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73年属牛的.挂朱得十大将军军画像应挂什么地方好

手机查看产品信息
起订量:1 件
可售数量:面议
支持批发采购
福建省 莆田市
经营模式:
生产型企业
何才城先生
发送询价单,获取准确报价
分享拿好礼:
本企业产品分组
本企业推荐商品
同类商品推荐
铜川自动换刀雕刻机上门修理|木工数控设备|铜川自动换刀雕刻机
铜川浮雕机维修_木工数控设备(已认证)_铜川浮雕机
专业供应青海格尔木市铜浮雕设计方案
供应紫铜浮雕红木屏风万寿长春六扇屏风
¥20800.00
供应紫铜浮雕红木屏风将进酒六扇屏风
¥20800.00
供应紫铜浮雕红木屏风花开富贵六扇屏风
¥20800.00
供应紫铜浮雕红木屏风梅兰竹菊六扇屏风
¥20800.00
铜川室内门/移门/烤漆/实木门/橱柜门生产线加工中心,三工序四工序自动换刀雕刻机
清镇红木家具雕刻机厂家铜仁橱柜门雕刻机价格
¥45000.00
木板石板金属铝材铜章雕刻机,北京工厂直供
邳州建筑模板信息厂家价格
江西泰和2015年养牛价格诚信-江西泰和2015年养牛肉牛厂家
咸阳Q345B国标工字钢生产厂家山东320工字钢价格现货优惠
许昌哪里卖EVA防水板(厂家: 价格最低)
广州皇华正方形国家电网丝印吸塑灯箱
没有找到想要的产品?
你是不是要找相关的产品信息?
发布询价单让供应商主动联系你
何才城先生
联系我时务必告知是在世界工厂网上看到的!
莆田市阳航工艺品有限公司
木雕铜雕玻璃钢六十甲子 太岁星君 癸丑太岁朱得大将军
道教神像的详细描述:
癸丑太岁朱得大将军传说
传说(文言):
癸丑太岁明时降生于灵璧,名朱得。朱得,洪武初,以万户,从渡江,下江东,收常婺,克武昌,平苏湖,转战南北,以功升常山中护卫佥事。调福州右卫,文勤于职,倭犯沿海,率众剿,军声甚振。
传说(白话):
癸丑太岁牛相,持金瓜。在明代时降生在灵壁(今安徽省灵壁县),名叫朱得。
洪武(年)初年,朱得率领上万户民众,跟随明太祖渡过长江,进入江东地区,收复了常州和婺州(今江苏省常州市和浙江省金华市一带),攻克了武昌,还平定了苏州和湖州(今江苏省苏州市和浙江省湖州市一带),转战大江南北,因为建有战功而升迁为常山中护卫佥事,后调任福州右卫。在任内勤于职守,当时倭寇进犯沿海地区,朱得带领军民群起抵御,军威大振。
在每一个年头,都有一位神明掌权当年的一切凡间事务,而这位在那年当值的神明,就称之为太岁,而太
岁共有六十位之多,即可于所谓六十花甲年轮值。由于太岁大多是武将出身,故在道教的称谓上全部赋予
“大将军”的封号。而每位太岁的塑像都神情有别,手执法器亦有所不同,暗示了该年的流年运程。如太
岁持笔,代表该年有政治变动;若持执剑,则表示该年要奋发图强。
&太岁又称太岁星君,太岁就是天上的木星,木星每十二年绕太阳运行一次,所以古人称木星为岁星或太岁
&;太岁又称太岁星君,或者岁君,它既是星辰,也是民间奉祀的神祇。
&所谓犯太岁,是指一个人出生年份的生肖,与流年的生肖相同、相冲或相刑,民间统称以上三种情况为犯
为何要安太岁?
在择吉术的所有神煞中,太岁的位分最尊,力量最大,它“率领诸神,统正方位,总成岁功。”年月日时
及方位或吉凶,大多依据太岁所处方位,以及众神煞,与太岁相互关系而定。这成百上千的神煞,以其运行出没
的不同周期划分,可分为年神、月神、日神和时神四大类;以其领属划
分则可以分为太岁、月令和干支五行三大系统。在太岁的系统中,所有神煞的吉凶都以祂们和太岁的关系
而定,与太岁相得,便是吉神,如岁德、岁贵、岁禄、岁马、奏书、博士。
&谁冲犯了太岁?
&中传统的民俗相信,一般人年庚,若与值年太岁相同,就称为“犯太岁”;年庚对冲者,则叫“冲太岁
”,无论是那一种,在那一年里就会百事不顺,事业多困厄,身体多病变,因此要安奉太岁星君,以保“本年平
安无事,万事如意,福运亨通。”
&2009年,属相为羊、狗、马、龙的人为犯太岁之年。这几个属相中,又以属相为牛、羊的人,犯太岁最重,属牛
者即为本命年。
&如何安太岁?
先查明太岁神的姓名,写妥太岁符,并在左下角填妥自己的姓名。&
⒉选择黄道吉日(一般都选在正月九日玉皇大帝诞辰之日),把太岁符贴在神明位上。(太岁符可安在厅
堂神明位与灶君神位上)
⒊接著用清茶、四果、红汤圆、面线、点香烛、烧金
(太极金、天金、尺金、寿金) 祭拜安奉之。
在焚香祭拜时,必须默念:“某年某月某日,信士某某某,烧香拜请太岁星君到此安镇,保庛全家平
⒌每月十五日与每年七月十九日(太岁生日)依上述程序,备供品祭拜之。&
⒍谢太岁的仪式,应在每年十二月廿四日送神之日举
行,用清茶与四果拜谢太岁神一年的庛佑,然后撕
符与寿金一起焚烧即可。
自己制作太岁符:
太岁符红纸套印
到文具用品商店去买张大红纸,然后裁成A4纸那样大放入打印机就可以打印了。
打印太岁符(以下是2009年的太岁符)
请太岁符仪式如下:
1.若安奉太岁符请在正月十五之前完成(不到正月请不要安奉因为没到值年太岁没有用的),过后不再安奉。
安奉太岁星君,可安在厅堂、灶君神位,清洁安静之处,放好香炉之后,将太岁符直贴在墙上。
先准备三杯水安放在太岁符前(因为太岁符让你帖在墙上了)四样水果可供苹果,梨,桔子,弥猴桃等.再加一
碗饭,五样不同的供菜.(可用小碗来装)蜡烛一对、香三支、之后诚心上香,并向太岁祈求:太岁星君,今
有某省某市某地信男/信女□□□,今流年本命犯煞星,现向太岁星君诚心祈求,保佑衰气灾劫尽去,化
险为夷,身体健康……等想祈求什么可自行另行话语”。
⒉说好后需请大岁符了,请符之前需上香三柱,三拜
口念安太岁符咒语三次
恭请太岁星君咒,奉请三星照令符,天上日月来拱照,南斗北斗推五行,唵佛显灵赦真令,八卦祖师其中形,玉
旨奉令太岁戊子年,值年星君到此镇,七星五雷护两边,六甲神将到宫前,六丁天兵守后营,天官赐福神共降,
招材进宝聚当明,一心三下拜,拜请太岁星君保平安,镇宅光明人尊敬,合家平安万事兴,保命护身且镇宅,急
说好后,待香烛烧至一半时,将三杯水轮流撒在地上(如果是新房可倒在厨房水盆中)安奉太岁的亦式和请
太岁符完毕了.然后拿下墙中太岁符帖至家中或放在自已皮包中,或用黄袋装之挂在脖子上也可.总之不要
让他破了.水果饭菜可让家里人吃或自已吃.原未点完香烛可用红纸包一下.投入清净之处(如江河等)切记
不要丢入垃圾箱不净之处.
3、年末一定要酬谢神恩保佑。可于本年农历十二月廿四日早上,宜用如上一样供品拜谢太岁星君一年来
的关心照顾平安。供奉完毕后取下太岁符拿个换盆或瓷盆中焚化之(焚化于大门外),即万事大吉。
年若有家人再冲犯太岁,必须另行安奉太岁符。
注意:我虽提供大家打印太岁符,但必须到本年(正月初一后)安奉太岁和请太岁符,此太岁符才会有太岁降
临庇佑你.如果不请佩戴身上或放在家中是没有用的切记。
犯太岁的人的注意事项:
1)经营事业要采守势。
2)做人要谦虚,礼貌。
3)做事情要谨慎。
4)注意饮食。
5)身体不适要及时就医。
6)开车走路要小心平时要多去寺庙,念忏悔文:往昔所造诸
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罪障皆忏悔多拜佛,念佛,多行善布施。
温馨提示:
以上是关于木雕铜雕玻璃钢六十甲子 太岁星君 癸丑太岁朱得大将军
道教神像的详细介绍,
产品由莆田市阳航工艺品有限公司为您提供,如果您对莆田市阳航工艺品有限公司产品信息感兴趣可以
,您也可以查看更多与
相关的产品!
附件下载:
何才城先生
联系我时务必告知是在世界工厂网上看到的!
企业名称:
企业商铺:
联系地址:福建省莆田市-中国 福建 莆田市荔城区 莆田市黄石镇黄石工业园
按字母分类: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会员负责,世界工厂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世界工厂网不涉及用户间因交易而产生的法律关系及法律纠纷,纠纷由您自行协商解决。
友情提醒:本网站仅作为用户寻找交易对象,就货物和服务的交易进行协商,以及获取各类与贸易相关的服务信息的平台。为避免产生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夸张的描述、私人银行账户等都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采购商谨慎对待,谨防欺诈,对于任何付款行为请您慎重抉择!如您遇到欺诈等不诚信行为,请您立即与世界工厂网联系,如查证属实,世界工厂网会对该企业商铺做注销处理,但世界工厂网不对您因此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
联系方式:是处理侵权投诉的专用邮箱,在您的合法权益收到侵害时,欢迎您向该邮箱发送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给您答复,感谢您对世界工厂网的关注与支持!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转载:北京周易风水汪新博(羊年选吉时来安奉太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北京汪新博/文
& & & 今天北京汪新博就和朋友们谈谈羊年(2015年)何时选吉时来安奉太岁,中国人都知道“太岁头上不可动土”这句话,那么什么是太岁呢?每年都有一个太岁值守,2015羊年是乙未太岁杨仙大将军(沙中金),北京汪新博解析给你听:一、北京汪新博解析什么是太岁?太岁为年中天子,切不可冲犯。在民间历来传有安奉太岁星君之法,请安太岁符以求犯太岁之年平安无事,工商顺利,家庭和合,出入通达,五谷丰登,福运亨通。鹤今在民间供奉太岁星之法的基础上传授大家如何二、北京汪新博解析2015羊年哪些人应该安奉太岁?凡是属羊、属牛、属鼠、属狗、属虎的朋友,不论男女,也不论年龄,都要安奉太岁;冲犯太岁者最好还要选吉时来安奉太岁,祈求平安好运,万事如意,财运亨通。其他属相的朋友,北京汪新博也建议你最好要安奉太岁,以求趋利避害。三、北京汪新博解析如何供奉太岁星君? 安奉太岁星君可在客厅,神佛同位,灶君之位,清静清洁之处即可。安奉太岁星君应选择吉日良辰,一般在正月初九玉皇圣诞及正月十五上元赐福天官圣诞安放。要备好香烛,太岁金,太极金寿金。果品敬奉。焚香礼拜太岁星君降临家中,镇宅押煞。所供之物不求数多,只在心诚。安奉好后,可燃放炮竹。 另应于每月农历十五日及七月十九日太岁星君统一生日,供奉祭拜。盖太岁星君生前皆为忠臣孝子,仁人义士。应诚心叩拜。 谢太岁是在每年年终十二月二十四日晨,用香花,清茶,寿金,太岁金,果品等来答谢太岁星君一年的照顾,祭拜完后取下太岁符连同寿金一起焚化。具体安奉方式有二种传统的形式可选择,一是“压岁”,一是“拜岁”。 “压岁”:是将自己的生辰八字写在金纸上,然后将之放在太岁神像的座下,俗称“压岁”,且一年后还要去还岁。过去也有把生辰八字用49个铜钱压着,也称“压岁”。近年来,很多朋友选用北京汪新博的平安锦囊,获得相当灵验的收效。 “拜岁”:俗称拜太岁。这种做法是只要将自己的生辰八字写在金纸上,再向着太岁前求拜,而后焚化之即可。 安奉太岁宜用清茶三杯、鲜花一束、四色果(如柑、桔、橙及柿)、红鸡蛋、面线、香烛、太极金、天金、尺金、寿金。犯太岁、冲太岁或刑太岁者若能在住家悬挂经过退磁加持的水晶球,调聚青龙镇白虎的威力,定能逢凶化吉,保佑免年平安。北京汪新博特别提醒:1、安奉了太岁,也就摆脱了一切不利自己的因素,在新年中,迎接财神又是一个非常重要形式,决不可马虎轻视。2、冲犯太岁者还可以请阴阳太岁符化解:A、阴阳和化以正,太岁符分阴阳,男士请阴符、女士请阳符,勿请错了符咒。一些太岁符阴阳不分,是不正规的。北京汪新博提醒朋友们要留意。B、值年太岁每年不同,阴阳太岁符不可跨年使用,必须使用当年的太岁符化解犯太岁。太岁符年底必须焚化谢太岁的,可在农历年的腊月23日或24日焚化谢太岁。 & C、除请阴阳太岁符化解犯太岁之外,犯太岁者还应该适时拜太岁,祈求太岁神保佑流年平安吉祥,趋吉避凶,消灾免祸。可就近去太岁庙拜太岁。D、如果你的事业财运不佳、情缘婚姻不好,那么北京汪新博建议你抓紧调理吧,除了拜神祭祖、启用相关吉祥物,还需要调理自身和屋宅风水。 北京汪新博解析附录:六十太岁星君姓名
& 天体中的五个星球放射,对地球不断的发生干扰,这个干扰的性质,就定名为天干。虽然五星是由金、木、水、火、土五个代表,但五行不够说明天干的阴阳全部意义。所以,每个由两位来代表,这十个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它们代表的意义是,甲、丙、戊、庚、壬分别代表五行木、火、土、金、水的原素,乙、丁、己、辛、癸分别代表五行木、火、土、金、水的原质。  地支共有十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代表了地球本身的放射能,与天干交互作用影响,而形成了天地间变动的法则。十二地支代表了一年的十二个月,在十二辟卦中已说到了。十二地支同时代表了一日的十二个时辰,每一时辰有两小时。十二地支同时也代表着十二个不同的年代,在天地间不停地运转着。十二地支与十天干配合,每六十年循环一个周期,称为六十花甲。  天干地支是一门伟大的学问,这门学问,对物质文明而言,是超然独立的,所以中国以往的年代,不论人事的兴衰,帝位的转移,一律采用干支为年的代表。天干地支所代表的宇宙,道家称为“造化洪炉”。人类在这个洪炉中,不过是一点点渣子而已,所以人死了,称为“物化”或“羽化而登仙”。  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按顺序两两相配, 从甲子到癸亥, 共六十个组合, 故称六十甲子。又每两组配一纳音五行, 到底是什么意思, 至今对我国学术界是一个谜。按道教经典记载:太岁星君为六十花甲子,六十年轮临人间当值,由斗姥天尊统帅,审查人间善恶,司本命祸福。每个人都由自己的太岁星君护守本命,每年都有一个太岁值班。  1、甲子太岁金辨大将军 海中金 (…、、2044、…)  2、乙丑太岁陈材大将军 海中金 (…、、2045、…)  3、丙寅太岁耿章大将军 炉中火 (…、、2046、…)  4、丁卯太岁沈兴大将军 炉中火 (…、、2047、…)  5、戊辰太岁赵达大将军 大林木 (…、、2048、…)  6、已巳太岁郭灿大将军 大林木 (…、、2049、…)  7、庚午太岁王济大将军 路旁土 (…、、2050、…)  8、辛未太岁李素大将军 路旁土 (…、、2051、…)  9、壬申太岁刘旺大将军 剑峰金 (…、、2052、…)  10、癸酉太岁康志大将军 剑峰金 (…、、2053、…)  11、甲戍太岁施广大将军 山头火 (…、、2054、…)  12、乙亥太岁任保大将军 山头火 (…、、2055、…)  13、丙子太岁郭嘉大将军 涧下水 (…、、2056、…)  14、丁丑太岁汪文大将军 涧下水 (…、、2057、…)  15、戊寅太岁鲁先大将军 城墙土 (…、、2058、…)  16、已卯太岁龙仲大将军 城墙土 (…、、2059、…)  17、庚辰太岁董德大将军 白蜡金 (…、、2060、…)  18、辛巳太岁郑但大将军 白蜡金 (…、、2001、…)  19、壬午太岁陆明大将军 杨柳木 (…、、2002、…)  20、癸未太岁魏仁大将军 杨柳木 (…、、2003、…)  21、甲申太岁方章大将军 泉中水 (…、、2004、…)  22、乙酉太岁蒋崇大将军 泉中水 (…、、2005、…)  23、丙戍太岁白敏大将军 屋上土 (…、、2006、…)  24、丁亥太岁封济大将军 屋上土 (…、、2007、…)  25、戊子太岁邹铛大将军 霹雳火 (…、、2008、…)  26、已丑太岁傅佑大将军 霹雳火 (…、、2009、…)  27、庚寅太岁邬桓大将军 松柏木 (…、、2010、…)  28、辛卯太岁范宁大将军 松柏木 (…、、2011、…)  29、壬辰太岁彭泰大将军 长流水 (…、、2012、…)  30、癸巳太岁徐单大将军 长流水 (…、、2013、…)  31、甲午太岁章词大将军 沙中金 (…、、2014、…)  32、乙未太岁杨仙大将军 沙中金 (…、、2015、…)  33、丙申太岁管仲大将军 山下火 (…、、2016、…)  34、丁酉太岁唐查大将军 山下火 (…、、2017、…)  35、戊戍太岁姜武大将军 平地木 (…、、2018、…)  36、已亥太岁谢太大将军 平地木 (…、、2019、…)  37、庚子太岁卢秘大将军 壁上土 (…、、2020、…)  38、辛丑太岁杨信大将军 壁上土 (…、、2021、…)  39、壬寅太岁贺谔大将军 金箔金 (…、、2022、…)  40、癸卯太岁皮时大将军 金箔金 (…、、2023、…)  41、甲辰太岁李诚大将军 佛灯火 (…、、2024、…)  42、乙巳太岁吴遂大将军 佛灯火 (…、、2025、…)  43、丙午太岁文哲大将军 天河水 (…、、2026、…)  44、丁未太岁缪丙大将军 天河水 (…、、2027、…)  45、戊申太岁徐浩大将军 大驿土 (…、、2028、…)  46、已酉太岁程宝大将军 大驿土 (…、、2029、…)  47、庚戍太岁儿秘大将军 钗钏金 (…、、2030、…)  48、辛亥太岁叶坚大将军 钗钏金 (…、、2031、…)  49、壬子太岁丘德大将军 桑松木 (…、、2032、…)  50、癸丑太岁朱得大将军 桑松木 (…、、2033、…)  51、甲寅太岁张朝大将军 大溪水 (…、、2034、…)  52、已卯太岁万清大将军 大溪水 (…、、2035、…)  53、丙辰太岁辛亚大将军 沙中土 (…、、2036、…)  54、丁巳太岁杨彦大将军 沙中土 (…、、2037、…)  55、戊午太岁黎卿大将军 天上火 (…、、2038、…)  56、已未太岁傅赏大将军 天上火 (…、、2039、…)  57、庚申太岁毛梓大将军 石榴木 (…、、2040、…)  58、辛酉太岁石政大将军 石榴木 (…、、2041、…)  59、壬戍太岁洪充大将军 大海水 (…、、2042、…)  60、癸亥太岁虞程大将军 大海水 (…、、2043、…)  北京汪新博提醒你:关注国学易经风水,分享传递正能量!北京汪新博唯一联系方式:预约邮箱: ; & & &QQ; & & & & & &手机: & &
&微信号: & bj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下一篇&&&&
评论审核中请稍后...
评论审核中请稍后...
还没有评论哦,&
凤凰博报用户登录
支持更多帐号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亲,您在凤凰博报的用户名为
绑定凤凰帐号
欢迎您来我的凤凰博客!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编辑推荐 13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转载]天干地支常识(转摘)
一、干支为何物?
  十天干:、、、、、、、、、。
  十二:、、、、、、、、、、、。
  传说天干地支是黄帝时候的大挠氏所创。其在运用中有许多神奇的地方,这对现代人来说还是个迷!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那么,干支纪法的发明者究竟是谁呢?
  虽然有以下一些说法来考证干支的起源,但是究竟是谁发明?最早出现于何时?始终都是一个谜。
  大约在战国末年,依据各国史官长期积累下来的材料编成的史书《世本》说:“容成作历,大桡作甲子”,“二人皆黄帝之臣,盖自黄帝以来,始用甲子纪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看来干支是大挠创制的,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
  《三命通会》论支干源流曰:夫干犹木之干,强而为阳;支犹木之枝,弱而为阴。昔盘古氏明天地之道,达阴阳之变为三才。首君以天地既分之后,先有天而后有地,由是气化而人生焉,故天皇氏一姓十三人,继盘古氏以治,是曰天灵淡泊,无为而俗自化,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其十干曰:于逢、旃蒙、柔兆、疆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昭阳;十二支曰:困敦、赤奋若、摄提格、单于、执徐、大荒落、敦洋、协洽、滩、作噩、阉茂、大渊献。蔡邕独断曰:“干,干也。其名有十,亦曰十母,即今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是也;支,枝也。其名十有二,亦曰十二子,即今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谓之天皇氏者,取其天开于子之义也;谓之地皇氏者,取其地辟于丑之义也;谓之人皇氏者,取其人生于寅之义也。故干支之名在天皇时始制,而地皇氏则定三辰,道分昼夜,以三十日为一月,而干支始各有所配。人皇氏者,主不虚王,臣不虚贵,政教君臣所自起,饮食男女所自始,始得天地之气而有子母之分,于是干支始有所属焉。至于伏羲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中观万物与人,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以作甲历而文字生焉。逮及黄帝授河图,见日月星辰之象,于是始有星官之书。命大尧探五行之情,占斗纲所建,于是始作甲子配五行纳音之属。
二、天干寓意
(甲)象草林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又有认为,甲者铠甲也,把万物冲破其甲而突出了。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伸长。乙者轧也。
(丙)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然著见而明。
(丁)壮也,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
(己)起也,纪也,万物仰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又有认为,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明芽。
三、地支寓意
(子)孽也,草木生子,吸土中水分而出,为一阳萌的开始。
(丑)纽也,草木在土中出芽,屈曲着将要冒出地面。
(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着春阳从地面伸展。
(卯)茂也,日照东方,万物滋茂。
(辰)震也,伸也,万物震起而生,阳气生发已经过半。
(巳)起也,万物盛长而起,阴气消尽,纯阳无阴。
(午)仵也,万物丰满长大,阳起充盛,阴起开始萌生。
(未)味也,果实成熟而有滋味。
(申)身也,物体都已长成。
(酉)老也,犹也,万物到这时都犹缩收敛。
(戌)灭也,草木凋零,生气灭绝。
(亥)劾也,阴气劾杀万物,到此已达极点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十天干:甲(ji&#462;)、乙(
y&#464;)、丙(b&#464;ng)、丁(d&#299;ng)、戊(w&)、己(j&#464;)、庚(g&#275;ng)、辛(x&#299;n)、壬(r&n)、癸(gu&#464;)
;十二地支:子(z&#464;)、丑(ch&#466;u)、寅(y&n)、卯(m&#462;o)、辰(ch&n)、巳(s&)、午(w&#468;)、未(w&i)、申(sh&#275;n)、酉(y&#466;u)、戌(x&#363;)、亥(h&i)(注: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天干与五行、方位的关系:
甲为栋梁之木,东方。乙为花果之木,东方。
丙为太阳之火,南方。丁为灯烛之火,南方。
戊为城墙之土,中方。己为田园之土,中方。
庚为斧钺之金,西方。辛为首饰之金,西方。
壬为江河之水,北方。癸为雨露之水,北方。
八卦所对应的五行:
金-乾、兑 乾为天,兑为泽
木-震、巽 震为雷,巽为风
土-坤、艮 坤为地,艮为山
水-坎 坎为水
火-离 离为火
早在公元前2697年,于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我国历法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365.2419
天)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闰月。据记载,公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天干地支,是古人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对古代的中国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所以这些数字被赋于的意思就越来越多了。
古人(一说黄帝)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是59天的概念。12个朔望月大体上是354天多(与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个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记法(十天干),产生阴阳合历,发展出现在的天干地支;较为成熟时应该是在夏商周三代。
五行:属木
性别:属阳
方位:东方
气:长生在亥,沐浴在子,冠带在丑,临官在寅,帝旺在卯(以上为气之盛);
衰于辰,病于己,死于午,墓于未,绝于早,胎于酉,养于(以上为气之衰)。
势:旺于春(最旺),相于冬(次旺);
休于夏(衰),囚于四立前各十八天(次衰);
死于秋(最衰),按四立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生:甲生丙丁已午;
壬癸亥子生甲。
克甲:克戊己辰戌丑未;
庚辛申酉克甲。
合:甲己相合。
化:日干为甲,逢己土,在辰戌丑未月则化土。
生甲 癸巳甲生病
甲克、合甲己未甲克墓
阳木囚于立秋前十八天甲午甲生死
甲克戊辰甲克衰
五行:属木
性别:属阴
方位:东方
气:长生在午,沐浴在巳,冠带在辰,临官在卯,帝旺在寅(以上为气之盛);
衰于丑,病于子,死于亥,墓在戌,绝于酉,胎于申,养于未(以上为气之衰)。
势:旺于春(最旺),相于冬(次旺);
休于夏(衰),囚于四立前各十八天(次衰),死于秋(最衰)。
生:乙生丙丁巳午;
壬癸亥子生乙。
克:乙克戊己辰戌丑未;
庚辛申酉克乙。
合:乙庚相合
化:日干为乙,逢庚金,在巳酉丑申月则化金。
生乙癸酉克乙绝
克乙、合乙庚申克乙胎
阴木死于秋乙己乙生沐浴
合乙、合乙庚辰乙克冠带
五行:属火
性别:属阳
方位:南方
气:长生在寅,沐浴在卯,冠带在辰,临官在巳,帝旺在午(以上为气之盛);
衰于未,病于申,死于酉,墓于戌,绝于亥,胎于子,养于丑(以上为气之衰)。
势:旺于夏(最旺),相于春(次旺);
休于四立前各十八天(衰)囚于秋(次衰),死于冬(最衰)。
生:丙生戊己辰戌丑未;
甲乙寅卯生丙。
克:丙克庚辛申酉;
壬癸亥子克丙。
合:丙辛相合
化;日干为丙,逢辛金,在亥申子辰月则化水。
克丙壬申丙春病
丙克、合丙辛亥克丙绝
阳火死于冬丙子克丙胎
克丙壬辰丙生冠带
五行:属火
性别:属阴
方位:南方
气:长生在酉,沐浴在申,冠带在未,临官在午,帝旺在巳(以上为气之盛);
衰于辰,病于卯,死于寅,墓于丑,绝于子,胎于亥,养于戌(以下为气之衰)。
势:旺于夏(最旺),相于春(次旺);
休于四立前各十八天(衰),囚于秋(次衰),死于冬(最衰)。
生:丁生戊己辰戌丑未;
甲乙寅卯生丁。
克:丁克庚辛申酉;
壬癸亥子克丁。
合:丁壬相合
化:日干为丁,逢壬水在亥卯未寅月则化木。
同丁丁卯生丁病
克丁、合丁壬寅生丁死
阴火相于春丁亥克丁胎
生丁甲辰丁生衰
五行:属土
性别:属阳
方位:中央
气:长生在寅沐浴在卯,冠带在辰,临官在巳,帝旺在午(以上为气之盛);
衰于未,病于申,死于酉,墓于戌,绝于亥,胎于子,养于丑(以上为气之衰)。
势:旺于四立前各十八天(最旺),相于夏(次旺),休于秋(衰),囚于冬(次衰),死于春(最衰)。
生:戊生庚辛申酉;
丙丁巳午生戊。
克:戊克壬癸亥子;
甲乙寅卯克戊。
合:戊癸相合
化:日干为戊,逢癸水,在寅午戌巳月则化火。
生戊丙寅克戊长生
戊克、合戊癸巳生戊临官
阳土相于夏戊午生戊帝旺
生戊丙辰同戊冠带
五行:属土
性别:属阴
方位:中央
气:长生在酉,沐浴在申,冠带在未,临官在午,帝旺在巳(以上为气之盛);
衰于辰,病于卯,死于寅,墓于丑,绝于子,胎于亥,养于戌(以上为气之衰)。
势:旺于四立前各十八天(最旺),相于夏(次旺),休于秋(衰),囚于冬(次衰),死于春(最衰)。
生:己生庚辛申酉;
丙丁巳午生己。
克:己克壬亥子;
甲乙寅卯克己。
合:甲己相合。
化:日干为巳,逢甲木,在辰戌丑未月,则化为纯土。
己克丁午生己临官
己生辛未同己冠带
阴土旺于立秋前十八天己巳生己旺
同己戊辰同己衰
五行:属金
性别:属阳
方位:西方
气:长在在巳,沐浴在午,冠带在未,临官在申,帝旺在酉(以上为气之盛);
衰于戌,病于亥,死于子,墓于丑,绝于寅,胎于卯,养于辰(以上为气之衰)。
势:旺于秋(最旺),相于四立前各十八天(次旺),休于冬(衰),囚于春(次衰),死于夏(最衰)。
生:庚生壬癸亥子,
戊己辰戌丑未生庚。
克:庚克甲乙寅卯;
丙丁巳午克庚。
合:乙庚相合
化:日干为庚,逢乙木,若在巳酉丑申月,则花为纯金。
庚克乙巳克庚生
合庚、庚克乙酉同庚旺
阳金旺于秋庚申同庚临官
同庚庚辰生庚养
五行:属金
性别:属阴
方位:西方
气:长生在子,沐浴在亥,冠带在戌,临官在酉,帝旺在申(以上为气之盛);
衰于未,病于午,死于巳,墓于辰,绝于卯,胎于寅,养于丑(以上为气之衰)。
势:旺于秋(最旺),相于四位前各十八天(次旺),休于冬(衰),囚于春(次衰),死于夏(最衰)。
生:辛生壬癸亥子;戊己辰戌丑未生辛。
克:辛克甲乙寅卯;丙丁巳午克辛。
合:丙辛相合。
化:日干为辛,逢丙火,在申子辰亥月则化水。
辛克甲申同辛旺
克辛、合辛丙子辛生生
阴金休于冬辛亥辛生沐浴
辛生壬辰生辛墓
五行:属水
性别:属阳
方位:北方
气:长生在申,沐浴在酉,冠带在戌,临官在亥。帝旺在子(以上为气之盛);
衰于丑,病于寅,死于卯,墓于辰,绝于巳,胎于午,养于未(以上为气之衰)。
势:旺于冬(最旺),相于秋(次旺)休于春(衰),囚于夏(次衰),死于四立前各十八日(最衰)。
生:壬生甲乙寅卯;庚辛申酉生壬。
克:壬克丙丁巳午;戊己辰戌丑未克壬。
合:丁壬相合。
化:日干为壬,逢丁火,在亥卯未寅月则化为木。
壬生甲寅壬生病
壬克、合壬丁卯壬生死
阳水休于春壬午壬克胎
壬生甲辰克壬墓
五行:属水
性别:属阴
方位:北方
气:长生在卯,沐浴在寅,冠带在丑,临官在子,帝旺在亥(以上为气之盛);
衰于戌,病于酉,死于申,墓于未,绝于午,胎于巳,养于辰(以上为气之盛)。
势:旺于冬(最旺),相于秋(次旺),休于春(衰),囚于夏(次衰),死于四立前各十八天(最衰)。
生:癸生甲乙寅卯;庚辛申酉生癸。
克:癸生丙丁巳午;戊己辰戌丑未克癸。
合:戊癸相合
化:日干为癸,逢戊土,在寅午戌巳月则化火。
同癸癸巳癸克胎
克癸、合癸戊午癸克绝
阴水囚于夏癸巳癸克胎
癸克丙辰克癸养
五行:属水
性别:属阴
方位:北方
月令:十一月
节气:大雪为子月节;冬至为子月气。
生:子生甲乙寅卯;庚辛申酉生子。
克:子克丙丁己午;戊己辰戌丑未克子。
合:子丑相合
刑:子卯相刑
冲:子午相冲
害:子未相害
三合:申子辰合成水局
方合:亥子丑合为北方
子生 甲申生子,与子三合成水局
子克丙子十一月,大雪至小寒,阴水,藏癸
子克丁丑克子,合子,又会北方
子克丁未克子,害子
五行:属土
性别:属阴
方位:中央
月令:十二月
节气:小寒为丑月节;大寒为丑月气。
藏干:己癸辛
生:丑生庚辛申酉;丙丁己午生丑。
克:丑克壬癸亥子;甲乙寅卯克丑。
合:子丑相合
刑:酉戌相刑
冲:丑未相冲‘
害:丑午相害
三合:乙酉丑合成金局
方合:亥子丑合为北方
丑克癸酉与丑三合成金局,丑生
克丑乙丑阴土,十二月,小寒至立春,藏己辛癸
生丑丙子丑克,合丑
克丑甲午生丑,害丑
五行:属木
性别:属阳
方位:东方
月令:正月
节气:立春为寅月节,雨水为寅月气。
藏干:甲丙戊
生:寅生丙丁巳午,壬癸亥子生寅。
克:寅克戊己辰戌丑未,庚辛申酉克寅。
合:寅亥相合
刑:寅巳相刑
冲:寅申相冲
害:寅巳相害
三合:寅午戌合成火局
方合:寅卯辰合为东方
比寅乙巳寅生,害寅,刑寅
寅克戊寅正月,立春至惊蛰阳木,藏甲内戊
克寅庚申克寅,冲寅
寅生丁亥生寅,合寅
五行:属木
性别:属阴
方位:东方
月令:二月
节气:惊蛰为卯月节;春分为卯月气。
生:卯生丙丁己午;壬癸亥子生卯。
克:卯克戊己辰戌丑未;庚辛申酉克卯
合:卯戌相合
刑:子卯相刑
冲:卯酉相冲
害:卯辰相害
三合:亥卯未合成木局
方合:寅卯辰合为东方
卯生丙子生卯,刑卯
克卯辛卯二月,惊蛰至清明,阴木,藏乙
生卯壬辰与卯合为东方,害卯,卯克
卯克己酉克卯,卯冲
五行:属土
性别:属阳
方位:中央
月令:三月
节气:清明为辰月节,谷雨为辰月气。
藏干:戊乙癸
生:辰生庚辛申酉;丙丁已午生辰。
克:辰克壬癸亥子;甲子寅卯克辰。
合:辰酉相合
刑:二辰自刑
冲:辰戌相冲
害:卯辰相害
三合:申子辰合成水局
方合:寅卯辰合为东方
生辰丁酉辰生,合辰
克辰申辰三月,清明至立夏,阳土,藏戊乙癸
辰克壬戌比辰,冲辰
五行:属火
性别:属阳
方位:南方
月令:四月
节气:立夏为巳月节;小满为巳月气。
藏干:丙戊庚
生:巳生戊己辰戌丑未;甲乙寅卯生巳。
克:巳克庚辛申酉;壬癸亥子克巳。
合:巳申相合
刑:寅己相刑巳申相刑
冲:已亥相冲
害:寅巳相害
三合:巳酉丑合成金局
方合:己午未合为南方
巳生戊寅生巳刑巳,害巳,
比巳丁己四月,立夏至芒种,阳火,藏丙戊庚
克巳壬申巳克,合巳
巳克辛亥克巳,冲巳
五行:属火
性别:属阴
方位:南方
月令:五月
节气:芒种为五月节夏至为五月气
藏干:丁己
生:午生戊己辰戌丑未;甲乙寅卯生午
克:午克庚辛申酉;壬癸亥子克午
合:午未相合
刑:二午自刑
冲:子午相冲
害:丑午相害
三合:寅午戌合成火局
方合:巳午未合为南方
午克辛丑午生,害午
生午甲午五月,芒种至小暑,阴火,藏丁己
克午壬子克午,冲午
比午丁未午生,合午,与午合为南方
五行:属土
性别:属阴
方位:中央
月令:六月
节气:小暑为未月节;大暑为未月气。
藏干:己丁乙
生:未生庚辛申酉;丙丁已午生未。
克:未克壬癸亥子;甲乙寅卯克未。
合:午未相合
刑:戌未相刑
冲:丑未相冲
害:子未相害
三合:亥卯未合成木局
方合:巳午未合为南方
生未丙戌比未,刑未
克未乙未六月,小暑至产秋,阴土,藏乙丁己
未生辛丑比未,冲未
比未戊子未克,害未
五行:属金
性别:属阳
方位:西方
月令:七月
节气:立秋为申月节,处暑为申月气。
藏干:戊庚壬
生:申生壬癸亥子;戊己辰戌丑未生申。
克:申克甲乙寅卯;丙丁己午克申。
合:巳申相合
刑:巳申相刑
冲:寅申相冲
害:申亥相害
三合:申子辰合成水局
方合:申酉戌合为西方
申克乙亥申生,害申
申克甲申七月,立秋至白露,阳金,藏戊庚壬
生申己巳克申,合申,刑申
克申丙寅申克,冲申
五行:属金
性别:属阴
方位:西方
月令:八月
节气:白露为酉月节;秋分为酉月气。
生:酉生壬癸亥子;戊己辰戌丑未生酉。
克:酉克甲乙寅卯;丙巳午克酉。
合:辰酉相合
刑:二酉自刑
冲:卯酉相冲
害:酉戌相害
三合:巳酉丑合成金局
方合:申酉戌合为西方
克酉丙辰生酉,合酉
克酉丁酉八月,白露至寒露,阴金,藏辛。
酉生癸卯酉克,冲酉
酉生壬戌生酉,害酉,与酉合为西方
五行:属土
性别:属阳
方位:中央
月令:九月
节气:寒露戌月节,霜降为戌月气。
藏干:戊辛丁
生:戌生庚辛申酉;丙丁巳午生戌。
克:戌克壬癸亥子;甲乙寅卯克戌。
合:卯戌相合
刑:丑刑戌戌刑未
冲:辰戌相冲
害:酉戌相害
三合:寅午戌合成火局
方合:申酉戌合为西方
戌克癸卯克戌,合戌
戌克壬戌九月,寒露至立冬,阳土,藏戊辛丁
生戌丙辰比戌,冲戌
生戌丁酉戌生,害戌,与戌合为西方
五行:属水
性别:属阳
方位:北方
月令:十月
节气:立冬为亥月节,小雪为亥月气。
藏干:壬甲
生:亥生甲乙寅卯;庚辛申酉生亥。
克:亥克丙丁巳午;戊己辰戌丑未克亥。
合:寅亥相合
刑:二亥自刑
冲:已亥相冲
害:申亥相害
三合:亥卯未合成木局
方合:亥子丑合为北方
克亥戊寅亥生,合亥
比亥癸亥十月,立冬至大雪,阳水,藏壬甲
亥克丙申生亥,害亥
比亥癸巳亥克,冲亥
1简介2来源3历史演变4含义5作用6与夏历的关系
“干支”,即“天干地支”的简称。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
  天干地支ti&#257;n&g&#257;nd&zh&#299;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辞源”里说,“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枝”。
  十天干:甲(ji&#462;)、乙(y&#464;)、丙(b&#464;ng)、丁(d&#299;ng)、戊(w&)、己(j&#464;)、庚(g&#275;ng)、辛(x&#299;n)、壬(r&n)、癸(gu&#464;);十二地支:子(z&#464;)、丑(ch&#466;u)、寅(y&n)、卯(m&#462;o)、辰(ch&n)、巳(s&)、午(w&#468;)、未(w&i)、申(sh&#275;n)、酉(y&#466;u)、戌(x&#363;)、亥(h&i)(注: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
  早在公元前2697年,于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根据《五行大义》中记载,干支是大挠创制的。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
    我国历法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365.2419
天)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闰月。据记载,公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天干地支,是古人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对古代的中国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所以这些数字被赋予的意思就越来越多了。
  古人(一说黄帝)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是59天的概念。12个朔望月大体上是354天多(与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个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记法(十天干),产生阴阳合历,发展出现在的天干地支;较为成熟时应该是在夏商周三代。
  它源自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是为“河图”。
  河图和洛书,乃由天象观察中产生的,在三代时期就成为帝王的宝贵之物。河图和洛书构造简明,它是中国古代的文化基石之一。清代经学家廖平,曾将诗经,易经,内经三者反复印证,证实了内经的理论本于易经,而易经之数理又取则于河洛。
  河图以十数合五方,五行,阴阳,天地之象。图式以白圈为阳,为天,为奇数;黑点为阴,为地,为偶数。并以天地合五方,以阴阳合五行,所以图式结构分布为:
  一与六共宗居北方,因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二与七为朋居南方,因地二生炎,天七成之;三与八为友居东方,因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四与九同道居西方,因地四生金,天九成之;五与十相守,居中央,因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河图乃据五星出没时节而绘成。五星古称五纬,是天上五颗行星,木曰岁星,火曰荧惑星,土曰镇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五行运行,以二十八宿舍为区划,由于它的轨道距日道不远,古人用以纪日。五星一般按木火土金水的顺序,相继出现于北极天空,每星各行72天,五星合周天360度。由此可见,河图乃本五星出没的天象而绘制,这也是五行的来源。因在每年的十一月冬至前,水星见于北方,正当冬气交令,万物蛰伏,地面上唯有冰雪和水,水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七月夏至后,火星见于南方,正当夏气交令,地面上一片炎热,火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三月春分,木星见于东方,正当春气当令,草木萌芽生长,所谓“春到人间草木知”,木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九月秋分,金星见于西方,古代以多代表兵器,以示秋天杀伐之气当令,万物老成凋谢,金行由此而成。五月土星见于中天,表示长夏湿土之气当令,木火金水皆以此为中点,木火金水引起的四时气候变化,皆从地面上观测出来的,土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
  补充典故:
  相传黄帝时代,因有蚩尤神扰乱,黄帝忧民之若,遂与蚩尤大战於涿鹿之野,流血百里不能治之,黄帝于是斋戒沐浴、筑坛祀天、方丘礼地。天乃降十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帝乃将十干圆布像天形,十二支方布像地形,始以干为天,支为地,然后乃能治之。后有大挠氏将十天干、十二地支分配成六十甲子,并以黄来开国日定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此为天干地支之由来。
  中国古代纪年方法在汉武帝以前主要是使用干支纪年和帝王纪年。
  当时的干支 主要是用在天文观测,历法和年岁的命名上。
古今对应:
   当时使用的岁星体系和现在的干支体系存在着如下对应关系:
  甲:焉逢
  乙:端蒙
  丙:游兆
  丁:强梧
  戊:徒维
  己:祝犁
  庚:商横
  辛:昭阳
  壬:横艾
  癸:尚章
  子:困敦
  丑:赤奋若
  寅:摄提格
  卯:单阏
  辰:执徐
  巳:大荒落
  午:敦牂
  未: 协洽
  申:涒滩
  酉:作噩
  戌:阉茂
  亥:大渊献
  &#9650;干者犹树之干也。
  甲:像草木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
  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燃着,见而光明。
  丁: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盛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繁荣。
  己:起也,纪也,万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萌芽。
  &#9650;支者犹树之枝也。
  子:孳也,阳气始萌,孳生于下也。
  丑:纽也,寒气自屈曲也。
  寅:髌也,阳气欲出,阳尚强而髌演于下。
  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
  辰:伸也,万物舒伸而出。
  巳:巳也,阳气毕布已矣。
  午:仵也,阴阳交相愕而仵。
  未:眛也,日中则昃,阳向幽也。
  申:伸束以成,万物之体皆成也。
  酉:就也,万物成熟。
  戌:灭也,万物灭尽。
  亥:核也,万物收藏,皆坚核也。
  ——可推算中国历史年代
  考古发现,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时的一块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当时的日历。这也说明在商朝时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日了。根据考证,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曾发生一次日食。这是中国使用干支纪日的比较确切的证据。而使用皇帝年号纪年则是汉武帝时期的建元年号。
  干支法在中国古代一直使用,从未间断。因此对研究历史非常有帮助,非常容易推算历史时间。
  如《冯婉贞》:“咸丰庚申,英法联军白海入侵。”咸丰,皇帝年号;庚申,干支纪年。
  【作用】
  干支心解
  (案:此文系《大易识阶》部分内容,为它书所不见。)
  经天纬地
  文以载道。文字是用来承载道体的,天干与地支同样也具有承载作用。天干承载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载的是地之道;故知天干是入天之通道,地支是法地之通道。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运。天道和地道决定着人道,故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天地定位,干支以定时空,时空以定世界。干象天而支象地,万物虽然都长在地上,但是万物的生长却离不开天。
  研究易,大都从卦开始。其实从历史上看,干支出现的时间更早。
  干支是经纬之学!经,贯穿南北,连接上下;纬,贯穿东西,连接左右。
  干支,干象天而支象地。道法自然,法天象地,顶天立地,经天纬地。
  经天纬地,必作于细。生命的质量取决于对细节的尊重。干支,是应用易学的根本。《奇门大全&序》:“支干者,阴阳之变化也;阴阳者,生死之玄关也。”易学研究中,绝大部分应用易学流派都是依靠干支来作为基础应用单位的。可是,很多研究易学的人却对干支缺少关注,这是最大的通病。
  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很好的基础,是建不起来摩天大厦的。十天干,十二地支,字字都具有无量义,妙不可言!通过干支就可以推演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如果对干支没有深刻的了解,没有相应,那就是无根之草,无源之水。很多人都是贪图一时的成就,根本不知道追本溯源,导致了食而不化,缘木求鱼的结果,既耗时又费力,咎由自取。
  难怪明代的王船山说:害莫大于肤浅!
  天上人间
  天干有十个,是五行的两极之道,亦即是五行的阴阳变化;而地支是阴阳之道产生变化而成十二位。至于这些名称的由来,与《周易》没有多少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易学的另一种系统。
  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组合,就形成了六十甲子。六十甲子用以阐述天人之学。
  相传,六十甲子与二十八宿均由斗姆娘娘掌管,六十甲子太岁是姜子牙封神而定。但其原始出处,就跟“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无法考证清楚。
  《世本》曰:“容成造历,大桡作甲子。”从文献记载来看,黄帝时代就有十二地支,都代表着每年十二个不同的月令、节令。殷商时期出现了甲、乙、丙、丁等十个计算和记载数目的文字,称为天干,并与地支结合运用(如甲子、乙丑等),用于计年、月、日、时。十二是个特殊的数字,太阳系九大行星,木星对应东方,木星十二年又循环流转回到原位,对应着一个周天。
  十二地支就是十二生肖,十二生肖最早见于世界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小雅&车攻》曰:“吉日庚午,既差我马。”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在湖北出土的上千枝竹简,证明了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开始使用十二生肖;通过文献追溯,从战国秦汉时期的《日书》(放马滩秦简)就有文字内容。
  据说,以十二种动物取代十二地支,来代表十二个月令,是汉朝东方朔的想法。有明确记载的是东汉王充的《论衡&言毒篇》,提到了十二种动物的名称。用十二生肖来计年,也起于东汉。至于为什么要选定十二种动物作标志,最早可能与图腾有关。
  另据北大教授李零考证:干支做盗名,这与金口诀的记载完全相同。
  在干支排序中,天干中甲为第一,地支中子为第一。因为苍天有好生之德,五行中有生发之义的只有木,自此而下,万物生生不息,故天干甲木为首。“水润万物而不争”(《道德经》),因此,在地支中水为第一(详见专述《五行次第》)。故而六十甲子中,甲子排在首位。
  六十甲子,也称为六十花甲子。天地杂物撰之而成的东西,称为花甲;花甲就是不纯的东西。(六十花甲究竟是什么?)不纯是因为有了干和支的结合。花甲也是“玄黄”的进一步阐述,《易&坤&文言》曰:“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干支,是应用易学在实践方面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很多事物的发展规律都是通过它来认知的。现代社会讲求人性化,以人为本,强调人本位。对待干支也一定要赋予人性化。
  古人早已如此对待了。
  北京白云观是中国道教协会所在地,在它的元辰殿中,供有六十甲子太岁名字和肖像。
  六十甲子,不管是文官或是武将,统称大将军。太岁,为每年行年干支的称谓;例如今年是二&#9675;&#9675;七年,太岁为丁亥。
  甲子太岁称金辩大将军,甲申(二&#9675;&#9675;四年)太岁是高赓,乙酉(二&#9675;&#9675;五年)太岁是蒋专……,每年都有太岁具名可拜。因此拜太岁时,要知道拜的是谁。
  六十甲子各自有其名,并对应不同的人物典故。有了名字后,就有了人本位,具备了人性。(关于干支的排序以及阴阳配置问题,参见本书《也说同性恋》一文)
  知性好相处
  易学的思维方法就是“类象”,八卦和干支及其含义都是类象的结果。对干支的理解与演绎也要通过这种思维方法来了解。
  一滴水含三千大千世界,每个干支的含义有无数,不能生硬地去理解。生硬的结果,就是名实不符,名实不符就会造成混乱。了解干支,就跟了解人性一样,知性才能好相处。
  干支含有种种特定信息,大无不包,细无不化。例如:从性情来说,甲,个性刚直,自律严厉,具统帅之魄力,有威性,能被多数人信赖;乙,外表懦弱谨慎,内心执拗,保守,拘泥于事物,如此等等。
  甲木,属于阳木性人,主仁德、正直、有主意、能忍辱、有魄力、担当力、坚强。强调做人不但要有胆力,还要能够出类拔萃。
  十二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实就是十二生肖,这在中国无人不知,但却很少有人了解它的本源和含义。
  关于地支藏象的内容,非常有趣。其中每一个都代表什么?其作用是什么?这些都是易学的基础内容。
  地支藏象——
  子水,代表贼盗,又代表技术性的职业、机密文件、钥匙、跟机密性的器械相关的事物。水是流动的,引申为流动性的行业,也可指代一个人没有主见,喜欢随波逐流,也可以代表一个人机敏;若水泛滥,则代表人狡猾,或感情泛滥,等等。子水多,主情感郁闷,多灾多病。子水为坎卦,坎多则多灾难,为卦象类比所致。
  丑土,代表官人,金融业(如金融、会计、出纳、证券、保险等;也代表证件、票据等),务实而沉默,是领军人物,但不喜权力。丑土亦指怨妇——充满了抱怨的女人;也代表冤仇诅咒。
  寅木,代表官贵,胆大有学识,代表通讯设备、高科技产品,等等。为人乐于冒险,充满激情,领悟能力强,触类旁通。寅见寅,主连蒙带唬,适合作政客。
  卯木,代表车船等交通工具,逢空则代表飞机、网络、信函。例如,发短信就可以用卯来表示。为人体贴和忠诚,喜欢宁静和舒适。卯木多,则主好斗辩论,且婚姻多不和睦;“坤安震杀”之故。
  辰土,代表医巫卜相、宗教等相关之人,引申为执法人士,倔强好斗。性格激昂、强大和独立。
  地支中,只有龙为图腾物,人未曾见。龙为图腾,麒麟也是图腾,因此图腾之物都可以归到龙类,用辰来表征。
  历史上,有多处记载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其中《史记&老子申韩列传》里提到:老子对孔子说,不要一天到晚总是充满斗志想要成就功业,计划着将来如何如何,这样其实无益于自身,并且也恐怕活的不长久,在社会上发展的好,将来会有后遗症。孔子听了他的话,说“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龙可以“乘风云而上天”,年轻的孔子,认为老子深不可测,高不可攀。
  顺便介绍一下:故宫里的角楼,并不是在角落地方就叫做角楼,因为古代建筑都是用木制,为了防火,请龙王来降火,天上二十八宿中的角星对应为龙角,代表着龙,因此就请下角星下界,故名为角楼。角楼是中国的镇城之宝,角楼深刻地体现了“万物各得以生”的五行之和的目的。
  巳火,代表文书信息、惊恐、多疑、多梦,也主迷人、明智和深思熟虑,多疑、倔强。健谈、爱生闷气、比较自私。
  午火,代表文章、文艺,在人性方面,主敏捷但不安定,虚荣急躁,古道热肠,渴望辉煌而动荡的生活;亲情不睦。午火多了为离卦,问婚姻多有离异之相,不离则两地分居。午火叠见,主人精神比较压抑,所以金口诀里有这样的口诀:“午见午,主精神压抑;未见未,主忐忑不安”……这些口诀,自古于书未见,均来自于家学之传承。
  未土:未主口食,多好酒,爱好梦想,多愁善感和利他主义者,缺少独立性,常需要支持。未入坤卦,坤主安宁,二坤叠见则主物极必反。未见未,主忐忑不安。
  申金,是传送之神,主军警政法、执法人士、武术枪械。好奇和调皮,力求出类拔萃。申为坤所在位,叠申相见为断。例如,问婚姻,则主分离。
  酉金,为暗昧之神。代表化妆品、首饰、镜子,美容机构等。在人性方面,主骄傲,有条理和专横,自命不凡。
  美国在海湾战争时,带了好多鸡到战场,这些鸡是为了防备伊拉克的毒气战。酉主暗昧,毒气是暗昧之气,鸡对毒气十分敏感;酉,在内脏代表在肺,肺开窍于鼻,故而鼻子灵。在这一点上,鸡比狗的判断力强。
  酉金重叠,主人精于算计,行事诡秘,多疑,理性思维。
  地支六合中,辰与酉合,是暗合,私下之合,不是光明正大的过程。若问感情,看到辰酉合,就知道是暗合。酉是鸡,辰是龙,“鸡见辰,乱人伦”。掌握了这些金口诀中的基本口诀,很多事情就会迎刃而解。只要真懂干支关系,运用起来就很神奇,入手便得高层次!
  戌土,主玄妙,是非。代表医巫卜相,孤寡之人,宗教之人。在人性方面,主真诚,正直,值得信赖。
  亥水,主赏赐、赠送。在人性方面,主憨直,生气勃勃,固执和助人为乐;亦主不守本分之人、娼妓等。在物象方面,代表洗手间,歌舞厅,情色场所,洗浴场所,暗疾(不愿为人所知的病)。
  叠亥相见,主有一定的文字专长或文学才能(包括有书法绘画等)。
  同样是茶,但不同的茶,有不同的个性。十二地支中,有四个代表土,它们的个性也不相同。辰土是硬石头,表示玉石、钻石;戌土是灰土、灰尘,还代表岩浆、搅拌了的水泥等等;丑土是能长庄稼的湿土;未土是沙土、燥土,代表很难生长植物的地方,如沙漠。
  对于天干的理解,通常可以依据天干纳支后所对应的地支来比照。
  在古人的基础上,我对十二地支的类象又进行了补充和拓展。尽管它们有着相同的类象,但进一步细化时还是需要慎重鉴别的。每个干支出处不同,自性也就不一样,其效用自然也不同。只有仔细鉴别,才能深入了解干支匹配组合后的自性。好比同样是本科学历,但清华、北大的本科生,与其它院校出来的本科生的受重视程度就不同。再如中药,台湾产的当归,和陕西产的就不一样,陕西的药性更为纯正。这就是出处决定了它的自性和效用。
  掌握了干支的特定内涵和属性,对易学的学习有着非常之益!
与夏历的关系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历法用天干、地支编排年号和日期,天干共十个字,因此又称为“十天干”,其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个字,排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以一个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称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天干地支这共二十二个的符号错综有序,充满圆融性与规律性。它显示了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即时(时间)空(方位)互动,和“阴”与“阳”的作用结果。中国历法包含了阴阳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回圈运化的规律。
  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后,又从头算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称为干支纪年法。
  月:正月是由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从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先后排列,六十日刚好是一个干支的周期。
  时:由甲子时开始,但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
天干地支纪年
  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汉章帝元和二年(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有人认为中国在汉武帝以前已用干支纪年。可是,其实是类似的太岁纪年,用太岁所在位置来纪年,干支只是用以表示十二辰(把黄道附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木星(太岁)11.862年绕天一周,所以太岁约86年会多走过一辰,这叫做“超辰”。在颛顼历上,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是太岁在丙子,太初历用超辰法改变为丁丑。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统历又把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从乙酉改变为丙戌。而东汉的历学者没用超辰法。所以太岁纪年和干支纪年从太始二年表面一样。
  干支纪年,一个周期的第一年为“甲子”(如黄巾起义口号为“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第二年为“乙丑”,依此类推,60年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如1864年为农历甲子年,60年后的1924年同为农历甲子年;1865年为农历乙丑年,1925年同为农历乙丑年,依次类推。
  必须特别注意的是干支纪年是以立春作为一年即岁次的开始,是为岁首,不是以农历正月初一作为一年的开始。例如,1984年大致是岁次甲子年,但严格来讲,当时的甲子年是自1984年立春起,至1985年立春止。
  &#9650;天干地支纪年与公历的近似换算
  从已知的公历年份计算干支纪年:年份数减3,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公元前的年份则用58-“年份数除以60的余数”后计算)
  也可以天干:年份&10,得到的商不管,看余数,若余数-3得正,则按天干顺序往下数,得数即为天干顺序数,若余数-3为负,则+10,得到的数即为天干数,若余数为3,则为天干的最后一位,即癸。
  地支:年份&12,得到的商不管,看余数,若余数-3得正,则按地支顺序往下数,得数即为地支顺序数。若余数-3为负,则+12,得到的数即为地支顺序数,若余数为3,则为地支的最后一位,即亥。
  把天干数和地支数合并起来,即为所求的干支年份。
  如:2001年查万年历为辛巳年,算法为:
  ……1,1—3=—2,—2+10=8,按天干顺序数到8,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第8位为辛。
  ……9,9—3=6,按地支顺序数到6,子、丑、寅、卯、辰、巳。第6位为巳。
  按照以上计算结果,把天干、地支合并起来可知,2001年为辛巳年。
  &#9650;干支纪年与格里历的换算
  若我们把天干的甲、乙、...、壬、癸编上 0、 ......、8、9 等序号;地支的子、丑、...、戌、亥亦编上 0、1、
......、10、11 等序号,那么:
  从已知的格里历年份计算干支纪年:年份数减4,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例如:
  (1972 - 4) mod 10 ≡ 8,所以天干是“壬”;
  (1972 - 4) mod 12 ≡ 0,所以地支是“子”。
  附:已知天干地支,如何得到当前是60年中的第几年 (杨霖坤)
  X=天干 Y=地支
  if x - y &= 0 then
  z = 6x - 5y;
  z = 6x - 5y + 60;
天干地支纪月
  干支纪月时,每个地支对应二十四节气自某节气(非中气)至下次节气,以交节时间决定起始的一个月期间,不是农历某月初一至月底。许多历书注明某农历月对应某干支,只是近似而非全等对应。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大致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大致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大致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月大致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大致为甲寅。依照正月之干支,其余月份按干支推算。60个月合5年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九年癸丑年(公元53年)冬至月(大雪至小寒的月份,近似农历十一月)就是“甲子月”。有歌诀为证: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丙辛必定寻庚起,丁壬壬位顺行流;更有戊癸何方觅,甲寅之上好追求。
下表是地支纪月时对应的节气时间段、中气、近似农历月份、近似阳历月份、以及年天干和月地支构成的月干支:
  月地支 节气时间段 中气 近似农历月份 近似阳历月份 甲或己年 乙或庚年 丙或辛年 丁或壬年 戊或癸年
  寅月 立春—惊蛰 雨水 正月 2月 丙寅月 戊寅月 庚寅月 壬寅月 甲寅月
  卯月 惊蛰—清明 春分 二月 3月 丁卯月 己卯月 辛卯月 癸卯月 乙卯月
  辰月 清明—立夏 谷雨 三月 4月 戊辰月 庚辰月 壬辰月 甲辰月 丙辰月
  巳月 立夏—芒种 小满 四月 5月 己巳月 辛巳月 癸巳月 乙巳月 丁巳月
  午月 芒种—小暑 夏至 五月 6月 庚午月 壬午月 甲午月 丙午月 戊午月
  未月 小暑—立秋 大暑 六月 7月 辛未月 癸未月 乙未月 丁未月 己未月
  申月 立秋—白露 处暑 七月 8月 壬申月 甲申月 丙申月 戊申月 庚申月
  酉月 白露—寒露 秋分 八月 9月 癸酉月 乙酉月 丁酉月 己酉月 辛酉月
  戌月 寒露—立冬 霜降 九月 10月 甲戌月 丙戌月 戊戌月 庚戌月 壬戌月
  亥月 立冬—大雪 小雪 十月 11月 乙亥月 丁亥月 己亥月 辛亥月 癸亥月
  子月 大雪—小寒 冬至 十一月 12月 丙子月 戊子月 庚子月 壬子月 甲子月
  丑月 小寒—立春 大寒 十二月 1月 丁丑月 己丑月 辛丑月 癸丑月 乙丑月
  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
  推算实例:2004年大致是农历甲申年。那次甲申年自日19时56分立春起,至日1时43分立春止。这里的时刻是东经120度标准时。
  丙寅月,日19时56分立春~日13时56分惊蛰
  丁卯月,日13时56分惊蛰~日18时43分清明
  戊辰月,日18时43分清明~日12时2分立夏
  己巳月,日12时2分立夏~日16时14分芒种
  庚午月,日16时14分芒种~日2时31分小暑
  辛未月,日2时31分小暑~日12时20分立秋
  壬申月,日12时20分立秋~日15时13分白露
  癸酉月,日15时13分白露~日6时49分寒露
  甲戌月,日6时49分寒露~日9时59分立冬
  乙亥月,日9时59分立冬~日2时49分大雪
  丙子月,日2时49分大雪~日14时3分小寒
  丁丑月,日14时3分小寒~日1时43分大寒
天干地支纪日
  干支纪日,60日大致合2个月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确定的文献指出干支纪日始于鲁隐公三年夏历二月己巳日(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
  因为儒略历的平年有365日,而每4年一次,公元年能被4整除,闰年有366日,平均一年365.25日,所以4年1461日和一甲子的60日,最小公倍数是29220日,合80年。这就是说,每80年,干支纪日对应的儒略历月日日期会反复一次循环。(公元4年本来应为闰年,但因为公元前45年开始实施儒略历后,“每隔3年”加一次闰日被误为“每3年”加一次闰日,所以罗马皇帝屋大维下令前5年、前1年、4年停闰以修正错误置闰。)
  因为格里历的平年有365日,而每4年一次闰年,但是如果遇上整百年,公元年能被400整除才能认定为闰年(这是因为按照现在立法计算,四年一闰的规定使每年多出0.0078天,经过400年大约会多出3天,如果在能被400整除年份的前面3个百年不算闰年,则正好平衡),闰年有366日,平均一年365.2425日,所以400年146097日和一甲子的60日,最小公倍数是2921940日,合8000年。这就是说,每80年,干支纪日对应的格里历月日日期若没有遇到能被100但非400整除的公元年,会反复一次循环,但整体而言,假设未来从不改格里历,每8000年,干支纪日对应的格里历月日日期才会反复一次完整的循环。日,合农历壬子年正月初一,以及日,都是“甲子日”。
天干地支纪时
  干支纪时,60时辰合5日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必须注意的是子时分为0时到1时的早子时和23时到24时的晚子时,所以遇到甲或己之日,0时到1时是甲子时,但23时到24时是丙子时。晚子时又称子夜或夜子。日上起时亦有歌诀: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
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 壬子是真途。下表列出日天干和时辰地支构成的时辰干支,以北京时间(UTC+8)为准:
  时辰地支 北京时间(UTC+8) 甲或己日 乙或庚日 丙或辛日 丁或壬日 戊或癸日
  子时 23时—1时 甲子时 丙子时 戊子时 庚子时 壬子时
  丑时 1时—3时 乙丑时 丁丑时 己丑时 辛丑时 癸丑时
  寅时 3时—5时 丙寅时 戊寅时 庚寅时 壬寅时 甲寅时
  卯时 5时—7时 丁卯时 己卯时 辛卯时 癸卯时 乙卯时
  辰时 7时—9时 戊辰时 庚辰时 壬辰时 甲辰时 丙辰时
  巳时 9时—11时 己巳时 辛巳时 癸巳时 乙巳时 丁巳时
  午时 11时—13时 庚午时 壬午时 甲午时 丙午时 戊午时
  未时 13时—15时 辛未时 癸未时 乙未时 丁未时 己未时
  申时 15时—17时 壬申时 甲申时 丙申时 戊申时 庚申时
  酉时 17时—19时 癸酉时 乙酉时 丁酉时 己酉时 辛酉时
  戌时 19时—21时 甲戌时 丙戌时 戊戌时 庚戌时 壬戌时
  亥时 21时—23时 乙亥时 丁亥时 己亥时 辛亥时 癸亥时
天干地支次序表
  1. 甲子 2.乙丑 3.丙寅 4.丁卯 5.戊辰 6.己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 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地支与五行、方位的关系
  子(鼠)属阳水,北方;亥(猪)属阴水,北方。
  寅(虎)属阳木,东方;卯(兔)属阴木,东方。
  巳(蛇)属阴火,南方;午(马)属阳火,南方。
  申(猴)属阳金,西方;酉(鸡)属阴金,西方。
  辰(龙).戌(犬)属阳土,中方;
  丑(牛).未(羊)属阴土,中方。
天干与五行、方位的关系
  甲为栋梁之木,东方。乙为花果之木,东方。丙为太阳之火,南方。丁为灯烛之火,南方。
  戊为城墙之土,中方。己为田园之土,中方。庚为斧钺之金,西方。辛为首饰之金,西方。
  壬为江河之水,北方。癸为雨露之水,北方。
天干地支与十二生肖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那么,干支纪法的发明者究竟是谁呢?
  虽然有以下一些说法来考证干支的起源,但是究竟是谁发明?最早出现于何时?始终都是一个谜。
  大约在战国末年,依据各国史官长期积累下来的材料编成的史书《世本》说:“容成作历,大桡作甲子”,“二人皆黄帝之臣,盖自黄帝以来,始用甲子纪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看来干支是大挠创制的,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
  一些学者从我国上古的夏代帝王世系和商代汤王以下所有帝王的名字中,探究十天干中的字已被用于名号这一特有现象。为驳干支外来说,陈遵妫在《中国天文学史》中指出,“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可能已有干支产生了”。郑文光在所著《中国天文学源流》一书中认为,十天干起源于我国古代伏羲和“生十日”的神话传说,是十进位法概念在纪时中的反映,应当产生于渔猎时代的原始社会;“十二地支”则由常羲“生月十有二”的神话传说演变而来,产生于殷商之前,后逐渐演变为十二辰。所以,郑文光推断:“十二支宜乎是夏人的创作。”杜石然等则在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一书中,主张夏代已有十天干纪日法,商代在夏代天干纪日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干支纪法,从而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配合在一起形成六十循环的纪日法。
  清代刘献《广阳杂记》引李长卿《松霞馆赘言》:“子何以属鼠也?曰:天开于子,不耗则其气不开。鼠,耗虫也。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属鼠。地辟于丑,而牛则开地之物也,故丑属牛。人生于寅,有生则有杀。杀人者,虎也,又寅者,畏也。可畏莫若虎,故寅属虎。卯者,日出之候。日本离体,而中含太阴玉兔之精,故卯属兔。辰者,三月之卦,正群龙行雨之时,故辰属龙。巳者,四月之卦,于时草茂,而蛇得其所。又,巳时蛇不上道,故属蛇。午者,阳极而一阴甫生。马者,至健而不离地,阴类也,故午属马。羊啮未时之草而茁,故未属羊。申时,日落而猿啼,且伸臂也,譬之气数,将乱则狂作横行,故申属猴。月出之时,月本坎体,中含金鸡之精,故本属鸡。亥时,猪则饮食之外无一所知,故亥属猪。”
  另一种说法,十二生肖的选用与排列,是根据动物每天的活动时间确定的。我国至少从汉代开始,便已经根据太阳升起的时间,将一昼夜区分为十二个时辰并采用十二地支计时法来记录这十二时辰(大时),每个时辰相当于两个小时,这样一昼夜便是现在所称的二十四小时。
  夜晚十一时到凌晨一时是子时,此时老鼠最为活跃。凌晨一时到三时,是丑时,牛正在反刍。据说也是牛开始耕田的时刻。三时到五时,是寅时,此时老虎到处游荡觅食,最为凶猛。五时到七时,为犯时,这时太阳尚未升起,月亮还挂在天上,此时玉兔捣药正忙。人间的兔子也开始出来觅食。上午七时到九时,为辰时,这正是神龙行雨的好时光。九时到十一时,为巳时,蛇开始活跃起来。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一时,阳气正盛,为午时,正是天马行空的时候。下午一时到三时,是未时,羊在这时吃草,会长得更壮。下午三时到五时,为申时,这时猴子活跃起来。五时到七时,为酉时,夜幕降临,鸡开始归窝。晚上七时到九时,为戌时,狗开始守夜。晚上九时到十一时,为亥时,此时万籁俱寂,猪正在鼾睡。
  关于十二生肖的排列,还有各种传说,这类故事,或似开心解闷的笑谈,或似贬恶扬善的寓言,文学成分较浓。但是,生肖座次的排定,决非一朝一夕,也不是一代人所能完成的。最初未必就是一次提名十二种,也许只有四五个,也许曾有过超额的局面,后来优胜劣汰,定额定员并定位了,一直传至今日。
同名歌曲花甲
  词/曲:后弦
  甲子的提笔
  勾勒你熏衣
  秋分我裱起
  撕下的年历
  庚午未杀青
  谷雨落绝句
  惜别的桥头
  谁与你共沾巾
  谢谢你,将日月分秒舍去
  用白染发髻
  催下轮相遇
  孤独的心啊
  在笔下融化
  转身的刹那 润湿了脸颊
  北斗愿取下 舀一宿遗忘
  隔夜的城楼留下几缕白发
  沉默的人啊
  在画中聚散
  我怎么舍得 添一笔凄凉
  渔火谁点上 暖三尺深寒
  晨曦的桥边我搂着你
  已花甲
  甲乙丙丁戊
  莫匆匆结束
  河边只剩沉默的枯木
  渊源难追溯
  六十年前桥边的人物
  一甲子情愫
  爱的故事不是梁和祝
  只是甲子路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dnf大将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