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盘县两河新区招聘开发到刘官吗

刘官镇介绍_贵州六盘水盘县刘官镇地名网
贵州六盘水盘县刘官镇
行政代码:身份证前6位:520222长途区号:0858 邮政编码:561601隶属政区: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贵B辖区面积:115km2 刘官镇相关网站:??????????????
  大山丫村位于刘官镇西北部,距刘官镇政府所在地2公里,地处东经104°20′,北纬24°44′,平均海拔1780M,土壤以红壤土为主。雨量充沛、日照充足、……
  松官村位于刘官镇北部,距镇政府3、5公里,全村共有876户、2835人、9个自然寨、18个村民组,国土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60亩,主要种植农……
  小屯村位于刘官镇北部,刘洒线6公里处。总面积约9.5平方公里。北方与滑石乡相邻,西方与两河乡接壤。主要是汉族,小屯村现有总户数877户,总人口2814人……
  淹五寨村位于刘官镇政府北边,东与旧营乡接壤、北与滑石乡保庆村相接,距镇政府7公里,是典型的纯农业村。淹五寨村共有九个组六个自然寨子,542户、1725人……
  瞿家庄村位于刘官镇东北部,面积15.8平方公里,有耕地资源1400亩,森林覆盖率21,人均占有粮食450斤。全村辖18个村民组,14个自然村寨,总户数……
  刘官村位于刘官镇西北部,距刘官镇政府所在地1公里,距古城城关5公里,平均海拔1700M,年平均气温14.1℃,降雨量1400MM,无霜期268天,原老3……
  张官村位于刘官镇南部,距刘官镇政府1公里,居住着汉族、彝族、白族等名族,以汉族为主,本村国土面积4.6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200余亩,其中水田750余……
  刘家湾村位于刘官镇政府所在地东南部,距镇政府约3公里。全村所辖面积4.66平方公里,有耕地3000余亩,森林覆盖面积达30%以上,常年降雨量达140毫米……
  水洞村位于刘官镇政府东北部,距离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东连盘县旧云乡大平地,西接本镇刘家湾,南邻本镇支家屯,北近盘县旧云乡土瓜山,境内地势西高东低,朱昌河……
  支家屯村位于刘官镇东部,距镇政府所在地 7公里。全村国土面积有8.5平方公里,海拔1660米,年平均气温14.1℃,降雨量1400MM,无霜期268天。……
  花甲山村位于刘官镇东部,与英武乡相邻,城溪大河,朱昌河环村相流,境内镇胜高速,老320国道全境通过,交通相当便利。沪昆高铁正在建设中,朱昌河水库在规划筹……
  三角田村位于刘官镇政府东部十公里,距盘县老城十二公里,卡斯特地貌,多山石,少田土,原老320国道穿村而过,是滇黔古道所经之地,尚存在一些古文化遗址,镇胜……
  凉水井村位于刘官镇东南部,与板桥镇、英武乡接壤,和水塘铺、三角田、花甲山村相接,村辖10个村民组,7个自然寨,现有498户,1560口人,其中少数民族4……
  水塘铺村位于刘官镇东部,距镇政府公里,全村辖7个自然村寨1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38户,总人口2188人,国土面积6.4平方公里。水塘铺村交通便利,民风……
  高官村位于刘官镇东北部,与刘家湾村、淹伍寨村、松官村相邻,距刘官镇约有3公里路,占地面积约有3平方公里,境内有砂石厂三个,均产优质沙石。耕地面积1600……
  刘官镇政府驻地位于盘县东北部,距古城一城关约5公里,新城――红果约35公里,东与英武乡接壤,南与城关镇、板桥镇相连,西与西冲镇两河乡为邻,北靠滑石乡、旧营乡。土地面积115多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1万亩,其中旱地1.29万亩,水田8490余亩。主产玉米、水稻、小麦等。辖31个村1个居委会,190个村民组,境内居住汉、白、彝等民族。现有8250余户3.19万人。
    镇政府所在地刘官屯是盘县境内320国道、盘兴线、水盘东线、刘洒线的交通框纽。刘官水库储水量134多立方米,11千伏变电站和10千伏供电所,一五九焦化厂、圣隆焦化厂、饲料厂、客车改装厂等企业蓬勃发展,有秀丽的宝霞山和聚休闲、旅游、观光、度假、科技示范为一体的清水园观光农业。
    2003年,工农业总产值544.5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8320万元,财政收入231万元,其中本级财政收入122万元,人均占有粮349.12公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达红旗单位。全镇有中学两所,小学4所,村小学及教学点20处,“两基”工作已通过市级评估验收合格,镇医院配有选进的医疗设备,专家坐诊,村村有卫生室,村级公路贯穿全镇,村村通电视、电话、广播普及全镇各村。.以下地名与刘官镇面积相当:
刘官镇区划 123 新街居委会
220 大山丫村
220 刘家湾村
220 张官村
220 小屯村
220 松官村
220 高官村
220 瞿家庄村
220 水洞村
220 支家屯村
220 花甲山村
220 三角田村
220 水塘铺村
220 凉水井村
121 刘官村
220 淹五寨村
百度推广 刘官镇网友签到处↓ 元芳,你对刘官镇怎么看? ---说两句吧!
7楼 网友220.172.172.90于 15:45:08发表:刘官与英武相连的那 条老320国道什么时候才修啊????
6楼 网友222.87.144.236于 5:28:50发表:想找一个叫刘彩云的女孩.今年17到18岁...他是我最重要的同学.知道他的信息不多.
5楼 网友113.79.246.65于 19:52:53发表:不知道0都是干嘛的那里的路都没有修好
4楼 网友113.79.246.65于 19:50:08发表:请问镇府有关人员?……盘县到沙姑、至、杨家腾几白年的老路和时才能通车?……
3楼 网友121.14.162.97于 15:03:05发表:镇府-们?你们知道盘县至沙姑这条路有难走吗?,什几个村的必今之路!……,和实才能铺上水泥沙浆啊???……
2楼 网友121.14.162.97于 14:53:52发表:镇府-们?你们知道盘县至沙姑这条路有难走吗?,什几个村的必今之路!……,和实才能铺上水泥沙浆啊???……
1楼 网友121.14.162.75于 14:29:18发表:请问镇府有关人员?……盘县到沙姑、至、杨家腾几白年的老路和时才能通车?……
全国地名搜索
盘县行政区划: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  根据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共贵州省委十届十次全会,中共六盘水市委五届七次全会和《中共盘县委员会关于制定盘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制定《盘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第一节&十一五&发展成就
  &十一五& 期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奋力克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特大旱灾和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影响,紧紧抓住发展这一要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省、市的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理清思路、突出重点、齐心协力、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提前或超额完成,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78.67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210亿元,年均增长17.65%,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比&十五&期间提高3.95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的比例由2005年的9.7:64.7:25.6调整为6.3:72.6:20.1。人均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6802元提高到17500元。&十一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75.09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04倍,年均增长21.37%。全县财政总收入由2005年的11.0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8.14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由2005年的4.5亿元增加到19.6亿元,年均增长分别为29.6%和34.27%。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1923元增加到2010年的3528元,年均增长1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5年的15.9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4.58亿元,年均增长16.73%。综合实力在中国西部百强县(市)中由2005年的39位提高到2010年的21位,在贵州经济强县评比中由第二轮的第6位提高到第三轮中期评估的第2位。2010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和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三大战略目标基本实现。
  一、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煤炭集中度显著增强,基本建成响水煤矿、松河煤矿等大型矿井,地方煤矿对数由2005年的246对整合为2010年的140对,设计生产能力由2005年的968万吨提高到2010年的2765万吨,原煤产量由2005年的2076万吨提高到2010年的3326万吨,年均增长10%。煤炭资源精深加工能力进一步增强,首黔公司&贵州盘县新工艺、新材料循环经济工业示范基地&、红果循环经济型煤焦化等项目开工建设,盘南煤化工、天能焦化扩能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电力建设力度加大,盘南电厂4台60万千瓦机组建成投产;盘县电厂&上大压小&、盘北煤矸石电厂(一期)、万家口子水电站等项目开工建设。资源综合利用力度加大,建成8座瓦斯发电站,建成120万吨的三合水泥厂,全县工业产值由2005年的96.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54亿元,增长2.68倍,年均增长29.7%。农业生产稳步发展,2010年全县粮食产量达32.59万吨,与2005年基本持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畜牧业稳步发展,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43.57%提高到2010年的47.5%。金融存贷大幅度增加,全县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由2005年的57.98亿元和30.1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74.49亿元和95.78亿元。
  二、发展基础条件不断改善,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交通建设取得突破,镇(宁)胜(境关)高速公路盘县段、英(武)柏(果)公路一期、红(果)威(舍)公路红响段、柏(果)火(铺)公路等建成通车,全县境内拥有高等级公路120公里,二级路248.8公里,三、四级路1142公里,等外级4091公里,&十一五&期间公路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90亿元。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哮天龙水利工程二期建成投入使用,白河沟水利、鱼洞坝水利工程开工建设,卡河、西得泥、石桥、朱昌河、出水洞等水利工程前期工作进度加快,&十一五&期间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8.78亿元,为解决全县工程性缺水问题打下坚实基础。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完成农村电网改造9.1万户、新建和改建变电站20座、新增变电容量959.4兆伏安,全社会用电量由2005年的13.48亿千瓦时增加到亿千瓦时,年均增长19.53%,&十一五&期间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9.3亿元。城镇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城镇化进程加快,红果新城建成区面积由7.1平方公里扩展到9.6平方公里,人口发展到10万人;重点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聚集能力不断增强,全县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24.3%提高到2010年的32.5%,超额完成&十一五&30%的规划目标。农田水利建设得到加强,完成坡改梯、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4.74万亩,完成小水窖建设6320口,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石漠化综合防治、小流域综合治理、珠防林工程、巩固退耕还林等工程的实施,使全县森林覆盖率由2005年的31.1%提高到2010年的39%,提高7.9个百分点,提前两年实现35%的规划目标。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加大,&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工业污染防治投入 15.7 亿元,其中水污染治理投入2.9亿元,大气污染治理投入6.5亿元,固废治理投入6.3亿元;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2.61%,超额完成&十一五&下降20%的规划目标。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不断增强。国有企业改革、农村各项改革稳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财政刚性预算、非税收入管理和&乡财县管&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全面推开,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试点稳步推进,集中财力办大事能力进一步增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金融改革步伐加快,&万户千乡市场工程&快速推进,实现金融网点全面覆盖;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和规范津补贴顺利进行。投资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十一五&期间共引进项目237个,协议资金118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94亿元,对内对外开放提升到新的水平。
  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民生保障得到有效改善。教育事业成绩显著,&十一五&期间累计财政共投入教育经费32亿元,&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督导检查,获国家三部委表彰;盘县二中、一中先后成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县进修学校成为贵州省唯一的国家级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县职业技术学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盘县第二小学评为贵州省语言文字示范学校。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取得成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由%提高到%。进一步加快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卫生服务条件进一步改善,乙型肝炎、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和地氟病等地方病的防治力度进一步加大。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步入常规化,稳定的低生育水平得到了巩固。民族宗教工作进一步加强,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红果、城关及部分乡镇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传输,实施&村村通&工程6.2万户。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十一五&期间累计保障城镇低保对象26.97万人次,发放低保金2.88亿元,保障农村低保对象48.31万人次,发放低保金2.22亿元;建设完成6299户廉租房、9453户农村危房改造和2020户&美好家园&建设;启动实施11872户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就业和再就业力度不断加大,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6%以内。扶贫工作成效明显,完成188个扶贫开发重点村整村推进工作,共减少农村贫困人口7.5万人。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好转,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由2005年的1.77下降到2010年的1.47。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加强,&双创双建&工作启动实施。体育、科技、旅游、档案等事业全面发展,监察、审计、劳动、人事、民政、物价、双拥、工商、质量、人防、侨务、对台等工作得到加强。积极推进村务、厂务、政务公开,政府廉政建设及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取得实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了加强。
  第二节 &十二五&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攻坚时期。经济国际化、产业高级化、市场深度化将贯穿于整个经济未来发展的全过程,在这一背景下,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将面临更为复杂多变的形势。
  一、机遇与有利条件
  一是国家实施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对西部地区和农村的政策支持及资金投入,将为我县发展提供难得契机。同时国家把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立足点和工作重点,为我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二是国务院将六盘水列为资源富集区循环经济区试点,盘县作为六盘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获得更多的机会,同时省委、省政府实施重点产业振兴,推进毕(节)水(城)兴(义)经济带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有利于我县提升传统产业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三是通过改革开放30年的努力,我县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对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形成有力支撑。四是煤电优势产业发展加快,产业基础不断增强,后发优势正逐步显现。随着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和投资环境的逐步改善,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和一些优势产业发展及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形成,为我县&十二五&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挑战与不利因素
  一是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单一。 &一产轻二产重三产慢&的经济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三产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有待进一步提高;以煤炭资源开采为主的采掘业比重大,加工业、轻工业比重小,产业结构调整有待进一步优化。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交通仍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交通网络尚未形成;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仍较薄弱,工程性缺水问题表现突出;城镇化进程缓慢,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三是生态环境脆弱,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节能减排任务重,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性矛盾仍较突出。四是农业基础仍很薄弱,抗灾能力不强;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低,制约了农民增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拉大。五是教育、文化、科技、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设施不足,人才队伍建设尚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公共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六是伴随资源开采的地质灾害治理及工农矛盾纠纷日益突出,社会维稳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七是对外开放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特别是与我县交通物流等硬件环境加快改善相适应的前瞻性有待进一步增强。八是一些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一些领域的体制和机制还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等。对于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通过不懈努力认真加以解决。
  第二章 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发展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紧扣科学发展的主题,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突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重点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和服务业发展水平,统筹城乡发展,深化改革开放,优化发展环境,切实改善民生,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二、发展原则
  &&加大投资,拉动发展。抢抓国家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扩大内需的历史性机遇,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科学合理规划实施重大项目,依托重大项目优化投资结构。
  &&调整结构,转型发展。毫不动摇的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做大做强煤、电传统支柱产业,加快培育煤化工、电石化工等新兴优势产业,提高附加值,延长产业链,不断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一、二、三产协同带动转变。
  &&科教强县,创新发展。深入实施教育科技强县和人才强县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不断增强科技引进及再创新能力,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实施人才培养工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社会。
  &&民生优先,共享发展。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建立健全促进城乡人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以点带面、以城带乡,加快推进城镇化,合理规划布局城镇建设,发挥城镇的集聚和带动作用,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培育城镇经济增长极,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绿色增长,持续发展。要把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建设&两型&社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注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加强节能减排,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改革开放,加速发展。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改革,按照行政干预最少、发展环境最优、服务质量最好的目标,在关键环节深化改革,在重点领域扩大开放,在日常工作中提高办事效率,加快构建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和对内对外开放环境。
  第二节 发展战略
  紧紧围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充分发挥资源、区位、大企业相对集中等优势,以加速工业化、提升城镇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巩固加强第一产业,优化壮大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培育壮大能源、原材料、煤化工等优势支柱产业,加快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步伐,把加快发展与全面、协调发展结合起来,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大力推进西部大开发和新阶段扶贫开发,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到2015年努力把盘县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新型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和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建成贵州西部的大城市框架,形成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体系;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综合实力跻身西部十强,力争全国百强。
  宏观经济调控目标:201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560亿元,年均增长19%以上,其中一产20亿元,年均增长9%,二产400亿元,年均增长20%,三产140亿元,年均增长25%;人均生产总值达4.46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16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30%以上;全县财政总收入达1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左右,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0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主要目标:到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调整为3.5:71:25.5,以重化工为重点的优势产业继续发展壮大;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轻工业发展加速,第三产业加快发展。
  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主要目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一五&期末降低10%左右,工业固废处置利用率达50%,重点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85%;煤矿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50%;矿产资源综合回收率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煤炭回采率达75%以上。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主要目标:城镇化水平提高到40%以上;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7096元,年均增长15%;城乡公共服务差距逐步缩小,接近全国同期平均水平。
  社会事业发展主要目标:学前一年教育入学率达90%;小学适龄入学率达100%;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0%以上;全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年以上;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合格率达99%以上;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主要目标:森林覆盖率达42%;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率达50%以上;重点工业废气、废水排放达标率达90%以上;石漠化和水土流失扩大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城乡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主要目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地方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全面完成,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0%以上。
  改善城乡人民生活主要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价格总水平控制在全国平均水平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五年内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一半以上;城镇人均住宅用地面积达26.2平方米;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0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3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5万人;启动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现参保率达90%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
  安全生产主要目标:单位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35以内;工矿商贸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9以内;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控制在4以内;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2以内;职业病发病率逐年下降,基本控制重大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
  第三章 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和政府推动相结合,坚持聚集发展,节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坚持深化体制改革和优化工业发展环境,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推进优势资源转化,延长产业链。到2015年全县工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力争达到1400亿元。
  第一节 做强煤电产业
  调整完善煤炭工业结构和提升生产力水平,推进煤炭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集团化发展,提高煤炭行业集中度。加快现代化大型煤矿建设速度,培育大型煤炭企业和企业集团,建成马依煤矿一期、茨嘎和大寨煤矿,完成盘江矿区1540万吨/年技改扩能;地方煤矿按照建设大型矿业集团的思路,加快整合、技改、扩能和新建速度。大力提高洗精煤产量、煤炭洗选比例和就地转化率,推进清洁用煤、节约用煤和高效用煤。加快规划矿区后备资源勘探力度,提高勘察深度。推进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煤炭回采率和薄煤层开采率。到2015年煤炭产量达5000万吨以上,年均增长8.5%,其中地方达2500万吨以上;力争到2015年全县煤炭入洗率达100%。
  大力发展电力产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深入实施&西电东送&和资源就地转化,优化电力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巩固壮大火电。建成盘南电厂二期、盘县电厂&上大压小&和盘北煤矸石电厂一期,全力推进盘北煤矸石电厂二期和盘南煤矸石电厂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加大煤矿瓦斯发电及民用工程建设力度。深度开发水电。建成万家口子水电站和楼下河梯级电站二、三级,加大乌都河梯级和其他小水电的开发力度。加快推进风电。建成坡上草原和平关岩上风电场,加大老黑山、八大山、大爬山、轿子顶和坡上草原二期风电场项目工作力度,力争早日建成投产。进一步加大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力争到2015年装机容量达700万千瓦以上,其中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达70万千瓦以上,瓦斯发电装机容量达20万千瓦以上。
  第二节 大力发展化工产业
  依托能源工业,充分发挥资源组合优势,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以煤化工和电石化工为重点,大力发展优势原材料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使化工产业成为全县新的支柱产业。煤化工:强力推进煤化工产业,把发展煤化工作为全县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和突破口,按照基地化、规模化、多联产、一体化和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积极改造提升传统煤化工,大力发展新型煤化工,提高醇醚、醋酸、烯烃等新型煤化工产品的比重,构建结构相对优化、品种比较齐全、产业链较长、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型煤化工产业体系。建成红果循环经济型煤焦化、天能循环经济型焦化扩能、盘江矿区煤焦化循环经济和首黔公司煤焦化等项目,加快盘南煤化工、煤制甲醇、煤层气制甲醇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建成投产。到2015年全县焦炭产能达1000万吨以上,甲醇120 万吨,煤焦油加工40万吨,苯加氢10万吨,煤制烯烃60万吨,乙二醇30万吨。电石化工:把发展电石化工作为全县调整工业产业结构的着力点,充分利用境内丰富的石灰石和焦炭优势,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情况下,积极发展合成橡胶、人造树脂、丙酮、烯酮、炭黑等一系列电石化工产品。
  第三节 加快发展冶金及有色金属产业
  充分利用丰富的电力资源,按照高起点、集约化、规模化、重环保的要求,促进冶金及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化发展,力争建成首黔公司&贵州盘县新工艺、新材料循环经济工业示范基地&项目,抓好金属镁冶炼、电解铝、多(单)晶硅等产业项目的规划和建设,做好下游产业的深加工,到2015年全县特种钢产量达100万吨以上。
  第四节 推进资源综合利用
  大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切实抓好煤矿瓦斯和煤层气综合利用,积极推进煤层气抽采及提纯压缩应用。认真做好煤矸石制砖、制陶等项目的规划建设工作。搞好矿井水的回收利用。以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等为主要原料,重点发展水泥、新型环保墙体材料、复合防水板、轻质高强板、外墙无机涂料、高性能氮氧化物耐火材料等建筑材料;充分利用境内焦炉煤气和石英石矿产资源生产玻璃,到2015年全县水泥产量达200万吨以上,玻璃产量达100万吨。
  第五节 积极发展装备制造业
  围绕全县能矿产业发展,积极支持矿产业与制造业有机衔接,大力发展能矿产业装备,增强境内成套设备生产和配套能力;积极引进省内外汽车生产优强企业,依托境内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装备;积极发展机电及其他机械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以精密数控装备及功能部件、电子元器件及电子信息产品、铁路车辆及配件为重点的装备产业。
  第六节 积极发展特色轻工产业
  积极发展服装制造、特色食品加工、旅游产品开发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支持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发展壮大,增强对农业的带动力和对重工业的支撑作用,逐步实现具有特色和比较优势的轻工产业体系。
  第七节 合理布局产业园区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围绕骨干交通网络和城市化发展,综合考虑资源分布,产业基础和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强化规划引导和要素聚集,引导优势产业向工业园区集聚。加快建设红果产业园区(含旧铺、两河工业园区),以发展煤化工、建材、机械制造及仓储物流为重点,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强化产业配套,将红果产业园区建设成为省级重点工业园区,力争进入国家级重点工业园区行列。重点发展鸡场坪(含柏果、鸡场坪、松河工业园区)产业园区,围绕优势产业和重大项目,统筹配置土地、厂房、能源的要素资源,力争建设成为省级重点工业园区。积极推进保田(含石桥、马依、老厂)产业园区加快发展,优先保证工业园区的用地指标,强化投入产出强度,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建立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平台和高效的管理服务平台,有效解决企业入驻园区发展的各种前置条件。
  第四章 大力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把推进城镇化作为优化要素资源空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的重要途径和扩大投资、拉动消费、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强劲动力,加快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与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形成良性互动,促进经济的协调健康持续发展,到2015年,全县城镇化率达40%以上,2020年城镇化率达50%以上。
  第一节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以长(沙)昆(明)快速铁路建设为契机,以交通、区位、产业为支撑,着力优化城镇化发展布局,形成以红果为中心,城关、鸡场坪为副中心,柏果、淤泥、乐民、保田、老厂为中心镇,响水、松河、大山、石桥、洒基、盘江、英武为重点城镇,其他乡镇机关所在地为单元的较为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强化城镇的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
  红果要按贵州西部大城市的目标进行规划和建设,以快速铁路客运站和产业园区建设为切入点,加快推进红果新区(含旧铺、两河工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构建红果大城市框架,到2015年,红果城区建成面积25平方公里以上,红果城市人口25万人左右, 2020年,红果城市人口发展到40万人以上,形成六盘水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城关按照历史文化古城的定位进行规划和建设,统筹做好城关、刘官、西冲协调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大城关历史文物的保护、申报、宣传及开发力度。鸡场坪要依托大项目建设,结合工业园区发展,加快人口集聚,形成盘北片区的中心城镇。柏果、淤泥、乐民、保田、老厂要按照区域中心城镇进行规划和建设,依托项目建设、资源开发和区位优势,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要素集聚,增强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响水、松河、大山、石桥、洒基、盘江、英武要结合现有发展基础,抓好城镇修编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综合承载能力,扩大城镇人口。鼓励其他乡镇机关所在地小城镇加快发展,增强对农村就业人口的吸纳能力,发展形成工矿园区型、商贸集散型、旅游景点型、移民安置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
  第二节 强化城镇化产业支撑
  大力加强城镇产业发展,以产业化促进城镇化,以城镇化推进产业化,实现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红果中心城市要结合产业新区建设,着力打造煤化工、装备制造、建材等产业集群,积极发展轻工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市场对城市的支撑作用,同时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升红果城市品味。城关要切实抓好城关古城的保护和开发,把城关打造成集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名镇。鸡场坪作为盘县的工业重镇,要围绕煤&钢&电一体化项目的建设,积极发展配套加工产业、现代物流业和适应城镇发展的生活性服务业。其他城镇要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发展基础,进一步明确城镇定位,因地制宜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提升城镇经济实力,增强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
  第三节 加快城镇的规划和建设
  强化城镇规划。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分片实施的原则,抓住城镇综合交通、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三个环节,高质量编制城镇规划,增强规划对城镇建设的指导作用。红果要抓紧做好城市扩容规划,合理布局产业,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其他城镇要加快修编步伐,在完善城镇功能和拓展城镇规模上下功夫。
  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城镇路网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给排水、供电、通信、供气、排污管网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红果中心城要高标准、高质量的加快新建区域特别是旧铺、两河新区的路网建设,为扩大城市规模奠定基础;城关要搞好城镇路网改扩建、给排水、污水管网改造及完善城市功能上下功夫。其他城镇要把路网建设作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加大建设力度,切实抓好城镇供水、供电、排污、垃圾无害化处理、信息网络建设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配套建设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
  统筹推进城镇化区域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长(沙)昆(明)铁路、水(城)盘(县)高速公路建设进度,争取尽快立项建设毕(节)水(城)兴(义)快速铁路、盘(县)兴(义)高速公路,疏通西南四省区通道,实现东联黔中经济区融入长三角经济区、南接珠三角沟通东盟自由贸易区、西通滇东接入昆明经济区、北上成渝经济区的大交通通道,全面提升盘县在县域经济中的综合竞争力。加快编制和实施城镇与主通道之间、组团与组团之间的通道建设规划,建成红果西出口、红果至两河快速铁路客运站点快速通道、两河至西冲等连接通道。
  第四节 加强城镇经营和管理
  改革影响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财税、土地、行政管理、户籍管理和就业、入学、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制度,为推进城镇化和转移农村人口创造条件。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的要求,改善农民工就业、居住、就医和子女入学等基本生活条件,让更多的农村人口享用城市的公共设施和社会保障。努力拓宽城镇建设融资渠道,强化经营城镇理念,盘活城市资产,走以城养城、以城建城的城建市场化之路,大力发展城镇经济。抓好城镇公厕、停车场、休闲场所等配套设施建设,方便市民生活。坚持建管并重、重在管理的原则,创新管理模式,健全长效机制,坚决制止违法建设行为,下大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提高市民素质。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我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居民委员会、居民小组在社区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力争到2015年,将盘县创建成为国家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建设成为全国循环经济城市、生态宜居城市。
  第五章 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和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通过工业化致富农民、城镇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尽快在全省实现争先进位,力争在&十二五&农民人均纯收入有较大提高。
  第一节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着力构建特色生态农业产业体系。按照&大种植、大养殖、大加工、大市场&思路,整合资金,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稳定发展烤烟、大力发展马铃薯,积极发展核桃、茶叶、油茶、中药材、鱼腥草、生姜、蔬菜等经济作物,提高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重,烤烟稳定在6万亩左右,种植马铃薯70万亩以上;完成鱼腥草种植1.5万亩、生姜2.5万亩和商品蔬菜基地2万亩,建成核桃10万亩、油茶10万亩、茶叶5万亩、中药材5万亩的农业种植基地,形成一批区域性支柱产业。进一步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建设,加强优质高产良种的选育和推广,年推广杂交玉米45万亩、脱毒马铃薯60万亩以上,构建科技研发与推广应用相互支撑的保障体系。积极发展畜牧业,以扶持养殖场和养殖大户为重点,紧紧抓住良种繁育体系、动物防疫体系、饲草饲料体系建设等关键环节,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力争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加快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发展农作物良种、茶叶、淀粉、核桃系列产品、中药材、生姜、鱼腥草、油茶、牛羊肉、火腿等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建立完善农业经营体制,加强农民经纪人队伍和各类农业专业协会建设,培育发展专业化、市场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按照市场需求,引导农民调整品种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鼓励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与农民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切实帮助群众解决良种、技术、资金等问题,下大力在提升农产品规模、改善品质、提高商品粮上取得新突破。建立健全以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为支撑、城乡农贸市场为补充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建设,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认定认证工作,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地理标志保护和质量认证力度,打造品牌农业和精品农业,培育优质、安全、生态和具有盘县特色的地域标志产品。
  第二节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中低产田土改造力度,推进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建设,着力提高耕地基础地力和产出能力,完成基本农田建设5万亩。实施好烟水配套、&三小水利&、小流域治理、石漠化治理等工程,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实施&百村文明&工程和&美好家园&建设,以农村道路、饮水安全、清洁能源、环境整治、信息畅通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着力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和条件,建成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和示范带,力争&十二五&期间新农村建设惠及全县农户25万户以上。大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重点加强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文化、就业服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努力扩大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三节 扎实推进新时期扶贫开发
  按照新的扶贫标准,抓好农村贫困人口扶持,积极探索建立扶贫工作新机制,搞好扶贫开发和社会救助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实施科技扶贫项目、产业扶贫和小额信贷扶贫工程,构建&大扶贫&格局,促进贫困地区尤其是边远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年均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51万人,&十二五&期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一半以上。实施&扶贫样板&工程,改变传统的经济扶贫资金安排方式,在落实好农村低保政策的同时,整合资金培育典型、树立样板,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第四节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
  有针对性的加强培训,引导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能获得较高收入的产业和城镇转移,完善各级劳务输出组织的建设,积极开展劳务供需订单培训,把劳务经济抓紧抓实。扎实实施好&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培训,提高农民就业增收能力。同时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空间,吸纳农民到工厂、城镇务工和就业,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力度,促进农民增收。
  第五节& 进一步深化农村各项改革
  切实贯彻落实中央深化农村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确保农民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逐步扩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有效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深化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完善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着力解决农村资金短缺、金融服务网点不足等问题;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机构改革,探索建立新形势下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有效机制,积极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步伐。
  第六章& 大力发展服务业,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把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坚持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方向,壮大服务业规模,拓宽服务业领域,优化服务业结构,推动服务业与工业化、城镇化的融合与互动发展,着力拓展服务业消费领域,培育消费热点,充分发挥服务业对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强化对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支持,进一步扩大服务业领域对外开放,放宽市场准入条件,促进服务业的产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水平,加快提升服务业的规模、素质和市场竞争力,扩大服务业就业容量。
  第一节& 加快推进旅游业发展
  把发展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点,加大推进力度。以交通条件改善为契机,以旅游点为依托,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深入实施旅游精品战略,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加大坡上草原、大洞竹海、古银杏、七指峰森林公园等省级风景名胜区及其它景点开发力度。加快红二、六军团盘县会议会址及其他红色旅游线路和景点的建设速度,提升旅游产品档次,积极发展有特色的生态旅游、乡村旅游、近郊旅游和工业园区旅游。加快旅游商品的开发,重点开发具有盘县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
  扶持旅游特色商品生产企业的发展。
  第二节&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
  按照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要求,着眼于构建大商贸、大物流,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推进红果大型物流园区建设,形成以红果物流园区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重点城镇物流业发展,着力抓好城关、鸡场坪物流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基本形成功能完善的物流体系。加强铁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完成沙陀、花家庄、柏果等铁路战略装车点。围绕中心城区和工业集聚区,依托交通枢纽和节点,搭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完成西南煤炭产品交易中心、汽车交易市场、矿山机电市场、畜产品批发市场、中药材批发市场等物流工程。引进和培育一批大型现代物流企业,打破区域和行业界限,推进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推动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
  第三节 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加速发展
  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加大政府对文化体育事业的投入力度,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整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红果新城体育活动中心、文化传媒中心,认真实施&农家书屋&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民健身工程,实现全县450个行政村全覆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继续深化公益性文化单位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探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参与艺术品经营、音像制品经营、书报刊经营、大众娱乐项目经营。大力培育和开拓城乡文化市场,努力壮大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经营规模,提高服务档次和服务水平。加强文物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对文庙、范家公馆、邓汉祥故居等重点文物和城关明代古街区进行抢救、修缮和保护。进一步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发和利用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积极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建设进程,完成37个乡镇有线广播电视数字化升级和改造。积极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成37个乡镇调频广播。
  第四节& 促进其他服务业健康发展
  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探索适合新型服务业发展的市场管理模式,调整税费和土地、水、电等要素价格,建立和健全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商业贸易、物流快递业、金融保险和会计审计。全面发展面向民生的生活性服务业,切实提高市政公用事业、房地产和住宿餐饮、物业服务、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和休闲养老等产业发展水平。拓展规范法律中介服务业和广告业,发展投资与资产管理等咨询服务业,建立起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管理规范、服务优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社区服务体系。加快对现有集贸市场、农贸市场改造升级步伐,在2015年以前全部关闭、取缔马路市场。
  第七章 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发展条件
  按照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快捷畅通的交通网络、较为完善的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增强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
  第一节 加快交通建设,增强通达能力
  铁路方面:抓好快速铁路、铁路复线、城际铁路、铁路专线及货场建设。重点配合做好长(沙)昆(明)快速铁路客运专线协调服务工作,促进其加快实施进度;以人民群众便利出行和提高工农业产品外运能力为重点,争取毕(节)水(城)兴(义)铁路、南(宁)昆(明)铁路复线、水(城)红(果)铁路复线柏果至宣威铁路等项目进入国家计划盘子,力争早日开工建设。
  公路方面:按照&一横一纵一环线&的工作思路,重点做好水盘高速公路的协调服务工作,促进其早日建成运行;下大力做好毕(节)水(城)兴(义)高速公路盘县至兴义段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形成以镇(宁)胜(境关)高速为一横,毕(节)水(城)兴(义)高速公路为一纵的高速公路主骨架;建设完成英(武)大(山)、英(武)柏(果)二期、红(果)威(舍)盘县段、鸡(场坪)淤(泥)等二级公路,形成县域经济二级环线,基本建成1小时县域经济时速圈;抓好通乡二级路、乡与乡联络线、运煤专线的规划和建设,加大通村油路建设力度,完成80%以上的行政村通油路;规划建设盘县枢纽中心、旅游风景区客运站,公交车站和汽车货运站建设,建成便捷、高效、安全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第二节 大力实施水利工程,增强水资源保障能力
  以解决工程性缺水为目标,大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白河沟、渔洞坝、卡河、西得泥水利工程;抓好刘官朱昌河项目前期工作,力争纳入国家计划盘子,动工建设;进一步加大出水洞、两岔河、二道沟水库水利工程前期工作,力争动工建设;谋划和实施一批中、小型水利工程,确保城镇、农村及工农业用水需求。继续加大乡村饮用水的水源、管网、水窖等工程的配套建设,确保乡村饮用水方便和安全。加大城镇供水管网改造和供水设施建设,继续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努力改善水库安全状况。实施好烟水配套、&三小&水利、小流域治理和各种引用水工程建设,统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优化水资源配置,确保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安全。
  第三节 加快电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支撑能力
  进一步改善电网结构,提高电网装备自动化、信息化水平。新建、改造完成220千伏变电站3座,新增变电容量720兆伏安;新建、改造110千伏变电站5座,新增变电容量300兆伏安;新建、改造35千伏变电站19座,力争启动盘县500千伏变电站建设,全县新增变电容量1213兆伏安;结合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力度,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到2015年盘县全社会总用电量达到88亿千瓦时,努力打造盘县安全可靠、绿色和谐的坚强电网。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以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和数据共享平台建设为重点,加快&数字盘县&建设,多层面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不断提高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积极改善信息化基础条件,扩大城乡有线和无线通信覆盖率,实现全县互联网普及率、电话普及率和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超过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加强信息服务能力建设,提升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地理信息、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服务能力,提高全县经济社会运行的智能化程度。加快城市报警监控工程建设,提高政法工作信息化、现代化水平。
  第八章 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全面落实国家和省的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从主要依靠增加物资资源消耗逐步转向主要依靠人力资源和科技进步。
  第一节 优先发展教育
  大力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按照&打造西部区域教育高地,建设西部教育强县&的目标,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度重视学前教育、成人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扩大城市办学规模,促进教育公平。
  继续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与农村学校质量提升工程,进一步推动农村薄弱学校规范化建设,五年内使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达到全部学校的85%。实施&农村薄弱学校质量提升工程&,通过教师和干部支教、有针对性的对农村学校教师和校长进行培训,全面提升农村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
  全面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在&十二五&期间确保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达到95%以上。加快普及高中教育,到2015年全县普通高中毛入学率达50%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0%以上。大力推进职业技术教育,形成2所以上具有相当区域优势的职业学校,到2015年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40&50%。
  积极发展学前幼儿教育,用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构建完整的公共学前教育体系,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进一步提高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逐步建立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能满足不同层次个人需要的终身教育体系,使接受各种教育学习的就业人员比例有大幅度提高;农村地区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县、乡、村三级教育培训网络。继续抓好特殊教育,重点办好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大规模提高特殊教育入学率,提高特殊教育成效,保证残疾学生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第二节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三个环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到2015年,人才资源总量显著增加,人才结构逐步趋于合理,人才队伍的能力素质有较大提高,基本形成多元化的人才开发体系和有利于各类人才健康成长的机制和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结合盘县实际,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熟悉资本运作、煤化工、装备制造、循环经济、招商引资和城乡规划的高层次人才。着力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乡土人才四支队伍建设,加强后备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少数民族人才、妇女人才和党外人才队伍建设。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重在社会业内认可的人才评价和使用机制,注重在实践中锻炼培养人才。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优化人才培养和使用环境,努力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加快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选拨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业的社会氛围。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努力构建现代化继续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推进市场配置人才资源、规范人才市场管理,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建立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专业人才市场,确保人才正常有序流动,满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第三节 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
  紧紧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强化支持企业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财税金融政策,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主导、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完善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鼓励发展科技中介服务,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奖励制度,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主导的科技创新、多元化科技投入和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引导和支持企业增加科技研发和创新投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以引进开发、推广新技术和新科技为重点,把加快科技进步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实施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程,在能源资源、现代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健康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加强科普工作,提高全民科普素质。
  按照《贵州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年)要求,提升我县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力争到2015年全县注册商标拥有总量达到500枚、专利申请累计达100件、植物新品种保护、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实现零的突破,进一步规范著作权登记管理工作。
  第九章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把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作为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途径,着力转变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加快完善清洁生产机制,促进经济发展模式向高能效、低能耗、少排放模式转变。
  第一节 扎实推进生态建设
  以退耕还林、珠防林和石漠化综合治理为重点,促进生态环境修复。以国家退耕还林工程项目为依托,规划建设退耕还林30万亩;进一步实施石漠化治理工程,逐年提高石漠化综合治理面积,积极培育石漠化地区农村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一些既能保护生态,又能收到良好经济效益的特色种植业。在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成果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工程实施规模。进一步实施好珠防林工程,大力推进林权制度改革,调动农民种树、养树、管树的积极性,到2015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2%。
  加强森林保护。加大国家批准实施的生态公益林保护力度,做好新增重点公益林、一般公益林的申报及组织实施,继续把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森林保护的重点,修建林区防火公路,生物防火林带,建瞭望台等森林防火设施。
  以县、镇、村(社区)三类载体为依托,构筑盘县生态城镇体系。积极创建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寨,力争到2015年5%的乡镇建成为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10%的乡镇建成为省级生态乡镇,15%的乡镇建成为县级生态乡镇;创建100个县级生态自然村寨,改善和提高农村居住环境。结合红果城市规划和城关古城规划,抓好环城绿化,城市街道、社区绿化及湿地公园修复,全面进行水资源保护和治理,提升生态环境。
  第二节 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
  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全面实施污染许可证制度,严禁企业无证排污;积极实施产业结构减排、工程治理减排和监督管理减排三项措施,健全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环境执法监督体系,推进工业企业实现污染物全面稳定达标排放。以饮水安全和拖长江流域、三岔河、响水河污染治理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启动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建设工程。
  加强城镇和乡村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加强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及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建成的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运营和管理。以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为重点,加强农村内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提高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和农作物病虫害连片治理的覆盖率。加强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进一步加强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实施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
  第三节 抓好节能降耗和绿色经济发展
  突出抓好节能降耗。实施重点节能工程,着力推进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和能源、原材料等重点行业节能,积极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大对企业节能技改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考核评价体系,确保全县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水平达到国家、省、市要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贯彻落实《循环经济法》,加快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全面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强化企业资源消耗约束机制,切实落实国家、省、市鼓励支持资源综合利用的各项政策。进一步完善水、土地、矿产等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第十章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结合点和落脚点。要进一步强化政府公共服务意识,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大力发展卫生、文化、人口与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十二五&期间基本形成经济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第一节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要把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作为政府的工作目标,认真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努力控制失业率。充分发挥市场的引导作用,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容量,改善就业结构,进一步形成和完善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机制。加大宣传力度,转变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观念,建立合理的就业秩序。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学历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完善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制度,建立完善扩大就业的长效机制,&十二五&期间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第二节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努力扩大城乡社会保障人口覆盖面。认真贯彻和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政策和措施,确保&十二五&期间城镇医疗保险参保10万人、失业保险参保3万人、工伤保险参保5万人;启动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现参保率90%以上,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制度,实现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100%;积极探索煤炭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制度,启动实施煤炭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现参保率达70%以上。进一步完善低保制度,逐步提高补助标准,做到应保尽保。
  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安居住房建设工程。全面完成4.54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加强各类棚户区改造,重点改造中央下放煤矿棚户区住房8100套。加快城镇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建设,&十二五&期间建设完成城镇保障性住房8184套,切实解决城镇中等偏低收入和困难家庭住房问题。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逐步治理采煤沉陷区,尽快搬迁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农房和学校。
  第三节 积极发展卫生事业
  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建设完成县级二甲医院,建成床位1000张;建设完成盘县中医院扩建项目,建成床位500张,到2015年,全县每千人拥有床位数达到3.30张。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到2015年全县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达到4300人。着力改善农村卫生服务条件,力争&十二五&期间全县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全部达到国家要求。继续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加强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和突发事件应急救治工作,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能力,努力控制乙型肝炎、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积极防治职业病和地方病。建立健全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有效提高健康教育咨询,切实做好妇幼保健、老年人保健等服务。积极扶持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强卫生监督,维护公共卫生秩序和医疗救治体系。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兴办医疗机构。加强药品医疗器械市场监管力度,促进农村药品供应和监督网络的建设,确保人民群众用药需求和用药安全。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第四节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进一步加强政府在人口发展中的职能,加快人口发展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增进家庭发展能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全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第五节 大力改善生活环境
  努力实现城镇雨污分流,实现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城镇天蓝、地绿、水清。深入开展&整脏治乱&行动。认真实施水、电、路、气、房及优美环境&六到农家&工程,加快村庄道路硬化、推进农村沼气池建设,支持和引导农村改房、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工作。大力推广&四在农家&的经典经验,因地制宜建设山水园林村寨和民族特色村寨。
  第六节 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
  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体制和能力建设。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抓好便民利民政务综合服务中心(站、点)和综治工作中心(站、点)建设,创建一批和谐社区、和谐村镇示范点。健全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大调解工作格局和机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切实抓好煤炭等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进一步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重点加强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监管,突出抓好农村、学校重点密集地区和肉类、蔬菜等重点食品的监管,加大对食品药品整治力度,争创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
  进一步加强市场价格监管,规范市场价格行为,维护市场价格秩序,保护消费者、经营者合法权益,促进市场公开、公平、有序运行;完善价格应急机制和价格监督网络,健全政府价格调节基金制度,增强政府在应对市场价格异常波动时运用经济手段平抑价格、稳定市场的能力,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加大&天网&工程建设力度,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城乡社区警务、群防群治等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重点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保障能力。加强禁毒整治,铲除毒品危害。坚决依法打击各类犯罪,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力构建&平安盘县&、&和谐盘县&。
  第七节 加强其他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积极发展新闻出版事业,净化出版物市场。进一步做好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工作,为盘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推动档案事业跨越式发展,完成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建设,将档案馆建设成为档案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利用中心和现行文件利用中心&四位一体&的多功能档案馆。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不断增强气象工作的监测、预测、预警服务水平,努力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抓好监察、审计、工商、质量、人防、侨务、对台等各项社会事业,确保经济社会稳步发展。
  第八节 加快民族地区发展
  把推进民族地区扶贫开发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点,摆在民族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快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支持民族地区开发优势资源,优先安排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建设项目,切实增强发展后劲。支持和帮助民族地区发展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多渠道帮助民族地区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积极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支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发掘、保护、传承、发展和创新。加强对民族地区政策扶持,设立少数民族发展基金和教育专项补助资金,加大财政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确保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不低于全县经济增长速度,各项社会事业明显进步。
  第九节 加强国防建设
  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认真做好新时期国防动员工作,搞好国防动员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和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推动国防动员与城市公共安全应急处理系统相结合,提高国防动员工作的信息化水平。继续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继续做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第十一章 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改革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提升我县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十二五&时期,我县要紧紧围绕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着力改善民生,建设服务型政府。把深化改革与促进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
  第一节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提高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水平,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机构,完善行政运行机制。积极推进省直管县改革试点工作。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原则,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按照公开、透明、高效、廉洁的要求,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企业重大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大力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真正打破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限制,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公平参与的竞争格局。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资源市场体系,促进资源产权的自由流动和资源产品的合理配置,按照保基本、促节约的原则,积极推进水、电、气等资源性产品阶梯性价格改革。
  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预算制度改革,完善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实行综合预算管理,细化预算编制,增强预算编制的刚性和透明度;深化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强化预算支出约束。推进建立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互分离和相互制衡机制。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放宽民间投资的市场准入条件,促进企业、民间扩大投资,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拓宽投资领域和渠道;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发展多种形式的融资方式,努力扩大投资来源。
  第二节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加快推进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现代物流、旅游等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全面放开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制造业等投资领域。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吸引外来投资,保持利用外资规模较快增长,切实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促进区域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抓住国际、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有利时机,加大政策统筹和支持力度,加强区域互动合作,合理选择产业承接方向,严把产业政策关,大力推动和积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昆明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的产业转移;加强对外经贸合作,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积极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优势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依托项目带动原材料和劳动力出口,提高经济的外向度。
  第十二章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为现代化事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民主法制建设为现代化事业提供政治保证。要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建设,使得两者相得益彰,共同促进改革和发展。
  第一节 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引导广大干部和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力宏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广泛开展&热爱盘县、建设盘县&主题教育活动,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继续广泛深入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反对封建迷信活动;加强形势政策、民主法制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教育;加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充分发挥信息网络、新闻媒体的作用,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做好工会、妇联、共青团、老年人和残疾人等各项工作。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继续开展创建文明家庭、文明村镇、文明机关、文明单位和文明城市活动,抓好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加强精神文明阵地建设,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和树典型、学先进活动,形成热爱盘县、建设盘县、振兴盘县的社会氛围。
  第二节 深入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建立健全和落实科学决策、民主监督的程序和制度。加强城乡基层政权建设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拓宽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保障人民群众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大力推行政务、厂务、村务公开。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推进政府工作法制化,推行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水平。完善司法保障,强化司法监督,坚持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和审判权,加强执法、司法队伍建设,增强科技强警意识,加快科技强警步伐。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建立健全错案追究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促进廉政建设法制化。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律援助。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提高全县人民法律素质,增强全县人民法制观念。
  正确处理好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确保社会稳定。进一步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做好对台工作,进一步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侨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扎实做好&十二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的刑事犯罪和各种黑恶势力,切实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加强未成年人教育,继续实施&平安工程&,强化社区和公共安全建设,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作用,切实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安置和全面试行社区矫正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努力维护社会稳定。
  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快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对各级干部和全社会的反腐倡廉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完善权力监督制约制度、反腐倡廉法律法规和规范的国家工作人员从政行为制度及工作机制。把推进行政审批、财政、金融、投资和司法等体制改革与反腐倡廉结合起来,加强对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土地使用权出让、探矿权及采矿权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环节的监督管理。加强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监督;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财政资金运行、国有资产管理和专项资金的监管,充分发挥党政、司法、社会的监督作用。
  第十三章 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确保规划实施
  积极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县加快发展的要求,强化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正确履行政府职责,加强和改善经济运行调节,调控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第一节& 建立规划管理体制
  我县的规划体系分为县级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在规划的编制过程中,要加强与省、市级规划的衔接,专项规划加强与总体规划内容的衔接,各专项规划之间要相互衔接,并遵循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服从总体规划的原则,认真做好各项规划的衔接工作。未经衔接和论证的规划不得批准发布实施。
  加强对规划实施的跟踪、监测和预警。规划实施期间,政府职能部门要运用各种科学分析方法,定期跟踪分析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对重大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采取相应对策措施。当遇到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由于其它不可预见因素,使实际经济运行情况严重偏离规划目标时,由县发展和改革局提出调整方案,报县政府同意后,报请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实施。
  建立规划中期评估制度和定期公告制度。请各有关专家及部门参与对规划执行期间(3年左右时间)规划内容实施情况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价,对规划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经县政府研究同意后报请县人大常委会审议。规划一经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立即公开发布,面向社会、面向群众,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广泛宣传&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重点专项规划,让全县人民和各行各业了解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发展战略,接受社会对规划实施进度和完成情况的监督和督促。
  第二节 筹集资金确保重点投入
  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力争有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省、市建设规划,争取国家、省、市加大对我县的投入力度。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重点加大对公益性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稳定财政对社会事业现有投入的基础上,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逐步转变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进一步优化财政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启动和引导作用,通过贷款贴息,建立贷款担保基金,广泛吸引银行资金、个人资金、外资及其他社会资金用于社会经济建设。
  加大金融信贷的支持力度。积极构建盘县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全方位拓展融资渠道。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扩大贷款规模,延长贷款期限,支持我县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势产业发展。在做强做大现有建设性投资公司的基础上,结合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鼓励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整合国有优良资产,引导信贷和社会资金投入基础性、公益性项目建设。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努力扩大直接融资比重。放宽投资准入限制,利用特许经营、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多种措施,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项目融资等方式,参与经营性的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水价、收费公路收费标准的合理调整、建立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补偿机制等措施,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市政、公路、生态等项目的建设。充分发挥税收经济杠杆作用,营造公平的税收环境,用好、用足国家有关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地方经济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对具有垄断性的重要资源开发、需要县级以上统一规划布局的项目,以及符合规划的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项目,采取公开招标等方式选择项目业主,不论所有制性质、不论隶属关系,享有同等待遇,谁有能力谁牵头、谁有实力谁控股。积极利用BOT、BT、TOT等经营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加快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对已建成的政府投资项目,依照国家有关国有资产产权转让的规定,积极推进转让产权或出让经营权,尽快建立基础设施资金回收、滚动开发机制,建立并完善政府统一监管下的产权和股权转让制度。
  第三节 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切实明确政府和各职能部门在规划实施中的职责,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好规划的实施。有专项规划的部门,在与本规划纲要衔接无误后,要成立工作小组,由部门领导负责组织落实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没有专项规划的部门,要认真对照规划纲要,凡是涉及到自身部门的内容,必须全力组织落实。各部门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突出工作重点,突出预期目标,突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思想。对一些重大项目或关键领域,如公共设施建设、公益性事业等,政府将全力组织抓好实施。
  规划纲要一经通过,任何人不得随意变更或修改。确因情况发生变化,也可适时调整,但要按照程序,由编制部门提出调整建议,征求有关方面专家意见报县政府审查同意后,报请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才能调整和实施。
关注“六盘水政府网”微信公众平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盘县两河新区招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