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民间习俗赦书特赦令怎么写写

闽南过年 习俗_百度知道
闽南过年 习俗
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
提问者采纳
闽南过年的习俗春节为一年诸节之首,是一年中最具喜气的节日。人们将过春节称为“过新年”。年,既是时间单位,也是节日名称,是年与年之间的大节。现在不少人总是感慨年味越来越淡,其实,旧时泉州关于春节的习俗是十分隆重精彩的。泉俗认为“年兜”——即除夕那天是祭祀祖先的重大节日。那天中午,家家户户都要尽力备办丰盛菜肴敬奉祖先,即便是贫寒之家也要尽力而为。供桌上摆满各色糕果和鸡鸭鱼肉,中间高堆“过年饭”,以陶钵盛大米(象征丰衣足食),上面再搁碗糕(因为碗糕俗称发糕,象征兴旺发达)、柑橘(象征吉祥如意)、红鸡蛋(象征吉祥、有福)、红米丸(象征团圆、圆满)和米粉蒸制的金、银锭(象征财源广进),中插春枝(象征年年有余,闽语中的“剩”就是“春”音,所以以前很多农户在过年时都要在存放大米的米缸和存放粮食的米囤上贴个“春”字,既寓意春节来临,更寓年年有余,有“春”——有剩余),供桌前还要再置放一个火炉(象征家运亨通、红火),一直摆到傍晚,再燃放鞭炮,子孙们就跪拜祖先,祭礼也告完成,俗称辞年。现在很多人家在除夕那天拜祖先没那么烦琐,一般就是备办一些丰盛的菜肴,给祖先烧香点烛、烧“金纸”,放鞭炮。安(安溪)、永(永春)、德(德化)等山城拜祖先一般要有米饭、“米果”(用饭米磨成米浆蒸制而成,即米豆腐)、炸肉丸、猪蹄、鸡(或鸭)和水果;泉州、晋江、石狮、惠安沿海一带拜祖先一般是用米饭、鱼丸、鸡卷、芋角(把大芋头切成块)、炸排骨、牡蛎煎(一种小吃,用新鲜牡蛎拌地瓜粉用油煎炸而成)和各色果品。——芋头也上供桌?也许会有不少人产生疑问,如果你看过芋头刚挖出来是怎样的,你就会明白了。刚挖出来的芋头是有许多小的芋艿附在一个大芋头上的,它象征着多子多孙,于是坚信多子多福的古人们就把它也摆上了供桌,希望多子多孙,人丁兴旺香。(另,闽南地区清明祭墓,有人也会将几个小芋艿放在墓碑前。其寓意同样是希望多子多孙,多子多福。)闽南人拜祖先多爱用鸡和鱼等荤菜是因为“鸡”谐音“吉”象征吉祥如意,“鱼”谐音“余”,象征年年有余。果品一般爱用柑橘,大橘(鹌鹑蛋那么大的橘子),糖品一般用金橘(是橘子的一个品种,只有半颗花生米那么大,味奇酸不能生吃,得去籽用盐水浸泡去其酸涩之味之后加白糖腌制熬煮成蜜饯,是泉州地区的山城永春所特有的,三明地区的尤溪也是主要产地)。这是因为“橘”谐音“吉”,闽语的“橘”和“吉”同音,象征大吉大利,万事如意。泉州有句俗谚:“清明(或冬至)不回家无祖,年兜不回家无某(妻)。”说明民间对于除夕吃团圆饭历来十分重视。过去泉州男性外出谋生者甚多,但无论奔波在多远的地方打拼,除夕日均要回家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农村更有“哪怕三只脚的凳子也要搬回家中过年”的说法。拜祖先多在中午,但除夕夜也是不能忽视的。北方除夕夜要吃水饺,南方则无此习俗,但除夕那天的晚餐也是极丰盛的,一家人团坐在一起,边吃边聊,气氛极浓烈。安(安溪)、永(永春)、德(德化)等山城在除夕那天晚上还要吃甘蔗。说到甘蔗,闽南地区过年时一般都要买甘蔗,少则两三根,多则七八根,十几根。因为买多了,一般是连带叶的蔗尾都留着,根部也不削皮,这样才能够存放得久一点。买回后一般都是放在门后,特别是大门——旧时大门为双扇门,左右两扇门后要各放一根连根带叶的甘蔗。因为除夕一夜连两岁,所以闽南人在除夕那天晚上都要吃甘蔗,寓意“甜头甜尾”,一年到头生活甜蜜幸福。吃完的蔗渣正好“炝火盆”。—— “炝”在闽语中就是“燃烧”的意思,一般是傍晚时分在家门口用田里的稻草、拾来的枯枝等东西堆成一堆成盆状(就是圆形的),然后放火点燃,寓意来年生活红火、兴旺,同时也有驱邪避灾之意,到了晚上,“火盆”快烧尽时,就用蔗渣放入火堆,充当燃料。而晋江(特别是安海一带)除夕晚上流行的是“跳火盆”,所谓“火盆”(或称“火群”),是在家门口以干薯藤、稻草以及“掸尘”用过的扫尘枝等燃起火堆,然后家中所有的男性成员逐一从熊熊火堆上跳跃过去,男婴由成人抱着跳过,外出未归的男人则由在家的兄弟替跳,同样寓意来年生活红火、兴旺和驱邪避灾之意。泉州、晋江、石狮沿海一带过春节还要蒸碗糕,有的还把碗糕叫做“发糕”。闽语的“发”就是发财、发达的意思,因为蒸碗糕得先“发酵”,所以碗糕寓意着能够发达发财、发家致富;米粉发酵好了,用旺火去蒸,糕的顶部就会裂开,寓意“笑口常开”,象征全家幸福安康、欢欢喜喜,整日笑嘻嘻;碗糕大都是做成甜味的,寓意生活甜蜜,吉祥如意。安(安溪)、永(永春)、德(德化)等山城一般没有蒸碗糕这习俗,但过年是一定要蒸“米果”的,即米豆腐,因为除夕那天中午拜祖先的时候一定要有“米果”,这“米果”是用普通的“饭米”(即煮干饭用的米)磨成米浆,然后再加入少量的盐和苏打粉用旺火蒸制成的,可以直接吃,或蘸酱油、醋吃,也可以煮成汤,或加入米粉煮汤。安(安溪)、永(永春)、德(德化)等山城在春节来临时还经常会做一种用蒸熟的冬米捣制成的白米果,也有人叫“冬米米果”,或直接叫白米果,一般做成圆饼状,蒸热后可以包白糖和花生粉,捏成饺子状直接吃,也可以切成条片状用香菇丁、冬笋丝、白菜丝、胡萝卜丝、芹菜丝和其他调料旺火热油炒熟了吃。另外,安(安溪)、永(永春)、德(德化)等山城在春节时还经常会蒸“芋米果”和“菜头米果”。 “芋米果”顾名思义就是掺入芋头的米果,就是把芋头去皮蒸熟后捣烂,然后放入“饭米”磨成的米浆中,加入盐和油爆葱花,拌匀后蒸熟。吃的时候要先切成大块的片状,再用热油炸后蘸酱油、醋等调料吃,味道很香。——依据个人喜好,也有不蘸调料吃的。至于“菜头米果”就是把做“芋米果”的芋头换成礤成丝的萝卜做成的“米果”(闽南话的“菜头”就是“萝卜”,闽南人喜好萝卜,因为“菜头”谐音“彩头”,寓意好财运,所以除夕那天和初一那天的饭桌上一般要有盘萝卜炒肉片或萝卜炖肉的菜),“菜头米果”的吃法跟吃“芋米果”一样。除夕夜过了12点,闽南地区还有个习俗就是“号正”,就是家家户户要点燃鞭炮,寓意辞旧迎新,迎来了“正月”,新的一年又开始了,又有了新的希望,美好的开始。有不少人家早早备好果品开始点“天公灯”——就是点亮门前的红灯笼,住套房的这灯笼一般挂在阳台上,住楼房的一般挂在最高楼层的阳台上,摆上果品,点上香,拜天公。同时,还要拜祖先。家里有安放神佛像的,还要烧香点烛的拜神佛,祈求神佛保佑全家人身体健健康康,出入平平安安,万事顺心如意。以前还有守岁的习俗,现在少有人守岁了——当儿孙辈的不能早早上床休息,要围坐在一起闲聊笑闹,通宵达旦的,据说,小辈们越迟睡,越能够让家中老人增寿,“守岁”,其实是儿孙辈对长辈表示孝心的一种方式。倒是一些不知疲倦的十几岁的小毛孩精力旺盛,通宵达旦地疯玩,他们或许早忘了守岁本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了。大多数人年前忙乎了好多日子,号正后,都休息去了,因为第二天还得早起。到了正月初一这天,全家都要早早起床,闽南地区有正月初一起早喝“金橘茶”之习俗。即清晨起来,要喝杯清茶,同时还要吃颗“大橘”或“金橘”,寓意新的一年大吉大利,顺顺利利。闽南地区正月初一这天的早饭必须是吃干饭——据说这天吃了干饭,出门才不会被雨淋。这天早上的菜肴中还必须有道“长命菜”和一盆以萝卜为主料煮成的菜肴。所谓“长命菜”其实就是芥菜,一般是前一天晚上要把芥菜一叶一叶的剥下,连叶带茎洗净后放入开水锅中煮烫变软,再捞起放入凉水中,然后用手把茎叶撕成长条状——记住,绝对不可以用刀切!待到第二天用油盐烹煮即成餐桌上的“长命菜”。因为芥菜株形高大,撕下的茎叶成长条状,这菜寓意长命百岁,福寿绵绵。讲究的人家第一口菜必须夹“长命菜”。这“长命菜”闽语就叫“长菜”。至于过年还须有萝卜做菜肴,则是因为闽南地区把萝卜称为“菜头”,“菜头”又与“彩头”谐音,寓意新的一年有好彩头,事事顺心如意。正月初一这天,闽南地区有不扫地,不动刀剪,不取井水的习俗。因为扫地寓意把财气都扫走了,所以,即使要扫地,必须从门口往里扫,寓意把财气往家里扫,垃圾也只能找个地方堆放,不能倒掉。刀剪为锋利之物,常常让人有受伤、流血之不祥联想,不动刀剪,是为了避免新的一年有血光之灾。所以,闽南人还规定除夕那天要剪好手脚的指甲,而且,之后只能等到旧历十六才能重新修剪。现在大多数人家都用上了自来水了,所以,不取井水的习俗也被渐渐淡化了。不取井水是因为传说井中有井神,初一那天去取井水就会动了井神,惹其发怒,从而给自家带来灾难。正月初二,闽南地区俗称“女婿日”,也就是在这天,出嫁的女儿要和丈夫回娘家探望父母。正月初四为迎神日,又称接神日。腊月二十四日这天,家家户户把灶王爷等诸神送上天,让其上天言好事,诸神在天宫玩够了,要到这天才下凡间,所以,到了正月初四这天就要把他们恭恭敬敬地接回家中供奉,以求神佛庇佑全家人新的一年平平安安,万事如意。正月初五这天,大多商铺开始继续开张,农人开始下地干活。正月初七这天为“人日”,一般要吃鸡蛋寿面。正月初九这天为“天公生”,与过年一样隆重。古人认为天是老大,岂能不敬天公?正月十五为元宵节,要吃汤圆,赏花灯。另外,对春节的习俗,泉州、晋江、石狮沿海一带有句顺口溜:初一场(这天摆开娱乐场,开始娱乐活动),初二场(昨天的娱乐继续),初三无姿娘(闽南呼妇女“姿娘”,此日妇女不上街),初四神落天(灶君从天上汇报回来),初五舀肥(这天农民要开始掏粪便肥田、农事开始了),初六隔机(这天妇女要整理织布机、开始织布),初七七元(这天要取菜、果七样做成“七宝羹”),初八完全(到了这天,年糕等好东西已经吃完了),初九“天公”生(这天是老天爷的生日,要拜天公),初十好食天(天气依旧寒冷,宜在家饮酒作乐),十一“倒去觅”(出嫁的女儿这天要回娘家探望)(注:其实,闽南地区的绝大部分县市是把初二定为“女婿日”,出嫁的女儿要和丈夫回娘家探望父母。),十二请女婿(这天,丈母娘要好好宴请女婿)。十三吃糜(稀饭)配芥菜(以前日子穷,好吃的东西到这个时候也都吃光了,要开始粗茶淡饭的日子了),十四搭灯棚(搭好灯棚,准备上元节的活动),十五上元暝(即上元节,也即元宵节),十六地妈生(有天公,当然有地母,这天是大地母亲的生日), 十七“那怎生”(节日就这样过去了)。也同属于泉州地区的安(安溪)、永(永春)、德(德化)等山城对春节的习俗也有句顺口溜,跟上面的那则大同小异:初一场(这天摆开娱乐场,开始娱乐活动),初二场(昨天的娱乐继续),初三初四宰猪兼宰羊(初三、初四,屠户已经开始杀猪宰羊卖肉了,意即市场开始热闹了),初五舀肥(这天农民要开始掏粪便肥田、农事开始了),初六隔机(这天妇女整理织布机、开始织布),初七人生日(女娲就是在这天造出人来的,是普天之下所有人的生日,这天要跟平时过生日一样,大家中午都要吃寿面加一对煮蛋——一个鸡蛋,一个鸭蛋)。初八五谷生日(在这天,五谷杂粮被五谷神创造出来并养育了万物之灵长——人类,所以,为了报答养育之恩,我们也要给它们过生日),初九“天公生”(这天是老天爷的生日,要拜天公。这个日子农村人是相当重视的,过得相当热闹,不亚于过年!一般在那天,人们都要早早起来“点天公灯”——就是挂上红灯笼,然后要准备整鸡,整鱼及其他食物、果品来拜天公,其中,米龟和甜果是必不可少的!米龟的皮是糯米粉做成的,极柔韧,讲究的人家要特地去田间采来鼠曲草,并把鼠曲草捣汁加入糯米粉再揉成粉团——鼠曲草有清凉下火,清肝明目之效用,节日期间以油炸食物及甜腻食品居多,所以,加入鼠曲草汁液吃了能够清热败火,解毒利肝,更有益身体健康,馅料有咸甜两种,一般都是豆沙馅,个别人做的咸味馅是葱头油炒晒干的萝卜丝,别有风味,做成的这种米龟又称“菜脯龟”(闽南地区称晒干的萝卜块或萝卜丝为“菜脯”)。初十“地妈”生(这天是大地母亲的生日,也要备办较丰盛的菜肴来报答大地母亲对人类的养育之恩),十一请女婿(丈母娘要请女儿、女婿这天回娘家探望并好好宴请女儿、女婿),十二请无来(去邀请没有来的意思),十三再去觅(再次请女儿、女婿这天回娘家探望)(注:此二句实为押韵而做的,并无实意。)十四迎灯敬(这天开始舞龙、弄狮——即舞狮等娱乐活动),十五上元暝(即上元节,也即元宵节),十六去讨钱(年前欠钱未还的,讨债的人只有到了这一天才可以上门讨债)。过了正月十五,“年”也就算过完了!一切又回复到平常的起居生活了。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闽南一带乡村过年习俗显得与城市不尽相同。乡村农家,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长年菜、发糕,并插上用红、黄两色纸扎的“春枝”,寓意饭菜长年丰足,吉祥发财。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门外,点燃待其烟绕火旺,男人依辈分跳过这堆火焰,边跳边念:“跳入来,年年大发财;跳出去,无忧共无虑;跳过东,五谷吃不空;跳过西,钱银滚滚来。”这叫“过火群”,象征烧掉旧岁的邪气,消灾过运,迎来干干净净、大吉大利的新年。“跳火群”后,就要用新扫帚打扫厅堂,扫完后扫帚畚斗搁在一起,垃圾堆放门边,希望如愿再从畚帚中走出来,帮助发家致富。同时要把跳火群未熄的余灰收集一些添于炭炉中,...
?????????????????????????????????????????????????????????????????????????????????????????????????????????????????????????????????????????????????????????????????????????????????????????????????????????????????????????????????????????????????????????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闽南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德化的历史谁能说一下?_百度知道
德化的历史谁能说一下?
我有更好的答案
德化是千年古县、中国三大古瓷都和闽南“金三角”对外开放县之一,位于福建省泉州。也是全国最大的西洋工艺瓷生产和出口基地。德化以盛产陶瓷而名扬中外。境内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人文景观丰富多彩。
唐贞元年间,析永福(泰)县之归义乡置归德场,后唐长兴四年(933年),闽王王延钧令场升县,取“归德”之“德”,鸣琴布化万民,所以命名德化县,并将善业寺辟为县治之所(即今址),传说宋代德化第一任县官刘文敏为“德化”写下一副冠联:“德风吹草绿,化雨润花红”,但德化县只产陶瓷,却不出文人。有个陈半仙云游到德化,见县治前二水平行东流,说要改二水平流为丁字形,谶言:“水流丁,岁簪缨”。杨梅富户林程闻言,即献资五十万民缗买田改溪,开凿未竣,夜间暴雨,洪水直冲,二...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德化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福建德化县农村的结婚风俗习惯-55BBS 我爱购物网
&&福建德化县农村的结婚风俗习惯
福建德化县农村的结婚风俗习惯
城区,中国福建泉州德化县龙浔镇程田寺格69号,因为本人不住在德化县,所以不知对不对,是上网查的
7条其他回答
你工作的地方如果可以办理社保医保 可以在厦门办理。如果厦门没有给你办理 你就可以在德化办理。好像也有人两个都办理。农村办理的都很便宜
我是德化人,我要发表一下一些话。。。。
这个学校今年来发展还是比较可以的,在半山腰上
不过据我了解,学校跟宣传册的宣传还是有差距的。。。 德化陶瓷学院还挺年轻,
所以那儿的建筑都很新,
宿舍当然不错,
因为我们德化去那儿的都是初中升高中的中专生(09年以前大专部和中专部都在一起),
大专不太清楚,
中专部极一般的,
总之他在德化口碑不咋地。
不过你要是来学雕塑的话还可以,
德化雕塑还算出名。
要学其他的就没必要了。
地理位置不算偏,因为德化城区不大,
那儿有一个景区,我去那儿都是走路去的,但是去那儿,一路都是上坡骑自行车不方便。
公交车5、6分钟就到。 详细说来的话
首先是学校的地理位置。位于福建泉州市德化县的凤凰山上。德化属山区,普通客车从市区的中心车站出发到德化的西门车站所需时间大概为三个小时。由于今年泉三高速公路的开通,将行车所需时间节省到一个半小时。
德化县城不大,主要街道有陶瓷街、瓷都广场(南门、新华都)、三角街和东大路,基本属于半小时便可以走遍的全程。这里的建筑不怎么样,除了新建的瓷都广场和三角街一代,其余都有些陈旧。车站有两个,一个西门车站,一个龙湖车站。我们一般只接触西门车站。交通很不发达,出行基本靠摩的。县城内除了一些农村客运车,很难看见公交。学校就位于县城边上的凤凰山上。周围的建筑有半山腰的<墅味府>餐馆、<凤凰山庄>餐馆、<绿水人家>川菜馆,两个烧烤小店(很难吃)<老将>饭馆(难吃又贵),陶瓷博物馆……学校附近还有个由武警驻扎的看守所和一个省级森林公园--唐寨山森林公园,环境还不错。学校以红色为主色调,共有十五栋建筑。分别为小卖部(二楼为活动中心)、专家楼(酒店型,已承包出去)、图书馆、机房实验楼、食堂、福尧楼(行政楼)、两栋教学楼、两栋教师宿舍楼、三栋学生宿舍楼,除此之外还有个实训工厂和澡堂。操场还是一片黄土,外加一些杂草。没有橡胶跑道;没有足球草地;没有室内体育馆,上游泳课也是到山下泳馆。学生宿舍以四人和六人为主。宿舍环境不错,每层七楼(第三宿舍楼为六楼),具有独立厕所,阳台,浴室,电脑桌和柜子。目前格局是男生一栋,女生一栋。宿舍每天十一点会熄灯(掐电),节假日除外(包括周末)。食堂共三层,一、二层为两个不同食堂,三层为员工住宿的地方。个人对两个食堂都不存在太大意见,具体的后面会提!澡堂承包给个体(宿舍浴室没有热水器),每次洗澡需花费人民币两元,而且老板时常没来开门,印象很是不好。教学楼分为东、西两栋。东教学楼以艺术生为主,西教学楼以纯文化和多媒体为主。实验楼有机房六间,除二楼第一间外,其他机房的电脑都很差,已经属于快要淘汰型的。福尧楼位于两栋教学楼中间,是学校教师和领导办公的地方。小卖部只有一个。由于学校外围和内部缺少竞争,导致学校小卖部、食堂服务都不是很让人满意。曾经这些东西价格、质量、食堂的饭菜、卫生都遭到过质疑,可是已经在这里过了好几年了也就无所谓了。
学校从05开始创办大专,至今不过四年,就现阶段整个学院也不过千把人。有很多专业都是才开设不久或者刚开,师资力量跟不上。加上很多老师是刚招进来的毕业生,对教学没有经验,老教师对新开设专业内容又不了解,导致出现个别专业教学匮乏。
整个陶瓷学院的的大致情况便是如此,除了公办之外已经没什么光环了。仅是个人了解的情况而已,不代表其他人意见。…仅做参考之用, 最后不要轻易相信学校的招生简章,因为里面的很多成分都有虚假或者夸大。未来是自己的,该怎么样选择当然得自己决定,这世界是没“后悔”这种东西的
德化“长命菜”郑廷瑜旧时大年夜,农村有吃“长命菜”的习俗。意思是吃了“长命菜”就能长命百岁,益寿延年。“吃命菜”做法很简单,即选择长得又高又嫩的芥菜。掰下几叶(连梗剥下)洗净,再从梗部撕威细条状(如撕咸芥菜),在清水锅里煮熟捞起,放在盘上,再拌上佐料,如酱油、辣酱、麻油、盐等。农家没那么多的讲究,想“长命”的想法却不分贫富贵贱,只把菜煮熟,拌上盐、少许猪油,最好是花生油之类的植物油,算是吃素菜,更能长寿。然而,佐料简单的长命菜实在是不好吃的,因为不轻切细,纤维又细又长,让人难以下咽。小时候,一吃这种长命菜,就让人皱眉头,而大人总说难吃也得吃,这是关乎寿命的大事,不容你不吃,只好细嚼慢咽硬吃下去。过去农民因为穷,过年没什么可吃的,就在自产的芥菜上变花样。据说芥菜是“好”菜,不冷不热,不温不火,即使是产妇吃了也不损身子;芥菜做的咸糟菜,同样是“好”菜。都可以当粮食吃,不会让人患虚浮水肿病。现在种芥菜主要是做腌菜或当饲料用,很少听说吃“长命菜”了。德化“芋子芋孙”郑廷瑜每逢婚宴寿庆、丧事、“对年”、“三年”,筵席上总有一盘芋头。这芋头很好很长,不挖它,第二年又伸出好多根来,又长出独立的好多芋头,繁殖能力很强。这芋头既能救命又酥松好吃,并且有很强的繁衍能力,于是后来就上了餐桌。除了好吃,还取子子孙孙的繁衍生殖,也像芋头那样无穷无尽之意。因此,芋头成了宴席上不可或缺的佳肴。芋头品种很多,最好吃的是槟榔芋,还有九棕芋、粘鼻芋、赤目芋……可蒸熟了吃;也可煮汤加佐料吃;还可煮熟透捣成芋泥吃。现在食物多样化,芋头仍是一道必上的菜肴,但大多做成芋泥,加上美味佐料,也是很惹动筷的。不管怎样煮法吃法,仍取“芋仔芋孙”、“护子护孙”、子孙繁衍兴旺之意。德化“鸟屎饭”郑廷瑜旧时,科学意识差,人们思想迷信。人有时会被天上或树上的飞鸟拉屎,脏了头发或衣裳,被鸟拉屎的概率是很低的,也很少见,人们以为这是“不吉之兆”,要想法了子“解厄”。方法是煮“糟菜饭”吃了“过衰”。糟菜饭俚语叫“鸟屎饭”。糟菜即芥菜腌制晒干的咸菜。用时先撕成条状,洗净切碎;米要“千家米”,又称“杂姓米”,最好是到各家各户去要一点,以前粮食缺紧,常由主人用自家的米去换。当然无法换得“千家”米,换三五家即可。比如一家4口人,一餐要煮二斤米,就换二斤米(不可过量,一餐应煮完),先洗净淘好浸透。煮时,一定要在露天上不要有屋盖或树遮(这一点很重要)的空地上,用石头垒灶支起铁锅来煮,烧的柴也是路旁,山地随手捡来的。煮熟了,全家人围着铁锅露天里盛着吃。说是全家人里有一个“衰运”,煮“鸟屎饭”吃,全家也一同吃。也能“过衰”。要是有剩余,碰巧有人来,也邀着同吃,这个人还千恩万谢,自己不必破费也能“过衰”,幸运得很哩。德化丁“摆大龟”徐艺星大卿宫位于龙浔镇丁村,始建于北宋末年。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德化县知县林及为该宫捐建石梁。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知县俞思冲为该宫题记。由此可见,大卿宫至少已有八百年以上历史,且很早就已影响遐迩,甚至官府也特加青睐。至今,该宫还保留有古代木刻漆金楹联及近代珍贵壁画等文物,是德化著名道教官观,被德化县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引人注目的是该宫“摆大龟”民俗,其由来说来话长。大卿宫供奉有保生大帝吴本。保生大帝以慈济苍生、救苦救难义举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香火播薪海峡两岸乃至东南亚等处。其中厦门市杏林海沧青蘸官、龙海市青蘸宫供奉保生大帝,在旅外华侨中影响颇为广泛,乃省级文保单位。保生大帝吴本生前是类似“尝百草、悬壶济世”的神农氏一般的历史人物,因生前为民做了许多好事,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缅怀,奉为神明崇敬。但是,“摆大龟”敬奉却是大卿宫独有的,仪式之隆重,影响之广泛,历史之悠久,在闽南地区是独有,令人叹为观止的。即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用糯米为主要原料,加工蒸熟做模拟海龟,栩栩如生。每头寿龟有“八仙桌”面大,多至上十头寿龟,供奉神案前,以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蔚为壮观。这种奇异民俗已沿袭几百年之久。崇龟、爱龟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俗。龟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被当成福、禄、寿、喜、财的吉祥象征,与龙、凤、麒麟并称“四灵”。我国远古时代还流传着一个传说:女娲炼石补天时,得到龟的大力帮助,用大龟的四足当擎天柱撑住苍天,才使“苍天补、四极正”,黎民百姓从此免遭洪水袭击,安居乐业。因此,我们不难从大卿宫“摆大龟”透视出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折射及深厚影
我觉得这地区的婚嫁习俗应该差不多。 我这里有些资料,你参考下吧。   闽南包括的县市有:泉州市、晋江市、石狮市、安溪县、永春县、南安市、惠安县、德化县、金门县。厦门市、漳州市、龙海市、云霄县、漳浦县、诏安县、长泰县、东山县、南靖县、平和县、华安县、龙岩市、漳平市、大田县。
  闽南人在婚嫁中的嫁妆品种繁多,丰富多彩,其中有吃的,有穿的,也有日常用的,也有祭拜祖先与神明的供品,这些嫁妆都有其特殊的寓意,令人称奇。而且还分为一担一担的好几担!第一担是装吃的礼品。在吃的嫁妆礼品中,礼数最重当数“轿前猪脚”,要前后两腿,重量十至二十斤,以显示礼品份量。其次是“四果”,即由米香糖、冬瓜条、冰糖、茶叶等组成,当地称为“四果甜”,有幸福甜蜜之意。另外还有农村自制的甜@、发@之类,称为“压房@”,有建家立业、成立房头之意。以上这些东西要用两只竹篮装上,系上红布条或红纸条送到厅堂和新房祭拜,以求早生贵子。另外,还得准备肉、面、糯米甜饭、香烟、酒等食品。第二担是装衣服的皮箱。穿的东西会比较简单,现在除了新娘随身的衣服外,已不带很多的服装。但如果在凭票供应的年代,就有八套或十套的要求,当时有俗称:“尼龙袜要四双,四件衬衫的确良……”的唱词呢!可见当时棉布紧张时新娘对服装数量的要求。现在,虽然对衣服的数量不大讲究,但也有部分人准备了古色古香的红袄、红裙、蓝布长衫、白黄身(白、黄布做成,男女各两套),以备以后父母做寿拜堂及百岁年老时用,以此来体现男女双方家庭厚道又有世家底。第三担在嫁妆的礼品中最含糊不得,它是准备祭拜祖先和神明的供品。大致有大红烛数对,香数把,鞭炮数串,红包数包(称为“房头礼”),还有年糕点心等祭品,所有供品数量都要二、四、十二等双数,以图吉利。然后放进两只做工考究的红篮里,当地称为“红盛”。在靠近客家人居住的乡镇,有送保家灯(煤油灯)到男方家的习俗,为添丁发财之意。用的东西最多,大到彩电冰箱、摩托车,小到针线盒,真是无所不有。较传统有“三盒”之称。即一要首饰盒,里面放着父母陪嫁的金银首饰细软等贵重物品,以示娘家富有;二要梳妆盒,里面有花枝、胭脂水粉、梳子、镜子、红丝带等八件东西,有父母惜女之意;三要针线盒,里面有剪刀、红尺子、针线等缝补裁剪要用的物品,有新娘手艺好,勤快之意。另外,女人洗澡用的桶(俗称“红脚桶”),枕头枕巾,毛巾牙刷,口杯茶具,脸盆等日常用品样样齐全,这就是闽南嫁妆的趣味性和它的特色所在,不过,时至今日,有不少的习俗已为现代的婚娶习惯所取代了。
  闽南民间举行婚礼期间,总有一个能歌善唱的“送嫁妈”(主持婚礼仪式亦称“送嫁姆”),在高声诵唱,贯穿于整个婚礼,既庄重严肃,又诙谐风趣,为婚礼增添喜庆、祥和、美满气氛。   婚礼的第一个礼程是在厅堂中进行象征性梳妆打扮,新娘新郎让人在头上各梳三下。这叫“上头”,表明正式成了大人。在新嫁家,“送嫁妈”请新娘到厅堂,诵唱:“请出厅,请出厅,做人好名声。”新娘坐下时要唱:坐得正,坐得正,新人得人疼。抹茶油时要唱:茶油滑、茶油乌,今年来,今年生查埔(查埔,即男孩)。”梳头时唱:三下木梳,两个撒篦(撒篦,即篦子)生子好人品。迎亲队伍的最前头有人抬一根连枝带叶的青竹,俗称“竹扫”,表明新娘有“节”(贞节)。竹上系一块猪肉,据说这是祀每于做喜事时来捣蛋的白虎神,可逢凶化吉。接着是新娘轿(或车),后面还有人挑一担用布袋装的“子孙桶”,表示新娘早得贵子,挑的人可得大红包,但要善诵祝福歌:“子孙桶,吊起起,前苑园后果子。”新娘上轿(车)前必先哭几声,表示依依不舍,这样婚后才幸福,俗称“哭好命”。“送嫁妈”要替新娘盖上紫帕,并诵唱:“紫帕罩上头,新娘贤惠新郎能。罩于前,新娘好人缘;罩于后,夫妻吃到老、老、老。”轿行几步,新娘要从轿(车)上丢下摺扇于路,表示抛弃不好性癖,俗称“放扇地”(谐音“放性”),“送嫁妈”遂唱道:“放扇,放扇,新娘好生侍(生小孩顺利)。” 迎亲队伍回来了,但花轿(车)只能停在堂屋门槛外。这时男方侄儿手中捧两粒柑桔(谐音“甘吉”),引出新娘,并由伞或米筛遮日,俗称“过米筛”。“送嫁妈”高声诵唱:“新娘请出轿,生子哈哈笑。”新娘进新郎家门槛,要先跨过燃烧炭火的“火炉”,闽南话“生炭”与“生殖”谐音,以求兴旺。“送嫁妈”唱:“跨火烟,年年春,隔年抱查埔孙(男孩)。跨会过,夫妻和好百廿岁。”新娘新郎双双同拜天地、祖宗、父母。拜毕就入洞房。接着吃:“合卺酒”(也叫酒婚桌),桌上有十二道菜,表示每年十二个月,月月美满。“送嫁妈”一边为新娘夹菜一边唱:“吃猪心,恩爱共一心;吃猪肝,新郎发财做大官;吃鸡,才会起家(兴家);吃红枣,年年好。”接着是吃“新娘茶”…… 结婚第二日,新娘出洞房,走到厅堂会见家中亲人,俗称“出厅”,这是婚礼的尾声。随后,“送嫁妈”陪新娘熟悉今后劳动路径、地点、表明闽南新娘热爱劳动。“送嫁妈”象征性指示新娘熟悉每一项工作时,都要高声诵唱一支歌。 新娘到灶前时要唱:“启灶君,起火不会熏,煮粥快滚。”新娘到井边时唱:“水井清清,新娘手灵心灵;井水明明,生子传孙富不会停。”新娘到养猪饲料缸“送嫁妈”边呼叫猪“?啊?,?啊?……”,一边唱:“搅潘(泔水)搅会浮,喂猪象只牛。把潘泼上壁,一窝猪仔十二只。”新娘出嫁第一次回娘家,俗称做“头次客”,时间各地不一,有第二、三日或十二日等,新郎也同行,须在黄昏才回来,俗称“暗暗摸,生查埔(男孩)”。女家会送一对带路雏鸡和两株连根带尾的甘蔗(意为从头到尾都甜),鸡、蔗表示子孙昌盛;还送米糕(意为步步高),供女婿带回去,结婚至此始告结束
泉州,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是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经济总量连续11年名列全省第一,是福建省经济中心。北承省会福州、莆田,南接厦门,东望台湾宝岛,西毗漳州、龙岩、三明。现辖鲤城、丰泽、洛江、泉港4个区,晋江、石狮、南安3个县级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待统一)5个县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泉州通行和漳州、厦门、台湾等同一种方言:闽南语。  别称:鲤城、刺桐城、温陵  Quanzhou为泉州的英文名称。  地理位置:北纬24°22’―25°56’,东经117°34’―119°05’  全市土地面积11015平方公里。总人口774万人(不含金门县),汉族占人口总数的98.2%,少数民族占1.8%。少数民族有48个,以回族、畲族、苗族和蒙古族居多。泉州风俗民情古朴精深,别具一格。儒、释、道等多种宗教并盛,互为融合。  泉州是著名侨乡和港澳台同胞的主要祖籍地。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祖籍泉州的华侨、华人624万人,港澳同胞70万人。在台湾,有44.8%的汉族同胞(约900万人)祖籍泉州。   泉州市市雕飞天迎宾泉州市依山面海,境内山峦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错落其间,海拔千米以上大山有455座,主要分布在德化、永春、安溪和南安的部分山区。戴云山脉从东北部向西南延伸,主峰海拔1856米,在德化县境内,有“闽中屋脊”之称。境内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由中山、低山向沿海丘陵、盆地平原过渡。泉州海岸线曲折蜿蜓,大部分为基岩海岸,总长约421公里,有湄州湾、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四个港湾及肖厝、崇武、后渚、梅林、石井等14个港口。泉州地跨中南两个亚热带,即戴云山西北部常年温暖的常绿阔叶林带和东南部常年湿热、有短期干旱的亚热带雨林带。泉州常年雨量充沛,境内溪流多达35条,总长1620公里 ,境内最长的河流是晋江,水资源相当丰富。泉州地区太阳辐射总量较高,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加上雨量充沛,堪称“闽南大温床”,对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糖、油、麻、林、果、茶等经济作物极为有利,是乌龙茶、桂圆、柑桔的全国生产基地,安溪铁观音和永春芦柑是拳头出口产品。主要经济鱼类近百种,产量较大的鱼类有20多种。浅海滩涂面积118万亩。盛产牡蛎、蛏、蛤、螺、海带、紫菜等贝、藻类。主要有铁、猛、金、煤、石英砂、花岗岩、高岭土、地热、矿泉水等20多种,德化高岭土质量居全国前列,是德化陶瓷的主要原料
德化,位于福建省中部、泉州市北部,是“闽中屋脊”戴云山麓的一个千年古县,全县土地面积2232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202个村(社区),人口31.23万。德化是一个资源丰富、特色明显的县份,境内山多、水足、矿富、瓷美,素有“闽中宝库”之称,是著名的“中国瓷都”,也是福建省最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更是福建最佳旅游目的地。德化县大大小小的山不计其数,仅1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258座,境内更是有福建第二高山、海拔1856米的戴云山耸立其间,还有海拔1781米的石牛山和海拔1658米的九仙山,如今也已成为了著名的旅游圣地,让八方游客流连忘返。境内溪流密布,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溪流有9条,其中以汇入闽江支流大樟溪的合⒂肯睿叵髯艹495.06公里(溪面宽在10米以上),年径流总量22.95亿立方米,是泉州饮水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福州的重要水源之一。可供开发的水力资源30.2万千瓦,是我国首批100个农村电气化试点县之一,2002年被评为“中国小水电之乡”,2004年在福建省率先成为全国水电农村电气化县
扫描下载客户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间借贷借条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