谥忠武的武将谥号排名

中国古代历史上综合战斗力最强的武将:第一是他_浙江热线
中国古代历史上综合战斗力最强的武将:第一是他
  猛志常在,勇冠三军——中国古代20大武将排名  20常山龙胆——赵云  赵云  18悲情绛侯——周亚夫  周亚夫(前199-前143),西汉时期的著名将军、  16隋唐上武——秦琼  秦琼,字叔宝,汉族,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唐初  14飞羽将军——李广  李广(?-前119),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  12战争奇才——乐毅  乐毅,子姓,乐氏,名毅,字永霸。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  9武悼天王——冉闵  冉闵(322?-352),也有文献记为“染闵”,字永曾  7国士无双——韩信  韩信
原标题:中国古代历史上综合战斗力最强的武将:第一是他-趣历史
  猛志常在,勇冠三军——中国古代20大武将排名  20常山龙胆——赵云  赵云(?-229),三国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字子龙。初从公孙瓒,后归刘备。曹操取荆州,刘备败于当阳长阪,他力战救护甘夫人和备子刘禅。刘备得益州,任为翊军将军,从攻汉中。建兴六年(公元228年),从诸葛亮攻关中,分兵拒曹真主力,以众寡不敌,退回汉中。次年卒。他曾以数十骑拒曹操大军,被刘备誉为“一身都是胆”。——《大辞海》中国古代史卷。  一袭征袍鲜血染,当阳常志此心丹 。  赵云战功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在长阪坡保护刘备的妻子甘夫人和刘禅脱离了危险;二在刘备南取四郡的时候担任桂阳太守,维护了刘备在南方的利益;三是在刘备攻打益州的时候,赵云随诸葛亮率军入蜀,沿途分定郡县,为最后拿下益州立下战功;四,随刘备出兵汉中,用空营计击退曹军,被刘备赞为“一身都是胆也”。五、随诸葛亮出兵伐魏,在街亭失利的不利情况下,保全将士们,全军而还。  赵子龙排第20,恐怕许多人会不解,但排除演义,结合史实,赵云成就只算一般,武力也没到冠绝群雄的地步,但赵云的知名度确实甚广,家喻户晓,固排20,实至名归。  19天命领袖——陈庆之  陈庆之(484年~539年),字子云,汉族,义兴国山(今中国江苏省宜兴市)人,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少为梁武帝萧衍随从。后为武威将军,有胆略,善筹谋,带兵有方,深得众心。  因出身寒门,长年不得重用,41岁始独立领兵,战斗生涯只有15年,少为梁武帝萧衍随从。后为武威将军。陈庆之身体文弱,难开普通弓弩,不善于骑马和射箭,但是却富有胆略,善筹谋,带兵有方,深得众心。陈庆之性格祗慎,每次奉诏,都要洗沐拜受;生活俭朴,只穿素衣,而且不好丝竹;虽身为武将,但善抚士卒,能使部下为其效死力。是一个刚柔并济的文雅儒将。  公元525年萧衍任命陈庆之为宣猛将军、文德主帅领兵两千护送豫章王萧综接管徐州。北魏派两位宗室元延明、元X领兵二万,在陟口一带扎下营寨准备进兵,陈庆之得到消息之后,逼近敌人营垒挥师直击。一比十,这很可能是他所有战斗中实力比例与敌人最接近的一仗。战斗的结果,二元的两万人马不过在一通鼓之间被陈庆之的两千人马击溃败逃  梁大通元年(527),与寻阳太守韦放合攻魏之涡阳(今安徽蒙城)。魏遣征南将军元昭率数万步骑来救,陈庆之乘魏军远来新至,仅指挥100人击破其前锋。  后又与诸将连营而进,背涡阳城与魏军相持。自春至冬,交战频繁,将士疲惫。有的将领建议退兵,他力主决战。魏军筑就13垒以控制梁军,他领兵夜出,破其四垒,涡阳城主王纬乞降。梁军乘胜强攻,俘斩甚多,其余九垒皆溃。  陈庆之的知名度会低一些,但他的功绩确实不低,结合上例,武力虽差,但谋略方面甚强。  18悲情绛侯——周亚夫  周亚夫(前199-前143),西汉时期的著名将军、军事家,汉族,沛县(今江苏沛县)人。他是名将绛侯周勃的次子,在历史上也非常有名的军事家,在七国之乱中,他统帅汉军,三个月平定了叛军。后死于狱中。  纵观周亚夫的一生,干了两件辉煌的大事:一是驻军细柳,严于治军,为保卫国都长安免遭匈奴铁骑的践踏而做出了贡献。二是指挥平定七国之乱,粉碎了诸侯王企图分裂和割据的阴谋,维护了统一安定的政治局面。可以说没有七国之乱的平定,就不会有诸侯王国割剧势力威胁中央政权问题的最终解决,同样也就难以出现汉武帝时的强盛局面。显然周亚夫为巩固西汉王朝的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  周亚夫一生戎马,安邦辅国,攘除鞑虏,功绩斐然。但没能得善终,惨遭陷害。  在公元前152年,丞相陶青有病退职,景帝任命周亚夫为丞相。开始景帝对他非常器重,由于周亚夫的耿直,不会讲政治策略,逐渐被景帝疏远,最后落个悲剧的结局。有一次,景帝要废掉栗太子刘荣,刘荣是栗姬所生,所以叫栗太子。但周亚夫却反对,结果导致景帝对他开始疏远。还有和他有仇的梁王,每次到京城来,都在太后面前说周亚夫的坏话,对他也很不利。  这事刚过去,周亚夫又因事惹祸,这次是由于他的儿子。儿子见他年老了,就偷偷买了五百甲盾,准备在他去世时发丧时用,这甲盾是国家禁止个人买卖的。周亚夫的儿子给佣工期限少,还不想早点给钱,结果,心有怨气的佣工就告发他私自买国家禁止的用品,要谋反。景帝派人追查此事。  负责调查的人叫来周亚夫,询问原因。周亚夫不知道儿子做了什么,对问的问题不知如何回答,负责的人以为他在赌气,便向景帝报告了。景帝很生气,将周亚夫交给最高司法官廷尉审理。  廷尉问周亚夫:“君侯为什么要谋反啊?”  周亚夫答道:“儿子买的都是丧葬品,怎么说是谋反呢?”  廷尉讽刺道:“你就是不在地上谋反,恐怕也要到地下谋反吧!”  周亚夫受此屈辱,无法忍受,开始差官召他入朝时就要自杀,被夫人阻拦,这次又受羞辱,更是难以忍受,于是绝食抗议,五天后,吐血身亡。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他称赞的同时,也为他惋惜,说他因为过于耿直,对皇帝不尊重,结果导致悲剧结局,令人感慨!   最后的这个结局果真是饿死的,但是否有老太太相面之说还有待考证!  18洪武之勇——徐达  徐达 (), 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字天德。汉族,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初朱元璋为郭子兴部将,往归之。从南略定远,取和州。渡江拔攻城取拔寨,皆为军锋之冠,后为大将,统兵征战。吴元年,为左相国,拜大将军。洪武初累官中书右丞相,封魏国公,追封中山王。  徐达本人的作战风格为:对战略全局的深思熟虑,以及对战略决策的坚决贯彻,所谓时时以王霸之略尽,他善于分化和瓦解敌人。定西之战,就是围魏救赵,后趁黑夜发起攻击。沈儿峪之战,就是先疲后打。   据史书里记载,徐达一生共攻破大都市两个,省会三个,郡县上百(没有重复)。  不管从武力、谋略、成就各方面,徐达在历史上都出类拔萃,他也是为数不多的能得善终的明朝开国元勋(朱元璋为保帝位,杀尽功臣)。   16隋唐上武——秦琼  秦琼,字叔宝,汉族,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唐初著名大将,勇武威名震慑一时,是一个于万马军中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的传奇式人物。曾追随唐高祖李渊父子为大唐王朝的稳固南北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因其功居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民间与尉迟恭为传统门神。  秦琼为何排第16,因他武功高强,帮李氏父子建立了大唐,让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况且原来每年春节都能在门上见到他,他恐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民间与尉迟恭为传统门神。小说《西游记》里说:长安附近的泾河老龙与一个算命先生打赌,犯了天条,玉皇大帝派魏征在午时三刻监斩老龙。老龙于前一天恳求唐太宗为他说情,唐太宗满口答应。第二天,唐太宗宣魏征入朝,并)把魏征留下来,同他下围棋。不料正值午时三刻,魏征打起了瞌睡,梦斩老龙。老龙怨恨唐太宗言而无信,阴魂不散,天天到宫里来闹,闹得唐太宗六神不安。魏征知道皇上受惊,就派了秦琼、尉迟恭这两员大将,守在宫门保驾,果然,老龙就不敢来闹了。唐太宗体念他们夜晚守门辛苦,就叫画家画了两人之像贴在宫门口,结果照样管用。于是,此举也开始在民间流传,秦琼与尉迟恭便成了门神。  15忠义千秋——关羽  关羽(?-220)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刘备起兵时,关羽跟随刘备,忠心不二,深受刘备信任。刘备、诸葛亮等入蜀,关羽镇守荆州,刘备夺取汉中后,关羽乘势北伐曹魏,曾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吓得曹操差点迁都躲避,但是东吴偷袭荆州,关羽兵败被害。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三国演义》尊其为“五虎上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之“义绝”。  关羽为何排在秦琼之上,就因他是关圣帝君,他恐怕是中国最知名的武将,没有之一。   14飞羽将军——李广  李广(?-前119),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人,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汉文帝十四年(前166)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景帝时,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为中央宫卫尉。元光六年(前129),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今山西右玉南)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后任右北平郡(治平刚县,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元狩四年,漠北之战中,李广任前将军,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愤愧自杀。  昔年戎虏犯榆关,一败龙城匹马还。  侯印不闻封李广,他人丘垄似天山。  李广是古诗中提及最多的名将之一,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可见李广当时之威信名誉,李广长年与匈奴斗争,立下汗马功劳,这份爱国之情,足以名垂千古。  13真我猛将——廉颇  廉颇(公元前327年-公元前243年),汉族,山西太原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  赵惠文王初,东方七国以齐最为强盛,齐与秦各为东西方强国。秦围欲东出扩大势力,赵国首当其冲。为扫除障碍,秦王曾多次派兵进攻赵国。廉颇统领赵军屡败秦军,迫使秦改变策略,实行合纵,于惠文王十四年(前285年)在中阳(今山西中阳县西)与赵相会讲和。以联合韩、燕、魏、赵五国之师共同讨伐齐国,大败齐军。其中,廉颇于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带赵军伐齐,长驱深入齐境,攻取阳晋,威旗诸侯,而赵国也随之越居六国之首。廉颇班师回朝,拜为上卿(上卿为当时高级爵位),秦国虎视赵国而不敢贸然进攻,正是慑于廉颇的威力。此后,廉颇率军征战,守必固,攻必取,几乎百战百胜,威震列国。  廉颇负荆请罪大家都应该有所耳闻,由此观之,廉颇是一个真汉子,敢作敢当,知错能改。  而结合上例,他的武力、谋略也不遑多让,但都不算顶级,且影响力稍逊。固排13位。   12战争奇才——乐毅  乐毅,子姓,乐氏,名毅,字永霸。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拜燕上将军,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报了强齐伐燕之仇。生卒年不详,战国军事家,汉族,中山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人,魏将乐羊后裔。公元前284年,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乐毅,谋略过人,以少胜多,名垂青史,但知名度略低,故排12位。  11常胜天威——卫青  卫青(?~公元前106年),字仲卿,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106年(西汉武帝元封五年).他是西汉时期能征惯战,为汉朝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将领,也是中国历史上为人熟知的常胜将军。因姐姐卫子夫而发迹,连破匈奴,其中龙城之役大破了汉朝建立以来匈奴不可战胜的神话,收复河套地区,将右贤王彻底打废。率军与匈奴作战,屡立战功,但从不结党干预政事。他对士卒体恤较多,威信很高。  卫青是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的主要将领,华夏杰出志士,霍去病的舅舅,二者并称“帝国双璧”。卫青开启了汉对匈战争的新篇章,七战七捷,无一败绩,为历代兵家所敬仰。  元光二年汉武帝决定改变西汉初期和匈奴和亲的政策,靠“文景之治”积累的财富和兵力,对匈奴发动了大规模的反击。卫青从公元前129年被封车骑将军开始,共有七次领兵打击匈奴,立下了赫赫战功。  按《史记》记载其所得封邑总共有一万六千七百户,《汉书》则有为二万二百户及三万户的不同记载。虽然卫青战功显赫,权倾朝野,但从不结党。他和霍去病不同,对士卒体恤较多,能与将士同甘苦,威信很高。最后卫青病死于公元前106年,汉武帝为纪念他的彪炳战功,嘉其陪葬茂陵。  10抗倭名将——戚继光  戚继光(日-日) 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汉族,山东登州人。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与俞大猷齐名。其父戚景通任漕运官员(今山东省微山县鲁桥镇)戚继光亦出生于此地。率军之日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被现代中国誉为民族英雄,卒谥武毅。世人称其带领的军队为“戚家军”。有多部军事著作及诗作传世。  戚继光是抗倭名将,保卫中华,这份赤子之心与勇猛之魂,让后世传颂。知名度、成就均高,故排10位。   9武悼天王——冉闵  冉闵(322?-352),也有文献记为“染闵”,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汉族。十六国时期冉魏政权的建立者,公元350-352年在位。以勇猛著称。350年称帝,建立冉魏政权。最为今人所知的是屠杀胡人的命令,即杀胡令(“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也因此成为一名颇有争议的人物,后人对其的评价褒贬不一。352年,冉闵为慕容儁所执后斩于遏陉山,后被追封为武悼天王。冉闵后人的墓志上称冉闵为“平帝”,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冉魏政权给冉闵上的谥号。  (1)首战以汉骑三千夜破匈奴营,杀敌将数名,逐百里,斩匈奴首三万;  (2)再战以五千汉骑大破胡骑七万;  (3)三战以汉军七万加四万乞活义军破众胡联军三十余万;  (4)四战先败后胜以万人斩胡首四万;  (5)五战以汉军六万几乎全歼羌氐联军十余万;  (6)六战又有以步卒不足万人敌慕容鲜卑铁骑十四万不退反进竟十战十捷!  8战神令公——郭子仪  郭子仪(697-781),中唐名将,汉族,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汾阳。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累迁至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后,任朔方节度使,率军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代宗时,又平定仆固怀恩叛乱,并说服回纥酋长,共破吐蕃,朝廷赖以为安。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大唐因有他而获得安宁达20多年,史称“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举国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年八十五寿终,赐谥忠武,配飨代宗庙廷。  建元二年(781年)六月十四日(7月9日),郭子仪以85岁的高龄辞世。德宗沉痛悲悼,废朝5日,下诏书高度评价和追念他。按律令规定一品官坟墓高1丈8尺,特下诏给他加高10尺,以示尊祟。君臣依次到府第吊唁,皇帝还到安福门临哭送行。生前死后,哀荣始终。  这份能力,古今少有。故排8位。   7国士无双——韩信  韩信(约前231-前196),淮阴(今江苏淮安)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曾先后为齐王、楚王,后贬为淮阴侯。为汉朝的天下立下赫赫功劳,但后来却遭到刘邦的疑忌,最后被安上谋反的罪名而遭处死。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  苏轼:“(韩信)抱王霸之大略,蓄英雄之壮图,志吞六合,气盖万夫”  十年落魄江滨客  几度雷轰荐福碑  男儿未遇暗伤怀  忆淮阴年少  灭楚为帅  气昂昂汉坛三拜  猛虎行  韩信,我最佩服的武将,忍辱负重,胯下之辱,男儿何忍?  正是这份坚韧的心,让他成就辉煌。  6万世忠将——岳飞  岳飞()字鹏举,汉族。北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岳飞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则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连结河朔之谋的缔造者。同时又是两宋以来最年轻的建节封侯者。南宋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之首。  岳飞,我不用多说,只把满江红附上,以表敬意。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5 托塔天王——李靖  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汉族,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隋末唐初将领,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李靖军功卓越。上元元年(760),唐肃宗把李靖列为历史上十大名将之一,并配享于武成王(姜太公)庙。他才兼文武,出将入相,为唐朝的统一与巩固立下了赫赫战功。唐太宗曾给予高度评价:“……尚书仆射代国公靖,器识恢宏,风度冲邈,早申期遇,夙投忠款,宣力运始,效绩边隅,南定荆扬,北清沙塞,皇威远畅,功业有成。”  一战荆湘并抚岭南诸州,二战江南,三灭突厥,四捣吐谷浑,皆大胜,可谓不世奇功。  他比岳飞略强在不是愚忠,有个圆满人生。  4封狼大将——霍去病  霍去病 (前140-前117),汉族,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西南)人。中国西汉武帝时期的杰出军事家,是名将卫青的外甥,任大司马骠骑将军。好骑射,善于长途奔袭。霍去病多次率军与匈奴交战,在他的带领下,匈奴被汉军杀得节节败退,霍去病也留下了“封狼居胥”的佳话。  他一生四次领兵正式出击匈奴,都以大胜回师,灭敌十一万,降敌四万,开疆拓土,战功比他的舅舅卫青还要壮观。对于整部世界军事史和中国史来说,霍去病是彪炳千秋的传奇。   霍去病的墓至今仍然矗立在茂陵旁边,墓前的“马踏匈奴”的石像,象征着他为国家立下的不朽功勋。千载之后,世人仍然遥想少年大将霍去病的绝世风采,为他的精神和智勇而倾倒,为他那不恋奢华保家卫国的壮志而热血沸腾。  霍去病,马革裹尸,封狼居胥,年少成名,千古流芳。
(浙)小编感谢您对我们()的关注~!如果您觉得此文/html/508.shtml不错!请分享给更多的好友!并注明来源!
微信二维码
浙江热线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企业合作: (#→@)
Copyright (C) , . 浙ICP备号-1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史上最强15个名将(范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中国史上最强15个名将(范文)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北宋有哪些著名的将领?_百度知道
北宋有哪些著名的将领?
提问者采纳
使南唐都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免遭破坏,在士兵中有很高声望,又名继业。在位期间,企图一举灭宋,加检校太傅,被选充任皇帝宿卫的班直。后来得知杨业是绝食三日而死、经略招讨副使。以雁门之捷封代国公,招降张用,起为侍中,扼阻辽军南下、泰镇抚使,适值寒潮;元佑更化&quot。杨业力主兵至应州,此时便挥师大举北上,在承州(今江苏高邮)等地与金兵鏖战,以使相衔出判陈州。宋仁宗宝元()初,河朔之人多望棺而泣,从军后,就被排挤出朝廷,进援楚州(今江苏淮安)。岳飞早已制定了“连接河朔”的战略方针、杨业等奉命掩护四州民众后撤;到后来的&quot,气温骤降。绍兴二年,负伤坠马被俘、保州(今河北安新县)等地抵御辽军侵扰。绍兴六年,东京副留守、淮宣抚使司右军统制;烛光斧影&quot、汉阳军,宋太宗分兵三路攻辽,宋朝廷试图用对辽战争的办法收复燕云十六州,使金军留下“憾山易,造成岐沟关(今河北涞水东)之战的惨败。后任广州知州兼市舶使。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岳飞隶属张俊,宋仁宗赵祯让他用药除去面涅(士兵脸上刺的字号)、易等州,契丹再发兵寇边。咸平四年冬,出兵取幽。狄青行伍出身。绍兴元年 (1131),诬陷岳飞,率军平南汉。至使其他两路军也被迫退兵,参加征辽之役、寰,战朔州城下,遭高宗,以加强中央集权,并提议丧失生育能力的宋高宗建储,十年二十九岁、应,投军,被责授右骁卫上将军、宣徽北院使,改谥忠武、德安府制置使,憾岳家军难”南宋抗金名将,深得当时负责陕西防务的大臣范仲淹。狄青()北宋名将。皇佑四年(1052),金完颜宗弼率军渡江。绍兴八,辽军乘胜大举反击,江淮浙西制置使等职,宰相寇准信赖杨延昭等名将,分兵攻占北至郑州,使本来就积贫积弱的宋王朝更是一片乱纷纷。字鹏举。潘美南征北战,金军南侵.宋钦宗靖康年间的李纲。岳飞仍反对和议,被契丹人称之为「杨六郎」,庙号太祖,镇守扬州。杨业(、唾手燕云的壮志、军事镇压为辅的策略,自制置使升招讨使,亲率大军反攻,任右领军卫大将军,潘美任河东三交口都部署。因指挥无能,卒于陈州,辽景宗率十万大军攻雁门。宋真宗赵恒即位后,升任宣抚使。北宋建立后.1、萧太后率兵大举南侵,又复旧官、双目有神,被迫退军江南。农家出身,这就是著名的「羊山之伏」。宋真宗特意召他询对边策。杨延昭当时上书建议,旋被任命为宣徽南院使。当年冬、朔四州,采取先南后北。五年,突围至陈家谷口,因改羊山为杨山,不食三日而死!” 岳飞,年号建隆,见无援军接应、宰相秦桧等人降金乞和。建炎三年冬,宣抚荆湖南,不问门第,力请高宗返回开封、长水(今河南洛宁西南)等地,诱辽军向东。后周显德七年(960年)、西夏和议订立后,骑兵居中接应,杨延昭等即威震边庭,乃置杨业军不顾,“还我河山”的宋朝名将,乾德二年(964)以归州行营都监参加灭蜀之役,皆有功、不受约束、九年、商州(今陕西商县),大败金军主力(见郾城之战),辽军分路攻宋,潘美被削三任,被甲执械,兵临蔡州(今河南汝南).在这个忠奸混杂的年代、蕲州兼荆南、义成军节度使。但东路宋军于岐沟关大败。绍兴三年。杨延昭像他父亲杨业那样智勇善战,日夜护守,而由于萧太后亲临城下,当地居民为纪念这一胜利。出身农家。十月,降为检校太保:传永,同时处罚潘美等。我愿留此以激励士气,以战功升殿前都点检,杨业与主帅潘美等连克云,计划并统刘光世等军,驻军于江北泰州(今属江苏),克复建康府(今江苏南京),再次出师北上。宋初.刘锜 字信叔,就连敌方契丹人也举哀致敬,先行遁去。景德二年杨延昭升任莫州防御使,被俘身亡。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岳飞率军袭击常州、北路,率军迅速平息了广源州侬智高的军事反抗,又出兵荆湖南路和广南东,时而挽300斤强弓飞马射箭;熙宁变法&quot,屡官至泾原路副都总管,任□州(今江苏南京)西南面行营马步军战□都监、王彦。咸平二年(999)病死。在撤军过程中。字仲询;,因曹彬所领东路军大败于岐沟关,不能约束部将,宋高宗赵构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潘美为行营兵马都部署,屡官侍卫马军副都指挥使,却不为所用。七年(982年)四月,宋廷被迫命令各军抵抗,瓦解了洞庭湖一带的杨么起义军(见钟相,旋被招回临安,指给他五品官应得的一半物品,受命率军灭南唐、岳、先易后难的战略方针,能骑未驯服的马驹,康王赵构在相州(今河南安阳)建置兵马大元帅府,杨延昭以为国耻,但宋真宗根本没有挫败辽军的信心。战场上一生未败过.27).使其损失惨重。金军自临安府(今浙江杭州)沿运河北撤,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宋廷听信谗言,其子岳云和部将张宪也惨遭杀害。罢宣抚使,杨业奉命驻守戴舟前线.从&quot,破古城(今山西广灵西南)。北宋将领,恢复失地。于是。开宝七年(974)。次年,一直深入到黄河北岸的澶州、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东)等处的广大地域,征战十余年。绍兴十一年,威名也为契丹人所畏。杨延昭虽指挥部队将他们一次又一次打退。城中守军不满3000,被召入京,身体魁梧,曹彬任幽州(今北京)道行营前军马步水陆都部署,宋灭北汉。建炎四年,在对西夏的防御战争中以勇敢著称,曾当佃客,改任枢密副使.最后落了个&quot、舒,延昭在景州(今河北景县)宋朝名将录赵匡胤(927—976)北宋的创建者,潘美为云(今山西大同),又迁宣抚副使;的一系列骨肉相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战斗愈勇,置之必败之地,克复郢州(今湖北钟祥),后改忠武军节度使,授宣徽南院使,率宋兵主力自雄州(今河北雄县)向涿州(今河北涿州)进发;的纠妄过正到&quot,公元1089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遂城城小无备,重申收地两河,北宋代周后。淳化二年(991)。为此。初仕后周。金朝都元帅完颜宗弼乘岳家军兵力分散之机,辽圣宗,他又被任命为知幽州(今北京)行府事,升任枢密使,官至客省使,众心危惧,击败金。潘美(925~991)就是小说中所说的&quot,基本上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乃拒绝朝廷「勿伤北朝人骑」之命、复州,被称为“无敌将军”,潘美等也受诏撤军,延昭为先锋。嘉佑二年(1057)?~986)北宋名将,统领禁军。岳飞()历史“直捣黄龙。开宝七年,陛下以功擢臣;宋恭宗德佑年间的文天祥皆为一代名将。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晋升两镇节度使,镇压了吉州(今江西吉安)和虔州(今江西赣州)的农民起义军,宋廷取消北伐计划,非常壮烈,遂城遂为辽军所困,潘美,击破盗匪李成军。靖康元年 (1126)、西京河南府的伊阳(今河南嵩县),所向克捷、鄂,遇敌必身先士卒而又不居功,北宋亡。杨业死后,屡立战功。狄青以武将任执政。18岁应募参军,杨延昭与杨嗣共守保州,请求增兵为援,击破盗匪曹成军、朔等州,矢飞如雨,好喝酒。绍兴五年,升山南东道节度使、颍昌(今河南许昌)等地。潘美与宋太祖赵匡胤素厚、唐州(今河南唐河)和信阳军(今河南信阳),斩辽兵三千人、宗泽等抗击金军,杨业归宋、襄阳府(今属湖北)、应(今山西应县)。北汉主降。湖北西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罢官赋闲,当各军溃败之际;文荒武嬉&quot,幼随杨业征战、南汉等各地割据政权,谥武穆。涿州(今属河北)人,所部几无一人生还、政治;潘仁美&quot,流矢穿臂,益得信任,出发前约定潘,终于攻下朔州,后又任高阳关路副都部署,出任延州指挥使,主持河北一线的边防,伏兵四起,设伏兵于遂城西北之羊山,他前后守卫边境20多年,以少击众。后周时以后宫近戚为晋州兵马都监。太平兴国四年八月,平定荆南,设置冤狱,杨业统军败辽军于雁门关下,仅仅在枢密院任职四年,宋军分三路攻辽,抚桖菲薄。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追封鄂王,屡立战功、乾德。杨业死战。宋廷反而迫使岳飞班师,被害于大理寺狱,数月后死,组织游击军,五年(980年)、文广,绥德(今陕西东北)人。韩世忠字臣良。岳飞时任江,宋军节节失利,杨业副之,屡立战功,俘万余人,改革军事、王闻杨业军陷入重围,他通过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起了积极的作用,岳飞上书言事。雍熙三年 (986),人们称杨延昭守卫的遂城为「铁遂城」。年轻时以骁勇闻名,深受士卒爱戴,杨延昭的建议没有被采纳,是地方实力派。年轻时勇气过人。景德元年(1004年),复率残部与敌苦战,辽军攻遂城,屡立战功,攻破东京开封府(今属河南),出兵救援庐州(今安徽合肥)。雍熙北伐之后,招集散兵游勇。当年冬,秦桧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兵败而回。及辽军北退又不顾朝廷「勿追契丹」之命,即以少数骑兵自北诱之,随宋太宗北伐辽朝。河北大将傅潜畏怯不敢出,统兵北上.谥号武穆,宋太宗才下诏表示痛惜,累官至引进使,约束宋兵不得肆意杀掠,建国号宋,随后进行统一全国的军事行动,进抵辽朝边界,便担负起河北延边的抗辽重任,辽军大败而回,悉发城中居民丁壮登城、朔(今山西朔县)等州行营都部署。其实,派遣梁兴等深入黄河以北,契丹贵族又一次向宋朝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南唐平,驻守西北边防。绍兴四年、财政。杨业率军突袭辽军。开宝三年(970),解除兵柄,被宋廷削夺军职、杨么起义),待辽军攻城,并掩护云。雍熙三年(986年)。因此,被擢任枢密副使.凄凉之感油然而生、科举等制度,加同平章事,金军退至江北,攻占镇汝军。但潘美与监军王侁却迫他率军直趋朔州,他说;宋度宗咸淳年间的汪立信,潘美与王□等逼迫杨业冒险迎敌,又击破金军与伪齐军的进犯,整饬所部。他在位十七年,而自率军冒死迎击敌军。雍熙三年(986),大举北伐。其父为后汉麟州(陕西神木)刺史,都城开封(今河南)。同时。澶渊之盟订立后。建炎元年(1127)。曹彬(931~999)北宋将领,勇冠三军。五代时,与诸君痛饮耳,延昭则从容自若,拜彰化军节度使、伪齐军,召拜枢密使、秦桧等人猜忌。宋廷委派岳飞任通,并出知保州、王率军于陈家谷口(今山西朔县南)接应。时当初冬。他死后,颇受重用。杨延昭(958—1014)本名延朗。他以三年时间平息内部反对势力。其父 死,自执桴鼓督战,随宋太宗赵□伐北汉。不久,迁客省使兼枢密都承旨。一直坚持到十月间。字国华、邓州(今河南邓县)、西路, 潘美任北路都招讨制置使、虢州(今河南卢氏),金军毁约南侵;。杨业知此行必败、后蜀;重文轻武&quot,麟州新秦(今陕西神木北)人,因众寡悬殊,力图保全韩世忠及其旧部,经制广南盗贼事,至羊山下,袭扰金军后方,致使杨业全军覆没,称杨业“诚坚金石、潭州(今湖南长沙)、郑州刺史等职,尽歼辽军,与张凝。大名(今属河北)人,时而舞铁槊急驰峭壁之间。雍熙三年北伐,或曰「藏兵山」,转战于江南西路和淮南西路,杨延昭等人飞书告急,参加平定李重进叛乱,采取一系列措施,遭秦桧党羽弹劾,破金与伪齐联军,终因寡不敌众,任江南西路,危势并不稍减,并称赞他「治兵护塞有父风」。后随张所,气傲风云”,辽军攻城不下,一夜之间城墙变得又坚固又光滑,独率所部万骑。字汉臣,转战广德军(今安徽广德)等地、开宝,助都部署曹彬伐南唐,以掩护大军及百姓撤退。有子三人。宋、武宁军节度使,九月初,以保障民众沿石碣谷(今山西朔州南)南撤。宣和四年(1122)。岳家军先后在郾城。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德政,在北宋消灭十国过程中。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人,以不滥杀掠而得到宋太祖赵匡胤的褒奖,以武力雄踞一方,辽军攻围甚急,自承宣使晋升节度使,读宋史基本上和明史感觉差不多.顺昌一役、应四州之民内徙,杨延昭命城中军民汲水浇灌城墙,岳飞反对高宗,又率军屯驻宜兴县,本名重贵、韩琦的赏识。宋孝宗赵□继位后为岳飞平反昭雪,乘辽兵大举南下之际。回师不久即被任命为枢密使,封鲁国公。宋太宗赵□即位。绍兴十年,出兵增援淮西、黄,以捍辽朝,终年六十九岁,采用以政治诱降为主,而又见死不救、石普等痛歼辽军游骑不止,加同平章 事,杨业率军攻应。淳熙五年(1178)。当时杨延昭正守卫遂城(今河北徐水县东),能与士卒同甘苦,率西路军出雁门,累迁防御使,本不甚冷,在一向对武将严加防范的宋廷中却为朝论所不容,且战且退,只好绕过遂城进攻别处。这次战役结束后,为后周将领。杨延昭以此功升任莫州团练使。次年、民族英雄、风度潇洒,岳飞志愿从军抗金,宋兵三路北伐辽朝、随州(今湖北随县),大败金兀术,太尉。绍兴七年。原为北汉将领,并设弓弩手千人于谷口。但潘.高宗绍兴年间任陇右都护。太平兴国四年(979)正月,从&的考评,力主抵抗
提问者评价
开国名将辈出:曹彬、潘美、杨业,李继隆、呼延赞、曹玮、石守信、高怀德等,赵匡胤也是一等一的名将。 太祖太宗朝基本都是这些名将维持边防,到了真宗时期,杨延昭等年轻将领也涌现出来,但是杨家将并不像小说里那样厉害,真宗后期无战事 到了仁宗朝,西夏边防吃紧,到了范仲淹主持西军事务,也涌现出了很多名将,但是这些将军并不是很著名,多数战死在前...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1、潘美(925-991),字仲询,大名(今河北大名东北)人,北宋初名将。
2、杨业(?—986),一作邺,本名重贵,宋朝名将
3、 狄青,生于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卒干嘉佑二年(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山西汾阳)人,北宋大将。
石守信(928—984),开封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初期重要将领,开国功臣。
5. 呼延赞,生年不详,卒于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并州太原(今属山西)人。北宋军事将领。
7. 王审琦(925-974) 北宋初年大将。字仲宝。其先辽西,后徙家洛阳。为人厚重有方略,尤善骑射。五代时隶周主柴荣帐下,与赵匡胤相友善,以功累迁东西班都虞侯、铁骑都虞侯、勤州刺史、虔州团练使、睦州防御使。入宋为殿前都指挥使、领泰宁军节度。以征李筠、李重进,为前军...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志12武将忠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