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为之良医宁不以爱妾之故而杀此诸医乎

[转载]朱元璋,夫妻临终“打死结”(组图)
日本人把婚姻当作“以退为进的艺术”——柔道。据说,西方人也学会了这一手儿,他们认为,夫妻之间的“柔道”,要多点头,保持微笑,然后操着娘娘腔告诉对方:“亲爱的,你永远是对的!”古代中国可没那么多零碎儿,一个公认的原则,雷打不动,那就是:男人当家,女人听话:否则,外人笑话你,老婆小瞧你,丈夫休了你!帝王之家,也是这种模式。
明太祖——朱元璋说一不二,他老婆——马皇后只能察言观色、敲边鼓儿。这些看似窝囊的活儿,暗藏着女性的阴柔和弱者的智慧。朱元璋张嘴闭嘴“文德皇后”,唐太宗这个老婆,生前同样在李世民身边察言观色、敲边鼓儿。《旧唐书》、《新唐书》均有记载:为保魏征一条命,文德皇后先换上了华丽的朝服,然后,跪在丈夫脚下拍马屁,拐了几个弯,才说到正题。常言道:“伴君如伴虎”,皇帝这只虎,喜怒无常,连身边的配偶——“母老虎”都提心吊胆,马皇后自然深谙此道。当朱元璋无限感慨地念叨“芜蒌豆粥”、“滹沱麦饭”时,她便趁势玩起了“马氏柔道”,她意味深长地说:“妾闻,夫妇相保易,君臣相保难。陛下不忘妾同贫贱,愿无忘群臣同艰难。”(下图:日常生活中的朱元璋与马皇后。)
其实,早在朱元璋称帝之前,马皇后就开始“打预防针”了。她说:“定天下不以杀人为本。”很难想象,这种“仁政”,居然出自14世纪中叶的中国妇女之口。当年,说这番话时,朱元璋心悦诚服,频频点头。可是,他披上龙袍,变成老虎之后,就不太一样了。似乎只有杀人,才能天下澄明。朱元璋是铁腕皇帝,他笃信钢刀的力量。
首先,惩治贪官污吏。皇帝明诏:“奉天承运,为惜民命,犯官吏贪赃满六十两者,一律处死,决不宽贷。”真杀呀!贪污白银60两,就要剥皮实草,据记载,洪武年间,很多官衙门口,都摆列着一拉溜儿“皮草人”,叫人看着,毛骨悚然。
其次,拿“高干”开刀。1382年,户部与地方官员联手,造假账贪污巨款。案情败露之后,相关衙门的一把手,统统被处死;副手,打一百棍子充军。三年之后,户部侍郎勾结各司郎中、员外郎,并伙同外地官员,贪污国库物资,折合粮食2400万石,案发后,几万名贪官,人头落地……贪官污吏像野草一样,割了一茬,又长一茬。晚年朱元璋,无可奈何地慨叹:“为何贪官如此之多?早晨杀了,晚上又生一拨儿。”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屠戮功臣。评书演义的故事,并非完全捕风捉影。朱元璋诛杀功臣宿将,相当不仁义。话又说回来,那些开国元勋和世家子弟,也的确居功自傲、飞扬跋扈,成为不可约束的“政治疯子”。这帮不看眉眼高低的家伙,早晚得铲除。
1380年,朱元璋以“擅权枉法”之名,处决左丞相——胡惟庸。1393年,又杀死开国大将“凉国公”——蓝玉。“胡蓝”两案,前后牵扯到四万“刀头鬼”,这些人都是明朝的“人才储备”呀!
皇帝杀红了眼,连太子朱标都看不下去了,他怯生生地提醒老爹:“陛下诛戮过滥,恐伤和气。”朱元璋冷笑,他想恶人做到底,索性把那些带尖儿、带刺儿的老家伙,全部干掉。等自己百年之后,朱家子孙便可一劳永逸、久享太平了。(下图:朱元璋与马皇后的葬身之地——南京“明孝陵”。)
历史和评书是两回事儿,马皇后绝非清洗功臣的元凶、智囊;恰恰相反,她对朱元璋大开杀戒也非常痛惜。说过多少回了?“定天下,不以杀人为本。”其中,既包括敌人,也包括自己人。可惜,马皇后抢不下朱元璋的屠刀她只能伺机“掏虎口”,力气有限,救一个算一个呗。《明史·后妃列传》也没忘记她的活命之恩,书中记录:“帝前殿决事,或震怒,后伺帝还宫,辄随事微谏。虽帝性严,然为缓刑戮者数矣。”
明代余继登的《典故纪闻》,收录了朱元璋夫妇的一段故事:元朝覆灭之后,府库里积存的财宝被运到南京,马皇后笑容可掬,问朱元璋:“陛下,元人的宝贝到手了吗?”朱元璋答道:“不过是些珍宝财物。”皇后又说:“元朝有那么多珍宝,为什么就守不住呢?看来,财物并不稀罕;圣主却有自已的珍宝。”朱元璋会心一笑,说:“我知道你的意思,宝中之宝,莫如人才。”皇后颔首称是,说:“有些人家,一有钱,就骄横起来。一通顺,就贪图安逸,最终,都没有好下场。齐家与治国大同小异,奇技淫巧,可以亡国败家。珠宝玉器,往往毒害人心。如果得到贤能的人才,早晚纳言听谏、治理天下,这才是最珍贵的东西呀……”朱元璋又不糊涂,自然分得清好赖话。马皇后的见识,总能让他回味、沉思。正是因为夫妻之间,深厚的感情,长久的默契,马皇后才敢冒犯君威,在“虎口”里掏人。
比如,搭救宋濂。1380年,胡惟庸案发,宋濂的孙子也被卷了进去。宋濂原是太子朱标的老师,出事儿的时候,他已经回乡养老去了。朱元璋竟然揪住不放,非把老头儿抓回来砍了不可。马皇后暗中埋怨皇帝不厚道。该如何搭救宋濂呢?她紧锁双眉,寻思了很久,末了,总算想出个好主意——请朱元璋饭桌上说事儿。
素食、青菜,摆了满满一桌子,半点荤腥也没有。皇帝觉得很蹊跷,就问:“今天为何吃素啊?”皇后神情黯然地回答:“百姓之家,请个先生教书,都能相敬始终,宋先生多年教导诸位皇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今,他早就退居故里,哪知道孙子那些贤事?这把年纪,还要被株连处死——可怜呀!我无以为报,只能吃素,替他祈福了……”朱元璋听了,心里也不是滋味,他把碗筷一推,拂袖而去。结果,宋濂拣回一条老命,改判流放四川。
  还有,那个倒霉的沈万三。据说,明朝定都南京之后,便大修新都。“石头城”本来就基础雄厚,这回更要大兴土木,尤其是城墙,筑得铜帮铁底。方圆长达一百里,上面可以并排跑开四辆马车。这项工程,资金缺口很大,朱元璋开始睡不着觉了。正在精打细算呢,有个“冤大头”主动登门,他就是江南巨富——沈万三。这个土财主自告奋勇,主动承诺赞助三成经费。他先掏了白银一万三千两,工程超支,又追加一万三千两。本来,可以就此打住,挺好;姓沈的又提出犒赏军队。这一下,朱元璋恼了,暗动杀机。他认为,一个大耳朵老百姓,富可敌国,简直是不祥之兆。正要杀人,马皇后又出面了,她温婉地劝慰道:“这种不祥之民,根本用不着陛下动手,上天自会替您惩罚他。再说,刑罚是为了惩办不法之徒,并不是追究什么不祥之兆。”朱元璋总算点了头,沈万三死中得活,流放云南。(下图:清朝康熙皇帝称赞朱元璋的朝政——“治隆唐宋”。)
对于马皇后申明大义、宽厚包容的品性,历史已经打出了一个高分。不但《明史》中的“慧行义举”笔笔在案,就连稗官野史也采取了尊敬和颂扬的口吻。明朝人郑瑄在《昨非庵日纂》里说了马皇后许多好话。这个弥留的女人,成为当时宫廷御医们感恩戴德的“活菩萨”。她是个宽厚仁义的病人,时时处处替别人想到前边,做到前边。马皇后一个明智的举动,避免了多少冤狱。否则,以朱元璋的虎狼本性,绝不亚于当年曹操诛杀华佗。那样,马皇后跟前的当值御医,一个也活不了。故事是这样的:
  “马皇后病剧,不肯服药。上强之,终不肯,曰:‘死生有命,虽扁鹊何益?吾服药而不瘳,陛下宁不以爱妾之故而杀此诸医乎?不忍其无罪而就死地也。’上曰:‘第服之,纵万一无效,吾当为汝贷之耳。’后终不服药而崩。”
可怜那些老中医,切得准别人的脉,却看不了自己的病。不但出皇差有性命之忧,做赤脚医生也不可能远祸全身。内廷御医,脑袋掖在裤腰带上,皇帝一怒,就可能宰了他们。马皇后清楚这一点,她不肯连累无辜,便固执地拒绝治疗。这等于替御医们最后挡了一箭——真是“菩萨心肠”!
朱元璋泪汪汪地守着弥留的妻子,死亡正一步一步地逼近……马皇后睁开疲倦的双眼,望着即将永别的丈夫,最后再说点儿什么吧——“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皆贤,臣民得所而已……”朱元璋使劲儿点头,一字一句,听得仔仔细细。夫妻一场,没过几天好光景。如今,日子好过了,她却再也无力相伴了。
《明史·后妃列传》最后交待:“(洪武十五年八月)崩,年五十一。帝恸哭,遂不复立后。是年九月庚午,葬孝陵,谥曰孝慈皇后。”
一切都结束了。那些思念马皇后的人,还在哽咽作歌:“我后圣慈,化行家邦。抚我育我,怀德难忘。怀德难忘,于万斯年。毖彼下泉,悠悠苍天……”或许,她在高高的天上,能找到久违的父母,能看见牵挂的亲人……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凤凰博报 由你开始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马大脚,被“妖魔化”的皇后(图)
听过评书《大明演义》的人,一定非常腻味朱元璋和他的原配马皇后。在曲艺演员嘴里,这两口子心怀叵测,卸磨杀驴。不但害死了元帅徐达,炮打“庆功楼”,还勾结形成以皇后“马大脚”为首的“韩马奸党”,架空了年老多病的朱元璋。(下图:电视连续剧中的“马大脚”)
<DIV class=insertpictext id=inserttext_当然,这些故事绝非真实的历史,而是江湖艺人对朱元璋铲除功臣的做法极为不满。其实,马皇后并非屠戮明朝开国元勋的罪魁祸首,显然,她被民间高度妖魔化了。《明史·后妃列传》记载,她曾在朱元璋面前,替这些患难之臣说好话:“妾闻夫妇相保易,君臣相保难。陛下不忘妾同贫贱,愿无忘群臣同艰难。”她甚至在皇帝盛怒的时候进言:“帝王不以喜怒加刑赏。”看来,马皇后是个极为仁慈的女性。&&& 作为妻子,她的确跟朱元璋提心吊胆地过了很多年,尽管未发迹时,政治环境恶劣,生存条件危险,她依然忠诚地守护在丈夫身边。早年,朱元璋落魄的时候,连饭都吃不上,马皇后曾为他偷来几块滚烫的炊饼。炊饼温度太高,死死地揣在怀里,把肉都烫坏了。朱元璋对此念念不忘。登基之后,还把马皇后跟唐太宗的长孙皇后相提并论。(下图:朱元璋马皇后的画像)
<DIV class=insertpictext id=inserttext_对于马皇后身明大义、宽厚包容的品性,历史已经打出了一个高分。不但《明史》中的“慧行义举”笔笔在案,就连稗官野史也采取了尊敬和颂扬的口吻。明朝人郑瑄在《昨非庵日纂》里说了马皇后许多好话。这个弥留的女人成为当时宫廷御医们感恩戴德的“活菩萨”。她完全是宽厚仁义的病人,并且深知大夫们的难处。马皇后一个明智的举动,避免了多少冤狱。否则,以朱元璋的虎狼本性,绝不亚于当年曹操诛杀华佗。那样一来,马皇后跟前的当值御医,一个也活不了。故事是这样的:&  马皇后病剧,不肯服药。上强之,终不肯,曰:“死生有命,虽扁鹊何益?吾服药而不瘳,陛下宁不以爱妾之故而杀此诸医乎?不忍其无罪而就死地也。”上曰:“第服之,纵万一无效,吾当为汝贷之耳。”后终不服药而崩。&  老中医切得了别人的脉,却看不了自己的病。不但出皇差有性命之忧,好端端地做赤脚医生也不可能远货全身。华佗死在官方,扁鹊则死在同道手里,《史记》说:“秦太医令李醯自知技不如扁鹊也,使人刺杀之。”这一行变成了虎狼当道、暗藏奸佞的是非窝。马皇后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因此,固执地拒绝治疗,这等于替那些御医们挡了一箭。&&& 洪武十五年八月,马皇后死了,享年51岁。朱元璋痛哭失声,从此,再也没有册立皇后。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下一篇&&&&
评论审核中请稍后...
评论审核中请稍后...
凤凰博报用户登录
支持更多帐号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亲,您在凤凰博报的用户名为
绑定凤凰帐号
欢迎您来我的凤凰博客!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编辑推荐 13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xe602; 下载
&#xe60c;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xe602;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2013学年干巷学校初三月考试卷(12月份卷)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2013学年干巷学校初三月考试卷(12月份卷)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13:42:30|
文档星级:&#xe60b;&#xe612;&#xe612;&#xe612;&#xe612;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2013学年干巷学校初三月考试卷(12月份卷).DOC
道客巴巴认证
机构认证专区
加 &#xe67b; 展示
享受成长特权
官方公共微信&#xe602; 下载
&#xe60c;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xe602;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2013学年干巷学校初三月考试卷(12月份卷)
下载积分:800
内容提示:2013学年干巷学校初三月考试卷(12月份卷)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2|
上传日期: 20:04:02|
文档星级:&#xe60b;&#xe612;&#xe612;&#xe612;&#xe612;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2013学年干巷学校初三月考试卷(12月份卷).DOC
道客巴巴认证
机构认证专区
加 &#xe67b; 展示
享受成长特权
官方公共微信&#xe602; 下载
&#xe60c;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xe602;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历代小品笔记 - 建德教育信息网
下载积分:400
内容提示:历代小品笔记 - 建德教育信息网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00:08:17|
文档星级:&#xe60b;&#xe612;&#xe612;&#xe612;&#xe612;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历代小品笔记 - 建德教育信息网
道客巴巴认证
机构认证专区
加 &#xe67b; 展示
享受成长特权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川医生自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