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和谐校园论文,作为学生,我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思路与对策|【三航之光】西北工业大学|中国大学生在线()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思路与对策
校园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同时,也是构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大学校园作为一个由大学师生为主体、包涵各类物质实体和精神产品的相对完整的社区系统,其成员来源广泛,更迭频繁,与家庭、社会和各行各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学校园和谐与否,不仅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影响到全社会的和谐问题,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和谐校园建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之一。一、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若干不和谐因素及其产生的根源多年以来,大学校园总是被人们誉为神圣的学术殿堂、高级人才培养的“一方净土”,在这种光环和神话的笼罩之下,再去谈论构建大学和谐校园建设问题,似乎成了天方夜谭的多余之举。然而,从近年来频频发生的“校园社会问题”来看,“校园和谐”问题已从幕后走向前台,成为一门“显学”,到了无可争议、不容回避的地步。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要求出发,有必要结合一个时期以来高校普遍存在的某些实际问题,采取辩证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一些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不和谐因素提出来,以引起注意和防范。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大学教育的主流是好的”这样一种模糊的概念,而应当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局的高度,去分析解决大学校园的和谐问题。任何高校都是一座五脏俱全的社区组织系统,据教育部统计公报,截至2004年底我国共有各类高等院校 2236所,平均每所院校师生员工达到7704人,而且规模仍在继续扩大之中,其间存在着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并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系统内外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价值流交换,在社会急剧变革过程中产生某些不和谐音符,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对此应有一个客观的判断和必要的思想准备。1.体制和制度建设的不完善、不协调高校的运营体制是多层面多环节的,如招生就业体制、教学管理体制、科研管理体制、人事分配体制、后勤管理体制、对外合作体制等等。这些体制或制度基本上仍在沿袭着计划经济时期的办学模式,出现了“高校改革”落后于“市场改革”的滞后效应。以招生就业为例,如果把高校比作“人才生产的基地”,那么“招生工作”就相当于“高校生产”的原料来源,毕业生就业就成了高校生产的产品销售,分别代表了学校生产的“产前”与“产后”阶段。而万人以上规模的大学的“原料来源”和“产品销售”主管招生和就业的部门往往是一体的,其生源和就业两大关键环节就集中在这么少数几个人或十几个人手中,似乎有些不太对称,与多数现代企业“两头在外”的格局恰恰相反,基本上是按计划批要生源,靠毛遂自荐找工作。如果说招生是稀缺资源,不用犯愁的话,那么毕业生就业就不同了。几个主管人员座在学校等待用人单位上门签约的作法,在就业形势严峻、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就显得无所作为、无能为力了。学生在大学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指望学生们自己在校期间很快找到合适的工作单位,显然带有赶鸭子上轿的味道,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作法。我们以为就业管理体制落后、推销力度不够,显然已成为大量毕业生(产品)积压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可以说是我国现阶段“人才匮乏”与“人才积压”并存矛盾产生的原因之一。就业难以及就业质量和效率低下是高校不和谐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对我国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民办高等教育非常重视招生和就业工作,有的把人才劳务市场办到了校园并与全国就业网连接起来,扩大了信息途径和就业空间,因而民办高校发展势头迅猛。可见,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僵化的弊端,是与构建和谐校园的要求不相适应的。2.以人为载体的人际关系的不协调大学尤其是一些名牌大学,往往演绎成为一个等级森严的王国,一级高过一级,一浪高过一浪,难免不出现论资排辈、相互攀比、相互排挤的情况。我国大多数本科院校师资和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社会差别引致学生差别异常显著,部分来自沿海发达地区、大中城市中高收入家庭的学生,他们优越的经济条件在无形中提高了他们在学校社会地位,与来自偏远落后地区的农家子弟产生了明显的隔膜。一个无庸争辩的事实是,在我国的一些高校明显出现了“校风社会化”的倾向,如校园内娱乐广告、交友广告、陪读广告、伴游广告,甚至陪聊广告、“枪手”广告,五花八门随处可见。一方面,“富贵子女”拥有电脑、手机、私家车早已不算什么新鲜玩艺,请客吃饭、比穿比玩,动辄一掷千金,与“清贫子弟”为学费发愁、为一日三餐所累、为购买日常必要生活用品所难的情形构成鲜明反差。这种社会“两极分化”导致校园“贫富不均”的后果,极大地挫伤了大学生的健康心理以及健全人格的形成。按照西方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如果说制度体制僵化属于“正式组织”的不够完善的话,那么,这种人际关系的冲突与紧张,则成了高校“非正式组织”不够和谐的表现。3.以学术腐败、公款消费、招生就业腐败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校园腐败潜滋暗长,沉渣泛起许多社会人士看惯了官场腐败、商场堕落,而把学校视为清正廉洁的“圣地”。岂不知随着高校办校规模的急剧扩大,手中所掌管资产的剧增以及监督机制跟不上、不配套、甚至还存在盲区,某些高校当权者自然而然地就会通过权利“寻租”转化为个人利益或小集团利益。有人曾戏称个别重点中小学校长的“权利”和“钱利”比“县太爷”都大,此话虽有主观慨叹的成分,但却道出了一定的事实。中小学校尚且有如此现象,作为国家稀缺资源的高等教育又将如何?近年来,在国家主管部门三令五申之下,“地下招生”、幕后交易屡有曝光,有些已经见怪不怪。至于“学术腐败”似乎不值一提,但它的危害和影响在圈内人那里往往心知肚明。如今的科研立项、职称评审、文章刊载、学术交流等与学术相关的领域公信力已开始大打折扣,神圣的学坛也竟然成了少数人牟取私利的工具,这是对国家知识产权资源的非法占有,也是对大多数知识分子劳动和智力权益的一种侵害。总而言之,校园腐败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作为问题提出来,是因为它们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必须公平、公正的要求格格不入,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规范和整治,必将危及科教兴国的大局以及先进文化的生成与传播。4.校风校纪和高校治安形势严峻信息时代的大学校园受外部影响和冲击很大,一方面社会势力看中了高校这个庞大的有形市场和潜在市场,无时无刻不在想办法分吃这块“蛋糕”,另一方面校内部分成员也难以抵抗住外部的种种诱惑,被社会人士的“糖衣炮弹”拉下水,于是在校园与社会之间便形成一股暗流,而在这种碰撞中,高校一方往往由于经验不足,处于弱势地位而成为受害一方。这是校风校纪败坏、校园治安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大学校园的确存在着不少危机,比如经济危机、情感危机、人际关系危机、信仰危机等等,一旦这些潜在的危机达到一定的限度,就会以不同方式显现出来。特别是随着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弹性学分制、准许大学生结婚一系列新型管理体制的出台,客观上增加了校风校纪管理的难度,最近卫生部已把外出民工与在校大学生列为防范艾滋病宣传的重点人群。一些高校不得不制定出极为详细的大学生行为规则,过去只在社会上才发生的某些治安问题转而成为社会对高校关注的热点。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下,在信息化推波助澜下,我国的高等教育正经受着种种考验,面临着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校园管理的艰难选择。总之,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校园和谐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课题,而且是一组密不可分、相互关联、需要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法律制度等各个层面进行系统分析、协同解决的综合性问题。许多问题虽然还只是处于萌芽状态,但若不及时防微杜渐,未雨稠缪,将有进一步泛滥的可能,进而危机一代人的前途命运。二、高校存在的若干不和谐因素产生的根源综合分析一个时期以来,我国部分高校发生的某些不和谐因素,应该说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内在原因,是社会大环境在大学校园社区的某种反映。究其根源在于:1.高教管理体制改革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的步伐,形成一系列“滞后效应”所致直到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基本上仍在沿袭着计划经济时期的传统办学模式,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形成所谓“21世纪的经济,九十年代的社会,八十年代的教育”这样一种“托后腿”的局面。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承担着巩固和服务于上层建筑的某些职能,必然导致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落后于经济社会改革的步伐。改革开放的不均衡性增加了教育成本,引起了就业困难,诱发了一系列校园社会问题,使高教管理始终难以跳出“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被动局面,也预示着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一场更为深刻的体制转型变革。2.“内部压力”与“外部拉力”的双重作用是引起校园躁动的动因当代大学生的压力来源之多、压力之大,已临近“极限”状态,尤其是经济压力、学业压力、升学压力、就业压力等等异常沉重。有报道称,按照人均GDP与高校支付比例,我国现阶段大学支出是世界最高国家的3倍以上,这还只是平均状况,若把8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不到3000元考虑进去,情况就会更糟。大多数来自农村和城市低收入阶层的大学生,如同蜗牛负壳前行,心理负担有时超过了经济负担。置身于大学校园就会深刻感受到专科生为“考证”、“考级”、“专升本”而犯愁,本科生为“考研”和找工作而忙碌,研究生为发表文章和毕业论文而奔波,教师则为评职称、做课题而疲劳。这些或成为份内之事,或成为额外负担,尽管为此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还时时刻刻在担心能成功与否,导致原本不属于在校期间的课目被迫嫁移置到大学生头上,原本不应该在大学校园里发生的事情却屡屡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大学小社区”与“校外大社会”的矛盾和错位。3.高校扩招员效应凸显所致连续多年的扩招已使我国原有的教育资源发生不同程度的短缺,解决的办法只好转嫁到广大师生头上,即学生付费上学,教师超负荷上岗。学生付费虽然仍属于对我国高等教育投资的“补充”,但数额之大、涉及面之广、负面影响之突出,已成为我国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教师超负荷上岗是我国大学的一个新话题,尤其是一些重点大学,中青年教师英年早逝早衰现象频频发生,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另据教育部统计公报,我国高等教育的师生比由下降为1:16.22,这一比例显示出机构臃肿有增无减,但真正的一线专任教师为94.45万人,仅占到大学教职工总数176.57万人的53.49%,也就是说我国大学的教职员工有将近一半是不任教或很少任教的,于是部分教师尤其是业务骨干超负荷运转就成为必然现象。4.大学思想道德教育的偏差我国的各级教育机构基本上把思想道德教育等同于政治理论课教育,理论层面突出阶级、国家、制度体制等方面的知识和内容,或多或少地忽视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修养的教育,把一种原本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部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到跨意识形态的哲学政治学教育,致使完整的中国国情需要的和符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政治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尚未得到完善,而且从形式到内容、从方法到教学步骤的安排都没有很好地做到与时俱进的改进和提高。这种因教学体制改革滞后而产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缺陷,已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素质建设的重要因素。总之,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所发生的某些不和谐因素,存在着多方面社会根源,当代大学生应当发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地位和群体功能,积极参与到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活动中来。三、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思路与对策政治理论课作为必修课程,占有相当大的课时量,但我国大学政治理论课基本上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理论内容,主要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胡锦涛同志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在本质上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马列主义“中国化”的政治思想理论宝库,其重要性自不待言,但意识形态领域的理论知识毕竟属于宏观层面的内容,与大学生个人、家庭的工作、学习、生活并不在一个层面上,而现实生活中的大学生的生理、心理、行为规范理应成为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若能将上述政治思想理论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则可以大大提高毕业生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能力。据了解,一些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非常重视个体人格的培养以及适应社会能力的教育,如日本道德教育课程把“人的尊严”、“日本人”、“社会共同伦理”作为道德教育的目标,韩国以“健康的人、独立的人、创造的人和道德的人”作为“新的韩国人形象”目标,美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准则是“信赖、尊重、责任、公平、关怀、公德”,这些都有值得借鉴之处。这样即可以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又可以在社会实践中尽情展施自我才干,不为困难和挫折所吓倒。其二是重当代无产阶级的政治思想理论,轻人类共同的传统文化教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有着鲜明的政治倾向,这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需要和保证,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政治思想教育的视野应当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立足全民族、全社会、全人类,吸取古今中外一切有益的精神文明成果。这里我们特别提出应增加两类道德课程教育,一是包括世界各民族普遍所追求所倡导的“人类公共道德”的教育,从世界道德文明中吸取营养,以体现本民族道德文化的国际性。如人道主义、国际主义等这些超越民族、超越时代、超越意识形态的“共同道德”教育;一是本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教育。中华文明五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美德具有显著的民族性,形成了共同的民族心理、社会价值观、道德行为规范乃至民风民情。在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及全球化浪潮的背景下本民族的文化个性已受到很大冲击,民族精神正受到极大的考验。一个没有文化内核、缺乏道德个性的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就会不伦不类,失去存在价值。可见,民族传统道德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那么,中国传统道德的精髓在何处呢?在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中古人把中国传统文化流派形象地概括为“三教九流”,浓缩成经、史、子、集四大集成,而儒家思想的理论体系则高度集中于四书、五经、文艺或曰“十三经”。过去我们批判封建主义的糟粕,往往缺乏甄别,把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也一起革除掉,很容易割断民族文化的脉络,这是思想道德建设领域的左倾思想的表现。毛泽东同志很早就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文化”这一著名论断,然而自从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的古典文化便失去了系统教育的机会,传统“国学”大大削弱,成了少数学者的事情,但国学所承载的传统道德教育是不可替代的。教育家孔子是这样评价“五经”、“六艺”的教化功能的:“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礼记·经解》可见)孔子所论述的“五经”对于一国人民的教化作用,是何等的重要。构建大学和谐校园,解决人们思想道德领域的迷团,应补上传统美德教育这一课,因为它是民族的、传统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是经历数千年考验而传承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其三是重理论轻实践。我国的在校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再到硕士、博士整个政治理论课基本上是作为考试科目安排的,与生产实践和生活阅历相脱节。这是教学效果欠佳的原因之一。思想道德建设是解决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的素质教育课程,是一个如何从“自然的人”、“生物的人”转化为“社会的人”、“道德的人”的过程,道德教育的社会性决定了教学方式的实践性。如果说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受到教学条件的制约较大的话,那么,大学教育优越的条件则完全能够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大学政治思想教育没有升学的压力,完全可以与大学期间的各类文体娱乐活动、主题班会活动、党团组织活动、形势教育活动、公益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活动、先进事迹报告会、问题辩论会、文艺作品鉴赏、节日庆典活动、文艺社团活动等等丰富多样的校内外、课内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精心策划组织。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渗透到各门大学课程中,将每门课程的相应内容提取出来,随时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实践证明,只要认真挖掘,各门功课与思想教育都有很大的结合点。我们认为,大学思想政治课不应采取硬性的考试方式评估成绩,而应当建立全新的思教评估方案,思想道德教育一旦存在考试压力就会走调变味,就会变成为考试而考试,进而失去兴趣,其效果与发自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生活体验、心灵感悟,可谓大相径庭。思想道德教育课的特点就在于它的贴近性(贴近个体、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其形式与内容一定要与现实社会生活相适应,不在多而在精。可见,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应当从指导思想上加以认真反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3.充分发挥当代大学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参与到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中来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过程成长起来的“新生代”,是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代。转轨时期的社会旧体制尚未打破,新体制尚未形成,尤其是受知识经济、信息网络、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更为复杂,两面性更为突出。一方面他们继承和发扬了历代大学生1.科学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和谐校园的概念,克服狭隘的校园和谐观什么样的校园才算是和谐校园,或者说和谐校园有没有特定的目标和标准?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原则、主要任务等作了全面而深刻的分析和论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高度概括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基本理论观点同样适用于大学和谐校园的构建。我们应密切结合大学校园实际,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方法、途径,引入到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实际中来,分解到我国高等教育和大学社区建设的各个领域,以此作为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和依据。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处于发展阶段,和谐的大学校园不可能自发地形成,也不可能一成不变,拥有上万人甚至几万人规模的大学难免会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必须经过一个精心设计、科学管理、不断巩固、日益完善的过程。根据社区系统论的观点,大学社区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开放的、动态发展的耗散结构系统,只有大力推动组织创新,不断地注入新的动力,调动大学社区各部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不断朝着和谐有序的方向发展。构建和谐校园应注意克服以下几点错误倾向:一是以表面的平静代替和谐。有许多同志认为一个组织团体或社会群体只要保持稳定、不出问题就算是和谐。这显然是一种孤立静止的观点。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对立统一体。许多社会事物在表面稳定和平静的背后,可能隐藏着危机,只是正处在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一旦达到一定的极限,固有的平衡即告破裂。所以,要善于不断地透过表象洞察事物的内在变化。二是把完成本职作为和谐的标准。真正的和谐是不断创新发展中的和谐,完成本职并不能保证组织系统的和谐性。和谐的组织必须是“充满活力”的组织,这个“活力”即是创造力、高效率。一个“不求有功、单求无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组织必将导致团队士气的低落,并最终失去凝聚力、战斗力。三是把现实中的和谐绝对化。我们所追求的和谐是一种基本的和谐、相对的和谐、富有弹性的和谐,绝对化的和谐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找到的,我国各种类型的大学在构成、分工、职位、能力、分配等方方面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别,在现有条件下要想达到绝对和谐,不现实也办不到。2.构建和谐校园一定要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统领一切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总开关和谐校园从根本上讲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的和谐,而人的正确认识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社会实践,是从社会实践中不断地提炼总结出来的。我们要善于把古今中外一切有益的文明成果运用到大学素质教育中。在社会加速转型时期,各种思潮、流派纷至沓来,处于思想活跃期的青年大学生很容易受到感染,并产生某些偏激,急需建立一套完整的思想道德规范体系。针对新形势下的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问题,党中央国务院近十年来先后发出了《爱国主义实施纲要》、《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及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是包括当代大学生在内的广大青少年必须认真加以贯彻的总的方针和举措。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领域还存在着诸多不尽完善之处,有待进一步改进。这里仅就教学环节内容,提出以下几点问题和不足,以供商榷。其一是重宏观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轻微观层面的伦理道德规范教育。我国大中专院校把政治理吃苦耐劳、发愤读书、为国分忧、报效祖国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比较起来当代大学生又表现出一定的弱点,如缺乏理性、心理浮躁、行为失范、急功近利、意志薄弱、自制力差等负面特征,极易受到各方面影响而发生道德“异化”。但青年大学生群体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仍然是艰巨而又光荣的。他们上承父母一代,下传子孙后代,并对于民族复兴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大学生群体的持续和谐问题还必须依靠大学生群体本身来解决。所幸之事乃是前辈们为当代大学生建功立业、实现自身价值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开创了良好的局面,比起历代在艰难岁月中摸索的青年要更为幸运,只要青年学子们能够脚踏实地、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完全能够实现自我超越,担当起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的重任,成为社会和谐进步的中坚力量。4.构建大学和谐校园一定要为广大师生减负减压,创造和谐共生的有利环境当前我国高教领域存在的诸多不和谐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与多方面沉重的负担相关联。高校改革应走出加压负重的误区,不应当以加重师生负担为改革的取向。负担过重已成为校园危机的罪魁祸手。据有关权威调查统计,在校大学生有40%以上由于就业、学习、经济上的负担而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另有17.4%的大学生因“人情冷漠”和“人际关系紧张”而带来心理压力。在各种压力中以经济负担的影响最为突出。近十年来我国国民收入增加了4倍,而高校收费标准却增加了20倍。不对称的比例显然已超出了相当一部分地区和家庭的承受力。收费的初衷是为了弥补教育经费的不足,但青一色高收费则显然偏离了“弥补”经费不足的事实,人们完全有理由对高校高昂的收费提出疑问,是不是所有的院校没有这笔经费就办不下去了呢?事实并非如此,这是因为知识生产与一般商品生产有很大差别。横向的比,战争年代有许多知名大学的办学条件艰难困苦到了极点,却培养出大批一流的栋梁之材;纵向的比,多数学生在中小学,度过了艰苦读书求学的岁月,而没有想到的是,一旦进了大学却要自己负出高昂的代价来享受所谓的“贵族学校”。我国还处于不均衡发展的落后状态,大学仍然应当提倡艰苦创业,没有理由成为“贵族学校”,至少不必让平民子弟进这样的高档学校。事实上,大学教育的“高投入”并不完全与教学质量的“高产出”成正比,相关系数极低,主要是靠教学双方的主观努力,而且“收入”与“支出”之间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不该收的照收,不该支的照支。我们认为,时下已到了对大学收费理由、收费标准、收费用途等一系列问题认真加以检讨的时候了。与某些高校收费不公相类似的歪风,还有以巨额待遇聘请所谓“高层次人才”方面的竞赛,动辄年薪十几万、数十万,配备汽车、洋房、实验室,这显然是在滥用国家资产,装潢门面,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高校的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应放在如何集约化办学,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摈弃粗放式办学模式,彻底改变那种动不动就靠拼命用钱来支撑局面的局面。5.正确处理“校园和谐”与“社会和谐”之间的关系,在校园与社会之间建立弹性互动机制,以“校园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以“社会和谐”保障“校园和谐”大学园区是社会的一个部分,在处理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要克服两种倾向:一是关起门来封闭式办学,“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靠一味地打压或回避矛盾的方式消极适应社会,这样只能使问题和矛盾积累下去或潜伏起来,一旦激化就会爆发出来,其危害将更为严重,即便能够保持暂时平静,最终会因为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而被社会抛弃。另一种倾向是完全开放式办学,把社会的利弊得失不加选择的引入到校园,追求所谓“前卫”、“新潮”、“时尚”,校园必将因为失去独立存在性而沦为社会的附庸。必须看到,我国的高等教育在人、财、物、软件和硬件各个方面与社会各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涉及千家万户、各行各业,是一种关联度极高的部门,与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牵一发而动全身,各项政策措施的出台要立足于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的国情国力,应当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为指导,有所为有所不为,走出高投入高消费的办学误区,既要反对校园盲目社会化的倾向,又要反对思想保守,裹足不前,坚持各项办学思路取之于社会、又服务于社会,努力适应社会、改造社会,发挥高等教育作为先进文化、先进生产力主阵地的功能,以自身的和谐促进和推动全社会的和谐,在学校与社会之间最终形成双向互动的弹性共生机制,最终达到持久的共同和谐。
网友评论(0)
请先后再进行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构建和谐校园演讲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