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必修一和必修三的相关内容背水一战的主人公是谁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对中国当时的政治思想各产生怎样的重大影响

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复习课(岳麓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复习课(岳麓版)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665.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人民版必修2)
文字介绍,需要完整内容请下载!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总论: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开始出现了新的成分,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
,标志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甲午战争后至20世纪初,在“
”口号下,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有了进一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
业出现了“
”,但随着列强卷土重来,而被压制;国民党统治前期,又有了短暂的发展;国民党
统治后期,因
的野蛮掠夺、战争的消耗以及的
经济侵略,大量民族工业破产。
★专题考点说明
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和逐渐解体的原因与作用;民族资本主义工
业产生的时间、途径与著名企业;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历史条件、时间和
主要表现;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与发展对中
国社会发展的意义;洋务运动与民族工业的关系;外国资本主义的人侵对中国社会
2.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和主要表现;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历程;影响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民族经济兴衰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联。
★基础过关
一、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一)背景:
1.自然经济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中占地位
2.前期,自然经济有某种程度的分解,有所发展
(二)过程:
1.开始解体
以后,由于以英国为首的的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对华
的衰败标志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解体加速:从
起,由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对华
增强,并打入
(三)表现
1.农业:农产品的
程度有了一定的发展;一部分农产品生产开始受到
2.手工业:农村的
遭受破坏;
遭沉重打击;
3.商业:经营对华贸易的
大量增加;买办和
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了
(四)影响:自然经济的破坏,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
;促进了近代
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一)开始产生(19世纪
年代)[来源:__.Com]
的逐步解体;
创办的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的促进;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
等沿海地区。
、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
开始采用,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4.代表:1866年,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创办
;1873年,
在南海创办
(二)初步发展:(
后到一战前,1895——1913年)
1.原因:列强的资本输出和,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
许多人呼吁“设厂自救”、“
”,挽救民族危机;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
|保兴面粉厂
|启新洋灰公司
|刘懋赏、冯继川
|[来源:||||||
3.意义:是中国社会未曾有过的新的生产方式,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一股新气息。
三.民国时期的曲折发展[来源:]
(一)民国初年的短暂春天
1.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
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投资热情;1915年
、的促进;
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
新建厂矿和新增的
速度和规模空前;发展最快的工业是
基础极为薄弱,未形成独立完整的
;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
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仍占绝对势。
4.结果:一战后,
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萧条。
(二)抗战前夕的短暂发展
1.原因:“
”的促进;中国人民
普遍出现较好的发展局面;
占据控制地位。
加强了对民族工商业的控制,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
(三)国民党统治后期萎缩
1.原因:国民政府
的致命打击;
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官僚资本的压迫和繁重的
2.表现:工商企业大量
四.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一)在夹缝中求生存
1、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限制中国
;利用侵华特权大量倾销
;帝国主义的
直接摧残。[来源:.Com]
2、本国封建势力的束缚:甲午战争以前,民族工业企业听任
摆布;国民政府大举内债和
;国民政府和
公开吞噬民族企业。
(二)在斗争中求发展
(1)济南惨案后,全国反日会通过拒绝
、拒绝使用日钞、拒绝搭乘日轮的决议;
(2)九一八事变后,上海银行、钱业两公会致电国民政府,要求
(3)一二八事变后,
捐款捐物支持
(4)长城抗战爆发后,各地工商界开展
2、不足:斗争中具有
(1)原因:对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存在一定的
(2)影响:不能领导
取得胜利。
结论: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革命性与妥协性,因此无法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
★问题提升
1.从政治、经济、技、思想等角度分析封建制度是如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以末致
富,以本守之”反映了一种怎样的思想?这种思想对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有何影
2.近代自然经济解体的标志是什么?解体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自然经济的解体为资
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3.外国商品之所以能在中国市场上畅销,有哪些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4.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手段有哪些?你如何评价列强的经济侵
略?从经济角度看,列强的侵略最直接和最深远的影响是什么?
5.近代民族资产阶级早期由哪些人组成?近代资本主义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有哪些不同
6.洋务运动时期的企业有哪几种形式?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的四类近代企业(列举)
7.结合教材第31页,分析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民族工业的发展呈现什么特点
8.请分析列强的侵略对民族工业产生的客观作用是具体怎样体现的?结合当时的时代背
景,你认为清政府政策调整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一时期名族工业发展的最主要的原
因是什么?
9.结合必修三“顺乎世界的潮流”相关内容。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对当时的政治、经济产生
了怎样的影响。
10.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为什么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有人认为近代民族工业“先
天不足,后天畸形”,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11.你认为民国初期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12.结合教材34、35页,概括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据此指出哪些反映了当时民
族工业的半殖民地性?哪些又反映了半封建性?
13.结合必修一和必修三的相关内容,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对中国当时的政治、思
想各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
14.“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一战”后不久很快陷入低谷,它反映的
本质问题是什么?
★拓展延伸
1、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几个阶段
(1)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初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
(3)短暂春天:20世纪初,尤其是“一战”期间
(4)较快发展:国民政府统治前期(1927——1936)
(5)沉重打击:抗战时期(1937——1945)
(6)陷入困境: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7)重获新生:建国初期(1949——1956)
2、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
(1)从企业的产生来看:它不是由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生产发展起来的,不是在
中国封建社会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是在中国封建社会产生
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基础上逐步成长起来的,而是在列强入侵、破坏了中国发展的正
常秩序,加速了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下,直接从外国输入机器、技术创办起来的。
(2)从工业部门的结构看:中国民族工业缺乏雄厚的经济基础,本身又不能生产机器,
投资的领域基本上是轻工业,其中主要是纺织工业,重工业则发展缓慢。
(3)从工业的地区分布来看: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大城市。
其原因是这些城市多为列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的据点,便于利用外国的技术设备
。这种畸形布局,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质。
(4)从设备、技术和经营管理上来看,中国民族工业是很落后的;
(5)从企业产生、发展的全过程来看:中国民族工业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
双重压迫,因而发展缓慢。这决定了中国民族工业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
既有矛盾,又有依赖性,这正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最重要的特点。
3.影响民族工业的因素
(1)有利因素
①列强的经济侵略,客观上加快了自然经济的解题;②清末至民国政府鼓励兴办实业;③中
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④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2)不利因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的统治对民族工业的重重压迫和束缚;②
战争和革命不断,政局长期动荡;③重农抑商等传统思想的束缚;④民族工业自身存在局
限性。先天不足,自它产生之日起就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后天畸形,地区
分布以东南沿海为主,工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始终没有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
4.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1)经济上: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它的产生冲击、瓦解着封建自然经济,对外国资本
主义的经济入侵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政治上: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其力量的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
提供了社会基础,同时也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思想上: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
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推动着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向西方习的发展和早
期维新思想的产生。
(4)社会生活:深刻地影响着近代的社会生活,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
量的不断壮大以及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流,近代中国的服饰(如西服、旗袍、中山装
等)、饮食(如西餐等)、住房(如公寓房等)、交通(如火车、汽车等)、通讯(如
邮局、电话、电报等)以及婚丧礼俗等都发生了重要变化。
5.近代民族工业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有限性:
民族工业本身的局限(发展的有限性),其在推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具有相对
(1)经济上: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不充分,没有形成完整的近代工业体系。
(2)政治上: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相对弱小,在政治上体现出不成熟性和动摇性,如辛
亥革命时期没能有效巩固民主革命成果等。
(3)思想上:民族资产阶级在思想上也体现出不成熟性,如新文化运动中对待东西方文
化的态度等。
6.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历程对今天经济建设的启示
(1)国家独立是民族经济振兴的基本前提;
(2)善于抓住和创造有利的国内、国际环境发展民族经济;
(3)化投资环境,减少垄断经营;
(4)国家政策扶持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5)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经济发展的力量源泉;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复习提纲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复习提纲
知​识​整​合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某位同学在学习了必修三后,对中国古代思想非常感兴趣,在学校资源室搜集了一些思想家的言论及主张,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材料二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材料三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卷》材料四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顾炎武《亭林文集》卷四请回答:(1)请概括材料一中孟子的思想核心。(1分)(2)概括材料二中董仲舒的思想主张。(2分)他对儒家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2分)(3)材料三中李贽提出了什么观点?(2分)(4)材料四顾炎武的治学思想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作者对民族危亡问题的认识。(2分)(5)材料三四与一二相比,思想主张发生很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1分)-乐乐题库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知识点 & “某位同学在学习了必修三后,对中国古代思想...”习题详情
18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6.6%
某位同学在学习了必修三后,对中国古代思想非常感兴趣,在学校资源室搜集了一些思想家的言论及主张,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材料二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材料三&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卷》材料四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顾炎武《亭林文集》卷四请回答:(1)请概括材料一中孟子的思想核心。(1分)(2)概括材料二中董仲舒的思想主张。(2分)他对儒家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2分)(3)材料三中李贽提出了什么观点?(2分)(4)材料四顾炎武的治学思想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作者对民族危亡问题的认识。(2分)(5)材料三四与一二相比,思想主张发生很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1分)民本思想(或以民为本、民贵君轻)。(1分)&
本题难度:较难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3-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必修)历史试题
分析与解答
习题“某位同学在学习了必修三后,对中国古代思想非常感兴趣,在学校资源室搜集了一些思想家的言论及主张,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材料二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此题考查的是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的理解,即“民贵君轻”的思想。(2)材料“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反映的是“君权神授”思想。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李贽认为“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4)顾炎武提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即经世致用;他对民族危亡问题的认识可以根据其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概括。(5)明清之际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根源从经济基础方面考虑。
注意从宏观上把握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四个阶段,即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代程朱理学、明清反封建民主思想。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某位同学在学习了必修三后,对中国古代思想非常感兴趣,在学校资源室搜集了一些思想家的言论及主张,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材料二 董仲舒对儒...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某位同学在学习了必修三后,对中国古代思想非常感兴趣,在学校资源室搜集了一些思想家的言论及主张,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材料二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主要考察你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与“某位同学在学习了必修三后,对中国古代思想非常感兴趣,在学校资源室搜集了一些思想家的言论及主张,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材料二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相似的题目:
孔子兴办私学的主要作用是&&&&儒家成为统治思想打破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促进“百家争鸣”出现五经成为教育传统课程
智者学派指出:法律、正义只是人所约定的习俗。为了避免互相伤害,人们相互约定不伤害别人,这是政府创立的基础。正义的本质和起源在于人们实践了先前的约定。该观点被称之为“人类最早的社会契约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人们的约定是制定法律的基础智者学派重视法律和正义的作用社会契约论起源于智者学派遵循人性是法律制定的依据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这一观点应当属于儒家法家道家墨家
“某位同学在学习了必修三后,对中国古代思想...”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某位同学在学习了必修三后,对中国古代思想非常感兴趣,在学校资源室搜集了一些思想家的言论及主张,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材料二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材料三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卷》材料四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顾炎武《亭林文集》卷四请回答:(1)请概括材料一中孟子的思想核心。(1分)(2)概括材料二中董仲舒的思想主张。(2分)他对儒家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2分)(3)材料三中李贽提出了什么观点?(2分)(4)材料四顾炎武的治学思想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作者对民族危亡问题的认识。(2分)(5)材料三四与一二相比,思想主张发生很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1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某位同学在学习了必修三后,对中国古代思想非常感兴趣,在学校资源室搜集了一些思想家的言论及主张,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材料二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材料三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卷》材料四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顾炎武《亭林文集》卷四请回答:(1)请概括材料一中孟子的思想核心。(1分)(2)概括材料二中董仲舒的思想主张。(2分)他对儒家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2分)(3)材料三中李贽提出了什么观点?(2分)(4)材料四顾炎武的治学思想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作者对民族危亡问题的认识。(2分)(5)材料三四与一二相比,思想主张发生很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1分)”相似的习题。高考,高考试题,高考真题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2012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3.2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7(人教版必修2)( 2012高考)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战到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