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小说 pdf有关于古兰经的小说

古兰经全本mp3下载,古兰经全本在线收听,古兰经全本有声小说_博听网通知:金币:您的播放记录读取中...大家正在搜:001开端[法谛海] &
& & 收藏(0)评论1…作品介绍古兰经全本网友评论()你还可以输入140个字圣经与古兰经有联系吗?
圣经与古兰经有联系吗?
09-03-29 & 发布
<古兰经>与现代科学   日在法国医科学院举行了一个不寻常的报告会,报告题为“<古兰经>中有关生理学和胚胎学的论述”。报告中本人提出了关于<古兰经>中存在某些有关生理和生育方面论述的研究结果。 这样做是因为:根据现代生理和生育方面的研究, 们无法解释产生在<古兰经>时代的经文论述中,为什么竟会包含着只有到了近代才发现的知识! 在人类的历史上,确实没有任何人的著作包含着有如<古兰经>一样超越时代知识水平的论述,并堪与之媲美。 此外,对<圣经>(<新约>和<旧约>)和<古兰经>中所包含的类似的论述做一番研究比较也是理所当然的,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关于以现代科学知识与这两个一神教经典中某些论述相对照的研究结果课题。“<圣经>、<古兰经>与科学”一书便是这一课题的研究结果。该书原为法文版,第一版于1976年5月于巴黎问世。伊斯兰教一直认为科学和宗教是一对孪生姊妹,这本不足为奇。因此在科学急速发展的今天,这两者还会更加密切的联系起来,新的科学数据会有助于人们更好的理解<古兰经>。然而当今世界尚有许多人认为科学已经给了宗教信仰致命的打击。其实,客观周密的考察一下伊斯兰教天启的经典就会发现,恰洽是科学所发现的真理才更加突出的证明了这一宗教的超然地位和性质。 综上所述,无论如何,科技的发展一般说来对存在有造物主的思想总是极为有利的。 只要 们不带任何偏见的自问,从现代知识中所推论出的有关哲学中探索宇宙根本原理的一些启示(比如 们对无限小或生命问题的知识),确实可以发现许多应按照这些线索进行思考的理由。如果 们对统辖生命的诞生和维持生命的精妙绝伦的人体构造进行思考的话,随着人们在这些方面知识的增长与进步,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即这一切产生于偶然的假设,变得越来越不能为人们所接受。例如,法国诺贝尔医学得奖者提出的那种理论,他竭力使人相信,用一些简单的化学元素做基础,在某些外来影响作用下,由于偶然的原因,可以自发的产生有生命的物质。他声称有生命的机体就是如此产生的,并如此产生了被称做「人」的奇妙复杂的机体。然而依 所见,在了解高级动物的奇异复杂结构的过程中,科学的进步却提供了与此相反理论的有力证据;换言之,科学进步恰恰证明,实际上存在着一种非凡的、有条不紊的力量,统治着生命现象的奇妙安排。<古兰经>中许多地方以简洁的语言引导人进行此类一般性的思考。同时<古兰经>也含有很多具体的论述,这些论述与现代科学所发现的事实都有密切的关系:正是这些论述像磁铁般的吸引着现代的科学家。理解<古兰经>需要渊博的知识    过去,因为没有掌握足够的科学资料,所以若干世纪以来人类未能研究<古兰经>中的许多章节。只是到了现代,<古兰经>中的许多有关自然现象的章节才能逐渐被人类所理解。但 想指出,即使是在二十世纪的今天,在知识分类越来越细的情况下,若是没有专门的研究,一般的科学家也不可能轻而易举的理解他读<古兰经>时所遇到的有关自然现象的论述。也就是说,要理解<古兰经>中有关自然现象的章节,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掌握许多门学科知识。
这里所用“科学知识”这个字眼是指确凿可靠客观实际的知识,不包括那些在一个时期内有助于理解某种现象或一系列现象的理论,而后来由于科学的发展,这些理论又被似乎更有道理的理论所取代。 只想把<古兰经>中的某些论述与不再会受到争议的科学知识进行比较。如果所引用的科学知识还没有百分之百的被确认, 一定加以说明。<古兰经>中也有一些罕见的论述,至今还没有被科学所发现。然而,提及这些论述时应指出,所有的论述都能使科学家们相信这些论述是非常可能的。一个例子是<古兰经>关于生命来源于水的论述,另一个例子是宇宙间存在着与地球相类似的世界的论述。 然而 们不应出于科学的考虑而忘记<古兰经>依然是一部最卓越的宗教经典,因此人们不能奢望<古兰经>只是具有「科学的目标」。每当<古兰经>提示人们就着创造物和他们所能观察到的许多自然现象进行思考时,其用意是十分清楚的,即通过这许多例子来强调造物主的全能。在对各种自然现象进行思考之时, 们可以发现<古兰经>对许多与现代科学相关事实的启示,这无疑是造物主赋予人类的又一恩赐,也必定会在当今世代放射出灿烂的光辉。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 始终竭力使自己时常保持着完全客观的态度。 认为对于<古兰经>的研究这件事, 已成功的做到了如医生在开始研究一份病历时所持的同样客观的态度,即医生针对所掌握的全部症状来做出诊断。
必须承认并声明,引导 迈出最初几步的断然不是对伊斯兰教的信仰,而仅仅是对真理的追求。今天, 仍然保持这种态度来看待此事的,而且在完成研究之时,最重要的就是事实使 认识到<古兰经>是一部启示给一位先知的经典。 下面让 们来仔细验证一下<古兰经>中的一些论述。今天看起来,这些论述似乎是记述了科学的真理,然而古代人只能理解这些论述的表面意义。怎能想象,如果这些经文后来有了改动,这许多分散在<古兰经>中的令人难解的段落竟能免遭人的窜改?即使是对原文最微小的改动,也会破坏这些论述具有的绝妙的一致性,同时, 们也就无法发现这些论述完全与现代科学知识相吻合。对于无偏见的观察者,这些遍布在<古兰经>中的论述存在的本身就是<古兰经>真实可信的明显标志。<古兰经>是一部传教的经典,启示给人类的过程大约持续了二十多年,跨越了伊斯兰教纪元(公元622年)前后两段同样长的时间。鉴于这一点,<古兰经>中含科学内容的论述分散在整部经典之中是十分自然的了。根据 们所进行的研究,势必要按照题材把这些分散的论述一段一段的收集起来重新分类。 这些论述应该如何分类呢? 在<古兰经>中并没有找到如何分类的暗示。因此 决定按自己的想法分类并呈献给大家。
认为涉及的第一个题目似乎应该是宇宙的来源--创世。这样便于把<古兰经>中有关章节与现代宇宙形成的总概念进行比较。然后再按下列题目分为“天文”、“地球”、“动物”、“植物”、“人类”及“人类生育”等类,其中“人类生育”这个题目在<古兰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另外,在这些分类中还可补充些更细致的分类。 另外, 认为用现代科学观点把<古兰经>与<圣经>中的论述做一番比较也是十分有益并有用的。因此, 分别把<古兰经>的论述与<圣经>中“创世纪”、“洪水的故事”及“出埃及记”等篇章里的论述做了比较。宇宙的创造首先, 们来研究一下<古兰经>是如何描述宇宙的创造的。这里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即<古兰经>中的论述不同于<圣经>中的论述。这一观点恰好与一些西方学者的观点截然相反,他们进行<古兰经>与<圣经>的比较,往往是片面的强调两者的相似之处,这是完全错误的。问题的症结是两者的截然不同之点。 每当谈及创世时也如涉及到其它问题一样西方人总是顽固的认为穆罕默德只不过大致照抄了<圣经>的内容的确可以用<圣经>中的六天创世来与<古兰经>中哀尔拉甫章的一节进行比较:「你们的养主,是那在六日间造化了天地....」(7:54) 们必须指出:现代评论家强调对“日”字(阿文音“阿优姆”)一词的理解,其中一种主张“日”为一段相当长的时期,而不是 们现在所理解得有24个小时的一日。 依 之见,与<圣经>的论述相比,<古兰经>没有言明天地创造的顺序,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通常<古兰经>在涉及到创世时,既有先天后地又有先地后天的情形,如塔哈章:「降自造地和高天的主。」(20:4) 其实,从<古兰经>中得到的思想应当是天地在其演变过程中是同时并存的。而且宇宙在其开始时是一团气体(阿文音“杜翰”)的论述还有许多。这团气体是独特的,起初其成份是混合在一起的(阿文音“剌特哥”),但后来却分开了(阿文音“发特哥”),如奉绥来特章所述:「然后,他(造物主)志于造天,那时,天还是气体。」(41:11)另外,在安比雅章更明确的表述同样的意思:「不信道者难道不知道吗?天地原是连在一起的,而 把它们分开....」(21:30) 天地分开的结果形成了许多世界,许多世界的观念在<古兰经>中出现过几十次,如首章法谛哈第一节:「赞颂安拉-众世界的主」(1:1)(应是第1章第2节) 上述一切与现代科学关于原始星云的存在及组成最早的独特的气团,而后多次分裂的说法完全一致。最初分裂的结果形成了许多星系,后来,这些星系再分裂时又形成了许多星宿,由这些星宿进而又产生了许多行星。 <古兰经>也提到了创造天地之间有一个中间的创造,如弗尔干章:「那是创造了诸天与大地以及天地之间一切的主。」(25:59)这中间的创造似乎与现代发现的存在于有组织的星系之外的物质桥恰相对应。 上述一切清楚的告诉 们,现代科学知识与<古兰经>在许多问题上非常一致。然而, 们发现<圣经>中创世的时间先后顺序却令人完全难以置信,特别是把造地(第三天)放在造天(第四天)之前更令人无法认同,因为人所共知的是 们的地球出自太阳系的太阳。面对这种事实, 们又怎能设想一个由<圣经>得到灵感的人竟会成为<古兰经>的作者,并出自他本人的意志改正了<圣经>中原则性的错误,进而达到关于宇宙形成的总概念,而这一概念直到他归真若干世纪之后才得以证实?天文学 下面 们来看一下天文学的情况:每当 向西方人讲述<古兰经>中包含着某些天文学问题的细节时,他们总是回答说,这些不足为奇,因为阿拉伯人在这一领域有许多重要发现,远远早于欧洲人。 其实,他们是大错特错了,因为他们不了解历史。首先,科学在阿拉伯国家发展起来是在<古兰经>颁降很久之后;其次,即使在伊斯兰文明的鼎盛时期,当时对科学知识的认识和了解,也不足以提供写出堪与<古兰经>那些论述相媲美的资料。 这方面题材相当广泛, 只能粗略一谈。<圣经>说太阳和月亮是两个发光体,只是大小不同而已;然而,<古兰经>却用了两个表示性质不同的定语来区别它们:形容月亮为“光亮”(阿文音“努尔”);形容太阳则用“火把”。月亮是一个反射光而本身并不发光的天体,太阳则是一个经久燃烧的能提供光与热的天体。 “星体”这个词(阿文音“那亚姆”)以及和它一起连用的修饰词,表示它是燃烧着的,并在穿过黑夜时消耗其自身的字眼,即“萨基布”(阿文音)。 在<古兰经>中,“考卡博”(阿文音)意为行星,是能反射光但不能像太阳那样发光的天体。 今天,众所周知,星系的平衡是通过星球在一定的轨道上的位置以及与它们的体积和各循轨道的运行速度有关的万有引力之相互作用而取得的。然而,这不正是<古兰经>中所描述的,而且其措词含义只是到了当今时代人们才进一步明晰的,安比雅章中简炼深刻的言词吗?「他是创造昼夜和日月的,天体运行各循一条轨道。」(21:33) 用以表示天体运行的动词“萨巴哈”(阿文音,在<古兰经>中为“亚斯巴洪”)表示任何一个移动着的物体的运动,如人用腿在地上跑或是在水中游。那么用这个词表达天体的运动,也得要按本来的意思翻译,即天体运行“各循自己的轨道”。假若对于昼夜先后顺序的描写,其措词不是在今天看来还是那么意味深长的话,其描写本身确实平淡无奇。<古兰经>在第39章5节用动词“考瓦剌”(阿文音)描绘黑夜“绕转”或“旋转”至白昼和白昼“绕转”或“旋转”至黑夜,恰似缠头巾缠绕盘转在头上一样,这正是该动词的本来意义。这是一个完全有事实根据的恰当的比喻;然而在<古兰经>颁降的年代,进行这样比喻所需要的天文知识还无人知晓。 对于天体的演变和太阳要行至一定地方的概念,<古兰经>中也有描述,而且都与非常专门的现代知识完全一致。此外<古兰经>中也暗示了宇宙在伸展扩大。 <古兰经>中还提到征服宇宙这件事。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已经在不断的征服宇宙并且已经登上了月球。当 们读到安赖哈曼章时就会想到征服宇宙这件事:「镇尼(精灵)和人类大众啊!如果你们能通过天地的境界,你们就通过吧!你们非借着一种力量则不能通过。」(55:33) 这种力量来自全能的造物主,本章旨在提示人类认识造物主对人类的仁慈。地球 现在 们来看一下关于地球的论述。请看第39章中的一节:「你岂未见真主自上空降下雨水,使它渗入地里成为泉源;然后,借它生出颜色不一的植物....」(39:21) 今天,如此的概念在 们看来实在是太平常了,但 们不应忘记很久以前这样的概念并不流行。只是到了十六世纪,由于伯纳德˙帕里希(bernard palissy)的功劳,人类才第一次明白了水循环的全部情况。在此之前,人们所持的理论是海洋里的水,由风刮向内陆。然后,这些水通过巨大的深渊再返回大海。那个巨大的深渊从柏拉图年代起一直被称为“地冥”。到了十七世纪,像笛卡儿那样伟大的思想家也相信这种理论。甚至到了十九世纪,人们还相信亚里士多德的另一种相类似的说法,即水在寒冷的山洞凝聚后形成地下湖,从而构成泉源。今天, 们知道这一切都是雨水渗入地下造成的。如果把<古兰经>中许多章节有关这个题目的论述和现代水理学知识进行比较,人们一定会发现两者之间一致的程度令人惊讶。 在地质学中,折皱现象是人类近代才获得的知识,由于折皱才形成了山脉。地壳本身也是如此形成的,地壳是 们所居住的地球表面的硬壳,然而它的深处却是灼热的流体,那里生物无法生存。人尽皆知,山的稳定性与折皱现象密切相关,因为折与皱是构成山脉起伏的基础。 下面 们把现代科学知识与<古兰经>中有关这一题目的其中一节比较一下:「 岂未造地为铺垫,造山为钉子吗?」(78:6-7)钉子(阿文音“阿它德”)是只被钉入地里的,如稳固帐篷所使用者,连结地质折皱的深厚基础。 关于这一点,如同其它题目遇到的情形一样,客观的观察者一定会注意到<古兰经>与现代科学毫无矛盾之处。 然而,使 更为惊讶的是<古兰经>中有关生物的论述,既包括动物又包括植物,尤其是有关生育生殖的论述。
必须再一次强调:只是到了现代,由于科学的进步才使 们较容易理解<古兰经>中许多章节的内容。另外还有许多章节虽然一看就懂,但它们却隐含着深刻的意义,如第21章,前面已援引过其中一部份:「不信道者岂未看见天地原是连在一起的,然后 使它们分开。 由水中造化一切生物。 他们怎不相信呢?」(21:30)这一节证实了生命起源于水的现代思想。 在穆罕默德时代的任何一个国家里,植物学的进步也未能使他们提出植物具有雌雄两性的理论。然而, 们却可以在塔哈章读到如下的论述:「....他自云中降水并藉此生出许多成双成对不同的植物。」(20:53)(oyaos注:另请参考36章36节) 今天, 们知道凡结出果实的植物都具有雌雄两性,即使是不受精开花的也如此,例如香蕉。在莱尔得章, 们可以读到:「....,他(造物主)把每种果实造成一对两性的,....」(13:3) 关于动物的生殖原理本来与人类的生殖原理互相联系着的。以后 们还要接触到这些论述。 在动物生理学方面, 看有一节意义非凡:在血液循环发现之前一千多年,大约十三个世纪之前,人们还根本不知道肠道通过消化吸收营养以保证身体各器官的需要,而<古兰经>中却有一节描述了牛奶成份的来源,完全与生理原理相吻合。 为了理解这节经文,有必要弄懂肠道内部发生的化学反应,和通过这些反应从食物中吸收的物质,经过一个复杂的过程进入血液,有时还要靠肝脏的作用,这取决于这些物质的化学性质。然后血液把它们输送到身体各部份,其中包括产生奶水的乳腺。 泛泛而论,来自肠道内的某些物质到达肠壁的血管,这是由血液运输的。 如果 们想弄懂<古兰经>中第16章第66节,就必须完全理解上述概念:「在牲畜中,对于你们确有一种教训。 使你们饮那出自肠内的物质和血液之间的纯洁又香甜的乳汁。」(16:66)人的创造 <古兰经>中关于人类生育这个题目,有着大量的论述。这些论述对胚胎学家企图寻人为的主观解释是一个挑战。一直到了使 们的生物学知识丰富起来的基础科学诞生之后,特别是发明了显微镜之后,人类才得以理解这些论述。对于一个生活早在七世纪的人来说,竟会发表了如此的思想,简直是完全不可能的!关于这个题目,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说明当时的中东人和阿拉伯人比欧洲人或其它地方的人知识更渊博。今天,有许多精通<古兰经>和现代科学的穆斯林,他们十分清楚的认识到关于人类生殖方面<古兰经>的论述和人类知识两者之间进行的比较。 将永远不会忘记一位十八岁的穆斯林所做的评论,他在沙特阿拉伯长大,当时他在回答一个人提出的关于<古兰经>中描写人的生育问题,他指着<古兰经>说:“这部经典为 们提供了关于这一问题的全部基本知识。 上学时,他们曾用<古兰经>向 解释了婴儿的生育问题;你们的性教育书籍,出版得稍微晚了一点儿!” 特别是关于性的问题,比较一下流行在降经时代充满了迷信与神话的思想和<古兰经>的论述以及现代科学知识,<古兰经>与科学高度的一致性,以及<古兰经>中丝毫没有受到当时盛行的错误思想影响,不禁使 们拍案叫绝。 <古兰经>中有好几节文字用“阿赖格”(阿文音)一词描述了卵子在女性生殖器官中生成。“阿赖格”(意为凝血)又是这一章的题目:「造物主曾自凝血上造化了人类。」(96:2) 认为除了用它的本意来译“阿赖格”之外,再无可取的译法。 胚胎在母体子宫里的生长过程在<古兰经>中的描写极简炼,但却异常准确,因为描写所用的简朴词汇恰好与胚胎发育中的几个基本阶段相对应。下面是<古兰经>第23章中的一节:「 又把一点精造成一块血,又把一块血造成一块肉,而给一块肉造上骨,而给骨穿上肉....」(23:14)一块肉(阿文音“木大格”)正好与胚胎生长中一个阶段的外形一致。 人所共知,骨骼就在那团肉里发育,后来再由肌肉包裹起来。这就是“拉哈姆”(阿文音意为完整肌肉)一词的意思。 胚胎经历了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胚胎与后来生成的人相比,某些部份是成形的,而另一些部份则是不成形的,也许这就是下面一节经文的含义:「.... 造人为一块肉,成形又不成形....」(22:5) 下面在赛直代一章中提到了人的感觉器官和内脏:「....真主为你们造化了耳、眼和内脏....」(32:9) 这里没有半点儿与现代科学相矛盾的地方;并且也没有任何一点错误思想渗入<古兰经>。<古兰经>与<圣经> 现在 们来讨论最后的一个题目。 们已经把现代科学知识和<古兰经>中的一些章节进行了对照,下面再就<圣经>中的有关论述也进行一番对照。 在谈及创世时, 们已然瞥见问题之端倪。前面 曾强调现代科学知识与<古兰经>中许多章节的论述完全一致,并且指出<圣经>中的论述有些地方是科学所不能接受的。这本不足为奇,因为大家清楚<圣经>中有关创世的论述是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纪教士们的著述,即僧侣文版的<圣经>。他们的主要目的是传教和告诫人们遵守安息日。他们著述<圣经>的目的很明确,正如沃克斯神父(前耶路撒冷圣经经学院院长)所说,他们主要是为了立法。 <圣经>中也有关于创世的简短而又古老的记载,即采取一个截然不同角度的旧约文版对创世的描写。 两种版本都摘自<创世纪>,第一本书叫<讨拉特>,据传作者为摩西(母撒),但 们今天所见到的文版已经历了许多变动及删改。 在僧侣版<创世纪>中的家族年谱可追溯至亚当,但其荒唐可笑人尽皆知,因而无人重视它。尽管如此,新约圣经作者马太和路加还是几乎一字不差的照抄了耶稣家族年谱。马太上溯至亚伯拉罕,路加则至亚当。所有这些著述都是科学所不能接受的,因为它们都具体的提出世界的年龄和人类出现的年代,然而这些数字却与 们今天已掌握的科学知识完全脱节,绝不能令人信服。相反,<古兰经>一点儿也没有此类情形。 前面 也曾提及,在宇宙形成这个问题上,<古兰经>与现代科学知识是完全一致的,而<圣经>中的论述却与它们相矛盾:原始时期特大洪水的故事是站不住脚的;另外,在创造发光星辰之前的第一天就创造了光;在造地之前就存在的夜晚和黎明;在第四天创造太阳之前就创造了第三天的地;地球上第六天出现的走兽理应在第五天空中出现的鸟类之后,然而走兽竟先于鸟类而出现了。这一切都是反映出当时流行的错误思想。 <圣经>中的年谱构成犹太人日历的基础,并称世界只有五千七百三十八年历史(截至1976),这一点也断然不能为人们所接受!因为 们的太阳系存在足有四十五亿年了,就 们所知,人类出现在地球上的历史至少也应以万年计算。应该充份注意到,<古兰经>未提到任何具体日期,提出具体日期是<圣经>所特有的,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 第二个具有不寻常意义的一点是<圣经>中<洪水的故事>与<古兰经>的论述的比较。其实,<圣经>的叙述是把两件不同的事情混为一谈了。<圣经>讲述了一场世界性的大洪水,并把年代定为亚伯拉罕之前大约三百年。那么根据 们所了解的亚伯拉罕的历史情况,<圣经>之说意味着这场全球性大洪水是在公元前二十一至二十二世纪左右发生的,然而,鉴于历史资料,这一点是站不住脚的。 们怎能接受这样一种观点呢?即在公元前二十一至二十二世纪出现了一场全球性特大洪水,毁掉了所有人类文明,而这段时期正是埃及中世纪王国的前一段时期,年代大约在十一代王朝的中期。根据现代科学与史、地资料, 们不能接受上述论述中的任何一点。从这一点分析, 们就可以知道<圣经>与<古兰经>的区别是何等巨大。与<圣经>相反,<古兰经>把那场大洪水局限为诺亚民众的灾难。他们像其它罪孽深重的民族一样,因为他们犯下的罪恶而受到惩罚。<古兰经>没有言明洪水发生的具体时间,因此,<古兰经>的论述是历史学家或考古学家所无法反对的。第三点极有意义的比较是关于摩西(即母撒)的传说,特别是<出埃及记>中记述希伯来人在埃及受到法老王奴役的故事,在此 仅能简述一下 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 已注意到<圣经>和<古兰经>论述中许多一致和分歧的地方,并在某些细微处, 发现两者互为有利的补充。今天 们拥有摩西时代法老王的木乃伊(存放在开罗博物馆)确切的说那是1898年发现的这件事至关重要<圣经>记载了法老王被海水吞没但没言明尸体后来的去向而<古兰经>在郁奴司一章中说:法老王的尸体将从水中被解救出来「今日 拯救你的遗体,以便你做后来者的鉴戒。」(10:92)对这具木乃伊的医学检查表示,法老王的遗体未曾在水中浸泡很久,因为遗体并没有由于长期浸在水中而造成腐烂现象。在这个问题上,按照科学的观点,<古兰经>中的叙述与现代科学所提供的数据相比较丝毫不会引起任何人的反对。<旧约>汇集了大约在九个世纪过程中产生的著述,并且经历了无数人的修改。因此<圣经>一书的论述,人为的作用和主观的猜测及推论是相当可观的。<古兰经>的启示历史与此根本不同。<古兰经>从颁降的时刻起,就有人能背诵,并且有人在穆罕默德健在之年做了笔录。由于这些原因,<古兰经>的真实性是不容置疑的。正如 们在前面许多地方提到的一样,用现代科学知识完全客观的验证一下<古兰经>,就会使 们认识到两者之间的一致性。这使人想到,鉴于那时知识匮乏,把穆罕默德时代的一个人说成是<古兰经>的作者是根本不可思议的。以上这些道理,仅是赋予<古兰经>以独特超然地位的部份原因,并且也迫使采取客观态度的科学家承认单凭唯物主义的推理方法不能完满的解释一切。(完)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古兰经>与现代科学   日在法国医科学院举行了一个不寻常的报告会,报告题为“<古兰经>中有关生理学和胚胎学的论述”。报告中本人提出了关于<古兰经>中存在某些有关生理和生育方面论述的研究结果。 这样做是因为:根据现代生理和生育方面的研究, 们无法解释产生在<古兰经>时代的经文论述中,为什么竟会包含着只有到了近代才发现的知识! 在人类的历史上,确实没有任何人的著作包含着有如<古兰经>一样超越时代知识水平的论述,并堪与之媲美。 此外,对<圣经>(<新约>和<旧约>)和<古兰经>中所包含的类似的论述做一番研究比较也是理所当然的,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关于以现代科学知识与这两个一神教经典中某些论述相对照的研究结果课题。“<圣经>、<古兰经>与科学”一书便是这一课题的研究结果。该书原为法文版,第一版于1976年5月于巴黎问世。伊斯兰教一直认为科学和宗教是一对孪生姊妹,这本不足为奇。因此在科学急速发展的今天,这两者还会更加密切的联系起来,新的科学数据会有助于人们更好的理解<古兰经>。然而当今世界尚有许多人认为科学已经给了宗教信仰致命的打击。其实,客观周密的考察一下伊斯兰教天启的经典就会发现,恰洽是科学所发现的真理才更加突出的证明了这一宗教的超然地位和性质。 综上所述,无论如何,科技的发展一般说来对存在有造物主的思想总是极为有利的。 只要 们不带任何偏见的自问,从现代知识中所推论出的有关哲学中探索宇宙根本原理的一些启示(比如 们对无限小或生命问题的知识),确实可以发现许多应按照这些线索进行思考的理由。如果 们对统辖生命的诞生和维持生命的精妙绝伦的人体构造进行思考的话,随着人们在这些方面知识的增长与进步,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即这一切产生于偶然的假设,变得越来越不能为人们所接受。例如,法国诺贝尔医学得奖者提出的那种理论,他竭力使人相信,用一些简单的化学元素做基础,在某些外来影响作用下,由于偶然的原因,可以自发的产生有生命的物质。他声称有生命的机体就是如此产生的,并如此产生了被称做「人」的奇妙复杂的机体。然而依 所见,在了解高级动物的奇异复杂结构的过程中,科学的进步却提供了与此相反理论的有力证据;换言之,科学进步恰恰证明,实际上存在着一种非凡的、有条不紊的力量,统治着生命现象的奇妙安排。<古兰经>中许多地方以简洁的语言引导人进行此类一般性的思考。同时<古兰经>也含有很多具体的论述,这些论述与现代科学所发现的事实都有密切的关系:正是这些论述像磁铁般的吸引着现代的科学家。理解<古兰经>需要渊博的知识    过去,因为没有掌握足够的科学资料,所以若干世纪以来人类未能研究<古兰经>中的许多章节。只是到了现代,<古兰经>中的许多有关自然现象的章节才能逐渐被人类所理解。但 想指出,即使是在二十世纪的今天,在知识分类越来越细的情况下,若是没有专门的研究,一般的科学家也不可能轻而易举的理解他读<古兰经>时所遇到的有关自然现象的论述。也就是说,要理解<古兰经>中有关自然现象的章节,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掌握许多门学科知识。
这里所用“科学知识”这个字眼是指确凿可靠客观实际的知识,不包括那些在一个时期内有助于理解某种现象或一系列现象的理论,而后来由于科学的发展,这些理论又被似乎更有道理的理论所取代。 只想把<古兰经>中的某些论述与不再会受到争议的科学知识进行比较。如果所引用的科学知识还没有百分之百的被确认, 一定加以说明。<古兰经>中也有一些罕见的论述,至今还没有被科学所发现。然而,提及这些论述时应指出,所有的论述都能使科学家们相信这些论述是非常可能的。一个例子是<古兰经>关于生命来源于水的论述,另一个例子是宇宙间存在着与地球相类似的世界的论述。 然而 们不应出于科学的考虑而忘记<古兰经>依然是一部最卓越的宗教经典,因此人们不能奢望<古兰经>只是具有「科学的目标」。每当<古兰经>提示人们就着创造物和他们所能观察到的许多自然现象进行思考时,其用意是十分清楚的,即通过这许多例子来强调造物主的全能。在对各种自然现象进行思考之时, 们可以发现<古兰经>对许多与现代科学相关事实的启示,这无疑是造物主赋予人类的又一恩赐,也必定会在当今世代放射出灿烂的光辉。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 始终竭力使自己时常保持着完全客观的态度。 认为对于<古兰经>的研究这件事, 已成功的做到了如医生在开始研究一份病历时所持的同样客观的态度,即医生针对所掌握的全部症状来做出诊断。
必须承认并声明,引导 迈出最初几步的断然不是对伊斯兰教的信仰,而仅仅是对真理的追求。今天, 仍然保持这种态度来看待此事的,而且在完成研究之时,最重要的就是事实使 认识到<古兰经>是一部启示给一位先知的经典。 下面让 们来仔细验证一下<古兰经>中的一些论述。今天看起来,这些论述似乎是记述了科学的真理,然而古代人只能理解这些论述的表面意义。怎能想象,如果这些经文后来有了改动,这许多分散在<古兰经>中的令人难解的段落竟能免遭人的窜改?即使是对原文最微小的改动,也会破坏这些论述具有的绝妙的一致性,同时, 们也就无法发现这些论述完全与现代科学知识相吻合。对于无偏见的观察者,这些遍布在<古兰经>中的论述存在的本身就是<古兰经>真实可信的明显标志。<古兰经>是一部传教的经典,启示给人类的过程大约持续了二十多年,跨越了伊斯兰教纪元(公元622年)前后两段同样长的时间。鉴于这一点,<古兰经>中含科学内容的论述分散在整部经典之中是十分自然的了。根据 们所进行的研究,势必要按照题材把这些分散的论述一段一段的收集起来重新分类。 这些论述应该如何分类呢? 在<古兰经>中并没有找到如何分类的暗示。因此 决定按自己的想法分类并呈献给大家。
认为涉及的第一个题目似乎应该是宇宙的来源--创世。这样便于把<古兰经>中有关章节与现代宇宙形成的总概念进行比较。然后再按下列题目分为“天文”、“地球”、“动物”、“植物”、“人类”及“人类生育”等类,其中“人类生育”这个题目在<古兰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另外,在这些分类中还可补充些更细致的分类。 另外, 认为用现代科学观点把<古兰经>与<圣经>中的论述做一番比较也是十分有益并有用的。因此, 分别把<古兰经>的论述与<圣经>中“创世纪”、“洪水的故事”及“出埃及记”等篇章里的论述做了比较。宇宙的创造首先, 们来研究一下<古兰经>是如何描述宇宙的创造的。这里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即<古兰经>中的论述不同于<圣经>中的论述。这一观点恰好与一些西方学者的观点截然相反,他们进行<古兰经>与<圣经>的比较,往往是片面的强调两者的相似之处,这是完全错误的。问题的症结是两者的截然不同之点。 每当谈及创世时也如涉及到其它问题一样西方人总是顽固的认为穆罕默德只不过大致照抄了<圣经>的内容的确可以用<圣经>中的六天创世来与<古兰经>中哀尔拉甫章的一节进行比较:「你们的养主,是那在六日间造化了天地....」(7:54) 们必须指出:现代评论家强调对“日”字(阿文音“阿优姆”)一词的理解,其中一种主张“日”为一段相当长的时期,而不是 们现在所理解得有24个小时的一日。 依 之见,与<圣经>的论述相比,<古兰经>没有言明天地创造的顺序,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通常<古兰经>在涉及到创世时,既有先天后地又有先地后天的情形,如塔哈章:「降自造地和高天的主。」(20:4) 其实,从<古兰经>中得到的思想应当是天地在其演变过程中是同时并存的。而且宇宙在其开始时是一团气体(阿文音“杜翰”)的论述还有许多。这团气体是独特的,起初其成份是混合在一起的(阿文音“剌特哥”),但后来却分开了(阿文音“发特哥”),如奉绥来特章所述:「然后,他(造物主)志于造天,那时,天还是气体。」(41:11)另外,在安比雅章更明确的表述同样的意思:「不信道者难道不知道吗?天地原是连在一起的,而 把它们分开....」(21:30) 天地分开的结果形成了许多世界,许多世界的观念在<古兰经>中出现过几十次,如首章法谛哈第一节:「赞颂安拉-众世界的主」(1:1)(应是第1章第2节) 上述一切与现代科学关于原始星云的存在及组成最早的独特的气团,而后多次分裂的说法完全一致。最初分裂的结果形成了许多星系,后来,这些星系再分裂时又形成了许多星宿,由这些星宿进而又产生了许多行星。 <古兰经>也提到了创造天地之间有一个中间的创造,如弗尔干章:「那是创造了诸天与大地以及天地之间一切的主。」(25:59)这中间的创造似乎与现代发现的存在于有组织的星系之外的物质桥恰相对应。 上述一切清楚的告诉 们,现代科学知识与<古兰经>在许多问题上非常一致。然而, 们发现<圣经>中创世的时间先后顺序却令人完全难以置信,特别是把造地(第三天)放在造天(第四天)之前更令人无法认同,因为人所共知的是 们的地球出自太阳系的太阳。面对这种事实, 们又怎能设想一个由<圣经>得到灵感的人竟会成为<古兰经>的作者,并出自他本人的意志改正了<圣经>中原则性的错误,进而达到关于宇宙形成的总概念,而这一概念直到他归真若干世纪之后才得以证实?天文学 下面 们来看一下天文学的情况:每当 向西方人讲述<古兰经>中包含着某些天文学问题的细节时,他们总是回答说,这些不足为奇,因为阿拉伯人在这一领域有许多重要发现,远远早于欧洲人。 其实,他们是大错特错了,因为他们不了解历史。首先,科学在阿拉伯国家发展起来是在<古兰经>颁降很久之后;其次,即使在伊斯兰文明的鼎盛时期,当时对科学知识的认识和了解,也不足以提供写出堪与<古兰经>那些论述相媲美的资料。 这方面题材相当广泛, 只能粗略一谈。<圣经>说太阳和月亮是两个发光体,只是大小不同而已;然而,<古兰经>却用了两个表示性质不同的定语来区别它们:形容月亮为“光亮”(阿文音“努尔”);形容太阳则用“火把”。月亮是一个反射光而本身并不发光的天体,太阳则是一个经久燃烧的能提供光与热的天体。 “星体”这个词(阿文音“那亚姆”)以及和它一起连用的修饰词,表示它是燃烧着的,并在穿过黑夜时消耗其自身的字眼,即“萨基布”(阿文音)。 在<古兰经>中,“考卡博”(阿文音)意为行星,是能反射光但不能像太阳那样发光的天体。 今天,众所周知,星系的平衡是通过星球在一定的轨道上的位置以及与它们的体积和各循轨道的运行速度有关的万有引力之相互作用而取得的。然而,这不正是<古兰经>中所描述的,而且其措词含义只是到了当今时代人们才进一步明晰的,安比雅章中简炼深刻的言词吗?「他是创造昼夜和日月的,天体运行各循一条轨道。」(21:33) 用以表示天体运行的动词“萨巴哈”(阿文音,在<古兰经>中为“亚斯巴洪”)表示任何一个移动着的物体的运动,如人用腿在地上跑或是在水中游。那么用这个词表达天体的运动,也得要按本来的意思翻译,即天体运行“各循自己的轨道”。假若对于昼夜先后顺序的描写,其措词不是在今天看来还是那么意味深长的话,其描写本身确实平淡无奇。<古兰经>在第39章5节用动词“考瓦剌”(阿文音)描绘黑夜“绕转”或“旋转”至白昼和白昼“绕转”或“旋转”至黑夜,恰似缠头巾缠绕盘转在头上一样,这正是该动词的本来意义。这是一个完全有事实根据的恰当的比喻;然而在<古兰经>颁降的年代,进行这样比喻所需要的天文知识还无人知晓。 对于天体的演变和太阳要行至一定地方的概念,<古兰经>中也有描述,而且都与非常专门的现代知识完全一致。此外<古兰经>中也暗示了宇宙在伸展扩大。 <古兰经>中还提到征服宇宙这件事。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已经在不断的征服宇宙并且已经登上了月球。当 们读到安赖哈曼章时就会想到征服宇宙这件事:「镇尼(精灵)和人类大众啊!如果你们能通过天地的境界,你们就通过吧!你们非借着一种力量则不能通过。」(55:33) 这种力量来自全能的造物主,本章旨在提示人类认识造物主对人类的仁慈。地球 现在 们来看一下关于地球的论述。请看第39章中的一节:「你岂未见真主自上空降下雨水,使它渗入地里成为泉源;然后,借它生出颜色不一的植物....」(39:21) 今天,如此的概念在 们看来实在是太平常了,但 们不应忘记很久以前这样的概念并不流行。只是到了十六世纪,由于伯纳德˙帕里希(bernard palissy)的功劳,人类才第一次明白了水循环的全部情况。在此之前,人们所持的理论是海洋里的水,由风刮向内陆。然后,这些水通过巨大的深渊再返回大海。那个巨大的深渊从柏拉图年代起一直被称为“地冥”。到了十七世纪,像笛卡儿那样伟大的思想家也相信这种理论。甚至到了十九世纪,人们还相信亚里士多德的另一种相类似的说法,即水在寒冷的山洞凝聚后形成地下湖,从而构成泉源。今天, 们知道这一切都是雨水渗入地下造成的。如果把<古兰经>中许多章节有关这个题目的论述和现代水理学知识进行比较,人们一定会发现两者之间一致的程度令人惊讶。 在地质学中,折皱现象是人类近代才获得的知识,由于折皱才形成了山脉。地壳本身也是如此形成的,地壳是 们所居住的地球表面的硬壳,然而它的深处却是灼热的流体,那里生物无法生存。人尽皆知,山的稳定性与折皱现象密切相关,因为折与皱是构成山脉起伏的基础。 下面 们把现代科学知识与<古兰经>中有关这一题目的其中一节比较一下:「 岂未造地为铺垫,造山为钉子吗?」(78:6-7)钉子(阿文音“阿它德”)是只被钉入地里的,如稳固帐篷所使用者,连结地质折皱的深厚基础。 关于这一点,如同其它题目遇到的情形一样,客观的观察者一定会注意到<古兰经>与现代科学毫无矛盾之处。 然而,使 更为惊讶的是<古兰经>中有关生物的论述,既包括动物又包括植物,尤其是有关生育生殖的论述。
必须再一次强调:只是到了现代,由于科学的进步才使 们较容易理解<古兰经>中许多章节的内容。另外还有许多章节虽然一看就懂,但它们却隐含着深刻的意义,如第21章,前面已援引过其中一部份:「不信道者岂未看见天地原是连在一起的,然后 使它们分开。 由水中造化一切生物。 他们怎不相信呢?」(21:30)这一节证实了生命起源于水的现代思想。 在穆罕默德时代的任何一个国家里,植物学的进步也未能使他们提出植物具有雌雄两性的理论。然而, 们却可以在塔哈章读到如下的论述:「....他自云中降水并藉此生出许多成双成对不同的植物。」(20:53)(oyaos注:另请参考36章36节) 今天, 们知道凡结出果实的植物都具有雌雄两性,即使是不受精开花的也如此,例如香蕉。在莱尔得章, 们可以读到:「....,他(造物主)把每种果实造成一对两性的,....」(13:3) 关于动物的生殖原理本来与人类的生殖原理互相联系着的。以后 们还要接触到这些论述。 在动物生理学方面, 看有一节意义非凡:在血液循环发现之前一千多年,大约十三个世纪之前,人们还根本不知道肠道通过消化吸收营养以保证身体各器官的需要,而<古兰经>中却有一节描述了牛奶成份的来源,完全与生理原理相吻合。 为了理解这节经文,有必要弄懂肠道内部发生的化学反应,和通过这些反应从食物中吸收的物质,经过一个复杂的过程进入血液,有时还要靠肝脏的作用,这取决于这些物质的化学性质。然后血液把它们输送到身体各部份,其中包括产生奶水的乳腺。 泛泛而论,来自肠道内的某些物质到达肠壁的血管,这是由血液运输的。 如果 们想弄懂<古兰经>中第16章第66节,就必须完全理解上述概念:「在牲畜中,对于你们确有一种教训。 使你们饮那出自肠内的物质和血液之间的纯洁又香甜的乳汁。」(16:66)人的创造 <古兰经>中关于人类生育这个题目,有着大量的论述。这些论述对胚胎学家企图寻人为的主观解释是一个挑战。一直到了使 们的生物学知识丰富起来的基础科学诞生之后,特别是发明了显微镜之后,人类才得以理解这些论述。对于一个生活早在七世纪的人来说,竟会发表了如此的思想,简直是完全不可能的!关于这个题目,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说明当时的中东人和阿拉伯人比欧洲人或其它地方的人知识更渊博。今天,有许多精通<古兰经>和现代科学的穆斯林,他们十分清楚的认识到关于人类生殖方面<古兰经>的论述和人类知识两者之间进行的比较。 将永远不会忘记一位十八岁的穆斯林所做的评论,他在沙特阿拉伯长大,当时他在回答一个人提出的关于<古兰经>中描写人的生育问题,他指着<古兰经>说:“这部经典为 们提供了关于这一问题的全部基本知识。 上学时,他们曾用<古兰经>向 解释了婴儿的生育问题;你们的性教育书籍,出版得稍微晚了一点儿!” 特别是关于性的问题,比较一下流行在降经时代充满了迷信与神话的思想和<古兰经>的论述以及现代科学知识,<古兰经>与科学高度的一致性,以及<古兰经>中丝毫没有受到当时盛行的错误思想影响,不禁使 们拍案叫绝。 <古兰经>中有好几节文字用“阿赖格”(阿文音)一词描述了卵子在女性生殖器官中生成。“阿赖格”(意为凝血)又是这一章的题目:「造物主曾自凝血上造化了人类。」(96:2) 认为除了用它的本意来译“阿赖格”之外,再无可取的译法。 胚胎在母体子宫里的生长过程在<古兰经>中的描写极简炼,但却异常准确,因为描写所用的简朴词汇恰好与胚胎发育中的几个基本阶段相对应。下面是<古兰经>第23章中的一节:「 又把一点精造成一块血,又把一块血造成一块肉,而给一块肉造上骨,而给骨穿上肉....」(23:14)一块肉(阿文音“木大格”)正好与胚胎生长中一个阶段的外形一致。 人所共知,骨骼就在那团肉里发育,后来再由肌肉包裹起来。这就是“拉哈姆”(阿文音意为完整肌肉)一词的意思。 胚胎经历了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胚胎与后来生成的人相比,某些部份是成形的,而另一些部份则是不成形的,也许这就是下面一节经文的含义:「.... 造人为一块肉,成形又不成形....」(22:5) 下面在赛直代一章中提到了人的感觉器官和内脏:「....真主为你们造化了耳、眼和内脏....」(32:9) 这里没有半点儿与现代科学相矛盾的地方;并且也没有任何一点错误思想渗入<古兰经>。<古兰经>与<圣经> 现在 们来讨论最后的一个题目。 们已经把现代科学知识和<古兰经>中的一些章节进行了对照,下面再就<圣经>中的有关论述也进行一番对照。 在谈及创世时, 们已然瞥见问题之端倪。前面 曾强调现代科学知识与<古兰经>中许多章节的论述完全一致,并且指出<圣经>中的论述有些地方是科学所不能接受的。这本不足为奇,因为大家清楚<圣经>中有关创世的论述是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纪教士们的著述,即僧侣文版的<圣经>。他们的主要目的是传教和告诫人们遵守安息日。他们著述<圣经>的目的很明确,正如沃克斯神父(前耶路撒冷圣经经学院院长)所说,他们主要是为了立法。 <圣经>中也有关于创世的简短而又古老的记载,即采取一个截然不同角度的旧约文版对创世的描写。 两种版本都摘自<创世纪>,第一本书叫<讨拉特>,据传作者为摩西(母撒),但 们今天所见到的文版已经历了许多变动及删改。 在僧侣版<创世纪>中的家族年谱可追溯至亚当,但其荒唐可笑人尽皆知,因而无人重视它。尽管如此,新约圣经作者马太和路加还是几乎一字不差的照抄了耶稣家族年谱。马太上溯至亚伯拉罕,路加则至亚当。所有这些著述都是科学所不能接受的,因为它们都具体的提出世界的年龄和人类出现的年代,然而这些数字却与 们今天已掌握的科学知识完全脱节,绝不能令人信服。相反,<古兰经>一点儿也没有此类情形。 前面 也曾提及,在宇宙形成这个问题上,<古兰经>与现代科学知识是完全一致的,而<圣经>中的论述却与它们相矛盾:原始时期特大洪水的故事是站不住脚的;另外,在创造发光星辰之前的第一天就创造了光;在造地之前就存在的夜晚和黎明;在第四天创造太阳之前就创造了第三天的地;地球上第六天出现的走兽理应在第五天空中出现的鸟类之后,然而走兽竟先于鸟类而出现了。这一切都是反映出当时流行的错误思想。 <圣经>中的年谱构成犹太人日历的基础,并称世界只有五千七百三十八年历史(截至1976),这一点也断然不能为人们所接受!因为 们的太阳系存在足有四十五亿年了,就 们所知,人类出现在地球上的历史至少也应以万年计算。应该充份注意到,<古兰经>未提到任何具体日期,提出具体日期是<圣经>所特有的,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 第二个具有不寻常意义的一点是<圣经>中<洪水的故事>与<古兰经>的论述的比较。其实,<圣经>的叙述是把两件不同的事情混为一谈了。<圣经>讲述了一场世界性的大洪水,并把年代定为亚伯拉罕之前大约三百年。那么根据 们所了解的亚伯拉罕的历史情况,<圣经>之说意味着这场全球性大洪水是在公元前二十一至二十二世纪左右发生的,然而,鉴于历史资料,这一点是站不住脚的。 们怎能接受这样一种观点呢?即在公元前二十一至二十二世纪出现了一场全球性特大洪水,毁掉了所有人类文明,而这段时期正是埃及中世纪王国的前一段时期,年代大约在十一代王朝的中期。根据现代科学与史、地资料, 们不能接受上述论述中的任何一点。从这一点分析, 们就可以知道<圣经>与<古兰经>的区别是何等巨大。与<圣经>相反,<古兰经>把那场大洪水局限为诺亚民众的灾难。他们像其它罪孽深重的民族一样,因为他们犯下的罪恶而受到惩罚。<古兰经>没有言明洪水发生的具体时间,因此,<古兰经>的论述是历史学家或考古学家所无法反对的。第三点极有意义的比较是关于摩西(即母撒)的传说,特别是<出埃及记>中记述希伯来人在埃及受到法老王奴役的故事,在此 仅能简述一下 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 已注意到<圣经>和<古兰经>论述中许多一致和分歧的地方,并在某些细微处, 发现两者互为有利的补充。今天 们拥有摩西时代法老王的木乃伊(存放在开罗博物馆)确切的说那是1898年发现的这件事至关重要<圣经>记载了法老王被海水吞没但没言明尸体后来的去向而<古兰经>在郁奴司一章中说:法老王的尸体将从水中被解救出来「今日 拯救你的遗体,以便你做后来者的鉴戒。」(10:92)对这具木乃伊的医学检查表示,法老王的遗体未曾在水中浸泡很久,因为遗体并没有由于长期浸在水中而造成腐烂现象。在这个问题上,按照科学的观点,<古兰经>中的叙述与现代科学所提供的数据相比较丝毫不会引起任何人的反对。<旧约>汇集了大约在九个世纪过程中产生的著述,并且经历了无数人的修改。因此<圣经>一书的论述,人为的作用和主观的猜测及推论是相当可观的。<古兰经>的启示历史与此根本不同。<古兰经>从颁降的时刻起,就有人能背诵,并且有人在穆罕默德健在之年做了笔录。由于这些原因,<古兰经>的真实性是不容置疑的。正如 们在前面许多地方提到的一样,用现代科学知识完全客观的验证一下<古兰经>,就会使 们认识到两者之间的一致性。这使人想到,鉴于那时知识匮乏,把穆罕默德时代的一个人说成是<古兰经>的作者是根本不可思议的。以上这些道理,仅是赋予<古兰经>以独特超然地位的部份原因,并且也迫使采取客观态度的科学家承认单凭唯物主义的推理方法不能完满的解释一切。(完)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犹太教的耶和华 基督教的天父上帝 伊斯兰教的真主安拉 是不同宗教对&那个人&的称呼犹太教以&希伯来圣经&作为至上经典,基督教沿袭了&希伯来圣经& 作为基督教圣经的 旧约全书伊斯兰教的&古兰经& 是在批判基督教&三位一体&的前提下沿袭&基督教圣经&基础上,贯彻唯一神的理念,由默罕默德根据&真主的意愿&重新整编!宗教之间的分歧,都是教民之间认识的不同导致的!&那个人&不会因为人们的信仰而做丝毫的改变!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一.经典成书的时间和过程      《圣经》 《旧约》 前1200-前400年      两约之间 前432-前5年      《新约》 公元50-100年      《古兰经》 公元610-633年      《圣经》有首正经、次正经、伪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多有争议,最早的文本已不可寻;《古兰经》的成书过程比较清晰,奥斯曼定本至今存在。      二.经典内容的编排      经典内容的编排有其特殊的用意在,如《易经》以“乾卦”始,以“未济卦”终,是要表达易经的主旨即“变化”。      l 《圣经》以《创世记》始,以《启示录》终。编排以时间为顺序,从创世直至末日。      l 《古兰经》以《法谛海》始,以《世人》终。编排以“主?人”关系为贯穿。从人对主的敬拜开始,以人类的羸弱和易迷误终。      《古兰经》首章:[1]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2]一切赞颂,全归真主,全世界的主,[3]至仁至慈的主,[4]报应日的主。[5]我们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6]求你指引我们上正路,[7]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误者的路。阿敏。      《古兰经》末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1]你说:我求庇于世人的主宰,[2]世人的君王,[3]世人的神明,[4]免遭潜伏的教唆者的毒害,[5]他在世人的胸中教唆,[6]他是属于精灵和人类的。      三.经典文本的风格      《圣经》文本的风格各异,不一而足。原始文本是希伯来文和希腊文,现实流行文本是英文等欧洲文字。神学贯穿于文本意义的表达之中。      《古兰经》文本的风格统一,是自由的韵文体。原始文本和现实通用文本是阿拉伯文,译本只能用做参考。信仰的表达不仅在于文本(text),还在于诵读(chanting)。与意义相比,声音的作用更加直接和实在。      四.信仰体系的总体特征      《圣经》最终表达是一种末世观。《旧约》强调对神的“顺服”,但缺少普世性;《新约》强调的普世性,而弱化了仪式、律法的约束。从《旧约》中犹太人不断恶化的历史产生了末世观和对弥赛亚的期待。学者认为,比类福音所表达的是末世观。人们期待耶稣的再次降临和末日审判,他们过集体的生活(使2:44-45),轻现世。保罗神学提出了“十字架奥义”即“赎罪说”,强调灵魂的拯救,是对末世观的扭转。但《新约》以《启示录》结局,末世观的影响非常深远,直至今日。      《古兰经》最终表达的是两世观。造物主是绝对的超越的,人对主是绝对的依赖和服从。而信仰和仪式是紧密结合的。把对造物主的信仰与普世性结合起来,把精神的信与实践的信结合起来。刘智说:“以认主为宗旨,以敬事为工夫,以复命归真为究竟。”      在人类始祖犯罪以后,真主在《古兰经》里说:“你们互相仇视地下去吧。大地上有你们暂时的住处和享受。”(2:36)“你们都从这里下去吧!我的引导如果达到你们,那么,谁遵守我的引导,谁在将来没有恐惧,也不忧愁”(2:38)表达了与《圣经》不同的观点。      五.正信      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弥迦书6:8)      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马太22:37-40)      你们把自己的脸转向东方和西方,都不是正义。正义是信真主,信末日,信天神,信天经,信先知,并将所爱的财产施济亲戚、孤儿、贫民、旅客、乞丐和赎取奴隶,并谨守拜功,完纳天课,履行约言,忍受贫困、患难和战争。这等人,确是忠贞的;这等人,确是敬畏的。(古兰经2:177)      六.造物主的“光”      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约翰福音1:4-5,9,14)      光来到世间,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定他们的罪就是在此。凡作恶的便恨光,并不来就光,恐怕他的行为受责备,但行真理的必来就光,要显明他所行的是靠神而行。(约翰福音3:19-21)      神就是光,在他毫无黑暗。(约翰一书1:5)      真主是天地的光明,他的光明象一座灯台,那座登台上有一盏明灯,那盏明灯在一个玻璃罩里,那个玻璃罩仿佛一颗灿烂的明星,用吉祥的橄榄油燃着那盏明灯;它不是东方的,也不是西方的,它的油,即使没有点火也几乎发光——光上加光——真主引导他所意欲者走向他的光明。真主为众人设了许多比喻,真主是全知万事的。(古兰经24:35)      七.耶稣/尔撒      (你应当叙述)那保守贞操的女子,我把我的精神吹入她的体内,我曾以她的儿子为世人的一个迹象。(古兰经21:91)她说:“我的主啊!任何人都没有和我接触过,我怎么会有儿子呢?”天神说:“真主要如此创造他所意欲的人。当他判决一件事的时候,他只对那件事说声‘有’,它就有了。”(3:47)在真主看来,尔撒确是象阿丹一样的。他用土创造阿丹,然后他对他说:“有”,他就有了。(3:59)麦尔嫣之子麦西哈,只是一个使者,在他之前,有许多使者确已逝去了。他母亲是一个诚实的人,他们俩也是吃饭的。(5:75)自称基督教徒的人,我曾与他们缔约,但他们抛弃自己所受的一部分劝戒,故我使他们互相仇视,至于复活日。那时,真主要把他们的行为告诉他们。(5:14)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都说:“我们是真主的儿子,是他心爱的人。”你说:“他为什么要因你们的罪过而惩治你们呢?”其实,你们是他所创造的人。他要赦宥谁,就赦宥谁;要惩罚谁,就惩罚谁。天地万物的国权,只是真主的;他是最后的归宿。(5:18)      《圣经》中的人—神关系有较大的变化。特别是道成肉身。耶稣基督代表神的超越性向人性的趋近。《古兰经》中的人—神关系是固定的,是仆—主关系。不可逾越。《古兰经》强调耶稣只是一个先知,同历代先知一样,是一个普通人。在“神——先知——人类”的关系中,先知是一个中介,是神的代言人,但不能把先知神化。      《古兰经》说:穆罕默德不是你们中任何男人的父亲,而是真主的使者,和众先知的封印。(33:40)穆罕默德只是一个使者,在他之前,有许多使者,确已逝去了;如果他病故或阵亡,难道你们就要叛道吗?叛道的人,绝不能损伤真主一丝毫。真主将报酬感谢的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兰经诵读第一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