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第几条是关于继母砍死继子与继子的

  看来《大龄女远嫁离异带孩子凤凰男,以后的路我要怎么走?感觉没路可走了》有感,转发这篇文章。  一、谁最舍不得让“后妈”这个词消失?  不懂夫妻之道的两个人,两个自私自我幼稚的所谓“成年”男女稀里糊涂在一起,稀里糊涂生了孩子后,才发现对方不适合自己,要死要活非离不可,只是苦了幼小的孩子。  一方面看着孩子为自己的幼稚买单心痛难忍;另一方面却不肯为了孩子的痛苦而自己吞下这份心疼,怕孩子这不好那不好。就是没去想过:孩子是你生的,这不好那不好,那都是孩子在牺牲自己的快乐和幸福,为爸妈的离异买单。  所以,前孩子的不好,是前夫妻一手造成,二一添作五,各自买单吧。  可是有些前夫妻偏不,他们不知道什么叫一人做事一人当,你既然当初敢离婚,敢叫孩子要么没爹要么没妈,你就有勇气有智慧担当起孩子未来的一切后果。可是她们没有。他们只知道尽快找个“后妈”,那么孩子的一切不好,都可以往“后妈”身上推了。  谁最舍不得“后妈”一词退出历史舞台?还用问吗?“后妈”一词,就是用来给某些婚姻失败,却又能力不足,买不起“亲手毁掉孩子”这张单的前夫妻们擦屁股的。  二、强盗逻辑:可以选择不抚养前孩子,一旦选择,却不准改变?前夫妻们当新妻子是奴隶?还是傻子?还是白痴?前夫妻们当他们俩人同心同德、为前孩子利益一致对外的男女主人呢!  最最不可理喻的是:大多数新妻子如果一开始就明确拒绝抚养前夫孩子,很多前夫妻倒消消停停地,要么安排孩子到前妻身边;要么就是前妻不愿意接孩子来身边,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前夫把孩子安排在孩子爷爷奶奶或姑姑叔叔家,屁也不放一个。  但偏偏就是那些一开始愿意帮助老公抚养其和前妻所生子女的新妻子们,抚养了一段时期后,由于前夫继续延续前段婚姻里的幼稚自我,更加上对前孩子的愚昧补偿心态,前孩子在家里作恶,前夫护短,要是再加上前妻作恶。夫妻关系更加一团糟。  在中国这个封建男权一夫多妻时代刚过去不远的现实大环境里,所谓“后妈”们艰难地思索,寻找自己家庭幸福的答案。这个时候,“后妈”们要中途决定放弃抚养,往往会遭遇到可怕的道德围剿。  这些围剿者,不外乎是高呼着以孩子为中心的“同心同德”“同仇敌忾”的前夫妻们罢了。要么是双方都身离心不离;要么,就是前妻一方以前孩子为筹码,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地要挟、威胁着前夫,前夫无奈地“心不离”。(再次强调只是某些前妻,某些,某些。)  突然什么都不想再说。呵呵。懒一点恶毒一点,送某些悻悻的前妻们两个字——“活该”。你自己婚姻的失败,你自己孩子的痛苦,还得你自己买单。那是必须的。而且,这是你一生必买的单,赖都赖不掉。以为拿一顶“后妈”的帽子给前夫新妻子一戴,就能轻松屁股一拍把单扔给人家帮你买?白日做梦吧你就。 有“后妈”管着了,前夫妻们就可以大肆溺爱,各种无下限地秀溺爱纵容娇惯了,为啥?不怕嘛!反正找了个“白雪公主的恶毒后妈”在那儿兜着呢。就得前孩子在新妻子的严格管教下,对比出亲爸妈的好来,使劲溺爱吧!反正有“后妈”买单?  自己屙的屎自己擦,多大的人了都?自己擦不利索还想赖谁?你真以为你还活在上上个世纪当你的封建“正妻”哪? 对不起,时代不同了,看清楚今夕何夕——公元2014年。 你阴暗的心理谁不知道呢?怎么?失去了才知道珍惜?才想起前夫的好?后悔啦?可惜前夫又娶新老婆了,怎么办?觉得孩子是你和前夫生的,前夫只要还不和新妻子建立夫妻感情第一位的家庭,那前夫心就多少都会还在你身上?  哈哈,不好意思,小算盘打歪啦!你都改嫁了,还想着“一妻多夫”呢?对不起,从“一夫多妻”到“一妻多夫”,那可遥遥无期了,咱们还是老老实实从“一夫一妻”做起吧。  你呢,要么老老实实找个互相看得上的男人,守着你新老公过你的新日子,要么就硬气点单身过。想要仗着和前夫生的孩子来跟新妻子抢男人,仅仅靠“后妈”一顶帽子那是远远不够的。
楼主发言:23次 发图:0张
  这“一夫多妻”封建制度害人不浅哪。你们这些男人,更该擦亮眼睛好好看看想想了。不要旧家庭没有搞定,匆匆离了,娶了新妻子,还是搞不定原来那个母老虎,任她把你新家搅得天翻地覆,任她拿着孩子要挟你作威作福骑你头上拉屎拉尿,你稍有不从,她立即一句“有后妈就有后爸”,你就得乖乖掏钱给她——你心里在说“唉,谁叫她是孩子亲妈呢!”更严重的就是“猪狗不如”。  呵呵,你们这样一对身离心不离的幼稚男女,要纠缠就自己纠缠去吧,干嘛离了又再找别人,祸害无辜呢?既然离了再找了,呵呵,那就由不得你们自己了。  遇到软弱好欺的,算你们运气,遇到不那么软弱好欺的,总有一天,别人会将你们加诸给别人的痛苦,双手奉还,让你们在本该属于你们自己买单的痛苦中,真正成长。  二十一世纪了。还有人公然叫嚣“后妈”就是“二线”身份。叫嚣之人,自己是带着孩子和带孩男再婚的。所以,她不但在自己心里给自己划为“二线”身份,这也意味着她同时给自己的新丈夫划定了“二线”身份。  在所有那些认为“后妈”是“二线”的人的心里,可以断定,她们再婚不是为了爱新丈夫,而是为了给自己和前夫的孩子找个“后爸”。更可以断定,在她们心里,自己的前家庭还是没有解体,自己和前夫都是前家庭的“一线”,而前夫和自己各自再婚的新配偶,都只能在她的前家庭里屈居“二线”。  真替那些认为“新配偶”是“二线”身份的人的新配偶们感到悲哀啊。  ———————第二主题(驳“后妈二线说”谬论)完毕的分割线——————————
  第三个主题(第一主题是本帖标题“新旧社会在转型,不是‘后妈’是‘新妻’”。第二个主题是驳斥“后妈二线身份”谬论。第三个主题本没有标题,起因是两个吧友还是拒绝理性沟通,一味歪曲,主观猜测我是个“恶毒后妈”并在此毫无根据的臆测基础上对我进行人身攻击。由于我曾经能够证明自己做继母合格的《相亲相爱一家人》旧帖已删,为正视听,杜绝今后可能的漫长无期的无聊攻击,无奈之下我觉得还是有必要交待一下自己。所以,第三个主题,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我现在才想到安上的。)  第三个延伸主题:《心与心的交流》  第一部分 就事论事不回避,尊重自己的感受,不掩耳盗铃  第二部分 说说我这个“恶毒的后妈”  第三部分 身离财离子难离,也绝不应该离。鼓励前夫妻们就抚育孩子一事上同心同德,共闯难关,呼吁新妻子们对此支持,适当方便。
  第一部分 就事论事不回避,尊重自己的感受,不掩耳盗铃  wangxiaoqun76、?两位吧友:你们好!  你们对我的情况不了解,这是很自然的,因为你们线下工作生活也很忙,没有时间了解一个网上的人的生活,也没有必要了解。但看得出来,你们对这个人(就是我)在网上的言论十分敏感,甚至可以说是被激怒了。我的观点有主有次,散见于各主帖各回帖,时间关系你们不能全都了解到,这也是很正常的,我也对你们表示理解。  既然你们在本帖回帖,那想来应该是看过帖子了。即使没有看,标题总该看过了,不然也进不来。“新旧社会在转型,不是‘后妈’是‘新妻’”这是我本帖的主观点,但这还不是我的最终论点。最终我想强调的是“夫妻关系是每个家庭里面最核心的关系”。由于新家庭情况复杂,所以,在新家庭里面建立夫妻关系的核心地位尤为艰难,要跟几千年的传统思潮作斗争——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事,我们每一个人,包括你们两位吧友,也都无法置身事外。  你们目前只是还不知道传统家庭文化对你们自己和你们的孩子已经造成了巨大伤害并且还将继续继续伤害,你们只是不知道。我理解你们。先前我不够理解,后来通姐发话了,“吵架又帮不了人”,我就完全理解我们每一个人了。也正是这句及时的话,也帮助我理解了后来快乐吧主对我的删帖。(虽然我心里也很委屈,心想自己只是反击“后妈只能是悲催的”这一说法,但一想到自己标题的攻击性,以及正文里的各种傲慢、讥讽,没有一点爱在里面,就算是自己被伤害后的被迫还击,可是,说的东西再对,说的方式错了甚至伤人感情,有什么用呢?所以我反省了。从此尽量提醒自己带着爱回帖、生活、呼吸。)
  所以,你们对这个话题的关切这一行为本身,我是欢迎的。你们有很多误解,但是基于你们的关切,我尝试着让自己去理解你们。我想,你们出于对孩子的心痛,生活太忙没有时间了解得更多,导致对我有误解,这些,我认为都不是问题。有误解才有沟通,有沟通才有理解,才能共同成长。希望我们都能平心静气地坐下来,好好倾听自己内心,也好好倾听他人的内心,这样才能达到我们共同的目的——如何帮助我们的孩子?也就是“救救孩子!”  那么,如果现在平静了,我想,对这个你们关切的话题,你们有什么想法呢?你们对我刚才提到的论点“夫妻关系是家庭里的核心关系”、“新旧社会在转型,不是后妈是新妻”,有什么不同意见呢?为什么呢?我渴望听到两位姐妹理性的,就事论事的发言。
  使我感到无奈的是,你们好像是不同意这个论点,但是你们没有针对我提出的论点进行反论和反证,而是假设我这个人的人品,臆测我的家事,凭空得出一些你们自己头脑里的结论,这些结论当然是与事实不符的(往下我会证明为什么与事实不符)。如果要反驳你们,相当于我就要开始写回忆录了,回忆从2007年到2013年我的“后妈”之路。这是极不现实的。时间心情都不允许。  如果因为无法反驳你们对我的假设和妄断,是不是就代表着我这个人就是你们所想象的那样的呢?然后,是不是就代表着,我写出的东西,也是大错特错的呢?  姐妹们,你们的思路错了。我们都知道“对事不对人”这个道理。退一万步说,即使我真的是你们所想象的所谓“鸠占鹊巢”的“恶毒后妈”,那样一味徒然攻击我的人品,却避而不谈我的论点论据的正确与错误,那也对我的论点和论据造不成丝毫动摇啊?现在国民教育水平普遍提高了,大多数的人都是讲道理的,都是对事不对人的,除非是养成了“对人不对事”的习惯,不喜欢讲道理,只爱攻击人品的少数人。呵呵,你们是吗?
  我想,在生活中,你们可能不是这样的人,只是由于爱子心切,女人的感性,脆弱,悲观,或者是某些长期养成的“思维惯性”,导致你们对自己头脑里冒出的思想不加观察、考察,不判断,以为只要是自己的思想就一定是正确的,急急加以发表、维护,反对异见人士……凡此种种,呵呵,都是我曾经经历过的。现在人到中年,我已经明白了,任何思想,都是要警惕要怀疑的,因为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思想——二元对立,不断在每个人头脑里进进出出,彼此争战,抢夺对那人的控制权。我曾经的错误思想,是我妈妈在家里教给我的,我老师在学校里教给我的,朋友同学同事们影响我的。我近四十年活在别人口口相传的“应该怎样的‘我’”里面,灵魂活在别人的思想控制下,空有一具“我”的外貌身体特征的壳。我以前不知道我是谁。我没有建立起自我。因为我的父母、老师和我成长的社会不允许我建立我自己的“自我”。  当我明白这一切后,我开始考察头脑里已经习惯了近四十年的思想,那些“这个是对的”“那个是错的”的话语,我都详加考察。渐渐就分清了黑白真伪。而我依据的唯一工具不是别的,就是——尊重自己的感受。一切感受。平等尊重。如果感受和思想完全相反,我可以判断这个思想不是我自己的。  麻烦的是,当对同一种行为,同一种“感受”,竟先后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思想”时,该听从谁?比如明明有人讥讽了我,我的“感受”是“难过委屈”,当时看上去,能够让“难受”和“不爽”消失的唯一方法就是“要还击”。内心深处的潜意识真实思想是“要还击”,但我能意识到的显意识思想却告诉我“要包容”,如果我听从了表面上的显意识思想而不是尊重自己感受去“还击”,那么我的难受还会一直都在,它根本不会自己消失。  感到难受说“要还击”的是“小我”。而忍耐说“要包容”的是“大我”。李嘉诚所说的“建立自我,追求忘我”中的两个“我”,都是指前者“小我”,而忘“小我”,目的,是为了建立“大我”。这个大我,是佛说的“众生一体”,是圣经所说的“基督”,是我们人类共有的生命源头,是更高的合一的灵性力量。  所以,在我的自我尚未建立完全之前,要我“包容”谈何容易。小我不服啊,几乎是一瞬间,“难受”的感受就占了上风,“要自卫”。于是我还击了。得意洋洋。然而通姐冷眼旁观,她的“大我”出来说一句“吵架又帮不了人”,如醍醐灌顶。那个时候,“建立自我”已经在还击中完成,接下来,我也比较容易“追求忘我”了。于是两天后,快乐吧主删帖,我其实十分心痛,因为帖子里面到后来我已心平气和,说了很多自己认为还是有价值和意义有助于团结的话。也颇觉受伤。  但,怎么做呢?感受仍然是“难受”,可这时候,思想仍然是“讨说法”和“要包容”两个在打架。但这个时候,由于自己曾经在天涯社区的一些经历(因反对性别歧视、不满色情帖发起“倒斑起义”、当斑竹、各种论战),和后来现实中更深入某些政/治事件中心的一些经历,使我对于斑竹删帖(治理论坛)的行为产生了更多的理解和包容。两相比较之后,我认为此时此地,“包容”比“讨说法”对我(的成长)更重要。于是我尊重了自己的感受,选择了接受。(政/治是妥协或平衡的艺术)。而另一些网友的愤怒,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也在尊重自己的感受。仅就“尊重自己感受”这一点上,我是支持他们的,就像我支持自己孩子尊重自己的感受,同时注意引导她不要给无辜他人带去麻烦。但问题是贴吧是大家的……大家的感受?(集体意识?太高深了,还没正式接触荣格。)
  年龄越长越大,我们就会越来越尊重自己感受,因为我们早年尊重别人感受过于多了,“做别人”做得太累了,长期如此,人是活不下去的。(插播:上个月,我一个朋友女儿(巨蟹座)20出头,跳楼自杀了,她为父母考虑得太多了,她的自我被扼杀得太厉害了,她只能……说不下去了(也许,宝贝,阿姨今天写这些,也是冥冥中有你相助,但愿这些能使你安慰,安息)。朋友夫妻是政坛商界强强联手的上流社会成功人士,至少外人看不出来夫妻关系有问题的,夫妻二人各自及共同的出现的形象,都是无可挑剔的。然而,关起门来呢?女儿小时候很优秀,曾经是夫妻俩的骄傲,然而,后来就越来越压抑,朋友夫妻(似乎母亲尤其)越来越不愿意外人问及女儿……女儿得了抑郁症很多年。而抑郁症,多能从童年、成长经历中找到病因。还有我自己的亲侄儿,我老公长子……太多孩子了。但这个朋友的女儿却是十分典型的,因为她是在一个父母各自事业有成的原生家庭选择轻生的。沉重的插播就到这里吧。)  当两种互相矛盾的感受也越来越多时,“认识”自己的每一种感受,清楚“分辨”出哪一种感受对自己的成长更重要,坚定“选择”尊重那一种感受,就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幸福的一种能力。给自己幸福,给爱的人们幸福,首先需要认识自己,尊重自己,爱自己。不同的成长阶段,我们所看重的感受是不同的。而我的母亲,64周岁了,内心却仍然停留在婴儿时期或说少女时期,她对于自己做母亲的诸多失误,其实是意识到的,但那些内疚太巨大了,她选择逃避不去面对,并且找了很多看似强大的借口为自己开脱。(“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可怜天下父母心”是她的经典口头禅之一,我少女时代曾经反感到了一听就要爆炸、就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的地步。)  古人有话说“有‘过’是一‘过’,‘不认过’又是一‘过’。一旦认‘过’,则两‘过’皆无。”母亲错失了认识自己,包容自己,爱自己,然后在此基础上尽力去使自己成长的机会。我深爱我的母亲。深为她的停止成长感到心痛和遗憾。那是她在复制我的外婆。那是我的外婆在复制我的曾祖母……而我必然会追问:那么,究竟是谁?什么力量,使得这些天使折断了翅膀?停止心灵的成长,而被迫复制上一代人的悲惨命运呢?自然,想到了男尊女卑。更自然,要追问人类两性不平等的根源。更自然,追问人类的起源。人类从哪里来?来做什么?到哪里去?从姐妹们的“思维惯性”,聊到了人类存在的意义。题跑得太远了。拉回来吧。那是另一个话题。
  刚刚聊到哪里了?对了,聊到“对事不对人”和“对人不对事”。现在,你们既然针对我这个人。我想,你们有权不喜欢我,我也没有义务叫人人都喜欢我。但由于这个世界这个国家,还有好多和你们一样,存在“对人不对事”误区而不自知的人们,我想,如果努力让自己这个“人”多被了解,能有助于你们放弃攻击我这个“人”,愿意冷静下来思考一下我的话我的论点论据的话,我也愿意做这个努力,再说一些关于我自己做继母的二三事。  我希望有一天,在面对任何我们一时无法理解、无法同意的不同声音时,我们都能够放弃“攻击人品”这一败笔。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完全了解被我们攻击的人的真实情况,也许出于泄愤,一不小心就会中了魔鬼的诡计,编造起谎言并且把自己欺骗了,再拿去欺骗世人。  就像爱穿新衣的皇帝,爱穿新衣没有错,是一个可爱的爱好。但却被两个骗子利用,相信了空气是最美的新衣。你们爱孩子也没有错,却被男尊女卑数千年压迫的“传统骗子”骗了你们,身为女人也拿起大棒高喊“恶毒的后妈去死!”气急时会诅咒另一个女人“祝你当后妈!”
  按我有限的观察,我的言论,似乎激起了你们内心深处极为不好的感受,那些感受恐怕除了对孩子的疼爱无处落实之外,会不会还有一些内疚?自责?后悔?这些感受针对你们自身,一直以来存在,只是每一浮出来提醒你面对时,你都因为不知所措,而使用了从父母那里学来的惯用好用的方法:压抑下去、藏起来,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  可是,那些感受可是你们自己身体的真实反应啊,你躲到天涯海角都躲不掉,于是,当有人说话引发你们这些久远的不好感受时,你们会本能地怪罪那个说话的人,即使那个人跟你不认识,说的也不是你家的事,你还是要怪那人,为什么?因为你压根不想承认自己本身就有这些不好的感受啊!可是,你怎么怪得到人家呢?你怪不到的,你自己的感受,如果没有,是根本不会被任何外力所引发的。产生感受的,是你自己的身体,被你的行为所刺激。心理学有术语,我不专业,忘了。大意是说你们感到受伤,攻击伤害你们的人,其实是受伤后的自我保护。  但,我伤害你们了吗?我没有伤害你们啊。只要你们能证明我伤害了你们,你们就可以证明你们的攻击是有效的心理防卫手段。  然而,你们的证明在哪里?你们的孩子并不是我的继子对不对?但你们哦对了,共情了,把对自己孩子的感情,置换到了我家继子身上,首先这是不理性的对不对?你孩子不是我继子。其次,退一万步说,你们非想要通过证明我人品差恶毒为手段,达到推翻“不是后妈是新妻”的目的,就允许使用“人身攻击”的辩论手段吧,就算证明了我真的恶毒,那也跟我的论点八杆子打不着啊?
  所以,你们只是在掩耳盗铃。只是在想:这个铃声太吵了,暴露了我一切内心所想(当小偷的不好想法),不行,我得想个办法。于是,你们想出来的办法就是:捂上自己的耳朵不去听,但是,铃声还是依然大作啊,你想一辈子就这样当个聋子么?那多可惜啊。  铃声,是由于内心当小偷的不好想法,引起偷盗行为,导致的。如果真的害怕听铃声,害怕暴露自己,最好的办法,应当是去问自己的内心:我离婚后对孩子带来的痛苦,我的感受是什么?我该怎么处理自己的感受?怎么减轻我的痛苦?我想,这样就找对路子了。努力去与前夫前妻和解,共同商量分开但仍然一起尽力分担关爱孩子的责任和义务。铃声就会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你面对了自己的痛苦感受,并且采取措施减轻甚至消除了内心的痛苦。  而不是将孩子的一切痛苦,赶紧转嫁到后妻身上,这就像那个人把偷盗行为引起的怕被人捉住的恐慌,怪罪到耳朵听力上一样,耳朵要是能说话,也该大声哭诉“冤枉啊……”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是天真诚实的小孩子的。那个小孩子说:“皇帝没穿衣服呀!”的时候,根本不需要预备“勇气”“胆量”,因为天真是我们的本性,从上天而来的真实。是的,没有什么“看不见的最美的新衣”。就像人人都只有一个妈妈,没有“后妈”。  脱下那件虚假的新衣,脱下“后妈”帽子,脱下盲从、依赖……换上温暖真实的布衣,换上阿姨的真实身份,换上明辨、独立……
  第二部分 说说我这个“恶毒的后妈”  既然你们一时无法彻底划清作者与其文字之间的区别,既然作者的人品对你们判断作者的言论真的很重要,那我就简单说说这个“恶毒的后妈”吧。(我知道,你们还有一招更厉害的,是不是选择彻底堵死耳朵,不听?或者听了然后说“假的!”那我就实在没招了。你们赢了。但你们的孩子……)  你们假设的恶毒后妈的情况,在我的故事里并不存在。  我自去年8月至今年4月,几乎每天在线,时间不短,有时还是通宵,我有一个日记帖经常更新,名字叫《相亲相爱一家人》,是记录我的“圣母”生涯的。但那个帖子也只是从当天记起,很少涉及到2007年我继子5周岁到2012年7月他11周岁时我的生活回忆。  我不回忆过去一是因为没时间,二是因为回忆往事很伤心,里面都是我和我女儿的累累旧伤痕,我不愿意重提。  其实有一个悖论,是我今天中午才想到的,那就是——其实你们知道我基本上是善良的,你们都知道如果留孩子在身边,我肯定会努力善待他的,留一天,我就要善待他一天,哪怕是牺牲掉我自己和女儿的感受。你们是知道的。不然,如果我真的恶毒,孩子留在我身边你们还放心吗?或者,我真的恶毒,不善待孩子,老公早就与我离婚了,或者,老早他自己就会为了孩子安危另做打算了。为什么没有呢?就是因为,我不坏。你们也看到了,并不只是我自己在说我不坏,也有熟知我过去的网友,在帮我说话,在劝你们不要攻击我了,因为我是一个爱孩子的人。  “爱”这件事,远远不只是表面说说和表面行善那么简单的。我实在是时间不允许,否则我很乐意好好聊一聊圣经中“最大”的事:“爱”。
  我只能简单谈谈你们关心的一两件主要的事:当初在公婆家住一年半,婆媳关系恶化(这也是前妻出轨的间接原因之一),除了婆婆跟我抢老公的关注(公婆夫妻关系很糟糕)外,主要原因就是由于继子的教育问题上,婆婆对我诸多误解又无法沟通。记得2008年夏天我们要搬离公婆家了,一天晚上,老公犹豫着试探着问我“不带孩子过去吧?他在爷爷奶奶家住惯了。”我心动了一下,但紧接着立即反对。孩子太小,接连遭受母亲离开、父亲离开的打击,那太残忍了。  所以,孩子,是我主动愿意当他继母的。我愿意发自内心对他好。视如己出。但,残酷的现实证明:这只是我这个“无知者无畏”的一厢情愿罢了。  不想多说自己的“圣母”经历。只说一件。孩子两岁上得了小儿哮喘,五岁妈妈走了。又过了三年体弱多病的日子,我这个阿姨来了,我精心护理他,营养,运动,住院看护,我做得不比任何一个亲妈少。每晚都睡不踏实,只要隔壁他(和婆婆睡一床)一咳嗽,我是第一个爬起来去看他的人。最后,甚至在我身孕七个月时,继承子发高烧,跟在婆婆旁边,我念婆婆年老(婆媳矛盾那时还没苗头,是从生产前一个月,到月子里婆婆大变脸开始的)体弱,就叫老公去客厅睡沙发,让继子来我身边,不知为什么,迷迷糊糊的他老踢我肚子,我就拿枕头护着肚子,看了他一个晚上。一年多以后,他的哮喘渐渐不再复发,彻底痊愈了。 老公中职文化水平,2007年月工资才700多,2008年涨到1200元的样子,现在有3000元/月。我收入比他高。2007年嫁他时他有刚刚背上的买房子的8万外债,后来我们为了搬出公婆家独立,又借了6万装修费,一共14万,主要是我的个人收入偿还的。即使这样,我仍然认为房子是老公和我的共同财产,我没想过要在房产证上按出资比例登记所有权。  我受过高等教育,职场经验丰富。我和老公确立关系也是在QQ上,我辞掉刚刚干了一个月月薪6000元的工作,来老公城市了。一开始也不顺利,月薪500元/月,女儿出生后,我是不能看着这个四口之家一起“啃老”的,换了一份1000元/月的工作,干了大半年后,2010年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稳定至今。
  长达7年,我都是将一切收入每月交给老公,为的是不让他自卑不让他为难。为的是“夫妻一条心”。现在看来,“傻”了7年,是值得的,老公了解了他的妻子有一颗金不换的心。在老公最让我寒心的时候,我也经历了高富帅的诱惑,也想过是不是应该离开这个没心没肺的人另寻安慰?但是看到年幼的女儿,我打消了一切和老公离心离德的念头,他毕竟不是秉性恶劣,除了溺爱无知偏袒,他是一个好老公,而且未来经过努力应该会越来越好。我相信“以心换心”。当然,更重要的是,坚守婚姻忠贞的承诺,是我信奉的做人准则;不能让女儿来为父母个人的不成熟和父母夫妻关系的不成熟买单,为了女儿,我一定要让我们夫妻都成熟起来!  对了,好多人都说继父母要对继子女以心换心,这固然重要,但不是首要的,首要的,还是要一对对夫妻们之间,以心换心,这才是最最重要的。我把我遇到的诱惑和我对自己、对他、对我们夫妻关系现状的困惑和我的需要、期望也告诉了他;并且鼓励他也说出他的需要和期望。(鼓励他表达情感,表达不满,表达期望,是我七年来一直在做的事,一开始我还以为是他对我打100分,他总说我很好,对我没要求。但几年下来,我才可怕地了解到:不是我很好,而是他有很多不满,他却不懂得尊重自己的感受、不懂得表达。因为他上头也有一个不知道怎么面对妻子“唠叨”、不懂为夫之道的爸爸。他没榜样可学,更认为没必要学,和他爸爸一样。于是,我的工作甚至都做到了公婆那里。说来话太长了。我使老公相信了我相信的婚姻幸福的知识,通过老公,帮助公婆在晚年才开始学习夫妻相处之道。公公腊月就满七十了。他在2009年,六十六岁时,告诉我们他想和婆婆离婚。六十六了啊!多么痛苦的四十年婚姻生活……多么浪费了的生命……但朝闻道,夕死可矣。我认为,他们现在开始学习尊重自己,尊重对方,平等相处,相亲相爱,一点也不晚。说公婆又跑远了。)  “七年之痒”,庆幸的是我们夫妻共同携手挺过来了。(关于夫妻之间外遇诱惑的难题,我和丈夫也有过十分深入、触及灵魂的沟通,以后若有时间再聊,今天不能跑题。)  最后,由于丈夫的愚昧无知,我接受继子进入新家庭的后果就是——我和老公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全是因为继子而起。剧情跟别家大同小异(我能分析张小雪爱宝宝的家庭情况,那是因为我经历过,分析过自己家)。我对孩子就算当时可能会有气,也会在第一时间很快认识到问题起因不在孩子,在老公,转而就找老公“算账”去了。所以,我的继母子关系,基调还是融洽的,本来如果没有老公那根“搅屎棍”的话,我们继母子关系可以一直融洽下去,孩子还会发展得比现在更好,但现实如此,人生没有如果。  老公具体的搅屎表现举例我一时想不起来,大致就是在教育继子事情上面,双方标准相反,但他阳奉阴违。导致继子心里认为:爸爸好,阿姨坏。阿姨严格管我是因为不喜欢我,爸爸对我宽松是因为爸爸爱我。但事实却是,用我的科学方法,孩子成长更健康。老公只是如同张小雪爱宝宝的老公那样,用无下限的溺爱,满足自己平衡亏欠感的心理需要罢了。他是太阳巨蟹座,“单亲家庭教育”的确是他要面对的一大挑战。顺便推荐一个好用的认识自己的工具:星相学。我是初中接触到星座的,纯娱乐了20几年后,对自己狗血的人生实在是困惑至极,近几年开始通过个人星盘来认识自己,收获很多(引介国外星相学知识的译者,目前我所知最好的是台湾的胡因梦版本,做到了“信雅达”翻译的最高境界)。
  第三部分 身离财离子难离,也绝不应该离。鼓励前夫妻们就抚育孩子一事上同心同德,共闯难关。呼吁新妻子们对此支持,适当方便。  忘了,说说大家关心的继子吧。其实我早就意识到问题严重(我说了,我不想回忆过去的痛苦,继子对女儿的伤害,老公对此的漠视、包庇,甚至在女儿向他求救时他给予女儿心灵上的二次伤害,我想全部忘掉,并且已经渐渐忘了,去回忆那些,是负能量怂恿,我不干。就这两排字,我的心又开始痛起来了。我只想说,只要敢去找,会找到很多触目惊心的再婚家庭中同类事件)。  四年级时坚持不下去了,我彻底承受不了老公的愚昧无知了,无数次(真的已经记不清多少次了)跟老公沟通(以致于吧友们一度都很同情我老公,认为他跟心思细腻、坚持沟通的我生活很累,但这是我们建立良好夫妻关系必须经历的考验),最后我们一致意见是决定初中送孩子去异地私立名校住宿,钱前妻能出多少出多少,我愿意出钱。但两面年后,事态最后发展到周末也不能回家住,却是当初未计划的。很多人觉得,这是“赶走孩子”。   其实不是这样的。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去想这是一件好事,某种意义上,是把孩子“还给亲妈”呢?前妻也是一早知道前夫父子性格的,曾经前夫妻俩谈过变更抚养权问题,前妻才意识到撒手不管,问题严重。彻底改变态度,从认为我理所应当“‘后妈’养前妻儿女是天职”到感谢我的付出。这次继子住回爷爷奶奶家的事由,老公第一时间就告诉前妻,前妻几条短信向我道歉,我也原文在旧帖《相亲相爱一家人》里贴出过。现在手机里还有保存。她自己也决定即使孩子不读异地学校,就让孩子初中住读,不过她说的是暂时就在爷爷奶奶家,但我已经不能在这样畸形混乱的,一团乱麻的,每天回家跟回地狱一样的“家”里再住下去了。继子要是回来,老公是肯定不会一夜之间改变的(六年都改不了,一夜可能吗?)我就带着女儿离开。  最后,事态平息以后,关系也理顺以后,老公和我几次都问他的意思,但孩子自己的意愿就是不愿意回来了。他觉得周末在婆婆家很好。前妻也经常问候关心,那天我问老公是不是该给孩子买羽绒服了?老公答“他妈妈已经买了。”这不挺好么。
  我认真在想“找个后妈”和“还给亲妈”这件事情,觉得真是传统害人不浅啊。  封建专制男权时代,妇女儿童都是没有“人权”的,“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其中“在家从父”就是对儿童独立自由发展人权的践踏。如果问每一个离异单亲家庭的孩子,是愿意给你“找个后妈”?还是愿意“还给亲妈”?我敢打赌每个孩子内心最真实的声音都是“还给亲妈”。当然,可叹的是(注意我没有用“可怜”这个词,现在解释不到那里去,话题太远了。见海灵格相关专著)其实每个孩子最最最最最……最真实的声音其实是“我要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我那天看田亮独带五娃《爸爸去哪儿》“童言无忌”单元采访五个娃娃时,他们的回答真是再次给我上了为人父母宝贵的一课。我写了10页word发了一个《观后感》(以后有机会也会贴出),里面有具体的对五个娃娃的分析,也提到了我前两段婚姻,和我的两任前夫——原生家庭父母不幸婚姻的牺牲品,父母没有离异,他们都离异了。  关于家庭教育,关于尊重儿童,请大家读一读百年前意大利女教育家蒙特梭利的全部专著吧。完美地诠释了关于“尊重儿童”“尊重人类自由发展权利”的一切的一切。我就不掉书袋了,强烈推荐。国内的冯德全、孙瑞雪、小巫等人多次提到这位专家,我才直接去买她的书来看的。用受益匪浅四个字完全不能表达我对她感激之情的万分之一。我在2010年背着十几万外债的情况下,仍然咬牙买了网上一套蒙特梭利的教具(780元/套),结合冯德全老师的识字方法,中西结合,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可以说十分成功地完成了对女儿的早期教育铺垫。女儿4岁脱盲,下个月6岁,阅读速度超过了父亲,在与初二的表哥和初一的哥哥一起读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系列了,三五天就看完厚厚一本。数学要谢谢老公,看到她智商发展迅速,自我教育能力已经具备,我刻意不再教她数学,但她竟然在和爸爸玩大富翁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学会了五位数的加减法(当然只限整数,如果数字多了还是不行)。她自己现在开始要求我教她学英语了。没教过她写字,却自己学会了,而且书法惊人地漂亮。完全印证了蒙氏教育的科学。吐血强烈推荐啊……话多了,打住。呵呵,适度自恋有益身心健康。每个妈妈说起自己儿女来,都是收不住的。但收不住也得收住。今天打算写最后一个长帖回报再婚吧。
  说回哥哥。说回“找个后妈”“还给亲妈”二者,为什么前夫妻们总强调前者?而孩子们却在寻求“爸爸妈妈在一起”不得,退而求其次选择要亲妈不要“后妈”呢?因为这是人类本能,生命的本能需要。即使亲妈是如同南京乐燕那样饿死两幼女的可悲妈妈,那也是李梦雪(是这名吗?记不清了)两姐妹今生的宿命。所以,说到这里,要再说说前面说的父母离异的孩子“不可怜”,或者说,可怜的不仅仅是孩子。这是海灵格的理论。因为学习宗教(佛教和基督教)和星相知识,我信轮回,信业力。每个人的生命,来到这世上,都有前世未完的功课,需要在今生完成。幸运的话完成了,不幸的话业力加重,生生世世万劫不复……但也有可能在某天,量变到质变,刹那看破,立地成佛。  我认为,有可怜的父母,必有可怜的孩子。孩子的可怜,只是在为父母的可怜买单。如果父母正视自己的可怜之处,化可怜为可敬可爱,那么,孩子的可怜,也会随之转化,成为一笔可宝贵的人生财富。  所以,离婚有什么丢人的呢?不就是一对夫妻中有一个或两个都不成熟、又无法共同进步,导致的两个生命《婚姻家庭学》这一课程的暂时中断吗?或交了一次不及格的考卷吗?找出卷子,错题抄三遍啊,不行再抄十遍啊。但前提是——你得找到标准答案。那么,很多人会说:人生没有标准答案。这是对人生未加思考的人,把别人强加给他/她的思想当作自己的思想来回答的懒惰表现。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过。  说回单亲孩子吧。我们国家,有尊重孩子意愿的传统吗?没有吧?有尊重妇女意愿的传统吗?也没有吧?叫不是妈妈的人为“妈妈”对孩子(忠诚于母亲的人类本能)是一种巨大的扭曲,就像包办婚姻、强买强卖一样,但很多被害人“后妈”却以为“要当圣母”是自己的正确思想?孩子有孩子来到这个世上的命运。  如果父母离异是他必须承受的既定命运,那么,他的人生,从此是得到祝福还是得到诅咒?这完全取决于父母生命成长的速度和深度。  如果父母虽然离异了,但及时反省,及时为了孩子而共同达成新的离异夫妻对共同孩子的共同关爱抚育方案,那么,父母离异就可以是他生命当中宝贵的赠礼,教会他同龄孩子所没有的独立、理解、原谅、合作、爱……这些是从他虽然离异但却仍然深爱他为了他而友好合作的父母身上,他自己亲眼观察到、亲身体会到的。  绝不是听父母各自在不同时间打电话嘴巴上叫一句“幺儿我爱你”,他就能学会爱了。更不是看父母由爱变恨,互相指责谩骂甚至不共戴天……那只会导致他深深怀疑自己的生命——我是没有价值的,我是不该来到这个世上的,他们既然那么恨对方,为什么还要生下我?我是父母仇恨的产物吗?我是邪恶的吗?我身上流着这个肮脏的爸爸那个无耻的妈妈的血吗?这个世界充满丑恶吗?等等极端有害的负面心理。
  前妻(亲妈)的福利还给前妻,义务也一并归还——  提到前妻。对于前妻,与新妻往日无冤,近日无仇的,她与老公之间的恩怨纠葛,自由她们自己解决,与新妻无关。感谢海灵格,让我学会尊重前妻,尊重老公长子。这里要提到旧家庭了。是的,没有旧家庭的解体,就不会有新家庭的诞生。海灵格要求新家庭里的另一半,要感谢前妻的离开,尊重前孩子利益上的损失。是前妻的离去,和前妻孩子的利益失去(原话记不大得了,没时间翻书见谅),使得新妻子及其孩子成为受益人。这一点我是认同的。事实如此,不容辩驳,即使新妻不是第三者插足。  那么,海灵格《爱的序位》(?《谁在我家》?)提到说家庭系统里面有序位的,先优于后,长优于幼。长优于幼?好懂,父优于子,兄优于妹,我是长辈,优于晚辈继子么,但是,那么,我当时就蒙了,这个“先优于后”又怎么破?我问自己:“那我在这个家里是后来的?桐桐优先于我了?”再往下看,他又说到离异的家庭很多,单亲家长带着孩子与新人组成新家庭,这时一个家庭里同时存在新旧两个家庭系统,怎么办?好像海灵格自己是没有离婚的,他说具体答案该怎么办,各家情况不同,他无法具体给出,但他确定的原则是“新家庭系统要优先于旧家庭系统”。  所以他给了一个确定的案例就是:一旦丈夫婚外生子,新家庭系统产生了,妻子明智的选择是离开丈夫。说实话,第一次看到这话,我真是吓了一大跳,这太有悖我熟知的“常理”了(惯性思维使然)。我引用在这里,但愿不要刺痛因“小三”而痛苦的前妻们。后来,过了很久,我才渐渐明白——让前妻痛苦的,表面上是“小三”,实际上是前夫的选择:前夫选择了背叛婚姻,旧家庭外壳还在,但婚姻早已名存实亡,前夫在心中已将它终结,所以才会在已死亡婚姻的废墟上,建立起新的家庭系统(虽然没有所谓“名分”,但事实婚姻了)。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按下。
  现在老公长子发展得不错,身体健康,学业优秀(曾经小学中年级厌学,一直只是中等生)。前妻也与孩子感情更近,孩子独立性也更强,情商也提高很快,各方面看下来,老公都非常满意,几次说我“明智”。我才想到,是否可以请关心孩子的我们换个角度想一想这个问题?  我们都不是孩子本人,怎么能将自己的想法妄加在孩子身上呢?那天我问他“现在住校了,周末又住在爷爷奶奶家,是不是觉得爸爸对你的关心少了?”没想到孩子肯定地说“多了!”我很吃惊。老公说到家长群里什么什么的,我叫老公把群号给前妻,让前妻也加进去(老公是不乐意的,我让他把老师电话给前妻他都排斥了好久,我一直劝他放下恨),老公还没说话,孩子就说了“把阿姨也加进去吧!你们三个一起讨论。”这两句话,真的很让我感动。  前天和老公讨论孩子觉得“爸爸的爱反而多了”这件事。我想起了“相对论”(不懂相对论,纯粹想起“相对”这个词儿)。他半独立出去了,一周有五天感受不到爸爸在身边(但可能会有妈妈的电话,因为打给住校的儿子,可以避免被前婆婆或“后妈”接听电话时的尴尬),而有两天可以有时间和爸爸相处,他就特别珍惜,特别用心感受,爸爸每次送他返校,两父子沟通很多(记得离家前近半年,父子关系在家常常恶化,我总提醒老公要注意尊重孩子青春期的特点,帮助老公化解了不少父子关系危机)。  要阿姨也加群参与对他的教育讨论,也是一样的道理吧。天天见面天天烦,倒是五天见不着了,远香近臭,一切的好都想起来了。相对论?不懂。我胡诌的。  孩子现在性情比从前在家时稳定多了。从前也有阳光也有阴郁。但现在,阴郁越来越少,阳光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稳定。
  所以,我家前妻也是受益者,她对孩子的关爱明显比从前多了,因为她的责任感使然。而孩子更是比从前更多地感受到了真切的母爱。不再怀疑妈妈只是表面上说爱他,行动上却是不爱。“以爱为借口掩饰对孩子的排斥,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见美国心理学家罗洛。梅著《焦虑的意义》)其实,我身边有好多亲生父母,妈妈怀孕时就没打算要喂奶,打算就是丢给祖辈带大,好多父母,在孩子刚刚六七岁时,就把孩子送到异地小学名校去寄宿了,其中也有我的朋友。但她现在每看到我的女儿,就十分后悔。自己反省说当时也是自己“偷懒了”……  写到这里,我真的感慨万千。前夫前妻们,你们自己的孩子,被自己亲手伤害,你们心痛,你们内疚,那种感觉是会让人痛不欲生的,我完全了解。我为我自己亲姐姐、为我亲侄儿痛哭过。但是,孩子是你们共同的,也许分开之后共同抚养不易落实,有各种困难。但为了孩子,再艰难的事情,也是必须要去努力尝试的。我说的是努力尝试,而不是一定强求达到什么标准。我们要有心,要用心。10周岁,在法律上也是一个坎,叫“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再艰难,10岁以前不能不管不问吧?情商低些的孩子,12岁以前、14岁以前,还是要尽力表达关心的吧?  夫妻反目,分割共同财产,决定共同孩子抚养“权”(其实是“义务”)随了一方,另一方怎么能够将自己的孩子也当作可分割的财产一样,“分给”了对方呢?太痛苦的时候,心一横,骗自己说“是他的(义务)”“不是我的(义务)”,那当然难免会将自己的那一半义务寄希望于一个“好后妈”了。
  有很多“后妈”,同时也是离异后不带孩子的“前妻”,双重身份。前几天去后妈吧,看到有个孩子很懂事,回帖说“我妈妈现在也是别人的后妈”,她是丧父随母改嫁的,她很理解妈妈当后妈的辛苦。这是孩子事带在身边的。为什么会懂事呢?我想举两个例子,一个是通过几次链接穿到天涯情感版块婚姻家庭版,看到花狸狸写的一篇《那些再婚家庭的孩子们》,里面有个叫小雨的小女孩,父母离婚她跟妈妈,妈妈小丽和一个带儿子男人组成再婚家庭。小雨才六岁,手被刀伤到血直往外流,也不哭,小丽才发现问题。学校开家长会,两个孩子同一天却不同校,小丽选择了去男人儿子开家长会,那天晚上小雨没回家,晚八点回来了,小丽上去就是一耳光。但作者就是小丽的女友,也是这段再婚媒人,却心疼小丽,问起原因,当然不用说了,就是小丽没去开会。然而,我知道这只是骆驼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小丽对小雨的伤害,还有很多。  几年前,在天涯还看过一个基督徒“后妈”的帖子,标题里也自称基督徒“后妈”的心酸,大意。她自己有个儿子小杰,男方有个弱智儿子。她把全部的爱都倾注给了弱智儿子,忽略了不满十岁(具体几岁忘了)的小杰。但她一再说的不是自己忽略小杰,而是“小杰太懂事了,太乖了。”唉,有妈跟没妈一样,甚至有妈在伤害更大,因为这个妈妈会嘴上说一套,行动上做一套,这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小杰能不懂事吗?因为他知道他再“添乱”,妈妈就更辛苦了。我当时已经读了海灵格,在里面告诫楼主:首先,她是自己儿子的生母,也是儿子成长过程中当仁不让的第一责任人,没有任何人的需求,应该优先于小杰的需求。我当时指出她的“伪善”,其实言重了,她应该也属“不知者不怪”范畴吧。或许当时她和别的网友会恨我,拍我,但我知道我是为小杰说话,收获一些砖头,给小杰换来一点他本来应得的母爱,我愿意为此头破血流。但不能拍死我,因为我也是我女儿的妈妈,小杰不是我亲生的。我也只能喊两嗓子走人罢了。当时没有今天的经历和知识。但今天是没有时间,不然真想痛快写上几天几夜。  而极端些的如南京乐燕式的父母,恐怕在孩子渐大懂事以后,不惜以牺牲孩子心灵健康为代价,乱教孩子在新家庭兴风作浪,利用“血浓于水”,达到控制孩子为自己获取最大利益的目的。这也不能怪这些父母,因为她们天真弱小的心灵,就是被同样的自己父母给残害了的。  我婆婆,能在80岁的母亲(也就是我老公的亲外婆)来看她时,把桌上的精华油(朋友从国外带回来送我,我转送给她的)藏起来并且不经意地说“老太婆看到了,肯定要要我的。”我当时太不解了,80岁的亲生母亲啊!当时我还处在婆媳蜜月期,也还没有接触到婚姻家庭的科学知识。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本书。但整个人类生生又死死了那么多人了,为什么至今还写不好一个“人”字?
  我们大多数人(是的是大多数)都曾经是被父母用爱的名义控制的孩子。我们不用去恨父母,因为他们曾经也和我们一样。我们要做的是,拒绝成为复制父母的自私父母。  天下无不是的孩子,只有不是的父母。  虽然父母也曾经是被他们的上一代伤害的孩子。  一代一代的轮回苦海,真的无边吗?  如果回头,哪里是岸?  四、最后的话:  本帖是关于社会转型期间,各种家庭们不断遭遇解体、重构——再解体、再重构……的恶性循环根源探讨。我认为男尊女卑的一夫多妻制婚姻家庭文化遗毒是其根源。  早在三、五十年前,世界上发达国家的专家学者们就已经对婚姻家庭研究得出了定论:家庭核心关系应当是夫妻关系。夫妻之间应当努力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如此才能惠及身边其他人。夫妻是一体的,夫妻关系是家庭中的核心关节,它可以是“一痛百痛”的不幸病灶,也可以是“一通百通”的幸福之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虽然我们现在读到的大师心血作品时,其中多人已经离开人世,但她们(蒙特梭利和萨提亚都是女性)真的是开创了时代先河,开发了人类蒙尘千年的心灵。蒙特梭利还被评为影响20世纪的100人(还是10人?没时间百度校正了。大致印象是这样)。  海灵格2014年也90岁高龄了,还有我书架上的好多书,都是早在20年前甚至30年前就在其本国母语首次出版的。  在一切皆有可能的冒险家乐园——年轻美国,那些言论才出现时,尚且引起保守人士的无比恐慌,更何况是在我们这个被儒家学说影响到民族灵魂的东方古国?一时不能接受是可以理解的。但心理学家们说了,恐惧是造成痛苦的根源。学一学心理学吧,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然后创造出属于自己独特的幸福,而不必复制别人的痛苦。  我为自己有生之年,如此年轻的时候,读到大师们的传世经典而万分庆幸。感谢一切进步。要不然,我可能只好成为我母亲第二了,在64岁高龄,仍然活在自欺欺人的谎言中。
  个人修为影响夫妻关系,夫妻关系影响家庭稳定,家庭安危影响社会稳定,社会安危影响国家民族的命运。最后,国家民族的命运又会反作用于每个家庭每个人。所以,肯尼迪“不要问国家为我们做了什么?要问我们为国家做了什么?”这个问题,不单单是强调国民义务的,我们种瓜会得瓜,种豆会得豆的。国家发展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不是移个民就能逃得了投胎为中国人的痛苦的,佛教回向文“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里的四恩,一是三宝恩,二是国家恩,三是父母恩,四是众生恩。海灵格(他是德国人)晚年论述里也提到,一个人出生在哪里,他未来长大了,也应当将事业建立在出生地,回报祖国回报家乡,他认为移民也是一种逃避和背叛。他打消了我在三聚腈胺事件那几年产生的“有一天一定要移民”的梦想。所以我现在愿意花很多时间写这些东西。  “不要问国家为我们做了什么?要问我们为国家做了什么?”  家庭主妇一样可以做出庄严的思考、承诺,以及行动。而不论什么职业什么背景,终归每个男人都是(准)丈夫,每个女人都将是(准)妻子。男人和女人的任务,就是要达到真正的合一,这个合一不是亲密无间不分彼此,恰恰是在尊重自己尊重对方的基础上,互相帮助,最后每个人都达到自己内在生命的圆满,伴侣在身边与不在身边,一样安全;伴侣在世或离世,一样幸福。 最终我们就是要学会:幸福,就是自己让自己幸福,再帮助别人幸福。圣经第二条说“要爱人如己”,没有说“要爱人胜己”,就是这个道理。先学会爱自己,后才懂怎么爱别人。奥黛丽。赫本有句名言,说是她妈妈教给她的(?谁教她的不知记准没有):“人有两只手,一只用来帮自己,一只用来帮别人。”  夫妻关系好像是一扇门,门往右开是地狱,门往左开是天堂。就看你安对了,还是安错了。你家的门,是朝哪边开的?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继母与继子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