,门窗布置和平面布局应该使居民可以从室内观察到户外的情况,从而为居民提供安全感。这种安全感使居民经常到环境中去,而这种经常接触又进一步加强了居民对环境的安全感,形成良性的循环。
可见,阳光上东不但在街道上引入了“街道眼”的原理,在相对封闭的组团内部也充分利用了“可防范空间”的原理。同质性的组团内部居民相互之间由于交往会相对的熟悉,一旦组团内部有异常情况,邻里之间会自然形成对进入社区的陌生人或车辆形成监视,从而对保证组团内部的安全成为可能,并结合社区自身的物业管理,最终形成对社区,对组团的公共安全的监视和控制。
三、 “新街区主义”理论溯源——暨“新都市主义”发展历程
“新街区主义”是在“新都市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新街区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也与新都市主义的源起和发展紧密相联,我们对“新街区主义”的理论溯源实也就是对新都市主义发展历史的回顾。
新都市主义是在人们对大规模“郊区化”的反思中,逐渐提出的理念。1961年,Jacobs在批判现代城市的经典著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就预见性的提出了“以汽车为中心”的规划设计对城市结构与社会生活的破坏,提到过通过多样化的“小街区”(Small block)形成“混合的土地利用”(Mixed uses)的思想。1973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E•F•舒马克关于“小就是美”的理论,在建筑界的实践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响应。
然后到了20世纪80年代,新都市主义(New Urbanism)的浪潮开始从美国出现并迅速影响到西方各个国家。新都市主义旗帜鲜明的向郊区无序蔓延“宣战”,以作郊区化蔓延的“终结者”为己任。新都市主义者们无意去创造什么奇思妙想,相反,他们致力于从早已存在的历经时代考验的东西中,挖掘那些蕴藏的持久不变的特质。虽然时代在变,城市在不断赋予新的形象和功能,但是城市作为人类聚居的基本属性不会改变,人类本身基本属性的不变性,也决定了人类对于居住和生活的本质需求不会改变。因此,新都市主义正是在传承传统思想中的精华部分基础上,从关注以人为本的公共交往、社区生活的角度,提炼出了以再造具有本镇状态的多样化邻里街区、主张都市的填补性发展的一整套理论体系。下面就让我们追溯一下这个已经在西方成为主流思想的理论是如何发展来的吧。
提及新都市主义的理论溯源,我们不得不追溯到它的发源地,美国。战后,美国经历了三个主要的城市发展阶段:
 第一阶段:20世纪40年代之前——都市主义
该阶段美国工业的发展导致了城市环境的一系列问题,都市主义大行其道,即形成所谓的传统“都市主义”阶段。
 20世纪初人们探索的提出了一些规划方案:公园城市运动、田园城市公园、城市美化运动;
 这个时期还提出了International Style和Broadacre City、区域规划和邻里社区等概念。
&#6年,美国学者Louis Wirth将“都市主义”定义为一种生活方式。它包含三个特征: 人口数量大、密度高、互异性。
 第二阶段:40年代后期——郊区化阶段
由于城市生活的拥挤,环境的恶化,加上汽车工业的发展,40年代后期大量的居民住宅建到城市郊外,美国中产阶级开始转移到郊区居住,而且从60年代至70年代,在大城市的郊外建造了许多大规模的购物中心,人们不必再为购买生活用品而专程返回城市中心商业区。该阶段即为比较突出的“郊区化”阶段。
然而,经历了几十年的郊区化“疯狂发展”之后,这种模式的不经济性、生态环境的不可持续性,对城市中心的分散和瓦解,使得其对城市发展起到了越来越多的侵蚀效应,它对城市发展的负面影响主要在以下几点:
 过度交通导致了严重的交通堵塞和空气污染;
 郊区化低密度住宅生活成本和居住成本较高,使得缺乏中低收入者能够负担的住宅;
 严格功能分区的现代主义原则导致对社会内部联系的破坏,减少了公共交往空间,使人们难以获得安定感和归属感。
 第三阶段:80年代以后——回归城市
80年代后,人们开始反思郊区化对于城市发展的问题,从而产生了“回归城市”的浪潮,新都市主义思想正是在这个阶段应运而生。经过一些年的尝试和实践,美国很多地区在原有的城市中心区和边缘区域的基础上形成了的具备就业场所、购物、娱乐等多种城市功能的新都市。
新都市主义的核心就是反对蔓延,重整城市、建立真正的社区。
新都市主义的形成也经过了以下几个重要的里程碑事件:
&#6年,Jacobs提到通过多样化的“小街区”形成“混合的土地利用”;
&#6年英国经济学家E•F•舒马克提出“小就是美”的理论;
 20世纪80年代“新都市主义”的浪潮出现;
&#6年出版专著《新都市主义——走向社区建筑》,新都市主义的话题正式展开。
此外,提到新都市主义就不得不提到CNU(Congress for the New Urbanism)。CNU作为一个非盈利的组织,成为新都市主义者的中枢机构,它从一开始的少数理想主义色彩的建筑精英分子论坛,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拥有相当广泛群众基础、涵纳社会各阶层参与者的主流力量。CNU的影响目前已经不限于美国,其组织成员已经遍及加拿大、欧洲、日本等地区。
&#6年,第一届新都市主义大会(Congress for the New Urbanism)在美国弗吉尼亚北部亚特兰大市召开,这次大会标志着新都市主义思想的确立,也标志着新都市主义运动的来临。
1996年,在第四届CNU大会上,到会的266名委员共同签署了大会的纲领性文件——新都市主义宪章(Charter of New Urbanism)。该宪章从区域、邻里和建筑物三个层次阐明了新都市主义的观点,成为新都市主义的宣言和指南。
附:新都市主义发展大事年表
时间 人物 著作 重要活动
1980年 Andres Diamu
和Elizabeth
Plater-Zyberk
(简称DPZ夫妇)
美国佛罗里达的滨海市设计
(Seside,Waltion county,Florida)
提出TND模式
1988年 DPZ夫妇
美国马里兰州肯特兰住宅区设计(Kentlands,Maryland)
1989年 Peter Calthrope The Pedestrion Pocket
Book介绍了“步行街区”的概念和设计方案
1990年 Peter Calthrope
美国加州西拉古纳市设计(Laguna West, Sacramento County, California)
1993年 Peter Calthrope The Next American Metropolis:Ecology,
Community,and the American Dream
第一届新都市主义大会在美国亚特兰大召开(Congress for the New Urbanism,CNU)
第四届新都市主义大会,提出《新都市主义宪章》
第五届新都市主义大会,第一次在美国以外地区召开,18个国家代表参与
第八届新都市主义大会,规模为历次之最,参与人数超过1400人,讨论新都市主义与Smart Growth运动
2000年 DPZ & Jeff Speck SUBURBAN NATION:
The Rise of Sprawl and the Decline of the American Dream
2000年 Sarah Susanka and Grey Crawford Greating the Not So Big House: Insights and Ideas for the New American Home
第九届新都市主义大会,编写6小时课程New Urbanism 101,颁发“宪章奖”(Charter Awards)
2001年 Peter Calthorpe
William Fulton,
Robert Fishman The Regional City: Planning for the End of Sprawl
2002年 Miami Beach
第十届新都市主义大会,讨论复兴战后郊区的问题
2002年 DPZ& Jeff Speck Smart Growth Manual
四、 新都市主义的规划主张
(一) 对目前传统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反思
现代主义是目前大多数城市规划与设计的主导思想。现代主义以“效率”和“功能”为城市规划核心,强调城市街区的功能划分,将工厂、商业、办公和居住分布于不同区域;以城市快速干道和高速公路为纽带,以现代交通工具(汽车)为手段,将各个功能分区联成一体;功能街区范围宽广,建筑物高耸庞大;城市空间主要向外拓展,不断扩大城市规模等。
现代主义是人类社会城市化和工业化进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适应了现代化高楼大厦兴盛和现代交通工具普及这一社会潮流。然而随着现代主义思潮的盛行,城市建设却出现了许多原来始料不及的新问题。
1. 城市运作效率低下
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的初衷是以“效率”为核心,然而由于私人小汽车的大量增加,城市快速干道和高速公路不堪重负;政府不断投资道路交通设施,结果又有更多的小汽车上路,形成交通堵塞的恶性循环。
2. 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现代主义的郊区化强调了城市的外延扩张,却忽视了城市的内涵提升,属于一种“粗放型”的城市发展模式,土地资源浪费十分严重。
3. 大量耗费资源和能源
城市向郊区扩散的另一个前提,是建立在高速公路、快速干线的大量铺设和小汽车的普及上,不仅耗费了大量的能源,而且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
4. 城市空心化
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的“居住郊区化”模式,使居民大量外迁,同时导致商业、办公等城市公共设施的郊区化布局。结果城市中心人口减少,城市设施得不到及时更新,城市素质下降,形成城市“空心化”现象。
5. 生活时间成本大幅增加
现代主义形成的城市典型生活模式,是居住在郊区,工作在城市中心,但由于路途较远,加之交通堵塞,人们每天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路途上、在小汽车里。结果使人们参加公共活动和进行社会交往的时间大为减少。
6. 造成心灵封闭和人际关系冷漠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人们获得了更多的独立性和私密空间;但如果过分强调这种独立和私密,则会导致现代人心灵的自我封闭。现代主义强调的大尺度街区、封闭性社区和私人交通工具普及,都容易造成人们之间的隔膜和封闭,不利于大家形成互帮互助、积极参与的公共意识和关爱观念。
(二) 新都市主义的内涵
新都市主义是在全面反思现代主义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城市规划与设计思想。新都市主义的基本精神是社区设计必须将公共空间的重要性置于私人利益之上,从建筑设计与公共空间的相互关系,社区建筑类型与功能安排,到开发规模和强度、土地使用模式与区域交通路网协调。
(三) 新都市主义的涵盖内容
新都市主义引导着从建筑单体到整个区域的全方位的发展,它可以应用在:
 已有城市和城镇中心区的新建项目
 独立组团内的小规模项目
 大型邻里社区的更新
 大区域的规划
(四) 新都市主义的规划主张
新都市主义内部派别繁多,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特色,如在英国叫做“城市复兴运动”。但总体说来,新都市主义具有如下的一些共同主张:
 街区功能复合化
在城市功能划分与布局上,新都市主义主张同一街区应集合多种功能的建筑,如商业、办公、公建、居住和休闲娱乐应混合布置,以避免造成街区功能的单一化和简单化。
 以公交导向进行布局
新都市主义的“面向公共交通土地开发”理论(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简称TOD)主张,城市规划应布置紧凑,以公共交通作为城市运行的支持系统,商场、住宅、公园、办公楼和公建设施,应分布在可步行到达公交站点的范围之内。同时,建议合理的采用“人车共存”体系。
 强调城市片区的有机联系和街区的合适尺度
新都市主义反对现代主义以快速干道和高速公路分割城市的做法,主张加强城市各片区之间的联系;同时强调街区规划应尺度适宜,与人的活动协调一致。
 重视城市步行系统
与现代主义强调私人汽车交通工具不同,新都市主义重视步行系统在城市格局中的作用,主张人们以步行方式到达目的地;其步行时间最好在10分钟以内。
 重视城市公共空间
在进行城市规划和设计时,新都市主义十分重视城市公共空间的作用,强调要安排足够的城市公共空间(如城市广场、绿地、公园等),供人们休闲、娱乐和交流。
 城市发展理论多元兼容
新都市主义虽然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动,但并没有完全否定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合理性主张,如城市效率观念等完全继承;同时对古典主义的规划秩序、中轴对称、因形就势等城市建设理念,也一并兼收并蓄。
 重视古建筑保护
新都市主义认为,古建筑是城市文明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它们构成城市的文脉和记忆,是人类文明进化的缩影。因此对古建筑应该加以保护和维护,而不能推倒重来。
(五) 新都市主义的实践模型
 “传统邻里开发”模式(TND模式)
 “交通导向开发”模式(TOD模式)
 智慧增长模式(Smart Growth模式)
1. TND模式九大构成要素
 由邻里组成的社区;
 五分钟步行的邻里规模;
 优先考虑的公共空间;
 综合并均衡的功能;
 足够的建筑密度;
 精密的交通网络;
 低市政开发成本;
 可支付的住宅;
 尊重传统的建筑风格;
2. TOD模式六大构成要素
 将步行放在交通设计的第一位;
 区域内以轨道交通为特色;
 区域的节点上包含了互相临近的写字楼、住宅、商业和公共设施等多种用途;
 每个节点进行高密度、高质量的开发,节点的范围在轨道交通站点5分钟步行范围内;
 每个节点内以自行车、滑车滑板为日常交通工具;
 节点的停车地点在轨道交通中心5分钟步行范围内;
3. Smart Growth模式十大发展原则
 多种用途综合开发
 利用紧凑的住宅设计
 创造各种住宅选择方案
 建立可以步行的社区
 培育具有空间感的吸引人的社区
 保护对生态平衡至关重要的区域
 加强和引导现有社区的开发
 提供各种不同的交通方式
 使开发决策公平并节约成本
 鼓励社区和利益关系人合作进行开发决策
(六) 新都市主义设计关键点
1. 公共参与
新都市主义的设计者与政府官员、社区百姓和各种利益集团进行商谈,召开发布会和展示会,邀请当地的建筑师、规划师和居民进行合作,是专家意见、居民的要求和管理者的意见都能充分汇集和表达。
通过与各种社会密切力量来实现有关自己社区建设的理想,是新都市主义重要的实践特征。
2. 区域规划
新都市主义十分重视区域规划,许多与城市规划有关的问题只有上升到区域层面、制定出整体性策略才能得到有效解决。而区域规划的目的是要保障和促进整个区域的经济活力、社会公平、环境健康。
五、 新都市主义在美国
美国是新都市主义的诞生地,因而对它的探索和实践进行的最早的,也是最多也在美国。新都市主义宗旨是重新定义城市与住宅的意义和形成,创造出新一代的城市与住宅。它的出现深深影响了美国的住宅和社区发展,美国90年代的住宅、社区的发展都以这一思想及其基本观点为指导原则和发展标准,并创造了Florida Seaside,Laguna west 等一系列成功的城镇和社区。它不仅强调社区的整合,而且考虑了就业机会与居住的紧密结合,改变了50年代以后美国由于高速发展带来的城郊与市中心之间的大量通勤交通,主张在城市重建中也同样注重在旧城区增加居住人口,避免出现城市中心空心化现象(夜间空城),让城市均衡发展。
新都市主义在美国蓬勃发展
第一个典型意义的新都市主义小镇诞生于1980年,由新都市主义的奠基人DPZ夫妇主持设计,这就是位于佛罗里达海岸的著名的滨海镇(Seaside Walton)。在此之后,新都市主义在美国逐渐扩大了影响。从1985年到1993年,更多规模更大的项目在美国各个地区开始实施,其中另一个著名的项目就是位于加州的西拉古纳市(Laguna West)。
下面就以这两个典型案例,简单概览一下新都市主义在美国的发展情况。
 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滨海市(Seaside Walton county,Florida)
美国加洲的西拉古纳市(Laguna West,Sacramento Country,California,1990 )
(一) 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滨海市
1. 历史意义
滨海市始建于1980年,有新都市主义的奠基人DPZ夫妇设计,是新都市主义的里程碑之一。
2. 案例概况
 面积约为32万平方米,整个居住区包括300栋独户式住宅,和300个其他类型的建筑,如宾馆公寓等;
 配套及公共建筑包括学校、市政府、露天市场、网球俱乐部、露天剧院等。
3. 滨海城设计的基本原则:
强化社区意识,优先确保公共空间;
确保地域特色,突出地域建筑的独特风格;
减少对汽车的依赖,社区内任何一处距社区中心,均在步行5分钟可达的距离内;
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
滨海城至今尚未建完,根据市场变化和居民的具体要求,其设计建设是一个不断试验,不断总结、调整、持续发展的过程。
滨海市建筑组团鸟瞰图
滨海市航拍图
滨海市建筑组团
滨海市居住街区
(二) 美国加洲的西拉古纳市
1. 历史意义
西拉古纳市由新都市主义另一个代表人物Peter Calthorpe设计于1990年,是新都市主义在美国的另一个典型设计案例,也是体现TOD中步行街区(Pedestrian Pocket)的典型作品。
2. 案例概况
 占地420平方公里,市中心住宅区面积约为120万平方米,共约3400个住宅单位,是比较高级的中型住宅区;
 配套及公共建筑中商业面积约21.4万平方米,写字楼约38.4万平方米。
3. 西拉古纳设计原则:
 采用“交通导向开发”TOD模式;
 强调传统风格和行人主导的新型住宅区。
西拉古纳的规划设计,使之成为加洲北部、萨克拉门托周遍和硅谷地区住宅开发的一种最受欢迎的模式。通过加洲,又影响到全美国,成为富裕的、高科技地区内的新住宅区的开发模式之一。
西拉古纳市滨水住宅
西拉古纳市的绿化环境
西拉古纳市居住组团内部
西拉古纳市社区中心绿地广场
六、 新都市主义在欧洲
新都市主义在欧洲并没有明确地提出,但是从欧洲,主要是英国的城市发展历程来看,也基本历经了“城市化”、“郊区化”,到“再城市化”的过程。发展至今,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新都市主义”的旗帜,但是无论是从最初的“田园城市”、“新镇建设”,乃至后来的“新社区”运动,直到进入21世纪后英国提出的“千年纪村镇及可持续社区”中,都有不少新都市主义的元素,尤其是“可持续社区”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与新都市主义如出一辙。另外随着欧洲CEU的成立,“新都市主义”以其先进的理念,很强的实用性,在欧洲更得到了积极的接纳并获得发扬光大。由此可见,新都市主义已经逐渐成为了在世界范围内解决城市居住和环境等问题的主流途径。
与美国的CNU(新都市主义大会)相对应,日,欧洲的CEU(Council for the Urbanism)也在斯德哥尔摩宣告成立,并且签署了欧洲城市主义宪章(Charter for European Urbanism),也叫斯德哥尔摩宪章,标志着欧洲的新都市主义运动的开始。
在斯德哥尔摩宪章中,CEU明确提出与新都市主义极为类似的主张。可见,新都市主义的理念在欧洲也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Cities, towns and villages should have mixed uses
make efficient and sustainable use of buildings, land be safe and accessible by foot, bicycle, car
have clearly defined boundaries at all s have streets and spaces formed by an architecture that respects local history, climate, lan and have a variety that allows for the evolution of society, function and design.”
——OBJECTIVES OF CEU
1. 霍华德的“花园城市”理论
谈到欧洲的社区规划和发展理念,我们不能不提到霍华德的“花园城市理论”和被誉为“规划皇冠”上的明珠的“新镇建设”。
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无数的城市问题,尤其是人口的激增引发了住宅需求的急剧增加,由此也刺激了英国城市规划的大发展,霍华德(Ebnezer•Howard)以社会改良观点提出了分散大城市功能,建立包含有工厂、住宅、学校、商店和其他社会服务设施的“新型城市”——花园城市理论(Garden City)。并于1903年建立了第一个试验性的花园城市,即Letchworth花园城市(距伦敦北部约35公里)。
“花园城市”的思想从萌芽状态起就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性、思想性和社会性,也因其历史发展阶段、国家和地区、民族与文化的不同有着不同的时代观念、文化内涵、民族特征以及不同的地域风貌。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820年由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 )提出的。在经历了英、美两国的工业城市的种种弊端,目睹了工业化浪潮对自然的毁坏后,英国著名的规划专家艾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 )于1898年提出了“花园城市”的理论,中心思想是使人们能够生活在既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又有美好的自然环境的新型城市之中。“花园城市”的模式图是一个由核心、六条放射线和几个圈层组合的放射状同心圆结构,每个圈层由中心向外分别是:绿地、市政设施、商业服务区、居住区和外围绿化带,然后在一定的距离内配置工业区。整个城区被绿带网分割成不同的城市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一定的人口容量限制(约3万人左右)。新增人口再沿着放射线向外面新城扩展。从二十世纪初开始,随着伦敦附近的莱斯奇沃思花园城、韦林花园城和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等一系列花园新村、花园新区、花园城市的规划建设,“花园城市”的理想变成了现实。
『“花园城市”的提出是19世纪乌托邦人道主义者对当时城市问题的一种解答,以新市镇的方式把拥挤的城市人口和就业向郊区迁移,使工作和生活都能在健康的环境中进行。这里得先补充一下那个时代的城市背景。工业革命后,工厂和劳动力的快速聚集造就了现代的工业城市。然而,这些城市的工业生产环境恶劣,人口密集,没有干净的饮水和排污设施。工人们栖身于拥挤脏乱的居住环境,造成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直接的威胁包括火灾、霍乱的蔓延,以及极高的儿童夭折率。
面对恶劣的城市问题,19世纪一些慈善实业家开始在空旷的乡间兴建工厂以及相应的工人社区。追随欧文(Robert Owen)在苏格兰的著名实验社区(),19世纪末建立的许多公司镇(company town)成就了不少资本家传奇,包括英国伯明翰郊外由巧克力制造商卡德伯里(George Cadbury)建造的伯恩村(Bournville);化学药品巨子利弗(William Hesketh Lever)所建的阳光港(Port Sunlight)。在美国,好时巧克力(Hershey)的老板米尔顿•赫尔希(Milton Hershey)从1905年开始在宾州乡间创造集工厂、社区、学校、休闲和旅游设施为一体的梦幻国度。这个以巧克力、可可为街道命名,号称地球上“最甜美的地方”(the sweetest place on Earth),至今仍是一个有活力的社区。但如同规划理论家霍尔(Peter Hall)指出的,其实这些实业家的动机也不尽然全是慈善的,在便宜的乡村土地上建工厂有许多好处。兴建住宅和生活设施的投资也可以从租金收入得到回报,实际上是扩大了资本家的资产。
霍华德提倡的花园城市不只是建立单个的公司镇,而是有计划的将产业和人口由城市中心区迁到郊外,在郊外的工厂外围建立3万人左右的新市镇。为了达到疏散的效果,新镇特意设在旧城的通勤区之外,并且由大片的绿带所环绕。这种花园城市是能同时提供就业、居住和各种公共生活的自给自足的小市镇,市民能在步行的距离上班。但它也并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便捷的交通,与其他新市镇共同形成一个多核心的城镇综合区,霍华德称之为社会市(the Social City),总人口可达25万。霍华德提出的规划详尽而现实,他本人曾经在两个地方建造花园城市,后因财务困难而中断。但霍华德却不乏追随者,他的忠实信徒在1900年到1940年期间曾经努力地从事新市镇的建造。
——摘自《郊区化的政治》(柏兰芝)』
在霍华德花园城市理论的指导下,Letchworth和Welwyn两个花园城市先后建成,这两个花园城市都有三个明显的特征:
 花园城市内,人口结构构成强调各阶层的人相互混合在一起居住,而且都必须含有低收入居民;
 土地所有制是股份制,即居住在住区内的居民不再私人拥有土地,而是以股份的形式拥有土地所有权,居民首先要参加花园城市股份公司(开发方),然后再拥有居住的权利;
 土地规划结构基本上为同心圆向外扩延的形式,中心区包括政府官员和企业主的宅第和城市中心,外圈为普通市民的居住区,最外围为农业区。
2. 英国的新镇建设和新社区开发
1935年英国政府组织了花园城市审核评估委员会(The Marley Committee),全民评价了花园城市的利弊得失之外,提出了全国范围内大力支持开发“卫星新镇”(Satellite New Town)。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英国开始了大规模的新镇开发,这就是我们所耳熟能详的新镇建设。
如果排除土地所有制方面的差异,从新镇的规模、功能和管理体制、甚至政府参与等方面来看,英国的新镇建设都为我们在处理大规模居住区的问题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和参考的地方。让我们深入新镇的内部来看一看半个多世纪以前英国人是如何建设居住社区的。
 新镇的住宅
新镇最初的目的就是吸收从中心城区分散出来的人口,提供住宅是它的第一功能。为了满足当时居民对住宅的需求,以便新镇有更强的吸引力,英国各个新镇在开发住宅时,都注意提供各类住宅,比如两层楼的独立住宅、带有外廊的平房(前后附带花园的Bungalows)、各种公寓(Flats)和出租的公寓(Maisonettes)。在住宅区内,各类绿化和景观也是十分强调的。值得一提的是英格兰地区的新镇住宅有2/3是住户向开发公司租用的,开发公司提供有各类租金补偿计划或者租金减让政策,给经济困难的居民。
此外,对于有特殊需求的住户,新镇也有周密的考虑,比如专门针对老年人提供有平房或者公寓住宅,包括“祖母”公寓的这类老年住宅占到15%的比例,它们集中布置成组团,设有专门的管理人员或服务人员,并设有公共房间、洗衣房、电视机房等。这类特殊组团还必须靠近商店、学校、酒吧和教堂,以便使老年人感到他们也生活在社区中,减少他们的隔离感和孤独感。开发公司还经常以各类形式与购房者交谈,了解他们的需求,以改进住宅的设计。另一种特殊需求的住宅是双亲住宅,这类家庭的子女大多都已离家,各自成家,或者是刚结婚不久的家庭,这类住宅的布局则采用街区形式(Block),随着需求量的不断增高,它们在新镇住宅中的比例也越来越高。
 新镇的就业
建设新镇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在新镇内就地平衡居住与工作,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居住,成为依附于中心城区的纯居住区。旧的新镇为此会进一步扩大新镇规模,提供工业和商业用地,以增加本镇的就业岗位,而新建的新镇则设立就业中心,提供就业服务,此外,新镇开发公司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吸收部分工业和商业公司进入。新城开发公司也推出对这些企业职工住宅的优惠政策,以吸引新的工业企业。
大部分的新镇在开发时都将工业等就业场所分几处设置,特别是考虑布置在边缘地区,以避免雇员的早晚集中往返交通。私人企业在新镇的加工业开发和商业开发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开发公司在开发新镇期间,至少有半数的工业和商业开发项目是私人企业投资的。而开发公司则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提供各类不同的就业,以就地平衡社区的就业结构。例如,英国的Skelmersdale新镇(距利物浦市约14公里,建于1961年,人口8万),在五年内就开发了金属制造业、电子工业、橡胶工业、塑料器皿、化学制药、彩色电视机显像管等多种工业。为了向青年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新镇还建造相当数量的办公建筑,吸收政府和商贸行业的办公机构,为此许多政府办公职能的办公室也迁移至各个新镇。此外,新镇还特别注意向已婚妇女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
 新镇的交通
新镇的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是重要的问题。
新城的交通体系采用完全人车分行的雷德朋原则(现在看来并不一定是最适宜的),新城主干路有快速路与大城市中心联系,市区内部有完整的步行系统,可以步行穿越各社区的中心、商店、学校和公共汽车站。
对于私人交通问题,二战后的英国也同样面临私人汽车猛增的问题,从1950年全英国有230万辆私人汽车,到1973年的1350万辆,激增了近5.9倍。虽然英国在公路建设上不遗余力,但是私人小汽车数量的猛增也给英国各个新镇带来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巨大的交通压力,停车位的极度匮乏等等。比如1947年Crawley新镇刚刚开发时,小汽车车库和户数比是按照1:3设计的,于是到了20年后,有近1/3的车没有专门的停车位置,而只能停靠的道路的两侧;再如建于1948年的Welwyn Garden City,到80年代,小汽车数量增加了近3倍。这就是教训。后来的新镇建设都把停车设计作为重要内容,多层停车楼也应运而生,到80年代后期,许多新镇的停车位供应已经达到按每户1.4辆汽车计算。
毋庸置疑,公共交通较之私人交通有很多优越之处,因此新镇也强调提供有效的公共交通服务设施,以便解决交通的拥挤问题。比如在有的新城内外,设有“快速交通”(Rapid Transit)公共线路代替普通的公共交通,它具有有效快速而且价格便宜的特点,深受欢迎。但是“快速交通”也必须与其他道路尽可能的分隔开,并尽可能的与普通公交系统构成交通体系,车站每隔800米设一处,每一车站附近就是社区,社区大约有8000居民,保证居民步行到车站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车站附近还设有停车场等等。这实质上就是公交导向设计(Transit Oriented Design),也是新都市主义的核心思想之一。
 新镇的服务
开发公司特别注意向当地居民提供足够的服务设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是我们开发社区思路上的关键问题之一,那就是应以服务的意识。而不是管理的意识向居民提供各类服务。英国新镇的开发公司通过与相关的公司和机构协商,引入各类专业的基础配套服务公司和社会服务机构,为居民提供从基本生活保障到教育、娱乐、医疗、商店等各类服务。当然,与我们的开发公司不同的是,英国新镇的开发公司具有广泛的职权,但是他们面对居民的姿态却依然是服务的态度,而不是画地为牢,而只顾自身的利益。
在新镇开发的服务体系中,医疗和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每个新镇创建时期,就会建立一定规模的成人和儿童保健服务系统,比如特殊设计的保健中心等。健康中心不仅要提供一般的医疗,还要注意提供一些专项服务,比如妇女疾病、心理咨询等。教育方面,完善的教育体系也是新镇建设的一大亮点。从幼儿园到中学,甚至有的新镇还有大学,综合而完善的教育体系使得新镇的失学率明显低于同期英国的全国平均水平。
 新镇的社会活动
除了镇中心和各个居住区内的公共中心区,新镇能够保持活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量的各类社会活动。在新社区形成初期,自发的或者开发公司组织的各类团体和协会共同相信社区提供综合性的社会、政治和专业活动网络,比如学前游戏场(Pre-school Play Group)、皇家妇女自愿者服务社(the Women’s Royal Voluntary Service)、市民托拉斯(Civil Trust)都在各个新镇设有分支机构。虽然很多居民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工作和照顾家庭,但是他们仍然热衷于参加各类社会活动,比如Cumberan镇在1973年有260个俱乐部分布在社区内,而哈洛城更是有500个各类俱乐部和社会团体。同时,社区内各个组团还有社区中心,这样有利于附近的老年人、青年人、和带孩子的母亲就近参加各类活动。此外,新城还预留大片未开发土地以便进一步开发娱乐、休闲等公共活动场所。也许,这正是对于规划学中邻里观念的某种体现吧。
3. 英国的“新社区开发”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范围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进一步扩展了新城建设的内涵,英国的新镇随着“内城问题”(Inner City Issues)而增加了新的内容,即如何通过新镇的再开发,促进内城的经济恢复,英国的规划理论研究工作者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新社区开发的议题。他们通过研究提出了“可持续居住”的理论观点,确立了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跨世纪奋斗目标,最终提出了“新社区”(New Settlement)的规划概念。
新社区开发是一项利用私人开发商的经济力量,对城区的各类生活居住内容(甚至包括少量的工业)进行开发。新社区不再是单纯的居住区,而是一种具有多重含义、内容范围广泛、集生活休闲娱乐工作为一体的综合区域。从国家政府方面,政府通过鼓励这样一种开发行为,可以间接的纠正居住生存环境的某些不足,具体表现在:
 住宅需求量不能满足需求的增长,政府无力全面干预住宅的开发,转而将部分的住宅开发行为转向私人;
 基础设施提供的时间段与住宅建设之间的不配套而政府无力全面协调。
 全社会对生存环境改善的要求日益增加而政府又无更多的资金来满足这些要求。
当时的英国政府甚至希望启用一种新社区规划的概念,寻求一种“Panacea”(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来解决城市化引起的高密度开发和功能分区过于明显的种种弊端。
英国的新社区开发,随其规划、选址、功能作用的不同一般分为下属七类:
(1) 专门化的新社区(Specialized New Settlement):如度假村、海湾旅游区、供退休人员居住的“村”(Retirement Village);
(2) 包括住宅和地方性服务设施的纯居住区;
(3) 城区(Townships):类似于一种新型的邻里而不是自由分散的新居住区;
(4) 乡村村庄(Rural Village):这类“村”除居住建筑外,还附有有限的居民服务设施和少量的就业岗位;
(5) 集镇(Market Towns):一种规模介于乡村村庄(Rural Village)和新型农村集镇(New Country Towns)的小型乡镇;
(6) 新型农村集镇(New Country Towns):相对于集镇,新型农村集镇更强调增设住宅和地方服务设施;
(7) 大型的综合开发区:开发区内具有大范围的住宅和就业,通常与商务办公区,高科技园区相联。
新社区规划的概念和新镇开发概念不同,80年代的“新社区”概念不再强调政府行为,而是强调私人开发。再开发计划的制定方面,不再强调“一次性”“饱和性”甚至“涸泽而渔”的开发,而是强调开发的可持续性。在具体的开发行为中,新社区开发注重基础设施,休闲娱乐,生态环境,野生物(Wildlife)的开发保护和利用。
对于新社区评价的基本原则是继续开发的新社区中,要注重考虑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性。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性不仅要考虑到向住户提供良好的住宅及住宅周围的环境,也要考虑整个社区内长期的树林、水面、河流、自然环境的保护管理。同时也要体现出一种社区的可接近性(可触性:Community Acceptability)。例如各类社区的服务和环境要能反映当今休闲形势和社会行为,社区的组织结构形式适合于保护地方投入高水平的管理。
1991年前后,英国政府对所有新社区的管理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评估,评估之后得出五项结论:
 休闲娱乐和社区服务基本上是合理的。
 社区开发管理实施“契约”政策来保证各项基础设施的提供
 开发场地的选址强调周围的环境,特别是强调场地的生态价值
 保证长期的绿色空间的存在,包括如“环境托拉斯”机构
 设置市政设施时应考虑其实用性及可控制性。
从总的发展情况来看,新社区的规划仍然处于理论的研究阶段,新社区规划很少付诸实施,有少数的开发项目虽然获得开发许可,但也未实施。
4. 千年纪村镇与可持续社区
2000年,英国DETR(环境、交通与区域部)完成了“千年纪村镇与可持续社区”报告,该报告较为系统的介绍了“创建可持续性社区”的8项评价标准:
 资源消耗低
 当地环境资本得到保护和增加
 高质量的城市设计
 生活质量高,受到居民喜爱
 社会公平和社会包容水平的提高
 尽可能的扩展公共参与决策和管理的范围
 社区的经济活动
 综合评价高(前七项综合评价)
从这八个标准来看,英国最新的城市社区规划理念与新都市主义高度一致,可见不论在什么地方,人类的需求总是有类似的地方,以人为本的可持续观点导致了先进的规划和建设理念总有共通的地方。
5. 新都市主义在欧洲其他国家
(1) 新都市主义被广泛接受
欧洲大陆拥有悠久的历史,虽然经过了战争的破坏,但是整个欧洲的城镇发展体系是非常健全和完善的。因此,在欧洲大陆内以城镇网络为主要城市结构的各个国家中,新都市主义一经传入,就很容易引起认同,也立刻被广为接纳。
(2) 更多应用于城市内部的更新和填充式建设项目
新都市主义的一大观点就是对历史文脉的延续和古建筑的保护,因此在欧洲,新都市主义更多的被用于城市内部的更新项目,或者填充式发展项目(Infilled project)。
(3) 新都市主义在欧洲有更为深厚的基础
对历史文脉的重视,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以至以人为本的思想,都一直是包括德国在内的大部分欧洲国家所一直秉承的政策,大陆体系国家所蕴含的深厚的历史发展基础,也造就了他们发展“新都市主义”的深厚基础。
纵观新都市主义的产生、发展、壮大,不难看出,它从战前的传统小镇,欧洲老城发展中获得了很多的灵感,从许多早先的规划大师的理论思想中也汲取了不少营养。从最早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y)、“城市美化”运动(City Beautiful),到后来的“城市更新”(Urban Renewal)、“新镇建设”(New Town)、“清除贫民窟”(Slum Clearance)、“历史保护”(Historic Preservation)等,这些规划发展和城市建设运动都为新都市主义的形成提供了思想源泉。而且当代的“环境保护主义”和“可持续发展”观点,传统价值观回归思潮等,也都为新都市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呼应。可见,新都市主义是融合了众家之长,顺应了当代思想之脉络而成的。正是这些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元素,将被越来越多的城市和住区建设者采纳和利用,并很好地加以提炼和升华,进而为居民提供“多样的、宜人的可持续性社区”。
七、 新都市主义在中国
1. 中国内地的探索
伴随西方关于新都市主义与“回归城市”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这个先进的思想理念也慢慢进入中国,并逐渐开始活跃在市场的舞台上。
中国的新都市主义发展是伴随“郊区化”实践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之后,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的。
中国内地住宅区建设由城市中心区向郊区或边缘地区转移,作为带有比较明显倾向性的趋势出现是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而较为大量的实践活动则出现在90年代末期。也就是说,“郊区化”的进程才刚刚开始,而且到目前,内地不少城市的住宅“郊区化”仍呈方兴未艾之势。不可否认,对于城市政府来说,适应城市交通系统和经济、人口结构重新调整的需要,城市中心区工厂和人口向郊区疏散有较大的现实意义。譬如,北京市政府就做出规划,在2005年以前,将三环内的污染企业全部迁往城近郊区,同时早在80年代末就开始在城市周边建设10个居住组团,以缓解城市中心区日益恶化的交通和人口压力。这种建设城市边缘居住组团的做法,在上海、天津、广州等颇有些历史的特大城市里被普遍采用。然而,同国外城市发展和住区发展过程一样,郊区住宅存在的种种弊端也很快就显现出来。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到了21世纪初期,国内很多城市的房地产发展商纷纷祭起了新都市主义的大旗。
实质上,新都市主义所主张的人文关怀和邻里关系思想,在中国以往的城市发展史上,也曾在部分环节中有不少的体现。比如中国城市规划所遵循的街坊关系、里巷尺度,都与新都市主义“Neighborhood”主张不谋而合;又如中国城市规划设计所强调的“风水学说”,也与新都市主义“城市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东西方城市发展、住区建设在本质上都是共通的,新都市主义也并非一个完全新鲜的理念,或者非常西化的观点。因此,在国内的住区开发或者城市规划,应可以采用“拿来主义”,将其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符合中国居住观念及客观条件的理念和手法借用过来,并与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共同发扬光大。
“新都市主义”寻求重新整合现代生活的诸种要素(如家居、工作、购物、休闲等),并引入、重现或最大限度地保存原有自然因素,试图在开放性的区域空间范围内以交通线相联,打造一个紧凑、便于行人的邻里社区,以求人类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和谐共存并呈交互性发展。
新都市主义在应用中包括两个主要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旧城区城市更新规划和住宅建设中对自然生态的引入,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其次是新建住宅区建设中对城市精神的延伸,对人际交往和人性化设施的强调。这也正是新都市主义在中国内地城市规划设计和住宅开发的两种主要实践倾向。在这些实践中,都不约而同的在概念和理念上将郊区住宅的自然生态和环境概念与城市住宅的配套设施和人文环境相结合,这也是新都市主义本来的核心观点。
在中国很多城市的实践发展过程中,已经有不少住宅或城区开发中,都运用了新都市主义的元素,尤其在南方沿海地区较为发达的城市中,新都市主义已经成为了房地产市场上非常突出的旗帜。比如2001年,深圳的都会100就曾明确的提出了以“100%的都市生活”为口号的“新都市主义”理念,而广州的“中海名都”也以“都市生态园,岭南新加坡”的发展理念来指导小区的开发建设。深圳福田中心区的规划,也采用了“土地混合开发”的思想,在打造商业CBD的同时,也安排了适量的住宅、休闲绿化带和公共设施,从而使中心区保持永续的活力和繁华。之后又有珠江实业集团旗下的淘金华庭和侨鑫地产旗下的汇景新城城区楼盘加入到轰轰烈烈“新都市主义”行列,一时间,“新都市主义”在广州深圳乃至周边地区大行其道,不仅市区的房地产项目纷纷高举“新都市主义”的旗帜,而且不少郊区大盘也顺应潮流,改旗易帜,成为“新都市主义”的中坚力量。
此外,新都市主义在中国还有另一方面的尝试,就是对于现有的“郊区化”住宅的大胆调整。其最突出的表现是将新都市的理念引入到郊区超大社区和新镇开发中。我们所谓的“新大盘”时代已经到来,它不同于前一阶段的“大盘”,因为这些新住宅项目不仅规模非常庞大,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认识到功能混合性的重要性,通过建设各种完善的配套,或者再造一些自然和人文的景观和设施,意图将都市的一些意境和氛围移植到郊外的大型住区或小城镇中。这种做法比较普遍,很多“郊区大盘”就是这么应用的。当然这些实践仍然在尝试和探索之中,而且也不乏成功的案例,但来自于“郊区化”本身所造成的方方面面的问题仍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归根结底,通过短期营造形成或者移植过去的都市感和邻里精神,与几十年上百年传承下来真正的都市感总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新都市主义”在深圳广州兴起之后,又迅速传播到附近的贵州、四川、浙江等地,甚至在房地产市场不是很发达的地区在近期也出现了“新都市主义”的口号。可见,“新都市主义”确实给人们勾画了一幅很美好的城市意向,成为人们所追求的一种理想生活模式。但是发展至今,虽然新都市主义的理论体系已经相当完善,但即使在美国或欧洲,新都市主义的实际应用时间也不长,仍处于一个不断改善和实践的过程中。因此,中国内地不少地方虽然在大张旗鼓的“新都市主义”,但是有的仅仅是追赶潮流,象征性的打着旗号,而并没有在产品或者规划上实施,而且有的项目是否真正领会并贯彻了“新都市主义”的精髓,也有待时间和市场的考验。
但至少,新都市主义在中国已经起步,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接受并对它勇于实践和进行探索,相信不久的将来,“新都市主义”必将在中国枝繁叶茂,带给人们美好的、诗意的、便利的新都市生活。
2. 华润与万科的“新市镇计划”
在中国,已有不少房地产公司在他们的产品中使用了“新都市主义”的旗号,但引入时间早,执行的比较坚决,而且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是华润置地和万科公司等。他们分别专门针对“新都市主义”或提取其中的理念,推出了各自的“新市镇计划”。下面分述如下:
 华润置地对新都市主义的理解
华润置地(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是华润集团在北京开展房地产业务的公司主体,经过几年的发展,它在北京乃至全国的影响日益扩大。从华润置地未来三年的发展计划来看,面对市场变化,他们进行了经营战略调整:由以城区项目开发为主,转变为城区、郊区项目并举,逐步扩大郊区项目开发、土地储备比例,并以九个重点开发地区来全面支持市场目标。华润置地在产品开发和社区建设中,将主推“新都市主义”与“新市镇计划”两大旗帜,来打造华润的品牌。
华润的新都市主义与新市镇计划
“新都市主义”大旗下的综合社区是华润置地的主力产品。
新都市主义是一种理念,是一种规划,也是一种社会行动,“在重新认识现代生活几大要素——房屋建筑、就业场所、商业和娱乐设施等的统一化趋势,并在一个广阔的开放式空间来实现有利于步行者的复合型土地利用模式,进一步完善其公共交通体系,创建一个个性化的社区”,这就是新都市主义的精髓。
未来几年,北京房地产市场将由城市中心区向城市边缘地区或郊区发展,建筑由高层向中低层发展,产品出现分化,同一地区优秀的产品与普通产品的销售价格将有很大的差别。对于华润置地来说,只有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提高物业功能、品质、服务,增加产品附加值,才能使产品获取较高的投资回报。
因应市场发展的趋势,为使华润置地在未来3年市场份额保持在10-15%的水平,公司加大了土地储备力度。现有的470万平米土地储备对于未来3年的发展规划仍显不足,公司在近三年内仍需增加500万平米以上的土地储备量,而且应把握土地储备结构,保持适当的城区、郊区的土地比例。
新都市主义并不排斥城区的项目,反而更强调旧城区的重建和改造。华润置地将着力于旧城区项目的发展,探索及尝试既尊重城市历史又改善居住环境的旧城重建项目的发展模式。
华润置地的另一面旗帜“新市镇计划”,新市镇中Townhouse和工商业园区是两大商业机会。
已经启动的翡翠城项目,打响了新市镇计划的第一枪。翡翠城位于京开高速路沿线,规划占地120万平米,总建筑面积80万平米。翡翠城的灵感来自童话《绿野仙踪》,取“梦想实现的地方”之意,有着田园诗般的居住情趣,同时也为实现生态与健康、时尚与运动、青春与前卫等“成人童话”和项目内在精神留下了可供发挥的创新空间,表现出生态健康,绿色的,翡翠的主题。在这个新市镇中,人们要住得好,满足教育需求,营造社区氛围,享受人生乐趣,提供商业机会。华润置地要给最有文化的北京人最有性格的生活,给城市增添移民文化的色彩,站在社会公益与社会责任的高度修建一个有生命、有生活、有自然的新市镇。另外,公司已经完成了在城市东、北、南三个区域的土地储备,总面积为500万平米的昌平沙河、通州台湖、大兴黄村等新市镇三大项目将打造出北京周边新的卫星城。在未来5-10年内,通过新市镇地区土地储备和规模化、综合化的项目开发,形成均衡围合之势。华润置地住宅品牌将成为消费者对低密度、中高价位、优质高尚居住生活空间的首选。
摘自《华润置地在北京》——《华润杂志》』
2003年9月,华润置地“新市镇计划”的作品No.1翡翠城已经隆重推出其“拿铁镇”LATTE TOWN[理想的拿铁镇]部分,作为目前的主推产品。“拿铁镇”的推出,标志着华润置地之新市镇计划又向前进了一步。
翡翠城总平面图
翡翠城之拿铁镇整个项目的定位是“健康、自然、极具田园生活气息,具有高尚生活品味及品质,在恬静中不失激情!”具体项目定位:一个美丽的地方——充满自然健康气息的纯正田园小镇!
拿铁镇项目布局全图
拿铁镇总体布局四项基本原则如下:
 中高边低原则
将人口密度较高的多层及小高层住宅集中布置在用地中部,令其紧邻镇中心及商业设施。围绕中心区周边设置3层联排别墅与4层底商公寓,居中用地的高密度区与周边低密度区以道路及河流相隔,实现互不干扰。
 朝向原则
在北京地区气候、日照及风向等因素影响下,住宅朝向以南为主的原则。
 90度原则
道路系统中,大部分主路以90度相交,体现北京城传统建筑文脉特点,同时也是受现状大树、土地使用效能等因素影响的结果。
 线性开放空间与组团开敞空间相结合原则
充分利用现状树、河道组合居住区及开放步行空间,将水、步行路有机引入主绿化走廊中。组团内部设置小型开放空间,为居民提供聚会、休闲场所,亦丰富道路景观。
从华润置地的“新市镇计划”及其最新代表产品拿铁镇的规划原则和宣传要点来看,华润置地的“新市镇计划”所提出的理念和规划原则与“新都市主义”基本符合,但是缺乏创新。而且由于项目条件所限,他们更多的专注于城市外围郊区化小型新镇及低密度居住社区的开发,意图在与城市中心距离较远的地区,将新都市主义贯彻在新区建设中,打造“充满自然健康气息的纯正田园小镇”。
因此,虽然也是“新都市主义”,但它与阳光上东所推崇的“新都市主义”有较大的不同,并不相重合,属于两个应用范围的“新都市主义”,二者
论坛|攻略|有礼|房谈|
此贴已被版主加精,希望您再接再厉多发好贴噢~
> 评楼:阳光上东是中国新街区主义规划的典范。它150米最相宜邻里间
免费获取无增项报价
累计人报名
社区热点社会星光大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楼房住多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