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贯后空调不接地线可以吗有什么可以对联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的题。(4分)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①,老病有孤舟②。戎马关山北③,凭轩涕泗流。【注释】①字:这里指书信。②有孤舟:诗人生平的最后三年里大部分时间是在船上度过的。 ③戎马:军马,借指战争,战乱。大历三年八月,吐蕃进攻灵武(今宁夏中卫以北)、邠州(今陕西旬邑西)。【小题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___A.首联就点明题旨,作者实现了目睹名湖的愿望,含初登岳阳楼的欣喜之情。B.尾句“凭轩涕泗流”,联系三、四联诗句,诗人是在为国家危难而哭,更是在为个人身世而哭,确实令人为之动容。C.中间两联,上联侧重于景,下联侧重于情,两联连为一体,以景物的雄浑与身世的悲苦互相映衬,意蕴丰富。D.作者登楼有感,感慨国运民生,体现了诗人一贯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小题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A.诗歌把湖山之胜、个人之悲、国家之难结合起来抒写,形成了沉雄悲壮的艺术境界,在诸多写岳阳楼的诗篇中,它格调更高,难能可贵。B.诗歌意蕴丰富,前后相应,首字“昔”,就暗指诗人在长安一带十多年的时间,在空间上与“关山北”暗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C.整首诗对所见景物进行精微刻画,善于从小处落笔,注重局部事物的形象化,着力创造诗的细节意境,含蓄细腻地展露心扉。D.诗歌首联叙事,颔联写景,颈联尾联抒情言志,景以衬情,浑然一体。-乐乐题库
& 边塞诗歌四首知识点 &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的题。(4分)登岳...”习题详情
192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3.5%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的题。(4分)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①,老病有孤舟②。戎马关山北③,凭轩涕泗流。【注释】①字:这里指书信。&②有孤舟:诗人生平的最后三年里大部分时间是在船上度过的。 ③戎马:军马,借指战争,战乱。大历三年八月,吐蕃进攻灵武(今宁夏中卫以北)、邠州(今陕西旬邑西)。【小题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就点明题旨,作者实现了目睹名湖的愿望,含初登岳阳楼的欣喜之情。B.尾句“凭轩涕泗流”,联系三、四联诗句,诗人是在为国家危难而哭,更是在为个人身世而哭,确实令人为之动容。C.中间两联,上联侧重于景,下联侧重于情,两联连为一体,以景物的雄浑与身世的悲苦互相映衬,意蕴丰富。D.作者登楼有感,感慨国运民生,体现了诗人一贯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小题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把湖山之胜、个人之悲、国家之难结合起来抒写,形成了沉雄悲壮的艺术境界,在诸多写岳阳楼的诗篇中,它格调更高,难能可贵。B.诗歌意蕴丰富,前后相应,首字“昔”,就暗指诗人在长安一带十多年的时间,在空间上与“关山北”暗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C.整首诗对所见景物进行精微刻画,善于从小处落笔,注重局部事物的形象化,着力创造诗的细节意境,含蓄细腻地展露心扉。D.诗歌首联叙事,颔联写景,颈联尾联抒情言志,景以衬情,浑然一体。&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4-江西省景德镇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卷语文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的题。(4分)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①,老病有孤舟②。戎马关山北③,凭轩涕泗流。【注释】①字:这里指书信。②有孤舟:诗人生平的最后三年里大部...”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凭轩涕泗流”,抒发了作者忧国伤时/对家国不幸的哀痛之情。没有“更是在为个人身世而哭”的思想在其中。整体感知本诗,然后逐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试题分析:这首诗的整体把握:通篇是“登岳阳楼”诗,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诗人屏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而不是“对所见景物进行精微刻画”从颔联写景意境就很开阔,没有细致描写。作者落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因此C项是错误的。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的题。(4分)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①,老病有孤舟②。戎马关山北③,凭轩涕泗流。【注释】①字:这里指书信。②有孤舟:诗人生平的最后...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的题。(4分)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①,老病有孤舟②。戎马关山北③,凭轩涕泗流。【注释】①字:这里指书信。②有孤舟:诗人生平的最后三年里大部...”主要考察你对“边塞诗歌四首”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边塞诗歌四首
与“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的题。(4分)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①,老病有孤舟②。戎马关山北③,凭轩涕泗流。【注释】①字:这里指书信。②有孤舟:诗人生平的最后三年里大部...”相似的题目:
阅读唐朝李益《喜见外弟①又言别》一诗,完成小题。十年离乱②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③,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④道,秋山又几重。【注】①外弟:表弟。②十年离乱:指安史之乱。③别来:指分别十年以来。沧海事:指世事变化之大,有如沧海变桑田,桑田变沧海那样。④巴陵:现湖南省岳阳市,即诗中外弟将去的地方。【小题1】这是一首写表兄弟因乱离阔别之后,忽然相逢又匆匆别离之诗。前六句,从久别,到重逢,到叙旧,写“&&&&”;七、八句转入“&&&&”。(每空一词,2分)【小题2】诗中从侧面表现出二人欢聚时的热烈气氛和激动心情的诗句是:&&&&,&&&&。(2分)【小题3】揣摩“秋山又几重”中“秋”字所包含的内容。(2分)&&&&
在横线上写出课文原句(8分)1.忽如一夜春风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4.&&&&,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5.面对国家民族利益,我们应该具有文天祥“&&&&”的生死观,应该具有龚自珍“&&&&”的奉献观。6.由对联“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我们联想到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千古名句:“&&&&,&&&&。”&&&&
过零了洋( 5分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1.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 2分 )2.诗中语意双关的“天然妙对”是&&&&,&&&&。( 1分 )3.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2分 )&&&&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的题。(4分)登岳...”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的题。(4分)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①,老病有孤舟②。戎马关山北③,凭轩涕泗流。【注释】①字:这里指书信。②有孤舟:诗人生平的最后三年里大部分时间是在船上度过的。 ③戎马:军马,借指战争,战乱。大历三年八月,吐蕃进攻灵武(今宁夏中卫以北)、邠州(今陕西旬邑西)。【小题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___A.首联就点明题旨,作者实现了目睹名湖的愿望,含初登岳阳楼的欣喜之情。B.尾句“凭轩涕泗流”,联系三、四联诗句,诗人是在为国家危难而哭,更是在为个人身世而哭,确实令人为之动容。C.中间两联,上联侧重于景,下联侧重于情,两联连为一体,以景物的雄浑与身世的悲苦互相映衬,意蕴丰富。D.作者登楼有感,感慨国运民生,体现了诗人一贯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小题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A.诗歌把湖山之胜、个人之悲、国家之难结合起来抒写,形成了沉雄悲壮的艺术境界,在诸多写岳阳楼的诗篇中,它格调更高,难能可贵。B.诗歌意蕴丰富,前后相应,首字“昔”,就暗指诗人在长安一带十多年的时间,在空间上与“关山北”暗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C.整首诗对所见景物进行精微刻画,善于从小处落笔,注重局部事物的形象化,着力创造诗的细节意境,含蓄细腻地展露心扉。D.诗歌首联叙事,颔联写景,颈联尾联抒情言志,景以衬情,浑然一体。”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的题。(4分)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①,老病有孤舟②。戎马关山北③,凭轩涕泗流。【注释】①字:这里指书信。②有孤舟:诗人生平的最后三年里大部分时间是在船上度过的。 ③戎马:军马,借指战争,战乱。大历三年八月,吐蕃进攻灵武(今宁夏中卫以北)、邠州(今陕西旬邑西)。【小题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___A.首联就点明题旨,作者实现了目睹名湖的愿望,含初登岳阳楼的欣喜之情。B.尾句“凭轩涕泗流”,联系三、四联诗句,诗人是在为国家危难而哭,更是在为个人身世而哭,确实令人为之动容。C.中间两联,上联侧重于景,下联侧重于情,两联连为一体,以景物的雄浑与身世的悲苦互相映衬,意蕴丰富。D.作者登楼有感,感慨国运民生,体现了诗人一贯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小题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A.诗歌把湖山之胜、个人之悲、国家之难结合起来抒写,形成了沉雄悲壮的艺术境界,在诸多写岳阳楼的诗篇中,它格调更高,难能可贵。B.诗歌意蕴丰富,前后相应,首字“昔”,就暗指诗人在长安一带十多年的时间,在空间上与“关山北”暗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C.整首诗对所见景物进行精微刻画,善于从小处落笔,注重局部事物的形象化,着力创造诗的细节意境,含蓄细腻地展露心扉。D.诗歌首联叙事,颔联写景,颈联尾联抒情言志,景以衬情,浑然一体。”相似的习题。花雨作品:牡丹花都
作品链接:
故事梗概:
  古都南边有个花都寨,依山傍水,风景秀丽,过去曾经是个封闭的小村寨,明清时期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可观的庄园,民国时期又一次走向没落。这个村寨在短短的四十年时间里先后经历了三个作风不同的寨主:第一个寨主是清末举人花宝珠,此人白面书生模样,满口仁义道德,却口言善身行恶,靠挤兑前任而谋取寨主位置,因此人们说他是假善人、老油条、伪君子,也有人说他是一个心灵扭曲的、大清国和袁世凯的殉葬品,死后情景凄凉;第二个寨主是靠理想统治村寨的书呆子杜欧碧,他是晚清秀才,原来对改良主义佩服至极,后来成为平等的崇拜者,一心在花都寨盲目推广平等,又搞了平等社民众食堂,可惜劳而无功,饿死很多村民,自己也在万人唾骂中郁郁而死,平等社遭遇解散;第三个寨主是曾经杀富济贫,占山为王的土匪头子陈福胜,他崇尚自由,在村寨里搞了自由社,他一直相信的是斗争哲学,一辈子斗争不休,手断残忍,动辄就刀枪相见,你死我活,斗来斗去也没有斗出一个理想的结果,最终被老百姓称为“活阎王”,他推广的自由也造成一塌糊涂的局面,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好赖人,在日寇入侵,国家民族面临危急存亡之际,挺身而出,带领花都寨的乡亲们奋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和花都寨玉石俱焚,舍生取义,只留下牡丹的种植技艺和酿造牡丹花都酒的秘方……
    古都自古为帝京,关隘雄踞中原。沧桑往事越千年。多少兴衰事,历历在眼前。
    改朝换代百姓泪,兵燹藐视天颜。龙门山也曾泪飞溅。日月祭残阳,悲歌恸地天。
                        ——作者题记
  古都龙门山风景秀美,又得古都天时地利,加上龙门石窟而闻名遐迩;花都寨是北方城镇的典型标本,又因牡丹花、花都酒、白团扇闻名于世。
  花都寨原是唐朝李丞相的别墅,规模宏大,方圆数里,奇石珍木,应有尽有。别墅之内筑有人造景观有鸣皋山、瀑泉亭、双碧潭、垂钓台、丛竹幽径、醒酒石等,是古都少有的美丽山庄。可惜随着李丞相再一次被贬,继而老死他乡,李家的人也屡遭朝中奸贼敲诈勒索,最后在花都寨住不下去了,只好迁徙到桃源南边的龙门山山麓,原来的平泉庄别墅也日渐荒废,泯灭于历史长河之中,被花都寨取而代之。
花都寨的兴起,缘于后人怀念昔日平泉庄曾经的辉煌,想起庄里的牡丹和美酒,于是就在龙门山山脚下依山傍水的杨柳村遗址上又建起一个村庄,取名花都寨。每当旭日东升,整个花都寨都会披上金色霞衣,霞光在山水之间弄影,龙门山上悠扬的牧笛越过河流,传入花都寨,在古建筑的雕梁画栋之间缭绕回荡,山寨四周一派田园风光,非常适合民居。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花都寨二次兴腾起来,村民拦山泉为坝,广植翠竹,遍种桑树,家家养蚕,男耕女织,生产出闻名遐迩的丝绸和白团扇;他们取山泉酿酒,酿造出闻名中外的花都酒;他们培育的牡丹,品种繁多,成为名甲天下的古都牡丹花;然而,大清国灭亡、袁世凯称帝、北洋军阀横行无忌,日寇铁蹄的无情践踏,花都寨又一次经历没落,在民族危急存亡之时,花都寨人与侵略者玉石俱焚,一切成为历史的记忆,花都寨则不复存在。而花都寨先后那三位形象各异,作风不同的寨主,他们相继用不同的统治方法却有说不完的故事……
  花都寨的历任寨主,性格不同,结局自然不同。有的寨主劣迹斑斑,死的凄惨,且被人们传为笑谈,尸体又被蹂躏;有的寨主书呆子一个,因盲目搞平等罪恶累累,死有余辜,被人们唾骂;有的寨主虽然粗犷野蛮,搞自由社横行霸道,惨遭失败,但是他带领村民抗击倭寇,保家卫国的英勇壮举却没有被历史遗忘,被中原大地上的人们津津乐道,传为佳话……
  这花都寨处在龙门山的山麓,是个古城堡式的山庄,寨内两条大路呈十字状,把村子分为东西南北四寨,四寨既独立又紧密相连。寨内所有店铺都处在两条大街的两厢,人口密集,非常繁华。街上有千年老店牡丹商铺,有北宋年间就存在的老作坊白家牡丹扇铺,有大清国盛极一时的花都酒肆,有规模宏大的牡丹种植园……此寨的牡丹花、花都酒、白团扇盛极一时,春来花团锦簇,四季飘着酒相,曾被人们称为古都的后花园。
  当然现在的花都寨又添了新奇观,村西边的杨柳驿有烟馆、饭店和妓院,烟馆里有瘦骨嶙峋的烟民,妓院里有打情骂俏的妓女,饭店里有花枝招展的女人,山上有土匪,寨子里有不安分的妇女。这烟馆、饭店和妓院都是杨督军的侄子杨靳黄开办的,应酬对象无非是过往客人和花都寨那些不务正业的年轻人。原来杨柳驿只有饭店和妓院,并没有烟馆。鸦片战争以后,鸦片泛滥成灾,各地烟馆林立,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凡是人烟聚集之处,烟馆皆应运而生,或大或小无不存在。古都城里烟馆多于饭馆,饭店则多于妓院,而杨柳驿的烟馆,是杨迭罗发迹之后他侄子巧取豪夺了别人的饭店和妓院,还开办了烟馆,不管什么都是独份生意,杨靳黄不管干什么,都没有人敢和他抢生意,至于督军杨迭罗是不是从中获益,没有人知道。杨靳黄唯一的善举就是没有吞并杜若康的酒肆。
  杨柳驿的烟馆之内所有烟间,皆高大其室宇,精洁其器具,榻则有镜石镶嵌,烟灯则精铜雕镂,烟枪则分豪华和一般两种,过往客商用一般烟枪,达官贵人用豪华烟枪。烟馆里边还设有雅室一间,置有二榻,四壁贴挂着名人书画,烟枪也比较考究,一支烟枪上有虬角象牙,一支烟枪为广竹湘妃竹所制,价值颇高。其中还有一支大罗枪,为烟馆镇馆之宝,以三千金购得,专门伺侯贵宾。普通房间的设施比较简陋,仅有几只木榻,备有简陋的烟灯、烟枪,供贫穷的烟民过瘾,因为他们并不讲究,过了烟瘾,即刻走人。烟馆门口的对联便是:
    重帘不卷留香久;
    短笛无腔信口吹。
  杨柳驿的妓院和烟馆隔壁,妓院是三层楼房,每层六个房间,还配有厢和厨房。烟馆老板杨靳黄为招徕雇客,妓女石榴红和桂花黄就经常从妓院里来到烟馆侍候烟客。杨靳黄将妓女引进烟馆,用妓女侍奉烟客过瘾,一举两得。因此有文人写诗这样形容:
我爱时髦骚大姐,
装烟递话最多情。
  辛亥革命爆发之后,南方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大清国大厦将倾,只有古都仍是皇土。皇家豢养的北洋新军成为清室唯一可以抵抗革命军的力量,新军是袁世凯发迹的依托,清室不得不重新起用袁世凯,先任其为湖广总督,旋又任其为内阁总理大臣,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股肱之臣。清室倚重袁世凯,袁世凯可不看好清室。他一面以武力压迫南方革命,另一方与革命党人谈判,他在观望,也在选择,目的是抬高自己的身价,成为当时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独一无二的实力人物。
  当时革命党人虽然在武昌起义成功,但群龙无首,立足未稳,被袁世凯领导的北洋军阀打得节节败退,武汉三镇已被攻下两镇,剩下的一镇也岌岌可危。虽然名义上日革命党宣布中华民国成立,孙文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而实际上并没有统治整个中国,从某种意义上说还是得益于袁世凯于清室的离心离德。如果袁世凯是当年的曾国藩,也许临时大总统就不复存在了,革命的顺利很可能要推迟很多年。
  革命党节节败退,袁世凯待价而沽;袁世凯不是曾国藩,革命党也非太平军,因此共和的诞生就顺天应人了……
  1月16日,袁世凯在回家的路上,遭到同盟会京津分会组织的炸弹暗杀,炸死袁世凯的卫队长等十人,袁世凯幸免于难,却也心有余悸,失魂落魄。他这个时候才知道革命党人不是那么好对付的,犹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看来大清国的灭亡已经是迟早的事情,他不能不考虑自己的前途命运了。为了结束南北对立,让自己也成为革命的受益者,1月25日,袁世凯及各北洋将领背叛他们为之效忠的大清国,通电支持临时大总统领导的民主共和。2月12日,袁世凯逼清帝逊位,给予隆裕太后优待条件,满人对中国的统治宣告终止,大清王朝一夜之间土崩瓦解。清室骂袁世凯忘恩负义,袁世凯笑清室是扶不起来的刘阿斗。他要取而代之的对象不仅仅是革命成果,还有大清国的一切……
  袁世凯的老谋深算,阳奉阴违,让革命党人误认为他是能够领导中国走向共和的政治领袖,纷纷支持他这个实力人物。2月15日,南京参议院正式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他终于如愿以偿。依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内阁制,大大削减了袁世凯的个人权力,但权利这东西也不是你给谁他就据为己有了,一时一势都很重要。袁世凯坚持于3月10日在自己的地盘北京就职,他知道北方是他的天下,南方是革命党人的地盘,是虎需要山,是鹰需要天,离开山虎落平阳,没有天鹰如同折了翅膀。袁世凯在北京就职之后,因为个人的独特历史地位,维持了中国对蒙古和西藏的主权,使国家没有造成四分五裂的局面。就当时来说中国还没有其他人比袁世凯的政治影响力更大,各地军阀还是承认袁世凯的个人能量的,这是不争的事实。假如没有袁世凯,也许中国的版图就是另外一种面孔了。革命党人想削弱袁世凯的权力,可人家本身就是实力人物,一旦获得大总统的桂冠,如虎添翼,谁想再限制他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大中华改朝换代了,对花都寨而言几乎一切如故。寨主还是寨主,村民还是村民,女人该生孩子的呱呱坠地,该混野男人的偷偷摸摸,该干什么营生的和大清国的时候没有两样,就连男人的辫子一个个仍然垂在屁股后边,没有一个人剪掉,在他们看来皇帝和革命党没有什么区别,改朝换代,血雨腥风,还不如安安生生。革命,革命,无非是某种一些野心家的个人私欲而已,对于老百姓太阳还是那个太阳,月亮还是那个月亮,花都寨还是那个花都寨。
  花都寨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有两个神社,一个是水神社,一个是火神社。这水神社和西门豹治邺的情况差不多,无非是敬水神使河流不要泛滥成灾,保佑老百姓风调雨顺。有所不同的是送给水神的都是死女人,并且是没有出嫁已经成年的少女,一旦谁家死了十五至二十岁的少女,则把尸体藏起来,等到春雨蒙蒙或者秋雨连绵的时候,在河岸上的水神庙前隆重举行仪式,祭奠水神之后把少女尸体抛入河中,嫁于水神,是为水神配阴亲。火神社敬的是火神,火神庙孤零零的在花都寨北边的山上,只有正月十六庙会的时候热闹,平时庙的四周长满蒿草,到处遍布着夭折的孩子尸体,冷冷清清,阴森恐怖,没什么事情是没有人到庙那里去的。村民们在黑夜里时常看见火神庙里火神爷放的火蛋子,说这火蛋子落在谁家谁家遭殃,不是着火就是死人,吓得村民规规矩矩,一到天黑就赶紧进屋蒙住头大睡,直到天亮再起床干活。据传说原来有一户人家家道殷实,人丁兴旺,因为那家人对火神爷出言不逊,火神爷惩罚他家,他家的傻小子躺床上床单着火,吃饭拿抹布抹布冒烟,用手动什么什么着火,家道自然败落了。庙里的火神爷像,三头六臂,甚是威武。别人都害怕火神爷,唯独生性天不怕地不怕的陈福胜敢一个人夜间独闯火神庙,他说那些火蛋子是人放的烟花爆竹,并不是神的所作所为。
  当时花都寨的寨主是陈福胜的的爹陈鹤翎,他大骂儿子:“你个兔崽子闭嘴,神就是神,可不能得罪神!”
  陈福胜当着他爹的面没有反驳,私下里却大大咧咧地说:“球,咱才不相信哩,哪里有神,谁见了?咱要是坐在庙里那我就是神。”
  陈鹤翎算是半个读书人,读了几年私塾。他有个非常有个性的老娘,老娘生养育了八个子女,大部分夭折。老娘特别勤劳,节俭得近于吝啬,在陈鹤翎的记忆中没有见老娘休息过一刻,也没有见老娘到东邻西舍串门闲谈过,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天黑了还舍不得点灯,白天下地不停劳动,晚上纺花到很晚很晚,老娘勤勤恳恳地操持家务,一家人的吃喝穿戴无不亲手制作。因为勤劳,母亲总埋怨陈鹤翎的父亲不如别人干的农活多,总埋怨陈鹤翎不如壮年劳力那样顶用。因此大多数时间是老两口吵吵闹闹,家里几乎没有安宁过。在她看来丈夫就没有任何长处,这个家的一切成就统统归功于她,而一切的不如意好像都是丈夫造成的。寒冬腊月天刚蒙蒙亮,老娘就会把陈鹤翎吆喝起来,让他拿了铁锨和箩头到街上去拾猪屎和牛粪。小孩子总没有成年人起床早,往往陈鹤翎到街上东张西望,一个粪蛋儿也见不到,或者偶尔侥幸能够拾到几个粪儿。陈鹤翎拾粪并不是不尽心,有时候跟在猪后边等它屙屎,可它悠闲自得地摆着尾巴一路走去就是不屙屎,气得陈鹤翎直骂。收获不多,回到家里老娘就会大骂他偷懒耍滑,陈鹤翎委屈得直哭。老娘继续骂:“哭,哭,没看一看人家一早上拾多少粪?看一看人家的庄稼长得多么好?照这样下去你和你爹喝西北风吧,今天的早饭你不要吃了!”寒风凛冽的冬天,衣服单薄又不保暖,陈鹤翎冻得瑟瑟索索,看着别人吃饭就暗暗流泪。有时候简直怀疑不是老娘的亲生儿子,可是从各方面了解,母亲确实是自己的亲娘。他就有些不理解:亲生母亲为什么会对我这么苛刻?东邻的继母也没有对孩子这样,西舍抱养的孩子也没有这样啊!等别人都吃了饭,哥哥来叫陈鹤翎:“咱娘让你回家吃饭哩。”陈鹤翎哭着说:“不吃,饿死算了!”那时陈鹤翎刚读私塾,老娘一天书也没有读过,在她看来读书是没有一点用处的,她永远只看眼前,不考虑将来。因此她养了一群孩子,个个都像仇人一样。每年的夏天中午,老娘总在唠叨:“你们没有看一看邻居某某,中午不休息,能够割草喂牛,你们就不会和人家学学,看人家怎么过日子?”夏日炎炎,中午的太阳正毒,为了不让母亲再唠叨,陈鹤翎也中午不休息去割草,可是回来的时候母亲总说:“看看人家割的草只怕有八十斤,你割得草连三十斤也没有……”陈鹤翎想起来别人家的孩子中午都在休息,就呛白老娘:“别人中午都在休息,有几个人去冒着酷暑割草的?你怎么不知道心疼儿子呢?”下午放学回家,腹中空空,家里也没有窝头吃,陈鹤翎饿着肚子去割草,天昏地暗才回家,背着沉甸甸的草篓子三五十步一歇,两条腿饿得都抬不起来,心想这一次总该让老娘夸几句了吧。可惜回到家里老娘仍然说他割的草少,仍然不让吃饭。陈鹤翎伤心欲绝,觉得左邻右舍的母亲都那么慈祥,他怎么会遇到这样的母亲?陈鹤翎坐在门前的石头上哭泣,想到过自杀,想到过离家出走去到外乡逃荒要饭……是父亲的话改变了他的想法,父亲说:“世界上的人各种各样,像你母亲这样的人是极其少见的,有些事情你可以选择,唯有母亲不可选择,只有适应和理解。”有时候听见父母吵架:“他势单力薄一个娃娃家,怎么能够和成年人相比?我看你就是红眼病,看见谁家都眼红!农活是一辈子也干不完的,总不能把孩子累死!”老娘不依不饶:“怎么和你一样怕出力?咱们花都寨你见谁累死了?”后来哥哥娶妻成家了,母亲在分家的时候斤斤计较,寸步不让,因为多一个少一个瓦罐发生纠纷,于是和陈鹤翎的嫂子闹得成了仇人,母子俩也形同路人。母亲还滔滔不绝地说:“两个儿子我就当养了一个,将来老了逃荒要饭也隔了他家的门!”陈鹤翎的嫂子说:“这可是你说的,你好好记着。”老娘说:“就是我说的,永远不会忘记!”此后十年婆媳关系都非常紧张。陈鹤翎读私塾,只要学校让交一点费用,老娘就会毫不客气地说:“不上了,不上了,上学有什么用,白花钱。”每逢陈鹤翎赌气说不去私塾读学时,总是父亲劝说他继续读书,也是父亲到朋友家里去借钱让陈鹤翎交私塾的学费,即使家里有钱也是他老娘掌管着,她永远不会主动给孩子们一个子儿,更不用说给孩子们买什么东西了。陈鹤翎后来到古都求学,老娘没有给他一分钱,也从来不问他在古都能不能吃饱穿暖。陈鹤翎结婚的时候,老娘主张一切从简,连酒席都没有摆。他有了女儿之后很多年妻子没有再生育,老娘就说他老婆是只不生蛋的鸡,一直催他休了老婆,可他迟迟没有按照老娘的意思做,后来才有了儿子陈福胜。
    不过人总是要老的,自然规律谁也抗拒不了。陈鹤翎的父亲去世后,老娘的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她在生活能够自理的情况下不愿到子女家里生活,就一个人过日子,只让儿女给一点粮食,她天天去地里拣柴,一天也不休息。后来不能自己做饭了,只好在儿女家里轮着吃饭。也许是因为当年和儿子、儿媳妇闹得太僵,老娘总不愿意去儿子家,喜欢去闺女家住,闺女又不想让她去。自从老娘的身体不能自理以后,矛盾爆发出来了,矛盾的焦点当然是赡养问题。陈鹤翎的哥哥嘴上不说,心里不想花钱。老娘还要挑挑拣拣,今天说想去这个儿子家,不想去那个儿子家,明天说这个闺女待得好,那个闺女待得不好,让大家都很不愉快。陈鹤翎有时开导老娘,人老了,有饭吃不受罪就行,儿女们好能够好成什么样子?不好也没有一个说不赡养老人啊!不要天天埋怨了这个数落那个。老娘恶狠狠地说:“老二,娘最恨你,你们兄弟姐妹就数你坏,你恶毒得很。你没有看一看人家有些人,人家雇了丫鬟照顾老娘,你为什么就不能顾个丫鬟?”陈鹤翎急忙解释:“娘啊,你以为你儿子是什么大官?还是有钱人?我如果能够做到,我能不做吗?我会忍心让你受罪啊?你是我亲娘啊!”老娘也不知道理解还是不理解,反正就是不接陈鹤翎的话,一直说他是花都寨最忤逆的儿子。有时候老娘脑子糊涂了,就骂起来:“等我病好了,就去府衙里告你们这些‘白眼狼’!白养你们了……”陈鹤翎并不知道是谁又对不起老娘了,她要去告谁,可问她的时候她又沉默不语,有时候会骂个不停。后来陈鹤翎的老娘死了,临死之前还大骂陈鹤翎的哥哥因为坏良心绝了后,他哥哥确实没儿没女。老娘死了,日子安生了,陈鹤翎也年过花甲,已经老态龙钟。他和哥哥在母亲的灵前哭得很伤心,儿子陈福胜不高兴了:“爹,俺奶奶对你也不好,哭她那么痛心干啥?”陈鹤翎脱了鞋子拿起来就打陈福胜:“兔崽子,我让你胡说八道,你这是大逆不道……”
  陈鹤翎的女婿花宝珠是个晚清举人,当年对大清国和慈禧太后是毕恭毕敬的,他骨子里喜欢皇帝,不喜欢革命。经常说:“革什么命啊?谁当家不是一样?那皇帝的老婆还不一定有袁世凯多呢!”后来他对袁世凯也有着深厚的情感,因为袁世凯的做派和皇帝差不多,却对革命党恨之入骨,说革命是动荡之源,万不可宽恕。花宝珠家是怎么发财的据说有一个故事:花宝珠的族上姓朱不姓花,他们是朱元璋的后代。崇祯十四年正月,李自成率部一路杀来,将洛阳城围了个水泄不通。洛阳是中原重镇,又是九朝古都,当时福王朱常洵坐镇洛阳。福王是明神宗朱立钧的儿子,他的母亲郑贵妃深得神宗宠爱,“其子曰福王,上于诸子中独怜爱之”。神宗原想册立福王朱常洵为太子,因福王不是皇后所生,遭到群臣的反对,神宗不得不“卒册光宗为太子”。按照辈份,福王是崇祯皇帝的叔叔。李自成的义军攻破洛阳,福王朱常洵被活捉。因为洛阳久攻不下,义军死了很多将士,他们恨透了福王朱常洵,等城破之日,福王朱常洵被李自成的义军吃了“人肉福禄宴”。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义军活捉朱常洵之后,把洛阳福王府邸的珍稀香木家具当成了柴木,烘烧着一口从洛阳郊外抬来的大铁锅。大铁锅内撒满各种调料,奇香扑鼻。熊熊烈焰烧烤的大铁锅里,除几只剥皮去角的整只梅花鹿以外,还有一个光着头的赤条条的三百多斤的巨胖活人。他在铁锅里瞎扑腾,有时蹿出水面,有时沉入水底,边扑腾边叫,好不凄惨。锅中被剃光毛的胖子刚刚抓住一只浮起的梅花鹿的尸体喘息,大锅周围围观的农民军士兵立刻用长矛戳刺其胳膊,使那个胖子不得不惨叫着放手,继续在已经微微烧开的热水中扑腾。锅中被剥光剃毛的胖子就是福王朱常洵。大锅周围兴高采烈围观的士兵,他们正在欣赏人是如何被煮熟变成“福禄(鹿)宴”的……
  福王就这样被李自成的农民军给煮着吃了,福王的家人大多死于乱军之中,只有个别人仓皇外逃,在外逃的人中就有一个是福王的爱妃。这个爱妃姓李,娘家是洛阳南彭婆镇的,怀孕之后刚被福王定为妃子。李自成义军包围了洛阳,福王知道李妃有了身孕,就把彭婆一处并不豪华的庄园赐给她,准备让人保护着她逃到古都去。可是李自成义军把洛阳城围得水泄不通,想从城里逃出来谈何容易?聪明的李妃见到一个讨饭的女人,就和那个女人换了衣服,从城墙下的水洞里往外爬,守城的兵士见是一个讨饭的女人从水洞里爬出来,没有理睬她,她终于活了下来。李妃逃啊逃,逃到古都之后就住在那个庄园里,后来生下一子。清兵入关之初对朱姓审查很严,只要是朱元璋的后代就统统杀掉。因此李氏让儿子姓了花,几十年之后,李氏发现庄园里有个地窖,地窖里藏的全是金元宝,她害怕被土匪打劫,就让孙子从古都神秘“失踪”了。她的孙子搬到花都寨居住之后,对外宣称是花荣的后代,把那些金元宝悄悄运到花都寨,然后以经商发财为名,广置田产,迅速成为花都寨的大户人家。
  那一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从西安回銮北京路过古都洛阳,准备顺便游玩洛阳的龙门石窟,知府文悌为了表示对老佛爷的忠心,想专门在龙门新建一个让皇家母子休息的地方,可是因为没有钱就找了花都寨的大户花宝珠,年轻的花宝珠正想巴结知府文悌,给自己铺平仕途之路,就出资让文悌在龙门禹王池的上方依崖动工兴建小石屋,还言之凿凿地说:“奴才的功名是皇上给的,那么奴才的财富就是大清国的。”石楼建成之后,文悌本来想让皇帝或者老佛爷给石楼题写一幅对联,但是因为在龙门石窟出现了刺驾事件,皇帝和慈禧匆匆忙忙离开了龙门,也没有写成什么对联,还对文悌十分不满。翌年文悌只好亲自手书楹联一幅刻在石楼两侧的石柱上:
  独自登高能望远,
  相逢席地可谈天。
 大清国垮台之前,河南府的知府是启绥侦,大清国垮台之后袁世凯当政,花宝珠每每游玩龙门石窟,伫立石楼,近看一池碧泉,清澈见底;远望香山倒影,龙水波光,陶醉在水色迷人的画图之中,就想起当年自己建造石楼的功劳,会对别人说如果不是他慷慨解囊石楼是建不起来的。后来袁世凯窃国,他对表弟张瑞莲信任有加,就让张瑞莲当了古都的督军,张瑞莲则对花宝珠十分赏识。在张瑞莲心目中现在像花宝珠这样以前忠于大清国,现在忠于袁世凯,骨子里反对革命的人已经不多了。当时花宝珠一心想当花都寨的寨主,先后利用不同手段扳倒过三个寨主,第四个寨主就是他的老岳父陈鹤翎。花宝珠为了取代寨主之位,并不顾及亲情。他生性阴险狡诈,阳奉阴违,花都寨的人就编了顺口溜讽刺他:
    一个小子本事大,
    四个寨主弄掉仨。
    还有一个不称意,
    诓他入狱把命搭。
老油条花宝珠其实并不老,也就四十多岁,却有很多轶事,被花都寨人津津乐道。他扳倒第一个寨主用的办法是利用了爱告状的杨靳黄。那个白寨主是咸丰年间乡试中举的,曾经是花宝珠的老师。论才学文章,白寨主本可以继续升攀,平步青云,然而当时的朝政已经相当腐败,豺狼冠缨,黎民士庶苦不堪言。白寨主看到官场黑暗,不愿为官,委身乡里,当了花都寨的寨主。平时好为里人鸣不平,为乡梓抗恶吏,有时候也为官庙堂院题诗联,为婚丧嫁娶写词章。凡是民间诉讼,族姓纠纷以至历史冤结等疑难杂事久拖而不得解者,老百姓都来找白寨主代笔代言,出面解决,白寨主鉴于公理正义,亦乐意帮忙。白寨主行侠仗义,自然看不贯在杨柳驿开设烟馆和妓院的杨靳黄,和杨靳黄产生矛盾也在情理之中。结果花宝珠鼓动杨靳黄去府衙告状,说白寨主煽动刁民闹事,暗通南山土匪,启绥侦刚刚就任河南府知府,生怕刁民闹事,就不问青红皂白把白寨主免职了。
  花宝珠弄垮的第二个寨主姓花,是花宝珠的远房叔叔。花都寨有一个年轻寡妇想改嫁,老公公坚决反对,族亲邻里也有诸多非议,那寡妇知道事情难办,就找到花寨主哭哭啼啼求他帮忙,花寨主听完小寡妇的诉说,即动手为她写了一张状子,帮助寡妇告状。小寡妇拿着状纸到河南府去告状,居然告赢了官司,启绥侦判定寡妇准予改嫁。封建时代按照礼法,寡妇一般是不能改嫁的。可是花寨主也知道封建社会的另一条礼法是男女授受不亲。他的状子上写的是这个家如何贫穷,只有两间房屋,大伯子四十岁了没有娶媳妇,老公公二十年前就死了老婆,一个女人两个男人的家庭过起日子来相当尴尬,一旦将来闹出一点非礼之事,一家人的名声都要遭到玷污,不如改嫁了对大家都有利。刚刚到河南府不久的启绥侦也是基于这一点才准予寡妇改嫁的。寡妇是改嫁了,花寨主却倒霉了,花宝珠又鼓动杨靳黄告寨主帮助寡妇改嫁是因为和寡妇私通,这样伤风败俗的人怎么可以做寨主呢?知府启绥侦到花都寨调查案情,花宝珠串通杨靳黄做伪证,说寡妇的丈夫就是暴病身亡的,至于死亡原因和花寨主有没有直接关系不得而知,但是花寨主和寡妇私通确有其事,并且已非一日,众人皆知。
  启绥侦受到杨靳黄伪证蒙蔽,把花寨主和寡妇传到河南府衙门重刑逼供,断结为“谋夫夺妇”罪,上报朝廷。朝廷当时非常重视中原的事务,让袁世凯复审,袁世凯在提审小寡妇之前,他的小老婆好奇就去监狱里边看望那个寡妇,那小寡妇哭哭啼啼说自己还是女儿身,怎么可能和寨主私通呢?袁世凯的小老婆说你不是结婚了吗?寡妇羞答答说结婚的时候丈夫就有病,他那东西就没有硬邦邦过一次。袁世凯的小老婆不相信,当场查验了一下,天啊!那寡妇果然是女儿身。袁世凯得到姨太太的回报,气得哭笑不得,如果给寡妇翻案吧,有失表河南府启绥侦的体面,也有损大清国的形象,如果不放人吧会让老百姓说他袁世凯断案不公,思来想去还是应该以自己的名誉为重,于是乎以私通证据不足放了两个人,但是老百姓可不相信寡妇和寨主没有私通,花寨主回到花都寨时间不长就活活气死了,那个寡妇也一直活得抬不起头。
  花宝珠扳倒的第三个寨主姓陈,是花宝珠的妻伯,陈鹤翎的哥哥。这一次花宝珠可不再是告状了,而是用吹捧的办法。陈寨主是个在花都寨威信非常高的人,为人却非常低调,平时无欲无求,老百姓一致推举他当了寨主,他还推三推四不想当。后来张瑞莲听说之后就直接任命他为寨主,他才勉强接任。没想到他接任刚刚一个月,花宝珠就鼓动杨靳黄带人抬着匾额又是放鞭炮又是敲锣打鼓到古都衙门去歌颂寨主的丰功伟绩。要知道在古都这个地方厌恶某个官员,在他离任的时候老百姓才像送瘟神那样放鞭炮敲锣打鼓,可是现在花都寨的老百姓在杨靳黄带领下来古都衙门放鞭炮敲锣打鼓歌颂花都寨的陈寨主。张瑞莲上任不久还真以为是功高德厚,就专门去向表哥袁世凯汇报了这个事情,要表彰陈寨主,拥护大总统的事情。
袁世凯一听嘿嘿笑道:“花都寨的寨主是你任命的,刁民在戏弄你啊表弟,你难道不知道吗?”张瑞莲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望着表哥不说话。袁世凯又说:“老百姓会敲锣打鼓、燃放鞭炮颂扬花都寨那个寨主,还有民众打着‘明镜高悬’和‘正大光明’横幅,你也不想一想,这‘明镜高悬’是古都衙门正堂的匾额,‘正大光明’则是金銮殿上的匾额,你不觉得这是在讽刺咱们兄弟两个吗?常言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他一个寨主有什么丰功伟绩值得老百姓打着‘明镜高悬’和‘正大光明’的横幅来衙门前歌颂他?这是对官员最大的羞辱和讽刺,是你为官最大的失败!”袁世凯并不是个笨蛋,在他的意念中官员在位时可以不可一世地打压所有的异议,哪怕在失去权力的时候挨骂。他更知道官员在位时的鲜花和掌声都是虚幻和不能当真的,到失去权力的时候老百姓骂骂咧咧才是真实的,他知道的满人官员无不如此。张瑞莲在表哥袁世凯那里讨了没趣,又被表哥教训了一番,也明白了许多道理。尽管他知道古都人含蓄、内敛,可是这里的人有都城情结,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够让他们歌颂的,不管是过去的满清皇帝,还是现在的袁世凯大总统,一个也不例外。那个陈寨主接任时间不长,也没有听说有造福一方的政绩,那么老百姓燃放鞭炮、敲锣打鼓歌颂他的原因,只有一种解释:是恶心他张瑞莲,讽刺陈寨主是督军任命的,绝对不是为他歌功颂德。张瑞莲是古都的督军,有权力向公众发号施令,有权力让人三缄其口,有权力让不听话的刁民老老实实,有权力在古都这地方为所欲为地实现自己的意志。身为袁世凯的表弟,古都这个地方就是他的一个狩猎场,在这个狩猎场中他就是凌驾于一切之上的土皇帝,驭民必须有术,老百姓必须噤若寒蝉,不能这样随心所欲,亵渎官府衙门的威严。经过一番历练,张瑞莲对官场上拍马奉迎那一套已经是举一反三,对欺上瞒下已经是无师自通,因此老百姓就给他取了个绰号叫“鬼见愁”。
  在袁世凯的教育下,“鬼见愁”张瑞莲认为老百姓给寨主歌功颂德的好事变成了坏事,陈寨主很快被张瑞莲免职,理由是煽动百姓为自己歌功颂德,扰乱地方治安。然后又让花都寨的老百姓选举寨主,花宝珠满以为这一次老百姓该选举他当寨主了,没想到竟然把他的岳父陈鹤翎选为寨主,让他的寨主梦再一次破灭。
  花宝珠和他岳父一样也有一个与众不同的老娘,是他父亲的小老婆。他母亲和他父亲婚后没有多久,父亲就死了。在他父亲死后的第十一个月,他母亲竟然生了个儿子,自己说是丈夫的遗腹子,可是算一算时间却对不上号,花宝珠的娘就说花宝珠命贵,别人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她是怀胎十一个月。后来人们从知道原来花宝珠是他姐夫的种。他母亲嫁他父亲的时候老头子已经年龄大了,女儿都出嫁了,在老头子有病的时候女婿经常来,一来二往见面的机会自然多了,女婿和丈母娘一见面彼此心中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
  有一天的晚上,女婿来丈母娘家取东西,两个人坐着说了一会儿话,丈母娘正在为老头子的病难过,一见女婿不知怎么就有些悲痛难忍,扑在女婿的怀里哭开了。偏偏这天花宝珠的姐姐不放心父亲的病,就抱着女儿来了,她一推门傻眼了,丈夫正抱着母亲……眼前的情景让她不敢相信,但又的的确确是真的,她再也控制不住愤怒,放下女儿冲上前去先给丈夫打了两记耳光,又给继母打了两个耳光,然后骂道:“不要脸,你们真不要脸!”然后抱起女儿哭着走了。
  花宝珠的娘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向闺女解释,觉得自己想一头碰死,自己刚才只是悲痛失态,并没有作对不起闺女的事情,可是闺女会相信吗?如果不相信以后她可怎么做人,怎么面对女儿们啊,她委屈地哭了。后来老头子死了,年轻寡居,花宝珠的娘经常失眠,夜深人静的时候她的私处不自觉地会有抽动的感觉,有时像小虫子在下边爬,她忍耐不住就用手轻轻地揉揉下边。她起身看身边,已经没有了丈夫。记得刚刚嫁过来的时候丈夫就已经不行了,有时候她想那种事情,推推丈夫,丈夫睡得正香,她莫名其妙地发了大火,居然把丈夫从床上一脚揣到了地上,然后把头埋在被窝里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弄得丈夫手足无措,劝又不敢劝,走又不敢走,他不知道婆娘到底是怎么了,后来自己就病了。
  在丈夫死后的日子里,女婿仍然经常来,花宝珠的娘就开始心里骚动,干柴遇到烈火,一来二往,水到渠成。此后,每隔几天两个人总会在夜里偷偷摸摸地疯狂一次,而且每一次都会让花宝珠的娘高潮迭起。她也知道,偷情这种事千万不能让外人知道,一旦让人知道,全寨的乡亲会笑掉大牙,会让族人把她的脊梁骨捣断。可是她又像一个饥饿的人去偷吃别人的东西那样,总是告诫自己这是最后一次了,次数多必然被捉住,然而她欲罢不能,退不了,进不成,整日生活在矛盾心理之中……过了不久,花宝珠的娘竟然怀孕了,这时她才明白过来,原来是丈夫老而无用,自己迟迟没有怀孕。于是她在心里暗暗骂道:该死的,你害得老娘真惨,几年来在别人眼里老娘是个不生蛋的鸡,原来你是个不生仔的骡子。该死的,老娘一辈子算是毁在你手里了。自己已经怀孕了,理智终于战胜情感,她下了决心和女婿断了,后来就生下花宝珠,并且收养了一个女儿。按说花宝珠这样的人陈鹤翎不该把闺女嫁给他,这也是他老娘的注意,贪图人家有上百亩地,一所像模像样的宅院。
  花宝珠不光阴险毒辣,有时候也爱附庸风雅,独出心裁。其中最典型的是给自己的妹妹招女婿。当年花宝珠中举人之后,先是逢人就说皇恩浩荡,然后是托了有脸面的豪绅牵线搭桥,想攀龙附凤把妹妹嫁给古都举人,就把一个姓林,一个姓李的两个举人请到家中,让妹妹暗中观看挑选,如果看中李举人就不再求林举人了。谁知道妹妹偏偏看中了林举人,而林举人的态度总是不热不冷,并不想和这个有绯闻的家庭攀亲,况且养女有门户不清之嫌;李举人看中了花宝珠的妹妹,她却嫌人家相貌丑陋,婚姻大事成为泡影。举人、进士嫁不了,花宝珠只好在大户人家为妹妹物色对象,只要是读过书、家庭殷实的都在他筛选的范围之内。当时有意和花家攀亲的一共四家,妹妹又自作聪明,闹着让哥哥花宝珠把四家的公子都请到府上来吃饭,她要考一考他们,优中选优。赵钱孙李四个公子来了,花宝珠大摆宴席,妹妹提出让四位公子各赋诗一首,而且诗中必须有“大、小、多、少”几个字。吟出诗方能入席吃饭,不然立即走人。四个公子都读了一些书,没有文采也能胡诌几句顺口溜。赵公子摇头晃脑地说:“我有一把扇,打开了大,折起来小;夏天用得多,冬天用得少。”
  花宝珠看妹妹在点头,连声说:“好诗,好诗啊!”于是请赵公子入席。
  轮到钱公子了,他非常自信地说:“我有一把伞,撑开了大,合起来小;雨天用得多,晴天用得少。”花宝珠看妹妹也点了头,一边说好,一边请钱公子入席。
    孙公子一时想不起来什么大什么小,忽然想起来自己睡觉时盖的被褥,就用抑扬顿挫的腔调说:“我的被褥好,铺开就大,叠起来小,晚上用得多,白天用得少。”
  孙公子也算过关,被请入席。只剩下李公子了,他绞尽脑汁也想不起来什么好词,急得搔着脑袋直想尿在裤子上,于是灵机一动说:“我有一个屌,用的时候大,不用的时候小;老婆用得多,别人用得少。”
  花宝珠一听这话立即面露愠色,感觉李公子庸俗不堪,有失大雅。妹妹则笑着问:“李公子,你结婚没有?”
  李公子知道花小姐的话什么意思,急忙说:“我还没有结婚,我哥哥曾经这样说过,我还不知道屌是什么东西,问我哥哥,哥哥说是尿。”
  花小姐又笑着说:“你哥哥是不是还说过,你有一个嫂,生儿时乳房大,断奶时乳房小;孩子吃得多,你哥哥吃得少。”
  李公子说:“我哥哥没有说这个,他说的是寡妇的屁股好,蹲下来大,站起来小,别人用得多,丈夫用得少。”
  花小姐不仅不恼怒,还笑得前仰后合。花宝珠忍不住大骂李公子下流愚蠢,把李公子赶出了府门。谁知道赵钱孙三个公子嫌弃花小姐放浪轻浮,也起身走人,弄得相亲局面不亦乐乎。
  从此花宝珠的妹妹一直待字闺中,也因为大家都知道花宝珠兄妹嫌贫爱富,尽管花小姐如花似玉,但是他的婚姻大事就此搁置起来。后来花都寨唱戏,花小姐看中一个戏子和戏子私奔了,也是她命苦,那戏子在渡河的时候不慎掉在河里淹死了,她又回到花都寨,因为名声不好嫁给了一个比较富裕的老头子当了小老婆,不过她仍然不安分。
  袁世凯当上大总统之后来古都练兵,是表弟张瑞莲陪同的。袁世凯详细了解到古都地处中原,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又盛产牡丹,且品种繁多,产地分南北两处,北以黄河两岸,南以龙门山南北。在古都牡丹花开时节,古都人赏花的风俗十分生动:“古都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贩者亦然。花开时节,士庶竟为游邀,往往于古寺废宅有池台处为市……至花落乃罢。”袁世凯当时就对牡丹大加称赞。因此后来袁世凯要过生日的时候,不顾国力衰败,国家战乱不休,硬是给他的表弟张瑞莲下了命令,要古都给北京送五十五株开花的牡丹,务期择日送到。还说到时候有很多大员要集体赏牡丹,还要把牡丹赠送给各国前来祝寿的洋人和使节。张瑞莲接到命令不敢怠慢,准备到种植牡丹最多的花都寨亲自察看一番,让人骑马去通知花都寨的老寨主陈鹤翎。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籍贯可以更改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