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类似《狗尾花下死》《宫女女配求欢乐百度云》这样的文。

  这个剧播出之后我没有看,周围的朋友倒是每天晚上观看并且吐槽得很欢乐。我逛八卦的时候在相关帖子里看到过很多次有姑娘询问北齐相关科普,想问问高家的人物关系,可惜没有很合适准确并且通俗易懂的帖子讲解这些。鉴于对北齐高家的那些事儿有那么几年的关注,我就发个相关的帖子,来八八北齐这个国家,还有高家人物那些狗血的,奇葩的,被误解的,或者不为人知的那些秘辛。  首先简要地说一下北齐这个国家具体在中国哪个历史时期。记得小学五年级开始学历史课时,教科书的扉页上有一首历史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嗯,这个“南北朝并立”里的南北朝,正是北齐所在的历史时期。它在东晋之后,在隋朝之前。著名的“气吞万里如虎”的刘寄奴,刘宋开国皇帝刘裕;被亲生儿子所弑的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迁都洛阳推行汉化的北魏孝文帝元宏;喜欢当和尚极度妄佛最后被侯景软禁饿死的南梁武帝萧衍;唱着“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北齐神武帝高欢;北逐柔然扬威大漠,在死后多年依旧被突厥可汗敬称为“英雄天子”的高洋;以《玉树后庭花》闻名千古,抱着张丽华上朝下井,看着爱妃被砍死在眼前的南陈后主陈叔宝……我想这些名字对大家来说,也不算陌生吧。  北魏和南朝相持,开启南北朝并立的大分裂时期。北朝经历北魏→东魏→北齐
北魏→西魏→北周
最后北周灭北齐,三年后北周又为权臣杨坚所篡,宇文泰家族子孙被屠杀殆尽,从此进入隋唐大一统的历史时期。  而南朝从刘裕建立刘宋(著名的《世说新语》成文于这个时期)开始,经历宋→齐→梁→陈这三个历史时期。直到杨广南下灭南陈,陈后主投降,南朝历史彻底结束。  北齐的起止时间是公元550年到公元577年。按照古人的算法,北齐一共存在28年。亡国时候,北齐文襄帝高澄的次子高孝珩战败被俘,死前曾经感慨说,“李穆叔言齐氏二十八年,今果然矣。自神武皇帝以外,吾诸父兄弟无一人得至四十者,命也。嗣君无独见之明,宰相非柱石之寄,恨不得握兵符,受庙算,展我心力耳。”  也就是说,高欢的子孙,截至到北齐亡国,没有一个人能够活到四十岁的。我统计了一下高欢十五子的生命结束方式,也算是高家男人命运的一个缩影。  高欢十五子,大多数都不得善终。  老大高澄被砍死,老三高浚被烧死,老四高淹被毒死,老五高浟被砍死,老七高涣被烧死,老十高湝被毒死,十一高湜被打死,十二高济被毒死。  这里暂时排除有被谋杀可能的高演,只算确凿死于非命的,居然有八个。兄弟十五人,除了三个生前当皇帝的人得以善终,其他正常死亡的只有四人(高淯、高润、高凝、高洽),而这其中长大成人又得以善终的唯有两人,可见这个家庭杀伐倾轧之残酷。  乱世人命如草芥,固然平民容易死,生为天潢贵胄其实更容易死。而且比平民更悲惨的是,平民们一般是给外人杀,他们则是给家人杀。一点家庭温暖都没有不说,甚至是彼此相煎的敌人,可谓辛苦。
楼主发言:184次 发图:
  楼主没必要那么较真,看着开心不就行了  
  首先贴疆域图,方便大家对北齐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国土分布有所了解  一,北魏分裂前    二,北魏孝武帝元修西逃,从此分裂为东西两魏    三,高洋篡东魏,建立北齐;宇文护拥侄儿宇文觉篡西魏,建立北周  
  我这是赶上直播了吗  快8   快8  楼主加油!!!搬凳子听历史
  再发一下高家的人物关系图,以及北齐帝王世系图,以方便大家了解高家的人物关系    
  嗯,于麻麻一直宣传说《陆贞传奇》里的服饰多么尊重历史,复原了陶俑神马的,我这里不予评价,就贴贴北齐的绢画和帝王将相的陵墓里出土的壁画陶俑,看看北齐人是怎么穿衣怎么梳头怎么化妆的。  绘制于北齐天保年间的《北齐校书图》,这是宫廷画师杨子华根据高洋的指令,为正在校勘书籍的文官们绘制的情景图  
  局部图,咱们看看这些大叔穿的多么清凉透明,侍女们特别的发髻和妆容    图二,注意,大叔屁股下面的小马扎,又称为交椅,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简易坐具之一,叫做胡床。注意,胡床就是马扎,而不是能躺人的床。    然后再看看侍女的衣着,男青年的袍子,牵马的胡人神马的。      
  高湛的原配发妻郁久闾叱地连(她在高湛十四岁那年病故)的墓穴壁画  ,中间那个戴帽子的女墓主人就是她本人,视频截图,有相关考古视频节目  墓室里出图的女侍劳作图,看她们的发型和衣着  
  楼主继续
  妈呀,赶上直播了,头一回啊。  lz继续,最喜欢历史了。
  马克  
  这个是北齐太尉徐显秀的墓穴壁画                
  在东魏迁都(北魏时期在洛阳,元修西逃之后分裂成东西两魏,东魏迁都邺城)后,因为连年战乱,马比较金贵,民间不得随意用马,只供军用。当时的东魏皇帝元善见下令,官员上朝需骑驴,即便是达官贵人,甚至是王侯级别的,平日里也只能坐牛车。在史书上,这些贵族坐牛车的记录很多,牛车也出现在了陶俑和壁画里。  这是北齐特色,达官贵人要么骑驴子,要么坐牛车,牛车的样式也比较简陋,这些人的生活水平真心不高,甚至有点寒碜。      
  以前看过一些关于古代欧洲宫廷和日本大奥里的皇族贵族们的生活,在壁炉楼梯和庭院里随地排泄,用麻绳擦屁股反复使用的国王皇后王妃们,还有每顿吃一条鱼吃若干海草和咸菜,酱油海带汤的大奥将军们,我现在发现不论是欧洲宫廷还是日本大奥,皇族都过得很差,比中国古代差远了。  当然了,南北朝时候的贵族过的日子也很不好,看《齐民要术》里的菜谱就知道他们吃得很差劲了,没什么油水不说,没有炒菜也没有火锅,烧烤都很少吃,基本就是蒸啊煮啊油炸啊什么的,没有一样我看着有食欲了。还有那些名贵的蒸乳猪,蒸全羊,蒸驼峰啥的,没看出哪里好吃,可在古代这样吃是很奢侈的了。  小时候我爸对我说某个朝代妃子头上长虱子,天冷取暖不好,冬天的中午要出来晒太阳取暖。那时候我不太相信,现在想想也是,那么大的宫殿,取暖肯定不好,又是单层窗子,糊窗户纸,哪里有现代的暖气啊双层玻璃窗啊保暖?没有火炕也没有火墙壁,只靠炭盆子,烟熏火燎的,加上晚上点油灯,蜡烛是很奢侈的东西到魏晋南北朝才有,总算是油烟小一点了。  而且吧,除了冬天糊窗户纸,春秋夏,窗子就空着了,把纸张揭掉好透光。难怪古人经常写诗词说秋风半夜里吹到卧室里好冷,我还奇怪他们冷为啥不关窗子,原来是春秋夏不糊窗纸。再说南北朝时候的窗子大多数是固定的没法开的,就跟铁栅栏防盗窗一样。刘义隆(刘裕他儿子)的皇后生太子的时候因为要杀孩子,门关着不让他进,他就绕到后窗,伸手去摇晃里面的窗帘帷幔,疾呼阻止。  高澄(高洋他大哥,兰陵王他爹)的房子肯定也是这样的,所以他怎么不从窗子跑?门口一堵住人就出不去了,窗子是固定的,就跟现代的楼房里着火,防盗门烧变形了打不开,窗子都是防盗窗,人就等于困在笼子里乱撞也出不去一样。外头那些文章网帖说杨愔(高洋的左膀右臂,好机油)翻窗子逃掉一只鞋这纯属脑补。  唐诗里面多少诗人写晚上风吹进屋子冻得睡不着啊,有这个印象吧?晋朝的著名乐府诗《子夜四时歌》也这样写的。窗口的帷幔倒是能勉强阻挡一些寒气,但是架不住有风的时候。  白露朝夕生,秋风凄长夜。忆郎须寒服,乘月捣白素。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飏。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看看,这一段明显是没有窗户纸冻得美女睡不着,思念老公在被窝里给她暖床的日子。  再看,老公回来暖床了,感觉像三伏天一样热:  炭炉却夜寒,重抱坐叠褥。与郎对华榻,弦歌秉兰烛。  天寒岁欲暮,朔风舞飞雪。怀人重衾寝,故有三夏热。
  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吃的生鱼片叫做“鱼脍”。  秦汉魏晋南北朝,秦汉之后,牛、羊等家畜和野兽的脍渐少见,脍通常都是鱼脍,又衍生出一个“鱠”字专指生鱼片。“脍”和“鱠”经常混用,但不可与表示用火加工食物的“烩”字混淆。    东汉时,广陵太守陈登很爱吃生鱼脍,因为过量食用而得肠道传染病及寄生虫一类的重病,后经名医华佗医治才康复,但他康复后仍然继续吃生鱼片,终因为贪吃生鱼片而死。    鱼脍在古代是很普遍的食品,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义》收录了各地的风俗习惯和奇人奇事,其中一条是:“祝阿(今山东齐河县祝阿镇)不食生鱼”。代表了应劭认为不食生鱼是奇风异俗。祝阿人这个习俗一直坚持到隋朝,在《隋书。地理志》中亦有记载。    三国魏的曹植也喜欢吃鱼生,他的《名都篇》里有:“脍鲤臇胎虾,炮鳖炙熊蹯”,把鱼生蘸著小虾酱。  注意啦,下面看看东魏的人是怎样吃生鱼片的。  南北朝时,出现金齑玉脍,是中国古代生鱼片菜色中最著名的,此名称出现在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书中。在“八和齑”一节里详细地介绍了金齑的做法。“八和齑”是一种调味品,是用蒜、姜、橘、白梅、熟粟黄、粳米饭、盐、酱八种料制成的,用来蘸鱼脍。  PS:《齐民要术》一书著作于在北魏永熙二年(533年)到东魏武定二年(554年)期间,正好是高欢高澄父子执政期间,所以其中反映的风俗民情和饮食文化,可以作为当时的代表。  (以下引用自某本介绍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书)  由于炼铁术还不够成熟,秦始皇征服天下的大军,主要武器是青铜器。由于缺乏铁锅,主要采用青铜鼎来烹食,无论民间还是庙堂都没有可能吃炒菜。炯、煮、烧、烤、烙,烫、炸、蒸、脯、腌八法虽然在秦朝已经出现,但由于铁锅的问题,真正意义上的炒菜出现在宋朝。  在宋朝以后,中国人才开始吃炒菜,那之前主要是吃生鱼片啦、蒸菜啦、汤啦,烧烤啦、各种酱料调味啦,实行分餐制,今天日本韩国吃的方式都是我们祖先玩剩下都,到宋朝才因为实行现在的同桌吃饭而开始吃炒菜。  中国古代实际上没有炒菜,在六朝以前基本的烹饪方法和现在的欧洲差不多,直到宋朝才有。当时实际上在调味的时候非常简单,特别是肉类是没有入味的。当时调味的主要是羹,跟我们现在的汤有点接近,但很黏稠,有点像我们现在的勾芡。  以下是高洋皇后李祖娥的父亲李希宗墓里出土的文物。酒壶,酒杯,银碗,烛台,以及丝绸之路带来的拜占庭金币,在高湛发妻小蠕蠕公主墓里也出土过,公主墓里还出土了蓝色半透明的玻璃杯,当然也是舶来品。          
  其实东魏北齐的男人和女人都喜欢穿大开领的衣服,根本不像《陆贞传奇》里那样,女人的衣领都严实到几乎看不到脖子,北齐根本没有那样的服装。  男子的大开领衣服。请忽略陶俑的脸部,想象一下现在古装电视剧里那些穿着大开领衣服的后妃美女,那样款式的衣服穿在男人身上,会是何等销魂~~      大概是天气冷的缘故,这种衣服在东魏北齐流行时,秋冬季节时经常在外面加一件裲裆衣保暖。而这样的服装,往往搭配头顶上戴一顶北齐最流行的黑色小冠,几乎人人都这样搭。    壮士,你有了    我发现这种衣服也有短款,也就是下半身的部分最长不超过膝盖,但是袖子非常大,也属于大袖衫的一种。我觉得吧,应该取个名,叫“大袖开领衫”。短款一般下面搭绔褶(肥大的扎裤腿的喇叭裤),上面加裲裆(内衣外穿的吊带背心,肩头各一根插针皮带),既保暖,走路又方便。  嗯,我估计长款的是公卿王侯们穿的,短款的不论文武士绅、小官小兵谁都可以穿。  袒胸男小合照,这里穿短款没有加裲裆衣,估计是夏天。  
  生产力不发达即使天潢贵胄也过不了很舒坦呀,不想穿越了
  我森森感觉生活在南北朝的人真不幸福,当官的官印都那么小那么丑。  《陆贞传奇》里那一陀陀巨大的能砸死人的,花花绿绿琉璃塑料之类质地的大印啥的,真心和真实历史里的天差地别。  咱们来看看真实的北魏东魏和北齐的那些官印长啥样。这些是博物馆拍摄,实际官印大小如绘图橡皮,甚至小如硬币。          博物馆里看到真相,我的眼泪流下来……
  电视剧里北齐人民的流通货币是银子,其实这是错误的,东魏北齐时期,银子并非流通货币。那时候有钱人用黄金,穷人用铜钱。贵族富人,礼尚往来,吃喝玩乐,宫廷赏赐,将士奖励之类的基本用绢,绢才是当时的硬通货。  这里放一下东魏时期和北齐用的铜钱。  这个是高洋时期造的常平五铢钱  这个是北魏末期高澄造的永安五铢钱,东魏时期流通    讲几个和钱财有关的小故事,出于史书绝无杜撰。  故事一  东魏时期,西魏宇文泰曾经下过悬赏,谁能斩杀东魏大将高昂,赏绢万段,封开国公。后来一个将士真的杀了高昂,宇文泰兑现诺言开始赏赐。只不过开国公给了,绢却是分期付款。这不算奇,奇的是,这一万段绢,一直付到北周亡国,四十多年时间,愣是没付完!  故事二,出自《周书》,绝无杜撰。  西魏有个将领,被高澄俘获,高澄对他说,你们国家太贫穷了,你这么好的才华浪费在那里很可惜,只要为我效力,什么荣华富贵都不会少了你的。他不为所动,半夜里逃走,回到长安。宇文泰很受感动,将他树立为富贵不能淫的楷模,给了厚赏。  赏了些什么呢?“并赐马一匹、衣一袭,即除孔城城主”。  故事三,《隋唐嘉话. 补遗》。  后魏末,周齐交争,周人贫甚,尝获一齐卒,喜曰:“得一将。”“何以知之?”曰“著缯禅。”  嗯,翻译一下,就是两国打仗,西边的捉到了一个东边的小兵,大喜着去报功,说捉到一将军。别人问他为什么这样说,他回答是,对方穿的是丝绸……  故事四,《资治通鉴》  高澄生了个娃,洗三的那一天,官员去道贺,他让大家去贺天子,因为孩子是天子的外甥。天子没办法,亲自登门贺喜,一出手就给妹夫(高澄娶了他的妹妹)一万段彩绢当贺礼。大臣们不敢落后,争相送礼,礼物堆满了整整十间屋子。
  贴贴高家男人们的陵墓。  没什么好看的,就是庄稼地里的残存封土堆。  高欢的义平陵  这个风土堆很大,占地有十多亩,高度达30多米。而且只有北面一条路上顶部,其他四周几乎是垂直的峭壁,都是黄土的沟壑。上面至少5个盗洞,有盗洞的地方总是草很茂盛,其他地方则都是黄土,光秃秃的。      站在义平陵远眺峻成陵(高澄墓),因为当地村民挖土烧砖的缘故,封土只剩下一点点    从玉米地里看高澄墓      高洋墓,因为曾经被考古发掘过,之后草草回填,差不多废弃在那里没任何保护,被当地村民当成了个垃圾坑。      看到这里,不由得感慨,实在是满目疮痍。所谓“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正是这般写照吧。  能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及时行乐,奢靡狂放的风气了,人生苦短,譬如朝露,生前如何荣华富贵,叱咤风云,死后也就是这么一掊黄土。  野心勃勃的男人们用毕生精力去追求永恒,可当他们死去多年以后,有谁还记得他们曾经是多么的英勇,多么的风流?
  从玉米地里看高澄的峻成陵    
  累了,先贴到这里。  把北齐人的衣食住行8得差不多了,以后再说说高湛和陆贞原型陆令萱在历史上的真人真事儿。
  顶贴。。。。。。。。。。。。。。。。。。
  爪  
  排排排排排~~~  
  我是看言情小说感兴趣了才了解了一点 不过魏晋南北朝那段历史和所出的人物 都好稀奇的( ̄▽ ̄)
  马一记  话说一直以为中国古代,最有意思的就是魏晋南北朝,因为够乱= =  但是好像也挺穷的样子……
  刘明先
  科普~刘明不刘千  
  @x69071 26楼
03:06:11  马一记  话说一直以为中国古代,最有意思的就是魏晋南北朝,因为够乱= =  但是好像也挺穷的样子……  -----------------------------  是很穷,五胡乱华之后中国的生产力水平退步严重,贵族的生活还不如明朝一个土财主。
  @宝日龙梅你强爆朕 16楼
01:53:22  生产力不发达即使天潢贵胄也过不了很舒坦呀,不想穿越了  -----------------------------  穿越回去蹲茅坑坐牛车用小竹片擦屁股没炒菜没椅子要跪着坐……嗯,起码南北朝是这样的,绝对会让你的贵族生活苦不堪言,还不如在现代当个宅女。
  再发几个蠕蠕公主墓出土的女官或者女侍的陶俑,偶尔参杂几个其他类型的。    女侍俑    女官俑    女侍俑    舞蹈俑    弹琵琶俑    舞蹈俑    舞蹈俑    女侍俑    乐伎俑
  从上面这么多陶俑的服装可以看出,北齐宫廷女子最爱大开领的大袖衫上衣,下面配高腰襦裙,和唐朝风格稍微有一点点类似,而且衫的下摆往往喜欢塞在裙子里。而北齐校书图里的宫女们,则在外面加了宽大的披帛,为了劳动方便是打了结扣固定住的,以防松手滑落。  如此,于麻麻说《陆贞传奇》里的女人服饰什么的是根据陶俑复原,尊重历史原貌神马的,纯属瞎掰~大家对比一下就知区别有多大了。
  再发一些娄睿墓里的壁画,方便看看北齐男子的日常穿着和打猎出行时的行装。  娄睿是北齐武明皇后娄昭君的侄儿,封东安王。注意,娄昭君是北齐神武帝高欢的元配正妻,为高欢生育高澄、高洋、高演、高淯、高湛、高济六个儿子,其中四个儿子是皇帝,两个儿子是王爷。另外还生有两个女儿,分别是北魏孝武帝元修皇后,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皇后。她是历史上罕见的一母四帝的“英雄母亲”,绝非《陆贞传奇》里那个拼命陷害排挤高湛的恶毒女配,更不是高洋的老婆。  他们喜欢穿袍子,头上梳个汉式小髻,用头巾包裹,外面加一顶很小的漆纱小冠。                    
  嗯,上图里那个骑在马背上微微弓腰驼背的中年男人,就是娄昭君的侄儿,墓主人娄睿。  PS:从上图的众多男人可以看出,北齐不流行大胡子,剃须的很多,就算留胡子的,也是短须,很少有虬髯和山羊胡。
  @何必何然 25楼
03:01:22  我是看言情小说感兴趣了才了解了一点 不过魏晋南北朝那段历史和所出的人物 都好稀奇的( ̄▽ ̄)  -----------------------------  你读书的时候应该学过《敕勒歌》吧,还有成语“快刀斩乱麻”,前者是高欢唱的,后者是高洋的事迹。
  其实东魏北齐的帝王将相们创造了很多成语典故。很多现在我们经常用到,耳熟能详的成语,其实是出自他们之口,或者根据他们的典故来的。  下面放一些和他们相关的成语,大家看看是不是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呢?  一: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杜弼)  出自杜弼《檄梁文》:“但恐楚国亡猿,祸延林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二:吹毛求垢 (高澄)  出自《北齐书·酷吏传·宋游道》:“东莱王道习参御史选,限外投状,道习与游道有旧,使令史受之。文襄怒,杖游道而判之曰:‘游道禀性遒悍,是非肆口,吹毛洗垢,疮疵人物。’”  三:快刀斩乱麻 (高洋)  出自《北齐书·文宣帝纪》:“高祖尝试观诸子意识,各使治乱丝,帝独抽刀斩之,曰:‘乱者须斩!’”  四: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元景皓)  出自《北齐书·元景安传》:“议欲请姓高氏,景皓(元景安堂兄)曰:岂得弃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景安遂以此言白显祖,乃收景皓诛之,家属徙彭城,由是景安独赐姓高氏。”  五:抽薪止沸 (魏收)  出自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六:脑满肠肥 (斛律光)  出自《北齐书·琅邪王俨传》:“帝驻马桥上,遥呼之,俨犹立不进。光就谓曰:‘天子弟杀一汉,何所苦。’执其手,强引以前。请帝曰:‘琅邪王年少,肠肥脑满,轻为举措,长大自不复然,愿宽其罪。’”  七:亭亭玉立 (高湛)  出自《北齐书 徐之才传》:”武成酒色过度,怳惚不恒,曾病发,自云初见空中有五色物,稍近,变成一美妇人,去地数丈,亭亭而立。食顷,变为观世音。”  八:一目十行 又作“十行俱下” (高孝瑜)  出自《北齐书·河南康舒王孝瑜传》:“孝瑜容貌魁伟,精彩雄毅,谦慎宽厚,兼爱文学,读书敏速,十行俱下。”
  九:冲锋陷阵 (高欢)  出自《北齐书 崔暹传):“高祖握暹手而劳之曰:‘往前朝廷岂无法官,而天下贪婪,莫肯纠劾。中尉尽心为国,不避豪强,遂使远迩肃清,群公奉法。冲锋陷阵,大有其人,当官正色,今始见之。今荣华富贵,直是中尉自取,高欢父子,无以相报。’”  十:百死一生 (杜弼)  出自《北齐书·杜弼传》:“高祖然后喻之曰:‘箭虽注不射,刀虽举不击,槊虽按不刺,尔犹顿丧魂胆。诸勋人身触锋刃,百死一生,纵其贪鄙,所取处大,不可同之循常例也。’”  十一:分甘共苦 (慕容俨)  出自《北齐书·慕容俨传》:“俨犹申令将士,信赏必罚,分甘同苦,生死以之。”  十二:持衡拥璇 (元善见)  出自《北齐书·文宣帝纪》:“咨尔相国齐王:夫气分形化,物系君长,皇王递兴,人非一姓。昔放勋驭世,沉璧属子;重华握历,持衡拥璇。”  十三:算无遗策 (高纬)  出自《北齐书·后主纪》:“又斛律光死后,诸武官举高思好堪大将军,帝曰:‘思好喜反。’皆如所言。遂自以策无遗算,乃益骄纵。”  十四:大有裨益 (唐邕)  出自出《北齐书·唐邕传》:“比及武平之末,府藏渐虚,邕度支取金,大有裨益。”
  十五:固壁清野 (李浑)  出自《北齐书·李浑传》:“社客(崔社客)宿将多谋,诸葛亮城各自保,固壁清野。”  十六:旷古未有 (王纮)  出自《北齐书·王纮传》:“帝使燕子献反缚纮,长广王捉头,帝手 刃将下,纮曰:‘杨遵彦、崔季舒逃走避难,位至仆射、尚书,冒死效命之士,反见屠戮,旷未有此事。’”  十七:蓬首垢面 (任城王妃)  出自《北齐书·任城王湝传》:“妃卢氏赐斛斯征,蓬首垢面,长斋不言笑。”  十八:拥兵自重 (侯景)  出自《北齐书·神武纪下》:“书至,无点,景不至,又闻神武疾,遂拥兵自固。”  十九:老蚌生珠  出自《北齐书·陆印传》:“ 邵又与昂父子彰交游,尝谓子彰 曰:‘吾以卿老蚌,遂出明珠。’”  二十:惊慌失措 (元孝友)  出自《北齐书·元晖业传》:“孝友临刑,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二十一:书不尽意 (祖鸿勋)  出自《北齐书·文苑传·祖鸿勋》:“与阳休之书曰:‘……已矣哉,书不尽意。’”  二十二:意气相得 (元叉)  出自《北齐书·高乾传》:“魏领军元叉,权重当世,以意气相得,接乾甚厚。”  二十三:巢倾卵破 (高乾)  出自《北齐书 高乾传》:“乾曰:‘吾兄弟分张,各在异处。今日之事,想无全者,儿子既小,未有所积,亦恐~,夫欲何言!’”  二十四:不修边幅 (颜之推)  出自《北齐书·颜之推传》:“好饮酒,多任纵,不修边幅。”  二十五:风流蕴藉 (王昕)  出自《北齐书·王昕传》:“学识有风训,生九子,并风流蕴藉,世号王氏九龙。”
  二十六:仗气使酒 (崔瞻)  出自《北齐书·崔瞻传》:“与赵郡李概为莫逆之交。概将东还,瞻遗之书曰:‘仗气使酒,我之常弊,底诃指切,在卿尤甚。’”  二十七:言行相顾 (魏收)  出自 《北齐书·魏收传》:“情无系于荣悴,心 靡滞于愠喜。不养望于丘壑,不待价于城市。言行相顾,慎终犹始。”  二十八:发号司令 (杨愔)  出自《北齐书·杨愔传》:“每天子临轩,公卿拜授,施号发令,宣扬诏册,愔辞气温辩,神仪秀发,百僚观听,莫不悚动。”  二十九:卖官鬻爵 (元坦)  出自《北史·魏咸阳王坦传》 :“虽禄厚位尊,贪求滋甚,卖狱鬻官,不知纪极。”  三十:整旅厉卒  出自《北齐书·莫多娄贷文传》:“周文帝军出函谷,景与高昂议整旅厉卒,以待其至。”  三十一:晓以利害  出自《北齐书?薛修义传》:“遂轻诣垒下,晓以利害。”  三十二:率土归心  出自《北齐书?文宣帝纪》:“故百僚师师,朝无秕政,网疏泽洽,率土归心。”
  感觉高家很淫乱哈。
  还蛮好奇那段历史的~
  随便瞟了一眼  剧里的高湛貌似高大全  但事实上高欢几个当了皇帝或者准皇帝(高澄)的儿子里面,最不堪的就是这厮了(更强大的当然是他儿子北齐后主)  而且娄昭君居然成了高洋的皇后  编剧这是嫌历史上高洋还不够禽兽啊........
  好帖。先马~楼主速更  
  @锦衣卫刘某 31楼
05:08:14  再发几个蠕蠕公主墓出土的女官或者女侍的陶俑,偶尔参杂几个其他类型的。    女侍俑    女官俑    女侍俑    舞蹈俑  /p/m/.jpg......  -----------------------------  这个舞姿好先进啊!!!
  技术贴马克
  历史科普呀,顶个  
  好奇留名
  北齐的起止时间是公元550年到公元577年。按照古人的算法,北齐一共存在28年。亡国时候,北齐文襄帝高澄的次子高孝珩战败被俘,死前曾经感慨说,“李穆叔言齐氏二十八年,今果然矣。自神武皇帝以外,吾诸父兄弟无一人得至四十者,命也。嗣君无独见之明,宰相非柱石之寄,恨不得握兵符,受庙算,展我心力耳。”  ===================  北魏北周也差不多啊,没几个活过40的
  @宝日龙梅你强爆朕 16楼
01:53:22  生产力不发达即使天潢贵胄也过不了很舒坦呀,不想穿越了  -----------------------------  切,就算生产力发达我也不想穿越,就算穿越到几十年前也不干,光没有姨妈巾一条就足够秒杀一切了
  等楼主细八~~~【看隔壁贴已经对这段历史晕了OTL
  马克 马克
  受教了  
  mark~科普贴
  马克留名  
  马克  
  楼主专业,衣服都八,等肥。
  @傻子super晶 1楼
00:19:18  楼主没必要那么较真,看着开心不就行了  -----------------------------  楼主科普一下北齐历史就是跟那垃圾电视较真?  科普贴自有爱看的人看得开心  请问你那么较真干嘛?
  留名  
  回复第63楼(作者:@今生钟爱老男人 于
22:07)  @傻子super晶 1楼
00:19:18  楼主没必要那么较真,看着开……  ==========本来只是打酱油路过的,楼主你至于么?真特么的恶心,别回啦,我怕我会吐!  
  马克学习
  继续 继续·
  楼主写的更像正史和其他的搞笑版本,各有千秋。不错。
  你来啦  
  科普帖,含金量高,等楼主更!  
  楼主怎么这么有文化。。。
  喜欢!楼主继续8吧……
  真长知识啊
LZ快回来 我呼唤你
  马克明天看!
  @傻子super晶
00:19:18  楼主没必要那么较真,看着开……  ==========本来只是打酱油路过的,楼主你至于么?真特么的恶心,别回啦,我怕我会吐!  -----------------------------  这位童鞋,你看错人了,回复你的是一位路人,不是楼主,楼主对于躺枪表示无语,你骂错人了。
  说到北齐贵族的衣食住行,咱也得看看他们平时是如何享乐的。史书说高湛登基之后不理朝政,“日夜酣饮”,皇帝老儿从白天到晚上一个劲儿喝酒,除了下酒菜,肯定得看看歌舞杂耍之类的娱乐娱乐精神。咱们就八一八当时流行的歌舞一般是啥样的。  当时的舞者以胡人居多,似乎胡人比较能歌善舞,加上大部分胡人地位低下,从事歌舞业的不少。          
  我看过高洋墓壁画和陶俑的相关研究,发现原来很多舞蹈佣都是穿着朝服的官员,据说他们舞蹈的目的不是为了娱乐,而是一种朝堂上或者重大典礼上的礼仪活动,皇帝和大臣们一起在朝堂上跳舞,为太后寿诞助兴差不多。  譬如这个资料(由百度高澄吧吧友子惠收集编写):  一?? 正旦及冬至朝贺的时候,皇帝举起酒杯,大臣们就要舞蹈拜贺三次。  ——“隋书卷九???? 志第四?? 礼仪四   隋制,正旦及冬至,文物充庭,皇帝出西房,即御座。皇太子卤簿至显阳门外,入贺。复诣皇后御殿,拜贺讫,还宫。皇太子朝讫,群官客使入就位,再拜。上公一人,诣西阶,解剑,升贺;降阶,带剑,复位而拜。有司奏诸州表。群官在位者又拜而出。皇帝入东房,有司奏行事讫,乃出西房。坐定,群官入就位,上寿讫,上下俱拜。皇帝举酒,上下舞蹈,三称万岁。皇太子预会,则设坐于御东南,西向。群臣上寿毕,入,解剑以升。会讫,先兴。”  二 舞蹈的对象不一定是人  从前线战场传来捷报,大臣们要在城门外相迎,使者读完之后,大臣们要拜一次,舞三次,再拜一次。  ——“隋书卷八???? 志第三……后魏每攻战克捷,欲天下知闻,乃书帛,建于竿上,名为露布。其后相因施行。开皇中,乃诏太常卿牛弘、太子庶子裴政撰宣露布礼。及九年平陈,元帅晋王以驿上露布。兵部奏,请依新礼宣行。承诏集百官、四方客使等,并赴广阳门外,服朝衣,各依其列。内史令称有诏,在位者皆拜。宣讫,拜,蹈舞者三,又拜。郡县亦同。”  三?? 舞蹈拜见的对象不一定是皇帝  ○苏威   苏威是隋朝的宰相,隋炀帝被杀后归于宇文化及,后来宇文化及败亡,又归于李密,后来李密败亡,又归王充,李世民打败了王充,苏威求见李世民,但说自己年纪老不能拜,李世民派人对他说“……你对李密、王充都拜伏舞蹈,既然老病,也不用见面了”(ps李世民真不厚道,何必为难一个八十几岁的老人?)  ——“宇文化及之弑逆也,以威为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化及败,归于李密。未几密败,归东都,越王侗以为上柱国、邳公。王充僭号,署太师。威自以隋室旧臣,遭逢丧乱,所经之处,皆与时消息,以求容免。及大唐秦王平王充,坐于东都阊阖门内,威请谒见,称老病不能拜起。王遣人数之曰:「公隋朝宰辅,政乱不能匡救,遂令品物涂炭,君弑国亡。见李密、王充,皆拜伏舞蹈。今既老病,无劳相见也。」寻归长安,至朝堂请见,又不许。卒于家。时年八十二。”  四 告辞的时候要舞蹈才符合礼仪  ○许善心  许善心因为不服宇文化及篡逆,告辞的时候不肯舞蹈,宇文化及发火把他杀了。  “……十四年,化及杀逆之日,隋官尽诣朝堂谒贺,善心独不至。许弘仁驰告之曰:「天子已崩,宇文将军摄政,合朝文武莫不咸集。天道人事,自有代终,何预于叔而低徊若此!」善心怒之,不肯随去。弘仁反走上马,泣而言曰:「将军于叔全无恶意,忽自求死,岂不痛哉!」还告唐奉义,以状白化及,遣人就宅执至朝堂。化及令释之,善心不舞蹈而出。化及目送之曰:「此人大负气。」命捉将来,骂云:「我好欲放你,敢如此不逊!」其党辄牵曳,因遂害之,时年六十一。”  五?? 拜谢的时候要舞蹈才符合礼仪  ○李敏  李敏是李询(李询是冯小怜的三任,北周重臣李穆的侄子)的侄子,杨丽华亲自给女儿宇文娥英挑选女婿,选中李敏,又想办法给女婿谋官,并且得逞。(从这个记载可以看出,杨丽华绝不是什么贤德的女人,私心极重,有其母必有其女,宇文娥英也没有品德才能可言,她混账的爹死得早,应该是她妈对她的教育影响。)  ——“敏字树生。高祖以其父死王事,养宫中者久之。及长,袭爵广宗公,起家左千牛。美姿仪,善骑射,歌舞管弦,无不通解。开皇初,周宣帝后(杨丽华)封乐平公主,有女娥英,妙择婚对,敕贵公子弟集弘圣宫者,日以百数。公主亲在帷中,并令自序,并试技艺。选不中者,辄引出之。至敏而合意,竟为姻媾。敏假一品羽仪,礼如尚帝之女。后将侍宴,公主谓敏曰:「我以四海与至尊,唯一女夫,当为汝求柱国。若授馀官,汝慎无谢。」及进见上,上亲御琵琶,遣敏歌舞。既而大悦,谓公主曰:「李敏何官?」对曰:「一白丁耳。」上因谓敏曰:「今授汝仪同。」敏不答。上曰:「不满尔意邪?今授汝开府。」敏又不谢。上曰:「公主有大功于我,我何得向其女婿而惜官乎!今授卿柱国。」敏乃拜而蹈舞。”  ○杨勇  薛道衡读完废太子的诏书,杨勇拜谢并且舞蹈然后离去。  “——高祖戎服陈兵,御武德殿,集百官,立于东面,诸亲立于西面,引勇及诸子列于殿庭。命薛道衡宣废勇之诏曰:……  勇再拜而言曰:「臣合尸之都市,为将来鉴诫,幸蒙哀怜,得全性命。」言毕,泣下流襟,既而舞蹈而去。左右莫不悯默。”  六 外国朝贡的使者也要舞蹈拜谢  朝鲜半岛的百济国与隋朝往来,百济的使者在朝堂上告辞的时候“舞蹈而去”。  “平陈之岁,有一战船漂至海东&身冉&牟罗国,其船得还,经于百济,昌资送之甚厚,并遣使奉表贺平陈。高祖善之,下诏曰:「百济王既闻平陈,远令奉表,往复至难,若逢风浪,便致伤损。百济王心迹淳至,朕已委知。相去虽远,事同言面,何必数遣使来相体悉。自今以后,不须年别入贡,朕亦不遣使往,王宜知之。」使者舞蹈而去。”
  写的很好啊,收藏了
  马克  
  东魏北齐时期,胡人的乐器得以进入宫廷,登上大雅之堂,尤其是高澄和高湛高纬三人酷爱胡琵琶,高澄是将胡琵琶引入宫廷音乐的始作俑者,而高湛的宠臣和士开更是因为善弹胡琵琶而受宠。  《旧唐书》音乐志云:琵琶,五弦,及歌舞伎,自文襄(高澄)以来皆新爱好。自河清(高湛年号)以后传习尤盛,……  《北齐书列传四十二》:“世祖(高湛)性好握槊,士开善于此戏,由是遂有斯举。加以倾巧便僻,又能弹胡琵琶,因此亲狎。  《北史》卷九十二:“曹僧奴僧奴子妙达以能弹胡琵琶甚被(高纬)宠遇,俱开府封王。”  值得注意的是,那时候的琵琶弹奏方式和明清时期竖着抱用手指弹不同,当时的弹奏方式是横着抱,以拨子弹奏。大概是胡琵琶的弦比较硬,直接用手指弹奏会伤手的缘故。且胡琵琶是北方游牧民族逐水草迁徙,在漫长无聊的旅途中,骑在马背上弹奏来解闷和抒发情怀的。史书里也记载了高澄叫别人边骑马边弹琵琶给他听的事迹。  《北齐书列传四十》:“文略聪明俊爽,多所通习。世宗(高澄)尝令章永兴於马上弹胡琵琶,奏十余曲,试使文略写之,遂得其八。世宗戏之曰:「聪明人多不老寿,梁郡其慎之。」文略对曰:「命之修短,皆在明公。」世宗怆然 曰:「此不足虑也。」”  南北朝时候的琵琶,一直到隋唐五代都没有什么变化,看《韩熙载夜宴图》里女子抱琵琶的姿势还有手里的拨子就能看明白了。另外,白居易的《琵琶行》里详细描写了当时琵琶的演奏方式。“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可见那时候的琵琶还是用拨子弹奏的,弹完之后就顺手把拨子插入弦中收起。  北朝横抱琵琶的弹奏方式,注意画中人物手里黑色的拨子      咱们再看看《韩熙载夜宴图》里的弹琵琶方式,和北齐没什么区别。可见从南北朝一直到隋唐五代,弹琵琶的方式都没变过。电视剧里凡是在宋朝以前的故事背景下,出现明清那种竖着抱,用手指直接弹的方式,基本是错误和穿越的。  
  高欢那几个当了皇帝的儿孙都挺喜欢歌舞娱乐活动,尤其是高澄,他是高家男人里唯一一个亲自下场给皇帝跳舞看,还经常在大臣面前唱歌跳舞的。  《隋书》:“东魏武定五年,后齐文襄帝(高澄)时为世子,属神武帝(高欢)崩,秘不发丧,朝魏帝于邺。魏帝宴之,文襄起舞。及嗣位,又朝魏帝于邺,侍宴而惰。有识者知文襄之不免。后果为盗所害。”  因为高澄跳舞骂他的人很多,朱敬则也这样骂过他的。“国有大难,未可三年不言;高宴后园,岂得一朝盘舞?此不慎尔仪也。”  就在当时,他的轻浮行为也被大家看不惯的,连崔暹都忍不住因此而给他脸色看,史书上说,“临淮王孝友被文襄狎爱,数歌舞戏谑于前,(高澄)顾见暹,辄敛容而止。”  一直以来都觉得高澄喜欢在皇帝和大臣面前唱歌跳舞神马的行为有点囧,觉得这样似乎有点辱没身份,而高欢死后,他在皇宫宴会上跳舞的行为,也被史官所诟病。我也很好奇他为啥喜欢这样,甚至觉得他这种行为有点娘气。  不过我刚才想到了《回波乐》这件事,史书记载尔朱荣就是在宫廷宴会上唱这个歌曲。  “西林园宴射,恒请皇后出观,并召王公、妃主共在一堂。每见天子射中,辄自起舞叫,将相卿士悉皆盘旋,乃至妃主亦不免随之举袂。及酒酣耳热,必自匡坐唱虏歌;日暮罢归,与左右连手蹋地唱《回波乐》而出。”  这是《回波乐》出现的最早记载,由此可以推测出,这个曲子最早很可能是这群喜欢歌舞欢闹的胡人带来中原的。因为东魏北齐的宫廷里胡乐盛行,所以它得以流传,在唐朝的时候得以流行的。  因为有这段记载:沈佺期以罪谪,遇恩,复官秩,朱绂未复。尝内宴,群臣皆歌《回波乐》,撰词起舞,因是多求迁擢。佺期词曰:‘回波尔时佺期,流向岭外生归。身名已蒙齿录,袍笏未复牙绯。’中宗即以绯鱼赐之。  从这个记载可以看出,《回波乐》是皇宫宴会上固定的酒令。只不过和后世只吟诗的酒令不同,作这个酒令的时候,必须要自己现填词,同时唱着自己现编的这个《回波乐》跳舞,这是个不成文的规矩,也是当时所流行的行酒令的方式。歌词编的好,唱歌动听舞姿优美了,就能讨好皇帝,甚至升官发财。  根据这个记载,我估计很可能这种起源于胡人歌曲的酒令,就像胡琵琶因为高澄的喜爱而传入东魏宫廷一样,也在东魏流行起来了。包括北齐时候喜欢玩曲水流觞的高湛,很可能也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一方面需要动脑子编歌词,可以达到行酒令的目的,一方面还要唱歌跳舞,这样能带动气氛,把宴会推向高潮,这大概就是它能流传下来的原因吧。  史书上曾记载高澄和文臣们行酒令,轮到杨愔这里卡住了,编不出来了,还被魏收起哄笑话来着,可见当时的宴会上的确很流行酒令。单单看起来,这酒令难度虽然不小,但是行的多了,估计也就回了。至于词好不好,歌好不好,舞好不好也就另外回事了。  说不定高澄在元孝友面前唱歌跳舞其实也是在行酒令而已。如果大家都这样,高澄的行为也就不显得娘气了。至于他被崔暹侧目,估计他编的歌词有点荤,神态和舞蹈动作有点浪,有失体面了吧。  看看那时候的宫廷舞蹈,有跳舞的女人,也有跳舞的官员        “西林园宴射,恒请皇后出观,并召王公、妃主共在一堂。每见天子射中,辄自起舞叫,将相卿士悉皆盘旋,乃至妃主亦不免随之举袂。”  尔朱荣可把这些皇帝后妃大臣折腾坏了,让他们做在他们看起来很丢脸的动作,跟傻子似的,而那些后妃公主们也不得不跟着这些人一起跳舞,会潜意识地感觉自己简直成了陪酒的家妓,一点也不会因此得到快乐,反而不胜其辱。  其实尔朱荣也就是想大家和他一样欢乐罢了,无奈文化差异,误会也就这么产生了。  从汉化很厉害的高澄本人尚且很喜欢这种歌舞胡乐看来,这群六镇来的人真是把北魏的帝王公卿们折腾个不轻。这些胡人们自己喝点老酒格外欢乐,手舞足蹈地跑出来唱歌跳舞不说,还要硬拉着那些北魏公卿也跟着他们一样,要是不从,他们就会百般戏弄。高澄用歌舞戏弄元孝友的行为,估计也是如此。  高隆之(高欢手下一重臣)在宫廷宴会上,“恃(高)欢势骄狎公卿,南阳王宝炬殴之,曰:‘镇兵何敢尔!’”这件事,似乎也是同一个现象。之所以用了个“狎”字,应该是代表猥亵举动,不体面的轻浮举止,各种戏弄之类的,这一点和高澄被记载“狎爱临淮王孝友”的用法应该是一致的。  可以想象,高隆之在宴会上逼迫公卿们和他一样歌舞,被拒绝,然后给了脸色之类的。元宝炬忍无可忍,因为厌恶这群六镇来的人粗鄙,才会骂出“镇兵”这个词来的。
  @虎躯狂震 43楼
08:02:40  随便瞟了一眼  剧里的高湛貌似高大全  但事实上高欢几个当了皇帝或者准皇帝(高澄)的儿子里面,最不堪的就是这厮了(更强大的当然是他儿子北齐后主)  而且娄昭君居然成了高洋的皇后  编剧这是嫌历史上高洋还不够禽兽啊........  -----------------------------  更神的是,电视剧里高演竟然成了高洋和亲妈皇后娄昭君生的儿子了……编剧看来还是觉得高洋禽兽得不够看,又加上了红果果的乱伦,变成一出”雷雨“大戏。
  马克  
  两个帖子都很喜欢啊
  从北朝的女舞蹈俑看来,她们平时在上身穿大袖衫,从胸口开始是高腰襦裙,这应该是唐朝流行衣裙的雏形了。跳舞的时候偶尔也会把上身的衣衫脱掉,露出肩膀和赤裸的双臂,只穿襦裙舞蹈。  对比一下电影《唐明皇》里的贵妃跳霓裳羽衣舞的剧照,大家看像不像?  北朝舞蹈,手臂的曲线柔美流畅      电影剧照    
  @花七童 86楼
01:09:22  两个帖子都很喜欢啊  -----------------------------  我这人缺乏幽默感,很难用幽默的口吻轻松活泼地讲历史。能坚持把这个叙述贫乏的帖子看下来也是极有耐心的童鞋了~
  马克,LZ的历史科普贴比其他的内容更多更广  
  说完了跳舞,再说说饮酒。  高欢本人因为年轻时候曾经饮酒误事,痛定思痛,给自己定下一个规矩,每次饮酒不得超过三杯。然而他家教不严,生的儿子好几个酒鬼,而且几个酒鬼偏偏还做了皇帝。  高澄在喝醉之后曾经当着大臣的面骂当时的天子元善见是”狗脚朕“,如此下里巴人的脏话被史官魏收原样不改地载入了煌煌史册,跋扈大将军也成了上下五千年当面欺负傀儡皇帝最厉害的权臣,无人能出其右。当然,高澄虽然酒量不好酒品恶劣,但是平日里并无酗酒爱好,也没有因酒误事或者醉后乱杀人之类的劣迹,也算有点底线。  高洋则天天喝,夜夜喝,喝醉了就打人杀人,一天不杀人他就浑身不痛快。宰相杨愔怕他杀到大臣侍卫的,特意从牢房里提出了大量囚犯给他杀着玩,名曰”御用囚“;高洋喝得稀烂醉之后,还说要把自己的母亲(好吧就是《陆贞传奇》里的高洋皇后娄昭君)嫁给胡人,还把老太太摔伤……这类事迹太多了,举不胜举,按下不提。  至于高湛,自从登基之后整天吃喝玩乐,甚至为了更痛快地享乐,把皇位让给了自己的太子高纬,当了太上皇继续在后宫喝酒淫乐。根据史书记载,这位皇帝非常钟爱山西的汾酒,曾经写信给他的亲密玩伴河南王高孝瑜(高澄长子),说朕在邺城喝一杯,卿在晋阳也同饮一杯。  更神的是,他还默许高孝瑜和他的小妾尔朱摩女通奸,和他一起分享女人。直到赵郡王高睿(高欢侄儿)诬告说”山东只知河南王,不知陛下“,高湛在太子结婚的酒宴上又喝多了,看到高孝瑜和尔朱摩女眉来眼去的,大怒,强迫高孝瑜喝下三十七杯酒,又在送其回家的路上灌下毒酒,愣是把这个青梅竹马的童年玩伴给灌死了。杀人都和酒有关,高湛是真心爱酒啊~  高湛虽然长得阳刚,”仪表瑰杰“”风度高爽“,身体却不好。本身有严重的气疾(中医里这个病证涵盖太广,无法确定具体是啥病),每次喝酒都会发病,痛苦不堪。可即便如此,他仍然坚持要喝,和士开哭着劝谏,他深受感动。可感动过过后,照喝不误。  久而久之,酒精毒害了他的身体,生的十四个儿子里,有三个有先天疾病的,一个哑巴一个精神不正常一个瘫子。酒色也严重掏空了高湛那具年轻的身子,让他产生幻觉。还会做梦梦见空中的五彩云幻化成了观音菩萨,亭亭玉立。北齐名医徐之才说,这是色欲过度造成的。现在看来,应该是纵欲过度,肾功能出了问题吧。  高湛本人不信鬼神,因此虐杀了几个侄儿丝毫不怕报应,更不怕高洋和高演这两个死鬼哥哥来索命。他信奉及时行乐,只要生前快活,哪管死后洪水滔天。为此他大兴土木,穷奢极欲,躲在后宫里成日饮酒作乐,在三十二岁那一年,老天也看不惯他,把他收走了。  死前一年,他曾经把自己的生辰八字拿去给术士算命,术士不知道这是天子的八字,直接说,这个八字的主人明年就会死。他大惊,当即叫了一声,”是我!“嗯,好吧,就没有下文了。  神的是,这样一个糟蹋自己身体的人,一个生了几个残次品儿子的烂酒鬼,居然做过养生方面的笔记,亲自记录了一个”营养学家“对他讲的保健知识。  ○养生论  王叔和,高平人也。博好经方,洞识摄生之道。尝谓人曰:食不欲杂,则或有所犯,当时或无灾患,积久为人作疾。寻常饮食,每令得所,多餐令人彭亨短气,或改暴疾。夏至秋分,少食肥腻饼 霍之属,此物与酒食瓜果相妨,当时不必即病,入秋节变阳消,阴寒气总至,多至暴卒。良由涉夏取冷大过,饮食不节故也。而不达者,皆以病至之日,便谓是受病之始,而不知其所由来者渐矣。岂不惑哉。(《御览》七百二十)  好吧,这一则的署名居然是高湛是高湛!
  高湛此人虽然不爱好文艺,却在享乐方面偶尔小清新一下,学学魏晋风度,玩玩曲水流觞。神的是,他玩这个也是有创新的,奇巧得很,现在看来都不可思议,让人无法破解其中机关。当然,这发明家不是他本人,而是一个和尚,他只是坐享其成罢了。  ”北齐有沙门灵昭甚有巧思,武成帝(高湛)令于山亭造流杯池。船每至帝前,引手取杯,船即自住。上有木小儿抚掌,遂于丝竹相应。饮讫放杯,便有木人刺还。上饮若不尽,船终不去。“  曲水流觞图  
  喜欢历史  
  嗯,楼上贴的图我刚才仔细看了一下,原来是画霓虹人的,失策失策。  放一张北京故宫禊赏亭内的"曲水流觞”照片  
  嗯,再来看看高湛到底是怎样病死的。  武成酒色过度,怳惚不恒,曾病发,自云初见空中有五色物,稍近,变成一美妇人,去地数丈,亭亭而立。食顷,变为观世音。之才云:“此色欲多,大虚所致。”即处汤方,服一剂,便觉稍远,又服,还变成五色物,数剂汤,疾竟愈。  (翻译:高湛患精神恍惚,幻觉迭出,时常看到空中五色云气下降变成美妇,徐之才诊为“色欲过度,大虚所致”,予汤药数剂治愈。)  高湛有气疾,也就是现在的哮喘病,这一点大家都清楚。他的死因并非哮喘,因为他临死前能从容地交代后事,跟和士开说话,绝非哮喘病发而死。  而徐之才的列传里,对高湛这种精神恍惚的疾病有相关记载。  帝每发动,辄遣骑追之,针药所加,应时必效,故频有端执之举。入秋,武成小定,更不发动……及十月,帝又病动,语士开云:“恨用之才外任,使我辛苦。”其月八日,敕驿追之才。帝以十日崩,之才十一日方到。既无所及,复还赴州。  从这里看来,高湛的病反反复复,看起来不是什么很严重的绝症,但是很容易复发,然而却没有具体的医学名词,让人难以判断。  不过看这段还是有点悲哀的,和士开为了自己当官儿,让徐之才挪位置,高湛顺了他的意,把徐之才从中央调去了地方当刺史。每次病发,都派人飞马疾驰去州所叫徐之才赶来给他看病。高湛忍不住对和士开说,我生病辛苦,只恨徐之才在外不得医治。  和士开狠心,为了自己的私利,居然如此委屈高湛,置高湛的生死如儿戏,即使高湛一次次发病危急,他也不要把徐之才调回来,可见自私。高湛居然不恨他,这得是多爱这个男人啊,最后高湛送命,也差不多算和士开间接害死的吧。
  我这人特别喜欢研究一些杂七杂八的零碎东西,对于高湛的病症,也胡乱分析了一下。  高湛的病未必是哮喘,可能还有肺病或者心病。因为我查了气疾在中医学里的解释,而且从史书记载看,他最后的死亡显然不是哮喘致死。  气疾    “气” 是中医学术语。指脉气和营卫 。即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淋巴系统的总称。   五气、五声、五色。《周礼·疾医》。注:“肺气热,心气次之,肝气凉,脾气温,肾气寒。”   “气疾”即上述系统紊乱引起的疾病,肝,脾病变引起的不适有时也归入气疾类。   高湛“日夜酣饮”,显然和高洋一样是个酒鬼,然后史书记载说他后来一喝酒就发气疾很厉害,生活中我没听说哮喘病的喝酒就发作的,他会不会是和高洋一样,把肝喝坏了?肝功能不好了,加上纵欲过度肾亏,以至于百病缠身,产生幻觉,徐之才也只能勉强维持他暂时不死。  看高湛死前一年病得那么痛苦,每次都在发病之后急招徐之才回京给他治病,如果是哮喘病,哪里来得及啊。而且看气疾的解释里,也包括肾病,属于循环系统的疾病,也在气疾范畴。他纵欲过度伤了肾也正常。  不过他的具体病症一个是经常出现幻觉,一个是喝酒之后就发病,那么后者能是什么地方的病呢?看来,也有可能是心脏病。喝酒之后引发心绞痛,但是一时半会儿死不了人。他太喜欢喝酒,每次喝酒就发病,他还是坚持要喝,这样只能让病情越来越严重的。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的作用,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血气在经脉中流行,完全是由于“气”的推送。各种原因,如“寒则气收,热则【气疾】”等,都可影响血气的流行,变生百病。而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涩,也就是说,气血的运行有遇温则散,遇寒则凝的特点。所以朱丹溪说:“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因此,凡是一切气血凝涩,没有热象的疾病,都可用温气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史书这样记载高湛的气疾,“帝先患气疾,因饮酒辄大发动,士开每谏不从。属帝气疾发,又欲饮,士开泪下歔欷不能言。”  中医的说法里,遇热容易发气疾,高湛每次饮酒就容易发病,饮酒后肯定是热的,血流也加快不少,心脏负荷也加大了,就和前面这段气血运行的道理一样。  他可能发心绞痛之类的,所以和士开会急得哭。应该是发病的时候很吓人,否则装哭还不至于这么“情真意切”。高湛酒后发病时估计是脸色青灰的,然后大汗淋漓,都是虚汗,嘴唇也发紫,因为我见过这样的人。  心绞痛发作几十次都不会死人,就是痛苦罢了,生不如死。看最后一年徐之才外放之后,高湛对和士开说的那话,非常可怜的。  “及十月,帝又病动,语士开云:‘恨用之才外任,使我辛苦。’”  这句绝对是真心话啊,他也是实在忍不住了才会这样对和士开诉苦,之前大半年他每次发病都忍着没说 。  估计和士开抹了抹眼泪,说臣万死,赶紧把徐大人召回来吧。然后他想了想,摇摇头叹口气,唉,还是算了吧,我挺一挺就过去了。  高湛大多数时候在宠臣和士开面前都娘气得不行,圣母得要命。他偶尔雄起一次打了和士开真是叫人大跌眼镜。  “后未崩,有童谣曰:‘九龙母死不作孝。’及后崩,武成不改服,绯袍如故。未几,登三台,置酒作乐;宫女进白袍,帝怒,投诸台下。和士开请止乐,帝大怒,挝之。帝于昆季,次实九,盖其征验也。”  这段有人不信居然翻译成高湛把女儿扔下台子,可见也不敢相信高湛居然会打和士开这个情哥哥,我笑昏了。
  翻《北史》里的列传,发现高湛的几件糗事,很囧,摘录出来供大家一笑。  一 嫉恨高洋  初,珽于乾明、皇建之时,知武成阴有大志,遂深自结纳,曲相祗奉。武成于天保世频被责,心常衔之。珽至是希旨,上书请追尊太祖献武皇帝为神武,高祖文宣皇帝改为威宗景烈皇帝,以悦武成,从之。  翻译:祖珽在高殷,高湛时期,看出高湛野心勃勃蓄谋篡位,于是暗地里和高湛来往,阿谀逢迎。高湛登基以后,想到天保年间经常被高洋打骂(注意这个“频”字,显然不是一次两次),怀恨不已。  祖珽看出了高湛的心思,故意上奏说高洋没有打天下的功劳,不适合称“祖”,应该改成“宗”,用来讨好高湛。高湛看了很高兴,于是根据他的意见把高洋从“高祖”改成了“威宗”。  【评:这素红果果的嫉恨啊。恨是小,嫉妒高洋有辉煌功业,自己一事无成,自卑之余,开始羡慕嫉妒恨了】  二 “毁我士开”  既见重二宫,遂志于宰相。先与黄门侍郎刘逖友善,乃疏侍中尚书令赵彦深、侍中左仆射元文遥、侍中和士开罪状,令逖奏之。逖惧不敢通,其事颇泄,彦深等先诣帝自陈。帝大怒,执珽诘曰:“何故毁我士开?”  翻译:祖珽受宠于太上皇高湛和皇帝高纬,又想升官了,这一次,他瞄准了宰相的位置。要达到这个位子,必须将侍中尚书令赵彦深、侍中左仆射元文遥、侍中和士开踢走。他找到了跟自己要好的黄门侍郎刘逖,写了个上面几位的罪状,让刘逖向皇帝奏一本。  毕竟是告上级的状,刘逖有点害怕,居然泄露给了几位,于是赵彦深等先跑到皇帝那告了祖珽一状。  高湛顿时龙颜大怒:“你为什么诋毁我的士开?”  【评:“毁我士开”……果然是帝王的基友伤不起啊伤不起,谁再和我说高湛与和士开是清白的我和谁急!】  三 慈善家  珽因厉声曰:“臣由士开得进,本无欲毁之意,陛下今既问臣,臣不敢不以实对。士开、文遥、彦深等专弄威权,控制朝廷,与吏部尚书尉瑾内外交通,共为表里,卖 官鬻狱,政以贿成,天下歌谣。若为有识所知,安可闻于四裔!陛下不以为意,臣恐大齐之业隳矣。”帝曰:“尔乃诽谤我!”珽曰:“不敢诽谤,陛下取人女。” 帝曰:“我以其俭饿,故收养之。”珽曰:“何不开仓赈给,乃买取将入后宫乎?”帝益怒,以刀环筑口,鞭杖乱下,将扑杀之。  翻译:祖珽大声辩解:“和士开对我有提拔之恩,本来不该说他,但陛下既然问,我也不敢不实话实话。士开、文遥、彦深等专弄威权,与吏部尚书尉瑾相互勾结,控制朝廷,卖官鬻狱,政以贿成,陛下不以为意,臣恐大齐要亡了。”  高湛辩不过,恼羞成怒:“你这是诽谤我!”  祖珽说:“不敢诽谤,不过臣听说陛下把民间的少女弄到宫里了。”  高湛强辩道:“我可怜她挨饿,所以接过来。”  祖珽问:“那陛下为什么不开仓赈粮,却把她养在后宫?”  高湛噎住了,气急败坏,拔出出佩刀,拿刀柄上的铁环砸祖珽的嘴,又命左右鞭杖齐下,要立马结果了他。  【评:好神奇的理论,原来强抢民女是因为高湛看她挨饿很同情,接来后宫好好体恤救济,这话得怎样大脑回路的人能想得出来啊,不愧是高湛】  四 智齿事件  (徐之才)历事诸帝,以戏狎得宠。武成生齻牙,问诸医。尚药典御邓宣文以实对,武成怒而挞之。后以问之才,拜贺曰:“此是智牙,生智牙者聪明长寿。”武成悦而赏之。  翻译:徐之才侍候了北齐好几任帝王,因为能说会道善于阿谀而得宠。高湛长了颗“牙”,就是所谓的智齿,身边的御医认为长智齿是个平常的事情,于是尚药典御邓宣文就以实相告。  高湛非常生气,命人把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邓宣文打了一顿。然后又叫来徐之才,让他说怎么回事,机灵的徐之才赶紧上前拜贺说:“恭喜皇上,皇上长的是智齿呀,长智齿的人都会聪明长寿!”结果高湛龙心大悦,立刻给了徐之才很多赏赐。   【评:一点自知之明都没有。人人过了二十四岁都会生智齿,那么岂不是天底下的人都聪明长寿?】  五 被突厥大军吓得当众大哭  达奚武至平阳,未知忠退。斛律光与书曰:“鸿鹄已翔于寥廓,罗者犹视于沮泽。”武得书,亦还。光逐之,入周境,获二千馀口而还。  光见帝于晋阳,帝以新遭大寇,抱光头而哭。任城王湝(高湛的十弟)进曰:“何至于此!”乃止。  【评:突厥人那么粗野狂暴,虽然距离百里,也把小九九吓得梨花带雨,哭哭啼啼,我见犹怜啊~~~】  PS:高湛的糗事还有很多,譬如敌军距离还远他就丢下军队诸王,带着后宫人等撒丫子逃跑,被高孝琬(高澄第三子)拦住从此怀恨在心之类,这里就不重复了。  我森森觉得,高纬的嘴笨和胆小是遗传他爹高湛的,父子俩自成一脉,窝囊WS的种种事迹,我看过之后气得都笑了。
  曾经有网友问:话说高湛当初那么有心计滴一步步除掉鸟他滴对手,为何当了皇帝后就如此昏庸,莫非是人生目标达到了之后就失去奋斗的动力了,还是他的才能仅限于跟人勾心斗角不善于治理国家,别告诉我是因为他太爱和士开乃至为了某士开不要江山爱蓝颜去了。  我觉得“爱蓝颜不爱江山”这样的解释更有爱啊。  和士开也是劝说他,“自古帝王,尽为灰烬,尧、舜、桀、纣,竟复何异?陛下宜及少壮,恣意作乐,纵横行之,即是一日快活敌千年。国事分付大臣,何虑不办,无为自勤苦也。”  他自己懒惰贪玩,完全没有治国才能,不是那块料。他也颇有自知之明,觉得与其辛苦治国还不见成效,还不如趁着自己年轻还算健康的时候尽情享乐,于是索性破罐子破摔了。  他只是喜欢当皇帝之后那种掌控一切,肆意报仇,肆意享乐的快感,没有任何为国为民的责任心。所以他没当皇帝的时候很渴望,当了皇帝没多久就发现皇帝不怎么好玩,每天和大臣们勾心斗角,治国治政殚精竭虑,人生的大好光阴就这样浪费了,实在可惜。  再加上有高洋的模范带头作用,他也想像二哥那样放纵一把,想干啥就干啥,于是越发颓废荒淫不可收拾了。  为了能够让自己继续作威作福,他必须牢牢地占住皇位,也必须及时清除任何一个有可能威胁到自己皇位和儿子皇位的人。高家的王子们一个个被杀,显然是出于高湛的恐惧。  高湛跟和士开在高洋时期互相吹捧,和士开说高湛是天帝,结果被高洋痛打一顿撵走了。高湛平日里是个够谨慎细心的人了,还被抓住这么个把柄,这话传到高洋耳朵里,估计是耳目的报告。  对于弟弟和基情,高洋是讨厌的,所以借着这个机会把兔子撵走了。“显祖知其轻薄,不令王与小人相亲善,责其戏狎过度,徙长城。”  高洋本人鄙视胡人,曾经嚷嚷要把老母嫁给胡人。和士开的得宠不是光明正大,高洋的宠臣里没有这样的小丑。和士开为人鄙亵,高湛时期愈演愈烈,估计是说话很肉麻很放浪。后来俩人还公开在外头手拉手一起骑马,可见在外人面前的亲密肢体接触也习以为常,不以为耻。  高湛咋就好这一口儿呢?也不明白为啥会爱上这样一个人,可能他就是一直喜欢壮汉,风趣幽默能说会道多才多艺的壮汉。为了他有病不医还乐在其中,以苦为甜。  和士开翅膀没长硬的时候怕他死,所以每次他一喝酒和士开就哭着劝。等到了最后一年他频繁发病那么痛苦,和士开却心如铁石,其实就是盼着他死了,这样自己可以彻底掌权把高纬当傀儡。从此可见和士开从头到尾都没有爱过他。  也许和士开根本就不爱男人,一直是在演戏罢了。性取向问题他肯定是正常的,高湛可能知道这一点,生怕和士开只侍奉他一人委屈了,就介绍胡皇后给他玩,弥补他。  高湛是个成长于象牙塔之中,锦衣玉食却缺乏真正父母之爱兄弟之情,空虚寂寞的人,生活的乐趣也不过如此,就是吃喝玩乐有个好人儿心疼自己。所以对和士开一刻都不能离开,须臾不得分离。身边没有和士开,他吃不下睡不着顿时连人生都失去了颜色,简直就活不了了。  富二代很多这样的纨绔。当金钱和富贵习以为常,就如同空气一般,还有什么乐趣?这时候他就会觉得孤独空虚寂寞无聊。受不了那些妓女迎来送往的虚伪嘴脸,这时候他就需要一个真心对他好的玩伴,和士开的表演比妓女演技更好,让他以为找到了真爱。  穷人每天忙死了累死了哪里有空空虚寂寞?像高澄这样勤于政务的人忙于偷香窃玉的人也没空悲伤春秋空虚寂寞。只有高湛这样长期吃喝玩乐不管正事儿的人,才会在纸醉金迷灯火阑珊之后突然感觉无尽的空虚寂寞,然后悲伤春秋觉得自己的人生没意思。  他本是个敏感孤僻的性格。所以家长对他不加教育,只给享受,他就会空虚,找不到人生目标。  因为青少年时期被高洋长期殴打,加上耳熏目染,看到高洋因为大权在手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手握别人生死的快意,让他也对皇位开始了觊觎。他以前的目标还是当皇帝掌握大权,报复该报复的人,消除威胁自己的人,给自己最大的安全感。当这个目标达到之后,他的人生也就失去了目的性,就只剩下吃喝玩乐了。  没有理想没有追求,就如同行尸走肉一样活着,就更容易产生空虚感了,然后对人生绝望,继而狂欢作。他又怕别人影响到他的作乐,怕别人取而代之让他下场悲惨,为了得到安全感,所以他开始杀戮亲人消除隐患。  能想象林黛玉来坐凤姐的位置来当管家婆吗?所以高湛不适合当一国君主,他只适合贾宝玉这类风花雪月脂粉堆里厮混的角色,根本撑不起大任。坏就坏在他有野心,就只能害人误国了。  当皇帝为了自保、报复、享乐,动机如此,对他还能有啥要求啊。他比高澄差远了,高澄是有责任心的,对自己的职责有自觉的责任,很有家长的自觉。高澄的动机很纯粹,就是接好父亲的班,保护好母亲和弟弟,将高家基业彻底稳固,继而开国。所以高澄不容易像弟弟们这样走火入魔,这就是王道和魔道的区别。  一个男人活在世上,没有责任心只为个人私欲活着,他就永远不是一个真正的成功者,只是个利欲熏心,不值得同情的家伙。  嗯,贴两段高湛跟和士开的奸情记载。  有和士开者,素有和氏之庶孽,其面目亦似胡人,轻薄凡猥,为衣冠所弃。武成在田之日,引为参将。闻好弹胡琵琵,亦解歌舞,一面之後,便大相爱悦,恒在卧内,同食共寝。淫秽之事,无所不为。天保之世,文宣知其如此,顿鞭二百,徒配长城。後遇赦得还。武成为右丞相,久别得还,恩盼愈厚。信宿之间,赏赐巨万。及践大位,亲顾弥隆。爰自黄门,渐至端右,尽景娱侍,略不休停。就令暂出,便追骑相寻。士开作威作福,略无顾惮。  齐侍中、开府仪同三司和士开有宠于齐主,齐主外朝视事,或在内宴赏,须臾之间,不得不与士开相见,或累日不归,一日数入;或放还之后,俄顷即追,未至之间,连骑督趣,奸谄百端,宠爱日降,前后赏赐,不可胜纪。每侍左右,言辞容止,极诸鄙亵;以夜继昼,无复君臣之礼。  神奇的是,高湛在母亲死后不但不穿孝服,还继续穿着红袍饮酒作乐,和士开给他送来孝服,他一把抓起扔到台下。而和士开的母亲死后,高湛哭的那个伤心啊,比死了亲娘还伤心百倍。  咱们看看对比:  太后之丧,(高湛)亦不哀哭。才及公除,便衣缝裘。  (和士开)遭母刘氏忧,帝闻而悲惋,遣武卫将军吕芬诣宅,昼夜扶侍,成服后方还。其日,帝又遣以犊车迎士开入内,帝见,亲自握手,怆恻下泣,晓喻良久,然后遣还,并诸弟四人并起复本官。其见亲重如此。  放一张吧友叶落双树之间绘制的高湛像。头上的小冠是根据陶俑和壁画复原的,身上的红袍也是高湛最喜欢穿的。    有趣的是,高欢和娄昭君的儿子里,高澄和高湛的相貌颇为相似,俩人一个“年长英秀,神武特所爱之”,一个“仪表瑰杰,神武尤所钟爱”。  两人都是高家的代表性美男子,高澄十二岁的时候就因为“神情俊爽,恍若成人”而在洛阳闻名;高湛八岁那一年迎娶蠕蠕公主时“冠服端严,神情闲远,华戎叹异”,也是个气质美儿童。长大后的高澄“美姿容,善言笑。谈谑之际,从容弘雅”,高湛则“风度高爽”。这兄弟俩是从小美到大的,从未长残。  高澄的相貌稍微柔美一些,高湛的相貌略阳刚一些。搞笑的是,高澄死后,他的三儿子高孝琬怀念父亲,对着父亲的画像时常哭泣。家里的小妾见到,还以为那是高湛的画像,举报给高湛,如此给高孝琬定了个诅咒至尊的罪名,可见兄弟俩的外貌有多酷似了。
  累了,今天先讲到这里。  先记录一下下次该讲啥,以免到时候忘了,我记性不好。  一 六镇和山东是怎么回事  二 北齐时期是如何称呼皇帝和王的  三 高家男人们的迷信行为,算命卜卦神马的  四 网上一些造谣帖子对兰陵王的错误解读,一条条辟谣
  五 高湛后宫嫔妃的奢侈生活
  六 北齐的年号和年份列表  七 史书上北齐各个帝王的谥号庙号称谓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宫女女配求欢乐tx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