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 字泰伯为什么"掷笔而出"

文化学者傅林辉生平及著作简介
共 641 浏览 20 回帖&&
发帖: 1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文化学者傅林辉生平及著作简介
傅林辉生平简介
傅林辉,原名繁荣,文化学者、古文学者、宋史学家、王安石研究专家、临川文化研究专家、藏书家。1939年8月18日生于江西省临川上顿渡,1957年毕业于江西省立临川师范,同年被划为右派,受狱5年;傅林辉被打成“右派”时,年龄未达到18周岁,被“聪明人”改为1937年出生,被增大两岁,可谓全国最年轻的“右派”分子。
1962年出狱后,求工求教不成,颠沛流离17年。为求生计,自学水利、桥梁、土木工程,流浪中主持了数十座渡槽、闸门、跌水、桥涵的设计与施工,曾参加过大型水电站建设,担负施工责任。先后完成了厂房、办公大楼、电影院、各类大型商场、医院、教学楼、实验楼、体育馆、广播楼等百余座建筑的设计施工任务;
1967年成家,妻子万鲜梅,抚州城外横街人氏,生有三女一男,分别为文琴、文婷、文臣、文星。1979年蒙冤昭雪,右派错案平反,先后就任于抚州市第二建筑公司经理、第一建筑公司经理,主持、参与了修缮圣若瑟大教堂、文昌桥,兴建汤显祖陵园、玉茗园等多项抚州市著名建筑,获”建筑工程师”职称。
1985年调入抚州市委后转向临川文化研究,任编史办副主任、《抚州市志》总撰、社联副主席、《抚州学刊》主编、江西《幸福导报》记者、抚州市社科院顾问、研究员等职,陆续在省内外媒体发表文章数百篇,并撰有《王安石世系传论》、《王安石》、《王安石全传》、《曾布日记校注》、《乡情乡音集》、《世界怪闻录》、《文昌桥史话》七部专著,与文友王冰泉合作出版了《豪雄诗》、与文友吴凤雏合作出版了《宋代笔记概论》两部著作,另有两部七十年代文革期间撰写的纪实游记遗作《蜀道日记》、《两广之旅》待出版。作品多次获抚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优秀论著奖,是抚州社科界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公认为临川文化研究专家。
2008年6月27日凌晨,因患脑溢血抢救无效,病逝于抚州市人民医院,享年69岁。
傅公毕生追求真理,刚正不阿,凛视邪恶;虽身无长物,却藏书万卷,求浩瀚之学问,纳百川之胸襟,穷其生之淡泊。生前挚友《汤显祖传》作者吴凤雏以“为真理敢真言,一生坦荡,堪为人中真君子;建大堂著大传,数度辉煌,可谓业界大丈夫。”概述其一生!
傅林辉作品简介
1、《豪雄诗》,傅林辉著。全书十一万一千字,1993年5月由漓江出版社出版发行。
&&&&全书收录中国有史以来至清末数千年来的古诗一百一十一首,并附有萧凤鸣先生的插图数十幅,书中简介了一百零九位诗人的生平。选注的原则是诗歌内容充满英雄豪迈的气魄,诗人本人也具有英雄豪迈的性格,且每人仅选一首,使此书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诗的作者有的是顺应时势安邦定国的帝王将相,有的是不畏艰险勇赴国难的忠臣义侠,有的是叱咤风云扫荡腐恶的斗争领袖,有的是忧国忧民以笔代剑的仁人志士。适合青年学人阅读,使他们能从中了解中国几千年来诗坛豪雄诗人的脉络,陶冶年轻人的情操,激发青年人的爱国热情,使之奋发向上。
2、《乡情乡音集》,傅林辉著。全书三十四万千字,1998年11月由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此书是作者历年来发表在省内外各种报刊的散文、随笔、特写、札记、史论、杂文等多种文体的集结。
其中《人杰纪事》和《地灵漫笔》是千字文,是为一家报纸专栏写的,记的是上千年来抚州先贤为中国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以及对抚州地理的变迁和对古建筑物的追踪,可以作为中小学的地方补充教材,也可以为地方旅游建设的参考资料。
《读书札记》编目中的《赣东民间传说论薮》是论述抚州各县的民间文学的渊源及其价值,全文一万二千字,原载香港中华文化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民俗民艺论集》,曾获江西省第二届文学理论研讨会论文二等奖。
《史论笔谈》中的《正确理解革命导师列宁对王安石的论述》的观点,曾被辽宁出版社出版的20集电视连续剧《布衣宰相王安石》的作者计红绪先生认同(见该书第434页)。
3、《宋代笔记概论》,傅林辉、吴凤雏合著。此书是《宋代文化研究丛书》之一,全书十六万六千九百字,1999年12月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此书在全国首次将“笔记”提高到文学理论角度进行论述,也是首次将笔记划分为“政史”、“科技”、“文艺”、“小说”、“杂录”等五类,并分章举例论述,并着重阐述了“笔记的产生和发展”、“宋代社会与宋人笔记”、“宋人笔记的审美意义及其影响”。此书可作为大学中文系讲授中国文学史的补充教材。此书曾获抚州市第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并被人民出版社在2004年6月出版的《王安石变法研究史》列为《参考文献》(见535页)。
4、《王安石世系传论》,傅林辉著。此书属学术著作。全书四十一万四千字,2000年5月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此书主要是根据地方史料和部分宋人笔记叙述王安石父系和母系的家族和亲族一百多人的简历,书后附有《王安石五论》,论述了王安石的哲学思想、政治经济思想、人才思想、变法改革并论述了王安石的才能。
该书是傅林辉1986年为在抚州召开的全国性纪念王安石逝世900周年大会而准备的礼物。这部专著的出版经历了十多年,傅林辉说与他一样经历坎坷。在等待出版的漫长过程中,他不断修改完善自己的专著,并三易书名,不断考证。
为完成这本专著,傅林辉几乎是沿着王安石及其父亲的足迹走的,获得了很多第一手资料。此书出版后在中国学术界具有一定影响。
首都师大教授、博导、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著名王安石研究专家漆侠先生的高足李华瑞博士在他的专著《王安石变法研究史》第十八章中是这样评价先生的《王安石世系传论》的:“傅林辉先生1986年开始撰写王安石述略约33万字,直到1999年经多次修改完成《王安石世系传论》40余万字,该书最大的特点是利用《江西临川县展坪竹溪王氏十一修族谱》、《临川县高坪乡大板三公王氏族谱》、《金溪县陈坊月塘王氏四修宗谱》、《抚州市孝桥乡璜溪王氏三修宗谱》、《抚州市长岭九井王氏宗谱》、《金溪县陈坊城湖吴氏宗谱》等地方史料,勾勒了王安石世系家族和亲族100多位人物源流脉系,对于解读王安石的诗文和搞清王安石的社会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李先生文中还简介了作者傅林辉的生平(见该书498页)。
2001年12月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了王天晴先生编著的《临川文化名人研究指要》,全书30万字,《王安石世系传论》被列为重要研究工作书目(见该书第10页)。
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的计红绪先生著的20集电视连续剧《布衣宰相王安石》的第十六集《远征西夏》中,《王安石世系传论》被作为“资料来源”,并注明“有字幕,无旁白”。(见该书第324页)。
新华出版社2002年7月出版了南昌大学哲学系郑晓江教授年著《八千里路云和月》中,《王安石世系传论》被列为“主要参考文献”(见该书第313页)。
《王安石世系传论》曾获抚州市第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5、《王安石全传》,傅林辉著。全书四十五万字,2001年10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发行。
&&&&此书是在研究《王安石世系传论》的基础上,对王安石一生有了一个全方位的了解而著述的姊妹篇。王安石逝世后的九百多年来,中外研究王安石的专家、学者、教授有数百上千,但多是为围绕王安石的变法或其诗文进行研究,有的写成单篇论文;有的写其《评传》;有的考订其《年谱》,看不到王安石的人生轨迹及其变法改革思想成形的原因及成长过程。这次著述的《王安石全传》是以史实为依据,辅以地方史料写出王安石完整的人生。
此书于2001年10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此书发行后在中国学术界有一定影响,被多位文艺小说家作为创作王安石长篇小说的基础参考资料。
被2001年12月江西省高校出版社出版的由王天晴先生编著《临川文化名人研究指要》编入重要书目(见该书第10页)。
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出版的河北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李华瑞教授著的《王安石变法研究史》一书中写道:“2001年是王安石诞辰980年,傅林辉又撰著了此书(指《王安石世系传论》)的姊妹篇:45万字的《王安石全传》,全传分四部分:王安石家世及其幼少时代:仕途历练,感受沧桑人世;熙宁辉煌,十年风云宦海;淡泊元丰,晚年喜忧参半。全面、系统、详尽地描述了王安石的一生轨迹和思想成长过程。对其政治才智、变法革新给以极高的评价,称其为天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甚至可以称他为经学家、文字学家、书法家、画家,是世界上知名的伟人……”(见该书第498页)。
《王安石全传》曾获抚州市第二次社会科学一等奖.6、《世界怪闻录》,傅林辉编。此书是剪报辑撰,二十九万字。原由江西通俗文学杂志《娟花》连载,三十二万字,后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发行。
&&&&书中所记的都是发生在大千世界的真实事物,它不仅可以引起广大读者的兴趣,而且适应面广,这增强可读性,本书采取了笔记体的写法,方便阅读,使读者能从此收获得乐趣,开阔视野,产生不同的探奇心理,也将给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启迪。发生和发现在书中的现象和事物都是真实的,但又是非常的,其发生的原因很值得探索,若能找到圆满的答案,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将会是十分有益的。该书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印量7000册。
7、《王安石》,傅林辉著。《临川文化名人丛书》之一,全书11万字,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于2004年12月出版发行。
此书是《临川文化名人丛书》之一,是一本通俗读物,适合普通读者阅读,全书11万字,分六章平铺直叙:王安石的家世;王安石的成长及其在仕途中的历练;无事不统,壮心可酬,改革浪潮滚滚;解决内忧,也是排除外患,王安石未忘强兵;兵强马壮,主动出击,收复失地,王安石部署对外战争;自知之明,两度辞相,恬退金陵,晚年尽力而为。
此书用白描手法介绍了王安石的一生,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于2004年12月出版发行。
8、《&曾公遗录三卷&标点校注》,此书另名为《曾布日记》校注,傅林辉注。全书二十二万六千字。由2007年4月出版发行。
&&&&曾布,南丰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之弟,王安石变法时得力的助手,在北宋时徽宗朝任正宰相。此书是曾布任枢密使(主管全国军事的执政大臣,相当于副宰相)时所写的日记,所记的都是朝中的政事,日日作记,史实比《宋史》更为可靠,原书存北京“京师图书馆”,竖排木刻本,无标点,不分段,一般读者阅读艰难,因为是孤本,至今无标点铅印本,但史料价值极大。
9、《文昌桥史话》,傅林辉著。全书共计十六万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发行。
此书初写于1982年,是地方文化史料,全书共计16万字,是傅林辉逝世后,由原抚州市直机关工委书记周信昌联系其家属为其出版的。该书叙述了文昌桥八百多年的变迁,详述了抚河源流及文昌桥名的缘由。傅林辉担任过抚州市志总撰,并于1984年、2001年两度参与维修文昌古桥,并聘为技术顾问。对文昌桥无论从史料和工程技术都甚了解。
该书保留了南宋时理学大师吕祖谦写的《抚州新作浮桥记》,书中还详述了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曾两次参加和亲自指挥文昌桥的修复工作。
一座文昌桥蕴含着临川的千年文化,它可以向人们述说临川上千年来的人杰地灵。一座文昌桥保持了八百多年的文字记录,这是中国桥梁史中所罕见的。赵州桥有千年的历史,但只留下了半块桥碑,这还是考古学家的发现。在漫长的修桥、建桥过程中抚州人民创造了“水修法”、“干修法”、“偷修法”,为现代的长江大桥的“沉井法”施工提供了借鉴,书中附有古代文昌桥的施工图和竣工图,可以看到文昌桥的原貌。该数十幅插图,由原抚州市群艺馆李丛手绘插图。
10、《蜀道日记》,傅林辉著。这是一本日记体的纪实文学,全书12万字,并附有作者在长江三峡沿途风景速写画十九幅,因建三峡水电站,这些风景点已被淹没。待出版。
&&&&七十年代初,作者在一座水电站担任技术总施工,电站派四名工程技术人员前往四川彭县红卫电站学习,来回旅程数千里,沿途目睹文化革命中的中国,满目疮痍,处处物资贫乏,经济萧条,社会动乱,百姓迷茫。旅途中,在车上要背诵《语录》,在轮船上所有旅客要在舱内办&学习班&,不能观赏长江两岸风光。所经大小城市,可以看到大字报铺天盖地,各地领导干部遭难,人人惊心,个个自危,&阶级斗争&的狂热席卷大地,武斗比比皆是,&四人帮&的魔影无处不在,使人触目惊心,作者将沿途的所见所闻真实地记录下来,可以作为历史的借鉴,了解&文革&的灾难,才能知道改革开放的可贵。
09:45:19 被【 】修改
boboHtml = '';
html += boboH
NTES(".bobo-list").attr("innerHTML", function() {
return this.innerHTML +
}, "utf-8");
发帖: 1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童心从军先生撰写的三十四篇傅林辉先生回忆录:奇人奇才傅林辉 链接:.cn/s/blog_7fbd9c0501017qra.html
发帖: 1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傅林辉官方博客:.cn/88fulinhui 傅林辉官方博客乃傅公后人四子文星为缅怀父亲而建,主要摘录傅林辉著作和关联信息。是目前检索傅林辉先生最全信息的窗口。
发帖: 1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傅林辉集稿 /p/ 百度宋朝吧摘录了傅林辉先生很多关联信息。
发帖: 1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发帖: 1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作者:抚州市
原载:&才乡名人
发帖: 1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风范长存&&光耀临川——周信昌之追思傅林辉&
●原抚州原抚州市、原、八股文研究专家、临川文化专家,与王冰泉合编,2006年版《临川才子八股文选》作者、与合著版《江西名山灵谷峰》作者——在傅林辉逝世后,为其联系出版、附录组稿和全书编校了《文昌桥史话》,并为书题跋。
风范长存&光耀临川
日零时30分,傅林辉老先生不幸仙逝。噩耗传来,一阵眩晕,心中的哀伤无以言表……更因身在外地,不能亲临吊唁,成为心底永远的愧疚!
初识先生,是在七年前的夏日。时任抚州市社联主席、抚州市社科院院长,到任不久,在临川区社联主席危仁川通知的陪同下,走访当地名儒,慕名造访了傅老先生的“补读斋”。令人难忘的是,先生的书房是那么的狭小,来客只能局促在树丛中栖身;令人吃惊的是,先生的仓鼠精打十万余册,汗牛充栋,堪称“大家”,这在当代民间也是屈指可数的;更令人崇敬的是,在如此简陋的书斋中,居然孕育了《王安石全传》《宋代笔记概论》《文昌桥史话》《曾布日记》(校注)等十数部传世之作。
再识先生,是在随后的交往中。因工作关系,常去请教,志趣相投,联系日多,交谈日深,遂成“忘年”。我对先生的坎坷经历、敬业精神、渊博学识、高尚品德有了更深切的感受。先生经历特殊,十七岁时被打成“右派”,入狱五年,其后又颠沛流离,历尽坎坷,蛋挞穷且益坚,不堕其志,砺就了其坚毅的性格;先生追求事业,执著不移,孜孜以求,无论是理工还是文史,他都持之以恒,全力以赴,一丝不苟,追求至善;先生博学多才,知识渊博,文理兼通,经史子籍,无一不涉。他的建筑设计,至今仍是精品;他的研究成果,早已传播海外,胸襟开阔,热心助人,有求必应,提携后学,诲人不倦。他的“竹边书庐”,宾客如云,学者常顾。
追思先生,是在永远的怀念中。先生是一位长者,宽厚仁慈,尊古尚贤,关爱后辈,可亲可敬,热爱家乡,感情织真老先生是一位学者,学而不厌,笔耕不缀,嗜书如痴,手不释卷,上下求索,成果丰硕;先生是一位智者,去政从文,甘居清贫,淡泊名利,潜心学问,寄情书斋;先生是一位勇者,秉性耿直,胸怀坦荡,“我行我素、不卑不亢”,坚持真理,部位世妄;先生是一位贤者,上善若水,大爱无声。
先生的一生,就是一座丰碑。披荆斩棘,开拓抚州社科新领域;默默耕耘,守望临川文化这方净土;呕心沥血,校注古籍,欲为北宋宰相曾布沉冤雪耻;“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先生已逝,思念无穷。呜呼!
奎星殒落,学界齐哀,
风范长存,光耀临川!
&&&&&&&&&&&&&&&&&&&&&&&&&&&&&&&&&&&&&&&&&日于北京紫竹院
发帖: 1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闻毅先生1991年专访傅林辉发表的“临川一卒”
作者:闻毅(原名:范文义)天津《长寿》杂志副主编
原文刊登在日《常州日报》之“天生我材必有用”
转载于1994年1月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太行情?烟霞梦》316-322页
该文是闻毅先生从上海千里迢迢到抚州采访傅林辉的人物专访报道
瘦削的身段,清癯的面孔,一副深度眼镜映衬着花发,中间是一道道清晰的纹路,看样子至少有60岁吧。听说我远涉数千里来看他,灼灼有神的眼睛射出热情的光芒。简单的问候之后,便是与治学有关的谈话,彼此皆无城府,一见如故,这便是我们在抚州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的第一次晤会。
时值暮春,本应清爽凉快的,那一天却是意外的热,高达30度,加之我从上海一夜多火车至南昌后没有停留便奔长途汽车站转乘至此,原想见他一面,略谈一下便回旅社休息的,但是却改变了主意,因为听了他的一番谈吐之后,步入由他本人设计建造的宿舍楼,步入他的家庭。这才发现她的实际年龄要比外貌年轻,他的心理更是充满青春活力。
他今年才53岁。
这是一个奇特的人,一个被新中国的政治漩涡卷进去的童子军。谁听说在1957年那场政治风云中荣膺“右派”之冠的还有不过十几岁的学生?他就是!在为数众多的“右派队伍”中,这个岁数恐怕是创纪录的。因笔者没有全面资料,不敢妄断他是这方面的前几名。那时,他正在省立师范求学,由于自幼聪颖,在师范很快便出类拔萃,成为众人瞩目的尖子。他虽然攻的是文,但数理化也几乎全优,深受各科老师赏识。毕业前一年,他在北京的《文艺学习》(后改为《人民文学》)上发表了一篇小说,更使老师们瞠目。但是,好的命运并没有等待着他。第二年,在那场众所周知的大辩论中,身为学生会主席的他自然也不甘落后,不甘寂寞,慷慨陈辞,锋芒毕露,提出一些尖锐的意见。于是,他便成了江西有名的“右派”,不仅是一般的右派,而且是该校右派头子,由此一毕业便身陷囹圄,一住5载。江西日报还专门对他进行批判。又是接二连三的“流亡”,是长达20余年的坎坷生涯,请看他的履历:
1963年-1964年在抚州公路总段工程队做木工、钢筋工等;
1964年底-1965年上半年在崇仁永新机械厂工地当施工员;
1965年-1966年雇在抚北浮桥担任教学徒工作;
1966年-1968年在南丰水电局、宣惠渠管理局、金陵渠管理局,主要搞钢丝网水泥薄壳渡槽的设计施工,自己也直接参加操作;
1968年-1980年2月在临川县湖南建筑公司担任技术员,并全面指挥各工地施工(该工程营有七百多人);
1980年2月转为国家干部,调市第二建筑公司工作,不到一年,使该公司扭亏为盈;
1983年又调入市政府筹建玉茗园。
20年中,他始终在生产第一线奔波忙碌,大大小小的工地晃荡着他的身影,风尘岁月消逝了他的年华,加速了他外貌的衰老,但也磨练了他的意志,锻炼了他的才干。那一道道的抬头纹蕴含了几多辛酸,又蕴含了几多睿智?
这是一个奇特的人,是不甘心向命运屈服的倔头。我耳闻目睹过不少当年的“右派”,他,&中绝大多数在“戴帽”期间老老实实地干活,接受改造,但无大的作为,有所作为的是在改正以后。但他却不,也许是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支撑了他的躯体,支撑了他的精神,在颠簸不平的生涯中,他异乎寻常地创造了一系列异乎寻常的奇迹,竟成为硕果累累的幸运儿:
由他设计而建造的项目在抚州、在江西其他地方如吉安、南丰、宜黄、广昌、崇仁、金溪、乐安等达上百个,其中有几十余座渡槽,解决了50余万亩土地的灌溉问题;有用以文化事业的剧院、影剧院、体育练习馆、广播站;有教育战线的学校、实验楼、科研楼;有工厂厂房、车间、办公楼;有商店、宿舍,有水电站、水库;有文化古迹汤显祖墓、高达30米的天主教堂……这些项目中,有的他不但是设计者,而且是领导施工者,不知付出多少心血与汗水?
这些成就对于一个正常的工程技术人员也就够引以为自豪的了,何况他是一个原来学文科的师专生?何况他正戴着那样的桂冠,戴着无形的锁链?何况他仅仅是个“临时工”?这期间所包孕的内涵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必须付出超过正常人数倍、数十倍的经历和智慧。否则,他就无法获得应得的尊严。
对此,他是这样向我讲述的:
“从17岁到39岁,是人生对我进行艰苦考验的时期。二十多年的艰苦奋斗,使我真正懂得了人生的艰难。我做过苦力,学过木工、石工、钢筋工、电焊工,努力寻求谋生的本领,在掌握了一定的工种技术后,我决心向更深的领域进军。既然暂时不能学文,我就向自然科学攻关。于是我开始了大学课程的自修。不管当时多么困难,每天干活多么劳累,我坚持日做夜读,由于在校时基础课程学得较扎实,由于老同学和同情我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帮助,我很快学习、掌握了科研微积分、桥梁、水利建筑、结构等大学理工科的基本知识,取得了科研成果,1967年,在一项大型水利工程施工中,我和一位工程技术人员合写了一本近十万字的关于钢丝网水泥薄壳渡槽的资料,由江西省水电厅印发到全省各地、市、县水电部门,并交流于全国各水电厅。由此,他与1968年被聘请到临川县湖南公社基建营担任技术员,从事设计、施工和企业管理,进入经济基础中的‘上层建筑’,历时12年,月薪一直为建工七级(89.25元),而且年年评为先进,是基建营的核心领导小组成员之一,直到被摘帽、改正。”
讲到此,他是颇引以为荣的,也是完全应该引以为荣的。没有任何“后台”,没有任何其他优越条件,全凭一颗赤诚的心,全凭一股自强不息的钻劲,一个戴着“枷锁”的人,却带起了数百名建设者队伍,完成描绘祖国山河的一项又一项工程,任何人设身处地想一想,难道不应该感到荣耀吗?
摘帽后,当他调任市第二建筑公司负责人时他更是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干,痛快淋漓地打了一个翻身仗,使这个公司很快蜚声遐迩。他所住的宿舍楼也是他这段时间的产物。这个宿舍楼虽然外表上不见有什么特殊,但各室的通风、采光、空间利用却还是颇为实惠的。也许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缘故吧,恰恰是在他要大展身手的时候,他又有了新的调动,有人对他提出种种非议,有人硬要把他的工资减到40多元,以至难于维持七口之家的生活;有人说他没有大专文凭,只是“打野鸡”(自学),而不愿给评定相应的职称;有人则要让他从现在的宿舍搬走;有人说他个性太强,有权势欲……种种微词,般般雨雾,引起一连串调查。幸而,他的成绩在那里摆着,支持公平者大有人在,调查结果对他的工作态度、负责精神、组织能力、技术水平,均有实在的评价。这事已成历史,在此不想赘述,只想引一段评语,发一点感叹:
“他工作认真负责,踏实肯干,分给他的任务起早摸黑地做,总是打夜班,在这里硬有80%的时间打夜班,从未领过夜班费。我们建筑公司(原来叫建筑营)有七百多人,就是他一个技术员,画图设计、预决算,处理技术问题,都是他的事。他就是个性强,说话生硬,不管人家接受得了还是接受不了。”这是原湖南建筑公司某负责人的话。
他在湖南建筑公司完成那么多项目,他调市第二建筑公司短短一两年内扭亏为盈,盈利到近百万,如此轰轰烈烈的局面能打得开,撑得住,没有相当强的组织能力、业务水平,没有一种忘我发奋的精神,能办的到吗?
在这种情况下,要治理一个单位,有其是一个不景气的单位,没有一定的个性,没有一定的杀伐果断,能成吗?“个性强”有人认为是缺点,但未尝不是优点,这种个性,不正是体现了对党的事业,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心急如焚,高度负责精神吗?如果办什么事都求稳,都慢条斯理,大概什么事也办不成。认准了方向,就拼命去做,义无反顾,彻底做好,不管别人如何说三道四,到时候拿成绩来见,我们的社会不正是需要千千万万个这样个性强的人吗?
这是一个奇特的人,一个既能冲锋弄潮、又能恬淡自处、孜孜治学的的开掘者。由于一次偶然的原因,一位市领导从他的一份报告中发现了他的文史方面的素养和才华,又把他调到了社联(即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工作。搞文史,这是他的初衷,他所钟爱的殿堂。仅仅因为形势所迫,未来谋生,也为了燃烧自己,他在自然科学阵地上干了二十多年。如今要放下了,他既心疼又兴奋。他很快就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抚州历来是人文芸萃之地,仅宋代就出现过晏殊父子、曾巩、王安石等名人,明代的大戏剧家汤显祖也是这里的骄傲。安下心来,钻进去,向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向我们的子孙后代详尽地客观地介绍评价这些历史名人以弘扬民族文化,有着做不完的事。他全身心都扑了进去。
1986年,为了纪念王安石逝世900周年(王安石生于1021年,卒于1086年),他身伴孤灯,夜夜苦熬,短短四个多月,就捧出了33万多字的《王安石述略》,书中史料详实、逻辑严密,仅引用书籍即148种,其中正史35部、野史、笔记类47部、工具书50多部。此书现在正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我看了他手头仅有的一本样本,确实凿凿有据。节选于其中《王安石简传》一文发表于《抚州社会科学》刊物后,受到了有关专家的注意和好评。认为此传“简而不单,史料详富”;“言约事半、考证精确”;“结构浑成,文如流水”。特别是“对王安石五回临川的考证,王安石与曾巩关系的考证,王安石父亲与母亲之脉系渊源的考证等,都第一次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有重要的史学价值。
现在,他不独钟情于王安石的研究,还在对其他人,其他事件,其他值得思考的问题,进行探索。如今已写出了近百万字的书稿,有的已联系出版,有是正“待字闺中”。
这是一个奇特的人,一个嗜书如命的“呆子”。他的居室共有4间,夫妻与四个孩子,除了简陋的家具和必须品以外,没有任何现代化的气息,最显眼的,占据两间屋子大多地方的就是书。11个书架挤满了空间、墙壁’床头、木箱、藤箧、椅子上,到处都是书,其中二十五史及各种经史子集、天文地理、文学艺术、工程技术……林林总总,有上万册。这些年来,买书、藏书的他最大的癖好。三天不进书店,心里便空落落的。有时为了逛书店,竟忘了“夫人”交给的“菜篮子”使命,将“菜篮子”提回,闹出一些笑话。他自己不吸烟、不嗜酒、不讲穿戴,一身“穷酸气”,但买书格外舍得花钱,就拿现在的藏书来讲,上万册的书没有数万元的开支的不会买回的,他毫不后悔。由此逛抚州书市,看到一套临川的《太平寰宇记》,一些书迷虽流连不舍,但一看价钱均觉囊中羞涩,他却毫不犹豫飞回到家中叫人将此书搬走,并专门为此书打了口箱子刻名与上。这次开支一下子就是250元。
世上有买书、藏书嗜好的人不少,但有的是为了摆样子,附庸风雅;有的是为了消遣;有的是为了留给后代。他却是为了自己看书、吃书、用书,是为了干事业,为了做学问。我翻阅了几本书,只见其中都夹着纸条。他为了建筑,就买书3000多册,这3000多册书经过他的咀嚼、消化,变成了上百万字的学习笔记和工作笔记,又变成了一座座桥梁、一幢幢大楼……他写《王安石述略》所引用148部书籍全部是自己的藏书,可见他的用心之深!谈到此,他的妻子风趣地说:“他这辈子就知道书、书,见了书就把我和孩子们忘了。下一辈子让他和书结婚吧!这一辈子我算上当了。”
是啊,不断地夸大书的海洋,不断地在书海里徜徉,这不就是一介书生的天大乐趣么?寄情于书海,不也是一种福分,一种享受?他说他家里没有什么财产,我说,不,这上万册藏书,就是一座金银宝库,无价的金银宝库……
谈及生活,谈及希望,谈及未来。如今的他已不愿多提过去的事;包括他的成绩,他受的委屈,包括有人对他的非议。我认为,他的心是坦荡的、无暇的。据说,有人想推荐他进入政界,他考虑到了自身的弱点,不愿去涉足,他只是想埋头干事,当然,以前是物质的建筑,如今是文字的建筑。
这就是他,江西抚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负责人傅林辉同志。
知遇他是不是“奇人”,他在最近给笔者的信中是这样讲的:
“我一生坎坷,一言难尽。从十七岁起开始经风雨见世面,总算是活下来了。朋友中吧我称之为‘奇人’、‘怪杰’,其实,不奇也不怪,是特殊的时势造就的,人都有谋求生存的本能,但方法却有君子之法和小人之技之分,有智者之路和愚人之途之别,各有选择而已。”
说得多么在理,多么厚重,多么质朴!
临川的山川地理总是钟情于自己的儿女,不同的时代孕育不同的人杰,我真嫉妒!
干脆,我们就叫他“临川一卒”吧。
(注:到本书出版时,本文主人公已退休下海,在建筑领域大干起来。)
&&&&&&&&&&&&&&&&&&&&&&&&&&&&&&&&&&&&&&&&&&&&&&&&&&&&&&&&&&&&&&&&&&&&(1991.6)
作者:闻毅先生简介
&&&&闻毅,范文义之笔名。日生于河北省平山县,1964年由本县古月中学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天津警备区、天津市委机关,天津科技出版社工作,曾任天津科技出版社社长和总编办副主任、《长寿》杂志编辑、副主编等职。工作同时,一直勤奋写作,发表各类文章上百万字。
&&&&正式出版的作品有:
&&&&纯文学专著
&&&&《太行情?烟霞梦》(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1月版)
&&&&长篇科幻小说:
&&&&《银河梦》(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版)
&&&&科普著作:
&&&&《夫妻生活小顾问》(与妻合作,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9版)
&&&&《人人都可活百岁》(天津古籍出版社版)
&&&&《长寿知识大全》、《中国长寿大典》(倡导、参编)
&&&&《长寿健身功》(选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9版)
&&&&《报春花开第一枝》(山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最近又作为副主编与责编具体运作、出版了《贺寿养生纪念金册》一书。人生格言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发帖: 1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吴文鼎先生题写七律:挽傅林辉
●、;《》、《》、作者;——在傅林辉遗作,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版的《文昌桥史话》代序:“浩荡春”的底蕴——《文昌桥史话》小叙,并题写七律一首:
&&&&&七律&挽傅林辉
&&&&&&&&&&&&&&&&吴文鼎
驾鹤人归哀所闻,追思往昔望亭云。
不卑不亢马惊厩,补读补言鸿背曛。
虽有飘零仍有志,幸成知遇又成群。
三樽醴酒招魂日,抚水长流永忆君。
发帖: 1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傅林辉后人发表在《抚河》杂志之:父亲
发帖: 1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父亲傅林辉病逝过程回忆录——傅林辉后人缅怀小文
&&&&&&&&&&&&&&&&
傅林辉追悼会悼词
作者:傅林辉四子文星
&&&&今天是我的父亲傅林辉殡葬之日,首先,作为我父亲唯一的儿子,请允许我代表我的家属向今天所有参加追悼会的各位领导、亲友和所有佳宾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的父亲傅林辉先生,一直是我们整个家族的标榜,他一生正直刚烈、坦坦荡荡,为求真理,他即不随波逐流、更不委曲求全,从少年求学展现出文学天赋到成为右派的五年牢狱之灾,再到长达数年的流浪生活,他从未向残酷的现实生活低头,也正是他这种不屈不饶、不卑不亢的性格,造就了我父亲不平凡的人生,也给我父亲的四个子女一生宝贵的性格遗产。
父亲平反后的任职的多个岗位上都有过建树,但最值得让后人缅怀的是父亲一生遗留下来的近10本著作:而且这近十本著作中有一大半是当今文坛最为枯燥的学术著作,应该说,这是我父亲遗留给历史的宝贵精神财富。我父亲到晚年几乎是在和时间赛跑、所有熟悉我父亲的领导亲友都应该知道,父亲的书房名曰“补读斋”,就是要补回年轻时失去的时间。可惜父亲最终还是没有竞争过时间,就在他最后第十本著作《文昌桥史话》快要完稿的日子,他却遗憾的离开了人世。
人,一生有可为,有可不为,可以追求眼前的小为,但如果不能坚持、不懂取舍,就肯定难有大为。作为一个耐得住寂寞、抵挡得住诱惑的文人,父亲无疑是值得尊重的,最少在我们家族的所有亲人都认为,父亲是个有为之人。他的小为就是他令人尊重的人品,他善良真诚的心、他正直的性格;他的大为就是遗留给了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这就是我父亲,一个伟大的父亲,他的精神将会永远的铭刻在一些真正把他记在心理的人,正如今天所有到会的领导、佳宾和亲友,今天你们的到来,你们内心的祝福,相信父亲在天之灵应该感受得到。
让我们再一次为每一个善良的有追求的正直的有才华的人祈祷吧!愿我的父亲在天堂里安息!
谢谢,再次谢谢诸位!
发帖: 1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傅林辉著作《乡情乡音集》之节选“序”
原文刊载在傅林辉著,天马图书出版社1998年11月版《乡情乡音集》P001-004页
《乡情乡音集》,傅林辉著。全书三十四万千字,1998年11月由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发行。此书是作者历年来发表在省内外各种报刊的散文、随笔、特写、札记、史论、杂文等多种文体的集结。
其中《人杰纪事》和《地灵漫笔》是千字文,是为一家报纸专栏写的,记的是上千年来抚州先贤为中国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以及对抚州地理的变迁和对古建筑物的追踪,可以作为中小学的地方补充教材,也可以为地方旅游建设的参考资料。
《读书札记》编目中的《赣东民间传说论薮》是论述抚州各县的民间文学的渊源及其价值,全文一万二千字,原载香港中华文化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民俗民艺论集》,曾获江西省第二届文学理论研讨会论文二等奖。
《史论笔谈》中的《正确理解革命导师列宁对王安石的论述》的观点,曾被辽宁出版社出版的20集电视连续剧《布衣宰相王安石》的作者计红绪先生认同(见该书第434页)。
本序言原文刊登在《乡情乡音集》P1-P4页
&&&&&&&&&&&&&&&&&&&&&&&&&&&&&自序
这本集子中剪辑的我的零星作品,我写的是故乡人,记的是故乡事。我的家乡被历史誉为“人杰地灵”。十数年来,自从我再次扶起了笔,我就不断地写故乡的人杰、故乡的地灵。我只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我的故乡,和故乡这块土地以及了解更多的故乡人。
我们的中华民族是伟大的,而我个人渺小得不能再渺小。
我小时也有过自己的“伟大”。我羡慕过许多历史的现代的中外伟人,也幻想过为振兴我们的中华民族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求学时代我确曾为此而努力过,虽然那时我的家境是贫寒的,但我的心灵却是热烈的、富有的。中学时代我想过当专家,当艺术家。有的老师也确实认为我“确是这块料”。后来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我报考入了全公费的师范。当时的师范有点儿“重文轻理”,一种“冒尖”的意识把我推进了文科的书堆,广泛地涉猎了那些古今中外名著。可以说,到手必读,若按古代卷次做篇幅计算,毕业前我读的文学、哲学作品可能早已“破万卷”了。
书海遨游,没有辜负苦心人,我的学业得到了一定的收获,有的老师把我称作“神童”,又一次语文老师把我的作文当做范文拿到各个班去朗读。读着,读着,竟流下了眼泪。毕业前一年,我十六岁,我初学写的一篇小说在一家国家级文学刊物上发表了(五十年代,确实有不少刊物注意了对青少年一代的培养),轰动了全校师生。自此,我的理想由想当专家而幻想当一个作家。那是,我心目中最崇拜的是巴金。我几乎阅读了凡是能找到的他的所有著作,不管是他的长篇、中篇、短篇小说或散文、随笔。他的笔下充满了对人类的爱,写出了人间的真情。他在呼吁不要人压迫人,应该人爱人。
然而,我在人间获得的爱确实太少了,而风雨对于我的人生又袭击得太早了。一毕业就遇上了历史上难忘的一九五七年。那时,我还是一支刚获得浇灌的嫩苗啊!但风雨毕竟是无情的,他呼啸着又吹又打。也许我的过早“冒尖”,“反右领导小组”竟不惜开动了省报对我们几个还是孩子的学生进行了“批判”,送给了我们不少“莫须有”的罪名,还加封我为“右派集团头目”。那篇“批判文章”,简直像一篇科幻小说,作者不惜笔墨地对人物进行了“塑造”,读了真使人啼笑皆非。从此,我对“作家”却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原来“作家”群中,一种是由文人组成,一种是由文痞组成。中国的汉字多么的灵活啊!它会随着不同灵魂的“作家”而产生不同的“功能”。文痞的笔旺旺是血染的屠刀,不知扼杀过多少正义和善良,染污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应该承认历史并非全是公正的,有些屠夫也能修成“正果”,我们不是看到过一些身上人血未干的屠夫变成了“衣冠大人”么?但历史也是耐心的,他会静观人生的变化,有些曾经把屠刀挥向正义的人,因为投机的本性难移,最终获得的是贪官的臭名,有点也弄得自己夫离女散,流过没有人同情的眼泪,留下了喝不完的后悔药。但是,眼泪又如何能洗净良心上的污垢呢?历史也含笑地看到了一些在二十二年苦难中活过来的受难者,在三中全会以后用自己残存的余热而焕发了自己的光辉,给了世人庆幸的认识。
在那漫长的二十二年中,天空布满了乌云,数十万个满腔爱国热忱的蒙冤人,在苦难中挣扎,人人都是谨小慎微地活着,都希望自己能变成一个聋哑人。他们还株连着数百万、上千万的亲朋好友,使他们在各个领域中得不到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他们的“前途”也跟着萎缩了。自此,真话在这古老而文明的土地上消失了。连省报、国报刊登亩产几十万斤粮的“奇迹”也没有一个农业科学家敢站出来论证其可能性。在大肆砍伐森林“炼铁”,破坏了生态平衡,也没有一个人类科学家敢站出来提醒一下。我当然更不敢幻想当“作家”了,我只能老老实实在风雨中求生存。我下决心离开知识的群体,跟着各种匠人去学手艺。所幸的是我毕竟是一个读过书的人,学手艺比一般人要快得多,很快就取得了谋生的本领。我在我已积累的知识中暗暗筛选,认定自然科学中会有一片绿洲。这样,我终于在“数理化”中找到了一处避风港。日积月累,我学会了桥梁、水利、房屋等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我觉得在数字上是难于安装上“莫须有”的罪名的。机遇是幸运的,我居然藉此摆脱了匠人的辛劳,而且还以此帮助我安全地过渡到三中全会以后的的平反。
落实政策后,我调到建筑单位仍然混迹了好几年,后来遇到一位市委书记从我的辞职报告中,发现我有一定的文字功底,于是把我从一个国营建筑公司的经理位置上调到市委,任编史办副主任,负责《市志》的组织和总撰工作,这就迫使我不得不再度爬格子了,而且也不得不去广泛涉猎地方史料。
临川历来被称为人杰地灵之乡,代代人才辈出。工作之余,我将在史海中遨游的拾得,撰写了一些短稿,投寄给省内外各种报刊,同时,我还受聘于一家省级报社担任记者好几年,这就使我不得不将写作当成一件任务。十数年来,我除了完成几部专著的写作,陆陆续续发表的零星稿件也有数百篇。其中有不少短小的“千字文”,那多是有意给一家报纸专栏写的,我用的是临时取的笔名。在这些短文里,我写了故乡的乡贤的情操,也写了故乡土地上的史迹,也写了我应该说的话。显然,每一篇“千字文”都饱含着对乡贤的怀念,饱含着对家乡土地上史迹的眷恋,我想到我们这一代人,有的已经在苦难中死去,有的已接近寿命的终点。幸存下来经受过一九五七年风雨洗礼的人,即使当时是翩翩少年,现在也可称之为老翁了,应该是生命倒计时的时候了。因此,我将一些报刊上发表的短文剪下来,筛选辑成这本集子,题名《乡情乡音集》,也算是我在地球上留下的几缕脚印吧。从这些脚印中大概也可以看到我自己的一点影子。我自知我的经历分割得太零碎了,是写不出什么“惊天动地”之作的,我不能不为自己一生一事无成而感到感叹。辑此出版,仅仅是为了聊慰此生而已。
&&&&&&&&&&&&&&&&&&&&&&&&&&&&&&&&&&&&&&&&&&&&&&&&&&&&&&&&&&&&&&&&&&&&&&&傅林辉写于1998年仲夏
发帖: 1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傅林辉《作品剪辑》第二辑:写在前面
原文刊行在傅林辉著,天马图书出版社1998年11月版《乡情乡音集》之“实话实说”
自从一九五七年那次风暴以后,在漫长的二十多年中,我从来也不曾想过会再次回到舞文弄墨的文字游戏中去,总觉得在中国那是一个雷区,一不小心踩响它就要被炸得粉身碎骨。
出狱后,起初我以卖苦力为生,在工地替人挑石灰桶、挑砖块、抬石头;穷困的时候还在冰天雪地里下河捞砂,捞鹅卵石;以后跟人学掮木工做木桥,一天到晚木头,抡大斧剁平梁、钉马丁、转麻花钻安装螺栓;以后又学石匠,又是一天到晚抬大片石、用水泥砂浆砌桥墩、砌挡土墙,拿着灰匙勾石缝;以后还进到深山挥竹把软锤击钢钎打炮眼,装炸药开山放炮。以后又学钢筋工,还是一天到晚舞动八磅大锤断铁,推扳手弯钢筋,拿扎勾绑轧钢筋、拿焊钳焊接钢筋那时,我必须这样去谋生,因为我头上戴着两顶“铁帽子”,凡是国家单位都不敢要我,因此,我必须努力锻炼自己的体力,虚心地学着各种技能。一切操作都是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的。我心里对那些师傅们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懂得的东西真多啊。
1998年11月由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偶然一个雨天,大家都不能出工,师傅把我叫到工棚里,拿出一叠纸要我教他认上面的“洋文”,原来那是一本图纸,上面画的好像是我们正在做的工程,当时我是这样猜想。因为师傅平日带着我们操作时从来不带图纸。为了证实图纸和我们所做的工程有关系,我对师傅说:“让我带回去用中文给你注解在图纸上,这样,你就能很快地学到。”这当然是带了一点欺骗性,不这样说,师傅不会让我将图纸带走。师傅同意了。回到我住宿的工棚,我伏在床上用最快的动作草草将图纸描下来,同时在师傅的图纸上注了中文译音(这是我许下的诺言)。
工地上中午还是有午休的,我便利用这个空挡时间冒着烈日偷偷跑到工地上去对照实物构件,从中使我悟出了师傅的学问原来都在图纸上。从此,我便起了摆脱笨重体力劳动的念头,有空我便钻进新华书店购买各种工程书,企图寻找图纸中的奥秘。
后来我遇着中学时代的好友邹靖和李兴水同学,他们对我的友好始终如一。在那“阶级斗争”的环境里,许多亲朋好友连和我说几句话都觉得胆战心惊,人人都在扮演“站稳阶级立场”的角色。然而,真正的友谊还是能冲破“阶级立场”的束缚的。人嘛,总还是有人会保持一点人性的。即使当时杀气腾腾叫嚷“阶级斗争一抓就灵”,也难于泯灭作为人类共性的人性。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即是人是有感情的动物。
邹靖和李兴水两同学都极力想帮助我摆脱困境,毫不避嫌地和我保持正常的交往。邹靖是交大毕业的高材生,在校是学水利的,他得知我想学工程,便将他的大学课本和课堂笔记交给我。我遇到困难他就帮我计算,我便将他的算稿当作练习例题,反复演算。他还将仪器借给我,让我学着制图。李兴水是学机械的,但他的一个姐夫是学土木工程的。他带我到南昌取回了他姐夫在大学里的课本和部分作业本,使我从此有了系统的学习学习的方向。于是,我便利用晚上,或雨天不能出工时,或失业在家时研读、练习制图,这样使我获得了工程方面的基本知识,也获得了精神慰藉,往往还能使自己忘却失业的彷徨。
因为我有了各种工匠的基本技能,在经过几年日作夜读,使我能应付各种工作了,桥梁、水利、房屋我都能应付自如。1967年,我受聘在一个社办的工程营担任技术员,而且进入领导班子。该营有七百多号人,各种工种都有。从此,我便成了师傅们的师傅了,我在那里工作了十二年。因为做的工程多,铺的场面大,确实也使我小有名气,再也不愁失业了,我以为这将是我的终生职业。我也忘记了舞文弄墨的爱好,直到1979年平反。
平反后我先后调在两个建筑单位当头头,既管行政,也负责生产,和文字工作丝毫不搭架。1985年我意外地被调入市委,从事的恰恰是文字工作,反而和建筑工程不搭架了。历史竟是这样像一个顽童,有时也会捉弄人,使我那熄灭了将近三十年的死灰居然要复燃了,但迟到得太晚了,我不得不重温旧课。
此时,社会开始安定下来,“阶级斗争”终于被摒弃了。人为的人压迫人的环境也开始宽松了,我看到一些过去因摇笔杆子倒下的人又扶起了笔,这也就驱除了我的恐惧心理。虽然恶习未改的戴帽子、抓辫子、打棍子的左先生还有,但成不了气候,他们发国难财捞官当的机遇没有了,找不到发挥的市场。
我也就试着向省内外投寄一些稿件,居然绝大多数都被一些报刊采用了。起初我没有在意,以为是巧合了编辑的思路,后来逐渐多了,觉得还有点意思,便将所寄给我的样报、样刊保留下来。虽然,当初我被打倒的时候还是一个刚解下红领巾不久的小青年,但岁月是无情的,没有谁有能力偿还我的青春,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挡皱纹爬上我的前额。现在我已是年近花甲的小老头了,剩下的岁月无多。
所幸的是我已退下岗位,时间都属于我的了。可以坐下来写点学术著作。有的文友大概认为我有一股痴气,眼看出版学术著作难却逆风而上。这我不管,人各有所爱,有的人爱钱,有的人爱权,但我爱的是清净,爱的是无愧。我尝把“不卑不亢、我行我素”当作是自己的座右铭,要知道时代也和天气一样,久晴必雨,久雨必晴,何况人人都是地球上的过客,带不走物质的荣华富贵,但精神是可以永存的,否则当今人为什么知道中国有过周公、孔子、商鞅、王安石?中国人为什么知道世界上有过爱迪生、华盛顿、爱因斯坦?这些历史人物在生时对物质与精神大概都有过自己的选择吧?因而我还是“我行我素”,决定不再投稿了,安下心来从事一些研究工作。但遗忘留下的那些样板、样刊的确不少,也很难保存,于是我将发表在刊物上的文章剪裁下来,按照时间顺序装成《作品剪辑》第一集,将发表在报纸上的短文剪下来,加上在各种研讨会上被收进论文集的文章装成《作品剪辑》第二集。这就是这本集子中文章的来源。
这次蒙友人帮我打印出来,事先我并不知道,因为他正在搞全市建设规划,来和我闲谈抚州地方史话,正好我在《抚州报》一个专栏上用不同笔名写了一些乡贤轶事和古建筑追踪,我便将《作品剪辑》第二集借给他带回去看,并请他帮忙打印出来了,我事先并未作编辑工作,打字员便按我的剪贴顺序打了,现在只好将错就错了,反正我准备在第一集和第二集中筛选一部分出版一本《乡情乡音集》,以后再来分类编排吧。
发帖: 1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一九五七年九月六日,江西日报整版报道:
隐藏在学校内部的一个阴谋集团破灭
临川师范学校揭发一个以学生傅林辉、杨国兴为首的右派小集团向人民缴械投降的污蔑文章
报道中可以了解,傅林辉确实是不满18岁时,在学校就被打成右派集团头目,成为全国最年轻的的右派而坎坷一生
发帖: 11 篇
在线时长: 5 小时
金双禾教育培训学校是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在黑龙江省内唯一授权招生办事处。
黑龙江省内唯一的一家可以让高考成绩不好的学生,被统招计划内院校录取的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黑龙江省内唯一授权办事处,独家为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招收初、高中毕业生到北京全日制学习,学习模式为
(技能+学历+定向委培),包分配工作,毕业颁发北京师范大学毕业证书。黑龙江省办事处不收取任何费用,这是直属办事处与挂靠办学机构
最大的区别。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励耘校区是北京师范大学为适应国家教育改革及社会发展需要,更好地整合北京师范大学历经百年积淀的丰厚教育
资源,促进学、研、产、用相结合而设立的专业教育服务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致力于弘扬北京师范大学优良的治学传统和先进的
教育理念,积极推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推广,为地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和优质服务。
北京师范大学励耘校区招生专业如下
学前教育(幼儿教育、艺术教育、亲子教育)
汉语言文学(新闻编辑、播音主持、广播电视编导)
教育管理(幼儿园教育管理、中小学教育管理、高等教育管理、现代教育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
应用心理学(临床心理、认知心理、健康心理)
计算机基数与应用(软件开发与设计、动漫设计、物联网、电子商务)
护理学(高级护理、国家护理、口腔护理)
土木工程(建造设计、室内设计、城市规划与建设、建设工程管理)
民航服务管理(国际空乘管理、空中乘务管理、民航地勤服务、飞行员、海乘、高铁服务管理)
民航机务管理(航空维修、航空油管、机务维修)
包分配对口专业
去北京师范大学参观 交学费
联系人 姜老师
发帖: 1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傅林辉文革中的无删改版真实游记:《蜀道日记》序
《蜀道日记》,傅林辉著。这是一本日记体的纪实文学,全书12万字,并附有作者在长江三峡沿途风景速写画十九幅,因建三峡水电站,这些风景点已被淹没。待出版。
七十年代初,作者在一座水电站担任技术总施工,电站派四名工程技术人员前往四川彭县红卫电站学习,来回旅程数千里,沿途目睹文化革命中的中国,满目疮痍,处处物资贫乏,经济萧条,社会动乱,百姓迷茫。旅途中,在车上要背诵《语录》,在轮船上所有旅客要在舱内办&学习班&,不能观赏长江两岸风光。所经大小城市,可以看到大字报铺天盖地,各地领导干部遭难,人人惊心,个个自危,&阶级斗争&的狂热席卷大地,武斗比比皆是,&四人帮&的魔影无处不在,使人触目惊心,作者将沿途的所见所闻真实地记录下来,可以作为历史的借鉴,了解&文革&的灾难,才能知道改革开放的可贵。
这是一段真实的日记,并非是什么文艺作品,日记中所记的时间、地点、人物、车船、旅店都真实无误。当时我并无付梓的念头,之所以会沿途纪实,原因大概有二:
其一是我一直有记日记的习惯,从读初中时起至今,我几本上坚持了写日记(极动乱的年代除外)。可惜的是我学生时代的日记,在1957年毕业时遇到的那场风暴,日记也和我本人一样遭到了不幸,不久即被捕入狱,放在家里的书籍、课本、书信统统被公安机关抄走了,日记当然不能幸免。在狱中五年,我也记了“流水账”式的日记,但释放时要检查行李,狱中日记被客客气气地扣留了,说那是“规纪”。
释放后为了谋生,我到处流浪,我又坚持了写流浪日记。
1965年我在一个浮桥工地带学徒,又遭到“炮打火烧”,帽子是“反动资产阶级技术权威”,造反派又再次抄了我的家,数十万字的“流浪日记”又被抄走了,吓得我好几年不敢写日记了。
1970年,我在一个水电站建设工程负责技术施工,工地技术工人和民工有七千多人,领导的工程多,又互相有工序联系,我不得不作工作笔记,否则工作必然会出现紊乱,起初只是单纯的记事,渐渐又写进一些对工程的看法,不知不觉又记起日记来了,虽然那时文化大革命的火焰并未完全熄灭,但降息已在提“抓革命、促生产”了,但不时还可以看到遗烬中的火花。
那次入川,沿路都可以看到斑斑痕迹,有的地方火药味很浓。我在旅途中的轮船上,火车行进中,旅店留宿的晚上,基本上是见什么写什么,写的单子叶就打一点。现在也还可以看出,虽然当时斗胆“重操旧业”,但还多少有点谨小慎微,也沾粘这一些“文革”语言。现在四十岁以下的人读了一定会以为是《天方夜谭》,但五十岁以上的人读了,一定可以帮他恢复记忆,这可是一件“活文物”。我国已出版了不少反映文革的文艺作品,那是经过典型化了的,可以断言,没有任何一本作品有这样真实。因为日记中没有什么“艺术加工”,也没有“塑造”任何典型,只是一种写实。
十年文革,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可称之为绝无仅有,在世界史上更找不到。这是毛泽东的“杰作”,留下一点“活文物”,可以让现在人懂得进退的伟大,懂得进退的宝贵,让现在的青年知道他们的长辈我如何活过来的。如果让那十年的迷雾悄然地从记忆中逝去,那就很难理解进退改革的意义了。改革是千丝万缕的,从哪里发端?如何循序渐进?如何稳定快速?多有一点“活文物”便多一点启示,起码也可以当作一块摸着过河的石头吧!所以,我觉得这段日记还有留给后人的必要。
其二,我坚持写日记的另一个原因,是我在做学生时看过华罗庚先生的一道公式:理想+时间+毅力=成功。这可不是一道普通的数学公式,它的价值大大超过“毕达哥拉斯定理”,也即我们中国人说的“勾股玄定理”。这道公式可以说影响了我一辈子,也正是这道公式帮助我又社会科学的爱好而转向了自然科学的活命,回避了莫须有的政治风险。
但是,“理想”人人可有,不管你是幻想还是理想,只要生命不息,你就可以想,即使吧你关进监狱中,手铐脚镣,也管不住人的“想”。“时间”是生命的代名词,只要一息尚存,“时间”就是你的。然而“毅力”却并非人人能具有,它不是与生俱来的,靠说教,靠灌输,作用微乎其微,要考自我修养,靠“理想”的正确信念,外因只能起辅助作用。
我一直认为坚持写日记是自我修养“毅力”的最佳途径,不管你所及内容&价值的大小,不管你写作水平的高低,但能坚持即为可贵,但必须日日作记,此事说来极易,其实做起来很难,不信,大家可以试试。在我的许多同学、同事中有写日记历史的人确不在少数,但最少有百分之九十九的虎头蛇尾,据我所知,绝大部分人都半途而废了。尤其是以后中国出现了以文字定罪的奇特环境,使许多人纷纷停笔,已写的也赶紧烧毁,害怕粘上文字罪。其实,那只是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病态,日记属个人隐私,并非宣传品,只要不刊行,又何罪之有?
当然,我国已出版了许多名人的日记,那是经过其家属同意的,出版者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后人,给研究名人的学者提供研究依据,考证历史事件,但一般人的日记主要是为了备忘,当然也有像我一样借助写日记而培养自己毅力的人。
我写这段日记的目的应该说两者皆有。同时,旅途无聊,脚迹万里,也有些旅途游记和记录历史的冲动,所以详记了来回途中许多琐琐屑屑的世事。当时,全国皆如此,现在看来已成了令人不甚想象的怪事了,确有点像儿童玩弄的恶作剧,如轮船上的“学习班”,车站上的“宣传队”,人人身上必须携带“红本本”,全国的人都像木偶,失去了自身的思维,现代青年看了一定会捧腹大笑,而五十岁以上的人读了恐怕就不得不感概万千了。牢记历史就会懂得珍惜现在,从黑夜中走过来的人才会为看见曙光而感奋,痛定思痛,可以避免重蹈覆辙,无怪乎许多历史学家都呼吁要建立“文化革命纪念馆”,这也是我想讲这段短短的日记付梓留给后世的原因,不管是经历过或未经历过的人,大概都可以从中获得一点启迪吧。
(原文刊登在1998年11月30日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傅林辉著作《乡情乡音集》P408页-410页,全书344000字)
傅林辉著作简介:
发帖: 1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傅林辉于九一年在《抚州学刊》发表的“告海内外校友书”
原载:傅林辉撰于《抚州学刊》1991年总第12期
刊行:傅林辉著,天马图书出版社1998年版《乡情乡音集》P105-106页
&&&&&&&&&&&&&&&&&&&&&&&& 告海内外校友书
&&&&&&&&&&&&&&&&&&&&&&&&& 傅林辉&(为母校代笔)&&&
本校始创于清光绪(1902)年。历尽沧桑,世态几变。春华秋实,岁月无留,匆匆已近一纪矣!
(1949)前,国家多难,民族维艰,战火不歇,兵频仍。至使校址数迁,校名屡易。本校始名兴鲁书院,继改抚郡中学堂,又易名省立第七中学,后与省立三师合并更名临川中学、省立第八中学、省立临川中学校,建国后数校合并,称江西省立临川联合中学。后又复名临川中学,直至(1959)年易今名。举凡任教、就学于以上诸校者,皆吾校之友也。
天地无限,人寿无期。芸芸众生,前古后继。香火至今,成才者众。遍居四海,翁少数万。从业八方,鼎足寰宇。吾校历史悠长,校风得以远播。业出吾校者,英才辈出,成就卓著。专家、学者、教授成群,军政要员如织。君不闻,生我者父母,育我者学校。为人子者,岂不感怀母爱师恩,纪念故土乡情?然天涯海角,雪飘云浮,雁征南北,萍寄西东。虽有远怀之心,奈有天海之隔。千里烟波,理无书传。今适逢90周年校庆,切盼趁此良机,相邀返校,重凭旧窗,共观新貌。更可金柅亭对膝,绣花楼叙旧,勉怀师友,畅叙别阔,联袂携手,追思昔游,为建母校,出力献谋,此乃人生之大快事也。愿历届校友诸君,不吝贵履,莫惜鞍马劳顿,到期归来,老少同欢,共度佳辰,传经后学。若海天羁旅,亦望邮件寄意,以宽母校殷殷之心,拳拳之情。另启者,因校友散居四海,居址难觅,望互为传讯。更望诸君将硕果函告母校,邮寄样品,能题词、赠画者,不胜欢迎,校庆期间,均将展出,切盼为母校争辉。庆日定于1992年11月11日。特此书告海内外校友诸君,吾等届时恭候。
&&&&&&&&&&&&&&&&&&&&&&&&&&&&&&&&&&&&&(原载《抚州学刊》1991年总第12期)
注:原临川中学,即现在的抚州一中,为全国著名状元中学,江西名校。作者傅林辉曾经就读于临川联合中学,以全校第一名成绩考入省立临川师范,1957年毕业前被打成右派头目,反革命。
发帖: 1 篇
在线时长: 2 小时
傅林辉:简说李觏
作者:傅林辉(临江区社联,江西&抚州&344000)
原载:本文原载于《抚州师专学报》&2002年11月&第21卷第4期
摘要:李觏一生从事教育工作,尤其注重平民教育。他想要改革北宋的朝政,因为他未得机会进入仕途,所以无法实行自己的改革主张。胡适说李觏是王安石思想先驱,理由不充分。说曾巩是李觏的学生也无史料依据。关于李觏对孟子的非议,却反映了李觏对孟子的特殊看法。
关键词:李觏;王安石;曾巩;孟子
中国分类号:K81;B2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35X(4-06
李觏,字泰伯,因他受郡守委托创办了“旴江书院”,所以也有称他为旴江先生的。李觏是宋时建昌军南城人。据李来泰写的《宋泰伯公文集原叙》中介绍说:“公固南唐之胤也&,先封于临,自临徙金溪&,至公六世祖&,始挈家而籍旴城之长山&,长山即今之泸溪县是然。”&「1」(P525)原来李觏的先祖是南唐李氏的皇族,受封在临川做官。南唐是宋王朝最后消灭的国家,亡国之君既是李煜,李觏是其后裔。大概是宋灭南唐后,其远祖迁至金溪,到李觏六世祖时,又由金溪迁至建昌之长山。宋时的长山至明朝万历六年(1578)十二月改名资溪县。按今天的地理位置来说,李觏的籍贯应是资溪县。李觏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府二年(1009),卒于宋仁宗嘉佑四年(1059),李觏享年仅51岁。
&&&李觏一生政绩平平,因科举无名,亦谈不上什么仕途优劣。但这并不是因为李觏淡薄功名,而是机遇不获。庆历二年(1042),34岁的李觏也曾参加制举资格审查考试,他随也熟读经史,可能疏于细节,考试时对试题感到束手无策,难于应对,结果这次应试落榜。
&&&李觏虽然科举不顺,但他对仕途还是有强烈企盼的。他勤于读书,勤于写作,并将作品广泛的寄给朝中官员,企盼获得推荐,想谋得一官半职。他这种努力,也收到了一定成效。,的确有不少朝廷官员向皇帝推荐了他。象余靖就向朝廷建议召李觏去参加一项特别考试,是李觏能为政府所用,但皇帝没有采纳。范仲淹也将李觏历年寄给他的文章献给朝廷看,以便证明李觏确实精通典故,而且能诗善文,但仍然没有引起朝廷重视。直到皇佑二年(1050),李觏42岁时,朝廷大官宋痒,提出祭天礼遇到时间上的矛盾,应易地易时举行,并建议在明堂里行礼。仁宗皇帝采纳了这一建议,但要求大臣们说清楚在明堂里举行仪式应遵循那规矩。可是当时在朝的官员们一时都说不出来。于是皇帝要求大家对这一规矩进行讨论,时间持续了很久。当范仲淹知道朝中对这一仪式争论不休,一时拿不出具体的意见时,想到李觏寄给他的文章《明堂定制图序》阐述的正是在明堂举行仪式的沿革,因此,借机会再次向朝廷写信推荐李觏。李觏在《明堂定制图序》中把周朝时期明堂的各个房间布局以及所绘制的图纸做了较详细的说明,说周朝的历代帝王在明堂内举行过各种仪式,李觏在序文中说:“所以事上帝,严先祖,班时令,合诸侯。朝廷之仪,莫盛于此。”&「1」(P122)从《明堂定制图序》中可以看出,李觏对明堂的研究确实花费了不少精力,他不但对宋前一些人所描述有关明堂结构提出了异议,并按照自己对《周礼&考工记》、《大戴礼&盛德记》、《礼记&月令》等等的研究提出自己对周朝当初明堂的设计,并绘制复原图。
&&&显然,范仲淹第一次将李觏的《明堂定制图序》等四篇论文送上去后,不但皇帝没有“御览”,连朝中的大臣也没有一个人看过,要不然,连皇帝问到明堂里举行仪式,应该遵循哪些规矩时,为何没有一个大臣会回答的很清楚?正当这次朝中为了仪式问题争论不休时,范仲淹适时地提起李觏写的《明堂定制图序》,真是恰到好处。因李觏的《明堂定制图序》正好派上了用场,朝廷很快授他为将侍郎试大学助教。将仕郎是从九品下阶的文散官,并无实职。这样,李觏一生未能在治政上干过什么轰轰烈烈的事业,也未曾有过什么宦海浮沉,原因是一生都未能任过什么有实权的官职。直到他49岁时,才得国子监奏请“乞差太学助教李觏充太学说书”&「1」(P506),朝廷才召令他赴太学供职。朝廷拨给他五十贯文作为进京的路费,这样李觏才得以进京,终于成了一位最小的京朝官。
&&&&李觏讲学认真,很得国子监信任。次年,由国子监的祭酒和司业的推荐,他得以出任太学博士,通州海门县主簿,算是一个正式的九品官了。
嘉佑四年(1059)夏天,他请假回乡为祖母迁坟,获假一月,但回乡不久就病逝于家。
纵观李觏的一生,他的业绩只是从事著述,中年后从事教育,为地方培养了一批人才。
虽然李觏《年谱》中说:“四方来学尝数百人”,但《李觏集》中附录的《直讲李先生门人录》中只录了门生38人,就门生的籍贯看,绝大多数都是南城人,学业也只是一般,只有9人以后考中进士。中进士的人中,除邓润甫外,其余8人仕途都只平平。被《宋史》收入列传的也只有邓润甫一人,其余《宋史》中均传。从门生的学业程度看,比起王安石在江宁守丧时进行“业余教育”所教出来的学生的学业程度来,相差甚远。王安石所教出来的学生,后来都成了北宋的大臣,《宋史》中均有传。「2」有人说“李觏是王安石思想的先驱”,像胡适就说过这样的话。他的理由是李、王二人都是江西人,这种理由难以成立。北宋时,和李、王同时代的思想家多得数也数不清,且高管、名儒亦不是李觏可比的,像欧阳修、晏殊、刘攽、刘敞……等等,他们的学问、文章、诗词、地位、名气都比李觏大很多,这些都是江西人,按胡适的理由,都应该是王安石思想的“先驱”了。由于胡适的名气,使这一说法颇有影响。其实,李、王是否见过面,也找不到丝毫的蛛丝马迹。李觏和王安石都留下了不少诗文、书札,保留了他们与亲人、朋友的交往唱和的记忆,唯独不见李、王之间有过接触的墨迹。即使在庆历二年李觏在京师试制科不第,而王安石亦在京师考中进士,名列甲科,同时同地,如果此前有过相识,必然会借机相互拜访,可是,不但史料中找不到什么交往记载,连他们的诗文也是如此。《直讲李先生年谱》中说李未考中后旋即归乡。就是《中国思想通史》写到李觏这一章时认为李觏和王安石有过接触或会过面也只是一种猜测:
《临川文集》卷77《答王景山书》,提到王安石与李觏的关系:“……足下又以江南士大夫为能文者,而李泰伯、曾子固豪士,某与纳焉……”从“李泰伯……某与纳焉”这句话来看,说明王安石与李觏是有交往的。李觏生年比王安石早11年,两人同是江西人。李觏的学生邓润甫参加了王安石的变法工作,是一个新党。李觏遗集,熙宁中由邓润甫上之于朝。从这些情况来看,李觏、王安石在思想上有些关联,是完全可以肯定的。有些学者认为李觏是王安石的先驱。从两人思想的共同处考察,他们都针对北宋中期的社会经济情况,发表了改良主义的主张,都是庶族地主的代言人。但是,从“新法”的历史实践,或从“新学”的规模来看王安石学术思想就不是李觏所能比拟了。「3」
&看得出《中国思想通史》关于李觏这一章的作者是错误的理解了王安石“李泰伯……某与纳焉”这句话,把“足下又以江南士大夫能为文者”与“某与纳焉”割裂开来理解,把“纳”理解为王安石与李觏的接交或接触,其实这应该是完整的一句,表示王安石同意王景山说的李觏和曾巩都是江南能文的豪士。“纳”是表示“同意”、“采纳”的意思。这篇答书,充分地表现了王安石的谦虚,说自己比不上欧阳修、尹洙、蔡襄。而同意王景山说的李泰伯、曾子固是江南豪士,而且说江南豪士多得很,只是你王景山不知道罢了(度足下不便识)。所以,也不能把自己和李觏、曾巩概括在一起,还是一种自表谦虚的说法,绝不是表示自己与李泰伯有过什么交往。事实上,千百年来,还没有任何学者拿出过李觏与王安石有过什么接触的依据,包括诸多的宋人笔记。因此,可以肯定胡适和《中国思想通史》李觏这一章的作者牵强附会的说李觏和王安石有过会面是凭空设想,尤其是胡适说李觏是王安石思想的先驱,更是缺乏资料依据。
关于说曾巩是李觏的学生的说法也是缺乏依据的,但有一定影响,像清初的学者陆瑶林写的《李泰伯先生文集原叙》中也写道:“……创立旴江书院,远近生徒聚而讲贯者,几于鳞集麇至。如曾子固、邓润甫皆其高弟也。”&「1」(P525)但《直讲李先生门人录》中并未列入曾巩之名,其原因编者张渊微对此作了解释:
尝读《盱江旧志》云:曾舍人巩邓、左丞温伯,皆先生之高弟,窃有疑焉。盖温伯他日为中丞,进先生所为文,奏乞官其一子。温伯游先生之门明矣。然不能排新法之非,识者惜之。今《盱志》以南丰并称,不知何据?按李直讲生于祥符之已酉,曾南丰生于天禧之已未,以年数考之,则直讲多南丰十岁也。若以直讲,南丰为师友,恐不其然。谓其在乡学师之欤?则直讲以庆历三年主郡学,而南丰以是年自洪州归临川,《上齐工部书》云:“祖母乐居临川。”其后为文多道临川之事。谓其在太学师之欤?则直讲以嘉祜二年为太学说书,而南丰以是年登进士第,明年调太平州法曹,乌在其为师友哉?《旧志》所载,若不加以订正,袭讹承舛,惟恐后人复误后人也。”&「1」(P511)
显然,张渊微在编辑《李先生门人录》时态度是很严肃认真的。尽管《旴江旧志》中载有“一时门人如曾子固,邓润甫”,但他并不轻信《志》中所载,而是认真加予考订,认为邓润甫是其门人不错,有邓润甫任中丞时上李觏遗文可证。而要说曾巩也是李觏的学生却毫无根据,他从李觏在郡学和太学执教的时间与曾巩的形状相对照,证明他们之间不可能发生师生关系,可谓有理有据。因为李觏于庆历三年落第归南城时,郡守才委托他创办“旴江书院”,而这一年曾巩刚从洪州(今南昌)归至临川,没有去过南城,并说曾巩在临川写了《上齐工部书》,内容是请当时的江南西路转运使(指齐工部)批准让自己的家注册(相当于现在的上户籍)于临川,其原因是“祖母年九十余,诸姑多归人者多在临川,故祖母乐居临川也,居临川久矣!”因此,张渊微说李觏主办“旴江书院”时,曾巩人在临川。据曾巩年谱查考,亦无有与李觏相见或就读于“旴江书院”的记载。嘉佑二年李觏赴京师任太学说书,教育五品以上的官员子弟。而这一年,曾巩已考中了进士,根本用不着再去李觏任教的国子监读书,这也就谈不上李觏和曾巩之间会有什么师生关系,何况曾巩中进士后受派赴太平州任法曹,也即连见面的机会也没有。张渊微的理由说得十分充分,因此,他没有按《旴江旧志》的记载将曾巩写进李觏的《门人录》。显然,修《旴江旧志》者为了炫耀地方乡贤,而有意拔高李觏的形象。所以,我们阅读地方志时不能轻信其中所记,必须经认真考订。而且,我们从南丰的《曾氏族谱》、《宋史&曾巩传》和近人编的《曾巩传》与《曾巩年谱》中也找不到曾巩与李觏之间有什么瓜葛的记载。
从李觏留下的所有著作中,只能说明李觏是一位思想家或社会批评家,所以《中国思想通史》会用专章来论他。他深研儒家学说,但对孟子的看法却颇有偏见,宋人罗大经说:“李泰伯著《常语》非孟子,后举茂材,论题出‘经正则庶民兴’,不知出处,曰:‘吾无书不读,此必《孟子》中语也’。掷笔而出。”&「4」(P121)指的是李觏参加考试时,对“经正则庶民兴”这道题找不到出处,而生气的掷笔离开了考场。说的是庆历二年李觏参加制举资格审查,朝廷派了三位大臣担任审查官,这三位大臣是:翰林学士吴育、权御史中丞贾昌朝、直集贤院张方平。这三位考官不但资深,且均学问渊博。这次出的题目有六道:一、左氏崇君父;二、孝何以在德上下;三、王吉、贡禹得失孰优;四、经正则庶民兴;五、有常德以立武事;六、《序卦》、《杂卦》何以始终不同?「5」
罗大经说李觏这道题打不出就生气的离开了考场,其实这是罗在为李觏读书不求甚解作掩护。
北宋从天圣八年(1030)起,对于科举考试的资格审查规定给考生出六道题,其中三道与经典有关,另三道则与正史有关,而且规定考生要熟读经典的注与疏。考官有时故意把考题从它的上下文中抽出来,要考生说出试题的来龙去脉。六道题只要答对四道,便有资格参加殿试。这说明李觏不但答不出“经正则庶民兴”这一道,最少还有两道答不出来,否则就不会掷笔离开考场。
从这次资格开始的失败,说明李觏一生虽穷经研史,但并未精到,特别是疏忽了一些细节,只从大处着眼,忽略了注疏。所以面对一些经典也只能凭自己个人的想当然了。因此,他面对考题便感到束手无策而“掷笔”。
关于李觏的“非孟”,不但是罗大经记述的“考题”问题,在另一部笔记“道山清话”中还记录了一则十分有趣的小故事:
李觏不喜佛,不喜《孟子》。一日,有达官送酒数斗,一士人知之,乃作诗云:“完廪捐阶未可知,孟轲深信亦还痴。丈人尚自为天子,女婿如何弟杀之。”李见诗大喜,流连数日,所谈莫非骂孟子也。无何酒尽,乃去。既而又有寄酒者,士人闻之,再往作《仁义》、《正论》。三篇,皆诋释氏。李览之,笑曰:“公文采甚奇,但前次被公吃了酒后,极索莫。今次不敢相留,留此酒自遣怀。”&「6」(卷9)
以上虽是一则带笑话性的故事,作者大概是想反映李觏的性格。
关于李觏“非孟“,也有为其做辩解的,认为李觏并不反对孟子。在《李觏集》中附有杨升庵的《李泰伯不喜孟子》,其文曰:
小说家载李泰伯不喜孟子事,非也。泰伯未尝不喜孟也。何以知之?曰:考其集知之。《内治》论引仁政必自经界始。《明堂制》引明堂王者之堂。《刑禁论》引瞽瞍杀人,舜窃负而逃。《富国策》引杨氏为我,墨氏兼爱。《潜书》引万取千焉,千取百焉。《广潜书》引男女居室,人之大伦。《省欲》引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本仁》论引以至仁伐不仁。《延平集序》以子思、孟轲并称。《送严介序》称章子得罪于父,出妻屏子,而孟子礼貌之。《常语》引孟子俭于百里之制,又详说之。由是言之,泰伯盖深于孟子者也。古诗《示儿》云:“退当事奇伟,夙驾追雄、轲”,则尊之亦至矣。今之浅学,舍经史子集而剿小说,以为无根之游谈,故详辨之。「6」(P519)
杨升庵的辩解也不算强词夺理,他举出了李觏在一系列的著作中都引用过孟子的学术思想。就是罗大经说的“李泰伯著《常语》非孟子”,我们现在来读《李觏集》中的《常语》,也确实看不出李觏对孟子有什么非议。《常语》是李觏于皇佑五年(1053)写成的,分上、中、下三卷,基本上是述史、论史。但在《李觏集》的附录《佚文》中又有《常语》,是从宋人余允文的《尊孟辩》中录出来的。余允文读书精研正学,以司马光作《疑孟》,有意写《尊孟辨》三十余条,与李觏进行辩论。佚文中共增补了《常语》十六条,此佚文是否为李觏所作,尚属存疑,因与上、中、下三卷《常语》内容颇异。原文请参见《李觏集》第512-518页。
余允文的《尊孟辨》中补辑的佚文《常语》,不知写于何时,《年谱》中亦不见记载。从写作内容上看,与三卷本的《常语》不同。三卷本是述史、论史,而佚文《常语》似是专为对孟子的非议而写的。十六条,条条都涉及到孟子,如果佚文不是伪作,这便说明李觏虽被称为思想家,但看问题却颇存偏见。孟子的生年比李觏约早一千四百年,是先秦儒学的重要代表,宋前历代都奉他为孔子思想的正宗嫡传,被尊为“亚圣”。而佚文《常语》的第一条,李觏就说:“彼孟子者,名学孔子而实借之者也。”的确有点“语惊四座”,认为孟子背弃(借)了孔子,其理由是:“孔子之道君君臣臣也,孟子之道人皆可以为君也。”其实,这正是孟子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发挥,对促进社会的发展更进了一步。孔子的“君君臣臣”是维护君王的独权,即“君要臣死,不得不死”,“君要臣死,不死不忠”。皇帝“金口银牙”,可以不分是非,不管好歹,只要皇帝说的都要服从,造成了历史上帝王多残暴独裁。而孟子的“人皆可以为君”却包含有君主的德能因素在内,这就比孔子前进了一步。孟子主张“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人皆可以为尧舜”。[7]
&&&纵观补辑的《常语》十六条,几乎都涉及到对孟子的非议,其观点恐怕很难找到几条能为儒学思想的研究者所接受。显然,李觏主张对君主愚忠。
[参考文献]
[1]李觏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傅林辉.王安石全传[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o1.
[3]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l959.
[4]罗大经 鹤林玉露[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谢善元.李觏之生平及思想&[M]..北京:中华书局,1988.
&[6]丁传靖.宋人轶事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l981.
[7]曹尧德.孟子传[M].广州:花山文艺出版社,l992.
[责任编辑&&宋秀珍]
发帖: 2 篇
在线时长: 3 小时
危仁川先生题写纪念傅林辉七律:难别林辉难忘林辉&
●、专家、主编——题诗一首:
难别林辉&难忘林辉
&&&&&&&&危仁川
你在坎坷中前行,
凄风苦雨磨砺出傲骨柔情;
你在逆境中奋起,
穷且益坚锻造出才华横溢;
你在荆棘中探索,
追求真理无怨无悔;
你在书海中遨游,
学而不厌衣带渐宽而后已。
虽说你出身寒门学历偏低,
却十年磨剑博古通今满腹经纶;
虽说你身材瘦小貌不惊人,
却一肩挑起临川文化研究千钧;
虽说你身无长物一生清贫,
却仓鼠万卷著作等身青史留名。
从天主堂到文昌桥,
为临川名胜增光你匠心独运,
从王安石到汤显祖,
为名人立传你殚精竭虑。
你的人生是一部感人的传奇,
留给我们五金的遐思;
你的品德是一座永恒的丰碑,
激励我们无畏的奋进。
我们为你骄傲,
我们为你自豪。
我们为你祈祷!
惜哉林辉,壮哉林辉,难别林辉,难忘林辉!
发帖: 2 篇
在线时长: 3 小时
傅林辉一九六七年写于古城的藏稿:燕影桃踪
图为傅林辉先生天马图书1998年刊行的傅林辉文集《乡情乡音集》节选文章图片
发帖: 2 篇
在线时长: 3 小时
下次自动登录
每30秒自动保存一次内容
中东味十足
24小时热帖榜
下次自动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乡思李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