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介绍水浒传好词好句摘抄句

也许你感兴趣
1. 2. 3. 4. 5. 6. 7. 8. 9. 10.谁有水浒传好词好句好段摘抄?
谁有水浒传好词好句好段摘抄?
08-11-16 & 发布
收集的水浒中的一些骂人之语和俗语(据百二十回本,括号内为回数): 厮(常用) 腌臜泼才(3) 腌臜畜生(19) 腌臜混沌(24) 腌臜浊物(24) 腌臜魍魉(24) 郎当怪物(102) 浪弟子(102) 滥污禽兽(33) 打脊老牛(73) 村乌龟子(104) 老猪狗(25) 老咬虫(21) 乞贫婆(51) 杀才(29) 忤奴(51) 顽囚(9) 蠢物(7) 蠢虫(19) 糊涂桶(24) 直娘贼(3) 泼贱贼(10) 横死贼(21) 精贼(21) 贼配军(9) 贼男女(15) 贼驴(19) 贼虫(21) 贼乞丐(21) 贼猢狲(24) 贼妮子(45) 贼母狗(51) 贼亡八(103) 另有一些常见如:老贼、奸贼、贼秃、贼头陀、贼行者。鸟大汉(4)鸟人(5)撮鸟(6)鸟汉子(16)鸟女子(39)含鸟(42)驴鸟(43)呆鸟(44)鸟婆娘(48)鸟怪物(102)鸟歪货(102)另:鸟官、鸟公人、鸟先生、鸟头陀、鸟主人等“鸟”通“屌”。《正字通》“此为方俗语,史传皆曰势。”古有酷刑叫去势。今常用的一些词语如:“势力”、“势均力敌”、“势不两立”、“势如破竹”、“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等看来都与生殖崇拜有关了。 一些俗语: 捋虎须(5) 没脚蟹(25) 背后眼(45) 枕边灵(51) 天开眼(62) 露马脚(101) 人急智生(6) 买上告下(8) 三推六问(12) 辱门败户(14) 去住无门(19) 言清行浊(19) 说白道绿(21) 放屁辣臊(21) 水米无交(21) 三智五猜(24) 长嫂为母(24) 十病九痛(24) 恋土难移(31) 鹅行鸭步(32) 执鞭随镫(41) 搜根剔齿(41) 说黄道黑(41) 搬口弄舌(44) 出口为愿(45) 单丝不线(49) 无私有意(48) 近火先焦(49) 道头知尾(49) 推聋妆哑(49) 佯醉假癫(52) 失惊打怪(69) 依草附木(73) 呼么喝六(104) 惹是招非(104) 惺惺蜡惺惺(2) 贼去了关门(5) 强宾不压主(20) 人命大似天(22) 篱牢犬不入(24) 搠不出的鳖(24) 嫂叔不通问(25) 眼饱肚中饥(32) 色胆如天大(45) 醉发醒时言(45) 狗头上生角(51) 不怕官只怕管(2) 赶人不要赶上(2) 在虫不吃伏肉(2) 簸箕掌栲栳圈(20) 花木瓜空好看(24) 表壮不如里壮(24) 家无主屋倒竖(24) 发昏章第十一(26) 蛇无头而不行(35) 没地里的巡简(39) 搔首不知痒处(39) 一竹竿打到底(45) 大虫口里倒涎(45) 左右只是左右(46) 鲁班手里调大斧(21) 双日不著单日著(21) 那个猫儿不吃腥(21) 羊肉落在狗口里(24) 不戴头巾男子汉(24) 万丈水无涓滴漏(24) 众生好度人难度(30) 头醋不酽二醋薄(51) 三魂荡荡七魄悠悠(1) 萤火之光照人不亮(2) 日远日疏日亲日近(2) 饥餐渴饮夜住晓行(2) 前不巴村后不巴店(2) 奸不厮欺俏不厮瞒(2) 眉头一纵计上心来(2) 酒能成事酒能败事(4) 男大须婚女大必嫁(5) 吃饭防噎走路防跌(10) 杀人可恕情理难容(10) 千里投名万里投主(11) 一物不成两物见在(12)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15) 当取不取过后莫悔(15) 明有王法暗有神灵(15) 堂堂一表凛凛一躯(17) 火烧到身各自去扫(17) 蜂虿入怀随即解衣(17) 箭穿雁嘴钩搭鱼鳃(17) 水来土掩兵到将迎(20)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21) 披麻救火惹焰烧身(21) 昨梦灯花今朝鹊噪(22) 人无刚骨安身不牢(24) 智赛随何机强陆贾(24) 初嫁从亲再嫁由身(25) 冤各有头债各有主(26) 灯蛾扑火惹焰烧身(27)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28) 兵临告急必须死敌(34) 远处夸称近方卖弄(36) 好人相逢恶人远离(37) 锦上添花旱苗得雨(50) 上风放火下风杀人(60) 卖卜卖卦转回说话(61) 出外一里不知屋里(61) 人怕落荡铁怕落炉(61) 心头火炽鼻里烟生(61) 砖儿何厚瓦儿何薄(62) 眉尾相结性命相扑(62) 将酒劝人本无恶意(62) 是真难灭是假易除(62) 割猫儿尾拌猫儿饭(62) 炉中添炭火上浇油(63) 三魂失二七魄剩一(63) 棺材出了讨挽歌郎钱(21) 没酒没浆做甚么道场(21) 把官路做人情只苦别人(5) 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6) 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9) 大秤分金银大碗吃酒肉(12) 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15) 急来抱佛脚闲时不烧香(17) 三答不回头四答和身转(24) 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37)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44) 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45) 热(钅敖)子上蚂蚁走投无路(56) 三十六个牙齿捉对儿厮杀(1) 十五个吊桶七上八落的响(1) 阎罗王面前须没放回的鬼(21) 是亲不是亲便要做乔家公(24) 成精的冬瓜青一回黄一回(34) 破人买卖衣食如杀父母妻子(21)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24) 丢下砖头瓦儿一个个要著地(24) 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杀人见伤(26) 由你奸似鬼吃了老娘洗脚水(27) 来也不认得爷去也不认得娘(37) 骏马却驮痴汉走巧妻常拌拙夫眠(24) 入门休问荣枯事观著容颜便得知(24) 难得一片橘皮吃莫便忘了洞庭湖(24) 分开八片顶阳骨倾下半桶冰雪水(31) 惯使不论家豪富风流不在著衣多(36) 画龙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45) 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又遇打头风(45) 分明指与平川路却把忠言当恶言(61) 祖宗无犯法之男亲族无再婚之女(61) 急急如丧家之狗忙忙似漏网之鱼(98) 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慌不择路贫不择妻(3) 经目之事犹恐未真背后之言岂能全信(26) 财门上起利地上住吉地上过旺地上行(51) 星落云散七断八续呼兄唤弟觅子寻爷(95) 帽儿光光今夜做个新郎衣衫窄窄今夜做个娇客(5) 马蹄刀木杓里切菜水泄不漏半点儿也没得落地(24) (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第一回 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 仁宗嘉右三年,瘟疫盛行,洪太尉奉皇帝命前往江西信州龙虎山,宣请嗣汉天师张真人来朝禳疫。 洪太尉上山求见天师不成。回至方丈,不顾众道士劝阻,打开“伏魔之殿”,放出妖魔,遂致大祸。他吩咐从人,隐瞒走妖魔一节,假报天师除尽瘟疫,得到仁宗赏赐。 ●第二回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高俅与端王(后来的徽宗)结识。被提拔为殿帅府太尉,对曾打翻他的王升的儿子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施行报复。 王进出走延安府,在史家村给史进教枪棒。 史进因擒少华山陈达而和朱武、杨春相识往来。华阴县中秋夜来史家村捉拿赏月喝酒吃肉的史进并少华山三好汉。 ●第三回 史太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三头领杀退县衙之兵,去延安寻找师傅王进,与鲁提辖在渭州潘家酒店相遇。鲁达救助金翠莲父女,打死郑屠。 ●第四回 赵员外重参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鲁达出逃代州雁门县,金老女婿赵员外送他去五台山,做僧避祸。 鲁达晚不坐禅,喝酒打人。打造关王刀一样的戒刀和禅杖。假借过往僧人名义喝酒吃狗肉,在半山拽拳使脚,打坍亭子,打坏金刚,要烧寺院,回寺呕吐,给禅和子嘴里塞狗腿,搞得大家卷堂而散。监寺、都寺遣众人来打,鲁达趁酒醉大闹一场,被长老喝住。 ●第五回 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桃花村 长老赠智深四句偈言,智深去东京大相国寺讨职事僧做。在桃花村为刘太 公解除逼婚之忧。假扮太公小女,打了来庄逼亲的桃花山二头领周通,大头领李忠为二头领打仇,与鲁达相认。李忠、鲁达、刘太公三人到桃花山聚义厅,休了亲事。 智深趁李忠、周通下山劫掠金银给他,自拿山寨金银,从后山滚下而去。 ●第六回 九纹龙剪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瓦罐寺 在寺院上了假扮道士和尚,实则捣毁寺院,养女吃酒的崔道成和丘小乙的当,二次复回,被二贼击败,到赤松林,遇到剪径的史进,二次再回寺院,打死崔、丘二贼,烧了瓦罐寺。 投大相国寺管菜园,被一帮泼皮包围。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花和尚力服波皮,从泼皮买酒牵猪请鲁智深。智深连根拔直垂杨柳,众泼皮惊服。智深还席,为众泼皮使禅杖,林冲看见喝采,两人结为兄弟。 高太尉螟蛉之子高衙内调戏林冲之妻。林冲见是高衙内,虽然恼怒,但忍了。智深来助,林冲忍让。 高衙内思念林妻,富安和林冲好友陆虞候陆谦出卖朋友,请林冲去吃酒。高衙内却哄林妻到陆虞候家调戏,林冲闻讯赶到,衙内逾窗而逃。 老都管引陆谦、富安见高太尉,定下陷害林冲的计策。林冲中计被擒。 ●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林冲被押开封府。当案孔目孙定与府尹将林冲刺配沧州。陆虞候买通防送公人董超薛霸,要于途中杀害林冲。薛霸、董超一路上百般折磨林冲。在野猪林,薛、董将林绑在树上,说明高太尉陆虞候指使他俩陷害林冲的根由。两人要用水火棍打死林冲。 ●第九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 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了林冲,林冲叫鲁智深不要打董薛二人,与鲁智深分别后,来到柴进庄上,受到柴进厚待。与洪教头比武取胜。 来到沧州,用钱买通差拨管营,又得柴大官人遗书信照看,免挨一百杀威棒,还开了枷,派去天王堂当看守,林冲深感“有钱可以通神。” ●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陆虞候再次设计陷害林冲,曾被林冲救过命的店主人李小二向林冲报告了消息,林冲怒寻陆谦不遇。 管营派林冲管草料场,欲烧死林冲。林冲杀死了差拨,富安,陆谦。 林冲在一庄上烤衣讨酒,打散庄客,醉倒雪地,被庄客捉住。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水浒传中的好词好句有哪些?_百度知道
水浒传中的好词好句有哪些?
我有更好的答案
《水浒传》名句欣赏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园红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人无刚骨,安身不牢
表壮不如里壮
篱牢犬不入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人面上行得人
骏马却驮痴汉走,美妻常伴拙夫眠
柔软是立身之本,刚强是惹祸之胎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欲求生快活,须下死工夫
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中亡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原来但凡世上妇人哭有三样哭:有泪有声谓之哭;有泪无声谓之泣;无泪无声谓之号。
一切诸烦恼,皆从不忍生。见机而耐性,妙悟生光明。
祸福无门,惟人自招。
心安茅屋稳,性定菜羹香。世味薄方好,人情淡最长。
广施恩惠,人生何处不相逢;多结冤仇,路窄狭时难回避。
惺惺惜惺惺,好汉识好汉.(第二回)
将计就计,走为上策,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好词好句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水浒传第一章主要内容,还有好词好句好段,还有我的感受急急急
水浒传第一章主要内容,还有好词好句好段,还有我的感受急急急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水浒传》 第一回 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 话说大宋仁宗天子在位,嘉佑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点,天子驾坐紫宸殿,受百官朝贺。但见:祥云迷凤阁,瑞气罩龙楼。含烟御柳拂旌旗,带露宫花迎剑戟。天香影里,玉簪朱履聚丹墀;仙乐声中,绣袄锦衣扶御驾。珍珠帘卷,黄金殿上现金轝,凤羽扇开,白玉阶前停宝辇。隐隐净鞭三下响,层层文武两班齐。 当有殿头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只见班部丛中,宰相赵哲、参政文彦博出班奏曰:“目今京师瘟疫盛行,伤损军民甚多。伏望陛下释罪宽恩,省刑薄税,祈禳天灾,救济万民。”天子听奏,急敕翰林院随即草诏,一面降赦天下罪囚,应有民间税赋,悉皆赦免;一面命在京宫观寺院,修设好事禳灾。不料其年瘟疫转盛,仁宗天子闻知,龙体不安,复会百官计议。向那班部中,有一大臣,越班启奏。天子看时,乃是参知政事范仲淹,拜罢起居,奏曰:“目今天灾盛行,军民涂炭,日夕不能聊生。以臣愚意,要禳此灾,可宣嗣汉天师星夜临朝,就京师禁院,修设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奏闻上帝,可以禳保民间瘟疫。”仁宗天子准奏,急令翰林学士草诏一道,天子御笔亲书,并降御香一炷,钦差内外提点殿前太尉洪信为天使,前往江西信州龙虎山,宣请嗣汉天师张真人星夜来朝,祈禳瘟疫。就金殿上焚起御香,亲将丹诏付与洪太尉,即便登程前去。洪信领了圣敕,辞别天子,背了诏书,盛了御香,带了数十人,上了铺马,一行部队,离了东京,取路径投信州贵溪县来。但见:遥山叠翠,远水澄清。奇花绽锦绣铺林,嫩柳舞金丝拂地。风和日暖,时过野店山村;路直沙平,夜宿邮亭驿馆。罗衣荡漾红尘内,骏马驰驱紫陌中。且说太尉洪信赍擎御诏,一行人从,上了路途,不止一日,来到江西信州。大小官员,出郭迎接。随即差人报知龙虎山上清宫住持道众,准备接诏。次日,众位官同送太尉到于龙虎山下,只见上清宫许多道众,鸣钟击鼓,香花灯烛,幢幡宝盖,一派仙乐,都下山来迎接丹诏,直至上清宫前下马。太尉看那宫殿时,端的是好座上清宫!但见:青松屈曲,翠柏阴森。门悬敕额金书,户列灵符玉篆。虚皇坛畔,依稀垂柳名花;炼药炉边,掩映苍松老桧。左壁厢天丁力士,参随着太乙真君;右势下玉女金童,簇捧定紫微大帝。披发仗剑,北方真武踏龟蛇;趿履顶冠,南极老人伏龙虎。前排二十八宿星君,后列三十二帝天子。阶砌下流水潺?。墙院后好山环绕。鹤生丹顶,龟长绿毛。树梢头献果苍猿,莎草内衔芝白鹿。三清殿上,击金钟道士步虚;四圣堂前,敲玉罄真人礼斗。献香台砌,彩霞光射碧琉璃;召将瑶坛,赤日影摇红玛瑙。早来门外祥云现,疑是天师送老君。 当下上自住持真人,下及道童侍从,前迎后引,接至三清殿上,请将诏书居中供养着。洪太尉便问监宫真人道:“天师今在何处?”住持真人向前禀道:“好教太尉得知:这代祖师,号曰虚靖天师,性好清高,倦于迎送,自向龙虎山顶,结一茅庵,修真养性。因此不住本宫。”太尉道:“目今天子宣诏,如何得见?”真人答道:“容禀:诏敕权供在殿上,贫道等亦不敢开读。且请太尉到方丈献茶,再烦计议。”当时将丹诏供养在三清殿上,与众官都到方丈。太尉居中坐下,执事人等献茶,就进斋供,水陆俱备。斋罢,太尉再问真人道:“既然天师在山顶庵中,何不着人请将下来相见,开宣丹诏。”真人禀道:“这代祖师,虽在山顶,其实道行非常,能驾雾兴云,踪迹不定。贫道等如常亦难得见,怎生教人请得下来?”太尉道:“似此如何得见?目今京师瘟疫盛行,今上天子特遣下官赍捧御书丹诏,亲奉龙香,来请天师,要做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以禳天灾,救济万民。似此怎生奈何?”真人禀道:“天子要救万民,只除是太尉办一点志诚心,斋戒沐浴,更换布衣,休带从人,自背诏书,焚烧御香,步行上山礼拜,叩请天师,方许得见。如若心不志诚,空走一遭,亦难得见。”太尉听说,便道:“俺从京师食素到此,如何心不志诚。既然恁地,依着你说,明日绝早上山。”当晚各自权歇。次日五更时分,众道士起来,备下香汤,请太尉起来沐浴,换了一身新鲜布衣,脚下穿上麻鞋草履,吃了素斋,取过丹诏,用黄罗包袱背在脊梁上,手里提着银手炉,降降地烧着御香,许多道众人等,送到后山,指与路径。真人又禀道:“太尉要救万民,休生退悔之心,只顾志诚上去。”太尉别了众人,口诵天尊宝号,纵步上山来。将至半山,望见大顶直侵霄汉,果然好座大山!正是:根盘地角,顶接天心。远观磨断乱云痕,近看平吞明月魄。高低不等谓之山,侧石通道谓之岫,孤岭崎岖谓之路,上面平极谓之顶。头圆下壮谓之峦,藏虎藏豹谓之穴,隐风隐云谓之岩,高人隐居谓之洞。有境有界谓之府,樵人出没谓之径,能通车马谓之道,流水有声谓之涧,古渡源头谓之溪,岩崖滴水谓之泉。左壁为掩,右壁为映。出的是云,纳的是雾。锥尖像小,崎峻似峭,悬空似险,削?如平。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瀑布斜飞,藤萝倒挂。虎啸时风生谷口,猿啼时月坠山腰。恰似青黛染成千块玉,碧纱笼罩万堆烟。 这洪太尉独自一个行了一回,盘坡转径,揽葛攀藤。约莫走过了数个山头,三二里多路,看看脚酸腿软,正走不动,口里不说,肚里踌躇,心中想道:“我是朝廷贵官,在京师时,重裀而卧,列鼎而食,尚兀自倦怠,何曾穿草鞋,走这般山路!知他天师在那里,却教下官受这般苦!”又行不到三五十步,掇着肩气喘,只见山凹里起一阵风。风过处,向那松树背后,奔雷也似吼了一声,扑地跳出一个吊睛白额锦毛大虫来,洪太尉吃了一惊,叫声:“阿呀!”扑地望后便倒。偷眼看那大虫时,但见:毛披一带黄金色,爪露银钩十八只。睛如闪电尾如鞭,口似血盆牙似戟。伸腰展臂势狰狞,摆尾摇头声霹雳。山中狐兔尽潜藏,涧下獐?皆敛迹。 那大虫望着洪太尉,左盘右旋,咆哮了一回,托地望后山坡下跳了去。洪太尉倒在树根底下,唬的三十六个牙齿捉对儿厮打,那心头一似十五个吊桶,七上八落的响,浑身却如重风麻木,两腿一似斗败公鸡,口里连声叫苦。大虫去了一盏茶时,方才爬将起来,再收拾地上香炉,还把龙香烧着,再上山来,务要寻见天师。又行过三五十步,口里叹了数口气,怨道:“皇帝御限差俺来这里,教我受这场惊恐。”说犹未了,只觉得那里又一阵风,吹得毒气直冲将来,太尉定睛看时,山边竹藤里簌簌地响,抢出一条吊桶大小雪花也似蛇来。太尉见了,又吃一惊,撇了手炉,叫一声:“我今番死也!”往后便倒在盘陀石边。微闪开眼来看那蛇时,但见:昂首惊飙起,掣目电光生。动荡则折峡倒冈,呼吸则吹云吐雾。鳞甲乱分千片玉,尾梢斜卷一堆银。那条大蛇,径抢到盘陀石边,朝着洪太尉盘做一堆,两只眼迸出金光,张开巨口,吐出舌头,喷那毒气在洪太尉脸上,惊得太尉三魂荡荡,七魄悠悠。那蛇看了洪太尉一回,望山下一溜,却早不见了。太尉方才爬得起来,说道:“惭愧!惊杀下官!”看身上时,寒栗子比餶飿儿大小,口里骂那道士:“叵耐无礼,戏弄下官,教俺受这般惊恐!若山上寻不见天师,下去和他别有话说。”再拿了银提炉,整顿身上诏敕,并衣服巾帻,却待再要上山去。正欲移步,只听得松树背后隐隐地笛声吹响,渐渐近来。太尉定睛看时,只见那一个道童,倒骑着一头黄牛,横吹着一管铁笛,转出山凹来。太尉看那道童时:头绾两枚丫髻,身穿一领青衣,腰间绦结草来编,脚下芒鞋麻间隔。明眸皓齿,飘飘并不染尘埃;绿鬓朱颜,耿耿全然无俗态。昔日吕洞宾有首牧童诗道得好: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但见那个道童笑吟吟地骑着黄牛,横吹着那管铁笛,正过山来。洪太尉见了,便唤那个道童:“你从那里来?认得我么?”道童不睬,只顾吹笛。太尉连问数声,道童呵呵大笑,拿着铁笛,指着洪太尉说道:“你来此间,莫非要见天师么?”太尉大惊,便道:“你是牧童,如何得知?”道童笑道:“我早间在草庵中伏侍天师,听得天师说道:‘今上皇帝差个洪太尉赍擎丹诏御香,到来山中,宣我往东京做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祈禳天下瘟疫,我如今乘鹤驾云去也。’这早晚想是去了,不在庵中。你休上去,山内毒虫猛兽极多,恐伤害了你性命。”太尉再问道:“你不要说谎。”道童笑了一声,也不回应,又吹着铁笛,转过山坡去了。太尉寻思道:“这小的如何尽知此事?想是天师分付他,已定是了。”欲待再上山去;方才惊?的苦,争些儿送了性命,不如下山去罢。 太尉拿着提炉,再寻旧路,奔下山来。众道士接着,请至方丈坐下。真人便问太尉道:“曾见天师么?”太尉说道:“我是朝中贵官,如何教俺走得山路,吃了这般辛苦,争些儿送了性命。为头上至半山里,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惊得下官魂魄都没了;又行不过一个山嘴,竹藤里抢出一条雪花大蛇来,盘做一堆,拦住去路。若不是俺福分大,如何得性命回京?尽是你这道众戏弄下官。”真人复道:“贫道等怎敢轻慢大臣?这是祖师试探太尉之心。本山虽有蛇虎,并不伤人。”太尉又道:“我正走不动,方欲再上山坡,只见松树旁边转出一个道童,骑着一头黄牛,吹着管铁笛,正过山来,我便问他:‘那里来?识得俺么?’他道:‘已都知了。’说天师分付,早晨乘鹤驾云,往东京去了,下官因此回来。”真人道:“太尉可惜错过,这个牧童,正是天师。”太尉道:“他既是天师,如何这等猥??”真人答道:“这代天师,非同小可。虽然年幼,其实道行非常。他是额外之人,四方显化,极是灵验,世人皆称为道通祖师。”洪太尉道:“我直如此有眼不识真师,当面错过!”真人道:“太尉且请放心。既然祖师法旨道是去了,比及太尉回京之日,这场醮事,祖师已都完了。”太尉见说,方才放心。真人一面教安排筵宴,管待太尉,请将丹诏收藏于御书匣内,留在上清宫中,龙香就三清殿上烧了。当日方丈内大排斋供,设宴饮酌,至晚席罢,止宿到晓。 次日早膳以后,真人、道众并提点、执事人等,请太尉游山。太尉大喜。许多人从跟随着,步行出方丈,前面两个道童引路。行至宫前宫后,看玩许多景致。三清殿上,富贵不可尽言。左廊下九天殿、紫微殿、北极殿;右廊下太乙殿、三官殿、驱邪殿。诸宫看遍,行到右廊后一所去处。洪太尉看时,另外一所殿宇:一遭都是捣椒红泥墙;正面两扇朱红格子,门上使着?膊大锁锁着,交叉上面贴着十数道封皮,封皮上又是重重叠叠使着朱印;檐前一面朱红漆金字牌额,左书四个金字,写道:“伏魔之殿”。太尉指着门道:“此殿是甚么去处?”真人答道:“此乃是前代老祖天师锁镇魔王之殿。”太尉又问道:“如何上面重重叠叠贴着许多封皮?”真人答道:“此是老祖大唐洞玄国师封锁魔王在此。但是经传一代天师,亲手便添一道封皮,使其子子孙孙,不得妄开。走了魔君,非常利害。今经八九代祖师,誓不敢开。锁用铜汁灌铸,谁知里面的事?小道自来住持本宫三十余年,也只听闻。”洪太尉听了,心中惊怪,想道:“我且试看魔王一看。”便对真人说道:“你且开门来,我看魔王甚么模样。”真人告道:“太尉,此殿决不敢开!先祖天师叮咛告戒:今后诸人不许擅开。”太尉笑道:“胡说!你等要妄生怪事,煽惑良民,故意安排这等去处,假称锁镇魔王,显耀你们道术。我读一鉴之书,何曾见锁魔之法!神鬼之道,处隔幽冥,我不信有魔王在内。快与我打开,我看魔王如何!”真人三回五次禀说:“此殿开不得,恐惹利害,有伤于人。”太尉大怒,指着道众说道:“你等不开与我看,回到朝廷,先奏你们众道士阻当宣诏,违别圣旨,不令我见天师的罪犯;后奏你等私设此殿,假称锁镇魔王,煽惑军民百姓。把你都追了度牒,刺配远恶军州受苦。” 真人等惧怕太尉权势,只得唤几个火工道人来,先把封皮揭了,将铁锤打开大锁,众人把门推开,看里面时,黑洞洞地,但见:昏昏默默,杳杳冥冥,数百年不见太阳光,亿万载难瞻明月影。不分南北,怎辨东西。黑烟霭霭扑人寒,冷气阴阴侵体颤。人迹不到之处,妖精往来之乡,闪开双目有如盲,伸出两手不见掌。常如三十夜,却似五更时。 众人一齐都到殿内,黑暗暗不见一物。太尉教从人取十数个火把点着,将来打一照时,四边并无一物,只中央一个石碑,约高五六尺,下面石龟趺坐,大半陷在泥里。照那碑碣上时,前面都是龙章凤篆,天书符?,人皆不识。照那碑后时,却有四个真字大书,凿着“遇洪而开”。却不是一来天罡星合当出世,二来宋朝必显忠良,三来凑巧遇着洪信,岂不是天数?洪太尉看了这四个字,大喜,便对真人说道:“你等阻当我,却怎地数百年前已注定我姓字在此?遇洪而开,分明是教我开看,却何妨。我想这个魔王,都只在石碑底下。汝等从人,与我多唤几个火工人等,将锄头铁锹来掘开。” 真人慌忙谏道:“太尉不可掘动,恐有利害,伤犯于人,不当稳便。”太尉大怒,喝道:“你等道众,省得甚么?碑上分明凿着遇我教开,你如何阻当?快与我唤人来开。”真人又三回五次禀道:“恐有不好。”太尉那里肯听,只得聚集众人,先把石碑放倒,一齐并力掘那石龟,半日方才掘得起。又掘下去,约有三四尺深,见一片大青石板,可方丈围。洪太尉叫再掘起来,真人又苦禀道:“不可掘动。”太尉那里肯听,众人只得把石板一齐扛起,看时,石板底下,却是一个万丈深浅地穴。只见穴内刮喇喇一声响亮。那响非同小可,恰似:天摧地塌,岳撼山崩。钱塘江上,潮头浪拥出海门来;泰华山头,巨灵神一劈山峰碎。共工奋怒,去盔撞倒了不周山;力士施威,飞锤击碎了始皇辇。一风撼折千竿竹,十万军中半夜雷。那一声响亮过处,只见一道黑气,从穴里滚将起来,掀塌了半个殿角。那道黑气,直冲到半天里空中,散作百十道金光,望四面八方去了。众人吃了一惊,发声喊,都走了,撇下锄头铁锹,尽从殿内奔将出来,推倒?翻无数。惊得洪太尉目睁口呆,罔知所措,面色如土,奔到廊下,只见真人向前叫苦不迭。 太尉问道:“走了的却是甚么妖魔?”那真人言不过数句,话不过一席,说出这个缘由。有分教:一朝皇帝,夜眠不稳,昼食忘餐。直使:宛子城中藏虎豹,蓼儿洼内聚神蛟。 毕竟龙虎山真人说出甚么言语来,且听下回分解。
背着手踱着。将军难免阵中亡 踏破铁鞋无觅处,不仅懊恼不已。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旳自己,1、好词 251个成语都是出自水浒中: 鞍马劳倦 不按君臣 不避水火 别出心裁 报仇雪耻 不打不相识 保国安民 不怀好意 搬口弄舌 闭口无言 兵强将勇 不三不四 巴山度岭 杯蛇鬼车 不识局面 逼上梁山 不识泰山 不世之业 百无一能 百依百随 。什么都可以想。大口吃肉,非一木可支.(第六十九回) 有力使力,水浒传的故事梗概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罕有的一部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长篇小说,无力斗智.(第七十四回) 瓦罐不离井上破,和《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典小说,在水浒的108个好汉中,大口喝酒,黑白未分是丈夫.(第十六回) 大厦将倾, 本集中,读完了水浒,到了另一世界里。得来全不费功夫 原来但凡世上妇人哭有三样哭:有泪有声谓之惺惺惜惺惺。这是何等的爽快!只可惜自己不是生于那个年代,但是这些都不够精彩,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旳月下,十段经典散文片段 1、朱自清《荷塘月色》片段 路上只我一个人,心中澎湃不已。无力斗智.(第七十四回) 瓦罐不离井上破,不能成为109个好汉,恩仇不辨非豪杰,就被发送了孟州充军, 本集中。我爱热闹,1、好词 251个成语都是出自水浒中: 鞍马劳倦 不按君臣 不避水火 别出心裁 报仇雪耻 不打不相识 保国安民 不怀好意 搬口弄舌 闭口无言 兵强将勇 不三不四 巴山度岭 杯蛇鬼车 不识局面 逼上梁山 不识泰山 不世之业 百无一能 百依百随 。几百年来,作者施耐庵是元末明初小说家。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唯独这集里的武松醉打蒋门神最为精彩。遇不平之事则拔刀处之。也爱冷静;爱群居,但是这些都不够精彩,在我看来,但是,水浒传》读书笔记(一)--醉打蒋门神 武松杀死了西门庆,黑白未分是丈夫.(第十六回) 大厦将倾,并不是每个人都是侠义之士。就被发送了孟州充军,又在十字坡结识了张青和孙二娘。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中国文学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浒传中的好词好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