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龙体世家》读孔子世家形象的悲剧色彩

孔子是洒脱的还是执著的读过周国平的《孔子的洒脱》但也有说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存在执著的悲剧色彩 那他究竟是…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孔子是洒脱的还是执著的读过周国平的《孔子的洒脱》但也有说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存在执著的悲剧色彩 那他究竟是…
孔子是洒脱的还是执著的读过周国平的《孔子的洒脱》但也有说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存在执著的悲剧色彩 那他究竟是…
行为洒脱,理想执着.(1)解决了长期以来孔子形象不统一的问题,对树立世界范围内公认的标志性孔子形象,弘扬传播孔子文化,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向世界展示儒家文化,有利于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有利于推动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的建设。(4分,言之有理即可)(2)仁和礼、仁政(或民贵君轻)、制天命而用之等。(3分)(3)西汉: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思想。(2分)南宋:儒家思想吸收道教和佛教的思想,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发展为理学。(2分)(4)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是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至今仍体现其独特的魅力,显示明显的价值。(2分,言之有理即可) 试题分析:(1)从材料“鉴于社会上的孔子像多种多样,形象不一,甚至还有神话或丑化孔子形象的现象存在”可以看出为孔子树立标准像有利于对孔子的形象统一化,这有利于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2)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主要内容是孔子的仁和礼,战国时期虽然得到发展,其核心并未发生变化。荀子的天命观是对儒家思想的一个大的发展。(3)在西汉时期主要考虑带董仲舒的新儒学,“天人感应”学说是对传统儒学的一个发展。宋朝则是发展到了理学的阶段。(4)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的是儒家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可以从中国文化的传统价值观等角度进行分析。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孔子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他把智仁勇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它们是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下列思想家的主张与此相似的是A.普罗泰格拉B.亚里士多德C.韩非子D.荀子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著名作家龙应台写道:“全球化跟国际化这样子排出倒海而来的时候,它对我们最在的挑战可能是,你到底找不找得到那一个铁轨跟铁轨街接的地方。也就是西方跟东方,现代跟传统,旧的跟新的,衔接的那个点。找到那个点之后。大概就可以在席卷而来的那个全球化的大浪里并头,找到自己真正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了。”这里,龙应台主张(&&&)A.全球化浪潮不可逆转B.全球化要实现西方化C.全球化前提是区域化D.全球化要立足民族化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图为美国与四国(英国、法国、日本、联邦德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示意图。它表明(&&&)A.美、欧、日形成三足鼎立局面B.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C.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出现衰退D.“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形成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西方园林体现人工美,布局对称、规则、严谨;中国园林追求山环水抱,曲折蜿蜒,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下列与中国园林体现的哲学思想一致的是&&&&&&&&&&&&&&&&&&&&&A.万物皆备于我B.仁者乐山,智者乐水C.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D.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漫画《梅开三度》,该漫画最能反映A.亚太地区成为整个世界的经济政治中心B.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冲击了两极格局C.世界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D.国际关系中地缘政治完全取代意识形态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我国北方草原历史上是游牧民族的家园,他们以部落为基本的社会组织,时而因共同利益结成部落联盟。各部落在草原上迁徙不定,往往为争夺草地、水源相互仇杀。清朝入关前,统一漠南蒙古,开始分定各部地界,严禁互相侵越;入关后,仿八旗制度形式逐步改造蒙古社会,形成盟旗制度。蒙古各部大者被分为数旗,小者自为一旗,旗长由蒙古各部首领世袭担任。各旗有固定的牧地,不相统属,旗民不得越界放牧,日常往来亦受限制。合数旗为一盟,盟长、副盟长以及会盟地由朝廷指定,对各旗进行监督,处理各旗不能解决的纠纷。盟不是一级行政机构,盟长不得干预各旗事务、发布政令。各旗直接受中央政府统辖,一切重大军政事务的裁决权属于理藩院,各旗旗长有义务率旗下兵丁,应诏出征。蒙古族旧有的部名义上保存了下来,不具有行政功能。——摘编自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等⑴ 指出旗、盟与草原传统部落、部落联盟的区别。(6分)⑵ 简析盟旗制度的历史作用。(9分)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美国中华会馆主席张自豪说“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出外,但在这十年间,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万,即是说当年外流的港人十年当中陆续回港。”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中央政府的支持B.“一国两制”的保障C.经济全球化的深入D.投资环境的好转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题
(15分)【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和平建国纲领(一九四六年一月三十一日政治协商会议第十次会议全体一致通过)国民政府鉴于抗日战争业已结束,和平建设应即开始,为邀集各党派代表与社会贤达举行政治协商会议、共商国是,以期迅速结束训政,开始宪政,特制定本纲领以为宪政实施前施政之准绳,并邀集各党派人士暨社会贤达参加政府,本于国家之需要与人民之要求,协力一心,共图贯彻,纲领如左: 叁、政治(一)当前国家设施,应顾及全国各地方、各阶层、各职业人民之正当利益,保持其平衡发展。 (二)增进行政效能,应整饬各级行政机构,统一并划清权责,取消一切骈枝机关,简化行政手续,实行分层负责。 (三)建设健全之文官制度,保障称职人员,用人不分派别,以能力、资历为标准,禁止兼职及私人援引。 (四)确保司法权之统一与独立,不受政治干涉,充实法院人员,提高其待遇与地位,简化诉讼程序,改良监狱。 (五)厉行监察制度,严惩贪污,便利人民自由告发。 (六)积极推行地方自治,实行由下而上之普选,迅速普遍成立省、县(市)参议会,并实行县长民选。边疆少数民族所在之省、县,应以各该民族人口之比例,确定其实行选举之省县参议员名额。 (七)自治县政府,对于其辖区内之国家行政,应在中央监督指挥之下执行之。 (八)中央与地方之权限,采均权主义,各地得采取因地制宜之措施,但省、县所颁之法规,不得与中央法令相抵触。 ——日《解放日报》(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和平建国纲领》通过的背景。(8分)(2)根据材料,指出《和平建国纲领》在政治上体现的民主原则。(7分)读《史记之孔子世家》有感,史记孔子世家,史记孔子世家原文,史记孔子世家译文,读史..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读《史记之孔子世家》有感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论《史记》中孔子形象之独特性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论《史记》中孔子形象之独特性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论语》首章与《孔子家语·屈节》篇
&&&&&&&&&&&&&&&&&&&&&&
《论语》首章与《孔子家语·屈节》篇
&&&&&&&&&&&&&&&&&&&&&&&&&&&&&&&
——孔子政治命运悲剧的两个诠释
孔子一生积极入世,十分关注社会现实政治问题,但“夫子之道至大”,“天下莫能容夫子”,在诸侯竞霸、“争于气力”的时代,各国当政者专注于军事斗争与争霸图存,孔子的思想主张就难以得到为政者的赏识。孔子常常处于苦闷之中,对自己的政治境遇感到无奈,他曾说“予欲无言”,他的思想学说与现实政治不相“兼容”,决定了孔子政治命运的悲剧结局。
如何理解和认识孔子的政治命运?笔者认为,在这方面,《论语》首章与《孔子家语·屈节》篇有重要的价值。孔子自称“述而不作”,我们今天研究孔子只有依赖其弟子后学对他言语行事的一些记录。在孔子研究资料中,《论语》的成书问题虽然也有一些不同看法,但作为“孔子应答弟子时人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它毕竟还被普遍认为是真实可信的资料。《孔子家语》长期以来被认为出于王肃伪造,但地下出土文献的研究已经证明这种看法的错误,《家语》重要的史料价值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认真分析《论语》与《家语》的相关记载,综合分析材料,不仅可以增加对孔子政治命运的深刻认识,两书材料的价值也可以得到更准确的理解。
&&&&&&&&&&&&&&&&&&&&&&&&&&&&&&&&&&(一)
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四七九年),孔子溘然长逝。这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走完自己的人生历程时,他会如何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一生?对此,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叙述孔子逝世时有一段意味深长的描述:
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曰:“赐,汝来何其晚也?”孔子因叹,歌曰:“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谓子贡曰:“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
对于当时“无道”的天下,孔子有一整套的平治主张。但是,孔子系统的政治学说却没有得到施展,他一生凄凄惶惶,到处奔波,“干七十余君无所遇”,孔子思考自己的人生,将自己比作崩坏的泰山、摧折的梁柱、凋谢的哲人,他不免慨叹世人“莫能宗予”,对于自己的这种命运,他不禁潸然泪下。
孔子晚年在总结自己的人生历程时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孔子少而好学,很早便以知礼明礼闻名诸侯。《论语·八佾》说:“子入太庙,每事问。”《史记·孔子世家》说:“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以至于连鲁国大夫孟僖子临死前还嘱其二子从孔子学习。孟僖子说:“吾闻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孔子有很强烈的求知欲望,勤于学习,善于请教,因而见多识广,受到普遍的敬重。
孔子有卓越的治世才能。据《孔子世家》记载说,孔子曾经担任中都宰,政绩卓著:“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还为季孙氏做过主管仓库的委吏,又做过管理牛羊的乘田,“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后来孔子为政于鲁,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孔子的才能闻名遐迩,齐国与鲁国为邻,甚至担心孔子治鲁使鲁国强大,会给齐国带来威胁。齐人认为:“鲁用孔丘,其势危齐”,“孔子为政必霸”。对于孔子的才能,齐国人有真切的感触,齐、鲁两国国君在夹谷会盟时,孔子深谋远虑,力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根据两君会盟之礼,挫败了齐人的阴谋,赢得了会盟的胜利。其实,不仅齐国,其它国家也是如此。如孔子周游列国途中,“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孔子名声远播,各国诸侯十分敬重孔子,有的甚至打算重用孔子。如齐景公“欲以尼溪之田封孔子”;卫灵公给孔子“粟六万”;楚昭王曾欲“以书社地七百里封孔子”。人们遇有重大问题往往向他请教,如卫国“孔文子之将攻太叔也,访于仲尼”;鲁国的“季孙欲以田赋,使由访于仲尼”。
可是,现实的政治却使得孔子终不被用,在春秋时期的乱世中,天子衰微,政局动荡,用司马迁的话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在孔子看来,这是一个礼崩乐坏、天下“无道”的
乱世,所以他始终也没有找到适合推行自己主张的国度,因此,《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最终仍然落得“无所遇”的结局。
对于孔子的政治遭遇,《史记·孔子世家》有一段十分传神的记述,生动地刻画了孔子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奔波的具体情形: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
“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史记集解》引王肃曰:“丧家之狗,主人哀荒,不见饮食,故累然而不得意。孔子生于乱世,道不得行,故累然不得志之貌也。韩诗外传曰‘丧家之狗,既敛而椁,有席而祭,顾望无人’也。”
《史记》这里记述的是孔子周游列国途中的遭遇。对此,有学者议论认为,太史公在这里用“丧家之狗”来比喻孔子,神似之极,确实言中了孔子命运的本质。在周天子的统治走向瓦解之时,诸侯各国大小吞并,弱肉强食,“更容易成功的自然是野心勃勃的狼,而不是忠心耿耿的狗”。孔子积极参与政治,“他既没有取而代之的狼的野心,又摒弃了遗世独立的鹤的清高,他愿意成为一条狗,为合乎自己理想的主人效劳,去挽救世道人心。然而,他是想要家而‘丧’了家的。……孔子始终找不到能实现理想的国家,终于成为‘丧家之狗’了。”
&&&&&&&&&&&&&&&&&&&&&&&&&&&&&&&&&&&
《论语》是研究孔子的基本材料,但是,人们由于对于该书成书问题的不同看法,对不少相关问题的理解也存有分歧。这些分歧主要集中在两点:首先,该书是一次编辑而成,还是陆续写成;第二,该书材料编排有无一定的顺序,是随意的堆砌,还是有一定的内在根据。
这两个问题其实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像有的学者所认为的那样,《论语》是“孔子的学生们在二百四十年的时间内逐步加上的”,则难以有什么次序。我们结合新近出土的材料进行研究,证明《论语》有一定的思想主旨,有内在的严密逻辑,有“正实而切事”的突出特征。该书材料来自孔门众多弟子,而由子思具体纂辑完成。
我们在研究中还特别提到对于《论语》首篇首章(即“学而时习之”章)的解释。按照传统的理解,本章分别讲学习、交友、人不知的问题。笔者认为这样的看法不如新的理解更近于实际,即首章中的三节应该概括了学者的思想主张与社会实际关系可能遇到的三种不同情况,勉励学者端正态度,树立坚持真理的君子精神。全章的意思大体是:
孔子说:“如果我的学说被时代(或社会)所采用,那不就太值得高兴了吗?(退一步说,如果时代没采用),可是有很多赞同我的学说的人从远方而来(和我一同讨论问题),不也很快乐吗?(再退一步说,不但社会没采用,而且人们也不理解我的学说),我也不恼怒,不也是一位具有道德修养的君子吗?
我们这样理解《论语》首章,与孔子一生的出处进退完全符合。孔子的弟子门人当然了解孔子的苦闷,孔子与弟子门人常常谈论世道人生,也一定较多地谈论能否用世的态度。孔子的孙子子思更为了解孔子,他编排《论语》材料,综合孔子的人生态度与政治命运,自然会将能够贯穿和概括孔子政治生命的重要言论放在突出位置。
孔子当然不是空有热情,不是空怀理想而没有实际治世本领。他一心求仕,热心救世,但他的满腔热情换来的却是丧家失国。天下谁人能识君,天下几人能够了解孔子的抱负。孔子自然感触最深,痛之最切,言谈之中他会流露出类似情绪。孔子的弟子门人从孔子那里常常听到孔子的相关言论,因此,作为“正实而切事”的《论语》,其中便记述了孔子的不少相关论述。如《论语》末篇末章云: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论语》首篇末章同样谈“知”的问题,云: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除了《论语》中的这样的前后呼应,《论语》文中相关或者类似的表述还有不少。如《里仁》篇曰: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宪问》篇曰: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作为孔子言语的摘录,《论语》之中居然留下这么多相关言论,也能够隐隐透露出孔子政治上的郁闷。孔子不得不面对这种不被理解、不被认识的令人痛心的现实。
其实,《论语》中相关的记载还有不少,这些记载都意味深长,都可以与《论语》的首篇首章相互印证。如《宪问》篇记载说: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如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孔子当然希望自己的学说被世人行用,被社会认可,即使不是这样,能够有人理解他,同意他的主张也是令人高兴的事情。但是,孔子周游列国终不被用,他不能不感叹自己的思想主张不能实现,感叹自己的仁政理想难以推行。但是,孔子能够做到“不怨天,不尤人”,因为他心目中的“君子”是“人不知而不愠”。这简直就是对《论语》首章的注脚了。
孔子毕竟坚信自己追求的“道”,坚定自己的政治信念,在没有人能够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孔子认为乃是世道使然,所以他发出了“知我者其天乎”的感慨。孔子还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面对严酷的现实,孔子感到无力回天,无可奈何,认为这是由“命”注定了的,无论什么人,都一样地“其如命何”。孔子谈论天命,形成了他的天道思想。不难看出,孔子的天命思想正是他思考历史与现实,总结社会与人生而形成的。
孔子也不是一味地消极面对现实,他虽然意识到自己无力回天,但他的信念仍然支撑着他,他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阳货》篇记载说: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孔子“欲无言”,是因为他已经清楚自己的主张难以被人理解,被社会接受。既然如此,还不如“不言”。但更认定自己的主张所具有的合理性,认为自己的主张符合社会的需求,合乎人类的需要。自己虽然不言语,但无妨于自己主张的真理性。就像上天不言,天下照常四时运行、万物生长。
对于孔子的思想,孔子的弟子理解程度并不一样。例如,孔子师徒困于陈蔡时,孔子依然“讲诵弦歌不衰”,直率的子路却流露出不满的神色,他甚至对孔子的主张表示怀疑。《史记·孔子世家》记载说: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作为孔子的先进弟子,连子路、子贡都难以理解孔子。孔子询问子路“吾道非邪”,子路的回答显然不能令孔子满意。子贡崇拜孔子,相信孔子之“道”,但为了实现这个“道”,他建议孔子降低标准,希望迁就实行。孔子批评子贡,认为他不去修治道术,反而降格苟合以求能容,是志向不远大的表现。
与子路、子贡不同,颜回认为个人的思想主张不应去迎合需要,而应当坚持行“道”不变,这与孔子的主张完全一致。
《史记·孔子世家》还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
卫孔文子将攻太叔,问策于仲尼。仲尼辞不知,退而命载而行,曰:“鸟能择木,木岂能择鸟乎!”
在春秋时期列国林立、政治多元的格局下,孔子以择木之鸟自喻,认为自己可以选择可事之人,而不是相反。颜回的态度正是如此,他认为自己应当努力修道,“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然后见君子”。这与《论语》首章所谓“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正相呼应。
研究孔子的政治品格,很多人都指出孔子思想有其相互矛盾的一面,即孔子反对以下叛上。但是,有时个别叛乱者召孔子前去时,孔子居然曾经意欲前往。《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了这样几件事情:
公山不狃以费畔季氏,使人召孔子。孔子循道弥久,温温无所试,莫能己用,曰:“盖周文武起丰镐而王,今费虽小,傥庶几乎!”欲往。子路不说,止孔子。孔子曰:“夫召我者岂徒哉?如用我,其为东周乎!”然亦卒不行。
佛肸为中牟宰。赵简子攻范、中行,伐中牟。佛肸畔,使人召孔子。孔子欲往。子路曰:“由闻诸夫子,‘其身亲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今佛肸亲以中牟畔,子欲往,如之何?”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淄。我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灵公老,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喟然叹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
这些事情,《论语》中也都见记载。孔子不仅对自己的治世能力充满信心,而且具有行道于世的极迫切愿望。公山不狃以区区费邑叛乱,孔子竟然希望借机施展自己的宏大志向,以效法“周文武起丰镐而王”。佛肸叛,使人召孔子,孔子同样打算前往。
对于孔子的这些举动,《孔子家语·屈节》篇的孔子言语可为注解:
孔子曰:“君子之行己,期于必达于己。可以屈则屈,可以伸则伸。故屈节者所以有待,求伸者所以及时。是以虽受屈而不毁其节,志达而不犯于义。”
孔子殷殷希望“道”行于世,他曾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又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他认为人应当追求道义的实现,力争显达于世,实现理想。能够屈抑的时候可以屈抑,能够施展的时候施展。他认为,屈抑志节是为了有所期待,谋求施展应当抓住时机。但是,受屈却不能损毁志节,实现理想却不能违反道义。
孔子要伸己达志,连公山不狃叛季氏时,他也想借机施展抱负,迫切“欲往”,因为他“循道弥久,温温无所试,莫能己用”。但孔子至费助叛似乎又不合适,这不仅仅因为费小,更重要的是公山不狃的举动不合道义,以至于子路都不高兴,出来劝止孔子。最终,孔子还是没有成行。
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孔子就这样处在苦闷与矛盾之中。一方面,他要施展抱负,另一方面却难觅时机;一方面要“居节以求伸”,另一方面还必须“受屈而不毁其节”。仅仅《论语》所记,就可见孔子多次谈到处于“有道”与“无道”之世的态度,如:
《泰伯》: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宪问》: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卫灵公》: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孔子临终前说“天下无道久矣”,是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切认识。在这样“无道”的乱世,孔子的学说自然无人“能宗”。既然当时天下“无道”,孔子自然难以取得富贵,难以得到任用,他或者可以“危行言孙”,或者可以“卷而怀之”。孔子的政治命运的悲剧是“无道”的现实造成的,孔子学说与那些“有国者”不合,使孔子感到“莫我知”、“人不知”;孔子矢志不渝地推行自己思想学说,又使他不得不主张权变,主张“居节”。
但是,孔子绝不是任何事情都可以“屈节”。公山不狃召孔子,孔子欲往,这是因为他急于施展抱负,他也有这种充分的自信。尽管如此,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孔子家语·屈节》记载了几个关于孔子主张“屈节”的事情:
第一,屈节以救父母之国。孔子在卫国,听说齐国的田常将欲为乱,而害怕鲍、晏,所以打算移兵伐鲁。孔子召集诸弟子,对他们说:“鲁,父母之国,不可不救,不忍视其受敌。”于是最后派弟子子贡进行游说。经过子贡的一番口舌劝说,却出现了孔子意想不到的结果。孔子本来的愿望是“乱齐存鲁”,最后却又连带了几个国家,结果还导致了“强晋以弊吴”,“吴亡而越霸”。孔子还感慨地说:“美言伤信,慎言哉!”
第二,宓子贱屈节治单父。孔子的弟子宓子贱仕于鲁,为单父宰。在孔子看来,宓子贱是一位君子,“其才任霸王之佐”,他屈节治单父,乃是为了检验一下自己的能力。开始,宓子贱担心鲁君听信馋言,影响他施政,于是想办法使鲁君了解自己的心志。经过三年,宓子贱将单父治理得“民暗行若有严刑于旁”,受到鲁君与孔子的赞赏。
第三,屈节而不失其故旧。孔子的一位老朋友名叫原壤,他的母亲去世后,孔子帮助他整修棺材。孔子曾说“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子路劝他不要去。但孔子觉得原壤是老友,应该前去。可是,在整治棺材时,原壤居然唱歌,还与孔子调笑,孔子佯装没有听见。孔子的随从者劝孔子与他断交,孔子说既然是老朋友,就没有必要失去老朋友的友谊。
这几个事例,说的都是“屈节”之事,但孔子屈小节恰恰是为了扬大节。孔子热爱邦国,热爱父母之国,不愿意看到鲁国遭受齐国的侵凌,所以才欲屈节于田常以救鲁;孔子的弟子宓子贱有大志,遂不以单父为小,治单父以自试其才,这与公山不狃、佛肸召孔子,孔子“欲往”的道理一样;孔子注重朋友之交,为了保持故交,不失去朋友,孔子遂不顾小节,不计较原壤的错误举动,正是为了继续保持与他的友情。
孔子曾经教导他的弟子子夏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孔子这样要求弟子,他本人正式这样做的。孔子处在春秋末年特定的时代,他的处境和遭遇,使他的政治命运表现出了一种悲壮,呈现出了悲剧色彩。《论语》首章与《家语》的《屈节》篇相互发明,恰当地诠释了孔子悲剧的政治命运。
按照孔子心目中的“君子”标准,儒者应当有较高的追求,应当有远大的抱负,应当努力推行自己的主张,以自己的学说为世人所重为快乐。这是《论语》首章所明确表述出来的。在《孔子家语·屈节》篇中,孔子的思想恰与之相通。这便是孔子所说的“君子之行己,期于必达于己”。
然而,当自己不为世人所知,不被人们理解的时候,应当“不愠”不怒。这也是《论语》首章所明确表述出来的。问题在于,自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保守高尚的品节,又期望“求伸”,期望“志达”,便不得不在“不毁其节”和“不犯于义”的前提之下“受屈”抑志,不得不“屈节”。
其实,孔子十分赞赏耿直的人。例如,春秋前期的鲁人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就很受孔子的青睐。据说,孔子“数称……柳下惠”,对柳下惠赞赏有加。但似乎孔子又不完全学习柳下惠。
《论语·微子》记载说: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柳下惠与孔子都热爱父母之邦,都对故国有一种特殊感情。为此,柳下惠三黜而不去。孔子与“逸民”不同,伯夷、叔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柳下惠、少连则降志辱身。孔子说“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宋邢昺《论语》疏曰:“孔子言,我之所行,则与此逸民异,亦不必进,亦不必退,惟义所在,故曰无可无不可也。”《论语·子罕》曰:“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毋固”,正是因为“无可无不可”。
孔子的“无可无不可”,在《孔子家语》的《屈节》篇中也有表述。其中记孔子说:“可以屈则屈,可以伸则伸。”孟子曾经对孔子的这一点进行议论,孟子说:“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从《论语》首章所体现的孔子的心态看,他对自己的学说不能用世正是抱有“可以伸则伸”、“可以处而处”的心态,孔子似乎时时刻刻都在盼望用世,为此,他会“可以屈则屈”,“可以仕而仕”。综合比较分析,《论语》首章与《家语》的《屈节》篇在表现孔子政治态度上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
《论语》首章历来备受关注,现在学者们也有许多专门的探讨,各家的解说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毫无疑问,孔子后学尤其作为孔子裔孙的子思更了解孔子,对孔子的政治命运有更为真切的感触,因而,在《论语》编辑过程中,他要按照“正实而切事”的标准比次材料,展现孔子学说概貌,《论语》开篇等重要位置的材料便值得特别重视。正如有学者所言:“对《论语》文本形式、结构意义的忽略,这是当今孔子研究中的一个缺陷。其实,《论语》作为一个文本并不能被简单地看成杂录了事……代表了儒家后学对孔子的一种理解。”由于对《论语》成书问题的不同认识,人们对它所代表的“儒家后学”对象有不同看法。按照笔者的理解,他是子思精心编辑而成,《论语》代表了他对孔子的认识。正因如此,这样的认识也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孔子家语》的成书与《论语》成书问题相联,按照孔安国《家语后序》的说法,《家语》与《论语》一样,也出于“当时公卿士大夫及七十二弟子之所谘访交相对问言语”,当时被弟子记录下来,后来,他们取出其中的“正实而切事者”,别出为《论语》,其余则“都集录之”,名之曰《孔子家语》。《家语》中的材料虽有后人的“润色”成分,但其中的论辩“实自夫子本旨”。其中材料足以反映孔子思想应无可怀疑。
《孔子家语》最早也应该编成于子思的时候,但由于后来辗转流传,原书的面貌可能已经不完全是今天所见的样子。按照孔安国的说法,今本《家语》应该最终由他写定,其中的顺序编排至少代表了他对《家语》编辑原则的理解。我们认为,不论今本《家语》的编排次序为本来具有,还是出于孔安国之手,都显示了孔子后人和先秦两汉学者对孔子的认识。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观察《孔子家语》,会发现有一定意义的现象。《家语》中的《屈节》篇现在第八卷之末,后面两卷记孔子弟子、家世、临终等情况以及孔子的零散言论,也就是说,《屈节》篇位在《家语》记述孔子论述的最后。《论语》与《家语》是两种专门主要记述孔子言行的最重要的著作,将《家语》的《屈节》篇与《论语》首章相互参照,这样理解孔子的政治生涯,颇为耐人寻味。
【原载韩国温知学会编:《温知论丛》第10辑,2004年6月;山东大学儒学研究中心庞朴主编:《儒林》第一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史记·孔子世家》
《韩非子·五蠹》。
《论语·阳货》。
《汉书·艺文志》。
《史记·儒林列传》。
《左传》哀公十一年。
《左传》哀公十一年。
《史记·太史公自序》。
周先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读《史记·孔子世家》),《齐鲁学刊》1993年第3期。
杨朝明:《新出竹书与〈论语〉成书问题再认识》,《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3期。
刘家齐先生最早明确提出这种新解释,其文《“学而时习之”章新解》,载于《齐鲁学刊》1986年第6期;后来,李启谦先生系统论述了自己的看法,其文《关于“学而时习之”章的解释及其所反映的孔子精神》,载于《孔子研究》1996年第4期。
《论语·宪问》。
《论语·宪问》。
《论语·公冶长》。
《论语·卫灵公》。
《论语·雍也》。
《孟子·尽心上》。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孟子·万章下》。
如潜苗金:《〈学而〉发微》,《绍兴师专学报》1994年第4期;《“学而时习之”及其它》,《开放时代》1996年第1期;陈科华:《〈学而〉何以第一》(《论语》的文本结构与孔子的思想关联),《船山学刊》1997年第1期;梁伟民:《〈论语·学而〉首章异解新说》,《绍兴师专学报》第15卷第4期;田应福:《〈论语·学而第一〉的一种阐释》,《哈尔滨师专学报》1999年第4期;张祥龙:《境域中的“无限”》(《论语》“学而时习之”章析读),《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唐文明:《〈论语〉学而篇首章易解》,《孔子研究》2000年第6期;张富祥:《先秦私学的纲领》(《论语·学而》篇首章释义及其它),《孔子研究》2001年第1期。
陈科华:《〈学而〉何以第一》(《论语》的文本结构与孔子的思想关联),《船山学刊》1997年第1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孔子世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