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罗马全面战争人口修改廷安有多少人口

您现在的位置:&&
抗日战争中的在华日人反战同盟
作者:欧阳淞 曲青山
时间: 09:47:47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核心提示:八路军不但在政治上、生活上优待俘虏,更重要的是从情感上感化俘虏,消除敌对情绪。日军士兵往往把生命与人格看得同等重要,甚至被俘后宁愿速死,也不愿人格上受到侮辱。当时,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各种物资非常困难,但对于被俘的日本士兵的供给仍大大优于八路军一般士兵。同时在政治上,不仅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信仰。而且把他们当作阶级弟兄对待,给他们学习、娱乐等各种自由,甚至还给已经觉醒的日军士兵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种优待从感情上溶化了日本士兵的敌对情绪。
○小林青原是二战侵华日军士兵,被八路军俘虏后,思想转变后成为在华日人反战同盟胶东支部负责人。
○八路军总司令部的命令和毛泽东同志的论述中都强调了对日俘不加侮辱,尊重人格。
○觉醒联盟是在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成立最早的日人反战团体。
○数年来,在战场上进行反战工作而牺牲的日本同志,有姓有名就有25人。
○反战同盟虽然在数量上比八路军、新四军少得多,但是在瓦解日军、战胜日军上却是一支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
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和俘虏政策的影响和教育下,我们许多被俘的日本士兵通过学习和教育,不仅知道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的战争是不正义的侵略战争,而且明白了为要永远消灭这样的战争,为要使中日两国人民从日本法西斯的蹂躏下解放出来,为要使中日两国人民永远友好下去,就非踏着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道路前进不可。
在抗战初期,八路军总司令部以朱德、彭德怀的名义发布了优待俘虏六项命令:一、不杀敌军俘虏,优待俘虏。二、不取俘虏财物,唯军用品应没收之。三、医治敌军伤兵。四、在可能条件下,将俘虏放回,并给路费。五、愿在我部队服务者,给予适当工作。六、不干涉俘虏的宗教信仰。这六项命令提出了抗日战争时期党的俘虏政策的基本精神。
毛泽东同志在《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中指出:“我们仍然把俘虏的日本士兵和某些被迫作战的下级干部给以宽大待遇,不加侮辱,不施责骂,向他们说明两国人民利益的一致,释放他们回去,有些不愿意回去的,可在八路军服务,将来抗日战场上如果出现国际纵队他们即可加入这个军队,手执武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一九三八年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又指出:“对于日本士兵,不是侮辱其自尊心,而是了解和顺导他们的这种自尊心,从宽待俘虏的方法,引导他们了解日本统治者之反人民的侵略主义。”
日本民族由于受历史传统所形成的狂妄的民族自尊心和武士道精神的影响,日军士兵大都骄傲蛮横,刚愎不逊,爱面子。而八路军总司令部的命令和毛泽东同志的论述中都强调了对日俘不加侮辱,尊重人格,这正确的对日俘虏的政策,发挥了巨大威力,争取了日军一部分士兵,唤起他们的觉醒。
一九四〇年四月六日,中央书记处发出的《中央关于瓦解敌军工作的指示》指出:“凡俘虏愿意回去者除给以教育招待令其回队外,应注意选择少数进步分子给以较长期的训练。”
在这个文件中,强调了争取俘虏为我军服务的问题,这是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又一重大发展和完善。它对于尽一切可能争取一切可争取的力量,壮大革命统一战线,孤立、瓦解敌军,削弱敌军战斗力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战胜敌人,一要靠强有力的武力打击,大量消灭其有生力量。二要靠有效的瓦解敌军的工作,削弱、摧毁其战斗力和战斗意志。所以八路军不但在政治上、生活上优待俘虏,更重要的是从情感上感化俘虏,消除敌对情绪。日军士兵往往把生命与人格看得同等重要,甚至被俘后宁愿速死,也不愿人格上受到侮辱。当时,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各种物资非常困难,但对于被俘的日本士兵的供给仍大大优于八路军一般士兵。同时在政治上,不仅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信仰。而且把他们当作阶级弟兄对待,给他们学习、娱乐等各种自由,甚至还给已经觉醒的日军士兵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种优待从感情上溶化了日本士兵的敌对情绪。
在华日人觉醒联盟
在八路军中的日本士兵通过教育和学习后,不仅知道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的战争是不正义的侵略战争,而且明白了为要永远消灭这样的战争,就非和中国人民并肩战斗不可。
一九三九年十一月七日,在山西省辽县(左权)麻田村八路军总部,由杉本一夫等日本士兵创建了“在华日人觉醒联盟”本部(一九四二年改为反战同盟太行支部)。
觉醒联盟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支持和帮助下建立的。这是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成立最早的日人反战团体。它的成立和出现,标志着日本人民的觉醒,说明生活在八路军中的日本士兵是主持正义的日本人民之一部分。同时也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所坚持的中日两国民族平等、共同反对侵略战争的立场是英明正确的。
觉醒联盟的宗旨:呼吁广大日本人民和日本士兵觉醒,起来反对不正义的侵略战争;反对日本侵略中国,揭露日本法西斯破坏和平与侵略中国的本质和罪恶;学习马列主义,学习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宝贵革命经验,研究日本革命问题;号召日本人民和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觉醒联盟成立后,积极地向日军开展政治宣传攻势,揭露侵略战争的本质,宣传八路军优待俘虏等政策。因为日本军阀极力制造狭隘的排外主义与民族隔膜,利用民族间语言不通等因素,对八路军进行歪曲、颠倒的宣传,把八路军污蔑为“穷凶极恶,残狠无比的野蛮人,对被俘的日军官兵即一刀两断,如此永世也不能投人胎了。”造成日军对被俘的恐惧心理,以至在战场上宁愿战死,也不愿投降。日军士兵这种由于被欺骗、被蒙蔽而造成的思想意识和长期形成的武士道精神,自然给八路军在军事上战胜日军,政治上瓦解日军,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因素。因此,要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必须摧毁日军藉以支持战斗意志的精神支柱。精神支柱一旦垮了,日军便会不战自溃。这首先要从消除日军士兵对于中华民族的盲目对立情绪入手。觉醒联盟中的原日本士兵积极进行了这项宣传工作,起到了八路军所起不到的特殊作用。
觉醒联盟刚成立时,全体盟员的政治水平都不高,也没有什么工作经验。在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帮助下,逐渐开展了对日军的宣传、瓦解工作,而且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每次出去宣传,八路军或地方部队都派人护送,这就保障了盟员的安全。盟员们对此深为感动,在战场上都更加积极地向日军进行宣传。如在康家垴战斗中,杉本一夫用日语向日军士兵高呼反战口号,竟使日本士兵停止射击。对此,日军军官大惊失色,指挥混乱。
日本侵略军对觉醒联盟瓦解日本士气的活动,非常恐慌,妄图用卑鄙手段阻挠其宣传活动。如日军第三十六师团曾经派出一名叫齐藤的士兵“自动投降”八路军。齐藤带着一瓶毒药,是要毒死觉醒联盟的同志们。但是他来到八路军后,被八路军和觉醒联盟的正义行为所感化,自动供出了他的“使命”,交出了毒药而转变过来了。
觉醒联盟成立以后,组织机构发展很快,陆续在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建立了支部。
一九四〇年六月廿三日,在八路军一二九师,由松井英男等同志建立了觉醒联盟第一支部(一九四二年改为反战同盟太岳支部)。
一九四一年八月七日,在八路军冀南军区,由秋山良照等同志建立了觉醒联盟冀南支部(一九四二年改为反战同盟冀南支部)。
一九四一年八月十五日,在八路军冀鲁豫军区。由水野靖夫等同志建立了觉醒联盟冀鲁豫支部(一九四二年改为反战同盟冀鲁豫支部)。
一九四二年五月十九日,在八路军一一五师,由本桥朝治等同志建立了觉醒联盟山东支部(一九四二年八月与反战同盟山东支部合并)。
在华日人反战同盟延安支部
一九四〇年七月七日,正值抗日战争爆发三周年时,在延安的日本士兵森健、高山进等同志在八路军总政治部敌军工作部的直接帮助和支持下,创建了“在华日人反战同盟延安支部”。
他们在这之前得知日本进步作家鹿地亘和妻子池田幸子化装成演员从上海到达重庆,组织建立在华日人反战同盟。他们觉得有必要联合在一起搞反战运动,于是就给在重庆的鹿地亘发去信件联系,但是由于国民党政府的阻挠,始终没有联系上(鹿地亘领导的重庆在华日人反战同盟,由于国民党政府的不支持,一直没有得到很大的发展)。
没有和重庆方面联系上,他们决心自己起来组织反战同盟。当然冈野进同志也作了许多工作。冈野进是一九四〇年三月从莫斯科经新疆秘密来到延安的。由于冈野进来延安时,身份是不公开的,几乎谁也不知道他的身份和真名实姓。他使用的中国名字叫林哲,直到一九四三年共产国际解散时,他才以日本共产党代表的公开身份露面。那时才知道他就是日本共产党书记野坂参三。
反战同盟延安支部主要是搞宣传工作,利用各种方法向日军广大士兵开展反对侵略战争的宣传,编写、印刷了百余种宣传品,还发行以宣传反战为主要内容的日文月刊《士兵之友》。这个刊物对日本士兵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教育和争取了许多日本士兵,使他们从日本帝国主义的欺骗宣传中觉醒过来。一九四〇年十一月又增设了无线电广播,每周两次,以在日军中的广大士兵为对象。广播的内容主要有:解说时事战况,介绍在华日人反战同盟的情况,用大量事实阐明战争的性质等等。对分化日军,动摇日军士兵的军心,具有极大的影响。
日本工农学校
一九四〇年十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由八路军总政治部在延安创办“日本工农学校”。一九四一年五月十五日,在延安八路军大礼堂,正式举行了开学典礼。朱德总司令、傅钟、冯文彬等同志出席了开学典礼。朱总司令作了讲话。此后,学校的教学便走向正规,各种规章制度也日趋完善。
日本工农学校是一所教育、改造日本士兵的学校。办学的教育宗旨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贯彻党的俘虏政策精神,通过在政治上物质上的优待和思想上的教育转化工作,使学员的立场、世界观得到根本改变。培养对日军进行宣传、瓦解工作的干部,培养反对日本法西斯战争和为中日民族解放而奋斗的战士。
学员大部分来源于八路军、新四军在战场上俘虏的日本士兵和下级军官,也有少数受八路军、新四军的政治宣传影响而自动投诚过来的日本士兵。他们大部分是被压迫被奴役的劳动人民,文化程度都不很高。
日本工农学校校长是冈野进,副校长是总政治部的赵安博同志(一九四三年四月后,由李初梨同志兼任)。
日本工农学校开设的课程有:社会发展史,马列主义,政治常识,政治经济学,哲学,中国问题,日本问题,联共(布)党史,时事问题,中国语言等。这些课程分别由冈野进和精通日语的赵安博、王学文、李初梨、何思敬等同志任教。在教学中,学校注意联系日本国内的具体事物和战争中的事实,启发学员的阶级觉悟,使他们明确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的性质与自身的利益,在此基础上,进行革命理论的教育,转化思想,加深对马列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争取他们为反法西斯战争而奋斗。
日本工农学校,这个在世界战争史上也绝无仅有的战俘学校,到一九四五年八月,共培养和教育了数百名日本士兵,使他们从蒙昧中得到了真正的觉醒,走上革命的道路。一九四一年十月廿六日,在延安召开的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大会上,日本工农学校就有三十五名学员在会上集体宣誓参加了八路军。
由于日军俘虏的不断增多,日本工农学校也不断发展。一九四三年七月,在八路军一二〇师设立了日本工农学校晋西北分校。一九四四年十月在八路军山东军区设立了日本工农学校山东分校。同年在新四军中设立了日本工农学校华中分校。后来日本工农学校山东总分校又创办了鲁中、鲁南、渤海分校。
日本工农学校毕业的学员,大部分回到各抗日根据地的抗日前线,推动和发展了各抗日根据地的反战工作以及对日军的政治宣传攻势。反战同盟支部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敌后抗日根据地。
蓬勃发展的反战同盟
一九四一年二月廿三日,在八路军冀中军区,由田中、东忠等同志建立了反战同盟冀中支部。
一九四一年五月四日,在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由宫川哲治等同志建立了反战同盟晋察冀支部。
一九四一年七月廿一日,在八路军山东纵队,由大西正等同志建立了反战同盟山东支部(一九四二年八月与觉醒联盟山东支部合并)。
一九四二年三月十五日,在新四军第一师(苏中军区)由香河正男、滨中政志等同志建立了反战同盟苏中支部。
一九四二年七月十五日,在新四军第三师(苏北军区),由古贺初美等同志建立了反战同盟苏北支部。
一九四二年九月,在八路军胶东军区,由渡边三郎、小林清等同志建立了反战同盟胶东支部。
一九四二年九月,在八路军一二〇师,成立了反战同盟晋西北支部。
一九四二年九月十八日,在八路军清河军区,由田村、铃木等同志建立了反战同盟清河支部(后随军区一起改为反战同盟渤海支部)。
一九四二年十月,在新四军第四师(淮北军区),由后藤勇等同志建立了反战同盟淮北支部。
一九四二年十一月,在八路军滨海军区成立了反战同盟滨海支部。
一九四二年十一月,在新四军第二师(淮南军区),由高峰红志、加藤肇等同志建立了反战同盟淮南支部。
一九四三年五月十八日,在八路军鲁南军区,由小岛、田中等同志建立了反战同盟鲁南支部。
一九四五年五月四日,在八路军冀东军区成立了在华日人解放联盟冀东支部。
随着抗日战争的深入和反战运动的蓬勃发展,一九四二年六月廿三日,在延安的日本同志创立了“在华日本共产主义者同盟”。共产主义者同盟是在反战同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以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先锋队组织。同盟成立后,就在各抗日根据地发展了支部。《在华日本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对反战运动中的日本士兵和中国抗日军民影响很大,延安的《解放日报》在一九四二年六月廿五日还发表了社论。
一九四二年八月十五日到八月三十日在延安召开华北日本士兵代表大会和华北日人反战团体大会。
日本士兵代表大会,聚集了在华北与八路军作战的十九个日军部队的士兵。他们代表日军中所有的兵种,而且包括从二等兵起到少尉为止的军级。这些代表从日本士兵的立场出发,商讨了日本士兵目前最迫切的要求。大会一致通过了章程、宣言和《日本士兵要求书》。《日本士兵要求书》共有二百二十八条,反映了日本士兵切身的利益和权利,如:向日本军部抗议,不服从非人道的命令,让士兵吃饱饭,不许打耳光等项内容。
这次大会是七十年来日本军队从未有过的事情。《日本士兵要求书》也在日军中引起强大反应,其影响和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另一个大会是华北日人反战团体大会,是由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八个反战单位联合召开的。大会统一了华北日本反战力量,成立了反战同盟统一机构——在华日人反战同盟华北联合会。为了华北反战团体名称之统一,把觉醒联盟改为反战同盟。选举彬本一夫为华北联合会会长,森健、松井敏夫为副会长。
这次大会,统一了华北日本反战组织,从此使反战运动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通过大会,进一步地具体地了解了日军的情况,这对今后向日军进行宣传、瓦解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大会还揭露了日本法西斯的黑暗与残暴,向全世界进行正义的呼吁。
为了迎接抗日战争的胜利,一九四四年一月十五日到二月十五日,在延安召开反战同盟华北联合会扩大执委会,延安本部和各地支部的代表出席了会议。
由于国际反法西斯力量有了很大发展,日本国内的形势起了很大变化。所以反战同盟的奋斗目标不仅局限于反对不正义的侵略战争,而且要争取中国和日本人民的民族解放,推翻日本法西斯政权。于是大会通过将反战同盟改组为日本人民解放联盟。这是反战同盟一次重大的历史转变。
一九四四年上半年,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反战同盟各支部均改名为解放联盟支部。到一九四五年七月,日人解放联盟共有华北、华中两个地方协会,晋冀鲁豫、冀鲁豫、山东三个地区协会和十八个支部,一千多名盟员。
这次大会总结了反战运动的经验,指出无论是扩大反战联盟组织,还是开展反战工作都有显著的成绩。这些成绩是经过许多中国、日本同志共同奋斗流血牺牲所换来的。数年来,在战场上进行反战工作而牺牲的日本同志,有姓有名就有二十五人。由于这些有英勇献身精神的同志们的努力工作和作战,反战同盟在日军中影响越来越大,以致使日军认为在八路军、新四军中有日本部队。
反战同盟虽然在数量上比八路军、新四军少得多,但是在瓦解日军、战胜日军上却是一支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它熟悉日军的内部情况,了解日军士兵的思想、语言、风俗习惯。他们利用日军中的同乡、朋友等关系,通过向日军据点喊话、通信、通电话、送慰问袋等方法,直接和日军士兵接近,收到很大效果。使日军士兵产生的思乡厌战情绪日益加剧;逃亡、自杀和自动向八路军、新四军投降的事件不断增加;士兵反抗长官,不听命令的事件也不断发生,致使日军战斗力不断减退。日军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反战同盟的宣传、瓦解工作无疑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如反战同盟冀鲁豫支部与清丰县日军一个大队的士兵经常通信、宣传八路军俘虏政策,揭露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的本质和罪恶。这个大队与八路军作战时,有些士兵大胆抛去武器,逃到八路军中来(《日本战友在这样斗争着》)。
反战同盟不但在瓦解日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它的正义行动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抗日军民斗争的勇气和争取最后胜利的信心。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日人解放联盟在延安发出通电,号召日军向八路军、新四军投降。并命令各地支部盟员到前线,协助八路军、新四军接收日军武装。但是日军接到国民党军总司令部的命令后,拒不向八路军、新四军投降。解放联盟在争取日军向八路军、新四军投降问题上,作了很多的努力和工作,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八月三十日,在延安举行盛大的欢送日人解放联盟归国大会。叶剑英总参谋长出席了大会,并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一九四五年底,解放联盟各地支部到达东北。在冈野进的带领下,途经朝鲜,陆续回到日本。至此,反战同盟完成了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争取中日民族解放的历史使命。
反战同盟在抗日战争中,和中国人民一起齐心合力、浴血奋战,焕发出高度的国际主义精神,并为之流血牺牲,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为中国人民雄伟壮丽的抗日战争史诗谱写了光荣的一页。为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
(摘自:欧阳淞 曲青山主编:《红色往事:党史人物忆党史》)
责编:胡玲莉
(如需版权合作请联系)
欢迎转载海疆在线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海疆在线:/
分享到&&&&关于《延安,我把你追寻》一文1.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十几年里,延安是党中央的所在地,全国人民都把希望寄托在延安,各地进步青年纷纷奔向延安.当时延安的生活十分艰苦,为什么会有这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关于《延安,我把你追寻》一文1.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十几年里,延安是党中央的所在地,全国人民都把希望寄托在延安,各地进步青年纷纷奔向延安.当时延安的生活十分艰苦,为什么会有这
关于《延安,我把你追寻》一文1.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十几年里,延安是党中央的所在地,全国人民都把希望寄托在延安,各地进步青年纷纷奔向延安.当时延安的生活十分艰苦,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呢?2.诗人追寻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实际上是追寻什么?3.文中“延河丁冬的流水”、“枣园梨花的清香”、“南泥湾开荒的镢头”、“杨家岭讲话的会场”各指什么?4.文中的“电子计算机”、“老牛破车”、“延安精神”各指什么?
⒈ 作者追寻延安,追寻的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是革命队伍中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家宝.即使将来我们经济发达了,生活富裕了,也还要提倡艰苦奋斗.因为无论什么时候,人们总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为了把社会推向前进,总要开辟新领域,探索新事物,这就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⒉⒊延河水,实际上讲的是人们在延安度过的革命岁月;枣园曾是党中央所在地,实际上讲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在这里从事的革命活动;南泥湾开荒的镢头,实际上是讲大生产运动中所体现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杨家岭会场,那里曾召开过多次决定中国命运的重要会议,实际上讲当年党中央和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正确领导;温热的土炕,实际上是指革命战争年代那种亲密的军民关系、党群关系;顶天立地的脊梁,指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⒋第三、第四节写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这两句中的“永远告别”与“忘不了”、“毫不犹豫丢掉”与“不能丢”形成鲜明的对照.意在反复说明,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要改变,但延安的革命精神要发扬.
延河水,实际上讲的是人们在延安度过的革命岁月;枣园曾是党中央所在地,实际上讲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在这里从事的革命活动;南泥湾开荒的镢头,实际上是讲大生产运动中所体现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杨家岭会场,那里曾召开过多次决定中国命运的重要会议,实际上讲当年党中央和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正确领导;温热的土炕,实际上是指革命战争年代那种亲密的军民关系、党群关系;顶天立地的脊梁,指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情况--《近代史研究》1980年03期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情况
【摘要】:正 我回到延安一个多月,看见我们各方面的建设,都有很大的进步,很大的成绩。过去,我听到的也很多,到延安后眼见的就更多,把眼见的和耳闻的比较一下,眼见的比耳闻的多得多。一个外国新闻记者对我说:他在来延安前,觉得我们的宣传,有些夸大;来
【关键词】:
【正文快照】:
我回到延安一个多月,看见我们各方面的建设,都有很大的进步,很大的成绩。过去,我听到的也很多,到延安后眼见的就更多,把眼见的和耳闻的比较一下,眼见的比耳闻的多得多。一个外国新闻记者对我说:他在来延安前,觉得我们的宣传,有些夸大;来延安后,他觉得我们的宣传太不够了。这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秉奎,冯小丽;[J];长白学刊;2002年06期
郑发展;;[J];齐鲁学刊;2010年01期
朱美琴;[J];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善本;[D];河北大学;2007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吴钧善;戴惠珍;;[J];安徽史学;1985年04期
孙语圣;[J];民国档案;2002年04期
张根福;[J];民国档案;2004年04期
刘东方;[J];抗日战争研究;1993年01期
黄正林;[J];抗日战争研究;2001年03期
王奇生;[J];抗日战争研究;2004年03期
金普森,李分建;[J];抗日战争研究;1996年02期
石少平;[J];粮食科技与经济;2004年03期
高岱;[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冉绵惠;;[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光寿;[J];民国档案;1996年02期
徐德莉;;[J];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11期
郑起东;;[J];抗日战争研究;2008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尚东玲;[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马竹书;[D];兰州大学;2008年
张杰;[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唐萍;[J];青海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董必武;[J];近代史研究;1980年03期
齐卫平;[J];党史博采;1998年01期
;[J];中国地名;2011年01期
王仲方;;[J];中华魂;2010年01期
汪金友;;[J];廉政瞭望;2011年07期
杨尚昆;;[J];百年潮;2001年09期
张颖;;[J];红岩春秋;2005年06期
康岱沙;[J];纵横;1998年06期
张如法;[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昌运;;[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4年优秀论文集[C];2004年
王邦厚;;[A];华圣文化——延安红色旅游与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讨会专辑[C];2006年
甘旭岚;;[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韦苇;;[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会员代表会议暨第22次年会论文集[C];2002年
黄利群;;[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1)——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研究[C];2009年
;[A];曹又参与安边起义——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安边起义六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牟广东;;[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陆锋鸣;翁琼华;;[A];老兵话当年(第五辑)[C];2004年
;[A];曹又参与安边起义——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安边起义六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钟修芳;;[A];铁军雄风——纪念新四军建军6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陕西记者站
韩丽;[N];中国旅游报;2006年
张苓;[N];中国冶金报;2007年
李洁非;[N];文艺报;2006年
强国峰;[N];延安日报;2006年
李鹏;[N];延安日报;2006年
;[N];延安日报;2007年
刘俊 南卫东;[N];延安日报;2007年
柳蓉;[N];延安日报;2007年
寇建东;[N];中国经营报;2007年
刘西英;[N];延安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卫东;[D];浙江大学;2004年
袁盛勇;[D];复旦大学;2004年
朱蓉蓉;[D];苏州大学;2010年
赵文铎;[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包耀贤;[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张丽梅;[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蔡丽;[D];苏州大学;2006年
王玉全;[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李军;[D];河南大学;2006年
陈震霖;[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则振;[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魏丽艳;[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徐春夏;[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李凌婧;[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李睿;[D];兰州大学;2011年
刘英楠;[D];辽宁大学;2011年
刘丁东;[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王永发;[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喻醒玲;[D];兰州大学;2011年
马菲菲;[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罗马全面战争人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