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主要谋略 xd股票是什么意思。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精品]也谈郭嘉
下载积分:280
内容提示:[精品]也谈郭嘉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6:42:32|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精品]也谈郭嘉.DOC
官方公共微信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 - - - - -
查看: 509|回复: 4
零食0 板砖0 性别男水晶0 刀币0 主题积分33最后登录小伙伴0 好友
一级玩家, 积分 3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 积分
性别男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UID
本帖最后由 v.i.p农民 于
12:27 编辑
喜爱武将:郭嘉
武将资料: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人物。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于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
喜爱理由:郭嘉的才干和智谋就不用多说了,天妒英才,英年早逝,可惜上天不给郭嘉与诸葛亮较量的机会!郭嘉一生很擅长出险招,料事如神,神机妙算,出奇制胜,被称之“鬼才和奇才”。郭嘉字奉孝,曹操集团五大谋士之一,殁于公元207年。公元208年,曹操发动了三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赤壁之战,最后以失败告终,从此天下三分!在郭嘉逝世之前的大大小小的每次战争,曹操集团都是一路凯歌,从无失利!郭嘉死后的第二年,曹操发动的赤壁之战就以失败告终……虽然曹操集团在赤壁之战的失利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能否认郭嘉在曹操身边的重要性!曹操在赤壁之战失败后,仰天长叹:“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捶胸大哭而感慨道:“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QQ截图591.jpg (102.86 KB, 下载次数: 1)
12:27 上传
本版排名:
本版声望:
零食1351175 板砖63 性别男水晶0 刀币0 主题积分4182最后登录小伙伴27 好友
性别男在线时间811 小时注册时间UID
{:4_87:}郭奉孝,三国初期的一位奇人,英年早逝,曹操在赤壁败后仰天长叹:“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本版排名:
本版声望:
零食0 板砖0 性别男水晶0 刀币0 主题积分33最后登录小伙伴0 好友
一级玩家, 积分 3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 积分
性别男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UID
{:4_92:}大爱 鬼才 郭奉孝
本版排名:
本版声望:
零食1351175 板砖63 性别男水晶0 刀币0 主题积分4182最后登录小伙伴27 好友
性别男在线时间811 小时注册时间UID
{:4_86:}就是死的太早了,要不三国的舞台肯定更精彩
本版排名:
本版声望:
零食0 板砖0 性别保密水晶0 刀币0 主题积分83最后登录小伙伴0 好友
二级玩家, 积分 83, 距离下一级还需 517 积分
性别保密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UID
我觉得也是!{:4_86:}
本版排名:
本版声望:
dnf版面标志
dnf版面勋章
WOW版面标志
WOW版面勋章
英雄联盟版面勋章
英雄联盟版面勋章
激战2版面勋章
激战2版面勋章
炉石传说版面勋章
炉石传说版面勋章
上古世纪版面勋章
上古世纪版面勋章
剑灵版面勋章
剑灵版面勋章
FF14版面勋章
FF14版面勋章
九阴真经版面勋章
九阴真经版面勋章
风暴英雄版面勋章
风暴英雄版面勋章
一定是个吃货!郭嘉简介_什么是郭嘉_郭嘉指什么_郭嘉拼音、示例、用法、来源
郭嘉拼音:guō jiā   一、东汉末年谋士  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  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  运筹如范蠡,决策似陈平。  可惜身先丧,中原栋梁倾。  ――《三国演义》人物简介  郭嘉(170-207)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他先在实力较强的袁绍军中出谋划策。后来他发现袁绍“多端寡要,好谋无决”,遂受荀的推荐,归向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可惜郭嘉英年早逝,壮志未踌,实为可惜。  官职:司空军祭酒 洧阳亭侯 谥曰贞侯  儿子:郭奕  相关人物:曹操、袁绍、吕布、戏志才、孙策、蹋顿、荀、刘表、刘备、程昱、荀攸、刘晔、陈群   终属:曹操  曾属势力:袁绍  现代世称:鬼才生平详述  投靠曹操  郭嘉字奉孝,曹操手下主要谋士之一。郭嘉出身寒门,自幼胸怀大志。“少有远量”,自20岁起便暗中交结有识之士(“自弱冠匿名迹,密交结英隽”),不与世俗之士交往(“不与俗接,故时人多莫知,惟识达者奇之。”)。这些“英隽”里面应该包括荀、辛评、郭图等人,谈论时势。这为他的谋士生涯奠定了基础。最初他投奔实力较强的袁绍,袁绍对其非常恭敬。但郭嘉仅数十日就发现袁绍优柔寡断,不善用人,难成大业。他对同在袁绍帐下当谋士的辛评、郭图说:“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三国志?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还说:“吾将更举以求主,子盍去乎!”二人却说:“袁氏有恩德于天下,人多归之,且今最强,去将何之!”(《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二》)郭嘉知二人还没发现到袁绍的短处,不再多言,遂毅然离去。  就这样,郭嘉一直赋闲了6年。建安元年(196 年),曹操颇为器重的谋士戏志才,曹操对他甚为器重。无奈戏志才早逝,曹操便写信给谋士荀,书中说:“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颖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三国志?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荀见信后,向曹操推荐了郭嘉。  曹操将郭嘉接入自己的营帐,两人相谈许久后,曹操赞叹道:“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三国志?魏书?郭嘉传》)郭嘉对曹操的气度留下了深刻印象,也非常高兴地说:“真吾主也。”(《三国志?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曹操遂任郭嘉为司空军祭酒。  辅佐曹操  三国演义动画版中的郭嘉当时,诸侯割据一隅,并无鲸吞四海之志。在这种情况下,郭嘉对一个个敌手心理状态的准确判断,常常成了曹操获胜的关键。  建安元年(196年),吕布以辕门射戟的方式解救了刘备,刘备不久便又得兵万余人,引起吕布妒恨,率兵攻打刘备。刘备投靠曹操,曹操待其甚厚,表刘备领豫州牧。有人建议曹操诛杀刘备以防后患。曹操征求郭嘉的意见,郭嘉分析说:“有是。然公起义兵,为百姓除暴,推诚杖信以招俊杰,犹惧其未至也。今备有英雄名,以穷归己而害之,是以害贤为名也。如此,则智士将自疑,回心择主,公谁与定天下乎!夫除一人之患以沮四海之望,安危之机也,不可不察。”曹操含笑而说:“君得之矣。”(《三国志?郭嘉传》裴松之注《魏书》)于是给刘备增兵增粮,派其至沛(今江苏沛县),收集散兵以对付吕布。  十胜论  建安二年(197年),袁绍修书与曹操,辞语骄慢。曹操大怒,对荀、郭嘉曰:“今将讨不义而力不敌,何如?”二人回答说:“刘、项之不敌,公所知也。汉祖唯智胜项羽,故羽虽强,终为所擒。今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虽强,无能为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也;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摄,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也;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问远近,此度胜也;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得策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也;绍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公以至心待人,不为虚美,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此德胜也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公于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于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无不周,此仁胜也;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也;绍是非不可知,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也。”曹操笑着说:“如卿所言,孤何德以堪之!”郭嘉又说:“绍方北击公孙瓒,可因其远征,东取吕布。若绍为寇,布为之援,此深害也。”荀说:“不先取吕布,河北未易图也。”曹操说:“然。吾所惑者,又恐绍侵扰关中,西乱羌、胡,南诱蜀、汉,是我独以兖、豫抗天下六分之五也。为将奈何?”荀说:“关中将帅以十数,莫能相一,唯韩遂、马腾最强。彼见山东之争,必备拥众自保,今若抚以恩德,遣使连和,虽不能久安,比公安定山东,足以不动。侍中、尚书仆射钟繇有智谋,若属以西事,公无忧矣。”(《三国志?郭嘉传》裴松之注《傅子》)以上就是著名的“十胜论”,它为曹操战胜袁绍平定中原奠定了思想基础,从而解除了曹操在打败袁绍这件事上的顾虑,鼓舞了曹操统一天下的决心。曹操于是上表封钟繇为侍中守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钟繇至长安,移书写信给韩遂、马腾等,二人遂各遣子入京为人质。诛杀吕布  建安三年(198年),曹操征讨吕布。吕布败退固守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曹军久攻不克,将士疲惫,曹操想罢兵撤退。荀攸和郭嘉却看出了胜机,指出:“吕布勇而无谋,今三战皆北,其锐气衰矣。三军以将为主,主衰则军无奋意。夫陈宫有智而迟,今及布气之未复,宫谋之未定,进急攻之,布可拔也。”(《三国志?魏书?荀攸传》)曹操点头称是,于是,曹军乃引沂水、泗水灌城。经月余,吕布更加困迫。十二月,吕布部将侯成、宋宪、魏续等叛变,引曹军攻入下邳,吕布被围在白门楼,被迫投降。曹操下令诛杀吕布、陈宫、高顺等,传首许都,凯旋班师。此役,曹操歼灭了劲敌吕布,为扫灭袁绍等割据势力,完成统一北方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辅佐曹操建立霸业 建安四年(199年),曹操奉迎汉献帝迁都许县(今河南许昌东)后,独掌军政大权,总揽朝政,皇帝成为傀儡。车骑将军董承接受皇帝衣带诏,与刘备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密谋除掉曹操。刘备恐曹操猜忌,欲伺机脱离曹操控制,趁右将军袁术溃败,主动请求跟大将朱灵前去截击。郭嘉、程昱、董昭等闻后,都说:“备不可遣也。”(《三国志?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曹操后悔,立即派人去追,已然不及。后袁术南逃寿春(今安徽寿县),朱灵班师回朝。十二月,刘备乘曹操部署对袁绍作战之时,袭斩徐州(治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刺史车胄,又击败曹操派去讨伐的司马长史刘岱军,据有徐州、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等地,背叛曹操,响应袁绍。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大军与袁绍在官渡相持不下。车骑将军董承等企图刺杀曹操的计划泄露,董承、王子服、种辑皆被屠灭三族,唯参与密谋的刘备侥幸逃脱,且势力越来越大。曹操欲亲自征讨刘备,部将们担心袁绍从背后攻击,都进言说:“与公争天下者,袁绍也,今绍方来而弃之东,绍乘人后,若何?”曹操则说:“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郭嘉也认为:“绍性迟而多疑,来必不速。备新起,众心未附,急击之,必败”(《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三》)。【但三国志中说是曹操本谋】曹操为剪除后患,遂亲率大军东征刘备。冀州别驾田丰劝说袁绍,乘机袭击曹操后方,袁绍却以幼子重病为由不肯出兵。刘备惊悉曹操军将至,亲率数十骑出城观察,果然望见曹军旌旗,只得仓猝应战,被曹军击溃,刘备妻子被俘。曹操接着攻陷下邳,迫降刘备部将关羽,又进击依附刘备的昌稀等,将其击破。刘备逃到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投奔袁绍,逐渐收集溃散的残兵败将,成为袁绍大举攻曹的力量。此战,曹操迅速击溃刘备,避免了在官渡之战中两面作战的局面。  自兴平二年(195年)起,孙策从袁术处借兵,渡江征讨江东(参见孙策平江东之战),至建安五年(200年),孙策已尽得江东之地,成为割据一方的豪强。此时孙策闻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欲率军渡江北袭许昌。曹军皆惊,与袁绍相持中已经处于劣势的曹操,根本不可能再抽出兵力保卫许都。而一旦许都失守,曹操阵营将立刻分崩离析。这是曹营中人心最为动乱的时期,不少人开始暗中向袁绍献媚,准备为自己留条后路。在此紧急关头,郭嘉居然提出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见解:没必要抽出兵力去保卫许都,因为孙策来不了。郭嘉说:“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三国志?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官渡之战前,孙策先头部队被广陵太守陈登击溃。不久,孙策果然被郭嘉言中,后为刺客所杀。  同年,郭嘉随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大败袁绍,无甚建树。建安七年(201年)5月,袁绍因军败愤愧呕血而亡,少子袁尚继大将军及冀州牧位,令长子袁谭率少数兵力防守黎阳。九月,曹军渡黄河攻黎阳,袁谭请增兵,袁尚恐袁谭兵多后夺其权,遂自率军来援,与曹军相持于黎阳。  建安八年(203年)二月,曹军发起总攻,大战于黎阳城下,袁军战败,袁尚、袁谭弃城逃邺,曹军占领黎阳。四月,曹操进军邺城,为充实军粮,抢收小麦。袁军乘机发起反击,曹军小挫。曹操本拟重新组织攻城。郭嘉认为:“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三国志?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曹操纳其计。五月,撤军返许都(今河南许昌东),留部将贾信屯兵黎阳,监视袁军。  建安九年(203年),袁尚、袁谭果然发起内讧,袁谭为袁尚所败,派辛毗向曹操乞降。曹操遂以支援袁谭为名,攻打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七月,袁尚军溃散逃往中山(今河北定州),辎重尽为曹军所获。邺城守军闻汛瓦解。十月,袁尚势力基本上为曹操所消灭。  在曹操围攻邺城时,原已归降曹操的袁谭,又背叛曹操,乘机攻取甘陵、安平、勃海、河间等地,并进攻逃至中山(今河北定州)的袁尚,迫使袁尚再逃故安(今河北易县东固安),投奔幽州(治今北京城西南)刺史袁熙。袁谭收袁尚残部,驻扎龙凑(今山东平原东南)。曹操在击垮袁尚后,按各个击破的方针,以袁谭背盟为借口,出兵进攻袁谭。建安十年(204年)正月,曹操进攻南皮,大破袁军,占领南皮,袁谭出逃,被曹军追上杀死。袁谭所属各郡、县尽归顺曹操。郭嘉对曹操说:“多辟青、冀、幽、并名士以为掾属,使人心归附。”(《资治通鉴?卷第六十四》)。曹操为安抚地方,采纳了郭嘉的建议,稳定了统治。冀州平定,郭嘉因功被封为洧阳亭侯。  郭嘉之死  美美的郭嘉美人~时辽西少数民族乌桓部落乘中原战乱,掳迁汉族边民10余万户。曹操取冀州,杀袁谭后,袁熙、袁尚逃往乌桓,二者联结,不断侵扰边境。曹操为统一北方,于建安十二年(207年)秋,开始远征乌桓的作战。刘备闻讯,立即赶往荆州,劝刘表趁曹操北征乌桓之机夺取许都(今河南许昌东),迎献帝,兴汉室。曹操甚为担心,诸将皆说:“袁尚亡虏耳,夷狄贪而无亲,岂能为尚用!今深入征之,刘备必说刘表以袭许,万一为变,事不可悔”(《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五》)。郭嘉却详细地分析了平乌桓之役的可行性和重大意义:“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丸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惧应,以生蹋顿之心,成觊觎之计,恐青、冀非己之有也。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三国志?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  曹操听罢,茅塞顿开,遂立即挥师北上,进至易(今河北雄县西北)时,郭嘉又献策说:“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三国志?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但是当时秋天七月份的时候发大水,海边的道路不通,于是田畴自请为向导,带曹军出卢龙塞,但塞外道路不通,于是挖山填谷,途径白檀、平冈、鲜卑庭等地五百余里,向柳城进军。后行不到两百余里,敌军发觉了,袁尚便与蹋顿、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等率领数万骑兵迎战。八月份,在白狼山(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自治县东境白鹿山)两军偶然相遇,虏军人多势众,再加上曹军未带辎重,披甲的人少,所以“左右皆惧”。曹公登高而望,看到虏军“虏陈不整”,于是抓住机会,纵兵攻击,是役歼灭乌桓主力和袁尚、袁熙残余势力,斩蹋顿及名王以下10余人,俘虏20余万人(参见白狼山之战),辽东单于速仆丸及辽西、北平诸豪,弃其种人,与尚、熙奔辽东,众尚有数千骑。袁尚、袁熙投奔辽东郡太守公孙康。曹操没有继续追击,而是坐观局势,声言等待公孙康把二袁首级送来。九月,曹操从柳城撤军,不久,公孙康伏杀袁尚、袁熙及辽东单于速濮丸。曹操根据郭嘉的计策平定了乌丸,统一了整个黄河流域以北地区。  郭嘉“深通有算略,达于事情”。曹操说:“唯奉孝为能知孤意”(《三国志?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在北征途中,郭嘉染病,病重卧床之时,曹操不断派人探视,“问疾者交错。”回师不久郭嘉逝世,年仅38岁。曹操哀痛不已,对荀攸等曰:“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三国志?郭嘉传》)。乃表告天下:“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不幸短命,事业未终。追思嘉勋,实不可忘。可增邑八百户,并前千户”(《三国志?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于是上表谥郭嘉为贞侯,其子郭奕嗣。   后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慨叹道:“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三国志?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当初,陈群责怪郭嘉不治行检,多次在朝中控诉郭嘉,郭嘉却神色自若。曹操则更加重用郭嘉,而陈群能持正,曹操也很高兴。  郭嘉身为谋士,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史书上称他与程昱、刘晔、董昭、蒋济“才策谋略,世之奇士”(《三国志?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可惜郭嘉英年早逝,壮志未踌,实为可惜。《三国志》记载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郭嘉(蒋恺饰)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①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于是遂去之。先是时,颍川戏志才,筹画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太祖与荀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 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表为司空军祭酒。②  ①《傅子》曰:嘉少有远量。汉末天下将乱。自弱冠匿名迹,密交结英隽,不与俗接,故时人多莫知,惟识达者奇之。年二十七,辟司徒府。  ②《傅子》曰:太祖谓嘉曰:“本初拥冀州之众,青、并从之,地广兵强,而数为不逊。吾欲讨之,力不敌,如何?”对曰:“刘、项之不敌,公所知也。汉祖唯智胜;项羽虽强,终为所禽。嘉窃料之,绍有十败,公有十胜,虽兵强,无能为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一也。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二也。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摄,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三也。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间远近,此度胜四也。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策得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五也。绍因累世之资,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公以至心待人,推诚而行,不为虚美,以俭率下,与有功者无所吝,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此德胜六也。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也,所谓妇人之仁耳,公于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于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此仁胜七也。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八也。绍是非不可知,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九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十也。”太祖笑曰:“如卿所言,孤何德以堪之也!”嘉又曰:“绍方北击公孙瓒,可因其远征,东取吕布。不先取布,若绍为寇,布为之援,此深害也。”太祖曰:“然。”  征吕布,三战破之,布退固守。时士卒疲倦,太祖欲引军还,嘉说太祖急攻之,遂禽布。语在《荀攸传》。①  ①《傅子》曰:太祖欲引军还,嘉曰:“昔项籍七十馀战,未尝败北,一朝失势而身死国亡者,恃勇无谋故也。今布每战辄破,气衰力尽,内外失守。布之威力不及项籍,而困败过之,若乘胜攻之,此成禽也。”太祖曰:“善。”  《魏书》曰:刘备来奔,以为豫州牧。或谓太祖曰:“备有英雄志,今不早图,后必为患。”太祖以问嘉,嘉曰:“有是。然公提剑起义兵,为百姓除暴,推诚仗信以招俊杰,犹惧其未也。今备有英雄名,以穷归己而害之,是以害贤为名,则智士将自疑,回心择主,公谁与定天下?夫除一人之患,以沮四海之望,安危之机,不可不察!”太祖笑曰:“君得之矣。”  《傅子》曰:初,刘备来降,太祖以客礼待之,使为豫州牧。嘉言于太祖曰:“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为之死用。嘉观之,备终不为人下,其谋未可测也。古人有言:‘一日纵敌,数世之患。’宜早为之所。”是时,太祖奉天子以号令天下,方招怀英雄以明大信,未得从嘉谋。会太祖使备要击袁术,嘉与程昱俱驾而谏太祖曰:“放备,变作矣!”时备已去,遂举兵以叛。太祖恨不用嘉之言。  案《魏书》所云,与《傅子》正反也。  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闻太祖与袁绍相持于官渡,将渡江北袭许。众闻皆惧,嘉料之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①  ①《傅子》曰:太祖欲速征刘备,议者惧军出,袁绍击其后,进不得战而退失所据。语在《武纪》。太祖疑,以问嘉。嘉劝太祖曰:“绍性迟而多疑,来必不速。备新起,众心未附,急击之必败。此存亡之机,不可失也。”太祖曰:“善。”遂东征备。备败奔绍,绍果不出。  臣松之案《武纪》,决计征备,量绍不出,皆出自太祖。此云用嘉计,则为不同。又本传称嘉料孙策轻佻,必死于匹夫之手,诚为明于见事。然自非上智,无以知其死在何年也。今正以袭许年死,此盖事之偶合。  从破袁绍,绍死,又从讨谭、尚于黎阳,连战数克。诸将欲乘胜遂攻之,嘉曰:“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太祖曰:“善。”乃南征。军至西平,谭、尚果争冀州。谭为尚军所败,走保平原,遣辛毗乞降。太祖还救之,遂从定邺。又从攻谭于南皮,冀州平。封嘉洧阳亭侯。①  ①《傅子》曰:河北既平,太祖多辟召青、冀、幽、并知名之士,渐臣使之,以为省事掾属。皆嘉之谋也。  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诸下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以讨太祖,嘉曰:“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丸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俱应,以生蹋顿之心,成觊觎之计,恐青、冀非己之有也。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太祖遂行。至易,嘉言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太祖乃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虏卒闻太祖至,惶怖合战。大破之,斩蹋顿及名王已下。尚及兄熙走辽东。  嘉深通有算略,达于事情。太祖曰:“唯奉孝为能知孤意。”年三十八,自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及薨,临其丧,哀甚,谓荀攸等曰:“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乃表曰:“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不幸短命,事业未终。追思嘉勋,实不可忘。可增邑八百户,并前千户。”①谥曰贞侯。子奕嗣。②  ①《魏书》载太祖表曰:“臣闻褒忠宠贤,未必当身,念功惟绩,恩隆后嗣。是以楚宗孙叔,显封厥子;岑彭既没,爵及支庶。故军祭酒郭嘉,忠良渊淑,体通性达。每有大议,发言盈庭,执中处理,动无遗策。自在军旅,十有馀年,行同骑乘,坐共幄席,东禽吕布,西取眭固,斩袁谭之首,平朔土之众,逾越险塞,荡定乌丸,震威辽东,以枭袁尚。虽假天威,易为指麾,至于临敌,发扬誓命,凶逆克殄,勋实由嘉。方将表显,短命早终。上为朝廷悼惜良臣,下自毒恨丧失奇佐。宜追增嘉封,并前千户,褒亡为存,厚往劝来也。”  ②《魏书》称奕通达见理。奕字伯益,见王昶《家诫》。  后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①初,陈群非嘉不治行检,数廷诉嘉,嘉意自若。太祖愈益重之,然以群能持正,亦悦焉。②奕为太子文学,早薨。子深嗣。深薨,子猎嗣。③  ①《傅子》曰:太祖又云:“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②《傅子》曰:太祖与荀书,追伤嘉曰:“郭奉孝年不满四十,相与周旋十一年,阻险艰难,皆共罹之。又以其通达,见世事无所凝滞,欲以后事属之,何意卒尔失之,悲痛伤心。今表增其子满千户,然何益亡者,追念之感深。且奉孝乃知孤者也;天下人相知者少,又以此痛惜。奈何奈何!”又与书曰:“追惜奉孝,不能去心。其人见时事兵事,过绝于人。又人多畏病,南方有疫,常言‘吾往南方,则不生还’。然与共论计,云当先定荆。此为不但见计之忠厚,必欲立功分,弃命定。事人心乃尔,何得使人忘之!”  ③《世语》曰:嘉孙敞,字泰中,有才识,位散骑常侍。人物评价  一、择明主而事。   郭嘉从小胸怀大志,在二十岁时就已经敏锐的感觉到天下即将大乱,于是隐居以待时日,另一方面偷偷的和有才识之人保持交往。郭嘉最初出隐,是和田丰等北上依附当时势力最强大的袁绍。袁绍对郭嘉等人极为敬重,更是厚礼待之。但是数十日一过,郭嘉便看出袁绍优柔寡断,用人不善,非成大事之人,遂只有一人的毅然而去。恰逢曹操招贤纳士之时,荀,程昱共举郭嘉!曹操招见郭嘉,问计袁绍。郭嘉说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之说,并献计乘袁绍攻击公孙瓒之时一举攻克吕布。这能使曹军扩大实力,又可以避免以后袁曹决战时,吕布从侧翼威胁曹军。曹操听完感叹道:“使孤成大事者,必此人也。”郭嘉对曹操的才能抱负更是留下了深刻印象。当他离开曹操营帐后,大喜过望的说;“真吾主也。”从此,郭嘉便当上了曹操参谋军事之官――军师祭酒。为曹操的四方征战出谋献策,忠心效力。  二、计吕刘而破。   二月,曹操便采纳郭嘉之谋出兵吕布。曹军先破彭城,再败吕布,最后大军围困下邳。而吕布却坚守下邳不出。曹操久攻不下,便思退军。郭嘉劝说曹操继续攻城,分析道;“吕布虽勇而无谋,现在其三战皆败,锐气已衰,三军将为首,将衰则军衰。陈宫有谋却反应迟钝。现在正应该乘吕布锐气未复,陈宫计谋未定之时,进军急攻,必能彻底打垮吕布。”曹操依计而行,一面攻城,一面决沂、泗之水灌淹下邳,同年十二月果然就攻克下邳,擒杀吕布,陈宫。 建安四年,曹操派刘备去攻击进犯的袁术。郭嘉一听说就大吃一惊阻止道:“决不能让刘备率军而出,出则必反。”曹操后悔不已。刘备果然马上就杀了徐州刺史车胄,聚沛反曹。曹军两面受敌。曹操想迅速挥兵灭刘而向袁。众将却无一不怕袁绍乘机从背后攻来。曹操沉咛不决,又是郭嘉分析道:“袁绍向来优柔寡断,必不能迅速做出反应。刘备刚叛不久,众心未归,立足未稳,迅速进攻,其必败无疑。然后回师对付袁绍,这是改变决战前夕腹背受敌的最好机会,决不能失去。”曹操终于坚定信心,从官渡回师击刘,一战而破并“获其妻子”,擒其大将关羽,夺会了下邳。情况正如郭嘉所料,袁绍果然还没有作出反应,刘备以被击败。  三、离二袁而胜。   官渡之战后其二子,连战连捷。将领无不主张趁势彻底扫荡二袁。而郭嘉却力排众议,独建奇策。为曹操分析了二袁兄弟之见的矛盾,如果攻之则力合,缓之则必哄。建议曹操回军装做南向攻击刘表之势,“以待其变”。果然二袁为争夺地盘而大打出手。曹操乘机回军北攻各个击破。二袁一死一逃。因为郭嘉的妙计,这一仗赢的既轻松又顺利并大获全胜。   这时袁尚逃入乌恒,曹军将领都认为不值得为了袁尚而远攻乌恒,致使许昌空虚,为刘备偷袭。在众议一致的反对声中,郭嘉再次独具慧眼,精辟的分析了平乌恒之役的可行性和重大意义。郭嘉首先说出了征乌恒对巩固曹军刚攻占的黄河以北地区具有重大的意义。更说出了刘表,刘备之间的矛盾,指出刘表必不回让刘备偷袭许都。曹操从其言而迅速率军出征。郭嘉又进言兵贵神速,加以轻装前进,以奇攻之。果然曹军逼近到离乌恒君长所居柳城一百多里处,才被发现,结果张辽突阵,一战斩乌恒君长。袁尚又逃奔入辽东,辽东太守公孙康献其首级而降。曹操根据郭嘉的计策终于彻底平定北方,统一整个黄河流域!  四、君臣相知。   曹操几乎每次出征,郭嘉都是随从参谋军机,行军时以曹操是并肩而行,议事时也是和曹操同席而坐。每逢军国大事议论纷纷时,郭嘉的计策总是正确的,并且他的策略从无失算,真正达到了算无遗策。郭嘉向不遵守礼法,而以其超群的智谋被曹操重用,也只有曹操这种雄才大略,才敢于使用郭嘉这类藐视礼法的人。并把小己二十多岁的郭嘉引为“知己”。更是对年轻的郭嘉寄予了无限的希望,打算在平定天下之后,把身后的治国大事托付给郭嘉。 当郭嘉因为病重卧床时,曹操不断派人探视,“问疾者交错。”当郭嘉病逝时,曹操亲至灵堂,悲痛万分。更有诗一般的精练的语言道出了自己的无限哀伤和惋惜:“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本传《傅子》)后更表奏朝廷说:“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不幸短命,事业未终。追思嘉勋,实不可忘。可增邑八百户,并前千户。”  总结   郭嘉是曹操最喜爱也是最得力的谋士,其深具通晓事理,足智多谋的资质。应该说,曹操之所以用兵如神,“仿佛孙吴”。其中因为有郭嘉为其运筹帷幄,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用曹操的话来说。便是:“平定天下,谋功为高!”历史年表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郭嘉(蒋恺饰)[196年]曹操谋士戏志才死,求才于荀,后者荐郭嘉。曹操召见郭嘉,共论天下大事,大喜道:“能帮助我成就大业的人,就是他了!”,郭嘉也欣然:“是我真正值得辅佐的人。”,遂出仕。表为司空军祭酒。  [197年]曹操讨张绣新败,袁绍与信羞辱。操就北方之势问计荀,郭嘉。初来乍到的郭嘉详细立体的分析了曹操与袁绍的状况对比,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说(不过十胜十败不见载于《三国志》),劝说曹操征讨吕布。郭嘉的分析流畅缜密,很具说服力,大大增强了曹操的信心,从而正式将自己送入了曹操军事智囊的核心。  [198年]吕布击败刘备和曹操的援军收纳了泰山贼部若干,势力壮大,虎踞徐州。曹操将战略重点转移到了东线,对吕布展开攻势。吕布在前期遇挫后固守,战役持续了大半年,曹操见士兵疲惫准备放弃。荀攸和郭嘉却看出胜机。郭嘉以项羽为例劝谏曹操,提出有勇无谋者若之气衰力竭只时便不久于败亡的观点,劝曹操急攻。曹操从谏,果然一鼓作气擒杀吕布。  [199年]曹操派刘备朱灵联合袁术。郭嘉看破刘备狼子野心,与程昱,董昭谏曰:“刘备不可谴也!”曹操从言大悔,派人追刘备回来,已经来不及了。后来刘备果然杀车胄叛走,联合东海贼寇聚数万之众欲与袁绍联兵。(关于这一节,参考《傅子》及《资治通鉴》。《三国志》中没有相关记载,仅见与裴注。但是《魏书》中有完全相反的记载,说有人劝曹操杀刘备,郭嘉劝曹操莫因一害而伤众士之心,曹操笑而附之。)  [200年]曹操与袁绍对峙官渡,谴将征讨刘备,不克,欲自讨之。诸将都惧怕袁绍偷袭后方劝阻曹操,曹操拿不定主义,问计于郭嘉。郭嘉说:“袁绍性格迟缓多疑,就算要偷袭也不会很迅速。但刘备的势力刚刚聚集不久,众心未附。如果实行闪电战,必然得胜。”【《三国志》记载此计是曹操本人之谋,公(曹操)曰:“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袁绍虽有大志,而见事迟,必不动也。”】于是曹操举师东征,大破刘备,获其妻子,擒关羽,进而又击破了和刘备联合的东海贼寇。  江东小霸王刚刚成就江东霸业,其时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对峙,遂有谋图中原之心。曹军得知这个消息都很畏惧,只有郭嘉料道:“孙策刚刚吞并江东,所杀的都是深得人心众养死士的英雄豪杰。而孙策本人又轻率疏于防备,虽然有百万之众,但还是和孤家寡人一样容易对付。如果有刺客伏杀,只不过能凭借一人之勇罢了。我看他必然死于匹夫之手。”(此前董卓,曹操都遭到过刺杀)果然,孙策是年死于许贡家客的刺杀。   [203年]袁绍已死,袁尚、袁谭被逐退到黎阳。诸将想乘胜攻破二袁。郭嘉说曹操道,谭尚素来互不相服,又有郭图,逢记这样的谋臣在当中搀和,必然要反目。不如先南征刘表,静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一举可定也。曹操十分赞同,于是南征,在军队行至西平的时候,果然袁氏兄弟内讧,袁谭被击败走保平原。曹操轻而易举的分别击破了袁尚袁谭。  次年,郭嘉被封为洧阳亭侯。  [205年]郭嘉建议曹操多多招募重用青、冀、幽、并四州名士,收附民心,彻底巩固目前的控制抵御。曹操采纳了他的意见,甚至重用了曾经诋毁过自己的陈琳,果然有千金市骨之效。  [207年]袁尚逃入乌桓。诸将都说:“袁尚已如丧家之犬,关外夷人贪婪不义不会支援他们的。如果再做远征,刘备必然会挑拨刘表袭击许都,万一有什么变数怎么办?”郭嘉进言道:“胡人自持偏远,现在必然没有防备,突然发动攻击,一定能够将他们覆灭。袁绍对胡人有恩,如果袁尚还活着迟早是隐患,现在四州未稳,袁家的影响还很大,这个时候南征,胡人一动,旧臣复应,民夷俱动后方就不安稳了。刘表是个只知坐谈的政客,自知能力不足以驾驭刘备,必然会对他有所防备不尽其用。现在虽然是虚国远征,但一劳永逸,就再也没有后患啦。”曹操听从了郭嘉的建议,立刻进兵辽东。  到了易城,郭嘉觉得推进的速度还是太慢,进言道:“兵贵神速。现在千里远征,辎重太多,行进缓慢,被对方有所觉察必然就要做防备。不如留下辎重,轻兵速进,攻其不备。”曹操于是便问计熟知辽东地理的田畴,行小路奇袭柳城,大破仓促应战的敌军。这一战也成为了中国战争史上兵贵神速奇兵制胜的经典战例,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从柳城回来的途中,也许因为水土不服,气候恶劣,日夜急行操劳过度,郭嘉患疾病逝,一代星陨。曹操痛拗失声,嘉表奉孝,增邑八百户,谥贞侯,并谓荀等曰:“你们都和我差不多年纪,只有奉孝最年轻。等到天下事竟,我还要将后事托付给他,但他夭折在巅峰之年,难道这就是命运吗!”  [208年]曹操兵败赤壁,叹曰:“若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出自《三国志》)又曰:“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此句为《傅子》及《三国演义》云,多认为不实)  [262年]魏陈留王景元三年郭嘉从祀于曹操庙庭。郭嘉分析曹操的“十胜”  第一是“道胜”。袁绍作为世族军阀,礼仪繁多而杂乱,为其形式所羁;曹操“体任自然”,因时因事而制宜,“道”高一筹。  第二是“义胜”。曹操“奉顺以率天下”,顺应历史潮流,合乎道义。  第三是“治胜”。郭嘉以政治家的眼光分析历史和现实,认为汉末大乱是统治者“政失于宽”,而袁绍以宽济宽,所以无以御下;曹操“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宽猛相济的治理措施是切合时要的。  第四是“度胜”。袁绍外表宽厚而内心多猜忌,任人唯亲戚子弟;曹操则“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问远近”,在气度胸襟上胜过袁绍。  第五是“谋胜”。袁绍临事无策,优柔寡断;曹操机警果敢,“应变无穷”。  第六是“德胜”。袁绍沽名钓誉,喜受吹捧,“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曹操以诚待士;“不为虚美”,讲究实用,刑赏必诺,“与有功者无所吝”,那些忠正而有远见的并且务实的士人“皆愿为用”。  第七是“仁胜”。袁绍怀妇人之仁,见人饥饿,恤念之情形之于表,而对于自己见不到的,则“虑所不及”。这不是政治家的胸怀。曹操对于眼前小事或有疏失,而对于天下大事则“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恩德施乎四海。  第八是“明胜”。袁绍惑于谗言,而曹操则明辨是非,“御下以道,浸润不行”。  第九是“文胜”。袁绍是非不分,曹操对于正确的“进之以礼”,不正确的则“正之以法”。  第十是“武胜”。袁绍用兵“好为虚势,不知兵要”,曹操则用兵如神,士卒有所恃,敌人闻而畏。  用现在的观点来看,郭嘉所指出的这十个方面,包括了政治措施、政策法令、组织路线及各人的思想修养、心胸气量、性格、文韬武略等多种因素,这都是关涉事业成败兴衰的关键。郭嘉为曹操总结这“十胜”,也可能是初来乍到之际对曹操的夸赞,也可能是对曹操的鼓励、要求,希望他能保有这“十胜”,完成统一天下之伟业,自己也便有出头之日……任何推测都意义不大。无论如何,郭嘉能说出这“十胜”,说明他不仅仅是一个临事献策的谋士,而且还有成套的理论。无怪乎曹操听后赞不绝口,“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遂“表为司空军祭酒”曹操表赞郭嘉  版本一: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不幸短命,事业未终。追思嘉勋,实不可忘。  版本二:臣闻褒忠宠贤,未必当身,念功惟绩,恩隆后嗣。是以楚宗孙叔,显封厥子;岑彭既没,爵及支庶。故军祭酒郭嘉,忠良渊淑,体通性达。每有大议,发言盈庭,执中处理,动无遗策。自在军旅,十有馀年,行同骑乘,坐共幄席,东禽吕布,西取眭固,斩袁谭之首,平朔土之众,逾越险塞,荡定乌丸,震威辽东,以枭袁尚。虽假天威,易为指麾,至於临敌,发扬誓命,凶逆克殄,勋实由嘉。方将表显,短命早终。上为朝廷悼惜良臣,下自毒恨丧失奇佐。宜追增嘉封,并前千户,褒亡为存,厚往劝来也。历史评价  曹操:“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唯奉孝为能知孤意”、“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不幸短命,事业未终。追思嘉勋,实不可忘”、“故军祭酒郭嘉,忠良渊淑,体通性达。每有大议,发言盈庭,执中处理,动无遗策。自在军旅,十有馀年,行同骑乘,坐共幄席,东禽吕布,西取眭固,斩袁谭之首,平朔土之众,逾越险塞,荡定乌丸,震威辽东,以枭袁尚。虽假天威,易为指麾,至於临敌,发扬誓命,凶逆克殄,勋实由嘉。方将表显,短命早终。上为朝廷悼惜良臣,下自毒恨丧失奇佐。宜追增嘉封,并前千户,褒亡为存,厚往劝来也。”  兖州之役,郭嘉说袁绍曰:“公何不助操?”绍曰:“布许吾以陈留。”嘉曰:“吾以陈留为空割也。”绍曰:“何谓也?”嘉曰:“操、布久相持于兖州而无决。兖州合于布则无操,合于操则无布。布恐公之变也,国外以陈留饵公也。布战胜操,公敢责陈留之割乎?’绍曰:‘不敢。’布战不胜操,公能令布出陈留之割乎?王曰:‘不能。’吾故曰陈留空割也。”绍曰:“善。”绍遂助曹公。  《玉海?兵捷》昭逝。亮得知,赏三军,与诸将曰“前有嘉卒,后有昭亡。实天不亡我大汉也。”   《傅子》:“嘉少有远量。”  荀:郭奉孝十倍于我。  “兵贵神速”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孙子?九地》:“兵之情主速。”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知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曹操依郭嘉的计策办,部队快速行军,直达蹋顿单于驻地。乌丸人惊慌失措地应战,一败涂地。蹋顿被杀,袁尚、袁熙逃往辽东后被太守公孙康所杀。  《文选》:汉氏载祀四百,比胙隆周,虽复四海横溃,而民系刘氏,虑祝从星ǚ钪摹2懿僬芯垡贤剑思渖炕觯醵家兀搴柙誓茏铺炖蝗欢υ宋锤模谰乒剩率刮菏宜ス隆  道家奉郭嘉为:丙子太岁郭嘉大将军。  《三国志 魏书十四》:郭嘉才策谋略,世之奇士。  《三国演义》对郭嘉的赞诗:“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运谋如范蠡,决策似陈平。可惜身先丧,中原梁栋倾。”  毛泽东曾多次提及郭嘉,称赞他:“才识超群,足智多谋,出谋划策,功绩卓著。”  《三国演义》“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里,曹操曾说:“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哀哉,奉孝!惜哉,奉孝!痛哉,奉孝!”  易中天品三国 对郭嘉的评价:神机妙算,当机立断,出奇制胜,随机应变,料事如神,敢出险招,能与诸葛亮相匹敌,可惜英年早逝,没有让后人见到一场针锋对决的好戏。易中天的评价  郭嘉对于曹操来说极为重要。曹操的生平,是郭嘉来到他身边以后,到去世,曹操基本上是一路凯歌,成功地平定和统一了中国的北部,一直到郭嘉参与的最后一次战争,就是曹操征乌丸,大获全胜,彻底消灭了袁绍家族的力量。这个时候曹操志得意满,率兵南下,打荆州,打刘表,也很顺利。一直最后曹操打到江陵,又接管了刘表在江陵的舰船顺江而东来到赤壁,却遭到迎头痛击,碰了钉子了,船烧了,人撤了,这个时候曹操说了这样一句话,他说:“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曹操有很多谋士,谋士们也都在尽心尽职地出谋划策,其中也不乏一些很好的建议和意见,曹操却只哭郭嘉,并且说出“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这句话。这是因为郭嘉这个谋士很特别,他是一个军事天才,郭嘉的特点是神机妙算、当机立断、出奇制胜、随机应变、料事如神、敢出险招。关于郭嘉的诗  三国志曹操传中的郭嘉一  身养韬略志弥坚,颍川有才伴桑田。  伶心卧砚识今古,傲气秉笔绘忠奸。  计解袁曹十胜败,慧觑辽东一悠然。  荒冢何堪收伟士,空余青史颂机玄。  二  虽然天数三分定,妙算神机亦可图。  若是当时存奉孝,难容西蜀与东吴。  三  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  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  运筹如范蠡,决策似陈平。  可惜身先丧,中原栋梁倾。  四  汉祚以淫丧,群雄割据忙。  山东命世起,国士争引颃。  托子能安后,报公终定邦。  相如鱼遇水,期日封泰王。  策在诸袁灭,算合孙氏亡。  古今通性意,出右几人强!  天地夭贤秀,统一失臂膀。  遗才归旧冢,留恨卧青冈。  芳草伴离客,狼烟入斜阳。  汉末风云起,群雄掠中原。  百姓还失苦,天子朝不满。  黄颜映昏霞,东风绸段乱。  紫冉上衣襟,落子风还软。  本初出上阵,英发惯稀环。  众人以为勇,追随千百万。  独有郭奉孝,不屑与之事。  只身投孟德,昏天射落日。  只为百姓苦,然则前后揖?  英年早坠落,混沌堪自斜。  不畏水土云,只知为天下。  落落为君子,嵌入成零花。  五  昔日明月照颍州,来时却到柳城头。  七语玄机谋功论,三分逍遥觞中悠。  君应怜我思君意,我须慕君一靥愁。  经年赤壁百舸恨,将军沾衣泪作舟。  六  经天纬地实可夸,少年才学冠中华。  曹公识得真栋梁,临难犹自哭郭嘉。  七   念曹破袁展雄风,郭门自此无往重。  奉君十年终悲痛,孝若尚在赤壁功。  八  青青子衿声,随军时年争。  胸怀王佐才,袖藏铁甲兵。  相知情谊重,同赴生死行。  区为军祭酒,功过谁人评?  九  采桑子?悼郭嘉  烽火连天争不休,  几度春秋。  颍川名流,  展翅飞腾跃古丘。  灵杰归年三十八,  壮志未酬。  不堪回首,  花自飘零水自流。  十  青青子衿悠悠心,为郭奉孝时沉吟。  天赐奇才冠群英,英才早殒痛君心。  十一  乱世乱战乱杀戮,一朝一夕一城虚。  可怜鸿猷已成梦,可叹桢干命也迂。  少年闭门读书勤,二十余年是苦心。  不出家门未盛名,天下少人识才情。  三径只限知音行,日日常伴酒与棋。  不甘苦学付东尽,奇才也须良将惜。  辗转蔼蔼缘投君,坐谈天下彼此欣。  帷幄双影蘧然笑,夜夜点灯论古今。  良计环环不遗策,每临制变满座惊。  与君更盟此生友,策马同席不分离。  知君胸怀天下事,为君天下劳心机。  应是愁疾自生俱,凉风更侵病也剧。  累累寒秋人独立,莫敢许期明年聚。  乌桓路遥多凶险,易州唏嘘君臣意。  壮士百战杀敌勇,兵贵神速敌寇尽。  将军得胜归来日,柳城一片缟素时。  天旋地斡呼子名,呜呼不复见子衿。  高山流水音犹在,只是伯牙自毁琴。  夜幕军帐空点灯,夜半芯暗火烛熄。  时而默默诵《短歌》,旧人枨触新梦里。  如血残阳锁深秋 半生浮名许扬州   金樽笑谈春秋计 蓝田玉砌志未酬  金戈铁马明月照 霸业燕然清泪流  戎歌鸟唳哀思在 梦魂半省醉钗头  旌旗沙场皇图印 只道非吾夜自筹  长歌烽火玉骓马 中原与君义气投  楚天碧血吴烟袅 柳城风声挽贞侯  罗幕鸿鹄吴钩碎 秦塞茫烟千仞愁  长缨龙头飘渺月 狼烟几度思悠悠  虽吾人死中川下 弱冠亡魂孟德心  小叶芭蕉东篱轻 尺素浮云玉壶冰  寒砧阳翟长亭远 草木荒凉寒蝉凄  长城送君藐冰雪 登临剑阁画碧心  芳草鸿鹄芙蓉士 自诩雕虫孤舟倾  燕台何许奉孝才 惊鸿经纶劳歌应  楼兰心切无辜负 寒鸦青鸾庐业金  三径长缨梧桐雨 彼黍离离湘妃零  未至桑榆何式微 玉U瑟瑟山阳笛  杜宇猿啼飞蓬落 铜驼五柳鹧鸪鸣  阳关一曲曹氏折 南浦芦茄关山情  柳城风骚残菊死 池中青莲叹伶仃  十二  死去元知万事空 犹能遗计定辽东  英才自古天生妒 鼠辈偏偏到老终二、元代官员  郭嘉,元代时降生在濮阳(今河南濮阳县),字元礼,为人慷慨,生有大志。从国子生升登为进士,被授林州判官的官职,后来又任翰林编修、广东帅府经历、京畿漕运副使、监察御史,还升为广宁路总管(治所在今辽宁省北镇县)。当时辽东地区盗贼猖獗,社会动荡不安。郭嘉独治孤城,外无支援,于是,拿出家里所有衣服财务,奖励守城的义士,鼓舞她们英勇护城。盗贼派人威胁郭嘉,要他弃城投降。郭嘉杀了盗贼的来使,打开城门,亲自督战,终因势孤力竭而牺牲。朝廷封赐郭嘉为“忠烈”,每年奉祀。  附:有关唱郭嘉的歌曲  [00:00.00]燕云何处?记郭嘉  [00:15.00]原曲:Rin’《樱花 樱花》  [00:20.00]填词:梦饮千樽月  [00:25.00]演唱:柳凌霜  [00:33.46]放眼是山河一局棋  [00:36.78]谁舍弃谁落子  [00:39.33]血色妆点了锦衣  [00:44.47]折羽扇袖手天下计  [00:47.74]也回望暮云低  [00:50.66]不枉一决生死事  [01:18.53]数风流少年时  [01:21.52]逞墨迹青云意  [01:24.23]更不问乱世情  [01:26.97]迢迢烽火恣  [01:29.99]风萧萧水急急  [01:32.56]家园故荒草离  [01:35.41]来将轩昂气  [01:38.42]高歌残云际  [01:52.33]狂沙弥漫天地  [01:55.15]白狼啸鹧鸪啼  [01:57.99]战鼓犹依稀  [02:00.83]干戈何所已  [02:03.80]变奇谋化霜厉  [02:06.42]帷幄展踏偷  [02:09.36]笑傲当年成忆  [02:12.45]只待日月铭记  [02:17.53]不过是山河一局棋  [02:21.10]谁舍弃谁落子  [02:23.66]血色妆点了锦衣  [02:29.00]折羽扇袖手天下计  [02:32.11]也回望暮云低  [02:34.82]不枉一决生死事  [03:05.79]借问昔时情 可随白鹤去  [03:11.36]孤程断归期 苦遗辽东计  [03:17.11]天妒英魂何处为君祭  [03:22.74]祭血泪一樽到赤壁  [03:26.19]听烈火惹神泣  [03:32.49]终究是山河一局棋  [03:35.58]谁舍弃谁落子  [03:38.40]血色妆点了锦衣  [03:43.69]折羽扇袖手天下计  [03:47.02]也回望暮云低  [03:49.60]千年汗青深痕奉孝字  [03:57.19]相关词条
Copyright&&()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行车记录仪什么牌子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