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和《西藏度亡经》《西藏西域生死书书》非常相似的书籍?

《西藏生死书》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尽管在豆瓣上也可以看到评论,但我更关心知乎的牛人们怎么看这本书。
按投票排序
正如这本书所教授的内样,嘛,我的宗教是生死无悔。
很慶幸我高中時候就在大姨家書架上翻到這本 讀完有醍醐灌頂的感覺 並且不管身處異國何處 都帶著它 每每遇到難解心結 翻翻幾頁看看故事就會舒服好多。嗯 就是這麼神奇
今年终于看完了这本书。在看这本书的期间,我的一位挚友患病离世了。这本书正如扉页所写“愿此书能成为生者、濒临死亡者与亡者的解脱指南。愿此书能对所有读者有所助益,并引领他们迈向证悟的旅程。”说不清它给你什么具体的东西,但你看到它的内容总有一种从心底出来的踏实、放下,愿意去相信。这世间除了生死,一切都是小事。它让你好好看看“生死”------这个太多人都忌讳谈论的但又一定会面对的话题。正确看待无常。它让你打开心去感悟生命。好好活,好好死。
《西藏生死书》可以说是藏密宁玛派教典“中有大闻解脱”(即市面上所见的《西藏度亡经》)的一个通俗导读本。“中有大闻解脱”在藏地,是为亡者念经时常诵的,其词句就是向亡魂介绍死后的种种境界,教导他如何抓住机会认识自性、往生净土或投生善趣。然而,是不是只要有了这个导引,亡者就能依言得到解脱呢?对不起,天底下没有这么便宜的事,如果这个亡者平时没有修习过,解脱的机会还是渺茫得很。那么,生前的修习要依靠什么书呢?那就是与“中有大闻解脱”并列的“六中有自解脱”了。也就是说,只有把这两本书放到一起来读,你才知道那是一个圆满的教法,教你如何在活着的时候观察生与死,进而超越生与死,达到本来自解脱的觉悟境界,或者至少能够从容面对死亡,有好的来世。如果只有一个“闻解脱”,那就等于只是告诉你死后的一些景象,让你开开眼界罢了。因此,《西藏生死书》的表达是很好的,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对生命的全新阐述,让我们从对死亡的恐惧中看到了那么一点希望。但到底怎么样才能在日常生活中超越死亡,完全做到生死自在呢?关于这一点,《西藏生死书》的涉及是很少的,要想了解它,就一定要学“六中有自解脱”。然而,这个教法属于甚深密续,一般人是不给看的,看了也多半不懂——不过,幸好我们现在也有了一个可靠的通俗导读本,那就是谈锡永上师的《生与死的禅法》。
会让人和“死”这个话题正面打个招呼,坐下来聊会儿
是本关于“爱与知识,慈悲与智慧”的书。教人学习无常,学习观想自性,尤其是学习死亡。其中的临终关照和修习篇对世人非常实用。结缘此书是在三观不稳的十四五岁,读毕决心茹素,锋芒尽敛,至今已七年。近年来岁长智增,读经渐渐多了,每每翻阅此书,总有新的体悟。
前几天我妹妹买了这本书,我随意翻了几章,便从那以后我的整个人生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使我对很多事情都看淡了很多。《西藏生死书》非 邪教:以前我总是弄不明白为什么当年有那么多人都被邪教给蛊惑,其实是中国人缺少甚至没有信仰,所以一旦出现某种能左右大部分人的东西便有人奉之为神明,《西藏生死书》中提到平淡看待生死并不是说要轻生和那些把自杀看成高尚的事情,而是平淡的看待人的生命的过程以及这期间随时可能发生的变故,让人们不去那么恐惧我们心底深处一直恐惧和避讳的,死。死不是值得骄傲的事情,所以这点《西藏生死书》在实质上就有别于邪教。《西藏生死书》有别于 佛教:那个遗留了千年的佛教在如今不过是让人逢年过节去烧个香送点香钱,实为求佛,归根结底是为此生而求,是为欲望而求,佛教不是崇尚无欲则刚么,佛教的本质意义已经被中国人的如此行为而扭曲。还有以前有邻居的阿婆一天到晚拜佛诵经,说是信好了佛,就可以死后去西天极乐世界享受荣华富贵,归根结底中国人信佛教是为了死后能延续前世的物质享受。工业化/物欲阻挠人类思考:《西藏生死书》,看过几章后就会对现世的物质欲望看平淡许多,发达的工业化也许能一时的满足人类的物欲需求但是长远来看也无非是一个小小星球上的一种相对高等动物的行为而已。人类在这个孤单的星球本来就心存恐惧,所以要为自己创造很多活着制造很多欲望,这样能让人忘却人类本质上的孤单。作者生于西藏,那是一个纯粹的游牧名族远离工业化的群体,所以更能从生命的角度思考问题。 为什么历史上有名的哲学家都是在很久以前,而不是如今的时代,就是因为如今人们都被太多的工业化的东西蒙蔽了内心的本能思考能力又或者没有时间去思考。国外有个哲学家,很早以前看过不记得名字,说是每天就吃面包,他的家就是一个木桶,每天他就蹲在他的木桶里思考哲学,所以成了很有名的哲学家。如今有很多人都对这些精神的哲学嗤之以鼻,觉得可笑,还不如思考晚餐吃什么。《西藏生死书》中提到,人的身体不过是灵魂的暂时寄居体,人不必要去对这个寄居体做过多的修饰,好比路人住进旅店,有谁会对自己住的旅店进行装修的?所以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在此就显得很渺小。身体终归耗尽,但是灵魂却能永恒,只要相信,精神的力量将无穷大。
大卖两百万册的《西藏生死书》有至少三十种语言译本。其作者索甲仁波切于1994年在旧金山遭女学员性侵指控,被索赔千万美元,最后庭外和解。和解金额未详。
本年度看完的第一本五星好书,半夜看《西藏生死书》几个失眠的夜晚一点也不难熬。推荐给所有人。
把注意力放在死亡后形而下的历程上是完全没有参透这本书的精髓;也不可能修成“大手印”。
初学者接触佛教容易苦心专研其仪式、教义,流于形式,周而复始,不能抓住核心。
即生成佛最重要、最核心的一步是领略“空性”,所有形式的东西目的都在于帮助理解这一点。修炼者如果过于注重形式就会南辕北辙。
在西藏看到當地藏人在布達拉宮大昭寺或者任何一個小寺廟裏虔誠朝拜,看到很多不遠萬里磕長頭風塵僕僕來到拉薩朝聖的信徒,不能明白他們的信仰,從西藏回來買了這本書,有點懂了他們的輪回和生死觀,此生為人的意義即是修習佛法免於來世重又墜入六道接受苦難,其他利欲皆是虛幻,死只是另一種開始,書裡的故事很感人,讓人瞭解一種信仰的力量,重新思考生死,減少對外的索取,關注與內心的幸福,
这是我看过最好的一本佛教讲生死的书。我是佛教徒,虽然书里面说的很多东西我曾都有过浅显的了解。不过这本书显然更加平易近人,没有佛经那么晦涩难懂,需要你去查阅各种资料。很适合当代人去看。我非常坚定的相信人确实是有轮回的。无论你相信与否这都是自然的真理,不会因为你信或者不信而有任何的改变。所以,当你了解这一切后,死后的事情才变得如此重要。其实看了这本书,佛教徒会更加深刻了解死,而非佛教徒从中受益的是如何才能更好的活。五星推荐。
“引导我们去思考死亡”只是仁波切预防我们不信轮回而设的方便,以免“白买了”的情况发生。“相信转世轮回”并没有那么可怕,并非相信了就变成食人生番,就要茹毛饮血。人们却恰恰带着这种惊恐来看待转世轮回这么普通的跟吃饭喝水一样的过程。难怪释迦牟尼说了,若在后世有人听说这些东西能够“不惊不怖不畏”,那就真是牛逼、罕见。因此,《西藏生死书》就是一本转世手册,指导我们死后如何行动。不必相信我的这条答案,因为作者说了,你要相信他说的:临死前一刻假如你能想起当初没好好看这本书,你会悔之无极。
昨天在书店看了一章,深受震撼,今日买下仔细读,希望如书中说的:看淡生死,在死的过程中得到解脱
教人直视死亡的书。。个人觉得每看一次都会有所体会的书,,看的时候心情会很平静
这本书以浅显易懂的语言教你临终怎么做会有好处,包括自己做或者为别的临终者做。感觉很实用。比只讲理论、劝人向善的好太多。也同意楼上说的“设想一下,万一一个修为不高的人,把这本书完全当成“投胎指南”,去世之后缺发现眼前的景象和书中有出入甚至完全不一样,那种心慌的感觉肯定是有害的。”
国外哲学系关于死亡哲学的必读书…
初二的时候看过这本书,记得那天是年三十;从早上到晚上,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很快便看完了。那时的我对知识的渴求高于智慧,尤其喜欢什么神通啊,中阴身啊,佛教的宇宙观啊,密宗的各种奇闻异事啊,等等。后来就被某位长辈批评了,他说我不该看这本书。对于年轻而求知欲极强的初学者来说,阅读这类书籍是有风险的,因为太诱人:然而若是钻进知识的牛角尖里面,恐怕对智慧的增长有弊无利;而因为传法的时代限制,佛经中又有大量比喻和虚指(特别是在知识性的地方,古代人由于科技的局限,有些东西理解不了,只能用他们熟知的物来比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执着于书内关于中阴身状态的奇幻指导和描写,往往容易误入歧途。设想一下,万一一个修为不高的人,把这本书完全当成“投胎指南”,去世之后缺发现眼前的景象和书中有出入甚至完全不一样,那种心慌的感觉肯定是有害的。所以,我的建议是,放下猎奇的心态,不要过于执着于书中知识介绍的部分。看看就好。那些潜藏的智慧和义理,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更有价值。很多秘籍秘而不宣,不对普罗大众开放,是很有道理的。一来防止初学者跑偏,二来防止有恶人以此毁伤佛法。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西藏生死书》之违背佛经处!
西藏得上师索甲仁波切出版过一本书,叫《西藏生死书》(96年中文版),这本书,尤其是在西方,是密宗影响较大得一本书。这本书和其他密宗上师所说的“佛法”一样,处处违背佛教的经典。客观的说,末学也曾经遇到过佛子是因为读《西藏生死书》而入佛门的,虽然如此,但是这本《西藏生死书》的内容却是违背佛所说的正法的。《西藏生死书》主要是根据密宗的上师莲花生所编造的《西藏度亡经》写成。以下是&萧平实先生在《狂密与真密》中对此书的批驳:
&&&&& 密宗超度死亡之妄想
密宗中人每谓人曰:“密宗对于死亡之超度最有经验,超度之法最为胜妙,超度之效果最好,是显宗所不能及者。”然而依道种智观之,密宗超度亡者之法,其实荒诞不经,皆是俗人之虚妄想,必致亡者之讪笑,所言不符实情故。
《西藏度亡经》的种种说法,与《阿含经》所说不符;佛于阿含中说:“善人之死,如美梦之中见诸天女围绕,心生爱乐,遂生欲界天中;五戒不犯之人死时,如眠熟不觉,于中阴身中现起觉知之时,方知自己已死,无诸苦患。谤佛谤法谤僧(谤凡夫僧与胜义僧),以及将诸外道法入佛法中者(如密宗之以外道性力派双身修法引入佛门之中,妄说为最究竟佛法)者,死前受诸痛苦,然后极重闷绝,故正死之时完全无知;逮至觉知心复现之时,已在地狱中受苦,不经中阴阶段,故唯有死前受苦,正死之时并无所谓地水火风空识分离之种种痛苦。
至于修得禅定及证悟般若之菩萨,若未因性障深重而造诽谤师长、破坏正法等恶业,或无往世业缘成熟者,死时必无恶境现前,正死位中亦必无诸苦患。唯有造诸恶业而罪不及地狱者,死前及正死位中方有四大分离之种种痛苦,是其所必须承受之果报故。”
&&&&&由是故知密宗所说死亡之过程,荒谬无稽,不符佛说,不可信之;若有行者依于密宗所说之死亡过程、及依《西藏度亡经》所说之死亡过程,而为亡灵开示者,必使亡灵久候其过程而不可得;久候不得之后,再闻行者所说,必定讪笑行者之无知迷信,乃至生起烦恼、怪罪行者,生亡二皆不利。
莲花生所造之《西藏度亡经》乃是莲花生个人之虚妄想,所说完全不符一切种智正理故,完全背于佛说。彼于“经”中妄说中阴阶段每日皆有不同之佛示现接引行者,不符事实,亦违佛说;譬如佛净土经中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而生彼国。”亦说行者应当一心不乱念佛,如是求生极乐世界;显见诸佛必非无聊没事、每日商量派一尊佛轮流来行者之前示现。
复次,《西藏度亡经》所说每日示现之“佛”,皆是抱着女人、呈现交合受乐状态之“佛”--密宗祖师说之为“报身佛”;如是之佛乃是鬼神之所示现,绝非真佛也;一切佛之身口意全然清净,乃至极微细之习气种子亦皆断尽,岂有可能以双身之像示现?不离淫欲?&
复次,《西藏度亡经》所说者,不符一切种智,完全相左;莲花生于《西藏度亡经》中,说亡者于正死位时,应认取意识明光为法身空性,名为不生不死之净识;若能认取此一净识明光,则是证得法身佛,成为究竟佛。譬如《西藏度亡经》(46、47页)作如是言:&
“又如死者若为其它任何一人,则读诵者应作如下嘱告,助其亲证:‘尊贵的某某,谛听谛听!你正在体验清净实相明光的光辉,你应加以体认。尊贵的某某,你现前的智性,其性本空,无色无相,本来空寂,即是真空实相、普贤法界体性。你自己的这个智性,就是净识的本身,就是普贤王佛(此指双身交合受乐之密宗普贤王佛)。而所谓本空,并非空无之空,而是无有障碍、光明焕发,随缘赴感、喜乐充满的智性本身。你自己的这个其性本空、无色无相的净识与光明焕发、喜乐充满的智性,二者不可分离,两相契合,即是圆觉法身境界。你自己的这个光明晃耀、其性本空、与光明大身不可分离的净识,既没有生,也没有死,即是无量光--阿弥陀佛。你能有此认识,即已足够。将你自己的智性视为成佛的空性,并将它视为你自己的净识,即可使你自己安住在大觉的圣心境界之中。’如上反复嘱告三遍乃至七遍,务须清楚而又明白,如此,一则可使亡者忆起从前上师所教亲证法门,二则可使亡者将此无遮净识认作根本明光,三则可使如此认清自己本来面目的亡者与法身永久契合,而解脱得以确保。”
如是而言“密宗对于死亡最有研究、最有证量,最懂得死亡,最能于人死之际度人成佛”者,真是妄想也。此谓如是开导亡者之言语等,皆是误导亡者成就大妄语业之言语,岂唯不能助益亡者?反增其过,令其坠入大妄语罪之地狱业中,求出甚难。亡者本来无过,反因密宗行者如是乱作开示,而引生大妄语业故堕地狱,真乃无妄之灾。
所以者何?此谓现前之智性明光,乃是意识心,以意识心为真如者,以此而谓成贤证圣,即成大妄语业;亡者本来无过,可以顺利依其善业往生善处,今由密宗行者如是加以误导而犯大妄语业,以贤圣自居,因此反致下坠恶处,皆是密宗行者误信密宗邪法之所致也。譬如健康之小儿,身本无疮,由庸医之误判,而于其身剜肉成疮,徒增其苦乃至枉死,愚痴乃尔;密宗学人若无智慧加以判别,便将重堕如是愚行之中,云何诸有智学人随其妄说、不知警觉?
复次,密宗中人每谓人死之时,应将母明光与子明光合一,即可于中阴阶段成佛。密宗的道然巴洛布仓桑布上师在《那洛六法》(180、181页,由卢以照笔录,晨曦文化公司于1994年8月初版。)中如是说:
“风入识时,内见坚定之豆火、已如上述。其后识入中脉之时,先见白色、嗣见红色,红色后黑暗异常;未几暗开,突见如血之红色,但此红色只一剎那即逝;红色逝后,明亮之淡黄色白光继之,此时命已出外矣。夫淡黄色之白光有二:一、母光,二、子光。母光乃行者之光,由平日修法得来。子光乃佛之光,行者死后,其本有之母光必须与请来之子光互相融入,方能成佛。平日修法之时,只有母光而无子光,为练习起见,乃观想一光,请来与己之母光融合。此观想之光名曰空光,非真正之子光也。生前练习有素,则将来死后,正真之子光请来时,可以如母之见子,欢然融合,而无「见而不识」之虞矣。人死之时,先气入中脉;于是明点上升至心间而结子开;结子一开,明点(原注:即命也)复沿中脉上升,由梵门出外,此时人即死矣。死与明亮之淡黄白光同来,淡黄白光来,行者即想“我死无常、一切法空”,自己变成本尊与佛光融合等等。此乃中阴身替代成佛之道也。平日修法之时,亦如此观想以为练习,但密处之气上升、丹田火炽,然后明点始能上升而外出尔。”
如是密宗说人之舍身,乃是由母明光舍离色身而死,非如佛说由阿赖耶识舍身而死;如是则是错认持身者为明光心--意识及观想所成之明点,如此异说异见,悖于佛说,云何而可名为佛教正法?而自妄言胜于显教?
如是妄想成佛之法,而自珍惜,秘不外传,致令外人无从辨正之,坐令密宗行者千年以来误入邪道邪法之中“精进”修行,而犯大妄语业,及犯诽谤显教了义正法为“不究竟、不胜妙”之重业,令人扼腕,不胜唏嘘。
----------------------------------------------------------------
此《西藏度亡经》虽偶然起到将人引入佛门的作用,但因为其本质是外道法的缘故,修此不仅不能解脱生死,如果其人以后无缘了解密宗的真相,反而会受密宗的邪知邪见的影响,谤佛谤法,造下地狱恶业,如此则甚可怜悯!所以应舍弃《西藏生死书》之邪见,《金刚经》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正此之谓也!
谈到这里,末学还在其他论坛破斥过这个索甲仁波切的师傅蒋杨钦哲,就是这个蒋杨钦哲上师,居然在他的开示里说,真如具有积极性,它不甘为无明控制,经过斗争(修行)战胜无明,就成佛了!
《入楞伽经》&(卷5)&云:“佛告大慧。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故。能与六道作生死因缘。譬如伎儿出种种伎。众生依于如来藏故。五道生死。大慧。而如来藏离我我所。诸外道等不知不觉。是故三界生死因缘不断。大慧。诸外道等妄计我故。不能如实见如来藏。以诸外道无始世来虚妄执着种种戏论诸熏习故。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余七识者。心意意识等念念不住是生灭法”这个真如就是如来藏,佛说“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故”“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来藏非善非恶,内部含有无明种子,修行就是开悟证得真如,然后让末那识转依真如的涅槃性清净性,来转化末那识的攀援性,从而将真如内的那些导致轮回的种子转化为清净。
就是大名鼎鼎的蒋杨钦哲上师就是这样误会佛法,师傅不明徒弟拙,难怪这个索甲仁波切也随着误解佛法!
================================================================
如是西藏生死書乃藏密邪說之一
該書作者索甲仁波切幾年前流亡在美國,在美國弘"法"時,其因西藏生死書著作名利雙收,見來求法的女弟子資色不錯,即強行威逼姦淫,事後被美國當地地方法院控告強姦罪,後來索甲仁波切賠了一大筆遮羞費了事
像如此淫鬼喇嘛上師,何德何能可以了知佛法之生死大事,他們只是一堆騙財騙色的淫賊啊
眾生愚痴啊!阿彌陀佛!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中文名:&西藏生死书作者:&译者:&图书分类:&哲学/宗教资源格式:&PDF版本:&扫描版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书号:&2发行时间:&日地区:&语言:&简介:&
编辑推荐  ★值得终生阅读的庄严之书!  ★当代最伟大的心灵巨著!  ★繁体版连续加印超过500次,30多种语言震撼全球!  ★令几百万读者大彻大悟的不朽经典!  ★一部足可参透生死、令人大彻大悟的“千年之书”!  ★唯有懂得死亡,才能懂得生命的真谛!  ★与《西藏度亡经》并称两大不朽的藏地经典!内容介绍
  希望每个人不畏惧死,也不畏惧活;
   希望每个人死得安详,死亡时能够得到最有智慧、最慈悲澄明的关怀;
   希望每个人透过心性和真相的彻悟,找到终极的快乐。作者简介索甲仁波切(Sogyal Rinpoche)
生于西藏,由20世纪最受尊敬的上师蒋扬钦哲仁波切养育成人,后被上师认出是托顿·索甲(十三世达赖喇嘛和蒋扬钦哲的上师)的转世。
1971年至英国剑桥大学专修比较宗教学,1974年开始弘扬佛法。三十多年间,足迹遍及全球。由于思路清晰、功底扎实、谈吐从容幽默,他的传法深受信众的欢迎,被誉为“参透佛法精髓的上师”,并成为许多国家的佛学中心与佛教团体的负责人或指导者。
《西藏生死书》将藏传佛法智慧与当今议题及修行训练相结合,超越宗教与文化的阻碍,直指本心,为繁杂的现代世界提供了一套理解生命要义的方便法门。备注:该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于“品品品”资源,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内容截图
第一篇 生第一章 在死亡的镜子中第二章 无常第三章 反省与改变第四章 心性第五章 把心带回家第六章 演化、业与轮回第七章 中阴与其他实相第八章 第一世:自然中阴第九章 精神之路第十章 心要第二篇 临终第十一章 对临终关怀者的叮咛第十二章 慈悲:如意宝珠第十三章 给临终者的精神帮助......
在百度里搜索""更多相关内容
在谷歌里搜索""更多相关内容
* 本站资源大多为PDF格式的书籍,请使用专业免费PDF阅览器阅读。
* 为了达到最快的下载速度,推荐使用网际快车或迅雷下载本站书籍。
* 请一定升级到最新版WinRAR3.80才能正常解压本站提供的书籍!
* 如果您发现下载链接错误,请点击谢谢!
* 站内提供的所有书籍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通知我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阴度亡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