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坟遇到古墓房子旁边有坟好不好好

考古后对古墓中尸体重新埋葬吗?_百度知道
考古后对古墓中尸体重新埋葬吗?
会、牙周病、是否有骨骼疾病(龋齿,来辅助考古学研究,确定人骨的性别。有些也会做一些体制人类学方面的鉴定,考古发掘提取出的人骨作为标本存放起来,古墓中的尸体一般都腐烂成骨架、年龄、骨骼变形……)等
其他类似问题
考古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业处理和保存。。,不会重新埋进去了
等待您来回答
为您推荐: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民间文物收藏活动客观上引发或刺激了对古遗址和古墓葬的盗掘活动,所以应予禁止吗._百度知道
民间文物收藏活动客观上引发或刺激了对古遗址和古墓葬的盗掘活动,所以应予禁止吗.
”&nbsp,包括对造像。2010年的时候看整个石窟; &nbsp、四百年,保存的也是相对不错的,从四川北部,心里一惊。’我说‘怎么可能呢、合理的范围之内?结果他到了现场以后,还是非常精彩的。当时这个石窟给我的感觉很好,他惊愕不已; &nbsp,经过唐:“实际上也非常重要,但尚基本保存完好”(摘自《四川文物》4月刊);但是要完全禁止会比较困难; 雅昌艺术网记者致电采访了正在新疆考察的秦臻(老秦玩物)、四川大学霍巍等到了实地考察并且逐窟摄影,坚决不再收佛造像.hiphotos,他就给我打电话说‘这什么都没有?”讲述了四川内江清溪摩崖造像遭盗窃的骇人事实,他就问我这个石窟在什么地方,再也没有想收的欲望了.baidu。最早的著录可见1988年4月的《四川文物》,因为自己做文物研究!他表示。”&nbsp。’后来.com/zhidao/wh%3D450%2C600/sign=c801d9f2fdfaafbbb964b8d8/f744ede25ead72aa03a,或经过多次转手; &nbsp,太可惜了,直到宋代,这些偷盗的文物或被偷运出境,不几日便有长达14页的跟贴,共18龛,我们一个同事(段教授)也想去看,他就用手机照了照片,他感慨地说,早已不满足于视觉的享受,“开始从事石雕收藏是出于审美.com/zhidao/wh%3D600%2C800/sign=e3c7a3f590ef76c6d087f32dad26d1c2/f744ede25ead72aa03a,最终要归结为非法的黑市交易:“我是在2010年的时候。简直是洗劫一空。在秦臻的帖子(“我们收石雕的目的是什么”)的回复中。秦臻说,有非常清晰的脉络,非常精彩,陪同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李裕群。&nbsp,到四川安岳这一条线,艺术价值也非常高。文物脱离了原生环境。石窟最早是从隋代时期开始开凿的,其研究价值都会大打折扣。两张照片上的差异足以让人震撼.hiphotos.jpg" />& &nbsp。&nbsp?2010年我才去看过。任何文物离开了原址,最终流向了收藏家的手中;文物犯罪的诱因民间文物收藏活动客观上引发或刺激了对古遗址和古墓葬的盗掘,不管是学术价值还是考古价值都非常重要。秦臻自己也表示、盗掘变本加厉!心里当时就特别的愤慨。吴先生收藏石雕已有多年,整个都有流传过程. 据悉。因为。举一个实际的例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其他1条回答
不应予禁止您的问题,不适合现代的社会发展;这样的极端的观点,民间文物收藏活动客观上引发或刺激了对古遗址和古墓葬的盗掘活动
古遗址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为您推荐: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新闻热线:024-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古墓葬里有“粽子”吗? 挖了60年,这个真没有
.cn   来源:
  说起考古,人们充满了好奇。这一方面是由于考古长久以来一直生活在象牙塔里,不为人所了解;另一方面,时下流行的各种盗墓小说,更是让考古变得神秘莫测。那么,考古到底是什么?真的有那么多的灵异事件吗?沈阳晚报、沈阳网向读者和参与活动的志愿者征集了关于考古的部分疑问,并邀请著名考古专家冯永谦先生、沈阳市考古研究所赵晓刚副所长等专家就上述问题一一作出了解答。那么,几百上千年的古墓里,真的有小说里描写的&粽子&(僵尸、鬼怪)?冯永谦先生笑言:从事考古至今60年,这个真没有!
  问题1:新乐遗址的探沟里都能挖到什么?会不会挖到原始人的尸骨?
  赵晓刚:新乐遗址主要是7200年前的新乐人居住生活的地方,目前,布置的3个探方和4条探沟中,共发现了两条新乐上层文化的灰沟和两个新乐上层文化的灰坑,发掘已出土了大量的陶、石质遗物,可辨器型有壶、鬲、鼎、筒形罐、高足钵、网坠、纺轮、石刀等。由于新乐遗址是生活区,地下暂时没有发现墓葬,所以并没有发现原始人的尸骨。
  问题2:挖到了尸骨一般会怎么处理?
  赵晓刚:除非极特殊的埋藏环境,否则人类遗骸只剩下骨头甚至连骨头也保存不下来,不会有什么&尸&。人骨也是重要的研究对象,其价值绝不亚于随葬品,可以用于测年、性别年龄鉴定、体质类型分析、古病理分析、食谱分析等等。至于研究之后的处理,同一般遗物一样,有保存或展示价值的就保存起来,放入博物馆展出或是放在库房里保存。
  问题3:考古工作有时候要发掘古墓葬,会不会在心理上有一些影响?
  赵晓刚:考古发掘确实涉及伦理道德的问题,尽管国内还缺乏类似的职业准则,但是现行的文物考古工作方针还是兼顾了尊重逝者的观念。在现代人类活动的广度和深度空前扩大的情况下,包括古人类遗骸在内的遗存的出土不可避免,为了减少破坏、损毁就要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如果不发掘,这些遗骸在进入公众视野之前就会被破坏乃至消失。
  冯永谦:古墓葬的发掘很多是在被破坏比较严重的时候,才会去发掘。而且,我们从事的是科学研究工作,在心理上没有什么影响。但是我们研究历史,对古代文化、遗迹、遗存,始终抱着敬畏心理,会小心谨慎地保护好。确保先人的历史能够完整地保存下来,传给后人。
  问题4:勘探前知道地下有遗物吗?自己拿铲去野地勘探可行吗?
  赵晓刚:打孔勘探是考古工作的第一步,是为了勘探地下土层的分布情况,判断地下是否可能有遗迹或遗物。但考古人员会先根据历史资料的记载判断,认为有考古价值时,报请国家文物考古部门批复。公众考古虽是考古的大众化,但并不是让大家自己拿着铁铲去野地勘探,不但破坏土地和环境,而且费时费力还毫无收获。
  问题5:很多小说对墓葬都有一些很灵异的描写,墓葬里真有这些东西吗?
  冯永谦:到今年,我从事考古发掘60年了,发掘过各种各样的墓葬,但是没有遇到过闹鬼、闹怪的事情,这些都是一些民间口头文学流传下来的一些东西,我认为不存在这个。古墓葬,尤其是帝王级别的墓葬,确实会有一些防盗的手段。比如定陵,就是在门后留有巨大的封门石条。河南、陕西的一些春秋战国墓,挖得很深,上面会覆盖沙子、石头,并夯实,也可以起到一些防盗的作用。但是,暗箭、机关什么的,是不会有的。
  问题6:考古和风水有关系吗?
  冯永谦:风水历史悠久,主要是古代人受自然环境影响形成的。比如,原始人没有取暖手段,所以他们选择居住的地方,一般要向阳,同时要考虑饮水,又要靠近水源,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居住习惯。再比如辽代,墓葬大都建在沟口朝向东南的山沟里,讲究后面有山,两侧也要有山,前面要有水,民俗也说,&两山夹一杠,辈辈出皇上。&研究这样的风水,对考古调查确实有很大帮助,但我们不会特别去学。
  问题7:考古专家和古玩鉴定专家是一回事儿吗?
  冯永谦:考古专家确实能够鉴定一些文物,因为从事这个工作,看得比较多。但是鉴定古玩,仅仅看真的还不够,除了真的之外,还应该知道假的是什么样,是怎么造假的。再有,考古专家看的金银铜器之类的比较多,书画就很少了。鉴定专家,骨角牙雕什么都就都要知道,要有很高的修养才行。另外,考古比较看重的是文物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而鉴定,则更关注经济价值。 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高寒冰唐心萌
相关新闻:
新闻监督举报电话:(024)
沈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沈阳网技术中心制作 本站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北三经街67号(110014)
广告咨询热线:96009-6 新闻热线:(024)
公共服务机构: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辽)字第18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辽B-2-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610474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县境内的古墓葬有新集镇夹塘汉墓,莲花镇大坡沟汉墓、鲁家塬汉墓,桥寺乡石家坡汉墓,北塬乡余王家汉墓、唐后周石兰靖墓,尹集镇h莲滩宋墓,民主乡明刘昭墓,韩集镇阳洼山马福禄墓等。
&&&&北塬乡唐后周石兰靖墓
&&&&嘉靖乙酉,耕农获半石,遇郡医戴氏,与家收半石合之,果一志石也。文无遗损,因录其志文曰:"君讳靖,字士安。冀州乐陵人也。其先周成王之子石文侯之孙。汉魏以来,衮绂相传。十一世祖苞晋录尚书荆州刺史。累业重光,英辉相断。祖延便弓马,从魏道武西征,任统军,留镇⒑保蚨已伞8溉纲砭姓螅蔚谝痪鳌9谆忱饰颍骰萑羯瘛S牢跞耆魏楹涂な亍V链笸扯曛校诙级饺魏又荨Q俺蠖级揭峭尽N涑稍辏诳飧6瓿手荽淌罚秩乜R厝灏倩А=的暧杏溃呵锪衅撸坝谖弧S汹胶游级荽淌罚源笾芴旌腿晁甏挝熳邮露眨嵊⒑毕毓愦筌A⒈馐鳌D宋唬衡㈧k胸罚莱瞿芄佟N┕讨睿裎浠富浮7匠蒴纾溲谟脑堋J蛘娲。啦シ祭"。
&&&&尹集镇h莲滩仿木作结构砖室宋墓
&&&&2001年3月,临夏县尹集镇h莲滩村7社福利建材厂在扩建取土时,距地表约1.4米深处发现一座砖室墓。临夏州博物馆与临夏县文化馆对该墓地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该墓为单室仿木作结构砖室墓,南北向,墓向53°,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四部分组成。墓道呈斜坡式,长7.8米,前宽0.76米,墓门处宽1.12米,侧壁略斜。墓门顶部以"八"字形收顶,上中镶长方形牡丹花卉砖雕一幅。门高1.08米,宽0.5米。墓门用素面条砖干砌墙。甬道进深0.42米,高1.08米,用素面条砖平砌而成。墓室呈长方形,长2.14米,宽2.06米,高2.98米,墓室底部用3131厘米方砖砌成,并砌砖床。墓室四壁结构完整,除北壁中部没有甬道,其它结构均对称而施。墓室内砌模制、雕刻砖两种,由人物、动物、花卉、几何等砖雕组成。砖雕极具研究价值。墓室清理中发现墓室已被扰乱,尸骨架一具,残缺不全,较为散乱,为男性;另置2个头颅,为女性。墓室随葬品仅有破碎的1件灰陶瓷罐、1件黑油瓷碗,瓷碗制做较粗,口径10.5厘米、底径4.3厘米、高4.5厘米。未发现有确切纪年或可明确断代之物。但根据墓室建筑结构、随葬品推测分析,认为该墓时代应属北宋晚期。仿木作结构砖室墓,在本县尚属首次发现,而且墓室建筑保存完整,它为研究宋代在这一地区的历史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
&&&&路盘乡宋金古墓
&&&&2003年7月,在路盘乡政府院内挖自来水管道时发现一座宋金时期的古墓。出土两件瓷器,一件是褐瓷碗,一件是白瓷花纹壶。据专家鉴定,均属宋代磁州窑瓷器,其特点是:碗口大底小,腹壁斜直,俗称"斗笠碗",施褐色釉;壶的造型更具特色,壶腹椭圆,肩部较高,肩上有一圈凸棱,颈部较瘦长,小喇叭,管状斜流与壶口齐平,扁圆把手,壶底为圈足,胎质黄白,釉白而莹润,且在素白瓷上用绿彩料绘花卉纹样,腹部写有民间俗语"点铁化成金,贪心由未足"字句,行书笔划比较流利,是民间画工手笔,构图装饰简洁洗练,活泼大方,它对研究临夏地方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刘昭墓
&&&&位于民主乡孙家坪村老庄社西北侧坟湾。刘昭,安徽滁州全椒人,明洪武末年任陕西都指挥同知,镇守河州,后历升右军都督府都督同知,宣德年间卒于任上。"在镇三十余年,居民安堵"。刘氏墓地所在,形似摇篮,墓在正中,座北朝南,上端是刘母余老太夫人墓,其下紧挨着刘昭墓莹,墓地气势若虹,与众殊异。经历年山洪冲刷,目前已成沟壕。墓碑、享堂、石兽等遗迹无存,仅有其母余氏墓碑,圆顶石座,额篆"大明"二字,中书"故母太夫人余氏之墓",右书"骠骑将军陕西都指挥使孝男刘昭",左书"□□十五年七月初八日良时立石",风侵雨蚀,字迹斑驳。正如《积石录》载教授高弘诗云:"粉墙零落画堂空,石兽荒凉野草中,惟有小溪桃李在,花开不似旧时红"。刘昭墓地现辟为果园,林树茂密。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墓主人是古龙游时县令?探秘浙江考古史上最大古墓葬
古墓发掘历时一个多月,共出土文物包括五铢钱、黄金珠和、罐、灯等共计29件。
  古墓出土的青瓷堆塑魂瓶,做工相当精致。
  2009年9月的一天,龙游县文广新局副局长黄国平在对龙游境内杭(州)长(沙)铁路修筑沿线詹家镇夏金村进行文物调查时,一块形制奇特的砖块引起了他的注意。凭着多年的考古经验,他判断这很可能是一块墓砖。“有墓砖,就可能有古墓!”黄国平立即将这一消息上报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此同时,龙游县文物部门也开始密切关注杭长铁路修筑沿线夏金村附近的施工进展情况。
  日,龙游文物部门终于接到了杭长铁路施工方打来电话,获知他们在夏金村方家山施工过程中,发现一处山包上有几块青砖外露。
  自此,龙游方家山古墓开始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
  而让众人没有料到的是,这些青砖后面所隐藏的,竟然是一座浙江考古史上同期规模最大的古墓葬。为此,日,龙游县文物部门联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门在古墓现场,举行了考古发掘成果通报会。
  对于古墓葬的价值衡量,只要出土后能证明墓主人的身份,其价值就很高了。该古墓出土的一枚“新安长印”印章,正是属于这样一件可以证明墓主人身份的文物。
  古墓的“前厅后寝”格局,体现的是中国古代民居“前厅后楼”的特点,相当于现实中的客厅和卧室。
  东汉文化三国古墓
  龙游方家山古墓群1号古墓,总长14.1米,最宽处7.7米。据省考古所专家郑嘉励相告,这是浙江考古史上同时期发现的古墓中规模最大的一座。
  古墓发掘历时一个多月,共出土文物铁器、铜器、瓷器等共计29件。这些出土文物中,有一些是铜钱,上有“货泉”字样。根据史料记载,这是东汉王莽乱政时期第四次货币改制时特有的货币。此外,在墓中后室出土的一枚方桥形纽铜印,尤其引人注目。“这是一枚汉代的官印,印上用篆书刻着‘新安长印’四个字。据史料记载,东汉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太末县(也就是今天的龙游)下曾分设一个新安县,但新安县的存在时间只有88年,到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就改名为信安县了。”
  黄国平告诉记者,古墓里面呈现的是东汉文化,墓葬时间则是在三国时期。根据古墓的形制格局和出土文物来看,目前可以初步判定,墓主人所属朝代应该在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是公元192年-280年间的一名县令。
  关于古墓葬的价值衡量,只要出土后能证明墓主人的身份,其价值就很高了。而该古墓发掘中,出土的一枚“新安长印”印章,正是属于这样一件可以证明墓主人身份的文物,尤显珍贵。
  “这对于龙游的地方史来说,其意义是填补了一处空白。”据黄国平查资料得知,无论是《龙游县志》、《浙江省志》,还是其他一些地方性史料上,对浙西一带的汉代人物记载都很少,此前龙游县内有资料可查的同时期历史人物,就只有龙丘长一人(也是东汉时期龙游地界上的一位县令)。
  在外为官?本地县令?
  那么,根据出土的“新安长印”印章来推断,墓主人当年是不是就一定是在龙游为官的呢?
  黄国平告诉记者,根据古墓葬的规模来判断,墓主人当时的地位等级应该是比较高的,可能是当时新安县比较有作为的一任县令,也可能是在88年龙游新安县时期内的首任县令。
  但在此之外,还有一种可能也存在。
  据资料,公元192年-280年间,中国除了当时的龙游地界外,共有四个地方名叫新安。另外三个分别在中原河洛平原的洛阳附近,至今还叫新安县;广东一带有一个新安县;徽州也有一个新安家族。
  再从古墓葬本身来看,该墓所在地,很可能是一处家族墓葬区。与其相距20米左右共有四座大墓,结构相同,朝向也相同。另外三座古墓,由于历代多次盗掘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民挖墓砖成风,目前已仅存部分墓底砖。
  既然如此,墓主人出任县令的地方,就不只一种可能了。他有可能在这四个地方的任何一个地方出任县令,而他的老家则是在龙游。游子在外为官,死后魂归故土,这也正是中国人对乡愁的一种典型表现。
  “用严谨的考古学态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这应该是一件不能定论事情,上述两种情况都可能存在。”黄国平觉得,在时间上,这毕竟已经相隔了大约1800年,对于古墓内外许多东西的判断,后人能做到的只能是根据现有的史料记载和相关学说,进行假设推测,无法下定论。
  黄国平也曾尝试从史料中去寻找有关墓主人的记载,可惜毫无收获。“对于龙游地方史料来说,该古墓的发现是补充一段历史。目前,墓主人的姓名我们还不知道,只能以后去慢慢发现。不过无论如何,我们都会通过多种方式,把这个人物写进龙游的地方史料里。”
  坐南朝北盗洞留猜想
  四座古墓朝向都是坐南朝北,这也是方家山古墓群另一处值得细说的地方。
  按照古人一般的风俗习惯,墓葬朝向都是朝南的,而这里却恰恰相反,且还是整个家族墓群都是如此。对此,黄国平猜测可能有三种可能:一是墓主人比较崇尚《周易》,为自己选择墓址时讲究前有水,后有山,就像现在这座古墓,前面不远处是衢江,后面背靠的是方家山;二是个性化的选址,完全根据墓主人自己的兴趣爱好,喜欢地势开阔的地方,不喜欢缩在小山窝里,希望面朝一片开阔地(金衢盆地),表示正对着自己所治理的一方百姓;三是根据古墓群家族长者的生辰八字来选址。
  具备一定规模的古墓,下葬后往往会遭遇盗墓,方家山古墓群1号古墓也不例外。时至今日,经过盗墓人洗劫的古墓,最初究竟有多少随葬品,我们已不得而知,不过历经千年后,盗洞却依旧可以辨认,人们的猜想也随之而来。
  根据外观来看,盗洞有明显的修补痕迹。那么,修补盗洞的人究竟会是谁呢?有没有可能是盗墓人自己把盗洞修补起来的?古时候盗墓之风如此盛行,其中有奉行“盗亦有道”信条的盗墓者存在,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黄国平认为,盗墓人在洗劫完墓室后,再把盗洞修补起来,其可能性虽然存在,但机会不大。另一种更大的可能是,墓主人的后人发现墓葬被盗后,组织人对盗洞进行修补。而这种可能所需满足的条件是:该墓在遭遇盗墓人后,墓主人的后人依然家道兴旺,居有定所。
  殡葬文化文明痕迹
  “上述虽然都只是我们的猜测,但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殡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国平说,现代人之所以会对古墓那么感兴趣,就是因为在这种文化里面,还有很多问题是我们暂时无法解释清楚的。
  从历史价值来说,中国古代的殡葬文化也是保存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的重要载体。“可以说,如果没有不断发掘的古墓葬为现有的历史做补充,我们的历史将会很单薄。”黄国平说。
  比如方家山古墓群1号古墓的发现,对于龙游地方史来说,其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填补了龙游境内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历史文化的空白。还有,如该古墓出土的两枚削,长约15厘米,外形有点像现在的小刀,这是古代文化人随身携带的文具,用来削刮修改竹简上的错字。《三国志》里写到,在袁绍威逼下,一位大臣乘上厕所的机会自杀,用的也是这种削。
  出土的其他文物中还有如一件青釉瓷罐、3颗穿孔纺锤状黄金珠,一些五铢钱和、罐、灯等。这些东西,有的是我们的现代文明能够理解的,还有一些是我们无法理解的。不过无论如何,这些都是人类一路走来的文明痕迹。
  形制格局媲美皇族
  从方家山古墓群1号古墓的形制格局来看,“前厅后寝”的格局,体现的是中国古代民居“前厅后楼”的特点。古人相信人死之后也要生活,所以墓室内有前后室之分,相当于现实中的客厅和卧室。黄国平介绍说:“那时候孝顺又有钱的子孙,会在长辈的客厅里摆满储存粮食的器皿。他们守孝,有时候一守就是几年。”
  除此之外,1号古墓的规格之高,还在于整个墓葬的外围都用白膏泥修筑起了一圈围墙,为墓主人构建了死后的一片天地。白膏泥可以起到密封防水、防腐蚀的作用。“这也说明墓主人的地位等级一定不低。要知道在等级制度鲜明的封建社会,一般庶民下葬,不论你再如何富甲一方,也是不能在墓室外围修筑围墙的。”龙游县博物馆副馆长朱土生说。
  朱土生推算1号古墓的修建过程,应该是先在这座山上挖一个大坑,把墓室的位置结构全部规划设计好,再用白膏泥做围墙,一层层向上施工,接着才是建造墓室,泥土回填。“这里没有发掘之前,是一个小山包,古人清明祭祀时,每年都要在墓的顶部填土,所以山头越填越高,据附近村民讲,这里原先土堆有三四米高。”“还有,像墓室里的地砖、券顶,都有三层,非常结实。其建筑工艺,已经非常成熟。其规格可以跟一些北方皇族的古墓葬相媲美。”朱土生介绍说。
  新闻延伸
  古墓的种种不确定答案,我们可以留待日后慢慢论证,但眼前的有一个问题却已刻不容缓。
  历经千年的沧桑,古墓本身已经遭到了破坏,再加上发掘后的雨雪天气,墓前室的拱顶已经坍塌了一部分,如今,怎么保护成了一个让人头痛的问题。“考虑到铁路施工要继续进行,我们计划对古墓采用留一半移一半的保护方法。即:前厅部分进行异地保护,后寝部分进行就地保护。”黄国平说,接下去的工作还要把古墓葬的文本资料做整齐做完整,先申报县级文保单位,后在十二五计划之内争取申报省级文保单位。
(记者 徐肖富 巫春燕文/摄)
编辑:郑月红
相关新闻:
一周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墓丽影9好不好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