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虾餐厅餐厅胡艳苹资料

◎您当前的位置: >
“阿甘妈妈”想让孩子们体面地生活
更新时间: 07:39:00 来源:中国吉林网
7月15日晚上21:30,《中国梦想秀》迎来一群特殊的追梦人,他们就是来自长春阿甘餐厅的负责人胡艳苹和她的智障孩子们。这些智障孩子们看似呆滞的眼神、稚嫩的手语舞蹈,却用实际行动诠释&阿甘&精神。残疾人同健全人一样,也可以让梦想照亮现实。
领回一个孩子 挽救两条生命
&这些孩子都是我23年以来,陆陆续续在街边收留的流浪智障孩子,现在已收养了48名智力障碍者。&42岁的胡艳苹说。据了解,他们中大部分只有三四级的智力,也就是重度智力障碍和极重度智力障碍,也有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他们共同的妈妈就是胡艳苹。
&就像阳阳,从小他的父母发现他有病,就给扔了。&胡艳苹说,后来阳阳被一个老奶奶捡回去养。这个老奶奶的儿媳妇逼她扔掉阳阳,否则就不养老人。被逼无奈,老人和阳阳准备一起吃药离开这个世界。胡艳苹得知这件事后,第一时间把阳阳接到自己身边抚养。&带回一个孩子,等于挽救了两条生命。&胡艳苹说。
智障人士与健全服务员一起工作
当初这些孩子都没有自己的名字,后来胡艳苹给他们起了&开心&、&快乐&、&幸福&、&如意&,希望他们以后的生活跟他们的名字一样,把不幸的过去都忘掉。同样,胡艳萍也建了一个大园子,取名为&善满家园&。
&我们家的孩子很多都有多重残疾,来到舞台的这些都是能走出来、能说出来的智障孩子,他们也成为了阿甘餐厅的服务员。&胡艳苹说,23年来,从未接受过任何捐款,全靠自己的能力养着这些孩子。&最开始的心愿就是他们能活着。后来生意做好了就希望他们快乐地活着,我们天天扭秧歌、跳舞。再后来就希望他们能够体面地活着。&胡艳苹说,阿甘餐厅现在有12名智障服务员,他们与健全服务员在一起工作,同时还有专业的辅导员在智障人士身边帮忙协助。
希望爱心得到认可和传播
&有人说我是一个&疯女人&领着一群&傻孩子&。&胡艳苹坦言,其实他们无忧无虑,过得很快乐。胡艳苹作为一名特殊的追梦人,希望通过参加节目争取一套烘焙的设备,可以学会做面包等糕点卖给顾客,也可以做给智障孩子们吃。
记者了解到,一整套烘焙搅拌设备,其实以胡艳苹妈妈自己也是可以承受得起的,最主要是通过上《中国梦想秀》,希望爱心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和传播。最终胡艳苹和智障爱子们也实现了他们的梦想。
现场的智障孩子也合唱了一曲《母亲》,表达了对这位&阿甘妈妈&的感恩和爱戴。同样,他们也喊出了自己的阿甘精神:&阿甘、阿甘,追求简单;阿甘、阿甘,执着乐观;我劳动,我快乐!&
编辑:金珊
◎相关新闻
&&&& &&&& &&&& &&&& &&&& &&&& &&&& &&&& &&&& &&&&
版权所有 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吉林广播网 电话:网站 2. 传真:0
E-mai: 地址:长春市宇大街118号 卫星路2066号 邮编:130033
Copyright (R)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008003号凤凰资讯出品
女子收养48名智障者 开办“阿甘”餐厅(图)
来源:人民日报 第90期
“今年我听残联说,长春建立了一家支持智障人士就业的餐厅,就带着儿子来这儿应聘。”小博的妈妈石凤丽说,“儿子经过培训,成了服务员。这是小博第一次走向社会参加工作,想都不敢想。”
午间的工作结束,胡艳苹会跟孩子们在餐厅一角聊天鼓劲。本报记者祝大伟摄 原标题:长春有家&阿甘&餐厅(发现身边&森林里每一棵树都有不同的风采) 本报记者祝大伟 《 人民日报》( 日15 版) &用阿甘精神对待工作,完善自我,我劳动我快乐,加油!&喊出口号的声音虽然有些含糊,但却洪亮有力,这些智障的年轻人和老人从没想过他们能有自己的工作。 5月19日,长春智障支持性就业实训基地&&阿甘餐厅试点正式开业。12位通过岗前专业培训的智障者成为阿甘餐厅的员工,负责传菜、清理、搬运等各种工作。 传菜、打扫都能做,领薪水,住宿舍 20日中午,记者来到阿甘餐厅,总面积达600多平方米的餐厅十分敞亮。身穿半袖、系着围裙的服务生,正忙碌地穿梭着。 餐厅的创办者胡艳苹告诉记者,身着黑色半袖的是她智障的&孩子&,&我不想让孩子们与正常人有所不同,但是为了大家在一起工作方便,还是得略微区分一下。& &我来这儿6天了,会传菜,还会扫地、擦桌子。&22岁的小博说。他每次传菜回来,都会端端正正地站在后厨门口,等着下一盘菜。 &今年我听残联说,长春建立了一家支持智障人士就业的餐厅,就带着儿子来这儿应聘。&小博的妈妈石凤丽说,&儿子经过培训,成了服务员。这是小博第一次走向社会参加工作,想都不敢想。& 餐厅里更多的员工,来自&善满家园&智障人康复托养中心。这个中心也是胡艳苹创办的,作为智障者农疗、工疗基地已经开始为阿甘餐厅提供蔬菜和食材。 12名智障员工中,年纪最大的有60多岁。他们每6人为一个小组,每天上下午倒班工作3到4个小时。他们中大部分都是三四级智力,有的仅达到二级。 智障员工&开心&跟胡艳苹特别亲,如今已经是20多岁的大小伙子,性格开朗,干活麻利。&他刚到康复托养中心时还是个孩子,一只眼睛刚刚失明,孤僻到总是自己一个人蹲在墙角吃饭,说话谁也听不懂。&胡艳苹回忆说。 &肢残、盲人、聋哑等残疾人士都有了较为成熟的就业机制。人们担心心智不健全做不好工作,但事实上,他们能够从事一些简单、重复的劳动。&长春市残联理事长庞国忠说。 餐厅给这些智障员工提供了宿舍,在试用期间,每人每个月的薪酬在300元左右。等到他们转正独立工作后,工资还会上涨。&给他们每个人都办了存折,让他们体验劳动的收获,也让他们学会。&胡艳苹说。 &阿甘妈妈&让智障孩子自食其力 智障孩子叫胡艳苹&妈妈&,大伙也都称她为&阿甘妈妈&。胡艳苹是全国扶残助残先进个人,目前收养着48名智障者。 胡艳苹老家在长春市远郊兴隆山镇太平村,迫于生计,17岁就独自一个人出来闯荡。在长春火车站前,胡艳苹卖过服装、摆过地摊儿,承包过公共厕所和电话亭,后来成为经营着茶楼、酒店、超市的老板。 日,胡艳苹7个月大、患有先天智障的儿子离开人世。从那以后,她开始收养智障者,把情感寄托在她收养的智障孩子身上。一个个智障者,被她起了好听的名字:开心、高兴、如意、吉祥&&至今,胡艳苹已累计收养过近百名智障者。 2010年11月,在政府的协调和帮助下,胡艳苹终于获得了创办&九台市善满家园智障人康复托养中心&的批文,并在九台市西营城镇建成落户。如今,&善满家园&康复托养中心院子里养起了鸡、鸭、鹅,还种菜,栽果树。 &起初,只想着让孩子们吃饱穿暖就行。后来发现,他们并不快乐,就想让他们在自食其力的过程中寻找乐趣。&胡艳苹开始组织人教孩子们叠被子、扫地。 随着认识的提高,胡艳苹又利用康复托养中心的便利条件,引入了农疗、工疗,并建设成了智障者的疗养基地。如今,从康复托养,到农疗、工疗的辅助性就业,再到阿甘餐厅的支持性就业,胡艳苹为她的智障孩子融入社会铺设了一条坦途。 &妈,咱开个餐馆,我当经理,我能帮你。&被大伙称为&梦经理&的孩子,是撺掇胡艳苹开餐馆的&功臣&。&没有孩子的撺掇,从没想过开饭店。&胡艳苹说。 有人质疑阿甘餐厅是个噱头。胡艳苹说,这是她帮孩子实现的一个梦,&让他们平等参与社会活动,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尊严和价值。孩子也能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让自己的智力慢慢成长。& 这些年,不少人想给胡艳苹捐钱,但她没接受过捐助。&大家的好心我领了,但我现在还有能力让他们吃饱穿暖、让他们过正常人的生活。我不想把这个事情做偏、做歪。&胡艳苹说。 目前,在全国7个实施支持性就业试点地区中,阿甘餐厅是一次性支持智障者融合就业最多的试点机构。&智障者就应该走出来、说出来、做出来,人生就会改变。&庞国忠认为,他们只要说出自己的梦想,就很有可能实现。 每年运行费用60万,政府给补30万 &支持性就业&,是智障者的一种就业模式,是由就业辅导员在竞争性工作场所为智障者持续提供训练,以增进他们工作、与同事的互动能力。当智障者的表现符合工作要求后,就业辅导员逐渐退出工作现场,改为追踪的方式提供服务。 &看到餐厅里的&阿甘&们,好多企业家也来跟我说可以提供岗位,但是担心管理不了这些孩子。&胡艳苹说,智障者确实需要一个可信赖的人来帮助他们,就业辅导员至关重要,却又非常紧缺。 阿甘餐厅的12名智障者,能够经过培训顺利进入工作岗位,除了有胡艳苹这样一个妈妈,还有经过培养和认证的7名就业辅导员来管理服务。 目前,康复托养中心收养48名智障者,每年维持运行的费用达60多万元,政府给补贴30万元。此外,阿甘餐厅一年的租金就大约100万元,还有其他的支出。餐厅可能会持续赔本运行一段时间。 由于支持性就业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各项扶持政策还并不完善。既是餐厅又是智障支持性就业实训基地,胡艳苹作为法人的阿甘餐厅,却找不到享受减免营业税政策的相应依据。就是当年康复托养中心建设过程,土地税减免也没有相应政策,胡艳苹硬是拿出9万多元交税。 &智障人士走上工作岗位,政府尽可能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庞国忠说,长春市正在研究落实吸纳智障者就业的工资补贴、创业就业基地建设补贴和智障者就业养老补贴等多种支持政策。 目前,长春市已经有近60家企业,吸纳300多智障者就业,在餐饮、家政、搬运、包装等行业,从事简单、重复性的劳动。&政府会在智障者工作时间、工资和保险等方面进行监管。&庞国忠说。 在启动长春支持性就业基地的基础上,吉林省将逐步把支持性就业工作在全省开展起来,通过集中安置和个别安排,使更多的智障人士能够融入社会,增加收入,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 去年城镇新就业残疾人27.8万 2014年,残疾人就业规模总体保持稳定。城镇新就业残疾人27.8万,其中,集中就业残疾人7.6万,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7.0万,公益性岗位就业1.2万,个体就业及其它形式灵活就业10.7万,辅助性就业1.3万。全国城镇就业人数436.0万;1723.6万农村残疾人在业。 全国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达到6154个,其中残联兴办2211个,依托社会机构兴办3943个,38.2万人次城镇残疾人接受了职业培训。 盲人按摩事业稳定发展,按摩机构迅速增长。2014年度培训盲人保健按摩人员21296名、盲人医疗按摩人员5623名;保健按摩机构达到15609个,医疗按摩机构达到1018个。 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规范推进,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达到5917个,共为16.1万残疾人提供了托养服务。其中寄宿制托养服务机构1758个;日间照料机构2132个;综合性托养服务机构2027个。在以上机构中,共有15933名残疾人实现辅助性就业,3503名残疾人实现了支持性就业。机构之外接受居家托养服务的残疾人达到77.1万人。全年共有4.9万名托养服务管理和服务人员接受了各级各类专业培训。 (本报记者潘跃)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女子收养48名智障者 开办“阿甘”餐厅(图)_资讯_MSN中国
分享 字体:
女子收养48名智障者 开办“阿甘”餐厅(图)
&来源:人民日报&
  原标题:长春有家&阿甘&餐厅(发现身边&森林里每一棵树都有不同的风采)
  本报记者祝大伟
  《 人民日报》( 日15 版)
  &用阿甘精神对待工作,完善自我,我劳动我快乐,加油!&喊出口号的声音虽然有些含糊,但却洪亮有力,这些智障的年轻人和老人从没想过他们能有自己的工作。
  5月19日,长春智障支持性就业实训基地&&阿甘餐厅试点正式开业。12位通过岗前专业培训的智障者成为阿甘餐厅的员工,负责传菜、清理、搬运等各种工作。
  传菜、打扫都能做,领薪水,住宿舍
  20日中午,记者来到阿甘餐厅,总面积达600多平方米的餐厅十分敞亮。身穿半袖、系着围裙的服务生,正忙碌地穿梭着。
  餐厅的创办者胡艳苹告诉记者,身着黑色半袖的是她智障的&孩子&,&我不想让孩子们与正常人有所不同,但是为了大家在一起工作方便,还是得略微区分一下。&
  &我来这儿6天了,会传菜,还会扫地、擦桌子。&22岁的小博说。他每次传菜回来,都会端端正正地站在后厨门口,等着下一盘菜。
  &今年我听残联说,长春建立了一家支持智障人士就业的餐厅,就带着儿子来这儿应聘。&小博的妈妈石凤丽说,&儿子经过培训,成了服务员。这是小博第一次走向社会参加工作,想都不敢想。&
  餐厅里更多的员工,来自&善满家园&智障人康复托养中心。这个中心也是胡艳苹创办的,作为智障者农疗、工疗基地已经开始为阿甘餐厅提供蔬菜和食材。
  12名智障员工中,年纪最大的有60多岁。他们每6人为一个小组,每天上下午倒班工作3到4个小时。他们中大部分都是三四级智力,有的仅达到二级。
  智障员工&开心&跟胡艳苹特别亲,如今已经是20多岁的大小伙子,性格开朗,干活麻利。&他刚到康复托养中心时还是个孩子,一只眼睛刚刚失明,孤僻到总是自己一个人蹲在墙角吃饭,说话谁也听不懂。&胡艳苹回忆说。
  &肢残、盲人、聋哑等残疾人士都有了较为成熟的就业机制。人们担心心智不健全做不好工作,但事实上,他们能够从事一些简单、重复的劳动。&长春市残联理事长庞国忠说。
  餐厅给这些智障员工提供了宿舍,在试用期间,每人每个月的薪酬在300元左右。等到他们转正独立工作后,工资还会上涨。&给他们每个人都办了存折,让他们体验劳动的收获,也让他们学会购物。&胡艳苹说。
  &阿甘妈妈&让智障孩子自食其力
  智障孩子叫胡艳苹&妈妈&,大伙也都称她为&阿甘妈妈&。胡艳苹是全国扶残助残先进个人,目前收养着48名智障者。
  胡艳苹老家在长春市远郊兴隆山镇太平村,迫于生计,17岁就独自一个人出来闯荡。在长春火车站前,胡艳苹卖过服装、摆过地摊儿,承包过公共厕所和电话亭,后来成为经营着茶楼、酒店、超市的老板。
  日,胡艳苹7个月大、患有先天智障的儿子离开人世。从那以后,她开始收养智障者,把情感寄托在她收养的智障孩子身上。一个个智障者,被她起了好听的名字:开心、高兴、如意、吉祥&&至今,胡艳苹已累计收养过近百名智障者。
  2010年11月,在政府的协调和帮助下,胡艳苹终于获得了创办&九台市善满家园智障人康复托养中心&的批文,并在九台市西营城镇建成落户。如今,&善满家园&康复托养中心院子里养起了鸡、鸭、鹅,还种菜,栽果树。
  &起初,只想着让孩子们吃饱穿暖就行。后来发现,他们并不快乐,就想让他们在自食其力的过程中寻找乐趣。&胡艳苹开始组织人教孩子们叠被子、扫地。
  随着认识的提高,胡艳苹又利用康复托养中心的便利条件,引入了农疗、工疗,并建设成了智障者的疗养基地。如今,从康复托养,到农疗、工疗的辅助性就业,再到阿甘餐厅的支持性就业,胡艳苹为她的智障孩子融入社会铺设了一条坦途。
  &妈,咱开个餐馆,我当经理,我能帮你。&被大伙称为&梦经理&的孩子,是撺掇胡艳苹开餐馆的&功臣&。&没有孩子的撺掇,从没想过开饭店。&胡艳苹说。
  有人质疑阿甘餐厅是个噱头。胡艳苹说,这是她帮孩子实现的一个梦,&让他们平等参与社会活动,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尊严和价值。孩子也能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让自己的智力慢慢成长。&
  这些年,不少人想给胡艳苹捐钱,但她没接受过捐助。&大家的好心我领了,但我现在还有能力让他们吃饱穿暖、让他们过正常人的生活。我不想把这个事情做偏、做歪。&胡艳苹说。
  目前,在全国7个实施支持性就业试点地区中,阿甘餐厅是一次性支持智障者融合就业最多的试点机构。&智障者就应该走出来、说出来、做出来,人生就会改变。&庞国忠认为,他们只要说出自己的梦想,就很有可能实现。
  每年运行费用60万,政府给补30万
  &支持性就业&,是智障者的一种就业模式,是由就业辅导员在竞争性工作场所为智障者持续提供训练,以增进他们工作、与同事的互动能力。当智障者的表现符合工作要求后,就业辅导员逐渐退出工作现场,改为追踪的方式提供服务。
  &看到餐厅里的&阿甘&们,好多企业家也来跟我说可以提供岗位,但是担心管理不了这些孩子。&胡艳苹说,智障者确实需要一个可信赖的人来帮助他们,就业辅导员至关重要,却又非常紧缺。
  阿甘餐厅的12名智障者,能够经过培训顺利进入工作岗位,除了有胡艳苹这样一个妈妈,还有经过培养和认证的7名就业辅导员来管理服务。
  目前,康复托养中心收养48名智障者,每年维持运行的费用达60多万元,政府给补贴30万元。此外,阿甘餐厅一年的租金就大约100万元,还有其他的支出。餐厅可能会持续赔本运行一段时间。
  由于支持性就业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各项扶持政策还并不完善。既是餐厅又是智障支持性就业实训基地,胡艳苹作为法人的阿甘餐厅,却找不到享受减免营业税政策的相应依据。就是当年康复托养中心建设过程,土地税减免也没有相应政策,胡艳苹硬是拿出9万多元交税。
  &智障人士走上工作岗位,政府尽可能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庞国忠说,长春市正在研究落实吸纳智障者就业的工资补贴、创业就业基地建设补贴和智障者就业养老补贴等多种支持政策。
  目前,长春市已经有近60家企业,吸纳300多智障者就业,在餐饮、家政、搬运、包装等行业,从事简单、重复性的劳动。&政府会在智障者工作时间、工资和保险等方面进行监管。&庞国忠说。
  在启动长春支持性就业基地的基础上,吉林省将逐步把支持性就业工作在全省开展起来,通过集中安置和个别安排,使更多的智障人士能够融入社会,增加收入,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
  去年城镇新就业残疾人27.8万
  2014年,残疾人就业规模总体保持稳定。城镇新就业残疾人27.8万,其中,集中就业残疾人7.6万,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7.0万,公益性岗位就业1.2万,个体就业及其它形式灵活就业10.7万,辅助性就业1.3万。全国城镇就业人数436.0万;1723.6万农村残疾人在业。
  全国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达到6154个,其中残联兴办2211个,依托社会机构兴办3943个,38.2万人次城镇残疾人接受了职业培训。
  盲人按摩事业稳定发展,按摩机构迅速增长。2014年度培训盲人保健按摩人员21296名、盲人医疗按摩人员5623名;保健按摩机构达到15609个,医疗按摩机构达到1018个。
  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规范推进,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达到5917个,共为16.1万残疾人提供了托养服务。其中寄宿制托养服务机构1758个;日间照料机构2132个;综合性托养服务机构2027个。在以上机构中,共有15933名残疾人实现辅助性就业,3503名残疾人实现了支持性就业。机构之外接受居家托养服务的残疾人达到77.1万人。全年共有4.9万名托养服务管理和服务人员接受了各级各类专业培训。
  (本报记者潘跃)
推荐阅读:法拉利与兰博基尼在高速飙车中,分别与隧道墙壁和道路护栏发生碰撞,造成不同程度损坏。粗略统计,我国移动漫游费一年收取上百亿元。近年来,手机用户与通讯运营商频频因高额漫游费用发生纠纷。
精彩图集:
分享 字体:
日,何洁产下第一个宝宝,此次怀孕距离头胎不足一年。表示为了儿子才对外硬撑美好形象,但其实跟刘家昌早已“玩完”。苗条女模特在“玉米饼挑战大赛”中完胜对手,获得冠军。摄影师拍摄整容手术正在恢复期的女性变化的身体和脸部。女子表示与自己的帆布背包相处10年后,发现自己已经与它相爱。苍白的脸颊,黑白分明的轮廓线,还有乌黑放大的美瞳,杂乱的剑眉“阿甘妈妈”想让孩子们体面地生活 - 娱乐 - 生活资讯网
当前位置: >
“阿甘妈妈”想让孩子们体面地生活
url:?div=-1,id:0
城市晚报讯7月15日晚上21:30,《中国梦想秀》迎来一群特殊的追梦人,他们就是来自长春阿甘餐厅的负责人胡艳苹和她的智障...
url:?div=-1,id:0
城市晚报讯7月15日晚上21:30,《中国梦想秀》迎来一群特殊的追梦人,他们就是来自长春阿甘餐厅的负责人胡艳苹和她的智障孩子们。这些智障孩子们看似呆滞的眼神、稚嫩的手语舞蹈,却用实际行动诠释“阿甘”精神。残疾人同健全人一样,也可以让梦想照亮现实。领回一个孩子挽救两条生命“这些孩子都是我23年以来,陆陆续续在街边收留的流浪智障孩子,现在已收养了48名智力障碍者。”42岁的胡艳苹说。据了解,他们中大部分只有三四级的智力,也就是重度智力障碍和极重度智力障碍,也有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他们共同的妈妈就是胡艳苹。“就像阳阳,从小他的父母发现他有病,就给扔了。”胡艳苹说,后来阳阳被一个老奶奶捡回去养。这个老奶奶的儿媳妇逼她扔掉阳阳,否则就不养老人。被逼无奈,老人和阳阳准备一起吃药离开这个世界。胡艳苹得知这件事后,第一时间把阳阳接到自己身边抚养。“带回一个孩子,等于挽救了两条生命。”胡艳苹说。智障人士与健全服务员一起工作当初这些孩子都没有自己的名字,后来胡艳苹给他们起了“开心”、“快乐”、“幸福”、“如意”,希望他们以后的生活跟他们的名字一样,把不幸的过去都忘掉。同样,胡艳萍也建了一个大园子,取名为“善满家园”。“我们家的孩子很多都有多重残疾,来到舞台的这些都是能走出来、能说出来的智障孩子,他们也成为了阿甘餐厅的服务员。”胡艳苹说,23年来,从未接受过任何捐款,全靠自己的能力养着这些孩子。“最开始的心愿就是他们能活着。后来生意做好了就希望他们快乐地活着,我们天天扭秧歌、跳舞。再后来就希望他们能够体面地活着。”胡艳苹说,阿甘餐厅现在有12名智障服务员,他们与健全服务员在一起工作,同时还有专业的辅导员在智障人士身边帮忙协助。希望爱心得到认可和传播“有人说我是一个‘疯女人’领着一群‘傻孩子’。”胡艳苹坦言,其实他们无忧无虑,过得很快乐。胡艳苹作为一名特殊的追梦人,希望通过参加节目争取一套烘焙的设备,可以学会做面包等糕点卖给顾客,也可以做给智障孩子们吃。记者了解到,一整套烘焙搅拌设备,其实以胡艳苹妈妈自己也是可以承受得起的,最主要是通过上《中国梦想秀》,希望爱心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和传播。最终胡艳苹和智障爱子们也实现了他们的梦想。现场的智障孩子也合唱了一曲《母亲》,表达了对这位“阿甘妈妈”的感恩和爱戴。同样,他们也喊出了自己的阿甘精神:“阿甘、阿甘,追求简单;阿甘、阿甘,执着乐观;我劳动,我快乐!”(记者姜永鑫/报道李煦/翻拍)
[责任编辑:yfs001]&给智障者提供就业希望&
长春有家“阿甘”餐厅(发现身边?森林里每一棵树都有不同的风采)
本报记者&&祝大伟
&&&&来源:&&&&
  午间的工作结束,胡艳苹会跟孩子们在餐厅一角聊天鼓劲。
  本报记者 祝大伟摄
  “用阿甘精神对待工作,完善自我,我劳动我快乐,加油!”喊出口号的声音虽然有些含糊,但却洪亮有力,这些智障的年轻人和老人从没想过他们能有自己的工作。
  5月19日,长春智障支持性就业实训基地――阿甘餐厅试点正式开业。12位通过岗前专业培训的智障者成为阿甘餐厅的员工,负责传菜、清理、搬运等各种工作。
  传菜、打扫都能做,领薪水,住宿舍
  20日中午,记者来到阿甘餐厅,总面积达600多平方米的餐厅十分敞亮。身穿半袖、系着围裙的服务生,正忙碌地穿梭着。
  餐厅的创办者胡艳苹告诉记者,身着黑色半袖的是她智障的“孩子”,“我不想让孩子们与正常人有所不同,但是为了大家在一起工作方便,还是得略微区分一下。”
  “我来这儿6天了,会传菜,还会扫地、擦桌子。”22岁的小博说。他每次传菜回来,都会端端正正地站在后厨门口,等着下一盘菜。
  “今年我听残联说,长春建立了一家支持智障人士就业的餐厅,就带着儿子来这儿应聘。”小博的妈妈石凤丽说,“儿子经过培训,成了服务员。这是小博第一次走向社会参加工作,想都不敢想。”
  餐厅里更多的员工,来自“善满家园”智障人康复托养中心。这个中心也是胡艳苹创办的,作为智障者农疗、工疗基地已经开始为阿甘餐厅提供蔬菜和食材。
  12名智障员工中,年纪最大的有60多岁。他们每6人为一个小组,每天上下午倒班工作3到4个小时。他们中大部分都是三四级智力,有的仅达到二级。
  智障员工“开心”跟胡艳苹特别亲,如今已经是20多岁的大小伙子,性格开朗,干活麻利。“他刚到康复托养中心时还是个孩子,一只眼睛刚刚失明,孤僻到总是自己一个人蹲在墙角吃饭,说话谁也听不懂。”胡艳苹回忆说。
  “肢残、盲人、聋哑等残疾人士都有了较为成熟的就业机制。人们担心心智不健全做不好工作,但事实上,他们能够从事一些简单、重复的劳动。”长春市残联理事长庞国忠说。
  餐厅给这些智障员工提供了宿舍,在试用期间,每人每个月的薪酬在300元左右。等到他们转正独立工作后,工资还会上涨。“给他们每个人都办了存折,让他们体验劳动的收获,也让他们学会购物。”胡艳苹说。
  “阿甘妈妈”让智障孩子自食其力
  智障孩子叫胡艳苹“妈妈”,大伙也都称她为“阿甘妈妈”。胡艳苹是全国扶残助残先进个人,目前收养着48名智障者。
  胡艳苹老家在长春市远郊兴隆山镇太平村,迫于生计,17岁就独自一个人出来闯荡。在长春火车站前,胡艳苹卖过服装、摆过地摊儿,承包过公共厕所和电话亭,后来成为经营着茶楼、酒店、超市的老板。
  日,胡艳苹7个月大、患有先天智障的儿子离开人世。从那以后,她开始收养智障者,把情感寄托在她收养的智障孩子身上。一个个智障者,被她起了好听的名字:开心、高兴、如意、吉祥……至今,胡艳苹已累计收养过近百名智障者。
  2010年11月,在政府的协调和帮助下,胡艳苹终于获得了创办“九台市善满家园智障人康复托养中心”的批文,并在九台市西营城镇建成落户。如今,“善满家园”康复托养中心院子里养起了鸡、鸭、鹅,还种菜,栽果树。
  “起初,只想着让孩子们吃饱穿暖就行。后来发现,他们并不快乐,就想让他们在自食其力的过程中寻找乐趣。”胡艳苹开始组织人教孩子们叠被子、扫地。
  随着认识的提高,胡艳苹又利用康复托养中心的便利条件,引入了农疗、工疗,并建设成了智障者的疗养基地。如今,从康复托养,到农疗、工疗的辅助性就业,再到阿甘餐厅的支持性就业,胡艳苹为她的智障孩子融入社会铺设了一条坦途。
  “妈,咱开个餐馆,我当经理,我能帮你。”被大伙称为“梦经理”的孩子,是撺掇胡艳苹开餐馆的“功臣”。“没有孩子的撺掇,从没想过开饭店。”胡艳苹说。
  有人质疑阿甘餐厅是个噱头。胡艳苹说,这是她帮孩子实现的一个梦,“让他们平等参与社会活动,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尊严和价值。孩子也能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让自己的智力慢慢成长。”
  这些年,不少人想给胡艳苹捐钱,但她没接受过捐助。“大家的好心我领了,但我现在还有能力让他们吃饱穿暖、让他们过正常人的生活。我不想把这个事情做偏、做歪。”胡艳苹说。
  目前,在全国7个实施支持性就业试点地区中,阿甘餐厅是一次性支持智障者融合就业最多的试点机构。“智障者就应该走出来、说出来、做出来,人生就会改变。”庞国忠认为,他们只要说出自己的梦想,就很有可能实现。
  每年运行费用60万,政府给补30万
  “支持性就业”,是智障者的一种就业模式,是由就业辅导员在竞争性工作场所为智障者持续提供训练,以增进他们工作、与同事的互动能力。当智障者的表现符合工作要求后,就业辅导员逐渐退出工作现场,改为追踪的方式提供服务。
  “看到餐厅里的‘阿甘’们,好多企业家也来跟我说可以提供岗位,但是担心管理不了这些孩子。”胡艳苹说,智障者确实需要一个可信赖的人来帮助他们,就业辅导员至关重要,却又非常紧缺。
  阿甘餐厅的12名智障者,能够经过培训顺利进入工作岗位,除了有胡艳苹这样一个妈妈,还有经过培养和认证的7名就业辅导员来管理服务。
  目前,康复托养中心收养48名智障者,每年维持运行的费用达60多万元,政府给补贴30万元。此外,阿甘餐厅一年的租金就大约100万元,还有其他的支出。餐厅可能会持续赔本运行一段时间。
  由于支持性就业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各项扶持政策还并不完善。既是餐厅又是智障支持性就业实训基地,胡艳苹作为法人的阿甘餐厅,却找不到享受减免营业税政策的相应依据。就是当年康复托养中心建设过程,土地税减免也没有相应政策,胡艳苹硬是拿出9万多元交税。
  “智障人士走上工作岗位,政府尽可能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庞国忠说,长春市正在研究落实吸纳智障者就业的工资补贴、创业就业基地建设补贴和智障者就业养老补贴等多种支持政策。
  目前,长春市已经有近60家企业,吸纳300多智障者就业,在餐饮、家政、搬运、包装等行业,从事简单、重复性的劳动。“政府会在智障者工作时间、工资和保险等方面进行监管。”庞国忠说。
  在启动长春支持性就业基地的基础上,吉林省将逐步把支持性就业工作在全省开展起来,通过集中安置和个别安排,使更多的智障人士能够融入社会,增加收入,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
  去年城镇新就业残疾人27.8万
  2014年,残疾人就业规模总体保持稳定。城镇新就业残疾人27.8万,其中,集中就业残疾人7.6万,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7.0万,公益性岗位就业1.2万,个体就业及其它形式灵活就业10.7万,辅助性就业1.3万。全国城镇就业人数436.0万;1723.6万农村残疾人在业。
  全国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达到6154个,其中残联兴办2211个,依托社会机构兴办3943个,38.2万人次城镇残疾人接受了职业培训。
  盲人按摩事业稳定发展,按摩机构迅速增长。2014年度培训盲人保健按摩人员21296名、盲人医疗按摩人员5623名;保健按摩机构达到15609个,医疗按摩机构达到1018个。
  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规范推进,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达到5917个,共为16.1万残疾人提供了托养服务。其中寄宿制托养服务机构1758个;日间照料机构2132个;综合性托养服务机构2027个。在以上机构中,共有15933名残疾人实现辅助性就业,3503名残疾人实现了支持性就业。机构之外接受居家托养服务的残疾人达到77.1万人。全年共有4.9万名托养服务管理和服务人员接受了各级各类专业培训。
  (本报记者&潘&跃)&
  《 人民日报 》( 日 15 版)
(责编:王吉全)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社会万象|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胡艳苹产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