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欣经典摄影作品解秘新书《人与自然》超现实主义宣言

现在位置: 首页
包承立摄影作品
包承立摄影作品 — 白玉 · 吉祥盛德宝地
包承立摄影作品
包承立摄影作品
包承立摄影作品
包承立摄影作品 — 冬季野马
包承立摄影作品
BCL包氏摄影背心 — 摄影家的最佳拍挡,摄影爱好者的福音。
神秘唯美的风光摄影 呈现多彩的梦幻世界(组图)
又一个靠iPhone摄影作品成名的摄影师
那些对摄影充满兴趣的野生动物们(组图)
亦真亦假 借用光线拍出超现实风光摄影
妈妈摄影师教你拍出少女系浪漫氛围人像
美到难以置信的15张真实照片
新绿野亚丁酒店7月18日隆重开业!
刘森林, 成都知名云台设计师及摄影爱好者
此云台填补了中国专业三脚架云台发展的空白
《麦积山石窟造像》 任世琛 摄
民政部区划地名司、中国摄影家协会
很多人都说玩摄影并没有什么固定的规则,毕竟牵扯到审美众口难调。特别是到了Instagram ...
从成都坐上汽车,沿着逶迤盘旋在深山峡谷中的公路,行走200多公里,就来的名闻遐迩的四姑娘山景区。四姑娘山位于四川阿坝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的日隆镇,由四座长年被冰雪覆盖的山峰组成。其...
在四川,这是一条被世界旅游组织专家誉为“世界上一条不可多得的黄金旅游通道”。这条四川最美的自驾路线,非走不可!
魅色无边:同是在藏区的旅游线路,可是这一条却非常的不同,它是一条从...打开微信扫一扫
孔网客户端
安卓版苹果版扫描下载
1 人与自然-超现实主义宣言
开&&&&&&本:12开
页&&&&&&数:180页
字&&&&&&数:
I&&S&&B&&N:1
售&&&&&&价:84.00元
原书售价:128元
品&&&&&&相:
运&&&&&&费:北京市通州区
快递:8.00元
上书时间:
购买数量:
(库存10件)
商品分类:
详细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人与自然-超现实主义宣言
原价:128元
作者:付欣&著
出版社:中国摄影出版社
出版日期:
ISBN:1
字数:
页码:180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人与自然》记录了著名摄影家付欣通过十年的时间记录非洲大草原的绝美自然景色,用超现实的影像手法,采用后期合成技术挑战了摄影固有的真实和人们的传统思维。  ▲100多幅精美的照片不仅展现了非洲草原的异域风情,也记录了在那里生活姿态万千的动物,最后将人体完美的融合其中,正如题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唯美的景色。  ▲天地生万物,人与动物的关系就像多米诺骨牌,是一条完整的生态链条。《人与自然》不仅想展露大自然的原生态之美,也希望人类应倡导“天人合一”的生态社会,过一种返璞归真的绿色生活。更多精彩图书请查看中国摄影出版社京东品牌店:
内容提要
《人与自然》记录了作者用十年的时间在世界各地行走,发现了非洲大草原这个生生不息的动物天堂,并用影像记录这美丽的自然景色。他将不同元素用电脑后期制作技术融合在一起,用超现实的影像,挑战摄影固有的真实,在有限的空间里抒发情怀、营造梦想。这种叛逆的形式激活了人们的传统思维。
目录
;
作者介绍
 付欣,1958年出生于北京,70年代被部队特招入伍,从事过篮球运动员、电影放映员、文化干事等职业。转业后担任过中直单位处长、摄影杂志主编等职务。80年代创作的摄影作品曾在全国摄影艺术展及国际摄影展中获奖,同期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有上千幅摄影艺术作品发表。出版过《人体摄影指南》、《摄影创意与技法》、《人体与绘画》、《寂静与狂野》、《付欣经典摄影作品解密》、《人与自然》等20余本图书和画册。
序言
;
正版全新书,不是二手书也不是旧书!!!不能及时回复消息!不好意思!发货为天天快递或汇通快递,一般付款后二天内发货,每天晚上22:00网上点发货,在此之前最好不要点退款!
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购物车共有0件商品,合计:0.00元
商品已成功添加到收藏夹!当前所在位置: >
热门微信号:
当超现实主义邂逅人体艺术,付欣《人与自然》写真集即将出版
作者: 浏览数: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阅读,只需一秒。精彩,尽在掌握!最美妙的结合,最震撼的视觉艺术,《人与自然》带你走进狂野非洲,接受心灵的洗礼!图书封面:内容简介:《人与自然》记录了作...
最美妙的结合,最震撼的视觉艺术,《人与自然》带你走进狂野非洲,接受心灵的洗礼!图书封面:内容简介:《人与自然》记录了作者用十年的时间在世界各地行走,发现了非洲大草原这个生生不息的动物天堂,并用影像记录这美丽的自然景色。他将不同元素用电脑后期制作技术融合在一起,用超现实的影像,挑战摄影固有的真实,在有限的空间里抒发情怀、营造梦想。这种叛逆的形式激活了人们的传统思维。编辑推荐:▲《人与自然》记录了著名摄影家付欣通过十年的时间记录非洲大草原的绝美自然景色,用超现实的影像手法,采用后期合成技术挑战了摄影固有的真实和人们的传统思维。▲100多幅精美的照片不仅展现了非洲草原的异域风情,也记录了在那里生活姿态万千的动物,最后将人体完美的融合其中,正如题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唯美的景色。▲天地生万物,人与动物的关系就像多米诺骨牌,是一条完整的生态链条。《人与自然》不仅想展露大自然的原生态之美,也希望人类应倡导“天人合一”的生态社会,过一种返璞归真的绿色生活。内文图片:内容试读:作者简介:付欣,1958 年出生于北京,70年代被部队特招入伍,从事过篮球运动员、电影放映员、文化干事等职业。转业后担任过中直单位处长、摄影杂志主编等职务。80年代创作的摄影作品曾在全国摄影艺术展及国际摄影展中获奖,同期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有上千幅摄影艺术作品发表。出版过《人体摄影指南》《摄影创意与技法》《人体与绘画》《寂静与狂野》《付欣经典摄影作品解密》《人与自然》等20余本图书和画册。相关推荐:《自然摄影大师班》这本德国皮尔森出版的自然摄影教科书,涵盖了自然摄影理念介绍、器材选择、技术技巧讲解、个人艺术风格养成,全面、透彻地讲解了自然摄影的创作过程。书中展示的作品真实而细腻、朴素而震撼,不仅揭示了照片的拍摄背景,还阐明了决定拍摄的角度、滤镜的选用及其他拍摄要素,如光线、气象条件、时机、构图等,用摄影语言表达了作者在风光摄影领域达到的艺术境界,值得每位读者细心揣摩和学习。↓↓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新书资讯!
手机版地址:
微信号:cpphphoto
中国摄影出版社传播现代摄影知识和理念,关注技术、关注思想、关注资讯、关注时尚,通过有价值、有享受的阅读,倡导并展示新的摄影文化,满足大众不断学习摄影文化的需要.
TA的热门文章
推荐其它微信帐号
热门文章排行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12开幕式现场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向吴印咸先生家属颁发捐赠证书。
央视网消息(记者 韩丹)7月8日上午,“光影见史——吴印咸诞辰115周年摄影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该展是中国美术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展事之一,也是中国美术馆“影像中国——20世纪中国摄影名家”系列典藏项目之一。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在展览开幕式上说,吴印咸先生作为20世纪中国著名的摄影艺术家、摄影教育家和电影摄影师,是20世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在中国摄影领域的经典案例,当之无愧地进入国家典藏序列。
展览以吴印咸摄影艺术生涯不同时期的艺术特征为线索,通过艺术初探·影像立名()、时代纪实·历史见证()、光影随心·春华秋实()三个部分,以230余件摄影和影像文献史料等,展现吴印咸先生艺为人生、赤诚奉献的真挚艺术情怀和隽永的艺术魅力。
与世纪同龄的吴印咸先生,为人民留下了杰出的摄影作品,中国美术馆有幸籍吴印咸先生诞辰115周年之际特别举办“光影见史——吴印咸诞辰115周年摄影艺术展”,此展距1985年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吴印咸摄影工作六十年影展”恰隔30年。本次展览全面、充分地回顾了吴印咸先生的摄影艺术历程,期间得到了摄影领域研究专家、学者和相关机构的大力支持。展览举办期间,家属将向中国美术馆捐赠吴印咸先生摄影作品150幅,此组作品的入藏,完整呈现了吴印咸先生不同时期的艺术创作的特点与成就,丰富了中国美术馆藏20世纪摄影作品的研究序列。
吴印咸先生摄影作品:延安古城
吴印咸先生摄影作品:延安晨曦
吴印咸先生摄影作品:驼铃叮咚
吴印咸1900年出生于江苏省沭阳县一户普通知识分子家庭,自幼深受父亲追求新思想和支持社会变革的理念影响,同情底层民众,追求思想自由和进步;1920年进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科学习期间自学摄影,参加上海黑白影社的历届展览,在摄影艺术探索初期更多地表现出注重摄影构图和对黑白影调的实验尝试,拍摄了电影《风云儿女》(其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人民音乐家聂耳作曲,后被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马路天使》;1938年,吴印咸进入延安拍摄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作为左翼思想影响下有一定成就的青年艺术家,吴印咸被与上海截然不同的延安氛围所感染,由最初打算拍完即刻返回上海,到最终决意留在延安从事革命的电影事业,先后任电影团摄影队长、负责人,在党的新闻纪录电影和摄影事业上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1949年任职于东北电影制片厂,1955年调北京电影学院任副院长兼摄影系主任,为新中国摄影艺术和摄影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吴印咸先生摄影作品:呐喊
吴印咸先生摄影作品:黄山似画
吴印咸先生摄影作品:京剧三岔口剧照
吴印咸,一位以照相机和摄影机记录时代的艺术家,他所留下的光影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和现代社会的发展。他的名字与他的作品刻入人们的记忆,也载入中国摄影史。吴印咸先生以对人生、对艺术的执着和热忱,创作出大量饱含时代精神的摄影作品,体现出老一辈摄影家艺为人生、赤诚奉献的真挚艺术情怀。现存吴印咸最早的摄影作品《晓市》(1923),呈现了弥漫着朝雾的古老城门处,潮湿而光滑的石道,为生计而奔忙的人们在强烈的逆光下奔波的身影,作品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人文关怀。吴印咸早期摄影艺术探索的重要成就是其20世纪30年代拍摄的电影摄影作品,接触并受到左翼思想影响,吴印咸的艺术创作表现出具有批判社会现实、追求社会变革和思想革新的倾向。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吴印咸作为一名战地摄影师拍摄了包括中共党、政、军领导人照片,重大活动、历史事件纪实拍摄,以及反映延安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生活等系列摄影,在中国摄影史和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吴印咸先生以拍摄者的独特视角见证历史,所拍摄的《驼铃叮咚》(1938)、《白求恩大夫》(1939)、《被日军轰炸后的延安》()、《艰苦创业》(1942)、《延安文艺座谈会》(1942)、《重庆谈判》(1945)等延安时期的大量革命纪实摄影作品,从多个层面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抗日救国的时代篇章。吴印咸的作品中并没有血雨腥风的残酷战争场面,更多的呈现了延安军民的爱国激情和英勇无畏的抗争精神。正值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吴印咸先生的红色题材摄影作品,带我们再次回望战争年代的艰苦岁月,重温为革命胜利做出贡献的战士们的昂扬斗志,从而被战争年代里为新的社会理想和民族自由奋斗不息的延安精神所感染、动容。他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拍摄的表现新中国女民兵形象和黄山等风光摄影作品,同样已成经典,体现出老一辈摄影家深厚的艺术素养。
吴印咸一生致力于摄影事业,反映社会的同时投身摄影教育,延安时期的吴印咸就曾主持过两期摄影培训班的教学任务,步入知命之年的吴印咸先生更是全身心地投身于工作岗位和教育事业,为新中国人民电影事业步入正轨和初具规模,为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全面、系统的教学体系建立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贯穿其教育事业过程中,还有约上百万字的摄影理论著述,它们是吴印咸摄影艺术人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阅读 14 views
阅读 7 views
阅读 14 views
阅读 17 views解海龙与黄刚的28年兄弟情
日期: 11:14   来源:人民摄影   作者:人民摄影   责编:任美玲   阅读:1234
字号:加大 缩小
上一篇:下一篇:
今年8月6日晚6时许,风尘仆仆、刚下飞机的解海龙,匆匆直奔龙影廊。他急着去见一位心里时时惦念和牵挂的老朋友。解海龙去乐山犍为县看望黄刚时的合影 2005年黄刚一家人 解海龙 摄一阵洪亮的话音在室外响起,解海龙立即从座位上站起,向门口迎去。与正准备进门的中年男子打了个照面,两人相视一笑,张开臂膀来了个大大的拥抱。“解老师,又见到你了。”“欢迎黄刚,欢迎你们全家来北京”……自然亲切的对话,真挚热烈的情谊,瞬时感染和感动了周边的人。不经意间,突然发现中年男子只有左臂肘没有了左手,而且他的双腿似乎不同常人。原来是一位残疾人。奇怪,解海龙怎么会与名叫黄刚的人这么亲密,他们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有怎样的故事?一切的谜团还得从28年前解海龙拍摄的照片《雄壮入场式》谈起。因为这张照片,不仅是解海龙的成名作,也奠定和影响了他的摄影之路;因为这张照片,不仅使黄刚的生活发生了转折,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因为这张照片,不仅让解海龙与黄刚两人结下了20多年的深厚友谊,而且这份友谊还在岁月长河里继续升华着……雄壮入场式 解海龙 摄冒名入场拍照:《雄壮入场式》让解海龙与黄刚结缘如果说,解海龙的代表作是希望工程和《大眼睛》,那么,他的最早成名作就是这幅《雄壮入场式》了。这是解海龙于1987年8月,在唐山第二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拍摄的。那时的解海龙,还是北京崇文区文化馆的一名创作员。对拍照有着浓厚兴趣,哪里有活动就赶到哪里。得知唐山举办第二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的消息后,他来到唐山。但因为不是专职记者,没有入场的采访证件。不甘心的解海龙在开幕式当天,带着相机早早来到体育场门口,与一堆记者挤在一起,希望能想个办法或找个机会溜进去。不久,工作人员开始叫各媒体采访记者领证入场了。看到已领到证件的记者,解海龙在一旁羡慕的同时,心里又焦急又忐忑,该怎么办?“中国日报王文澜”工作人员大声叫着,“王文澜,王文澜来了吗?”叫了两三遍,仍无人应答。就在这空档儿,不远处的解海龙突然灵机一动,大声应答说“来了,来了!”,边回答边向工作人员身边挤去,顺利地拿到了“王文澜”的采访证件。挂着这个“冒名”证件,解海龙开始忙前忙后拍起开幕式的精彩场景与画面了。“噢、噢、噢”一阵欢呼声从主席台东南角传来,正在拍照的解海龙顺着声音将视线转向那里。是四川代表队入场了,在一列身穿红色运动衣的队员中间,一位运动员明显比周围队友矮半截。定睛细看,这位队员只有半截腿,双膝处各绑着一只普通的鞋,以此当作脚,步伐稳健有力,随着队伍精神抖擞地前行,手中还合着节奏舞动着黄色帽子。解海龙见状拔腿快速跑去,找好方位,调好相机迅速摁了一下快门。当晚照片冲洗出来后,解海龙反复观看这张照片,被眼前这位残疾运动员的精神状态深深地感动,他给照片起名为《雄壮入场式》,第一时间投寄给了人民摄影报(原中国摄影报),并在10月1日第40期4版以半个版面刊发。随后,中国日报、健康报等多家媒体予以转载刊发。年底,解海龙的这张《雄壮入场式》一举夺得了当年人民摄影报海鸥杯全国摄影比赛的金奖,并获得了一台海鸥DF照相机。这张照片让解海龙出了名,但他一直心存疑团,“这位残疾人到底是谁?希望有机会能打听到这个人,共同分享这份荣誉。”与此同时,照片的主人公身残志坚、自信乐观的精神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反而越来越清晰深刻地印在解海龙脑海里,并化为一种内在动力,激励着他在未来道路上不畏艰险、迎难而上。七年后偶遇:“你是解(jiě)海龙?”奏响两人友谊序曲功夫不负有心人,令解海龙没想到的是,有一天他真的再次遇到了照片主人公。只不过,那是七年后,在第六届“远南”残疾人运动会上。此时的解海龙已是中国青年报的一名摄影记者。日至10日,第六届“远南”运动会,即远东及南太平洋地区残疾人运动会在北京举办。这是一场大型的国际性的残疾人运动会。这次,解海龙光明正大地拿着自己的记者证自由采访报道了。他心存侥幸,渴望着能遇见7年前那张照片的主人公。于是,采访期间,他不时向周边运动员边比划边打听,“是否有四川代表队的,看到过一位双腿和左臂残疾的运动员吗?”但好多人都摇头说没见过。除了拍摄赛场内激烈的比赛拼搏,解海龙有时也在赛场外寻找一些镜头。一个画面映入眼帘:场外一位胳膊残疾的队员正在帮另一位队员进行放松按摩。解海龙眼疾手快,跑过去拍下了这个瞬间。两位队员发现并抬头看了看拿相机的人。正打量他们的解海龙猛然发现,眼前这位残疾队员好似在哪里见过,一个疑惑与念头在脑海里闪现: “你是不是四川的?”解海龙脱口而问。“你是解(jiě)海龙?”这个队员也略带疑问。“我就是!”解海龙的话音刚落,两人立刻激动地拥抱在一起。解海龙终于找到了牵挂多年的人——黄刚,由此也揭开了这位残疾人平凡而又不寻常的坎坷人生经历。第六届“远南”运动会上,解海龙与黄刚合影 1994年第六届“远南”运动会上,黄刚在为队友按摩 1994年 解海龙 摄命运多舛:黄刚身残志坚,赛场摘金夺银黄刚是四川乐山人,小时候的他是个健康、聪明、天真略有些顽皮的男孩。然而,命运在他9岁时发生了转折,他先后失去左手和双腿,成为只有半截身躯的残疾人。但黄刚在父母的爱心鼓励下,身残志坚,凭着顽强的毅力克服了生活中的一个个困难,不仅成为一名优秀的残疾人运动员,而且在全国和国际赛事中摘金夺银,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光彩人生。往事本不堪回首,但黄刚却淡定地笑而谈之。1976年12月的一天,9岁的黄刚像往常一样,放学后帮着大人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把草料放在机器里绞碎,准备喂猪的饲料。噩运一瞬间降临到黄刚身上,正往机器里放草料的黄刚的左手衣袖一下子被卷入到机器内,伴着机器的高速运转,他的左手也紧接着被机器卷了进去,无法抽回。自此,黄刚失去了左手。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残酷的事实面前,生活还要继续。没有了左手的黄刚,努力适应和锻炼着用残肢与右手配合,解决着吃饭、穿衣等日常生活问题。谁知道,噩运在黄刚13岁时再次降临。此时黄刚已是一名初中学生,每天要乘当地的蒸汽小火车到3公里外的学校上下学。一天,放学回家的黄刚因火车上人多拥挤,自身手臂又不太方便,未能扒牢车厢内扶手和栏杆,硬生生被从车厢里挤到门口,掉下了火车,双腿被飞驰行驶的车轮碾压了过去。这一事故,尽管保住了黄刚的命,却让他一下子失去了双腿,膝盖以下被截肢,真可谓雪上加霜。出院后,命运多舛的黄刚和父母没有自暴自弃,也没有把自己当残疾人依靠他人的帮助生活。他把膝盖当脚锻炼行走,用左臂与右手练习着洗衣、做饭,不仅生活可以自理,而且照样可以帮助大人做些家务劳动。16岁那年,他遇到了人生中的一位恩师——嘉阳煤矿技术员张晓枫。看见黄刚可怜,张晓枫决定指导他游泳,教他一项生存技能。黄刚虽然身体残缺,但性格开朗,活泼好动,下水的姿势虽不好看,速度却并不输于正常人。而且在水里的黄刚感觉自己就是一条鱼,可以尽情地释放自己。在张晓枫的精心指导和黄刚的刻苦训练下,他的游泳技术水平突飞猛进。不久,黄刚参加了乐山犍为县组织的一次残疾人运动会。之后,在张晓枫的帮助下,参加了1987年唐山第二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夺得了仰泳项目金牌。回到家乡,黄刚才知道,多家媒体报纸都刊登了他在开幕式上入场的照片,作者是解(jiě)海龙。于是,寻找和认识解(jiě)海龙成为他心中的一个愿望。其实,7年来,黄刚也一直在多方打听着解海龙的消息。这个愿望在1994年的远南运动会上,他夺得标枪项目铜牌,在场外帮队友按摩时实现了。那一刻,解海龙与黄刚紧紧拥抱和欢笑的场景,吸引了正在现场的记者们,他们俩一同成为当天的新闻人物。解海龙又在中国青年报上刊发了一张照片,主人公就是黄刚在帮队员按摩。他们一起合影留念,倾心交谈,像一对相交多年的好友。而拥抱也成了他们每次的见面礼。黄刚向解海龙发出邀请,请他方便时去乐山坐客。解海龙去乐山采访看望黄刚一家 日解海龙去乐山看望黄刚,与黄刚及其女儿一起合影留念 日黄刚带着家人来到北京,参观了长城 日 张岩 摄解海龙鼓励黄刚女儿,并拉钩许愿 日解海龙与黄刚在龙影廊展厅合影 日兄弟情深谊厚:“是你的精神鼓舞我干成了一件大事”“是你的精神鼓舞我干成了一件大事”这是解海龙与黄刚在交谈前发自内心说的第一句话。解海龙指的这件大事就是大家熟悉的希望工程。1987年后,解海龙渐渐找到了自己的拍摄方向,将镜头关注起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的教育。这是一项无比艰巨的大工程。为了拍摄一个乡村甚至一名孩子,解海龙需要长途跋涉,翻山越岭。那时资金有限,为省钱,他坐最便宜的火车或汽车,人多没座就一直站着。下车后还要步行几十里的山路。好几个除夕,解海龙都是在火车上孤独度过,整节车厢只有他一人。期间,他遇到的困难无数,也时常有泄气的念头,但每每此时,《雄壮入场式》里这个残疾人的身影就会闪现在脑海,解海龙就给自己鼓劲,“我的困难有他的困难大吗?”凭着这样的信念、毅力与执着,解海龙在一年时间里,跑了12个省。拍摄下了那幅著名的《大眼睛》等许多震撼人心的照片,用摄影直接推动了我国希望工程伟大事业的发展。载誉回到家乡的黄刚,一方面因为夺得金牌为家乡争了光,另一方面也因为解海龙的这张照片名声大振。当地残联和政府有关部门资助为他装配了假肢,并在嘉阳煤矿安排了工作。工作之余比赛之外,黄刚还自食其力,从几里外的镇上扛着100多斤蔬菜贩卖。日凌晨,一场特大暴雨袭击了黄刚所在地区,引发的泥石流灾害瞬间冲毁了一切。黄刚邻居卢玉祥一家三口眼看着就要被卷走,刚脱离险境的黄刚奋不顾身跳入洪水中,用自己仅有的右手,从水里拉起了卢玉祥一家三口!1994年元月,黄刚被当地县委、县政府评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黄刚格外看重这份荣誉,因为他觉得自己也有能力帮助别人。2005年的一天,解海龙接到黄刚的一个报喜电话“我结婚了,有孩子了,欢迎解老师来乐山”。听到喜讯的解海龙格外高兴,专程来到乐山犍为县黄刚的家,他们第三次见面了。令解海龙感慨的是,好人有好报。黄刚这几年顺利完成了人生中的一件件大事,娶到一位健康漂亮、贤惠善良、同甘共苦的姑娘,还生了一个宝贝女儿。虽说住着工棚,生活并不宽裕,但黄刚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面对妻子偶尔流露出的嗔怨,他安慰道,“过去没有腿,残联体委让我参加运动会,我有了腿;过去没有媳妇,现在有了;过去没有孩子,现在我也有了。我们已经很幸福了。而且,只要我们努力,什么都会有的。”在黄刚夫妇的辛勤与努力下,他们的日子过得温馨红火。2008年,为了孩子的教育,黄刚在县城里买了房。因经济有限,他们买的是楼房的6层,每天爬楼梯。家人不忍心让黄刚这么辛苦,但黄刚却很开心,照常拿着六七十斤的电瓶、背着米面上下楼。他说:“这点苦不算什么。”2008年北京奥运会,解海龙牵线,向中央电视台记者推荐了黄刚的事迹。解海龙认为,奥运会本身弘扬的是一种拼搏向上的精神,不是为了得奖,而黄刚身上体现的正是奥运精神。为此,黄刚被邀请到北京,接受中央电视台的专访。那次,解海龙与黄刚第四次见面。2014年,解海龙向黄刚一家发出邀请,欢迎全家人来北京游玩。今年,解海龙早早精心安排了他们的北京之行。8月3日,黄刚第一次带着妻子、女儿和老母亲全家人来到首都。他们参观了故宫、天安门、颐和园、鸟巢,看了升国旗,爬了长城,还去了北戴河,实现了看海的愿望,玩得开心而惬意。28年来,尽管解海龙与黄刚的见面次数屈指可数,两人在各自的人生轨道上奋斗着,但每次的见面,每次的拥抱,每次的交谈都让他们的感情更加深了一层。这种情谊就像那醇厚的老酒,在时间的沉淀下,随着岁月历久弥香。在黄刚心里,“解海龙不仅是我生命中的贵人,而且也是我永远的好兄长”。吸引解海龙的,则是黄刚的身残志坚,他的人生字典里从来没有抱怨,总是那么阳光,带给周围人一种自信、乐观、坚强、执着,这种精神在当下追名逐利的社会里尤为难能可贵,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同时,用镜头关注、记录身边那些鲜活的人与事,弘扬和传播社会的真善美,是摄影人的责任所在,这比获多少奖项更有意义。
[] [] [] [] [] [] [] [] [] []
最新大赛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付欣经典摄影作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