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的藏头诗诗对程楠的表达

点击:1536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admin1@&&&&&&&&&&&&&&&&点击:3809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admin1@&&&&&&&&&&&&&&&&来自子话题:
好问题。早些有所涉猎。&br&&br&&b&当我看到易信好友发给我免费短信时,说实话,我不会感觉欣喜。&/b&&br&&br&&p&相同的场景,发生在当年的飞信上。而现在的易信,还是隐隐约约有着它的影子。&/p&&p&用户体验一个关键的字,是&b&爽&/b&。&/p&&br&&p&且不说易信的用户,在用它发免费短信时,有多爽(实际上在今天每人都开通蜂窝网络时,和使用微信有什么区别)。只谈谈为何易信让用户不爽。&/p&&p&这个不爽发生在,使用场景的不一致。&/p&&br&&p&发信息的一方在用易信发免费短信时,要知道另外一方要回短信时,是要付钱的。不要小瞧这一毛钱(可能产品方也没小瞧,本身就靠这个赚钱),这也会让用户感到吃亏。哪怕是包含在短信套餐里的免费短信,实际上这个吃亏的感觉还是在。&/p&&br&&p&当然,用户也有选择权。他可以选择,直接回复短信,或是,打开易信再回复。显而易见,直接回复是便捷的方法,而打开易信是几乎不花钱的方法。但任何一种都不是便捷又实惠的方法。&/p&&p&除非易信在发免费短信的时候,显示的单纯的内容,并且是发送方的手机号码。&/p&&br&&p&这种类似“强迫“用户使用产品的方式,在当年的飞信上也发生。当你在短信里收到一飞信时,你被迫用手机上飞信回。或许,你在手机上飞信,对方却是在用PC端的飞信。那么,可能你也会不爽——对方打字的速度比你快。这种带有一方有优势的沟通方式,都会让用户感觉不爽。&/p&&br&&p&这就好比你急需买一件生活用品,你可以跑去远处的超市购买便宜的,还是在楼下接受小卖部更高的价格。更多可能是,你并不会接受小卖部提供给你的便捷性,你还会对它的做地起价失去对它的好感。&/p&&br&&p&产品的体验,都应该回归人性,使用户不需要思考,就可以很迅速地做出最好选择——使用你的产品。而易信版的飞信,不管两种方式的哪种,都不讨用户喜欢。&/p&&br&&p&飞信的没落,我也认为是此原因,&b&让用户做出不爽的选择,并让他感受到使用产品时的不平等。&/b&&/p&&br&&p&想当年,飞信的强烈不平等感让用户故意去夸大飞信的不稳定性。群发的通知,往往会请求收到回复。但人们一方面是不愿意吃这个亏(觉得你倒是便捷了),一方面是想留条退路,说声我当时没收到。这种感觉,让用户故意去夸大飞信的不稳定,也让群发的人越来越强调收到回复。如此恶性循环下去。&/p&&p&做得好的,是疯狂猜图。用户即使知道它想推广自己,让还仍然愿意把问题分享到朋友圈,因为主要目的是求助,那么,推广这个小事,可以忽略不计。&/p&&br&&p&易信要和微信竞争,如果卖点是靠免费短信,那么微信已经做得很棒了,而且它又那么明显让用户看见,它使用的流量是非常少的。&/p&&br&&p&另外微信也可能已经深知使用场景的不一致。有网页版的功能,却不张扬。即使聊天的对方使用网页版,也不会让你知道。可惜手机QQ也想去终端化,最终却是骂声一片。&/p&&br&&p&微信这种手段,和在人挤人的集市里,拿计算器和你报价的小贩一样精明。&/p&&br&&p&而易信,至今还不明白。这不关交互方式,不关界面美观。关于产品的设计,关于&b&没有以用户价值为依托&/b&。&/p&&br&&p&——摘自我的 &a href=&/thinkdesign/& class=&internal&&易信乎? - 设计式思考 - 知乎专栏&/a&&/p&
好问题。早些有所涉猎。当我看到易信好友发给我免费短信时,说实话,我不会感觉欣喜。相同的场景,发生在当年的飞信上。而现在的易信,还是隐隐约约有着它的影子。用户体验一个关键的字,是爽。且不说易信的用户,在用它发免费短信时,有多爽(实际上在今天…
来自子话题:
我觉得,最简单的,你去试一试自己爱什么。&br&&br&读一个简单的内核,不是工业化的linux内核,你可以看看xv6 &a href=&/guilleiguaran/xv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uilleiguaran/xv6 · GitHub&i class=&icon-external&&&/i&&/a&&br&作为一个8000行左右的内核,极好的在可用性和简洁方面做到了平衡。&br&&br&游戏后端,你需要的是一个比较有趣的服务器的例子,我很早前看过一个尚且不错,&a href=&/xtaci/gone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xtaci/gonet · GitHub&i class=&icon-external&&&/i&&/a& 受到这个启发,我也造过一些轮子。&br&&br&第一份工作的环境,薪资都很重要。对你将来的发展来说可能说就是决定了起点。&br&&br&我认为,选择一份工作首先是对所做事情的认同度的选择,如果不爱游戏,那选内核多半不错,反之亦然。&br&&br&其次是对人的选择,哪边大牛多一些,哪边大牛愿意带我?这是个重要问题,就网易而言,网易广州有许多已经超凡入圣的大牛,超我十倍百倍的两手两脚数不过来。而且广州的新入职相对较少,能分到大牛手里,对你谆谆教诲,必然可以一日千里。对个人来说是好事。阿里云接触较少,你也可以找信源了解。&br&&br&最后,选择一份工作是对行业的选择,你要不要在游戏行业持续的干下去,还是要在内核领域走远。这是你对浪潮的认知,也是对你自我的认知。&br&&br&解决选择的关键,在于正确的认知事物和正确的认知自我。我相信你有不错的运气和见解,选到你自己喜欢的offer。
我觉得,最简单的,你去试一试自己爱什么。读一个简单的内核,不是工业化的linux内核,你可以看看xv6 作为一个8000行左右的内核,极好的在可用性和简洁方面做到了平衡。游戏后端,你需要的是一个比较有趣的服务器的例子,我很早…
来自子话题:
当我打开各大门户的首页时,各种新闻标题给我的感觉是:&br&&br&黄色的新浪,黄色的网易,黄色的搜狐,黄色的腾讯……
当我打开各大门户的首页时,各种新闻标题给我的感觉是:黄色的新浪,黄色的网易,黄色的搜狐,黄色的腾讯……
来自子话题:
Update141209:上Appstore 2014年度精选中赫然出现了乱斗西游,剑无生,决战喵星,紫禁城祥瑞,搜狗输入法等国产App,并且和Word@Microsoft,纪念碑谷,炉石传说,Tengami,等一线产品并列。&br&&br&Update:141210,新版本仍然给出了一个漂亮的答卷:如何改善游戏中现有的问题并增加新的游戏要素,见全文最后&br&&br&Update:12中午的维护来由不明(据说是严重的游戏bug,无法hotfix所致),维护后造成保守估测最低约10%的账户回档,而且回档分布无明显规律,回档时间各自不同(从36-72小时不等),这是明显的A-S级运营事故。&br&运营方在晚上才交出答案,对于回档用户表示无法修复,给予物质补偿,这一解决方案基本算是给开发和运维背锅了。12日后,游戏在iPhone/iPad两榜数据都明显下滑。&br&&img src=&/c7b3ba1b8a0f12d85a2a61d8545f5bae_b.jpg& data-rawwidth=&989& data-rawheight=&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9& data-original=&/c7b3ba1b8a0f12d85a2a61d8545f5bae_r.jpg&&&br&====================下为正文&br&谢邀,隔了这么多天才能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持续在体验这个游戏,以及它的版本更新,我还不便对这个游戏下一个断言。&br&但如果要给出一个评价,《乱斗西游》(下简称乱斗)这款网易年末档,手游连发combo的最后一击,可以说是&b&2014整个下半年的最佳国内原创手游&/b&,没有之一,这个最佳,不仅仅是对于它市场成功方面的肯定,也是对游戏品质的肯定。&br&&br&而市场成绩,是玩家和渠道对于游戏品质的整体肯定两相促成的。&br&&br&个人游戏背景情况大概如下:&br&乱斗从下载到我iPad的第一天到现在,只有一个周末漏了两天登录(金角大王的最后一个残片拿不到了,有些可惜),所以游戏时间是大约35天,现在52级,充值到vip6了。&br&实力方面,阵容经文方面已经可在黄金保榜(我们是iOS8服,土豪度在1-10服中的平均水准略上)&br&因不幸被回档,目前已经暂时脱坑(1216)。&br&&br&从上月底上线以来,得到了AppStore编辑推荐到现在,《乱斗西游》在iPad/iPhone双Grossing榜上雄踞前5已经持续约4周,&b&已经可以坐实本月最强/最热门/最吸金/最话题性手游的多项第一无疑,而我的预测是,这个形势将会持续至少到下一个有分量的挑战者上市之后了,或者在3-5个月以后它的游戏生命自然下降以后&/b&。&br&&br&好说正经的,评价,别人说的也够多了,我说几个感受点,长文章,散乱一点,想哪儿说哪儿,不一定对。有心思就看,没心思咱再过一阵,看业绩说话就是了。&br&&br&1,创新。我们需要的创新是什么,不需要的又是什么?&br&看看日系游戏自从Puzzle & Dragon之后,别说自社的Summoner Board,就说Monster Strike吧,它们创新点在哪儿——&b&玩家需要的是核心玩法的新鲜有趣,这就足够了&/b&,至于其他的,压根不重要——我们想想看:能开发出PND的公司,做召唤板的时候,就连做个新的养成系统能力都没有吗?能击落PND的MS,数值养成和付费系统也不见任何创新,因为这个就被人嫌弃了?&br&所以从另一个角度看:一个好的先行产品,培养出海量的成熟用户,努力灌输出了一套培养,付费,数值成长的套路,使玩家习惯并适应了这一套体系之后,照搬成功作品的这部分设定不能断言为偷懒,又何尝不能说是在考虑了”降低玩家学习成本“之后的妥协呢,当然,咱们能看到一些业界人士整天考虑着如何再次发明轮子,重新定义手游付费模式来个革命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对每一个成熟产品的评价“付费点毫无新意”的评语,这一点也没显得高明。&br&&b&所以乱斗做出了一系列全新玩法,和提供了一套极为成熟顺畅,让大量有经验的手游玩家在遇到问题之后,本能般地知道去哪里付费以获得什么资源解决什么问题,这个模式,几乎是最优解。&/b&&br&&br&&br&2,MOBA。这真的是一个MOBA形式的竞技游戏吗?&br&显而易见,所谓的MOBA模式,只是这个游戏通过核心玩法衍生出的众多次级地图玩法的一种而已,将之作为宣传噱头是处于何种目的和预期我不了解,但是可以观察到的情况是游戏的宣传期间,确实通过这种关键字吸引了不少眼球,应该是达到了其预期的扩大影响力的目的。&br&乱斗西游和所谓的MOBA手游不一样的是,&b&别的游戏从Dota like的层面构思和制作游戏的时候,它从War3的层面来构思制作游戏,于是它不仅能支持Dota这张图的玩法,还能支持各种形式的War3Rpg地图玩法,并且以现有的要素组合之后就可以开发出新的混合玩法的成本也是很低的。&/b&&br&现在已经有MOBA,过关,潜入,刺杀,回避,破坏,逃生等小模式,加上星级要求实际上还有保护,追击,反隐,限时等等要素——拆散和再拼装大量的RPG要素,让我有点回到war3地图编辑器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的时候了,下一个是什么呢?塔防?解谜?甚至是多人协作?&br&&br&3,PVP.实时手动线上PVP,甚至是硬PVP,是我们应该提供给玩家的,他们的核心需求吗?&br&至少我认为不是,这游戏的核心仍然是培养,挑战,挫折,再培养,胜利,新挑战的标准游戏流程而已,PVP不是这个游戏所有目标用户的核心需求;最多只是部分有强烈对抗意识和一定要在PVP系统奖励中获得游戏收益的玩家的需求——从另一个方面说,这种弱PVP或者伪PVP系统,通过设置天梯系统,给予独到的游戏奖励,反而能拉动很多不太愿意参与的玩家加入。&br&而且从wifi对战的体验结果来看,实际上我的体会是:&b&乱斗的手动对抗的激烈程度和趣味程度都已经在目前业界的手游对抗玩法中算得上顶级表现了。&/b&&br&其Wifi联机对抗的功能,在我看来不算是鸡肋,而是剑指电竞的一个铺垫。老实讲,我看了一下大学城的对战视频,远比我想的有趣——我总共只在wifi下和同事打过两盘五行山,谈不上体会深刻。&br&想想刀塔传奇在WCA上的拙劣表现,如果那也算电竞项目的话,我看乱斗比他强十倍说不上,强三五倍还是有富余吧。&br&&br&4,数值设计。数值成长合理吗,数值碾压存在吗?&br&&b&从有数值成长这个概念以来,提升自身数值增强能力,逐级挑战符合当前数值的关卡和敌人就是一个通行而且合理的规则。&/b&&br&乱斗西游前14大关84小关,因为关卡形式不同,其数值要求就不是硬性的指数函数曲线,而是存在显著的波动,而即使以每个关卡的最后一小关的BOSS战作为硬性数值衡量的话,我的体会是它的数值设置也相当不错,按部就班,进度完全可以预期;15关以后曲线上升程度则明显提升,这也是游戏生命的要求。&br&而现在的玩家或者业界人士玩了几个小时游戏遇到一个过不去的关卡就高呼”我被数值碾压了,不氪金活不下去“的心态实在是过于浮躁。&br&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遇到所谓门槛以后,往往通过调整阵型经文装备阵容,改善操作,流程试错以后可以在数值不变的情况下通关甚至三星通关的游戏模式——即不愿意花脑筋尝试,也不愿改善操作,更不愿意慢慢培养成长,还说起氪金就如洪水猛兽——那不只是这款游戏不适合您,而是这世界上大概没有适合您的需求的娱乐。&br&而PVP方面,因为匹配系统的存在,天梯和各类PVP/准PVP系统中根本就不会让你遇到战斗力相差悬殊的情况:土豪玩家固然存在,你一条虾米除了在排行榜上看看土豪的装备,就算想体验一下被”数值碾压“的感觉只怕也没什么机会;反之,你觉得自己屌起来想碾压小朋友的时候,恐怕也没机会——除了wifi对战碾室友。&br&&b&综上,这款游戏根本没有全民xx过了一小关之后下一小关忽然敌人变厉害了十倍打得你跪地求饶的情况,或者你在找陆猴儿、梁发、英白罗、小师妹切磋的时候忽然碰到黃金vip99的獨孤丿求敗一剑老爷忽然乱入,给你一剑砍作两段的情况,所以,我认为这款游戏不存在所谓数值碾压——但可能确实存在智商碾压。&/b&&br&&br&5,AI,AI控制真的令人深恶痛绝弱智到令人发指吗?&br&这款游戏的AI,虽然看得出来几乎所有的AI行为都遵循几条共通的脚本规则,但实际上已经算是表现相当不错了,至少不糟糕,在几乎所有技能的选择时机,施放对象,连携方式上都不存在明显的错误;寻路方面,目前未发现任何错误;MOBA图走位和形势判断,基本不低于LOL的初级难度的教学关卡。&br&以这种3v3的游戏而言,要求玩家在移动设备上像3C那样进行多线操作才是不现实的,那么必然需要AI来操作非主控的角色,而在无需手动也能通关获得奖励的情况下,3AI代替2AI+1手动就当节省操作时间了。&br&我不知道一般人对AI的期待有多高,反正我觉得不能太高——&b&手动控制的情况下被同战斗力AI打败反正搁我还不能算稀罕事,偶尔看到一个残血AI回塔下绕障碍吃血反杀也算惊喜不是么&/b&。&br&&br&6,玩法,这个游戏的各类玩法中无疑还是MOBA为重,那么它的MOBA玩法就不够好吗?&br&在MOBA地图中,魂值的设计是一个极大的而且是具有很好独创性的亮点,而与之对应的战场专用经文和通用的数值经文的取舍非常值得琢磨。实际上可以看出,为了避免在PVP对抗的MOBA地图中,双方的硬数值差异造成明显的不平衡,开发组想出了一个相当不差的点子——通过拉平初始数据,以百分比方式上升数值的形式来实现MOBA模式中,游戏流程通过弱敌强己逐渐拉开数据差距但又不违背玩家对角色成长和培养的专精方向和属性强化的期望。&br&在这个数值系统中,20%以内的硬数值差异(大约是匹配系统内可出现的正常数据差异),完全可以通过阵容,角色,经文选择来对抗,实际上我就体会过被低等级AI完全克制的情况——&b&如果以对MOBA具体地图的胜负影响来看,那么我觉得影响因素是操作&战术&阵容&经文&装备数据&角色数据&/b&。&br&&br&7,平衡性,这个游戏的不同英雄和装备之间的平衡性如何,是否存在大量的垃圾和狗粮?&br&可以说,&b&平衡性意外的好是我在这款游戏体验中最为惊喜的一个意外收获和认知:&/b&这不是通常的S卡才值得留下,A以下都是垃圾和狗粮的设计,顺便一说这类设计中往往即使在所有S卡中,也只有少数的顶级货色值得培养。&br&这款游戏,目前来看以深度&b&仅35个角色&/b&的卡池(显而易见,这个游戏的单角色开发成本要远远高于一般意义的卡牌游戏)中分出了1-4星的初始属性,但是各星级之间的英雄实用性差异不明显,从开服大约前三天的猴子牛魔/哪吒铁扇初始阵容,迅速过度到开服两周以后的地藏白象阎王的通关阵容,再到月末的金角禺狨地藏的PK阵容,可以说超过半数的英雄有占比足够的出场机会。&br&期间大量英雄在被验证开发启用的过程中显现出耀眼的名为PVE强者的光芒,又在针对性的PK阵容中被打得抬不起头,比起大量的卡牌游戏迅速被玩家发现固定最强阵容的情况来看,实在是有趣的多——必须指出的是,针对现在主流PK阵容的天梯counter阵容也已经出现并逐渐普及,如果不是因为治疗经文净土的数值略显离谱,去掉铁扇的依赖治疗的阵容,将会有更多演化方向。&br&而在MOBA地图中,我大胆预测一下,如果有比较成规模的竞技模式,我们将会看到在天梯和通关模式中都不吃香的部分刺客型角色如年兽魔悟空鲨鱼妹完全有大展身手的机会。&br&而乱斗的低等级角色更易培养,装备无专属不绑定不消失,角色属性易于转移之类的低成本方案,本身就在鼓励玩家尽量尝试培养不同的英雄和自己独到的玩法。&br&&b&在角色的多样性,可培养性,适用性,针对性,组合可能,培养和交换角色的成本方面,这个游戏交出了我所见的所有国产Gacha游戏中最令人满意的答卷。&/b&&br&你在哪款游戏里面看到过天梯前10能每周烧一个新角色上来就为了不被人counter的?&br&你在哪款卡牌游戏里面看到上阵三个,但是比较轻松就能培养7-9个主力角色来应付各种场面的?&br&你在哪款卡牌游戏里面看到过每周都有新英雄和新装备新属性的组合被开发出来影响整个服务器的阵容组合的?&br&新的模式修罗血战,也是刻意针对“角色相性”,让玩家体会不同角色的相对强弱的一个不错玩法,不过在组队和单挑情况下的环境差异是显然确实存在的。&br&&br&8,扩展和补充,这个游戏的不足现在在哪里,后续的版本可否补足这一点?&br&不足1,目前来看流程过短,提供的关卡最快有3周左右打穿,iOS1服闯关榜上已经有人320星——在11.26的版本后,开发和运营提升了最后的boss的数值并增加了一个新的大关卡,可想而知其难度是目前的顶级玩家也需要再度培养积累才能通过的&br&不足2,目前看来黏着度过高,需要的在线时间偏长也是一个问题,如果要完成每日例行的全部的奖励和资源,几乎要超过在线4小时才行,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很多玩法如试炼模式需要长时间的持续进行,而扫荡条件需求过高(vip9)&br&不足3,资源获得方面金钱前期就不富裕,后期极度匮乏,而11.11增加的点金系统是常规的手游付费换资源的玩法,兑换比例和每日限制也很合理,但在11.26版本中取消了,理由不明,但现在缺钱的情况用充值都不能解决就令人不快了&br&不足4,目前来看除非是在iPad上进行游戏,否则在手机上控制,部分字体和icon因为太小而难以看清,操作上也可能会出现误点击之类的问题,即使在iP6Plus上也差强人意,这个恐怕无法改善。&br&&br&9,横比,近期很巧的是有不止一款3D,虚拟摇杆按钮操作,动作要素为主,过关模式的游戏一同上市,虽然玩法各自不同,但是类似的地方很多。&br&包括完美的《暗黑黎明》,蜗牛的的《太极熊猫》(这两款有典型的Diablo Like要素) 畅游的《天龙八部3D》等,我目前对其他几款游戏的体验尚不够作出评价,但是基本上而言,我倾向于在这四款游戏中横比的话,在中前期的游戏表现和综合素质上,我会给乱斗最高分。&br&&br&目前来看,对于整个游戏的内容和LV的把控,开发部门是有很强的控制的,无论11.11的版本还是1126的两个版本,都完全做到了一个好的小版本应该提供的主体:针对当前阶段问题的快速修正,PVE部分的调整,资源入口和出口的增删,新面孔和新装备,新资源和新模式。&br&&b&一言蔽之,开发和运营非常清楚玩家在当前亟需什么资源,希望有什么更新,厌烦了什么东西,并且能够及时提供和调整,只要能够保持这个势头,那么对游戏的生命周期提升和黏着度付费度的优化都可以持续进行并调整到更好。&/b&&br&&br&&br&1210的版本更新包括了不少内容&br&1,加新英雄——认真看就知道玉兔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克制伤害吸收型英雄的存在,可以视为对目前排行榜中血多胜于攻高,坦克豪日dps的现象的尝试调整&br&2,金币不够——你们都这么说,好,关了的人民币兑金币的点金,开了;主要的金币来源出口玩法试炼和化缘,翻倍,这下你们满意了吧?&br&3,遭到碾压——我们已经分析过,除了wifi对战这唯一一个可能被无情碾压的地方之外,其他地方根本就不可能碾压,现在,wifi也有天平模式了,大家强制一个等级的数值水平,我看你碾谁?&br&4,补签功能——早就该有,上个月最后三天你让我100块钱补我也早掏钱了,毕竟这金角不是100快就能买来的,而且有钱你都不一定买得到&br&5,修正bug——应有之义,毫不稀奇,但是老实说我一直以为那个摇杆失去响应是故意设计的操作难点&br&6,经文增加——哗,&b&这是我最近见过的,国产厂商在游戏平衡调整中最高明的手段之一:&/b&针对的是经文总数量狭隘,有效选择支少,人人选择相同的问题;解决方案是增加了大量新经文,理论上可以拓展选择方向,作出差异化和平衡化。&br&但是,奸诈的地方就在于,这看起来8个两两成对的经文,其中赫然就有一个破法(读作插动),其实针对的是影响整体平衡的经文不动,这样一来没有去nerf原有数值以导致玩家不满,二来增加了可玩性和冲榜针对性,可谓高明。要知道我一直担心的就是直接砍去原来的imba点这种粗暴做法,显然这容易招致玩家不满的问题,而不调整一样也是问题。&br&干得漂亮,网易的同行们的水准,就远在我估计之上了——我的估计降低是因为修正bug怒砍地藏的事情,你们知道我说的是什么。
Update141209:上Appstore 2014年度精选中赫然出现了乱斗西游,剑无生,决战喵星,紫禁城祥瑞,搜狗输入法等国产App,并且和Word@Microsoft,纪念碑谷,炉石传说,Tengami,等一线产品并列。Update:141210,新版本仍然给出了一个漂亮的答卷:如何改善游戏中…
来自子话题:
用户创建的歌单,当然归用户所用,怎么能说是虾米的呢!!!用户当然也有权转移啊,这个我想虾米管不着啊!&br&虾米赶紧改进客户端吧,做的烂拦不住别人朝网易走的~
用户创建的歌单,当然归用户所用,怎么能说是虾米的呢!!!用户当然也有权转移啊,这个我想虾米管不着啊!虾米赶紧改进客户端吧,做的烂拦不住别人朝网易走的~
来自子话题:
1,新闻评论是一个自娱自乐,自我YY的东西。特别是网易这种比较特别的以吐槽、BT和答非所问为卖点的新闻评论。网易新闻评论的作用是启发用户的混乱性狂欢,并通过这种狂欢引发用户对于新闻娱乐化的消费欲望。无论如何,这种娱乐化消费一切新闻的玩法,注定非主流。&br&&br&2,可以参考科技界的cnbeta,都说自古评论出CB,cnBeta作为一个老牌的,甚至N年都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技术进步和界面改进的网站,之所以还能够在业内占据一席之地,重要的就是cb上拥有各种有趣的评论。但是,又如何呢?CB成为不了科技业内报道的老大级网站,甚至走不进第一梯队。&br&&br&3,为什么评论看起来很有趣但是无法给新闻产品带上一个档次?这就是核心需求问题。虽然看起来把新闻产品通过娱乐化的方式去戏虐的玩法看起来很有趣,每一个读者也乐得欢乐其中,但是无论如何,看新闻基本需求仍然是新闻本身。网易在新闻领域相对于新浪的落后使得网易新闻在探索一条偏僻的蹊径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用户只是为了欢乐消费评论,而且大多数还是吐槽级评论,那么凭什么如题主所言“推动网易成文门户中的老大”?门户是什么?&br&&br&--------------------------更新分割线---------------------------------&br&&blockquote&以上是日我在知乎上的回答,没想到还有这么多朋友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并参与讨论,我后来更新了一篇并写在blog里,基本思想还是基于以上三点,但单独成文,现贴在下面,希望大家指正。&/blockquote&&br&&a href=&http://www.linglingfa.net//662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网易有态度和网易有跟帖&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网易是中国互联网上元老级的网站,虽然从流量上来看已经和一线门户相去甚远,虽然从营收上来说网易早已变成了一家游戏公司,虽然话题上来看网易已经有点像一个农副产品公司……但是,无论谁,也还得尊称网易为“三大门户之一”,三大门户这个江湖地位,是对网易过往在中国互联网行业里的身份的尊敬。&br&&br&网易自己,也万万舍不得放弃这个身份。因此,网易还是门户,还有新闻。&br&&br&在新闻门户领域,往上看,新浪搜狐腾讯甚至还有凤凰网,网易追不上。往下看,诸多垂直小网站闹的欢。网易面对自己在新闻门户地位不上不下的尴尬,祭出两件多年锤炼的法宝,一曰有态度,二曰有跟帖。&br&&br&有态度其实没啥好说的,谁都有态度,左也是态度,右也是态度,不左不右的中立也是态度。谁能说《环球时报》没态度呢?所以网易有态度不过是一个姿态,一个口号。&br&&br&所以,今天我们来聊聊网易新闻跟帖。&br&&br&有人问我网易新闻跟帖这么火爆,为什么没能推动更多人去看网易新闻,将网易新闻推上一个更高的台阶呢?&br&&br&古人兵法云:以正合,以奇胜。当你相对弱小,又不能只是期待对手犯错,难以在正面战场上获得优势的时候,出一些奇招以小博大就成了值得一试的选择。网易新闻跟帖证实这样一个剑走偏锋的产品选择。&br&&br&网易新闻跟帖是什么?网易新闻跟帖是一个自娱自乐,自我YY的东西。特别是网易这种比较特别的以吐槽、BT和答非所问为卖点的新闻跟帖。网易新闻跟帖的作用是启发用户的混乱性狂欢,并通过这种狂欢引发用户对于新闻娱乐化的消费欲望。&br&&br&诸多网易跟贴呈现出了这样的娱乐化特征:不管新闻本身是什么,后面的跟帖总有呼唤李天一的内容还总被顶在前面,其它诸如地域攻击、自古X楼出SB等日常无厘头内容,还有各种集体角色扮演的自娱自乐。如果碰上藏头诗打油诗之类的内容那就已经是难得的高端。&br&&br&在网易新闻跟帖中,切合不切合主题不重要,关键是你是否能吐的一口好槽。如果吐得一口好槽的同时还有幸获得大量网友顶帖,那就获得了进入网易年度跟帖的候选人资格。&br&&br&然而无论如何,这种娱乐化消费一切新闻的玩法,注定非主流。&br&&br&可以参考科技界的cnBeta,都说自古评论出CB,cnBeta作为一个老牌的,甚至N年都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技术进步和界面改进的网站,之所以还能够在业内占据一席之地,重要的就是cnBeta上拥有各种有趣的评论。但是,又如何呢?CB成为不了科技业内报道的老大级网站,甚至走不进第一梯队。&br&&br&为什么跟帖看起来很有趣但是无法给新闻产品带上一个档次?这就是核心需求问题。虽然看起来把新闻产品通过娱乐化的方式去戏虐的玩法看起来很有趣,每一个读者也乐得欢乐其中,但是无论如何,看新闻基本需求仍然是新闻本身。网易在新闻领域相对于新浪的落后使得网易新闻在探索一条偏僻的蹊径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用户只是为了欢乐消费新闻跟帖,新闻价值又何以体现?&br&&br&网易想通过“有态度”的立场来表明自己在新闻中有别于别家新闻媒体的不同态度,然而网友无差别的吐槽跟帖却给网易新闻带来了“没态度”的狂欢。对于一个读者来说,每个人都在去网易到底是该阅读“有态度”的新闻,还是消费“没态度”的跟帖之间困惑着:&br&&br&“新闻门户到底是什么?”
1,新闻评论是一个自娱自乐,自我YY的东西。特别是网易这种比较特别的以吐槽、BT和答非所问为卖点的新闻评论。网易新闻评论的作用是启发用户的混乱性狂欢,并通过这种狂欢引发用户对于新闻娱乐化的消费欲望。无论如何,这种娱乐化消费一切新闻的玩法,注定…
来自子话题:
找一个满月的午夜&br&&br&准备好以下九样东西:&br&&br&一个狗项圈;&br&一个小冰箱;&br&一把小树枝;&br&一对恶魔蹄子;(没有的话,羊蹄子也行)&br&一瓶牛奶;&br&一个小盾牌;&br&一把小匕首;&br&一个小图腾;&br&一张大保健优惠券;(没有的话,大保健的小广告也行)&br&&br&把这九样东西按照圆圈摆好,中间点上蜡烛。&br&&br&绕着这个圈顺时针转九圈;&br&&br&念九遍Taz' dingo&br&&br&重复到天亮&br&&br&然后打开战网,买一千两百包卡。&br&&br&就行了&br&&br&当然如果没时间的话,直接进行最后一步就可以了。
找一个满月的午夜准备好以下九样东西:一个狗项圈;一个小冰箱;一把小树枝;一对恶魔蹄子;(没有的话,羊蹄子也行)一瓶牛奶;一个小盾牌;一把小匕首;一个小图腾;一张大保健优惠券;(没有的话,大保健的小广告也行)把这九样东西按照圆圈摆好,中间点…
说客户端是某人开发的可能是不恰当的,网易新闻客户端是网易网站部产品技术中心和移动中心联合参与开发的。另外其实客户端某种程度上就是另一种前端技术,我们不能说&a href=&& class=&internal&&知乎&/a&是知乎的前端工程师开发的吧? 从产品策划到交互和视觉设计到后台API提供到产品测试,最后当然还有编辑们的新闻编排,各部门的同事通力合作才能保证应用的上架和使用。
&br&&br&其实在网易新闻iOS版中有一个彩蛋可以显示在网易新闻客户端开发过程中做出过贡献的所有同事的鸣谢列表(在iPhone版关于界面,iPad版设置界面,需要特殊手势开启),这里附上(还没有征得各同事的同意,临时先把他们的名字公布出来,有机会再逐一征求):
&br&&br&新闻编辑:龙 志 张承东 蒋 娟 王炎冰 曲 艺&br&     刘小菲 吴伟昌 刘晓飞 于闻君 陈 悦&br&     黄 欢 黎 娜 郑寒月 胡 彦 沈 毅&br&     裴雪珂 彭 欢 刘 菲 尹丽丽 孙继礼&br&     冯存健 忻苏昊 程 楠 于庆浩 许 仲&br&     魏 敏 梁丽娜 江 鹰 王子之 贾坤鹏&br&     邓晓天 曲晓东 苏伟麟 蔡捷文 周钰铭&br&     王 坚 彭泉波 王雪飞 王燕凤&br&产品设计:吴 穷 高 洁 施学琴 程 宁 谢俊伟&br&     刘 旭 钱伯建 谢守熠 恽 琳 陈陶陶&br&     冯中华 殷继承 王彦舒 杨 龑 边 纯&br&     陈保需 张立洲 孔 瑞 吴翠琴 柴晨光&br&     程 磊 邹 放 占世伟 付辉洲 欧 婧&br&开发测试:王 聪 范岩峰 刘 涛 刘天放 李鑫飞&br&     李洁信 林 竹 李 航 曾智辉 章跃平&br&     朱 然 覃 侃 于建广 周 暾 张  嵩&br&     李 森 申佳楠 张夏丽 黄 旭 田育群&br&     梁智力 张立峰 王晓满&br&市场推广:陈 晔 徐荔媛 张秀娟 章沁溦 罗山林&br&     马锐宁 刘梦莹 徐 畅 康 智 李 妍&br&     涂 冰 刘 洋&br&特别鸣谢:徐 诗 姜靖华 夏天宇 张 锐 蔡迎东&br&     吴茂林&br&&br&再补上Android版的前端开发: 章跃平 应文杰 孟 猛 杨 超 马 宁 任金鹏 陈 昕 李向安 &br&&br&我觉得我写到这里可能会有公司的HR来找我,因为我泄露了公司太多的人事资料~
&br&&br& 这里其实有个错觉,同时一起开发网易新闻的没有这么多同事,有的人参与了开发第一个版本后就去做别的项目了,有的人是后来才加入到开发组的,有些人已经从网易离职了,但他对新闻客户端有过贡献,所有参与过项目的非编辑同事的名字都会保留。
&br&&br&最后说几个小花絮吧:
&ul&&li&团队中两位美女在开发网易新闻客户端第一版的过程中结了婚,当然,是分别的。&/li&&li&前端开发中的“王聪”和新闻编辑中的“王聪”是两个人[update 2012.04 编辑王聪已经离职],一个矮穷挫,一个高富帅,前者是目前写答案的人。
&/li&&/ul&
说客户端是某人开发的可能是不恰当的,网易新闻客户端是网易网站部产品技术中心和移动中心联合参与开发的。另外其实客户端某种程度上就是另一种前端技术,我们不能说是知乎的前端工程师开发的吧? 从产品策划到交互和视觉设计到后台API提供到产品测试,…
四个字,业界良心。
四个字,业界良心。
弹尽粮绝就撤吧。&br&我做手机围棋超过十年了,之间断断续续,没钱了就继续工作,工作之后再辞职折腾手机围棋,各种平台nokia android iphone,各种模式:单机 打谱 死活题 猜局 团体战 即时对弈 非即时对弈,各种技术java me/php/c/objective c/android/ruby on rails,到现在才渐渐上正轨。&br&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该脱手时就脱手,疯疯傻傻闯九州。&br&----------------------------&br&你年纪轻轻,做到这样难能可贵。假以时日,未来一定不可限量。可是,不要太执着的一条道走到黑,没有什么理由选准了方向就一定成功。我在游戏行业十多年了,做手机游戏也很多年,你这样虽然难能可贵,但怎么都不象快成功的样子,看起来像是坚持两三年后才有可能成功的样子,而要找到这么多的资金支撑似乎只有等待贵人进行天使投资了。&br&乘现在还有一个月的资金,好好整理简历去找工作,先养活自己再说。有过自己创业经验,再到手机游戏的成熟团队里看看是什么样子的。&br&拿我自己来说吧,我现在终于有了投资,但是不敢招人也招不到人,刚开除了一个服务器工程师,现在连我自己也就两个员工在做,服务器/iOS/策划/运营/客服都我自己来。这样并不累,而且有强大的整体掌控能力,没有沟通成本,很开心。&br&------------------------------&br&好吧,我为什么要做这个?&br&不为成功,不为赚钱,不求投资,只是我作为围棋爱好者,想要这样的产品已经很久了。一路做过来的系列产品,我知道,如果我不去做,世界上就不会有这样的东西存在了。&br&如果有能做到我这个水准的竞争对手,我就会觉得很开心打算退出,去寻找别的“如果我不做,就不会有”的产品来做了。
弹尽粮绝就撤吧。我做手机围棋超过十年了,之间断断续续,没钱了就继续工作,工作之后再辞职折腾手机围棋,各种平台nokia android iphone,各种模式:单机 打谱 死活题 猜局 团体战 即时对弈 非即时对弈,各种技术java me/php/c/objective c/android/ruby o…
基于自我阉割的原因,编辑掉了。
基于自我阉割的原因,编辑掉了。
学校用的是网易的企业邮箱,IT群里给了这样一条非正式通知:&br&“杭州的bgp出故障,正在找运营商处理中”。&br&&br&既然是bgp问题,那么获取可以通过现成工具获取一些故障信息。&br&&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E%B9%E7%95%8C%E7%BD%91%E5%85%B3%E5%8D%8F%E8%AE%A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边界网关协议&i class=&icon-external&&&/i&&/a&
# wikipedia&br&&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7%AA%E6%B2%BB%E7%B3%BB%E7%BB%9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自治系统&i class=&icon-external&&&/i&&/a& # wikipedia&br&&a href=&/jczyfw/ipas/assq/40.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i class=&icon-external&&&/i&&/a& # AS号分配暂行管理规定&br&&a href=&/jczyfw/ipas/ipasyhfaq/56.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i class=&icon-external&&&/i&&/a& # IP/AS常见问题及解答&br&&br&&a href=&http://asnumbers.ne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SNumbers.net&i class=&icon-external&&&/i&&/a& 查询 netease ,得到网易的 AS number &br&&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AS45062 Guangzhou NetEase Computer System Co., Ltd.
&/code&&/pre&&/div&只有一条,具体分配原则参考上面的CNNIC,即就是说,需要与多个出口连接。&br&&a href=&http://bgp.he.net/AS4506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S45062 Guangzhou NetEase Computer System Co., Ltd.&i class=&icon-external&&&/i&&/a& 直接进 he.net 查看 AS 详情。&br&Graph v4 一栏可以看到简单结构,它的上游是 AS58461(信息是中国电信杭州IDC)和AS4837(信息是中国网通169/联通干线)。&br&主要查看“Prefixes v4”一栏,表示该AS广播的IP v4 地址前缀,看起来一切正常。&br&&img src=&/07dd5ecfa00c0_b.jpg& data-rawwidth=&1680& data-rawheight=&8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80& data-original=&/07dd5ecfa00c0_r.jpg&&&br&不科学,于是换一个实时度比较高的bgp信息查询。找到了这个:&br&&a href=&https://www.dan.me.uk/bgplookup?asn=45062&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dan.me.uk/bgplookup?&/span&&span class=&invisible&&asn=45062&/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img src=&/fd6da5a5bfecc0ae709b_b.jpg& data-rawwidth=&1074& data-rawheight=&5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74& data-original=&/fd6da5a5bfecc0ae709b_r.jpg&&23333。&br&空了。&br&&br&可能问题来源:&br&自己bgp路由坏掉了&br&坑货 AS4837 坏掉了(AS58461 占比比较小,应该问题不大)&br&&br&UPDATE: 写回答的过程中,微博也有不少同学提到了 AS 的问题。梯子: &a href=&//ChoaOCrB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ina Visitor System&i class=&icon-external&&&/i&&/a&
学校用的是网易的企业邮箱,IT群里给了这样一条非正式通知:“杭州的bgp出故障,正在找运营商处理中”。既然是bgp问题,那么获取可以通过现成工具获取一些故障信息。 # wikipedia # wikipedia # AS号分配暂行管理…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不同的公司不同的业务构成是不一样的,比如百度的搜索技术肯定高于腾讯的搜索技术,百度的即时通信技术肯定不如腾讯。&br&&br&而如果你是要问从整体上看,究竟哪家的技术积累更多,那我这里有一个参考答案,我的名次如下:&br&&br&&ol&&li&腾讯:资历老,业务线复杂,很早就拥有了海量用户,将这些业务整合在一块,复杂程度难以想象,腾讯也是相对于其他几家巨头工程师比例最多的公司。&/li&&li&百度:搜索技术的门槛很高,要做到业界第一还是需要有相当高的技术积累。&/li&&li&阿里:同样拥有海量用户的公司,但是比腾讯积累的晚一点,电商和金融方面产品对实时性和安全性的要求都非常高,所以阿里也同样很强。&/li&&li&网易:丁老板本身就是工程师,对技术抓的很早。网易也有自己的游戏引擎,有道和杭研就相当于其他公司工程院与研究院,技术储备还是很好的。&/li&&/ol&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不同的公司不同的业务构成是不一样的,比如百度的搜索技术肯定高于腾讯的搜索技术,百度的即时通信技术肯定不如腾讯。而如果你是要问从整体上看,究竟哪家的技术积累更多,那我这里有一个参考答案,我的名次如下:腾讯:资历老,业务…
&img src=&/2e137f0de4f0b3e3e923c66b4d5fe444_b.jpg& data-rawwidth=&1683& data-rawheight=&8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83& data-original=&/2e137f0de4f0b3e3e923c66b4d5fe444_r.jpg&&网易没有满足CCTV的这些要求而已
网易没有满足CCTV的这些要求而已
&p&2014网易世界杯球星卡活动是我和同事诺北从今年3月份开始策划的。在此之前,我们一直在寻找一种非常规的营销活动思路,后来诺北提出了球星卡的方案,我觉得这可能就是我们要找的活动模型之一——&b&不仅是一个活动,而是一个活动平台&/b&。&/p&&br&&p&&b&活动平台化&/b&&/p&&p&之所以说是活动平台,是因为球星卡活动说穿了就4个字:集卡兑奖。它更像是一个活动框架而不是活动本身。在母框架之上去搭建其他子活动,每一个子活动都能成为获得卡牌的渠道。我读小学的时候,学校里就组织过类似这样的子母活动,把每一间教室变成一个活动场所,参与通关后后你能获得一颗星星,集齐不同数量的星星,你可以兑换由低到高的不同奖品。很多80后的朋友童年应该都有过类似的经历。&/p&&p&子母活动的好处在于,这样每一个子活动都能互相打通,并且和母活动融为一体,彼此相辅相成,一加一大于二。对于网易这样的一个大公司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整合机会。所以我们整合了市场部的5人足球赛,移动中心的竞猜世界杯,体育的寻找懂球帝作为基本获得卡片的三大子活动。这也和我们最开始构想一致,即可以把不同部门和世界杯相关的活动一起整合到这个平台上,打造一个游戏矩阵。&/p&&p&而更好玩的地方在于,我们可以将一些概率低的卡牌交给我们的合作伙伴,让他们世界杯期间的活动和我们进行同步捆绑,用户参与他们的活动就能获得我们指定的球星卡。这样我们能给这些合作方活动引流,他们也能给我们带来全新的用户。&/p&&p&&b&可能由于中国互联网公司彼此交流的方式经常是口水战,我一直觉得中国公司都太闭塞,每个公司都觉得对方是敌人,合作根本无从谈起。而即使是公司内部,由于KPI导向的不同,不同部门也很难在一起合作。&/b&这次我也想打破一些壁垒,真正做一些深入性质的合作,不是你给我一个文字链我给你一个文字链那种浅薄而无聊的常规互换。&/p&&p&截止到目前,和我们合作的包括&b&嘀嘀打车、大众点评、360安全卫士、新浪微博、魅族手机和有道词典&/b&。也就是说,在世界杯期间,你嘀嘀打车每成功一单都将获得我们指定的球星卡一张,你大众点评每下一单,也能获得球星卡。而360安全卫士、新浪微博、魅族和有道词典,我们也是活动VS活动的技术对接,用户也可以在他们的活动里轻松获得我们的球星卡。这大约是我网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活动,也是最开放、最有趣的一个活动。&/p&&br&&p&&b&集卡游戏的特性&/b&&/p&&p&我和诺北都很喜欢集卡游戏。除了今年流行卡牌游戏以外,我们主要是借鉴小浣熊当年的营销——收集癖。为了让让卡牌值得收藏,我们邀请了国内最顶尖的插画师来为我们设计卡片样式,并且也邀请了体育频道的资深编辑给我们预测了今年的阵容名单。只是很不幸,里贝里、罗伊斯、范德法特这些本该进入本届世界杯的明星球员都因伤退出了。&/p&&p&在解决完卡片本身的问题后,我们很认真的做了用户调查和分析,认为集卡游戏最重要的节点有三个:&b&第一是随机性&/b&,即你不知道你会获得什么卡,有惊喜感。&b&第二是交换性&/b&,即可以拿自己重复的和别人交换,大概这就是最早的线下社交。&b&第三是游戏性&/b&,即当别人也不愿意和你换时,通过相对公平正规的游戏从别人手里赢过来,前提是别人愿意参加。&/p&&p&针对随机性,我们所有活动的获取卡片接口都采用的随机接口。在拼人品这一点上,大众已经被市场教育过了,现在这种拼人品心理被广泛应用在各种营销推广里,比如微信红包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p&&p&针对交换性,我们设计了球星卡的赠送功能,即用户通过输入对方的网易通行证即可赠送卡片给对方。这个功能具有天然的社交属性,所以短短一周,新浪微博里搜索“网易球星卡”能搜出近&b&6万条&/b&,百度贴吧里有近&b&6000个主题&/b&,淘宝上也出现了球星卡买卖交易,这还是没有启动正式推广的基础数据。&/p&&p&针对游戏性,我们把所有挑选的球星都赋予了攻防数值,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一个非常简单的5人制足球赛:玩家只需从他收集的卡牌里任意挑选5张不一样的球星卡,即可组建一支属于自己的球队和朋友比赛。如果赢过了对手,玩家还可以获得一张随机卡作为奖励。在最后的出卡环节,最早我们有讨论过能从对手那里掠夺卡,后来为了保证游戏的公正性,我们最终还是设计的随机出卡。而作为补偿,合作方那获得的卡,基本上都是指定卡片,也给用户一个有的放矢的地方,这样合作方对于流量也会比较满意。&/p&&p&如果单纯从一个游戏的角度出发,我觉得网易球星卡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不过从一开始我们就只是按照推广的思路设计了这个游戏,所以分享性远大于游戏性。考虑到物质成本和时间成本,我们才做了这样的一个权衡。&/p&&br&&p&&b&奖项设置&/b&&/p&&p&当然,上述的用户心理只是诱因,真正让用户迈出那一步,我们还是要给予用户足够的吸引。为此在奖项设置上,我们着实头疼了一番,毕竟我们不是土豪,而且我们做的也不是一个公益活动。&/p&&p&首先要解决门槛问题。现在有奖活动多如牛毛,抽奖不是什么吸引力,除非大奖是北京4环内的一套房子。为此我们决定设立一个用户登录100%能拿到礼品的奖项,区别于那些抽奖活动,以此作为吸引用户登录的卖点。&/p&&p&在和网易彩票的同事沟通后,我们决定不设限的发放10元红包,即见着有份。当然,彩票也不会白给你这么多红包,他们也不做公益事业,所以一番谈判下来的解决方案是,这个红包必须在网易彩票的客户端上使用。这个确实有些门槛,所以我们在此基础上追加了第三方合作伙伴诸如大众点评这样的优惠券作为补偿。&/p&&p&解决了门槛问题,接下来就是需要一个超级大奖吸引人了。为此我们选择了特斯拉作为我们的奖品——价格不算离谱,又比较拿得出手,而且还在行业的热议话题里,具备天然的传播性。这样一高一低的搭配,用户是会愿意来感受你的活动,而事实上也是这样,在没有任何推广、修复bug的第一周,参与用户数就突破了40万。&/p&&p&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对参与用户制定的标准是,账户名下有5张以上的卡才算一个参与用户。是的,我们不是按UV和PV来算的,我们一开始就不想做那种KPI驱动的活动。&/p&&p&&b&我一直觉得中国的线上互动营销活动处在一种两难的境地。&/b&&/p&&p&如果你做成了google那种高逼格的活动,类似宠物小精灵全球寻宝,很容易叫好不叫座,因为门槛太高,处在初级阶段的绝大部分中国用户接受不了。&/p&&p&如果你做成一个纯奖品诱惑,类似大转盘抽奖,叫座是叫座了,但是对于一个公司的品牌树立一点意义也没有,而且还额外塑造了一个山西煤老板的形象。&/p&&p&我们当然不想做成大转盘,那一般是为了完成KPI用的,就和微博抽奖一样。但是我们也不能真的做一个毫不接地气的活动,最后只有1、2万人参与,那我们就要卷地铺滚蛋了。&/p&&p&所以,我们做了网易球星卡。我们希望它是一个大家愿意参与,并且还觉得有那么点意思的活动。这样就够了。&/p&&br&&p&&b&其他&/b&&/p&&p&虽然上线了,但是问题还是有很多,这也是我们不敢推广的原因。大部分问题是用户体验问题,我们都在有条不紊的修复中。但是也有一些问题是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比如机器刷奖。&/p&&p&任何有奖活动都有刷奖公司的身影,我们这个也不例外,只是没想到刷的这么疯狂而已,以至于子活动5人足球赛的周榜排名全乱套了,我们不得不连夜梳理重新排名。&/p&&p&只是,&b&朋友,你知道为啥我们要在世界杯之后统一发奖么?就是为了对付你们这种SB刷奖公司的!机器刷卡,想得很美啊,你们的奖品一概作废,并且重新填入奖池回馈给玩家!你们还是好好的玩你们的微博抽奖吧,我们的奖品是留给真正享受游戏的人的。&/b&我们近期也将对多账号刷卡进行打击,那些闲着无聊注册了几十个账号刷来刷去的朋友请注意,游戏还是要保证公平公开公正的。&/p&&p&另外,&b&做这么一个活动总是少不了质疑的声音,诸如“骗子活动”、“根本没有奖品”之类。我就一句话:不爱玩别玩&/b&。仅仅冲着大奖来玩的用户我也不稀罕,正好把充足的奖品留给那些享受游戏的朋友。&b&奖品是营销的手段,不是目的。我们希望受众在获取相关新闻资讯的同时,能和我们一起享受世界杯的乐趣。&/b&我想说,除了汽车和旅游类奖品是个位数,其他奖品诸如iPad、魅族之类都是几十上百台,话费、电影票之类更是成千上万。我们也希望这些礼品是赠予了给了真正喜欢这个活动的玩家,而不是那些纯粹贪图小便宜的人。&/p&&p&最后,为了感谢完成这个项目的团队,我们特别和花田合作,制作了一份鸣谢名单,用以感谢在这个项目里付出了辛勤汗水的人,&b&我们不鼓励做无名英雄,我们尊重每一个参与这个项目的网易员工和外包团队,&/b&所以,单身的人们请进来挑一挑,他们每一位都是值得带回家的人。在这里,我也祝福你们都能获得幸福(要不你们干脆互相在一起得了)。&/p&&p&衷心的祝愿你们都能玩得开心。&/p&&br&&p&试玩方法:&/p&&p&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世界杯专版,进入世界杯频道,点击球星卡栏目。&/p&
2014网易世界杯球星卡活动是我和同事诺北从今年3月份开始策划的。在此之前,我们一直在寻找一种非常规的营销活动思路,后来诺北提出了球星卡的方案,我觉得这可能就是我们要找的活动模型之一——不仅是一个活动,而是一个活动平台。活动平台化之所以说是活…
来自子话题:
用邮箱很久,从我的体验点评一下。&br&注:修订,调整了QQ邮箱的评级。&br&&b&1、Gmail&/b&&b&★&/b&&b&★&/b&&b&★&/b&&b&★☆&/b&&br&&b&
最有生产力的邮箱。&/b&&br&&ul&&li&安全性能高。这体现在两方面,一是Google的安全措施好,不易丢信或泄漏你个人信件,二是登陆方式安全,你可以开启两步认证,使得每一次登陆必须通过一个验证码才能进行。&br&&/li&&li&功能优。可以不夸张的说,Gmail各种功能都走在所有邮箱的前列,会话式列表、智能过滤器、工作表等等。一个帐号同时使用Drive,Keep,Task,通讯录可以和任意安卓、苹果手机随时同步。&/li&&li&多终端客户端,同步方便。&/li&&li&垃圾邮件过滤优。&/li&&li&可以其他邮箱地址发送。&/li&&li&容量15G,够用,以前随着时间逐步增长变大,现在确定为15G,用了一段时间后必须定期清理删除信件才行。&/li&&li&经常打不开,特别是下载附件的时候,虽然这个和Google无关,但也很影响用户体验。(注:今天修订了Gmail评级,降了一星。因为在国内的强力封锁下,Gmail在正常情况几乎已经无法使用了。)&/li&&/ul&&b&2、139邮箱&/b&&b&★&/b&&b&★&/b&&b&★&/b&&b&★&/b&&b&☆&/b&&br&&b&
第一备用。如某位仁兄所说,很多人小看了139邮箱。&/b&&br&&ul&&li&安全性能高。139邮箱可以免费在登陆的时候给你短信提醒,这使得哪怕你密码泄露了,也能第一时间发现邮箱是否受到非本人登陆。&/li&&li&免费短信提醒。国内最早的,没有任何条件的,最好的全免费短信提醒邮箱。这一点借运营商的优势,没有任何其它邮箱可以比拟。&/li&&li&日程管理短信提醒。例如你所有亲朋好友的生日,都可以按农历阳历定时提醒给你。&/li&&li&补充一条,支持联通、电信手机号注册。联通电信手机号同样可以享受免费短信提醒。(说实话我都有点儿震惊了)&/li&&li&超大附件支持直接拖到迅雷下载。&/li&&li&给别人报地址方便,不傻逼。我的邮箱地址是我的手机号@139 。不用绕来绕去cd的c还是cd的d。&/li&&li&缺点:界面有点简陋。&/li&&/ul&&b&3、QQ邮箱&/b&&b&★&/b&&b&★&/b&&b&★&/b&&b&★&/b&&b&★&/b&&br&&ul&&li&简洁无广告,容量不限。可将其他邮箱都转发过来,当个不用删除的备用邮件库。&/li&&li&BAT,国内靠谱邮箱。&/li&&li&可改名也算个优点。&/li&&li&超大附件支持直接拖到旋风下载。&/li&&li&支持通过POP等方式管理N多的其他邮箱,我不知道上限,添加个十几个没问题。这是我见过最多的。&/li&&li&垃圾过滤功能中。&/li&&li&可以其它邮箱地址发送邮件,有了这个功能,就可以用它来接管你的工作邮箱。&/li&&/ul&&b&4、Outlook&/b&&b&★&/b&&b&★&/b&&b&★&/b&&b&☆&/b&&b&☆&/b&&br&&ul&&li&一个邮箱可以设定多个备用地址,方便多种身份。&br&&/li&&li&可以其他邮箱地址发送。&/li&&li&可以直接打开附件预览,可以连接到OneDrive在线编辑文档。&/li&&li&界面简洁,漂亮。&/li&&li&它有100个名字,Hotmail、Live mail、Outlook。&/li&&li&问题:产品经理仿佛和我们处于平行世界。你不知道这个邮箱的空间是多少,也许只有那天你灌满邮件了才知道。&/li&&li&Chrome下下载中文附件乱码,IE下兼容倒是挺好的。&/li&&li&Win8.1时代,你至少需要一个。&/li&&/ul&&b&5、网易邮箱&/b&&b&★&/b&&b&★&/b&&b&☆&/b&&b&☆&/b&&b&☆&/b&&br&&ul&&li&容量不限。&/li&&li&垃圾过滤功能弱。&/li&&li&工作上用没有Gmail顺手,生活上用没有139顺手。&/li&&/ul&&b&6、Yahoo邮箱&/b&&b&★&/b&&b&★&/b&&b&☆&/b&&b&☆&/b&&b&☆&/b&&br&&ul&&li&雅虎中国邮箱已经关闭了,@ 有时候得翻墙。&/li&&li&不接地气,除了显得你是个老鸟,几乎无任何其它实用价值。&br&&/li&&li&如果你坚持要用,它的替身邮仍然是非常NB的。&/li&&/ul&7、其它国内邮箱&b&☆&/b&&b&☆&/b&&b&☆&/b&&b&☆&/b&&b&☆&/b&&br&&ul&&li&没有任何价值,除非你是该公司的员工而不得不用,建议使用Gmail等邮箱进行管理收发。&/li&&/ul&
用邮箱很久,从我的体验点评一下。注:修订,调整了QQ邮箱的评级。1、Gmail★★★★☆ 最有生产力的邮箱。安全性能高。这体现在两方面,一是Google的安全措施好,不易丢信或泄漏你个人信件,二是登陆方式安全,你可以开启两步认证,使得每一次登陆…
当我们看一个产品时,看到的是什么?从一个产品的本质开始,由内至外:战略、用户群定位、用户需求、用户目标和任务、功能、信息架构、交互流程、UI Pattern、布局/颜色/文字使用等等...&br&&br&完全独创性的产品是少之又少的,大部分产品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或者在前人已经探索出的道路上继续前进。Google 不是第一个做搜索的,Facebook 也不是第一个做实名SNS的... 当他们做这些产品时,借鉴的(无论是直接还是潜移默化)都是现有产品的精华部分:战略-&用户群定位-&用户需求-&用户目标和任务-&功能 .... 这算是抄袭么?完全不是!创新管理里将创新分成几种,改进式册创新也是其中一部分。&br&&br&因此尽管大家动辄就骂腾讯抄袭,但是公平的说,腾讯做的很多产品算不上是“抄”,你能出个搜索,我也能出个搜索,你做微博我也做微博...
大家不爽的是,腾讯凭借现有用户群体和企业能力所构筑的垄断力量,这在长期会影响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公平竞争,压制创新,从而影响用户和社会长远的福祉。站在腾讯的角度,很多行为其实也合理,如果不扩张或者至少是防御性的扩张,很可能就会出现非常具有威胁性的竞争对手(例如安全和社交这两个领域)。但是一直这样下去,腾讯这种规模的企业,会遇到当年微软遇到的反垄断问题。&br&&br&但是就这次的新闻客户端,性质和腾讯别的产品完全不同。&br&&br&如果一直“借鉴”到最外圈,从信息架构、交互流程、UI Pattern、布局等等,都 Copy 过来,改改颜色,这就是问题了。特别是布局、交互流程都不变... 即使是开卷考试,也不能照着旁边同学的卷子直接抄吧?其实不同的信息架构、不同的交互流程、UI Pattern,可能的组合和解空间是非常多的,绝对不是只有一两个套路。Sparrow iPhone 版的交互用了和 Path 一样的左右滑动方式,没人会觉得是抄袭,只是采用新的 Pattern 而已。但是如果你照着 Path 的界面完全做一个,这个就“不好说了”。&br&&br&对于这次的腾讯新闻客户端,比较一下,是不是抄袭已经很明显了。&br&&br&很悲哀的是,每每这种事情发生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说,不就是 UI 么,做好产品就行了... 我们的核心不是 UI... 或者“抄”是很正常的,业内不都在抄么... 在外企做产品,每个版本发布前都要和律师过一下界面,除了可能的专利侵权外,即使是图标和竞争对手的很像,也需要和律师解释一下,只有行业通用的才可以,竞争对手独特的点,肯定是不能直接 Copy 的。而咱们圈内的企业,根本不把这当回事,甚至很多以抄为荣,讲究速度。做实体产品时,人家做个豆浆机,你也做一个,也不是问题,但如果和人家做的一模一样,你就是在“山寨”。&br&&br&为什么这么多公司热衷于抄袭?归根结底,抄袭的人都获得了利益,很少有收到损失的,大不了就是“有本事告我”,反正谁也奈何不了。这样的风气对国内的创新环境绝对是负面的影响,即使技术上(法律上)他们的确是合法的。好在这个行业在成长、社会舆论也在成熟,做坏事就是要有成本,即使不是在法律上、也可以在道德上舆论上。这样才能真正为中国营造创新的土壤,让我们有一天不用再跟着硅谷屁股后面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货在西方就是仿冒品和廉价货的代名词,日本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改变了这种状况,于是有了索尼、有了松下、东芝... 在现在这个时代,在咱们从事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这个领域,中国也有一次这样的机会,咱们C2C的事还要干多久呢?&br&&br&呼吁腾讯负责任地道歉,为国内企业做个表率!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让这个行业的人都知道,“抄”是有代价的,也在入职时就教育每个PM、设计师,让大家知道企业品牌形象和省点脑力两者之间孰轻孰重。&br&&br&共勉。
当我们看一个产品时,看到的是什么?从一个产品的本质开始,由内至外:战略、用户群定位、用户需求、用户目标和任务、功能、信息架构、交互流程、UI Pattern、布局/颜色/文字使用等等...完全独创性的产品是少之又少的,大部分产品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或者…
来自子话题:
信息不对称才是商业社会的核心——何宽同学的签名真是一语中的,而且他们的表现说明他们确实深喑此道。&br&&br&何宽同学讲的审美咱不懂,只说自己能理解的部分。另外我一直喜欢就事论事,但是这个话题似乎必须扯远一点才能讲清楚,所以勿怪。&br&&br&如果说ICON用红色+大字就是抄袭网易新闻客户端,那么估计所有设计师都要颤抖着求网易给条活路了,这一点不讨论了。&br&&br&如果指的是界面,我看了一下百度客户端的主页和内页,主页的界面确实和网易新闻客户端类似,内页的交互就谈不上类似了,所以网易似乎有资格指责百度新闻客户端抄袭主页界面——那么问题来了,这种界面标杆,如果是网易新闻客户端首创的话,那么他们自然有资格嘲笑百度抄袭他们的界面,但是可惜的是似乎情况不是这样。下图是美国媒体USA TODAY 2008年推出时的版本界面,熟悉么?2008年哦。&br&&br&&img data-rawheight=&480& data-rawwidth=&320& src=&/d80ff929a3104051fcc87b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0&&&br&&img data-rawheight=&600& data-rawwidth=&720& src=&/e7925dfca1ca7a088aad3ac2bfa922c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e7925dfca1ca7a088aad3ac2bfa922c8_r.jpg&&&br&喔,什么你说网易有个头条设计跟他们不一样。Good Job,让我们来看CNN在2009年推出的App&br&&br&&img data-rawheight=&378& data-rawwidth=&858& src=&/dbf0ca08bab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8& data-original=&/dbf0ca08baba_r.jpg&&&br&熟悉的感觉是不是又涌上心头?2009年哦。&br&&br&USA Today的客户端推出以来,其iPhone版和iPad版从三年多前就一直被国内几大门户的产品人员研究(他们的网站交互也很棒),而且被几家“借鉴”了很多,所以上次网易新闻客户端谴责腾讯新闻客户端抄袭的时候,就有很多同行跳出来说这件事情。但是那次确实能看出来腾讯的借鉴版本是网易,所以腾讯的行为确实很不堪,但是网易在指责别人的时候,真的那么心安理得吗?你让CNN怎么看你?你让USA Today怎么看你?&br&&br&当然这不是网易第一次做这种事情了。比如今年3月的时候,网易娱乐在微博上指责360和新华网抄袭他们的聚合阅读娱乐版,我立刻就震惊了。&br&&br&&img data-rawheight=&481& data-rawwidth=&547& src=&/fe6cca5bbf05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7& data-original=&/fe6cca5bbf056_r.jpg&&&br&我毫不怀疑360和新华网是抄袭网易的,但是我不理解的是,网易真的好意思站出来指责别人抄袭吗?他们2012年11月上线的这个版本,真的就像是谷歌2008年前后推出的&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http://newsmap.jp/&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Newsmap&i class=&icon-external&&&/i&&/a& 的中文版(请戳Newsmap的链接欣赏)。因为我借鉴的是国外的产品,多数人不知道,我就可以心安理得地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那些抄袭我的产品,然后借机给自己的产品做宣传,这个逻辑似乎没那么高尚吧?&br&&br&&img data-rawheight=&408& data-rawwidth=&613& src=&/49bf059ec6cdd701a98a2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3& data-original=&/49bf059ec6cdd701a98a2b_r.jpg&&&br&但是很多看客不了解这些,网易的用户不了解这些,他们跟在网易的后面,一起高声声讨抄袭者,即便你说出这个事实,但是因为你人微言轻,所以多数人也不会看见——这是一个成功者霸占话语权的世界。是的,那些抄袭网易产品的行为着实不堪,但是网易这样的行为,道德上又高出哪些呢?&br&&br&最后,信息不对称才是商业社会的核心,各家学着点。&br&&br&PS:百度的那个回应,说明公关人员的智商确实比网易的低很多。我承认网易的公关人员很高明,但也仅限于此了。
信息不对称才是商业社会的核心——何宽同学的签名真是一语中的,而且他们的表现说明他们确实深喑此道。何宽同学讲的审美咱不懂,只说自己能理解的部分。另外我一直喜欢就事论事,但是这个话题似乎必须扯远一点才能讲清楚,所以勿怪。如果说ICON用红色+大字…
网易公开课是属于OCWC(Open Course Ware Consortium 开放课件联盟) &blockquote&&a href=&http://www.ocwconsortium.org/&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ocwconsortium.org/&/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lockquote&OCWC是由MIT发起的, 非盈利目的的公益组织, 遵守CC协议. 目的就是为了知识传播, OCWC本身没有商业模式, 也没有这方面的计划. 新浪应该还没有加入OCWC, 是遵守CC协议进行的再次传播.&br&国内公开课的CC协议方面, 使用的是 署名, 相同方式共享, 非商业使用. &br&&br&对于这类公开课, 大公司本身不求在上面获得直接的经济回报. 一方面确实是功德无量, 加速了知识的传播速度和广度, 另一方面也是公司自身塑造自己企业形象, 做公关的方法, 或者带动相关产品. 这种做法做的越多越好, 是公司和用户双赢的好事. (网易的企业形象, 包括一些技术产品的形象, 在我印象里面都是最好的)
&br&&br&国内自己的公开课, 一部分网易会去推动和高校合作, 比如复旦等. &blockquote&&a href=&/special/fudan/&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ecial/fudan&/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lockquote&另一方面, 国内还有另一个先于网易加入OCWC的组织CORE(中国开放教育资源联合体), 也在做这方面的事情. 这些都是非盈利目的的. &blockquote&&a href=&http://www./cn/coredes.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cn/coredes.&/span&&span class=&invisible&&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lockquote&
网易公开课是属于OCWC(Open Course Ware Consortium 开放课件联盟) OCWC是由MIT发起的, 非盈利目的的公益组织, 遵守CC协议. 目的就是为了知识传播, OCWC本身没有商业模式, 也没有这方面的计划. 新浪应该还没有加入OCWC, 是遵守CC协议进…
来自子话题:
作为讲师之一,我就不匿了。&br&&br&怎么说呢,虽然只是一个系列课程,但是课程开发耗费总的精力巨大
更大精力应该会在课程真实开始后的师生互动、实践课程上
),其实作为参与者之一的我也疑惑过为什么要投入这么多人力做一个系列课程,投入了跨部门的人力物力,可以说不亚于一个产品 。可能和云课堂的微专业刚在起步阶段,想通过这次前端微专业做一次试水有关系。&br&&br&不过目前网络上可以获得的零散课程太多了, 并且国人习惯了免费的午餐,可能很多并不认可收费的在线课程。&br&&br&我这里简单分析下课程的优势:&br&&ul&&li&讲师都是一线工程师,相信会更具说服力,这和一些培训网站是有本质的差异的。&br&&/li&&li&大部分讲师之前也是公司内部培训的讲师,具有一定的教授经验, 但是我不得不承认,抛开课程内容来讲,在演讲水平上, 翁老师还是给了有些讲师(包括我)不少的压力&br&&/li&&li&课程的知识体系是完整、连贯、系统的。课程并没有针对某一个框架来展开知识点,而是系统从前端的基础上教授,希望大家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i&你真认为用jQuery做个下拉动画有什么技术难度在里面?)&/i&&br&&/li&&li&不仅仅是录播的课程,在课程持续的这几个月内,讲师们是会持续投入到课程答疑和讨论中来( 并没有明确规定只能问课程相关问题 )。反过来关于视频成本是不是只有带宽费用,大家可以看下这个文章。 &a href=&/687.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一颗药成本5美分,但是卖500美元&i class=&icon-external&&&/i&&/a& 。 &br&&/li&&li&现在招人成本很大,对公司对学员可能是一次相互了解的机会。&i&对于课程证书目前我倒认为并不用太纠结它的效力,不过相信口碑上来,后期肯定会有作用。&/i&&br&&/li&&/ul&&br&&blockquote&还有,你们真的认为这个课程可以让网易赚钱?&br&&/blockquote&&br&跟开发课程( 课程老师都是全职的工程师,并且title都不算低
)和云课堂投入的运营成本而言,
这个定价我觉得是合理的,何况这个首次开课,我相信学员们基本都是折扣入手。&br&&br&&br&&br&利益相关:
&b&我作为讲师之一贡献了产品前端架构章节的一小部分的内容。&/b&
作为讲师之一,我就不匿了。怎么说呢,虽然只是一个系列课程,但是课程开发耗费总的精力巨大 ( 更大精力应该会在课程真实开始后的师生互动、实践课程上 ),其实作为参与者之一的我也疑惑过为什么要投入这么多人力做一个系列课程,投入了跨部门的人力物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写藏头诗的软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