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请问选村里的秘书是村支部书记选择权还是广东河源恶霸村主任任选择权?

红网 - 百姓呼声 - 保靖牛角村村主任、村秘书如此贪腐,政法机关视而不见
| 市州直达(-------------) |
&即时滚动 >>
此页使用了内帧,需更高版本的浏览器支持。
保靖牛角村村主任、村秘书如此贪腐,政法机关视而不见
镇妖剑 发表于 &10:33:35
『标签:&->&』
  关于牛角村村主任龙显林、村秘书曾庆勇有严重经济犯罪嫌疑的举报信  保靖县迁陵镇牛角村村民曾庆勇,约40余岁,小学文化,日在其好友时任迁陵镇民政员彭图先的暗中操纵下,未通过选举,被强行任命为牛角村秘书迄今时间将届满三周年,村民龙显林也于同时期任该村村长职务。三年当中,龙显林、曾庆勇违法犯罪,疯狂敛财,侵害集体及个人利益,搅得村无宁日,人无宁日,引起民怨沸腾,俨然已成为村中一霸,村民急盼政法机关予以收网,现将其违法犯罪的相关事实检举于后:  一、2011年以来,保靖县交通局拨款400余万给牛角村修建12公里长的硬化公路,合同约定2012年底竣工,工期为一年。保靖二建公司欲承揽此工程且承诺给村委会支援办公费10万元,曾庆勇见其中没有个人利益便不予同意而私自将该工程发包给其好友文兴忠,预定的20米长6米宽的58个错车道被全部取消,施工方至今没有进场开工,而曾庆勇以此牺牲集体巨额利益为代价获文兴忠赠送喜阳桥酒厂旁的21.6万元的商品房一套,此行为已构成严重的犯罪,由于县镇二级都有曾龙的保护伞,曾龙安然无姜,肆无忌惮,村民的投诉举报未有任何结果,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曾龙已被安排为下届村委负责人选。  二、二0一三年二月六日,曾庆勇到保靖开发办以修村级公路为名得到拨款10万元,该10万元全额被曾庆勇,龙显林瓜分,全部据为己有。  三、二0一二年七月起,曾庆勇将保靖烟草局耗资50余万建成供楠竹全体村民无偿烤烟的十栋烤烟房(每栋烤烟房配有发电机等配套设施)全部占为己有,并向外租赁,所得收入其尽收囊中,仅村民张二佬在二0一三年八月就给其交了烤烟费1000元。  四、曾庆勇与龙显林在本村坝山枯不足二里的公路于二0一三年七月刚刚修好的情况下,谎称要修好与该段接头的另一段公路,实际是对刚修好的公路进行重复建设,仅雇工在原有公路上铺一层砂石,花去不足二万元,却给保靖开发办报价为10万元,其中有八万余元落入曾与龙的腰包。  五、保靖开发办拨款8万元给牛角村茅坡组用于解决人畜吃水工程,曾吴两人仅投入2万元修建便草草收工,致水池漏水,无法使用,余下的6万工程款却被曾、龙两人占有贪污。  六、由于曾利用保留公章之机进行违法交易造成严重后果,经过村党支部研究决定报迁陵镇领导决定批准,于2013年五月责令其交出公章,将公章上交镇政府作特别保管,一段时间几乎造成材公务活动瘫痪。  七、2012年底龙显林违法给自己胞弟龙显贵生前的依次为20岁、18岁、12岁的女儿办孤儿证,其实龙显贵的遗孀40多岁,属超生户,不属批准对象,龙显林此举帮助其欺骗政府每月领孤儿扶助资金600元,迄今累计领取达一万余元。  八、二0一三年,保靖县水电局无偿拨款购置二圈水管解决牛角村楠竹组人畜吃水问题,这一大快人心的德政工程又被曾庆勇破坏,曾对二圈水管全部截留为自己一人所用,附近毗邻的村民搭建分支水管被曾无端拒绝,造成保靖县水电局牛角村楠竹村楠竹组人畜吃水工程以失败告终落幕。  终上,曾与龙道德沦丧,利欲熏心,利用朋友关系非法赋予的权利疯狂地敛财,侵害村民的利益,已构成严重的贪污受贿等犯罪行为,已成为牛角村的害群之马,遗憾的是曾与龙有精心组织的关系网庇护,毫发无损,继续在村民当中作威作福,牛角村全体村民无不痛恨之极,在此企盼上级党委政府尤其是检察机关彻查此案,将其绳之以法,还牛角村父老乡亲一个公道及一片明净的蓝天!  此致  保靖县迁陵镇牛角村全体父老乡亲敬呈  日
来自红网编辑的回复:
6月24日,保靖县迁陵镇牛角山村村民委员会回复如下:  关于对红网发布《关于牛角村村主任龙显林、村秘书曾庆勇有严重经济犯罪嫌疑的举报信》的回复红网《百姓呼声》栏目组:  日网友在红网《百姓呼声》上发布《关于牛角村村主任龙显林、村秘书曾庆勇有严重经济犯罪嫌疑的举报信》。现作为当事人针对该举报信回信。  一、曾庆勇2011年任村秘书系村支两委研究,村书记、村长商量报请镇党委政府同意才任命,非暗箱操纵所为。  二、2011年以来,保靖县交通局拨款400余万给牛角村修建12公里长的硬化公路,以上工程为文兴忠老板通过正规招标并与镇政府签订合同。举报反映的曾庆勇那套房子是在修路当中购置,这不符合事实,是曾庆勇自己购买所得。作为村秘书曾庆勇无任何权力私自将以上工程发包给其好友,更不晓得还有人想将这项工程承包给别人,并给村里10万元,也不存在收受文兴忠赠送的房产。曾庆勇、龙显林此次竞选村干部是通过村民民主选举,合法当选并非有意安排。  三、举报人反映:“日,曾庆勇到保靖开发办以修村级公路为名拨款10万,被曾、龙瓜分。”经调查核实,县开发办拨款10万元是事实,但是该款己全额付给工程老板文兴忠作为2012年3月我村整修楠竹山至坝山枯公路所欠其工程款。  四、2012年7月,保靖烟草局修建烤烟房,所建烤烟房土地为曾宪文(曾庆勇的父亲)的承包土地,平时烤烟房由曾宪文负责看守管理,张二佬为外村村民,来烤烟房烤烟,收取的是烤烟房管理费用1000元,也是应该的。  五、本村坝山枯公路以前己修过但无法通行,后来在组长强烈要求下,由书记、村长、秘书指定的老板修建坝山枯1.5公里烟基公路,施工共20余天,完工后,三大主干一起参加验收,整个工程10万元,资金由县开发办负责,合格后工程款由承包老板到县开发办领取,曾、龙不存在私分八万元工程款进个人腰包。  六、牛角村毛坡组人畜饮水工程己承包给郭老板修建,后来村书记口头和郭老板协商要求承建该饮水工程,承诺按图纸施工,村长也做了一些工。网帖说水池不能蓄水,但事实是现在水池已经装水,工程款由承包老板领取,曾、龙根本没有贪污6万元工程款。  七、曾庆勇保管村公章期间,李文进书记私自将村公章交给政府保管,不存在曾庆勇违法交易的事实,更没有造成村公务瘫痪的现象。  八、村民龙显贵不幸去世,有三个未成年的儿女,其妻见家庭困难离家出走,村干部为其最小的女儿申请孤儿扶助资金,每月领取600元,并无不妥,也不存在以权谋私。后来,领取孤儿证几个月以后她母亲又回来了,这个需不需要办理相关退证手续还需上级定夺。  九、2013年保靖县水电局无偿拨款购置水管解牛角村楠竹组人畜饮水工程问题并无此事实。  鉴此上事实,牛角村村干部龙显林、曾庆勇在任职期间尽职尽责,以村书记为主,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尽心尽力,绝大多数村民拥护,此次竞选村干部高票当选就是最好的体现。而是别有用心的人造谣生事、煸动不明真相的村民,企图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流言止于智者,公道自在人心。望广大群众和网民关心、支持牛角村的发展并提出宝贵意见,如有不尽之处,敬请谅解!保靖县迁陵镇牛角山村村民委员会  日
蚁穴:村级组织该好好管管了。
村级组织该好好整整了,让真正为民谋利的、村民拥护的人任职,夯实我们党的执政基础。
网友18:港的好
那是的&文兴忠是阳朝的&就是个弄人&把工程给他做&我看你门哪个路&危险
网友07:想不到啊
蛇夫:当官的越来越贪
不晓得选择这个百姓论坛的时候,有没有人真的去调查过。
隔岸燃火:迁陵镇政府的个别人已经启动关系网在为龙和曾篡改事实、开脱罪责了
有关单位的会计凭证里的领款收条均赫然加盖着牛角村公章,现变成迁陵镇与承建方签订了书面合同?真是天大的笑话!奉劝迁陵镇个别人别为几车西瓜,洋署被送进大牢,这可不是闹着玩而可以随便掺合的!龙村长,曾秘书不要作无谓的抵抗,还是招了吧!何必还要装什么功臣和英雄?
举报没起作用:决定向龙村长及曾秘书缴械投降
举报没起作用,龙村长在迁镇的扶助下获得了连任,曾秘书丢了秘书,但却入党了,唉,越腐越升!
这是第1 - 6条评论,共有6条评论。
?(*)代表必填项目
网上昵称:
(中文不超过8个字,英文不超过15个字符。公开,不可修改)
真实姓名:
联系电话:
其他联系方式:
家庭地址:
*发言主题:
上传图片:
此页使用了内帧,需更高版本的浏览器支持。&(大小限制200K内)
*发言内容:
扫一扫,关注红网《百姓呼声》官方微信!红网《百姓呼声》栏目提醒您:
1、所有内容,一经提交,均无法撤消或修改,请您慎重对待每一次发言;
2、在必要时,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3、所有留言本站在未调查核实前,概不负责其真实性。您当前的位置:&>&&>&&>&
山西定襄县南王乡赵村:惊现集体财产大量流失事件
被大肆砍伐的树木残留的树根
2002年拍摄的企业占用耕地情况,今年该企业占用耕地已成为了6倍
& &【核心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它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 &保护耕地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耕地保护及土地执法情况也已纳入国家对土地财政首次&大审计&范围。审计报告也将及时披露各地土地领域的权利寻租和腐败现象。
& &【事件回放】近日,山西定襄县南王乡赵村村民联名反映该村党支部书记王存治、村主任杨春荣利用职权非法买卖土地、违反村务公开、严重侵害农民利益,最终导致农村集体财产大量流失,希望此事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领导的高度重视。
& &私占基本农田,变为宅基地出卖
& &反映称,王存治分别在2004年、2005年、2007年、2011年未经主管部门批准,把本村的基本农田以宅基地的形式非法出卖,共计30多块地,其中每块地约6分,售价9600元。卖了所谓宅基地的钱几十万元不知用于何处?后因有人举报,工程开工后被迫停工,现场至今还是一片狼藉,无人问津。关于此地30年不变的土地承包合同依旧在农民手中变为废纸一张。
& &巧立名目 为自己企业谋福利
& &在赵村,人多地少,无其他可利用资源。耕地变得异常宝贵,土地成为本村村民赖以生存的根本。
& &2005年3月,身为书记兼村长的王存治大权在握,他巧立名目,编造理由,给村民开始调地,在他企业周围耕种的村民都必须到别的地方耕种,调出的耕地未经允许被堂而皇之的归到自己企业名下和其他和自己有关系的人手中,作为新增企业用地,变相垄断资源。在和村委会签订了一纸《企业用地协议书》后,他本人的锻造厂,原本占地面积只有一亩的小企业猛增至6亩,而此协议第三条中规定的一年后付清余款的规定依然体现在纸上,占地已经十年,(此协议于2005年签订)协议内容还未完全兑现。就这样,5亩的基本农田在王存治精心策划下变成了自己企业的固定资产。
& &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调地过程中还出现了滑稽的一幕,村民孙有喜的耕地原在本村东南部与王存治的企业相邻,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王存治想尽办法利用强权把村民齐保全家位于南长珍(地域名)的一块2.475亩的耕地收回,供孙有喜来耕种,2014年,齐保全依法通过法院要回自己的地,结果导致村民孙有喜无地可种。调地纠纷不断,百姓利益受损,村民上访不断,这位制造事端的始作俑者却不闻不问,又开始为自己谋求更大的利益。
& &长期霸占村集体变压器,归为企业自用
& &日,王存治利用手中权力,以村委会出具申请,不花分文,把村集体变压器划拨到自己的锻造厂,现在变压器已增容到200千伏安。集体利益究竟损失多少,无人过问。
& &村务不公开 &村民怨声载道
& &反映材料中显示,村支书王存治伙同2012年上任的村长杨春荣,长期以来一直独断专行、权利寻租、无视党纪国法,连续三年政务不公开、村务不公开,村民对此意见极大。
& &2012年,村长杨春荣将村东南面的30.23亩正耕地以每亩每年180元的极低价转租,转租租期为30年。
& &2014年村南路边的一块正耕地,村长杨春荣再次以每亩每年300元的极低价转租,期限30年。有村民反映,合同书上是5亩,实际是近9亩。
& & 无独有偶,2014年,村里13亩的林地在村委会公开招标,有村民曾以每亩每年600元的价格承包未果,过后,村主任杨春荣却以每亩每年260元的超低价格将这块地私下转包,期限为14年。
& & 上述近50亩地的款项涉及资金高达几十万元,数字惊人,这些资金用向何处,针对这50亩地,国家拨付的玉米直补款到底谁领走了,为何不上帐,村民期待政府调查后给个满意说法。
& & 此外,该村通往定襄县城公路两边的树木被砍伐,对于砍伐的数量和销售金额,村民们也是一头雾水。有的村民反映杨春荣还克扣群众爱心煤&&
& & 这些人为性&非常事件&都凸显出赵村在管理方面的种种乱象。
& & 理财小组形同虚设,村主任杨春荣随意下账的行为一直得不到有效监督,政府下拨款项也随意开支,更有甚者,国家给贫困户的低保金指标、低保房指标在村里不能严格按政策落实,在村主任杨春荣的手里变了味,成了其变相送人情和交易的工具。这种严重违反财金制度的行为变得有恃无恐,有愈演愈烈之势,有村民试问,是谁赋予他这么大的权利!
& &【中央巡视组曾强调:基层权力腐败成为普遍问题】
& &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姜明安说,从多数基层干部贪腐案件看,政策公开与公示制度流于形式是重要原因之一,公示制度未能形成社会监督的威慑力。他认为,&村官&是&苍蝇式腐败&的高危人群,我国应将基层党组织建设与村民民主自治制度相结合,提高村委会干部素质,并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主动防贪拒腐、符合民心的&村官&,从源头上遏制&苍蝇式腐败&。
& &中国社科院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说,以往的思维认为&苍蝇&直接危害小,并未引起足够重视,但基层干部是权力的&最后一公里&,数量众多的&苍蝇&是看得见的腐败,直接影响到地方政府的形象。
& &对此现象,相关法律人士曾指出:纪检部门应依法查处基层腐败问题,强力维护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对于王存治等班子主要领导的违法行为应当得到及时的查处,这些违法乱纪的贪官得不到严厉的查处,我们的农村就永远得不到安宁,我们相信法律是公平、公正的,没有任何人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 &【政府的不作为将会导致上访事态扩大】赵村村民还呼吁:县乡两级政府部门应尽快调查此事,避免造成更大规模的集体性上访事件,给当地农民一个满意答复,因为他们几年来已经被这几件事折磨的精疲力尽。他们也同时表示如果反映不实,愿意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 &百姓利益无小事,当前,以习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在全国各地整治腐败,并多次派遣中央巡视组进行调查处理,力度之大,形势之空前,从未有过。许多贪污腐败分子、党和人民的败类,纷纷落马成为阶下囚,受到了法律的惩处,全国人民无不拍手称快!
&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必须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类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根本标准。王存治等班子主要领导相关的腐败事实何时能够查清,背后纵容袒护的政府个别官员何时能被绳之以法,我们拭目以待!
& & 来源:法制在线网http://www./a/falvfagui/83.html吉林一艾滋病人被选为村主任 与温总理2次握手
文章导读:
11月19日4时许,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王孟财夫妇。“三叔,快!我家着火了!”门外传来一名女子焦急的叫喊声。王孟财两口子麻利地套上外衣,一路小跑冲向前院失火的王孟海家。他喊来几名村邻帮忙,七手八脚地灭火。7时许,火被扑灭,所幸损失不大。此时,王孟财一脸疲惫,肚子饿得“咕咕”叫。
王孟财很忙,每天都会接到很多电话 本报记者 顾然 摄
日,温总理亲切询问王孟财的病情&
  11月19日4时许,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王孟财夫妇。&三叔,快!我家着火了!&门外传来一名女子焦急的叫喊声。
  王孟财两口子麻利地套上外衣,一路小跑冲向前院失火的王孟海家。他喊来几名村邻帮忙,七手八脚地灭火。7时许,火被扑灭,所幸损失不大。此时,王孟财一脸疲惫,肚子饿得&咕咕&叫。
  妻子吴秀芬心疼地看了他一眼,&这可真不是什么好活儿,不好干!&
  都说村官不算官儿,可王孟财这个村主任每天忙忙碌碌,甚至快忘了自己还是一名艾滋病人。
  王孟财,45岁,白城市洮北区岭下镇胜利村农民。2003年10月,艾滋病改变了他的人生,那时,夫妻俩在绝望中度日如年。7年后,他却被村民推选为村委会主任。从艾滋病人到村委会主任,背后是艾滋歧视在渐渐消失。
  日,是第25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对于&零艾滋&愿景,白城市疾控中心艾滋病性病防治协会秘书长乔春风认为,只要努力,&零新发感染&和&零死亡&还不难实现,可是,实现&零社会歧视&却很难。
  胜利村,也许是最早实现&艾滋零歧视&的角落。
  他是忙碌的村官
  由于胜利村的试点搞得成功,2012年,全镇9/10的项目落到这个村,600多公顷的项目,让全村2/3的耕地受益,很多村民竖起大拇指
  11月18日下午,雪花飞扬,岭下镇胜利村,空旷的田野被大雪扮得洁白无瑕。
  王孟财很随和,黝黑的脸上总是挂着憨厚的笑容。进村路上,他指着远处耕地里的待装管线说:&那是正在施工的&玉米膜下滴灌&工程,也是我们村最大的工程。&据说,这项工程政府投资900多万元,预计今年12月中旬完工。
  胜利村有470户、1800多人、耕地900余公顷。2011年,岭下镇在7个村搞&玉米膜下滴灌&试点,数王孟财干得最认真,他搞了10公顷试验田,秋收后每公顷平均增产20%以上,村民看在眼里,对这个项目热情高涨。由于胜利村的试点搞得成功,2012年,全镇9/10的项目落到这个村,600多公顷的项目,让全村2/3的耕地受益,很多村民竖起大拇指。这让王孟财颇感自豪,他说:&当村官儿,就是要为老百姓争好处。&
  2012年,王孟财还带着村民搞&安居工程&,为全村47户低保户、五保户和残疾户申请到盖新房的补助资金。王孟财找了5个施工队,从9月29日开始,抢在上冻前盖好了37间新房,目前已有十余户搬进新房过冬。
  18日傍晚,暴雪将记者困在胜利村,只好留宿在王孟财家中。晚饭时分,村民王军来串门儿,见桌上酒菜挺硬,也没客气,高兴地坐了下来。席间谈笑调侃,看不出他对王孟财的病有丝毫芥蒂。
  19日早晨,王孟财救完火回到家,让妻子把自家用剩下的几块木板找出来,准备送过去救急。&那可是钱呢&&&吴秀芬一边找一边嘟囔。
  &如果你用钱去救济,我也不反对。&王孟财说。
  8点多,王孟财的手机响了,放下电话他就皱眉,&结婚证没领,孩子却生出来了,这户口得怎么落呢&&&王孟财打电话咨询了村妇女主任和镇派出所,发现的确是个棘手的问题,需要好好琢磨。
  随后,他又开始打电话给各小组长,&通知大伙儿明后天领直补。&
  9点,村里几个种粮大户来到王孟财家,前一天约好一起去镇信用社跑贷款。可还没出门,王孟财又接到一个电话,&大哥,我妈病了,好像是脑出血,大雪天找不着车,你给跑一趟吧&&&
  王孟财一刻不敢耽搁,发动了车子拉上病人直奔白城市医院。
  &这么大的雪,你可小心点开车!&吴秀芬担心地叮嘱着。&这可真不是什么好活儿,不好干。&吴秀芬很无奈。尽管王孟财是村主任和村支书&一肩挑&,但只拿一份工资每年6000多元。在吴秀芬看来,这份收入与他花的时间、精力根本不成比例。
  王孟财在村里的口碑很好。&人好,有能力,总是有求必应。&村民王军说。当初,王孟财在竞选时曾答应村民三件事:修修村里的路、扶持建一个奶牛小区、翻盖村小学。在他任村主任的前两年兑现承诺:给村里修了1.8公里的水泥路和3公里的沙石路;争取了国家补助,建起了拥有100多头牛的奶牛小区;村小合并到镇中心校,因此没有继续修建。
  &王孟财生病都是我给他扎针。&村医小王的语气很轻松。她说,刚知道他得病的时候,也挺害怕,每次给他扎针都小心翼翼的,后来对艾滋病了解得多了,就不那么紧张了。
  他是与总理握手的艾滋病人
  2004年,王孟财有幸成为第一批&四免一关怀&政策的受益者
  日这一天,王孟财的人生发生了180度大转弯他的血液检查HIV呈现阳性,医生告诉他,&你得了艾滋病。&一瞬间,王孟财的头脑一片空白。他当时对艾滋病了解不多,只知道,这是一种让人恐惧的传染病。
  最初的迹象出现在2003年8月初,他感觉身体不适,高烧不退,就在村里卫生所打吊瓶,打了十几个也不见好转,又到白城市医院检查,仍高烧不退,却查不出病因。医生怀疑他得的是癌症,建议他去北京看看。
  2003年10月初,王孟财夫妇去北京看病,几家医院均排除了患肿瘤的可能。10月14日,他在北京协和医院检查HIV呈现阳性,院方建议他到北京血液中心再查一次。10月16日,王孟财的检查结果HIV仍然呈现阳性。
  医生询问病情时,他回忆,在1995年2月,被劫道的歹徒扎了好几刀,失血严重,在当地一家医院抢救时,有6个人为他输血,共1200毫升。手术后,他曾一度高烧不退,将近一个月时间才好。
  确诊后,王孟财住进了北京地坛医院,当时他的免疫力很低,已经发展成艾滋病人。同时,他还患有淋巴结核,两种病需要同时治疗。治疗淋巴结核的叫抗痨药,而艾滋病需要增强免疫力的抗病毒药,这两种药一起吃,排斥反应很重,吃饭吐饭、喝水吐水,那段时间王孟财有点灰心,&这病反正都是死,还受这么大罪干啥?&
  除了药物对身体的折磨,夫妇俩还整日笼罩在恐惧、悲伤、绝望之中。当时,人们对艾滋病很排斥,每当看到别人异样的眼光,王孟财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儿。他听病友说,有的艾滋病人回到家里就被村里的人撵出去。当时,两口子就哭了,寻思着,回去以后可咋活呀?有亲戚打电话来问啥病,他就说是癌症。
  10年前,很多人对艾滋病很恐惧,好像一接触就会被传染。2003年,记者在吉林市搜登站镇采访时,一个艾滋病人说,只要她一出现,就会吓跑整条街的人。
  幸运的是,2003年艾滋病日前夕,王孟财的病情逐渐稳定。主治医生找到他,问他是否愿意代表艾滋病人去参加一个公开活动,这意味着他要在媒体上公开自己的病情。
  &人家帮你治好了病,去参加个活动没啥不行的。&王孟财一口应允下来。可家人强烈反对。在北京的侄女劝他:&这不行啊,这种病在农村的歧视很严重,而且可能影响到孩子。&想到正上初中的儿子,王孟财犹豫了。
  直到今天,在很多人眼里,艾滋病仍与道德败坏画等号,多数艾滋病毒感染者对社会歧视的恐惧大于对艾滋病死亡的恐惧。在面对公众时,绝大多数感染者只能选择回避。
  公开?还是不公开?那两天,王孟财很纠结。&还是去吧,这病早晚得暴露,再怎么隐瞒也是纸里包不住火,而且这种隐瞒总让人觉得心里有愧。&王孟财说,他想坦坦荡荡地活着。
  日,王孟财在北京地坛医院的&红丝带之家&见到了温家宝总理。他永远忘不了,那天温总理握着他的手,亲切地询问了他的病情。当时总理还说:&国家和政府会关心、照顾你们。&也就是在那一天,温总理提出了国家将给艾滋病人&四免一关怀&政策,即艾滋病抗体免费检测、免费抗病毒治疗、免费母婴阻断、艾滋病致孤儿童免费上学,倡导全社会关怀支持艾滋病病人。
  2004年,王孟财有幸成为第一批&四免一关怀&政策的受益者。
  他是村民眼里的正常人
  &干部都在他家吃饭,总理也和他握手,我们还怕啥?&村民王军笑着说
  日,王孟财与温总理握手的镜头,出现在《新闻联播》里。吴秀芬说:&他戴眼镜也没捂住,村里有人在电视里认出他,纷纷打电话来问。&
  同年12月4日,王孟财出院,当时夫妇俩既高兴又惶恐,高兴的是病情得到控制,同时也担心,回去以后乡亲们能不能接受他们?会不会像传言中那般歧视他们?
  王孟财回家后,马上和白城市疾控中心的人联系。第二天,疾控中心的乔春风等人就找上门来。乔春风说,他们先把王孟财的亲属叫到一起,普及宣传了艾滋病常识,强调了艾滋病的几个传播途径。&首先得消除亲属对他的歧视,不让亲朋疏远他。&乔春风说。
  村医小王告诉记者,当年听说王孟财得了艾滋病,她挺害怕,作为村医的她,当时也不了解艾滋病,只知道那是种可怕的传染病,觉得应该尽量少接触。&王孟财人品好,他肯定不是因为不正经得上那个病。&小王说。
  &当年也不懂,反正听说艾滋病传播很厉害,好像碰到衣服都会传染。&村民王志说,王孟财刚回来时他很担心,曾有一两年的时间,他都不敢去串门儿,尽量少接触。
  一些村民告诉记者,原本王孟财在村里的人缘儿特别好,在2003年生病前就在村委会管理财务工作,是村干部的后备人选。等到村里人知道他得了艾滋病,虽然基本没有人公然对他指指点点,但还是有很多人心里害怕,去求他帮忙的人也少了。
  事实上,王孟财也感觉到了乡亲们的疏远,&不过至少没人公开歧视和排斥我。&王孟财说,他一直很感激乡亲们的宽容。但那段时间,他的压力还是很大,尽量不往人多的地方去,遇到红白喜事,他总是让妻子吴秀芬参加。&歧视不只是别人眼里,还在自己心里。&王孟财说。
  幸亏有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的努力帮助,王孟财减少了被歧视的压力。2004年初,白城市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多次到胜利村,挨家挨户地宣传艾滋病常识。
  乔春风说,最初他们在村里搞宣传时,有村民偷偷跑来问:&他是个艾滋病人,面对面说话能不能给我传染上?&乔春风解释最多的就是:&日常接触不传染,一起握手、吃饭不传染。&为此,他们还特意在村里临街的墙上写下了大标语。疾控中心还专门到村小学给老师和学生讲艾滋病的预防知识;在村里举办宣传艾滋病的晚会&&
  这些年,乔春风与王孟财处成了哥们儿。&他们经常到我家来,每次来都带着菜,在我家做饭,大伙在一起吃。&王孟财说,这份真诚给了他极大的鼓舞,也减少了内心的自卑。
  时间久了,乡亲们都看在眼里,&干部都在他家吃饭,总理也和他握手,我们还怕啥?&村民王军笑着说,他说,在他眼里王孟财就是个正常人。
  王志说:&现在我们早不拿他的病当回事儿了,这么多年,没见他传染给谁,他媳妇和孩子都没事儿。&
  可是,由于身体免疫力仍低于常人,王孟财还是无法承受重体力劳作。&不能靠别人救济过日子,那不是正常人该有的生活。&王孟财说。2005年,他把自家的地转包出去,开了一个农机修理部,自食其力。渐渐地,来家里找他修农机的村民多了,开始有人在他家里吃饭,还有人邀他去家里吃饭。时间长了,王孟财内心的障碍也渐渐减少。
  可是修理农机很累,他的身体有点儿吃不消,另外,他也很担心,农机修理天天和铁件打交道,万一碰出血,把别人感染上怎么办?
  2006年,王孟财赢了官司,当年给他做手术的医院赔偿他30万元。他买了一辆小轿车,开始跑出租。&没想到,坐车的人还挺多。要是还有歧视,我开的车谁敢坐呀?&王孟财的心更加宽慰。
  2010年,胜利村村主任换届选举,一些村民劝他去试试,&你干吧,你肯定能行!&其实,如果不是得病,他或许早就当上村主任了。
  大伙儿一鼓劲儿,王孟财的心活了,他决定去参加竞选,&也没想能不能选上,就想看看自己的人缘儿。&王孟财说。
  日,王孟财参加了村主任竞选。两轮海选,全村952人参加,他得了619票,以2/3的绝对优势成功当选为胜利村村主任。7月28日,他又成功当选为村支部书记。
  &从艾滋病人到村委会主任,他的经历见证了社会的进步,对艾滋的歧视正从这个纯朴的乡村消失。&乔春风说。
  日上午,王孟财到中国疾控中心开会,有幸再次与温家宝握手,当时他忍不住问了一句,&总理,您还认识我吗?&
  温家宝的回答是记得,还提到王孟财是他第一次接触的艾滋病人。总理的回答,让王孟财特别激动。
  当天下午,&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活动&在人民大会新闻发布厅举行。央视名嘴白岩松紧握王孟财的手不放,还幽默地说:&这可不是一般的手,它是温总理握过的手,是一位艾滋病村长的手。&王孟财的笑容纯朴,充满自信。
  他是抗击艾滋病英雄
  今年9月,王孟财在白城市成立了&艾与爱互助组织&,他和妻子一起当上了志愿者
  多年来,王孟财坚持按时检查,按量吃药,病情一直很稳定。&现在,从早忙到晚,我都快忘记了自己是个病人。&王孟财笑着说。
  据乔春风讲,艾滋病从发现到现在已有30多年,从诊断到治疗都有了长足进步,如果一个艾滋病人接受早期正规治疗,可以带着艾滋病病毒长期生存,只是一种慢性病。
  在乔春风眼中,王孟财不只是个艾滋病人,还是抗击艾滋病的英雄。&他没被艾滋病打倒,反而很乐观,自强。&乔春风说。
  这几年,每当乔春风遇到那些悲观、绝望、想不开的艾滋病人,就让王孟财帮着安慰。2006年,王孟财到疾控中心检查时认识了HIV感染者老董。2001年,老董和妻子都检查出艾滋病,2004年妻子因病去世,老董带着两个孩子生活。他的收入不高,要租房子,还要供孩子上学,生活特别困难。相识后,每逢年节,王孟财就送些肉、粮、油接济老董。2010年,老董的病情加重,王孟财又陪老董去北京,专程到北京地坛医院去治疗。同时,王孟财还联系了&北京红丝带之家&组织为老董的孩子捐助了5000元钱,这个组织还承诺以后每年给孩子资助3000元钱。现在,老董家的生活改善了很多。
  今年发现感染艾滋病的小李接受不了这个事实,他一直不敢告诉家人,甚至几度轻生。王孟财打了很多电话,用自己的真实经历苦口婆心地劝导,让小李找回活下去的勇气。今年9月,王孟财在白城市成立了&艾与爱互助组织&,他和妻子一起当上了志愿者,为组织中25名HIV感染者服务,在治病、生活、心理交流方面相互帮助,相互温暖。
  自王孟财被发现感染艾滋病至今已近10年,因为使用安全套,当地疾控中心定期对其妻子进行检测,至今未发现感染。
  如今,在胜利村主街的围墙上只留下&消除歧视&的标语,8年前,乔春风写下的&日常接触不传播艾滋病&之类的标语已经风化,显然,这些常识已从墙上移到了村民的心里。
  对话:&我们村已接近&零歧视&
  新文化:知道病情后,最难熬的是什么时候?
  王孟财:刚知道的时候,不亚于被判了死刑。当时只觉得这是比癌症更可怕的病,而且名声也不好。
  新文化:2003年12月,回村里之前紧张吗?害不害怕被村里人疏远或歧视?
  王孟财:紧张,压力挺大。我和总理握手上了新闻联播,病情想捂都捂不住。尽管我极力地宽慰自己,还是担心乡亲们有歧视。住院时病友说的那种歧视真的很可怕。
  新文化:刚刚回到村里,是什么情形?真的没有歧视吗?
  王孟财:还好吧。我们村很多人都沾亲带故,一回来就有很多亲戚过来看望,还算热情。不过,来串门儿的人还是比从前少了,有不少人害怕和我接触被传染。
  新文化:那时你的压力还是挺大的,有没有为公开病情而后悔过?
  王孟财:没有。后来想想,当时勇敢地公开病情是对的,并且有幸代表艾滋病人与温家宝握手,那是消除歧视最好的方式。
  新文化:参加村主任竞选之前,你觉得自己能成功吗?
  王孟财:我真没想到自己能选上。当时我就想,用这种方式验证一下村民们对我的看法,看看他们排不排斥我。
  新文化:真的当选之后是什么心情?
  王孟财:很激动,也很感动。他们投我的票,有信任,也有宽容。最重要的是,如果他们歧视我,绝不会选我当村主任。
  新文化:当村官工作很琐碎,要面对很多矛盾,也可能会得罪人,有没有村民拿你的病来攻击你?
  王孟财:没有,从来没有。
  新文化:2006年,你的官司打赢后,有亲戚劝你搬到城里住,你为什么没去?
  王孟财:我在城里住不惯,而且我在村里生活得很好,亲戚朋友都在这里。
  新文化:现在,你觉得村民对你的歧视已经消失了吗?
  王孟财:至少我已经感觉不到歧视的存在,可以说我们这儿已经接近&零歧视&了。
  新文化:你曾说&歧视不在别人眼里,而是在自己心里&,那么,现在你心里的歧视完全消失了吗?
  王孟财:(点点头,笑)我现在活得很阳光,大多时候,我几乎忘记自己是个病人。
  新文化:现在,有什么愿望吗?
  王孟财:希望有关部门能给我们村打电机井。今年村里建了600余公顷&玉米膜下滴灌&项目,特别需要电机井。算了一下,大约100多眼就够了,电机井既节约能源、成本,又能节省人力,特别实用。
编辑:忻晓颖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34
手机短信:
传真电话:(25
最生活,最宁波 — 现代金报
CopyRight (C)
All Right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村主任职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