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因民事纠纷案件引起的都是可以调解的.

考研政治模拟试题题库
本试题来自:(2014年考研政治模拟试题,)一、多项选择题行政调解是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在其行政管理职权范围内,对特定的民事纠纷及轻微刑事案件进行的调解。下列选项属于行政调解的是
A.基层人民政府对民事纠纷和轻微刑事案件进行的调解
B.合同管理机关依据《合同法》规定,对合同纠纷进行的调解
C.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法》等规定,对部分治安和交通事故案件进行的调解
D.婚姻登记机关依据《婚姻法》规定,对婚姻双方当事人进行的调解正确答案:有, 或者 答案解析:有,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多项选择题:()“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这说明
A.意识就是存在
B.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C.意识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D.意识是存在的反映答案:有,多项选择题:()列宁对物质的界定体现了
A.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观点
B.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观点
C.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观点
D.物质和物质形态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答案:有,
考研政治模拟试题最新试卷
考研政治模拟试题热门试卷我的位置:
问题编号:2815646
民事纠纷案件,报案后,派出所把原告和被告都带走,然后进行调解
民事纠纷案件,报案后,派出所把原告和被告都带走,然后进行调解,并告知原告,说如果不同意调解就要拘留原告,这样可以么?
提问者:浙江-金华调解谈判浏览116次 14:28:10
无需注册、快速提问 全国专业在线律师快速为您解答!
共有 2 位律师回答该问题
满意答案咨询电话: (河南-郑州)帮助网友:2622称赞:3你好!民事纠纷引起的治安案件,公安机关有权组织调解或做其他处理。单纯的民事纠纷,公安机关无权处理。 14:46:20追问 14:49:00就是在民事纠纷中原告被被告在家门口打了,然后报警的,这样的情况下,派出所的民警说你不同意调解就不然你回家,是有法律依据的么?回答 14:56:00没有法律依据。追问 15:25:00那针对这个情况,原告可以做些什么保护自己?回答 15:30:00调解不成不同意调解即可。可向其领导反映。满意答案咨询电话: (浙江-杭州)帮助网友:17528称赞:23情况不明,待了解详细情况后分析,具体可电话联系。 17:28:55
已帮助30人&已帮助14人&已帮助35人&已帮助40人&已帮助28人&已帮助47人&已帮助46人&已帮助44人&
已帮助61人&已帮助52人&已帮助40人&已帮助43人&已帮助47人&已帮助35人&已帮助42人&已帮助44人&
还没有华律网账号?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华律网:
相同经历,我也要问
扫微信,与律师对话
华律网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健康和谐的网络交流平台
您投诉的是 的提问:
投诉类型:
无意义的回复
内容含广告
投诉说明:民事调解派出所不给立案,民事纠纷是不是必须经过派出所调解?-问法知道-问法网法律咨询热门关键字: 当前位置&#&#&#问题详情问题分享到:rain123民事调解派出所不给立案,民事纠纷是不是必须经过派出所调解?已解决悬赏分:0所在地区:北京 - 黄浦区 人气:民事调解派出所不给立案,民事纠纷是不是必须经过派出所调解最佳解答已认证 北京 - 朝阳区积分:151不是的,民事案件直接去法院起诉。相关问题回答者:王奇回答者:王奇回答者:王奇回答者:王奇回答者:王奇回答者:陈平凡回答者:王奇回答者:王奇回答者:王奇回答者:王奇待解决问题 41:07 19:04 20:11 00:04 37:12 18:07地区:北京 - 朝阳区电话: 律师地区:北京 - 朝阳区电话: 律师地区:北京 - 朝阳区电话: 律师地区:北京 - 朝阳区电话: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28号凯晨世贸中心东座F4层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豆各庄501号地址:大兴区团河团桂路3号地址:昌平区七里渠乡豆各庄村645号地址:昌平区七里渠乡豆各庄村甲3号如何加强人民法院与公安机关关于民事纠纷案件的协调工作 - 延吉法院网
  当前位置:
如何加强人民法院与公安机关关于民事纠纷案件的协调工作作者:俞顺花&&发布时间: 15:39:44&&& 按照我国民诉法的有关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纠纷案件范围是在公民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法人和法人之间发生的财产纠纷案件和人身纠纷案件。财产纠纷包括民间借贷、买卖合同等涉及财产内容的纠纷,人身纠纷包括离婚纠纷、变更抚养关系纠纷等涉及到身份关系的纠纷。
&&& 按照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公安派出所的案件受理范围是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可见,法院和公安派出所的案件受理范围界限很明确,问题是我们在司法实践中常常遇到的因民事纠纷引发的治安刑事案件,或因治安刑事案件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有时难以分清应由法院主管还是由公安派出所主管。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在这里暂且将这类案件定名为刑民交叉、刑民混合的案件。
&&& 一、因民事纠纷引发的治安刑事案件的衔接处理
&&& 这种纠纷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双方因民事纠纷发生打架斗殴,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案件。 2.债权人对债务人实施威逼、恐吓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等违法行为。 3.债权人强夺债务人的财产。此种情况下,当事人向公安机关或法院报案时,如果掌握不好法院和公安派出所的案件管辖范围,就会出现互相推诿的现象,失去案件处理的最佳时机。
&&& 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规定,“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毁损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 根据上述规定,在处理刑民交叉案件时,我们只要分清楚当事人实施的是侵犯民事权利的行为还是触犯治安处罚法的行为,就能够明确自己的主管范围: 1.对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要及时受理并调查处理。 2.对民事纠纷部分,引导当事人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如果后果严重涉嫌犯罪的,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即移交刑侦部门处理。
&&& 还有一种基于民事关系发生的治安刑事案件,就是家庭暴力案件。按照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家庭暴力是法定离婚条件之一。但是,因家庭暴力到法院起诉离婚的当事人,一般情况下很难提供此方面的证据。一方面,在遭受家庭暴力后,受害一方觉得难以启齿,不到派出所报案;一方面,有的当事人到派出所报案了,但派出所认为是家庭矛盾,不予受理。因此,在此也提出建议,对家庭暴力案件的举报,派出所应当及时受理并作出相应处理,比如对加害人制作询问笔录,对被害人的伤害部位进行拍照并委托法医鉴定等。此方面的材料,可以为家庭暴力的被害人保留有效的证据,能够为其今后的离婚诉讼或损害赔偿诉讼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 二、因治安刑事案件引发的民事纠纷案件的衔接处理
&&& 有些治安刑事案件,有可能引发当事人的刑事自诉或民事赔偿诉讼,因此,公安派出所的工作可以称为刑民衔接的前期工作。
&&& 1.由人身伤害案件引发民事赔偿纠纷案件的处理
&&& 对伤害案件,目前公安派出所处理的比较规范,与法院之间的衔接也是很畅通的。但是,有些环节上还存在一些瑕疵。前几天,我们接待了一名当事人,该当事人的父亲在和朋友饮酒时发生争吵,在争吵过程中对方弄伤了其父亲的眼睛,正在医院接受治疗。到派出所报案后,派出所民警指导其到法院提起民事赔偿诉讼。我们接待后,发现该案件尚不符合起诉条件。因为,对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首先要确定赔偿数额,因此需要等待被害人治疗终结;其次要确定其伤害程度,以便确定是属于刑事案件(重伤害),还是刑事自诉案件(轻伤害),还是一般的民事赔偿案件(轻微伤)。因此,需要公安派出所对涉及到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立案受理,调查处理,并形成卷宗。等待被害人的治疗终结,伤害程度确定后,由派出所调解处理或者指导当事人到法院起诉。这样,能够为当事人保留最原始、直接的证据,为当事人充分保护自己的权利和人民法院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奠定基础。
&&& 2.由人身伤害案件引发刑事自诉案件的衔接
&&& (1)对刑事自诉案件,以前派出所一般只将卷宗移交给法院。因刑事自诉案件的嫌疑人均办理了取保候审手续,当法院接到案卷后,联系嫌疑人比较困难。为此,我们向派出所提出过建议,能否在移交卷宗的同时,将犯罪嫌疑人也带到法院。之后,有些派出所做的很好,对我们能够及时、快捷地立案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希望今后也继续互相配合。
&&& (2)对重婚罪、侵占罪等刑事自诉案件,当事人直接到法院起诉的,我们在立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法院立案庭不具有对立案之前的当事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权力。接到自诉人的自诉状后,用电话传讯或直接送达是可以,但是被告人拒绝传唤时,立案庭无法采取其他措施。去年有一派出所做的很好,对举报重婚的一起案件,派出所将自诉人和被告人同时带到法院立案庭移交,使我们能够及时、快捷的办理立案手续。因此,我觉得这些方面,需要我们两个部门之间不断沟通和协调,充分发挥我们各自的职能作用,为当事人提供方便、快捷的司法服务。
&&& 3.因交通事故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衔接
&&& 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处理,与我们立案庭相联系的是诉前财产保全。交警队在处理交通事故时,先行扣押肇事车辆,结案时解除扣押,在解除扣押之前,交警队向当事人发出诉前财产保全通知书,指导当事人到法院办理诉前财产保全,继续对车辆进行扣押。这种指导也是一种便民措施,有利于案件的审理和执行。但是,我们在实践中发现,交警队出具的保全通知书有时与诉讼法的规定相矛盾,无法办理诉前财产保全。
&&& (1)按照诉讼法的规定,诉前保全的范围是延吉市本地的财产,异地的财产不能进行诉前保全。法院采取诉前财产保全,不能直接扣押车辆,一般采取到交警队扣押车籍的方式。因此,外地车籍的车辆,无法采取诉前财产保全。我们只能指导当事人立案后申请诉讼保全。
&&& (2)诉前保全的期限是15天,如果申请人在采取诉前保全后15天内不提起诉讼,法院就得解除保全。因此,需要进行长时间治疗的被害人,在治疗终结之前不能提起诉讼,采取诉前保全没有意义。
&&& (3)构成交通肇事罪的,由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后,被害人才能向法院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因此,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案件的肇事车辆,法院无法采取诉前财产保全措施。
&&& 对存在上述三种情形的车辆,交警队开具诉前财产保全通知,到法院后却不能办理诉前保全,有的当事人不理解,不接受,经过我们反复说服和解释,有的当事人还是不能接受,会导致当事人的上访。我个人的建议呢,交警队能不能把通知书的名头改为“财产保全通知书”。因为法院采取的财产保全措施分两种,一种是立案前的财产保全,一种是立案后的财产保全,立案后的财产保全不受15天和被保全财产所在地的限制。因此,将通知书名头改为“财产保全通知书”,将两种保全措施都涵盖进去,立案庭就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分别予以处理。
&&&&&&&&&&&&&&&&&&&&&&&& (本文作者系延吉市法院立案庭副庭长) 第1页&&共1页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1.2.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事纠纷案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