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领导把我的名字叫可汗放在后面在相同等级下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436|回复: 6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6:29签到天数: 341 天连续签到: 116 天[LV.8]以坛为家I主题听众收听
“排名先后对干部升迁没有什么实际意义。”2003年北京市政府换届,当时排名最后的副市长陆昊(年轻者)2008年升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目前已是黑龙江省省长。 (东方IC/图)原标题:领导排名:一件严肃的事
一名组织系统的官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官员平级调动后的排名主要看资历,也即根据担任“同一级别”职务的年限长短确定排名,而不是看任现职的时间先后。
“排名先后对干部升迁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在日常公务活动,不同部门的领导会有时出现同一场合,他们的座次排名一般会根据部门在政府中的序列排名为准。
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为增强纪委监督权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湖北省委明确规定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在党委(党组)中的排位,不论资历先后,都排在副书记之后、其他常委(党组成员)之前。
这一消息在中纪委网站公布后,“领导如何排名”成了近日的热点话题。
“我们这里的纪委也联系过我们,要求纪委书记在常委中的排名要靠前。”6月8日,四川一组织系统的官员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但他们没有一律靠前,只是在同等条件下,才让纪委书记的排名靠前。
该官员对湖北的做法不予置评,“其实,只要有制度保证,哪怕纪委书记排在最后一位,也能发挥监督作用。”这名组织干部还说,领导干部排名靠前还是靠后,其实对干部待遇以及日后的晋升完全没有影响。
但在讲究等级秩序的中国现实政治中,对领导的排名又不得不慎之又慎,既要有综合平衡,又要有特殊考虑,就是同一个市内,对每个区县的标准都不一样。这名官员承认,“对领导的排名,真是一件很复杂的事。”
“为何排第三”
在湖北,不仅省委对纪委书记的排名规定引发关注,还有另一位副省长的排名也引人注意,就是刚刚担任副省长的原三峡集团董事长曹广晶。
今年3月,中央巡视组通报三峡集团存在的问题后,曹广晶和总经理陈飞同时被免职,一时间引起大量猜测。不过,二人很快双双履新,曹广晶在今年5月获任湖北省副省长。
目前,湖北省共有7位副省长,排名第一的是常务副省长王晓东,第二是副省长郭生练,排在第三的,正是刚刚任副省长的曹广晶。个中原由,就涉及“领导排名的复杂性”了。
“复杂”主要在同级别官员之间,不同级别的官员,按职务高低排序没有问题。同级官员,一般遵循“谁先提拔任职谁排前面”的原则。曹广晶之后的四名副省长排序依次是许克振、梁惠玲、甘荣坤、曾欣,其中许克振的提拔时间是2012年,梁惠玲是2013年1月,甘荣坤是2013年8月,曾欣是2014年3月。
不难看出,上述四人完全是依照就任副省长的时间先后来确定排序的,为何曹广晶到任后就能打破这一规则?
区别在于,此四人在担任副省长之前,都是厅级干部,许克振是省发改委主任,梁惠玲是鄂州市委书记,甘荣坤是北京海关关长,曾欣是省长助理兼公安厅长。他们当副省长时都是“新提拔”的干部,对于“新提拔”的干部,排名主要按被提拔的时间为顺序。
但曹广晶不一样,他在2010年担任三峡集团董事长时,已经官至副部级了。他此番入鄂,已不是“新提拔”,而是“平级调动”。对这样的官员,在排名时不是看他当湖北省副省长的时间,而要从他被提拔为“副部级”的那年起算他的资历。
由于曹广晶是2010的“副部”,早于其他四人,所以尽管是后到,但排名仍然在四人之前。但他要排在自2005年开始任副省长的郭生练之后。
一名组织系统的官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官员排名的普遍规则是,官员平级调动后的排名主要看资历,也即根据担任“同一级别”职务的年限长短确定排名,而不是看任现职的时间先后。
2014年1月,原中央党校副校长李书磊“空降”至福建担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长。他是2008年12月提为“副部”的,在福建省委常委中,常务副省长是在2008年1月提任副省长的,市委书记是2011年升至副部级的。李书磊排名在张志南、王蒙徽之间。
2013年3月,原重庆市常务副市长调任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时,是任“总局领导”时间最晚的一个。但他排名靠前,仅次于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原因在于马正其是“老资历的副部级”,2002年就担任重庆市委常委,比另几位副局长任“副部”的时间都长。
在政府副职中,对非中共干部的排名同样是看资历,不关政治派别。福建副省长洪捷序、湖北省副省长郭生练都是党外人士,由于任职时间长,现在排名仅次于常务副省长,北京党外副市长程红,排名也只在常务副市长和“常委副市长”之后。
不过,有些官员资历虽老,排名却靠后。北京市委常委就是一例,他2002年就担任信息产业部副部长,2008年到北京担任副市长,2013年7月改任市委常委,这时就不算平调了,而是“提拔”,只能按“后提拔的在后”在常委中排名最末,但他却是副书记以下的常委中,担任“副部”时间最长的一个。
“同时任命”的干部怎么排名
在干部任用的实践中,经常会同时任命同一部门几个副职,对他们的排名同样要论资排辈,主要就是看他们在任新职务之前所担任的职务高低、年限长短。
今年4月,张广智、王晓光同时被任命为贵州省委常委,兼任省委宣传部长的张广智排在小他4岁、兼任遵义市委书记的王晓光之前。组织系统官员解释,这样的排名,既不是因为张广智年长,也不是因为他兼任省委宣传部长。原因是任省委常委之前,张广智是甘肃省副省长,王晓光是遵义市委书记,也就是说张广智之前的职务比王晓光要高,所以排名靠前。
同样的事情2011年在江苏省委换届时也出现过,那次换届后,江苏省政府秘书长和扬州市委书记同时新晋省委常委,虽然之前都是厅级干部,但秘书长是省政府党组成员,属“省领导”,进常委后排名自然在前。
但并非所有“同时任命”的干部,在任命前都有明显的职务高低区分,有的在任命前级别是相同的,那么谁先到那个级别谁就排在前面。
2013年5月,原广电总局副局长李伟调任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与他一起“空降”的还有原国资委副主任,任北京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此二人调任时都是副部级干部,不存在职务高低,但李伟比姜志刚早一年担任副部级干部,他是2010年升任广电总局副局长的,而姜志刚是2011年升任国资委副主任的,结果李伟排在姜志刚之前。
在李伟、姜志刚到北京工作的2013年5月。两位厅官刘俊臣、孙鸿志也同时被任命为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当时刘俊臣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盟长,孙鸿志是工商总局广告司司长,两人获任工商总局副局长都是“新提拔”。
他们在提拔前级别相同,提拔后级别也相同,而且还是同时提拔,对他们的排名该作如何处理?
解决办法是“翻老底子”,看他们担任“下一级职务”,也即正厅级职务时间的长短来确定排名。刘俊臣是2003年12月在国家工商总局担任打假办公室副主任时被明确为正厅级的,而孙鸿志是2004年9月担任吉林省煤炭局局长时官至正厅的,以9个月的“劣势”排名居后。
排名对提拔不重要
资历虽然重要,但也不是唯一的排名条件。特殊条件下还要看官员的具体分工。现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中,刘鹤排名就在之前,但论资历,吴新雄显然比刘鹤要“老”。吴新雄2007年1月就任江西省省长,已是正部级,连任17届、18届两届中央委员。而刘鹤是2011年担任国研中心党组书记才升至正部级,只是18届新晋中央委员,
但目前,刘鹤的主要身份是中财办主任,中财办是正部级机构,而吴新雄的主要身份则是国家能源局局长。虽然吴新雄是正部级干部,但能源局只是副部级机构,排位在中财办之后,吴新雄也因此排名在刘鹤之后。
一名组织系统的干部认为,排名先后对干部升迁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就拿省长缺位后,新省长的人选来说,如果不是空降或异地调任,而从本地副职中晋升,几乎都在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省会城市市委书记三者中产生。常务副省长、省会城市市委书记在常委中的排名也是按资历来排的,即便组织部长、纪委书记、政法委书记排名靠前,也很难升任省长。
“交流提拔”干部时,排名靠前的也未必占优势。2002年北京市委换届后,排名最后的市委常委,2006年就升任农业部长,目前已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2003年北京市政府换届后,排名最后的2008年已升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目前是黑龙江省省长。大多数排名在他们之前的北京市领导都在他们之后才提拔,有的一直到退休也没有提拔。
尽管如此,但排名在各地都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安徽、浙江、江苏等省的组织部门至今还保持一个习惯,在任命下级官员时,直接在文件中明确该官员的排名。2013年6月,安徽安庆市委组织部长汪卫东调任合肥市委组织部长,安徽省委组织部发文时就明确名列时任宣传部长林存安之后。今年1月,浙江任命原湖州副市长沈建平为省国资委副主任,也明确名列副主任潘晓波之后。
排名不仅事关同一部门的副职之间,当一个部门出现两个正职——行政首长和党组(委)书记分设时,由于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一般行政首长排在党组(委)书记的前面。中央部委目前党政分设的主要有外交部、广电总局、科技部,部(局)长都排在书记前面。
在日常公务活动,不同部门的领导会有时出现同一场合,他们的座次排名一般会根据部门在政府中的序列排名为准。在国务院部门序列中,排在第一的是外交部,其次是国防部,之后依次是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
但如果有专项工作要做,则哪个部门牵头就排在第一,其负责人也排在前面。今年3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成立,就是文化部牵头的,新闻报道中文化部负责人排名在前。
当“上面”和“地方”的同级官员在一起时,一般都是“上面”的官员排在“地方”官之前。今年5月14日,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到广州考察,名字就排在同行的广东省副省长邓海光前面。
今年5月7日,教育副部长杜占元到湖北咸宁考察,名字排在湖北省副省长郭生练之前,同行的教育部科技司司长王延觉,名字也排在湖北教育厅厅长刘传铁之前。(据南方周末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6:29签到天数: 341 天连续签到: 116 天[LV.8]以坛为家I主题听众收听
湖北明确纪委书记排名在副书记之后、其它常委之前日 16:16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注重争取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及时向省委汇报中央纪委关于实行“三转”、推进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的重大部署和工作要求,提出贯彻落实的建议,争取重视和支持,形成党委、政府和纪委“三位一体”、合力推进“三转”的工作格局。今年以来,省委常委会10多次研究决定与“三转”、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相关的重大问题。省委明确要求省委组织部、省编办积极配合省纪委做好内设机构调整和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工作,省政府明确要求有关部门做好省纪委移交工作项目的承接工作,保证了省纪委“三转”工作顺利推进。为促进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中心任务、增强纪委
原标题:湖北省明确纪委书记在党委中排名副书记之后
核心提示:湖北省出台《关于纪委书记(纪检组长)排序及分工意见》,明确规定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在党委(党组)中的排位,不论资历先后,都排在副书记之后、其它常委(党组成员)之前;同时规定纪委书记(纪检组长)专司其职,不参与所在地方、单位其它业务分工,不临时主持单位工作。
去年11月以来,湖北省委、省纪委把学习贯彻同志在湖北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推动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的宝贵机遇,全面加大了“三转”力度,取得了好的成效。
注重以“转思想”为逻辑起点。省纪委在机关组织开展了“三转”大讨论活动,并召开省纪委常委务虚会,利用2天时间专门研究和讨论“三转”问题,着力从思想层面解决认识模糊的问题。省委书记指出:“省纪委务虚会开得很好,思得清、想得透,深析理、弄明白,才会有更强的工作自觉性,才能有更大的工作力度”。
注重以“转职能”为工作重点。把“转职能”作为核心内容,加大议事协调机构清理力度,省纪委监察厅议事协调机构由197个精简到16个,精简率达到92%。组织机关各厅室对照“三定”方案逐条梳理,明确哪些职能和任务应该调整、精简或转移。经省纪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已经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行政审批“三集中”改革、行政权力清理、医药招投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政务服务等10多个工作项目移交给有关主责部门。
注重以“转方式”为实现路径。把“转方式”作为关键环节来抓,努力推进“三转”目标的实现。一是探索创新办案方式。坚持抓早抓小、快查快结,规范处置问题线索。在乡镇建立“办案协作区”或“办案工作室”,在县一级深入推进纪检监察派驻(出)机构改革,充分发挥基层纪检监察机构在查办案件工作中“一线部队”的作用。1至4月,全省立案同比上升52.8%,查处县处级干部和乡科级干部案件同比分别上升72.6%和84.2%。二是探索创新监督方式。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加强对职能部门履行职责特别是监管职责的“再监督”上来,督促和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工作合力。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协调和督促相关主责部门针对省直机关作风问题、违反财经纪律问题、违规购买公务用车问题、机关干部多占住房问题等开展“四项专项整治”,共清理并纠正违规公务用车159辆,清理腾退多占住房864套,查处违纪资金1.3亿元;针对农村、教育、医疗、电信、银行等7个领域和行业的乱收费问题,协调和督促相关主责部门开展专项整治,查处违规资金4.3亿余元,处理1800余人。三是探索创新问责方式。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倒查追责,综合采取廉政约谈、诫勉谈话、公开通报、典型曝光、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等方式,切实维护党纪政纪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纠正“四风”,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过明察暗访累计发现问题3179个,处理4228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930人。今年根据各地各部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量化考核情况,以省委办公厅文件公开通报被评为优秀和不合格等次的地方和单位,同时对排名靠后的发函提醒一批,对民主测评不满意票相对较多的领导干部约谈一批,对检查不合格的诫勉谈话一批,在全省引起强烈反响。
注重以转作风、加强自身建设为保证。牢固树立“正人先正己”、“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的理念,切实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能力、纪律和作风建设。省纪委出台《大力实施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分实践锻炼、业务培训、交流轮岗等六个配套性“子工程”系统推进。制定下发了《关于从严管理干部的实施意见》,召开全省纪检监察系统视频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纪委《关于公开曝光纪检监察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的通知》精神。省纪委监察厅面向社会公开作出“八不承诺”(不以案谋私、违规办案;不违规干预地方和其他单位执纪执法活动;不违规插手工程建设、资源配置、经济纠纷等市场经济活动;不接受超标准接待;不公车私用、公款吃请、公费;不大操大办、借机敛财;不收送红包礼金、商业预付卡;不出入私人会所和高消费娱乐场所),接受各界监督,在全省引起良好反响。
注重与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相结合。加快纪检监察机关内设机构调整和机构改革,进一步突出主业、加强主力,把机构、人员用在刀刃上。在第一轮内设机构调整工作中,省纪委机关调整合并了4个内设室,案件检查室由原来的5个增加到7个,机关负责案件查处工作的行政编制占机关总数的62%。今年3月中央纪委公布机构改革情况后,按照机构数、行政编制数、领导职数保持不变,机构设置“上下对口”、职能定位“上下统一”的原则,制定了《关于湖北省纪委监察厅机关深化机构改革的方案》。
注重争取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及时向省委汇报中央纪委关于实行“三转”、推进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的重大部署和工作要求,提出贯彻落实的建议,争取重视和支持,形成党委、政府和纪委“三位一体”、合力推进“三转”的工作格局。今年以来,省委常委会10多次研究决定与“三转”、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相关的重大问题。省委明确要求省委组织部、省编办积极配合省纪委做好内设机构调整和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工作,省政府明确要求有关部门做好省纪委移交工作项目的承接工作,保证了省纪委“三转”工作顺利推进。为促进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中心任务、增强纪委监督权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省委制定了《关于纪委书记(纪检组长)排序及分工意见》,明确规定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在党委(党组)中的排位,不论资历先后,都排在副书记之后、其它常委(党组成员)之前;同时规定纪委书记(纪检组长)专司其职,不参与所在地方、单位其它业务分工,不临时主持单位工作。
注重以上率下、整体推进。加强对市、县纪检监察机关和省直派驻机构推进“三转”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督促,促进基层纪检监察机关思想上主动跟进、行动上积极响应、方式上大胆创新。对工作进度迟缓的地方或单位采取专项督办、工作约谈等方式,督促加快“转”的进度和步伐。目前,全省17个市(州)纪委完成了议事协调机构清理和第一轮内设机构调整工作,县(市、区)纪委议事协调机构清理工作正在抓紧推进。(湖北省纪委)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6:29签到天数: 341 天连续签到: 116 天[LV.8]以坛为家I主题听众收听
人大会务官员揭秘座位排序:政治生活 形式不容忽视 日 18:02
分享到:更多
0人参与0条主评论 0条评论0条总评论
中广网北京3月14日消息(记者沈静文)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从幼儿园里的“排排坐吃果果”,到小学、中学里每个班主任的“开学第一课”,排座位,从来都是中国人眼里一件重要的事。小小教室,要排座位;到了人民大会堂,同样要排。原标题:人大会务负责人揭秘座位排序:代表席次会每年轮换
今天,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大礼堂里,近三千名代表的座位,到底是怎么个排法儿?
中午12点半,吃午饭有点儿晚,结束午休又有点儿早。和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会务小组处长高昕昱的采访,就被定在这个时间。从南门进入人民大会堂,高昕昱穿着布鞋来迎接,脖子上悬着工作证的绳儿,证儿被塞进胸前的衬衣口袋里,一副埋头干活临时起身的样子。“会务”是个庞大工程,“排座”则是重中之细。多年亲历亲为,一切对高昕昱来说都是常识。
高昕昱:大礼堂有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主席台,另一部分是台下的一、二、三楼。一楼会场是供代表坐,因为一楼会场每个座位都安有表决器,二楼、三楼供列席和旁听会议的人员就坐。
记者:主席台,1、2、3楼,挨个儿来说。主席台什么人坐?
高昕昱:主要是主席团成员。这也是法律规定主席团主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体现。除了主席团,还有不是代表的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般主席团成员加上列席会议的领导应该会有200多人。
这个主席团,职权不小,其中一项,就是提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和委员人选,以及国家主席、副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候选人。坐在一楼的代表,也将参加随后的投票工作。高昕昱说,一楼,正是排座位时最复杂的一部分。
高昕昱:人民大会堂大礼堂一楼总共有3000出头座位。好比今年,代表总数2987人,除了主席台就座的,在一楼会场的还有2800人左右。在席次编排的时候,我们主要有两个原则,一个是按各省区市行政区划和港澳台、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团的序列顺序,将各代表团席次从一楼会场中间依次向两边排列。二是将各代表团代表按姓名笔画由前向后排列。
代表五年一选,座位却不是五年一排。高昕昱表示,为了让每个代表团在一届任期内都有机会坐在会场中间和前端,从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始,大会秘书处每年都对代表席次进行轮换。
高昕昱:每次会议,按照代表团顺序,将7个代表团调至会场中间区域,一届之内调整4次,也就是说,将上次会议排在前7位的代表团按顺序移至最后,从原排在第8位的代表团开始,按照新的代表团排序,从1楼会场中间依次向两边排列。每次会议,将各代表团的1/5左右代表调至本代表团席次的前排。
听来复杂,说来也简单:将所有代表分成5组,5年里,每组都有坐到会场中间的机会;再将每个代表团的代表分成5组,这样,每个人也都有坐到前排的机会。高昕昱坦言,要做到这样的公平,意味着会务组每年的高强度劳动。
高昕昱:我们编排完席次图后,会拿着席次图去一楼会场逐个核对,这个每次都要人工核对的。
记者:这个工作量是多少?
高昕昱:我们十多个人需要半天的时间。
相比之下,大礼堂2楼、3楼的安排要容易得多。
高昕昱:每次全体会议的议程不同,参加会议的人员也略有区别。比如在开幕会听取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政协委员要列席人大全体会议,我们划定一定区域,请政协委员自由就座。这样二楼座位就非常紧张,我们会安排持有二楼、三楼记者证的记者去三楼就座。
政治生活,内容重要,形式当然也不可忽视。从精确到每个人的座位开始,一场大会,徐徐启幕。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8:17签到天数: 307 天连续签到: 28 天[LV.8]以坛为家I主题听众收听
生前何必久睡,死后必会长眠。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0:32签到天数: 1 天连续签到: 1 天[LV.1]初来乍到主题听众收听
只能说排名有学问,但是领导排名并不代表全力排名。
爱所爱的人,做喜欢的工作,过想过的生活。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21:32签到天数: 4 天连续签到: 1 天[LV.2]偶尔看看I主题听众收听
& & 排名没有讲究谁信?
谁敢横刀立马& 唯我彭大将军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7:16签到天数: 299 天连续签到: 55 天[LV.8]以坛为家I主题听众收听
你好,我好,大家哈好,才是真的好!
中国看重排座次!新闻亦样。
就是顺其自然,对一切不强求。有缘相聚,好自珍惜;无缘离别,安然随之。
Copyright &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潘光旦的人文情怀⑴潘光旦一生的为人处世、做学问都充满着传统士大夫的人文情怀,他的一生“是旧时代一个学者的狷介、真诚、浪漫而又坎坷的一生。” ⑵潘光旦是学自然科学出身,但融通自然、社会两大科学体系。他对婚姻、家庭、民族、宗教、历史、教育等都深有研究。他提出“自然一体”、“世界一家”、“人文一史”的新人文史观。 ⑶“仁者爱人”。潘光旦是仁者。他爱人类,爱国家,爱民族,爱学校,爱同事,爱学生,爱家人。突出的是在1921年6月北京教育界李大钊领导的“八校教职员索薪团”罢教索薪斗争中,清华学生出于义愤,举行“同情罢考”,遭北洋政府的残酷镇压。潘光旦所在的“壬戌(1922)级最为坚决,当局要求罢考学生必须写“悔过书”。壬戌级有八人拒悔,被开除“级籍”,潘光旦是其一。潘光旦宁肯牺牲出洋机会,也要据理力争。闻一多对他十分敬佩,在家信中写道“圣哉光旦,令我五体投地,私心狂喜,不可名状!”次年7月,时过境迁,学校才让他出洋。   ⑷1946年1月,闻一多、李公朴被暗杀后,他成了暗杀的对象,不得不与费孝通等进步人士借昆明美领事馆避难。未几,他出版新著《自由之路》,发表对建设新中国的设想,表达了对实现以民主化理念建国的强烈渴望。 ⑸作为教育家的潘光旦,他爱校如家。1935年他在清华教务长任上,严守校规,不徇私情。一次安徽省主席刘镇华写信给潘,想让其两个儿子到清华旁听,他婉拒:“承刘主席看得起,但清华之被人瞧得上眼,全是因为它按规章制度办事,如果把这点给破了,清华不是也不值钱了吗?”他坚决维护清华的制度,不怕得罪人。他是一位刚正不阿,“不识时务”者! ⑹对于学生运动,当时有人传谣,说潘光旦向宪警提供抓捕学生名单,以致激怒学生围攻他,有人抢走他的双拐,让他“独立”。当事人钱伟长的回忆最为可信:“他做教务长,做缓冲的人,保护青年的人。有时不得不为当局讲几句话,可是他是很有分寸的,不是迫害学生的。这一点很重要。”而鲜为人知的是在军警包围清华园时,戴中(黄葳)曾带别的学生一起藏在他家的天花板上。 ⑺在与众多朋友的关系上,潘光旦与费孝通之间有点特别,他们亦师亦友。费孝通自己说“我应当是他学生中受益最深的一个”。费称赞他的性格是“牛皮筋”,“屈不折,拉不断,柔中有刚;力不懈,工不竭,平易中出硕果。”费视他为活词典,说凡不知道的事情,不查词典,去问问潘光旦,一问就明白。 ⑻潘光旦的最爱是藏书。1936年住清华园新南院11号时,门前藤萝架上结出一对并蒂的葫芦,他十分喜欢,将书房命名为“葫芦连理之斋”。 ⑼他服膺孔子的中庸之道。孔子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他认为一切生命的目的在求位育。“而教育的唯一目的是在教人得到位育,位的注解是‘安其所’,育的注解是‘遂其生’安所遂生,是一切生命的大欲。”费孝通说潘光旦“他的人格就是位育概念的标本。” ⑽1957年的反右,潘光旦获“罪名”是所谓“破坏民族关系”、“鼓动土家族知识分子和群众找中央要求自治”。这实在是不白之冤、是笑话。他是社会学者,民族学家,他只不过是根据自己所作的科学研究和实地调查的结果向上级作如实反映,提出建议供政府参考而已,岂有他哉?他虽被打为右派,但他不多做解释,不怨不尤。 ⑾这期间潘光旦的家被抄、被封,他只能蜷曲在小披屋的水泥地上,没有被子,还是费孝通把自家没被封存的被子送来御寒。6月10日病情恶化,老保姆找来费孝通。费孝通将他拥入怀中,潘光旦就这样在老朋友的怀中告别了人世。  ⑿1999年末,中央民族大学为潘光旦举行百年诞辰纪念会,出版了纪念文集。他的皇皇十四卷本《潘光旦文集》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关于潘光旦的研究正在升温。 ⒀口衔烟斗的潘光旦,一脸的微笑,拄着双拐,穿过雾霭,正一步一步地向我们走来…… (摘自《人物》杂志,有删改) 1.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1999年末,中央民族大学为潘光旦举行百年诞辰纪念会,《潘光旦文集》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关于潘光旦的研究已经掀起了热潮。 B.他拒绝请托维护清华制度与后文在处理学生运动时“为当局说话”的行为表明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作为学者,其思想有困惑与矛盾的一面。 C.为支持李大钊领导的“八校教职员索薪团”罢教索薪斗争,潘光旦参加了“同情罢考”,并拒绝写悔过书,甚至牺牲出洋机会也据理力争。 D.潘光旦将书房命名为“葫芦连理之斋”,说明他很有生活情趣又不乏文人雅士的情调E.文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为我们再现了一代学者的风范。 2.文中提到潘光旦“充满着传统士大夫的人文情怀”,文章从哪些方面体现他的“人文情怀”的,请简要分析(6分) (原创)3.本文在介绍潘光旦的同时,多次引用闻一多、费孝通、钱伟长等人的话,试分析这样安排有何作用?(6分) 4.文章说“他服膺孔子的中庸之道。”请结合他的表现加以阐释,并结合现实谈谈你对中庸之道的看法。(8分) -乐乐题库
& “潘光旦的人文情怀⑴潘光旦一生的为人处世、...”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潘光旦的人文情怀⑴&&&&&潘光旦一生的为人处世、做学问都充满着传统士大夫的人文情怀,他的一生“是旧时代一个学者的狷介、真诚、浪漫而又坎坷的一生。” ⑵&&&&&潘光旦是学自然科学出身,但融通自然、社会两大科学体系。他对婚姻、家庭、民族、宗教、历史、教育等都深有研究。他提出“自然一体”、“世界一家”、“人文一史”的新人文史观。 ⑶&&&&&“仁者爱人”。潘光旦是仁者。他爱人类,爱国家,爱民族,爱学校,爱同事,爱学生,爱家人。突出的是在1921年6月北京教育界李大钊领导的“八校教职员索薪团”罢教索薪斗争中,清华学生出于义愤,举行“同情罢考”,遭北洋政府的残酷镇压。潘光旦所在的“壬戌(1922)级最为坚决,当局要求罢考学生必须写“悔过书”。壬戌级有八人拒悔,被开除“级籍”,潘光旦是其一。潘光旦宁肯牺牲出洋机会,也要据理力争。闻一多对他十分敬佩,在家信中写道“圣哉光旦,令我五体投地,私心狂喜,不可名状!”次年7月,时过境迁,学校才让他出洋。   ⑷&&&&&1946年1月,闻一多、李公朴被暗杀后,他成了暗杀的对象,不得不与费孝通等进步人士借昆明美领事馆避难。未几,他出版新著《自由之路》,发表对建设新中国的设想,表达了对实现以民主化理念建国的强烈渴望。 ⑸&&&&&作为教育家的潘光旦,他爱校如家。1935年他在清华教务长任上,严守校规,不徇私情。一次安徽省主席刘镇华写信给潘,想让其两个儿子到清华旁听,他婉拒:“承刘主席看得起,但清华之被人瞧得上眼,全是因为它按规章制度办事,如果把这点给破了,清华不是也不值钱了吗?”他坚决维护清华的制度,不怕得罪人。他是一位刚正不阿,“不识时务”者! ⑹&&&&&对于学生运动,当时有人传谣,说潘光旦向宪警提供抓捕学生名单,以致激怒学生围攻他,有人抢走他的双拐,让他“独立”。当事人钱伟长的回忆最为可信:“他做教务长,做缓冲的人,保护青年的人。有时不得不为当局讲几句话,可是他是很有分寸的,不是迫害学生的。这一点很重要。”而鲜为人知的是在军警包围清华园时,戴中(黄葳)曾带别的学生一起藏在他家的天花板上。 ⑺&&&&&在与众多朋友的关系上,潘光旦与费孝通之间有点特别,他们亦师亦友。费孝通自己说“我应当是他学生中受益最深的一个”。费称赞他的性格是“牛皮筋”,“屈不折,拉不断,柔中有刚;力不懈,工不竭,平易中出硕果。”费视他为活词典,说凡不知道的事情,不查词典,去问问潘光旦,一问就明白。 ⑻&&&&&潘光旦的最爱是藏书。1936年住清华园新南院11号时,门前藤萝架上结出一对并蒂的葫芦,他十分喜欢,将书房命名为“葫芦连理之斋”。 ⑼&&&&&他服膺孔子的中庸之道。孔子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他认为一切生命的目的在求位育。“而教育的唯一目的是在教人得到位育,位的注解是‘安其所’,育的注解是‘遂其生’安所遂生,是一切生命的大欲。”费孝通说潘光旦“他的人格就是位育概念的标本。” ⑽&&&&&1957年的反右,潘光旦获“罪名”是所谓“破坏民族关系”、“鼓动土家族知识分子和群众找中央要求自治”。这实在是不白之冤、是笑话。他是社会学者,民族学家,他只不过是根据自己所作的科学研究和实地调查的结果向上级作如实反映,提出建议供政府参考而已,岂有&他哉?他虽被打为右派,但他不多做解释,不怨不尤。 ⑾&&&&&这期间潘光旦的家被抄、被封,他只能蜷曲在小披屋的水泥地上,没有被子,还是费孝通把自家没被封存的被子送来御寒。6月10日病情恶化,老保姆找来费孝通。费孝通将他拥入怀中,潘光旦就这样在老朋友的怀中告别了人世。  ⑿&&&&&1999年末,中央民族大学为潘光旦举行百年诞辰纪念会,出版了纪念文集。他的皇皇十四卷本《潘光旦文集》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关于潘光旦的研究正在升温。 ⒀&&&&&口衔烟斗的潘光旦,一脸的微笑,拄着双拐,穿过雾霭,正一步一步地向我们走来…… (摘自《人物》杂志,有删改) 1.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1999年末,中央民族大学为潘光旦举行百年诞辰纪念会,《潘光旦文集》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关于潘光旦的研究已经掀起了热潮。 B.他拒绝请托维护清华制度与后文在处理学生运动时“为当局说话”的行为表明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作为学者,其思想有困惑与矛盾的一面。 C.为支持李大钊领导的“八校教职员索薪团”罢教索薪斗争,潘光旦参加了“同情罢考”,并拒绝写悔过书,甚至牺牲出洋机会也据理力争。 D.潘光旦将书房命名为“葫芦连理之斋”,说明他很有生活情趣又不乏文人雅士的情调E.文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为我们再现了一代学者的风范。 2.文中提到潘光旦“充满着传统士大夫的人文情怀”,文章从哪些方面体现他的“人文情怀”的,请简要分析(6分) (原创)3.本文在介绍潘光旦的同时,多次引用闻一多、费孝通、钱伟长等人的话,&试分析这样安排有何作用?(6分) 4.文章说“他服膺孔子的中庸之道。”请结合他的表现加以阐释,并结合现实谈谈你对中庸之道的看法。(8&分) &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2-河北衡水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潘光旦的人文情怀⑴潘光旦一生的为人处世、做学问都充满着传统士大夫的人文情怀,他的一生“是旧时代一个学者的狷介、真诚、浪漫而又坎坷的一生。” ⑵潘光旦是学自然科学出身,但融通自然、社会两大科学体系。他对婚姻、家庭...”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A项“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关于潘光旦的研究已经掀起了热潮”错误。原文是“他的皇皇十四卷本《潘光旦文集》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关于潘光旦的研究正在升温。”“公开出版”和“出版发行”不同。“正在升温”不同于“掀起了热潮”。分析:
考点1:实用类文本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探究题的应对策略与方法  考点解说:  新课程考试大纲在“实用类文本阅读”部分提出: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等实用类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这里的“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是以前考纲所没有的要求,接下来对本考点提出具体要求:⑴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⑵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⑶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从这单列的三条中我们可以看出,所谓“探究”,就是有“我”有“思”的解读。探究,在词典里的解释是:探索追寻。它作为一种专门的题型,出现的时间不长,我们对它的解题规律了解不够。但相信只要我们掌握了它的一般出题规律,加以适当的训练,就一定能做好探究题。  一、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一)课标考点解读  “发展独立阅读能力。……对阅读材料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这是“新课标”对“阅读与鉴赏”的一般要求,2007年高考的语文《考纲》则把“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作为对实用文本的一个阅读要求。所谓“意蕴”就是文本的情、意、趣、味等内涵。“不同的 角度发掘”,就是要求我们采取不同视角对文本作多侧面的考察;“不同的层面发掘”,就是要求我们对文本能够做出深浅度不同的认知解读。在阅读能力层级上,属于f级。  (二)解题方法指津  这种能力的考查,也多是以论述题,阐述题的形式进行。解决这类题,只要能够处理好以下两个问题,其他就比较容易解决了:  1、善于选择审视角度。同 样的一部书,不同领域的读者所获得的认识和启发是彼此不同的,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彼此的审视角度不同。比如对一部传记,我们完全可以从社会的角度、政治的角度、教育的角度、个体人格成长与形成的角度来发掘其深层的意蕴。这就需要我们学会根据文本本身的内容多方位的联系,选择那些与文本关联较紧密的方面,作为考察视点。我们确定审视角度的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就是可以假设自己具有多重身份,然后分别以各种不同的身份对文本进行审视,这样就比较容易实现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进行发掘。如:2007年的宁夏高考的第17题,问“和朱自清见面,叶圣陶为什么会感到‘格外高兴’?他们谈心时为什么能达到‘随意之极致’?请简要分析。” 这就是一道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的题,不过这道题的看起来好像有两个审视的对象,但我们必须看到题目中尽管作了两次提问,而这两个问题的实质是相同的,所以,我们完全可把两个问题合并在一起,一并考察。这道题好的审视角度不需要我们自己去选定,我们只要把握住文本刻画人物的不同角度,然后就顺着文本提供的现成的角度进行考察探析就行了。  2、善于进行层面切割。一般说来,对一个文本我们可以对它作字面上的解读,这是浅层面的。可以联系自己的个人生活经历和体验进行解读,这就可以获得一些具有个性化的理解,相对来说这就深了一层。可以联系文本产生的时代,对文本进行解读考查,看它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这还不够,我们还可以联系现实的生活实际,对文本进行考查,看它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除此而外,我们还可以把文本里呈现出来的人或事抽象化、符号化,这样就可能获得具有更宽广的普遍适用的一般性意义。这样,我们就可以实现“从不同的层面发掘文本意蕴”的目的。再如宁夏2007年高考语文试卷的第16题,问“叶圣陶指导儿女们写作有什么特点?他对儿女们的作文又是从哪些方面评议的?请结合原文概括回答。”这道题两个问题,实质上就是深浅不同的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个问题较浅,只要把一些信息提取整合一下就可以了。而第二问,如果是写作经验比较丰富的或对写作基本理论比较熟悉的,解答起来或许要容易点,而如果对写作经验积累较少又缺乏写作知识的人来说,就只能对文本材料的分析来制作答案了,我们就要善于把第一问的答案,切割成两块,然后再提炼概括,这样就可以得到答案了。  3、善于有序呈现结果。角度与层面应该属于两个不同的维度,当它们彼此不发生交叉的时候,我们就分别进行表述。而且不管是对“不同的角度发掘”的呈现,还是对“不同的层面发掘”的呈现,都要善于由浅近到纵深这样的次序排列,而且在每一条的最前面,都尽可能的运用一句纲领性的语句做一个提示。这样就可以保证自己的陈述条理清楚,次序井然了。另外,要注意的是不论是选择不同角度,还是确定不同层面,最好都选定三个,不要多,也不要少,这样既可以充分的满足“不同的”要求,又可以节省时间和笔墨,关键是可以不让自己太为难。同样上文提到的宁夏高考的17题和16题:我们则可以分别作以下面形式作答:  17题:①有着几十年亲似手足的友情。②有着共同的兴趣和爱好。③互相鼓励和帮助。 //①随兴之所至,无话不说。②没有功利目的,无所顾忌。③心领神会,肝胆相照。  16题:①认真讲解,时或热烈讨论。②不加约束,任其自由发挥。③重视评议,培养写作习惯。④善于启发,诱导深入思考。 //①仔细考查作文的表达形式。②详细询问作文的思想内容。  这里采用了分条列举的呈现形式,这种形式条理清楚。尤其适合涉及点较多的主观题。  二、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一)课标考点解读  2007年 高考语文《考纲》的“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实质上是对“新课标”里“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地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加深对个人与社会、自然、国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阅读人物传记,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分析影响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认识传主的历史作用,正确评价其功过得失;能体验传主的内心感情世界,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等教学要求的提炼和概括。“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应该包括传主本身体现出来的人生价值 和传者的情感态度所反映出来的人生价值。而“文本反映出来的时代精神”则是指文本体现出来的它产生的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另一方面也包括文本本身与现在社会的精神之间的相通之处。前者属于历史性的,后者则是属于现实性的。这是属于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要求,在能力层级上,属于f级。  (二)解题方法指津  这是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考查,这种考查大多采用的是阐述题或论述题。解决这种题,我们应该注意以下的几个问题:  1、善于捕捉主要材料。无 论是探讨文本所反映的仍生价值,还是探讨文本反映的时代精神,都必须从文本的材料出发,我们要善于抓住最能反映传主或传者精神实质的那些材料进行分析,只有抓住了这些主要的材料所作的分析探讨才具有典型性和说服力,万不可以在无关紧要的枝节性的材料上大做文章。依赖枝节性材料所做出来的结论,是不能代表文本的主体意识的,因此也是偏颇的。比如2007年山东高考的第22题,就属于这种类型的题目。“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心中,奥蒂仍不失为英雄!’请结合奥林匹克精神,谈谈你的认识。”这实质是在要求对文本反映出来的一种人生态度与时代精神的思考。  2、善于分析提炼概括。这 里的分析提炼概括有两个方面,一是在捕捉到文本的主要材料之后,要善于对占有的材料进行细密周到的分析,对其中蕴含着的人生价值和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进行 发掘整理。另一方面是指要善于对“时代精神”进行分析提炼,不管是文本产生的那个时代,还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都是纷纭而复杂的,“时代精神”到底是什么,要善于在纷纭复杂的事实中概括抽象出来,如果不能准确地提炼出“时代精神”就不可能完成对文本所反映的“时代精神”的探究,因为离开了对历史或现实的所谓“时代精神”的正确认知,对文本进行这方面的探究时就没有合适的参照对象,自然就很难获得正确的探讨结论。对山东高考22题思考之后可以做出这样的概括:“重要的是参与,不是胜利“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之一,奥蒂的”悲剧命运“令人叹息,她屡败屡战,不向厄运斧头的坚毅与执着,完美地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失败者未必不是英雄,奥蒂虽败犹荣。”  3、善于做个性化解读。既然是探究,其探究结论也应该是富有个性色彩的。我们说一切要从文本的材料出发,要从社会存在的事实出发,但这绝对不是要我们做材料或社会存在的奴隶,我们要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审视问题,用自己的脑袋去思考问题,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述问题。有这样的一句话,叫做“新闻天天发生,视角有所不同”,就是说同样的材料,因为我们采用不同的审视角度,不同的分析方法,就有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来。所以,做这类探究性的思考题,就更需要具有个性色彩。对07年山东高考的22题就像上面那样的回答,还是不够的,还必须谈谈“你的认识”,这除了一般的对文本的解读而外,还应该有答题者自己个人的独特体悟或感受,这样才能满足题目要求。  三、探究文本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课标考点解读  2007年 高考语文《考纲》把探究性学习作为考试要求明确的题了出来,要求学生能够“探究文本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探究”就是探讨穷究的意思,“疑点和难点”则是探究的对象。所谓“疑点”、“难点”主要是指客观存在的读者普遍认为的弄不清楚的地方和不容易弄清楚的地方。“提出自己的见解”有这样的两层含义,一提出的见解具有独创性,不因袭他人成说;二提出的见解不要求就是最终的科学结论,只要言之成理,能够自圆其说就可以。这是对“新课标”“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能从选择材料、提炼意旨、构思谋篇、遣词造句等角度加以分析,对不同作品的优劣高下做出评判 ”等阅读要求的提炼概括。在能力层级里,属于f级。  (二)解题方法指津  对这种能力的考查大多是采用论述题或小论文的形式,解决这类题, 注意处理好这样的几个环节:  1、亮出探究对象。所 谓标明探究对象,就是一开始就必须告诉人们你准备就哪一个问题进行探究,这个问题可能是题目规定的,也可以是探究者自己确定的。不管是哪一种情形,我们都必须大致介绍这个将要探究的问题存有什么样的“疑”或有什么样的“难”。让读者对我们探究的问题本身有一个大致的认识,也为下一步的探究作铺垫。像2007年山东高考语文卷的第21题,问“怎样理解‘在这片静默之中,奥蒂转身,面无表情地朝起点慢慢地一步一步走着……’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这道题表面上是考对文中语句含义的理解,实质上考的是对文本疑难点的探究。表面上只是一句话,但要求我们解读的“点”却有好几处,如:观众的“静默”、奥蒂的“面无表情”“朝起点慢慢地一步一步走着……”,都有着比较丰富的内涵。这就使需要我们能够确认的探究对象。  2、表明探究意义。在亮出探究的对象之后,必须用简洁的语言表明对该问题进行探究的意义,彰明探究的价值所在。这一般是在小论文的写作中才需要。  3、提出探究设想。上面的两个环节处理好之后,紧接着就该提出自己对该问题的大致看法,并且应该以极其简练的语言说明自己探究的路径和凭据。同样是2007年山东高考的21题,在探究对象确定之后,我们应该如何去探究呢?我们应该知道对同样的问题,我们完全可做出不完全相同的解答。这就需要我们做出 探究设想,有了设想就有了探究的路子。比如“面无表情”可以理解为奥蒂已经明白这次有将重演既往失败,也可以说表现了奥迪的坚毅。而“慢慢地一步一步走着 ”可以理解为“奥蒂一步一个坎坷,一步一个艰辛”的形象诠释,也可以理解为“奥蒂尽管已经明白自己将再一次面临着失败,但她依然回到起跑点重新再来”,这一历史性的也是最富有象征意味的行为,很好的诠释了坚毅顽强,重在参与的“奥运精神”。  4、展示探究过程。这是整个探究过程的主体部分,在这个部分要努力的调动出自己平素的知识储存,并尽最大的可能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与当前探究的问题建立起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而后依照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的顺序分条逐层的展示出对探究对象进行认识的过程,(有时也可以采用有主到次的排列顺序),在这个展示中让自己见解的正确性或合 理性得到证明。最后还必须要有一个简练的结语,再一次申明自己的见解或认识。这一要求在论述题,尤其在小论文的写作中需要体现。一般情况下到第三步也就可以了。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潘光旦的人文情怀⑴潘光旦一生的为人处世、做学问都充满着传统士大夫的人文情怀,他的一生“是旧时代一个学者的狷介、真诚、浪漫而又坎坷的一生。” ⑵潘光旦是学自然科学出身,但融通自然、社会两大科学体系。他对...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潘光旦的人文情怀⑴潘光旦一生的为人处世、...”的最新评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潘光旦的人文情怀⑴潘光旦一生的为人处世、做学问都充满着传统士大夫的人文情怀,他的一生“是旧时代一个学者的狷介、真诚、浪漫而又坎坷的一生。” ⑵潘光旦是学自然科学出身,但融通自然、社会两大科学体系。他对婚姻、家庭、民族、宗教、历史、教育等都深有研究。他提出“自然一体”、“世界一家”、“人文一史”的新人文史观。 ⑶“仁者爱人”。潘光旦是仁者。他爱人类,爱国家,爱民族,爱学校,爱同事,爱学生,爱家人。突出的是在1921年6月北京教育界李大钊领导的“八校教职员索薪团”罢教索薪斗争中,清华学生出于义愤,举行“同情罢考”,遭北洋政府的残酷镇压。潘光旦所在的“壬戌(1922)级最为坚决,当局要求罢考学生必须写“悔过书”。壬戌级有八人拒悔,被开除“级籍”,潘光旦是其一。潘光旦宁肯牺牲出洋机会,也要据理力争。闻一多对他十分敬佩,在家信中写道“圣哉光旦,令我五体投地,私心狂喜,不可名状!”次年7月,时过境迁,学校才让他出洋。   ⑷1946年1月,闻一多、李公朴被暗杀后,他成了暗杀的对象,不得不与费孝通等进步人士借昆明美领事馆避难。未几,他出版新著《自由之路》,发表对建设新中国的设想,表达了对实现以民主化理念建国的强烈渴望。 ⑸作为教育家的潘光旦,他爱校如家。1935年他在清华教务长任上,严守校规,不徇私情。一次安徽省主席刘镇华写信给潘,想让其两个儿子到清华旁听,他婉拒:“承刘主席看得起,但清华之被人瞧得上眼,全是因为它按规章制度办事,如果把这点给破了,清华不是也不值钱了吗?”他坚决维护清华的制度,不怕得罪人。他是一位刚正不阿,“不识时务”者! ⑹对于学生运动,当时有人传谣,说潘光旦向宪警提供抓捕学生名单,以致激怒学生围攻他,有人抢走他的双拐,让他“独立”。当事人钱伟长的回忆最为可信:“他做教务长,做缓冲的人,保护青年的人。有时不得不为当局讲几句话,可是他是很有分寸的,不是迫害学生的。这一点很重要。”而鲜为人知的是在军警包围清华园时,戴中(黄葳)曾带别的学生一起藏在他家的天花板上。 ⑺在与众多朋友的关系上,潘光旦与费孝通之间有点特别,他们亦师亦友。费孝通自己说“我应当是他学生中受益最深的一个”。费称赞他的性格是“牛皮筋”,“屈不折,拉不断,柔中有刚;力不懈,工不竭,平易中出硕果。”费视他为活词典,说凡不知道的事情,不查词典,去问问潘光旦,一问就明白。 ⑻潘光旦的最爱是藏书。1936年住清华园新南院11号时,门前藤萝架上结出一对并蒂的葫芦,他十分喜欢,将书房命名为“葫芦连理之斋”。 ⑼他服膺孔子的中庸之道。孔子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他认为一切生命的目的在求位育。“而教育的唯一目的是在教人得到位育,位的注解是‘安其所’,育的注解是‘遂其生’安所遂生,是一切生命的大欲。”费孝通说潘光旦“他的人格就是位育概念的标本。” ⑽1957年的反右,潘光旦获“罪名”是所谓“破坏民族关系”、“鼓动土家族知识分子和群众找中央要求自治”。这实在是不白之冤、是笑话。他是社会学者,民族学家,他只不过是根据自己所作的科学研究和实地调查的结果向上级作如实反映,提出建议供政府参考而已,岂有他哉?他虽被打为右派,但他不多做解释,不怨不尤。 ⑾这期间潘光旦的家被抄、被封,他只能蜷曲在小披屋的水泥地上,没有被子,还是费孝通把自家没被封存的被子送来御寒。6月10日病情恶化,老保姆找来费孝通。费孝通将他拥入怀中,潘光旦就这样在老朋友的怀中告别了人世。  ⑿1999年末,中央民族大学为潘光旦举行百年诞辰纪念会,出版了纪念文集。他的皇皇十四卷本《潘光旦文集》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关于潘光旦的研究正在升温。 ⒀口衔烟斗的潘光旦,一脸的微笑,拄着双拐,穿过雾霭,正一步一步地向我们走来…… (摘自《人物》杂志,有删改) 1.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1999年末,中央民族大学为潘光旦举行百年诞辰纪念会,《潘光旦文集》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关于潘光旦的研究已经掀起了热潮。 B.他拒绝请托维护清华制度与后文在处理学生运动时“为当局说话”的行为表明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作为学者,其思想有困惑与矛盾的一面。 C.为支持李大钊领导的“八校教职员索薪团”罢教索薪斗争,潘光旦参加了“同情罢考”,并拒绝写悔过书,甚至牺牲出洋机会也据理力争。 D.潘光旦将书房命名为“葫芦连理之斋”,说明他很有生活情趣又不乏文人雅士的情调E.文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为我们再现了一代学者的风范。 2.文中提到潘光旦“充满着传统士大夫的人文情怀”,文章从哪些方面体现他的“人文情怀”的,请简要分析(6分) (原创)3.本文在介绍潘光旦的同时,多次引用闻一多、费孝通、钱伟长等人的话,试分析这样安排有何作用?(6分) 4.文章说“他服膺孔子的中庸之道。”请结合他的表现加以阐释,并结合现实谈谈你对中庸之道的看法。(8分) ”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潘光旦的人文情怀⑴潘光旦一生的为人处世、做学问都充满着传统士大夫的人文情怀,他的一生“是旧时代一个学者的狷介、真诚、浪漫而又坎坷的一生。” ⑵潘光旦是学自然科学出身,但融通自然、社会两大科学体系。他对婚姻、家庭、民族、宗教、历史、教育等都深有研究。他提出“自然一体”、“世界一家”、“人文一史”的新人文史观。 ⑶“仁者爱人”。潘光旦是仁者。他爱人类,爱国家,爱民族,爱学校,爱同事,爱学生,爱家人。突出的是在1921年6月北京教育界李大钊领导的“八校教职员索薪团”罢教索薪斗争中,清华学生出于义愤,举行“同情罢考”,遭北洋政府的残酷镇压。潘光旦所在的“壬戌(1922)级最为坚决,当局要求罢考学生必须写“悔过书”。壬戌级有八人拒悔,被开除“级籍”,潘光旦是其一。潘光旦宁肯牺牲出洋机会,也要据理力争。闻一多对他十分敬佩,在家信中写道“圣哉光旦,令我五体投地,私心狂喜,不可名状!”次年7月,时过境迁,学校才让他出洋。   ⑷1946年1月,闻一多、李公朴被暗杀后,他成了暗杀的对象,不得不与费孝通等进步人士借昆明美领事馆避难。未几,他出版新著《自由之路》,发表对建设新中国的设想,表达了对实现以民主化理念建国的强烈渴望。 ⑸作为教育家的潘光旦,他爱校如家。1935年他在清华教务长任上,严守校规,不徇私情。一次安徽省主席刘镇华写信给潘,想让其两个儿子到清华旁听,他婉拒:“承刘主席看得起,但清华之被人瞧得上眼,全是因为它按规章制度办事,如果把这点给破了,清华不是也不值钱了吗?”他坚决维护清华的制度,不怕得罪人。他是一位刚正不阿,“不识时务”者! ⑹对于学生运动,当时有人传谣,说潘光旦向宪警提供抓捕学生名单,以致激怒学生围攻他,有人抢走他的双拐,让他“独立”。当事人钱伟长的回忆最为可信:“他做教务长,做缓冲的人,保护青年的人。有时不得不为当局讲几句话,可是他是很有分寸的,不是迫害学生的。这一点很重要。”而鲜为人知的是在军警包围清华园时,戴中(黄葳)曾带别的学生一起藏在他家的天花板上。 ⑺在与众多朋友的关系上,潘光旦与费孝通之间有点特别,他们亦师亦友。费孝通自己说“我应当是他学生中受益最深的一个”。费称赞他的性格是“牛皮筋”,“屈不折,拉不断,柔中有刚;力不懈,工不竭,平易中出硕果。”费视他为活词典,说凡不知道的事情,不查词典,去问问潘光旦,一问就明白。 ⑻潘光旦的最爱是藏书。1936年住清华园新南院11号时,门前藤萝架上结出一对并蒂的葫芦,他十分喜欢,将书房命名为“葫芦连理之斋”。 ⑼他服膺孔子的中庸之道。孔子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他认为一切生命的目的在求位育。“而教育的唯一目的是在教人得到位育,位的注解是‘安其所’,育的注解是‘遂其生’安所遂生,是一切生命的大欲。”费孝通说潘光旦“他的人格就是位育概念的标本。” ⑽1957年的反右,潘光旦获“罪名”是所谓“破坏民族关系”、“鼓动土家族知识分子和群众找中央要求自治”。这实在是不白之冤、是笑话。他是社会学者,民族学家,他只不过是根据自己所作的科学研究和实地调查的结果向上级作如实反映,提出建议供政府参考而已,岂有他哉?他虽被打为右派,但他不多做解释,不怨不尤。 ⑾这期间潘光旦的家被抄、被封,他只能蜷曲在小披屋的水泥地上,没有被子,还是费孝通把自家没被封存的被子送来御寒。6月10日病情恶化,老保姆找来费孝通。费孝通将他拥入怀中,潘光旦就这样在老朋友的怀中告别了人世。  ⑿1999年末,中央民族大学为潘光旦举行百年诞辰纪念会,出版了纪念文集。他的皇皇十四卷本《潘光旦文集》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关于潘光旦的研究正在升温。 ⒀口衔烟斗的潘光旦,一脸的微笑,拄着双拐,穿过雾霭,正一步一步地向我们走来…… (摘自《人物》杂志,有删改) 1.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1999年末,中央民族大学为潘光旦举行百年诞辰纪念会,《潘光旦文集》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关于潘光旦的研究已经掀起了热潮。 B.他拒绝请托维护清华制度与后文在处理学生运动时“为当局说话”的行为表明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作为学者,其思想有困惑与矛盾的一面。 C.为支持李大钊领导的“八校教职员索薪团”罢教索薪斗争,潘光旦参加了“同情罢考”,并拒绝写悔过书,甚至牺牲出洋机会也据理力争。 D.潘光旦将书房命名为“葫芦连理之斋”,说明他很有生活情趣又不乏文人雅士的情调E.文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为我们再现了一代学者的风范。 2.文中提到潘光旦“充满着传统士大夫的人文情怀”,文章从哪些方面体现他的“人文情怀”的,请简要分析(6分) (原创)3.本文在介绍潘光旦的同时,多次引用闻一多、费孝通、钱伟长等人的话,试分析这样安排有何作用?(6分) 4.文章说“他服膺孔子的中庸之道。”请结合他的表现加以阐释,并结合现实谈谈你对中庸之道的看法。(8分) ”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的名字叫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