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村民怎么找有事找村委会不管怎么办

什么有事找警察啊·都是放屁 浦江的派出所都是都是拿着国家工资不办事的 只要人家有关系 民众报警都是敷衍了事 真的是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图文编辑模式
07:50:22&)
( 08:16:54)
318字(3/0)
( 21:17:23)
( 11:02:29)
133字(14/0)
( 09:13:26)
58字(15/0)
( 19:08:31)
62字(26/0)
( 12:54:33)
( 11:50:34)
230字(24/0)
( 21:31:38)
260字(41/0)
( 20:56:45)
12字(16/0)
( 14:50:42)
( 08:42:35)
194字(16/0)
( 21:06:11)
59字(31/0)
( 09:58:33)
93字(13/0)
( 09:52:16)
38字(79/0)
( 12:05:52)
187字(14/0)
( 11:54:30)
324字(12/0)
( 11:54:19)
354字(7/0)
( 11:52:35)
208字(17/0)
( 11:51:26)
412字(6/0)
( 11:48:35)
461字(9/0)
( 11:46:04)
406字(1/0)
( 09:18:44)
248字(49/0)
( 09:11:09)
248字(15/0)
( 21:05:31)
( 22:39:32)
87字(26/0)
( 23:14:20)
269字(19/2)
( 22:13:28)
73字(18/0)
( 22:11:37)
801字(53/0)
( 16:06:50)
196字(13/0)
( 16:04:57)
189字(41/0)
( 00:04:09)
118字(17/0)
( 00:02:58)
415字(20/0)
( 14:30:01)
244字(44/0)
( 14:28:28)
268字(32/0)
( 14:27:22)
271字(26/0)
( 14:26:18)
328字(13/0)
( 14:25:51)
408字(13/0)
( 14:24:44)
443字(25/0)
( 14:23:46)
113字(77/0)
( 18:35:08)
39字(10/0)
( 16:00:57)
363字(15/0)
( 15:54:27)
363字(23/0)
( 23:27:51)
91字(34/0)
( 14:17:43)
320字(13/0)
( 18:09:48)
359字(21/0)
( 17:58:46)
357字(7/0)
( 18:06:40)
222字(64/0)
( 10:12:35)
161字(17/0)
( 09:49:43)
41字(15/0)
( 21:54:30)
31字(21/0)
( 19:17:10)
323字(165/0)
( 00:31:01)
0字(272/1)
( 19:25:02)
( 19:54:23)
507字(48/0)
( 16:09:14)
( 16:02:52)
( 15:50:34)
104字(8/0)
( 15:46:21)
( 10:20:58)
25字(26/0)
( 07:56:12)
388字(16/0)
( 07:55:44)
235字(34/0)
( 17:38:27)
148字(27/0)
( 07:35:03)
83字(37/1)
( 21:48:36)
( 09:34:03)
59字(30/0)
( 12:20:22)
( 21:47:40)
( 20:19:46)
183字(62/0)
( 08:46:58)
21字(16/0)
( 18:57:04)
220字(39/0)
( 10:47:42)
238字(41/0)
( 17:26:31)
101字(31/0)
( 15:14:42)
18546字(2699/3)
( 19:10:48)
( 15:29:46)
( 15:46:10)
( 22:09:19)
206字(42/0)
( 15:57:20)
( 13:08:13)
18字(64/0)
( 15:51:01)
73字(27/0)
( 10:48:15)
( 23:50:24)
2657字(0/0)
( 11:42:16)
( 11:50:08)
135字(42/1)
( 11:56:17)
( 19:04:29)
146字(302/0)
( 13:18:24)
311字(71/0)
( 18:16:55)
33字(313/1)
( 23:47:26)
5字(227/0)
( 13:12:07)
436字(15/0)
( 07:14:10)
83字(52/0)
( 07:03:53)
69字(20/0)
( 20:31:27)
90字(36/1)
( 16:21:48)
( 21:16:16)
133字(137/1)
( 12:07:06)
( 20:19:07)
13字(36/0)
( 13:57:50)
( 13:59:09)
24字(153/0)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村委会三年没人上班续:采访遭围攻两小时
&&& 【原标题】商报记者采访遭20多村民围攻两小时 &&& 昨日,商报刊发了《澄迈老城镇文大村委会&三年没人上班&村主任称&没心情上班&》一文,引起广大读者强烈反响,各大网站也纷纷进行转载。为何3年来村委会如此&办公&,局面始终得不到解决?为此,商报记者昨日再次深入澄迈老城镇文大村委会进行采访,结果却在老城镇政府遭到近20名村民的围堵,除了辱骂记者外,还对记者拉拉扯扯,一名妇女趁乱还动手打了记者的胳膊几下。商报两名女记者和司机被围困了长达2个小时之久,幸好在当地派出所的&护送&之下才得以脱身。
&&& 文大村村委会大院积了厚厚的落叶
&&& 村民将私家车停在文大村村委会大院
&&& 文大村村委会干部值班表 &&& 新闻回顾村民反映村委会3年没人上班 &&& 近日,有市民向商报反映,澄迈老城镇文大村委会没有人上班,村民有事找不到人。10日上午,记者来到文大村委会,看见村委会办公楼大门紧锁,铁门上满是锈迹和灰尘。透过窗户,记者看到里面根本没人上班,屋里的东西十分凌乱,连椅子都倒在地上。 &&& 村委会的大院里铺满了厚厚的落叶,不少村民坐在树下聊天。记者询问村民村委会为何没人上班,旁边聊天的村民说:&这里每天都没有人。&据了解,如果村民有事要找村主任,每次都要先去澄迈老城给他打电话,问他在什么地方,然后再赶过去。还有一个村民告诉记者,每天早上要在6点钟之前到他家去找他,6点之后去就找不到人了。 &&& &自从3年前换届选举之后,就没有人来村委会值班了。&村民曾某告诉记者,如果上面(上级部门)有人下来,他们才会回来。当记者询问为何不告诉来这里的领导或者村书记时,他回答:&没用。& &&& 随后,记者问文大村委会主任曾令奋,村委会为何没人上班,曾主任表示每天都有人上班,可能记者去的当日正好没人。当记者表示现场看起来好像已经很久没人上班时,他改口说:&最近大家忙着一些事情,没有心情上班。& &&& 记者回访村民诉苦村主任难找 &&& 昨日下午15时,商报两名女记者再次来到文大村委会,眼前的景象与前日无异,村委会大院依旧一片荒芜景象,只是门前多了几辆私家车。村民曾某介绍,由于村委会常年无人上班,住在附近的村民便把车停在了这儿。&你看看地上都积了这么多落叶,只有一些老人闲着没事时会过来帮忙打扫一下。&曾某说。 &&& 知道是记者来采访,不少村民渐渐拥上来拉住记者诉苦,说找村委会办事总找不到人。&我弟媳之前生完小孩,听从村主任的安排去做结扎,可是后面给小孩上户口需要村里出证明,却怎么也找不到他。&村里一妇女回忆道。一旁的村民罗某接过话道:&你要找他?到旭&宾馆三楼、六楼去,看到包厢里打牌打得最欢的就是他!& &&& 在采访过程中村党支部坐班干部林某告诉记者,村里很多事务都归村委会管,可是村民每次找他们都找不到人。&村委会平常有什么事都不跟我们商量,我们的意见他们也不听,工作很难开展。& &&& 围攻记者 村主任约见面 记者遭20多村民&围攻& &&& 随后,商报记者驱车前往澄迈老城镇政府,想就&村委会没人上班&一事采访镇党委书记与镇长,但他们均不在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下乡去了。 &&& 记者回到车里给镇委书记打电话,书记挂断了记者的电话。就在这时,&没心情上班&的文大村委会主任曾某给记者打来电话,一直问记者身在何处,并约记者在老城镇见面。当记者告诉他自己在镇政府门口时,他直接挂断了电话。 &&& 记者和司机3人站在镇政府大厅门口等待曾某出现,不料却涌来一群村民,有20多人,他们当中有男有女,把记者和司机3人团团围住。这些村民七嘴八舌对记者进行辱骂,并强行不让记者离开。令人奇怪的是,记者与这些村民并不相识,可他们却似乎清楚记者的身份。 &&& 一些村民质疑记者的报道不实,但本周二(10日)记者去文大村委会时,确实没有看到有人在上班,在该村&&两委&干部坐班时间安排表&上清楚地写着曾某和曾&&为周二的值班干部。村主任曾某在与记者交流时也确实表示自己因为&一些事情&而&没心情上班&。村民们对事情的始末并不清楚,就开始质疑记者的报道。就在记者被围堵时,村主任曾某始终没有&如约&出现。 &&& 随后,记者躲进了一楼的镇政府养老保险服务中心办公室,并向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寻求帮助。村民紧跟着一起涌进办公室,&你见到主任了吗?&&谁说3年没人上班?&&怎么可能会说&没心情上班&?&村民们七嘴八舌地质问记者,还有村民举着相机、手机,对着记者拍照,随后,质问变成了辱骂,传到记者耳朵里的话也越来越难听,混乱中一位妇女还蛮不讲理地推打了记者的胳膊。 &&& 被围堵期间,记者多次给村委会主任曾某打电话,但其手机却一直没有人接。无奈之下,记者向当地派出所报警。十分钟后,几位民警赶到办公室解围,将记者带离镇政府,前往派出所。 &&& 村主任情绪激动强调自己是个好主任 &&& 一直到当日下午6时许,商报的两名女记者才在民警的护送下离开镇政府,而司机和采访车却还被村民&扣&在现场。在返回海口的途中,村主任曾某多次打电话给记者,情绪相当激动,声称自己是个好主任,要求记者再次过来采访。 &&& 当记者告诉他刚才在等他的时候受到村民围堵时,他表示自己不知情,此事与他没有关系,但他声称:&现在的局面我已经无法控制了,有一些村民明天可能要找到你们报社去。&当记者提出如果去采访再次遭到围堵怎么办时,他没有回答,只是一直强调要记者再次去文大村了解,他是个好村主任。回忆整个事情发展以及记者前后两次前往文大村委会,采访到的村民均称找村主任办事难,想要找他要去老城才行,与曾某的说法不一样。 &&& 直到当日晚上7时,所有村民全部离开后,商报的司机才得以开着采访车离开老城镇返回海口。 &&& 岛评必须揪出围堵记者的&带头大哥& &&& ■郭五 &&& 村民反映&村委会3年没人上班&,记者前往调查&&这本是一次再正常不过的新闻采访,却发生了村民围堵恐吓记者、干扰正常采访的恶劣事件,简直令人匪夷所思。这&风云突变&的背后,必定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因素,更不排除有人在背后指使或推波助澜的可能。 &&& 新闻记者的采访权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如果有人蓄意指使、纵容干扰正常的新闻采访,更可谓是&罪加一等&,其用心尤为险恶。这隐藏在暗处的&带头大哥&,到底是谁? &&& 顺藤摸瓜,按图索骥,我们可以看出一点端倪。 &&& 首先,在此事件中,围堵记者的虽然是村民,但他们的动机不明,甚至可以说,他们没有围堵攻击记者的理由。&村委会3年没人上班&,这话是村民反映的,记者下去调查,监督的主体也应为&村委会&,而非村民。那么,村民们为何会强行替&村委会&出头,反过来对为他们说话的记者实施围堵呢?此中缘由,不言自明。 &&& 其次,村民们似乎事先已经&料到&记者将前往镇政府采访,提前&守候&在此,一等记者出现便突然涌来,这是巧合还是其中另有蹊跷?值得注意的是,当天一直有人在追问记者的行踪,这个人便是文大村委会的村主任曾某。更有意思的是,一直与记者电话&预约&采访地点的曾某,在得知记者的具体位置后便挂断电话,此后一度&失踪&,莫名&爽约&;而当记者安全撤离之后,曾某的电话就来了。这时间掐得真准,似乎在告诉别人:我不在现场。曾某在事后一直强调对村民围堵记者事件不知情,反而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此外,一直强调&不知情&的曾某,后来又说自己&已经控制不住局面&,&明天可能会有村民到报社找你&等等,其言辞自相矛盾,引人遐想。 &&& 村委会本是最基层的&衙门&,担负着基层和谐发展稳定的重要使命。然而,&3年没人上班&的反映意见,加上围堵记者事件的发生,令人不得不对这个澄迈老城镇文大村委会的现状产生忧虑。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健康岛频道推荐
海南美食频道推荐
海南房产频道推荐
海南汽车频道推荐
海南一家推荐
家居装饰频道推荐
城市消费频道推荐走进云南省龙陵县·民警杨德忠和安乐村的故事“有事找老杨”成为村民的口头禅【】【字体: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 10:03:21
7月5日中午时分,车刚开进村委会,就听到有人大声喊:“老杨来了!”
村委会办公室里出来许多人,大家跑上前和杨德忠亲热地握手打招呼。有的还冲他打了一拳,嗔怪道:“怎么这么久才回来啊?”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久别重逢的喜悦。
村委会院子不大,设施简陋但很整洁干净。院墙上有一排醒目的宣传栏,上面有基层组织建设、安乐村经济发展三年规划、活动剪影等板块,图文并茂。村支书胡双旺告诉我们,这都是老杨领着大家做的。
通过打扫街道展开工作
“安乐不平安。”在村委会办公室,村主任杨从志回忆着安乐村两年前的现实困境。
安乐村有21个村民小组近2800人,是一个汉族、傈僳族杂居的冷凉山区村庄。安乐村产业单一,农民人均收入与龙陵县公布的人均收入比起来差1000多元。这里地处中缅边境地区,一直以来就是毒品贩运的主要通道之一,打架闹事、酗酒滋事、邻里不和、土地纠纷曾是这里的寻常事。
杨德忠清晰记得进村的日子:日。当天,平达乡党委书记郑明友把安乐村的情况和困难介绍给杨德忠后问他:“老杨,你怕不怕?”
“不怕。”
当天下午,杨德忠就开始了走访。在村寨的一间杂货铺里,杨德忠遇到了60岁的陈传娣——一个有着30年党龄的老党员。得知杨德忠是新来的工作队员,老人劈头一句话:“现在是不是共产党领导?为什么我们这里毒品泛滥到像买卖小瓜小菜一样,你们管不管?”
“现在肯定是共产党领导,只要你反映的情况属实,我们一定会给你个满意的答复。”那晚,杨德忠一夜无眠。尽管有心理准备,但村里的问题之多、之大还是让杨德忠感到了肩上担子的沉重。
不过,作为一名有着20多年党龄的老民警,接下来干什么、怎么干,他已经有了一个大的方向。归纳起来就是当好“八大员”,即村情民意的调查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产业发展的服务员、矛盾纠纷的排解员、制度建设的督导员、组织建设的工作员、社会维稳的掌握员和百姓民心的联络员。
第二天一早,杨德忠开始了在安乐村的清洁行动。他把村委会的院子以及村委会到村头那条500米的街道扫了个干干净净。
“可别小看了打扫卫生,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让一个人和一个村庄从里到外有全新的改变。”杨德忠如此解释当时的举动。
的确,“这一扫就坚持到现在,刚开始有人嘲笑他是作秀,到后来,村民们都主动早起和他一起打扫街面。”胡双旺说。
而真正让安乐村村民对杨德忠刮目相看的还是10天后——2012年春节期间,傈僳族寨子火草塘发生了一次鸡瘟事件。
(责任编辑:于洋) 1
查看更多评论&
·····
········您现在的位置:&>>>
“有事找李司法”成村民口头语(图)
山西晚报-- 01:46
李培斌(左)下乡了解情况人物:李培斌,阳高县龙泉镇司法所所长 28年来,他调解了数以千计的民事纠纷,制止了上百次群体性械斗,劝说50多对处于离婚边缘的夫妻和好如初,使30多名遭遗弃的老人得以安度晚年,让16名失足青年改邪归正,让40名刑释解教人员、22名社区矫正人员痛改前非、迷途知返……
28年,他始终工作在人民调解工作一线,用自己的“真知”换取了群众的“真信”,用自己的“真爱”赢得了群众的“真服”,用自己的“真心”架起了基层党政领导干部与广大群众联系的“心桥”。他总结出的“三心、三勤”以及“人民调解十法”成为大同市人民调解工作的教材,并在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推广。
他,就是阳高县龙泉镇司法所所长李培斌,1965年出生,是我省政法系统惟一的十八大代表。“有事找李司法”“有事找李司法”,这是阳高县龙泉镇居民的口头语。其实,不仅是龙泉镇,李培斌以前工作过的马家皂乡和友宰镇也是一样,村民有解决不了的矛盾和纠纷,都会想到他。找李培斌调解,双方当事人一般都服气,很少反悔。“李所长办事公道,为人正派,有这两样,说出话来别人当然服气。”15日,记者在龙泉镇采访时,景家庙村党支部书记荆虎这样评价李培斌。他说,李培斌调解矛盾纠纷时,最大的特点就是替双方设身处地考虑,以情服人,以理服人,所以群众对他的调解都服气。
龙泉镇景家庙村是李培斌的下乡蹲点村。2008年,因为修河坝,需要占用一部分河滩地,但有些在河滩上开荒种地的村民不同意,拦住施工队,双方长时间对峙,防洪水利工程无法开工。李培斌赶到现场后,多方做工作,制止了事态的恶化,并说服了村民同意占地修河坝。
荆虎记得,作为下乡蹲点干部,在水利部门的帮助下,李培斌协助村“两委”新打了一眼机井,将全村的地下水管全部换成了新的,避免了村民因为水管不同闹意见。去年又新打了四眼机井,使全村的水浇地达到了4000亩。工作方法在全省推广
在李培斌看来,自己做“和事老”遗传了祖上的“基因”。他的爷爷和父亲都做过村干部,在他幼时的记忆中,经常解决乡邻们纠纷的父辈能耐得很,正是这种耳濡目染,使李培斌农校毕业后,选择了司法助理员的工作。
第一次调解,李培斌记忆犹新。一名老太太虽有四个儿子但却缺吃少穿,无人赡养,无奈之下,老太太到乡里找到了当时还是司法助理员的李培斌。李培斌找来兄弟四人,对方却说:“我们的家务事,用得着你这个外人管?”李培斌并未退让:“你们不赡养老人是违法的,要是不听劝,我就带着老人上法院。闹到法院,你们丢人不说,还得按判决出赡养费,同时还得搭上诉讼费。”听李培斌这么一说,四兄弟不再嚣张,同意按照李培斌的建议赡养母亲。
第一次调解的成功让李培斌信心大增。在以后28年的调解生涯中,他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总结出了“人民调解十法”。即以情感染法、以柔克刚法、先守后攻法、正义震慑法、亲情促动法、群众抨击法、稳定大局法、感化教育法、诚信担保法、类同案推代教育法。
李培斌认为,不管使用哪一种方法,都必须贯彻着一种精神,这就是“三心、三勤”。“三心”,就是要有换位思考的同情心,高度负责的责任心,把小事情当大事业做的事业心。“三勤”,就是耳勤,要多听群众讲,向基层了解情况;嘴勤,要多和群众讲贴心话,讲党和国家的政策;腿勤,要变上访为下访,多跑基层掌握实情,多跑领导和相关单位,帮助群众及时解决问题。这些经验做法在全省司法系统得到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用心调解赢得民心
多年的调解工作,让李培斌赢得了民心。
马家皂村有个王某,因为和村支书闹意见,把支书家的玉米青苗全部割倒,造成支书家当年玉米绝收。王某被劳教了两年,老婆也跟他离了婚。他刑释解教回来后,索性住进了村委会,扬言还要继续和村支书过不去。李培斌去找王某,看到王某因发烧卧床不起,便背起他就往卫生院跑,还给他买来了8瓶罐头。王某病好后,李培斌还跑民政局帮他解决了“五保”,并协调安排他住进了镇里的敬老院。
一天,李培斌在上班的路上碰到王某,远远就看见他手里攥着个东西。走近了,王某把手里的东西塞进了李培斌的口袋。原来是个西红柿。李培斌问他:“你这是干啥呢?”王某不好意思地说:“我有个西红柿,你吃了吧!”“这个西红柿的分量不轻。”李培斌说,这是群众对自己工作的一种认可,也是一种鼓励,“冲这,我也要把这一生都给了调解。”本报记者 郭斌 通讯员 培现当前位置:&>>&&>>&
[村民]有事找“蒋光头”——陈文敏与马鞍山村的故事
摘要: 村民,粪坑,山村,陈文敏,光头,工作,同创,阿婆黄岩招聘网(丁丁)采编于:01月20日   陈文敏(左二)在施工现场协调工作。   北城马鞍山村曾经很出名,不是因为它的地舆情况,也不是因为它的历史故事,而是因为它是黄 ...村民,粪坑,山村,陈文敏,光头,工作,同创,阿婆黄岩招聘网(丁丁)采编于:01月20日
  陈文敏(左二)在施工现场协调工作。
  北城马鞍山村曾经很出名,不是因为它的地舆情况,也不是因为它的历史故事,而是因为它是黄岩主要的废品集散地,被人们称为垃圾村。最近,这里有个人也很出名,他让原本破烂不堪的村庄情况回归整洁,基础设施逐渐跟上其他村庄的步伐。他就是陈文敏,村民都称号他为蒋光头。前几日,马鞍山村村民自发组织送了一面锦旗给他。有事找蒋光头啊更是成了村民们的口头禅。
  不知道陈文敏,却都认识蒋光头
  乘坐912路公交车,在马鞍山路口的站点下车,往右走即是马鞍山村的地界。这个村全村人口达到了3400多人,共有1100多户,是北城人口最多的村,在整个黄岩人口最多的村排列中也挤进了前三强。
  1月13日,记者走进马鞍山村,发现家家户户门口都放有一个绿色的垃圾桶,一个中年妇女正拿着扫把对水泥地上散着的零星的垃圾进行清扫,宽广的主干道两旁是一排排植物,有盛开的月季,也有木樨树。
  一位阿婆正在家门口砍柴,记者上前询问村委会所在处,阿婆热情地给我们指了方向:门前有大片木樨树的处所就是了。
  您认识陈文敏吗?就是北城街道办事处负责联系你们村的记者问。
  陈文敏?不认识,我早出晚归的阿婆好像突然又想到了什么,哦,你说街道来的,那人是不是光头的?嗯。我知道了,是蒋光头嘛。原来他叫陈文敏,村里的人都叫他蒋光头。你一说蒋光头,我就知道是谁了。阿婆说。
  你知道他现在在哪吗?
  今天没瞧见,不过这几天旁边的那条路在造新的水泥地,我在那看到过他在帮忙。
  后来,村文书老杨告诉记者,陈文敏到马鞍山下面的一个自然村里去了,等下就回来了,因为别的一边筹算开始施工的道路有胶葛需要他来解决。果然,过了一会儿,我们在村委会等到了陈文敏,我们的采访也在这里开始。蒋光头是村民对陈文敏的称号。比较符合我的形象嘛!陈文敏笑着说。
  你感觉这个称号怎么样?
  挺好的。叫起来也顺口,他们信任我才这么叫。
  简直,在当地村民口中说得最多的还是那句:有事找蒋光头嘛!遇到事情,第一个想到的即是陈文敏。
  卖白搭中把工作也做好了
  陈文敏其实不是马鞍山村人,去年6月,原本在长潭水库管理局任机关党支部书记的他被组织放置到了北城街道挂职锻炼,任办事处主任助理一职,负责联系马鞍山村,协助该村村干部做工作。
  陈文敏到村后做的第一件事即是量地。村民们都不肯意把地拿出来,这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刚到马鞍山村的陈文敏除该村班子成员,其他村民一个都不认识,更况且马鞍山村下属有七个自然村,走遍全部自然村也要花上一整天的时间,更别说认识全部村民,做通他们的思想工作了。不能强取,那就套近乎吧。凡事都有一个过程,既然不认识,那我就主动去认识他们。对于那些不同意征地的村民,陈文敏便三天两头跑来和他们卖白搭。一段时间下来,不同意征地的村民竟也同意把土地交出来了。
  这个北城人口最多的村,村内情况复杂,村庄情况用脏、乱、差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房前屋后乱堆放现象相当严重,有些村民直接就把门前的道地当成了垃圾场。
  在去年开始开展的多城同创活动中,村民对多城同创这一概念还很模糊,要清理他们门前乱堆的工具他们就非常矛盾。陈文敏一开始也感觉工作无法开展,可是既然来到了这个村,咬咬牙也要把工作做通。草鞋既然穿起来了,还怕挽裤脚不成?于是他走村入户,开始了解村民的想法,见他们有困难时,无论巨细事情,他都甘愿答应去帮忙解决。
  蒋阮顺和蒋国顺两兄弟家是村里的困难户。两个人是智障,丧失了劳动力,并且房屋也很破旧,门前堆满了垃圾。说得难听点,那是连狗都不肯意走过去的处所。一旁的村文书老杨说道,陈文敏了解到这一情况,便组织人员帮他们清理,修葺了房屋,还硬化了门前空地。这一做法取得了其他村民的承认,工作局势也逐渐打开。
  敲掉了全村800口露天粪坑和缸
  曾经的马鞍山村,不但到处可以看到垃圾,并且大部分村民喜欢使用露天粪坑。很多家庭没有安装抽水马桶,排出来的粪便都倒进不远处的粪坑里,再用来做农作物的肥料;有的缸放在那里用来装垃圾陈文敏说,这实际上是一种很不卫生的做法,要建设整洁的新农村,这些工具是断不可有的。于是,他就和村干部商量,叫来清理人员悄悄地敲掉了一部分粪坑和缸。
  这样做,村民不会发现吗?
  当然被发现了,敲掉了他们的工具,就跑来骂我。陈文敏苦笑着说,刚开始时自己还与他们说明缘由。有时村民骂得难听了些,自己也不辩驳。工具被敲掉了,村民心里当然会有怨气,心中有气,道理自然听不进去。但我想时间久了他们会理解的,因为我们做的工作都是为他们好。
  就这样,村里的露天粪坑和缸一口一口被敲掉,村民的骂声也没有以前多了,有的甚至主动跑过来和陈文敏说:光头,我家的缸你什么时候来也敲掉吧?对于这事,陈文敏有点哭笑不得,原来被敲掉粪坑的人家都能取得一定的补助,村民们也没有再去重新放置新的粪坑和缸,而是将费用用来装修卫生间,用上了抽水马桶。有些村民见我们还不带人去敲,有点着急了,就主动跑来问我了。陈文敏笑着说,从开始到现在,全村一共被敲掉了800口露天粪坑和缸。
  自多城同创工作开展以来,马鞍山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全村共清除垃圾2000多吨,道路硬化4000余平方米,种植树木近1000株。
  每天都有那么多事情在等着他
  光头,你得去管管,我都说了门口造水泥地的费用可以由我来出,可是人家还是要在门口放石墩。正当我们的采访接近尾声,村民吴公达风风火火地进了村委会办公室。原来老吴家门口那条路在施工,泥泞的道路要修成水泥路,这原本是好事,可是邻居偏要在路两旁放两个石墩。这样车开进来就很容易刮擦,多不安全啊。老吴说自己不同意,建议把石墩拿掉,修路的费用可以自己来出。哪知对方不答应,老吴没了办法,这才来找陈文敏。
  一见记者在采访,老吴显得有些激动。要好好报道报道我们的光头啊。我是个大老粗,好话不懂怎么说。但在我见过的干部中,光头是最好的。老吴给了陈文敏很高的评价,他每天从早忙到晚,周末都没有休息日的。我们村民还自发组织送了面锦旗给他呢!以前有些驻村干部啥事也不管,到了办公室开个会后就走人了。
  上午到街道参加培训会,下午还要帮村民调整,这个工作感觉忙吗?记者问。
  这哪里算得上忙啊?今天还算清闲的,要是换做其他日子,我都不一定能坐下来和你聊一聊了。我先去老吴那边看看说话间,陈文敏拉上了老吴
本新闻来源与互联网,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本站,本站会予以删除
Copyright @
All Right Reserved
黄岩招聘网 Powered
网站备案:
联系地址: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司厅巷71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5173买号被找回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