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玉没庄家的股票怎么会涨戴成红的

网易 红玫瑰天使的喜欢 | LOFTER(乐乎) - 每个人的理想国
LOFTER for ipad —— 记录生活,发现同好
网易 红玫瑰天使 的喜欢
转载自来源
转载自来源
转载自来源
{list photos as photo}
{if photo_index==0}{break}{/if}
品牌${make||'-'}
型号${model||'-'}
焦距${focalLength||'-'}
光圈${apertureValue||'-'}
快门速度${exposureTime||'-'}
ISO${isoSpeedRatings||'-'}
曝光补偿${exposureBiasValue||'-'}
镜头${lens||'-'}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_index < 3}
{if post.type == 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if data.msgRank == 1}{/if}
{if data.askSetting == 1}{/if}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this.p={ dwrMethod:'queryLikePosts',fpost:'e30d7_5af4012',userId:,blogListLength:30};热门排序 |
鉴于题主多次修改提问和问题描述,我原本有所针对性的回答文意已经被破坏了一些,就是没有截图,要不你们都不知道题主原来有多嚣张~~谁有原来的问题描述截图发给我~更新第三遍————————————&br&上午发现题主又更新了一大段问题描述,令人不堪卒读,直接想拖出去暴打。&br&1.“用是否会用标点来评判一个人的文化素养,我说你在花式装逼不为过吧?”&br&连标点符号这种细节你都使用不好,还敢妄称“文化素养高”?!连接受批评认识错误的涵养都没有,还敢说自己文化素养高?!&br&&br&2.“不少知友认为我在这个平台发这个问题是装逼秀自己高逼格”,说实话我没看出来哪里逼格高,我只知道人至无求品自高,而你现在迫切寻求认同和优越感的表现,说实话真的挺low的。至于你的“心佛即佛,心屎即屎”的那套理论,我想说,狗屎就算心里天天想着自己是凌驾于众人之上的仙佛圣人,狗屎也只能是狗屎,因为根本没人买它的账,越张罗越没人买它的账。真正逼格高的人,是不屑于人争论、让别人认同的,对影练剑,自饮自醉,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就像古龙小说里面的白云城主叶孤城一样高冷孤傲:&br&&br&‘叶孤城道:“你不懂?”&br&&br&魏子云道:“不懂。”&br&叶孤城冷冷道:“这种事,你本就不会懂。”’&br&&br&这才叫逼格高,题主你离这境界还差得太远太远。&br&&br&3.“我只是把自己这段黑历史贴出来希望能作为一种现象引起共鸣和大家的讨论”,说实话除了你自己关注这些破玩意儿谁特么闲的蛋疼讨论你这些“黑历史”?你以为你是谁?过度自我关注是万恶之源,题主。&br&&br&4.“好多人来敬酒说我是三年来遇到的人品最好的人”,这句话从你自己嘴里说出来你不觉得别扭么?善欲人知,不是真善。能跟我们解释下什么叫人品么?人家就是觉得你送他们回家有点过意不去,口头慰劳你一下,跟女孩子嘴里的“你是个好人”一样,你还当真了?&br&5.…算了,槽点太多,不挨个看了,想到哪里说哪里吧,“有人怀疑我的阅片量不足1500,我可以把豆瓣账号借给你。”这句话莫名击中我笑点。让我想起小时候有大人看见一个小男孩儿长得秀气,说他不是男孩子,他就生气地脱了裤子露出小鸡鸡,昂着脖子高傲地说:“谁说我不是男孩的,不信你看,哼!”,现在想想,完全没必要,你爱信信,不信滚,就是这么简单。&br&想起一个段子:&br&&br&佛教的逻辑基本是这样的,“你并不是真的恶毒、淫荡、吝啬、邪恶,你只是太蠢罢了,只要你肯用用脑子那还是有救的”。&br&&br&佛教真是一种从骨子里就高冷的宗教,耶稣还可以跟撒旦对掐,佛祖大概只会摸摸撒旦的头,叹一句:“唉,傻逼。”&br&&br&不过远远不如道教,道教才是真正的高冷:“爱信(kan )信(kan ),不信(kan )滚,不要打扰我飞(zhuang )升(bi )。heng (一声)~(●°u°●) 」”&br&&br&&br&送给题主一句体己话吧:&br&&br&“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老子 &br&&br&意思就是:牛逼大神是渣渣们的老师,渣渣们是牛逼大神的逼资(装逼的资本),身为渣渣却自我感觉良好不向牛逼大神跪舔,身为牛逼大神却嘴贱装逼去纠正傻逼,就算有点小聪明也是个傻逼。(因为傻逼的存在是证明你牛逼的资本,傻逼越来越少,牛逼的人越来越多,就轮到你自己变成傻逼了。)&br&&br&更新分界线(以下为原文)—————&br&—————————————————&img data-rawheight=&158& data-rawwidth=&180& src=&/dff48b10c97bdb0e854d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80&&&br&如图&br&&br&&br&&br&送给题主一句话:“过度自我关注是万恶之源。”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靠着“优越感”过活的,但是你在展示自己优越感的时候不要妨碍别人的优越感,要懂得照顾别人的情绪,否则就是装B,如图所示&br&&img data-rawheight=&591& data-rawwidth=&480& src=&/ae786a17bf31e1ee609ebdff9456aaf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ae786a17bf31e1ee609ebdff9456aafc_r.jpg&&&br&&br&&br&下场就是:&br&&br&&img data-rawheight=&137& data-rawwidth=&160& src=&/a1efd2ace42ad43a23d2f6b4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0&&&br&&br&&br&才看了几部电影读了几本书就觉得自己超迈绝伦了,看着同辈人觉得自己观影量完爆尔等渣渣,审美水平高出你们这群凡人十万八千里,自我感觉良好,优越感爆棚,但是也许你不知道,你身边沉默寡言的某某同学从小练武,分分钟就能把你打出翔,虽然身怀本领却在见义勇为之后深藏功与名;那个成绩不好天天张罗旷课的同学靠自己摆地摊养活一个家,虽然艰苦却从没抱怨过生活依然心态阳光;某位同学钢琴过十级,却从来没在人前显露过;某位同学家传中医,拔罐针灸正骨啥的在现实生活中可比你看电影有用多了;你有没有想过,也许你身边的很多人看的电影比你多,见解比你深刻,审美水平比你高,只是懒得显露出来罢了,平时大家只是一种看耍猴的心态在看待你的耍宝和自负,蒙在鼓里而不自知的状态,很可怕。而且更可怕的是,你所浸淫的那些玩意儿都是小众的消费型活动,大家没几个人在乎感兴趣,对现实生活没有太多价值和意义,就你一个人臭觉不错儿,其实毛用没有。我记得冯唐说过一句话:“会煲汤比会写诗重要。”人呐,还是得务实。&br&&br&另外你看的电影多读的书多能代表什么?只能说明你很闲,你的空闲时间很多,找不到比坐着看书看电影更有价值的事情罢了。而且你只是一个坐享其成的消费者,一个置身事外的观察者,你并没有参与到创造美的活动之中,只是在作品出现之后嗟叹品评几句罢了。&br&年轻人别太狂傲,天地都容不下你了哈?强极则辱,慧极必伤(这高帽给你戴的,真没sei了~),恐非吉兆,望君三思。&br&&br&&br&&br&&br&&br&最后以歪诗一首做结尾:&br&&br&&br&笑叹少年多年少,从来自负空负自。&br&不喜勿喷君莫怪,姑妄言之姑听之。&br&&br&&br&以上。
鉴于题主多次修改提问和问题描述,我原本有所针对性的回答文意已经被破坏了一些,就是没有截图,要不你们都不知道题主原来有多嚣张~~谁有原来的问题描述截图发给我~更新第三遍————————————上午发现题主又更新了一大段问题描述,令人不堪卒读…
等过两年题主再看到当年在知乎的这几个问题和回答时,若能面色绯红,心跳颊烫,羞涩迅速地关掉浏览器,即说明痊愈矣~
等过两年题主再看到当年在知乎的这几个问题和回答时,若能面色绯红,心跳颊烫,羞涩迅速地关掉浏览器,即说明痊愈矣~
没看见人题主以前的提问吗?这问题本意根本就不是让大家来回答的啊亲们!楼下的筒子们不要被题主的问题骗了好吗!!!&b&人家根本不是来寻求帮助的啊!!!&/b&&br&&br&&img src=&/3ef01b0e9ad67e7ab41ada_b.jpg& data-rawwidth=&770& data-rawheight=&5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0& data-original=&/3ef01b0e9ad67e7ab41ada_r.jpg&&&br&&b&大!家!一!起!来!我从未见过_________!!!!!&/b&&br&&br&&b&在体验类问题下自问自答!!!而且还是在问题描述里自问自答!!!&/b&&br&&img src=&/a6dd1fdb7befa9_b.jpg& data-rawwidth=&810& data-rawheight=&4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0& data-original=&/a6dd1fdb7befa9_r.jpg&&&b&再来看看这个问题的问题日志!!!&/b&&br&&br&&b&这回连问题描述都是复制粘贴的啊!!!w (?Д?) w 请认真一点好吗题主!!!&/b&&br&&br&&b&你看你这么不认真!!!大家都看出来你的目的了好吗!!!&/b&&br&&b&(题主终于知道自己复制粘贴太不认真了于是改了问题描述,值得嘉奖!)&/b&&br&&br&&img src=&/1dd214beac5a_b.jpg& data-rawwidth=&452& data-rawheight=&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2& data-original=&/1dd214beac5a_r.jpg&&&b&我又翻了一下评论……题主你看看你!!!&/b&&b&(ノへ ̄、)我都要哭了呀题主!!!&/b&&br&&img src=&/f6ef85ffd7_b.jpg& data-rawwidth=&666& data-rawheight=&1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6& data-original=&/f6ef85ffd7_r.jpg&&&b&这不就好了吗!!!你知道在知乎上装逼是不对的嘛!!!&/b&&br&&br&&b&可是上面那条评论明显地表达出了你就是想说“窝!最!厉!害!”嘛对不对!!!&/b&&br&&br&&b&&img src=&/3c87fd74e475ecf5517425d_b.jpg& data-rawwidth=&666& data-rawheight=&1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6& data-original=&/3c87fd74e475ecf5517425d_r.jpg&&所以说题主你其实知道你写的这些东西是黑历史吗!!!&/b&&br&&br&&b&可是题主你知不知道你的评论又成了新的黑历史啊!!!&/b&&b&Σ(っ °Д °;)っ&/b&&br&&b&&img src=&/e53e1a9bd33c82d914d94cb_b.jpg& data-rawwidth=&671& data-rawheight=&1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1& data-original=&/e53e1a9bd33c82d914d94cb_r.jpg&&“普遍三线城市的人审美低下”,天哪!!!&/b&&b&Σ(っ °Д °;)っ&/b&&br&&br&&b&题主我真的为你的人身安全担心!!!&/b&&br&&br&&b&大家不要骂题主了真的!!!题主现在很危险!!!&/b&&b&Σ( ° △ °|||)︴人命要紧!!!&/b&
没看见人题主以前的提问吗?这问题本意根本就不是让大家来回答的啊亲们!楼下的筒子们不要被题主的问题骗了好吗!!!人家根本不是来寻求帮助的啊!!!大!家!一!起!来!我从未见过_________!!!!!在体验类问题下自问自答!!!而且还是在问题描述…
人到一定年纪,&br&就不想再取悦谁了,&br&跟谁在一起舒服就和谁在一起。&br&包括朋友也是,&br&累了就躲远一点,&br&取悦别人远不如快乐自己。&br&宁可孤独,也不违心;&br&宁可抱憾,也不将就。&br&能入我心者,我待以君王;&br&不入我心者,不屑敷衍。&br&往事浓淡,色如清,已轻;&br&经年悲喜,净如镜,已静。&br&你真我也真,&br&此心对彼心!
人到一定年纪,就不想再取悦谁了,跟谁在一起舒服就和谁在一起。包括朋友也是,累了就躲远一点,取悦别人远不如快乐自己。宁可孤独,也不违心;宁可抱憾,也不将就。能入我心者,我待以君王;不入我心者,不屑敷衍。往事浓淡,色如清,已轻;经年悲喜,净如…
那时我们有梦, &br&关于文学, &br&关于爱情, &br&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 &br&如今我们深夜饮酒, &br&杯子碰到一起, &br&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br&&br&&br&
——北岛 波兰来客
那时我们有梦, 关于文学, 关于爱情, 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 如今我们深夜饮酒, 杯子碰到一起, 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北岛 波兰来客
满地都是六便士 而我的心里只有月亮
满地都是六便士 而我的心里只有月亮
感谢邀请。&br&&br&你所接受的一切信息,构成了你的思维方式。&br&所以,长期接受碎片信息的后果,就是&b&让你的思维变得狭隘,难以进行复杂的思考&/b&。&br&&br&碎片信息通常具备这样的特征:&br&&ul&&li&它们往往是一些事实的集合而非逻辑&/li&&li&它们往往大量简化了推演过程&/li&&li&它们往往将多路径简化为单一路径&/li&&li&它们往往不够严谨、全面&/li&&/ul&简而言之,碎片信息为了达到易于习得的目的,通常会&b&显著降低认知成本&/b&,最明显的方式就是: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它们往往只告诉你表面上的东西,却不会告诉你背后的原理,以及它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br&&br&我们所说的「知识」,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事实」(或曰「观念」),二是「联系」。事实就是一个个点,联系则是把点连接起来的线,它们所构成的网络,就是我们的知识结构。&br&&br&「事实」决定了你的知识广度,「联系」决定了你的知识深度。如果你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即使你只知道ABC,你也可以根据这三者的内在逻辑,得出DE,甚至F,这个过程就叫做思考。但如果你不了解它们的内在逻辑,即使你知道ABCDE,你也是没办法得出F的——你不知道需要把它们放在一起,更不知道放在一起之后它们能够呈现出怎样的内在逻辑关系。&br&&br&这就是碎片化信息的弊端。当我们接受碎片信息时,我们实际上是在扩充「事实」,但并没有增加「联系」。长此以往,会使我们的知识结构变成一张浮点图:孤零零的知识点漂浮在各个位置,却缺乏一个将它们有序串联起来的网络。&br&&br&这样的结果是:&br&&br&&ol&&li&碎片化知识通过连续的新鲜内容,不断刺激你的大脑,让你始终处于「啊!又知道了新的东西」的喜悦中,从而难以自拔,这也就是我们难以抑制刷微博、刷朋友圈的缘故,因为我们只需要付出很少,就可以沉浸在「获得了新东西」的刺激里面。&br&但是,&b&这些获得的信息,因为它们缺少跟其他信息的「联系」,因此难以被我们「提取」,而「提取」得越少的内容,会被提取得多的内容挤压在记忆的底部&/b&——因此,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极其容易被我们遗忘。你以为你得到了很多,但其实你什么都没有得到。&br&&br&&/li&&li&前文已经说过,我们的知识网络,决定了我们如何思考。那么,长期接受碎片信息,对你的思考能力并没有提升——你的「网络」并没有扩大;甚至是有害的——&b&你已经习惯了用孤立的知识点去看待问题,习惯了一层、两层的思维,难以对事物进行五层、六层乃至更深入的剖析&/b&。长此以往,你将弱化对于复杂事物的思考能力。&/li&&/ol&&br&这里要注意一点:碎片化信息,其实跟来源没有太大关系。如果你习惯了接受「A是B」、「C是坏的」、「因为A所以B」的简单观念,那么,无论你是在刷微博,还是在读书、看公开课,其实接受的都是碎片化知识。&br&&br&我之前在一个「聪明人的思考方式是什么」的问题中,提到过:聪明人的思考方式,其实很简单,就是三个字:&b&元认知&/b&。同样一个问题,较为聪明的人,会去思考这个问题产生的背景、原因、合理性、必要性、可能性,等等。&b&他们会拔高一层去看待这个问题,从而更容易找到一根线条,将它和远处的某个固有的「观念」联系在一起,从而拓展自己的思维网络&/b&。&br&&br&所以,如果你有这样的意识,那么其实无论刷微博还是读书,都可以避免碎片化认知。&br&&br&具体的方式是:&br&&br&&ol&&li&先花一点时间,&b&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b&。&br&把你已经知道的东西梳理一遍。如何梳理呢?&b&以你能够说出某个知识点的影响因素,以及它对其他事物的影响为准&/b&。顺着这样的知识点捋一遍,这个网络就是你已经构建完成的知识网络。&br&&br&&/li&&li&&b&找到知识网络的触点&/b&。亦即自己感兴趣的、但尚未进行探索和了解的知识点。&br&阅读、学习的时候,有意识地去接触这些触点的知识,延展自己的知识网络。&br&&br&&/li&&li&当接触到一个新的知识点时,先&b&考虑如何将其纳入知识体系&/b&。&br&亦即在脑子里回想你的知识网络,思考它可以如何跟你已经知道的东西联系起来。&br&&br&&/li&&li&如果找到了对应的点,&b&弄通路径&/b&。&br&亦即,将这个新的知识点,跟已经知道的某个点之间的路径,查清楚、弄清楚,将它们连接起来,使这个知识点成为你新的「触点」,拓展你的思维网络。&br&&br&&/li&&li&&b&检验并输出&/b&。&br&将这两个点之间的联系讲清楚。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通过口述、写文章,去教会别人这个知识。或者,在心里把它讲一遍,看是否能够讲得清晰易懂,没有障碍。只有能够输出的东西,才是真正属于你的东西。&br&&br&&/li&&li&&b&不符合以上方式的内容,果断舍弃&/b&。&br&如果一个东西无法纳入你的认知体系,那说明你现在还不能掌握它,那就果断放弃,因为它对你来说是没有价值的,或者说(记忆的)成本是远高于收益的。&br&&br&&/li&&/ol&以上内容可参考:&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怎么样才能让学习体系化,效果更好? - Lachel 的回答&/a&&br&&br&再多谈几点:&br&&br&&ol&&li&读书不用追求「读完一本书」,而应该追求「从这本书中获得了什么东西」。&br&一本书的内容不可能100%对你有用,其中肯定有你所不感兴趣的东西,也有你所无法接受的东西,没关系,接受你所能接受的即可。不用务求全部读完。甚至,读一半,放回去,再跳着读别的书,也是很好的方式。&b&读书应该为自己所用,而不是让自己去迁就它&/b&。&br&&br&&/li&&li&如何处理微博上、知乎上那些有趣的碎片化知识?&br&个人建议,最好的方式,是将它们作为起点。&b&如果你觉得一个知识很有趣,就以它为出发点,去探索它背后的原理、背景、应用&/b&,去查资料、GOOGLE,顺藤摸瓜。这个知识点本身是没有太大价值的,有价值的是你去探索的过程。你经过探索了解到的东西,才能纳入你的知识体系,成为你思维的一部分。&br&&br&&/li&&li&以上种种都需要不菲的时间,但学习本就是一件艰难的事情,所以优秀的人永远是凤毛麟角,&b&所谓聪明的人,无非他们把走路、等车、休息等更多的时间花在这上面罢了&/b&。再说,学习本身,岂非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li&&/ol&&br&希望对你有用。
感谢邀请。你所接受的一切信息,构成了你的思维方式。所以,长期接受碎片信息的后果,就是让你的思维变得狭隘,难以进行复杂的思考。碎片信息通常具备这样的特征:它们往往是一些事实的集合而非逻辑它们往往大量简化了推演过程它们往往将多路径简化为单一路…
&b&很容易对不了解的领域产生能力错觉&/b&&br&&br&举个身边的例子:&br&有一些传统行业的朋友和我说,在转型互联网的路上,知乎、微信媒体给他们帮助很大,比如什么是互联网思维,什么是O2O,什么是用户体验,很多答案和媒体都会用简单的方式表达以上的概念,比如“一张图让你看懂什么是互联网思维”,比如某个大V会科普一下一些基本的互联网概念。&br&&br&于是,我接触到的几位创业者,他们大部分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他们认为学习了这些媒体和网站上的碎片化知识后就已经全然了解了互联网创业的奥秘,准备着手转型,希望我给些建议,但稍微和他们进行一下交流就会发现,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知识结构,对于互联网这个行业的了解都基本是止于媒体,一张口闭口就是大数据,连接,模式等词语。你和他们聊互联网的大事件,互联网的一些简单概念,他们手到拈来,对于各种平台模式如数家珍,但是在产品专业知识这一部分基本是空缺,对于技术完全不了解,也不清楚互联网公司的常规流程和常识,仅仅凭着一点零碎的认知就打算下海,在政府互联网+的趋势下捞金。&br&&br&这是非常危险的,我想起有一个记者创业的经历,大概的意思是他经常采访一些CEO和总经理,时间久了之后各种商业思维和高大上的东西都很了解了,就以为自己也可以创业,结果自然是失败了,最后明白了这些商业领袖说的东西只是最简单最容易让别人理解的基本规则,而当你真的去执行和实施,真的去决策和深入思考的时候,又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就像外行看一幅画就是一幅画,看不到画家背后付出的艰辛。&br&他结尾感悟的时候有一句话总结的挺好,他说和CEO们聊天的时候发现自己和他们都在云上,思维都是一个高度,云雾散去之后,CEO们下面踩着高峰,而自己下面空空如也。&br&&br&总的来说,大牛们简单概括的几句话,只是整个过程抽象出来的一部分,就像是达芬奇的一颗鸡蛋,马云的一句鸡汤,切不能以为看见了蛋,喝下了汤,就以为自己也吸收掌握了,碎片化信息并不适合系统、专业得交流和学习,最多适用于简单问题的结论输出,或者无伤大雅的娱乐八卦情感吐槽,你想要完整的学会一项技能,请关闭知乎,在生活中实践和学习。&br&&br&——————————————————分割线—————————————————&br&&br&看到一部分朋友说渠道不重要,个体决定了信息获取之后的价值。&br&我不否定这个观点,人确实是最重要的因素,一个人不想学,什么信息都没意义,但答主的问题一是问&b&“只看一些碎片化的知识有什么弊端”&/b&,那我也只是针对这个问题扩展回答了一下而已。&br&而且,逻辑上&b&“渠道不重要,人决定信息获取后的价值”&/b&这个观点虽然是正确的,但是说实话,大部分人在长期获取碎片化知识之后确实会导致对该领域知识的掌握程度产生错觉,这个也是现实。&br&&br&所以我的结论也很简单,&b&碎片化的知识是有利的,以及可以互补系统化学习的一些空隙,但无法取代系统化的学习,并且如果只依赖于获取碎片化的知识,就没办法形成完整的体系。&/b&&br&&br&&br&以上。
很容易对不了解的领域产生能力错觉举个身边的例子:有一些传统行业的朋友和我说,在转型互联网的路上,知乎、微信媒体给他们帮助很大,比如什么是互联网思维,什么是O2O,什么是用户体验,很多答案和媒体都会用简单的方式表达以上的概念,比如“一张图让你…
基本上,微博、微信和知乎上面的大多数东西不是“知识”,而是“概念”或者“方法论”——这里说的是那些像知识的内容。&br&&br&在我们谈论“知识”的时候,讲的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有概念、有实践、有经验,有些东西负责理论化概念,然后你用这些理论联系实际尝试一下,通过一段时间积累,引导你逐渐思考理解然后形成带有自己理解的“知识”。&br&&br&但因为碎片化阅读和“来个结论!”(所有人都喜欢看这玩意儿),它会让你认为自己已经了解这一切——但实际上你只是知道了一些“方法论”,更可怕的是,其实读者会按自己的“观念”去挑选文章中“和自己想得一样”的部分,连我也一样。&br&&br&所以,如果说它有什么问题的话,我认为最大的问题是“让人认为自己了解了这一切”。&br&&br&好吧,怎么避免这一切?其实我觉得这些并不是坏事儿,就像心灵鸡汤——它不坏,但你别指望它顶饿。我觉得在某些领域做“知道分子”也很好,知道总比不知道强,但要明白自己只是“知道”而已。除此之外,在某些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或者工作方面,抛弃“掉进深渊吃到千年雪莲又被老和尚灌了内功”的想法,总要自己多尝试尝试才行。
基本上,微博、微信和知乎上面的大多数东西不是“知识”,而是“概念”或者“方法论”——这里说的是那些像知识的内容。在我们谈论“知识”的时候,讲的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有概念、有实践、有经验,有些东西负责理论化概念,然后你用这些理论联系实际尝试一…
&b&首先,你要挑对适合你的书&/b&!&br&赶紧把那些什么之类二十句之类的扔掉,别再看朋友圈转发的那些鸡汤!&br&&br&卡内基什么的我还是保留意见。来看两句:&br&&p&人性的弱点之十八:不尊重他人的意见&/p&&p&反之:对别人的意见表示尊重,不管是对是错&/p&&p&人性的弱点之十九:不敢承认自己的错误&/p&&p&反之:如果你错了,迅速而真诚地承认并及时改正。&/p&&p&讲得是谁都懂的道理,但是犯错的人根本就是没有意识啊,有人根本意识不到什么叫“不尊重他人的意见”,也意识不到自己是错误的。有人意识到了,就是不改。&/p&&br&&p&&b&因为这本书并没有真正“说服”你。&/b&(什么叫真正说服?请看&a href=&/subject/331817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这书能让你戒烟&i class=&icon-external&&&/i&&/a&,这才是真的有用的好书,直至说到你“服”,说到让你“改”。)&/p&&br&&blockquote&&b&#致卡耐基粉#&br&&/b&我已经说明为什么我不推荐卡耐基了。一不能彻底说服我二没有太强可操作性。当然如果你觉得好看,合适,那就是适合你呗。与价值观相关的评价本身又没有对错,仅表达个人经验和喜好罢了。&/blockquote&&br&&p&&b&我个人(我个人)对这类型书的标准有两个:&/b&&/p&&p&&b&1. 能够说服你从根本上“醒悟”。&/b&&/p&&p&&b&2. 具有操作性。&/b&&/p&&br&&b&其次,是你要明白书在这件事上的意义是什么。&/b&&b&是改变你的观念模式(mindset)&/b&&br&&br&低情商人的最大毛病在于自己不知道自己错了,根本就意识不到。&br&&br&举个例子,我有个朋友,他总是喜欢开别人玩笑,平时喜欢给同事起外号就算了,有一次在年会上对刚去他们公司没多久的部门领导说:“你长得真像王宝强!”&br&领导只好尴尬地笑笑。&br&后来听说他和别人抱怨:“为什么新老板总刁难我。”&br&别人说:“你不该那么开他玩笑。”&br&他说:“我看他不是那么小心眼的人吧。。。”&br&&br&注意到了吗?他的意识里根本就没有“我这么做是不合适的”这个概念,错的都是别人。&br&&br&&b&这就是没有正确的mindset,或者说是没有mindset。&/b&&br&&br&我从一个低情商的loser成长到一个能和别人顺利沟通,大部分人乐意和我相处,少部分人热爱和我相处的人,书可以说给我的帮助是无限量的。&br&&br&&b&从【道】上,它能纠正你的观念模式,让你产生意识,意识到自己原先的一些固有思维是错误的。&/b&&br&&b&从【术】上,它能指导你通过一些思考方法,巩固自己的新的观念模式。&/b&&br&&b&从【器】上,它能提供一些小技巧实践,让你马上可以改变一些情形。&/b&&br&&br&&br&&b&三者相辅相成,通过不断练习从根本上改变你的观念模式,就像自己给自己的“教养”一样,让观念模式在你的脑海里生根,直到高情商的说话和行为变成了一种习惯。&/b&&br&&b&(&/b&&b&在这一点上确实是知易行难,但是前提是你要“知”对才能“行”对!)&/b&&br&&br&书单(全是豆瓣链接可以直接点击)&br&&br&&a href=&/subj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沟通的艺&i class=&icon-external&&&/i&&/a&术&br&&a href=&/subject/103250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心理学与生活&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subject/150495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学会提问&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subject/108315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关键对话&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subject/118373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谈话的力量&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subject/591347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高难度谈话&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subject/368275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谈判力&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subject/197919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批判性思维&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请王宝强粉原谅我,我不是故意黑他的。&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b&#关于情商#&br&&/b&&br&1. 情商和智商一样复杂(见&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智力或智商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提高吗?&/a&)虽然有许多量表但依然不能将“情商”的方方面面纳入其中。&br&&img src=&/58e308cffe804b9e_b.jpg& data-rawwidth=&1312& data-rawheight=&8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12& data-original=&/58e308cffe804b9e_r.jpg&&&br&2. 上表可以看出情商的四个部分(也有其它分类方法):&br&自我意识(是否能意识到自己的情绪、行为、信仰),&br&社会意识(是否能意识到他人的情绪、行为等并理解他人),&br&自我管理(是否能选择合适的情绪,输出表达合适的情绪),&br&关系管理(影响力,矛盾处理能力,合作能力)&br&&br&3. 上文所说的mindset从这个角度来说就是“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如果意识不到也无法管理。而评论区许多人说“有了意识也控制不住”那就是在自我管理和关系处理上发生了问题。上文提到的书单中“沟通的艺术”一书里详尽地描述了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和关系管理的原理和方法。&br&&br&&b&#书与我的成长#&/b&&br&我个人的进步也是从“自我意识”开始的(可见&a href=&/question//answer/?group_id=614016& class=&internal&&什么是「有效的沟通」,如何面对一个难以沟通的人&/a&)。因为青春期看了许多发条橙啊麦田里的守望者之类的老梗,导致自己一度认为特立独行才是姐应有的优秀品质,在人际交往上非常封闭,大学时不和同班同学来往,宿舍关系也极差。&br&&br&现实中的负面情绪又转化到了网络上,一度在豆瓣上做喷子,看见不爽的帖子就喷。(你们见到喷子就原谅一下他们吧,人艰不拆啊)&br&&br&在豆瓣扫书时,偶然看到了《学会提问》这本书,突然觉得很好玩,就下了本看。结果脑洞大开(突然之间被点醒,有了自我意识)。一发不可收拾,接二连三地又看掉了以上那些书,慢慢了解了自己某些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某种情绪,哪些情绪是通过“想通了”就可以解决和消除的,还有自己的某些行为会导致别人怎样的反应,如何控制自己的行为等等等等。然后就开始有意识地练习,比如说父母忘记了事又问我,我肯定会不耐烦的说:“烦死了不是说了好几遍么,什么记性啊。”,在我一旦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我就会给自己按一下暂停,想想这话会带来什么后果,而我到底真正想得到的后果是什么。自己也经常忘记事,父母就从来没有嫌我烦。于是就会耐心地再解释一遍。这时候父母的情绪也会很好。&br&&br&一旦正循环开始了,你会发现你的情商也会随着这种不停的正反馈变得越来越好。&br&&br&先是家人发现我变了。以前几乎每周都要和父母顶嘴和吵架,说话没好气。后来争执几乎完全没有了。我妈有一天突然说:我发现你好像毕业以后变温柔了。&br&&br&到读研的时候人缘关系发生了大逆转,从本科不和人往来,别人也不待见我,到读研时组织大家活动,收获了很多非常亲密的关系。和他们提到大学时人际关系极差,大家都非常惊讶,说根本看不出来你会说那种话做那种事啊。&br&&br&网络关系同时也发生了逆转,从人见人嫌没有人关注的喷子,到分享给大家我的经验和心得体会,被人关注,还有很多人私信我说喜欢我认真的态度和直爽礼貌的性格。&br&&br&当然也有少数喷子不喜欢我,我也没想去讨好他们。&br&&br&&b&#推荐书单的有用性#&/b&&br&&b&如果你没有看过这些书,&/b&请至少先看过豆瓣的书籍介绍目录和大众评论文章摘抄再来评论吧,随意就说“没用”或“鸡汤”在我看来并不是一种良好的沟通。&br&&br&&b&《心理学与生活》为许多国内外大学大一心理学导论教材。&/b&&br&&b&《沟通的艺术》是以心理学研究结果为基础的沟通指南。&/b&&br&&b&《学会提问》和《批判性思维》核心是基本的逻辑思维。甚至可以用其中知识点来写议论文。&/b&&br&&br&&b&别的书不一一介绍,都放了豆瓣链接了,有简介有目录有大众评论,有用没用你们自己看着办。&/b&&br&&br&如果你可以告诉我,我推荐的书究竟哪些地方不足,而不只是几个和书内容无关的空洞形容词,我很愿意了解。&br&&br&&br&推荐书本身就带着个人喜好主观判断,就像我觉得榴莲好吃,但你可能觉得很臭。书单中的“学会提问”和“批判性思维”中都有提到关于价值观争论无意义的事,我在沟通一文中也提到,不赘述。&br&&br&&br&&b&#其它问题#&/b&&br&情商并不是一两本书看完了就能提高的,阅读理解能力很重要,阅读后自己对于书籍使用方式的能力也很重要,悟性更重要。&br&&br&说一句很残酷的话,有些人,你即使把沟通的艺术背下来了,你还是无法沟通。&br&&br&还好新版沟通的艺术里有一些小练习,大家可以练习起来。&br&&br&不用指望情商低的人会和情商高的人一样,但至少后天可以弥补一下,比自己原来好,就可以了。&br&&br&对了,既然都收藏了,就点个赞鼓励一下吧。&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br&&a href=&/hibetterme& class=&internal&&进化论 - 知乎专栏&/a&&br&情商、智商、职业、外貌,生活的全面提升。 多来这里,你整个人都变好了。 &br&【我们是】 两个女博士, 一个非主流前微软设计师, 还有一个辞了麦肯锡的创业狗。 &br&【我们产】 80%干货+20%鸡精&br&&br&公众微信号:hibetterme
首先,你要挑对适合你的书!赶紧把那些什么之类二十句之类的扔掉,别再看朋友圈转发的那些鸡汤!卡内基什么的我还是保留意见。来看两句:人性的弱点之十八:不尊重他人的意见反之:对别人的意见表示尊重,不管是对是错人性的弱点之十九:不敢承认自己的错误…
读书!在可见的未来成为更好的自己&br&&br&我爸妈在我和妹妹上了大学以后就不再给我们生活费,让我们自己去打工赚生活费。我记得我妹妹刚去肯德基打工的时候,被炸薯条的那个筐烫伤了胳膊,小臂肿起了一条长长的水泡。晚上睡觉的时候妹妹跟我说“咱爸心疼的眼圈都红了,明天肯定不让我去了。”结果第二天早上,我爸站在门口拿着车钥匙说“我送你去上班!别坐公交车了。”我妹当时哭的那叫伤心。事后我曾经问过我爸,为什么一定要让她去!我爸说“等她毕业以后,老板不会因为她烫伤了,跟她说你回家休息,工资照发!她早晚要明白,要经历,不如让她早点知道。”这也是为什么我要写这篇文章,为什么跟大家介绍这些书。&br&&br&有些事情早点知道,有些书早点读到,当时可能不觉得,可是等到以后回忆就会警觉那是命运的转折。很多读者给我发豆油的时候都会感慨自己错过了很多机会。有个之前狂骂我的人突然跟我道歉,我不知道说什么就回了“没事”。他又说“我马上毕业了,想去媒体工作,你之前在媒体工作那么久,肯定有点人脉,帮我找个工作吧!”如果他当初骂我的时候读过《沟通的艺术》他至少会懂得一点控制情绪的技巧,懂得一点待人接物的技巧,或许他都不用求我就能找到工作。还有一个姑娘向我倾诉,因为迷茫,放弃了一辈子可能只有一次机会的毕业生进京名额。无数实习生在上班第一天连领导说什么都听不懂,无所事事不知道干什么。&br&&br&很多人觉得读书是为了放松,是为了休闲,我个人觉得,那得等有资本休闲,有资本放松的时候。如果还没有,那读书的目的最好还是放在获取知识上。也希望所有能看完这篇文章的年轻人都能拿起你的图书馆借书证去图书馆开始阅读这些书,毕业前所看的书决定毕业以后的路,愿大家都能在可见的未来成为更好的自己。&br&&br&《地理学与生活》外国大学的基础课程:地理学与生活科目教材。大而全的百科全书,囊括自然地理学、人口地理学 、文化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学科分支。以介绍地理学的发展、核心概念,以及长期以来在地理学思想与著作中形成的四种系统性传统为开端,四大传统独立成篇,每篇集中论述这些地理学观点的一个方面。突出了地理学与生活的相关性,从思维方式上引导读者认识生活中的世界地理意识。&br&&br&《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从逻辑思考到真正解决问题》大多数人在面对工作和问题时,总是还没想清楚“真正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就急忙动手去处理、去解决。然而,像这样一味求“快”、忙得团团转的结果,往往是白费力气,最后步入事倍功半的“败者之路”。这本书反复强调和训练的一种思维模式——先找到真正的问题,想清楚目的再动手,搜集个性化信息,组建故事线,划定答案界限,整合有用材料,最后交出完美成果。&br&&br&《走出思维的误区:批判性思维指南(修订第9版)》大众的批判性思维入门书,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一套实用性极强的批判性提问技巧。从这本书里学习如何正确提问,理性分辨以及有条理地论证,提升信息处理效率、不轻信、不盲从的理性思考者。&br&&br&《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作者: [美]罗纳德·B·阿德勒 / 拉塞尔·F·普罗科特 ,外国大学的沟通课教材,通过热门美剧、电影和真人秀的分析,通过习题练习让读者轻松掌握沟通技巧。“看入人里”主要探讨了与沟通者有关的因素,说明了人际关系的本质,强调自我在沟通中的角色,并分析了知觉与情绪在沟通中的重要性;“看出人外”聚焦于沟通者之外信息的传送与接收,分析了语言的运用和非语言线索的特征,强调了倾听的重要性;“看人之间”则主要讨论了关系的演变过程,侧重于亲密关系的区辨,提出了增进沟通氛围、处理人际冲突的各种沟通方法。既关注有关人际沟通的理论介绍,也加入了丰富实用的阅读材料。&br&&br&《怎样卖龙虾》很薄的书,做营销咨询的写的,主要是讲经典的营销案例,揭示了很多营销“陷阱”比如会员,比如套餐,托儿等等。用有趣的故事精准剖析消费心理与行销技巧,讲解如何挖掘潜在客户。&br&&br&《文案创作完全手册(第3版):文案大师教你一步步写出销售力》写简历之前必须要好好读的书,书里教你如何通过技巧性的叙述来体现充分的说服力和命中率。介绍了如何写出引人注目的标题;揭秘了创作极具销售力的好点子所遵循的步骤;也具体的介绍了如何发现对方需求的方法。&br&&br&《麦肯锡入职培训第一课:让职场新人一生受用的逻辑思考力》在职场中解决问题的根本就是逻辑思考力,只要拥有逻辑思考力,很多问题就都能简单的处理。这本书介绍了“批判性思考+逻辑性展开”的独特思考方式,大到“职场沟通”和“日常沟通”的差异,小到“工作餐”都一一讲解并用案例指导。还有很多实际的工作指导,比如文案、简报、企划书,如何写出清晰的“逻辑结构”。&br&&br&《解决问题最简单的方法:来自北欧的清新高效工作方法》专注、直觉、思维方式、权衡利弊、情绪、行动,思维方式和方法的介绍。内容很多,但是都不深刻,适合刚刚开始打算拓宽阅读的,会激发对多种心理学和管理学理论的好奇心。&br&&br&有的人说我读了很多书,却没有改变生活,这就像你每天吃饭,那顿饭也没有什么别的用处,可是却把你养这么大了。波尔克说“读书不思考等于吃饭没消化。”不加思考地滥读或无休止地读书,都不利于书中的知识吸收,边读边思考,边消化理解,把书本里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以致用。&br&&br&读书的意义,有点像锻炼身体,不一定马上见效,但智慧会像你的筋骨一样强壮起来。在年轻时候我们从这些前人总结的书里,学习那些人生之道,不一定能够让我们取得多大的成功,至少可以让我们少走一些弯路。罗曼·罗兰说“人们常觉得准备的阶段是在浪费时间,只有当真正的机会来临,而自己没有能力把握的时候,才能觉悟到自己平时没有准备才是浪费了时间。”我们在没毕业时所看的书都是我们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所做的准备。
读书!在可见的未来成为更好的自己我爸妈在我和妹妹上了大学以后就不再给我们生活费,让我们自己去打工赚生活费。我记得我妹妹刚去肯德基打工的时候,被炸薯条的那个筐烫伤了胳膊,小臂肿起了一条长长的水泡。晚上睡觉的时候妹妹跟我说“咱爸心疼的眼圈都红…
如果直接推荐这方面的书的话,我的建议最好应该看的是:&br&&ul&&li&关于&b&两性关系&/b&的书:《&a href=&/subject/595248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亲密关系(第5版) (豆瓣)&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关于如何&b&谈判&/b&的书:《&a href=&/subject/300287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优势谈判 (豆瓣)&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关于&b&社会中的人的心理与决策&/b&的书:《&a href=&/subject/147665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社会心理学 (豆瓣)&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关于人的&b&决策与判断&/b&的书:《&a href=&/subject/119362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决策与判断 (豆瓣)&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关于&b&如何沟通&/b&的书:《&a href=&/subj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沟通的艺术(插图修订第14版) (豆瓣)&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关于&b&如何演讲&/b&的一个系列:《&a href=&/series/2370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魏斯曼演讲圣经&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关于&b&人际交往的技巧&/b&的书:《&a href=&/subject/105076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10秒钟让自己不同凡响 (豆瓣)&i class=&icon-external&&&/i&&/a&》&/li&&/ul&对于这几本书:&br&(1).这些书几乎都是比较专业的心理学书籍,作者基本上都是有名的心理学家,研究方法也是科学化的,书本身完全可以当做大学教材来使用;&br&(2).这些书虽然相对比较专业,但并不难读,毫无心理学基础的人都可以阅读、并可以很好地理解——可以说,这是平常人可以阅读到的,最专业的、最好的入门书籍;&br&(3).由于部分书比较专业,里面有些时候会罗列一些统计数据和论证过程,并不是十分可爱,如果遇到了,可读可不读;&br&&br&&br&这个问题是答完了,但是,这个问题还可以更深入地探讨一下,关于人际交往,关于读书本身:&br&&ul&&li&&b&读书究竟能不能提高人的情商、谈判能力、沟通能力?&/b&&/li&&li&&b&如何最好地、最有效率地利用这些书?&/b&&/li&&li&&b&人际交往中有哪些能力不能仅仅通过读书学到?&/b&&/li&&li&&b&该不该读一些所谓的“烂书”(比如卡耐基)?&/b&&/li&&/ul&接下来,我根据自己的读书经历与人生经历,解答一下上面延伸出来的三个问题吧:&br&&br&&b&1.读书究竟能不能提高人的情商、谈判能力,沟通能力?&/b&&br&答案是:&b&可以&/b&。&br&但是,这个提升,并不是意味着读完书之后,一个人的这些能力与素质就会大大提升,学到的技巧马上就能用——想一想,如果光凭读书就能有这么好的效果,那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会去阅读,世界也会很容易就变好了。&br&再想一想,为什么不能马上实现与提升呢?&br&原因其实在于:知识转化成素质是一个有一定阻抗的过程:首先,知识要记忆并且形成长期记忆;其次,长期记忆不仅仅是死记硬背,而且应该优化其结构,变得容易从大脑里面提取出来;再次,你还需要遇见一些典型场景,让你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并得到反馈,让自己思考,从而加深认识。&br&这个过程的完成,不仅需要一个人花费力气来做,还需要一个人经历很多场景,形成理论—实践的反馈环,不断加深认识。&br&&br&那我为什么说读书可以提升人的情商和这些软能力呢?如果有提升,提升的是什么呢?&br&其实,最重要的、也是通过读书马上就能取得效果的提升是:&b&理解&/b&——包括对人对事的理解。&br&比如读了《亲密关系》,你会理解到,其实男人女人并没有那么大的差别,以往对男性、女性作区分的书,很多都是瞎扯;读了《社会心理学》,你会理解到,原来人在社会环境中,会出现典型的从众、服从权威,刻板印象等心理。&br&通过对人对事的理解,你会发现,&b&相对于一般人,处于同一情景中的你,不仅仅只会被动地接受环境,而会选择在情景中作主动思考——这种主动思考就是提升情商与素质的很好的起点——相对于那些没读过书而沉浸于环境的人,你们已经不再在一个层面上竞争。&/b&&br&&br&&b&2.如何最好地,最有效率地利用这些书?&/b&&br&首先,对于其它类型的书,比如比较严肃的书,我一般是不推荐做脑图的,直接利用目录就行,但是对于这些人际交往的书,为了让知识有利于提取(关键时刻,瞬间提取),我觉得&b&做脑图是一个非常非常不错的选择,对于有效记忆以及关键时刻的提取超有帮助。&/b&&br&我估计,读完这些类型的书,做脑图比不做脑图,利用效率起码要高6-7倍。&br&&br&其次,根据1里面提到的知识转化为素质是一个有阻抗的过程的过程内容,我觉得,要在生活中&b&勤于思考,勤于主动对情景分类,在以第一人称沉浸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与以第三人称的上帝视角审视人人际交往中取得一个平衡。&/b&&br&真的,那些高明的谈话者、场面的控制者,一定是&b&善于取得平衡、不完全沉浸在交往场景中&/b&的人。&br&&br&&b&3.&/b&&b&人际交往中有哪些能力不能仅仅通过读书学到?&/b&&br&其实&b&读书只是一个起点&/b&,在这个起点处,你对人对事都有了一定的理解,在一般人际交往的情境中,不会再沉浸于环境中而有了第三方的“上帝视角”。&br&&br&书上能教你的东西已经很多了,但是还有一些东西,是书上教不了的:&br&(1).在交往过程中通过理论—实践迭代环逐渐培养出的主观感觉;&br&(2).自信;&br&(3).对于环境:沉浸与掌握之间的平衡;&br&——这些东西,之所以书上不写,因为写了也没用,需要一个人越过理解的门槛后自己结合理论与实践来感悟。&br&&br&&b&4.&/b&&b&该不该读一些所谓的“烂书”(比如卡耐基)?&/b&&br&该不该读这些所谓的“烂书”呢?&br&我觉得答案是:应该,但不必然应该——即有时间可读,没时间就不读。&br&但是这个应该,指的不是深入研究,而是&b&当作参考&/b&。&br&&br&人总是通过类比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差异与重要性的。比如《亲密关系》里面,好几处都明确批评了《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这本书里面的误导性观点,后者作为典型的具有误导性的“烂书”,如果有时间,也可以参阅一下,思考一下错误的观点为什么能够流行,对于理解好书里面的知识,是大有裨益的。&br&&br&但是,有道是“剑短三分,险增三分”,“烂书”之烂,一是没什么水平,说了跟没说一样,二呢则是能在不知不觉中塑造人的观点——而这,恰恰是十分危险的地方。&br&为了避免这种危险,我建议读书的时候,选择经典好书(如上面所列),&b&先看好书,再来看“烂书”以作参考。&/b&&br&&br&PS:《心理学导论》之类的教材,如果是奔着提高情商的目的去的,&b&不读也是可以的,完全不会影响你读上面列出来的书籍。&/b&
如果直接推荐这方面的书的话,我的建议最好应该看的是:关于两性关系的书:《》关于如何谈判的书:《》关于社会中的人的心理与决策的书:《》关于人的决策与判断的书:《》关于…
把自己豆瓣写的书单搬运过来...&br&&br&一、小说&br&&源泉&
安兰德&br&&月亮与六便士&
毛姆(中/英)&br&&动物农场&
乔治奥威尔(中/英)&br&&1984&
乔治奥威尔&br&&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
冯唐&br&&不二&
冯唐&br&&北京北京&
冯唐&br&&三重门&
韩寒&br&&黄金时代&
王小波&br&&红拂夜奔&
王小波&br&&天龙八部&
金庸&br&&流星·蝴蝶·剑&
古龙&br&&阳光下的罪恶&
阿加莎&br&&无人生还&
阿加莎&br&&围城&
钱钟书&br&&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米兰·昆德拉&br&&慢&
米兰·昆德拉&br&&好笑的爱&
米兰·昆德拉&br&&玩笑&
米兰·昆德拉&br&&生活在别处&
米兰·昆德拉&br&&无耻之徒&
玛格丽特·杜拉斯&br&&中国北方的情人&
玛格丽特·杜拉斯&br&&白夜行&
东野圭吾&br&&嫌疑人X的献身&
东野圭吾&br&&边城&
沈从文&br&&十日谈&
卜伽丘&br&&妻妾成群&
苏童&br&&三盏灯&
苏童&br&&罂粟之家&
苏童&br&&查泰来夫人的情人&
劳伦斯&br&&倾城之恋&
张爱玲&br&&十八春/半生缘&
张爱玲&br&&怨女&
张爱玲&br&&失乐园&
渡边淳一&br&&潮骚&
三岛由纪夫&br&&爱的饥渴&
三岛由纪夫&br&&午后曳航& 三岛由纪夫&br&&1Q84&
村上春树&br&&多田便利屋&
三浦紫苑&br&&雪国&
川端康成&br&&蛤蟆的油&
黑泽明(自传)&br&&铸就偶像:苏珊o桑塔格传&
卡尔·罗利森, 莉萨·帕多克&br&&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马尔克斯&br&&洛丽塔&
纳博科夫&br&&快乐影子之舞&
艾丽斯·门罗&br&&呼兰河传&
萧红&br&&人总是要死的&
西蒙娜·波伏娃&br&&约翰·克里斯朵夫&
罗曼·罗兰&br&&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雷蒙德·卡佛&br&&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Oscar Wilde&br&&快乐王子和其他故事&
奥斯卡·王尔德&br&&小王子&
安东尼&br&&麦田里的守望者&
塞林格&br&&安妮日记&
安妮·弗兰克&br&&窗边的小豆豆&
黑柳彻子&br&&安徒生童话全集&
安徒生&br&&鲁滨逊漂流记&
笛福&br&&格列佛游记&
乔纳森·斯威夫特&br&&爱的教育&
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br&&悟空传&
今何在&br&&天龙八部& 金庸&br&&br&&br&二、散文&br&&送你一颗子弹&
刘瑜&br&&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周濂&br&&活着活着就老了&
冯唐&br&&爱你就像爱生命&
王小波、李银河(其实是书信,不想单开一类)&br&&看不见的城市&
卡尔维诺&br&&命运交叉的城堡&
卡尔维诺&br&&城门开&
北岛&br&&我们仨&
杨绛&br&&朝花夕拾&
鲁迅&br&&白&
原研哉&br&&思维的乐趣&
王小波&br&&论摄影&
苏珊·桑塔格&br&&各自的朝圣路&
周国平&br&&人间词话&
王国维(文学批评类作品)&br&&美的历程&
李泽厚&br&&De Profundis&
Oscar Wilde&br&&像自由一样美丽&
林达 &br&&云雀叫了一整天&
木心(诗集)&br&&我读&
梁文道&br&&艺术的故事&
贡布里希(美学科普书籍)&br&&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br&&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海伦·凯勒&br&&br&三、政治学&社会学&br&&社会学& 安东尼·吉登斯&br&&寻路中国&
何伟&br&&江城&
何伟&br&&重新发现社会&
熊培云&br&&思想国&
熊培云&br&&民主的细节&
刘瑜&br&&观念的水位&
刘瑜&br&&血酬定律&
吴思&br&&潜规则&
吴思&br&&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
诺奇克&br&&自由四论&
以赛亚·伯林&br&&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 恩格斯&br&&常识&
梁文道&br&&蚁族&
廉思(主编)&br&&资治通鉴&
司马光(编)&br&&极权主义的起源&
汉娜·阿伦特&br&&爱弥尔&
卢梭&br&&br&&br&四、心理学&br&&少有人走的路&
M·斯科特·派克&br&&当尼采哭泣&
欧文·亚隆&br&&爱情刽子手&
欧文·亚隆&br&&诊疗椅上的谎言&
欧文·亚隆&br&&生命的意义&
欧文·亚隆&br&&心理学与生活&
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br&&性学三论&
弗洛伊德&br&&拆掉思维里的墙&
古典&br&&乌合之众&
古斯塔夫·勒庞&br&&br&五、哲学&br&&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卢梭&br&&黑天鹅语录&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繁体版)&br&&查拉图斯特如是说&
尼采&br&&悲剧的诞生&
尼采&br&&叔本华人生哲学&
叔本华&br&&道德经&
老子&br&&庄子&
庄周&br&&第二性&
西蒙娜·波伏娃&br&&现代生活的画家&
波德莱尔&br&&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周国平&br&&疯癫与文明&
福柯&br&&沉思录&
马可·奥勒留&br&&br&
我喜欢读书是因为作者常常能说出想说却没有说出的话,或者是因为主人公过着憧憬却未敢尝试的生活。可惜,我读书的时候常常避重就轻,甚至选择书的时候也带着畏难情绪,喜欢选同种类型容易读下去的书而不是有硬知识的,或者是某一位作者写过的比较好读的书而不是更为深刻的。把更难读懂的书放在未来,希望以后的阅历能够让自己更加勇地选择不好读的书。&br&
我知道岁月会给我更好的东西,不过我仍然年轻。我习惯于读书,并希望借此弥补我的缺乏的智慧,让我能够慢慢追随长者们的脚步。
把自己豆瓣写的书单搬运过来...一、小说&源泉& 安兰德&月亮与六便士& 毛姆(中/英)&动物农场& 乔治奥威尔(中/英)&1984& 乔治奥威尔&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 冯唐&不二& 冯唐&北京北京& 冯唐&三重门& 韩寒&黄金时代& 王小波&红拂夜奔& 王小波&天龙八部& 金庸…
&p&&b&《一位编剧/科幻爱好者/少女的私人书单》&/b&&/p&&br&&p&(写在前面)&/p&&p&这段时间,私信问我要书单的朋友很多,我一直口口声声答应着,却实在没有找到合适的角度去写。&/p&&br&&p&有人告诉我,自己是学管理的,这方面有没有书籍推荐。&/p&&p&有人告诉我,想看故事性更强的。&/p&&p&还有人说,马上要读大学,高考完的假期,想买一些书,在家好好阅读,充充电。&/p&&br&&p&我卖书的时候,确实帮别人做过书单,印象最深的是开过一个400本的书单,用以满足一位商业人士的需求。&/p&&p&那段时间,整天在卓越,亚马逊,京东,孔夫子上淘选书籍:成功学,卡耐基,富爸爸,管理理论,什么最火看什么,什么最“有用”就加入购物车。&/p&&br&&p&但是很累,每一次为对方去进行规划和推荐,都是一件非常耗费心力的事情。&/p&&br&&p&我要和对方聊清楚,他为什么要书,想看什么类型的书,有哪些没有涉猎但是有兴趣尝试的类别,是想要大范围补充人文社科知识,还是想睡前读一读当做消遣和娱乐。&/p&&br&&p&所以当我决定写这个书单的时候,犹豫了很久,因为直接发到知乎上,对面并没有坐着特定的受众,反而让我有点迷茫。&/p&&br&&p&直到我看到,博尔赫斯的一句话:&/p&&p&“人群是一个幻觉,我只是在与你们个别交谈。”&/p&&br&&p&我突然明白了自己该如何写这个书单。&/p&&br&&p&这是我非常私人化的一个书单。&/p&&p&这书单单独写给你,现在正在阅读我敲下的文字的你,一个朋友。&/p&&br&&p&如果你喜欢我,你自然会有兴趣看下去我的书单。&/p&&p&如果你讨厌我,(很多人看到这里大概已经不耐烦了)你自然会关掉窗口或者点下反对,再到评论里留下一句“呵呵,装逼犯”。&/p&&br&&p&不过没有关系,合适的书籍都会以合适的方式进入到合适的人的生命中。&/p&&br&&p&而我,将要给你们呈现一个侧面的我,一个文字中构建的我。&/p&&p&一个胆怯的年轻人,把铃铛敲响,唤醒沉睡中的,无数作者的灵魂,来为你歌唱。&/p&&br&&br&&p&&b&1 《博尔赫斯谈话录》&/b&&/p&&br&&br&&p&博尔赫斯,阿根廷诗人,作家,散文家和翻译家。他被称为“作家中的作家”,他也确实当得起这个称号。他的创作风格深邃博学,独树一帜,描绘现实于虚构之中,构思神秘和如迷宫般使人着迷。&/p&&br&&p&他80岁的时候双目失明,却仍然在口述创作和翻译,这这本谈话录,就是发生在他失明之后,在1980年春两次美国之行中接受访谈的记录结集。&/p&&p&涉及到他对时代,宗教,哲学,文学和写作的诸多观点。&/p&&br&&p&读过这本书后,我渴望和他对话,与他交谈,聊聊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过去,叶芝和惠特曼的用词。&/p&&p&又想了想,自己难道不是正在与他交谈吗?&/p&&p&读他的文字,从他的言谈中,构建他的灵魂。&/p&&br&&p&愿博尔赫斯的灵魂安息,愿他在天堂里有诗陪伴。&/p&&br&&p&一些书摘:&/p&&br&&p& “那天他忽然说了句自己也不会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的话:‘我痛恨记忆。’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好。我想我不会忘掉它,我要用它。我要把这句话据为己有。”&/p&&br&&p&“依我看,生命,世界,是一个噩梦,但我无法逃避它,我依然在梦着它。我无法拯救。拯救与我们无缘。但我尽了力,我发现拯救之于我就是写作这个行为,就是怀着无望的心情沉浸在写作之中。”&/p&&br&&p&“所有这一切,错误的女人,错误的行为,错误的事件,所有这一切都是诗人的工具。一个诗人应当把所有的东西,甚至包括不幸,视为对他的馈赠。不幸,挫折,耻辱,失败,这都是我们的工具。我想你不会在高高兴兴的时候写出任何东西。幸福以其自身为目的。但是我们会犯错误,我们几乎每天夜里都要做噩梦,我们的任务就是把它们变为诗歌。而如果我是一个真正的诗人,我就会觉得我生命的每一时刻都具有诗意。”&/p&&br&&p&其实我更想推荐博尔赫斯的诗集和散文集,但是目前市面上并无购买。&/p&&br&&p&一些短篇小说和诗歌还是能够在网络上查到的:&/p&&br&&p&&b&《小径分岔的花园》&/b&&/p&&p&&b&《雨》&/b&&/p&&p&&b&《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b&&/p&&p&&b&《沙之书》&/b&&/p&&br&&p&这些著名并可读性强的作品,可以用为对于博尔赫斯的初涉。&/p&&br&&p&&b&2 《了不起的盖茨比》&/b&&/p&&br&&p&这是一本我买了几乎所有翻译版本和原著的书。&/p&&p&菲茨杰拉德的英文易懂,并无太多高阶的词汇和复杂的语法。但是读起来有一种奇妙的舒畅感。&/p&&p&“这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我们这排高高地俯瞰着城市的灯火通明的窗户,一定让街头偶尔抬头眺望的人感到了,人类的秘密也有其一份在这里吧,我也是这样的一个过路人,举头望着诧异着。我既在事内又在事外,被永无枯竭的五彩纷呈的生活所吸引,同时又被其排斥着。”&/p&&br&&p&Yet high over the city our line of yellow&br&windows must have contributed their share of human secrecy to the casual&br&watcher in the darkening streets, and I was him too, looking up and&br&wondering. I was within and without, simultaneously enchanted and repelled by&br&the inexhaustible variety of life.&/p&&br&&p&看过电影的或许还记得,I&br&was within and without,那种惆怅又迷幻的画面。&/p&&p&我很喜欢《盖茨比》的电影。&/p&&p&很多人说电影里的小李演的并不是原著中的盖茨比。原著中的盖茨比早就已经看穿了黛西,并且早已知晓自己的美国梦已经比黛西飞得更高。&/p&&br&&p&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我即使是仅从几版翻译的细微差别中,也仿佛感觉到不同翻译者对盖茨比抱有的态度和判断,更何况是电影。&/p&&p&这是一部在美国被列入课文必读的小说,但是,who cares,我并不是建议你去读,好用来将来和美国人闲扯他们的课文,而是因为,这本书的语言之美,描述的爱情,生活,美国梦的实现与幻灭之美,都会深深地让你感到沉醉。&/p&&br&&p&我料想到会有人评论问我哪一版翻译更好,我想这种喜好见仁见智,我也不好多做评价,贴一个豆友 @影随茵动 的总结,可供大家参考挑选。&/p&&br&&p&这是盖茨比里的最后一句话:&/p&&br&&p&So&br&we beat on,boats,against the current,&br&borne back ceaselessly into the past.&/p&&br&&p&乔志高版:于是我们继续往前挣扎,像逆流中的扁舟,被浪头不断地向后推入过去。&/p&&p&邓若虚版:我们奋力前行,小舟逆水而上,不断地被浪潮推回到过去。&/p&&p&巫宁坤版:于是我们继续奋力向前,逆水行舟,被不断地向后推,被推入过去。&/p&&p&姚乃强版:于是,我们奋力搏击,好比逆水行舟,不停地被水浪冲退,回到了过去。&/p&&p&李继宏版:于是我们奋力前行,却如同逆水行舟,注定要不停地退回过去。&/p&&p&刘峰版:于是,我们努力向前划,逆流而上的小舟,不停地被浪潮推到过去。&/p&&p&贾文浩版:于是我们奋力向前划,逆流向上的小舟,不停地倒退,进入过去。&/p&&br&&p&&b&3&br&《千面英雄》&/b&&/p&&br&&p&这本书我思考良久,还是决定写了下来。这确实是我私人非常喜欢的一本书。在买到之前(因为我想要的翻译版本早已绝版),我几乎靠手抄下来了前三十页的电子版。&/p&&br&&p&序“《千面英雄》是坎贝尔从全世界各地不同民族、不同宗教的无数则流传的神话中,悉心归纳出来的一个共同的历险模式。这个模式存在於古今中外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却有著极其惊人的相似性;他的意义在于,无论我们拥有多么不同的背景、不同的面貌,要想成为战胜自我宿命的「英雄」,都必须历经一段召唤→啟程→历险→归返的旅程。”&/p&&br&&p&约瑟夫-坎贝尔是神话学大师,与这本书最著名的一个故事(也可能是段子,不可考),是卢卡斯在看到这本书后,欣喜若狂地抱回家研究,然后完完全全按照里面的理论知识抄了一遍,抄出了《星球大战》。&/p&&br&&p&这本书在好莱坞编剧导演界据说是人手一本,因为对神话,英雄的成长,这本书已经研究出了一套比较严谨的体系。&/p&&br&&p&作为编剧,如果你有可能要写好莱坞主流英雄类型的商业片,我觉得阅读这本书是基本的要求。&/p&&p&但是,如果你是一个对人类学,考古学,文学,心理学,比较宗教学,艺术有着强烈个人兴趣的读者,这本书也是我极力推荐的。&/p&&br&&p&除此之外的普通读者,并不建议购买阅读,因为内容艰深,太过理论,并且金城出版社版(我推荐购买的版本,已绝版)的书籍难找,还是留给有缘有兴趣的人就好。&/p&&br&&p&一些摘抄:&/p&&br&&p&“神话是众人的梦,梦是众人的神话。”&/p&&br&&p&“荣格博士曾提过一个和黛芙妮神话意象非常类似的梦。做梦者也是个年轻人,他发现自己站在羊群之地——也就是象征不独立的地方。他的心里有个声音说:“我必须先脱离父亲!”几个晚上后:“一条蛇环绕着梦者画了个圆,而他像树一样的站立着,快速地落地生根。”这是对子女执著父亲的心理状态,在子女性格四周画上一个魔术圈的意象。布兰希尔德(译注:德国叙事诗尼布龙根之歌的女主角。)同样被她全能父亲沃坦的火圈保护,经年处于她的童贞状态中,一直被女儿的角色束缚。直到齐格飞(译注:尼布龙根之歌的男主角)到来,她才摆脱那无始无终的睡眠状态。”&/p&&p&看完了千面英雄的朋友,请回头重新看看《星球大战》,会有不一样的体会和惊喜。&/p&&br&&p&&b&4 《我们的内心冲突-一种神经症的建设性新理论》&/b&&/p&&br&&p&卡伦-霍妮是一位德国女心理学家,这本书主要讨论了人内心的主要冲突类型和它们的表现方式。&/p&&br&&p&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这本书可以帮我了解人物内心冲突,人物的动机,人物的表现行为,并且了解这背后相关的逻辑和心理学依据。&/p&&p&对于一个少女(20岁的时候看)来说,是一本帮助自己认清世界,人类,感情和生活的很“有用”的书籍。&/p&&br&&p&我有一个朋友,得过抑郁症,她向我推荐了这本书,并且反复跟我强调,不要对号入座,不要因为这里面的分析就觉得自己也有抑郁症。&/p&&br&&p&我看完了,看的时候发现,怎么可能不对号入座?(笑)&/p&&p&我通过这本书,分析了自己的行为和内心冲突,分析爱情里对方的行为和内心冲突,帮助我认清楚了很多问题。&/p&&br&&p&诚然,认清了问题而已,并不代表我就能够解决。&/p&&p&但是至少,比起把所有问题矛盾都一股脑推给“性欲”的佛洛依德来说,卡伦霍尼的书非常亲近女生阅读。她曾经在20世纪对抗佛洛依德关于女性性欲的看法,并且开创了女性价值观取向的价值观学说。&/p&&br&&p&这本书不仅介绍了人的内心冲突和矛盾,并且试图给出了解决的办法。&/p&&br&&p&我自己的那本并不在手边,所以无法给出书摘,贴一下这本书的目录以供参考:&/p&&br&&p&第一部分 神经症的冲突和解决的尝试/1&/p&&p&第一章 强烈的神经症冲突/3&/p&&p&第二章 基本的冲突/11&/p&&p&第三章 亲近人/22&/p&&p&第四章 对抗人/34&/p&&p&第五章 回避人/42&/p&&p&第六章 理想化意象/61&/p&&p&第七章 外化作用/76&/p&&p&第八章 假和谐的辅助手段/89&/p&&p&第二部分 未解决的冲突的结果/97&/p&&p&第九章 恐惧/99&/p&&p&第十章 人格衰竭/108&/p&&p&第十一章 绝望/128&/p&&p&第十二章 虐待狂趋势/138&/p&&p&结论 神经症冲突的解决/159&/p&&p&如果读完后对卡伦有兴趣,还可以继续阅读她的:&/p&&br&&p&&b&《&/b&&b&自我的挣扎:神经官能症与人性的发展》&/b&&/p&&p&&b&《拖延心理学》&/b&&/p&&p&&b&《焦虑的意义》。&/b&&/p&&br&&p&并不算太过学术的书籍,普通读者也可以推荐购买,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强烈推荐。&/p&&br&&p&翻译版本我只看过一版,不好做出评价。由于并不算晦涩艰深,或文学性很强的书,所以应该各种翻译或出版版本影响不大。&/p&&br&&p&&b&5 《基地》系列&/b&&/p&&br&&p&喜欢《三体》的国内科幻迷们,应该也很熟悉我们的老朋友阿西莫夫。这是我个人最喜欢的阿西莫夫的一套作品。推荐给还没有看过的科幻爱好者,或者对科幻不排斥的普通读者。&/p&&br&&p&据说,本拉登非常喜欢这套书,所以也按照这本书里的内容,将自己的组织取名叫做“基地”。如果看了之后你就会发现,这个名字确实取得,恰到好处。&/p&&br&&p&这套系列有七本,我不太清楚前几年发售的国内版本(对就是那个阿凡达封面丑到吐的版本)是不是已经出完了。&/p&&br&&p&我看的是台版。分别是:&/p&&br&&p&&b&《银河帝国-基地》&/b&&/p&&p&&b&《银河帝国-基地与帝国》&/b&&/p&&p&&b&《银河帝国-第二基地》&/b&&/p&&p&&b&《银河帝国-基地前奏》&/b&&/p&&p&&b&《银河帝国-迈向基地》&/b&&/p&&p&&b&《银河帝国-基地边缘》&/b&&/p&&p&&b&《银河帝国-基地与地球》&/b&&/p&&p&这是一部无论怎样形容都不为过的鸿篇巨制。第一本《基地》讲述了在统治银河系达一万两千年之久的银河帝国逐渐走向衰亡的历史。这是一部科幻史诗,而我对于科幻迷除了说“去看吧!“竟然找不到第二种可以用来推荐的言语。&/p&&br&&p&有一种书,看完了之后, 让人想激动地站起来,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想跑,想喊,想上蹿下跳,想不吃饭不睡觉,想给作者打钱,想到和这么伟大的书共存于同一个宇宙时空就激动不已,带着一点就着的想象力,一点就着的热血,万马奔腾,上天入地,遨游历史的长河,浩瀚的星空,向着星辰大海的方向前进。&/p&&br&&p&《基地》系列,就是这样一种书。&/p&&br&&p&去!看!吧!科!幻!爱 ! 好! 者!&/p&&br&&p&一些摘抄:&/p&&br&&p&“每一个人都将自己隐藏在他人无法穿透的迷雾中,而每团迷雾中也只有一个人。偶尔,从某团迷雾会透出一丝微弱模糊的讯号,而人类就是借着这些讯号互相摸索。然而,由于相互之间无法了解,也就不能彼此互信互谅,所以每个人从幼年时代开始,始终处于一种绝对孤寂的状况,时时刻刻都会感到恐惧不安。长此以往,便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猜忌与迫害。数十万年以来,人类的双脚在泥泞中蹒跚前进,心灵也因此被压制了同样久的时间,事实上,心灵的力量早就可以带领人类飞向天际。”&br&&/p&&br&&p&“追根究底,一直向深层探索下去,我们就能够发现,人类所蒙受的一切苦难,都可以追溯到一个事实——那就是在银河史上,几乎没有任何人能够了解他人的心思。”&/p&&br&&p&6&/p&&p&累了,今天更先更到这里。我计划再推荐五到十本,如果有兴趣的话,大家再过来慢慢看。&/p&&br&&p&&b&(谢谢耐心看完的你们,我说话慢,总是和快速阅读的现代节奏背道而驰,你们能够看到这里,我已经很开心)&/b&&/p&&br&&p&&b&————&/b&&/p&&p&&b&6月11日&/b&&/p&&p&&b&弃坑,飘走~&/b&&/p&
《一位编剧/科幻爱好者/少女的私人书单》(写在前面)这段时间,私信问我要书单的朋友很多,我一直口口声声答应着,却实在没有找到合适的角度去写。有人告诉我,自己是学管理的,这方面有没有书籍推荐。有人告诉我,想看故事性更强的。还有人说,马上要读大…
谢邀。&br&&br&总是给人推荐工具类的书,终于可以放一点私货了。&br&&br&我自己喜欢的书可能和我别的书单比起来一点用的都没有,所以如果你期望他们有什么用的话就不用看了。&br&&br&对就是些很没用的书。&br&&br&&a href=&/ebook/25981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即兴判断-木心&i class=&icon-external&&&/i&&/a&&br&&img src=&/f0f8a8f2acf8ce7b39f47d6_b.jpg& data-rawwidth=&200& data-rawheight=&29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0&&&br&木心读多少遍都觉得有趣。高中时候出现在我摘抄本上最多的就是他。感觉文字后面是个调皮的老头子,说着一些好玩的废话。有意思的人说废话也是有意思的。&br&&br&随便摘两段:&br&&blockquote&甲讲了一段话。&br&乙说:对&br&乙讲了一段话。&br&甲说:对&br&《对话录》原来是这样的架构的,“对”也有,“话”也有。&/blockquote&&br&&blockquote&有时,也觉得人生真不如一行波德莱尔——那是我自己心情欠佳的缘故。&br&有时,又觉得没有一行波德莱尔中我的意——那是我心情很坏的缘故。&/blockquote&&br&&a href=&/subject/195532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休谟散文集 &i class=&icon-external&&&/i&&/a&&br&&img src=&/b8ea0ef4f99ec5c983fe80_b.jpg& data-rawwidth=&97& data-rawheight=&13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97&&&br&读休谟可能大部分人都是读的人性论。他这本散文集的核心思想仍然是以人性论为基础的,但是讲述方式不再那么正统,多是一些个人情绪抒发。&br&&br&&blockquote&...但你却将自己当做了你的偶像。你想象自己尽善尽美,便崇拜自己。更准确地说,你意识到自己其实并不完美,所以只想通过使你那些无知的崇拜者倍增,去欺骗世人,愉悦自己的幻想。&br&&/blockquote&&br&&blockquote&每个人都用华而不实的辞藻和充满热情的声调,极力赞美自己的追求,劝说轻信的听众去效法他的生活方式。&/blockquote&&br&&br&&a href=&/subject/125183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权力意志-尼采&i class=&icon-external&&&/i&&/a&&br&&img src=&/5dbecf3f272ddf64e0e2f90_b.jpg& data-rawwidth=&150&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50&&它的副标题是: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 尼采晚年之作,明显干净利索了很多,再也不用像《查》一样故事遮遮掩掩,也不像处女座《悲》那么幼稚用力过猛。但是仍然是“尼式吐槽体”。&br&&br&&blockquote&当今的奴隶制:是野蛮的表现!奴隶为之劳动的奴隶主在哪里?人们不必总是期待两个相辅相成的社会等级并存。利益和享乐是生命的奴隶理论。“赞美劳动”,这是奴隶对自身的美化——因为他们没有闲适的本事。&br&&/blockquote&&br&&blockquote&人们是否有权把一切伟人都看成恶人呢?不必拿个人来举例。他们常常会玩弄一手高超的捉迷藏,以致他们也会举止高雅,仪表堂堂。他们常常郑重其事地崇尚美德,严于律己,不过,这是出于残酷——诸如此类的现象,常常使人上当。从长远来说,有些人对自己的理解有误;伟大的使命向精良的质量挑战,例如正义感。根本的东西是:最伟大的人物也许具有伟大的美德,不过,紧接着就是美德的反面。我认为,正是对立的存在,对立的情感,才会产生伟人,这张满弦的弓。&br&&/blockquote&&br&&br&&a href=&/subject/302561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美国讲稿-卡尔维诺 &i class=&icon-external&&&/i&&/a&&br&&img src=&/ecd8ecec45_b.jpg& data-rawwidth=&200& data-rawheight=&28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0&&&br&很奇怪的是我并不是那么的喜欢卡尔维诺的小说,但是却很喜欢他这本说小说的讲稿。从大量经典案例分析里说小说速度、细腻程度等等感觉妙极了。&br&&br&&blockquote&&p&有时候我想写历史,努力把精力集中在历史上,结果发现使我感兴趣的不是历史而是别的东西。确切地说,我感兴趣的不是某个具体的东西,而是我要写的东西之外的一切东西,是我选择的那个题目及其全部可能的变体、异体之间的关系,是这个题目的时空可能包括的一切事件。这种顽念吞噬我、摧毁我,让我不能动笔。为了与这种顽念斗争,我尽力缩小我要讲述的范围,然后把这个范围分成有限的一些范围,再把这些有限的范围分成更小的范围。这时使我头昏的则是各种细节,细节的细节。我被无限小所包围。先是陷入无限广阔之中,现在又陷于无限微小之中。&/p&&/blockquote&&br&&a href=&/subject/314152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不為設計而設計=最好的設計 &i class=&icon-external&&&/i&&/a&&br&&img src=&/824ccc4034fdbace54068_b.jpg& data-rawwidth=&254& data-rawheight=&36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4&&&br&这本书一直都不知道内地有没有出版。先是在学校图书馆看到,然后就一直心心念念想着自己要买一本。后来终于在诚品书店买到最后一本。我反反复复看了不下5遍,外借过很多人。三个人从心理学、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来说Affordance。(缺点是可能不太适合刚刚学设计的同学还有设计业外人士看)&br&&br&&br&&a href=&/subject/103785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文字是肉做的-董桥 &i class=&icon-external&&&/i&&/a&&img src=&/f9e8feddfeff1c3c99d439e_b.jpg& data-rawwidth=&290& data-rawheight=&42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0&&&br&&br&我有很长一段时间觉得木心和董桥像是一对攻受。这本也是碎碎连挖苦带讽刺评说各种媒体还有各种遣词造句咬文嚼字。俩人落笔格局一样小,文字一样骚。&br&&img src=&/afc4f0cc80de2c317f985375bec7508f_b.jpg& data-rawwidth=&870& data-rawheight=&6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70& data-original=&/afc4f0cc80de2c317f985375bec7508f_r.jpg&&&br&&br&&a href=&/subject/131748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生命是什么-薛定谔 &i class=&icon-external&&&/i&&/a&&br&&img src=&/cda2b1c715f582fa4ee3d5dcf57fe0b7_b.jpg& data-rawwidth=&200& data-rawheight=&30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0&&特别薄的一本小册子。还记得是上学的时候从小木虫上下载打印出来的。就是翻译很挫,看着累。后来又找了英文版的看。好多人开玩笑说这大概是自己唯一能看懂的薛定谔写的东西了。&br&&br&&br&&a href=&/subject/103089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复杂 &i class=&icon-external&&&/i&&/a&&br&&img src=&/1fd8ca02b8d7f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43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br&也是我看了不知道多少遍的一本书。科学史类的书。就是这本书给我挖了个一定要去圣塔菲的坑。(至今仍然没有去)看完以后就是:脑洞大开,脑洞大开,脑洞大开。&br&&br&后来连续买了GEB和协同学这样类的书(GEB现在还是我的床头催眠宝。。。(~﹃~)~zZ)&br&&br&&br&&a href=&/subject/206186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自私的德性-安兰德 &i class=&icon-external&&&/i&&/a&&br&&img src=&/c584ab17d895d7f45dc4_b.jpg& data-rawwidth=&294& data-rawheight=&45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4&&不知道是不是唯一一本安兰德的小部头。《源泉》和《耸耸肩》一直放在书架里占地方,看着那么厚的书我就感觉手腕酸痛。&br&&br&这本非常简明扼要,观点清晰,很典型的高冷不高兴的安兰德。&br&&img src=&/7b6bd005a520bf944b8d9_b.jpg& data-rawwidth=&1020& data-rawheight=&7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0& data-original=&/7b6bd005a520bf944b8d9_r.jpg&&&br&&br&&br&&br&(慢慢更)&br&&br&——————————&br&&a href=&/hibetterme& class=&internal&&进化论 - 知乎专栏&/a&&br&情商、智商、职业、外貌,生活的全面提升。 &br&多来这里,你整个人都变好了。 &br&【我们是】 两个女博士, 一个非主流前微软设计师, 还有一个辞了麦肯锡的创业狗。 &br&【我们产】 80%干货+20%鸡精
谢邀。总是给人推荐工具类的书,终于可以放一点私货了。我自己喜欢的书可能和我别的书单比起来一点用的都没有,所以如果你期望他们有什么用的话就不用看了。对就是些很没用的书。木心读多少遍都觉得有趣。高中时候出现在我摘抄本上最多的就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的弟弟怎么会这么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