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大力推进社会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系建设

& & & & & & 正文
充分发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势,大力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势,大力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这是罗干同志在江西南昌召开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这个讲话在收入本书时作了删节。】&&&&(二○○三年九月二十四日)&&&&罗  干  这次会议是在全党全国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形势下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见》,总结交流治安防范工作经验,大力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努力开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新局面。&&&&一、全面分析当前的社会治安形势,深刻认识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是党中央在全面总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二○○一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见》,对加强新形势下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提出了总体思路和具体要求。去年四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专门部署了治安防范工作。中办、国办转发了《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范工作的意见》,对加强治安防范,建立长期有效的治安防范工作机制,维护治安秩序的长期稳定,作出了具体部署。前不久,胡锦涛同志在参观全国&严打&整治斗争成果展时指出,要继续贯彻&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方针,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为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保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中央的决策部署和胡锦涛同志的重要指示,为进一步做好治安防范工作指明了方向。  当前,我国社会治安形势总体稳定,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程度提高。但是,治安形势仍然不容乐观,社会治安的基础还不够稳固,稍有松懈,治安状况就可能出现反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依法治理工作不断推进,社会信息化建设加快,原有的一些治安管理方式、方法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执法观念也有待进一步转变。由于我国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期,利益格局不断调整,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影响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因素增多,一些地方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增加。影响社会治安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如失业、社会丑恶现象、法制观念淡薄等,都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在治安防范工作中,有些地方和部门还没有真正从思想观念、工作部署、力量配置、考核奖惩机制等方面予以足够重视,防范意识不够强,工作措施不落实,齐抓共管和群众积极参与的局面尚未形成。目前,一些地方的刑事案件呈上升趋势,有些地方上升的幅度还比较大。对此,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有忧患意识,认真分析社会治安形势,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不断提高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建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犯罪,才能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实现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建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巩固&严打&整治斗争成果、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需要。在刚刚结束的为期两年的&严打&整治斗争中,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以&打黑除恶&为重点,依法严厉打击各种严重犯罪活动,认真排查整治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加强管理和教育,实现了党中央提出的两年内社会治安取得新的明显进步的目标。&严打&整治斗争的成果来之不易。要巩固&严打&整治斗争的成果,必须在坚持&严打&方针、建立&严打&经常性工作机制的同时,构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大力加强治安防范,着力解决影响社会治安的深层次问题,切实做好各方面的管理工作,把更多的力量和时间用在治安防范上,增强社会治安防控能力,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保持社会治安的长期稳定。  建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完成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各项任务,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良好的社会秩序,安定的生活环境,是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前提条件。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又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保障。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才能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二、大力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认真落实治安防范各项措施  建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就是要充分发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势,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动员广大群众,在城乡整个地域范围内,全面落实治安防范措施,构筑预防违法犯罪活动的社会网络,形成全方位、全时空、多层次,集打击、防范、控制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对此,去年中办、国办转发的《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范工作的意见》已经作出了具体部署,要狠抓落实。在这里,我再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公安机关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负有重要职责。加强治安防范,公安工作是基础,公安机关是骨干。各级公安机关要切实转变观念,做到严格执法,从严治警,按照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要求,树立执法为民的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治安管理方式,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严打&方针,改进&严打&的方式,建立&严打&的经常性工作机制,增强&严打&整治斗争的实效性。要根据&严打&整治斗争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督促有关单位认真整改,堵塞治安防范工作漏洞。正在全国开展的警务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成果,要继续深化这项改革,优化警力配置,全面实施社区警务战略,管好社区实有人口,强化社会面的治安控制,完善快速反应机制。要根据各地区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强治安防控。要重点加强对容易发生治安问题的地区、部位、时段、行业和人群的管理,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活动。树立&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观念,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警民关系,切实加强对群防群治组织的业务指导和管理。  (二)深入发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必须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构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才有可能全面落实治安防范的各项措施,逐步建立起有效的治安防控体系。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都要采取有效措施,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加强内部安全保卫工作,消除治安隐患。同时,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参与全社会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互相配合,齐抓共管,发挥综合治理的优势,解决一些影响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  (三)大力加强群防群治工作。建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关键是要把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实行群防群治。要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宣传群防群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宣传维护治安人人有责,动员广大群众自觉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义务治安联防活动。要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群防群治工作的组织形式、工作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地开展群防群治工作。近年来,一些地方把群防群治工作与促进就业、再就业结合起来,吸纳一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参加群防群治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这种做法值得借鉴。各地要切实加强对保安服务公司、专职治安联防队伍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拓展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保安服务公司、专职群防群治队伍在加强治安防范、建设治安防控体系中的作用。  (四)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基层基础工作是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点。当前,特别要注意加强乡镇、街道和居(村)委会的治安防范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尤其是市、县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乡镇、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加强乡镇、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的建设,充分发挥其维护社会治安的作用。乡镇、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构要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加强组织协调,进一步整合基层政法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力量,加强居(村)委会和治保会、调委会等基层组织建设,落实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各项措施。  要认真分析社会治安形势,及时排查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组织有关部门开展治理整顿。认真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增强排查调处工作效果,预防和减少治安、刑事案件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认真落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安置帮教等工作措施,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吸毒人员的帮教工作,努力减少影响社会治安的因素,提高治安防控能力。  (五)继续深入开展基层安全创建活动。基层安全创建活动是落实社会治安防范措施的有效载体。要继续推动各种形式的基层安全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以此促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要把治安问题多、工作难度大的地方作为创安工作的重点,扩大创安活动的覆盖面。要不断丰富基层创安活动的内容,把加强治安防范同方便群众紧密结合起来,为社区群众多办实事,使群众真正认识到加强治安防范事关自己的切身利益,真心实意地支持、参与治安防范工作。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要和城市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治安防控设施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做到同规划、同落实。二是要和社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健全社区综治组织,整合社区治安资源,提高社区的整体防范水平。三是要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增强群众的道德法制观念和治安防范意识,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形成维护治安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三、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抓好落实,努力开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新局面  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关键在于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特别是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要把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摆上重要位置,结合实际作出全面的工作部署,解决治安防范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促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深入开展。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重在落实。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方针政策、目标任务都很明确,关键是要抓好落实。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制度,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要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的重要内容,明确党政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责任,建立激励制约机制,加大督促检查力度,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特别要加强对乡镇、街道开展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的检查和考评,以增强责任感,促进工作措施的落实。  政法、综治队伍是落实治安防范措施的主体,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必须要有一支素质高、战斗力强的政法、综治队伍。各地要按照党的十六大的要求,切实加强政法、综治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深入开展以&公正执法树形象&为主要内容的集中教育活动,重点解决执法不公和纪律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真正做到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在全社会树立政法队伍的良好形象,使政法队伍不断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政法、综治队伍建设,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队伍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构特别是乡镇、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构建设,配强工作人员,确保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在基层有人抓,确保各项工作措施真正落实到基层。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各地要从实际出发,科学制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规划,有步骤、分阶段地予以实施。特别要根据治安形势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工作部署,增强工作措施的针对性,增强治安防控的实效。  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当前,社会治安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例如,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何加强这方面的管理;非公有制企业的综治工作如何推动;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如何做好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如何做好闲散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工作;收容遣送办法废止后,对城市中流浪乞讨、无业可就的外来人员如何管理等等。对这些问题,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有效的解决办法。北京、上海等地开展的社区矫正试点活动,就是很好的探索和创新,要注意总结经验,及时加以推广,努力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治安防范工作的新路子。  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扎扎实实做好治安防范工作,大力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责任编辑:孟庆闯校对:孟庆闯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基层司法行政机关如何进一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2011年
基层司法行政机关如何进一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摘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司法行政机关是政法系统和政府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法律保障、法律服务和法制宣传三大职能,在维护社会稳定体系中具有长效性、预防性和治本性作用,既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力量,又是建设力量。新形势下,司法行政机关作为法治建设职能部门,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法治保障和服务方面责任重大。但司法行政工作仍存在基层基础工作薄弱、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日常运作模式需要优化等困难和差距。对此,要保持清醒认识,在加强自身建设基础上,要立足司法行政职能,对现行工作模式进行大胆调整,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为统筹城乡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笔者结合袁州区司法局的工作实际,浅析基层司法行政机关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构建所起的作用、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如何加以创新完善。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D926.1【正文快照】:
近年来,袁州区司法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司法行政机关的精心指导下,认真履行工作职能,广泛参与全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积极“给力”和谐平安袁州建设,大力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司法行政队伍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化解矛盾纠纷、服务基层群众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宝根;;[J];西安市人民政府公报;2003年03期
杨大威;;[J];群众;2009年05期
李冰;;[J];人民调解;1995年12期
郭俊峰;[J];中国司法;2005年10期
吴爱英;;[J];中国司法;2010年08期
李文全;[J];山东法学;1995年03期
吴爱英;;[J];中国司法;2006年07期
杜春;;[J];中国司法;2009年01期
赵光君;;[J];中国司法;2009年12期
;[J];江南论坛;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巢文婷;;[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颜冬秋;;[A];2010当代海南论坛文集(下)[C];2011年
山东省司法厅调研组;;[A];加入WTO与新时期政法工作前瞻——加入世贸组织与维护社会稳定法律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陈光武;;[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委员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律师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季长龙;;[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汪庚云;;[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李小红;;[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王玉清;;[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刘强;;[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梁德超;;[A];加入WTO与新时期政法工作前瞻——加入世贸组织与维护社会稳定法律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李晓群;[N];安徽日报;2008年
记者 李青;[N];法制日报;2006年
司法局局长 吴光烈;[N];金华日报;2007年
白德斌;[N];甘肃日报;2007年
;[N];西部法制报;2007年
石利军;[N];汕头日报;2005年
倪晓;[N];法制日报;2007年
张黎明;[N];金华日报;2008年
倪晓;[N];法制日报;2007年
张阁?实习记者
张亚军;[N];楚雄日报(汉);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荣卓;[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那淑伟;[D];吉林大学;2006年
董春江;[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朱伟;[D];苏州大学;2007年
钟莉;[D];中山大学;2008年
刘涛;[D];吉林大学;2012年
王顺安;[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陈迎新;[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李雅云;[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付少军;[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蒲;[D];南昌大学;2011年
朱家德;[D];山东大学;2009年
高鸿雁;[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贾红群;[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高弘;[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王妍;[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戈越;[D];吉林大学;2007年
赵群;[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林进生;[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徐艳;[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
四、完善社会治安防控运行机制
(十)健全社会治安形势分析研判机制。政法综治机构要加强组织协调,会同政法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开展对社会治安形势的整体研判、动态监测,并提出督办建议。公安机关要坚持情报主导警务的理念,建立健全社会治安情报信息分析研判机制,定期对社会治安形势进行分析研判。加强对社会舆情、治安动态和热点、敏感问题的分析预测,加强对社会治安重点领域的研判分析,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升有效应对能力。建立健全治安形势播报预警机制,增强群众自我防范意识。
(十一)健全实战指挥机制。公安机关要按照人员权威、信息权威、职责权威的要求,加强实战型指挥中心建设,集110接处警、社会治安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处置、紧急警务活动统筹协调等功能于一体,及时有效地调整用警方向和强度。推行扁平化勤务指挥模式,减少指挥层级,畅通指挥关系,紧急状态下实行“点对点”指挥,确保就近调度、快速反应、及时妥善处置。
(十二)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建立完善社会治安形势分析研判联席会议制度、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协调会议和月报制度等,进一步整合各部门资源力量,强化工作联动,增强打击违法犯罪、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合力。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黑拐枪、黄赌毒以及电信诈骗、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非法传销、非法集资、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环境污染、涉邪教活动等突出治安问题,要加强部门执法合作,开展专项打击整治,形成整体合力。对打防管控工作中发现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政法综治机构要牵头组织、督促有关部门及时整改,堵塞防范漏洞。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案(事)件,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和行动方案,明确各有关部门、单位的职责任务和措施要求,定期开展应急处突实战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社会治安突发案(事)件能够快速有效处置。创新报警服务运行模式,提高紧急警情快速处置能力,提高非紧急求助社会联动服务效率。
(十三)健全区域协作机制。按照常态、共享、联动、共赢原则,积极搭建治安防控跨区域协作平台,共同应对跨区域治安突出问题,在预警预防、维稳处突、矛盾化解、打击犯罪等方面互援互助、协调联动,以区域平安保全国平安。总结推广区域警务协作机制建设经验,推动建立多地区多部门共同参与的治安防控区域协作机制,增强防控整体实效。
五、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十四)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突出问题。充分发挥法治的引导、规范、保障、惩戒作用,做到依法化解社会矛盾、依法预防打击犯罪、依法规范社会秩序、依法维护社会稳定。紧紧围绕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总体需要,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完善工作。各地要以重大问题为导向,针对社会治安治理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适时出台相关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促进从法治层面予以解决。完善维护公民、法人等合法权益的途径,从源头上预防侵权案件发生。坚持依法行政,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文化市场和网络安全等重点领域基层执法,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提高办案质量。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依法严厉打击极少数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对抗,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加强和改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着力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促进全民尊法、守法,引导干部群众把法律作为指导和规范自身行为的基本准则,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十五)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建立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唯一代码、统一共享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建立健全相关方面的实名登记制度。建立公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加强社会信用管理,促进信息共享,强化对守信者的鼓励和对失信者的惩戒,探索建立公民所有信息的一卡通制度。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切实做到应评尽评,着力完善决策前风险评估、实施中风险管控和实施后效果评价、反馈纠偏、决策过错责任追究等操作性程序规范。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纪要月报制度,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机制,着力防止因决策不当、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不及时等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推进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行业规范、社会组织章程、村规民约、社区公约建设,充分发挥社会规范在调整成员关系、约束成员行为、保障成员利益等方面的作用,通过自律、他律、互律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行为符合社会共同行为准则。
(十六)严格落实综治领导责任制。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纳入综治工作(平安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坚持采用评估、督导、考核、激励、惩诫等措施,形成正确的激励导向,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对社会治安问题突出的地区和单位通过定期通报、约谈、挂牌督办等方式,引导其分析发生重特大案(事)件的主要原因,找准症结,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限期进行整改。对因重视不够、社会治安防范措施不落实而导致违法犯罪现象严重、治安秩序严重混乱或者发生重特大案(事)件的地区,依法实行一票否决权制,并追究有关领导干部的责任。
六、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格局
(十七)加强党委和政府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解决警力配置、经费投入、警察等职业保障、基础设施和技防设施建设、考核奖惩等重要问题。要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重点做好基础设施、技防设备、装备建设的立项规划,做到与城乡规划、旧城改造、社区建设、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等工作统筹推进。加大投入力度,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保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顺利实施。各地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平安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也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研究部署,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真正担负起维护一方稳定、确保一方平安的重大政治责任。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特别是在农村和城市社区,党组织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切实保障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各项任务走完“最后一公里”。
(十八)充分发挥综治组织的组织协调作用。各级综治组织要在党委和政府领导下,认真组织各有关单位参与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加强调查研究和督促检查,及时通报、分析社会治安形势,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总结推广典型经验,统筹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各级综治组织自身建设,细化工作职责,健全组织机构,配齐配强力量。乡镇(街道)综治委主任可由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担任,综治办主任应由党(工)委副书记担任;村(社区)综治机构主要负责人由党组织书记担任,并明确1名负责人主管综治工作,确保这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十九)充分发挥政法各机关和其他各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进一步明确各有关部门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的职责任务,做到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增强整体合力。各级政法机关要发挥好主力军作用。公安机关要充分发挥骨干作用,根据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需要调整工作重点、警力部署、警务保障和勤务制度,改进工作方法,投入更多人力和精力加强基层治安基础工作,及时掌握影响社会治安的情况,依法查处危害社会治安行为。法院、检察院要结合批捕、起诉和审判工作,善于发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的漏洞,及时提出司法建议和检察建议,督促有关单位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司法行政机关要加强监狱和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管理工作,做好社区矫正、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人民调解、法治宣传、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等工作。其他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结合自身职能,主动承担好预防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责任,认真抓好本部门、本系统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任务,与部门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
(二十)充分发挥社会协同作用。坚持党委和政府领导下的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发挥市场、社会等多方主体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的协同协作、互动互补、相辅相成作用。大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群众组织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积极为他们发挥作用创造有利环境和条件。要加大对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的培育扶持力度,将适合由社会组织承担的矛盾纠纷调解、特殊人群服务管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任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目录,通过竞争性选择等方式,交给相关社会组织承担,发挥好他们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规范警务辅助人员管理,明确其聘用条件和程序、职责任务、保障待遇等,发挥好协助维护社会治安的作用。规范发展保安服务市场,积极引导保安行业参与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加强城乡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搭建群众参加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新平台,通过各种方式就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问题进行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增进共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自管自律作用,引导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履行治安防控责任。转变职能、创新机制,采取政府搭台、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等方式,积极提供公益岗位,鼓励发展责任保险以及治安保险、社区综合保险等新兴业务,支持保险机构运用股权投资、战略合作等方式参与保安服务产业链整合,激发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十一)积极扩大公众参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进一步拓宽群众参与社会治安防控的渠道,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监督权。继承和发扬专群结合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模范带头作用,发挥民兵预备役人员等的重要作用,发展壮大平安志愿者、社区工作者、群防群治队伍等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力量,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群防群治工作新机制、新模式,力争到2020年社区志愿者注册人数占居民人口的比例大幅增加。落实举报奖励制度,对于提供重大线索、帮助破获重大案件或者有效制止违法犯罪活动、协助抓获犯罪分子的,给予重奖。完善见义勇为人员认定机制、补偿救济机制,加强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障工作,扩大见义勇为基金规模,加大对见义勇为人员的表彰力度,按照有关规定严格落实抚恤待遇。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作用,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方式,提高群众安全防范意识,组织动员群众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努力提升新媒体时代社会沟通能力。
各地区要根据本意见要求,结合本地区社会治安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分级分类研究制定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具体实施方案,把任务和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和单位。
《 人民日报 》( 日 01 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用手机继续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