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名族气节的诗句对联,对联

杜甫草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楹联|民族_凤凰文化
杜甫草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杜甫草堂博物馆,是成都一张颇具文化价值的城市名片,在海内外拥有广泛影响。去年12月,英国首相卡梅伦访问成都时,就曾专门前往参观。著名巴蜀文化专家、杜甫研究学者、西南民族大学教授祁和晖评价,杜甫及其优美的诗篇,因其自身价值和时代需要,历久弥新,成为矗立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长河的一座艺术丰碑,成为飘扬在中华民族历史天空的一面精神旗帜。杜甫草堂和其所代表的杜甫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杜甫草堂博物馆,是成都一张颇具文化价值的城市名片,在海内外拥有广泛影响。去年12月,英国首相卡梅伦访问成都时,就曾专门前往参观。著名巴蜀文化专家、杜甫研究学者、西南民族大学教授祁和晖评价,杜甫及其优美的诗篇,因其自身价值和时代需要,历久弥新,成为矗立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长河的一座艺术丰碑,成为飘扬在中华民族历史天空的一面精神旗帜。杜甫草堂和其所代表的杜甫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杜甫草堂迄今完整保留清代格局在祁和晖教授的引领下,记者重游草堂。进入杜甫草堂正门,跨过石桥,是一座通堂式恢复重建的茅屋敞厅,高朗明亮,气势不凡。杜甫草堂迄今完整保留着清代嘉庆重建时的格局,总面积近300亩。园林是非常独特的“混茅屋合式”中国古典园林,照壁、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旁配以对称的回廊与其他附属建筑,其间有流水萦回,小桥勾连,竹树掩映,显得既肃穆、古朴典雅又幽深静谧、秀丽清朗。草堂内杜甫诗史堂两侧配有对称的陈列室,经回廊和大廨相连。堂中安放着古铜色杜甫全身塑像。成都民间艺人蔡缉武所塑李白、杜甫像也陈列堂内。堂内悬挂有朱德、陈毅、郭沫若等人的题词。堂前一片梅林,两株硕大的罗汉松枝繁叶茂,更烘托出高堂素壁的雅洁。堂后有小桥连接柴门,过柴门即是工部祠。工部祠东侧是清雍正时果亲王所题“少陵草堂”碑亭,象征着杜甫君子人格的茅屋,已成为杜甫草堂的标志性景点和成都的著名景观。据介绍,成都杜甫草堂正门匾额的“草堂”二字,为清代康熙皇帝第十七子果亲王爱新觉罗·允礼所书写。诗史堂是杜甫草堂纪念性祠宇的中心建筑。诗史堂正中是雕塑家刘开渠所塑的杜甫像,堂内陈列有历代名人题写的楹联、匾额。工部祠内供奉有杜甫塑像,并以曾经寓居蜀地的诗人陆游、黄庭坚二贤陪祀。忧国忧民思想和人文关怀精神祁和晖认为,杜甫草堂在文物遗产的价值上拥有双重意义:在物质遗产方面,以工部祠为一个重要标志,至今已经有千年之久。由于土木建筑需要一代一代维护修缮才能保护,这与砖石建筑有很大区别。成都的官民历代不断下功夫保护,所以杜甫草堂的遗址始终存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杜甫的爱民爱国和对中华山川人文寄予的深情、依恋,为中华自然和人文环境描绘的诗歌画图,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各阶层人民心中,使杜甫草堂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尤其在遭受天灾人祸时,人们更易想起杜甫在安史之乱那种艰难困苦中从不失去信心,坚持寻找祖国凝聚、民族文化再创辉煌之路。这种精神家园,古人已用一个词来概括,叫做“诗圣文化”。“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民族很多,但不是每个民族都有中华民族如此幸运,在历史上拥有诗圣。‘诗圣’不是靠官方确认,而是在历史中自然形成,被广大群众认可,被世界认可。这在世界各民族中不多见。”祁老说,杜甫草堂博物馆在历史上就已是爱国志士朝圣的名胜地。有的到现场祭拜,有的在心里朝圣,比如王安石,虽没有到过成都,但十分推崇杜甫。王安石在变法扭曲失败后,痛定思痛,便将一腔心事向杜甫画像倾诉,其诗云:“每每见公稼,再拜涕泗流。”祁和晖说,杜甫受到世代景仰,正是因为杜诗所体现的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杜甫本人深沉博大的人文关怀精神。他忠于生活、直面现实,在诗歌内容上,把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作为诗作的主要对象,“世上疮痍”“民间疾苦”成为他关注重点;在诗歌形式及风格上,尽力贴近民众,直至倡导“口语入诗”。所有这些,为唐代诗坛带来一股清新的风,也为后世诗歌的发展开拓了道路。公元751年,即天宝十年之后,唐王朝政风腐败,民生凋敝,到公元755年,即天宝十四年,终于演变为安史之乱这场空前浩劫。在与广大人民群众一道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民生的艰辛、国事的衰微,令杜甫忧心如焚。这一时期,杜甫个人的境遇,艰难窘迫,惨淡灰暗,而他的诗作却愈益沉郁顿挫,光芒逼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等警句名篇,震古烁今,迸发出思想的光辉。天宝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也是杜甫思想和艺术新的起点。“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理想的破灭,并未使其沉沦,反而促使他直面现实,走向人民。他变得冷峻、清醒,艺术方面的追求及趣味也发生了明显变化,诗歌从内容到形式,均发生了取向平民的转变,从而开创了杜诗全新境界。在后代,每当中华民族遭受危难时,杜甫的诗歌就会成为全民族的精神食粮。北宋即将亡国时,爱国名将宗泽因朝廷掣肘,没有机会渡过黄河去抵抗金兵,临终时念念不忘的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诗句。指挥中国历史上那场惊心动魄的“东京保卫战”的李纲,在敌军围城紧要关头,亲笔题写杜诗分赠亲友,以表示自己誓与城池共存亡的决心。最著名的例子是文天祥。他在被蒙古人抓到燕京之后,在监狱里关了三年。三年中他始终不屈,坚持民族气节,最后从容就义。是什么东西支撑着他?他在《正气歌》中说,“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这本书首先就是一部杜诗。文天祥在狱中写下了200首《集杜诗》,把杜甫的原句重新组合成一首首五言绝句,以此作为自己民族气节的一个核心内涵。甚至到了现代,当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到重庆、成都时,许多因战争而背井离乡的人首先想到的便是杜甫那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诗句,最能表达当时人们的心情。杜甫用诗歌为成都全面画像祁和晖说,诗圣杜甫对成都的感情十分深厚,留下了200多首描写成都的诗篇。“杜甫的巴蜀生涯长达八年多,在成都两度居住,实际在草堂居住了三年九个多月,但跨的年头有五年多。”第一度居住是49-51岁,共两年七个月。最先是公元759年腊月,为避安史之乱,杜甫一家由陇右入蜀,抵达成都,暂住在浣花溪附近一座古寺里。当时的成都经济较富庶,杜甫在《成都府》一诗里描述了他对成都的第一印象:“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诗人萌生了定居安身的愿望,稍后,杜甫在浣花溪上游选择了一处环境清幽、风光秀美的地方,在亲友资助下,草堂第二年春天初步完工。51岁那年7月,杜甫送友人严武至绵阳,正欲返回成都时,未料发生兵变,只好暂时前往三台、阆中,又有一年半时间流寓游历。后来严武入川为官,杜甫53岁再度回到成都,开始第二段在成都生活的经历。严武还推荐杜甫担任节度使署参谋兼工部员外郎,不过杜甫并没有任职太久。严武去世后,杜甫离开成都。“杜甫给成都的自然地理环境做了很多描述,为成都全面画像,为成都留下了宝贵的文献财富。”祁和晖说,杜甫寓居草堂的日子是快乐的,令诗人“眼边无俗物,多病身也轻”。这个时期,杜甫创造了大量田园诗歌,田园、农舍、邻里、妻儿的生活趣事尽入笔端。其《为农》《江村》《有客》《狂夫》《田舍》《野老》《南邻》写出了诗人的闲适自然。“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做钓钩”的生活情趣跃然纸上,后人评杜诗“不难于老健、而难于轻松”。这种轻松的诗歌是杜诗中很少见到的。成都气候温润,经常夜间下雨,滴滴雨声敲打着诗人的心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著名的《春夜喜雨》应运而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在草堂作的绝句四首、《江南独步寻花七绝句》等诗歌,描绘了草堂一带多姿多彩、清新自然的景观。草堂生活让杜甫一改过去沉郁顿挫的诗风,诗人形象也因此而更加丰满。身居草堂的杜甫对政治依然没有忘怀,写出了贴近底层人民疾苦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传世名篇。“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津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是震撼中外与日月齐光的千古绝唱。中华仁爱伦理的光辉,穿越时间空间照亮我们的心灵。成都至今保留着的“人日”民俗,也是由杜甫与高适的唱酬故事演绎而来。高适在蜀州刺史任上时因想念杜甫,曾作《人日寄杜二拾遗》寄赠杜甫:“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杜甫当时未及酬答,离开成都后整理文稿,发现此诗,此时高适已故,杜甫睹物思人,悲情满怀,挥毫写下《追酬故人高蜀州人日见寄》:“自蒙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诗久零落。今晨散帙眼忽开,迸泪幽吟事如昨。”为了纪念两人的友谊,后人便选择在“人日”游草堂,雅会吟诗,延续至今,现已成为省级非物遗产。每年正月初七,成都市民都要在这里举办人日诗圣祭祀、诗歌节、咏诗会、夜游草堂等活动。“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清代四川学政何绍基为草堂撰写这副名联的故事,记录了“人日”习俗和这段佳话。本报记者 赵斌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播放数:320570
播放数:230667
播放数:1361345
播放数:15043
48小时点击排行预览(按enter键查看全诗)
手机访问:
& 气节易过
词牌名大全
年代:唐 作者:
温室欢初就,兰交托胜因。共听无漏法,兼濯有为尘。水洁三空性,香沾四大身。清心多善友,颂德慰同人。
以上为随机展示
《气节易过》
年代: 作者:
诗句:气节易过出自:《》作者:陶渊明年代:魏晋推荐名句赏析
陶渊明简介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陶渊明的其他作品
《》《》《》《》《》《》《》《》《》《》《》《》《》《》《》《》《》《》《》《》221-对联,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是根据汉字的??8,???,? ??,?..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221-对联,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是根据汉字的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B试题分析:注意对联所示的处所,“在福州西湖建立了李纲祠”,所以可选DC,该“祠”是纪念李纲的,所以“英灵千古”一词表达了纪念之意。点评:本题有难度,学生虽然了解对联的特点,但往往忽略题中的“要求”,好随意选句。对于对联,不仅要了解对联本身的特点,还要清楚对联内容与所处环境的相关性。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
龙年说龙,精彩纷呈。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各题。(10分)小题1:名著写“龙”。(任选一题作答)(3分)①西游记中西海龙王三太子化身白龙马,作为唐僧的坐骑,一路不辞劳苦,与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共保唐僧赴西天取得真经,被如来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请试写出作品中与小白龙有关的一个情节(除本题材料已经涉及的内容外),60字左右。②《水浒传》108好汉的绰号各具特点,其中有一些人物的绰号是以“龙”命名,试写出其中三个。小题2:成语接龙。(4分)“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我们也都自称为“龙的传人”。“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至今还流传着许多与“龙”有关的成语。比如: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称为卧虎藏龙;形容车马往来不绝,称为          ;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称为          ;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称为          ;比喻本是自己人,因不相识而相互发生了冲突争端,称为               ;小题3:综合探究。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3分)①中国古代的神话与传说中,龙是非常神奇的动物。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也称自己是“龙的传人”。封建时代,龙是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和帝王的东西:龙种、龙颜、龙廷、龙袍、龙宫等。②人们用龙比喻美好的事与物,龙的形象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各种艺术作品中,在语言文字中,在各类物品上,都不乏龙的形象。在“食”的领域中更是与龙结下了不解之缘。如食品中有龙虾、龙眼、龙荔、龙须菜、龙虎斗、龙井茶、龙须面等。这些食品名称,有的是取其形似,有的则是寓意吉祥。③在元宵节人们要舞龙灯,端阳节要赛龙舟,这些都属于与龙相关的饮食文化活动。在人们使用的饮食器皿和一些灶具上,更是常见龙的形象。它或是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的向往,或是营造一种庄严尊贵的气氛。探究1:阅读了以上材料,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探究2:“龙”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除了材料列举的内容之外,你还能说出一个关于中国“龙”文化的例子吗?(1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综合实践活动(7分)今年,我县为纪念刘伯承元帅诞辰120周年,弘扬刘帅精神,将隆重推出“三色旅游”,为此,学校将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小题1:【活动一:这方热土】山清水秀是开县的一大特色,为宣传这一特色,学校准备请你设计两种切实可行的活动形式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小题2:【活动二:走进社区】你被选作“三色旅游”活动的社区宣传员,社区要张贴宣传语,请你从以下两条宣传语中选择你认为较好的一条,并具体说说好在哪里。(3分)A.山与水的情怀&&&&&&&你与我的帅乡B.打造旅游文化&&&&&&&提升城市品位&&小题3:【活动三:热爱帅乡】微博是当前网络上流行的一种文体。它能够迅速传播信息,表达感受,交流思想。为了弘扬刘帅精神,宣传美丽开县,“大渝网”准备举行“三色旅游节”微博征文大赛,请你就这一活动的意义或你对这一活动的打算(建议)写一篇60字以内的短文作为微博参赛。 (2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
综合性学习(共3题,6分)日10:01:29,“神九”着陆,结束为期13天的太空之旅。校团委决定举办一次以“神九”为主题的航天知识展览,展板上摘录了很多有关神舟九号飞船的材料。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小题1:以下是关于神九的一篇消息,请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2分)本报讯,我国神舟九号飞船16日18时37分成功发射。托举神九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九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这是长征火箭的第165次发射,也是神舟飞船的第四次载人飞行。据悉,此次进入太空,将首次实施手动交会对接、航天员首次进入天宫一号滞留、首次有女航天员飞行、首次实现十多天的载人飞行等。这一系列的“首次”备受瞩目。此次神舟九号飞船的发射,表明我国的航天技术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小题2:此次神九升空,将会与天宫一号首次实现“交会对接”,这也是本次神九升空的最大亮点。如果你要给同学们介绍“交会对接”,请阅读下面材料,提取一条主要信息作为你介绍的要点。(2分)美国《环球时报》报道:美国正是在1966年掌握交会对接技术后,才有了1969年的“阿波罗”登月以及后来的国际空间站。中国:“天宫”与“神九”的载人交会对接为中国航天史掀开极具突破性的一章,然而这一切,都是为了“空间站”的搭建。中国计划在2014年发射太空站的核心舱,然后以核心舱为基础,再对接实验舱、货运飞船。到2020年,中国将建成自己的太空家园。小题3: 请对下面表格内容进行探究,然后用一句话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国&&别时&&&间项&&目苏联/俄美国中国首次实现载人飞行1961年4月1961年5月2003年10月首次太空行走1965年3月1965年6月2008年9月首次交会对接1967年10月1966年3月2011年11月首次女航天员进入太空1963年6月1983年6月2012年6月&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综合性学习。(9分)11月10日,和平中学八年级(1)班开展“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综合性学习系列活动。假如你是该班学生,请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小题1:【了解战争】请你为本环节再安排一项具体的活动。 (2分)①实地考察,寻访战争遗址。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2:【战争利弊辩论】本环节中正方辩词如下,如果你是反方,你将怎样辩论呢?(提示:可仿照正方辩词,举具体战争事例来辩论。) (4分)正方: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无数次战争,战争艺术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内容,这些战争造就了一批枭雄式的历史人物,比如秦始皇、汉武帝、成吉思汗、毛泽东等等,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也造就了我们这个国家。反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3:【活动报道】向报社投稿。请你拟写这次系列活动新闻报道的导语部分。 (3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每逢佳节,市场上总会涌现一大批包装精美、价格昂贵的商品,传统的新春佳节将至,商品过度包装现象再次引起人们的注意。为此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小题1:下面是同学进行调查问卷的统计表,请你从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4分)&&&消费者对商品包装程度的认同率不要包装适度包装精致包装豪华包装6.28%85.42%7.43%0.33%消费者认为商品存在过度包装状况调查结果主要信息:&①&&&&&&&&&②&小题2:根据下面的资料,请你概括出商品过度包装带来的危害。(每空用4个字回答)(4分)【材料一】在年年喊打中“愈挫愈勇”的商品过度包装,却总是在演绎着一件件荒唐事:一瓶五粮液酒辅以180克千足金的盖头和底座竟然标价29万多元;一盒600克的榨菜配以一套纯银碗筷的包装之后叫价2200元;一盒普通的月饼配上所谓的银勺银匙要价数千元……这些商品的包装价值远远超过本身的价值,消费者出了几倍、几百倍的价钱并没有得到相应的等价物。商品价格的这种增长,无疑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利益。【材料二】包装业所用的纸张、橡胶、玻璃、木材等材料,是人们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而过度包装则浪费了这些宝贵的资源。【材料三】据调查:30%城市生活垃圾为包装性垃圾,50%包装性垃圾为过度包装。过度包装产生的生活垃圾大多无法进入正常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对土壤、大气、水体造成污染。【材料四】产品的过度包装中一种很通常的做法就是“搭售”名贵物品,如名酒、名表、首饰,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生产商之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和弄虚作假等不良社会风气 。答:&&①&&&&&&&&&②&&&&&&&&③&&&&&&&&④&&小题3:针对商品过度包装问题,下列几项措施中针对性不强的一项是&&。(填写序号即可)(2分)①完善现行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出台《包装法》。②通过价格和税收等调节手段,研究制订遏制商品过度包装的价格政策和税收&政策,限制过度包装和搭售其他物品。&③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全体公民的资源节约意识。例如制定鼓励中小套型住宅的开发、购买政策。④严厉打击利用商品过度包装进行虚假宣传的行为,鼓励人民群众对过度包装进行举报。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感受自然寒来暑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化,周而复始。不经意间,我们发现,我们与自然界是那么贴近,我们的生活因四季的变更而显得异常精彩美丽。来吧,同学们,参与我们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感受自然》吧,让我们迈着轻松的脚步走进自然,走过四季,让我们看风景去!小题1: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词。(2分)&&&&&&&&&&&&&&&&&&&&&&&&&&&&&&&&&&&&&&&&&&&&&&&&&小题2:历代文人墨客向来毫不吝啬对四季的描绘,有苏东坡、杜甫、李白等著名文人的诗词为证。请打开你的知识库,挑几句诗词与大家共享。(选填2题即可。4分)春:___&&&&&&&&&&__ (作者:&&&)夏:____&&&&&&&&&_ _(作者:&&&)秋:___&&&&&&&&&&&__(作者:&&&)冬:__&&&&&&&&&&____(作者:&&&)小题3:谈谈你参加此次活动有什么收获。(2分)&&&&&&&&&&&&&&&&&&&&&&&&&&&&&&&&&&&&&&&&&&&&&&&&&&&&&&&&&&&&&&&&&&小题4:学校新建的草坪旁需要立一块标语牌,请为标语牌拟写一条标语。&&&&&&&&&&&&&&&&&&&&&&&&&&&&&&&&&&&&&&&&&&&&&&&&&&&&&&&&&&&&&&&&&&&&&&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
专题与实践活动(4分)小题1:古诗中包含了许多气象物候现象,如:“&&&&&&&&,&&&&&&&&&。”这句诗说明春天来了。&小题2:为了减少上面漫画情景的再次出现,请你拟写一则广告语。(2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
语言综合运用。(6分)小题1:下表中是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获得的部分数据,请你用文字表述2008年的变化情况。(不超过35字)(2分)&成人图书阅读率成人人均年阅读图书2007年48.8%4.58本2008年49.3%4.72本答:调查显示,2008年&&&&&&&&&&&&&&&&&&&&&&&&&&&&&&&&&&&&&&&&&&&&&&&&&&&&&&&&&&&&&&&&&&&&&&&&&&&&&&&&&&&&&&&&&&&&&&&&&&&&&&&&&&&&&&&&&&&&&&&&&&&&&&&小题2:小丽准备对八年级同学的课外阅读目的进行调查,她在设计调查问卷时,首先想到了“休闲消遣”,请你用四字短语帮助她设计两点。(2分)答:&&&&&&&&&&&&&&&&&&&&&&&&、&&&&&&&&&&&&&&&&&&&&&&&&&&&&&&。 小题3:10月30日上午,我市2012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启动仪式在市影视城举行。市领导周先苗、张永兵等出席启动仪式。市委书记周先苗宣布活动周启动。市领导号召全市人民“好读书”,“读好书”,提升全民素质。读书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让温岭的明天更美好!请你也说一段话,向全市人民发出多读书的倡议。(至少用一种修辞方法)(2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