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美剧漫威系列美剧的小说

阅文的想象力:再造一个新“漫威”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阅文,阅文的想象力:再造一个新“漫威”">
阅文的想象力:再造一个新“漫威”
&&&& 从腾讯宣布收购盛大文学,成立阅文集团的那一刻开始,就意味着中国网络文学行业期许已久的"打造中国漫威"的模式有了真正落地的可能。
  2015年以来,这家中国最大的文学集团在腾讯战略协同的推进下动作频频,先后签署了一大批文学作品改编影视剧、游戏的协议,并且和腾讯"泛娱乐"战略的其他业务部门相辅相成,新推出多种共赢策略的合作模式。以网络文学大神猫腻为例,在阅文旗下网站创世连载的《择天记》,近期就已经和《QQ炫舞》、《洛克王国》、《QQ飞车》、《尸兄》一起被改编成影视剧,最迟明年与公众见面。
  近期又推出蓄势已久的"QQ阅读5.0"版本,让连日来的一系列准备和布局有了承载的平台以及用户互动的渠道。
  QQ阅读只是一款APP,为何阅文集团将其上升到战略产品的高度。在我看来QQ阅读可能不仅仅是一款APP,更是对接阅文集团内容、用户、大数据的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实现"千人千面"的阅读体验,并且利用云服务和大数据的依托,让更多的作品和用户连接起来,带来更大的价值。
  当然,这一切的一切,我们可以看出腾讯系要开始打造准备多年的"多元化文化衍生和落地"战略,我们也把这种战略称之为"新漫威"模式,而启动这个模式的钥匙就是腾讯的"连接一切"战略。
  全民阅读的时代真正到来
  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中国网络文学乃至整个文化产业发展到今天,离不开中国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和时间正在因为文学平台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那到底什么叫做阅读呢?在我看来阅读就是你的眼睛,通过视觉材料,获取信息的这么一个过程,这就是一种阅读。那如果我们去延伸这个概念的话,我们看一段图片或者视频,也是一种阅读,我们把这种阅读,称为一种广义的阅读。
  今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特意提到"全民阅读"的理念,但我们知道全民阅读自古以来都只是一种美好的设想,所幸今天我们的移动阅读不仅仅改变了阅读习惯,更大的贡献是拓宽了移动的门槛和渠道,让更多的人可以便捷享受到阅读新时代带来的改变,全民阅读的时代真正意义上到来(笔者注:中国目前手机用户超过12亿,几乎100%的手机都可以进行移动阅读)。
  另外一大利好的消息是中国付费阅读的用户比例在大大增加,尤其是年龄越大的人越愿意为移动阅读产品付费。网民是否愿意对数字化产品付费和整个国家的经济情况是息息相关的,一旦国民经济达到一定水准之后,对精神消费需求就会上升,愿意为数字化产品付费。
  阅文蓄势已久厚积薄发
  近期看到吴晓波、吴伯凡、庄雅婷、王冠雄等几位媒体前辈都通过对话、报道、分析等形式对阅文集团做了深度的分析解读,就其未来模式和走向提出了一些前瞻性的看法。其实在我看来,正如各位老师所言,虽然阅文集团成立时间不到半年,但已然成为中国公认的最大IP集团。笔者看来这个积累主要来源两方面,一是盛大文学的积累,二是腾讯过往的资源和平台。强强联合之下,加上腾讯的娱乐、游戏、应用等优势,能够发挥出一加一大于N的效应。
  阅文集团CEO吴文辉
  之前,阅文集团CEO吴文辉在和吴晓波对话时介绍称,阅文目前拥有文学作品数近1000万部、创作者队伍400万人,造就了《步步惊心》、《致青春》、《鬼吹灯》等诸多热门改编作品。阅文组建后,将在移动端发力,并在版权建设上持续投入,已适应全阅读的新趋势。
  可能很多人无法理解1000万部文学作品是多么可怕的数据。我们以近年来全球文化领域最火的"漫威"举例来看,漫威通过漫威的平台打通了文学作品(包含漫画)+电影+美剧+游戏+玩偶周边等在内的全产业链布局,诞生了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钢铁侠、美国队长、绿巨人等多个IP。而漫威旗下的英雄人物不过区区5000个,尚且能引领文化潮流,阅文旗下的1000万部文学作品,理论上来说可以造就的文化价值体系比漫威大了几千倍。
  事实上,几年前从盛大文学开始,吴文辉就已经布局IP衍生的战略,只是当时IP衍生还停留在概念阶段。今天,中国的文化产业真正形成一个链条,好的文学作品变成抢手货,能够迅速地变成游戏和电影,实现价值聚变,近年来中国内地热门的《甄执贰妒Я33天》,很多都是改编自网络文学。
  而根据网络原创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剧中,来自阅文集团的原创作品最多。例如电视剧《小儿难养》、《裸婚时代》、《步步惊心》、《我是特种兵》等。而根据盛大文学旗下作品改编的电影《搜索》、《致青春》,也获得了极大反响。另外还有近百部改编作品正在筹拍或即将上映。未来,这些IP改编成影视剧之后,还会有下一步的衍生,继续完善产业链条。
  腾讯"连接"一切的战略能为阅文带来什么
  在马化腾看来,腾讯的终极目标是"连接一切",这个野心很大,意味着马化腾已经把"连接"上升到水电一样的高度,成为所有模式的终极核心。
  微信、QQ都是在做连接器,在人、设备、服务之间形成智能的连接。在腾讯看来,腾讯做的是基层搭建的业务,往上要让行业自己去搭建应用。各行各业需要通力合作,才能发挥移动互联网的最大威力,腾讯的使命仍然是成为互联网连接器,连接一切。
  阅文作为腾讯连接一切的重要平台,能够发挥的想象力还有很多。并且未来的阅文也将会处于"连接"战略的核心,成为一个大的IP库务中心,和整个行业共生共赢,共同构建一个基于文学中心的生态体系。
  以前段时间腾讯"泛娱乐"战略发布为例,提出了电影+的理念,而这"泛娱乐"其实就是基于腾讯的互联网平台,旗下几大涉及到娱乐业务的板块通力协助(电影、游戏、文学、音乐等等),推动粉丝用户由原本单纯的体验者转变为参与者;通过对海量用户的需求、兴趣以及行为习惯的洞察与分析,能为电影的投资、创作与营销提供决策参考。而在几大板块里面,文学的价值无疑是重中之重,并且起到基石的作用。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是,近年来国内外票房大卖的影视剧大都都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来,掌握中国90%文学版权资源的阅文,将成为腾讯泛娱乐战略最主要的发动机。
  中国几乎每一代的互联网领军企业都有想做"网络漫威"的野心,但受限于多种因素,一直没能真正的实现。阅文集团天时地利人和之下,能够成功吗?我们拭目以待。
编 辑:王洪艳
杨元庆:对PC整合才是联想真正的挑战,在PC时代,联想依靠强大..
CCTIME推荐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当前位置:&&
强强联合 漫威携手知名美剧手游厂商推新作
来源:作者:天青发表时间:
经常玩美剧改编手游的玩家应该都知道Telltale Games,这个优秀的厂商曾开发《行尸走肉》、《权力的游戏》等多部手游并且品质都很不错。日前,Telltale Games宣布已经与漫威达成合作,将推出漫威系列产品,首批产品将于2017年上市。一个拥有众多强劲的IP,一个有着不可小觑的实力,果然强强联合才有看点。漫威工作室执行董事Jones表示:“我们一直在寻找一个完美的伙伴,和我们一起开发一款惊世骇俗的游戏,和Telltale Games合作这个决定对于漫威来说非常重要,因为Telltale Games曾经开发了那么多优质的游戏,我相信他们能够为我们的主题写出完美的剧本!”对于这次合作,外界多是表示期待,不过也有一些不同的意见。Telltale擅长做叙事类的手游,不过漫威的特色主要是激烈的打斗场面,因此漫威迷们都有点担心Telltale能否保证动作类手游的品质。不过既然漫威公司如此相信并且计划作出系列作品,那么相信Telltale一定有让人值得信赖的实力,小编对此系列的面世也是十分期待。
【责任编辑:天青】
手机上看攻略 独家礼包等你拿
12345678910
周排行榜月排行榜
开测表开服表
不删档内测
不删档封测
不删档内测
不删档内测一周美剧:漫威DC再战 神盾绿箭齐收官 - season cbs 生活大爆炸 - 青岛网络电视台新闻频道
| ||||||| ||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一周美剧:漫威DC再战 神盾绿箭齐收官
20:56来源:新浪娱乐
  《24小时》回归杀入收视榜
  新浪娱乐讯欢迎关注2014年第33周(5月5日-5月11日)的美剧收视,由于美国职业橄榄球联赛、NBA季后赛、世界摔跤娱乐等收视大牛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有线台已然是体育节目的天下,唯独《权利的游戏》一枝独秀傲然榜间,不过即便如此也不得不为“橄榄球联赛”让出冠军宝座。《生活大爆炸》相比上周收视出现小幅回落,让《美军罪案调查处》瞅准时机一举上位,拿下公共台全年龄段冠军。不过在公共台18-49岁年龄段中,《生活大爆炸》依然是观众的最爱。
  说到《生活大爆炸》,国家新闻广电总局强行下架《生活大爆炸》、《傲骨贤妻》、《海军罪案调查处》和《律师本色》4部美剧引发的讨论还在持续升温。不管到底原因为何,造成的事实是花费大价钱购买这几部美剧的视频网站无法遵守它们对用户的承诺条文,而央视转身又引进译制《生活大爆炸》和《权利的游戏》的举动,不得不让人怀疑这后面有利益导向的嫌疑。当然,对我等观众来说唯一关心的是,在“净网行动”的指导下像《权利的游戏》这种特别黄特别暴力的作品,剪完后会是什么模样?
  正如前文所述,有线台方面基本上被体育节目所统治,《权利的游戏》上周以694万的收视拿下第三个周冠,本周的收视虽然与上周基本持平(639万),但无可奈何“职业橄榄球联赛”将近千万收视的无尽魅力。公共台方面《美军罪案调查处》及其衍生剧《洛杉矶》分别以1588万和1410万的收视人数位居冠季,《生活大爆炸》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同时《犯罪心理》、《疑犯追踪》杀入排行前十。值得一提的是,在公共台18-49年龄段“小强”重生的《24小时:再活一日》异军突起杀入前五,相信随着刺杀总统阴谋逐渐现出全貌,收视还会进一步提升。
  本周CBS的《美军罪案调查处》、ABC的《神盾局特工》、FOX的《欢乐合唱团》、CW的《绿箭侠》和《初代吸血鬼》等我国观众喜爱的电视剧都迎来了当季大结局,尤其是《神盾局特工》与《绿箭侠》的轮番登场,颇有漫威vsDC的火药趣味。而对已经成熟发展的美国电视领域来说,不论是哪个美剧行至季末自然都是槽点与疑点齐飞,狗血与伏笔共存,相信爱剧的诸位肯定不会放过这等“爆米花与氪金狗眼必备”的大好机会!
  更详细排名可参考如下收视榜单,分“有线台收视TOP 10”、“公共台18-49年龄层TOP 10”以及“公共台全年龄段TOP 10”三个部分,具体如下:
  一周(5月5日-5月11日)美剧收视率TOP 10有线台榜单
  排名剧集名称 电视网 观众人数
  01 《美国职业橄榄球联赛》(NFL DRAFT) ESPN 994万
  02 《权利的游戏》第四季(GAME OF THRONES) HBOM 639万
  03 《2014年NBA季后赛》周三(NBAPLAYOFFS-ROUND 2) TNT 618万
  04 《2014年NBA季后赛》周一(NBAPLAYOFFS-ROUND 2) TNT 543万
  05 《2014年NBA季后赛半决赛》(NBAPLAYOFFS-ROUND 2) ESPN 490万
  06 《2014年NBA季后赛》周四(NBAPLAYOFFS-ROUND 2) TNT 480万
  07 《2014年NBA季后赛》周日(NBA PLAYOFFS-ROUND2) TNT 450万
  08 《2014年NBA季后赛》周二(NBAPLAYOFFS-ROUND 2) TNT 448万
  09 《世界摔跤娱乐》10点档(WWE Entertainment) USA 445万
  10 《世界摔跤娱乐》09点档(WWE Entertainment) USA 441万
  一周(5月5日-5月11日)美剧收视率TOP 10公共台(18-49岁年龄层)榜单
  排名剧集名称 电视网 观众人数
  01 《生活大爆炸》第7季(The Big Bang Theory Season 7) CBS 481
  02 《美国之声》周一档(The Voice Season 6) ABC 442万
  03 《摩登家庭》第05季(ModernFamily Season 5) ABC 365万
  04 《黑名单》第一季(The Blacklist Season 1) NBC 351万
  05 《24小时:再活一日》(24:LIVE ANOTHER DAY) FOX 325万
  06 《美国之声》周二档(The Voice Season 6) NBC 316万
  07 《实习医生格蕾》第10季(Grey'sAnatomy Season 10) ABC 311万
  08 《幸存者》(Survivor) CBS 310万
  09 《美军罪案调查处》第11季(NCIS Season 11) CBS 292万
  10 《犯罪心理》第9季(Criminal Minds Season 9) CBS 297万
  一周(5月5日-5月11日)美剧收视率TOP 10公共台(全年龄段)榜单
  排名剧集名称 电视网观众人数
  01 《美军罪案调查处》第11季(NCIS Season 11) CBS 1588万
  02 《生活大爆炸》第07季(The Big BangTheory Season 7) CBS 1442万
  03 《美军罪案调查处:洛杉矶》第06季(NCIS:LOS ANGELES) CBS 1410万
  04 《与星共舞》第18季(Dancing With The Stars Season 18) ABC 1311万
  05 《警察世家》第03季(Blue Bloods Season 3) CBS 1178万
  06 《美国之声》第4季周一档(The Voice Season 4 MON) NBC 1100万
  07 《美国之声》第4季周二档(The Voice Season 4 TUE) NBC 1072万
  08 《犯罪心理》第9季(Criminal Minds Season 9) CBS 1052万
  09 《疑犯追踪》第3季(Person Of Interest Season 3) CBS 1049万
  10 《黑名单》第1季(The Blacklist Season 1) NBC 1046万
  注:所有数据均来源于权威美剧网站tvbythenumbers,登陆可查询每周、每日更详收视排名及相关讯息。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1]&&&
文章来源:新浪娱乐
关于“ season cbs 生活大爆炸 ”的新闻漫威小法好——非主流的胜利(长文,回顾漫威的2014)
提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首先要恭喜漫威/迪士尼,又是名利双收的一场好戏,我似乎已经看到漫威在2014年的漂亮收官。在进入正题之前,我想回顾一下漫威的一年。算上“贴牌”的福克斯和索尼,今年漫威漫画改编的电影有五部之多,可谓是斯坦李存在感爆棚的一年。
  
  
从这五部来看,我觉得和往年漫威电影的显著不同有两点:第一点是剧情质量的提升,第二点是点石成金的技能get√即使拿我不喜欢的炒饭小虫来说,在我眼里它就是个游戏CG,而且男女猪脚的戏份让我恨不得能在电影院快进。但它还是有进步的,因为它开发出了重要的副线——蜘蛛侠和孩子的关系。那种勇气的传递和继承,让我备受感动。这也让我意识到,蜘蛛侠应该是个孩子王。无论我多大了,如果我站在电影院的票房窗口说“来张蜘蛛侠”,那么从我口袋里掏出的钱没有一分是为了花在看Peter Parker谈恋爱上的。并不是要接吻戏和分手戏给我从蜘蛛侠电影里滚蛋,这是好莱坞必不可少的润滑剂,没了这两样,演员都不知道怎么演了。我想说的是,小蜘蛛在我心目中是最能激励人的英雄。扯远点,说上隔壁家的老爷电影,我喜欢看到的是“崛起”的结尾,还有“归来”里哥谭着火以后的那段。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爷领导大家救火时,哥谭新上任的警察局女局长站在楼顶感慨“He’s too big”。(想歪的面壁去!)所以有些角色存在的意义不是打击犯罪,而是传递一个信息,每个人都是超级英雄。但同一个信息,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传递方式。老爷属于圣人化,气场强大,精神能量的震慑令人敬畏,让人不由自主跟着领袖走(像金正恩大将军(误!;而小蜘蛛属于亲民路线——“没人比我更屌丝了。既然我都能做英雄,当然你也可以!”因此,挡在犀牛面前的那个小男孩,可能是你也可能是我。我永远只会在蜘蛛侠唤起我内心那个小男孩的时候买账。
  
  
讲到“X战警之明日黄花”,此片在我的朋友中充满争议,评论两级分化。似乎很多人不喜欢的理由是打斗戏太少不过瘾。我个人是很喜欢,因为我觉得让法鲨和一美打打杀杀简直是对他们身上拜腐国所赐的种族天赋的浪费,毕竟杰森斯坦森在腐国属于一种例外或者意外吧。文戏还是很精彩的,我特别喜欢一美把唾沫星子喷在帕特里克爵士的脸上“I don’t want your suffering. I don’t want your future!”而爵士抹了一把脸,岿然不动地以一朵安静的美男子的口吻缓缓地说:“Please~ We need you to hope again.”在我看第一部X的时候,很难想象有一天这个系列的文戏会如此出彩。整部片子把人类和变种人都放在一出巨大而复杂的博弈游戏中,尽管这当然不是第一次了、而是老生常谈。但正传三部的矛盾建立在“不理解”和“不信任”的前提之上;而这一部是建立在愤怒、委屈、仇恨、恐惧之上。不是“不理解”,愤怒和仇恨导致根本不想理解;之所以不信任,一边是因为委屈,而另一边是因为恐惧。本片的穿越设定保证了结尾那种千钧一发的紧张效果,从而把正传里较弱的理智与情感的矛盾冲突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开头先给你看到一个绝望版的结局;而在结尾处一瞬间的选择将决定所有势力的命运是回到开头还是另起一个新的篇章。我的朋友们对前传系列的褒贬不一在第一课就有了。第一课的结尾,老万做了一个令人扼腕的决定,这种遗憾感延续到第二部。但第二部高明之处在于,不是再让老万成为一锤定音的人,而是挖掘了三角关系里的另外两人的主动性,在最后关头让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成为左右局势的人。影评人独立鱼前段时间写了篇文章《“银河护卫队”之后,漫威还剩一个软肋》,批评了超级英雄电影为了能拍续集而导致“第三幕无高潮”的问题。(其他影评人比如亵渎电影也有同样的批评。)但《明日黄花》的第三段还是很到位的。因此我觉得它的文戏足以让影片有个不错的评价。更何况,导演辛格用此片告诉了我们,武戏不在多而在精,一场戏撑起一片天。五角大楼里那场戏可谓酣畅淋漓,震古烁今。你会回味很多次奔跑中的快银。
  
  
至于锤哥,我没有太多要说的,因为情况比较特殊。观众的诉求既不在剧情的宏观面上(人类命运和仙宫命运)、也不是在打斗的效果上。那么围绕这些的讨论也就没有太大必要,有那时间我不如再多YY几个同人段子。
  
  
第二个特点,点石成金的技能get,是指漫威打破思维模式,把原来的不良资产变成了优质资产。《银河逗比队》跟《六小龄童》,按理说是知名度不高、群众基础不好。漫威影业有三阶段的出片计划。究竟这三阶段的依据是什么?是主线的发展顺序吗?我觉得主线的延续方式不是规划的因素,反而是规划的结果。正所谓无利不起早,漫威可不是在拍“爱在”系列这种文艺片的三部曲,而是商业片的三阶段。唯有商业逻辑可以解释商业行为:第一阶段先把自己手上最大的牌(有版权的角色里最有名的几个)亮出来,也不要什么剧情上的节操,就要有槽点,有话题。在第一阶段收尾的时候,把所有好牌绑在一起,绿胖铁人锤哥大盾正好凑了一副炸弹,一举奠定“漫威大法好”的名气和票房号召力。在有了票房号召力之后趁热打铁,让电影里受欢迎的龙套死而复生在美剧里做主角,维持话题热度。充分利用票房号召力,复制已经获得观众认可的“抱团模式”,这才做到了点石成金,推出了银河逗比和六小龄童。角色是新的,模式却是不变的,旧瓶装新酒。既维持了新鲜感,让你觉得有源源不断的小鲜肉,同时又把风险最小化。再往下走,二阶段的收尾是打奥创,和三阶段初始部分的内战,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对最早这批复联的否定。所谓的否定,指的是合久必分的一种状态——让内部矛盾升温,突出成员各异的性格和暴露他们的弱点。让观众觉得阵容一成不变会出现问题甚至危机,需要新鲜血液的输入。所以在二阶段的推新是打包冷门资源,获得成功之后,配合过渡期对复联的适当否定、有破有立,才更加大胆地在三阶段让知名度相对较高的新英雄在电影市场里单打独斗。所以我对二阶段的看法,就是“漫威小法”和“非主流的胜利”,使得它很好地承上启下,继承/利用了开局的模式/优势,又为第三阶段立下了不错的基础。
  
  
之所以强调二阶段里团队模式的优势,是因为目前为止,我最喜欢的也就是银河逗比跟六小龄童。请见下图列表,统计了截止日上午,三部电影在五大指数里的评分。六小龄童的分数还没稳定不具备代表性,仅仅列出。至少从目前来看,逗比的总体评价比妇联高是不争的事实。
   复仇者联盟 银河护卫队 超能陆战队
  IMDB 8.2 8.5 8.3
  豆瓣 8.0 8.2 9.1
  Metascore 69 76 76
  烂番茄观众 91 95 92
  烂番茄影评人 92 90 90
  
  
个人认为,小六和逗比的成功有几方面的共同点:1.观众不熟悉,导致改编过程中的自由度高,和上映时观众的期望值比较低,容易引发惊喜和新鲜感;2.设定上取长补短。选取团队而不是个人,用角色的丰富和多样性充实内容。这当中还必须不是简单的平均分配,更不是无脑的人海战术。是有的放矢,依然具备针对性地强化个别角色的存在感,其他角色负责润色和填上剩余空间。银河逗比里扛大梁的是星爵和树人。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干脆面,他不是逗哏而是捧哏,主要捧树人。其他的例子就是他说要犯人的义肢和强盗的假眼,这些都成为引子,真正搞笑发生在星爵去抢义肢和镜头给到一脸错愕的强盗。而六小龄童的亮点则集中在Baymax的身上。3.更具体一点地说,两支团队都是边缘人物,一支是Loser分队,一支是Nerd分队。玩的都是逆袭的把戏。4.主打人物不但要逗,而且都有自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来美化人格,甚至连这一幕的场景设定都不带换。星爵救卡魔拉的太空和Hiro救教授女儿的异次元空间,这两种环境的性质是一样的,都有一种虚无感。用这种虚无感,能很好地衬托出舍己救人的温暖,提高煽情指数。而树人和充气娃娃都是经历“毁灭—重生”的模式,在结尾先抑后扬,喜剧收场。除此以外,某些虽然算不上很巧妙,但很好用的桥段也被两部片子共享了,用来前后呼应,提升一定的结构感。我还没想到读起来好听一点的总结,姑且称之为“借死人升华活人”。星爵妈妈伸出了手、Tadashi强调“I won’t give up on you”和充气娃娃视角记录的试验成功的画面,都是这一种。相对来说,小六里对“重复/反复”的手法处理得更好,无论是用来煽情,还是用来搞笑(最典型的就是警察局漏气一段了)。
  
  
事实上,小六的改编还是有点“投机取巧”、“似曾相识”的。Hiro取了妮妮的智商,而充气娃娃拿了妮妮的装甲。Go Go原来叫Go Go Tomato,她的名字是被阉割了,而她的装甲也难逃同样的命运——漫画里的设定是它可以吸收能量;穿戴者通过声控发出“Go Go Tomato”的指令后,可令装甲释放并使用转换的能量。在电影中,Go Go就是个穿了溜冰鞋的American Dream(Earth 982里的女性版美国队长)。对了,还有那个管家...我已经向DC举报了,黑我大阿福不能忍。顺便说说其他人物的改动,有增有减:富二代Fred在原作里的身份背景根本就没有花笔墨交代,但电影里,这样的设定无疑更加精彩,而且这样得以引出某人的客串,我也是醉了。但他原本的能力是变成大怪兽,尺寸和外观都跟哥斯拉差不多。电影为了体现快节奏的运动战,所以出于保证机动性的需要,把他改成了现在这样神奇宝贝尺寸的喷火跳跳龙,能够更好融入团战。还有“奶茶妹妹”快乐柠檬,不,蜂蜜柠檬,她的能量钱包原本就是个哆啦A梦的异次元口袋。大傻逼,不,Wasabi,他在漫画里的设定是个大厨,还能把气功具象化成寿司刀,所以这个改动不大。只不过是美帝要考虑人种的多样性,因此把他变成了黑人。其实我是觉得变成拉丁人种更合理吧(美国餐馆里很多厨师是墨西哥人啊,日料店也不例外)。漫画Big Hero 6还有两名牛逼成员没有在电影里出现,分别是Sunfire和Silver Samurai。我想应该是迪士尼考虑他们变种人的身份会和福克斯影业起冲突。
  
  
尽管本作的改编在画风上与漫画相差甚大,但不得不承认,改编后酷炫与卖萌并存,这才是迪士尼想要打上的烙印。否则按照原作画风,并不符合迪士尼的一贯风格也难以吸引它视为目标观众的熊孩子群体。不过我对迪士尼一直有种“低龄”的偏见。有些事,我都已忘记。在我的脑海中,有一个迪士尼,米老鼠跟唐老嘎,学龄前看了肯定棒。我都说是偏见了,这种偏见在此次的观影后荡然无存。童真童趣被最大限度地保留的同时,逼格也提升了不少。在战术上还是先满足熊孩子,进步之处是知道怎么回报和奖励那些贡献了全票票价的家长,以及像我这种又要来看动画片儿又挑三拣四、在未成年人世界和成人世界的夹缝中生存的二逼青年。整部片子三分钟一次呵呵微笑,五分钟一次哈哈大笑,把观众不分年龄地全逗乐了。我感受到迪士尼并不是单纯收购了漫威;在艺术的创作上有所吸取,这才是最难得的。它有一种在战略上“老少通吃”的野心。要取悦所有人真的很难,但是本片做到了。正片放完,我的满意度达到9分。此时,熊孩子们纷纷在家长的带领下退场。不过这不是结束!迪士尼的客户滚蛋了,对于漫威的目标群体来说,这才刚开始!剧终字幕的动画是专门给我们看的好吗!留下来的人有赏!先是几个主要角色的名字挨个过一遍,配上每个人一张插画,而且插画的风格都不同!尤其是奶茶妹妹那张,我操还是波普艺术的!之后会进入正式的字幕,同时会以漫画风格交代之后的故事。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细节不要错过——战队去给一栋建筑剪彩。画面是以一种透视的效果,从建筑背后的视角拍下剪彩的现场。由于这种透视和视角,建筑上的字是反过来的。但这一幕停留的时间足够长,因此你会发现,那栋建筑是以Tadashi的名字命名的。等到Hiro和Baymax坐在发电的鲤鱼风车上之后,依然不要走开。直到他们俩起身发射离开,来到了最后的大彩蛋!真是我见过最有趣的漫威彩蛋了!我的满意度终于达到了10分!其他的小彩蛋,在电影里面都很容易被发现,比如说留意下墙上的海报和挂钟。
  
  
片子在尾声再一次证明了漫威大法好。然而,现场观影的额外收获就是,开头还有迪士尼大法,也很好!正片开始之前,先放了一部迪士尼的短片“Feast”,讲述一只汪星人流落街头、被收留、被宠爱、在主人恋爱后被忽视、却在主人失恋后帮主人追回对象,作为伴狼、迎接小主人的诞生、陪小主人长大的过程。六分钟的时间讲完一只狗的狗生,节奏紧凑,却妙趣横生。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但有深度,还连彩蛋都塞进去了:其中有一幕致敬了《公主与流浪汉》里经典的吃面场景。我长那么大还是第一次看到迪士尼的短片如此彪悍。
  开头那个短片放的时候还以为自己走错了片场…………但漫威大法好好好!等了整个片子终于最后看到Stan Lee啦!
  阿西根本不知道這是漫威的片子結果錯過了彩蛋!捶牆!TAT
阿西根本不知道這是漫威的片子結果錯過了彩蛋!捶牆!TAT
阿西根本不知道這是漫威的片子結果錯過了彩蛋!捶牆!TAT
  等网上出了彩蛋视频我会告诉你。
阿西根本不知道這是漫威的片子結果錯過了彩蛋!捶牆!TAT
阿西根本不知道這是漫威的片子結果錯過了彩蛋!捶牆!TAT
  迪斯尼的动画长篇一般都有彩蛋的..
  看到你影评的最后一段话.....特地注册了来顶你! 这部动画电影真是大大出乎人意料啦.
  能不能给我说下时在哪里看的?感谢
  按照日文维基补充下漫画来历(本人未读,欢迎纠错):该漫画诞生自1998年,原作者当时是希望结合日本动漫亚文化的元素创作出风格轻松一点的漫画,定位是加拿大超级英雄“Alpha Flight”的日本人版。原作的发生地就是日本本土。
  
漫画中六人英雄团队主要成员:
   Hiro Takachiho(高千穗广、或高千穗宏)电影男主角。
  
Honey Lemon
本名Miyazaki Aiko(汉字可写作宫崎爱子),原作是日本政府内阁情报调查室的特工,配备一个哆啦A梦式的次元袋
  
Go Go Tomago,本名Tanaka Reiko (汉字可写作田中丽子,原作者你干嘛不起名叫田中丽奈),出生于枥木县宇都宫市,暴走族出身
Silver samurai, 本名原田剑一郎。
  
Sunfire,本名吉田四郎,身世涉及广岛核爆。
  
Fred 日本名不详,据说是阿伊努人。
  
电影把主角的姓从高千穗改成无论在日本还是在美国都更为人熟悉的滨田。其他人的民族也改过了。Fred的阿伊努背景估计也改了吧!
按照日文维基补充下漫画来历(本人未读,欢迎纠错):该漫画诞生自1998年,原作者当时是希望结合
按照日文维基补充下漫画来历(本人未读,欢迎纠错):该漫画诞生自1998年,原作者当时是希望结合日本动漫亚文化的元素创作出风格轻松一点的漫画,定位是加拿大超级英雄“Alpha Flight”的日本人版。原作的发生地就是日本本土。
漫画中六人英雄团队主要成员:
 Hiro Takachiho(高千穗广、或高千穗宏)电影男主角。
Honey Lemon
本名Miyazaki Aiko(汉字可写作宫崎爱子),原作是日本政府内阁情报调查室的特工,配备一个哆啦A梦式的次元袋
Go Go Tomago,本名Tanaka Reiko (汉字可写作田中丽子,原作者你干嘛不起名叫田中丽奈),出生于枥木县宇都宫市,暴走族出身
Silver samurai, 本名原田剑一郎。
Sunfire,本名吉田四郎,身世涉及广岛核爆。
Fred 日本名不详,据说是阿伊努人。
电影把主角的姓从高千穗改成无论在日本还是在美国都更为人熟悉的滨田。其他人的民族也改过了。Fred的阿伊努背景估计也改了吧!
  赞!日本维基上有好多我不知道的信息,比如Sunfire和广岛核爆,至于什么族就更不知道了。美国版想东西通吃,所以就搞了个三藩+东京的设定,我觉得效果还挺好,不过本来也是因为三藩很东方化的缘故吧。
赞!日本维基上有好多我不知道的信息,比如Sunfire和广岛核爆,至于什么族就更不知道了。美国版
赞!日本维基上有好多我不知道的信息,比如Sunfire和广岛核爆,至于什么族就更不知道了。美国版想东西通吃,所以就搞了个三藩+东京的设定,我觉得效果还挺好,不过本来也是因为三藩很东方化的缘故吧。
  三藩+东京的设定比较合适。
  如果设定在东京的话,做的太本地化了,会有在欧美踢铁板的风险,做得西洋化了,也会被观众看穿这是冒牌东京。
  三藩+东京的话,东西杂糅,和洋交汇,双方都有新鲜感和代入感,聪明极了!
  
  六小龄童,神翻译。
能不能给我说下时在哪里看的?感谢
能不能给我说下时在哪里看的?感谢
  不好意思才看到,在国外影院看的,中国肯定会上的只是晚些
  没有等到片尾彩蛋好可惜QAQ
  如果不是看下载版,在国内影院很难等到那么晚看彩蛋。我又机智的省下了票钱
  好厉害啊
  是明日黄花,不要用错成语还在这里显摆有文化。
是明日黄花,不要用错成语还在这里显摆有文化。
是明日黄花,不要用错成语还在这里显摆有文化。
  两次打了明日黄花,一次打了昨日黄花,笔误而已。你说的成语是昨日黄花吧,你看看自己打了什么。被我带过去了还在这里喷?笑死我了,说我显摆有文化。我也就平均中国人水平,所以是怎么刺痛你敏感的内心了?
  迪斯尼,漫威这种流水线系列化的东西楼主还好意思大谈什么突破?打水枪的吧
迪斯尼,漫威这种流水线系列化的东西楼主还好意思大谈什么突破?打水枪的吧
迪斯尼,漫威这种流水线系列化的东西楼主还好意思大谈什么突破?打水枪的吧
  正如我文中所介绍的,漫威电影授权给不同公司,而不同的公司又聘请不同的导演和编剧。流水线电影,首先这条生产线在哪里?无法达成统一的标准。的确超级英雄电影有固定的模式。但固定的模式也并没有适用于每一部电影。即便是同一种模式,同一个导演,但毕竟是电影是一次艺术创作。这一部里演员的表现和下一部里演员的表现总有区别,这是因为表演是个很感性的事情。你这一刻和下一刻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像麦拷贝的变形金刚这样真的算得上是流水线的电影,它每部质量都不一样。所以有的会走下坡路,比如变形金刚,而有的也存在着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改良的可能。所以,1.我不认为因为同个公司的电影就是流水线电影;2.即使是流水线上的电影,彼此依然能比较优劣;3.我说的那部迪士尼短片,现在已经入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了。建议你可以看一看,看看它是否有一定的创意(比如视角),而这创意是否有很好地为主题服务。已经有资源帝po出来了,链接请戳
最后,打水枪笑尿。目前还没收到漫威的支票,决定年前讨薪。
正如我文中所介绍的,漫威电影授权给不同公司,而不同的公司又聘请不同的导演和编剧。流水线电影
正如我文中所介绍的,漫威电影授权给不同公司,而不同的公司又聘请不同的导演和编剧。流水线电影,首先这条生产线在哪里?无法达成统一的标准。的确超级英雄电影有固定的模式。但固定的模式也并没有适用于每一部电影。即便是同一种模式,同一个导演,但毕竟是电影是一次艺术创作。这一部里演员的表现和下一部里演员的表现总有区别,这是因为表演是个很感性的事情。你这一刻和下一刻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像麦拷贝的变形金刚这样真的算得上是流水线的电影,它每部质量都不一样。所以有的会走下坡路,比如变形金刚,而有的也存在着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改良的可能。所以,1.我不认为因为同个公司的电影就是流水线电影;2.即使是流水线上的电影,彼此依然能比较优劣;3.我说的那部迪士尼短片,现在已经入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了。建议你可以看一看,看看它是否有一定的创意(比如视角),而这创意是否有很好地为主题服务。已经有资源帝po出来了,链接请戳//0941?sourceType=sms&from=&wm=
最后,打水枪笑尿。目前还没收到漫威的支票,决定年前讨薪。
  水枪用语有点夸张,请别见怪。主要是这类迪斯尼,皮克斯,漫威合流式的影片实际早已成了美国商业动画的定式,它的所谓突破都是相对于自己本就高度程式化的商业风格而言,而世界动画丰富多彩,欧洲和其他小国动画自不必谈,连同是商业繁盛的日本动画本就和美式动画不论题材,故事,美术风格都有巨大不同,相对于美国以外,除了3D电脑绘图技术外,对世界动画何来任何突破与新意?
  建议楼主可以多看看其他国家的动画,像欧洲的70年代前各种实验动画的惊人创意就不是任何美国商业片能比拟的。
  美国动画对世界动画真正有重大突破的只有两个时期,一个是二战前迪斯尼《白雪公主》《匹诺曹》《幻想曲》《小飞象》《小鹿斑比》的辉煌,尤其是《小鹿斑比》的经典手绘与故事,迪斯尼一直没有重大超越。一个时期就是皮克斯从《玩具总动员》直到《怪物公司》的初起阶段,三维动画和皮克斯式新故事风格对世界动画有重大贡献。但之后在故事模式与人物塑造方面就就一直停滞不前直到和迪斯尼合流。
  而漫威现在就是把美漫电影搞成了电影连续剧,这你总很清楚吧,
  建议楼主多看些这几十年来的欧洲动画,看多了千变万化的各种美术形式,你就会慢慢理解什么是”动画“?而什么是动画化的商业流水线电影。
水枪用语有点夸张,请别见怪。主要是这类迪斯尼,皮克斯,漫威合流式的影片实际早已成了美国商业
水枪用语有点夸张,请别见怪。主要是这类迪斯尼,皮克斯,漫威合流式的影片实际早已成了美国商业动画的定式,它的所谓突破都是相对于自己本就高度程式化的商业风格而言,而世界动画丰富多彩,欧洲和其他小国动画自不必谈,连同是商业繁盛的日本动画本就和美式动画不论题材,故事,美术风格都有巨大不同,相对于美国以外,除了3D电脑绘图技术外,对世界动画何来任何突破与新意?
建议楼主可以多看看其他国家的动画,像欧洲的70年代前各种实验动画的惊人创意就不是任何美国商业片能比拟的。
美国动画对世界动画真正有重大突破的只有两个时期,一个是二战前迪斯尼《白雪公主》《匹诺曹》《幻想曲》《小飞象》《小鹿斑比》的辉煌,尤其是《小鹿斑比》的经典手绘与故事,迪斯尼一直没有重大超越。一个时期就是皮克斯从《玩具总动员》直到《怪物公司》的初起阶段,三维动画和皮克斯式新故事风格对世界动画有重大贡献。但之后在故事模式与人物塑造方面就就一直停滞不前直到和迪斯尼合流。
而漫威现在就是把美漫电影搞成了电影连续剧,这你总很清楚吧,
建议楼主多看些这几十年来的欧洲动画,看多了千变万化的各种美术形式,你就会慢慢理解什么是”动画“?而什么是动画化的商业流水线电影。
  量产也有好坏之分,《超能陆战队》在今年的动画电影里虽然算不上数一数二,排进前五还是不成问题的。
量产也有好坏之分,《超能陆战队》在今年的动画电影里虽然算不上数一数二,排进前五还是不成问题
量产也有好坏之分,《超能陆战队》在今年的动画电影里虽然算不上数一数二,排进前五还是不成问题的。
  这是没问题。
  其实,迪斯尼,皮克斯,梦工厂等这些动画片,我还是出来一个看一个的,不过主要是作为不动脑筋时打法神经的休闲工具,顺便观察技术上有否什么突破。可能觉得我说的有点难听,但如果大家看了这么多年的美国三维动画电影,应该发觉故事模式,人物关系的对比式塑造,乃至角色”表演“上的细节习惯全都如出一辙,与现实的质感越来越脱离,而完全陷入了一种既定类型片框架中的角色形象定式,这怎么能不让人昏昏欲睡呢。每到感情戏只能选择快进,看看高潮部分的技术面貌足矣……
这是没问题。
其实,迪斯尼,皮克斯,梦工厂等这些动画片,我还是出来一个看一个的,不过主要是
这是没问题。
其实,迪斯尼,皮克斯,梦工厂等这些动画片,我还是出来一个看一个的,不过主要是作为不动脑筋时打法神经的休闲工具,顺便观察技术上有否什么突破。可能觉得我说的有点难听,但如果大家看了这么多年的美国三维动画电影,应该发觉故事模式,人物关系的对比式塑造,乃至角色”表演“上的细节习惯全都如出一辙,与现实的质感越来越脱离,而完全陷入了一种既定类型片框架中的角色形象定式,这怎么能不让人昏昏欲睡呢。每到感情戏只能选择快进,看看高潮部分的技术面貌足矣……
  普通人哪里会看那么多动画电影长片……我在周围的人中算得上是看得比较多的了,也只不过看过一百来部,大部分人都只不过追追热门的几部片看罢了,比如去年的《Frozen》,比如你我评论下的《Big Hero 6》,所以察觉到“陈规俗套”是很困难的事。动画电影是电影的一个分支,它所面临的问题也是电影现在在面临的问题——好莱坞越来越陈腐,欧洲大师的逝去,亚洲不成气候,解决之道,看天吧,兴许以后脑后插管我们都不会再看电影了也说不定
水枪用语有点夸张,请别见怪。主要是这类迪斯尼,皮克斯,漫威合流式的影片实际早已成了美国商业
水枪用语有点夸张,请别见怪。主要是这类迪斯尼,皮克斯,漫威合流式的影片实际早已成了美国商业动画的定式,它的所谓突破都是相对于自己本就高度程式化的商业风格而言,而世界动画丰富多彩,欧洲和其他小国动画自不必谈,连同是商业繁盛的日本动画本就和美式动画不论题材,故事,美术风格都有巨大不同,相对于美国以外,除了3D电脑绘图技术外,对世界动画何来任何突破与新意?
建议楼主可以多看看其他国家的动画,像欧洲的70年代前各种实验动画的惊人创意就不是任何美国商业片能比拟的。
美国动画对世界动画真正有重大突破的只有两个时期,一个是二战前迪斯尼《白雪公主》《匹诺曹》《幻想曲》《小飞象》《小鹿斑比》的辉煌,尤其是《小鹿斑比》的经典手绘与故事,迪斯尼一直没有重大超越。一个时期就是皮克斯从《玩具总动员》直到《怪物公司》的初起阶段,三维动画和皮克斯式新故事风格对世界动画有重大贡献。但之后在故事模式与人物塑造方面就就一直停滞不前直到和迪斯尼合流。
而漫威现在就是把美漫电影搞成了电影连续剧,这你总很清楚吧,
建议楼主多看些这几十年来的欧洲动画,看多了千变万化的各种美术形式,你就会慢慢理解什么是”动画“?而什么是动画化的商业流水线电影。
  多谢建议,我觉得很有价值。
  就这么把美队2给忘了
  那个成语确实是明日黄花(☆_☆)
那个成语确实是明日黄花(☆_☆)
那个成语确实是明日黄花(☆_☆)
  谢谢指正,已把一处错误更改
  《明日黄花》是什么鬼?
  很喜欢这篇影评,只是乱起名字看得我有点累
  微信公众号”发现四次元“也推荐了很多好看的电视电影,其中就包括了这部,没错过这部电影真的太好了~
  你说的是蜘蛛侠还是蝙蝠侠?
这是没问题。
其实,迪斯尼,皮克斯,梦工厂等这些动画片,我还是出来一个看一个的,不过主要是
这是没问题。
其实,迪斯尼,皮克斯,梦工厂等这些动画片,我还是出来一个看一个的,不过主要是作为不动脑筋时打法神经的休闲工具,顺便观察技术上有否什么突破。可能觉得我说的有点难听,但如果大家看了这么多年的美国三维动画电影,应该发觉故事模式,人物关系的对比式塑造,乃至角色”表演“上的细节习惯全都如出一辙,与现实的质感越来越脱离,而完全陷入了一种既定类型片框架中的角色形象定式,这怎么能不让人昏昏欲睡呢。每到感情戏只能选择快进,看看高潮部分的技术面貌足矣……
  很有同感啊,刚看完这部跟朋友在聊,结局怎样大家肯定都知道,不过连剧情的发展也基本都能猜出一二,有点无趣了……
  Feast那个短片获得了奥斯卡!!!恭喜恭喜啊!!~~
  一个字! 好看!!
  你就是一坨屎
知道嘛? 弱智。
  啊,开头放了我很喜欢的那个迪士尼短片么!我这边看的好像并没有,坐到位置上时正好放完广告直接进入正题了(??ω?`)
你就是一坨屎
知道嘛? 弱智。
你就是一坨屎
知道嘛? 弱智。
  听起来我会十分熟悉你的口腔环境。
  貌似国内上映的没有了那个迪斯尼短片。。。。
  国内特供版没有《feast》 QAQ!!!! 是迪士尼干的还是广电干的你们自己站出来!!
  
   还有明日黄花真是够了wwwwwww我还逆转残花呢!!!
  “有些事,我都已忘记。在我的脑海中,有一个迪士尼,米老鼠跟唐老嘎,学龄前看了肯定棒。”
  
  笑尿了。。。
  “有些事,我都已忘记。在我的脑海中,有一个迪士尼,米老鼠跟唐老嘎,学龄前看了肯定棒。”
  
  其实这个偏见我以前也有
  直到我看了冰雪奇缘。。。
  国内没有小狗短片TUT。
  美队2被遗忘了,难道也是YY同人段子去了吗www
  一篇影评顶5篇,好评!
  分析商业模式犹如醍醐灌顶。
  明日黄花、逗比队、六小龄童笑得不能自已www
  14年真是漫威大丰收的一年,希望以后还是能一直呼喊漫威大法好~
  露珠功力实在太过深厚,以至于我通篇读完不知道都说了些啥
  把拉拉拉拉
  超能陆战队;
  我去,这么好的电影怎么可以放过!!
迪斯尼,漫威这种流水线系列化的东西楼主还好意思大谈什么突破?打水枪的吧
迪斯尼,漫威这种流水线系列化的东西楼主还好意思大谈什么突破?打水枪的吧
  同感,过了
同感,过了
同感,过了
  人家是神仙,满脑子都是大闹天宫 小鹿斑比呢
  
  部分国人特点说话口气特别大,一开口都是大师,拿自己当根葱,生产出来的却多是三枪之类
  
  的垃圾,但是一点不妨碍他继续自我感觉良好
迪斯尼的动画长篇一般都有彩蛋的..
迪斯尼的动画长篇一般都有彩蛋的..
  冰雪奇缘都有?
冰雪奇缘都有?
冰雪奇缘都有?
  容我三思 我觉得我可能说错了
  应该是漫威电影一般都有彩蛋 这个电影应该能算漫威电影
冰雪奇缘都有?
冰雪奇缘都有?
  又要来看动画片儿又挑三拣四、在未成年人世界和成人世界的夹缝中生存的二逼青年
  这共鸣感~duangduangduang的
  哈哈哈原来管家是黑阿福漫威你们真的够。。。正片放完之后的彩蛋不能同意更多!谢谢科普!!
  我只能默默的赞一波楼主了,写的很好!
  楼主写得不错。
  但是动画片首先它只是“动画片”,需要拔高、需要深刻内涵的不需要做成动画片。
  它能带来欢乐,带来感动,带来童真就够了。
开头那个短片放的时候还以为自己走错了片场…………但漫威大法好好好!等了整个片子终于最后看到
开头那个短片放的时候还以为自己走错了片场…………但漫威大法好好好!等了整个片子终于最后看到Stan Lee啦!
  我是在伯易滋上搜索的链接还很不错
  好想戳爆胖子看会发生什么……哈哈哈,欢迎喜欢电影的加我微-信:huf618一起交流交流
  看完宛如解剖术一般的影评,娱乐感顿失。
  最反感什么深刻的东西 有个愉快的童年 好重要啊
  片尾彩蛋?有吗,没看到啊,晕
喜剧 / 动作 / 科幻
唐·霍尔 / 克里斯·威廉姆斯
斯科特·安第斯 / 瑞恩·波特 / 丹尼尔·海尼 / T·J·米勒
&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剧血族小说下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