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钜是谁 就是桃花潭在哪个省提到的人物

博友唱和:步韵和伊然《春访桃花潭》
上图借用伊然博客图片,诚谢原作者
步韵和伊然《春访桃花潭》
胜地桃源隐逸泉,莺歌鹊唱靓山川。
芳潭波滟素华煦,翠岫泉清流水涓。袅袅熏风撩客舍,萧萧嚲柳送游船。壶中日月醉诗友,李白汪伦万世缘。
伊然《七律&春访桃花潭》原玉
阳天三月访仙泉,脚底生风过秀川。
犹见一江春浪涌,似闻两岸踏歌涓。青山叠翠掩村舍,碧水岚烟系客船。把盏汪伦别故友,赠诗太白酒生缘。
桃花潭注:各位看官道李白缘何想起前往泾县桃花潭一游?原来这诗中提及之汪伦,彼时乃泾县一县令也,因仰慕李白才华,多次相邀李白前往泾县一叙,未果。正自烦恼郁闷之时,来了个万钜,这万钜又是何人呢?乃当地有名的酒商,以自家酿制的万家酒水而闻名方圆数里(我们也去看了当年万家酒铺的旧址,门口那厚厚的石门槛,早被络绎不绝的酒客们踏凹了好一块)。万钜虽是经商之人,闲时偏也爱写写诗词小句,抒发情感,只苦于写了那许多,却不见有什么长进。这一年听说李白正在安徽游历,不由想请李白来万家庄一聚,一来见识见识这位名人,二来也好顺带取经,提高提高自身诗词水平;可又一直听说李白生性高傲,恐其不屑为商人所请,便想借个官名,一邀李白。就这么着,万钜找到了汪伦,两人当下里一合计,得,干脆写封信把李白给诓来吧。于是乎,其时正在黄山上豪情万丈的李白,最终被那一封写有“十里桃花”及“万家酒香”的邀函给“骗”到了桃花潭(当时,特地追问了一下导游,到底是原本就有桃花潭,还是李白写了这首诗以后才有了一个桃花潭。导游介绍,原来这潭叫做“万寸潭”,还是“万春潭”,没听明白那口音,古时潭的两岸种有不少桃花--当然还远不到十里的份上,逢着附近山上泻洪的时候,潭水见涨,一汪碧水,两岸桃花,相互辉映,景致确实也挺美,但名字也确实是在李白写了这首诗以后才改的)。可李白一来,便觉着上当受骗了,在万钜家里诉说着汪伦的谎言骗局,这里哪有什么十里桃花呀,所谓万家酒香,也不过是他们赊来请李白一饮的万家酿制的酒水。但待了几日之后,又觉着汪伦虽在信中言过其实,但此处也着实有些景致,于是又小住了下来,吃喝俱在万家,每日把酒问天。这么过了一个多月,李白打算着离开泾县了,也许是白吃白住了这些日子,心下实在过意不去了,又或许是对汪伦和万钜的邀函骗局仍耿耿于怀,李白选择了悄悄离去,没料到刚刚乘舟将欲行,就“忽”闻岸上踏歌声,原来,汪伦和万钜已然得知他要走了,特地前来相送一程,赠了银两,锦缎,好酒是自不在话下,李白也禁不住感叹“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啊~~~!
心怀天下好友临屏赠同题和玉
七律·桃花潭&群山环抱涌清泉,浪动微风摇大川。
雾霭茫茫村落锁,华英灿灿细流涓。
三春时节好风景,四面轻烟丽渡船。
绿水桃潭传古韵,汪伦太白结良缘。
傅永明好友临屏雅和赐玉
春访桃花潭浓荫片片锁神泉,悦耳莺声飘过川。
十里桃花邀李白,万家香酒酿诗涓。
倾觞对月情淤岸,傍水踏歌趣满船。
知己何妨多少礼?七言一首递天缘。
憨憨牛好友步韵雅和赐玉
七律·邀友游武夷山千山万壑涌清泉,峭壁如丹夹一川。
几只黄鹂林郁郁,一湾碧玉水涓涓。源头送走同窗友,追尾驶来游客船。醉景迷诗堪忘我,人生难得此机缘。
汉白玉好友临屏赠玉
桃花潭水碧波清,翡翠烘托岛上亭。纵目遍寻汪李迹,空留琼液枉多情。
尧墨子好友临屏依韵赠玉
桃花潭怀古桃花潭水转和声,犹听踏歌离别情。
酬语真淳成绝唱,心凝诗境仰贤名。
腊梅好友临屏赠玉
法驾道引&赏《春访桃花潭》有感诗仙走,诗仙走,岸上曲悠扬。
潭水千尺深有限,汪伦别友意情长。
舟乘泪汪汪。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随时随地有问必答!
《百家姓》的由来 《百家姓》是中国流传甚广的一部脍炙人口的奇书。相传为北宋初年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一位老儒生编写。 《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读来顺口,听来悦耳,易学易记。 《百家姓》实用性极强。中国古代农村以家庭式自然经济为主体,并且宗法观念极重,因此对姓氏十分重视,例如:中国农村族姓观念很浓厚,立家谱、族谱相当普遍,非常需要了解本族、本姓的谱系,也需要了解其他族姓的谱系。建立或查考族谱、家谱成为重要的维系族姓的社会活动内容,熟读《百家姓》就可以为此提供方便。 中国的姓氏传统,经历了几千年的绵延不断的演变过程。家喻户晓的《百家姓》,一直成为我国民间广为流传并有深刻影响的启蒙读物,到今天已有整整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明代学者吕坤(公元年)在其《社会要略》一书中就特别提到:“初入礼学(按:即村塾民校)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百家姓》以便日用……” 而在文字记载中最早提到《百家姓》的,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公元年)。他有《秋日郊居》一诗:“儿童冬学闹比邻,据案愚儒却自珍。授罢村书闭门睡,终年不著面看人。”诗下自注:“农家十月乃遣子入学,谓之冬学。所读《杂字》、《百家姓》之类,谓之村书。” 但是,如此鼎鼎大名的《百家姓》是何人所作?何年成书?却从一开始就成为难解之谜。 跟陆游同一时代的学者王明清(生卒午不可考,主要活动时期在南宋孝宗至宁宗,即公元年间)在《玉照新志·卷三》中就写道:“如市井间所印《百家姓》,明清尝详考之,似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何则?其首云‘赵钱孙李’,盖钱氏奉正朔,‘赵’乃本朝国姓,所以‘钱’次之;‘孙’乃忠懿(指后期吴越王钱弘俶的谥号,公元648年继位,公元978年降宋)之正妃,又其次,则江南‘李’氏。次句云‘周吴郑王’,皆武肃(指初期吴越王钱镠的谥号,公元907-931年间在位)而下后妃。”这种推测之辞,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外,南宋学者陈振孙在一本著名的提要书目《直斋书录解题》中,著录有《千姓编》一卷,为“嘉佑八年(公元1063年)采真子记”,此书久已失传。这《千姓编》与《百家姓》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位“采真子”又是谁?至今茫然不可解。 明、清一些学者,在笔记中纷纷对《百家姓》进行讨论。如康熙初年(约公元1662年以后的一段时期)山东琅邪人王相,在《百家姓考略》中写道:“百家姓出《兔园集》,乃宋初钱唐老儒所作。时钱俶据浙,故首赵,次钱;孙乃俶妃;李谓南唐主也。次则国之大族,随口叶韵;甘漏实多,识者訾之。然传播至今,童蒙诵习,奉为典册。乃就其所载,粗为笺注;方诸古今《姓苑》、《氏族(略)》诸书,其犹射者之嚆矢也夫(注:嚆矢hāo shì,响箭,比喻开端或先行者)。” 文中所举《兔园集》,是指《兔园册》,亦作《兔园策》,或《兔园册府》。据王应麟《困学纪闻》云,乃系唐代李恽(蒋王)命僚佐杜嗣先仿效应试科目的策问制成。该书引用经史解释,收集古今事迹、典故,以对偶的文句分类编集,有48门、30卷。李恽是唐太宗之子,因取汉代梁孝王的兔园为名,称为《兔园策》。《兔园策》为学童启蒙读物。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的说法却不一样,他认为是唐朝虞世南所著,10卷;五代时流行于村塾,作为蒙童课本。《新五代史·刘岳传》云:“《兔园册》者,乡校俚儒教田夫牧子之所诵也。”今已不存。仅敦煌石窟有唐代贞观年间手抄本《兔园策府》残卷及杜嗣先序。看来,王相在《百家姓考略》中所说的《兔园集》并不一定是王应麟或晁公武所说的唐代书籍;而是借用其名,泛指韵文体裁的学童启蒙课本而言。然而也不能否认有另一种可能,就是《百家姓》可溯源于唐五代时期的某部通俗读物。如前所述,《兔园册府》原本有48门、30卷或10卷。焉知其中无“姓氏’一门?但惜乎原本已佚,目前无从查考了。 清代梁章钜(公元年)在《浪迹续谈》卷7《百家姓》条中写道:“《百家姓》之有,自宋前无疑。” 至今,学术界认为,《百家姓》很可能是宋代以前就有底本,而在北宋初年由吴越地区(杭州一带)某位无名氏儒生编辑加工成书的。一千多年以来,《百家姓》翻印了无数次,版本众多,又有各种《续百家姓》、《增广百家姓》等,当在不同时期经过多人之手删补修订。 明清两代,都曾由政府出面编撰、颁布了新的《明皇千家姓》、《御制百家姓》,企图取赵宋《百家姓》而代之,但结果都是徒劳的。明朝初年,由官方旨意,翰林院编修吴沈牵头,编成了《明皇千家姓》。它以当时的国姓“朱”字起首,以“朱奉天运”开头,共收入1968个姓氏,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进呈明太祖朱元璋。但此书在民间无法推广,至今连一个样本也没有留传下来。我们只能从《明文衡》中所载的吴沈《进千家姓表》一文中推知事情的大概经过。 清朝康熙年间(公元年)以清圣祖皇帝[爱新觉罗·玄烨]本人的名义牵头,由臣僚学士们编成了《御制百家姓》,此书中不收满族和蒙占族八旗姓氏(清代《八旗满洲谱系》收录满洲姓氏共625个),只收汉民姓氏,因而无法以皇族之姓(爱新觉罗)起首,便以孔夫子之姓起首,并加入尊孔崇儒的思想内容,实际上这是把当时原已流传的《百家姓》中408个单姓、30个复姓重新编排次序,并在每个姓后面标注郡望也就是宋《百家姓》的改编本。开始几句是: “孔(鲁国)师(太原)阙(下邳)党(冯翊)、孟(平陆)席(安定)齐(汝南)梁(安定),高(渤海)山(河南)詹(河南)仰(汝南),邹(范阳)鲁(扶风)荣(上谷)昌(汝南),冉(武陵)季(渤海)宗政(彭城)、游(广平)夏(会稽)文(雁门)章(河间)……” 可是,古本《百家姓》早已妇孺皆知,脍炙人口,面对它的强有力的民间影响,《御制百家姓》只能退避三舍了。 清代著名学者俞正燮(公元年)在《癸巳类稿》卷7《百家姓书后》条中分析说:“《南史·李僧孺传》云:‘刘湛为选曹,始撰《百家》以助铨叙。’《旧唐书·高士廉传》云:‘作《氏族志》,二百九十三姓,千六百五十一家,为九等。’《李义府传》言:‘士廉氏族勒为百卷。’宋沈括《笔谈》云:‘唐时氏族大率高下分五等,通有百家,皆谓之士旌,此外悉为庶姓,婚宦皆不敢与百家等。’按《尧典》百姓与黎民各称。郑康成云:‘百姓,群臣之父子兄弟也。’故百人所谓百家,专以仕宦言之。”这一段分析是有道理的。宋《百家姓》之“百家”,是沿袭多年旧说,本义是指士族,即所谓“读书人”、“士大夫”阶层中习见的姓氏,并不包括天下所有的姓氏,即不包括稀姓、生僻姓。如前所述,明代初年根据当时的全国户口簿册编撰的《明皇千家姓》收入l968个姓氏。但在宋、元、明、清的十族中间,《百家姓》所收录的504姓已大致够用了。 回答:万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其发源地在山西和陕西交界处的芮城。 据《姓纂》和《姓氏考略》记载,最早的一支万姓人氏源自芮伯万,芮伯万是周朝的一个诸侯,他的子孙后来就以他的名字为姓了。 另一支万姓人氏的始祖则是周文王的裔孙毕万,而毕万的子孙后来也是采用先祖的名字作为自己的姓氏。由此可以看出,万姓至少有两个来源,但无论是源自芮伯万,还是源自毕万的万姓人氏,他们的根源是一样的,都是黄帝的姬姓后人。在安徽泾县桃花潭镇的万村,居住着一支万姓人氏,他们的祖先是晋朝的时候从陕西扶风县迁到这里来的,至今已在此繁衍了1600多年。 万姓后裔万汝楫:我们桃花潭万姓的始祖是在陕西,始祖的名字叫万修,他住在扶风县,由陕西的扶风县迁到江苏。到我们桃花潭来的始祖名叫万鹏举,十六世祖万鹏举,他看到桃花潭的风景很好,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所以我们的祖先万鹏举就选择在这个地方落居了,居住在这里,我们一直传下来,一直到今天已经有46代了。为什么叫万村,因为以前姓万的来到此地最早,这里没有其它的人,没有其它的姓。我们万村人口在那个时候人员比较多,一直到现在,还有100多户,人口有500多人,我们都是一个老祖宗的后人。 从晋朝开始到唐朝的时候,居住在这里的万姓人氏经过几百年的繁衍,已发展成为当地的大户人家,他们虽不是名门望族,但勤俭持家的家训,和睦相处的民风却远近闻名,就连高高在上的皇帝,对这里万姓人家的古朴家风也有耳闻,从而为万村的万姓后人留下了很多引以为豪的故事。 万姓后裔万石伟:这个义门的来源是唐代的时候(贞观5年),我们的祖先从万晏到万崇光5代,五世同堂,和睦相处,家风朴素,从而得到当时皇帝(李世民)的旌表。现在这个义门是我们万村的标志,也是我们万村人的荣耀和骄傲,现在我们村里办大事、婚事,都从这个大门里面进出,以表示很光荣,荣耀的很。 自古山清水秀文人多。万村的万姓人家,历史上也出现了很多文人雅士,万钜就是其中的一位。当年汪伦修书一封,邀大诗人李白到桃花潭来游玩的时候,万姓人家也是热情相待。 万姓后裔万汝楫:李白到这里来,我们祖先万钜就带他游玩,他看到这里风景很好,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万家酒店实际上就是我们姓万的一家人开的酒店,所以就叫万家酒店。那个时候,很多人到这里来,都到万家酒店去饮酒、吟诗。 扶风会馆是当时万村人议事、聚会、接待客人的地方,当年李白来桃花潭游玩时,也曾在这里与万钜、汪伦等人吟诗作赋,高谈阔论,万家人的热情与豪爽,也给李白留下了深刻印象,并写下了很多诗句称赞这里的万姓人氏。 历史上最早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万姓名人是万章。万章是孟子的学生,在《孟子》一书中就记载有万章问孝的故事,而这篇文章就是以万章的名字为篇名的,从这一点上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万姓人氏就已从其发源地迁徙到了山东境内,在以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万姓人氏又先后向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地播迁。自唐朝开始,万姓人氏见于史料记载的人物逐浙增多,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广,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很多见于史料记载的万姓人物大部分是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到明朝的时候,万姓人氏在江南和福建沿海一带已发展成为大户人家。 提示: 万姓起源于周朝末期其发源地在山西和陕西 历史上的万姓名人有万章万修万齐融万元古等
其他答案(5)
《百家姓》是一本关于中文姓氏的书,成书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  《百家姓》的次序不是依各姓氏人口实际排列,而是因为读来顺口,易学好记。《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钱塘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氏、吴越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王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
 历史来源:  1、出自姬姓,是以祖父的字作为姓氏。周朝有大夫受封于芮国(在今陕西大荔县朝邑城南,姬姓诸侯国,公元前640年为秦所灭),史称芮伯。春秋时,传至芮伯万,曾一度官至周王朝司徒,但后因芮伯万宠姬太多,便被母亲芮姜赶出国去,住在魏城(今山西芮城),其子孙以祖父的字万为氏。 简体写法  2、亦出自姬姓,以祖父的字万为氏。春秋时,晋国有大夫毕万,乃毕公高之后,因辅佐晋献公有功,受封于魏(今山西芮城北,原为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公元前661年被晋献公功灭,把他封给了毕万),又称魏万,其子孙以祖父的字万为氏,称万氏。   3、出自他族改姓。南北朝时北魏有鲜卑族复姓叶万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为汉字单姓万氏。一说代北(泛指汉、晋代郡和唐以后代州以北地区。大致相当于今山西、河北北部一带。)三字姓万纽于氏改为万氏。   4、周武王因以万人而服天下,其后就有人以万为姓氏。   5、古代有弈叶的人,曾居住在阴山北面的万纽于山,他的后代以居住地为氏,取山名的第一个字万作为姓氏。
 万姓:万姓追宗可上溯至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毕万之后,以名为氏始姓万;芮国国君伯万之后,以字为氏而姓万……如此不一一枚举。此万姓古时即“万”姓。比较复杂的是古代也有“万”(wan)姓,如东汉著有《南州异物志》的万霞;以及从“万俟”(moqi)省略“俟”而姓“万”(mo)者———此两者均不能写成“万
随时随地有问必答!【七律】春访桃花潭
&&&&&&&&&&&&&&&&&&&&&&&&&&
(上海长宁骑游队摄影)&&&&&&&&&&&&&&
&&&&&&&&&&&&&
&& 七律&&&&
春访桃花潭
&&&&&&&&&&&&
阳天三月访仙泉,脚底生风过秀川。
&&&&&&&&&&&&&
犹见一江春浪涌,似闻两岸踏歌涓。
&&&&&&&&&&&&
青山叠翠掩村舍,碧水岚烟系客船。&&&&&&&&&&&&&&把盏汪伦别故友,赠诗太白酒生缘。&
&&&&&&&&&&&&&
步韵伊然《春访桃花潭》
&&&&&&&&&&&&&&
&静轩斋主雅和赠玉&&&&&&&&&&&
胜地桃源隐逸泉,莺歌鹊唱靓山川。
&&&&&&&&&&&
芳潭波滟素华煦,翠岫泉清流水涓。
&&&&&&&&&&&
袅袅熏风撩客舍,萧萧嚲柳送游船。
&&&&&&&&&&&
壶中日月醉宾友,李白汪伦万世缘。
&&&&&&&&&&&&&&&&&
&博友心怀天下雅和赠玉&&&&&&&&&&&
群山环抱涌清泉,浪动微风摇大川。
&&&&&&&&&&&
雾霭茫茫村落锁,华英灿灿细流涓。
&&&&&&&&&&&&三春时节好风景,四面轻烟丽渡船。
&&&&&&&&&&&
绿水桃潭传古韵,汪伦太白结良缘。
&&&&&&&&&&&&&
& &博友翡翠雅和赠玉&&&&&&&&&&&
碧水笼烟绕古庄,万山铺锦菜花香。
&&&&&&&&&&&
游人错以花香醉,一叶空舟系夕阳。
&&&&&&&&&&&&&&&&&&&&&&&&&&&&&&&(上海长宁骑游队摄影)
&&&&&&&&&&&&&&&&&&&&&&&&&&&
&&(上海长宁骑游队摄影)
各位看官道李白缘何想起前往泾县桃花潭一游?原来这诗中提及之汪伦,彼时乃泾县一县令也,因仰慕李白才华,多次相邀李白前往泾县一叙,未果。正自烦恼郁闷之时,来了个万钜,这万钜又是何人呢?乃当地有名的酒商,以自家酿制的万家酒水而闻名方圆数里(我们也去看了当年万家酒铺的旧址,门口那厚厚的石门槛,早被络绎不绝的酒客们踏凹了好一块)。万钜虽是经商之人,闲时偏也爱写写诗词小句,抒发情感,只苦于写了那许多,却不见有什么长进。这一年听说李白正在安徽游历,不由想请李白来万家庄一聚,一来见识见识这位名人,二来也好顺带取经,提高提高自身诗词水平;可又一直听说李白生性高傲,恐其不屑为商人所请,便想借个官名,一邀李白。就这么着,万钜找到了汪伦,两人当下里一合计,得,干脆写封信把李白给诓来吧。于是乎,其时正在黄山上豪情万丈的李白,最终被那一封写有“十里桃花”及“万家酒香”的邀函给“骗”到了桃花潭(当时,特地追问了一下导游,到底是原本就有桃花潭,还是李白写了这首诗以后才有了一个桃花潭。导游介绍,原来这潭叫做“万寸潭”,还是“万春潭”,没听明白那口音,古时潭的两岸种有不少桃花--当然还远不到十里的份上,逢着附近山上泻洪的时候,潭水见涨,一汪碧水,两岸桃花,相互辉映,景致确实也挺美,但名字也确实是在李白写了这首诗以后才改的)。可李白一来,便觉着上当受骗了,在万钜家里诉说着汪伦的谎言骗局,这里哪有什么十里桃花呀,所谓万家酒香,也不过是他们赊来请李白一饮的万家酿制的酒水。但待了几日之后,又觉着汪伦虽在信中言过其实,但此处也着实有些景致,于是又小住了下来,吃喝俱在万家,每日把酒问天。这么过了一个多月,李白打算着离开泾县了,也许是白吃白住了这些日子,心下实在过意不去了,又或许是对汪伦和万钜的邀函骗局仍耿耿于怀,李白选择了悄悄离去,没料到刚刚乘舟将欲行,就“忽”闻岸上踏歌声,原来,汪伦和万钜已然得知他要走了,特地前来相送一程,赠了银两,锦缎,好酒是自不在话下,李白也禁不住感叹“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啊~~~!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亲子桃花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