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眼眶重建 可吸收材料了多少纳粹人员

住建部副部长:北京回龙观这类新城是失败的
&&&&来源:&&&&
&&&&&&字号
原标题:住建部副部长:北京回龙观这类新城是失败的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
思想者小传
仇保兴 1953年11月生,浙江乐清市人。经济学、工学博士。现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同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博士生导师。
当前我国城镇化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由于城镇化关系到每个国民,涉及的因素多、包含的内容广,似乎每个人都可以对城镇化发表见解。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如何就城镇化这样复杂的问题开展研究呢?实际上,依据学术界长期积累的经验,凡是对庞大、复杂而又长远的问题,常常采取两种研究方法。第一,化复杂为简单。找到最关键的问题,用底线思维来寻求答案。第二,从多维度进行剖析,防止遗漏最主要的问题和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期的讲话中谈到,我国要在“红线”和“底线”的基础上推进城镇化。红线是清楚的―18亿亩耕地。但是,底线是什么,需要作深入的分析。
在我看来,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底线”由具有两类特征的决策所决定:
第一类“底线”,如果在城镇化过程中犯决策错误,此类错误所造成的结果是后人难以纠正的。因为城镇化过程中的人类聚居点和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钢筋混凝土的浇筑,一旦犯下刚性的错误,后人就很难纠正。
第二类“底线”,如果这类错误犯了以后,会严重妨碍可持续发展,或者会带来社会、经济甚至政局的动荡。也就是说,由一个错误,引发一连串的错误。只要做到以上这两类特征的“底线错误”不犯,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就基本可以保证,在不触碰“红线”和“底线”的基础上实现健康的城镇化。
如果用这两类特征来衡量城镇化远期发展的底线,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项需给予关注。
??城市和城镇要协调发展
拉美、非洲等国城市化的历史教训已证实:没有小城镇作为“拦水坝”,人口的洪流就会大量地涌入大城市;没有小城镇提供的就地城镇化,农民进入城市就易引发“贫民窟病”;没有小城镇对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的贡献,内地与沿海地区的发展差距会越来越大
中央领导都非常担忧我国的特大型城市会否过分地膨胀,因为特大型城市的过分膨胀是一个全球通病。
城市规模越大,商品生产的效益就越高。它们创造的就业岗位越多、公共服务的品种越多,人们也就越趋向于到这样的城市里来生活工作。所以,超大城市能够自动吸收人口的另一面,就是引发规模膨胀的恶性循环。这样的问题在世界城市化历史上早就多次发生过。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国家的注意力从战争转向经济发展。当时,城市规划学领域有一位著名人物,即芬兰的规划学家沙里宁(ElielSaarinen),就敏感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所有的世界级大城市都必须走一条“有机疏散”(OrganicDecentralization)的道路。
“有机疏散论”是当时城市规划学领域的一部扛鼎之作。在二战还没结束时,时任英国首相丘吉尔就提出,英国当时只有3600万人口,却集中了500万的精英跟德国法西斯作战;战争一结束,这500万人就要结婚、生孩子、找工作,到哪里去好?如果这些人全部涌到伦敦来,伦敦就会“爆炸”。受沙里宁的思路的启发,丘吉尔请了一批规划学家推出“新城计划”,在英国伦敦之外布局了30多个卫星城市。具体实施方式就是在政府组建新城开发公司后,通过向国家财政借款,一次性地把农地征过来做新城规划和基础设施投资,然后再把土地卖出去、把钱收回来后实现滚动发展。此后,英国的“新城计划”发展成“新城运动”,影响了整整一代人。有了关于“大伦敦”的新城规划以后,“大巴黎”的新城规划也紧随其后。这些规划无一不遵循沙里宁的“有机疏散论”。
在我国,这一类大城市的疏散早该开始。但是我们不仅认识得较晚,而且对新城的成长机制始终心存疑虑。其实,英国在这个问题的探索上也经历过许多痛苦,在具体实践上也经历了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新城。
第一代新城:就像北京的回龙观,30万人口的新城区里很少有就业岗位。大部分人早上涌到老城里来,晚上又涌回新城,造成巨大的钟摆式城市交通。实践证明,这类新城是失败的。
第二代新城:丘吉尔时代的规划学家们就敏感地认识到,应该发展第二代新城,人口规模应该在20万人以上、就业岗位50%就地解决。这样,这种新城能够至少减少50%的城际交通。
第三代新城:继第二代新城实践后,又迅速推出第三代新城,人口规模为30万左右,就业岗位基本上能够在新城内自己创造,实现职住平衡。这既保证了新城的经济活力,又大大减少了对老城市的交通压力。
如是,英国规划学家才逐步探索出了新城科学规划和建设的正确路径。在探索新城建设的过程中间,他们逐步得出了一个结论:新城开发成功的关键,是其人居环境应该比老城还要更高、公共服务质量更好、人与自然更和谐,这样就可以形成对老城的人口反磁力。只有形成这种反磁力,有机疏散才有可能实现。
回过头来看我国,哪一个新城足以承担老城重要功能的分流?这些新城建设,正是因为没有吸取先行国家的经验,在规划建设标准时把起点定得太低了,反而造成人口从新城不断地涌进主城来。
从更广的角度来看,我国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投资、人居环境改善,一直未受各级政府财政的青睐。这些地方人居环境的相对退化,造成了近20年来我国小城镇的人口占城镇总人口比重减少了10%,这是一个危险的“数字鸿沟”。我国小城镇人居环境与先行城镇化国家的小城镇人居环境之间的差距正越来越大。
这么大的差别是如何造成的呢?原因一:政府的注意力和公共财力没有投向小城镇,而几乎所有的支农补贴和扶植政策都是绕过小城镇直奔田头的;原因二:小城镇本身缺土地出让金、没有城市维护费、税收体系不能支撑公共项目投资、缺乏人才。这“四缺”甚至“四无”,是造成我国小城镇跟先行城镇化国家的小城镇之间存在巨大差别的主要原因。
在编制当前这一轮城镇化中长期规划的过程中,各方几乎同时都认识到小城镇是我国健康城镇化的一个命脉。如果没有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健康的城镇化是无法保证的。拉美、非洲等国城市化的历史教训已证实:没有小城镇作为“拦水坝”,人口的洪流就会大量地涌入大城市;没有小城镇提供的就地城镇化,农民进入城市就易引发“贫民窟病”;没有小城镇对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的贡献,内地与沿海地区的发展差距会越来越大。这些大城市与小城镇之间的发展如果不够健康、协调,将来即便形成城市群,在经济上也会是低效率的。我们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
正因为这样,今后城镇化进程中的相当一部分财政投资应当投向小城镇。概括而言,小城镇必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先做到:要有一套从事城镇规划的管理机构;有一套必要的基础设施,如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有一套地方化的绿色建筑建设和规范管理体系;有一套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比如学校、医院、没有假货的超市,等等。
这“四个一套”是对小城镇人居环境最基本的要求。小城镇确实要多元化发展,但如果没有了小城镇的健康发展,我国的城镇化会步入险境。
??城市和农村要互补发展
健康的城镇化,应当建立在城乡居民双向自由流动的基础之上。从经济稳定的角度来看,这种城乡互通的人口流动,也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最好的办法。2008年的危机曾导致我国沿海城市数千万农民工失业,后因其还可以回乡种地,因危机而生的副作用就弱化了不少
有些经济学家总是简单地认为,只要把农村的人口搬到城市里来,就完成了城镇化,生产效率会自动提高、社会分工会自动推进、科技水平会自动发展。这其实是有问题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必须是健康城镇化和生态安全的底板。
这一底板还会呈现出另外一种作用:随着城镇化率超过50%,传统农村会越来越“值钱”,乡土文化、一村一品、农业景观、田园风光会变成稀缺资源,由此就会萌发农村旅游热潮,从而带动农村超越工业化阶段,走向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有哪些事或错误的决策,可能会触犯“城市和农村要互补”这条底线呢?
??错觉一:过高的城镇化率预期。
当前,各省城镇化规划所设定的城镇化率目标可以不断地随时间攀升到60%、70%、80%……按照这个路子走,其实是有问题的。
世界上的国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人口以外来移民为主,且土地辽阔、地势平坦,比如美国、澳大利亚等。这类国家的城镇化率可以达到85%以上甚至90%。另外一类,比如法国、意大利、德国和日本,曾积累了丰厚的传统农耕文明。他们的城镇化率峰值一般只能达到65%左右。这些国家的人口大都以原住民为主,且地形大多崎岖不平、人多地少。由于这些国家很多市民的祖先来自农村,一般容易发生“逆城市化”现象。
其实,这类“回归田园”的现象在浙江已经发生。在该省,住在城市里的人口是60%,农村里是40%;住在农村的那40%人口中,60%的人是不务农的,只是居住在农村,其中只有40%是真正务农的人口。由此可见,住在农村的人,未必就是务农的。现在大量城市中的老年居民拿了养老金后到农村租一个房子,住在那里养老,呼吸新鲜空气,种点菜、养养家禽……随着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此类现象将日益普遍。
??错觉二:迷信私有化的土地政策。
现在有不少学者主张,农民应该把自己的承包地、宅基地和农房卖掉,然后带着所获得的资本到城市中去。这样的先例实际上在拉美、非洲早就出现过,农民因为土地私有化,把土地和房产卖了之后举家迁入城市。
但是,根据联合国人居署的统计,如果这样做,由于大量土地出售而导致的土地价格低廉,会形成资本对土地的廉价掠夺,而农民因此获得的并不多甚至可能非常少。有的刚够支付去城市的路费,却再也回不去了。在强大的资本面前,农民的权益遭受漠视已成定局。
健康的城镇化,应当建立在城乡居民双向自由流动的基础之上。从经济稳定的角度来看,这种城乡互通的人口流动,也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最好的办法。2008年的危机曾导致我国沿海城市数千万农民工失业,后因其还可以回乡种地,因危机而生的副作用就弱化了不少。而如果让农民 “裸身”进城,有去无回,国家整体经济结构很可能就此失去弹性。
??错觉三:将城乡一体化变成城乡“一样化”。
当前,大量的村庄被拆,村庄的数量急剧减少,许多基层干部梦想一步就把农村变成城市、希望因为并村而多出来的土地指标可以在城市中变卖。但是,如今不少所谓“农村里的‘城市社区都空在那里。这也是一种资源浪费。其所造成的结果不是城乡互补发展,而是“城乡一样化”。 “城乡一样化”不仅可能导致宝贵的乡土旅游资源的丧失,也不利于现代化农业的建立。
??错觉四:把农业现代化看成单纯的扩大土地规模。
世界上有两种现代化农业规模经济模式:一是土地规模型的农业现代化,追求每一户种几百亩甚至几千亩。这类模式在以移民为主的国家占主导地位。二是在人多地少的原住民国,一般采取以适度规模的社会服务来实现农业现代化。在该模式下,农户种的土地可能只有几十亩甚至更小的规模,但是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都可以分包出去,由专业企业来提供低成本服务。因此,尽管每户农户拥有的土地不多,却还是可以形成经济效率。这种规模服务型的现代化农业在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很普遍。
我国绝大多数省比较适宜采用第二种模式。而河南、东三省等地是适用于土地规模型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子的。在我国,这两种模式可以并行不悖。其中,自然村落和小城镇无疑可以是建立规模服务型现代农业模式的基地。
??城镇空间务必保持紧凑
有人算过一笔账,如果中国走美国式的城市蔓延发展道路,把所有耕地拿来作停车场、交通道路都不够,由此被耗用的汽油将是3个地球的石油供应量。而这样的错误一旦形成,后人是没法纠正的
要想确保我国18亿亩耕地的红线不被突破,有一个法宝,那就是城市空间密度要紧凑,达到每平方公里1万人。这样的土地利用密度在全世界属于比较高的。如果我们所有的城市,包括新的卫星城建设,都符合这个空间人口密度要求,同时再考虑新增建设用地最好是非耕地或者少用耕地,我们在耕地保护、紧凑发展等方面的目标就实现了。
为什么要在城镇化中期提出城镇空间的密度问题?城镇化跟机动化高度重合的大国例子,一个是美国,另一个就是中国。人们在欧盟旅游时会经常看到,出了城市一步,就是美丽的田园风光,而在美国,却是过了城市还是城市,连绵不断的低密度城市。一般而论,美国的城市破产有两类:一类就是像底特律那样的产业枯竭型;一类是由于城市蔓延,造成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建设费用成倍提高,久而久之导致城市破产。
美国、欧盟在文化上同种同源,但城市化的形态为什么会不一样呢?因为欧盟是城镇化时期在先、汽车进入家庭在后,城市基本保持了紧凑的空间格局。而在美国,是城镇化和机动化同步发生,即出现“车轮上的城市化”,如火如荼的高速公路投资和郊区购房优惠信贷计划则加剧了城市的蔓延。而对我国来说,城镇化和机动化若同步发生将是非常危险的。我们决不能走美国式的所谓“车轮上的城市化”道路。
如果要保持紧凑式的城镇空间密度,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城市规划中尽可能不出现各种功能单一的“区”,而要走向具有复合功能的新城。对于这些新城的数量、坐落和规划,也要严格把关。
第二,防止无序的农村建设用地审批。不少地方农村建设用地管理极为粗放,有些人还提出农村的建设用地要与国有土地同权、同价。如果那样的话,原来规划中用以为农业生产配套服务的建设用地很可能就会被资本扭曲。
第三,工矿用地粗放问题。前几年,各级政府热衷于各类开发区的扩建,造成工矿用地成倍增长,已成为滥占耕地、粗放用地的主要推手之一。
第四,小产权房问题。小产权房其实就是占用农地盖房。换句话说,就是农民不种粮食而改“种房子”以争取收入。小产权房的诱惑力很大,尤其是在地价高的一些城市。这种小产权房建设根本不按照城市规划,建筑质量也无法保证。如果城市就在一重又一重的小产权房建设浪潮中一步步向前蔓延,那就很可能成为一种失控的摊大饼运动,城市低密度蔓延就会产生、加剧。
第五,因高速公路过度建设而导致的大量私家车出行。有人算过一笔账,如果中国走美国式的城市蔓延发展道路,把所有耕地都拿来作停车场、交通道路都不够,由此被耗用的汽油将是3个地球的石油供应量。而这样的错误一旦形成,后人是没法纠正的。美国现在的城市蔓延问题就是奥巴马纠正不了的。他要推动“绿色革命”,号召美国人回到城里住,但应者寥寥。
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健康和谐的城镇化是由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和政府有形的手相互合理作用的结果。现在最怕政府这只手乱动。如果在大的决策上出现错误或者触动了上面所讲的几条底线,那将来的后果是很难纠正的。
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决策是长久之计。这里所说的“以人为本”,不仅是要满足现代人的需要,还要关心下一代的生活发展空间和资源需要。若是自顾自地“寅吃卯粮”,我们这个社会的发展将难以持续。
(责编:曾亮、庄红韬)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热点新闻|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第一军事门户网站 | &>&&>&
住建部定调下半年楼市调控:去库存成为重点
刚刚履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的陈政高,召开了其上任后的第一场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座谈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这场7月11日在北京召开的座谈会上,各地住建系
刚刚履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的陈政高,召开了其上任后的第一场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座谈会。来 自 西 陆 军 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这场7月11日在北京召开的座谈会上,各地住建系统一把手参会,陈政高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
住建系统的一位参会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推进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是住建部座谈会部署的下阶段的工作重点。
南方某省参会的住建厅厅长亦告诉记者,陈政高的讲话对房地产政策完善提出了三点落实意见:千方百计的消化库存;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结构调整;以及完善房地产项目周边配套设施。
4月29日陈政高被任命为住建部党组书记,6月27日他又被任命为住建部部长。
着力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
“这两天,地方住建厅都在传达新任住建部部长的讲话精神,”7月17日,多位地方住建厅领导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陈政高部长首次讲话涉及到下一步住建系统的工作,也为地方做好下一步住房城乡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
被任命为住建部党组书记后,陈政高连续在安徽、贵州、四川和湖南等多地调研。
公开资料显示,陈政高四省调研内容均围绕保障性住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及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
另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获悉,陈政高也走访调研了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等多个部门询问政策建议。
“扎实的推进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是住建部座谈会部署的下阶段工作重点。”住建部系统的一位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住建部要求各地要保质保量地完成国家下达的棚改任务,同时深入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
2014年,全国计划新开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700万套以上(其中各类棚户区470万套以上),基本建成480万套。截至6月底,已开工530万套,基本建成280万套,分别达到年度目标任务的76%和58%,完成投资7200亿元。
与此同时,住建部也要求各地根据当地的住房需求,摸清底数,明确未来的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向。
北京大岳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金永祥分析,上半年房地产投资下行趋势明显,下半年形势亦不明朗,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可以为商品房投资下行托底,也是政府补位、解决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问题的必要措施。
去库存成为下一阶段楼市调控重点
参加了上述座谈会的南方某省住建厅厅长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除了保障房和棚户区改造,陈政高也针对当前的房地产市场形势,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部署。
该人士说,陈政高的讲话对房地产政策完善提出了三点落实意见,千方百计的消化库存;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结构调整;完善房地产项目周边配套设施。
在具体可落实政策上,上述住建厅厅长介绍,陈在讲话中说,各地可以根据当地实际出台平稳房地产的相关政策,其中库存量较大的地方要千方百计消化商品房待售面积,加强房地产结构调整,完善房地产项目周边配套设施,加快行政审批速度等。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6.0%;销售额同比下降6.7%;截止到6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5442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4.5%。
北京中原地产市场研究总监张大伟介绍,这一增一减也凸显下半年楼市难点,如果这趋势继续,也将进一步传导到土地市场乃至金融系统,带来经济风险。
上述厅级官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决库存问题被视为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关键。
另外,住房绝对短缺的问题已经基本过去,结构性问题成为下一阶段的突出矛盾,“这也是未来政府的政策和企业经营策略调整的大背景。”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介绍。
秦虹进一步解释,单从商品房销售面积和供给速度这两个指标来看,2010年之前,商品房供给的速度和销售速度基本持平,2010年以后,销售速度只有供给速度的50%,“过去供求总体是偏紧的,现在却进入阶段性的总体偏松且部分区域过剩的状况。”他说。
“人均住房面积是18平方米,户均不到60平方米,当时住房条件普遍偏差,现在人均住房面积是33平方米,但并不意味着所有城镇人住得非常好和宽敞。”秦虹说,这要求政策更加尊重规律,因地制宜。
金永祥说,完善房地产项目配套设施也是解决当前楼市问题,稳增长的重要手段,“此前很多鬼城、空城或者区域去库存困难,就是产业人口导入不力以及周边配套设施不完善所致。”
本栏目最新文章
国家领导人在任时,往往公务繁重,退休之后不再承担具...
热门关键词您的位置:
最真实的谎言:德国战胜法国只花了15法郎
发贴人:221.200.194.*发贴时间:【】[]
&& ()&& ()  法国作家博那尔在《夏尔?戴高乐》一书中,引用了一位法国人对人讲的一句话:“人赢得战争只花了15个法郎――戴高乐那本书的售价。&& ()&& ()&& ()&& ()&& ()&& ()&& ()&& () ”评价不免有些夸张,背后却是一段真实的历史  经济学中的“路径依赖”理论认为,社会中往往存在一种现象:各种事件以特定方式展开,使过程与制度变得僵化和不可改变,进而会对经济过程和经济制度产生影响,当外部条件改变时,依然难以改变那些顺应从前力量的旧制度、旧习惯、旧思想和旧技术要想成功,就应该跳出这种“路径依赖”模式,以敏锐的思维认识事物,成为新事物的创造者而法军高层的保守派就是患了“路径依赖”的病症,在二战初期断送了的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为代表的进攻性武器得到迅速发展,然而,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法国却忽视了给战争形态可能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仍执着于上一场战争胜利的经验,认为阵地战将是下一次战争的主要作战方式,发动战争者将在坚固的阵地防御面前得不偿失于是,法军采取了实行短期兵役制,教育军官不得采取主动、冒险的作战方式,减少一切与敌军进行机动战和遭遇战的可能,修建马其诺防线等等措施这种思想还影响到了的设计法军要求设计不考虑机动作战的要求,而强调其防护性能,结果法国生产的都极为笨拙  胜利者最容易保守!因为他们具有“路径依赖”心理,习惯于用已知经验和一度被证明有效的思维去认识事物,指导的行为  然而,法军中还有一个人并不如此,这个人就是戴高乐  从战俘营中走出来的戴高乐最强烈的心理感受是耻辱!更为重要的是他把个人的耻辱与国家的耻辱联系在一起这个酷爱历史学的军人,从与法国的历史中预感到,现在被《凡尔赛和约》锁住的虎,只是在暂时休整他特别赞同法国元帅福煦对时局的评价:“这不是和平,这只不过是20年的休战期!”他知道迟早会复仇为了让法国不再像普法战争那样遭受割疆裂土的失败耻辱,为了不让法国军人再成为德军战俘营的“客人”,法国必须时刻保持对的战略优势  法国是一个大陆国家,缺乏天然的安全屏障,这就要求法国必须保持一支数量较大的武装力量可是,要想拥有一支数量较大的武装力量,前提是有充足的兵源然而,在对20世纪20年代的法国人口进行调查分析后,戴高乐大吃一惊他发现法国人口的下降速度大大快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国每年出生人口83万,而到20年代后期,年出生人口仅为62万一个世纪前,法国人口占欧洲总人口的1/6,而此时则仅占欧洲总人口的1/16  于是,他得出结论:在军队数量上,法国无法取得对的优势数量上的劣势必须以武器装备和作战样式上的优势来弥补于是,他提出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快速的、能突击的、数量少却质量精的军队  为了使的新思想立得住脚,他到处进行考察与求证他曾专门跑到总部调查法军建设的有关情况通过调查,戴高乐发现法军中的保守思想远远比他想象的严重法军最高统帅部根本不愿意吸取任何关于广泛和独立使用的建议戴高乐因此吃过几次闭门羹法军还在执行1921年由贝当元帅主持制定的《作战条例》,这个条例明确规定:步兵是主要突击力量,在发起进攻前,由炮兵先进行射击,尔后和飞机给予支援;只是步兵的支援力量  这个条例就是法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战术!  戴高乐心里非常着急,他不想再拖延新思想的实施,因为他认为战争迫在眉睫这时,他已意识到,通过正常渠道让军方上层接受的思想简直太幼稚了,于是,他决定公开向社会发表的见解  日,戴高乐在法国一本名叫《政治与议会评论》的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建立职业军》他原本打算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军内外轰动,不料,结果却如同雪花落水无声无息这时,他的朋友善意地劝告他,不要再这样执着,这样做费力不讨好  戴高乐说:“不,我决不放弃,因为这是我的使命!”  朋友不以为然:“使命?使命有前程大吗?官运就是前程!你再这样下去,开罪了他们,就会连吃饭的饭桌都没有了”  然而,戴高乐在“官运”与“使命”两者间,坚定地选定了后者他看到,面对军内的保守派,单凭一篇文章远远不够于是,他决定把文章进一步充实,写成一本专著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1934年3月,法国贝格热―莱夫罗尔出版公司出版了他的专著《建立职业军》这部书篇幅不长,仅有200页,定价也仅15法郎,却从六个方面全面论述了建立一支现代机械化部队的重要性  他在书中分析认为:英国和美国由于海洋阻隔,敌人难以进攻;的权力中心和工业中心十分分散,不易一举摧毁;西班牙有比利牛斯山作为屏障;意大利有阿尔卑斯山的保护而法国四周边境几乎一马平川,缺乏天然屏障的保护,尤其是首都巴黎,对任何来犯之敌都极难防守一旦打起现代战争,法国要想御敌于国门之外,单纯依靠修筑坚固的防线肯定无济于事唯有由专业军人组成机械化部队,在航空兵的支援下实施机动作战,积极防御,才能有效迎击来犯之敌,确保法国的安全为此,他主张建立一支由10万职业军人组成的机械化部队――6个机动装甲师“这支由精兵和专业人员组成的部队,具有极大的机动能力、毁灭性火力以及以突袭方式投入任何战线的能力”他认为这支部队将是保卫法国的一把“利剑”  可是,尽管社会上有人评价这部书可以同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相媲美,但它却仍然乏人喝彩,法军高层还是无动于衷,继续以他们原有的理念建设军队满脑子保守思想的当权者们认为,他们不惜巨资修筑的马其诺防线固若金汤,根本不用担心德军的机械化部队进攻一些军界和政界要员纷纷出面批判戴高乐的“离经叛道”之论当时的国防部长莫兰将军在议会公开宣称:“我们已经花费了这么大的力量筑成了这样坚固的防线,难道我们竟会发疯似的越过这条防线去进行莫名其妙的冒险吗?”他甚至冲着戴高乐喊:“别了,戴高乐!只要我在,就没你的出头之日!”年近八旬的元帅贝当是戴高乐的恩师,一向器重戴高乐,但也把戴高乐的理论当成玩笑  面对法国军政当局的冷眼和打压,戴高乐并没有放弃,他竭力游说,四处奔走呼号,然而知音难觅,弦断无人听  《建立职业军》在法国很少有人问津,然而在却引起了纳粹将军们的极大兴趣德军参谋总部在一本名为《论机械化战争》的机密手册中,全文引用了这本书尤其是古德里安,这个一直跟踪研究战的将军,得到这本书后如获至宝他把戴高乐的思想与的主张糅合在一起,形成了的装甲师编制和战术,在二战中名噪一时日,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突击阿登山区,12日抵达马斯河,13日强渡马斯河之后,这支部队以每昼夜20至40公里的速度在法兰西的国土上驰骋18日包围亚眠,19日到达贝隆,20日抵达英吉利海峡,把法国一分为二面对纳粹的疯狂进攻,法国束手无策一个月后,号称拥有世界上最强大陆军的法国被迫俯首称臣德军占领法国后,古德里安问一位法国记者:“我的那位伟大的法国同行最近在战术上又有些什么新发展?”这位记者竟一时呆若木鸡,不知所云,因为他压根就不知道戴高乐这个名字和他的著作  15个法郎赢得一场战争,话是夸张,但背后的教训深刻戴高乐的《建立职业军》是用创造性思维撰写出来的什么是创造力?创造力是一种心理技能,它的产生出于一种观念,即新的想法要比旧的想法更有用,由此创意才会源源不断而法军高层之所以对新的事物漠然视之,同样也出于一种观念,即现有的东西比新的东西风险小,也容易操作这种“路径依赖”心理必然导致固步自封的结果因此,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不仅要具有创造力,更为重要的是,还要具有接受新事物的眼光和胸怀  “在实力面前,逻辑和感情是无足轻重的”这是戴高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体会最深的道理国家的地位取决于它的实力支撑下的作为当号称拥有世界上最强大陆军的法国被迫向俯首称臣后,戴高乐毅然出走英国,高举法兰西民族的抵抗火炬,在海外领导抵抗运动,凭借坚毅与无畏的精神捍卫国家的利益,进而掀过法兰西历史上最耻辱的一页向好友推荐本贴:&&&& 标题:《最真实的谎言:德国战胜法国只花了15法郎》&&&& 地址: .cn/Article/201001/showp1.html
发表您的评论
点评字数 0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间接导致的民事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共同建立健康的网络社区,请向管理员举报不良帖子
?举报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纳粹建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