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讲的南怀瑾易经讲座人是现在的那里人

南怀瑾佛名言
名言内容:因为佛讲这个大智慧成就,般若波罗密,就是智慧到彼岸,所以有些学佛的人,就天天去求智慧。般若波罗密,即非般若波罗密,成佛的那个智慧,不要向外求啊!它并不离开世间的一切。世间法就是佛法,任何学问,任何事情,都是佛法,这一点要特别了解,千万不要认为般若波罗密有一个特殊的智慧,会一下蹦出来开悟,很多人都有这个错误的观念。佛告诉你般若波罗密,即非般若波罗密,是名般若波罗密。一切世间的学问、智慧、思想,一切世间的事,在在处处都可以使你悟道。所以啊!一切世间法都是佛法;学佛法,不要被佛法困住,这样才可以学佛。如果搞得一脸佛气,满口佛话,一脑子的佛学,你已经完了,那就是般若波罗密了。
名言出自:
南怀瑾 《金刚经说什么》
名言作者:南怀瑾
南怀瑾档案资料:国学大师,诗人
推荐名人名言
本站共收录关于佛的名言19条
如果学佛为了求福报而学,求来生怎么样而学,不错,是有这个事,但不是彻底的,所以说人天福德枉成痴。国学大师,诗人 南怀瑾 《金刚经说什么》
世界上最值钱的东西也最不值钱,最值钱的东西没有价钱,智慧是绝对无价;但是智慧也一毛钱都不值,这就是佛常说的众生颠倒。争入空王眼睫毛,大家争先恐后的想成佛。国学大师,诗人 南怀瑾 《金刚经说什么》
我们经常说,不要以有所得之心,求无所得之果;大家来学佛,都抱一个有所得的心,求得一个无所得之果,那是基本错误。佛就说:当时我得一个无所得的境界,了不可得,所以然灯佛给我授记。国学大师,诗人 南怀瑾 《金刚经说什么》
这个意思也就是说,不一定这个形式就叫佛教,那个形式也是佛教。所以你们青年们要弘法,能够一句佛话也不讲,一个佛字也不提,就能将这个道理教导别人,就是佛法!何必要加一个「佛」字呢?那只是外衣呀!这个外衣是可以脱掉的。国学大师,诗人 南怀瑾 《金刚经说什么》
学佛的人不应该犯这个错误,因为是无有定法可说,所以真正的佛法能包涵一切,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真理只有一个,没有两个,不过他认识真理的一点,认为这一点才是对的,其它错的,其实是他错了。真正到达了佛境界是包容万象,也否定了万象,也建立了万象,这是佛境界。国学大师,诗人 南怀瑾 《金刚经说什么》
本站共收录南怀瑾的名言85条
学佛不是要度一切众生吗?善人固然要使,恶人更要度了。好人要爱护,不好的人更值得怜悯。
如果学佛为了求福报而学,求来生怎么样而学,不错,是有这个事,但不是彻底的,所以说人天福德枉成痴。
什么是真头陀行,真出家才是头陀行,心出家才是真出家。各位在座的不论在家出家的,要心能出家,才是真比丘比丘尼。
为什么学佛先要学作人?人道没有修好就想证果是没有可能的。人道怎么修呢?就是修十善业道,修好了就是人道的成就。
这个道理与心的道理是同样的,你们学佛法就不要沈迷在宗教中钻牛角尖,要了解科学才可以更透彻地了解佛学,佛学是大科学。
本文地址:
推荐成语大全
南怀瑾佛名言内容:
新学网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转载]南怀瑾老师讲述:中国古代祭祖的传统(续)
中国古人因为地理环境以农业立国,所以民族的思想是“安土重迁”,重视故乡,怕流动迁移,这是几千年的事。研究起来不止中华民族如此,我发现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民,都与生长的地方有特别的感情。所以中国人的老古话,“美不美故乡美,亲不亲故乡人”。
中国人有“叶落归根”的老话。《六祖坛经》里可以看到,禅宗的六祖,一代的大师,最后还是要“叶落归根”,这很奇怪了。学佛的人讲解脱,老和尚还要“叶落归根”,回到最初那个老地方去。这是个大问题,很值得研究,所以对于故土的感情是讲不出来的。譬如唐诗中有“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可见人类安土重迁的问题非常严重。
说到祖坟,我们小时候的教育,一年春秋二季,一定去上坟,我们江南一带,祖坟都在小山坡上。如果坐船回来,经过祖坟时,赶快穿好衣服站起来,过了祖坟才敢进船里坐下。假使骑马经过祖坟,立刻要下马,走过才敢上马。这个是所谓宗法社会对祖先的一种恭敬。西方学者说中国民族没有宗教,我说你们不懂,中国的家族制度就是宗教,比宗教还厉害。
《列子臆说》
------------------------
从前中国人清明祭祖,现在台湾的拜拜,也保持这种风俗,是以一桌酒席,摆在祭祖的香案前。有的说,小孩子可以看见,有祖先或什么鬼神来了,穿什么衣服,什么鞋子。在大陆,长辈过世,举行家祭时,上完了酒、菜、牲、汤、饭、茶这些供品,要“止乐”,停止音乐;“灭明”,把孝堂的灯烛熄灭;“合帏”,把孝堂的帷幕放下来,整个孝堂也许有百把人,都鸦雀无声,静肃到绣花针落地可闻。
大约持续五六分钟,于是奏《蓼莪》三章之乐,这是《诗经·小雅篇·小旻之什章》中,孝子痛不终养的诗。要用笙、笛、箫等管乐器演奏二三十分钟,然后才复明、启帏、奏哀乐、举哀、视馔(zhu&n)。接着全体孝子、孝媳、孝孙们,穿了孝服,手拈浸了油的红纸煤,点了火,哭哭啼啼,去看那些食物,死者来吃过没有,吃了多少。据说,有时也会少了一片鸡,半块肉,或者移动过的样子。至于是不是老鼠、蟑螂乘寂静时来偷吃,就不得而知了。但在孝子们的心目中,这就是“享”。
由此可知,中国古代的祭祀,是有非常浓厚的宗教色彩,但与西方的宗教祭祀不同。西方的宗教政治是绝对的,只有神,没有人;中国的古代政治,只是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神与人合一了。研究东西方文化,对于这一点,千万要了解清楚。几十年来有些人写中国哲学史、政治史,往往在这些关键地方,说不清楚,认为中国古代的祭祀或神教政治,都是迷信观念,其实这都是没有透彻研究而下的断语。
《孟子与万章》
---------------------------------------
说到这里,又一个故事来了。五六年前,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来访问,他问了好几个问题,中间他提到一个问题,他非常佩服我们《大学》一书的思想,“但是《大学》思想有一个问题”,他说:“我是一个社会学教授,而《大学》中有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间没有社会思想,这是个遗憾。”我听了哈哈大笑,然后告诉他,《大学》思想包含有社会思想在内,其中“齐家”即是社会思想。
中国“齐家”的家,不是到教堂中一结婚就成了家的家,那是西方文化小家庭制度的家。过去的中国文化是大家庭制度,有宗族、有祠堂,所谓五世同堂,聚族而居。大家庭固然有许多小毛病,但也有它的好处,像宗族的发展,即由此而起,这是孝道的精神。大家庭制度假使不破坏,西方思想在当年也打不进来,因此,我要重复说一句,“齐家”的“家”就是社会。大家庭制度,是值得必须要研究的。
又如江西人称“老表”,是最亲切、最好的称呼。其由来是古时候战乱,江西人很多移民到湖南,许多年后,年轻的后代,还回到江西扫墓,而留在江西的后代子孙,以为是祖宗坟墓被他人误祭或盗葬,次年预先守候,两方相见,论起家族上代渊源,认出是表亲关系来,而称“老表”。这个“老表”就说明了宗法社会对血统、家族的重视。如以西方制度电气化的小家庭,来看我们“大家族”的“齐家”,岂不是大笑话?
《论语别裁》
---------------------------
南怀瑾老师讲述:中国古代祭祖的传统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南怀瑾佛名言
名言内容:佛说,你要知道,人世间认为的大福报,就是钱多,寿命长,儿女多,儿女好,样样都好,好得没有再好了。可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都没有用。所以说人生啊,都是理想,都想把明知道抓不住的现实世界拚命抓住。尤其是寿命,分明有生必有死,可是人人都想学仙学道,长生不死。福报是有穷尽的,每个人的光荣都是一下子,就像一支手电筒,每个人那个电筒都要亮一下,可是希望一辈子发亮是不可能的。世间的福报是不实在的,福德无实啊!所以佛说,世间的福德再多,也不过弹指之间的空花就过去了,「以福德无故」。
名言出自:
南怀瑾 《金刚经说什么》
名言作者:南怀瑾
南怀瑾档案资料:国学大师,诗人
推荐名人名言
本站共收录关于佛的名言19条
如果学佛为了求福报而学,求来生怎么样而学,不错,是有这个事,但不是彻底的,所以说人天福德枉成痴。国学大师,诗人 南怀瑾 《金刚经说什么》
世界上最值钱的东西也最不值钱,最值钱的东西没有价钱,智慧是绝对无价;但是智慧也一毛钱都不值,这就是佛常说的众生颠倒。争入空王眼睫毛,大家争先恐后的想成佛。国学大师,诗人 南怀瑾 《金刚经说什么》
我们经常说,不要以有所得之心,求无所得之果;大家来学佛,都抱一个有所得的心,求得一个无所得之果,那是基本错误。佛就说:当时我得一个无所得的境界,了不可得,所以然灯佛给我授记。国学大师,诗人 南怀瑾 《金刚经说什么》
这个意思也就是说,不一定这个形式就叫佛教,那个形式也是佛教。所以你们青年们要弘法,能够一句佛话也不讲,一个佛字也不提,就能将这个道理教导别人,就是佛法!何必要加一个「佛」字呢?那只是外衣呀!这个外衣是可以脱掉的。国学大师,诗人 南怀瑾 《金刚经说什么》
学佛的人不应该犯这个错误,因为是无有定法可说,所以真正的佛法能包涵一切,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真理只有一个,没有两个,不过他认识真理的一点,认为这一点才是对的,其它错的,其实是他错了。真正到达了佛境界是包容万象,也否定了万象,也建立了万象,这是佛境界。国学大师,诗人 南怀瑾 《金刚经说什么》
本站共收录南怀瑾的名言85条
学佛不是要度一切众生吗?善人固然要使,恶人更要度了。好人要爱护,不好的人更值得怜悯。
如果学佛为了求福报而学,求来生怎么样而学,不错,是有这个事,但不是彻底的,所以说人天福德枉成痴。
什么是真头陀行,真出家才是头陀行,心出家才是真出家。各位在座的不论在家出家的,要心能出家,才是真比丘比丘尼。
为什么学佛先要学作人?人道没有修好就想证果是没有可能的。人道怎么修呢?就是修十善业道,修好了就是人道的成就。
这个道理与心的道理是同样的,你们学佛法就不要沈迷在宗教中钻牛角尖,要了解科学才可以更透彻地了解佛学,佛学是大科学。
本文地址:
推荐成语大全
南怀瑾佛名言内容:
新学网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常去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南怀瑾老师讲述:中国古代祭祖的传统
该帖被浏览& 955&次,回复&7&次
南怀瑾老师讲述:中国古代祭祖的传统
& && &&&中国古人因为地理环境以农业立国,所以民族的思想是“安土重迁”,重视故乡,怕流动迁移,这是几千年的事。研究起来不止中华民族如此,我发现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民,都与生长的地方有特别的感情。所以中国人的老古话,“美不美故乡美,亲不亲故乡人”。
南怀瑾老师讲述:中国古代祭祖的传统sina
& && &&&中国人有“叶落归根”的老话。《六祖坛经》里可以看到,禅宗的六祖,一代的大师,最后还是要“叶落归根”,这很奇怪了。学佛的人讲解脱,老和尚还要“叶落归根”,回到最初那个老地方去。这是个大问题,很值得研究,所以对于故土的感情是讲不出来的。譬如唐诗中有“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可见人类安土重迁的问题非常严重。
& && &&&说到祖坟,我们小时候的教育,一年春秋二季,一定去上坟,我们江南一带,祖坟都在小山坡上。如果坐船回来,经过祖坟时,赶快穿好衣服站起来,过了祖坟才敢进船里坐下。假使骑马经过祖坟,立刻要下马,走过才敢上马。这个是所谓宗法社会对祖先的一种恭敬。西方学者说中国民族没有宗教,我说你们不懂,中国的家族制度就是宗教,比宗教还厉害。
《列子臆说》
& && &&&从前中国人清明祭祖,现在台湾的拜拜,也保持这种风俗,是以一桌酒席,摆在祭祖的香案前。有的说,小孩子可以看见,有祖先或什么鬼神来了,穿什么衣服,什么鞋子。在大陆,长辈过世,举行家祭时,上完了酒、菜、牲、汤、饭、茶这些供品,要“止乐”,停止音乐;“灭明”,把孝堂的灯烛熄灭;“合帏”,把孝堂的帷幕放下来,整个孝堂也许有百把人,都鸦雀无声,静肃到绣花针落地可闻。
& && && &大约持续五六分钟,于是奏《蓼莪》三章之乐,这是《诗经?小雅篇?小F之什章》中,孝子痛不终养的诗。要用笙、笛、箫等管乐器演奏二三十分钟,然后才复明、启帏、奏哀乐、举哀、视馔(zhuàn)。接着全体孝子、孝媳、孝孙们,穿了孝服,手拈浸了油的红纸煤,点了火,哭哭啼啼,去看那些食物,死者来吃过没有,吃了多少。据说,有时也会少了一片鸡,半块肉,或者移动过的样子。至于是不是老鼠、蟑螂乘寂静时来偷吃,就不得而知了。但在孝子们的心目中,这就是“享”。
& && && & 由此可知,中国古代的祭祀,是有非常浓厚的色彩,但与西方的宗教祭祀不同。西方的宗教政治是绝对的,只有神,没有人;中国的古代政治,只是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神与人合一了。研究东西方文化,对于这一点,千万要了解清楚。几十年来有些人写中国哲学史、政治史,往往在这些关键地方,说不清楚,认为中国古代的祭祀或神教政治,都是迷信观念,其实这都是没有透彻研究而下的断语。
《孟子与万章》
& && &&&说到这里,又一个故事来了。五六年前,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来访问,他问了好几个问题,中间他提到一个问题,他非常佩服我们《大学》一书的思想,“但是《大学》思想有一个问题”,他说:“我是一个社会学教授,而《大学》中有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间没有社会思想,这是个遗憾。”我听了哈哈大笑,然后告诉他,《大学》思想包含有社会思想在内,其中“齐家”即是社会思想。
& && &&&中国“齐家”的家,不是到教堂中一结婚就成了家的家,那是西方文化小家庭制度的家。过去的中国文化是大家庭制度,有宗族、有祠堂,所谓五世同堂,聚族而居。大家庭固然有许多小毛病,但也有它的好处,像宗族的发展,即由此而起,这是孝道的精神。大家庭制度假使不破坏,西方思想在当年也打不进来,因此,我要重复说一句,“齐家”的“家”就是社会。大家庭制度,是值得必须要研究的。
& && &&&又如江西人称“老表”,是最亲切、最好的称呼。其由来是古时候战乱,江西人很多移民到湖南,许多年后,年轻的后代,还回到江西,而留在江西的后代子孙,以为是祖宗坟墓被他人误祭或盗葬,次年预先守候,两方相见,论起家族上代渊源,认出是表亲关系来,而称“老表”。这个“老表”就说明了宗法社会对血统、家族的重视。如以西方制度电气化的小家庭,来看我们“大家族”的“齐家”,岂不是大笑话?
分享到:&&
文章来源:
填写显示名:
4到16个字符:中文,英文小写字母,数字或下划线
电话:010-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听南怀瑾大师讲国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