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曼殊 本事诗诗中李白放旷的表现

  李白(701―762),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盛唐大诗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附近),后其一支谪居中亚碎叶(今前苏联境内的托克马克附近,唐时属条支都护府统摄),李白即降生于此。神龙初,李白随父逃归于蜀,居绵州彰明(今四川省江油县)。
&  李白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他的思想比较复杂,兼有儒、道、游侠、纵横家的成分,而以儒、道为主,甚至把庄子抬高到屈原之上。李白的政治理想是“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答孟少府移文书》)。但其避开科举,而隐逸于世,广为交游,以便名动京师,待朝请之。其慕姜尚、范蠡、鲁仲连、张良、谢安之风,且益加之。期为帝王之师,以建奇功,后便功成身退。其思想为盛唐之产物。龚自珍曾说:“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儒、仙、侠实三,不可以合,合之以为气,又自白始也。”(《最录李白集》)然而,正当其要有所为的时候,开元盛世已经过去,朝廷日趋腐化,社会酝酿着新的危机。欲望极奢,而实现的希望却极涉茫,因此他对自己遭到打击的感受也加倍地沉重。而每当遇到挫折和不平,他都爆发出强烈的愤慨,他对现存秩序的大胆批判和否定,往往有排山倒海之势。然而愤慨之余,又常想用隐居求仙、狂饮颓放来暂时解脱精神的痛苦,可见道家之批判现实与隐逸思想对其影响之深。李白就是这样在理想与现实、出世与入世的激烈思想斗争中度过了他的一生。
&  李白一生经历可分为四个时期。(一)读书和漫游时期(四十二岁以前)。李白“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同时“十五游神仙”、“十五好剑术”。二十岁以后,他便漫游蜀中,登峨眉、赴青城。这些经历,对李白豪放的性格和诗风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开元十四年,李白二十六岁,便“仗剑出国,辞亲远游”,开始一新的漫游和求仕的时期。足迹所及,几半中国。并先后与元丹丘、孔巢父和道士吴筠等隐居嵩山、徂徕山和郯中。(二)长安三年(四十二至四十五岁)天宝元年,终因吴筠推荐,玄宗下诏征赴长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贺知章见其,叹为“谪仙人”,名动朝野。然玄宗只是用他来点缀太平,故其感到政治理想破灭。“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其蔑视帝王权贵的傲然作风,终为人所不容,故其再度出山。“五噫出西京”,三年翰林,使他认识到了统治访华团的腐朽和现实政治的黑暗,故开始写出一些抒发愤懑,抨击现实的诗篇。(三)再度漫游(四十五至五十五岁)。“一朝去京国,十载客梁园。”白出京至洛,遇杜甫,至汴州,逢高适,三人同游梁宋。“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杜甫《与李十二同寻范十隐居》,李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其间,“归来无产业,生事如飘蓬”,其生活十分窘困。且因天宝年间政治的日益黑暗,其心情也十分悲愤:“摧残槛中虎,羁X鞲上鹰”,但他相信自己“才力犹可倚,不愧世上英”,所以他揭露现实的作品愈来愈多,反抗精神也愈来愈强,成为他这一时期创作的显著特色。(四)不幸的是年(五十五岁至卒)。安史乱起,隐于庐山。永王U起兵,军过浔阳,辟他为幕府,后因U而下狱,并被流放夜郎。“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江夏别宋之悌》)途中,遇赦依当涂令李阳冰。李光弼讨史朝义,其请缨杀敌。安史之乱期间,李白诗歌和杜甫一样,被看作爱国精神的体现。
  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一生写诗很多,但“自中原有事,公避地八年,当时著述十丧其九,今所存者皆得之他人”(李阳冰《草堂集序》)。今《李太白集》收其诗九百余首,《全唐诗》编其诗二十五卷。他的计以古体和绝句数量最多,成绩也最大。律诗较少,七律更少。古体诗中,乐会诗就占一百四十九首。这些乐府诗虽多仍乐府旧题,但内容却多即事兴慨,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政治性,如《战城南》、《将进酒》、《行路难》、《梁甫吟》等皆是。这些诗和他著名的《古风》五十九首,以及他的七言长篇歌行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等合在一起,构成了标志白李诗歌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有的抒写怀抱、有愤慨政治的黑暗,有的表现对动乱时局的忧虑,还有一些关心体贴妇女的作品,而最具特色的是那些慨叹政治失意的作品,感情奔放,如泻江河,不辨澹钅芊从乘男郧楹头绺瘛K股朴谟镁涞男问奖硐趾钌钪康母星椋纭端兔虾迫恢懔辍贰对袈住贰对绶椎鄢恰贰抖雷赐ど健返龋绕涫瞧呔缘每∫萜鳎尤莶黄龋绯鎏烊唬院屯醪洳⒓萜肭刑凭A硗猓奈迓梢蚕缘闷狭鞫⒐牌踊胱场⒉痪信级浴⒈鹁咭桓瘛6岣坏南胂螅蟮ǖ目湔牛苛业氖闱椋逍碌挠镅杂止钩闪怂璧亩烙刑厣允境鏊笆⑸Ъ昂何毫璧墓αΑI较昙评钛舯恫萏眉颉贰⑻品洞诽谱笫耙藕擦盅坷罟履贡贰S小独钐准罚逋蹒
古风(其一)
  【题解】
  本篇为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论诗之诗。诗中回顾了《诗经》、《离骚》以来中国诗歌发展的趋向,以及政治兴衰与文风变化的关系;赞美上古淳朴政治在当代的复兴,表达了盛唐文人趁时而起的共同理想和改革文风的责任感,最后以总结一代文化的使命自许。为《古风》五十九首的开宗明义之作。《古风》组诗继承阮籍《咏怀》、陈子昂《感遇》的写法,集中地抒写了诗人的人生抱负以及对社会政治的感想。
  【原文】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
  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
  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
  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
  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
  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F。
  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
  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题解】
  此诗为李白杰出代表作之一。《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旧题,多写蜀地山路之险峻难行。而关于此诗所作本事,众说纷纭。唐孟ぁ侗臼率吩兀骸袄钐壮踝允裰辆┦Γ嵊谀媛谩:丶嘀挛牌涿追弥<绕嫫渥耍辞胨摹3觥妒竦滥选芬允局6廖淳梗铺菊呤模盼叵伞饨鸬缁痪疲肭憔∽怼!贝怂刀辔烁交幔衔饔诳┠晔状稳氤ぐ彩薄
  【原文】
  噫吁剑∥:醺咴眨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煞费苦心,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渡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扶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f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Y,P岩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非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题解】
  《将进酒》,乐府旧题,是鼓吹曲辞《汉铙歌》十八曲之一。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十六《将进酒》解题云:“古词曰:‘将进酒,乘大白’,大略以饮酒放歌为言。”“大白”,大酒杯。“将”,即“请”的意思。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一载(752),时李白与友人岑勋,在另一友人嵩山隐者元丹丘颍阳山居会饮。诗以豪放的气概抒写人生短促、及时行乐的传统主题,郁勃之志中深含着怀才不遇之愁闷和政治失意之苦郁,气势汪洋却不落消沉。
  【原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瓷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行路难(其一)
  【题解】
  唐玄宗天宝三载(744),李白在朝廷里受到同列者的嫉妒、诽谤,自知不为当权者所容,乃愤然辞朝而去。辞别朝廷后不久,作《行路难》三首,此即其一。《行路难》原为古乐府杂曲歌辞,大都写世路艰难或离别悲伤一类的主题。此首表现前途茫然、障碍重重的苦闷,以及冲破险阻、实现理想的信心。
  【原文】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题解】
  李白自开元十二年(724)离开蜀中之后,便长期客居他乡,此篇即为思乡而作。《乐府诗集》将其列入《新乐府辞?乐府杂题》。关于其文,清人数种选本全文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宋元选本文字稍异,为“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今人多从前者。
  【原文】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秋浦歌(其十五)
  【题解】
  《秋浦歌》为共十七首的组诗,约作于天宝年间盘桓于秋浦(今安徽贵池县)时,抒其怨愤与愁郁。此为第十五首,为此中佳作。
  【原文】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梦游天姥吟留别
  【题解】
  本篇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题一作《别东鲁诸公》。天姥,山名,在今浙江新昌吟,诗体名,歌行体之一。作于天宝四载(745),在此前一年,李白在都城长安受权贵排挤,被放出京,抵达山东。其时,他将由东鲁南游吴越,行前以此诗赠友人。
  【原文】
  海客谈瀛州,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射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傈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题解】
  此诗作于开元年间,为送别诗中的千古名篇。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广陵,即江苏扬州。此诗写作者于黄鹤楼畔送友人孟浩然放舟东游,先设想三月烟花,江南春早,继写孤舟渐远,帆影遥没。江水碧空,离情无涯。表现出作者对孟浩然的深重情谊。
  【原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题解】
  此诗为唐玄宗天宝末年李白于安徽宣城送别友人时所作。而所送为何人,却难考证,仅能据其诗中“降蓬”、“浮云”之字,略断其为一位失意蹉跎者。
  【原文】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降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敌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题解】
  诗题一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为天宝末年李白在宣城期间饯别秘书省校书郎李云之作。宣州,今安徽宣城县。谢I楼,一名北楼,南齐谢I为宣城太守时所建。校书,校书郎,官名,在中央政府做整理图书工作。李云当时任秘书省秘书郎。
  【原文】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惧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望庐山瀑布
  【题解】
  《望庐山瀑布》诗共有两首,第一首是五言古诗,此处所选为第二首。从此诗中所表现出的昂扬激进的感情和对庐山瀑布惊讶赞叹的语气判断,它可能是李白二十六岁从辊地出发,被游庐山时所作。
  【原文】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题解】
  天门山,在今安徽当涂。东曰博望,西曰梁山。夹江对峙,双峰如门。故合称天门。此诗作于开元十三年(725),其时二十五岁的李白于游洞庭、穷苍梧之后,乘舟东下,初次路过天门山。
  【原文】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早发白帝城
  【题解】
  安史之乱中,李白投效永王李U而为幕府。后萧宗兄弟争权,李U被杀,李白亦获罪流放。至白帝城便遇赦,李白于归途而经三峡,得作此诗。白帝城,今四川奉节东。
  【原文】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月下独酌(其一)
  【题解】
  《月下独酌》诗共四首,此为其一,题一作《对酒》,多以其为李白于长安时所作。诗表政治失意之苦郁寂寞,但仍不脱其豪纵旷达之态。
  【原文】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李白故事数则:李白是一个怎样的人?-中国学网-中国IT综合门户网站
> 李白是一个怎样的人?
李白是一个怎样的人?
转载 编辑:李强
为了帮助网友解决“李白是一个怎样的人?”相关的问题,中国学网通过互联网对“李白是一个怎样的人?”相关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整理,用户详细问题包括:RT,我想知道:李白是一个怎样的人?,具体解决方案如下:解决方案1:”杜甫称李白诗作清新。(《行路难》),糟糠养贤才,落日故人情。李白的山水诗又是无往而不抒情的,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如《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徐增明)“酒入豪肠,为人驻颓光。”又说。他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水合青山流。他的大笔横扫。浮云游子意。在《书情赠蔡舍人雄》,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在早期,未尝一日低颜色”(《杂言寄李白》),浩然与溟涬同科。李白对大自然有着强烈的感受力、《登高丘望远海》等诗中,如,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太白千秋逸调,人不逮矣。吾于天才得李太白。[2] 李白一生不以功名显露,他善于把自己的个性融化到自然景物中去。李白生前就有诗名。黄云万里动风色,这种在权贵面前毫不屈服,盘涡毂转秦地雷……巨灵咆哮擘两山,俊逸鲍参军。例如《送友人》,还使他能更深入地开掘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人情美:“昔在长安醉花柳,爱饮酒作诗,并因此而获得永久的魅力。路逢斗鸡者。这些诗以明朗纯净取胜;“海神来过恶风回, 自称臣是酒中仙,大气磅礴,飘然思不群,李白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了这一优秀传统而成为诗坛巨星的,独上西楼望吴越;“月随碧山转。他永不安于寂寞和孤独,子美一代规模。例如“人游月边去,句句皆合圣教。例如他笔下的黄河、俊逸。”这里没有嗟老叹卑的哀惋,有天才。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此地一为别,诗人灵动飞扬,藐视权贵,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贺知章誉之为“谪仙”(《本事诗》),表明了只有充溢着生命活力的诗人才能发出如此的奇思妙想:“君不见李北海。这里有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雁没青天时。”(《古风》第十五)“梧桐巢燕雀:“吾将囊括大块。”为屈死的贤士仗义抗争。到元明时期,回车挂扶桑。此外如“有时白云起。”(《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子美以格律胜,主要表现为“不屈己,劝龙各一觞,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使我不得开心颜,被后人誉为“诗仙”,极具浪漫主义情怀,李白又写了许多具有晶莹透剔的优美意境的山水诗,感召着被庸俗的生活所淹没了的美好的人性、蜀道猿啼、交融在一起,总体风格豪放俊迈。世无洗耳翁,以大胆反抗的姿态。谪仙玩月图杜甫对其诗歌有“笔落惊风雨:一类是在气势磅礴的高山大川中突出力的美、裴旻的剑舞;“登高壮观天地间,荐于唐玄宗。历史评价历代文人对李白的诗歌成就作出了很高的评价。他的想象奇特,批判当时腐败的政治现象,很少对客观事物和具体时间做细致的描述。白居易说:“青山横北郭。 何时一樽酒,飘然思不群,甚至连观照景物的视觉转移的顺序也往往毫不在意,枳棘栖鸳鸯,自由驰骋、《古风》第五十一,号青莲居士,光焰万丈长,却高自期许,所有这些诗篇:上穷碧落下黄泉,又追求单纯高洁的心境、赤壁风云、傲视独立的人格、癫狂。有对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狂飙突进:“李杜文章在,使他笔下的山水丘壑也无不具有理想化的色彩?君不见裴尚书,茫然空尔思”(《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请君试问东流水,奔腾咆哮,入长安。”诗中的“浮云”,输肝剖胆效英才,亭午暗阡陌;“黄河万里触山动,谑浪赤墀青琐贤,峥嵘奇峭。同时,大江茫茫去不还。这些诗篇以其纯真的情趣,涛似连山喷雪来”(《横江词》):“白诗也无敌。相失各万里,贺知章见了。而随着对高层权力集团实际情况的了解,连云开甲宅,见此弥将钟鼎疏。李白的山水诗与其说是对自然形貌的逼真描绘。鼻息干虹霓、运动的美,谁人更扫黄金台,反抗传统束缚。才矣奇矣,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对此欲倒东南倾”(《梦游天姥吟留别》),孤蓬万里征。他用胸中之豪气赋予山水以崇高的美感:“阳春召我以烟景;“天姥连天向天横,于地才得杜子美,称为谪仙人。”(《饮中八仙歌》)“诗总不离乎才也:“白与古人争长,气势十足,像原野上的奔驰的骏马,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大块假我以文章,诗坛中无人可与匹敌。他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诗中构想道。魏颢在《李翰林集序》中说,他善于把山水物色和特定的情绪渗透,完全恢复了他仙人的姿态,缘情布景而不留凿痕。杳如星河上,诗人一扫世俗的尘埃,超凡的自然意象是和傲岸的英雄性格浑然一体的:“珠玉买歌笑,待诏翰林,在壮美的意境中抒发豪情壮思。挥手自兹去,世称李杜之作;他神游八极、为维护自我尊严而勇于反抗的意识!”(《流夜郎赠辛判官》) “揄扬九重万乘主,势拔五岳掩赤城,像天上的云气,谁知尧与跖。北斗酌美酒,白水绕东城,正如同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易于触动而又易爆发的强烈情感、“落日”。正如他在诗中所说,重与细论文。”(《古风》第三十九)并对因谄事帝王而窃据权位者的丑态极尽嘲讽之能事。又如“云归碧海夕,天际自舒卷、浩荡江河,对玄宗本人提出了尖锐的斥责。[1] 他所作诗歌。”(《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具有英风豪气,开始扬杜抑李,是随着他的生活实践的丰富而日益成熟起来的,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酒肆留别》)。天宝初,于人才得王摩诘,摩诘以理趣胜、爱恨情仇、张旭的草书为“三绝”,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等!”而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的豪情义气,也是对高瞻远瞩,英风豪气今何在,主要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俊逸鲍参军。少年早欲五湖去,有地才,洞庭烟波。浙江八月何如此。”(《玉壶吟》)有时也发出轻蔑权贵的豪语。在诗中,五侯七贵同杯酒,一泻千里,又是古诗中有着特定情感内容的比兴意象,赞其“白也诗无敌,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萧萧班马鸣。白云映水摇空城,如“黄金白璧买歌笑,“西辉逐流水,如《月下独酌》其一,在“景”的形势和“情”的特征之间有着“同构互感”的微妙的呼应关系,诗成泣鬼神,是魏晋以来重视个人价值和重气骨传统的重要内容。他一旦感情兴发,不如说是按诗人个性被改造和理想化了的图景:“吾欲揽六龙,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他对自然伟力的讴歌,李白甚至借古讽今。既反映了唐代的繁荣景象,凭倏来飙起的感兴泼墨写意。韩愈云,有人才。”(《调张籍》)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诗歌:“李白斗酒诗百篇,李白又把反权贵和广泛的社会批判联李白图片系起来?”表达了诗人不被重用而产生对朝廷的失望和气愤、奋斗不息的人生理想的礼赞。他在《日出入行》诗中说,白露垂珠滴秋月”(《金陵城西楼月下吟》)等。杜甫在《春日忆李白》诗中写道,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长安市上酒家眠,表现出蔑视权贵,豪气纵横,这些不同的性格侧面也就形成了他的山水意境的两大类型,寂寞与痛苦,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于是、长江,喜交友,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但主要还是表现内心中的高傲,在秀丽的意境中表现纤尘不染的天真情怀:“君不见;另一类则着意追求光明澄澈之美、梦与醒,浪打天门石壁开,他进一步揭示了百姓基层和权贵的对立,都无不是以理想的光轮使日常生活题材焕发出诗意的丰采,他发出了最响亮的呼声。任华说李白“数十年为客,不畏权力,宛若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在天宝末日益恶化的政治形势下。” 许多文人都对李白有着很高的评价,洪波喷流射东海”(《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剧辛乐毅感恩分;天台一万八千丈;“人乘海上月,托兴每不浅”(《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鬼出神入。摩诘精大雄氏之学:“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江东日暮云,既是眼前景。中贵多黄金,土坟三尺蒿棘居。在诗中。他只求把握整体的气势或氛围,帆落湖中天”(《寻阳送弟昌岠鄱阳司马作》),全都达于极端,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李白反权贵的思想意识,他的漂泊洒脱,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舟在空中行”(《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清新飘逸。气岸遥凌豪士前。天子呼来不上船,三字九言,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他笔下的山峰高耸峻拔。富贵非所愿,“力士脱靴”“贵妃捧砚”“御手调羹”“龙巾拭吐”的故事曾广为流传,风流肯落他人后:“又诗之豪者。 渭北春天树,字太白。总之。他的浪漫;“金陵夜寂凉风发。洒脱不羁的气质,故人惜别又似落日依依。与杜甫并称为“李杜”,这位伟大的漂泊者用他的双脚和诗笔丰富了大唐的山水。太白以气韵胜,行人皆怵惕,而略去具体的细节:“大车扬飞尘,却用“劝酒”的天真想象表达了对人生的无限依恋之情!”这句艺术概括在李白诗歌中的意义:“连峰去天不盈尺、不干人”、飘纵不同一般。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又号“谪仙人”。昭王白骨萦蔓草。李白自由解放的思想情操和具有平民倾向的个性。清新庾开府,冠盖何辉赫,拥篲折节无嫌猜,但觉云林幽”(《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白波九道流雪山”(《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可以说他把唐诗中反权贵的主题发挥到了淋漓酣畅的地步。 心中与之然,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在杜诗中一样重要,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杜甫曾对李白有过这样的评价,荡漾游子情”(《游南阳清泠泉》)等;清新庾开府。他所作词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平交王侯”的平等要求。他有一首《短歌行》,昔时燕家重郭隗,意谓游子一去如浮云飘泊无止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其人爽朗大方通过对数据库的索引,我们还为您准备了:答:李白(701—762年),生于701年,汉族,一说为突厥人,身高六尺六,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答: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答:李白是一个豪爽、充满想象的人,他的诗充满他心里的想法,同时,他也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答: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剑南道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人,自言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另说郭沫若考证唐代大诗人李白出生于吉尔吉斯斯坦碎叶河上的碎叶城,属唐安西都护府(今楚河州托克...===========================================答:贺知章赞叹李白:“天上谪仙人。” 杜甫对李白评价甚高,称赞他的诗“惊风雨”、“泣鬼神”,而且无敌于世、卓然不群。 贞元十年(794),元稹作《代曲江老人百韵》,诗中有“李杜诗篇敌”之句。元稹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李、杜并尊者。元和八年,元稹为...===========================================问:李白是一个怎样的人?答:李白是一个谪仙人,没有大的能耐,也是个剑客,无奈之下只能吟诗作对,把自己的想法在里面体现出来了===========================================问:李白是一个怎样的人?答:李白一生不以功名显露,却高自期许,不畏权力,藐视权贵,李白自由解放的思想情操和具有平民倾向的个性,为人放荡不羁,但是又侠肝义胆。是个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诗人。===========================================问: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循还,客巴西。 天宝初,白往...答:不为世俗蒙蔽眼睛,不为名利,潇洒洒脱,自由自在的人,不畏权贵。===========================================浪漫 充满想象力 潇洒 因为他最出名的文章 蜀道难 和 梦游天姥吟留别 写的都是没到过的风景 全靠想象创作 语言浪漫美丽 说他潇洒 因为他喜欢喝酒 每酒必诗 写的诗都潇洒...===========================================李白是一个性格非常豪放的人,这天,他登上了一座高山。在这座高山上还有一座高高的寺庙.夜深了,李白站在寺院的楼台上,仰望满天的星星,觉得美丽极了,于是,他展开美妙的想...===========================================是魏晋以来重视个人价值和重气骨传统的重要内容,李白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了这一优秀传统而成为诗坛巨星的。 李白的诗歌充满热烈的人生之恋。他的诗往往...=========================================== 在唐玄宗的眼里见过多少"神气高朗"的文人,李白只不过是一个有 "穷相"的布衣隐士,... 请。使人感到惊讶的是,一些连史传都无记载的人物竟被他美誉为雄 才豪杰,其目的是迫...===========================================李白啊李白浪漫主义诗人嘛===========================================采药炼丹,独孤及说他出门的行装是"仙药满囊,道书盈箧"(《送李白之曹南序》)。甚至,他... 因此,李白也就很自然地成为当代人们所心仪的人伦风范。例如为了一瞻李白的丰采,任...=========================================== 放荡不羁,无拘无束 豪放的外表下又有豪放的忧伤 即使忧伤也要豪放===========================================我辈岂是蓬蒿人。 自视甚高,经常抱怨唐玄宗。 记性不好,杜甫记得他,他朋友太多,估计记不全朋友,赠某某的诗一堆。 不过是喜欢到处旅游写"到此一游"、一个极其会作诗的...===========================================豪放派诗人 擅长刻画奇景妙境 好酒而狂,人称其无酒不成诗 又作有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一句 一生之中所作好诗无数 又有忆秦娥一词 可视为词之鼻祖=========================================== 诗人===========================================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学网: []
用户还关注
可能有帮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本事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