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龄文艺女青年之歌稗草用什么草药防治最好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直播稻处于1叶1心期用什么药好 问:网友zgl689发帖:直播稻处于1叶1心期,什么时候开始打第二遍除草药?用什么药好,对水稻有没有药害?
(发稿时间: 16:51:11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次数:(
  问:网友zgl689发帖:直播稻处于1叶1心期,什么时候开始打第二遍除草药?用什么药好,对水稻有没有药害?  答:直播稻田“二杀”除草,应根据田间草相选用合适的药。目前我省直播稻田常发的禾本科杂草主要有稗草、千金子、马唐、牛筋草等,阔叶杂草和莎草主要有鸭舍草&、节节菜、陌上菜、异型莎草、萤蔺、水莎草等。  可以选用五氟磺草胺防除稗草及阔叶杂草和部分种类的莎草,选用氰氟草酯、恶唑酰草胺防除千金子、马唐、牛筋草等。这三种药安全性好,一般可以在水稻2叶1心期、杂草基本出齐时施用。精恶唑禾草灵可以用于防除直播稻田千金子、马唐、稗草等禾本科杂草,对大龄千金子也有较好的防效。该药在水稻上施用安全性差,宜在水稻5叶期以后施用,并严格控制用药量。一般粳稻田每亩用6.9%精恶唑禾草灵水乳剂30-40毫升,籼稻对该药较敏感,亩用量不要超过30毫升。根据水稻苗龄大小,将适量精恶唑禾草灵与氰氟草酯混用,能提高对千金子、马唐等恶性杂草的防效,并提高对水稻的安全性。  可以选用吡嘧磺隆、氯氟吡氧乙酸等防除阔叶杂草、莎草。水稻4叶期至拔节前,可以选用2甲4氯、灭草松、唑草酮等药除恶性阔叶杂草和莎草。(&来源:江苏农业科技报&&&)
主办单位:中共额敏县委员会
额敏县人民政府&&&&版本:V1.0 B
地址:额敏县友好路
理:额敏县电子政务办
【新ICP备号】
本网站为额敏县政务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以上查看: 306|回复: 3
关于稻杰、双草醚、韩秋好的几点心得
主题帖子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50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50 积分
关于稻杰、双草醚、韩秋好的几点心得
一、关于温度
& && & 稻杰对于温度没什么要求,所以在低温时是最好的选择;双草醚要求温度在20到35度之间为宜;韩秋好则是温度越高越好
二、施药时间
& && & 稻杰对于水稻没有什么药害,几乎水稻整个生育期都可以施药,但是草龄越大稻杰用量也就越大,对于大龄稗草的防治,大大提高了稻杰的施药成本;双草醚要求温度20--35度水稻三叶一心至5时施药为宜,温度过低或者过高,稻龄过小或者过大都会产生药害;韩秋好施药在5叶温度30度以上时,效果表现最好,低温或者叶龄过小时也会产生药害而且除草效果也不好
三、对水的要求
& && &稻杰施药后主要靠根吸收,所以施药前排水,施药后保水,是为了使杂草充分受药;双草醚20%根吸收,80%茎叶吸收,所以双草醚对水的要求不是那么高,有水最好;韩秋好几乎是靠茎叶吸收,所以对水没什么要求,有水无水均可
四、死草效果
& && &若使用得当,稻杰能达到90%以上的死草效果,双草醚85%以上,韩秋好只对节以上的部分效果明显,新幼叶以及根没什么效果,所以使用韩秋好的田块在稻收割之后还会看到很多杂草,结论是:对节以上的部分可达到99%的除草效果
五、死草速度
& && &稻杰3-5天,双草醚7-10天,韩秋好15天
综上所述:稻杰是前期药,双草醚中期,韩秋好是后期补火用药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7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7 积分
稻杰是有药害的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7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7 积分
稻杰保水是为了保持除草效果,在淹水条件下稗草不会萌发,不然稗草就会在没有淹水的地方长出来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7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7 积分
稻杰3到5天是死不了草的,只能看出杂草中毒
Powered by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 快速开始
查看: 1311|回复: 1
鱼病防治中常用中草药特性与使用方法
六级会员, 积分 3236, 距离下一级还需 764 积分
& &&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WTO),我国品市场和质量标准与国际接轨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这为我国水产业提出了新挑战,但同时也为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带来了新的机遇。
& & 药是我国珍贵的文化瑰宝,用中草药治疗动物疾病有悠久历史,早在北宋时期,大文学家苏轼所著的《物类相感志》中就记载有“鱼瘦而生白点者名虱,用枫树皮投水中则愈”的描述。同时我国又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继承和发扬我中兽医药文化传统,走特色发展之路,符合我国国情。利用中药作为动物疾病防治的主要药物,既解决了致病菌的耐药性问题,又消除了化学药品给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
& & 水产动物机体免疫力下降、阴阳失衡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免疫功能紊乱从而导致其体内各种疾病的多发难治性,也只有从根本上调整心、肝、肾阴阳平衡,亦即机体免疫平衡,才能达到真正治疗疾病的效果。抗病毒(或抗细菌)的中草药,从中药药理来讲,可提高免疫细胞的活力、激活水产动物体内免疫细胞,并迅速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其优势是对病毒(或细菌)的复制有极强的抑制、阻断和直接杀死等作用,可有效地降低肝损伤,很快改善肝功能,在短期内提高其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对肝纤维素化有显著的抵抗作用,且无毒副作用,可提高水产动物免疫力,重建机体免疫功能,能有效的帮助病体祛邪扶正和固本,对已经损伤的机体进行修补,调节好自身的阴阳平衡,迅速恢复健康,达到治病的目的,临床研究也证明了中草药对水产动物的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等有特效。
& & 各地养殖单位在实际应用中草药后,已表现出对水产动物的安神、镇静、健胃促消化、理气、活血、养精补益、驱虫、杀虫、保健、解毒排毒、抗肿瘤、治肝炎、收敛、抗创伤、抗菌、抑菌、杀灭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并已研制出增强水产动物免疫功能、抗应激能力、抗有害微生物、驱虫杀虫、保健健胃、促进和帮助消化、促生长、增体重、改善肉质、改进品质和风味等多种中草药营养保健剂。
& & 现将水产鱼病预防中常用的几种中草药介绍如下:
1、大黄&&又名锦纹、黄良,别名将军、生军、马蹄黄等,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及根茎入药,其有效成分[1]为蒽醌衍生物、其中以大黄酸、大黄素及芦荟大黄素的抗菌作用最好,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有收敛、泻下、清热、解毒、破积、去瘀、增加血小板、促进血液凝固等作用。用于烂鳃病、烂鳃病、出血病及白头白嘴病等。
& & 使用方法:全池泼洒,常用量为2.5~3.75PPM,使用前、先将大黄用0.3%的氨水按1:20比例。室温下浸泡12~24小时,使蒽醌衍生物游离出来,以提高疗效,将药液均匀地洒入水中。可防治鱼粘细菌病。使用大黄时加上0.5PPM硫酸铜,疗效更好。内服用量5~10克/公斤鱼,碾成细粉末拌饵,连用二次(1次/天),可防治粘细菌病。禁与生石灰合用。
& & 据黄琪炎报道[2],大黄与石灰合用会降低其药效,大黄与黄柏之间存在拮抗作用;黄柏的有效成份为小檗碱,是一种生物碱,这就说明大黄无论是无机碱还是与有机碱相配伍,都会失去应有的药效。在大黄与黄柏的复合汤剂中,总蒽醌含量比大黄单药量中的含量降低27.9%,总生物碱含量比黄柏单味药中的含量降低62.3%,因而,生产中使用“三黄”合剂(大黄、黄柏、黄芩)治疗鱼病是不符合药学效原理的[3]。
&&2、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有效成分为黄芩素、黄芩甙、汉黄芩素、黄芩新素等5种黄酮成分。此外,尚含有β—谷甾醇、苯甲酸、黄芩酶等。有抑菌、抗病毒、镇静、利尿、保胆、保肝、解毒、消炎及使血糖上升等作用。主要用于防治烂鳃病、疖疮、打印病、出血性败血病、肠炎、尾柄病等。
& &&&使用方法:取黄芩粉碎成细粉,按5%比例拌饵投喂、5天为一个疗程。或将黄芩切细加水浸泡24小时。煎煮三次。使溶液浓度达1%,全池泼洒,连用三天(1次/天)。
& & 3、黄连&&为毛茛科黄连属植物,又名鸡爪连、川连、味连、土黄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状茎入药,根状茎含黄连素、黄连碱、甲基黄连碱等,味极苦,有抑菌、消炎、解毒功能。主要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
& & 4、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或黄檗的干燥树皮,又名檗木、檗皮、元柏,落叶乔木。含小柏碱、黄柏碱、木兰碱以及黄柏内脂和黄柏酮等,以树皮入药,有抑菌、解毒、消肿、止痛等功能,可防治草鱼出血病。
& & 5、苦楝&&又名楝树,为楝科落叶乔木[8]。根、茎、叶、果均可入药, 含川楝素、生物碱、萘酚等、有杀虫、杀菌作用,用于防治寄生虫性鳃病,以及锚头鳋、中华鳋、毛细线虫、车轮虫、隐鞭虫毛细线虫等。使用方法:每亩水深1米用马尾松、苦楝树叶(或皮)泼洒、每日一次,连用2~3天。取其枝叶30~40公斤,直接堆沤于池中、5~7天捞出残渣.能有效防治上述各病。
& & 6、五倍子&&又名倍子、百药煎、百虫仓等。为漆科植物盐肤本的叶上的干燥虫瘿,由五倍子的蚜虫寄生而成。含大量鞣酸,能凝固蛋白质,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杀菌能力强,用于防治白头白嘴病、白皮病、赤皮病、疥疮病等。
& & 7、大蒜&&为百合科植物,以鳞茎入药[4],大蒜有效成分为大蒜辣素,为白色油状液体,有强烈的蒜臭,是一种植物杀菌素,有杀菌作用。新鲜大蒜头中无大蒜辣素,而有一种无色无臭的大蒜氨酸,在大蒜酶的作用下,大蒜氨酸变成大蒜辣素及二硫化丙稀基而发挥作用。有止痢、杀菌、驱虫及健胃作用。常用于防治肠炎病、烂鳃病、锚头蚤病等。
& & 8、乌柏&&又名油子树、白乌柏、木摔树等,落叶乔木。以果、叶入药。含有生物碱、黄酮类、鞣质类、有机酸、酚类等成分,主要抑菌成分为酚酸类物质[5]。有杀菌、消肿作用,在酸性条件下能溶于水并在生石灰作用下生成沉淀,有增效作用。乌柏叶可防治鱼类烂鳃病和白头白嘴病。用法:将lkg乌柏叶干粉(或鲜叶4kg)用20kg2%生石灰浸泡,并蒸沸10分钟全池泼洒。
& & 9、地锦草&&又名奶浆草、血见愁、铺地红等,一年生草本。药用全草,含黄酮类化合物及没食子酸,有强的抑菌作用,抗菌谱广,并有止血和中和毒素的作用而具有止血散瘀、清热解毒作用。主治肠类、烂鳃病。使用方法:每100公斤鱼用鲜品克煮汁,拌入饵科投喂,每日二次,3天为一疗程。投药前,用20pmm石灰乳全他泼洒,疗效更佳。
(1)肠炎病,用地锦草、铁苋蒜、辣蓼治疗,每10 kg鱼用三种干草各50 g,或鲜草200~250g,煎煮成药汁,与饵料混合做成药饵,每天投喂一次,连续3天。(2)烂鳃病,每50kg鱼每天用0.25~0.5kg干粉,以面粉制糊,拌和饵科,连续投喂3~4天。
& & 10、水菖蒲&&又名水敛草、石菖蒲、石蜈蚣、白菖蒲等,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茎。有抑菌、抗真菌作用,可防治肠炎病、赤皮病、烂鳃病、水霉病等。
& & 11、仙人掌&&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每100kg鱼用仙人掌0.5kg,大黄粉0.5kg;仙人掌去刺捣烂加水浸泡1~2天,大黄粉浸泡12小时左右,盐适量,三者同拌入饵料中投喂,连用5天,随后用硫酸铜液全池泼洒,对细菌性鱼病及寄生虫病疗效较好。
& & 12、穿心莲& &含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脱氧穿心莲内酯等,有解毒、消肿、抑茵、止泻及促进白细胞吞噬细菌等功能。可防治肠炎病,每50kg鱼用于草1kg或鲜草1.5kg,煮成药汁后与饵料混合,待晾干后投喂。穿心莲对嗜水气单孢菌(Aeromonas hydrophilus)无明显的抑菌效果,这些结果与穿心莲体外抑菌作用很弱的结论一致。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穿心莲治疗鱼类细菌性疾病,更多的可能是利用它具有促进白细胞吞噬细菌的功能,而不是它本身直接的抑菌作用。
& & 13、南瓜子&&葫芦科植物,含南瓜子氨酸,为驱虫的有效成分。南瓜子氨酸对虫体有先兴奋后麻痹的作用,由于兴奋作用可使虫体缩短,活动显著增加,甚至引起痉挛性收缩。南瓜子与槟榔合用,表现明显的协同作用,使虫体迅速停止活动,完全瘫痪。可用来防治九江头槽绦虫病,每万尾2.5寸的鱼种,用南瓜子0.25kg研成粉与0.5kg米糠拌匀,连续投喂3天。
& &14、贯众&&为水龙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多年生草本,主含绵马素、绵马酸等,所含绵马酸对绦虫有强烈毒性,有驱虫作用。可防治鱼类(1)毛细线虫病,见“楝树”。(2)许氏绦虫病,用贯众的乙醚提取物,每千克鱼用4g,做成药饵一次投喂。
& &15、槟榔&&为棕桐科植物槟榔的种子,含生物碱,以槟榔碱碱为主,为驱虫的有效成分。槟榔碱对绦虫有较强的麻痹作用,使虫体瘫痪,失去其吸附于肠粘膜的能力;又由于本品的拟胆碱作用,能增强胃肠蠕动,有利于虫体排出。治疗头槽综虫病,每万尾鱼种用槟榔250g,南瓜子500g研磨成粉,与饵料混合投喂。
& &16、土荆芥&&为获科植物土荆芥的带有果穗的全草,俗称臭草[6],一年生草本,全草入药,有祛风杀虫、燥湿解毒之功。药理试验证明,土荆芥油对蛔虫的作用先为兴奋,后麻痹,最后产生不可逆强直;对霉菌、致病性皮肤真菌、疥螨、虱蚤、钩虫、线虫有抑制和杀灭作用。主治疥疮、体内外寄生虫等病。临床上治疗鳗鲡小瓜虫病、车轮虫病可单用土荆芥鲜品煎汤药浴或与苦楝根皮、烟叶等共同煎汤药浴,驱除体内线虫或其它寄生虫可与百部、使君子等拌料投喂。
& &17、苦叁&&为豆科落叶小灌木,广布房前屋后山坡湿地。根、叶入药,有燥湿、止痒、杀虫之功,能抗原虫,对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主治疥癣、皮肤病和体内外寄生虫病。临床上治黄鳝皮肤打印病(红斑病)和鲤鱼竖鳞病,可用苦参煎水泼洒,也可和土荆芥等同用;治疗甲鱼疥癣、毛霉病等可与百部煎汁共用。
& &18、马鞭草&&为马鞭草科多年生草本[6],又名铁马鞭、铁扫帚,生于村边路旁、效野荒地。全草入药,具清热解毒、破瘀活血、祛风行湿,通经活络之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卡他球菌、福氏痢疾杆菌都有抑制和杀灭作用。能治疗多种鱼类疾病,在草鱼的赤皮、烂鳃、肠炎、出血4大病并发症中,可单用或与金银花、大青、鱼腥草等同用煎汁泼洒或内服。在治疗甲鱼红脖于病、鳗鱼烂鳃病、赤点病和爱德华病时,可与筋骨草、车前草同用。
& & 19、白毛藤& &为多年生蔓生藤本植物,又名白英。生于山坡路旁阴湿地或灌木丛中,也有于菜园庭院栽培。全草入药,具清热利湿,消肿解毒之功。在鱼类疾病中,能抗菌消炎、利湿解毒、凉血保肝。对甲鱼的穿孔病、干瘪病、脂肪代谢不良症、白底症,可用白毛藤、一点红、筋骨草干粉按3%~5%添加于中,症状能明显改善。对于鲢鱼、草鱼出血病,草鱼打印病、胡子鲶黑体病,可与败酱草、鬼针草、鱼腥草等同用。
20、三叶鬼针草& &为菊科一年生草本,又名一包针、绣花针、粘身草、刘寄奴等,生于路旁、山坡、荒地、旷野,全草入药。与五叶鬼针草、七叶鬼针草等虽属同一科,且形态相似,但以三叶鬼针草药效最好。它有清热解毒、行瘀消肿、凉血活血之功,对肠内多种致病菌和体外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真菌也有抑制作用。对草鱼肠炎、鳗鲡烂鳃、甲鱼红脖子病、鳗弧菌病都有疗效,可单用或与一点红、马鞭草、筋骨草同用,用干粉拌饲料投喂,也可煎汤药浴或泼洒鱼池。
21、一点红&&为菊科一年生草本,又名叶下红、红背子草、草等,生于村旁、路边、田埂、山坡等湿地,全草入药。具清热解毒、凉血保肝之功,对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内外多种致病菌和皮肤真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对于甲鱼的红脖子病、红底板病,鳗鲡的赤点病、烂尾病,可用一点红配马鞭草、筋骨草按3%~5%干粉添加于饲料之中,连续5~7d可控制病情。对于肠炎和各类皮肤病诸如疥疮、霉菌或寄生虫病,可将一点红与苦参、荆芥煎汤,不拘比例,药浴或泼洒鱼池。
22、马尾松&&在马尾松的针叶中,含有松节油、二戊烯等成分[7],具有杀虫、杀菌作用,可用来防治多种鱼病。当鱼发生赤皮、烂腮和肠炎病时,可按每50kg鱼用马尾松针叶0.5kg捣碎,加食盐50g,拌和青料投喂;或按每0.067公顷鱼池用25kg马尾松针对叶,研成粉末,兑水25kg,向鱼池中泼洒;也可按每0.067公顷鱼池水深1m,用马尾针叶35kg,浸泡在鱼池进水口处,每天翻动一次。这三种方法,对治疗鱼的赤皮、烂鳃和肠炎病的效果都较好。
当鱼发生锚头蚤和鱼虱病时,可每0.067公顷鱼池用马尾针叶15kg,捣碎后浸泡于水中,用浸出的汁液向鱼池泼浇;或每0.067公顷用带枝的新鲜马尾松针叶25kg,扎成数小捆,均匀地放入鱼池中;也可每0.067公顷鱼池用马松针叶10kg,苦楝叶或果5kg,切碎后熬汁25kg,向鱼池中遍洒,每天一次,连洒3d 。这样,均可扑灭鱼锚头蚤和鱼虱病。
当鱼池发生青泥苔时,可每亩鱼池用马尾松针叶20千克,经浸泡后,加水磨碎成浆汁25千克,向鱼池中泼洒,每天1次,连续2~3天,青泥苔即被杀死。
23、大青叶&&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叶片。大青叶主要含靛甙、大青叶素、β—固甾醇等,其水煎剂对革兰氏阳性或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作用。常与黄连、桅子、赤芍、金银花等同用,用于防治水产动物的疗疮、腐皮、烂鳃、烂尾等病。用法与用量:按水面1亩、水深1米,用大青叶5公斤加黄连1公斤,加水三次煎汁至药液20公斤,全池一次泼洒,连用3日,效果较好。
24、仙鹤草&&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的全草,主要含仙鹤草素、鞣质、仙鹤草内脂、Vk、Vc等成分,具有止血和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的作用。按每100公斤鱼用仙鹤草全草100g粉碎成极细粉,加2g呋喃唑酮,一同拌于5公斤饲料中自由投喂,对出血病、赤皮病、肠炎病具有极佳的防治效果。主治肠炎病,兼治细菌性烂鳃病:每100公斤鱼用仙鹤草0.5公斤,加入适量的水,煮沸10分钟~15分钟,连渣带汁拌米糠揉成团状,冷却后投入食台,连服2天~3天。
25、石榴皮&&为石榴的干燥果皮[8],主要含鞣质、生物碱等,具有收敛止泻、杀虫和抑菌作用。按每50公斤鱼用石榴皮50g、槟榔30g,共同碾碎成细粉,拌匀于5公斤饲料中自由投喂,连喂3~5天,对水产动物的原生虫、蠕虫病及水霉病有较好效果。其5~10pmm的水溶液全池泼洒,可有效防治波豆虫病、车轮虫病、三代虫病、线虫病、绦虫病等。
26、夏枯草&&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全草,主要成分为夏枯草甙、生物碱及VB1等,具有清热散火、散郁结和抑制病毒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对虾杆状病毒病、斑点叉尾鮰病毒、粘球菌等所致的鱼病;用法与用量:按每1亩水面,水深1米,取夏枯草和甘草各2公斤,用水煎煮3次,至溶液20公斤全池泼洒,每日一次,连用3~5天,可有效防治上述各种疾病。
27、青蒿&&为菊科植物青蒿和黄花蒿的干燥或鲜品全草,本品主要含青蒿酮、侧柏酮、樟脑、青蒿素等。在治疗水产动物疾病时,常与黄芩、丹皮联用。用法与用量:按每1亩水面,水深1米,用青蒿5公斤、黄芩1公斤、丹皮2公斤,加水100公斤,文火煎至60公斤,取滤液分两次一天内全池泼洒,对鱼类的细菌病、蠕虫类寄生虫病、真菌性疾病疗效显著,预防时用量减半。
28、艾叶&&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茎叶或新鲜全草。主要含侧柏酮、侧柏醇、杜松烯、水芹烯、VA、VB、Vc、KCl、鞣酸等物质,具有理气血、逐寒湿、止血等作用,按每1亩水面、水深1米,用艾叶干品10公斤或鲜草30公斤加水60公斤,文火煎至30公斤,取滤液全池泼洒,一日一次,连用3~5天,对鱼类的浮头、出血、赤皮、泛池及粘细菌感染性疾病等的防治有明显效果。
29、烟叶秆&&主要含烟碱等成分,主治肠炎病,兼治烂鳃病、赤皮病,每667平方米水深1米用烟叶秆2公斤~3公斤(或烟叶0.5公斤煎汁)与发酵的兔粪10公斤~15公斤拌匀后撤施[9]。
中草药在防治水产动物病害中的效果已开始为大家所重视,但在研制水产动物的中草药配方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单一中草药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根据中医兽医学理论,充分利用各种中草药的协同作用,发挥其综合效应,将多种中草药以一定的比例配伍,研制成的复合型中草药进行鱼病防治,效果非常明显。如经一些专家的试验和临床证实:黄连、黄柏、夏枯草配伍联用时,可增强杀菌作用16倍;黄连与连翘配伍联用时,黄连的抗菌性可增强6倍;黄连与甘草配伍时,其抗菌作用可增强5~10倍[10]。
2、处方设计时配伍要合理,选好主药和辅助药。即按照中医理论所提出的“主、辅、佐、使”进行的科学拟方,依法立方,方有所指,遣药配伍,针对性要强,功能要协调,药理作用要趋向一致。用药之道,贵在因时、因地、因种,根据不同病症灵活组方,“师其法不拘其方”,活泼酌情[11]。
3、注意药味、药性、药理的协同与拮抗作用。配方中将二味或数味药物有机配伍,其治疗效果不单是几味药物药效的叠加,而是互相配合,增强了原药药效或产生了新的作用。应严禁相反和相恶,避免有拮抗的配伍,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可能产生的毒害。但也应注意不能将过多的药味随意组合,防止造成药物作用互相牵制或互相抵消,影响疗效,“用兵之道在于精,用药之道在于纯”。
4、在配方对应注意视不同的水产动物有它的特殊性,有着不同的生理、繁殖习性,有其特殊的发病特点和流行规律。如鳖、龟是肺呼吸;而鱼类是鳃呼吸,它们对中草药药物浓度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所以在用中草药作水体消毒杀菌时,其药物浓度就不一样,前者药物用量可大些,后者量小一些。就是同一种鳖,如稚鳖期、幼鳖期、成鳖期在防病治病过程中,所用的药量也不相同。
4、给药方法(内服或体外消毒、水上或水下投喂、粉剂或煎剂)和剂量要注意科学性和合理性。既不要造成浪费,又不要因剂量不足而无效或效果不明显。如水上投喂和水下投喂用量也不相同,在水下投喂因饲料及药物易溶解到水中,浪费多,药物用量就大,否则就吃不到合理的药量,达不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5、所定的配方一般要经过实验室和生产性试验两个阶段。只有经过生产性试验检验的好配方和防治方法才是有实用价值的。
中草药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是人类寻找新药以及向疾病作斗争的重要手段,今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中草药研究的逐步深入和知识的不断提高,提炼和测试技术的改进,人们必然会发现一些新的成分,这为人们寻找新药和合成新药开辟了新的思路和途径。应用中草药防治鱼病的有效性已在生产实践所证实,应用中草药防治鱼病也是我们发展绿色水产业的需要,是人类自身健康的需要,因而有看美好的应用前景。
在宣传水产动物疾病防治知识及防治技术推广普及中必须注意做到因地制宜,因病制宜,因患病机体种类制宜,切忌死搬硬套,甚至推广错误的知识和错误的防治方法。推广错误的知识和技术,往往会造成比疾病本身危害更大的损失,这是务必注意的。(完)
微信公众号:
爱畜牧(搜索" ixumu-com "长按复制)
有附件您需要
没有帐号?
& && && && & 谢谢楼主分享资料
您好!畜牧同行 /1
、京公网安备32号、北京爱牧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稗草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