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堂寺佛像为什麼2k14樱木花道没有头头

【响堂寺石窟】邯郸响堂寺石窟门票价格、开放时间、介绍和团购预订_景点_邯郸旅游
当前位置:&&&&&&&&&响堂寺石窟
响堂寺石窟
所属地区:
景点简介:
位于榆社县城西南五公里的庙岭山。北魏至唐时依山造像,随之即像造宫,建成寺院,明清重修。现寺宇已毁,佛像尚存,并有千佛洞一区。
今存摩崖造像一尊,高3.3米,面形方圆,肩披袈裟,罗纱透体,结迦趺坐,周围配有美丽的花纹,雕琢精细,形态逼真,确为唐代石刻造像之精品。
寺东北隅,有千佛洞,又名“石室方丈”,窟近方形,其状如瓮,西南角辟门,面积约15平方米。初入甚小,愈进...
响堂寺石窟介绍
位于榆社县城西南五公里的庙岭山。北魏至唐时依山造像,随之即像造宫,建成寺院,明清重修。现寺宇已毁,佛像尚存,并有千佛洞一区。
今存摩崖造像一尊,高3.3米,面形方圆,肩披袈裟,罗纱透体,结迦趺坐,周围配有美丽的花纹,雕琢精细,形态逼真,确为唐代石刻造像之精品。
寺东北隅,有千佛洞,又名“石室方丈”,窟近方形,其状如瓮,西南角辟门,面积约15平方米。初入甚小,愈进愈大,石声峥峥,故名“石室寺”、“响堂寺”。前洞洞内石壁环列,窟内有较大佛像六躯,四周千佛围绕,其高者1米许,低者8、9厘米。达一千零九十尊,高鼻深眼,宽衣博带,沿袭印度佛教艺术风格,为北魏之作。粗看似千人一面,细观则各有千秋。洞顶成轿篷状,绘有4幅山水画,图案鲜明,艳丽生动。后洞位于其东北5米处,大小与前洞相似,洞内有8幅生动幽美的山水、飞鸟图案。
石窟东北山巅有方形唐塔、单层,高约4米,名禅师塔,建造规整,形制秀美,是响堂寺一建筑遗物。
响堂寺石窟住宿推荐
响堂寺石窟旅游线路
响堂寺石窟旅游攻略
响堂寺石窟景点美图
门票预订流程
1、景点齐全
5000多个景点任你选。
2、价格优惠
在线预订,均可享受优惠价。
3、预订简单
无需在线支付,凭短信景点窗口付款取票。
4、预订流程
查找景点―>提交订单―>短信确认―>景点取票―>开心游玩
邯郸景点排行
邯郸景点门票
最新景点点评
13776hggubr 点评
&&&&第二次游玩,虽然没有牡丹绽放,但是景区风...
&&&&生态环境真好,风景也好,票价也很划算,有...
&&&&山美、水美、人也美,很热情,取票也方便,...
邯郸旅游导读
邯郸旅游资讯
&&&&&&&&&&&&&&&&&&&&&&&&&&&&&&&&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南京朗坤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苏ICP备号-1响堂寺&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城西南35公里处峰峰矿区响堂山(鼓山)上,有南北两处。南石窟在鼓山南麓,北石窟在西腰,两窟南北相距15公里。石窟始凿于北齐年间,隋、唐、宋、明各代均有续凿。现有16窟,大小佛像4300余尊,并有大量经文、雕刻。它在中国石窟艺术向唐代写实风格演变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研究、、雕刻、美术、书法的艺术宝库。石窟附近有、靠山阁楼、寺院殿宇等建筑群。
北齐以邺(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为都城,以晋阳(今太原)为陪都。鼓山地处两个都城来往必经之地,这里山清水秀,石质优良,北齐皇帝便下令在此地开凿石窟,修筑行宫,兴建寺院,以便在他来往于和邺时避暑、游玩和礼佛。皇帝的行宫早已荡然无存,佛寺也不是原来的建筑了,而凿在岩壁上的一座座却保留了下来,以它独特的风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
响堂寺石窟,坐落在和村东的北鼓山西腰,山下有常乐寺、立像和宋代砖塔。沿鼓山拾阶而上,山势陡峭,风景秀丽,绿树成荫。山上现存石窟9座,其中规模最大、艺术最佳、装饰最华丽的是位于窟群北端的大佛洞,进深13.3米,面宽13米,高11.4米。内为塔形柱式,柱三面设龛,正面龛主尊坐佛连座通高5米,其背光以七条火龙为主体组成,极为罕见,塔柱上部与窟壁共设16个华丽列龛,充分显示了北齐时期高超的。位于鼓山南麓,最醒目的是寺院殿宇和宋代砖塔。这座山不高,现存石窟7座,其中千佛洞最为壮观,窟内最引人入胜的是顶部的杰作,窟顶微隆,雕莲花和八尊伎乐飞天,堪称时代佳作。
响堂寺石像北响堂寺石窟在新市鼓山之腰和村东,筑于高峻的峭壁悬崖之间,分南、北、中三组。其中,中组释迦洞前有拜殿檐阁,外观颇似楼阁,窟外两侧各雕一高大天王;大佛洞内共有佛像151尊,坛上坐佛高近4米,庄重敦厚,雄伟轩昂;刻经洞因内外壁上满刻经文而得名,是研究书法和佛教历史的天然宝库。
北响堂有九座石窟,分南北中三组,每组都有一个大石窟。第七石窟是最大的一个,俗称“大佛洞”。这个洞窟规模宏大雄伟,雕刻精巧,菩萨笑貌如生,飞天欢乐多姿,衣纹密集而富有装饰性,给人以薄纱透体之感,为艺术之杰作。窟内有一尊大佛,高3.5米,盘腿坐在莲花台上,面目慈祥,薄衣贴身,几条凹下的雕衣纹线,贯穿全身。雕刻刀法圆润有力,清晰流畅。周壁刻有16个大型浮屠塔式列龛,龛顶以火焰宝珠为塔刹,气势煊赫,造型精美,为装饰图案中的珍品。窟内的墙壁上还有几排似乎没有刻完的小佛浮雕。北齐在中国历史上只存在了20多年,没来得及完成这一窟的雕刻。这座石窟最能代表北齐风格。它宽13.3米,深12.5米,基本上是正方形。洞内有宽大的中心石柱和洞顶相连。洞窟保存了的营造法式。中心柱上三面都是佛龛,这是艺术的特点。北齐之前的不少雕刻,石窟中心柱四面是佛龛。此外,那时雕像人体瘦削,不像北齐这样丰满。北响堂也有明代开凿的石窟,这时的雕刻人体肥胖笨拙,衣纹线条干涩呆板,完全失去了北齐舒展流畅的风格。明代末年距今只有300多年,而北齐距今已有1400多年。明代有了强大的经济实力,辽阔的国土,充足的人力,而北齐只是当时中国北方的一个小国,财力人力都远远不能与明代相比。但是北齐的雕刻艺术水平却比明代高得多。可以说,作为中国一个历史时代艺术的典型代表,在中国艺术史上的地位是任何石窟都不能取代的。北响堂有一座石窟,外面石壁上还留有木构亭阁建筑,红柱灰瓦,背依山壁。但有些雕刻已经残缺不全。因为历史悠久,历代都有破损。北响堂山下有,遗存宋朝石经幢二座。前有平面八角形古塔,形似九层而实为五层,是响堂寺石窟的醒目标志。 南响堂寺石窟在鼓山南麓西纸坊村北,北岸,有石窟七座,依山而建,分为上下两层。其中,华严洞最大,高4.9米,宽深均6.3米,共有佛像1.228尊,因洞内刻有而得名;千佛洞保存最为完好,共有佛像1.028尊,洞壁佛像鳞次栉比,窟顶满布飞天浮雕,形态生动,精致典雅。窟区前有清朝修建的正殿、配殿和楼阁等建筑群,窟区西南还有宋塔一座。殿宇宝塔与石窟相映,耸立于青山之中,十分壮观。
南响堂寺有石窟七座,随山势营造,分上下两层。下层“华严”和“般若”两洞形为支梯,中有方柱,后壁下凿有通道,以便礼佛时通行。龛内佛像虽遭破坏,但洞壁上佛典经文仍清晰可辨。据记载,这些佛经有的历刻四年之久,字体方正,结构浑朴,笔力雄健刚劲,是研究书法演变的珍贵。由洞前的“之”字形石阶向上走去,为二层五窟,这五窟中“千佛洞”最为壮观。洞内有石佛一千零二十八尊,因此,名为“千佛洞”。窟内三壁龛,各龛均有一佛和两罗汉两菩萨五尊像,左面坐佛两足踏在从狮子口中吐出的双头莲花上,颇为新颖别致。窟内释迦牟尼坐像,面容光滑圆润,嘴唇微微上翘,长耳垂肩,神情和善安详。窟壁的小佛像一排排,鳞次栉比,琳琅满目。窟顶部的伎乐、飞天,雕刻精巧,裙带飘逸,姿容妩媚,有的手弹竖箜篌或圆琴,有的口吹竹笙或横笛,形象颇为生动。
响堂寺北魏至唐时依山造像,随之即像造宫,建成寺院,明清重修。现寺宇已毁,佛像尚存,并有一区。今存摩崖造像一尊,高3.3米,面形方圆,肩披袈裟,罗纱透体,结迦趺坐,周围配有美丽的花纹,雕琢精细,形态逼真,确为唐代石刻造像之精品。寺东北隅,有千佛洞,又名“石室方丈”,窟近方形,其状如瓮,西南角辟门,面积约15平方米。初入甚小,愈进愈大,石声峥峥,故名“石室寺”、“响堂寺”。前洞洞内石壁环列,窟内有较大佛像六躯,四周千佛围绕,其高者1米许,低者8、9厘米。达一千零九十尊,高鼻深眼,宽衣博带,沿袭印度佛教艺术风格,为北魏之作。粗看似千人一面,细观则各有千秋。洞顶成轿篷状,绘有4幅山水画,图案鲜明,艳丽生动。后洞位于其东北5米处,大小与前洞相似,洞内有8幅生动幽美的山水、飞鸟图案。石窟东北山巅有方形、单层,高约8米,名禅师塔,建造规整,形制秀美,是响堂寺一建筑遗物。
自驾车由马头出口下,向西至峰峰矿区即到南响堂山石窟,再沿向北不远就是。或到响堂山石窟可乘坐邯郸开往峰峰的小公共或5路公交车,也可坐火车前往。当地旅游部门正在筹备开通游3路旅游专线车。
响堂寺石窟在中国石窟艺术发展史上,有其独特的位置,是时期和隋唐时期两种石窟艺术风格连结点。南北响堂是,其光辉灿烂的石窟艺术,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研究中国雕刻、绘画、书法、佛教发展的一座艺术宝库。响堂寺石窟上承的风格,下开隋唐三壁三龛式石窟的先河,石窟造像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1] 中国通用旅游网 [2]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学位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770多万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0次
参与编辑人数:6位
最近更新时间: 16:18:21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中国十大石窟排名:响堂寺石窟(图)_新浪旅游_新浪网
中国十大石窟排名:响堂寺石窟(图)
响堂寺石窟
  第七名响堂寺石窟
  响堂寺石窟位于河北邯郸市新市区,始建于北齐年间,后隋、唐、宋、元、明历代均有增筑和修葺。响堂寺分南北两窟,相距15公里,共有石窟16座,大小造像3,400尊。窟内石雕精美,构思巧妙。其附属建筑规模宏大,殿阁亭楼依山而筑,宏伟壮观,是中国古代建筑、雕刻、书法、绘画艺术的珍贵遗产。
  北响堂寺石窟在新市鼓山之腰和村东,筑于高峻的峭壁悬崖之间,分南、北、中三组。其中,中组释迦洞前有拜殿檐阁,外观颇似楼阁,窟外两侧各雕一高大天王;大佛洞内共有佛像151尊,坛上坐佛高近4米,庄重敦厚,雄伟轩昂;刻经洞因内外壁上满刻经文而得名,是研究书法和佛教历史的天然宝库。
  北响堂山下有常乐寺废址,遗存宋朝石经幢二座。前有平面八角形古塔,形似九层而实为五层,是响堂寺石窟的醒目标志。
  南响堂寺石窟在鼓山南麓西纸坊村北,滏阳河北岸,有石窟七座,依山而建,分为上下两层。其中,华严洞最大,高4.9米,宽深均6.3米,共有佛像1,228尊,因洞内刻有《大方广佛华严经》而得名;千佛洞保存最为完好,共有佛像1,028尊,洞壁佛像鳞次栉比,窟顶满布飞天浮雕,形态生动,精致典雅。窟区前有清朝修建的正殿、配殿和楼阁等建筑群,窟区西南还有宋塔一座。殿宇宝塔与石窟相映,耸立于青山之中,十分壮观。
  响堂寺石窟在中国石窟艺术发展史上,有其独特的位置,是北魏时期和隋唐时期两种石窟艺术风格连结点。
电话:010-
更多关于&&&的新闻游北响堂寺石窟之所见
&&&&&&&&&&&&&&&&&&&&&&&&&&&&&&&&&&&&
&&&&&&&&&&&&&&&&&&&&&&&&&&&&&&&&&&&&
游北响堂寺石窟之所见
&&&&&&&&&&&&&&&&&&&&&&&
&&&&&&&&&&&&&&&&&&&&&&&&&&&&&&&&&&&&&&&&
作者:布雅山歌
北响堂寺在我所居住城市南面、和村村东的南鼓山上,天气晴朗时,站在高楼的顶上,依稀可以看见北响堂寺的几十级的台阶。说来惭愧,这个驰名中外的石窟名胜,我竟无缘一睹其胜景。
盛夏的一天,我的同事老张对我说,整天忙忙碌碌的工作,近在眼前的响堂寺竟没有去游玩过。想不到还有人同我一样没去过响堂寺,当即一拍即合,约好就在这个星期天,两人同去观赏这个千年古迹。
北响堂寺石窟建在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南鼓山上,石窟均凿在崇山峻岭的峭壁悬崖之上。响堂寺初开凿于1400多年的北齐时代,以后,隋、唐、宋、元、明各代都有增凿。北响堂寺有九座石窟,分南北中三组,每组都有一个大石窟。第七石窟是最大的一个,俗称“大佛洞”
。这个石窟规模宏大雄伟,雕刻精巧,菩萨笑貌如生,飞天欢乐多姿,为北齐艺术之杰作。石窟内有一尊大佛,高约3.5米,盘腿坐在莲花台上,面目慈祥,几条凹下的雕衣纹线,贯穿全身。周壁刻有16个大型浮屠塔式列龛,龛顶以火焰为宝刹,气势煊赫,造型精美。
早晨七点就来到车站,因为到峰峰矿区的车非常多,用了不到半个小时就来到了响堂寺风景区。下车东行约一公里,路边有一古塔,高约六七丈,十三层。我和老张围着塔转了数圈,竟不知塔为何人所建。有游人说,塔乃是和尚坟,可能是那个得道高僧圆寂后,后来的僧人为了纪念他而建造的。我们将信将疑,看了一阵看不出什么究竟,就向东南方响堂寺奔去。
远远看见响堂寺的宏伟建筑就在鼓山的半山腰上。来往有不少三马车接送游客,也有司机主动示意让我们乘坐,但我俩都不肯坐。不是怕花钱,既然来旅游,就沿途好好看看,回去后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来呢。道路不太陡峭,只是天气好得出奇,不到八点钟耀眼的阳光就要把山路烧起火来,加上山道盘旋迂回,走了好一会,我俩走的气喘喘吁吁,满脸是汗,汗衫前后都湿透了。往前望望,响堂寺还远在高高的悬崖之上,真后悔刚才应坐三马车上去,也就是几块钱的事,何必受这个热出这个汗呢!
远望前面有一片茂树,老张说,再努一把力,走到那片树林时休息一下。我俩走到树林前,各自找了个大树的树荫,坐下刚想歇歇脚,不想从前面的树荫下站起两个人,走过来,让我们算算命,不算命抽纸牌也行。我上大学学过唯物主义辩证法,对算命这种唯心的东西不感兴趣,同时我也不信神鬼。不管这个算命先生口若悬河,说的满嘴吐唾沫星子,我还是断然拒绝了。算命先生见我不肯就范,知趣地退回他原来坐的大树树荫下等其他客人去了。缠老张的那个算命先生不知用何神法将老张说转了,老张竟同意让他给算卦。只听老张的大嗓门喊着非常洪亮的声音在问:“不知你算得准不准?”“怎么不准?不准敢在这里卖卦,你在这片打听打听,我叫铁嘴李,算不准把我的李字去掉。”
我怕老张真算卦耽搁了到响堂寺看佛,就赶紧打横,说:“老张,走吧走吧,说好到响堂寺去,算什么卦呢?”
说这话时我已走到老张的旁边,往前一看,树林里还坐着七八个算命先生,严阵以待,单捉“飞来将”呢。
老张见我不愿让算命先生给他算卦,不以为然,继续同算命先生讨价还价。最后说好卦金3元。
“不过,”老张搞好了价格继续说,“我得先提你三个问题,让你算,如果你说对了,我再让你算,说不对咱们的卦金算白说。”“别说是三个问题,就是三十个问题也难不倒铁嘴李,你老尽管提。”算命先生说着把胸脯拍的“啪啪”响。
我看老张的意思是想捉弄算命先生,又怕弄出什么事来破坏了今天的好心情,拖起老张的胳膊就跑。一直把他拖到响堂寺石窟的台阶下,才放了他。我说:“老张,你今天是不是有捉弄算命先生的意思,何必呢?”老张说:“嗨!你还不知我这个人,平时最恨江湖骗子了,你看刚才非要给我算卦的那个人,年纪轻轻的,又不缺胳膊腿,做什么不行,非要来这里骗人,就要治治他。”我知道老张是个嫉恶如仇的人,还能说什么呢?
响堂寺前有几十级的台阶,非常陡峭,大概有45度的坡度。爬上台阶,见寺门很大,却没有人收门票。门口放着一个箱子,捐款自愿。进寺门,所有石窟都营凿在院子前面的石壁上。院子里有很多人,有的在烧香,有的在叩头,还有的在“噼噼啪啪”的放鞭炮。我们两人没有理会这些人,径直向石窟走去。石窟里光线很暗,有十几个游人在里面对着佛像品头品足。我只顾看墙壁上的石刻。看完石刻回头看佛像时,惊讶地看到佛台上的佛像竟没有头。佛像的头被人给锯走了,光秃秃的挺着两个肩膀站在那里。看到佛像的这般惨象,鼻子只发酸,忍了半天才没有流下泪来。
老张说:“我早就听说响堂寺佛爷的头不见了,不知那个卖国奸贼把佛爷的头卖到了美国,听说在美国的一个什么博物馆展览呢。我要知道这个卖国贼是谁,非一棒子把他打死不可。”老张的嗓门平时就高,现在心情激动,声音更高,把旁边的游客吓了一大跳,看了我们一眼,赶紧出去了。我笑着说:“老张你小声点儿,看把人家吓的。我说,那个卖国贼不用你打,现在早就变成粪土了。”
老张听我的话里有埋怨他的意思,赶紧说:“咱不是看见佛爷的惨象生气吗?咱不说了,走!看回音壁去。”“什么回音壁?响堂寺里有回音壁?”“嗨!这你就不懂了吧,你知道为什么叫响堂寺吗?就是人们在石窟里击掌,能发出洪亮的回声,故称‘响堂寺’
。还有一个好处是,在外面说话到里面听,比外面还听的清楚。”我半信半疑,跟着老张从北面的小门出去,找了半天也没找到那里是回音壁,问了好几个人,都说不知道。随便对着墙壁说了几句话,里面的游人太多,人声杂噪,根本分辨不出声音的大小,又试了几次,还是试不出来,只好作罢。
外面的石壁上还有一座石窟,建有木构亭阁,红柱灰瓦,背依山壁雕刻,石窟的门楣上有人挂了一大块红布,可能是来许愿的人挂的。只是石窟里的雕刻残缺不全,也可能是当初没有雕刻完留下的半拉子工程,随意看了一下,又转道前面看壁上的石刻壁画。
石窟里的石刻壁画是非常宝贵的文物,但许多残缺不全,大部分竟然是人为破坏的,心里非常可惜,真是遗憾,我和老张在石窟里面感叹了半天。
又转了一阵,觉得没有什么可看了,老张用手一指寺后高峰上的塔说:“咱们攀上去看看那座塔怎么样?”我看了一下那山峰,足足有几十丈高,塔建在山峰的顶上。上山根本就没有路,许多游人都正手脚并用抓着野蓬乱草往上爬呢。
我看着那险峻的山峰心里直打鼓,疑惑地说:“上去我看没问题,关键是能不能下来?”老张说:“别怕,上!上得去就下得来。”说着,就带头向山上爬去。我哪能落这个后呢,就跟着向上攀登。虽然山岩上没有路,但没有在下面看到的那样难走,山岩石缝都能落脚。因为游人都是手抓着小树往上爬的,许多小树的树皮都被游人抓得光溜溜的,再也不能长大了。
用了二十多分钟的时间,终于爬到了山顶。下面正是酷暑难熬,山顶却凉风飕飕,吹得非常舒服。我一屁股坐在地上,再也不愿意动了。老张游兴正浓,围着塔转了好几圈说:“你看这三四丈高的塔,全部都是用砖砌成的,你知道这砖是怎么运上来的吗?”我看了塔一眼,还真都是用砖垒成的,那砖不是人搬上来的还是天上下雨下来的?我白了老张一眼没好气的说:“那还用问,人搬上来的吧。”
老张说:“有这个可能。但是这么陡的山崖,人空手往上走都费这么大的劲,怎么往上带砖呢?”“那……你说这砖是怎么运上来的?”“听老辈讲,垒塔的砖都是羊给运上来的。”“羊运上来的?不可思议!瞎说的罢?”“当时先把砖运到山下,赶来几百只羊,每只羊的肚子下面绑一块砖,赶着羊顺着山岩攀上去,听说当时运砖还累死不少羊呢。”原来是这样,看来老张是有备而来的。
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山时我和老张都是小心翼翼往下滑,几十丈的路,我们往下滑了足足半个小时。等我们下到山底,天已过午,响堂寺的游人已经非常稀少了。
后记:这篇游记是我十几年前写的。当时北响堂寺还没有收费,寺中都是由信佛的善男信女来管理,进寺愿交钱就交钱,没钱或不愿意交的也不勉强,这样也就没有人来投资维修破败的寺院石窟,人为和自然的损坏严重影响了千年石窟的寿命。后来政府对旅游景点加大投入,响堂寺维修的挺好,还增补了不少的建筑,大佛寺佛像也重新塑了装,只是门票价格也涨了许多。因为工作忙,又到外地工作了一段时间,中间再没有时间到响堂寺看看。最近整理日记,翻出了这篇游记,就拿出来晒晒(时髦的说法)。那天同我一块到响堂寺旅游的老张已经作古多年,就用此拙作对同事老张略表一下怀念之情,聊以慰藉他的在天之灵吧!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响堂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