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职能中,没有职能部门的是

浅析我国地方政府外经贸职能变革设置的方向和重点 _ 中国管理传播网 _ 网络你的实践
您现在的位置:&&>>&&>>&&>>&&>>&文章正文
浅析我国地方政府外经贸职能变革设置的方向和重点
【字体: 】
浅析我国地方政府外经贸职能变革设置的方向和重点
――――――――――――――――――――――――――――――――――――――――――――――――――
  10:46:01 作者:张守宝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北大纵横咨询顾问 张守宝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政府开始对经济方面的管理职能进行了不断的变革与调整,无论是管理重点还是管理方向都在进行不断的调整,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全能角色已开始部分让位于市场,特别是加入WTO后,这些变革调整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外经贸管理职能作为中央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重要一隅,也处在不断的变革调整之中。在中央政府对外经贸管理职能不断调整过程中,省市以及建设兵团也对本级外经贸管理职能进行了相应的变革调整,但不同的省市地方政府有本级政府的自身特点,在外经贸管理职能方面就有不同的设置和变革调整需求。今后我国的经济必将面临的新的发展与突破,市场经济也将进一步完善,中央政府机构也必将为适应新的经济要求而进行新的机构变革调整。面对经济发展以及中央机构变革的形势,省市地方政府又将如何变革调整外经贸管理职能在本级政府中的设置呢?
  我国外经贸管理职能的历史演变
  我国各级政府的外经贸管理职能一般包括外经、外贸、外资以及外事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随着外经贸管理职能在国家机构变革中的调整而不断出现一些调整。总体上而言,我国外经贸管理职能的历史演变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部(2.3)
  对外贸易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曾经存在的一个部门,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被撒销后,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对外贸易部和商业部;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对外贸易部改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部。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对外贸易部的成立是为了满足国内外贸易的迅速发展需求而设置的,当时迅猛的国内外经济的发展要求加强对外贸易管理,更加有力地开展国内和国外贸易工作,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调整央人民政府机构的决议第二项”,决定撤销中央贸易部,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对外贸易部和中央人民政府商业部。一九五二年九月三日对外贸易部正式成立,作为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和管理对外贸易的行政机构。
  对外贸易部的主要职能:编制国家进出口贸易计划和对外贸易外汇收支计划组织和检查计划的执行;起草我国同有关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的联系方案,负责同有关国家进行谈判,签订协定和议定书等,并监督执行;起草对外贸易管理的基本法规和海关管理法规,并贯彻执行;领导海关工作,不断加强货物监管和政治经济保卫工作;制定国营对外贸易企业进口、出口、运输、包装业务程序,管理并监督执行;签发进口、出口和过境贸易的许可证;研究拟订商品检验制度;1961年前主管我国对外援助工作;1964年前主管我国贸易促进委员会工作。
  第二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贸易部(3.3)
  1982年3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决议,对外贸易部、对外经济联络部、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合并,成立对外经济贸易部。1993年3月对外经济贸易部更名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在此之前,1960年1月成立对外经济联络总局,1964年6月该局被撤销,设立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1970年改为对外经济联络部。1979年8月成立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和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是主管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的国务院组成部门,承担制订和实施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政策、推进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职责。外经贸部承担的职能主要包括:管理我国的对外贸易,宏观指导全国外商投资工作,归口管理我国的对外援助,负责全国的国外经济合作工作,推动实施“走出去”开放战略,以及发展多双边经贸关系等。外经贸部还负责管理境内和境外各种交易会、洽谈会等各种贸易和投资促进活动;负责我驻外经商参处(室)和有关国际组织代表机构的队伍建设、人员选派和管理;指导进出口商会和有关协会、学会的工作。
  第三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03.3-今)
  日,根据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不再保留国家经贸委和外经贸部,国家经贸委的内贸管理、对外经济协调和重要工业品、原材料进出口计划组织实施等职能,国家计委的农产品进出口计划组织实施等职能,以及外经贸部的职能等将整合起来,组建新的商务部。
  商务部作为主管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的部门,其主要职责是:拟订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起草国内外贸易、国际经济合作和外商投资的法律法规,制定实施细则、规章;研究提出我国经济贸易法规之间及其与国际多边、双边经贸条约、协定之间的衔接意见;拟订国内贸易发展规划,研究提出流通体制改革意见,培育发展城乡市场,推进流通产业结构调整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研究拟订规范市场运行、流通秩序和打破市场垄断,地区封锁的政策,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监测分析市场运行和商品供求状况,组织实施重要消费品市场调控和重要生产资料流通管理;研究制定进出口商品管理办法和进出口商品目录,组织实施进出口配额计划,确定配额、发放许可证;拟订和执行进出口商品配额招标政策;负责组织协调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其他与进出口公平贸易相关的工作,建立进出口公平贸易预警机制,组织产业损害调查;指导协调国外对我国出口商品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的应诉及相关工作;宏观指导全国外商投资工作。
  从我国政府外经贸管理职能设置的历史变革可以看出,每一次外经贸职能的调整,都是适应当时的历史条件,满足当时国内经济发展形势而进行的。1952年外贸部门第一次独立出现,是适应了当时国内经济恢复发展的需求,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国而进行的调整。1982年对外贸易经济部的成立适应了我国对外开发、对内搞活的形势,当时的国情是经济基础薄弱,发展经济的思想观念亟待解放,单凭本国的能力是不能实现快速的经济发展的,只有加大国际联系,引进先进的经济理念、强大的经济带动,否则中国只能落后被动,而对外经济贸易部的设置负责就是负责对外的贸易、经济合作、外资以及外事的一系列开放管理。2003年商务部的组建适应了我国加入WTO后的内外市场融合的需求,自上个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已经成功地由计划经济转向了市场经济,内外经济也开始出现了融合,我国经济也戴上了世界经济的色彩,这个时候国家再单纯的区分内外经济,设置内外贸易管理部门已经出现不合时宜了,商务部也就应时而生了。
  此外,我国外经贸管理职能的历史演变过程,特别是2003年商务部成立的变革还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在外经贸管理职能方面越来越倾向放权,由以前的管为主转向宏观调控、信息服务为主,更多的自主权与管理权下放到企业以及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外经贸职能设置状况
  我国政府机构设置是单一政权结构形式,中央和地方实行条块式管理,中央有什么样的职能部门设置与变更,各个地方政府就要有对应的部门职能的设置与变更。历史上中央外贸职能的每次变革与调整,省市地方政府也都进行了相应的变革与调整,2003年国家商务部成立后,一些省市地方政府也开始外经贸管理职能的变革与调整,按照商务部的职能设置实施内外贸易管理职能合并。到目前为止,各个省市地方政府在外经贸管理职能方面的调整情况如下:
  一、我国各省市及新疆建设兵团外经贸管理部门设置状况一览表
表一我国各省市及新疆建设兵团外经贸管理部门设置状况一览表
  已统计的全国33个省市地方政府以及新疆建设兵团中有23家进行了外经贸与经委或商委管理部门的合并,实现了外经贸与内部经贸职能集中于一个政府部门内管理;仅有10家没有进行外经贸与经委或商委管理部门的合并,在这10家未进行合并的地方政府中,大多数处于东部沿海,这与这些地方的外向型经济比重大有关,也与2003年地方政府机构调整幅度大,为保持地方稳定而暂未对外经贸职能管理部门变革调整有关。
  二、外经贸管理部门调整后的职责分析
  2003年商务部成立之后,部分地方政府调整变革了外经贸管理部门,但在职能上来看,多数地方政府新成立的商务厅或商务局只是把以前的外经贸部和经委或商委进行部门、人员的组合,没有进行职能的融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商务有机组成。
  在对省市地方政府调整外经贸管理职能后的运行状况分析中,主要选取有代表性的天津市商务委员会、湖南省商务厅以及四川省商务厅。从下表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新成立的商务机构设置多数是为了对应国家商务局的管理职能,没有达到商务统一的预期目标与效果。
表二部分省市外经贸职能部门变革后的职能配置对照表
  相关国家及地区外经贸职能的定位与设置
  美国商务部职能介绍
  美国商务部,是美国主要的综合经济部门,其下设立九大机构,美国商务部集中了相当于中国七八个部门的职能,包括像中国商务部、发改委、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中国气象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统计局等部门的职能。在美国商务部中,处于领导地位的两大部门是国际贸易管理局(ITA)和工业安全局(BIS)。
  国际贸易管理局主要致力于促进本国制造业产品、非农商品和服务业的出口,其下共设四个部门,分别为国内外商务服务总部、进口管理部、贸易发展部和市场准入部。
  国内外商务服务总部在四个方面为企业提供指导服务:1、在世界各级市场中,协助企业寻找最适合进入的市场;2、为企业辅导有关贸易事务,使其产品和服务能满足国外消费者;3、指导国外经销商和分销商,使其具备相应销售资格;4、为企业出口程序提供咨询服务。
  出口企业若在国外遇到问题时,市场准入部(MAC)会为其提供相应帮助。美国商业公司、协会、办事处在出口时遇到任何由国外政府引起的问题均可以联系市场准入部,他们会派遣专家调查并组建队伍,制定方案为本国企业解决争端。
  工业安全局(BIS)有两大职责,一是负责对出口企业进行评估,发放出口执照;二在出口条例、贸易法规等方面对企业进行监督和辅导。除此以外,其负责出口管制,特别关注与国防贸易、国防工业体制健全相关的各种事务。下属两个部门为出口管理部和出口执行部。
  英国国际贸易总局(BritishTradeInternational)
  英国贸易总局最早由TradePartnersUK和“英国投资局”(InvestUK)组成的形式出现,现在成立为英国贸易投资总署,是英国的政府机构部门。
  主要职责:帮助国内外公司进行全球化运营,帮助公司通过知识转让和合作支持去发掘他们的国际商业潜力。
  服务对象:期望创办或扩展海外商业利益的英国公司以及希望把公司地址选在欧洲首要商业位置的组织。
  组织架构:部门分为市场部、业务部、区域管理部和国际贸易部。
  香港外经贸相关管理部门
  (1)香港贸易发展局
  贸发局是负责拓展香港特别行政区对外贸易的法定机构,香港贸易发展局(简称“贸发局”)成立于1966年,是香港最重要的贸易促进机构,为半官方机构,专责拓展香港对外贸易。其职责是∶在世界市场上提高香港的整体形象,为香港公司拓展产品和服务出口市场;巩固香港作为亚洲出口商品展览之都的领先地位;推广香港市场开放及公平贸易的国际形象。贸发局在世界34个国家和地区设有50个办事处,其中内地有12个。贸发局通过这个环球网路,积极为香港厂商、贸易商及服务业者在国际上开展推广活动。
  下设职能部门:商贸配对服务部、客户服务,商贸资讯及培训部、制造业拓展部、服务业拓展部、传播部、企业推广部、设计廊、电子商贸部、展览事务部、国际推广部、刊物出版部、研究部。
  (2)香港投资推广署
  推广署主要为投资香港的外来客商提供信息咨询以及手续办理方面的服务工作,投资推广署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部门,专责宣扬香港作为亚洲投资及营商中心的各种优势。投资推广署为有意在香港寻找投资机会的企业提供协助,服务包括提供最新的投资环境报告、香港的产业结构概况、营业成本分析、政府重要资料及主要刊物等,让投资者作出明智的商业决策。投资推广署也促进投资者与有关政府部门之间的联系,每当企业进驻香港,投资推广署会为他们提供意见及支持服务,例如申请工作签证、商标注册、公司注册及其它行政、法律与财务事宜。此外,投资推广署亦为在港投资的企业建立商业网络,帮助企业与商业机构和商业伙伴建立联系。
  (3)香港工业贸易署
  工业署主要以管理职能为主,理顺贸易关系,推行贸易政策。促进服务职能相对偏弱,负责管理香港的进出口贸易和对外经贸关系,执行贸易政策及协定,签发进出口证和产地来源证。
  同贸发局不同,工业贸易署为中小企业提供一般和不设行业限制的支援,提供的支持都是政府层面的帮助;而香港贸易发展局则主要负责出口市场推广工作,如会展、培训、信息等。因此其核心业务涉及四大块:对外贸易关系、纺织品签证管制(制度部)、支援及贸易促进和工业支援。
  新加坡相关外经贸管理职能部门
  (1)新加坡贸工部
  新加坡贸工部核心六大职能:新加坡对外联系的纽带,处理对外经贸关系;改善微观经济环境,维护新加坡经济的竞争力。(减轻企业税务负担,增强工资灵活性,将基础设施建设引入竞争机制);通过改革、创新、企业化等手段不断更新创建知识型经济:帮助企业提升竞争能力以满足用户需求;聚焦在两个领域:制造业和服务业;引进和培育智力人才;机构重组。
  贸工部下设能力发展小组、工业部、贸易部三大类职能部门。
  (2)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
  企发局是一家官方贸易促进机构,机构设置是按照业务链条进行的,主要包括基础支持部门、业务部门以及下属公司。
  基础支持部门:会务物资部、财务部、咨询安全部、内部策划部、企业公关部、人事资源部、局长项目办、内部审计;国际业务部;
  业务部门包括:企业部、创业部、贸易促进部、企业能力发展部、国际业务部、融资能力发展部;
  下属公司:国际市场策略公司、新加坡国际贸易学院、新加坡资讯服务私人有限公司。
  从美国、英国以及中国香港、新加坡的外经贸管理体制以及职能部门的设置来看,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政府外经贸管理职能多以服务于企业为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资源类帮助,而不是管理为主,在管理方面多以制定法规为主,很少涉及行政审批类。
  地方政府外经贸职能设置变革案例分析
  2003年国家商务部组建以后,各地方政府都在对外经贸管理职能进行调整与变革,下面选取上海外经贸委以及重庆市外经贸委的外经贸管理职能的变革来分析。
  上海市外经贸委
  2003年中央机构改革启动后,上海市进行了相应的机构改革,经济管理方面,在市经委、市商委的基础上,组建新的经济委员会,承担上海市工业、商业日常运行的行政管理职能,撤销市经委、市商委。由于上海市的功能、特点以及进一步对外开放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要求,保留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外国投资工作委员会)。
  重庆市外经贸委
  重庆市外经贸委2006年年底开始进行部门设置的调整,在保证与商务部对口管理的基础上,增设农轻纺商务代表处、综合商务代表处、IT商务代表处、服务贸易处、机电商务代表处、化医商务代表处六个处。新增的六个处中五个商务代表处的职责设置与传统的外经贸职能部门设置有着质的区别,选取综合商务代表处、IT商务代表处以及机电商务代表处的职责分析如下:
  综合商务代表处:负责境内外重点地区招商代理机构的建设和管理;收集重点地区投资贸易信息;发现重点地区投资贸易机会;负责编制综合领域投资咨询报告;负责向境外机构发送投资贸易综合信息;负责港澳台地区及其他重点地区投资贸易团组的接待;提供综合领域商业配对服务;负责港澳地区重庆籍政协委员回渝考察的接待工作;开展地区性综合投资贸易促进活动;负责渝港、渝澳经济促进会的日常工作;
  IT商务代表处:负责分析研究国际IT产业投资和贸易信息,编制和发送IT产业投资咨询报告;负责收集和发送IT产业境外投资贸易信息;发现IT产业投资贸易机会,策划重庆IT产业吸收外资项目;组织开展IT产业投资贸易促进活动;跟踪落实IT产业重点项目;负责寻找、联系重点项目的投资商,提供IT产业商业配对服务;接待IT行业来访团组;负责引进服务外包企业;
  机电商务代表处:负责分析研究国际机电行业投资和贸易信息,编制和发送机电行业投资咨询报告;负责收集和发送机电行业境外投资贸易信息;发现机电行业投资贸易机会,策划重庆机电行业吸收外资项目;组织开展机电行业投资贸易促进活动;跟踪落实机电行业重点项目;负责寻找、联系重点项目的投资商,提供机电行业商业配对服务;接待机电行业来访团组。
  上海市受自身外向型经济的特点限制,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的管理部门仍然分设,外经贸管理仍由市外经贸委负责。这种设置虽然考虑了上海市的经济特色以及发展夙求,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整体国际化的发展以及上海市经济国际化的发展,这种分设将不合时宜,终将进行调整与变革。
  重庆市外经贸委职能部门的调整与变革,从本质上打破了我国政府部门传统上单纯的管理职能角色,开始打造服务型政府的雏形。新增设的五个商务代表处,更多的职能在于收集整理各类经济信息,定期向社会发布,以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促进重庆地区的经济发展。
  地方政府外经贸管理职能变革设置的方向和重点
  我国外经贸管理职能部门每一次的调整与变革都是为了适应当时的社会发展需求,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经济的发展,2003年国家商务部的组建也是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快速发展,适应我国加入WTO的需求,适应我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的要求。国家商务部已经组建并开始运作,一些职能也在不断的调整与变革,而作为国家外经贸管理职能重要组成部分的各省市政府以及建设兵团,应该紧跟商务部的变革与调整,做好本级政府的外经贸管理职能的变革设置,省市地方政府在外经贸管理职能变革中应该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地方政府以及建设兵团必须正确认识到本级政府在国家整个外经贸体系中的角色与定位。地方各级政府的外经贸管理职能不但是国家外经贸管理体系中的下延,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的外经贸管理职能是中央外经贸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没有中央职能部门的正确指引与领导,地方各级政府外经贸职能的发展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各个地方职能部门相互间就不能形成合力,就不能体现出我国的大国优势,在国际上就不能保持国家的尊严与形象,整体利益就会受损,各个地方的利益也将不能得到保证;当然,各个地方政府的外经贸管理职如果不能健康发展,国家的外经贸整体也就不能健康发展,也不能强大,在国际上就不能保持自己的尊严与形象,反过来地方的利益也还是不能得到保障。
  其次,地方政府在外经贸职能的变革与调整设置中应该重视内外经济管理职能的融合。国家组建商务部的初衷就在于实现国家内外经济的融合与统一,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需求。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单纯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立封闭经济,不能适应目前世界的开放格局,不能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在世界经济竞争中必将处于劣势。地方政府外经贸职能变革设置必须以实现内部经济世界化为目标,以强健内部经济机体作为发展外部经济的出发点。地方政府在经济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外部经济的作用,外部经济与内部经济进行一体化考虑,彻底改变以前两种经济分离的状况。而目前,虽然部分地方政府把外部经济管理职能与内部经济管理管理职能进行了合并,但总体上看只是人员与部门的组合,没有实现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的融合,只是挂一个牌子的两个部门而已。
  第三,地方政府外经贸管理职能的变革应以国家机构变革的最终目标作为自己的发展终极。国家政府机构变革的目标是实现小政府大社会,改变目前政府在市场和公共管理两方面的职能不能完全区分,两方面职能都在管理,而两方面都不能管理到位的局面。地方政府在变革外经贸管理职能的过程中必须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否则,外经贸管理职能的改革只是走形式,改革不能彻底、不能到位,也就不能引领社会发的发展,而只是被动的被社会推动着往前走。重庆市外经贸委2006年的机构改革,设置五个商务代表处,就是在向小政府大社会的方向转变。五个商务代表小组的主要职能在于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社会大众、企业提供相关的服务,这种变革将传统外经贸管理职能中的市场职能与社会管理职能进行了一次分离,为以后小政府大社会的实现奠定了基础。此外,重庆市外经贸委在该次机构变革中充分重视中介机构的作用,把一些传统政府管理职能中的市场职能充分分离,分离后的职能转变为政府服务,并将这些政府服务委托中介结构来提供。
  总之,各地方政府在外经贸管理职能变革设置中要兼顾当地的实际情况,但重要的是要看到外经贸职能的发展趋势,充分把握外经贸管理职能发展的终极目标,不能只顾眼前而不顾长远,否则任何变革也只是权宜之计,是一种近视。
【】【】【】【】【】
&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内容: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管理传播网如何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府和司法机关中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国家政权中的合作,不仅体现在人民代表大会中,也体现在国家各级政府和司法机关中。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担任国家和政府领导职务,是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建设的内在要求。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的政权。它一方面需要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坚强领导,另一方面又需要包括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广泛参与。举荐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到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司法机关担任领导职务,参加国家政权和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有利于加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建设,加强政府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推动国家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为做好举荐民主党派成员担任政府及司法机关领导职务的工作,《意见》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要选配民主党派成员或无党派人士担任领导职务。各级法院、检察院要逐步选配符合任职条件的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担任领导职务,重点做好省级法院、检察院领导职务的选配工作,带动市、县两级法院、检察院的选配工作。针对某些地方在政府职能部门中选配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担任领导职务较少的状况,《意见》规定:要重点在涉及行政执法监督、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紧密联系知识分子、专业技术性强的政府部门领导班子中配备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担任领导职务。符合条件的可以担任正职。国务院有关部委领导班子中配备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的数量要进一步增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各级政府机构设置情况,明确需要配备的工作部门的适当比例。这些政策规定,对于进一步做好举荐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担任政府及司法机关领导职务的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引自中央统战部组织编写的《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学习问答》一书关于提高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政党意识和促进发挥作用的思考邢培儒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已经走过了六十多年不平凡的历史,她为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巨大成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制度保障作用。进入新世纪,70、80年后出生的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已将成为各民主党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政党意识和发挥作用的水平高低,将直接关乎民主党派建设新时期参政党的成效,关乎各参政党自身特色的传承和发扬,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长期坚持和发展。从适应新时期参政党建设的要求出发,在普陀区各民主党派区委的支持下,我们用问卷形式,就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的政党意识和发挥作用的关联性问题,进行了调研。除台盟之外的33位70、80后民主党派新一代成员,认真回应了问卷调查。我们对这一样本进行了认真分析和梳理,取得了基本的课题调研成果。一、组成样本的民主党派新一代成员背景情况图一& 男女比例图二 教育程度图二& 在大专、本科教育阶段的学习专业图四& 在硕士、博士教育阶段学习专业图五& 职业分布情况图六& 在不同行业企业服务的人数分布图七& 新一代党派成员在企业中的地位图八& 新一代党派成员在教育、医疗、机关中的地位图九& 专业资格等级图十& 加入民主党派组织时间图十一& 在党派组织中的职务问卷数据表明,70、80后党派成员绝大多数是在新世纪加入民主党派组织的,他们既有高学历,又有优良的专业技能,体现了新世纪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继续保持着凝聚人才、汇聚智力的基本特征。问卷还表明,60%的新一代党派成员来自教育、卫生、科研院所和政府机关,18%的新一代党派成员来自国有企业,21%的新一代党派成员来自非公有制企业,尤其是来自民营现代服务业领域,这反映了新世纪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的传统性和时代性。数据表明,新一代党派成员不仅专业能力强,而且具有较强的团队组织管理能力。比如,企业中的新一代党派成员,38%是高层管理或经营者,46%是中层管理者;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新一代党派成员中,30%是中层干部。此外,24%的新一代党派成员,已是民主党派支部组织的领导;有些已是区一级的政协委员,在地方的政治文明建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问卷数据也反映,新一代党派成员在本科教育阶段的专业学习,涉及政党知识的,仅占样本的3%;在高学历教育阶段,他们的专业学习与政党知识有关的,也仅占样本的3%;这表明,绝大多数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的专业知识学习,与政党知识教育,没有关系。二、新一代党派成员政党意识和发挥作用关联性调查数据(注:下面表格内数据是选择相应选项的人数百分比)(一)对“政党”、“政党意识”认识程度及政治身份的自我判断表1对“政党”概念理解程度的自我判断理解认识64%不理解认识/理解认识不全面、准确36%对“政党意识”理解程度的自我判断理解认识66%比较模糊34%基本不清楚/表2中国的参政党是否是政党?是85%否9%不清楚6%表3自己是否是政党成员?是97%不是3%不清楚/(二)民主党派新成员接受政党意识教育情况表4(注:6%的民主党派新成员对“政党”和“政党意识”的认识,既来自“组织的教育培训”,也来自“自我学习教育”)加入民主党派组织前,接受过基本的政党意识教育66%加入民主党派组织后,接受过基本的政党意识教育88%民主党派新成员认识“政党”、“政党意识”概念途径:大学专业知识教育组织的教育培训自我学习教育家人影响12%73%18%3%(三)民主党派新一代成员对自己和组织的“政党意识”评价表5个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政党意识”的自觉情况有自觉的政党意识政党意识时有时无没有政党意识76%24%/表6您认为您周遍党派成员政党意识?普遍很强有强有弱普遍不强没有注意9%85%6%/表7您认为所在党派组织是否重视成员的政党意识教育?重视比较重视一般不重视39%52%9%/表8注:6%的民主党派新成员认为自己党派各级组织都重视成员的政党意识教育您认为所在党派哪级组织比较重视成员的政党意识教育?市委区委(工委)支部15%52%27%表9作为一名参政党成员应该具有自觉的政党意识94%有政党意识,但不必太认真6%淡漠的政党意识/(四)对马列主义政党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认识水平表10马列主义政党观是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并为之而斗争的政治组织61%政党是为了和平夺取政权的群众性政治组织/政党是一部分有组织的公民成立的政治单位,根据其选举权的使用,去参加政治,监督政府,以实现其主张39%表11中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党制多党制多党竞争制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97%社会主义中国的民主党派是政治联盟阶级联盟社会团体政府机构不清楚85%9%3%/3%表12中国政党制度基本特征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39%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45%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16%合作、竞争、监督/表13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性质是组织领导行政领导政治领导全面领导不清楚25%/66%9%/表14不属于民主党派政治职能的是政治协商共同执政参政议政民主监督100%//表15在社会主义中国,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是坚持党的领导(正确选项)94%民主党派开展活动的根本准则是国家宪法(正确选项)82%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第一要务是发展(正确选项)39%表16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政治上一致(正确选项)88%组织上独立(正确选项)94%法律上平等(正确选项)66%(五)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对政党意识的实际认识表17(注:21%的党派新成员选择了表内所有选项)政党意识一般是指政党纲领政党性质政党宗旨政党地位政党任务政党主体政党权利78%51%51%33%39%24%24%表18 (注:15%的党派新成员选择了表内所有选项)民主党派政党意识应该包含政治意识职能意识界别意识特色意识66%54%21%24%表19 (注:15%的党派新成员选择了表内所有选项)您认为民主党派成员政党意识的主要表现是讲政治45%有组织观念36%自觉学习24%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反映社情民意,主动参与民主监督78%参与完成组织任务21%把个人追求和能力,融入到组织的特色和优势中30%参与社会服务27%识大体、顾大局、有作为36%有民主、团结、奉献、创新精神36%关心组织自身建设27%表20(注:27%的党派新成员选择了表内所有选项)民主党派成员讲政治主要是指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政治责任51%66%54%39%39%51%(六)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政党意识的具体表现表21& 对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原则的认识(注:3%的党派新成员选择了表内所有选项)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原则是坚持中共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体现政治联盟特点进步性和广泛性相同一遵循践行组织章程54%45%30%27%12%表22& 对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主要范畴的认识(注:87%的党派新成员选择了表内所有选项)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主要包含哪些范畴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履职能力建设参政党建设理论研究96%96%96%90%90%表23& 对民主党派组织给予成员政党意识教育的需求态度民主党派组织是否需要对其成员加强政党意识教育需要不需要无所谓100%//表24& 对组织活动的态度加入民主党派组织后,经常参加哪级组织活动?支部生活区委、工委会活动市委活动统战部组织的党派活动97%48%15%3%个人认为每年民主党派支部组织生活适宜的频次每月1次双月1次每季1次四个月1次半年1次不定期12%51%27%6%3%/个人每年参加组织生活的次数2次3次4次6次12次7-9次无规律/6%12%33%15%6%21%6%/注:组织生活出全勤者,占48%。表25& 对组织的诉求希望组织提供的有关机会社会主义学院短期学习33%组织章程学习辅导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关重要统战理论培训24%参政议政实践机会48%国内外、地方形势报告会48%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法制建设等专题报告会42%参政议政基础知识与技能培训21%社会考察33%年轻党派成员联谊活动27%发挥党派特色主题活动36%社会服务机会27%民主党派优良传统教育9%表26& 希望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具备的职能个人希望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具备的职能自我教育的学校参政议政的桥梁团结互助的集体培养人才的基地信息交流的平台丰富人脉的场所交友娱乐的会所24%69%63%36%60%12%6%注:9%的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希望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具备职前五项职能。表27& 对时事新闻的关心度您每天关心时事新闻吗?很关心比较关心不是每天关心不关心55%39%6%/表28& 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获取信息的途径获取信息的途径获取信息的途径互联网90%广播24%专题报告会15%报纸51%朋友聚会12%职业进修/期刊12%家庭交流3%其它形式9%电视72%组织活动15%//表29& 在互联网、报纸、电视、广播、期刊等媒体上主要关注的信息党和国家重要政治活动事件、重要方针、政策72%购物信息9%房地产信息21%经济形势72%旅游信息9%国内外重要社会生活新闻87%学术信息9%外交新闻36%教育培训信息12%本组织思想、组织、制度建设和履行职能信息27%与自己职业有关信息36%餐营信息6%文化娱乐信息24%投资理财信息24%求职信息6%其它信息12%表30& 为“世博会”成功举办所发挥的作用您以什么形式践行了解世博、参与世博、奉献世博要求的做世博志愿者15%自己参观世博会84%对世博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意见建议18%为世博会园区建设提供资金、技术、物资支持3%宣传、动员国内外亲朋好友参观世博会45%资助他人参观世博会12%表31& 社会爱心表现今年云南、玉树分别遭遇干旱和地震灾害,您表达爱心的形式是?捐款捐物赴灾区救灾为慈善行动义务工作没做什么97%27%//3%注:27%的新一代民主党成员派既捐款,又捐物。32& 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愿望和行动您加入民主党派组织后,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愿望和行动如何?积极一般随大流没有51%37%12%/近5年内,您书面反映社情民意、建言献策的数量大约是1-2件3-4件6-8件9-10件11-15件没有67%15%3%//15%表33& 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原则的把握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原则选项人数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原则选项人数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大局48%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51%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48%帮助执政党提高执政能力33%推进公权力在阳光下运行57%1推动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39%坚持“四项”基本原则30%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39%表34& 反映社情民意、建言献策的主要内容社情民意、建言献策的内容社情民意、建言献策的内容教育卫生、住房等民生问题46%环境问题3%社会管理问题32%反腐倡廉问题7%经济发展问题7%法制建设问题3%国家安全问题3%“三农”问题3%文化建设和发展问题3%国际外交与合作问题3%祖国统一问题3%政治建设问题3%党派自身建设履行职能问题/政府建设与改革问题/注:表34 数据基数为近5年有书面意见、建议反映者。表35& 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途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途径选项人数参政议政民主监督途径选项人数由互联网向政府职能部门反映12%通过支部向上级组织转达69%直接书面向市委区委组织反映9%在互联网上写博客/直接书面向政府职能部门反映/通过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以提案议案社情民意反映意见建议9%电视/无有效途径尽责任、义务12%报纸/广播电台/表36& 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实践有效性感受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实践行动有效性感受明显有些效果没有效果不知道结果/24%15%54%表37& 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行动有效性不高的原因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行动有效性不高的原因选项选择人数比受理部门没有反馈12%自己议政建言、民主监督的针对性不强33%承办部门官僚主义3%所提意见建议上传渠道不畅3%意见建议被肯定,但现阶段没有客观实施条件24%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制度在地方和基层的执行力不够21%自己党派组织作为不够3%民主党派实际地位不高、作用不强12%其它原因9%未作回答18%表38& 坚持正确政治原则,提高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有效性的形式和方法提高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有效性的形式和方法选项选择人数深入社会、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所难、所需75%加强学习,了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分析思考问题57%对身边事、社会事,善捕捉、勤分析、能提炼、敢反映72%书面材料开门见山,中心突出、观点鲜明、注重建议、操作可行、文字简练51%加强学习,扩大知识面,尽可能对有所熟悉、能正确判断的事提批评、意见、建议69%表39& 政治理论学习在党派组织曾学习的文献在党派组织曾学习的文献中共“十六大”报告9%组织章程39%中共“十七大”报告51%中国政党制度白皮书9%中共中央2005[5]号文件18%中共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议33%第二十次全国统战会议精神24%科学发展观30%没有6%//(七)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热点问题的看法表40 高房价问题上海房价一路走高的原因上海房价一路走高的原因政府产业政策导向作用42%富人对住房的过度消费27%上海快速发展致自然升值21%市民收入大幅度增加9%大量新移民形成刚性需求36%房产商暗箱操作拔高房价42%庞大城市人口的刚性需求/海外群体在沪工作生活需要27%住房市场供给不足15%政府土地财政、房产商暴利54%大量投资行为48%住房建设生产资料价格上涨9%表41& 房价如何与市民收入水平想适应您认为房价如何与市民收入水平想适应?政府降低房产赋税24%限制房产商利润66%政策鼓励房产商增加市场供给21%对市民首次购房给予有效政策性补贴24%对自住改善性购房给予政策性补贴33%对第二套购房给予高税赋12%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廉租房供给力度45%用网络舆论监督政府在房地产市场监管的透明度、公正性、执行力42%政府对持有住房超过一定面积的,征收房产税45%表42& 教育与个性、创新问题文汇报日一篇《复旦和哈佛学生同堂上课之观察与思考》报道:上讨论课,美国学生全部积极参与讨论,甚至没太弄懂的问题都敢说上几句。而中国学生总保持沉默,希望别人先讲。您认为中国学生这种状态是因为:中国人不如美国人聪明3%长期的社会封建遗风对教育的影响,压制了学生个性发展。54%应试教育结果63%中国内敛文化熏陶30%中美学生综合素质差异30%中美基础教育思想和方法差异54%表43& 加速教育现代化的路径思考您认为加速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路径是网络技术大规模运用于课堂教学18%大规模培训和升级教师的现代教育观念和技能45%以个性保护、兴趣培养、创新鼓励为教育指导思想60%改变升学模式,以宽进严出代替高考升学57%提高教师待遇、职业门槛,使教师成为社会最受欢迎、最吸引人才的职业27%教育资源均衡化42%国家教育发展纲要,要把发展人的个性和创新意识培养,放在突出的位置来要求54%表44& 对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同时,“三大差别”扩大之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三十一年取得巨大成就,但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贫富差别处历史高点,这种负面结果您认为为何?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39%公权力插手微观经济活动27%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24%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是真正意义的法制市场经济30%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阶段的正常现象21%政府未能有效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社会公共产品供给不足45%政府未能有效履行市场监管职能,未能给社会构建起机会公平的竞争机制和平台48%公共资源社会配置水平不平衡60%其它因素6%表45& 解决改革发展中矛盾和问题的观点和思路您认为解决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是毫不动摇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42%引进西方多党竞争制政治发展道路36%用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决心和提高科学发展水平的实际行动,解决新旧矛盾和问题54%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72%国情表明,现阶段难以找到可行的解决途径和方法9%不知道表46& 解决生态和环境问题的想法今年我国很多地方都遭遇了严重旱涝和森林火灾,这与矿物能过度消费密切相关。为使我们生存家园免遭进一步生态和环境灾难,您认为?国家要坚决淘汰高能耗产业60%政府要杀住社会高能耗消费45%政府要大力引导开发非矿物能源30%大力支持开发低能耗高效率技术和装备51%政府带头开展低碳生活60%对民用生活产品实行更严格低能耗标准27%没有什么好办法/表47& 目前经济社会生活中,揭露和遏制各种时弊最有效的途径揭露时弊最有效途径选项选择率揭露时弊最有效途径选项选择率互联网78%中共纪委%民主党派组织9%政府部门%电视57%人大6%报纸27%政协3%电台广播15%其它%表48& 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稳定的深层次原因看法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稳定的深层次原因我国经济长期依赖外部市场需求36%民营经济、国有经济长期以廉价劳动力成本作为市场核心竞争力,阻碍了内需发育和增长48%政府对经济危机的预警能力不足12%国内市场经济法制环境还很不完善,难以产生真正竞争力的经济体36%国内经济体的科技进步不足,管理水平不高、市场分析不够、核心竞争力不强54%政府职能未有效转变,政府在微观经济活动中参与太多45%资源的市场配置不充分2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相适应9%其它因素/表49& 巩固现在反台独成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观点巩固反台独成果,不断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选项选择率1、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48%2、在不断深化两岸经贸融合基础上,务实推进两岸文化教育交流,促进两岸中华文化认同感75%3、继续扩大与台湾南部的农业合作和市场开放,用经济互惠双赢,带动台南民众的亲缘认同54%4、进一步扩大两岸政党交流与合作,逐步构建中华两岸政治合力框架51%5、继续又好又快发展大陆经济和社会事业,逐步缩小两岸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两岸和平统一创造必要的经济社会基础45%三、数据分析与认识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理论来看,民主党派政党意识包含着政纲意识、职能意识、界别意识、特色意识。延伸到民主党派成员的政党意识表现,那就是:讲政治,有组织观念,自觉学习,识大体、顾大局、有作为,发扬民主、团结、奉献、创新精神,把个人追求和能力,融入到组织的特色和优势中,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反映社情民意,参与民主监督,关心社会服务,为组织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按照这样的政党意识内涵,梳理和分析问卷数据,我们对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的政党意识和作用表现,有以下的发现和认识。(一)新一代民主党派主流有着比较清醒的政治身份意识各民主党派组织章程都庄严指出,自己的政治组织是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这既声明了民主党派组织的政治性质和地位,同时,也明确表明了民主党派具有的政党属性。表2和表4数据表明,大多数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能清楚认识自己组织的政党属性和自己是一个政党成员的政治身份。但是,也有15%的成员,对此表示不清楚或持否定态度。(二)新一代民主党派主流对马列主义政党观的认知比较准确不同的思想观念,形成不同的政党观。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参政党,认同和坚持的是马列主义的政党观。表1、表10数据表明,超过60%的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不仅自我认定能认识理解马列主义的政党观,而且,在问卷中,能正确识别马列主义政党观的人数,也与之基本一致。这说明多数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的政党概念与民主党派组织的政党观是相符合的。但是,也有近40%的新一代党派成员,正如他们自我判定的那样,对马列主义政党观的认知比较模糊或不正确。(三)新一代民主党派主流有着基本的政党意识自觉性作为政党组织成员,自觉的政党意识是其政治素养的基本表现。表9、表5数据表明,94%的党派新一代成员,肯定政党成员应该有自觉的政党意识;76%的党派新一代成员,自我认定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自觉的政党意识;24%的党派新一代成员坦言,他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政党意识时有时无。总体上讲,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的政党意识自觉性还是比较高的。(四)新一代民主党派主流有着与多党合作事业基本相符的政党意识素养从问卷数据看,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有着基本的政党意识水平。比如:多数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认定,政党纲领、政党性质、政党宗旨是“政党意识”的基本要素;政治意识、职能意识是民主党派“政党意识”的重要内涵(见表17、表18数据);同时,78%的新一代党派成员把“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反映社情民意、主动参与民主监督”,以及近半数新一代党派成员把“讲政治”,看作是民主党派成员体现“政党意识”的最直观表现(见表19数据),并且认定民主党派成员“讲政治”,就是讲“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责任”(见表20数据)。难能可贵的是,有超过15%的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能更全面准确地认识“政党意识”的内涵和民主党派“政党意识”的具体要求(见表17-20数据)。此外,问卷还发现,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认识,以及对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内容的了解,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比如:97%的新一代党派成员认识到,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见表11);85%的新一代党派成员认识到,我国民主党派是社会主义的政治联盟(见表11);94%的新一代党派成员认识到,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首要前提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见表15);66%的新一代党派成员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见表13);88%、94%、66%的新一代党派成员分别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政治上一致、组织上独立、法律上平等(见表16);82%的新一代党派成员认识到,民主党派开展活动的根本准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见表15);100%的新一代党派成员认识到,民主党派的政治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见表14);50%左右的新一代党派成员认识到,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原则是:服务于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大局;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推进公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等等(见表33);超过90%的新一代党派成员认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履职能力建设、参政党建设理论研究等,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主要内容(见表22);多数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对我国政党制度的认识水平,和对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内容的了解程度,反映了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主流的政党意识水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准则、民主党派章程、老一辈民主党派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可持续发展要求,基本相契合。但是,问卷数据也使我们看到,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的政党意识水平存在着不均衡性,整体政党意识的正确性、全面性、时代性、表现性,与民主党派政治交接的基本要求和新时期参政党建设的任务目标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比如: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显著特征的,仅有45%(见表12);知晓“发展”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第一要务的,仅有39%(见表15);不清楚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领导是政治领导的,有34%(见表13);同时,过半数的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对 “政党意识”的内涵(见表17)、“民主党派政党意识”的基本内容(见表18)、“讲政治”所包含的基本要素,都认知的不够全面、完整;对如何在具体事物行为中表现民主党派成员的政党意识,思考也过于简单、狭隘(见表19)。(五)新一代民主党派主流在具体事物中有着实际的政党意识行动思想指导行动。问卷表明,100%的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每年都会参加组织生活;其中年参加组织生活4次以上(含4次)的,有78%;组织生活全年出全勤的,有48%;认为年组织生活频次应有4次或以上的,达到90%(见表24)。此外,有48%和15%的新一代成员经常参加党派区委和市委组织的活动。91%的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每天关心时事新闻(见表27)。他们关心的内容主要有:“国内外重要社会生活新闻”(有87%)、“党和国家重要政治活动事件、重要方针、政策”(有72%)、“经济形势” (有72%)等等(见表29)。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互联网(90%);电视(72%);报纸(51%)。(见表28)近五年来,以书面形式反映社情民意、建言献策的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达到85%(见表32)。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态度积极的,51%;随大流的,12%;一般的,37%。(见表32)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建言献策、反映社情民意的内容主要是:教育、卫生、住房等民生问题的,46%;社会管理的,32%;经济发展问题的,7%;反腐倡廉的,7%;其它环境问题、文化建设问题、法制建设问题、政治建设问题等等,各占3%。(见表34)新一代党派成员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主要途径是:通过支部向上级组织转达,69%;通过互联网直接向政府职能部门反映,12%;书面直接向党派区委、市委组织反映,9%;通过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以提案、书面意见、社情民意反映,9%;(见表35)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在政治理论学习方面,51%学习过中共十七大报告;39%学习过组织章程;33%学习过中共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议;30%学习过科学发展观;……(见表39)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为成功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作贡献的主要行动:参观世博会,84%;做世博支援者,15%;对世博会运行中问题,提意见建议,18%;宣传、动员国内外亲朋好友参观世博会,45%;资助他人参观世博会,12%;直接参与世博会园区建设,3%。(见表30)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社会爱心行动:2010年为云南、玉树严重干旱、地震灾害捐款的,有97%;捐款又捐物的,有27%。(见表31)以上数据梳理表明,无论是组织观念、政治理论学习,还是关心时事政治、参与社会建设、开展社会服务、奉献慈善爱心、贡献世博盛会,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的主流,都表现出良好的政党意识行动。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从参政党建设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新特征、新趋势、新挑战、新要求来讲,新一代民主党派主流的政党意识行动,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问题。比如,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学习和汲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的内容比较单一(见表39);对组织章程的学习不够重视(见表39、表25);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视野不够开阔,对参政党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履职能力、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等重要问题的关注不够(见表34、表29),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实践的有效性不强(见表36)等等。(六)新一代民主党派主流在思考和辨析经济社会问题时的政党意识素养值得肯定作为政党成员,其政党意识素养必然会影响其对具体问题的思考和判断。比如:我国改革开放三十一年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贫富差别却持续扩大,分析其原因,有60%的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认为是公共资源社会配置水平不平衡;48%认为是政府未能有效履行市场监管职能,未能给社会构建起机会公平的竞争机制和平台;45%认为是政府未能有效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社会公共产品供给不足;30%认为是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制市场经济;27%认为是公权力插手微观经济活动(见表44)。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分析其深层次原因,有54%的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认为,国内经济体的科技进步不足,管理水平不高,市场分析不够,核心竞争力不强;48%认为,民营经济、国有经济长期以廉价劳动力成本作为市场核心竞争力,阻碍了消费内需的发育和增长;45%认为,政府职能未能有效转变,政府在微观经济活动中参与太多;36%认为,我国经济长期依赖外部市场需求;36%认为,国内市场经济法制环境还很不完善,难以产生真正有竞争力的经济体(见表48)。对于房价一路走高的问题,54%的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认为,是政府土地财政、房产商暴利造成的;48%认为,是社会上大量投资投机行为造成的;42%认为,是政府产业政策导向作用造成的;42%认为,是房产商暗箱操作拔高房价造成的(见表40)。对于如何解决房价与市民收入水平相适应的问题,66%的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认为,限制房产商利润;45%认为,政府对持有住房超过一定面积的,征收房产税;45%认为,政府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廉租房供给力度;42%认为,利用网络舆论,监督政府在房地产市场监管的透明度、公正性和执行力(见表41)。对于“复旦学生与哈佛学生同堂上讨论课,美国学生全部积极参与讨论,没太弄懂的问题都敢说几句。而中国学生总保持沉默,希望别人先讲。”的教育现象,63%的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认为,中国学生的这种状态是我们应试教育的结果;54%认为,是中美基础教育思想和方法差异的结果;54%认为,是长期社会封建遗风对我国教育的影响,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见表42)。而对于改变这种现状,加速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路径,60%的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认为,国家要以学生个性保护、兴趣培养、创新鼓励为教育指导思想;54%认为,国家教育发展纲要,要把人的个性和创新意识培养,放在突出的位置来要求;57%认为,改变升学模式,以宽进严出代替高考升学;45%认为,大规模培训和升级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技能(见表43)。对于如何解决我国因矿物能过度消费,造成近些年旱涝和森林火灾频发等生态和环境灾难等问题,60%的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认为,国家要坚决淘汰高能耗产业;60%认为,政府应该带头开展低碳生活;51%认为,政府要大力支持开发低能耗高效率技术和装备;45%认为,政府要刹住社会高能耗消费(见表46)。对于如何巩固现在的反台独成果,进一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事业的问题,75%的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认为,在不断深化两岸经贸融合基础上,务实推进两岸文化教育交流,促进两岸中华文化认同感;54%认为,继续扩大与台湾南部的农业合作和市场开放,用经济互惠双赢,带动台南民众的亲缘认同;51%认为,进一步扩大两岸政党交流与合作,逐步构建中华两岸政治合力框架;45%认为,继续又好又快发展大陆经济和社会事业,逐步缩小两岸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两岸和平统一创造必要的经济社会基础(见表49)。对于什么是揭露和遏制当下经济社会生活中各种时弊最有效路径这一问题,78%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认为是互联网;57%认为是电视;对于如何解决我国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72%的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认为,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54%认为,要用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决心和提高科学发展水平的实际行动,着力解决新旧矛盾和问题(见表45)。在分析自己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实践有效性不高的原因时,33%的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认为,是自己议政建言、民主监督的针对性不强;24%认为,虽然自己所提意见建议被肯定,但现阶段没有客观实施的条件;21%认为,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制度在地方和基层的执行力不够 ;12%认为,民主党派实际地位不高、作用不强;12%认为,受理部门没有反馈(见表37)。在如何坚持正确政治原则,提高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有效性的思考上,75%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认为,要深入社会、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所难所需;72%认为,要对身边事、社会事,善捕捉、勤分析、能提炼、敢反映;69%认为,要加强学习,扩大知识面,尽可能对有所熟悉、能正确判断的情况,提意见建议;57%认为,要加强学习,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分析思考问题(见表38)。关于对于自己组织的诉求,48%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希望能够多听到组织提供的有关国内外、地方形势的报告;48%希望组织能多提供参政议政实践机会;42%希望能多听到组织提供的有关国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法制建设等方面的专题报告;36%希望能参加组织提供的体现党派特色的主题活动;33%希望有机会参加社会主义学院的短期培训;33%希望组织多提供社会考察机会;27%希望组织多提供年轻党派成员联谊活动(见表25)。以上数据表明,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不仅对我国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难点、热点、重点问题给与关注,而且在思考、分析这些问题,形成相应观点、意见、建议时,显示了可贵的政党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他们的高学历和良好的职业能力,成就了他们思考问题的独立性、敏锐性、透视性、主见性和坦诚性。这种个性与表现,正是民主党派爱国情怀、民主精神、精英特质、智力密集等特点的传承和发扬。但是我们也看到,面对改革发展进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部分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的政治原则把握、思想认识取向、破解问题路径、议政建言成效,是新时期参政党自身建设所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比如:关于如何解决我国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的思考,有36%的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倾向引进西方多党竞争制的政治发展道路(见表45);在查找“自己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实践有效性不高”的原因时,有12%的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认为是民主党派的实际地位不高、作用不强的缘故(见表37);此外,只有30%的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认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 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见表33);仅有6%的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希望组织提供辅导学习组织章程的机会;也只有9%的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希望接受民主党派优良传统教育(见表25)。同时,尽管有69%的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通过民主党派支部组织反映社情民意、建言献策、开展民主监督活动(见表35),但是认为民主党派组织是揭露和遏制当下经济社会生活中各种时弊最有效路径的,却仅有9%;并且,在新一代党派成员中,没有人认同中共纪委和政府部门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有效途径(见表47)。四、加强新时期、新阶段民主党派新一代成员思想建设,提升政党意识,促进发挥作用的思考和建议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是民主党派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政党意识表现,是民主党派调动集体智慧、集成人才优势、形成整体动能、保持界别特色、履行参政职能、巩固组织地位、发挥政治影响的重要环节,他们的政党意识正确与否,关系到民主党派未来的政治方向,关系到民主党派在多党合作事业中的作用和影响,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长期和谐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成功。本次问卷调查,从一个侧面,探测了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的政党意识水平。总体上看,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的政党意识值得肯定。但是,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政党意识的正确性、全面性、表现性,既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也与新时期、新阶段,多党合作的任务要求、参政党自身建设的原则、民主党派肩负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有距离。如何加快提高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的政党意识水平,使他们尽快适应新时期、新阶段多党合作的任务要求,顺利成长为民主党派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骨干力量,这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和紧迫课题。各民主党派必须充分给予重视,冷静分析思考,科学策划方案,加强教育培养,助推新人成长。为此,我们有以下思考和建议:(一)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政党意识教育,是民主党派思想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内容。从问卷数据看,许多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对基本的政党知识了解不多或不全面,对民主党派成员应该具有怎样的“政党意识”,认识比较模糊或不完整。其原因在于:1、他们学生时期的专业学习,不涉及专门的政党知识教育(见图三、图四数据);2、他们的工作和业余生活,与政党知识的关联性不强;3、在他们加入民主党派组织前的考察期间,民主党派对他们没有做到基本政党知识教育 全覆盖(见表2数据);4、他们加入民主党派组织后,组织也没有做到基本政党知识教育人人覆盖(见表2数据);5、民主党派对成员的政党知识教育,内容针对性不强,过程流于形式;显然,没有正常的政党知识教育,是民主党派新一代成员政党意识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鉴于政党知识的专业性、科学性、系统性、丰富性,以及民主党派组织活动的业余性,我们认为,以下内容可以作为提高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政党意识教育的基本内容。1)基本的政党概念。这里包括马列主义政党观和西方的一些主流政党观,加以比较区别,从而,帮助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认识掌握正确的马列主义政党观。2)《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这篇公开文件篇幅虽不长,却能快速帮助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了解认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基本结构、基本方针、基本特征、以及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同时,也可帮助认识民主党派的政党性质、政治地位、以及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发展不同阶段所发挥的建设性作用。3)中共中央[2005] 5号文件。该文件是新时期、新阶段,中国共产党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和谐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学习这份文件,可以帮助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认识多党合作的规范性、制度性、程序性,也可很好认识执政党和参政党的地位、任务、权利、责任和义务。4)各民主党派组织章程。组织章程是民主党派的政治纲领和行动准则。学习组织章程,可以帮助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正确认识自己的组织和自己的政治身份,增强对组织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服务意识。5)各民主党派组织史。民主党派具有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为民生而奋斗的光荣历史。学习组织的发展历史,可以帮助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继承和发扬民主党派老一辈的政治信念、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增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坚定性。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只有具备了基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理论认识,才有基础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政党意识,才能产生正确的政党意识行动。(二)加强理论指导,统一基本认识中共中央[2005] 5号文件指出: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从这一定性来讲,民主党派的政党意识必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的价值规范和要求。就一般意义来讲,政党意识,包含着对政党组织的纲领、性质、宗旨、地位、任务、主体、权力、义务等要素的认识和自觉。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参政党,其政党意识应有其特有的指向,其中包含:正确的政治意识、职能意识、界别意识、特色意识。作为民主党派成员,其政党意识应该表现为:政治意识、组织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学习意识、光荣意识等等。政治意识就是作为一名参政党成员,要注意自己言行所产生的政治影响和后果。对于改革发展中出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共产党的领导和成就。无论在什么场合、遇到什么困难、碰到什么考验,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不动摇,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动摇。组织意识就是指积极参加组织活动;认真完成组织任务;正确对待组织考验;自觉接受组织监督;主动关心组织建设。责任意识、使命意识是指牢记自己是组织的一员,肩负着履行组织使命、完成组织任务的责任和义务,自觉把个人追求和能力,融入到组织的特色和优势中,为组织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服务意识就是调动个人的能力和资源,为组织服务、为社会服务、为自己同志服务。大局意识就是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组织利益相矛盾的时候,要有顾大局、识大体的心胸和勇气。学习意识就是要自觉学习马列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和做一个合格参政党成员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关心时事政治,努力使自己具有正确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以及良好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社会服务能力。光荣意识就是作为一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成员,要为自己的政治身份感到光荣、感到自豪。因为你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工作和发挥作用。正因为如此,你应该借助工作和社会活动机会,向社会宣传自己组织在多党合作中的作用和贡献,以此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社会影响力。(三)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教育成效要切实有效地提高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的政党意识水平,除了针对实际情况,结合形势任务要求,确定基本的思想建设内容外,还需要建立健全一套符合民主党派自身特点的、规范有序的工作制度和运作机制。问卷调查表明,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的政党意识表现,更多是朴素的、自然的、随意的、模糊的,是缺少认识规范和思想提炼的。改变这种状态,提高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的党性修养,需要靠制度建设来推动和保障。1)民主党派各级组织,应该分层次建立健全提高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党性修养的教育培训制度,明确责任、要求、时间、对象、内容、形式、考核,落实场地和经费。2)民主党派成员的政党意识教育要关口前移。在发展对象的考察期间,民主党派组织必须对其进行基本的政党知识教育。要让民主党派之友正确认识中国政党制度的基本结构、基本组成、基本方针、显著特征;正确认识想要加入组织的政治性质、政党纲领、任务目标、组织结构、界别特征、资源优势、组织原则、成员权利、运行机制等等;必须通过基本情况教育,帮助其认识组织、了解组织,端正其加入民主党派的动机。支部作为民主党派最基层组织,应该担负起对民主党派之友的组织介绍、知识教育、政治考察责任。区级组织要视情况需要,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3)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加入组织后,民主党派区级、市级组织更要担负起进一步提高他们党性修养的责任,特别要扭转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内容比较单一(见表39)、对组织章程学习不够重视的情况(见表39、表25)。有计划、有节奏、有剃度地落实教育培训目标,不断提高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的思想认识水平,夯实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的政治思想基础,规范思想行为,增强履职使命。同时,也为民主党派队伍建设,发现人才、培养干部提供机会和舞台。4)教育培训形式要注重实效。可以向民主党派之友和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发放基本知识学习材料,发挥他们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必要的问卷考核,检验评估学习成效;可以集中培训,尤其要发挥好民主党派专业培训机构的职能作用。通过主题报告、专题讲座、分时授课、对话座谈、参观考察等形式,提高教育培训的直观性、组织性,并同样要设计问卷考核(可以充分利用电子问卷),检验评估培训成效,加以总结和改进。5)中国共产党是多党合作事业的领导者,应该高度关注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和需求。对于民主党派新一代成员政党意识簿弱问题,中共统战部和部门党委要给予关心和帮助,提供必要的教育培训支持和资源。因为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政党意识弱化,危机的不仅是民主党派自身的前途,更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四)加强支持帮助,促进发挥作用提高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政党意识的工作成效,不仅要看他们思想认识水平有多少提高,更要看他们为多党合作事业作出了多少贡献。问卷数据表明,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都受有良好的知识教育。他们生长在改革开放时代,受教育在改革开放时代,工作在改革开放时代,在他们身上闪烁着鲜明的改革开放文化特征。他们知识多元、兴趣广泛、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关心社会、关注热点、独立思考、专业判断、勇于挑战、敢谈问题、能亮观点、善提建议、支持创新、追求个性、平等对话。这些品格和作风,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所需要的,也是与多党合作基本方针相适应的,更是和民主党派优良传统的内涵相吻合的。尊重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的优良品格,通过组织的党性修养教育加以规范和提升,给以机会和舞台,鼓励支持他们积极主动地为组织的事业发展发挥作用,恰恰是民主党派保持特色和优势,在国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和影响的希望所在,也是民主党派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的理想成效。问卷调查反映出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实践中存在的困境。其中包括:政治原则把握不准(见表33)、知识技能不足(见表37)、实践途径不畅(见表35)、制度建设不完善等问题(见表36)。这些问题,既造成民主党派新人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实践的挫折感,也影响到民主党派顺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要求,推动科学发展,建设新时期参政党的成效。如何才能提高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实践的成效,我们认为:1)组织必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好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政治原则。也就是说,一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二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三要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四要调查研究,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2)帮助他们提高知识技能,如组织专题培训、提供案例示范、开展经验交流、实地观摩学习等等,做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分析思考问题;对身边事、社会事,善捕捉、勤分析、能提炼;尽可能对有所熟悉、能正确判断的事提批评、意见、建议;书面材料开门见山、文字简练、中心突出、观点鲜明、注重建议、操作可行。3)通过形势报告会、主体参观活动、社会考察活动、定期通报信息活动等,帮助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丰富信息、知情明政,建言献策。4)发挥好民主党派区级组织,上联系中共统战部、政协、民主党派上级组织,下联系支部基层组织的桥梁作用,及时上情下达,下情上传。5)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大多是某一领域的专家学者、职业精英或成功人士。组织应该积极创造条件,邀请他们参加一些事关地区或国家发展重要问题的调研、咨询决策、论证评估等活动,为他们议政建言提供机会和平台。6)建立健全民主党派成员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交办意见反馈制度。对于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撰写的调研报告、提案、书面意见、社情民意等材料,组织要设立责任人及时上传或转送中共统战部、政协、民主党派上级组织,并按制度规定的时间,对提交人做好信息反馈工作。以此表示组织对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劳动和付出的尊重,鼓励他们从制度渠道表达意见建议,保护他们履职尽责的积极性。(五)加强交流协商,完善体制机制新时期、新阶段,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同时,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日向复杂,国内社会结构日显多元,阶层利益诉求日见差别,资源环境压力日趋尖锐,改革发展矛盾日益突出。对于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怀着朴素的政治热情给与了关注。虽然他们看问题存在着偏面性、简单性、幼稚性、消极性、情绪性,但问题后面的问题,也应该引起执政党的思考和重视。比如,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不认同中共纪委和政府部门是解决社会腐败问题的最有效途径(见表47),这也可能是大多数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把互联网揭露问题,作为遏制时弊的首要选项(见表47),部分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把选择“引进西方多党竞争制政治发展道路”,作为解决改革发展中矛盾和问题的原因吧(见表45)。所以,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应该进一步加强协商交流,完善监督体制机制,推动政府建设,增强中共纪委和政府部门的社会公信力,从而,帮助纠正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的认识误区,促进他们更好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为推进国家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献计出力,发挥独特的作用。
来自:&&&《》
更多精彩,关注微信号:360doc
馆友评论(0)
您好,请&&或者&&后再进行评论
合作登录: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container: s,
id: 'u1442766',
scale: '20.3',
display: 'inlay-fix'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政府职能部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