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1969年胡晓义不再担任副部长国家团结部部长是谁

马新闻部部长:达致一个大马 友族学华语加强团结――中新网
本页位置:
马新闻部部长:达致一个大马 友族学华语加强团结
  中新网10月4日电 据马来西亚《中国报》报道,大马新闻、通讯及文化部长莱士雅丁指出,生长在多元种族国家,我们必须尊重彼此的宗教及文化,对于民族间有好处的事情,我们要接受;相反如果对各族有破坏的事情,我们必须将它“踢走”。
  他说,政党都有各自的理念,虽然理念不同,最重要是大家皆注重一个马来西亚的概念。
  “如果要马来西亚更为成功,巫裔及印裔同胞都有必要学习华语,虽然马来文是大马的主要语文,但基于华语已越来越重要,也成为国际语言,因此绝对有这样的必要。”
  莱士雅丁10月2日晚为森美兰中华大会堂主办、森州华团及芙蓉中华中学协办的中秋文化节“和谐同心庆丰秋”开幕时,这么发表谈话。
  他重申,要达致“一个马来西亚”,不能单靠国家语言,即马来文才能有效的推崇,必须加上各种族文化及舞蹈活动,才能达致目标。
  他指出,大马是多元种族国家,包含各友族的文化及舞蹈,为了更有效发挥这方面,当局已在吉隆坡设立文化剧院,以收纳各种族文化精粹。
  “首相将于10月18日出席霹雳州一项活动,届时各族将会呈献部分文化活动,以在文化剧院正式启动前,先带出此概念。”
【编辑:孙金诚】
----- 华人新闻精选 -----
??????????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马来西亚总理署部长南希苏克利在也发文称:&祝总理生日快乐。愿真主保佑您,以实力与大智慧领导国家。&联邦直辖区部长东姑安南则附上总理纳吉布的照片,并说:&祝纳吉布生日快乐。&
  据报道,马来西亚通讯与多媒体部长阿末沙比里于当地时间当天上午7时20分,在社交网络上表示:&生日快乐,纳吉布!愿毅力与诚意成为履行职责的力量。&阿末沙比里这则祝福发布过后获得多名网民的转发。
  马来西亚国防部长希山慕丁说:&祝总理生日快乐:没有任何人可以破坏马来西亚种族间长久以来建立的团结。&此外,马来西亚教育部副部长拿督叶娟呈和礼让区国会议员哈敏沙慕里也表示了祝贺。
  当地时间23日,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迎来62岁生日,马来西亚多名内阁部长、国会议员和网民通过社交网络发文献上生日祝福。
------分隔线----------------------------
下一篇:没有了现届委员会
第10届委员会
总会长专栏
小组/委员会
教育总基金委员会
文化总基金委员会
财务委员会
策略研究委员会
社会事务委员会
经济研究委员会
文化委员会
教育及人力资源委员会
出版委员会
华总-全国华团文化咨询委员会
筹建会所委员会
会所规划委员会
特别事务委员会
马来西亚20年行动方略推动委员会
马来西亚华人思想兴革协调委员会
华团事务委员会
国际交流委员会
修改章程小组
对日索偿工委会
“尊师重道计划”工委会
玻璃市华人大会堂
吉打华人大会堂
槟州华人大会堂
霹雳中华大会堂
吉隆玻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
森美兰中华大会堂
马六甲中华大会堂
柔佛州中华总会
彭享华人社团联合会
登嘉楼中华大会堂
吉兰丹中华大会堂
砂拉越华人社团联合总会
沙巴中华大会堂
(吉隆坡1日讯)隆雪中华总商会会长拿督戴良业指出,505全国大选后,大家会感觉到首相拿督斯里纳吉似乎很少再提“一个马来西亚理念”。
“有人认为`一个马来西亚’的理念是政治口号,但是,我认为,如果我们说不要强调种族,一个马来西亚理念其实就是融入了所有的人民,这是一个大团结,我认为是一个很好的理念,怎么实行是另外一个问题。”
隆雪中华总商会配合该会庆祝成立110周年所出版的特刊,於日前举办一场题为“505大选之后,华社路在何方”的圆桌会议,邀请各华团及华教人士来探讨这个问题。
出席者包括隆雪中总署理会长陈怀安律师、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副总会长丹斯里林锦胜、董总主席叶新田博士、教总主席王超群、七大乡团主席缪进新、华总总秘书蔡维衍博士、华总副总秘书拿督陈耀星博士、隆雪中总110周年纪念特刊小组主任黄和平及110周年纪念特刊主编陈圆凤。
戴良业在主持座谈会时指出,308后,我们换了一名新的首相,就是拿督斯里纳吉,他很刻意的要争取华人票,几乎有求必应,虽然还有很多东西没有争取到,譬如统考文凭没有被承认,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对董总教总也很友善,参加团拜等,对中总也是有求必应,所以他提出一个马来西亚的理念,也很大胆废除土着的一些优惠特权。
505大选后极端言论抬头
“但是,505后,他推出土着经济政策、土着议程。我们生意人可以感觉到,马来中庸分子和高级知识分子有2种想法,一种认为应该继续争取华人的支持,一种认为应该给华人一些教训,让他们了解支持反对党的痛苦,说是要惩罚我们。
“所以就出现了官员对我们不理不睬,我们遇到了种种问题,不像以前比较容易谈,这就是505之后的问题,好像有些报复心态,也看到很多人在发表极端的言论,种种极端的言论也抬头了,一个马来西亚理念已经被压下去了。”
戴良业认为,实际上绝大部份马来友族对华人还是友善的,大部份马来西亚人也是友善的,各民族还是有机会融合在一起。但是,有些人为了达到政治目的,他们认为这条路线可以当部长,可以当英雄,这种情况确实存在。
“我们要自己努力追求国民团结,如果我们要强调华人或是马来人的问题,我们永远吃亏,我们只有20多巴仙的人口,10年20年后可能更少。我们还是要有一个大的框架(Big Picture)思考问题。”
蔡维衍:马华不入阁 “华社问题须自行解决”
华总义务总秘书蔡维衍说,1969年的513事件后,马华失去一些重要的内阁职位,譬如财政部长,起因也是因为华人在那一年的大选中,不支持马华。
他说,505大选后,马华不入阁,以致董总、教总、中总和华总在处理华社问题的时候,必须自行找相关部长或是有关部门解决。
“马华不在内阁了,所以不能传达我们的意见和心声,虽然他们在国阵的会议内可以谈到一些问题,但是,一些切身的问题,我们还是必须自己去谈。”
解决问题胥视政治力量
他说,505之后,有人说要变天,但是,我们要看,要变天的那一派所获得的华人选民支持率是不是已经到了最顶点?说是有85%华人支持他们,他们有机会得到100%的支持吗?如果有,可能就会变天。或是他们可不可以得到其他马来西亚人的支持?
“从505的成绩,我们可以看到公正党并没有得到更多马来选票的支持,伊斯兰党也没有,民联还是失去吉打州政权。在这种情况下,很难预测变天的可能性!如果不能变天,那么现在的情势将一直持续下去。
“以后,要解决华社的问题,要看政治力量,要看我们的选票有多少,选民有多少。看着我们的人口比例越来越少,我们政治力量就少,很难恢复1969年以前那种`平起平坐’的力量了。”
须跟马来友族合作
他说,我们要追求突破,就要跟更多马来友族合作,跟他们做朋友。但是,在这方面,无可否认,我们会面对语言的障碍。语文障碍使到我们彼此不能彻底交心的沟通,不够深入,讨论问题的时候就不够深度。
“即使在由华总主办奥士曼阿旺团结奖活动上,马来人反应不热烈。讨论到最后,马来朋友需另外重新再搞,我们也不知道怎样参与,所以这个国家团结奖得奖人一直还未能产生。我们觉得,和友族在一起,总是觉得彼此间有隔阂,感觉不太容易在一起,以后,我们应该要克服语言的障碍。”
陈耀星:提出具体解决问题方案 马华入阁应有共识
华总义务副总秘书拿督陈耀星说,一个马来西亚理念看起来是很好,实际上和国家宪法及国家原则所谈的没有分别,但根据国家宪法和国家原则,已经明确说明各种族的权益,马来土着的政府地位也说得很明确。
他说,受到政治局限,首相在308大选后的支持力量也不是很强,所以就喊出一个马来西亚理念的口号。
“但是,505之后,首相不再提一个马来西亚口号,有些新闻播报员还是会说`SALAM1MALAYSIA’,反而是首相本人完全不再提,因为巫统内部对这个理念一直不太支持。”
他说,他曾经在马华和华社的对话上说,没有人会反对马华入阁,但入阁之前应该要有一个共识,就是马华对华社各种的政经文教课题,要有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时间表。
他认为,既然马华一年没有进内阁,现在要进,一定要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否则,华社为甚么要支持马华入阁?
叶新田:华教最高利益为依归 董总延续超越政党
董总主席叶新田揭露,在505大选宣传期间,董总也面对很大的冲击,特别是在后期,有些人眼看似乎要变天了,在网络上认为董总也应该表态支持民联,认为只要民联掌权就可以解决华教问题。
“我们并没有这样做,因此,也面对很大的压力,如果表态就会引起很多内部问题。”
他说,要做到超越政党不超越政治,董总把母语教育当成华教的一个诉求,也当成是国家教育的环节来处理。
充份利用308后有利形势
谈到更早的308大选,叶新田说,他们当时充份利用308大选后对华教有利的形势,也确实得到一些好处。
“我们组团访民联执政的州属,包括槟城、雪兰莪、霹雳和吉打州,也得到一些正面的结果。例如,霹雳州民联政府就答应拨出2500英亩的土地给州内九所独中作为以地养校的目的。雪州政府每年拨出40万拨款给州内的4所独中等。
“砂拉越州政府也拨出5千英亩的土地给砂拉越所有的独中,在国阵执政的某些州属,对独中也有拨款。”
他指出,只要能以华教的最高利益为依归,遵循华教的基本原则,不论来自哪一个政党,董总都可以跟他们合作。
“所以,我们会继续这个超越政党的路线,这也是一个基本原则。”
华教需所有华团力挺
他认为,华教问题不是董总或是教总等文教团体的问题,而需要所有华团,包括华总、中总有影响力的团体大力支持。
他说,这不仅是族群的教育,也是国家教育的环节。华教是牵动华社神经的问题,一些执政党在这方面的表现受到非议,影响到他们在大选的表现。
他指出,有一些人反对马来团体与董总合作,譬如最近(4月11日)贸消部长拿督哈山马力指责董总是种族主义组织,也批评支持董总的马来团体。
他强调,虽然要争取其他友族的支持,这方面是会有困难的,但是董总也要坚持。
他说,要解决华教问题,通过领导人实现是一个策略,也必须要根据华教的要求,把目标列出来,告诉会员及所有人,我们要争取的是甚么,别人才能有所根据考虑跟你结合在一起。
所以,他指出,董教总在争取华教利益问题上,一定有一个目标,有一个最高原则。假如你避开这一点,只是说我们会见到高层领导人,是不足够的。因此,我们更要向他提出要求,以达到华教目标。
王超群:盼带来改变 华社寄望两线制
教总主席王超群说,从大选的成绩来看,两线制是华社里大部份人所寄予的一个希望,希望两线制的落实会为国家带来一些改变。
“因为许多问题一再发生,大家对现有的政府失去信心,甚至感到灰心,因此就出现了换个政党执政的想法,看看是否能够有所改善。这可说是华社里大部份人的看法。所以在308和505,华人票大量投给反对党。”
他说,其实,除了华人社会,也有许多马来选民把票投给反对党,其中雪兰莪州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特别是年轻的马来选民及国外留学回来的马来选民,也许思维有所改变,因此很多都支持反对党,这也促使了民联再次在雪州执政,而且赢得更多的议席。
华社问题关键在政策
王超群说,今天,不管是在教育或是商业领域,华社都面对很多问题,这关键在於政府的政策。如果政策不改,问题永远存在。
他说,其实,首相之前提出“一个马来西亚”——以民为本、绩效为先的理念,是很好的治国模式。如果各族群都能够给予认同和支持,特别是马来友族能够积极响应,秉持“一个马来西亚”的精神,大家共同努力,并加以落实,情况可能就不一样,因为各族群都能够获得平等待遇,而且在强化了绩效的重要性后,也将能够提高国人的竞争力,惠及国家的发展。
他说,在马哈迪掌权的时代,就推行了许多种族主义政策,一再灌输种族主义的思维,包括歪曲事实,蓄意渲染华人要剥夺马来人的利益,企图制造族群间的恐慌,破坏族群间的良好关系。在这种极端种族主义思维的长期荼毒下,确实是导致许多马来人对其他族群,特别是对华人有抗拒心理,并处处阻扰华社的发展,尤其是通过各种政策来加以限制华社在各方面,包括教育的发展。
“所以,谈到华社路在何方?我想,我们要先让思想极端的马来人改变思维,否则,我们的前途是很不利的。”
中总华总出面 马来人或能接受
他认为,要想办法改变马来人的想法,能扮演这个角色的,我看像是中总或华总,这些没有直接和教育有关的组织,或许马来人比较能够接受。
他说,如果有些华教问题由中总出面,就可以显示出这是广大华社的看法,是宏观的看法,而不只是董总或教总的意见。
“这也能让他们了解,其实董总教总提的观点并不是种族的,并不是为了单一种族,而是为了团结各族群,为了国家的整体发展。”
他说,在505大选之前,他们参加了马华所召集的教育问题圆桌会议,和官员面对面的讨论华教问题。
“我们发现,当时教育部官员的态度和现在的态度完全不同。505大选后,他们没有把马华领袖看在眼里,同样的他们也不把我们这些专业团体看在眼里。”
他认为,目前教育问题还是被政治所牵扯着,因此一定要有政治力量在里面斡旋,才比较有效。
林锦胜:各族投票动机不同 推行两线制不简单
中华总商会副总会长丹斯里林锦胜指出,以马来西亚这样的人口结构和生态,要真正推行两线制,政权随时更替,并非如一般人想像的有如更换手机号码那么简单。
“我们看看过去,1969年华人有接近40%,而现在只有26%,要改朝换代,还要依赖其他民族响应,但是,其他民族为甚么一定要响应华人?其他民族自然有他们自己的理由和动机,在大选时应该怎样投票,没有理由因为华人要换政府,他们也无条件跟着诉求换政府。”
美国政治模式与马不同
“我们是多元种族社会里的少数民族,又不能好像美国黑人那样完全融化在多数民族的宗教文化,即便真的能够实现两线制,情况也不可能成为奥巴马的翻版。我们很向往美国的政治模式,由少数民族黑人担任总统,去管理一个白人居多的国家,反对党也不断以这种论调,吸引华人敢敢更换政府,由於政治情绪特别高涨,华人也纷纷以为505肯定改朝换代。”
他说,奥巴马虽然是黑人,但是,他其实是一个典型的美国人,融入多数人的宗教、语言和文化,除了皮肤不能改变之外,他是一个标准的美国人,有这样的少数民族担任总统,多数民族当然不会感受威胁或抗拒。但是,在马来西亚,华人讲华语,印度人讲印度语,马来人讲马来语,在这种结构下,我们即便实现改朝换代,政权最高职位必然交给多数民族担当,少数民族绝对没有能力统领整个政治江山。
他说,在宗教文化语言没有真正融为一体之前,少数民族只能分享一定局限的权力,要好像美国黑人那样担当国家领导人,恐怕是数百年之后,才能兑现的事情。然而,华人不但在505没有能力更换政府,反而因为过度支持反对党,而造成自己陷入边缘荒野化,所以,才出现今天的座谈会主题,505后前路在何方?
他说,有一点大家要关注,谈到经济方面,现在的国阵政府跟中国是友好的,首相纳吉是很愿意亲近中国的,如果换了另外一位首相,到底是亲美还是亲中?
“由於历史情意结,纳吉先父是当年率先打开马中邦交门户,我想纳吉是历来最亲中国的首相,这一点应该是华社特别珍惜的,但是,华社看来并不在乎,他们不顾后果倒票翻票,一定要推倒政府。”
华人心声需华基政党传达
另一方面,林锦胜说,不论华社面对那一方面的课题,都需要经过一个华基政党向政府,向内阁传达我们的心声,因为部长和部长之间是可以慢慢谈商的。
他认为这个传统的模式,是最恰当最理想的方式。一些人主张公民社会式的议事决事模式,大家一起出来该讲则讲,当说则说,结果越讲越乱,越讲情绪越高涨,事情闹大闹僵了,情况对华社更不利。
“譬如宽柔中学建立分校,就是由当时的马华署理总会长和当时首相敦马哈迪,经过多次协商谈判,编制出来的方案。当时在任的教长纳吉毅然批准宽柔的请愿,一纸批文注明允准扩建新校舍,但是,宽柔董事部没吵没闹,善用这纸批文把古来分校建立起来,发展成为今天的规模,不是很好很管用的方案吗?
“今天的一些教育问题,正是安华担任教育部长的时候搞出来的。以我的看法,即使民联执政也不会改的,因为这里面还牵涉到教育法令的问题。安华以前极端,现在还没有重新掌权,当然摆出开放的姿态,但是,看看马来西亚的政治现实,凡是亲华人的首相,将得罪马来人,同时又不能得到华人的谅解和支持,最终权位不保。”
华人政治反应一错再错
他说,华人的政治反应一错再错,拥有亲华人首相的时候没有珍惜,到了这个首相倒台失势之后,才开始感叹以前比眼前更好。当年东姑倒台之后,很多人觉得东姑是很善良很仁慈的首相,对待少数民族特别宽容,可惜,在1969年大选,反对党乱乱煽动华人投下反对票,东姑被党内势力拉下台,华人政治实际上看到一线生机,但是,又被自己的选票打败了。
他认为,任何问题都需要通过华基政党在国阵精神下协商的,没有必要吵吵闹闹。华人太过相信反对党的说词,以为吵吵闹闹可以抬高华人的政治力量,可以改变华人的政治命运,但是,大家看看现在的政治生态,反对党那么多国会议员和州议员,除了平时发表文告指点政府应该怎样治国施政之外,他们还能做些甚么?
他说,现在伊斯兰党提出要实施伊斯兰刑事法的问题,巫统的穆斯林议员基於信仰的关系,是不能提出公开反对的。一些华人以为应该加强伊党的力量,去对付巫统霸权,结果引出神权政治随时到位。
“我想这是一个大是大非的关口,历史的任务诉求我们一定反对神权断肢,否则,这个国家从此踏上不归之路。如果马华在内阁担任部长,就可以跟巫统协商看看怎么解决这个伊斯兰刑事法的问题,这些问题都要跟首相谈过才可以解决,只有首相的立场最重要。”
他也说,今天有人说民联执政后怎么怎么好,其实以槟城来看,有很多成就也是国阵执政的延续,雪州的发展还好,看看吉兰丹,没有发展,要买甚么都买不到!反对党把雪州和槟州的经济成就无限度扩大,但是,大家要记得,这两个州属的华人人口比率很高,要搞好经济并不困难。事实上,在国阵执政时代,这两个州属的经济表现也是差不多,只不过当时的州务大臣和首长,不会拚命包装宣传而已。
缪进新:新的或更差 “推倒政党未必解决问题”
七大乡团主席缪进新认为,不是把一个政党推倒了就解决问题,新的政党可能也是一样的,或者更差。这是不一定的。
“所以,我认为,各个社团在发表谈话,在影响我们自己的社群方面,影响华人方面就显得很重要,这种影响也许不是马上的,但是为了下一代,也许是10年或是20年后才能看到的,把我们的国家带到一个大家都能安居乐业环境。”
他说,505之后一年了,并没有太大的改变,我们的生活也一样过,牢骚还是一样多。我觉得,我们感觉苦闷,主要是政治方面。
他指出,有人说,华人只有二十多巴仙,改变不了,可是,我们看看新加坡,他们有八十多巴仙的华人,又改变了甚么?他们只是改变了华人,把华文教育铲除了。华人多不是绝对的。有人说华人要增产,增加人口,我觉得,这只是一个课题,但是,不是决定性的。
他说,505的改变,主要是在政治上出现了2个阵营的形式,在前一次大选出现一个苗头,505大选后就出现2个很明显的阵线。
在这个情况下,对我们华社而言,最重要的是,哪一个阵营提出的政策和政治理念最符合华社的利益,自然的,我们就会支持他们。
陈怀安:政治代表性减弱 争取权益方式要改变
隆雪中华总商会署理会长陈怀安认为,从独立到今天,我们的路越走越窄,有可能是因为我们在国家的政治代表越来越小,人口比例越来越少;华人要很深入思考这个很基本的问题。
他说,当人口少的时候,譬如之前戴良业讲的,如果人口比率跌到20%或是15%的时候,我们甚么也不必讲了。
“另外一点,大家也谈到变天,实际上,变天对我们有甚么好处?我心里始终有这个问题,我有很大的怀疑。
多交友族朋友帮助大
“我们争取权益的方式也要做非常大的改变,不可能像以前可以据理力争,因为我们的政治代表性已经减弱了,除了要努力争取,还要广行善缘。各界领袖,各华人的代表人物,都必须做一定的亲善工作,多交友族朋友,也许在重要的时刻,可能可以发挥关键作用。
他说,举个例子,中总的前任会长,已故的丹斯里黄文彬,他和沙巴的首席部长拿督哈里斯关系很好,他拿到两片土地,一片给沙巴,一片给商联会,沙巴中总以土地和云顶合作,沙巴中总的现在资产已经超过一亿。
“也因为丹斯里黄文彬和当时的首相敦马哈迪的关系很好,在香格里拉酒店顶楼设一个私人聚会,讨论修改工业协调法令,很多人也在场,包括黄锦生、已故丹斯里颜清文等,我也在场。因为是私人聚会,彼此关系良好,丹斯里黄文彬把诉求表达得很清楚,敦马哈迪当时就接受了几个建议,说想办法修改。
他说,也因为这种个人关系,潮州会馆的已故会长陈亚发,还有已故名誉会长丹斯里张泗清,运用和当时的教育部长敦慕沙希淡的良好关系,很顺利把培才小学搬迁到PJ SS2。如果不是敦慕沙希淡的关系,培才也不可能成功迁校,因为一开始巫青团就大力反对。敦慕沙希淡当时劝我们不要和巫青团吵架,静静的搬迁到SS2,也不要发表甚么言论,也不要庆祝。这就是广行善缘的例子。”
他说,最近的一个例子,就是关於成功收购大马彩。云顶集团的大老板和丹斯里钟廷森等几名丹斯里,和首相谈,把大马彩卖给华、印裔企业家。大马彩每年有2亿的盈利,大部份的盈利就拨给华小和淡小,还是免税的,这也是静静争取而来的。
戴良业(背向镜头者)主持“505大选之后,华社路在何方”座谈会。左起为叶新田、缪进新、蔡维衍、陈耀星、黄和平、陈圆凤、陈怀安、王超群及林锦胜。
陈耀星:一个马来西亚理念实际上和国家宪法及国家原则所谈的没有分别。(图:星洲日报)
蔡维衍:马华不入阁,以致董总、教总、中总和华总在处理华社问题的时候,必须自行解决。(图:星洲日报)
新闻来源:星洲日报 .
总会长动向当前位置: &
一个神秘的国度:马航事件背后的马来西亚
扫描到手机
16:16:12 &南都周刊 &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精彩推荐:
人物 人物 文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来西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