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法系在读生如果他父母其中有一人曾经因触犯过法律被监禁少女中文版下载两年的污点会给他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当前位置: >
何 平:婚姻法的几个理论问题
发布时间:
阅读次数:
婚姻法的几个理论问题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京ICP备0505517
建议使用分辨率浏览最佳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笔者采访的多位研究生都认为研究生阶段
笔者采访的多位研究生都认为研究生阶段
&&&&&&&&&&&&
研究生要做出一篇合格的学位论文,第一步是选题。我们要选定的是今后很长时间甚至一辈子从事的研究领域和方向,所以应该是国际上目前受关注的、有发展前途的重要领域或方向。此外,选题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位论文的题目应当适当宽大些,这样才可以掌握这个领域和方向中的理论和方法,讨论范围太窄很难成为一篇优秀的学位论文。选题一般应避免本领域的著名难题和导师已经做过的但没发表的问题。前者太难,后者太没价值。阅读文&&&&&&&&献是研究工作中十分重要的部分。文献中最重要的是一个领域的经典著作和最新文献。所谓经典著作,通常是该领域和方向学术奠基人的著作,如果把它弄懂,就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到达该领域的前沿。另外,还要掌握最新文献,否则可能花了很多工夫做出一些成果,到头来却发现,两年前美国或西欧某位学者发表的文章中早已提到这个结果。刻苦攻关是研&&&&&&&&究工作最具决定性的环节。获取任何有价值的成果决不可能轻而易举,常常你觉得走投无路、准备放弃时,其实已是进入关键时期,这时候一定要坚持下来,再考虑用其他方法进行探索,如果中间停顿下来,就没有后面的成果可言了。要注意拓展和扩大这些成果。有时候,最后,论文的成文&&&&&&&&换个角度思考所得结果和处理方法,就可能得到更有价值的成果。&&&&&&&&环节也非常重要。一篇论文应当做到推理严谨,表达流畅,叙述清晰易懂,形式美好。上世纪70年代,我和张广厚的每篇论文都经过充分讨论,当时他患视网膜炎,不能过多用眼,都是由我执笔写,他说最后的论文看不懂,并不是真的看不懂,而是粗粗一看跟最开始完全不同,因为最后的版本更加严谨,表达也更加流畅了。如果能够经过这样一个完整的&&&&&&&&训练过程,研究生就具备了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光明日报》10.8杨乐文)&&&&&&&&柯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IUCN环境法委员会委员。1990年武汉大学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5年武汉大学研究生毕业,获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法学博士学位。1995年7月至今在武汉大&&&&&&&& 学环境法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环境与资源法、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97年任讲师,2001年任副教授。近年来,曾在《中国环境资源法学评论》《中国环境法治》、、《中国软科学》、《法学杂志》TempleJournalofScience,、TechnologyEnvironmentalLaw、21stCenturyLawReview等杂志发表了二十余篇中英文论文。曾向全国人大环资委、法工委和国家环保总局提供水污染防治立法、土壤保护立法、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咨询报告,并为相关机构所采纳。曾赴新加坡国立大学(1997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1998年)、德国雷根斯堡大学(1999年)、美国哈佛大学(2002年、2003年)等作学术访问研究。2007年赴法国马赛三大进行全球气候变化法律问题的博士后研究,并受法国生态部可持续发展与国际关系协会的邀请进行专题讲座。2008年美国富布莱特访问学者。&&&&&&&&受IUCN环境法学院邀请,我所杜群教授参与主编IUCN环境法学院系列研究成果,IUCN环境法学院第四届年会论文集英文出版物《环境法的执行与遵守:朝向更有效的环境法实施》胜利出版(ComplianceandEnforcementinEnvironmentalLaws:TowardMoreEffectiveImplementation,EditedbyLeePaddock,DuQun,LouisKotze,DavidMarkell,KenMarkowitz,andDurwoodZaelke,EdwardElgarPublishers2010)。IUCN环境法学院是全球分布最广泛、影响力最大的环境法学者的大学联盟。它自2003年起每年召开一次年会,并将优秀年会论文集结出版。杜群教授参编IUCN环境法学院系列研究成果,是继上海交通大学王曦教授之后,我国环境法中青年学者第二次获此殊荣。向杜群教授表示热烈祝贺。&&&&&&&&李启家&&&&研究方向:环境法工作单位: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联系地址:430072武汉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Email:个人简介:&&&&&&&& 教授,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秘书长。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1982年开始从事环境法研究教育事业和环境法制建设实践工作,并取得突出成就。1997年、2002年受到国家环境保护局表彰,连续两次获“全国环境政策法制工作先进个人”称号。他积极参加国家和地方的环境立法的调研和起草工作。作为主要起草人员,先后参加了《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和排污收费法规的修改调研和起草工作,参加了淮河和太湖流域排放重点水污染物许可证管理、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环境保护设施运营资格认可管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危险化学品进出口登记、环境保护设施运营资格认可管理等方面的国家环境立法的调研和起草工作,参加了《湖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湖北省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办法》、《重庆市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条例》、《福建省环境保护条例》、《武汉市东湖保护条例》等地方环境立法的调研和起草工作。此外,还作为法律专家,对环境影响评价、防沙治沙、促进清洁生产、土地管理、海域使用、地质灾害防治等国家环境与资源法律的起草和修改提出了论证、咨询意见和建议。为完善国家和地方的环境立法作出重要贡献。他积极进行环境政策和法律问题的研究活动,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他独立或组织了有关流域管理、外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环保产业化等环境政策和法律问题的研究,并提交了研究报告,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为环境政策与法律制度创新与完善作出重要贡献。他参加环境法制岗位培训和宣传活动,先后承担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法规司、人事司、污控司等组织的全国环境法制岗位培训、监理人员岗位培训、实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培训、实施《淮河和太湖流域排放重点水污染物许可证管理办法》培训等环境法的岗位培训的法律教学任务,并作为常年授课人员,参加湖北省和武汉市的环境法制和监理人员岗位培训教学工作。他作为环境法研究生导师,为武汉大学环境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中国环境法》、《环境立法专题》等课程,指导和参与指导的环境资源法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1998年以来,先后承担或主持了数项国家、省部级和其他地方的科研课题,发表了十余篇环境法学论文,取得了优秀的研究成果。他作为主持人之一的《湖北省地方大气环境立法研究》获1999年度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杜群&&&&研究方向:环境法工作单位: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联系地址:430072武汉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Email:qdu@个人简介: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环境法,北京大学法学院,1999);法学硕士(环境法,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1994);法学学士(国际法,武汉大学法学院国际法系,1991)。北京师范大学工作。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法学会环境资源法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国际自然保护同盟环境法委员会委员,亚洲开发银行环境与资源法项目顾问,北京市尚公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 主要论著有:1)环境法融合论――环境、(《资源、生态法律保护一体化》科学出版社万。(2)《环境资源法》(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规划教材,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期刊论文:新西兰《资源管理法》述评,世界环境,1999-1;“生态法学”基本概念的悖论和法学回归――与刘文燕、刘滨同志商榷,现代法学,1999-4;环境法与自然资源法的融合,法学研究,2000-4;我国环境与资源法范畴若干问题再探讨,法学评论,2001-2;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环境法创新:环境法概念的复元和范畴的重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3;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环境法创新:环境法律体系的重塑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5;中国环境基本法的创新,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1;LocalEnactmentofUrbanEnvironmentalManagementLaw:TheCaseofShenzhenCity,China(withJohnDavis)AsiaPacificJournalofEnvironmentalLaw,2001;论环境权益,环境保护,2002-5;防止气候变化的国际环境法对国家能源政策的影响:基于市场机制的能源效率战略及实施政策(与杜志华、STP),环境保护,2002-7;日本环境基本法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比较法研究,2002-4;气候变化的国际法发展:《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述评,环境资源法论丛(法律出版社)2003;气候变化的国际法发展:从温室效应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现代法学,2002-5;防治土地荒漠化的资源法律问题及其对策:以甘肃省石羊河流域为例,法学评论,2004-1;美国湿地保护法律制度(与李猛),环境保护,2004-3;西北地区水资源可持续管理与防治土地退化的区域政策――以石洋河流域为例,资源科学,2004-6等。&&&&&&&&秦天宝&&&&研究方向:国际环境法、比较环境法工作单位: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联系地址:430072武汉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Email:个人简介:&&&&&&&&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导,院长助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专职研究员、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武汉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武汉大学边界问题研究院教授;比利时根特大学法学院博士生指导委员会委员。&&&&&&&&1994年至2005年间就读于武汉大学法学院,分别于和2005年获得法学士(国际法学)、法学硕士(环境法学)和法学博士(环境法学,中德联合培养)学位。曾获得德&&&&&&&& 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奖学金,于2003年5月~2005年6月间以博士生身份在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法学院研习环境法和国际法。&&&&&&&&主要从事环境法、比较法与国际法的教学、科研和实务工作,已经在JournalofEnvironmentalLaw(Oxford)等中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并出版了《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法律问题》、《国际与外国遗传资源法选编》、《WTO与环境保护》(合著)、《生物多样性获取与惠益分享:实施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经验》(合译)、《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法教程》(合译)等多部著(译)作。&&&&&&&&曾参加《水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武汉市水资源保护条例》等多项国家和地方环境与资源立法的调研、论证或起草工作,向环境部、外交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提交重要咨询报告多篇,曾参加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等领域相关国际谈判的对案准备工作。&&&&&&&&科研成果曾入选国家首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工程,荣获司法部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一等奖、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特等奖等荣誉。个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曾任台湾地区“中央研究院”法律学研究所(2008年12月~2009年5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法学院(2007年6月~9月)、比利时根特大学法学院(2006年7月~8月)、英国开放大学社会科学系(2003年12月~2004年1月)以及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澳大利亚环境法中心(1999年7月~9月)等院校客座教授或访问学者,研修国际法、比较法或环境法;并曾应邀到德国、法国、加拿大、巴西、孟加拉、菲律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曾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环境资源法学术委员会第一届秘书;兼任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理事,中国欧洲法律研究会理事,湖北省法学会理事,湖北省国际法研究会常务理事,武汉市环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任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UCN)环境法委员会(CEL)委员,生态系统管理委员会(CEM)委员,IUCN环境法学院教学与能力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法协会(ILA)气候变化法律原则委员会委员,亚洲开发银行项目环境法专家,比利时佛拉芒大区环境法协会顾问。&&&&&&&& 罗吉&&&&研究方向:环境法工作单位: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联系地址:430072武汉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Email:hj_law@个人简介: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本科和硕士毕业。1987年7月至今在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环境与资源法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月去加拿大Dalhousie大学(中加学者交换项目项目)、月去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中国-澳大利亚机构合作项目)、等作学术访问研究。近三年发表的主要论文、专著、教材如下:2001年环境资源法学国际研讨会综述法学评论2002年第3期《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与环境污染防治立法的发展趋势城市环境2002年第2期我国环保产业化的法律思考中国软科学2001年第12期我国环境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新发展环境导报2001年增刊加强政策法律引导,促进我国环保产业发展《市场经济与环境保护》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年10月我国清洁生产法律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中国人口#8226;资源与环境2001年第3期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法效益原则环境资源法论丛2001第1卷环境法效益原则与环境法律制度创新问题探索《21世纪可持续发展之环境保护》,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论加强环境质量的法律保护城市环境2000年第3期我国环境保护市场化若干法律问题思考《市场经济与环境保护》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12月清洁生产法律制度的原则和主要内容2000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2000年11月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法的新趋势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国际研讨会论文2000年11月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法制建设(研究报告)第六章和第七章国家社科基金“九五”重点项目研究报告2000年8月&&&&&&&&第12页&&&&“这是人人都知道的考研准则。”陈磊(化名)说。&&&&&&&& 选一个好导师太重要了!顶着春运高峰,陈磊第二次奔赴上海&&&&&&&&。王老师是他报考的这所沪上名校&&&&&&&&的著名“老板教授”,有资源,有项目,有经费,每年报考该专业的学生中都会有一半以上将其作为首选导师,“再怎么样也得先联系”,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还没有公布,陈磊已经提前投入准备。&&&&&&&&乞力马扎罗雪顶可能10年内融化,“赤道雪山”奇观将与人类告别…成都醉驾案疑犯被改判为无期[孙伟铭父亲称判决不公拟上诉][更多]?新疆发布公告依法打击针刺犯罪活动?加拿大部长称希望赖昌星能考虑自愿返华?印媒再次宣称中国士兵入侵印度领土?山西致277人死溃坝事故现场将建警示广场?河南平顶山矿难已造成44人死35人失踪?推广|注意!资金正在流向以下板块!独家:历史学家眼中60年中国[日军国主义不会复活][中国民族自信心重建]?深度|“快女”粉丝江湖的“无间道”?军事|美军将解放军列为假想敌?博客|“砖家”点评快女赌城结婚的明星?互动|真实记录一个农民工的北漂生活?推广|中信信用卡免费申请即获QQ会员选导师,俨然已是考研的第二考场。&&&&&&&&师从富教授,学生有“钱途”师从富教授,学生有“钱途”&&&&&&&&像陈磊这样为选导师几经周折的学生绝不是少数,要跟有“钱”途的导师,成为许多学生的共识。&&&&&&&&不久前,某点评老师网站发布的“中国教授富豪排行榜”,成为近期一个热门话题,在各大网站的转载报道中,排行榜被形容成学生的考研依据。&&&&&&&&网友的评论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富豪教授时间分配不过来,跟了他们学不到东西;但是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富豪教授的公司和社会活动能量是宝贵资源,投奔他们有“钱”途,至少找工作方便。&&&&&&&& 陈磊便认为选导师一定要考虑导师的相关条件,王老师的方向能赚钱是业内俱知的,“关键是方向要有前途,通俗一点说就是经济前景好”,和十几年前学生考研只考虑导师的学术水平不同,陈磊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解决高额的学费和生活费,早已经成年的他打定主意不再伸手向家里要钱,可仅仅靠一个月300多元的国家补助肯定解决不了生活问题。“王老师有项目有经费,跟这样的导师学习既充实了研究生活,还有额外的补助,而且他路子多,以后找工作还有帮助,一举数得氨。&&&&&&&&笔者电话联系了点评老师网站的工作人员,站方称只是将比较出名的富教授们简单整理成一个排行榜发布,并未预料到影响之大,能引发出与考研的种种挂钩。&&&&&&&&长期关注教育问题的学者顾海兵认为,放在一个大背景下来看,社会和经济发展,导师和学生的关系已经不是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现在研究生数量增多,师生关系的确定需要进一步的制度探索。&&&&&&&&但是,“名师出高徒”演变成“‘钱’师出‘富’徒”,已经不仅仅是一两字之差别。&&&&&&&&好导师意味着好饭碗&&&&&&&&赵芳(化名)把入学选导师的过程形容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已经成为每个研究生的必修课。从初试开始,她就瞄准了所报考专业的唯一一名博导,他是专业内学术成就最高,说话最具分量的人,这可以衍生为最多的“活儿”。&&&&&&&&这个赵芳早早就打探清楚,根据师从这位教授的研二师兄描述,该方向其他几位导师的学生几乎无事可做。师兄一脸同情地说:“这样无所事事过3年,科研能力几乎得不到什么锻练,以后找工作根本体现不出优势,读这样的研究生无异于浪费生命!”&&&&&&&&不少高校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过程中都提出要建立起以科学研究为主的导师责任制和与科学研究紧密联系的导师资助制,简单地说就是有项目就有经费,有项目经费才能带研究生。&&&&&&&&于是,研究经费成了学生衡量导师的重要标准。&&&&&&&&天津&&&&&&&&一所高校化学系的研究生李明(化名)认定好导师的标准是资金充裕,课题很多。他的导师&&&&&&&&是中科院院士,科研资金在8位数,和其他同学选上的普通老师相比,差别相当大,资金、技术设备、课题,各个方面都不可同日而语,而自然科学研究是需要大量资金和技术设备的,如果这些条件都不具备,很难出成果。&&&&&&&&甚至在生活待遇上,师从不同的导师也有很大差距,一个普通老师带的研究生向笔者抱怨“导师自己还没车没房呢,还能指望他给你多少”。&&&&&&&& 不少学生更是把选导师当做找工作的准战常北京&&&&&&&&某高校新闻学院报刊理论方向这两年报考人数突&&&&&&&&然激增,去年一届30个研究生有20多个第一志愿选择了这个就业前景并不看好的研究方向。学生一语道出个中缘由,“导师曾经是某国家级大报的要闻部主任”。今年该报纸招考毕业生的时候,整个学校只有该导师的学生获得了考试资格,某专门从事对外宣传的国家级媒体招聘时,他的学生也榜上有名。&&&&&&&&挑导师现象一直存在,挑导师现象一直存在,现在的学生更世故&&&&&&&&“这是一个很现实的事”,中央教科所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程方平说,“长期以来就是这样”。&&&&&&&&程方平1979年考取研究生,作为恢复研究生培养制度的第二届研究生,他坦言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这种感觉就已经存在。当年学生比较少,考入以后直接分配导师,有人跟的是教授,有人跟的是副教授,就会有一些不同。“类似现象一直存在,只是现在太露骨,太世故。”&&&&&&&&上海某名校生物系一位硕士生就曾经被他的师弟吓了一跳,这个男生突然冲进来问了一连串问题,“贵系王雷(化名)老师怎么样”,“你们实验室好发论文吗”,得知老师的试验快出成果了,赶紧跑去找导师,说“我是想踏踏实实做点研究的,我对您的方向很感兴趣”,不出所料,该男生的名字很快被挂在了论文成果上。&&&&&&&&还是这个系,有位博导招博士生报考人数年年超额,至今不少学生还在“排队”,而有的博导一个学生也招不到。这位博导之所以热门,是因为其门下博士生在读期间,都会有一年到美国名校做访问学者,“这不是一般导师能做到的”。&&&&&&&&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周志忍认为挑导师现象现在比较普遍,“现在学生考虑得比较多,我们也知道这个情况”。&&&&&&&&分管过导师双选工作的周志忍教授对学生的想法很了解:“有的老师跟外界联系比较多,有利于学生找工作;有的导师有国外背景,有利于出国;家里困难的学生选择补贴高的,想做学问的学生选择名气大的,以后想考博士的学生选择博导。”&&&&&&&&回忆起自己1985年选择导师时的经历,周志忍觉得当时目的性并不是非常明确,“只有两三个老师,四五个学生,不存在这个问题”,计划经济时代,找工作大家都一样,并没有诸如现在关于就业等各个方面的考虑,不像现在差别那么大,差别大考虑得自然就特别多。&&&&&&&&选导师就像投胎,选导师就像投胎,关键还得靠自己&&&&&&&&不过,即使跟了比较牛的导师,你也不一定能见到他。&&&&&&&& 北京一所理工类高校电子系的曹力(化名)几经周折选中一位博导,没想到一年只见了一次面,平时只有跟着“小老师”做项目。曹力介绍,“小老师”是普遍现象,博导一般比较忙,只好让手底下的博士、副教授来帮忙带学生,“能学到多少东西,主要靠自己研究”。&&&&&&&&李明的院士导师,确实有钱,也有设备。可是直到李明进入实验室才发现,导师基本上属于江河日下,“纯粹是靠名气换钱”。研究的东西是20年前的,没有新意,手下的博士生能否顺利毕业都是问题。&&&&&&&&“选导师就像是投胎”,李明极其失望。导师水平本来就有高低之分,很多东西学生报考时不甚了解,从外人来看,还是从名气来衡量导师。真实的情况只有投入其门下以后才逐渐清楚,“我原来还想搞科研的,现在只能尽量了,如果没有机会只能求个毕业了。”&&&&&&&&笔者采访的多位研究生都认为研究生阶段导师作用非常大,选导师当中人为分级的现象肯定存在。&&&&&&&&程方平主任指出,这并不是一个突然的现象,研究生对于导师的选择还是很理性的。研究生阶段主要是靠自己的努力,择优并没有什么不对,这在日本更加明显,一个院系就一个教授,教授不退休,其他人都是副教授,学生选择会有强烈的倾向性。&&&&&&&&辩正地来看,知名老师有工作经验和社会资源,会给学生带来很多方便;而名气不大、年轻的老师,也有他的优势,可能思想更开放,要求更多元化,可能有更多的机会跟学生在一起,更容易沟通,学生会比跟一个带几十名学生的名导师学到更多的东西。&&&&&&&&顾海兵教授认为,问题的核心在于建立中国的导师负责制,导师带学生的模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通过集体把关达到调控目的,实行导师组制度等。&&&&&&&&选不上好导师就注定了失败?选不上好导师就注定了失败?&&&&&&&&2004年,考研成功,我却一点也没乐起来――我一心报考的导师拒绝了我。&&&&&&&&大三的时候,本科论文指导老师对我说,在我的研究领域,最牛的老师非某大学王明(化名)莫数,理由是这是一个新的领域,王明年轻、复合学科背景、英文好,假以时日,必有所成就。&&&&&&&&在专业领域做研究,一个好的导师至关重要,为此,我放弃保研,买齐了该大学13本专业课辅导书,开始埋头苦读,一心考研。&&&&&&&& 关于王明老师,我的本科老师只估计错了一点,他出成就并没有需要假以时日。这一年,王明博士毕业,从副教授升为教授;博士论文专著出版,填补了这个研究领域的一大空白;同时担任了学院的院长助理,成为领域内知名的青年学者。这更坚定了我报考王明老师研究生的决心。&&&&&&&&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复试时候当我说出导师意愿,面试的几个老师开始小声议论:“又是一个要跟王明的”。我开始有些心慌,据师姐跟我说,前一年,才两个人报考王老师。&&&&&&&&复试一结束,等不及最终录取结果出来,我迫不及待地给王老师发邮件表达了跟读愿望。事情果然如我所担心的,王老师在邮件里回复,因为今年报考人数太多,为公平起见,准备按学生联系的先后进行选择。&&&&&&&&几乎是拒绝了。虽然早就听“过来人”说好导师是稀缺资源,一定要多用些心提前联系,可没想到形势这么严峻,考没考上还是未定之数,却早已预订一空。&&&&&&&&开学第一次班会,大家进入选导师程序,所有的新同学还没有开始熟悉,再一次进入竞争状态,彼此小心翼翼地旁敲侧击别人的选报情况,又竭力隐藏自己的选择。&&&&&&&&抱着失败的决心试一试,我依然报的是王明,不管从能力、资源还是职务,王明都是优势明显。宿舍里另外一个女孩儿赵晶也报的是王明,虽然初试之前就早早联系,她依然异常紧张,“王老师当时的回答是等你考试成绩出来再说,现在这么多人报,比如李亮,考试第一名,又是男生,王老师肯定想要他埃”&&&&&&&&另一个舍友王娜出去了一天,回来非常笃定地对我俩说:“我已经定好了,不用像你们俩这么烦了。”她辗转通过本科老师找到了他现在在该大学读博的同学,这位同学详细地帮她分析了各个导师选学生的情况。“按照他的分析,博导我根本选不上,因为想选博导的学生早就私下见过博导了。”王娜对我们说,“王明今年这么热,肯定也没戏,他建议我多考虑就业前景。”她联系了一名刚从业界进入学校的导师,虽然并不出名,但是有自己的公司,估计实习资源比较丰富。&&&&&&&&最终尘埃落定,两个舍友都如愿以偿,而我却被调剂到系里另外一个副教授手下。&&&&&&&&我有些失落,但后来我才意识到,这种失落才刚刚开始。&&&&&&&&第一次见导师,因为之前大家没有沟通过,显得很陌生。“昨天收到教务处的通知,我才知道我又多了一个学生”,导师对我说。导师带的5个学生都是调剂过来的,这成了一个大家都回避的话题。&&&&&&&& 导师显然也感受到了强大的压力,相同的研究方向,所有的学生都选择了王明老师,而第一志愿无一人选报他,差距明显。他几乎退出了学院内全部行政活动,选择了一个与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结合的新的研究课题,开始潜心学问,试图在这个还无人进入的全新领域开辟一块自己的土地。&&&&&&&&我的差距感更强烈。其他不说,同宿舍的赵晶,跟导师以及同门师兄师姐的聚餐每年都不下3次,而我是导师带的第一届研究生,莫谈没有同门师兄,连顿饭也从来没吃过。&&&&&&&&两年多下来,项目更是没有一个。本以为同一学校同一专业同一方向,差别应该不大,可是外界相关课题找到学校,全部都慕名直接联系王明教授。看着赵晶因为课题忙得天昏地暗,睡眠时间急剧减少,心里说不清是怜惜、嫉妒还是羡慕,五味杂成。我的导师手中倒是有一个国家项目,就是他那个和3G相关的课题。他自己也坦白跟我们说,课题做得非常痛苦,硬着头皮看大量相关的技术资料,估计以我们目前的知识储备,也难以看懂,根本无法加入他这个课题。&&&&&&&&导师一门心思钻进了他的项目,我们5个开山弟子,则放羊似地无人过问,除了开学见了一次,再也没有见过导师一面。间或一两篇杂志约稿,导师会用邮件通知过来,辛辛苦苦写出来吧,导师又成了第一作者。没办法,谁让导师在资历原始积累阶段,需要大量的论文支撑呢。&&&&&
&&&和留在母校读研的同学聊到境况,她也是一番感叹,“就算是名校,优势专业又怎么样,没有导师,那些资源再好也不是你的氨。人家在母校学术研究已经小有成果,回头再看看自己,除了几篇第二署名的论文,没有任何可以拿得出手的东西。&&&&&&&&班里唯一的保博名额毫无悬念地落到一位博导的弟子头上,许多同学也在导师推荐的实习岗位上干得风生水起。同宿舍的王娜在导师的公司已是骨干,不仅业务上得到了锻炼,两年实践下来,大量业内名人都说过两句话,成了宝贵的人际资源。赵晶不用自己出去跑,王明老师前几届毕业的学生就已经足够优秀,也渐渐在业内小展拳脚,算是极好的人脉,大量的项目经验也让她的求职简历显得更有说服力。&&&&&&&&唯一我们共同拥有的,是一拨又一拨前来套近乎联系导师的学弟学妹。每当听到我的导师名字后,孩子们几乎都是一阵沉默,尴尬地表示对我导师不大了解,继而婉转地向我索取其他老师的联系方式。&&&&&&&&今年,导师的课题终于完成,作为相关研究第一人,在领域内小有轰动,升教授指日可待。带着他的课题成果,导师在国内各个学术会议上春风得意,凭他自己的感觉,“博导也是迟早的事情”,暗示我们先工作几年,回来读博士必是铁板钉钉的。&&&&&&&&我对学术早已失去了兴趣,只是终于开始不断地有师弟师妹联系过来,点名索要我导师的联系方式。&&&&&&&& 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导师制由来已久,早在十九世纪,牛津大学就实行了导师制,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学习,还要关心学生的生活。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点悟。选导师是个大学问――择师而师,不可草草。选择一个合适的导师,能使你的研究生生活变得充满效率。其重要程度,不亚于复习备考研究生。然而大部分的导师是大家报考之前不认识、不熟悉的,怎样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呢?怎样才能做到信息对称,使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呢?这就要我们提前做足功课,尽可能多的搜集有关你准备报考的导师的信息,信息来源最好是你未来的师兄师姐,或者本院的学生。掌握的信息越多,能减少以后读研时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实际上,导师这个群体很复杂,下面让跨考高级辅导部马洪丽老师详细为大家讲解一下导师这个群体,了解了这些大家选择一个合适的导师也就从容多了。按照一般人心中的印象,导师分为学术派、实践派以及综合型导师三大类,前者就是比较传统的高校教授,而实践派的导师更多的是在理工科院校,这些导师一般从事实际科研项目或市场项目的开发,通过做研发来指导学生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等。事实上如果细分的话,学术派的导师还可以根据这些导师的身份、所从事的研究方向、实际的工作方向分为行政型和纯学术型两种。而实践派的导师,马老师认为,按照导师本身的身份来分更合适,即导师是高校教授性质的或者是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性质的。学术派导师l.行政学术一肩挑型导师行政学术一肩挑型导师这类导师,顾名思义,在学校或者在研究单位有一些行政职位,但除了这些职位外往往还会兼职相关专业方面的学术职务。这类导师在专业领域内都有相当的知名度,很多都有国外留学经历,学术能力,学术水平也受到了一致认可,比如说学院的院长、主任往往也是研究生导师,学生们考研的时候也经常选报这些导师但读研不能光看导师名气,我们更关注这类导师是否亲自指导研究生,或怎么指导研究生。这类导师由于身兼数职,项目很多,因此时间很紧张,很少亲自指导硕士研究生。一般导师会根据自己所从事的方向,有的更人性化的导师可能还会咨询你的个人兴趣和实际水平,然后制定一个培养计划,在平时让高年级的博士或硕士学长来指导学生的实际工作,定期召开组会,在组会上听取学生的汇报再做点评和下一步安排。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跟这些着名导师接触的机会不是很多,但设身处地的站在导师的角度分析,导师的确很忙,不可能事无巨细都指导你,更多的只能做大方向的指引,剩下的多数要靠自己的努力,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另一方面,跟着这些师兄师姐学习往往更能提高自己,因为他们都是从你现在这个阶段成长过来的,知道这个阶段需要学习什么,怎样提高自己,而且向他们咨询问题也更轻松,有问题直接问,所以这也算是一件好事。另外,报考这类导师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优势是,行政型的导师因为职务的关系,在业内很知名度较高,和很多相关单位都有接触,通常有合作关系或者参加评审,这些对学生找工作来说也算得上是隐性优势了。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导师有国外留学经历的话,一般会和国外大学或企业有合作关系,如果自己的外语水平或者学术能力达到要求,会有较多机会申请出国留学。2.学术主导型导师学术主导型导师学术主这类导师往往是学术圈内的“明星”人物,经常参加一些国际国内的学术会议,经常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或文章。他们一般都是业内有名的专家,手里有很多项目,主管一方,有些则是默默无闻,主要工作是教学以及项目,属于实干家,手里项目比较多。总的来看,这类&&&&&&&& 导师主要兴趣点在学术上,经常兼职一些学术职位,例如兼职教授、学术研究会委员,兼做行政职位的比较少。这些导师一般是自己直接指导学生,或者通过自己的博士生来指导硕士生,如果你的兴趣点和导师的不一致,导师也会根据你的要求为你修改培养计划,或者亲自给你介绍一些副导师。一般来说,师从这类导师,学术水平肯定会有保证,而且有忙不完的项目,只要你有精力、有能力,还能从项目中赚够生活费,这点也是比较吸引人的。另外,比较有名的导师和地方或者研究单位的合作一般比较稳定,如果指派你跟随地方单位或者研究单位做项目,如果表现好,留下工作也很有可能。这类导师一般也有留学经历,和国外的合作关系比较稳定,推荐学生出国的可能性也比较大。但是对于一些学术有成而实践欠缺的导师,可能会在找工作这个环节出现困难。还有的导师,由于研究领域过于专业,要求的专业和知识结构比较严格,虽然就业面比较窄,但是就业渠道通常比较稳定。所以大家在报考时,应该根据自身情况综合考虑这些客观因素。3.综合型导师综合型导师导师的类型基本属于正态分布,行政型导师和学术型导师占少数,中间的大部是属于综合型的导师,这类导师有的偏向学术,有的偏向企业经营,有的偏向行政等等,但是由于不如前面两种导师这么界限分明,而人数比较多,因此需要对这类占大半的综合型导师进行一下分类。美国的一个学者YewdellJW在NatureReviews(MolecularCellBiology)中将课题负责人分成了九种,分别是:吹牛型(BigTalker)、监工型(SlaveDriver)、大腕型(DemiGod)、控制型(ControlFreak)、科学呆子型(ScienceWonk)、懒散型(Laid-Back)、神经质型(Psycho)、小作坊型(SmallTownGrocer)、新星型(Risingstar)。大腕型(DemiGod)与行政型导师异曲同工,科学呆子型(ScienceWonk)可以理解为学术型导师,但是不完全相同。这里就借用以上几个名词来给综合型导师分类总结。第一:监工型(SlaveDriver)第一:监工型这类导师一般项目很多,导师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对学生的学习、论文很重视,一方面是为了自己的论文,一方面也是为了完成项目,有的项目还带有赢利性质。师从这类导师有一个好处:“你会有永远做不完的实验和项目,看不完的文献”。通过导师的魔鬼训练,你的专业基础会很扎实,阅读文献的能力也很高,找工作会有一定优势。坏处就是:“你会忙到记不起你女朋友(或男朋友)的名字”。因此,如果“不小心”遇到这类导师,一定要注意锻炼身体,否则会“出师未捷身先垮,长使娘亲泪满襟”。第二:小作坊型(SmallTownGrocer)第二:小作坊型这类导师对于自己的研究领域很感兴趣,在自己的领域内有一定的成绩,一般能通过自己的专业申请到项目,并且以后也基本“以此为生”,师从这类导师能在他所熟悉的领域学到丰富的知识,不过也仅仅于此。这类导师对其他领域的不关心,没有野心,缺乏追求,也会让其渐渐落伍,知识结构老化,吃老本现象比较严重,做项目一般也是与其他同行合作,负责一部分课题。因此,如果自己不小心选择了一个这种导师,最好是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打好专业基础的同时,要把目光保持在与此相关的学科领域和其他学科上,让自己的知识结构变宽变广,拓宽自己适宜的就业领域。教育联展网&&&&&&&&新入学的研究生如何选择导师:写给将要入学的新生们新入学的研究生如何选择导师写给将要入学的新生们&&&&日期:日来源:清华在线&&&&&&&& 点击次数:959&&&&&&&&新入学的研究生如何选择导师:写给将要入学的新生们研究生导师的作用是什么?研究生的导师对研究生来说有什么作用?看似十分简单的问题,其实和很多新同学交谈起来,看法还是有很大的不同,而正是这样的分歧,往往导致师生关系在最初就出现了裂痕。很多同学可能是从本科刚刚毕业,因此还习惯于老师叫你做什么,自己才会去做,每个老师其实各自的教育方法不同,所以选老师也有技巧。此外作为一个研究生,你要自己有个概念,那就是三年里,我除了学业、临床或者科研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以外,还要学到的就是自我管理,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说白了,就是将来毕业可以卖个好价钱,自己胸有成竹,买家觉得物有所值。这个结果保证其实在最初选老师的时候已经决定了一半,可是偏偏所有的考研辅导都不会提到。好废话少说,先谈:判定一个导师好坏的几个指标一,从名气和实力来选导师:1.一流的老师:有名又有实力不管是某学科的泰斗还是少壮派,最好是国际或者国内有名,再不成本地有名也行,这样的老师都是上上之选。大家武侠小说、历史小说一定看了不少,通常武林盟主啦,帮主啦,都是一言九鼎,开会什么他都是坐第一把交椅,那么如果你有幸能站在他们的身后,那么将来毕业一半已经有了保障,因为根据强将手下无弱兵的道理,你抗着老师的金字招牌,走到哪都有碗饭吃。俗话说打狗还看主人面呢。2.二流的老师或者有名,或者有实力有名没实力或实力不够的老师,适合你自己不是太能干的学生,因为你跟着通常不会太累,反正开会他有交椅坐,或者他也能站在有交椅人的背后,那么说明你也是在厅里,所谓你跟在后面,学会啦,同行拉,也认识了不少人,还是那句话,毕业后买钱基本还是有保证。但是这样的老师,不适合个性梗直,能力强的学生,你会跟得很窝火。但是反过来说,成功总有成功的道理,老师虽然实力不够,但是其他一定还是有可取之处的,那么学到这个本领,或者拉到这层关系,对你三年辛苦还是有回报的。有实力没名的老师,可能是有真本领,可没有文凭;也可能是成长阶段不是名门大家出来的少壮派,但特点是有本领,你学到他的功夫,如果自己够努力,还是有机会出人头地,就是付出的辛苦要比别人多点,悟性要高点,学成后,或者有一技傍身,可以自展拳脚,打出一片天,或者和老师联手共进,若干年后也可以登堂入室。3.三流的老师没名没实力那就是到了年纪一路升,无攻也无错的老师啦,这种老师你若选上,赶快烧香求菩萨保佑吧,因为武打片看过吧,不管侠客还是恶魔杀到,为了显示来者武功高强,总要先杀掉几个送死的小喽咯什么的东东,不巧,英雄妖魔祭刀的对象,通常就是你。此外你也别指望好事情会轮到你,因为和你一样都站在门外的你&&&&&&&& 导师,有个什么汤什么汁的也都抢得比你快,谁叫他是你导师呢!&&&&&&&&二,从性格和人品来选老师1.从性格来选老师首先要分析自己是什么性格,是主动型、外向型,开朗活泼型的,还是内向,被动型的,因为不同性格的老师有自己各自行事的风格,喜欢各自不同类型的学生。通常你是没有资格要求老师来迁就你的个性的,如果自己不是百变超人,那么最初选择的时候,老师的个性和他喜欢的类型还是好和自己相配的才好,其实这和将来工作环境找领导和同事相处是一样的道理,职场有很多人最初找工作都是看待遇,看工资,但最后走人的,往往是和领导或同事没处理好关系,这个对研究生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考察因素,具体找法下面再谈。2.从人品来选老师老师在同仁,同学间的口碑其实是很重要的,通常一个好老师也会有好的人品,但这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也有人品很差,对学生很“恶毒”的导师,如果你从很多人口里都听到相同的说法,看到他的学生一毕业都义无反顾,那么这样的老师,除非你是调剂,情非得以,不然还是不要冒险一试了,基本上死翘翘,重蹈覆辙的可能性是99%,1%的例外要么你是他亲戚,或者你闭月羞花或者貌似潘安,(如果你自己有钱有后台,估计也不会找他那样的)。三,从师门的排位来选老师通常开山大弟子,老师培养起来都比较专心,师生关系也最融洽,因为你是他的第一个学生,好比是自己第一个小孩,他自己也想一炮打响,那么会给你很多的关心和辅导,此外因为也没有人来和你分享他对你的关心,但缺点是你们都是莫着石头过河,你也没有师兄师姐的肩膀好考,会比较辛苦。如果你是导师的关门弟子,那么现在这种年纪的老师,关了门,通常是一方泰斗,你在学界的辈分会很高,你将来的前途也是一片光面,而且你是老师最后一个学生,他再忙,也会多看你一眼的,道理和自己家小孩最后一个生出来的是一样的,要想过得好,一定要多和师兄师姐多亲近,甚至和师侄女门多切磋,因为泰斗通常,没空多管你的,路还是要自己创的。如果你是中间分子,那也就没什么特别的,和同门处好关系,前面多学习,后面多照应,将来老师桃李满天下了,你门桃子之间可要处好关系。好老师,我们要怎样找到你通常考研生前,很多人做了专业上的充分准备,花了大量的时间和银子,但是在选择导师的观念和自主性上都比较随便,因为没有经验嘛,所以觉得如本科一样考上就是很好的,但是研究生的导师和本科的老师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概念,后者可能是你一生追随的榜样,是亦师亦友的典范,是你事业上的再造父母,所以我们要投入一定的精力来找对人。那找到好老师要做哪些工作呢?1.你首先要了解你所考的专业的历史沿革&&&&&&&& 师出有名,不光在中国,世界上都这样,这关系到你将来开题,答辩,分配,所以花些时间了解一下,你要考的老师在整个国内学界,至少在他的城市是什么地位,有什么传承是很有必要的。其实这部分工作,在你将来研究生开题写综述时也是要做的,所以不妨先走一步。将学界的树状图排好,有目标的就可以列出你老师的位置,没目标的就可以横向比较,选择老师和专业。这工作一般通过网络,输入一些学会关键词就能搞定。2.了解你老师的专业特长或者学术观点是什么这个工作很多同学都或多或少地做了点,为了应付复试。其实老师的学术观点,发表的文章著作或者个人的经历介绍,对你将来确定研究方向以及和老师相处是很有指导意义的,你了解他越多,你就越对自己的将来有把握。草鸡教出凤凰的概率一般都比较小,基本上还是草鸡教出草鸡的概率高。寻找这方面的信息可以通过网络,或者同学,或者要考学校的朋友的朋友,等等,看看娱乐记者是怎么追上星的,你做起来就不会很难了。先作好老师的fans,然后才能做好他的弟子。3.一定要和考的老师打声招呼这里讲的不是歪门邪道,让你送钱什么的,这种东西不在本文讨论之列。再次提醒你是研究生,三年里就这个老师将辅导和培养你,甚至你毕业以后都要打着他的旗号,如果他对你一无所知,同等选择的条件下,换你会要一个自己有所了解而分数稍低的人,还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呢。所以即使不在同一个城市,都应该通过书信或者电话或者E-MAIL向老师表达一下你的愿望以及你个人的经历,此外拜访一下还有两个最大的好处一是,老师对你有所了解,如今婚姻都不兴包办的,你让他收一个不知道东西南北的人,是否有点玄,可能他早已答应了别人,所以拜访老师是一种起码的礼貌。二是万一这个老师不答应收你,或许他已经答应了科室里的某个同事什么的,千外别不信,硬试,哪怕你分考得再高,研究生比的是综合能力,你在被了解的环节就输到了底,所以别的就不用再比了,收不收你是导师决定的,你别不服气,除非那个对手没上线,但是上帝不掷色子,你最好也别拿自己的前途来赌,不然一上线,被调剂,就不由你控制了。总之研究生选导师是一件严肃而重要的事,与其事后后悔,大家都别扭,不如早点开始做好工作。先写到这里,但愿你能找到如意的老师。&&&&&&&&研究生如何选导师?默认分类1:10:31阅读174评论0字号:大中小相信许多同学考研后,如愿以偿进入自己的目标学校。在后续的学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选导师。如何选导师一直是一个被无数次提出的问题。这里给出一些规则给新入学的同学作为参考。首先要声明的是,这些规则并不一定普适,因为每个学校的情况不一样,每个导师的情况也不一样。你可以把这些规则作为一个基准框架来思考你自己的问题。选导师问题要解决的好,必须做到知己知彼。知己,是指自己喜欢什么行业?喜欢哪个领域?今后准备从事什么工作?是学术研究,还是到企业中混?知彼,就是对导师要了解。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了解导师的学术指导风格,了解导师的学术道德和人际关系情况。先说知己。大凡读书毕业者,出路有三:学术研究(包括硕士毕业读博)、政府公务员和企业员工。做哪一行比较好,这没有定论。在欧美等竞争社会中,一个普遍的现象是,从事学&&&&&&&& 术研究一定要读到博士毕业,否则很难跨入这个领域。但是平均意义上看,这个领域的人并不一定是最富有的。最富有的群体还是进入企业。这就是为什么MIT的PHD会大量跑到华尔街去,因为他们想发财。政府公务员可能是最差的选择(不是指高层公务员,例如总统,财政部长,央行行长等),因为公务员职位所要求的技能和水平非常低下,一旦日久,往日所学必定荒废。如果哪天政府裁员,进入劳动力市场再就业,到企业中就业非常困难。除非自律能力非常强,平时一遍工作一边学习,没有荒废。在中国这个转型社会中,情况可能有所不同。公务员是首选,因为稳定而高薪。但是最近毕业生骤增,职位有限,竞争激烈,关系横行,对于身无靠山的广大毕业生,进政府机构并不容易。企业就业是一个很好选择,但竞争激烈,尤其是类似于公务员的那种企业职位,例如电信、移动等垄断部门。对于实业企业和身处激烈市场竞争的那些企业而言,才能的比重要稍微高一点。学术研究在中国可能是最没落的一个领域了。因为这是一家生产学术垃圾的“企业”。整个企业除了充斥着垃圾以外,就是位高权重者控制资源分配,无权无势者帮助有权有势者造垃圾论文,还有到处晃荡的学术骗子(最显著的例子就是交大的汉芯丑闻)。进入这个行业是需要有勇气和胆识的。如果不能寻找靠山分享资源,那这个社会上比你穷的人可能只有边远地区农民。一些乞丐的收入都会比你高。据新闻报道,乞丐都已经出现专业乞讨,正常收入都在每年5-6万,只要你舍得面子和尊严。现在高校讲师,如果申请不到课题,无法走穴(因为没有名气),仅仅靠讲课,每年5-6万还是一个很大问题。一些人文性质的学科,例如哲学、历史等,高校给新进的博士毕业生3万一年多的是。为什么和企业收入相差这么大?答案是显然的。你在企业中工作,为社会创造贡献。你在高校中工作,除了造出几篇垃圾论文外啥用也没有。国家给这么几个钱,已经是算给面子了。想清楚了自己想干啥,就来看看能选哪些导师,如何选导师。导师也分为好几类:第一类是擅长学术研究的导师。这类导师的特征是有很好的发表记录,而且这些导师一般比较正直,坚持学术道德底线。因为能做研究,所以没有造假动力,所以坚守学术道德底线的概率就大。如果你要准备从事学术研究,这类导师是首选。但这类导师有时候人际关系并不太好。一则研究能力强遭人嫉妒。二则忙于研究而忽视社交。三则瞧不起周围众多蝇营狗苟之辈而被孤立。在海归稀少的领域新进的海归“通常”是这一类。第二类是不学无术但有权有势的导师。这类导师在中国学术界并不少,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经营人际关系和申请课题,至于学术研究,全部都承包给其他人士,例如其他无依无靠的而又想依想靠的青年教师、自己的学生等。这类导师由于其专业化于人际关系,因此如果你并不想研究学问,只图毕业后有个好工作,那么完全可以师从之。但师从这类导师必须注意一个问题,这些导师由于不从事研究,因此学术道德底线是基本不存在的,安然无恙是因为他关系经营的好,利益摆得平。但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毕业的时候导师是否能给帮忙还是一个问题,即使愿意帮忙,是否全力帮忙也是不得而知。所以选这类导师需要自己承担一定风险。第三类是努力学,但术不高,也有一定资源分配能力的导师。他们和不学无术者的区别在于主观上是否努力学习,是否愿意继续学习。学而术低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知识更新跟不上时代,因此被学术研究前沿淘汰。但这类导师还坚持学习,使自己不被淘汰得太远。不学无术者则完全是不愿意学习,认为学问根本没有用,有用的只是关系和人情。据我观察,大部分高校的老师都属于这一类,这一类老师中的大部分又多是副教授或教授,但并没有很高的行政职位。&&&&&&&& 这三种类型只是大致分类,并不是非常严格。有一些青年教师,研究能力很强,也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事业处于起航阶段。但总体看来,学术需要批评,在中国的特殊文化下,批评会招致被批评者认为关系有问题。因此学术能力高的人从概率上来讲人际关系要差。了解了导师的类型,你是否就能选到好的导师呢?未必!由于不同的人对大学教育的目的有不同的理解,因此以职业取向来选导师会存在很大争议。例如有人认为,到学校里来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社会实习经验,而是为了训练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为了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技能,在以后工作中,碰到新问题能够自己寻找解决途径。但在就业压力下,大部分人还是以职业为导向。下面的选导师的八大原则是建立在在校目标之上,自己毕业后有什么理想自己考虑吧。第一原则:看导师的发表记录。其实,从一个最根本的愿望出发,任何一个同学都希望自己能选一位高水平的导师,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力能在导师指导下获得提升。那如何了解一个导师的水平高低呢?自然看这个导师的研究记录情况。论文发表为此提供了一个基本参考。同学们可以直接在论文索引中检索导师的发表记录,看看导师发表的论文中,有多少高影响因子?有多少一流期刊?但是,需要注意,有时候发表记录并不能完全揭示问题的实质。一个在高水平期刊群上经常发表论文的人,有两种:一种是有真水平;一种是别人的贡献。即使导师是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也未必表明这论文就是导师的主要贡献。要进一步揭示问题的实质,就需要对导师论文进行分类。通常情况下,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在一段时间内研究的领域相对集中。如果这些论文都是导师的主要贡献,那么研究话题应该相对集中。如果你发现该导师2-3年以内的论文有好几类“差距较大”的话题,每一类话题的合作者都不太一样,那么注意了,这些论文的主要贡献至少不都是导师的。这种导师一般是学生写出什么论文来,他就有什么样的研究方向。如果论文署名表明导师不是主要贡献者,那可能说明导师参加了讨论,有一定的修改贡献而列名其中,这种情况下,研究领域差距较大是可以理解的。第二原则:看导师的讲课水平。没有什么方法比听课更有效了。能在选导师之前听一学期该导师的课,基本上能对导师有较好的了解。听其讲课能排甄别出不学无术类导师。不学无术的老师,他讲课是不可能深入的。首先他不看书,书本东西都没掌握还谈何指导?其次他不追踪学术前沿,对学术了解甚少。这种情况下讲课,只能隔靴瘙痒,不着要点。听课过程中,你还能提问,以检验导师的水平。你可以先检索导师的论文,在他的研究领域内挑选该领域的经典文献,就一些技术细节进行提问请教,如果他能解释透彻,基本符合了选其做导师的条件――对基本知识掌握的较好。更进一步,你可以挑选该领域的几篇最新的前沿论文,或者网上搜到的美国欧洲名校的牛教授写的工作论文,就一些细节进行请教。如果你发现导师能解释清楚,那恭喜你,你找到了对前沿比较熟悉的导师。跟着他至少可以从研究能力上得到提升(企业中有时候也需要研究,因此研究能力并不仅仅适用于学术领域。)如果连基本的经典文献都没有搞懂,那么是否要选就看你自己的情况了,反正研究能力的提高肯定只能靠你自己摸索了。如果你发现该老师的讲课ppt和前几届师兄师姐的课堂内容基&&&&&&&& 本一样,那么该ppt基本属于老师年轻时候的作品。这种情况下只要一提问,不学无术立刻现形。(注意提问要提技术细节)第三原则:看导师是否能一起学术讨论。如果能和导师一起学术讨论,那基本可以肯定这个导师是可以选的,至少在学术上可以帮助你提高。不学无术的人绝对不会和你讨论学术问题。第四原则:看导师的同事及其他学生对其的评论。这就体现出导师的人际关系来了。人际关系好不是自己说好就是好,而是要别人说好。但这种打听比较困难,有时别人还有戒心,不会说真话。这就需要你较长时间的细心观察。如果你考本校的硕士博士,那么本科时候就要细心观察。如果考到外校,那么基本只有一年或者半年的时间供你观察。这时候选导师基本靠上面两个原则。第五原则:看导师是否排斥高水平同行。水平高低和宽容心态是两回事。一个导师水平可以不高,但是无法容忍高水平的同行,那么心胸就太狭窄了,跟着这类导师自己要小心。因为一不小心你水平比他高了就麻烦了。第六原则:看导师是否能承认自己的错误或者承认自己在某方面不懂。如果一个导师到处说自己这也懂,那也懂,那基本上是什么也不懂。真正懂的人,在非自己的研究领域中是非常谦虚的,不懂就是不懂,没有什么好害怕的。这类导师的共同特征是好大喜功,喜欢表面文章,喜欢出风头。跟着这类导师,如果你妨碍他出风头了,那你就有麻烦了。(这话自己理解)第七原则:看导师是否为学生着想。在力所能及的时候帮学生一把,这是一个导师的基本要求。如果这个导师有能力帮却不帮,选他当导师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如果你选导师本来就冲着就业,那么毕业的时候导师写个推荐信、打电话帮学生推荐一下等会有很大的效果。当然这要看导师的人际关系如何。如果导师没有政府机关的关系,你要他推荐,效果也不会太好。另外,现在很多同学希望出国留学,导师的推荐信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一个导师不给学生写推荐信,有两种情况:第一,正规的学术推荐行为需要谨慎。这通常出现在一些有声望的学者身上,海归人士尤其多。因为海龟需要考虑到国外的关系,如果推荐不符合条件的学生,毁了自己的名誉,以后在国际学术界就难混了。如果你碰到这种谨慎的老师,那么恭喜你,只要你确实很优秀,那么这类老师一般都会大力推荐。如果你本身并不优秀,那你乘早找其他老师吧。如果你很优秀,但老师还是不肯给你推荐,那么就是第二种情况:心胸狭窄容不得你有更好的前程。不要以为老师都是甘为人梯。整天为他人作嫁衣裳会让老师心理失衡。对于学术能力不高的人,嫉妒心更甚。但是,大部分国内的老师,在国际上名声并不大,写一份推荐信应该还是有这个雅量的。如果国际学术界名声不大,还整天以国际名声为由拒绝帮助学生,那么同学们就要注意了,出国可能比较麻烦。&&&&&&&& 第八原则:看导师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按照道理,学术不端行为检查是应该在第一位的。我把它放到最后一个,不是因为它不重要,而是因为它很无奈。对这个问题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学术腐败比政府官员腐败有过之而无不及。不是说都枪毙有误杀,隔一个枪毙一个有漏杀嘛!毫不客气的说,现在年龄在40岁以上的,没有学术腐败污点的教师并不多见。因为这是一个制度的悲剧。如果你发现你中意的导师过去有剽窃行为,那么不必太惊恐,关键看这种剽窃行为现在是否依然存在。如果一直存在,那要小心了。连学术名誉都不顾的人是不会顾及其他任何事情的,他想干啥一定会干,你跟着他要么共存亡,要么乘早发疯。如果过去有,现在没有了。那么这类导师属于浪子回头。谁都会有错,英雄不问出身。过去剽窃,肯定是被逼的(制度考核要求)、一时犯错(为当时剽窃风气所熏)。现在没有不端行为,肯定是自己知道错了。所以,这类导师的历史原罪问题,大部分责任需归咎于不合理的制度。根据中国的国情,只要现在没有不端行为,还是符合导师的基本要求,不是那种没有道德底线的教师。最后再说说导师一般如何选学生。毕竟这是一个双向选择过程。导师选人的标准相对比较简单,这取决于导师选学生的目的:学术潜质好(能帮自己写论文做课题)、做事不极端主义(比较好管理,不会出引人注目的让导师难堪的事情)。现在的导师,只要能带学生,一般都是有一些资源的。帮着做课题是必须的,否则课题还靠导师自己做不成?!导师课题多,你也忙,但对研究能力还是有一定的训练的。课题少,你的自由时间比较多,你可以发展自己的研究领域。根据我的观察,课题和就业没有太大的联系。&&&&&&&&看到很多研究生的帖子,说他们的导师是多么的差,多么的无作为,多么的垃圾,云云。&&&&&&&&作为过来人,我在这里谈谈选导师的经验,选择怎样的导师,能让你的研究生生活不虚度!&&&&&&&&首先,你要定位一下自己,你是想以后读博士呢,还是就拿个硕士就去工作呢?如果肯定要读博,那毫无疑问的,你必须选一个导师有能力带博士生的,而且在学术上有一定建树的!比如说,他搞的课题很新,能够追赶国际前沿,他本人是个真正搞学术的人,而不是靠当官,靠熬年头评上的教授或者院士,现在的院士已经不算什么了。院士,听上去名气是不小,但是如果他不能真正指导你的科研,痛苦的是你自己,你只能享受到――挂名的待遇。&&&&&&&&所以,对于有意读博的研究生,选择的导师最好是中年,真正奋斗在科研前线上的靠学术水平评上教授的人。学术水平如何体现?只要看看他的publication,英文的多,中文的少,重复题目的少,近年的多,第一作者的多,那就算可以了,SCI和EI收录等等可作为参考。那些个虚头八脑的专利啥的,如果不是国家发明专利,全都是垃圾。那些个专著啥的,如果就是拷贝人家教材,跟垃圾无异!我们看重的是原――创――性!&&&&&&&& 如果硕士以后就不想继续念了,那选导师的着重点就是别虚度这两年时光,真的学点东西了。别以为导师能对你找工作有很大作用,一个硕士生,人家才懒得管,成不成的都看你自己个儿!一个专业的学生,其去向,基本上都是靠自己八仙过海定的,没有靠导师的!招聘的时候,你报出导师名号,说谁谁谁,谁知道他是谁啊!大学和企业,本来都是各管一摊。&&&&&&&&现在的研究生人数太多了,每个导师带学生的人数也太多了,所以说想从导师那里“受教”,我觉得基本上很难!所以研究生教育就尴尬在这里,根本在短短的时间内无法从事科研,导师也没有像样的课题给你,授课的东西也仅仅是比本科深一点点或者干脆一样!研究生水平也良莠不齐,有真的很聪明能干博士的活儿的,有真的啥也不懂连本科生都不如的!有的“老”研究生,在工作单位工作可能十年之久!除了本单位那点玩意儿,根本和当代的学校氛围脱节太久了!有的已经拖家带口,勉强上上课,就得回家整孩子做饭了,有的属于大学“零存整取”,一般是学校在职员工,还有的是导员,免试推荐上研究生的,智商比小强高不了太多。所以,并不是每个人都想从研究生生活中“学“到什么真东西的。那你是哪一种人呢?&&&&&&&&我们假设你是应届毕业生,也许并不知道为什么考研,只是大多数人都考,而且现在工作难找,就考研了。考上之后,你想怎么度过这段生活呢?&&&&&&&&我认为,作为人生最后一段学校时光,混过去是不明智的,虽然毕业证书肯定是会给你的,因为你交学费了,既然交了学费,你还混,你对得起自己和家长吗?&&&&&&&&所以,这时候选导师,就得用排除法了,那种把学生当免费劳力的,净干些没技术含量的活儿的为他私人服务的导师断不可选!有的导师把学生当秘书,当热线电话服务员,当打字员,当抄书工,当绘图员,当程序员的,最为卑鄙!学生拿着国家的补助,自己交了大笔学费,结果成了他**的免费劳动力!稍微有点良心的,给几百块钱,良心让狗吃了的,干脆一毛不拔,学生为他干活的跑腿钱都不出一个子儿!对这种导师,我们只能毫不客气地竖起中指,因为他已经不配为人师表!&&&&&&&&那些名声一贯臭,对学生不理不问,或者经常恶言相加,讽刺打击辱骂学生的导师,也断不可选。这种人倒不是想压榨学生劳动力,但是因为人品太次,修养极差,有点学问但是没有德行,所以心理有点变态,经常会看学生不顺眼,用来出气。&&&&&&&&“消失型“导师也断不可选。这种导师,在学校占着茅坑不拉屎,露个面就搞他在外面的生意去了,每天就数他忙,你长年累月看不见他,打电话总是推脱,这种导师,跟没有一样!还有的干脆人就在国外,“遥控”指导学生地,都属于这种类型。&&&&&&&& “班主任型”导师也不可选。这种导师一般都是博导以上,指导的博士或者硕士生起码30多人,足够一个班了,这些导师还往往身兼数职,有行政职务,哪有精力来指导学生!!就是博士生,一个月能谈一两次,就该偷笑了!跟这种导师,名气你沾不了光,真东西一点学不到,就是个挂名入室弟子罢了,他都叫不出你的名字,你图甚么捏!&&&&&&&&“禽兽型”导师,建议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已经不必用人类的语言来批判了,女同胞们小心。&&&&&&&&除此五型之外的导师都可以选。哪怕就是个闲云野鹤型的导师,只要他有时间多跟你谈谈,你就能受益匪浅。当然,你也应该勤学好问,多掌握本专业的最新动向,向导师请教读书和paper清单。如果你本科的某门重要课程瘸腿,你当利用时间多补补。如果是在实验室,要好好利用第一次搞科研的宝贵机会,好好学习一下具体实验操作,勤问导师和师兄师姐们。&&&&&&&&如果你的业余时间主要用来学英语,不错,比泡网喝酒强。如果用来考各种证,也值得称赞,因为你有危机感。如果用来博览群书,好,胸有大志。用来打工,不提倡,除非你穷的活不下去了,以后你的工作生涯还长得很,但你的学习时间,仅有两年。如果用来看韩剧,那你可真让人失望。最后,对于单身女研究生们,这段生活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谈恋爱,不夸张地说,这是你们的最后的机会了,学校里来来往往都是斯文人,单身男生更多,潜力股也不少,这如果都捞不到一个男人,只能说你太挑剔了,太不可救药了。等你到社会上瞅瞅,你会怀疑进了大垃圾场,最不缺的就是猥琐男,找到个有共同语言的男人的几率比中彩票差不多。&&&&&&&&结语: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是如果师傅根本不领的话,你再扑踏也白搭。&&&&&&&&
分享给好友:
All Rights Reserved 图宝贝
本站声明:本站所转载之内容,无任何商业意图,如本网站转载稿件涉及版权、著作权等问题,请您来函与本站管理员取得联系,友情链接请加QQ,要求PR 或者 BR >=2(联系方式:QQ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监禁少女中文版下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